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胡雪岩读过《资治通鉴》会避免失败的结局吗

发布时间: 2021-11-07 11:10:3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5

从《资治通鉴》中能感悟到哪些真谛?《资治通鉴》究竟是一部什么史书?为什么毛泽东、周恩来这些杰出领导人如此重视?我们从中可以学到什...

如果胡雪岩读过《资治通鉴》会避免失败的结局吗

从《资治通鉴》中能感悟到哪些真谛?

《资治通鉴》究竟是一部什么史书?为什么毛泽东、周恩来这些杰出领导人如此重视?我们从中可以学到什么?

张国刚教授从《资治通鉴》概说、精髓、讲析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为大家带来启发心智的哲思。

《资治通鉴》概说

《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全书共294卷,上起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末年宋太祖赵匡胤灭后周以前(959年),凡1362年。

原名《通志》,宋神宗以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故赐名“资治通鉴”。

内容条贯、叙事清晰,其内容与国家兴衰、民生休戚相关,其目的是为了借鉴历史上治理国家过程中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

一九五四年,毛泽东在与吴晗谈话时说:《资治通鉴》这部书写得好。

叙事有章法,历代兴衰治乱,本末毕具,读这部书,可以熟悉历史事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两年后,在周恩来安排下,顾颉刚等十二名著名学者点校了《资治通鉴》标点本。

(一)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1019-1086),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

《宋史》(本传)关于他的介绍是这样的:“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 由此可见,司马光的禀赋和个人素质超群。

司马光为什么写这本书?据司马光言:“先奉敕编集历代君臣事迹,又奉圣旨赐名《资治通鉴》,今已了毕者。

伏念臣性识愚鲁,学术荒疏,凡百事为,皆出人下。独于前史,粗尝尽心,自幼至老,嗜之不厌。每患迁、固以来,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读之不遍,况于人主,日有万机,何暇周览!

臣常不自揆,欲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
 
“臣既无他事,得以研精极虑,穷竭所有,日力不足,继之以夜。遍阅旧史,旁采小说,简牍盈积,浩如烟海,抉擿幽隐,校计豪厘。上起战国,下终五代,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修成二百九十四卷。……”
  
“臣今骸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为,旋踵遗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伏望陛下宽其妄作之诛,察其愿忠之意,以清闲之燕,时赐有览,监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得舍非,足以懋稽古之盛德,跻无前之至治。”

(二)胡三省论《资治通鉴》

宋元之际著名学者胡三省(1230-1302)说:“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做事不足以垂后。”

(三)曾国藩评通鉴

曾国藩说:“窃以为先哲经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温公《资治通鉴》,其论古皆折衷至当,开拓心胸;能窃物之理,执圣之权;又好叙兵事所以得失之由,脉络分明;又好详名公巨卿所以兴家败家之故,使士大夫怵然知戒,实六经以外不刊之典也。”

(四)读史三境界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末《叙论四》解释:所谓“资治”:不仅知道什么是“治”、“乱”,而且要作为“力行求治之资”。

所谓“鉴”:如人照镜,“可就正焉”。读者于历代兴亡、人之贤否之中,“可以自淑,可以诲人,可以知道而乐,故曰‘通’也”。读史三境界:自淑、诲人、知道而乐。

《资治通鉴》的精髓

《资治通鉴》在总结历代兴亡实践中,特别强调领导者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重视人君的才能、素质和品质对于国家兴衰的重大影响。

我们常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司马光更强调“人君”尤其要负主要历史责任。

司马光曾上疏宋神宗(1048-1085):修心之要三,曰仁、曰明、曰武;治国之要三,曰用人、曰信赏、曰必罚。“臣尝以此六事献仁宗,其后以献英宗。

今又以献陛下,诚以臣平生所学所得至精至要者,尽在是矣。”

(一)修心之要

修心之要有三点:仁、明、武,这三点是领导人的内在品质。仁者,非妪煦姑息之谓也。修政治,兴教化,育万物,养百姓,此人君之仁也。明者,非烦苛伺察之谓也。

知道义,识安危,别贤愚,辨是非,此人君之明也。

武者,非彊亢暴戾之谓也。惟道所在,断之不疑,奸不能惑,佞不能移,此人君之武也。

三者兼备,则国治彊,阙一焉则衰,阙二焉则危,三者无一焉则亡。(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一)

(二)治国之要

司马光说:“治国之要亦有三,一曰官人,二曰信赏,三曰必罚。”

官人指干部的任用,赏与罚都是驱使官员努力工作的武器。如果说,仁、明、武是领导人的内在品质,那么,官人、信赏、必罚则是领导者的治理手段。这些治理手段的一个共同交集点就是“用人”。

司马光特别强调用人得失对国家和社会治理的重要性,认为用好人是人君治国的不二法门。司马光说:“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而知人之道,圣贤所难也。”

譬如,如果根据名声来选拔人才,就会出现竞相博取声名而善恶混淆的状况;如果根据档案上的政绩来选拔干部,则巧诈横生而真伪相冒。说到底,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在于领导者“至公至明而已矣”。

领导者只要出以公心,明察是非优劣,不以亲疏贵贱或个人喜怒好恶改变自己的判断,就一定能选拔到合适的人才。

(三)评论

从修心之要(仁、明、武)到治国之要(官人、信赏、必罚),再到用人、识人,构成了司马光《资治通鉴》中的管理学体系、领导学框架!

《资治通鉴》讲析

《资治通鉴》叙述了22个王朝的兴衰,记载了历史上创业君臣用人上的成败得失。张国刚教授具体分析了《资治通鉴》中的楚汉之争、贞观之治等历史事件,谈了自己的体悟,为大家带来了启发。

(一)楚汉之争:刘项谈成败

汉高祖刘邦在取得天下之后就总结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张良);治钱谷,安百姓,保证前线粮草供给,我不如萧何;带兵打仗,我不如韩信。我之所以能够打败项羽,不是因为比项羽更强大,而是因为我能用好这些人才。项羽连一个范增都不能用,所以导致了失败。由此可见刘邦的领导艺术,即三不如(自知之明)、人杰(知人之智)、用之。

三不如,即领导要有自知之明。子思曰:“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君暗臣谄,以居百姓之上,民不与也。若此不已,国无类矣!”(《通鉴》卷一,周纪,前377年)

大意为:“领导自以为是,众人的计策自然听不进去。即使领导决策是对的,也应该集思广益,百密总有一疏,更何况决策错误,却一味拍马屁奉承使得错误更加严重呢。作为领导人,不明辨是非,一味地喜欢歌德派,没有比这更昏庸的了。而作为臣属,不坚持真理说真话,一味阿谀自保,没有比这更奸佞的了。领导愚蠢,臣属奸佞,能得到百姓的支持么,这国家能长治久安么!”

可见,刘邦赢项羽是因为他的领导力,能够把握方向、提出愿景,并通过对人们施加影响,使人们自觉自愿地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

张国刚教授进一步指出,领导的层次可分为三类,高层:胆识、超脱、价值、领导;中层:沟通、协调、效率、管理;基层:专业、勤勉、业绩、执行。高层管理者应遵循例外管理原则,注重重大人事布局和重大方向决策。中层管理者应注重沟通技能:自动报告你的工作进度;对上司的询问有问必答,而且清楚;努力学习,了解上司的言语;接受批评,不犯第二次错误;主动帮助他人,只要不太忙;毫无怨言的接受任务;对自己工作提出主动改善计划。基层管理者要注重知行合一。

(二)贞观之治:太宗谈用人

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通鉴》卷192贞观元年)

何谓“用人如器”?尊重人才,用其所长。要用人之长,就要容人之短。疑人要用,用人要疑。

唐太宗谈“用人如器”:明主之任人,如巧匠之制木:直者以为辕,曲者以为轮,长者以为栋梁,短者以为栱角。无曲直长短,各有所施。明主之任人,亦犹是也。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匠无弃材,明主无弃士。

子思谈用人,取长弃短。子思:“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材可将五百乘。”

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资治通鉴卷1)

唐太宗谈成功之道,唐太宗:“朕所以能及此者,止由五事耳。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不肖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无代无之,朕践祚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通鉴卷198贞观二十一年五月)

由此可见唐太宗用人的“五原则”,一取才胜于己者。要恢宏气度,不按照自己的模式选人。(如李靖、房杜)。二要用人之长,弃其所短。

这需要能识得真才,看人看基本点。三要使贤不肖各得其所。这需要具备用人艺术。什么人可用,什么人可信,都要心里有数。四须容忍梗直者顶撞。

这需要有大修养,同样也是对基本点的判断。(魏徵、王珪)五不管亲仇疏远,一旦用之,爱之如一。
 
(三)修心克己

《资治通鉴》卷1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子击(魏文侯的儿子)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车伏谒。子方不为礼。子击怒,谓子方曰:“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

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贫贱者,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贫贱哉!”子击乃谢之。(卷1,前403年)

所以,领导要更谦谨,更有自我反省能力。

《资治通鉴》之所以成为通鉴是因为

 公元前378年齐威王即位伊始,“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于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史记·滑稽列传》)   但他虚心纳谏,振作起来,下定了“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决心。   首先从治吏入手,向他的左右了解地方管吏的政绩情况,左右都说阿大夫是最好的,即墨大夫是最坏的。齐威王又亲自深入到各地明察暗访、向老百姓调查了解,其结果与左右说的截然相反,事实是即墨大夫管理的即墨地区“田野辟,民人给,官无留事,东方以宁”。而阿大夫管理的阿地却是“田野不辟,民贫苦。”(《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那么,为什么左右瞒报实情,颠倒黑白,把好的说成坏的,把坏的说成好的?   原来,即墨大夫为人正直,一心为人民办事,不善结纳朝廷的左右近臣,所以大官们都说即墨大夫不好。反而阿大夫善于用贿赂手段买动人情,巴结朝廷左右大臣,因此大官们都说阿大夫是好官。   齐威王掌握了实情以后,就把各地的官吏召集起来,对确有政绩的即墨大夫“封之万家”;对阿大夫以及那些因受了贿赂而隐瞒实情的大臣“皆并烹之。”(《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此后,“群臣耸惧,莫敢饰非,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资治通鉴》)   齐威王治吏在历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给后人留下了诸多启示。笔者认为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点。   1、正人先正己,己不正难以正人。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齐威王即位之初,正是因为他贪图享乐,沉湎于酒色,左右大臣和地方官吏才敢不择手段谋取私利,以致百官荒废,国人不治。还是这个齐威王,当他幡然醒悟,励精图治,“一鸣惊人”的时候,欺骗造假没有市场了,所以人们也就“莫敢饰非,务尽其情”了。上行下效,上有所求,下有所好,古今如此。比如,哪一个执政者喜欢受人吹捧,其来自下面的多是阿谀奉承;哪一个执政者喜欢好大喜功,其下必然大造“形象工程”;哪一个执政者不讲实事求是,下面必然会刮造假浮夸之风。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应该认识到,上面刮什么风,下面就会下什么雨。官德影响着政风,政风影响着民风。领导干部思想道德素质的好坏决定着国家政风民风的好坏。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应该十分重视官德建设,重用那些官德高尚、清政廉洁、任劳任怨、干事创业的干部。让每一位干部都成为下属垂范的表率,群众学习的榜样。   2、偏信则暗,兼听则明。齐威王真是一位知错就改、求真务实的实干家。从他治吏这件事,我们可以想象到,如果当时他只是听了左右大臣的汇报就下结论的话,其结果会截然相反,被烹的肯定不是阿大夫,而是即墨大夫了。如此,后果就不堪设想,他的治吏改革不但达不到扶正压邪、扬善除恶的目的,反而会助纣为虐,官场不正之风不但得不到遏制,反而会愈演愈烈,改革就会失败。官,是一个国家或地方的决策和指挥者,如果一旦出现决策指挥错误,受害的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古人都明白:“国之所以乱者,废事情而任非誉也。”(《管子·明法解》)何况今人呢,今天的领导干部更应该知道自己肩负的责任之重大,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倡导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注重调查研究,不偏信,多兼听,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抓住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才能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的决策,指挥才会尽量避免失误。

《资治通鉴》里面有哪些经典中华句典?

【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出自《资治通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意思是:家道贫困的时候就希望有个能持家的好妻子,国家大乱的时候就希望有个治国有方的好宰相。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出自《资治通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资:资本,帅:统帅。意思是:才能是德行的资本。德行是才能的统帅。

【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出自《资治通鉴》。适:正好。意思是如果不以正道爱人,那正是害他了。

【币厚言甘,古人所畏也】出自《资治通鉴·晋纪》。币厚:礼物很多。甘:甜。意思是:送来的礼物很多,说的话又非常入耳,这是古人所最警惕的事。

【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阍莫甚焉】出自《资治通鉴·周纪》。阍:愚昧。意思是:不辨别事情的是非,而喜欢别人称赞自己,世上的确没有比这更糊涂的了。

【不诚于前而日诫于后,众必疑而不信矣】出自《资治通鉴·唐纪》。意思是:事前不诚实而事后却表白自己诚实,必然会引起人们的怀疑而不相信。

【耻闻过,骋辩给,炫聪明,厉威严,恣强愎,此六者,君子之弊也】出自《资治通鉴·唐纪》。意思是:不愿意听到人家提缺点:喜欢放开自己的舌尖;显示小聪明;对人过于苛刻严厉;顽固不化,自以为是。这六点,都是君子应当特别加以警惕的毛病。

【聪明流通者戒于太察,寡闻少见者戒于壅蔽】出自《资治通鉴·汉纪》。意思是:聪明通达的人要警惕过于明察:听得少、见得少的人要避免蔽塞无知。

【得财失行,吾所不取】出自《资治通鉴·陈纪》。意思是:得不义之财,我是不干的。

【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出自《资治通鉴·唐纪》。意思是:德行胜过才能,叫做君子;才能胜过德行,就叫做小人。

【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敬;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出自《资治通鉴·周纪》。意思是:有道德的人受人尊敬,有才的人被人喜欢;而所喜欢的人容易亲密,对所尊敬的人容易疏远;所以观察一个人容易重视才能而忽略道德。

【登进以懋庸,黜退以惩过;二者迭用,理如循环】出自《资治通鉴·唐纪》。意思是:让他升任,是为了奖励他的功劳;罢免他,是为了惩罚他的过错,这两方面常常可以交替使用。

【妒前无亲】出自《资治通鉴·魏纪》。前:胜过。意思是:妒忌胜过自己的人,就无人亲近他。

【短于从善,故至于败】出自《资治通鉴·汉纪》。短:少。意思是:不肯向善者学习,这便是失败的原因了。

【凡人之情,穷则思变】出自《资治通鉴·唐纪》。情:本性。穷:尽头,引申为无路可走。意思是:人的本性是在到了没有办法之时,就要设法改变现状。

【夫表曲者景必邪,源清者流必洁】出自《资治通鉴·汉纪》。曲:弯曲。景:影。邪:不正。意思是:标杆弯曲,影子一定是不直的;源头清澈,流水就必然是洁净的。

【君子陷人危,必同其难】出自《资治通鉴·汉纪》。意思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而使人陷入危境,君子必定要和他共患难。

【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出自《资治通鉴·唐纪》。口说:听人说的。意思是:听人说的不如亲身经历,亲耳听到不如亲眼见到。

【老禾不早杀,余种秽良田】出自《资治通鉴·陈纪》。秽:田中多草,荒芜。意思是:残留在地里的头季谷不早点割掉,它落下的稻谷粒必然使良田荒芜。

【立功者患信义不著,不患名位不高】出自《资治通鉴·晋纪》。意思是:立功的人担心自己的信义不显著,而不必忧虑自己的名誉和地位不高。

【面从后言,古人所诫】出自《资治通鉴·魏纪》。意思是:古人最忌讳的是,表面服从而背后反对。

【明者销祸于未萌】出自《资治通鉴·汉纪》。萌:萌芽。意思是:聪明的人总是把祸患消灭在没有产生的时候。

【明主用人也,使能者不敢遗其力,而不能者不得处其任】出自《资治通鉴·魏纪》。遗:剩下,留下。意思是:贤明的君主在用人时,能使有才的人竭尽全力,而不让不学无术的人空占着位子。

【没齿而无怨言,圣人以为难】出自《资治通鉴·魏纪》。意思是:一辈子连句怨恨的话都不说,这恐怕连圣人也难于做到。

【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出自《资治通鉴·唐纪》。脉理:木材的纹理。意思是:木心不直,它的纹理就会歪歪斜斜,用这种木材制造的弓,虽然强劲,可是发射出去的箭矢不会直飞目标。比喻如果心术不正,做的事就不会合乎正义。

【能择善者而从之,美自归己】出自《资治通鉴·宋纪》。择:选择。善:优点。从:追随。意思是:能选择别人的长处去学习它,这种长处自然也就属于自己的了。

【怒者常情,笑者不可测也】出自《资治通鉴·唐记》。意思是:发怒是人之常情,但不发怒而常把笑容挂在面上的人,这是最难让人猜测的。

【千钧之弩,不为鼷鼠发机;万石之钟,不以莛撞起音】出自《资治通鉴·汉纪》。莛:小草。意思是:千钧力量的强弓,绝不用来射杀一只小老鼠;万石那样重的巨钟,用小草敲打它是不会发出响声的。比喻不可大才小用,亦不可小才大用。

【去就以道,可谓君子矣】出自《资治通鉴·晋纪》。去:离开。就:进。道:正理。意思是:离开自己的职位,或继续留任,都能出于正理,这就是高尚的人了。

【人不可以求备,必舍其所短,取其所长】出自《资治通鉴·唐纪》。意思是:对人不可求全责备,应用其所长,舍其所短。

【人何患其不己知,但当吞之以药而柔调耳】出自《资治通鉴·魏纪》。何患:何必担忧。意思是: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要紧,自己要像吃药那样慢慢地调理。

【任贤必治,任不肖必乱】出自《资治通鉴·汉纪》。意思是:任用贤人,天下必会太平;使用不贤的人,国家就要大乱。

【汝知稼穑之艰难,则常有斯饭矣】出自《资治通鉴·唐纪》。意思是:如果你能知道种田人的艰苦,就常有这碗饭吃了。

《资治通鉴》是帝王教科书,但除了皇帝其他人为什么也要读?

《资治通鉴》最初的创作目的,是为了方面皇帝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治国的道理与教训。

但是自从她问世以来,不仅受到了皇帝们的百般青睐,就连普通老百姓喜欢读她的人都多了去了。

关于读《资治通鉴》的好处,元朝的胡三省是这么说的。

世人多认为读经要比读史好

为什么呢?因为经里面记载的都是些总结出来的大道理,而史只是用来记载事件的.

如此说来,史拿什么来和经同日而语呢?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你的观点我却不敢苟同

其实历史中记载的这些历史事件,隐藏着无数的大道理,就好比是一个宝藏

通过分析总结历史上那些帝王将相的成败得失,便可以悟出治乱兴亡的大道理

如果当皇帝不读资治通鉴,那么想要天下大治,却不知从何做起,想要防止祸乱,却不懂得防乱的方法

如果当臣子的不读资治通鉴,则对上不知道怎么侍奉好领导,对下不懂得如何治理百姓

如果当儿子的不读资治通鉴,那么想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也可能会适得其反,一辈子做的事情也不足以给后世子孙留个好榜样

如果带兵打仗的将军不读资治通鉴,那么他就不懂得学习古代名将成功的方法,借鉴失败的原因,那么想打胜仗反而可能会失败

原文:

世之论者率曰:经以载道,史以记事,史与经不可同日语也。夫道无不在,散于事为之间,因事之得失成败,可以知道之万世亡弊,史可少欤!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乃如用兵行师、创法立制,而不知迹古人之所以得,鉴古人之所以失、则求胜而败、图利而害,此必然者也.

本文标题: 如果胡雪岩读过《资治通鉴》会避免失败的结局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6188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为什么小冰期对明朝有影响,而同时期其他国家却并不是很明显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应该如何体现其核心价值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