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历史人物,女,手里拿着烟,好像是个诗人,这个人是谁

发布时间: 2021-11-30 12:00:3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2

中国历史上十大女诗人蔡文姬、苏蕙、谢道韫、班婕妤、左棻、鲍令晖、薛涛、李清照、朱淑真。1、蔡文姬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生卒年不...

一个历史人物,女,手里拿着烟,好像是个诗人,这个人是谁

中国历史上十大女诗人

蔡文姬、苏蕙、谢道韫、班婕妤、左棻、鲍令晖、薛涛、李清照、朱淑真。

1、蔡文姬

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生卒年不详。东汉陈留郡圉县(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

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里,后值因匈奴入侵,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嫁给匈奴人,并生育了两个孩子。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用重金将蔡琰赎回,并将其嫁给董祀。

蔡琰同时擅长文学、音乐、书法。《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经失传。现在能看到的蔡文姬作品只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

历史上记载蔡琰的事迹并不多,但“文姬归汉”的故事却在历朝历代被广为流传。

2、苏蕙

苏蕙,字若兰,魏晋三大才女之一,回文诗之集大成者,传世之作仅一幅用不同颜色丝线绣制的织锦《璇玑图》。

据《晋书·列女传》记载, 苏蕙是始平(今陕西省武功县苏坊村)人,善属文。武功苏坊有一少女,名蕙字若兰,是陈留县令苏道质的三姑娘。若兰从小天资聪慧,三岁学字。

五岁学诗,七岁学画,九岁学绣,十二岁学织锦。及笄之年,已是姿容美艳的书香闺秀,提亲的人络绎不绝,但所言皆属庸碌之辈,无一被苏蕙看上。后嫁于秦州刺史窦滔。

3、谢道韫

谢道韫(生卒年不详),字令姜,东晋时女诗人,是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的妻子。

谢道韫留下来的事迹不多,其中最著名的故事,记载在《世说新语》中:谢安在一个雪天和子侄们讨论可用何物比喻飞雪。谢安的侄子谢朗说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则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其比喻精妙而受到众人的称许。

也因为这个著名的故事,她与汉代的班昭、蔡琰等人成为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人,而“咏絮之才”也成为后来人称许有文才的女性的常用的词语,这段事迹亦为《三字经》“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所提及。

在卢循孙恩之乱时,丈夫王凝之为会稽内史,但守备不力,逃出被抓后杀害。谢道韫听闻敌至,举措自若,拿刀出门杀敌数人才被抓。孙恩因感其节义,故赦免道韫及其族人。王凝之死后,谢道韫在会稽独居,终生未改嫁。

4、班婕妤

班婕妤(公元前48年―公元2年),名不详,汉成帝刘骜妃子,西汉女作家,古代著名才女,是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之一。善诗赋,有美德。

初为少使,立为婕妤。《汉书·外戚传》中有她的传记。她也是班固、班超和班昭的祖姑。她的作品很多,但大部分已佚失。现存作品仅三篇,即《自伤赋》、《捣素赋》和一首五言诗《怨歌行》(亦称《团扇歌》)。

5、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清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班婕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谢道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蔡文姬

1 汉代班昭,曾与兄长何修著名史书《汉书》。
2 汉末蔡琰(文姬)主要作品有《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
3 晋代左棻,有《啄木诗》:
南山有鸟,自名啄木。饥则啄树,暮则巢宿。
无干于人,唯志所欲。性清者荣,性浊者辱。
4 唐代薛涛,有”万里边关女校书“之誉”,其作诗用的纸张独特,时人称“薛涛纸”,作品甚多。
5 宋代李清照,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其词或清丽,或悲婉。代表作品《一剪梅》、《声声慢》等。
6 宋代朱淑真有一首著名的《生查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7 宋代严蕊(艺妓)有词作: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处。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元代的朱帘秀、清末的秋瑾。
8 元代朱帘秀(也称珠帘秀),与关汉卿交往甚密,有散曲。
9 清代秋瑾,爱国女英雄,有“秋风秋雨愁煞人”之作。作品很多。《对酒》: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1蔡文姬,名琰,字昭姬,汉族,东汉末年陈留(今河南杞县)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
2 苏蕙,字若兰,东晋前秦始平(今陕西兴平)人,据《晋书·列女传》记载,若兰从小天资聪慧,三岁学字,五岁学诗,七岁学画,九岁学绣,十二岁学织锦。及笄之年,已是姿容美艳的书香闺秀。
3 谢道韫,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东晋名将谢安之侄女,说起他的丈夫王凝之,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如果提起她的公爹王羲之,恐怕不知道的人很少。
4 班婕妤,祖籍楼烦(今山西宁武)人,班固之祖姑。西汉女辞赋家,是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之一。婕妤并非她的名字,因其少年时被招入宫,封为婕妤,后人就一直沿用这个称谓,以至无从可考她的真实名字。
5 左芬,又作左棻,字兰芝,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西晋女文学家、诗人,是著名文学家左思的妹妹。
6 鲍令晖,南朝东海(今山东郯城)人,女诗人,鲍照之妹。关于她的生平史料上少有记载,因此对她的籍贯,也大有分歧。有说涟水人,也有说是灌云人,其实他们是山东郯城人,而后徙居建康的。
7 薛涛,字洪度,中唐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她姿容美艳,性敏慧,8岁能诗,洞晓音律,多才艺,声名倾动一时。
8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济南(山东济南)人,杰出的女文学家,婉约词宗,与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其父李格非,北宋齐州历城县人,齐鲁著名学者、散文家。母王氏,知书善文。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
9 朱淑真,又作淑贞,号幽栖居士,籍贯身世历来说法不一,《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另说是“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安徽歙州(州治今安徽歙县),相传为朱熹侄女。
10 秋瑾,原名秋闺瑾,字璿卿,又字竞雄;号旦吾,又号鉴湖女侠。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出生于福建厦门。
蔡文姬 《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 其中《悲愤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该诗“真情意切,自然成文”,激昂酸楚,在建安诗歌中别构一体。
苏蕙 《璇玑织锦诗》是一首回文诗,相传初时只有苏蕙夫妻能够读懂,文学价值极高,武周朝女皇武则天曾为其写序。 苏蕙是位多才多艺多产的女诗人,有文记她除《回文璇玑图诗》外,还有诗著五千多首,可惜都以散佚。
谢道韫 《晋书》本传记她:“风韵高迈”、“神情散朗,有林下风气。”其文风可以从她《泰山吟》中可见一斑。
班婕妤 西汉女辞赋家,是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之一。其中《自悼赋》、《怨歌行》是最为著名的作品
左芬 作品大部分为应诏之作,文辞甚为研丽。〈杂感诗〉是其代表作之一,该诗构思新颖,感情充沛,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优秀作品。
鲍令晖 曾有《香茗赋集》刊行于世,今已散佚,仅存诗六题七首。 由于鲍令晖生活的环境不同,视野有限,她的诗作除写离思别恨之外,没有多少深厚的社会内容。可是她的诗作,拟古而创新,构思巧妙而又纯厚的手法,还是值的后人借鉴的。
薛涛 其作品《送友人》、《十离诗》最为著名。
李清照 有《漱玉词》等。历称“一代词宗”,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朱淑 早期笔调明快,文词清婉,情致缠绵,后期则忧愁郁闷,颇多幽怨之音,流于感伤,后世人称之曰“红艳诗人”,作品艺术成就颇高。
秋瑾 后人辑有《秋瑾集》。作品有《感愤》、《感时》等。
1. 蔡文姬 2. 苏蕙 3. 谢道韫 4. 班婕妤 5. 左芬 6. 鲍令晖 7. 薛涛 8. 李清照 9. 朱淑真 10. 秋瑾
1. 蔡文姬,名琰,字昭姬,汉族,东汉末年陈留(今河南杞县)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

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是东汉时期大名鼎鼎的文学家和书法家,是曹操的挚友和老师。生在这样的家庭,蔡文姬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可惜生不逢时,东汉末年,社会动荡,蔡文姬被掳到了南匈奴,嫁给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贤王,生儿育女。虽然丈夫对她恩爱有加,但异族他乡的不同生活方式让她饱尝了痛苦。

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念恩师蔡邕对自己的教诲,曹操用重金赎回了蔡文姬。文姬归汉后,想着留在匈奴的两个儿子,文姬柔肠寸断,写下了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

其中《悲愤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该诗“真情意切,自然成文”,激昂酸楚,在建安诗歌中别构一体。

2. 苏蕙,字若兰,东晋前秦始平(今陕西兴平)人,据《晋书•列女传》记载,若兰从小天资聪慧,三岁学字,五岁学诗,七岁学画,九岁学绣,十二岁学织锦。及笄之年,已是姿容美艳的书香闺秀。

苏蕙十六岁那年,跟随父亲游览刹阿育王寺时,认识了少年窦滔,互生爱慕,后结为夫妻。窦滔文滔武略,入仕前秦后,政绩显著,屡建战功,升任至秦州刺使。因被奸臣忌功嫉能,谗言陷害,被判罪发配流沙(今新疆白龙滩沙漠一带)。苏蕙与丈夫在阿育王寺北城门外挥泪告别。丈夫走后,苏蕙日思夜想,她把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写成《回文璇玑图诗》,并织为锦书寄赠丈夫。

《璇玑织锦诗》是一首回文诗,相传初时只有苏蕙夫妻能够读懂,文学价值极高,武周朝女皇武则天曾为其写序。

苏蕙是位多才多艺多产的女诗人,有文记她除《回文璇玑图诗》外,还有诗著五千多首,可惜都以散佚。

3. 谢道韫,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东晋名将谢安之侄女,说起他的丈夫王凝之,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如果提起她的公爹王羲之,恐怕不知道的人很少。

谢道韫是东晋时名气很大的女诗人,但她的作品与其她女性的作品有很大的区别。我国古代名媛诗作,多以阴柔见长,以宛转细腻见胜,而谢道韫的作品,却多充满阳刚之气,挥洒自如,气度非凡,不让须眉。《晋书》本传记她:“风韵高迈”、“神情散朗,有林下风气。”其文风可以从她的《泰山吟》中可见一斑。

4. 班婕妤,祖籍楼烦(今山西宁武)人,班固之祖姑。西汉女辞赋家,是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之一。婕妤并非她的名字,因其少年时被招入宫,封为婕妤,后人就一直沿用这个称谓,以至无从可考她的真实名字。

班婕妤少有才学,善诗赋。成帝时被选入宫,初为少使,不久立为婕妤,很受成帝的宠幸。后因受赵飞燕的嫉妒,遭诬陷,受排挤而失宠,自请侍奉太后于长信宫。成帝死后,班婕妤又要求到成帝陵守墓以终其生。伴着冢形碑影,班婕妤在孤独与寂寞中生活了五年,便离开了人世,葬于园中。辞赋作家潘承祥评价道:“班婕妤堪称古代妇德的楷模”。

班婕妤作品很多,但大部分已佚失。其中《自悼赋》、《怨歌行》是最为著名的作品,抒发了她在宫中的苦闷与忧怨。

5. 左芬,又作左棻,字兰芝,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西晋女文学家、诗人,是著名文学家左思的妹妹。

左芬少好学,善作文,晋武帝司马炎闻听左芬才情过人便将其纳入后宫,拜为修仪,后为贵嫔,世称左嫔妃,又称九嫔。《晋书•后妃传》有他的传记。左芬因为德才超群每每被帝王群臣赞赏,使后宫佳丽见妒。尽管谗言不断,但酷爱好虚荣的司马炎还是将她封为贵妃。

左芬性情孤傲、淡薄自律,不像其他嫔妃那样喜欢花枝招展,争风吃醋,《晋书》中称她“姿陋体羸,常居薄室”。

左芬的作品大部分为应诏之作,文辞甚为研丽。〈杂感诗〉是其代表作之一,该诗构思新颖,感情充沛,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优秀作品。

6. 鲍令晖,南朝东海(今山东郯城)人,女诗人,鲍照之妹。关于她的生平史料上少有记载,因此对她的籍贯,也大有分歧。有说涟水人,也有说是灌云人,其实他们是山东郯城人,而后徙居建康的。

梁代诗歌理论批评家钟嵘认为,南北朝宋齐两代能诗文的女子,只有鲍令晖、韩兰英两人。钟嵘这样评价鲍令晖:“令晖歌诗,往往崭绝清巧。《拟古》尤胜,唯《百愿》淫矣”。

鲍令晖曾有《香茗赋集》刊行于世,今已散佚,仅存诗六题七首。

由于鲍令晖生活的环境不同,视野有限,她的诗作除写离思别恨之外,没有多少深厚的社会内容。可是她的诗作,拟古而创新,构思巧妙而又纯厚的手法,还是值的后人借鉴的。

7. 薛涛,字洪度,中唐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她姿容美艳,性敏慧,8岁能诗,洞晓音律,多才艺,声名倾动一时。

薛涛之父薛郧,仕宦入蜀,死后,妻女流寓蜀中。德宗贞元中,韦皋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令赋诗侑酒,遂入乐籍。韦皋曾拟奏请朝廷授以秘书省校书郎的官衔,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往往称之为“女校书”,后世称歌伎为“校书”就是从她开始的。

薛涛和当时著名诗人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张祜等人都有唱酬交往。居浣花溪上,自造桃红色的小彩笺,用以写诗。后人仿制,称为“薛涛笺”。晚年好作女道士装束,建吟诗楼于碧鸡坊,在清幽的生活中度过晚年。

在唐代女诗人中,薛涛和李冶、鱼玄机最为著名。薛涛的诗以清词丽句见长,其中不少作品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这在封建时代的妇女中,特别是象她这一类型的歌妓中,是不可多得的。其作品《送友人》、《十离诗》最为著名。

8.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济南(山东济南)人,杰出的女文学家,婉约词宗,与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其父李格非,北宋齐州历城县人,齐鲁著名学者、散文家。母王氏,知书善文。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

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工书能文,通晓音律,幼承家学,早有才名。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中原沦陷后,与丈夫南流,过着颠沛流离、凄凉愁苦的生活。明诚病死,境遇更加孤苦。其词多写相思之情,感慨身世飘零。现存诗文及词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等。历称“一代词宗”,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9. 朱淑真,又作淑贞,号幽栖居士,籍贯身世历来说法不一,《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另说是“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安徽歙州(州治今安徽歙县),相传为朱熹侄女。

朱淑真生于仕宦家庭,其父曾在浙西做官,家境优裕。幼颖慧,博通经史,能文善画,精晓音律,尤工诗词。素有才女之称。相传因父母作主,嫁给一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婚后生活很不如意,抑郁而终,其墓在杭州青芝坞。

相传朱淑真作品为其父母焚毁,后人将其流传在外的辑成《断肠集》。其诗词多抒写个人爱情生活,早期笔调明快,文词清婉,情致缠绵,后期则忧愁郁闷,颇多幽怨之音,流于感伤,后世人称之曰“红艳诗人”,作品艺术成就颇高。

10. 秋瑾,原名秋闺瑾,字璿卿,又字竞雄;号旦吾,又号鉴湖女侠。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出生于福建厦门。

秋瑾性豪侠,习文练武,喜男装。她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在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时刻,她虽然已为人母,但还是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先入日语讲习所,继入青山实践女校。

秋瑾在日期间,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与陈撷芬发起共爱会,和刘道一等组织十人会,创办《白话报》,参加洪门天地会,受封为“白纸扇”(军师)。光绪三十一年归国。春夏间,经徐锡麟介绍加入光复会。七月,再赴日本,加入同盟会,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主盟人,翌年归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不久,任教于浔溪女校。同年秋冬间,为筹措创办《中国女报》经费,回到荷叶婆家,在夫家取得一笔经费,并和家人诀别,声明脱离家庭关系。

光绪三十三年正月,秋瑾接任大通学堂督办。不久与徐锡麟分头准备在浙江、安徽两省同时举事。联络浙江、上海军队和会党,组织光复军,推徐锡麟为首领,自任协领,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因事泄,于7月13日在大通学堂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浙江绍兴轩亭口。光绪三十四年,生前好友将其遗骨迁葬杭州西湖西泠桥畔,因清廷逼令迁移,其子王源德于宣统元年秋将墓迁葬湘潭昭山。1912年,湘人在长沙建秋瑾烈士祠,又经湘、浙两省商定,迎送其遗骨至浙,复葬西湖原墓地。后人辑有《秋瑾集》。作品有《感愤》、《感时》等。

有关茶的历史名人

有关茶的历史名人 或rn茶的寓意

有关茶的历史名人:

1、茶圣陆羽

陆羽(733—804),字鸿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是唐代著名的茶学家,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他也很善于写诗,但其诗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

2、别茶人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一生嗜茶,对茶很偏爱,几乎从早到晚茶不离口。他在诗中不仅提到早茶、中茶、晚茶,还有饭后茶、寝后茶,是个精通茶道、鉴别茶叶的行家。

白居易喜欢茶,他用茶来修身养性,交朋会友,以茶抒情,以茶施礼。他的别号“别茶人”,是在《谢六郎中寄新蜀茶》一诗中提到的,诗中说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茶十片火前春;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3、茶仙苏东坡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东坡视茶境为仙境,并沉醉于茶,寄身于茶,苏东坡爱茶也爱女人,故有“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

苏轼注重品茶的物外景意,把茶作为沟通自然,内省性情,品味人生的修炼手段,并主张“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典型的茶艺人生,以茶悟慧而入诗入画,他随缘自适,乐观豁达,圆融贯通,自由自在,在茶中品出人格精神,生命体悟和胸襟抱负,并为后人留下无数的精神食粮,不愧为茶仙。

4、茶神陆游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英雄的悲歌,茶人的爱国情怀。

陆游酷爱茶也爱诗,以茶悟诗而言志,著有一万多首诗,其中有300多首茶诗,诗人把茶当作一门悟的艺术和品的文化。到83岁时还写下了“桑苎家风君勿实,他年犹得作茶神”,诗人希望陆羽的茶道代代相传,自己下辈子还当茶神。

5、茶怪郑板桥

郑板桥(1693-1766),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扬州八怪之一清茶里悟人生,顶峰之极,悟出了“难得糊涂”!郑板桥的画怪,书也怪,“曲曲溶溶漾漾来”,穿沙隐竹破莓苔,此间清味谁分享,只合高人入茗杯。这世间珍品只配高人享用,他与其朋友的爱茶,爱竹,爱梅、爱兰、爱石、爱紫砂来显其君子之得。

郑板桥也是写茶联最多之人,“汲来江水煮新茗,买尽清山当画屏”,“香文古鼎把九个,日著新茶两三碗”,“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但若是我们也用茶品悟一下板桥的人生,就是“糊涂”而真,见怪不怪了!

陆羽
茶圣——陆羽(733—804),唐复州竞陵(今湖北省天门市人)人。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疾,自称桑苎翁,别号竞陵子,东冈子,后人奉之为茶圣。

说起来另人难以置信,这个名垂千古的茶圣,竟是一个“来历不明”的人。在野史中,对他的出身有一个美妙的神话传说,在各种正史中,对他的出身则是留下一个千古之谜。

据传说,唐开元二十一年(734年)中秋佳节的第二天清晨,竞陵西塔寺(原名龙盖寺)的智积禅师走出山门,在经过城郊西湖边的一座小桥时,远远听见一阵阵秋雁的哀鸣和小孩的啼哭声。智积禅师循声找去,看到在离湖边不远的柳树林中,群雁喧集,其中有几只大雁张开羽翼,为一个赤身露体的弃儿遮风挡寒。看到这感人的情景,老和尚自然动了恻隐之心,当下把这个孩童抱回寺院抚养。这个弃儿即是后来的茶圣陆羽。

别茶人——白居易公元846年8月,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旗手,流芳千古的“别茶人”白居易在洛阳溘然与世长辞,享年75岁。巨星陨落,不仅中唐的文坛一片悲声,连唐宣宗李忱也作诗哀悼。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唐代不愧为诗歌鼎盛的时代,连养尊处优的皇帝也能写出传世妙文。其实白居易年轻时是一心追求功名的,他乐天知命,性格的形成和思想的升华,离不开茶水的涤荡和茶文化的熏陶。直到后来仕途碰壁,在苦茶的涤荡下,功名思想才逐渐淡薄,“浮云不系”、“造化无为”的洒脱个性才日渐显露了出来。贞元二年(786年)15岁的白居易创写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传为江南神童,变成了名震茶都的少年才子。贞元十五年(799年)取得了“乡员”资格,贞元十六年二月以优异的成绩高中第四名进士。贞元十八年被任命为省校书郎。元和元年,在制科考试中,对唐宪宗皇帝提出的如何振兴李唐王朝的重大问题上,白居易因在策试中言辞过激,虽才华横溢,但仅判为四等,被任命为周至县尉。这一年白居易已35岁。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在吴元济叛唐,妄了自己的身份,激于义愤,说出了大臣们想说而不敢说的话。早已嫉恨白居易的人,却抓住“宫官非谏联职,不当先谏官言事。”这一疏忽小题大做,加之以“出位”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刺史后,又追贬为江州司马。从此后的白居易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粉碎了他“兼济天下”的雄心壮志。最终他转而求助于茶和佛。“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清香的茶水,消除了白居易的烦恼。在茶水的浸泡下,白居易变成了独善其身、淡泊名利、旷达自解、安时顺命的“别茶人”。

会昌元年,75岁的白居易结束了不平凡的一生。本想拜他为相的唐宣宗李忱称他为“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白居易心悦诚服,他悟了!遂拜“鸟窠”为师。“往世不可追,来世不可期,”今生今世又如梦、如幻、如露、如电、如泡影。我们自当惜花、惜月、惜情、惜缘、惜人生。像白居易一样抓紧时间乐吧!人生苦短,哪有空去愁?!

茶仙——苏东坡在我国宋代,他曾为帝王之师,也曾为阶下之囚,被多次流放;他是一个德才兼备、刚正不阿、忠君爱国的良吏直臣,又是一个旷世罕见的艺术天才;他处世天真无邪,“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天下无一个不好人”,但却常因天真无邪而树敌;他会因事发怒,他憎恨天下一切邪恶之事,但他却从不会恨人,连欲置他于死地的人,他都不记恨在心上。皇帝爱他的才华、人品、诗赋,但皇帝却把它一贬再贬,直到贬到当时最蛮荒之地海南岛;他一生坎坷艰辛、颠沛流离、甚至贫病交加,但他却怡然自适于陋室粗粮,旷达直面惨淡人生,像一阵清风一样自由自在地唱着自己的歌,潇潇洒洒、快快乐乐地度过一生。

苏轼字子瞻,生于四川眉山一个清贫的诗书之家,他的弟弟苏辙(字子由),父亲苏洵,后人称为“三苏”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使苏家门楣光耀于当世,扬名于千古。在嘉佑元年(1056年)9月苏轼兄弟都顺利地通过了开封府举人考试,苏轼名列第二。4月14日考进士中名列榜首,他的弟弟也“鱼跃龙门”。苏洵兴冲冲地领着两个儿子去拜谒欧阳修。当苏轼兄弟双双跪地叩拜,行过拜师大礼后。欧阳修笑吟吟地扶起苏轼兄弟,并请他们落座赐茶。欧阳修不仅是大政治家、大文学家,而且是宋代著名的茶人。他写有《大明水记》专门论说煎茶用水的要点。他还写了很多的茶诗,其中有一句为:“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饮茶。”足见他爱茶之深。在欧阳修家饮茶,都是拿贡茶招待自己的得意门生。苏轼呷了一口,直感到如醍醐灌顶,香气沁心。微微的苦味后,是余味无穷的甘甜。这个刚满21岁的四川娃子,不禁联想到自己十年寒窗苦读书,一举成名天下闻的人生历程,他第一次从茶中品出物外之味,从此他也像恩师欧阳公一样迷上了这种神奇的饮料。

苏轼的故乡四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茶区,从小就饮茶、爱茶、知茶至深。早在熙宁元年(1073年)他在杭州任通判时, 对茶的医疗保健作用就有切身的体会。有一日他因病告假,独游了净慈、南屏、惠昭、小昭庆诸寺,每到一寺,僧友必以茶招待他。这天他先后饮了七次茶,结果病不治而愈,且觉得身轻体爽,于是作了一首诗来夸赞饮茶的妙用。他写道:“示病维摩元不病,在家灵运已忘家。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苏轼却认为茶比仙丹妙药更有效。他在多首诗中还提到茶能消除“瘴气”。如“若将西庵茶,劝我洗江瘴。”;“同烹员茗雪,一洗瘴茅秋。”,在《仇池笔记》中有茶论一则,苏轼详细介绍了用茶漱口可除烦去腻,洁齿固齿。苏轼爱茶,更重要的原因,是他认为茶是天地间的灵草,它以高山为宅,与白云相伴,得甘泉之沃,吸取了天地之精华,具有“森然可爱不可慢,骨清肉腻和且正。”(《和钱安道寄,惠建茶》)的君子品性。品茶可以使人“清风击两腋,去欲凌鸿鹄,”“意爽飘欲仙,头轻快如沐。”还把茶比作,“风味恬淡,清白可爱,”“容貌如铁,资质刚劲”,有“济世之术”可使人“精魂不觉洒然而醒”的清白之士。苏轼写出了古往今来咏茶的第一名句:“从来佳茗似佳人”,苏轼不愧是茶的千古知音。苏轼爱茶、种茶、知茶,同时也精于品茶。他注重择水、用火,曾写道:“贵人活火发新泉”。他精于候汤,曾写道:“蟹眼以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他对器皿十分讲究,曾写道“钢腥铁涩不宜泉,定州花瓷琢红玉。”他注重于品味茶的物外高意,把品茶作为沟通自然、内省自性、品味人生,超越自我的修炼手段。曾写道:“雪花雨脚何足道,啜过始知真味永。”对于人生的短暂,世事的烦恼,苏轼主张:“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苏轼善于借助品茶,达到茶味人生。他的一首《浣溪沙》写得极妙:“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葺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细雨也好,斜风也好,人生道路虽然漫长并免不了有风吹雨打,但风雨之后,等待你的一定是淡烟疏柳和无限明媚的春光。“雪沫乳花”是烹茶时在盏面上泛起的泡沫。蓼草食野生的苦菜,蒿笋叶有苦味。茶是苦的,蓼草食苦的,蒿笋也是苦的,但这些清苦构成了人生的真味。“人间有味是清欢”这就是苏轼从茶中悟出的人生真谛。因为善品茶,在茶的滋补下,苏轼也达到“香茶嫩芽清新骨,此怀无处不超然”的精神境界。正因为苏轼达到了“超然于物外,无处而不乐”的茶人最高精神境界,所以他在人生中能随缘自适、乐观开朗、圆融贯通、自由无碍。他从茶中品味出的人格精神、生命体悟、人生追求、胸襟怀抱以及对大自然之美的感受,投入到诗词、书画中期去 ,于是苏轼像清风一样快乐的唱着自己的歌,乘风归去了。

茶怪——郑板桥,清代康熙年间,我国出了个怪才,文坛把他列入“扬州八怪”,茶人称他为茶怪。这个怪才就是“难得糊涂”的主儿——郑板桥。郑板桥的乳名叫麻丫头,10岁时父亲才为之取名郑燮,字克柔。板桥是成年以后才取得号,后来反而以号文明于世。郑板桥的童年是在凄苦、艰难、贫穷中度过的。他从小是个“夜哭郎”总是哭得全家人难以安寝。“麻丫头”刚刚3岁,母亲洪氏就离开了人世,临终前向郑立庵再三嘱托:“一定要把‘麻丫头’拉扯大。”母亲去世不久,父亲娶了继母郝氏。郝氏是一个极难得的贤惠女人,过门后视“麻丫头”如己出。疼爱有加,得到了母爱,可惜郝氏不到30岁就去世了,此时板桥已15岁了,15岁的板桥自然已很懂事。他开始学画的过程很怪,板桥家草堂的窗户和当地所有人家一样,大方格的窗椂糊着白纸,既挡风寒,又透日光。他家中种有竹子,每当夕阳西斜,柔和的阳光便把竹影投射到窗纸上,千变万化,好像是一幅朦胧的墨竹图。少年板桥常常凝神静心观看,后来,为了不让竹影消失,他拿起笔在窗纸上临摹了起来,画着画着,逐渐地“我如竹,竹如我”,于是一个杰出的画竹大师就这样产生了。板桥自小养成了一个习惯,白天临帖后,晚上躺在床上,在被窝中还要用手指头在被面上划来划去,回忆和体味字帖中的笔法走势。他结婚后这一习惯没有改变。有一次划着划着到了妻子的身上,弄的妻子怪痒痒的,睡不着觉。妻子一边拨开他的手,一边嗔怪道:“干嘛不在自己身上划,而划到我身上来,个人各有个人的体嘛!”“个人有个人体”板桥闻言灵光一闪,激动得推了妻子一把说:“你再说一遍!”妻子说:“你有你的体,我又我的体,人各有体,难道连这你都不懂?”妻子话使板桥大悟。前辈书法大师之所以能成为大师,不就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风格,能自创一体?于是板桥从此后开始经营自己的“板桥体”,这就是后人称道的“六分半书”。板桥之怪与茶有关的是他自己的婚姻,这是一个因茶得妾的真故事。雍正十三年(1735年)的春天,板桥到扬州春游。他喜欢去祭奠古代女名人之墓。而这一次他去祭悼隋炀帝南巡时亡故的宫女。宫女坟在扬州北郊大虹桥处的玉勾斜。到了玉勾斜,板桥口渴思茶,但这一带林木森茂而居民稀少,只见不远处有一座黄土筑墙的茅屋,屋处翠竹掩隐,门前有几棵高大的银杏树和一棵紫荆花。他信步走过去,推开半掩的柴扉,大声向屋里喊道:“请问有人吗?可否讨点茶喝?”只见一老婆婆从屋里出来,招呼板桥在小厅堂中坐下。板桥落座后,环视这简朴但极干净的小厅堂,只见壁间正贴着他的诗词。于是问道:“敢问这位大妈,你可认识郑板桥?”老婆婆答道:“久闻板桥先生大名,却不曾会过。”板桥告诉她:“在下便是郑板桥。”老婆婆听了万分惊喜,连忙向里屋喊道:“小五子,小五子,快出来。你所仰慕的郑板桥先生到家中来了。”过了好一会儿,才见一个青春焕发,美丽活泼的盛妆少女翩然而出。大大方方地向板桥行礼问候。板桥还礼后,那女子道:“妾在闺中,久仰先生才名,读过先生的一些诗词,爱慕异常,故抄写出来贴在厅堂。听说先生最近作有《道情》十首,能写一首赐于妾吗?”难得在这荒郊之中遇上知音女子,板桥自然欣然允诺。女子喜得蹦进跳出,很快捧出文房四宝,并绾翠袖,露出纤纤玉手为板桥磨墨。板桥提笔挥毫,一口气把十首《道情》都写了出来,这时日以当头,但板桥意犹未尽,又题了一首《西湖》词,书赠给那女子。小女子得词,捧读再三,并连连催娘备饭,说要敬郑先生三杯水酒,以表谢意。有佳人相留,板桥也不推辞。在吃饭时,板桥了解到这家人家姓饶,有五女一儿,前四个都已出嫁,只有五姑娘留在身边伴老,五姑娘用心读书,也算粗通文墨,今年17岁。她对板桥的诗词字画,都极喜爱,对板桥的人品也十分崇拜。言谈间老婆婆听说板桥已丧偶多年,便主动提出:“如蒙先生不弃,何不将小女纳为萁帚之妾,以遂孙女爱慕先生的心愿。”板桥听了很感动,但想自己年已42岁,功名未就,家中清贫,便不无歉意地推辞说:“大妈美意感人,但我一介寒士,哪敢纳此丽人。”那婆婆道:“并不要先生多少财礼,只要能养活老身就行了。”美意与真情,板桥能不动心?于是,他说:“今年是乙卯年,明年是丙辰年,逢丙辰大考。后年是丁已年,如果能考中进士,我一定来娶五姑娘。能等我两年吗?”母女皆作了斩钉截铁地回答:“能”!就这样,郑板桥春游去祭美女坟倒祭回一个活生生的,知书达理的红颜知己来。

自从于饶五姑娘定情之后,板桥潜心于四书五经,发奋苦读,终于在乾隆元年(1736年)四月初五,考取了二甲进士第88名,加上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板桥为91名,在中进士的344名士子中算是中上。板桥从24岁中秀才算起,到44岁进士及第,历经三朝,整整苦读了二十年书,二十年里经历无数的哀伤和变数,终于获得当时最高学位进士。为了纪念人生的这三次腾跃,板桥请人刻了一枚闲章:“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这铭文,喜悦中带有一种酸楚,自信中又含有某种自嘲。乾隆七年(1742年)春天,板桥走马上任,开始了他的宦海生涯,这一年他50岁。按孔子的说法50岁正是“知天命”之年,按现在的规定,50岁正是该“退居二线”的年龄。郑板桥却青春勃发、热血沸腾地冲上了第一线。上任范县县令,4年任期满,调任山东莱州府的潍县任县令6年,板桥总结十年宦海的经历,写下了一条后人们赞叹不已的横额:“难得糊涂”。在这四个大字之下又写了数行小字做了说明:“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板桥是个茶人,他写了很多茶诗和词。著名的有《竹枝词》“湓江江口是奴家,郎若闲时来吃茶。黄土筑墙茅盖屋,门前一树紫荆花。”又如《小廊》诗云:“小廊茶熟已无烟,折取梅花瘦可怜。窈窕柴门秋水阔,乱鸦揉碎夕阳天。”板桥的画友特别是“扬州八怪”,同时也都是茶友,他们常相约鉴泉品茗。板桥曾为扬州青莲斋写了一幅茶联:“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扬州八怪”都嗜茶如命,但他们绝非沉迷物欲,玩物丧志,而是托物抒怀,保持警醒。郑板桥借紫砂壶讽喻浅薄之人,写得极妙,诗云:“嘴尖肚大耳偏高,才免饥寒便自豪。景小不堪容大物,两三寸水起波涛。”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郑板桥在“拥绿园”中拥绿而去,享年74岁,他回归了大自然。雪是白的,竹是青的,茶诗香的,还有兰花在开放着。郑板桥是历代写茶联最多的一个茶人。“扬州八怪”是清代乾隆年间活跃于扬州一带的郑燮(郑板桥)、金农、罗聘、黄慎、高翔、李、汪士慎、李方膺。

茶皇——乾隆,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在世89年,是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寿命最长的皇帝,也是最爱茶的皇帝。弘历聪明伶俐,6岁就学,过目成诵。13岁以前就熟读了《诗经》、《尚书》、《易经》、《春秋》等儒家经典。三位老师自小影响嗜茶习惯。特别是蔡世远,他是福建人,平时可以食无肉,但不可饮无茶。连给弘历上课都少不了泡上一壶浓浓的功夫茶。在老师的影响下,勤奋好学的弘历,自小就与茶这种能提神悦志的神奇饮料结下了终身之缘。

乾隆登基后,加以发展,每年的元宵佳节、万寿节、中秋节前后,必于此唱戏。在当时,大臣们都视被恩准到同乐园听戏品茶为极高的荣誉。每年举办一次“宗室宴茶议”。小型茶宴多设于奉三无私殿,请皇子皇孙,近支王公入席;中型茶宴设于西苑丰泽园内;大型茶宴设于乾清宫内设24席,宫外设406席。茶宴开始时,奏中和韶乐《隆平》之章,乾隆开座后奏清乐《瑞旭中天》之章。由尚茶正进茶。乾隆用茶,众人皆行一叩礼。然后乾隆赐茶,赐茶时太监用玉碗敬奉给宫内24席的王公、皇子、皇孙。乾隆在位60年,举行“经筵茶典”49次“作论”98篇,还亲自赋诗以记《经筵毕文渊阁赐茶》诗云:“酪浆煮牛乳,玉碗拟羊脂。御殿威仪赞,赐茶恩惠施。”

乾隆既善于供茶作为施政手段,在笑谈间施展他的政治纲领,直到他马上要让位给太子永琰(即嘉庆皇帝)时,还演了两出“茶戏”。一出是,当他表示要让位去当太上皇时,一个大臣劝阻说:“国不可以日无君”。乾隆则风趣而洒脱地说:“君不可一日无茶”。看起来,他在统治中国60年之后,是真心想“退居二线”去品茶。

乾隆皇帝喜欢去的品茗场所很多,如竹炉山房、竹炉精舍、喜凤啜茗台、味甘书屋、悦性山房等。晚年退位后,在北海镜清斋他还为自己专设了“焙茶坞”。在乾隆一生中,最常去的品茗场所是“竹炉精舍”。品茗休闲时,所注重的是以静悟道,以茶洗心,以仁治国。

乾隆是一个了不起的茶道中人,更是古往今来,最善于将茶道中博大精深的哲理用于治国实践的天才。他以茶休闲,使自己精力充沛过人,日理万机而不知疲倦;他以茶养生,他从25岁登基,到88岁去世,当了60年零3个月的皇帝和3年零3天的太上皇帝,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寿魁君王;他以茶理治国驭臣,开创了乾隆盛世,使他名垂千古。乾隆不愧是“茶皇”。

关于历史人物的故事

人物要勤奋好学.不懂就问的人.要历史的.很简短的事例.3个以上

1、韩信跟楚霸王打赌赢了之后,楚霸王的军师范增对楚霸王说:“韩信这个人,要么就重用,要么就杀掉,可不能让他跑到刘邦那块去。”

楚霸王眼里没得韩信,还是不肯重用他呀,韩信不得志,就偷偷跑了,想去投奔刘邦。范增听说韩信跑了,就劝楚霸王赶紧去追。楚霸王还不想去。范增说:“这人是你的死对头,在这块不把他杀掉,将来要杀就难了。”

楚霸王被范增说动了心,就带了兵马追杀韩信。韩信跑着跑着,看看楚霸上已追到跟前,就停下,顶着上风撒尿。风一吹,撒的尿,全洒在白己的脸上、身上。

楚霸王看到了,又好笑又好气:“这人好呆,顶着风撒尿,撒在自己身上还不知道,杀他何用?白白污了自己的宝剑不说,还坏了自己的英名,还是不杀好!”

没杀韩信,转身就走。回到营里,范增问他杀了韩信没有,楚霸王就把看到的事说了一遍,说:“韩信是个呆子,杀他何用?”

范增说:“你上当了,这是韩信用的计,你快追上去把他杀掉,免生后患。”

楚霸王是个粗人,一听这话,带兵又追。看看追近了,只见韩信跪在一座坟头上,头朝下,脚朝上,帽子盖在坟头上。

霸王用剑挑去韩信的帽一子,真好笑死了,原来韩信披头散发,嘴里直翻白沫。“啊呀,这人是羊癫疯,杀不得呀杀不得,要是把这呆子杀掉,岂不是要叫天下人笑话!”楚霸王想想,还是没得杀他,转身回营。

范增见霸王回来,又问他杀了韩信没有。霸王把韩信痴痴呆呆的傻样儿讲把范增听。

范增一听,脚一蹬:“你又上当了,这是韩信用的计。如果这人不除,霸业就不得成功,你还要死在他手中!”

楚霸王不相信。范增说:“韩信在这块时候,他可曾犯过什么羊癫疯?”

这一问,楚霸王明白了,赶紧带了兵马再追上去。韩信知道楚霸王不会放过他,没歇一口气,一直跑,一跑跑到三岔路口,犯愁了,往哪块跑?朝东跑,直奔刘邦军营,霸王必定会死追,还是跑不掉。他一想,想了一个调虎离山计落脱下一只鞋子,扔在东路口,自己回过头来,往西路跑。

楚霸王领兵追到三岔路口,看见一只鞋子在东路口,认准韩信朝东跑了,不管三七二十一,一直朝东路口追下去。

韩信往西跑,楚霸王往东追,哪块还能追上韩信?等楚霸王白跑了趟回营,韩信已跑到刘邦那块去了。

2、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

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

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

3、宗悫,字元干,是南阳涅阳人。他的叔父宗炳,学问很好但不肯做官。宗悫小的时候,宗炳问他长大后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驾着大风刮散绵延万里的巨浪。”宗炳说:“就算你不能大富大贵,也必然会光宗耀祖。”

有一次宗悫的哥哥宗泌结婚,结婚的当晚就遭到强盗打劫。当时宗悫才14岁,却挺身而出与强盗打斗,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根本进不了正屋。当时天下太平,有点名望的人都认为习文考取功名是正业。

宗炳因为学问高,大家都喜欢跟着他读儒家经典。而宗悫因为任性而且爱好武艺,因此不被同乡称赞。

4、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

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

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

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

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

5、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

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地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

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安阳的韩性听说,觉得他与众不同,将他收作学生,王冕于是学成了博学多能的儒生。

1、孙敬悬梁

东汉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闭门从早读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时候到了三更半夜的时候很容易打盹(瞌睡)。

为了不因此而影响学习,孙敬想出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

这样读书疲劳打瞌睡的时候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因疼痛而清醒起来再继续读书,后来他终于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2、苏秦刺骨

战国时期的苏秦是一个有名的政治家,但是他在年轻的时候学问并不多,到了好多地方都没有人关注,即使有雄心壮志也得不到重用,于是他下定决心发奋图强努力读书。

由于他经常读书读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时候就用事先准备好的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起来,振作精神继续读书。

3、宋濂苦学

宋濂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家里贫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手抄写,计算着日子按时送还。

天很冷时,砚台里的墨水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因此停止。抄写完了,赶快送还借的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都愿意把书借给宋濂,于是宋濂能够阅读很多书。

到了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老师和名人相交往(请教),(宋濂)曾经跑到百里以外向同乡有名望的前辈拿着书请教。

前辈道德高、声望重,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前辈)从来没有把语言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宋濂恭敬地站在他旁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遇到他斥责人,(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不敢回答。

等到他高兴了,就又请教。所以宋濂虽很笨,但终于获得很多教益。

4、凿壁偷光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

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

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学习,勤俭节约,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这个故事也就是人们传颂的凿壁偷光,又做凿壁借光。

5、囊萤映雪

孙康家里很贫穷,买不起灯油。一天半夜,孙康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光。

他发现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

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当了一个御史大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悬梁刺股

百度百科——宋濂苦学

百度百科——匡衡

百度百科——囊萤映雪

“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张良被称为“汉初三杰”。汉朝建立后,“状貌如妇人好女”的张良身体一直柔弱,虽多次献计安定汉初的江山,但多数时间置身于核心权力之外,后来修习辟谷之术,不问政事,得以善终。

1、被封为留侯

汉朝初立时刘邦封赏功臣,但张良从未带兵征战过,因此没有战功,刘邦说:“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就是张良张子房的功劳。让他自己从齐国挑3万户作封地。”张良说,我只愿受封留县就足够。于是封张良为留侯。

2、妙计安天下

刘邦封了20多大功臣,其他的人没白没黑争功,无法决出高低,没能再封。刘邦在洛阳南宫桥上看见将领常坐在地上议论,就问:“这些人在说什么?”张良说:“陛下不知道吗?这是在商议反叛。”刘邦说:“天下安定,为什么要反?”

张良说:“陛下原是平民,靠这些人取得天下,现在你做天子,封赏的是萧何、曹参这些老朋友,诛杀的是仇人。现在将军们计算功劳,认为土地不够分封的,担心分封不到自己,又怀疑会不会因为过失被杀掉,所以就聚在一起图谋造反。”

刘邦一听很头疼:“那怎么办?”张良说:“你平生憎恨又是群臣都知道的人是谁?”刘邦说:“雍齿和我有宿怨,我想杀他,他功劳多不忍下手。”张良说:“赶紧封赏雍齿,群臣见雍齿都被封赏了,会对自己受封坚信不疑。”于是雍齿被封为什方侯,刘邦还摆了酒宴,群臣吃过酒后说:“雍齿都能封侯,我们就不担心了。”

3、为西汉选定国都

刘敬对刘邦说:“要把关中作为都城。”刘邦对此心有疑虑,很多大臣家乡在关东,因此劝刘邦定都洛阳。

张良对刘邦说:“洛阳虽险固,但山间界域狭小,方圆几百里,土地贫瘠不利农作,还四面受敌,不是用武之地。关中东有崤山、函谷关,西有陇山、岷山,土地肥沃方圆千里,南有巴蜀,北有放牧的胡苑,三面险阻可固守,只需控制东方一面。

诸侯安定的话,可由黄河、渭河运输天下粮食供给京城;诸侯如有变故,顺流而下出击,可运送物资。此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刘敬说得很对。”刘邦最终定都在关中。

4、保住刘盈太子位

张良一直体弱多病,为此开始修习道引之术,不食五谷,闭门不出有1年多。这时,刘邦想废掉太子刘盈,立戚夫人儿子刘如意。大臣劝阻刘邦不听。吕后为此很惊恐,有人对她说:“留侯善谋,皇上也信任他。”

吕后就派建成侯吕泽去见张良:“你是皇上谋臣,现在皇上打算换太子,你怎么高枕无忧?”张良说:“当初皇上数次面临危险,采用我的计谋。如今天下安定,因个人偏好换太子,这是至亲骨肉的事,我就是分身成100人也不会劝动他的。”

吕泽执意要张良给个计策。张良最终说:“这不是光靠说就能改变的。我知道皇上始终不能招来商山四皓。他们躲藏在山中,不肯做汉朝臣子,皇上敬重这四个人。

如果能不惜金银珠宝,让太子写一封言辞谦恭的信,预备好车马,派口才好的人去聘请,他们会来的。来了把他们当贵宾,跟太子上朝,让皇上见到。如此,皇上知道四位贤人在辅佐太子就会改变主意。”

结果正如张良所料,刘邦在一次朝会中看到商山四皓,认为刘盈贤能,所以不再坚持废掉太子。

5、与“黄石”同葬

张良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身体更虚弱,称:“我愿抛却人世间所有事情,跟随赤松子(修习导引的仙人)去遨游世界。”此后专心修习辟谷之术。后来刘邦去世,吕太后感激张良保住刘盈的太子位,极力劝他进食:“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必如此苦行修炼!”张良只好勉强进食。8年后去世,谥号文成侯,其子张不疑承袭他的侯位。

张良当年在下邳桥遇见那个老丈,别后十三年经过济北,见到谷城山下果真有块黄石,把它取回经常祭祀。张良去世时和黄石同葬,后人祭祀张良时也祭祀黄石。

对于张良,司马迁曾有描述:我原以为此人高大威猛,看见他的画像,相貌却像美丽女子。孔子说:“我凭长相判断人,看错子羽。”这名话对于留侯也适用。

孔子所说的“子羽”叫澹台灭明,他拜孔子为师时,孔子见他长相丑陋,认为此人没多大才能。结果,澹台灭明此后成为著名教育家,跟从他学习的人有300多,才干和品德传遍各国。孔子闻此感慨:“我凭长相判断人,看错子羽”。

司马迁借用孔子以貌取人的故事,说张良虽然外表文弱柔顺,但内心坚强,敢于暗杀秦始皇,善于在战争中出谋划策,一如当年的澹台灭明,外表和内心截然不同。


战国时期苏秦----头悬梁,锥刺股
囊萤---晋代车胤
映雪---晋代孙康
凿壁偷光---西汉匡衡
凿壁偷光讲的是匡衡,西汉的著名学者匡衡,出身於农民家庭,生活十分贫困。他从小就很渴望读书,可是父母没有能力供他上学,甚至连书本也买不起,匡衡只好向别人借书来看。
某天晚上,匡衡很希望在睡前读一读书,但由於家中穷得连灯油也没有,根本没法点灯读书。正当匡衡发愁时,忽然发现丝丝的光线,正从墙壁的缝隙中透射过来,原来这是邻居的灯光。匡衡心生一计,便用凿子把那小缝挖大成一个小洞,然后捧着书,倚在墙边,利用那点微弱的光线阅读。从此,匡衡每晚就借邻居的灯光,埋首苦读,最后成为了著名的学者。
.
萤囊映雪讲的是车胤 车胤(公元333-401),字武子,东晋时期南平郡离县人(今临澧县柏枝乡)。
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其囊萤夜读 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鼓舞后辈,永世垂范。他功名仕途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先后曾任:中书侍郎、待中、国子监博学、骠骑长史、太常、护军将军、丹阳尹、吏部尚书,两次进爵后,被朝廷封为关内侯与临湘候。职守功勋,颇极一时之盛。
头悬梁锥刺股讲的是苏秦.苏秦,战国时期东周洛阳乘轩里人,字季子。苏秦是洛阳人,虽然出身寒门,却怀有一番大志。他跟随鬼谷子学习游说术多年后,看到自己的同窗庞涓、孙膑等都相继下山求取功名,于是也和张仪告别老师下山。张仪去了魏国,而苏秦在列国游历了好几年,但一事无成,只得狼狈地回到家里。
苏秦回到家中,他的哥哥、嫂子、弟弟、妹妹、妻子都讥笑他不务正业,只知道搬弄口舌。苏秦听了这些嘲笑他的话,心里感到十分惭愧,但他一直想游说天下,谋取功名,于是请求母亲变卖家产,然后再去周游列国。
苏秦的母亲劝阻说:“你不像咱当地人种庄稼去养家口,怎么竟想出去耍嘴皮子求富贵呢?那不是把实实在在的工作扔掉,去追求根本没有希望的东西吗?如果到头来你生计没有着落,不后悔么?”苏秦的哥哥、嫂嫂们更是嘲笑他死心不改。
苏秦知道自己这么多年来很对不起家人,既惭愧,又伤心,不觉泪如雨下。但苏秦扬名天下的雄心壮志仍然不改,于是闭门不出,取出师父临下山时赠送给他的礼物——姜子牙的《阴符》,昼夜伏案攻读起来。
苏秦经常自勉说:“读书人已经决定走读书求取功名这条路,如果不能凭所学知识获取高贵荣耀的地位,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想到这些,苏秦更加忘我地学习起来。
为了抓紧时间学习,苏秦还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读书时,把头发用绳子扎起来,悬在梁上,如果自己一打盹,头发就把自己揪醒。夜深的时候,如果觉得自己困了,就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这样就能保持清醒。这就是成语“头悬梁,锥刺股”的由来。

她是“山西第一美人”,这个人是谁?

解放太原前夕,阎锡山见大势已去挟着家眷,与一大箱子黄金逃离山西。为了稳定留守在太原的军心,一生善于算计的阎锡山,他决定不带走他身边重要的两个人,一个是梁化之,一个就是他身边的神秘女子“五姑娘”,并说几天他就回来,可这一去再也没回来。他也料定这一逃就注定回不来了,否则就不会因为飞机超载,选择带走大箱子,扔下了伴随他多年的人。

我军只用了四个小时就解放了太原,“五姑娘”得知阎锡山没有办法接应自己出逃,在逃脱无望的情况下,让身边的梁化之代笔拍一封绝命电报给阎锡山:“妹今发电之时尚在人间,大哥见阅之时已成隔世。”最终五姑娘在地下室与梁化之服毒自尽了。

五姑娘是阎锡山叔叔家的女儿,是他的堂妹,名慧卿。因为在家里排行第五,所以被称为“五姑娘”。兄妹俩相差27岁,第一回见面时是阎锡山功成名就回山西时,叔叔怀里抱的小婴儿,就是五姑娘。后来五姑娘念过几年小学,后来又到阎锡山兴办的教会学校继续读书。后来阎锡山得了胃病,食欲不佳,脾气非常大,那时阎锡山身边的人对他这个“顽疾”都束手无策之时,五姑娘主动请缨,欲亲自照顾阎锡山的饮食起居,她每天特意交代厨房做一些阎锡山爱吃的家乡菜与面食。

五姑娘是一个情商很高的女人,她非常了解阎锡山的喜恶,投其所好,适时陪阎锡山聊天,讲笑话,博得阎锡山的喜爱,在五姑娘的细心照顾下,阎锡山的顽疾终于奇迹般地好了。五姑娘阎慧卿顺理成章成为阎锡山的贴身秘书,也就是外人口中的阎锡山身边的神秘女子。

人红是非多,坊间传言阎锡山与五姑娘的关系暧昧,这种花边新闻是从军统那传出来的,究其原因是蒋介石方面要重新拉拢阎锡山,所以暗中安插人员四处打听。当军统方因得知五姑娘照顾阎锡山十分细心,连睡觉都给掖被子这种超乎常理的密切细节时,就私自认定阎锡山与五姑娘关系非同寻常。

因为她总是跟随阎锡山,所以很多人都传她是“山西第一美人”,更有人说她是“山西宋美龄”。其实五姑娘长相普通,也没上过几年,和宋美龄差距还是很大的。

事实上阎锡山是把这个五姑娘当女儿看待的,因阎锡山的二夫人也是一位贤惠的妻子,特别喜欢五姑娘,所以五姑娘也特别粘着这个二夫人,一起照顾阎锡山。其实阎锡山在感情上还是很循规蹈矩的,别的军阀妻妾成群,只有他一生一妻一妾。纳妾还是因为原配不能生育,为了传宗接代娶了二夫人。

就连后来五儿子在日本秘密娶寡嫂被阎锡山知道后,遭到阎锡山强烈反对,为此父子大动干戈,究其原因是阎锡山认为儿子娶寡嫂这种行为有辱门风,以至于因这件事与儿子断了来往。阎锡山临死都不原谅自己的五儿子,五儿子也没能给他送终,只是多年以后五儿子偷偷回国去阎锡山的故居偷偷地看了看他与老爹曾经一起居住过的地方。所以说,阎锡山与五姑娘有亲密关系只是后来人的猜测与杜撰。

五姑娘是阎锡山叔叔家的女儿,是他的堂妹,名慧卿。因为在家里排行第五,所以被称为“五姑娘”。兄妹俩相差27岁,第一回见面时是阎锡山功成名就回山西时,叔叔怀里抱的小婴儿,就是五姑娘。后来五姑娘念过几年小学,后来又到阎锡山兴办的教会学校继续读书。后来阎锡山得了胃病,食欲不佳,脾气非常大,那时阎锡山身边的人对他这个“顽疾”都束手无策之时,五姑娘主动请缨,欲亲自照顾阎锡山的饮食起居,她每天特意交代厨房做一些阎锡山爱吃的家乡菜与面食。

五姑娘是一个情商很高的女人,她非常了解阎锡山的喜恶,投其所好,适时陪阎锡山聊天,讲笑话,博得阎锡山的喜爱,在五姑娘的细心照顾下,阎锡山的顽疾终于奇迹般地好了。五姑娘阎慧卿顺理成章成为阎锡山的贴身秘书,也就是外人口中的阎锡山身边的神秘女子。因为她总是跟随阎锡山,所以很多人都传她是“山西第一美人”,更有人说她是“山西宋美龄”。其实五姑娘长相普通,也没上过几年,和宋美龄差距还是很大的。

事实上阎锡山是把这个五姑娘当女儿看待的,因阎锡山的二夫人也是一位贤惠的妻子,特别喜欢五姑娘,所以五姑娘也特别粘着这个二夫人,一起照顾阎锡山。其实阎锡山在感情上还是很循规蹈矩的,别的军阀妻妾成群,只有他一生一妻一妾。纳妾还是因为原配不能生育,为了传宗接代娶了二夫人。五姑娘其实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旧社会的女性,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她身兼数职,但属于挂职,主要重心还是放在照顾阎锡山饮食起居上。很少公开露面,除非要参加必要的会议,才遣人头天拟好发言稿,第二天照稿子念一下罢了。五姑娘虽然受到阎锡山的喜爱与信任,即便这样阎锡山没能第一时间带走她,阎锡山的确派人会来接她了,但却低估了我军的速度,结果前来接应的飞机在炮火中都无法落地。

美女作为一种稀缺资源,一直被社会各界津津乐道。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山西一带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各方面自然比其他地方有优势。山西是清代最为重要的金融基地,山西的客商无不走南串北,交流的多容性也给予了山西女子揉杂各方地域性格特点。

美人

山西作为中国的一部分,并且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当然美女如云了。《史记.货殖列传》就记载:夫山西饶材、竹、谷、栌、旄、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说明崤山以东自古就出美女,山西作为当时的核心区之一,美女多自不在话下,并且山西美女多为才女。

卫夫人,名铄,字茂漪,山西夏县人,是东晋著名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说卫夫人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但是提到她的弟子,估计很多人都知道,她的弟子就是大名鼎鼎的书圣王羲之!王羲之就是在卫夫人的启蒙和教导之下学书法的,并且成为冠绝古今的书法大家,可以说没有卫夫人就没有王羲之。根据唐代《书断》记载卫夫人“隶书尤善,规矩钟公” ,其书法是“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宛然芳树,穆若清风。”

美人

杨贵妃,小字玉环,山西永济人。初为李隆基儿媳妇,后玄宗自纳为贵妃,所以史称杨贵妃。杨贵妃是我国四大美女之一,四大美女中有两个出在山西,这也是山西出美女的标志之一吧。

“燕瘦环肥”说的是汉成帝赵飞燕体态轻盈,可以在掌上舞;唐代杨玉环胖,是一种丰腴的美。“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说的是杨贵妃在华清池刚和唐玄宗恩爱完了,侍儿扶起来都感觉浑身无力,这就是丰腴的美。杨贵妃到底有多美呢?白居易诗赞: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李白诗赞: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美人

杨贵妃如果仅仅是美,也就罢了,能让一个有40000多女人的男人神魂颠倒没有点其他才能是不行的。这就是杨贵妃的才气。杨贵妃是唐代有名的舞蹈家和音乐家。

卫子夫在立为皇后的三十八年中,后宫秩序井井有条。在这三十八年中,宫中不复有妒妇娇女,更妃嫔相嫉引发的恶劣事件。汉武帝出差,诸多事物交由卫子夫处理,回来汇报无一不批准,后来更是免去了汇报这一个过程。卫皇后的良好品行不仅获得了汉武帝的全面信任,也更赢得了太史令司马迁的赞美:嘉夫德若斯。

美人

由于卫子夫的出现,才造就了卫青和霍去病登上历史舞台,为汉朝的鼎盛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后世一直影响到汉昭帝,汉宣帝时代。

“山西王”阎锡山一生好事坏事做尽,他在山西当土皇帝的38年来,对山西做出的贡献,诸如普及教育、兴修铁路、在农村推行六政三事,得以百姓安居乐业的伟大功绩是任何人都无法抹灭的历史。“一将功成万骨枯”,成就不属于他一个人的,他终究还是一个利己主义者。

在我党解放太原前夕,他见大势已去挟着家眷,与一大箱子黄金逃离山西。为了稳定留守在太原的军心,一生善于算计的阎锡山,他决定不带走他身边重要的两个人,一个是梁化之,一个就是他身边的神秘女子“五姑娘”,并说几天他就回来,可这一去再也没回来。他也料定这一逃就注定回不来了,否则就不会因为飞机超载,选择带走大箱子,扔下了伴随他多年的人。

五姑娘之死

我军只用了四个小时就解放了太原,“五姑娘”得知阎锡山没有办法接应自己出逃,在逃脱无望的情况下,让身边的梁化之代笔拍一封绝命电报给阎锡山:“妹今发电之时尚在人间,大哥见阅之时已成隔世。”最终五姑娘在地下室与梁化之服毒自尽了。

五姑娘是何许人也

五姑娘是阎锡山叔叔家的女儿,是他的堂妹,名慧卿。因为在家里排行第五,所以被称为“五姑娘”。兄妹俩相差27岁,第一回见面时是阎锡山功成名就回山西时,叔叔怀里抱的小婴儿,就是五姑娘。后来五姑娘念过几年小学,后来又到阎锡山兴办的教会学校继续读书。后来阎锡山得了胃病,食欲不佳,脾气非常大,那时阎锡山身边的人对他这个“顽疾”都束手无策之时,五姑娘主动请缨,欲亲自照顾阎锡山的饮食起居,她每天特意交代厨房做一些阎锡山爱吃的家乡菜与面食。

五姑娘是一个情商很高的女人,她非常了解阎锡山的喜恶,投其所好,适时陪阎锡山聊天,讲笑话,博得阎锡山的喜爱,在五姑娘的细心照顾下,阎锡山的顽疾终于奇迹般地好了。五姑娘阎慧卿顺理成章成为阎锡山的贴身秘书,也就是外人口中的阎锡山身边的神秘女子。

坊间传言五姑娘与阎锡山关系暧昧,是山西第一美人,也被称为山西宋美龄

人红是非多,坊间传言阎锡山与五姑娘的关系暧昧,这种花边新闻是从军统那传出来的,究其原因是蒋介石方面要重新拉拢阎锡山,所以暗中安插人员四处打听。当军统方因得知五姑娘照顾阎锡山十分细心,连睡觉都给掖被子这种超乎常理的密切细节时,就私自认定阎锡山与五姑娘关系非同寻常。

因为她总是跟随阎锡山,所以很多人都传她是“山西第一美人”,更有人说她是“山西宋美龄”。其实五姑娘长相普通,也没上过几年,和宋美龄差距还是很大的。

事实上阎锡山是把这个五姑娘当女儿看待的,因阎锡山的二夫人也是一位贤惠的妻子,特别喜欢五姑娘,所以五姑娘也特别粘着这个二夫人,一起照顾阎锡山。其实阎锡山在感情上还是很循规蹈矩的,别的军阀妻妾成群,只有他一生一妻一妾。纳妾还是因为原配不能生育,为了传宗接代娶了二夫人。

就连后来五儿子在日本秘密娶寡嫂被阎锡山知道后,遭到阎锡山强烈反对,为此父子大动干戈,究其原因是阎锡山认为儿子娶寡嫂这种行为有辱门风,以至于因这件事与儿子断了来往。阎锡山临死都不原谅自己的五儿子,五儿子也没能给他送终,只是多年以后五儿子偷偷回国去阎锡山的故居偷偷地看了看他与老爹曾经一起居住过的地方。所以说,阎锡山与五姑娘有亲密关系只是后来人的猜测与杜撰。

五姑娘其人其事

五姑娘是结过两次婚的人。第一任是日本留学回来的曲佩环,后因染上鸦片去世。第二任是属于政治婚姻,结婚对象也是从日本留学回来的,根本就看不上五姑娘,所以二人协议无论在生活与经济上皆互不干涉,属于名义夫妻。其实五姑娘的情人另有其人,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位与其一起服毒自杀的梁化之,也是阎锡山的手下。

据说当时梁化之在临死前想杀害在监狱里的我党人员赵宗复,被五姑娘好毫不犹豫给及时制止了。并说:当初老爷子都没把他怎么样,你怎么可以对他动手?何况当初他爹对你也不薄。其实还有一个原因赵宗复的父亲是阎锡山的老朋友。五姑娘在临死前把行李钱财分给阎公馆的仆役下人们,将其全部遣散,叫他们凭天由命各自逃生吧。

五姑娘其实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旧社会的女性,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她身兼数职,但属于挂职,主要重心还是放在照顾阎锡山饮食起居上。很少公开露面,除非要参加必要的会议,才遣人头天拟好发言稿,第二天照稿子念一下罢了。五姑娘虽然受到阎锡山的喜爱与信任,即便这样阎锡山没能第一时间带走她,阎锡山的确派人会来接她了,但却低估了我军的速度,结果前来接应的飞机在炮火中都无法落地。

可能源于五姑娘长期受阎锡山的影响,她最终因惧怕受到我党的追究,选择自杀。其实她大可不必这样做,历史证明我党在解放后对于没有太大过错的弃暗投明者,会选择宽大处理。但也许是五姑娘出于个人的信仰不同,她一生信仰的可能只是她堂兄阎锡山,所以宁可死,也要表达她对堂兄阎锡山的忠心。纵观五姑娘一生,婚姻不幸,跟随阎锡山,还成为了弃子,真是可悲、可敬、又可叹!

1949年3月26日,解放军30万大军兵临太原城。一场血战爆发在即,此前多次向国际媒体豪言,誓死不降,“抬棺求败”的阎锡山,却在接到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的电报后,飞赴南京“商谈国事”。

为了稳定军心,阎锡山临走前特地留下“五姑娘”阎慧卿。以示自己必不会弃城。

同年4月20日,成功出逃的阎锡山,先后向美国人与蒋介石请求支援无果。欲重金购买航空公司飞机,折返太原,带走阎慧卿。

不料,亲信梁化之告诉他“机场已毁,无法降落”。

65岁的阎锡山老泪纵横,甚至请求航空公司将他“空投”到太原。最终却因为西山机场炮火猛烈,未能如愿。

严慧卿剧照形象

四天之后,三十九岁的阎慧卿,在居所地下室服毒自杀。临死之前,散尽家财,给阎锡山这位比他大27岁的堂哥,留下一封绝命电报说:

“今生已矣,一别永诀;来生再见,愿非虚幻。”

一、军统口中的“山西宋美龄”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号称“山西王”的军阀阎锡山身边,有一男一女两个红人。男的是阎锡山的表侄子梁化之,女的就是前文提到的,被军统特务称为“山西宋美龄”的阎慧卿。

当初,军统局想要刺探阎锡山的情况,苦于严氏家教甚严,无从下手。几经辛苦,才弄明白,在阎锡山身边有一个大红人——“五姑娘”阎慧卿。

这位“五姑娘”,在山西地面上可以一手遮天。极得阎锡山的宠爱。据说,她有一次替阎锡山到上海办报,“强龙欲压地头蛇”,开罪了孔祥熙。结果阎锡山不但没有怪罪她,反而和孔祥熙翻脸,接连斗法,一直斗到蒋介石的跟前。

阎慧卿剧照形象

抗日战争时期,阎锡山和正房夫人分居,身边只留下二夫人徐兰森和五姑娘阎慧卿。阎慧卿一袭军装,佩枪骑马,随军转战南北。

40年代,阎慧卿作为山西省妇女代表,到重庆参加了国民党召开的妇女工作会议,之后回到山西,成立了妇联。

不久后,阎慧卿又在山西成立战时儿童保育院,自任秘书长。接着又担任山西高级助产职业学校校长。最终当上山西妇女界的“国大代表”。表面上看,她的确是走的“宋美龄”式的,夫人政治路线。

因此军统特务收集完情报的,一边写日记大骂“妖精婆”,一边向上级汇报说她是“山西宋美龄”。

事实上,真实的阎慧卿并不如传闻那样喜欢“干政”。她穿军装的时候也非常少。只有38年前后随军转战的那一段时间。

她的文化程度也远不如宋美龄,也因此遭到她当时的丈夫嫌弃。

阎慧卿本质上是一个性格比较温婉,不苟言笑的传统妇女。平时除了做做妇女工作,基本没有私人社交。

二、两段不幸的婚姻

阎慧卿1910年生于山西崞县乡下。阎氏宗族在当地比较兴盛,但是阎慧卿的父亲只是一个小店职员。因为是女儿家,阎慧卿小时候在家中不得宠,直到堂哥阎锡山当上山西省主席,推行新政后,她才有机会上了两年学。最初只识得几个字。幸好阎慧卿机灵懂事,和堂哥阎锡山走得近,才有机会上中学念书。

阎慧卿二十岁的时候,被听从家族的安排,嫁了一个纱厂的经理曲佩环。曲佩环是一个大烟鬼,长得还不好看,因此他二人夫妻关系淡漠。后来曲佩环吸烟吸得快要死了,就对阎慧卿说:我是不行了。你提前找一个人家改嫁吧。

阎慧卿把他的话告诉家长,家里坚决不同意她离婚。硬生生逼着她呆在曲家,直到一年后曲佩环病死。

就这样,阎慧卿二十出头就当上了寡妇。阎锡山听说此事后,对堂妹的遭遇十分同情。刚好一个叫梁上椿的煤炭商人,因为阎锡山的政策获利。于是提出让梁、阎两家来一个“政治联姻”。梁上椿把自己的侄儿梁延武介绍给阎慧卿。


阎锡山与家人

但是阎慧卿与梁延武的婚姻,同样不幸福。梁延武的祖父是前清翰林,堂叔是山西豪富。本人又是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生。他一生热衷于舞台剧表演和戏剧翻译。见惯了东洋舞台上的美女,对于阎慧卿这种“乡下女人”完全看不上眼。

梁延武四处对人说,他和阎慧卿是政治婚姻,彼此没有感情。

阎慧卿对此不置一词。从此她的眼底,只容得下堂哥阎锡山一个人。

三十年代,阎锡山与原配徐竹青的关系不好。阎徐二人也是包办婚姻。因为徐氏一直无子,所以30年以后两人就两地分居。二夫人徐兰森因为儿子的事,经常和阎锡山较劲。只有阎慧卿这个小堂妹懂他的心思。

阎锡山平时的饮食起居都由阎慧卿打理,阎慧卿讲话好听,也懂得察颜观色。时间一久,阎锡山出于信任,就把许多重要的事,都交给她去处理。甚至包括军备物资库的钥匙。


不过阎慧卿并没有什么心机,她不会揽事。每一次副官汇报比较重要的军情时,她都会主动回避。她完全没有“宋美龄”那种见识和野心。

三、君王掩面救不得

1949年3月,阎锡山离开太原之前,告诉侄儿梁化之和阎慧卿,自己最多十来天一定回来。但是没想到,他这一走就是永别。

4月20日解放军决定对太原城发起总攻。晚上阎锡山拍电报给梁化之:明晨8点,飞机到太原接阎慧卿。

第二天早晨,梁化之复电说:机场已失,不能降落。阎锡山又致电,要求在“天主堂后另辟机场”。

《山西文史资料》中说,当时阎锡山欲向航空公司,重金购买直升机。甚至不惜让航空公司将自己“空投”进太原。

他是想嬴救“山西宋美龄”阎慧卿。

然而,因为代理省主席梁化之的故意拖延,飞机错过了接应的最好机时。没有办法安全降落。最后在太原上空几圈后,在解放军炮火的猛烈夹击之下,仓皇逃离。阎慧卿自此失去逃生的机会。


梁化之

21日晚上,阎锡山再一次致电梁化之称:我不能和大家一起牺牲,十分痛心!

23日晚上,连发两封电报说“太原之事,如果军事没把握,可以政治解决”。意思是叫梁化之投降。从但是梁化之知道:投降之后,自己断无生理。于是拒绝了阎锡山的建议。

4月24日早上眼看求生无望,梁化之带着阎慧卿折返省府大院地下室。阎慧卿将身边的金条与值钱物什,分给下人后,两人一起在地下室服毒自尽。

阎锡山最后逃到了台湾,1960年病逝。

结语:

阎锡山与“山西宋美龄”的一段关系,也有可能是一段单纯的兄妹情。最后却因为阎慧卿在“绝命电报”中提到“来生现见,愿非虚幻”,让他们的感情显得扑朔迷离。

阎慧卿一生,应该没有做出什么大的恶事。她婚姻不幸,感情上所托非人。只是因为长期留在堂哥阎锡山的身边担当生活助力,再受到了阎锡山、梁化之的鼓动,对共产党产生了一些误解。最后服毒自杀,白白断送了一条性命。



赵宗复

阎慧卿临死之前,还做了一件好事。当时前山西省主席的儿子,共产党人赵宗复被关押。梁化之自杀前想要害死赵宗复。

阎慧卿阻止梁化之对他下手。后来,又故意把看守赵宗复的六个特务,调走了四个。留下两个特务,一个叫杨远有,一个叫白建恩。这两个最后救了赵宗复的命。

在《恰同学少年》里面主要人物哪些历史上有?

可以说这部电视剧80%的剧情是真的,比如毛泽东带头组织的一系列什么读书会,新名学会等等都是有的,还有他和周围一些朋友如蔡和森,罗学瓒,罗章龙等等的友谊很深也是真的。
不过有些情节倒是真假参半:
1,萧子升确实跟他算同学关系,但萧虽然比他小,但比他早两年毕业,并不是像剧中那样萧读的是两年讲习班,他也是读了五年才毕业的。
2,毛确实有个同学易永畦英年早逝,但并不像电视上演的生病加受伤加校长体罚而死,而只是单纯地体弱多病死在家中的。
3,历史上毛确实带领200学生吓退三千士兵,但并不像电视上演的他和蔡,萧去谈判以稳定敌心,而且当时向警予,杨开慧等这些女生是不可能参与的。所以这是编剧的一点艺术性虚构。
4,向警予和蔡和森虽然后来成了夫妻,但决没有电视上演的谈恋爱谈得那么早,他们俩是在毕业后去法国时相恋并结婚的。
另外还有些地方是完全虚构的:
1,刘俊卿,赵一贞,王子鹏等都是虚构的人物,不过这些人物都很有代表性。赵一贞在历史上有原形人物,是一个叫赵五贞的姑娘在出嫁路上自杀以抗不平婚姻的悲惨故事,毛泽东还以此事发表了文章。
2,陶斯咏从没跟人订过婚,她终身未嫁
3,郭亮没当过警察,他是正正经经的一师的学生,毛的小师弟。
4,毛泽东坐霸王船,跟老板计较钱的情节也是虚构的。
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蔡畅、何叔衡、李立三、李特立、杨昌济、杨开慧、萧子升、

孔昭绶(1876—1929)教育家。字明权,号竞成。湖南浏阳人。1910年毕业于湖南优级师范。留学日本政法大学获法学士学位。1913年任湖南第一师范校长,提倡学生自治和自助创办技能会。因发表反袁檄文,逃亡日本。1916年回国复任一师校长,聘徐特立、杨昌济等任教员,以“明耻”为校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被誉为“民主教育的先驱”。张敬尧据湘,再度被迫辞职。1922年当选湖南省议会副议长。后任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部少将参议、国民政府考试制度史编撰等职。
2)张干字次,湖南新化县人。他家三代贫困,他9 岁丧父,幼年生活在穷苦饥馑之中。依母靠
兄做豆腐卖,勉强糊口。他半工半读,奋发向上,终以佳绩成为湖南优级师范学堂的高材生。
毕业后,受聘于第一师范学校,担任数学教师
3)长沙第一师范学校的学生中,杨昌济老师有三位得意弟子:萧子升、蔡和森与毛泽东.他们品
学兼优、志趣相投,人称"湘江三友".之中,毛泽东、蔡和森两位后来接受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都成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革命的领导人

萧子升(1894—1976,原作萧子异,字旭,东文字改革后一般都作子升),又名旭东,后来改名萧瑜,湖南湘乡人。萧子升比毛泽东小一岁,却比毛泽东高三届,是湖南省立一师的高材生。是著名诗人萧三的哥哥,1894年8月22日生于湖南省湘乡县萧家冲。1910年在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1911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于1915年秋毕业后,到长沙楚怡学校任教。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是民国初年湖南青年参加赴法勤工俭学的主要策动者之一;在全国性的勤工俭学运动中他亦扮演重要角色。1924年回国,任国民党北平市党务指导委员、《民报》总编辑、中法大学教授、国立北京大学委员兼农学院院长、华北大学校长及国民政府农矿部次长、国立历史博物馆馆长等职。大陆解放后,随国民党政府去台湾,后来又到法国、瑞士。1952 年去南美乌拉圭,从事教育事业。

蔡和森生于1895年,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和工人运动领袖,1931年8月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年仅36岁。
1925年5月15日,上海日本棉纱厂发生了一起枪杀工人顾正红的事件,激起了群众的强烈愤慨。在革命斗争的关键时刻,蔡和森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他和刘少奇等同志,一方面深入群众之中组织领导罢工活动,另一方面广泛发动各界声援,形成大规模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
5月28日,在党中央召开的紧急会议上,蔡和森建议说:“5月30日工部局要非法审讯被捕学生,企图以此恫吓上海人民,我们应该在这一天组织反帝斗争大示威,同他们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他还提出应不失时机地把上海工人、学生的反帝斗争推向全国,形成全国性的反帝运动。
在蔡和森等人的组织下,5月30日,上海人民积蓄已久的反帝斗争怒火终于爆发了,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
面对中国人民的反抗,帝国主义进行了疯狂的镇压。5月30日晚,中央再次召开紧急会议。蔡和森提出,在目前的形势下,必须进一步团结群众,组成浩浩荡荡的反帝大军,实行了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的“三罢”斗争。
在蔡和森等人领导下,“三罢”斗争迅速波及全国,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反帝斗争高潮。
五卅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蔡和森在这场运动中,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最前列。

孔昭绶(1876-1929)教育家。字明权,号竞成。长沙府浏阳人。1910年毕业于湖南优级师范。留学日本政法大学获法学士学位。1913年任湖南第一师范校长,提倡学生自治和自助创办技能会。因发表反袁檄文,逃亡日本。1916年回国复任一师校长,聘徐特立、杨昌济等任教员,以“明耻”为校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被誉为“民主教育的先驱”。张敬尧据湘,再度被迫辞职。1922年当选湖南省议会副议长。后任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部少将参议、国民政府考试制度史编撰等职

张干,1967年1月21日,著名教育家、原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张干先生因病逝世。副省长周世钊(原一师学生)主持追悼会,并在追悼会上满怀深情地讲述毛泽东主席对这老校长的客观评价和深切关怀,使人们的尊师情意更加浓厚。
泽东在湖南一师求学期间,他十分尊敬老师,注意虚心向老师求教,与许多老师建立了终生不渝的深情厚谊,并从许多老师良好的思想品德及言行中受到了深刻的影响。对毛泽东影响最深的老师有杨昌济、徐特立、方维夏、袁仲谦、王季范等。毛泽东对湖南一师校长张干因额外征收学杂费有过激烈斗争,但张干在年老处境困难时,却得到毛泽东的尊敬和关心。

“驱逐校长张干!”

“驱逐校长张干!”无疑是轰动湖南一师的大事件。

1915年6月,湖南省议会公布一项决定:要额外征收师范学生十元学杂费,校长张干坚决执行。但这一决定遭到家境贫寒的大多数学生的激烈反对,斗争的矛头自然对准校长张干。湖南一师的学生纷纷罢课,在校内外掀起了声势洁大的“驱张运动”,学生们在校园内大量散发传单。

一天,毛泽东和挚友萧子璋(后来成为著名诗人的萧三)路过“布告栏”,仔细阅读传单后,毛泽东说:“子璋,我看这些传单并没有击中张干的要害。”于是二人来到古色古香的君子亭,毛泽东奋笔疾书,一张四千余言的《驱张宣言》立马挥就。子璋一看,《宣言》上写着:“张干自到我们一师任校长以来,对上逢迎,对下专横,教学无方,贻误青年……”“好!”“马上派人进城去印,今晚一定要印好!”

第二日清晨,《驱张宣言》便撒遍了校园的各个角落,校园沸腾了!“驱逐张干!”的口号声此起彼落,震动了省城,省教育厅立即派了一位督学到一师来。

“胡闹!”督学气得脸色煞白,“立即给我复课!”

毛泽东递给督学一张纸条:“张干一日不离校,我们一日不上课!”

“啪!”校长张干一掌拍在桌子上,“反了!一定要把带头闹事的学生查出来!”“张校长,”一位训育员轻声说,“据我们了解,那份《驱张宣言》是三年级八班学生毛泽东写的。” “不要说了!”张干摆了摆手,“这样的文章,除了毛泽东,谁还能写得出!”

张干清楚地记得,当他读到这份传单时,气得热血直往上涌,一方面因文章尖刻而恼羞成怒,一方面又为文章的磅礴气势所折服。

“开除!”张干校长作出了决定,“将毛泽东等带头闹事的十七名学生统统开除!”

这一“决定”,再次在一师校园里掀起轩然大波。

教师杨昌济认为:“校长对毛泽东等的处分决定,是一个绝对的错误!”他立即联络徐特立、方维夏、王季范、袁仲谦等先生,在临时紧急校务会议上与张干据理力争。杨昌济在会上慷慨陈词:

“我建议,张校长如果坚持开除毛泽东等学生,我们全体教职员工罢课罢工!”

倔强的张干终于让步:“好,我收回成命。但毛泽东这些学生必须给记大过处分!”

当通告栏里贴出校长签署的给毛泽东等学生记大过处分的决定后,学生们再次沸腾起来,坚决重申:“张干一日不离校,我们一日不上课!”

学潮,在继续扩大……

省教育厅无奈,只好将张干免职。

张干在离开他执教六年的省立第一师范后说:在学校只有校长开除学生,学生开除校长,这是第一次……

往事历历难启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年的老校长张干贫病交加,最困难的时候,竟无米继日。他几次想给自己的学生毛泽东写信,请求援助,但几宗往事却使他实在难以启齿。

第一件,就是1915年的“驱张运动”。

第二件是,经过土改,张干被划为“地主”。一个地主,怎么能向国家主席请求援助?

第三件,1945年张干在邵阳市省立六中当校长,见报载蒋介石两度拍电报给毛泽东主席,请他到重庆进行和平谈判,自己也曾拍了一封电报给毛泽东:

“延安,毛润芝学弟勋鉴:抗日获胜,建国弥艰,万恳应召赴渝,赞襄国政,幸勿固执,致失人望。

张干1945年8月21日”

“万恳应召赴渝”,召者,皇帝的圣旨也。这不明明把蒋介石当成“皇帝”,把毛泽东当成“下臣”吗?“幸勿固执”,还不好像在说毛泽东不愿和平而老蒋则竭诚希望和平吗?唉!毛泽东能原谅自己吗?
闻知困难动真情

1950年10月15日,中南海丰泽园毛泽东的客厅里洋溢着欢声笑语。这是毛泽东举行家宴,欢迎自己青年时代敬重的师长徐特立、谢觉哉、熊瑾玎和同学周世钊等。

毛泽东一边饮酒,一边回忆一师那古朴的校园,谈论当时每一位清苦的老师。“啊,淳元,”毛泽东问周世钊,“我们的老校长张干先生还健在吗?”“在,他一直在教书,现在在妙高峰中学教数学……”

“哦,”毛泽东放下筷子,情不自禁地说“张干先生办事果断,很有魄力,是个很有才干的人,才三十几岁就当了我们的校长,不简单啊!当时,我很不喜欢他,认定他这样的人一定会向上爬。实际上,他当时要爬上去也是很容易的。可是,他并没有爬上去,没有进入仕途。新中国成立前他吃粉笔灰,新中国成立后还吃粉笔灰,难能可贵,难能可贵!”

“是的,润芝,”徐特立放下酒杯,慈祥地望着当了国家主席的学生,“张干年轻有为,而且有股韧劲。”“嗯,”熊瑾玎笑道,当时我常说“‘张干张干,肯干肯干’。他有一种湖南人特有的蛮子精神。”“润芝,”周世钊有点难过说,“张干一家六口,现在十分困难。他身患重病,整日卧病在床。一家人的生活全靠他微薄的工资,有时竟几天无以为饮呢!”“哦,”毛泽东站起来,用略带责备的目光望着自己的老同学,“淳元,你怎么不早说?对于张干这样的老教育家,应该照顾,应该照顾!”

以后一连几天,毛泽东都约周世钊(时任湖南一师校长)到家中欢聚。每次,毛泽东和周世钊都谈及老校长张干。几天后,周世钊写信向张干说了毛泽东对他的关注。周世钊哪里知道,毛泽东已直接致函湖南省政府主席王首道:

“首道同志:

张次伦(张干别号)、罗元鲲两先生,湖南教育界老人,现在平均七十多岁,一生教书未做坏事。我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张为校长,罗为历史教员。现闻两位先生家口甚多,生活极苦,拟请湖南省政府每月每人至少给津贴米若干,借资养老。据罗元鲲先生来函,曾任我国文教员之袁仲谦先生已故,其妻七十岁饿饭等语,亦请省政府酌予救济。并请派人向张、罗二先生予以慰问。张、罗通讯处均为妙高峰中学,袁住新化,问罗先生便知。顺致敬礼!

毛泽东10月11日”

王首道接信后,立即先后两次给张干一家送去救济米一千二百斤和人民币五十万(旧币)。张干看到毛泽东给王首道的信,又接到王首道送来的米和钱,激动得双手颤抖,泪流满面……

帖请张干赴北京

1951年暑期,张干接到毛泽东主席寄来的请帖,请自己最敬爱的老师到北京叙别后之情。张干激动得热泪夺眶而出。

张干到京后,9月26日上午,与李漱清、罗元鲲、邹普勋一起游览故宫,陪同他们参观的办公厅干部告诉张干一行:11时请在招待所等候,毛泽东主席要派专车来接他们到家里吃饭。张干高兴得抖着花白胡子说:“啊!终于要见到润芝了!”

11时后,一辆小轿车把张干一行接进了新华门,行至丰泽园。车一停,便见满面红光,身材魁梧的毛泽东笑着迎了上来。

“张校长,您好!”毛泽东紧紧握住张干的手,凝视自己三十多年未见的老校长。

“您好,润芝!”张干苍老的眼里噙满泪。

老人们走进客厅,毛泽东谦让着,一定要老师们坐上席。

“李老,”张干让着李漱清,“您老是润芝童年私塾的启蒙先生,请坐上席。”

“您是润芝的校长啊!一校之长,当然要坐首席!”八十高龄的李老风趣地说。

“好!就依李老的话,”毛泽东笑着说,“还是请老校长坐上席吧!”张干这才不得不坐上席。

“润芝,”老校长说,“你身体还这么好!”

“哈哈,这是在一师时洗冷水澡锻炼出来的!”“你还是那个老脾气!”“老校长,您大概忘了,”毛泽东厚大的手放在张干布满青筋的手上,“在一师时我就听您讲过,我身上兼有二气,虎气和猴气。虎气为主,猴气兼之。这二气可以说左右了我的一生。”“嗯,”张干深思着点了点头,“一师闹学潮那阵,我可被你的虎气吓住了,所以才力主开除你,真对不起啊!”老校长张干终于向学生说出了憋在心内几十年的道歉话。

毛泽东摆摆手:“当时我虎气太盛,要是像现在这样多点猴气,就不会发动‘驱张运动’了!”张干听着学生的肺腑之言,眼里噙满了泪水:“总之,这是我不对!身为教师,我深感惭愧!”“老校长,您老言之过重了,”毛泽东诚挚地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我这样的‘寸草心’,是怎么也难报答尽老师‘三春晖’的啊……”

毛泽东向张干递上一支烟,诚心赞许道:“次伦先生,您和元鲲先生都没有加入蒋帮,这很好。在旧社会,这就很不容易啊!……次伦先生,您老现在还在工作?”“我在长沙妙高峰中学教数学。”“您老年事已高,就不要再教书了,”毛泽东关切地望着老校长,“学校应该予以优待,薪水照发。”“谢谢您的关照!”张干流下了激动的泪。

12时15分,正式开席。毛泽东不停地替四位老师夹菜送汤。“次伦先生,”毛泽东举起酒杯,站了起来,“我祝您桃李满天下,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很多好事!”张干激动地站起来,举杯与毛泽东一碰,一饮而尽。回敬一杯,“润芝,我也敬你一杯,祝我们的国家在你的领导下,兴旺发达!”“谢谢!”毛泽东一饮而尽。

饭罢,毛泽东亲自陪同四位老师参观中南海。他们缓缓并排而行。张干指着平静的水面说:“我们的青年时代是在惊涛骇浪中度过的。我们的晚年,可能会像这中南海的水面一样平静吧!”毛泽东说:“这很难讲啊!风一刮大,中南海也不平静呢!”“润芝,我记得你在一师时最喜欢游泳,现在还游吗?”“游!而且风浪愈大的地方我愈喜欢去游!”

“你实在是太喜欢风浪了,青年时代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张干一语双关地说。

“老校长,”毛泽东被老校长风趣而贴切的话语逗笑了,“您说对了,我一辈子就是在大风大浪中闯过来的。”“大风大浪可以磨练人造就人。”张干深思说:“可是,润芝,你也得记住这句古训:‘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他像青年时代一样启发着自己的学生。“老校长,我记住了。”毛泽东面容严肃、深沉地回答。

晚上,毛泽东派人给四位老人送来礼物,每人一份。这些礼物是:布鞋一双,褥子、盖被各一床,枕头一对,香皂一块,牙刷一支。送礼的工作人员特别对四位老人说明,这是主席用自己的稿费买的。张干赞许地点点头说:“还是当年那个脾气,一丝不苟,一尘不染!”

11月8日下午3时,一位工作人员来到张干他们住所,恭敬地说:“主席请各位到中南海摄影留念。”张干高兴得连声说“好!好!”在中南海,毛泽东愉快地陪张干、李漱清、罗元鲲、邹普勋四位老人合影留念。主席还特将老校长拉到自己身旁。照完相,毛泽东笑着说:“这是我第一次和这么多老师一起照相,值得纪念!”

晚上,毛泽东再次宴请老师们。

11月12日,张干正准备整装南归,一位工作人员抱着一个包裹进来。“张老,毛主席本来亲自来为您老送行,但这几天实在太忙,特地让我代表他来向您老表示歉意。”说着解开包裹,“这是毛主席送给您做零用的一百五十万元(旧币),另外还有一瓶鹿茸精,他要我嘱您每天饭前二十分钟服二十滴,还特别关照,请您多保重身体。”张干一边听,一边频频点头,眼角泪水泉涌……

尊师连连安度晚年

1963年初,周世钊以湖南省副省长的身份前来看望老校长张干。

几天后,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化亲自驱车探望张干。“张老,我刚从北京回来,代表主席看望您老人家来了!”张平化微微一躬身,尊敬地说。“不敢当,不敢当!请坐。”张干吃力的从病床上坐起来。张平化凑近张老的耳朵说:“主席十分惦记您老人家,他特地要我带点钱给您老用。”张平化打开公文包,从里面拿出两千元人民币。“啊,不敢当!不敢当!”张干连连推让。“这两千元是毛泽东自己的稿费。”张平化紧握着张干枯瘦的双手,耐心地解释,“主席请您一定要收下,如不够用,可再写信告诉他。”“啊!”张干捧着张平化塞过来的人民币,双手微微抖颤,“张书记,我张干身体老朽,再不能挺起腰杆来为人民做点工作,这,这……受之有愧,受之有愧呀!”

【附加】张干,湖南省新邵县坪上镇黄土村人,在担任湖南一师范校长期间,毛泽东就读于湖南一师。

毛泽东至张干手迹

手迹内容:
次仑先生左右:两次惠书,均已收读,甚为感谢。尊羔情况,周淳元兄业已见告,极为怀念。寄上薄物若干,以为医药之助,尚望收纳为幸。敬颂早日康复。毛泽东一九六三年五月二十六日

附:毛泽东和他的老师——张干
1913年春,年仅20岁的毛泽东自愿报考湖南公立第四师范。当校长看了他的作文试卷后,不禁连声称赞:“这样的文章,我辈同事中有几个做得出来!”
结果,名列榜首的毛泽东被该校录取。1914年春,第四师范并入第一师范(即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根据当局指示,湖南公立第四师范春季招收的学生和第一师范秋季招收的学生均编入一年级,分别编为6、7、8、9、10五个班级。毛泽东被编为仅有30名学生的一年级8班。和原来一师的学生相比,毛泽东等原四师的学生等于在一师多读了半年书。从此,毛泽东开始了他长达5年半之久的师范学习生涯。
1915年,当时湖南省议会颁布了一项新规定:从下学期开始,每个学生须交纳10元学杂费。这首先遭到了那些家境贫寒或因种种原因得不到家庭接济的大多数学生的强烈反对。须知,这等于让他们多读半年书,多拿半年学杂费啊!有人透露:这个所谓“规定”,是该校校长张干为了讨好当局而向省政府提出的建议。
于是,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的学生们纷纷举行罢课,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驱张运动”。他们首先在校园内外大量散发传单,无情揭露校长张干的所谓“劣绩”,诸如“不忠、不孝、不仁、不悌”等等,企图通过舆论把张干搞垮。可是,毛泽东看了,则不以然,感到他们这样去写并没有打中张干的要害。他心平气和地对大家说,我们不是反对张干当家长,而是反对他当校长。既要赶走校长,就要批评他办学校如何办得不好。大家一致认为毛泽东的意见很对。于是,毛泽东重新起草了一份传单,批评校长张干如何对上奉迎,对下专横,办学无方,贻误青年。并连夜派人赶印出来,次日清晨带回学校,广为散发。
此事很快传遍了省城。湖南省教育司当即委派一位督学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调处,在全校召开大会,要求学生复课,不准继续“胡闹”。这更使学生们火上加油!他们纷纷给这位督学递纸条,上面写着:“张干一日不出校,我们一日不上课!”搞得督学狼狈不堪!他只好答复说:“你们还是上课吧,下学期张干不来了。”
这样一来,可把张干气火了!有一个学监向他告密说,这份传单是二年级8班学生毛泽东写的。而身为一校之长的张干,也断定这篇内容充实、自出机杼、议论纵横、气势磅礴的文字是出自毛泽东的手笔。于是,张干当即决定:要挂牌开除包括毛泽东在内的17名带头“闹事”的学生。
消息传出以后,曾经为毛泽东讲授过修身、教育和伦理学等课程的杨昌济先生(即杨开慧同志的父亲)对此愤愤不平。他在课堂上谈到这个问题时,便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端端正正地写下这么两句诗“强避桃源作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是啊,杨昌济先生决不会容忍学校当局把他一向期望很大,并视为“柱天大木”、“当代英才”的毛泽东开除的!于是,他先后联络了徐特立、方维夏、王季范、袁仲谦等先生,仗义执言,据理力争,并为此专门召开了全校教职员工会议,为学生们鸣不平,共同向校长张干施加压力,迫使校长张干收回成命。可是,一师的学生们并不就此罢休,他们继续发动罢课,重申自己的誓言:“张干一日不出校,我们一日不上课!”在众目睽睽之下,校长张干再也混不下去了,只好卷起铺盖走了。
下35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解放初,66岁的中学教员张干惶惶不安:一是恼恨自己当了“地主”。他家”“本是贫农,以后任教40余年,靠积蓄购置了一份田产,未想却成了地主;二是当年的学生毛泽东如今成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悔当初不该提出开除他,又给记大过;三是在重庆谈判前夕,他给毛泽东发了一封电报,请他“应召”赴渝,还要他“幸勿固执”,这不是替蒋介石说了话吗?张干日夜在惶惑与苦闷中生活,又兼生活窘困,有时竟无以为炊。他想给毛泽东写信,却拿不起笔来。
1950年10月5日,毛泽东在自己的家宴上,向湖南一师校长周士钊打听起张干来。在座的还有徐特立、谢觉哉、熊瑾玎等人。他听说张干一直在教书,当时很受感动,说:“张干这个人很有能力,30多岁就当了一师校长,不简单,原来我估计他要向上爬,结果没有。解放前吃粉笔灰,解放后还吃粉笔灰,难能可贵!现在看来,当时赶走他没多大必要,多读半年书有什么不好?”周士钊接着把张6口之家的生活窘况和愁苦心境一一向毛主席作了汇报。毛主席感慨系之,不假思索地说:“对张干应该照顾,应该照顾!”
10月11日,毛泽东致函湖南省主席王首道:“张次岑(张干别号)、罗元鲲两先生,湖南教育界老人,现在均70多岁,一生教书,未做坏事。现闻两先生家口甚多,生活极苦,拟请省政府每月给津贴米若干,供资养老……并请派人向两先生予以慰问。”于是,1200斤救济米和人民币50万元(旧币)送到了张干家。
张干感激异常,夜不成寐。灯下,握笔含泪给毛主席写信。“润之吾弟主席惠鉴:敬启者,……深感吾弟关怀干的生活,(弟)经国万机,不遗在远,其感激曷可言喻?”
接信第二天,毛泽东就亲自给张干回了信,言对张干的生活困难“极为系念”,这一语牵心动肠,力重千钧。张干欢欣鼓舞,以他的学生中出了这样一位伟人而高兴,感到这是他最值得骄傲的一天。一家人将信看来看去,笑逐颜开,张干的病似乎也好了一半。他曾给毛泽东记大过的事,原来是讳莫如深的,此刻竟忘乎所以,向家人絮絮叨叨摆谈起来,宛如一个天真的孩童。
1951年秋,张干应毛主席之邀赴京。到京后,毛主席又请来青少年时代的师友罗汉溟、李漱清、邹普勋,到中南海一起吃饭。叙谈间,毛主席叫来子女,向他们介绍自己的老校长和师友,诙谐地说:“你们平时讲你们的老师怎么好,这是我的老师,我的老师也很好。”大家顿时消除了拘谨情诸。张干这时却想到当年那场学潮,一边吃,一边作检查。毛主席缓缓地摆摆手:“我那时年轻,看问题片面。过去的事,不要提它了。”饭后,主席陪他们参观中南海,看电影。几天后,毛主席派卫生部副部长傅连璋来为张干等人检查身体。
在京两个月,张干不但国庆时登上了天安门观礼台,游览了京津名胜,还乘飞机鸟瞰了长城风光。
不久张干回到湖南受聘为省军政委员会参议室参议、省政府参事室顾问。每月”“领取的聘金,加上学校的薪水,使一家生活有了保障。他常参议国家大事,应邀作报告,深为人敬重。60年代初,人民生活比较困难。张干此时身体不适。不久,他又收到了主席的信,说“寄上薄物若干”。谁知他竟收到了毛主席托省委书记张平化同志捎来的2000元钱!
1963年初,张干曾在病中两次写信给毛主席,请他设法帮助其女儿返湘工作,“以便侍养”。接信后,毛泽东同志一面积极为老校长张干分难解忧,一面给湖南省副省长周士钊写了一封亲笔信:“老校长张干先生给我来信,尚未奉复。他叫我设法帮助其女儿返湘工作,以便侍养,此事我正在办,未知能办得到否?如办不到,可否另想办法。请你暇时找张先生一叙,看其生活上是否有困难,是否需要协助。叙谈结果,见告为荷。”
不久,毛泽东同志便接到了周士钊的复信。1963年5月26日,毛泽东同志亲笔给张干写了一封回信:次岑先生左右:两次惠书,均已收读,甚为感谢。尊恙情况,周。寄上薄物若干,以为医药之助,尚望收纳为幸。
敬颂早日康复。
10年浩劫时,有人造谣说张干家藏有金银,是剥削来的。加上他当过“反动校长”,便于1966年9月抄了他家,抄走了张干心爱的书籍、资料,外带500元存款。
张干凄楚异常,病体难支。他的幼子张六如悄悄进京,见到了中央办公厅的负责人。他出示了毛主席与父亲来往信函和合影,带回一封加盖了中央办公厅大印的函件并500元生活费。于是被抄去的部分东西和500元存款,给退回来了。
1967年元月21日,张干溘然病逝,享年83岁。
回答者:宝宝灬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7-22 13:01
您觉得最佳答案好不好? 目前有 1 个人评价
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蔡畅、何叔衡、李立三、李特立、杨昌济、杨开慧、萧子升、 孔昭绶、周士钊
所有的人在最后一集时都有介绍
毛泽东。。
本文标题: 一个历史人物,女,手里拿着烟,好像是个诗人,这个人是谁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6330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凉州石窟(天梯山石窟)为什么会成为中国石窟鼻祖历史上有哪些霸气的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