站着上帝视角评价魏蜀吴三国之战,谁是正义的

发布时间: 2021-12-15 17:02:1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4

魏蜀吴三国最后谁赢了三国演义中,最后司马懿赢了。,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

站着上帝视角评价魏蜀吴三国之战,谁是正义的

魏蜀吴三国最后谁赢了

三国演义中,最后司马懿赢了。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抗拒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73岁去世,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其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
晋赢了

三国演义里决定魏蜀吴命运的三大战争是什么

  三大战役是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 
  官渡之战官渡之战(公元200---公元201):袁绍与曹操,以曹操获胜告终,曹操统一了北方。
  赤壁之战(公元208):孙刘联军与曹操,以曹操大败告终,揭开了三国鼎立的序幕。
  夷陵之战(公元221---公元222):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
  官渡之战,经过一年多的对峙,至此以曹操的全面胜利而告结束。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破袁军十万。这个战例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写下了他军事生涯最辉煌的一页。公元202年(建安七年),袁绍因兵败忧郁而死,曹操乘机彻底击灭了袁氏军事集团,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年,曹操又征服乌桓,至此,战乱多时的北方实现了统一。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
  赤壁之战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而孙刘双方则借此胜役开始发展壮大各自势力,刘备向孙权借荆州后实力迅速壮大,进而谋取益州,孙权屡次亲率大军进攻合肥,数战不利,损兵折将。曹操在退回北方后,休养生息五年,平定关中后才大举南征孙权。此战形成天下三分的雏型,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刘备称帝三个月后,刘备以替名将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决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两线作战,一面派陆逊率军应战。陆逊用以逸待劳的方法,阻挡了蜀汉军的攻势,更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
  东吴守住了荆州,而蜀汉受到重创,元气大伤。此战两国实力都受到影响,为双方日后消除矛盾、共同抗魏奠定基础。
  战役中失利的蜀汉昭烈帝刘备向西败逃,但是到了益州东部的永安便不再西进。孙权方面虽然获胜,但是听到刘备驻扎在离边境如此之近的地方仍然感到畏惧,遣使议和。因长期征战和兵败而心力交瘁的刘备同意停战,次年四月逝世,蜀汉军政大权全部托付于丞相诸葛亮,后者立即遣使与东吴恢复同盟,共同对抗曹魏。
  夷陵之败让新建的蜀汉政权受到沉重的打击,不仅损失大量士兵与物资,还有多名将领阵亡。而隔年君主刘备的死亡更让这个建立在他名望之上的国家摇摇欲坠,国内叛乱四起。丞相诸葛亮花了约5年的时间才能重建军队与弥平这些叛乱,并让国力提升到可以对外出兵的地步。
  这场战役之后近四十年的时间内,三国互相之间的疆域基本保持不变,吴汉重修于好的联盟再也没有发生动摇,三国局势出现稳定的对峙,彝陵之战也因此被认为是前后三国的分界点之一。
  正因为有着那么大的影响,因而与曹袁之官渡、魏吴之赤壁并称为三国三大战役。
应该不只三个吧.
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奠定北方基础。收获大量降将。
赤壁之战:刘备孙权联合火攻破曹操水军。鼎立之势形成。刘备坐占荆州
汉中之战: 刘备破刘璋获得西川,又击败来犯曹军。至此3国达到各自最佳状态.
荆州之战:关羽小觑陆逊,北走麦城,蜀国实力大减。
夷陵之战:刘备倾全国之兵来打东吴,被陆逊火烧连营700里。
后来孙刘2国联合再次抗魏。五丈原诸葛亮死后,蜀国颓势已定,被魏国邓艾钟会所灭,唇亡齿寒,东吴也难逃灭亡。此时魏国大权早已落入司马氏手中,三国归晋
为三国鼎立奠定基础的无疑是赤壁大战
这三次战役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
官渡之战,曹统一北方
赤壁之战,奠定三国鼎立基础
夷陵之战,蜀国衰落
以上是三国三大战役(记住了!!!)

魏蜀吴哪个正义感更多一切?

刚开始蜀国有正义感,打着匡复汉朝的旗号,后来刘备死后,他儿子继续,就乱了,最后是利益高于一切。
无正义,各为其主,利益高于一切
当然是魏国,因为它顺应了历史的潮流
“正义”一词,在伦理学中,通常指人们按一定道德标准所应当作的事,也指一种道德评价,即公正。正义观念萌于原始人的平等观,形成于私有财产出现后的社会。

不同的社会或阶级的人们对“正义”有着不同的解释。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人们按自己的等级做应当做的事就是正义。基督教伦理学家则认为,肉体应当归顺于灵魂就是正义。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正义与否的客观标准主要在于其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广大群众的利益。

东汉末年,外戚专权,宦官秉政,政治腐败,天灾不断。184年黄巾起义爆发。讨伐董卓之战结束后,各地方军阀对东汉皇帝政权已不加理会,转而发展各自的势力。如果按照柏拉图的观点(亦中国封建时代传统观点)维护汉王朝的统治,才是正义。曹丕称帝前,三国都没有正式建立。曹操“挟天子令诸候"(他毕竟没有自己称帝),征伐各地军阀也师出有理。不能说他不正义。孙权、刘备,发展地方势力与中央政权抗衡,也算不上什么正义。208年,曹操统一了北方。客观地说这也是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广大群众利益的。

三国中哪个正义?比较可以引发争论的是蜀汉与曹魏(东吴是乘机而行)。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建立魏国。接着,221年,刘备以延续汉朝、兴复汉室为名建“汉”称帝。按中国古代传统伦理,则“蜀汉”是“正义”的(实则他们也是出于发展自身集团势力之野心)。之后,孙权又于229年建立吴国称帝。于是蜀吴又“联合”对抗曹魏。于是“三国鼎立”。一直到265年司马氏建立晋朝,三分归晋,国家才又统一(时间也不长)。不管司马氏出于什么私利,统一总是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广大群众的利益的(结束战乱,让人民安定,利于国家经济发展)。(此时汉朝已根本不可能复辟了)

东汉灭亡,是历史必然。地方势力的崛起,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产物。自东汉末年至581年隋朝统一中国,期间三百多年,中国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动荡状态。但这时期,却是中国经济文化大发展的时期。边疆少数民族兴起进入中原(消极方面是造成长期战乱和破坏),汉族人口大量南迁带来南方经济繁荣,文化科学发展等等。于是有后来的隋唐的强盛。隋朝统一中国是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广大群众的利益的。
但是,中国古代是君主专政的国家。什么是正义?国家的发展和统一是以王朝兴盛表现的。朕即国家。统一与分裂,都是王朝的兴衰。国家人民的命运,似乎都掌握在君主手中。朝廷中辅政的官僚及臣民们也处于两难。一个王朝衰落了,要么腑首听命及与腐败朝廷同流合污,如有作为便是有什么野心,改朝换代是篡权谋反,更不要说“起义”了。连曹操这样强势的人也始终不敢称帝。君主专制统治,是旧时代的特征。中国古代有民本思想(相对于君本而言),开明皇帝提倡民本,算是对人民开了恩。中国古代没有民主概念。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才彻底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这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和广大群众利益的要求。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的发展,是历史的继续和进步。
现代人们对于“正义”的观念不同于历史的观念。社会在继续不断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论理道德标准也是在不断进步和转变。(然而,我们也不能以现在人们的观念为标准去评价历史,因而否定历史。历史的事情只能用历史的观点去看待)。
蜀汉 因为没怎么打就被魏国收服了

三国演义主要是以魏蜀吴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其基本创作思想是什么?

三国演义的创作思想很明显,一个就是尊刘抑曹,一个是"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是以军事战争和政治人才谋略为基础思想创作。
本文标题: 站着上帝视角评价魏蜀吴三国之战,谁是正义的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6424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总是为这个世界感到悲哀,总是为发生的人和事感到悲哀而哀叹,怎样可以消除这种感觉抗战时期是否有过日伪军冒充国军/八路的记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