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吉拉斯的著作《新阶级》

发布时间: 2021-10-19 06:06:0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0

当今资本主义的俄罗斯怎样看待列宁和斯大林?,近年来,俄罗斯学界和民众涌现一股重新评价斯大林的思潮。2003年3月5日,在斯大林...

如何评价吉拉斯的著作《新阶级》

当今资本主义的俄罗斯怎样看待列宁和斯大林?

  近年来,俄罗斯学界和民众涌现一股重新评价斯大林的思潮。2003年3月5日,在斯大林逝世50周年 之际,这股思潮达到一个高峰。
  苏联解体以来,围绕斯大林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但这一次的特点,正如《消息报》指出:“在人民领袖斯大林逝世50周年之际,为他恢复名誉完全成为有组织的行动。”同时,如果说过去对斯大林的情感主要在老一辈人中,现在则呈现出向俄罗斯年轻人转移的倾向;如果说过去主要是共产党人纪念斯大林,现在则扩大到其他党派和民众。2002年1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接受波兰记者采访时说:“斯大林是一个独裁者,这毋庸置疑。但问题在于,正是在他的领导下苏联才取得了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这一胜利在很大程度上与他的名字相关联。忽视这一现实是愚蠢的。”可见,目前俄罗斯对斯大林的评价已经引起了相当层次、相当范围的 关注。
  俄罗斯共产党对此观点十分鲜明。早在1999年12月21日,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拜谒斯大林陵墓时的讲话对斯大林的评价就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他说,斯大林不仅是20世纪俄罗斯史,而且是整个俄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务活动家。2003年3月3日俄共在莫斯科“巴库”电影院举行纪念斯大林逝世50周年活动,整个晚会响彻歌颂斯大林的歌曲。人们纷纷表示:“不准玷污历史”,而把斯大林时代的大清洗只看作是“过火”行 为。
  据最新统计,重新肯定斯大林已经不局限于共产党(占该党被调查者75%),最多的是自由民主党(占该党被调查者83%),在亲总统的俄罗斯政党“统一俄罗斯”中肯定斯大林者也占到被调查者的58%。2003年6月10日,《真理报》、《消息报》等多家报纸报道:“统一俄罗斯”诺夫戈罗德分部在当天会议上,将其报纸《我们的时代》主编阿·维诺格拉多夫开除出党,因为他一个月前在报纸上发表攻击斯大林的文章,“犯了政治错误”。甚至在右翼党派“苹果”党中,肯定斯大林的也 占41%。
  至于俄罗斯民众在这方面的观点,据国际文传2000年4月21日统计,在问卷调查中,对俄罗斯20世纪最有影响的政治家评价,居第一位的是斯大林,占被调查人中11%;其次是列宁,占10%;普京居第三位,占6%。2003年3月26日,俄罗斯著名民意调查机构“罗米尔”,就斯大林逝世50周年进行民意调查,发表题为《斯大林———这条“暴龙”又活了?俄罗斯人的看法》的调查结果。文章写道:“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斯 大林并没有死,而作为一个伟大的受尊重的所谓‘暴君’活着。而且对他的爱不像以前那样仅仅是来自‘人民’方面,而是来自广大‘群众’。高达57%的人对斯大林在俄罗斯的作用是肯定的,只有34%的人持否定态 度。两者人数的比例约为3比2。”

  一、重评斯大林的背景

  1.这是当前俄罗斯存在的深刻社会危机的反映
  近年来俄罗斯国际地位日渐式微也使他们怀念斯大林时代的俄罗斯大国地位。《消息报》指出,只要扼住俄罗斯咽喉的手没有松开,斯大林就会在所有人的心中活着。

  2.斯大林牢固地和“稳定”、“秩序”这两者连在一起
  戈尔巴乔夫当上苏共领导后,曾经猛烈批判“斯大林的集权体制”,提出代之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结果造成苏联社会和思想的混乱无序,导致苏联解体。经过这些年苦难的教训,俄罗斯人总结出了稳定和秩序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3.对俄罗斯未来社会发展的希望
  相当部分俄罗斯人希望未来俄罗斯政府是强有力的。在对2004年俄罗斯总统人选的民意调查中,有 35.8%的人希望当选总统“应当有一双强有力的手”。
  俄罗斯重新评价斯大林并不意味着对苏联历史,包括斯大林时期一些错误思想、方针、政策的肯定。正如尤·叶梅利亚诺夫指出,揭示那些否定斯大林的谬论的虚假性,对于清除强行填充到人们头脑中那些欺骗性的意识是必要的。这些关于斯大林的谬论和谎言不仅歪曲了俄国领导人的形象,而且扭曲了俄国人的历 史观念。

  二、关于斯大林某些历史事实的澄清

  尤·叶梅利亚诺夫在其著作《对斯大林编造的谎言》中指出,过去强加给斯大林的几项罪名主要是:违背列宁明确要解除他领导职务的遗言,篡夺了党的领导权力;为了建立其个人专政、实行残酷的恐怖行动而首先打死基洛夫;由于其多疑的性格,斯大林大清洗消灭了很多军队领导人,导致卫国战争初期红军的失利;过于相信希特勒,忽视有关希特勒将进攻苏联的警告;等等。最近俄罗斯学术界大量论著是围绕着关于斯大林历史事实澄清问题的,内容涉及斯大林所有有争议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条:

  1.关于流放少数民族问题
  卫国战争时期,苏联曾经把部分少数民族从当地流放到边远地区。伊·佩哈诺夫在其著作《斯大林为什么迁徙部分民族———鞑靼、车臣、印古什人》中指出:“‘镇压少数民族’目前仍然是那些反对斯大林的人安在他身上的罪名。”佩哈诺夫认为,“斯大林这样做‘有非常重要的理由’。而且‘镇压少数民族’这句话不确切,主要涉及克里木鞑靼人、车臣和印古什人”。为什么当年要放逐这些民族?他说:第一,这些民族在战争中有投敌行为。根据贝利亚1944年5月10日给斯大林的报告,克里木鞑靼人有2万人参加苏联红军,但在1941年红军从克里木撤退时,这2万人全部逃离红军,并加入德国占领军。车臣和印古什人的情况也大抵如此。第二,并非如过去所说“斯大林因这些民族的部分人犯罪而惩罚整个民族”,实际上这些民族绝大部分成年男人都卷进去了。第三,并非把整个民族都迁徙了,这些民族中一些参加了红军的人,包括一些妇女并没有迁徙。第四,可以与此比较的是:1942年2月19日,在与日本开战不久,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命令,从美国西部某些州把所有居住在美国的日本民族无一例外迁移到中部地区的集中营。按照这个命令一共拘禁了12万人,其中三分之二是美国籍人,其余的也都是合法居住在美国的人。与此同时,美国政府还解除了所有在美军服役的、在日本出生的军人的职务。后来美国历史书籍在谈到这件事时,认为由于这样做,整个战争 时期没有一个敌人踏上美国领土。
  当然,怎样看待斯大林对这些民族实行强制迁徙,在学术界还存有争论。很多俄罗斯学者出于对今天车臣局势的忧虑,在评价当年的车臣问题时或许带有情绪,这也是值得注意的。

  2.斯大林与宗教
  以往盛传苏共和列宁、斯大林迫害宗教人才。例如,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在《大失败》一书中写道,被斯大林“直接处死或慢慢虐待致死的受害者包括……宗教界人士、虔诚的信教者及其亲属”。2003年3月6日,阿·斯捷潘诺夫在《领袖之谜———斯大林政治肖像》一文中写道:“从1927年下半年苏共开始调整宗教政策。主要表现就是支持传统的东正教,不支持东正教中的‘革新教派’。1943年9月斯大林和东正教总主教阿列克谢、尼古拉等人座谈,主教们感到十分满意。共同解决了以下问题:(1)容许召开已经有18年因国家禁止而未能举行的教徒会议选举总主教;(2)恢复东正教教会事务协商会议;(3)容许开办神学院;(4)容许出版宗教书籍,包括定期刊物;(5)释放还关押在监狱、集中营及流放地的神职人员。正是由于苏共和宗教界关系的改善,宗教活动迅速恢复,在战争初期实际上已经停止活动的教区中有150~450个教区恢复活动,还重新开放多达2200个教堂。”所以,斯捷潘诺夫引用著名牧师德米特里·杜普科1995的一段话表达他对此的看法。杜普科说:“斯大林就是我们的上帝。他建立了如此强大的国家,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崩溃的国家。他保卫了俄罗斯,并向全世界证实了 她的价值。甚至我们全俄大牧首阿列克谢也把他称为上帝式的领袖。当他逝世时全俄东正教都为他祈祷。”

  3.斯大林在卫国战争中的作用
  2002年,两名亲身经历卫国战争的老战士出版了自己写的书《斯大林统帅》,俄罗斯著名学者、科学院院士、原莫斯科大学历史系主任库库什金亲自为之作序:“以往关于卫国战争的大量著作较少涉及苏联最高军事指挥部的活动,这样关于战争的总体情况就是不完整的。更为遗憾的是还出现大批歪曲历史真相、特别是歪曲最高统帅部活动的反科学的所谓学术著作,集中在对苏联军事力量的最高统帅斯大林进行残酷无情的攻击。如他们提出战争的胜利并不是遵循斯大林的领导、恰恰是违背他的领导取得的。这两个老战士写的书以雄辩事实证明了斯大林作为统帅在俄罗斯特殊历史条件下带领苏联人民取得战争胜利的伟大功绩。出版社在介绍这本书时写道:“该书以详尽的档案文件和史实描写斯大林作为战争统帅的活动,斯大林的活动与苏联人民和苏联军队是不可分割的。该书还尖锐批评了那些试图贬低苏军最高统帅部的作用和苏联军事艺术的作用的论调,这还是第一次出版这样的研究著作。”该书认为,斯大林作为伟大统帅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在战争的全部过程中善于选择主要打击方向;建立并善于利用战略预备队;发动战役的突然性、适宜性和 坚定性;能巧妙地集中、调动部队。
  否定斯大林在卫国战争作用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代价论”。这种观点认为:尽管战争取得胜利,但斯大林似乎不顾士兵的生命,为之付出“过大的代价”。如语言学博士鲍里斯·索科诺夫断言苏军死亡人数与德军之比为10比1。《斯大林统帅》引用大量文献加以驳斥:第一,战争中斯大林曾多次发出命令要尽量减少牺牲。第二,1942年7月28日,斯大林颁布了著名的227号文件,即“一步也不准后退”的命令。由于文件规定对擅自撤退、擅离职守等临阵脱逃行为采取极其严厉的措施,对前线部队实行火力督战……被认为是过分残酷。该书指出,在当时德军已经深入苏联领土使苏军战斗处于极为艰苦的情况下,如果没有这样严厉的措施是不可想像的。事实上,在发布这个命令后,当年底苏军就逐步扭转战场形势,德军疯狂进攻被遏制。第三,按照苏军总参谋部的统计,苏军与德军实际死亡之比是1.3比1。苏军比德军多损失一些人是因为战争初期德军的突然袭击,以及战斗中苏军对德军的人道主义。

  4.斯大林民族政策的特点
  阿·斯捷潘诺夫认为,斯大林是布尔什维克党内民族问题最大的专家和权威,早在年轻时就关注民族问题。1904年他曾撰文论述“怎样理解社会民主主义者的民族问题”,坚决反对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犹太社会民主主义者的民族主义倾向。十月革命胜利后,斯大林制定了国家民族政策的三个基本原则。这些原则不是突然产生的,而是经过长期内部严酷的斗争逐步形成的。
  (1)和民族分裂主义斗争。斯大林和那些打着“民族独立发展、保持民族传统”幌子的政治企图进行了无情的斗争。1926年4月斯大林曾坚决反对“乌克兰化”的企图。此后,白俄罗斯、格鲁吉亚、鞑靼等共和国的民族分裂主义者也遭到解职或镇压。
  (2)民族平等。在处理犹太人问题上,证明斯大林坚持了民族平等原则。斯大林一方面反对歧视犹太人,1927年在联共(布)15次代表大会上,斯大林指出:“最近在部分党组织中存在反犹太人情绪,必须与之作无情斗争。”1931年他又说道:“反犹主义是一种极端沙文主义……对那些积极的反犹主义者按照苏联法律可以判处死刑。”另一方面,革命胜利后,特别是在以色列国家建立后,苏联的犹太人民族,甚至在占据国家高官位子的苏联犹太人中产生了犹太复国主义情绪,斯大林与这股思潮开展了斗争。总之,斯大林努力避免在民族政策上出现偏差,在各级领导机构中充实各民族代表,从具体政治形势出发保持民族平等原则。
  (3)以俄罗斯民族为支柱。斯大林坚决反对大俄罗斯主义,同时他也有勇气公开反对“仇俄、憎俄”思想。如在20年代的党内斗争中,1923年在党的12次代表大会上,斯大林不顾当时在与托洛茨基的斗争中布哈林是其同盟者,公开反对布哈林的“仇俄”思想。在1945年庆祝卫国战争胜利的祝酒词中,斯大林发表了 对俄罗斯民族热烈赞扬的讲话。
  总结斯大林的民族政策:一方面主张民族平等,另一方面认为俄罗斯民族是国家的基础和国家的领导力量。斯大林成功的民族政策使他获得“各民族之父”荣誉称号。在俄国历史上,除斯大林外,只有1721年彼得 大帝在北方战争胜利后获得同样的称号。

  三、斯大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

  2001年,俄罗斯《对话》杂志发表了莫斯科大学历史学副博士瓦·萨哈罗夫的文章《论斯大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贡献》,不仅肯定了斯大林在民族问题、工业化问题、集体化问题、无产阶级专政问题上,而且从整体上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2003年3月5日,《俄罗斯杂志》刊登《斯大林的生与死》一文,阐述在“世界革命”和建立国家形式问题上斯大林对马列主义的发展。文章写道,斯大林从1898年入党后,除到国外参加党代表会议外,一直在国内工作。他从1912年即是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政治局成员。1917年2月领导党中央机关报《真理报》,1917年夏天列宁转入地下活动后,斯大林成为党的实际上的领导者,十月革命前夕领导党的武装起义中心———彼得堡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工作,他是十月革命具体操作的领导者。因此他对俄罗斯人民十分了解,较之其他领导人,更能从俄国实际情况出发而不以教条式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斯大林的知识和才智超过了列宁,他对很多事情的预见性远远比列宁 准确。
  在1920年,斯大林是惟一一个反对红军进攻波兰的人。他不是从书本出发分析波兰人的情绪,而是知道波兰当时不可能爆发任何形式的革命,红军到波兰也得不到人民支持,将会不光彩地失败。因此他建议红军打到苏波边境就够了。但列宁却从马克思“世界革命”的理论出发,同时相信“统帅”托洛茨基和布哈林虚假的作战报告(斯大林当时曾被迫在《真理报》上表述自己的不同观点)。红军开进波兰,却在华沙遭到惨败。列宁后来承认自己在此问题上的错误,斯大林为了维护 列宁的声望,从此不再提起这件事。
  在关于建立苏联国家形式问题的争论上,斯大林主张建设联邦制的国家,列宁主张建立联盟形式的国家。在起草第一部苏联宪法时,斯大林的意见被忽视了,建立了一个各加盟共和国拥有完全主权、可以自由加入和退出的联盟式国家,而不是集中的联邦制国家。直到苏联解体后的今天,人们才看清楚这场争论中的一些实质问题。
  2003年2月5日,阿尔图宁·尼古拉在《斯大林政策分析及其对俄罗斯进一步发展的意义》一文中指出,以前历史学家认为斯大林与托洛茨基等人的斗争是争权夺利,事实上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理解。托洛茨基从其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出发,强调“共产主义就是金融国际化”,他试图在俄罗斯建立由国际上的银行提供资金、由金融国际统治的政权。斯大林对此是坚决反对的。所以,托洛茨基攻击斯大林只是口头的共产主义,实际上是狭隘民族主义,把斯大林称为民族共产主义者。
  1922年列宁建立了有国际资本加入的俄罗斯中央银行,但斯大林并没有赋予它发行货币权力,把国家银行贷款百分比控制在银行服务水平上。同时斯大林为了消除“精英统治”,提出发展社会教育,提高群众文化水平,目的是使每一个社会成员有机会参与社会管理。因此国际金融在俄国的立足遭到失败,于是策划对苏联的战争。希特勒就从美国银行家及德国金融家那里获得了几百万美元和马克。阿尔图宁·尼古拉强调,斯大林能从俄国现实情况出发,不是从马克思主义本 本出发。

  四、对斯大林历史地位的评价

  历来对斯大林的评价无非是基本否定、基本肯定、有功有过等几种观点。这一次俄罗斯学界对斯大林历 史地位的评价有以下特点:
  第一,强调不能脱离当时苏联所处的历史环境来评价当事人。尤·叶梅利亚诺夫写道,对斯大林作用的评价不应该脱离当时的时代。那时候主要注重实际成就,不太注重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付出了多大代价这样的问题。斯大林不仅是时代的骄子,而且是这个时代的创造者。他常常为了加速前进而使人民付出沉重代价,甚至这些代价并不始终是那么完全合乎理性的、值得 的。例如:他试图使党内和社会思想领域保持一致,而 对有独立思想的人实行无情镇压;30年代初造成的饥荒;俄罗斯农村长期的落后与贫穷;成千上万人历经逮捕和审讯,……这一切都是斯大林造成的直接后果。尽管从时代要求看这有可以理解的成分,但斯大林本人执拗、专横、过分严酷的性格也起了很大作用。斯大林必须把一个多年来散乱、懦弱、贫穷的国家变成一个强大的国家,为达到这个目的,有时更加剧了这种严酷性。但不管怎么说,斯大林并非出于个人目的,斯大林 的胜利也是国家的胜利。
  俄学术界广泛流传一种说法:斯大林靠使用暴力达到目的。这种观点认为,斯大林仅仅是依靠专制的国家经济和社会管理机制,经过工业化、强制集体化、镇 压、战争,才成功地把俄罗斯变成了一个超级大国。
  阿尔图宁·尼古拉对上述观点进行了批驳,指出:斯大林接手的是一个被帝国主义掠夺一空的贫穷国家,而居于领导层的是幻想国际金融资本统治的托洛茨基分子。在这样的条件下他怎样贯彻自己的方针?严峻的国际形势要求建立强大的工业以保证国防生产能力。但哪里找这些生产力?俄罗斯是一个农民国家,只能依靠农民建设工厂,如马格尼钢铁厂、第聂伯水电站,但拿什么东西养活这支生产大军?俄罗斯单薄的、落后的农业承担不了这个任务,只有加快农业发展步伐,实行集体化。同时,必须建立拥有知识水平的管理队伍,从哪里找这些人?管理阶层都是被托洛茨基分子把持的,只有从工农队伍中找寻,因此大规模地开展提高人民群众文化水平的运动,所以苏联在斯大林时期达到了人人识字的状况,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做到的。国际金融资本看到由于斯大林的活动,苏联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榜样,他们正日益丧失对世界的支配,于是发动对苏联的战争。斯大林依靠正确的民族政策,团结各族人民,战胜了法西斯。战后同样是在十分艰巨的条件下,在国际金融资本威胁、恐 吓下,短期内就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阿尔图宁·尼古拉否认斯大林政权主要是依靠暴力。他说,斯大林政权的民主性体现在:保证每个人(无论其出身或处于什么地位)都有受到尽可能高的教育的权力;在管理的各个环节消除了“精英阶层”的垄断;在各个社会劳动团体间消除了对劳动产品的高价垄断,因 为这极易造成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严重对立。
  第二,强调斯大林当时所制定的措施对后来俄罗斯发展的意义。对斯大林政策评价存在着两种基本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斯大林的政策是暴君的、恶行的政策,由此篡夺了政权,建立了专制制度;另一种观点认为,斯大林建立了一种新的生活安排构想,它能保证国 家稳定发展,从而使俄罗斯沿着进步的方向前进。
  俄罗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阿·涅克列萨指出,斯大林的贡献是试图在苏联建立一种新的模式,按照一种新观念安排生活。出于卫国战争的严重教训,以及新的“冷战”的来临,斯大林在1946年2月提出加 快高新技术发展的任务。事实证明这是非常适宜的,这就是建筑在原子宇航技术基础上的创新纲领,并建立了强大的科学院及其遍及各地的分部。这个计划取得有效的结果:1949年苏联造出原子弹,打破美国的核垄断;1953年氢弹爆炸;1957年苏联人造地球卫星上天,成为宇航大国,从而使苏联跻身于20世纪70年代的后工业社会国家中。俄罗斯今天由于拥有热核武器仍是世界强国,其基础完全是在斯大林时期奠定的。斯大林亲自领导了这方面的全部工作。但是斯大林时期形成的激励精神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消失了。由于惰性,苏联没有跟上60年代末全世界掀起的社会文化革命的浪潮,主要原因在于赫鲁晓夫的非斯 大林化把斯大林时期形成的创新精神抛弃了。
  斯大林的另一个贡献是,在吸收俄罗斯学术界全部地缘政治学说成就的基础上建立起真正的地缘政治学说。斯大林地缘政治学说的一个观点是:斯拉夫民族联合起来。据南斯拉夫共产党人吉拉斯回忆,有一次斯大林把他带到世界地图前说道:“西方(美国和英国)从来不希望俄罗斯强大,不希望看见俄罗斯成为一个强国,不希望这些空间成为红色地带。只有斯拉夫人联合起来,才能对抗他们的侵略。”另一个观点是斯拉夫民族团结的历史继承性。在1945年5月9日和9月2日纪念战胜德国法西斯的会议上,斯大林在演说中说,这个胜利是自1904年俄日战争俄国失败以来,俄国为洗刷历史的污点苦苦等待40年才盼来的胜利。苏联解体后,在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几个斯拉夫国家都已分离的情况下,俄学者更能感受到斯大林地缘政治学 说的意义。
  阿尔图宁·尼古拉写道,当斯大林逝世之际,他给俄罗斯留下什么?俄罗斯当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而斯大林给个人留下什么?在其逝世之际,工作人员在他的驻地仅仅找到几双织补过的短袜子,几双鞋跟都已磨破的皮靴和两套军服,其中一套是他每天都要穿的,另一套是用于节日检阅穿的。斯大林的政策是关于俄罗斯进一步发展观念的基础。由于这个政策,苏联成了一个超级大国,这个事实是不能抹杀,更不应受到指责的。但在这之后,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却用其双 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
  以上简要介绍了当前俄罗斯学术界和民众重新评价斯大林的情况。反映了在苏联解体后,他们对如何正确总结历史经验、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如何看待苏联社会主义建设70年历史等方面一些观点的变化,这个变化是值得注意和深思的。但同时也需要指出,俄罗斯学术界和民众对斯大林评价还有不同看法。更为重要的是,正如俄罗斯学者强调,如果重新评价斯大林被认为是要恢复斯大林时期那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管理体制,特别是肯定那一时期曾经出现过的个人专权、禁锢 思想、目无法纪等不正常现象,则是完全错误的。
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导师,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

列宁死后的斯大林损害了当时俄国的小农阶级的利益.为什么他们还用个人崇拜来拥护斯大林??

那位历史高手来极大一下啊??
近年来,俄罗斯学界和民众涌现一股重新评价斯大林的思潮。2003年3月5日,在斯大林逝世50周年 之际,这股思潮达到一个高峰。
苏联解体以来,围绕斯大林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但这一次的特点,正如《消息报》指出:“在人民领袖斯大林逝世50周年之际,为他恢复名誉完全成为有组织的行动。”同时,如果说过去对斯大林的情感主要在老一辈人中,现在则呈现出向俄罗斯年轻人转移的倾向;如果说过去主要是共产党人纪念斯大林,现在则扩大到其他党派和民众。2002年1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接受波兰记者采访时说:“斯大林是一个独裁者,这毋庸置疑。但问题在于,正是在他的领导下苏联才取得了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这一胜利在很大程度上与他的名字相关联。忽视这一现实是愚蠢的。”可见,目前俄罗斯对斯大林的评价已经引起了相当层次、相当范围的 关注。
俄罗斯共产党对此观点十分鲜明。早在1999年12月21日,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拜谒斯大林陵墓时的讲话对斯大林的评价就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他说,斯大林不仅是20世纪俄罗斯史,而且是整个俄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务活动家。2003年3月3日俄共在莫斯科“巴库”电影院举行纪念斯大林逝世50周年活动,整个晚会响彻歌颂斯大林的歌曲。人们纷纷表示:“不准玷污历史”,而把斯大林时代的大清洗只看作是“过火”行 为。
据最新统计,重新肯定斯大林已经不局限于共产党(占该党被调查者75%),最多的是自由民主党(占该党被调查者83%),在亲总统的俄罗斯政党“统一俄罗斯”中肯定斯大林者也占到被调查者的58%。2003年6月10日,《真理报》、《消息报》等多家报纸报道:“统一俄罗斯”诺夫戈罗德分部在当天会议上,将其报纸《我们的时代》主编阿·维诺格拉多夫开除出党,因为他一个月前在报纸上发表攻击斯大林的文章,“犯了政治错误”。甚至在右翼党派“苹果”党中,肯定斯大林的也 占41%。
至于俄罗斯民众在这方面的观点,据国际文传2000年4月21日统计,在问卷调查中,对俄罗斯20世纪最有影响的政治家评价,居第一位的是斯大林,占被调查人中11%;其次是列宁,占10%;普京居第三位,占6%。2003年3月26日,俄罗斯著名民意调查机构“罗米尔”,就斯大林逝世50周年进行民意调查,发表题为《斯大林———这条“暴龙”又活了?俄罗斯人的看法》的调查结果。文章写道:“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斯 大林并没有死,而作为一个伟大的受尊重的所谓‘暴君’活着。而且对他的爱不像以前那样仅仅是来自‘人民’方面,而是来自广大‘群众’。高达57%的人对斯大林在俄罗斯的作用是肯定的,只有34%的人持否定态 度。两者人数的比例约为3比2。”

一、重评斯大林的背景

1.这是当前俄罗斯存在的深刻社会危机的反映
近年来俄罗斯国际地位日渐式微也使他们怀念斯大林时代的俄罗斯大国地位。《消息报》指出,只要扼住俄罗斯咽喉的手没有松开,斯大林就会在所有人的心中活着。

2.斯大林牢固地和“稳定”、“秩序”这两者连在一起
戈尔巴乔夫当上苏共领导后,曾经猛烈批判“斯大林的集权体制”,提出代之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结果造成苏联社会和思想的混乱无序,导致苏联解体。经过这些年苦难的教训,俄罗斯人总结出了稳定和秩序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3.对俄罗斯未来社会发展的希望
相当部分俄罗斯人希望未来俄罗斯政府是强有力的。在对2004年俄罗斯总统人选的民意调查中,有 35.8%的人希望当选总统“应当有一双强有力的手”。
俄罗斯重新评价斯大林并不意味着对苏联历史,包括斯大林时期一些错误思想、方针、政策的肯定。正如尤·叶梅利亚诺夫指出,揭示那些否定斯大林的谬论的虚假性,对于清除强行填充到人们头脑中那些欺骗性的意识是必要的。这些关于斯大林的谬论和谎言不仅歪曲了俄国领导人的形象,而且扭曲了俄国人的历 史观念。

二、关于斯大林某些历史事实的澄清

尤·叶梅利亚诺夫在其著作《对斯大林编造的谎言》中指出,过去强加给斯大林的几项罪名主要是:违背列宁明确要解除他领导职务的遗言,篡夺了党的领导权力;为了建立其个人专政、实行残酷的恐怖行动而首先打死基洛夫;由于其多疑的性格,斯大林大清洗消灭了很多军队领导人,导致卫国战争初期红军的失利;过于相信希特勒,忽视有关希特勒将进攻苏联的警告;等等。最近俄罗斯学术界大量论著是围绕着关于斯大林历史事实澄清问题的,内容涉及斯大林所有有争议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条:

1.关于流放少数民族问题
卫国战争时期,苏联曾经把部分少数民族从当地流放到边远地区。伊·佩哈诺夫在其著作《斯大林为什么迁徙部分民族———鞑靼、车臣、印古什人》中指出:“‘镇压少数民族’目前仍然是那些反对斯大林的人安在他身上的罪名。”佩哈诺夫认为,“斯大林这样做‘有非常重要的理由’。而且‘镇压少数民族’这句话不确切,主要涉及克里木鞑靼人、车臣和印古什人”。为什么当年要放逐这些民族?他说:第一,这些民族在战争中有投敌行为。根据贝利亚1944年5月10日给斯大林的报告,克里木鞑靼人有2万人参加苏联红军,但在1941年红军从克里木撤退时,这2万人全部逃离红军,并加入德国占领军。车臣和印古什人的情况也大抵如此。第二,并非如过去所说“斯大林因这些民族的部分人犯罪而惩罚整个民族”,实际上这些民族绝大部分成年男人都卷进去了。第三,并非把整个民族都迁徙了,这些民族中一些参加了红军的人,包括一些妇女并没有迁徙。第四,可以与此比较的是:1942年2月19日,在与日本开战不久,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命令,从美国西部某些州把所有居住在美国的日本民族无一例外迁移到中部地区的集中营。按照这个命令一共拘禁了12万人,其中三分之二是美国籍人,其余的也都是合法居住在美国的人。与此同时,美国政府还解除了所有在美军服役的、在日本出生的军人的职务。后来美国历史书籍在谈到这件事时,认为由于这样做,整个战争 时期没有一个敌人踏上美国领土。
当然,怎样看待斯大林对这些民族实行强制迁徙,在学术界还存有争论。很多俄罗斯学者出于对今天车臣局势的忧虑,在评价当年的车臣问题时或许带有情绪,这也是值得注意的。

2.斯大林与宗教
以往盛传苏共和列宁、斯大林迫害宗教人才。例如,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在《大失败》一书中写道,被斯大林“直接处死或慢慢虐待致死的受害者包括……宗教界人士、虔诚的信教者及其亲属”。2003年3月6日,阿·斯捷潘诺夫在《领袖之谜———斯大林政治肖像》一文中写道:“从1927年下半年苏共开始调整宗教政策。主要表现就是支持传统的东正教,不支持东正教中的‘革新教派’。1943年9月斯大林和东正教总主教阿列克谢、尼古拉等人座谈,主教们感到十分满意。共同解决了以下问题:(1)容许召开已经有18年因国家禁止而未能举行的教徒会议选举总主教;(2)恢复东正教教会事务协商会议;(3)容许开办神学院;(4)容许出版宗教书籍,包括定期刊物;(5)释放还关押在监狱、集中营及流放地的神职人员。正是由于苏共和宗教界关系的改善,宗教活动迅速恢复,在战争初期实际上已经停止活动的教区中有150~450个教区恢复活动,还重新开放多达2200个教堂。”所以,斯捷潘诺夫引用著名牧师德米特里·杜普科1995的一段话表达他对此的看法。杜普科说:“斯大林就是我们的上帝。他建立了如此强大的国家,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崩溃的国家。他保卫了俄罗斯,并向全世界证实了 她的价值。甚至我们全俄大牧首阿列克谢也把他称为上帝式的领袖。当他逝世时全俄东正教都为他祈祷。”

3.斯大林在卫国战争中的作用
2002年,两名亲身经历卫国战争的老战士出版了自己写的书《斯大林统帅》,俄罗斯著名学者、科学院院士、原莫斯科大学历史系主任库库什金亲自为之作序:“以往关于卫国战争的大量著作较少涉及苏联最高军事指挥部的活动,这样关于战争的总体情况就是不完整的。更为遗憾的是还出现大批歪曲历史真相、特别是歪曲最高统帅部活动的反科学的所谓学术著作,集中在对苏联军事力量的最高统帅斯大林进行残酷无情的攻击。如他们提出战争的胜利并不是遵循斯大林的领导、恰恰是违背他的领导取得的。这两个老战士写的书以雄辩事实证明了斯大林作为统帅在俄罗斯特殊历史条件下带领苏联人民取得战争胜利的伟大功绩。出版社在介绍这本书时写道:“该书以详尽的档案文件和史实描写斯大林作为战争统帅的活动,斯大林的活动与苏联人民和苏联军队是不可分割的。该书还尖锐批评了那些试图贬低苏军最高统帅部的作用和苏联军事艺术的作用的论调,这还是第一次出版这样的研究著作。”该书认为,斯大林作为伟大统帅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在战争的全部过程中善于选择主要打击方向;建立并善于利用战略预备队;发动战役的突然性、适宜性和 坚定性;能巧妙地集中、调动部队。
否定斯大林在卫国战争作用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代价论”。这种观点认为:尽管战争取得胜利,但斯大林似乎不顾士兵的生命,为之付出“过大的代价”。如语言学博士鲍里斯·索科诺夫断言苏军死亡人数与德军之比为10比1。《斯大林统帅》引用大量文献加以驳斥:第一,战争中斯大林曾多次发出命令要尽量减少牺牲。第二,1942年7月28日,斯大林颁布了著名的227号文件,即“一步也不准后退”的命令。由于文件规定对擅自撤退、擅离职守等临阵脱逃行为采取极其严厉的措施,对前线部队实行火力督战……被认为是过分残酷。该书指出,在当时德军已经深入苏联领土使苏军战斗处于极为艰苦的情况下,如果没有这样严厉的措施是不可想像的。事实上,在发布这个命令后,当年底苏军就逐步扭转战场形势,德军疯狂进攻被遏制。第三,按照苏军总参谋部的统计,苏军与德军实际死亡之比是1.3比1。苏军比德军多损失一些人是因为战争初期德军的突然袭击,以及战斗中苏军对德军的人道主义。

4.斯大林民族政策的特点
阿·斯捷潘诺夫认为,斯大林是布尔什维克党内民族问题最大的专家和权威,早在年轻时就关注民族问题。1904年他曾撰文论述“怎样理解社会民主主义者的民族问题”,坚决反对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犹太社会民主主义者的民族主义倾向。十月革命胜利后,斯大林制定了国家民族政策的三个基本原则。这些原则不是突然产生的,而是经过长期内部严酷的斗争逐步形成的。
(1)和民族分裂主义斗争。斯大林和那些打着“民族独立发展、保持民族传统”幌子的政治企图进行了无情的斗争。1926年4月斯大林曾坚决反对“乌克兰化”的企图。此后,白俄罗斯、格鲁吉亚、鞑靼等共和国的民族分裂主义者也遭到解职或镇压。
(2)民族平等。在处理犹太人问题上,证明斯大林坚持了民族平等原则。斯大林一方面反对歧视犹太人,1927年在联共(布)15次代表大会上,斯大林指出:“最近在部分党组织中存在反犹太人情绪,必须与之作无情斗争。”1931年他又说道:“反犹主义是一种极端沙文主义……对那些积极的反犹主义者按照苏联法律可以判处死刑。”另一方面,革命胜利后,特别是在以色列国家建立后,苏联的犹太人民族,甚至在占据国家高官位子的苏联犹太人中产生了犹太复国主义情绪,斯大林与这股思潮开展了斗争。总之,斯大林努力避免在民族政策上出现偏差,在各级领导机构中充实各民族代表,从具体政治形势出发保持民族平等原则。
(3)以俄罗斯民族为支柱。斯大林坚决反对大俄罗斯主义,同时他也有勇气公开反对“仇俄、憎俄”思想。如在20年代的党内斗争中,1923年在党的12次代表大会上,斯大林不顾当时在与托洛茨基的斗争中布哈林是其同盟者,公开反对布哈林的“仇俄”思想。在1945年庆祝卫国战争胜利的祝酒词中,斯大林发表了 对俄罗斯民族热烈赞扬的讲话。
总结斯大林的民族政策:一方面主张民族平等,另一方面认为俄罗斯民族是国家的基础和国家的领导力量。斯大林成功的民族政策使他获得“各民族之父”荣誉称号。在俄国历史上,除斯大林外,只有1721年彼得 大帝在北方战争胜利后获得同样的称号。

三、斯大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

2001年,俄罗斯《对话》杂志发表了莫斯科大学历史学副博士瓦·萨哈罗夫的文章《论斯大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贡献》,不仅肯定了斯大林在民族问题、工业化问题、集体化问题、无产阶级专政问题上,而且从整体上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2003年3月5日,《俄罗斯杂志》刊登《斯大林的生与死》一文,阐述在“世界革命”和建立国家形式问题上斯大林对马列主义的发展。文章写道,斯大林从1898年入党后,除到国外参加党代表会议外,一直在国内工作。他从1912年即是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政治局成员。1917年2月领导党中央机关报《真理报》,1917年夏天列宁转入地下活动后,斯大林成为党的实际上的领导者,十月革命前夕领导党的武装起义中心———彼得堡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工作,他是十月革命具体操作的领导者。因此他对俄罗斯人民十分了解,较之其他领导人,更能从俄国实际情况出发而不以教条式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斯大林的知识和才智超过了列宁,他对很多事情的预见性远远比列宁 准确。
在1920年,斯大林是惟一一个反对红军进攻波兰的人。他不是从书本出发分析波兰人的情绪,而是知道波兰当时不可能爆发任何形式的革命,红军到波兰也得不到人民支持,将会不光彩地失败。因此他建议红军打到苏波边境就够了。但列宁却从马克思“世界革命”的理论出发,同时相信“统帅”托洛茨基和布哈林虚假的作战报告(斯大林当时曾被迫在《真理报》上表述自己的不同观点)。红军开进波兰,却在华沙遭到惨败。列宁后来承认自己在此问题上的错误,斯大林为了维护 列宁的声望,从此不再提起这件事。
在关于建立苏联国家形式问题的争论上,斯大林主张建设联邦制的国家,列宁主张建立联盟形式的国家。在起草第一部苏联宪法时,斯大林的意见被忽视了,建立了一个各加盟共和国拥有完全主权、可以自由加入和退出的联盟式国家,而不是集中的联邦制国家。直到苏联解体后的今天,人们才看清楚这场争论中的一些实质问题。
2003年2月5日,阿尔图宁·尼古拉在《斯大林政策分析及其对俄罗斯进一步发展的意义》一文中指出,以前历史学家认为斯大林与托洛茨基等人的斗争是争权夺利,事实上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理解。托洛茨基从其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出发,强调“共产主义就是金融国际化”,他试图在俄罗斯建立由国际上的银行提供资金、由金融国际统治的政权。斯大林对此是坚决反对的。所以,托洛茨基攻击斯大林只是口头的共产主义,实际上是狭隘民族主义,把斯大林称为民族共产主义者。
1922年列宁建立了有国际资本加入的俄罗斯中央银行,但斯大林并没有赋予它发行货币权力,把国家银行贷款百分比控制在银行服务水平上。同时斯大林为了消除“精英统治”,提出发展社会教育,提高群众文化水平,目的是使每一个社会成员有机会参与社会管理。因此国际金融在俄国的立足遭到失败,于是策划对苏联的战争。希特勒就从美国银行家及德国金融家那里获得了几百万美元和马克。阿尔图宁·尼古拉强调,斯大林能从俄国现实情况出发,不是从马克思主义本 本出发。

四、对斯大林历史地位的评价

历来对斯大林的评价无非是基本否定、基本肯定、有功有过等几种观点。这一次俄罗斯学界对斯大林历 史地位的评价有以下特点:
第一,强调不能脱离当时苏联所处的历史环境来评价当事人。尤·叶梅利亚诺夫写道,对斯大林作用的评价不应该脱离当时的时代。那时候主要注重实际成就,不太注重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付出了多大代价这样的问题。斯大林不仅是时代的骄子,而且是这个时代的创造者。他常常为了加速前进而使人民付出沉重代价,甚至这些代价并不始终是那么完全合乎理性的、值得 的。例如:他试图使党内和社会思想领域保持一致,而 对有独立思想的人实行无情镇压;30年代初造成的饥荒;俄罗斯农村长期的落后与贫穷;成千上万人历经逮捕和审讯,……这一切都是斯大林造成的直接后果。尽管从时代要求看这有可以理解的成分,但斯大林本人执拗、专横、过分严酷的性格也起了很大作用。斯大林必须把一个多年来散乱、懦弱、贫穷的国家变成一个强大的国家,为达到这个目的,有时更加剧了这种严酷性。但不管怎么说,斯大林并非出于个人目的,斯大林 的胜利也是国家的胜利。
俄学术界广泛流传一种说法:斯大林靠使用暴力达到目的。这种观点认为,斯大林仅仅是依靠专制的国家经济和社会管理机制,经过工业化、强制集体化、镇 压、战争,才成功地把俄罗斯变成了一个超级大国。
阿尔图宁·尼古拉对上述观点进行了批驳,指出:斯大林接手的是一个被帝国主义掠夺一空的贫穷国家,而居于领导层的是幻想国际金融资本统治的托洛茨基分子。在这样的条件下他怎样贯彻自己的方针?严峻的国际形势要求建立强大的工业以保证国防生产能力。但哪里找这些生产力?俄罗斯是一个农民国家,只能依靠农民建设工厂,如马格尼钢铁厂、第聂伯水电站,但拿什么东西养活这支生产大军?俄罗斯单薄的、落后的农业承担不了这个任务,只有加快农业发展步伐,实行集体化。同时,必须建立拥有知识水平的管理队伍,从哪里找这些人?管理阶层都是被托洛茨基分子把持的,只有从工农队伍中找寻,因此大规模地开展提高人民群众文化水平的运动,所以苏联在斯大林时期达到了人人识字的状况,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做到的。国际金融资本看到由于斯大林的活动,苏联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榜样,他们正日益丧失对世界的支配,于是发动对苏联的战争。斯大林依靠正确的民族政策,团结各族人民,战胜了法西斯。战后同样是在十分艰巨的条件下,在国际金融资本威胁、恐 吓下,短期内就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阿尔图宁·尼古拉否认斯大林政权主要是依靠暴力。他说,斯大林政权的民主性体现在:保证每个人(无论其出身或处于什么地位)都有受到尽可能高的教育的权力;在管理的各个环节消除了“精英阶层”的垄断;在各个社会劳动团体间消除了对劳动产品的高价垄断,因 为这极易造成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严重对立。
第二,强调斯大林当时所制定的措施对后来俄罗斯发展的意义。对斯大林政策评价存在着两种基本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斯大林的政策是暴君的、恶行的政策,由此篡夺了政权,建立了专制制度;另一种观点认为,斯大林建立了一种新的生活安排构想,它能保证国 家稳定发展,从而使俄罗斯沿着进步的方向前进。
俄罗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阿·涅克列萨指出,斯大林的贡献是试图在苏联建立一种新的模式,按照一种新观念安排生活。出于卫国战争的严重教训,以及新的“冷战”的来临,斯大林在1946年2月提出加 快高新技术发展的任务。事实证明这是非常适宜的,这就是建筑在原子宇航技术基础上的创新纲领,并建立了强大的科学院及其遍及各地的分部。这个计划取得有效的结果:1949年苏联造出原子弹,打破美国的核垄断;1953年氢弹爆炸;1957年苏联人造地球卫星上天,成为宇航大国,从而使苏联跻身于20世纪70年代的后工业社会国家中。俄罗斯今天由于拥有热核武器仍是世界强国,其基础完全是在斯大林时期奠定的。斯大林亲自领导了这方面的全部工作。但是斯大林时期形成的激励精神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消失了。由于惰性,苏联没有跟上60年代末全世界掀起的社会文化革命的浪潮,主要原因在于赫鲁晓夫的非斯 大林化把斯大林时期形成的创新精神抛弃了。
斯大林的另一个贡献是,在吸收俄罗斯学术界全部地缘政治学说成就的基础上建立起真正的地缘政治学说。斯大林地缘政治学说的一个观点是:斯拉夫民族联合起来。据南斯拉夫共产党人吉拉斯回忆,有一次斯大林把他带到世界地图前说道:“西方(美国和英国)从来不希望俄罗斯强大,不希望看见俄罗斯成为一个强国,不希望这些空间成为红色地带。只有斯拉夫人联合起来,才能对抗他们的侵略。”另一个观点是斯拉夫民族团结的历史继承性。在1945年5月9日和9月2日纪念战胜德国法西斯的会议上,斯大林在演说中说,这个胜利是自1904年俄日战争俄国失败以来,俄国为洗刷历史的污点苦苦等待40年才盼来的胜利。苏联解体后,在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几个斯拉夫国家都已分离的情况下,俄学者更能感受到斯大林地缘政治学 说的意义。
阿尔图宁·尼古拉写道,当斯大林逝世之际,他给俄罗斯留下什么?俄罗斯当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而斯大林给个人留下什么?在其逝世之际,工作人员在他的驻地仅仅找到几双织补过的短袜子,几双鞋跟都已磨破的皮靴和两套军服,其中一套是他每天都要穿的,另一套是用于节日检阅穿的。斯大林的政策是关于俄罗斯进一步发展观念的基础。由于这个政策,苏联成了一个超级大国,这个事实是不能抹杀,更不应受到指责的。但在这之后,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却用其双 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
以上简要介绍了当前俄罗斯学术界和民众重新评价斯大林的情况。反映了在苏联解体后,他们对如何正确总结历史经验、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如何看待苏联社会主义建设70年历史等方面一些观点的变化,这个变化是值得注意和深思的。但同时也需要指出,俄罗斯学术界和民众对斯大林评价还有不同看法。更为重要的是,正如俄罗斯学者强调,如果重新评价斯大林被认为是要恢复斯大林时期那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管理体制,特别是肯定那一时期曾经出现过的个人专权、禁锢 思想、目无法纪等不正常现象,则是完全错误的。
--------------------------------------------------------
列宁死后的斯大林没有损害了当时俄国的小农阶级的利益,只是美国为了冷战宣传的需要,赫鲁晓夫为了专权的需要还有戈尔巴乔夫为了让国民崇拜他就必须推翻一尊神像。其实评价对斯大林很不公平。
斯大林强有力的手腕压倒了反对他的势力。权利集权他独自一身。
在他个人理想上,他苏联在国际上称为一极力量。
人民都崇拜英雄,斯大林使国家强大,斯拉夫人民都崇拜他。例如我国,毛。
斯大林是领袖、是元帅,打败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建立了社会主义阵营,他完成了那个历史阶段的任务。要知道二战的德国有多么疯狂,打得苏联措手不及,战争是十分惨烈的,战后的人民的思想总是得到空前的净化。一战结束不久就是二战,只要活着谁还在乎那点利益呢,他们能不拥护这样一个无产阶级领袖吗?
再说还是贫农多啊,富农就是和地主差不多,就是剥削阶级。
政治嘛

张建华的发表论文

苏联政治史:苏联知识分子、苏联政治文化与苏联民族问题系列:
以赛亚·伯林视野下的苏联知识分子与苏联文化》,载《俄罗斯研究》2021年第3期。
《历史断想:十月革命与苏联知识分子》,载《俄罗斯学刊》2021年第3期。
《“世界革命”与“国家利益”:“勃列日涅夫主义”的理论来源与真实诉求》,载《黑龙江社会科学》2021年第6期。
《政治动员背景下苏联国内政治中的敌人形象》载《史学月刊》2021年第4期。
《新阶级和特权阶层:吉拉斯对苏联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分析》载《黑龙江社会科学》2021年第1期。
《列宁·布哈林·斯大林:红色领袖对“文化革命”和苏维埃文化的理解与阐释》载《俄罗斯学刊》2021年第1期。
《新阶级和特权阶层:吉拉斯对苏联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分析》载《黑龙江社会科学》2021年第1期
《列宁·布哈林·斯大林:红色领袖对“文化革命”和苏维埃文化的理解与阐释》载《俄罗斯学刊》2021年第1期(创刊号)
《苏维埃知识分子概念的形成及时代特征》载《国外社会科学》2021年第2期。
《苏联红色教授学院的建立及其历史影响》载《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21年第1期。
《冷战背景下苏联对外政治中的“敌人形象:”》载《史学月刊》2021年第7期。
《20世纪20年代苏联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地位》载《社会科学》2021年第10期。
《政治文化背景下苏联知识分子的公共空间与政治表达》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21年第5期。
《20-30年代的“访苏现象”及其对苏联的认识》载《理论学刊》2021年第10期。合著排名一。
《索尔仁尼琴:俄罗斯作家的历史际遇与知识分子式的历史思考》载《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21年第6期。
《从知识精英到政治精英:卢那察尔斯基的政治轨迹与思想历程》载《学习与探索》2021年第1期。
《从政治整肃到行政规训:新经济政策时期苏维埃政权的知识分子政策》载《俄罗斯研究》2009年第4期
《新经济政策时期苏联知识分子的公共空间与政治表达》载《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新经济政策时期苏联知识分子的思想塑造和政权培育》载《社会科学》2009年第11期
《新经济政策时期高尔基思想肖像》载《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孤旅与命运:20 世纪 20 至 30年代欧洲的俄国侨民》载《中国社会科学内刊》2008 年第 1 期
《国家利益视野下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对美关系》载《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 年第 2 期
《勃列日涅夫斯时期苏联严重的社会问题》载《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6 年第 1 期 。
《简论苏联犹太人问题》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3 年第 2 期。
《对苏维埃联邦的成立和苏联宪法的历史分析》载《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3 年第 1 期 。
《论苏联宪法的缺陷和联邦制解体的原因》载《现代代动力:中国、俄罗斯、东欧改革比较研究》,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3 年版 。
《俄罗斯知识分子与大俄罗斯民族主义》载《东欧中亚研究》 2000 年第 5 期。
《秘密报告的由来》载《俄罗斯文艺》2000年第3期
《列宁遗嘱之谜》载《俄罗斯文艺》2000年第4期
《苏联联邦制变形的历史原因》载《东欧中亚研究》 1999 年第 4 期。
《苏联时期俄罗斯民族特殊地位与 “俄罗斯中心论” 》载《东欧中亚研究》 1997 年第 3 期 。
《前苏联双重主权冲突和民族分离主义》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1996 年第 1 期 。
《民族主义在前苏联的表现及其特点》载《世界民族》 1996 年第 2 期 。
《民族文化与族际文化 ── 冲突抑或协调》载《东欧中亚研究》1996 年第 4 期 。
《俄国文化中的“知识分子概念”》载《北方论丛》2009年第1期
《俄国贵族阶层的形成及其政治觉醒》载《理论学刊》2008 年第 6 期
《冯维津命题与近代俄国知识分子觉醒》载《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8 年第 4 期
《米留可夫自由主义思想浅谈》载《西伯利亚研究》2008年第6期。合著排名二。
《20 世纪20 年代俄国侨民的政治思潮——以米留可夫的“新策略”为个案研究》载《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合著排名二。
Искание “ вех либерализма ” : Раздумье П. Б. Струве о русских революцией //Вестник СПбГУ .Серия “ история ” ,2007. № .2.《寻找路标:斯徒卢威关于俄国革命的思考》载《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学报》(历史卷)2007 年第 2 期。
《俄国近代政治恐怖主义的源流》载《史学月刊》2007 年第 1 期。
《斯徒卢威:俄国自由主义的代言人》载《学习时报》2007年12月31日
《“东方”与“西方”的选择和间离》载《学习时报》2007年11月6日
《别林斯基和巴枯宁的思想迷途》载《学习时报》2007年10月22日
《吉霍米洛夫的政治转向》载《学习时报》2007年7月30日
《果戈理的保守与反动》载《学习时报》2007年7月5日
《涅恰耶夫与俄国近代政治恐怖主义》载《学习时报》2007年6月13日
《恰达耶夫与普希金爱国主义观的异同》载《学习时报》2007年5月21
《斯徒卢威自由主义思想的核心理念》载《华东师大学报》 2006 年第 1 期
《俄国自由主义思想史论纲》载《北方论丛》2006 年第 6 期。
《西方文化之于俄罗斯:动力抑或阻碍》载《俄罗斯文艺》2005 年第 1 期 。
《再寻路标:侨民时期的斯图卢威的保守自由主义思想》载《北方论丛》2005 年第 2 期 。
《俄罗斯外交取向的文化传统思考》载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
《尊从与背离:斯图卢威的激进自由主义思想》载《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 。
《激情与反思:斯图卢威与三次俄国革命》载《二十一世纪》(香港) 2004 年 10 月号 。
《恰达耶夫与普希金爱国主义观异同》载《俄罗斯思想与俄罗斯道路》,外文出版社 2004 年 。
《现代化之准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开明专制》载《学习时报》2004年1月5日
《现代化之浴血:十二月党人的理论与实践》载《学习时报》2004年1月19日
《现代化之启蒙:俄国知识分子群体与现代化道路探寻》载《学习时报》2004年2月16日。
《现代化之窘困:亚历山大二世改革》载《学习时报》2004年3月1日
《现代化之选择:从民粹主义到列宁主义》载《学习时报》2004年3月15日
《维特改革与俄国工业化》载《学习时报》2004年3月29日
《尼古拉二世的改革与反改革》载《学习时报》2004年4月12日
《西方文化与俄国现代化》载《学习时报》2004年4月29日
《改革与革命:俄国现代化》载《学习时报》2004年5月17日,4000字
《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开明专制改革》载《中国财经报》2004年5月25日
《彼得大帝移风易俗》载《学习时报》2003年7月12日
《以 “路标” 为界—— 俄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思想波澜》载《历史研究》 2003 年第 5 期 。
《白银时代的喧哗:俄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左倾” 》载《俄罗斯文艺》 2003 年第 3 期 。
《恋女与情郎的永恒对话 —— 俄国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与特点》载《俄罗斯文艺》 2002 年第 3 期。
《叶卡特琳娜二世开明君主新论》载《史学论衡:百年校庆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从民粹主义到列宁主义 —— 俄国知识分子思想的艰难跋涉》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1 年第 6 期 。
《俄罗斯国家的形成与民族主义》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 年第 2 期。
《亚历山大二世》载《俄罗斯文艺》2001年第3期
《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治国方略》载《俄罗斯文艺》2001年第4期
《彼得大帝的遗瞩之谜》载《俄罗斯文艺》2000年第2期
《彼得大帝性格之谜》载《俄罗斯文艺》2000年第2期
《从拉吉舍夫到巴枯宁:俄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载《世纪之交的中国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
《神秘沙皇的神秘之死》载《中国教育报》1995年1月8日。
《俄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及其与沙皇政府的关系》载《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4 年第 6 期。
《日俄战争对俄国海军的影响》载《求是学刊》1994 年第 5 期 。
《俄国历史上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形成及其基础》载《世界历史》 1994 年第 5 期 。
《西方文化对俄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载《北方论丛》1993 年第 2 期 。
《俄国现代化进程中改革与革命》载《求是学刊》1993 年第 1 期。
《略论俄国历史上的现代化进程》载《齐齐哈尔师院学报》1992 年第 6 期。
《资产阶级在俄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历史地位》载《世界历史》1992 年第 1 期 。
《关于巴枯宁和巴枯宁主义的几个问题》载《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1 年第 1 期 。
《俄罗斯经济文化传统形成及其与现代化的冲突》载《求是学刊》1991 年第 6 期。
《俄罗斯军事学派奠基人──苏沃罗夫》载《军事史林》1990 年第 1 期 。
《俄罗斯政治文化传统形成与现代化的对抗》载《北方论丛》1990 年第 2 期 。
《俄国垄断工业的发展及其与沙皇政府的关系》载《大庆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0 年第 2 期 。
《论维特改革的影响及实质》载《求是学刊》1990 年第 4 期。
《俄国资产阶级的形成及其特点》载《求是学刊》1989 年第 4 期 (识学以来公开发表的第一篇学术论文,以志纪念)。
《彼得大帝和俄国海军》载《海洋》1984年第9期 (识学以来公开发表的第一篇稚文,它给我以鼓励并立志学术,以志纪念)。
《中苏关系中的“台湾问题”与“台湾因素”——来自俄罗斯资料的解释》载《东方外交与台湾》(魏楚雄、陈奉林主编),“东方外交史丛书二”,澳门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近世俄国文献对朝鲜的记载与初识》载《史学史研究》2021年第4期。
《中苏关系中的“台湾问题”与“台湾因素”》载《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9年第3期
《旅俄华工与十月革命前后中国形象的转变》载《学习与探索》2009 年第 1 期
《近代俄国知识阶层对东方和中国文化的认识》载《学习与探索》2008 年第 1 期
《东正教与中俄早期文化交流》载《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 年第 2 期。
《华裔学志》的创办及其对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载《北方论丛》2004 年第4期 。 合著排名一。
《李鸿章与维特经济现代化思想的比较研究》载《北方论丛》2001年第4期。
《俄国远东政策与乌赫托姆斯基》载《学习与探索1993 年第1期 。
《李鸿章特别基金的由来》载《北方文物》1989 年第4期 。
《国内学界近三十年国内俄国史研究回顾》载《理论学刊》2009 年第 1 期
《当代俄罗斯十月革命史学的若干趋势》载《史学史研究》2008 年第 3 期
《十月革命史研究四题》载《俄罗斯文艺》2007年第4期
《文明史观在当代俄罗斯:复兴还是重建》载《河南师大学报》2007年第4期。
《 从文化史到文化学:文明史观的复兴抑或重建?——对俄罗斯学术现象的评析》载《学习与探索》2007 年第2期。
《历史学视角:中国俄罗斯学的战略性思考》载《俄罗斯文艺》2007年第2 期 。
《比较视野下的文明冲突范式研究——文明冲突论与文明内部冲突论》载《井岗山干部学院学报》2006 年第 4 期。 合著排名一。
《文化与传统之殇:俄国现代化历史和道路的哲学思考》,载《江汉大学学报》, 2006 年第 2 期。
《比较史学视野下苏联和南斯拉夫的解体—— 苏联、南斯拉夫与美国联邦制的比较》载《俄罗斯语言和文化论文集》,重庆出版社2005 年版。合著排名一。
《近十年来国内关于欧亚主义问题研究综述》载《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005年第6期 。合著排名一。
《民族主义的三次浪潮》载《学习时报》2005年4月25日。
《多样和多元:审视20世纪宗教发展》载《学习时报》2005年3月21日
《俄罗斯人文社科现状及发展趋势》载《东欧中亚研究》2001 年第 3 期 。
《苏联和俄罗斯学者对苏联民族主义的研究评述》载《俄罗斯研究》(安徽大学)1997 年第 3 期 。
《关于十月革命史研究几个问题》载《俄罗斯研究》(安徽大学)1997 年第5 期。
《作为一种世界性潮流的民族主义》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6 年第1期 。合著排名一。
《近年我国史学界关于俄国现代化问题研究的综述》载《世界史研究动态》1991年第6期 。
《中国学者对前苏联民族主义研究评述》载《俄罗斯研究》(安徽大学)1995年第4期。
《西方学者对前苏联民族主义的研究评述》载《俄罗斯研究》(安徽大学)1994 年第6期。
《论19世纪国际工运史研究的几个问题》载《中国工运学院学报》1990年第3期。合著排名二。
《当代俄罗斯思想家亚·季诺维耶夫及其政治思想》载《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007 年第 2 期 。
《新旧俄罗斯的相遇与歧路:欧亚主义视野下俄罗斯复兴之历史思考》载《学习与探索》2006 年第 2 期。
《季诺维也夫的“社会学小说”和他的社会学式解剖》载《学习时报》 2006年7月25日 。
《季诺维也夫 :苏维埃体制最严厉的批判者和最后的守望人》载《二十一世纪》(香港)2006 年 8 月号(网络版)。
《俄共国家主义意识形态与“俄罗斯思想”》载《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4 年第 4 期 。合著排名一。
《俄美关系发展的未来趋势》载《和平与发展》1996 年第 2 期 。
《走向 21 世纪的俄美关系:冲突抑或协调》载《当代世界》1996 年第 3 期。
《车臣事变对俄罗斯联邦的完整与叶利钦政治命运的影响》载《东欧中亚研究》 1995年第3期 。
《苏联解体的理论依据和法律依据》载《东欧中亚研究》1994年第6 期。
《俄乌黑海舰队归属的争执及矛盾发展趋向》载《东欧中亚研究》1993 年第3期。

The new class : an analysis of the communist system

请高手告知一下本文英文原著和汉语翻译!急用!谢谢!~
新的阶级:共产主义制度的分析 原文可能是<共产党宣言>
翻译是新阶级
作者是米洛凡·吉拉斯 他是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副总统,曾任书记处书记。因鼓吹多党自由而被开除出党。
百度都有
中国禁书...
新的班级:分析了共产主义制度
Synopses & Reviews
Publisher Comments:
The New Class created a sensation was published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1957, because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a ranking Communist had publicly analyzed his disillusionment with the system. Djilas, a former associate of Tito's who had traveled from the lowest to the highest rung of the hierarchical ladder and who was imprisoned for his views, had found himself increasingly estranged from contemporary Communism and attracted to the idea of democratic socialism. Here, however, he puts aside the story of his personal evolution to write a detached, lucid, courageous critique of the Communist system: its roots, the character of its revolutions, the rise of its powerful political bureaucracy — the new class — in what was intended to be a classless society, its one-party state, its economic policies, and its tyranny over minds. Finally, Djilas examines the essence of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U.S.S.R. and the West that continues to this day. In the present atmosphere of intensifying confrontation, The New Class is more significant than ever.
Synopsis:
This classic by an associate of Yugoslavia's Tito created a sensation when it was published in 1957 because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a ranking Communist had publicly analyzed his disillusionment with the system
本文标题: 如何评价吉拉斯的著作《新阶级》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6007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有没有知到《形势与政策2021秋》章节测试答案,好多都是春的,要秋的传统文化感觉如同博物馆的文物,好看不实用,当然没说没用,有反例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