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古代一直朝代更替而地球上这种类型的国家少有

发布时间: 2021-10-10 16:03:4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1

中国古代王朝更迭非常频繁,为什么有人说中华文明却血脉不断?中华文明血脉不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文化的同化。虽然中华民族朝代经常更...

为什么中国古代一直朝代更替而地球上这种类型的国家少有

中国古代王朝更迭非常频繁,为什么有人说中华文明却血脉不断?

中华文明血脉不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文化的同化。虽然中华民族朝代经常更迭,但是中华民族的核心精神是一直存在的。只要这些核心民族精神在即使当时那个国家灭亡了,但是这种精神得到传承之后中华文明也不会灭亡。当时无论是古埃及还是古印度,当这些国家面对着其他民族进攻的时候,如果胜利的话就会拦住这些民族,但是如果失败的话就会让其他民族占领这个地区。如果当时这些国家被其他民族占领的话,这些国家的原住民只能选择迁移到其他地方。世界上的这些文明古国,真实的发展现状有些相似于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当时这些国家的原住民并没有办法在自己原有的土地上继续生存下去,所以只能选择迁移到其他地方。而让这些文明消失的最重要的原因,其实是他们自己的文明已经没有办法与这些外来的文明进行同化。在这两种不同的文明进行交战的时候不断被外国文明所取代。就像当时古希腊文明被古罗马文明取代之后,古罗马文明就对古希腊文明进行大部分的改造。但是中国古代面临的这些情况与这些古老文明不一样。中国的中原文明是能够同化其他文明的。就算当时中国的这些国家遭受到了其他民族的侵略,但是中国的这些原住民并没有选择迁移。他们不但没有选择迁移还选择对周边的这些文明进行同化。在北宋崛起了几个非常强大的民族,比如契丹、女真等。当时女真族在占领中原地区之后,这些民族的文明就渐渐的被这些汉族文化同化了,当时他们已经彻底变成了汉民族的一部分。所以这就是中华民族强大的一面,它有着非常大的包容能力。




不管王朝再怎么变都是属于中华文明演变过程中的一部分

1.王朝更迭是时代的需要。随着时代的更迭,中华文明也是再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王朝的变更带动了文明的发展,而文明的长河之中,这种更迭也是时代所需求的,时代更迭带动了经济、社会制度、文学等各个领域的发展,而正是这样的发展才会有现在这样先进的中华文明,每个王朝的更迭都是思想碰撞的产生,每个皇帝会有不同的做法来治理国家诞生不同的理念,这样来说中华文明的血脉从未断过。

2.中国的王朝更迭只是中国内部的变化。中华的文明长河中变化很多,王朝更迭只是其中一种,也都是发生在中华之中,这样的更迭变更的是中国内部,只是这样的变化更变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华文明是血脉不断的。

中华文明是一种渊源流传的精神,而这样的精神不可能因为时间的更迭,王朝的变化而改变。这就是中国伟大的地方,到现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国家一直往更先进更好的方向变化,这中华文明的血脉却是从未断过。

3.每个中国人都是中华文明血脉的一部分。其实不管你是什么阶层,中华文明都以一种形式存在在每个人身边,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国家而自豪,就算王朝更迭这也是属于一个中国的,中国的文明变化和王朝更迭是分不开的,每个人都为中华文明的血脉而努力,这个血脉从未断过。

因为中华文明能够得以延续,最重要的就是文字的发明,有了汉文,中华文明就能够通过书籍进行传承,不会断。
我个人觉得中国古代历史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王朝更迭非常频繁,每一个王朝从建立到灭亡,很难超过两三百年。如果把上古夏商周三朝也算做王朝的话,最多的周朝也只有800年。不过虽说是800年,但其实有500多年是分裂时期。算起来,周朝真正统一的时候,也没有超过300年。
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族文化,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有个共同的信仰,就是一个父亲几个孩子,轮流当家

为什么说"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历史文化从未间断,一直延续至今的国家

首先我们生存的位置比较好,为中华文明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其次中国封建历史时间中大都有统一的中央政府,就算外族统治,由于他们本身的落后性所以他们反而要学习中华文化,最后中华文明足够优秀,在历史兴衰王朝更替中,不断发展与传承。

为什么中国古代会出现朝代的不断更替,主

根本上说是生产力的发展。

中国的朝代都用“朝”为划分标准,所以往往会有“朝代”的时间与“朝(国家)”的国祚重叠的情形,如秦隋唐宋辽金元明清还有南朝中的宋齐梁陈、北朝中的北魏、东魏、西魏、北周、北齐跟汉朝的西汉、新、玄汉、东汉等,这些“朝”的国祚都与朝代的时间相重叠,某”朝”的兴亡也是这”朝代”的兴亡。
世家大族,居于朝堂之上,吸万民之血壮自身,世家发展到极限时,必会天下大乱,世家拿朝廷背锅,自己夹民意为己用,改朝换代,就算前期是官逼民反,到后期,必是世家大族争夺天下,真正的平民皇帝,只有朱元璋算得上,至于说皇帝昏庸的,只是诱因,在古代,再英明的皇帝,也无法阻止世家壮大,只能压制一二

世界上还有哪些国家像中国一样有这么多王朝的更替?

除了美国、澳大利亚这类随着殖民扩张出现的移民国家,都是多王朝更替过的
埃及
  朝鲜:
  史前时期
  在数十万年前来自中国东北的原始人类进入朝鲜半岛上居住,考古学和人类学观点认为朝鲜民族是由中国北方汉族和中国北方少数民族,逐渐迁移到朝鲜半岛与南方土著融合衍变而来。

  檀君神话
  朝鲜在古代中期创造的神话传说说公元前2333年,天神桓雄和“熊女”(本意是熊变成的女子,可能是以熊为图腾的部落女子)所生的后代檀君王俭在现在的平壤建立王俭城,创立古朝鲜国——檀君朝鲜,意思就是“宁静晨曦之国”。檀君统治朝鲜1500年之后退位成为山神。此神话传说记载于野史《三国遗事》之中。
  辰国
  辰国被认为是三韩的前身,其都城可能在汉江之南。辰国被认为是像三韩一样的联邦制的国家。从辰国能与卫满朝鲜抗衡并能派特使到汉朝的角度上看,辰国应存在稳定的中央集权。三韩中的辰韩沿用了辰国的名字。马韩曾宣称自己是辰国之王。
  箕子朝鲜
  西周灭商之后,商朝遗臣箕子到朝鲜半岛与当地土著建立了“箕氏侯国”。公元前3世纪末,朝鲜历史上第一次有所记载。在中国汉朝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著作《史记》中记载,商代最后一个国王纣的兄弟箕子在周武王伐纣后,带着商代的礼仪和制度到了朝鲜半岛北部,被那里的人民推举为国君,并得到周朝的承认而成为诸侯。史称“箕子朝鲜”。
  根据朝鲜史书《三国遗事》所载,檀君的后人在箕子来到朝鲜之后,带著人民南迁,以免和箕子带来的人形成冲突。这些人后来成为了三韩的始祖。
  箕子朝鲜在朝鲜半岛统治了近一千年。根据朝鲜《太原鲜于氏世谱》,朝鲜的鲜于氏源自箕子朝鲜的后人。而他们从箕子开始,一共经历了41代君主,直到公元前2世纪才被燕人卫满取代。
  王氏高丽和李氏朝鲜时期,由于儒学兴盛的关系,箕子朝鲜受到极大的推崇与赞赏。朝鲜人时常以“箕圣”来称呼箕子,而称自己的国家叫“箕圣国”。

  卫满朝鲜
  汉初,燕王卢绾叛汉后逃至匈奴,其部将燕国将军卫满率千余人进入朝鲜,并成为箕子朝鲜的宫相。于公元前194年在平壤一带建立卫氏政权,推翻了箕子朝鲜的政权。这是朝鲜历史上第二个王朝,称“卫氏朝鲜”。
  前三国时期
  这一时期铁器被广泛生产和运用,使得更加坚硬和锐利的武器与农业工具成为现实,加快了政治上的统一和权力与财富的集中。
  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前后,朝鲜半岛北部主要分布着扶余、高句丽、沃沮、东濊等部落国家。西汉在这一地区建立了汉四郡,其中的真番、临屯二郡很快被撤消,玄菟郡也被转移到辽东。与此同时高句丽在鸭绿江流域兴起后,开始逐步统一其周边国家,后又吞并乐浪郡。
  在朝鲜半岛南部,辰国发展成了由马韩,辰韩和弁韩组成的三韩联盟。公元前18年,百济在马韩领地中建立,并逐步将马韩取替。辰韩中的6个部落发展成新罗。
  后三国时期
  公元4世纪,朝鲜半岛形成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鼎立的“朝鲜三国时期”。
  高句丽是这一时期半岛的霸主。5世纪好太王和长寿王统治期间,高句丽进入鼎盛时期,之后的1个世纪里,仍然保持了在朝鲜半岛强势的实力,控制了朝鲜半岛大部分地区及中国东北的辽东半岛。此后,中国隋唐年间,高句丽不断与中国交战,开始不断陷落,668年为唐朝与新罗联军所灭。据高句丽“好太王碑”碑文的记载,高句丽好太王迫使百济和新罗臣服于高句丽,并且击退了入侵新罗的日本军队。
  百济由高句丽建立者朱蒙的两个儿子在今首尔的位置建立。百济吞并了马韩部落,并在4世纪时达到鼎盛时期,统治了朝鲜半岛西部的大部分地区。后受到高句丽扩张的进攻,都城被迫迁往熊津(今公州),后又再次迁往泗沘(今扶余郡)。
  前57年,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东南部地区且吞并了辰韩部族立国。6世纪中叶前,新罗吞并了伽倻。668年,新罗在唐朝的帮助下征服了百济后,灭高句丽统一朝鲜半岛大部分地区。
  新罗时期
  新罗从百济夺取到被高句丽霸占的汉江流域后,疆域抵达黄海。新罗开始与唐朝结盟共同对付百济和高句丽。公元660年唐联合新罗灭百济,次年进攻高句丽,久围平壤不下而返。668年,唐高宗再次出兵,最终于当年9月攻克平壤,并由薛仁贵在高句丽与百济旧地建立安东都护府。至此之后高句丽政权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670-676年新罗与唐朝的战争后,新罗占领百济故地和原高句丽小部分领土,统一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地区,定都庆州,效仿唐朝的国家制度进行统治。
  9世纪,新罗各地农民起义。900年,部队将领甄萱称王,建立后百济国,定都光州;903年[起义僧侣金弓裔称王],于新罗北及西北建立泰封国(先号摩震国),定都铁原;918年,王建建立政权,定国号“高丽”,史称“王氏高丽”;和原新罗并称为“朝鲜后三国时期”。新罗于935年被王氏高丽所灭,新罗时代结束。
  高丽时期
  918年,后高句丽的弓裔王的部将王建被部将拥立为王,迁都至自己的家乡开城(松岳),改国号为“高丽”。935年,灭新罗;936年,灭后百济,建立高丽王朝。
  993年,高丽契丹战争后高丽按协议与宋朝断交,并获得鸭绿江以东故地。并在以后两次战争中击退契丹的入侵。1170年和1173年,以武将郑仲夫为首,发生两次政变,政变军人废立国王,大杀贵族文官,最终建立了武将崔忠献挟持国王的“都房”政权。
  1231年,高丽蒙古战争,高丽国王逃至江华岛;1258年,崔氏政权垮台,国王投降蒙古汗国,蒙古则答应撤军。元朝建立后,不肯降元的三别抄继续发动抗元战争;1273年,元军占领济州岛,高丽蒙古战争结束。高丽成为蒙元的藩属国,直到1356年恭愍王回复时高丽朝廷才重新掌握统治权。
  朝鲜时期
  1388年,高丽国王派都统使李成桂进攻辽东,李成桂则早已决心归附明朝,他从鸭绿江边回兵占领首都开城并发动政变;1392年,废黜高丽国王,自立为王改国号为朝鲜,定都汉阳。
  朝鲜王朝实行推崇儒学、排斥佛教的政策。对中国采取事大政策。从1416年至1449年,朝鲜在鸭绿江东岸地区设置“西北四郡”,在图们江南岸地区设置“东北六镇”,将一部分建州女真部落驱赶到了中国境内(其中包括努尔哈赤的祖先猛哥帖木耳)。1591年日本的丰臣秀吉派兵20万侵入朝鲜,一度占领汉城(首尔)和平壤。中国派军援朝;1598年日军被中朝联军击溃,朝鲜将领李舜臣和中国将领邓子龙互相支援,最后都壮烈牺牲。史称“壬辰倭乱”,中国称“万历援朝战争”。
  1618年,明朝和后金叛军作战,朝鲜派军援助明朝;1623年,朝鲜擅自废国王珲,明登莱巡抚袁可立主张“待中国更立”。1636年,后金叛军攻占朝鲜全境,大肆烧杀抢掠,朝鲜国王投降,改向后金(后来的清朝)朝贡,成为清朝的册封国。
  1863年,朝鲜哲宗死后无嗣,由王族李昰应之子李熙即位,史称朝鲜高宗,李昰应为“大院君”摄政,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封建势力,对外闭关锁国,放火烧毁进入朝鲜抢劫的美国军舰,并多次击退美国军舰的进攻,击毁三艘美国军舰。
  1873年,高宗成年亲政,大院君停止摄政,闵妃外戚集团掌权。1876年,日本军舰进入汉江口,迫使朝鲜签定不平等的《江华条约》,叩开了朝鲜国门。1882年,由于闵妃外戚闵谦镐克扣军饷,朝鲜改革派在日本政党协助下,策动了壬午兵变。兵变中起义士兵杀死日本公使馆官员,攻入王宫。闵妃化装成宫女逃走,大院君重新掌政。在闵妃请求下,中国派吴长庆率三千兵入朝鲜镇压兵变,囚禁大院君,闵妃外戚集团重新掌权。从此日本和清国均在朝鲜驻军。
  朝鲜贵族分化成要求改革的“开化派”和以闵妃为首的“守旧派”。1884年12月4日,开化派和日本公使一起策划,依靠日本军队发动政变,杀死守旧派官员,宣布和清政府断绝关系,即为“甲申政变”;袁世凯统率的清军应守旧派要求,于6日开进王宫,击败日军,杀死开化派首领,部分开化派首领逃往日本,守旧派重新掌权。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之乱,朝鲜朝廷无力镇压,于是要求中国军队入境镇压。6月6日中国军队在牙山登陆,日本军队也以次为借口趁机于7月6日在仁川登陆,并发动壬午事变,占领汉阳,强迫朝鲜签定《济物浦条约》(济物浦即今天的仁川)。并且组织亲日派政府平息内乱。1894年日本军队袭击驻朝鲜的中国军队,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以后朝鲜结束与中国的宗藩关系。
  1895年4月,清朝战败,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承认朝鲜独立,于是日本控制下的朝鲜政府宣布终止与清朝的册封关系。1896年,朝鲜高宗在俄国支持下,成立大韩帝国,从此李氏朝鲜改国号为“韩”。
  1904年,日俄战争后,俄国战败,朝鲜政权彻底被日本控制。1905年,签订《乙巳保护条约》,朝鲜成为日本的“保护国”。1906年,日本在朝鲜设立日本派出的“统监”政权。1907年,日本强迫高宗退位,由皇太子继位,是为朝鲜纯宗。1909年,日本第一任驻朝统监伊藤博文在哈尔滨被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刺死。
  日本时期
  1910年8月,日本迫使大韩帝国同之签定《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半岛,设立朝鲜总督府,进行殖民统治。日本将大韩帝国王室封为日本贵族,逼迫高宗退位,拥立朝鲜纯宗。
  1919年3月1日,因已退位的朝鲜高宗李熙暴卒(疑遭日本人毒死),再加上日本禁止在学校内使用朝鲜语,朝鲜半岛展开大规模反抗活动。柳宽顺等青年学生在汉城(首尔)钟路区的塔洞公园发表“三一独立宣言”,并把独立宣言传遍全国。这些独立活动唤起人民的反抗意识,民众冲击各地的日本警察机关,而引致日本警察的暴力镇压。史称“三一运动”。同年,朝鲜独立运动领导人先后在海参崴、上海、汉城成立临时政府。最后,三处临时政府合并于上海“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临时政府获得孙中山领导的护法政府以及法国、波兰等国的承认。
  1939年上海沦陷后,临时政府几次迁移,最终于1940年9月迁至当时中国的战时陪都重庆。在中国政府帮助下,朝鲜复国运动人士在中国成立“韩国光复军”和“朝鲜义勇队”。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临时政府于12月9日向日本宣战。1942年5月15日,中国军事委员会决定将两支武装合并为韩国光复军,交由临时政府直接统辖。1945年11月23日,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迁回国内,光复军也于次年返国。
  从1932年起,金日成领导的游击队在中国东北开展抗日游击活动。金日成抗日部队曾在1937年占领朝鲜半岛北部的普天堡,1941年在日本关东军的打击下,金日成军损失惨重,被迫退出朝鲜半岛,到苏联休整。
  现代分裂状态
  1945年2月,根据雅尔塔会议的安排,朝鲜半岛由美国、苏联、英国、中国共同托管;8月15日,日本投降,朝鲜半岛摆脱日本的殖民统治,美国和苏联随即改变计划,商定以北纬38°为在朝鲜半岛接受日军投降的分界线(三八线)同时,苏联、美国两国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朝鲜半岛北、南半部,朝鲜半岛从此处于分裂状态。在美苏的各自支持下,朝鲜半岛南部于1948年8月成立大韩民国,朝鲜半岛北部于1948年9月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1948年10月,苏联把朝鲜半岛北半部的行政权移交给朝鲜政府,同年12月25日,苏军全部撤离朝鲜。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朝鲜人民军起初一路胜利,将韩国军队压制到釜山一带,于是美国决心介入,纠集英国、土耳其、加拿大、泰国、新西兰、澳大利亚、荷兰、法国、菲律宾、希腊、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卢森堡、南非等17个国家的军队组成了“联合国军”。1950年9月,美军率先在仁川登陆。朝鲜军面临拦腰斩断之势,被迫撤退。并被美军一路进逼至鸭绿江一带,在这时,朝鲜领导人向中国政府请求支援。同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始帮助朝鲜作战。
  经过反复的拉锯战以后,1953年7月27日,美国被迫与中朝方面在板门店签订停战协定。双方最终决定以临时分界线(三八线)为界,中朝军队同联合国军签定停战协定,并由联合国指派永久中立国瑞士及瑞典驻军于共同警备区,以监察朝韩两国在边境的军事行动。
  1953年10月1日,美国和韩国共同签署了《韩美共同防御条约》,根据这一条约,美国长期在韩国驻军至今,1958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半岛。
多去了——英国埃及法国……

中国历史很长,朝代更替频繁,国都为何只选这四个地方?

在我国的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朝代,按理来说,也应该出现非常多的都城才对。然而,事实上,我们是朝代多而都城却总是那几个城市,它们分别是西安、南京、洛阳、北京 ,换句话来说就是:铁打的都城,流水的王朝。这四个城市能够成为历代的都城,自然有其特别之处,当然除了这几个城市适合做都城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们做都城久了,基础设施都完善了,后来的王朝把它们做都城可以省一笔新建都城的费用。



一、做都城的先天优势

都城作为一国之都,政治中心,安全一定是放在首位的。我们来看这四座城市,它们都极其相似,都是易守难攻,而且又有河流经过的地方。古城西安,它的周围有函谷关、大散关等,外加一个秦岭,可以说别人很难攻打进西安城。北京城附近就有燕山,南京城也有钟山,洛阳城有太行山,可以说它们的安全系数都很高。安全有了保障之后,水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国家大多数城市都是沿河而建起来的,由此又有了母亲河一说。作为都城,要供养庞大的人口,水必不可少,造物主就是这样偏爱这几个城市,这几个城市也都有河流经过,渭河流经西安,秦淮河流经南京,黄河流经洛阳,北京没有大的天然河流,不过它也有京杭大运河来供水。


二、做都城的后天优势


这些城市长期作为都城,基础设施完善,优势明显。当一个王朝新建的时候,统治者肯定是要选择一个安全的地方做都城,王朝新建,国库也不充裕,与其花大把的金钱新一座新都城,还不如直接用前朝的都城来得经济划算。


总结,这四大城市作为都城既有先天优势,也有后天优势,它们作为多朝古都,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底蕴。目前,北京依旧是都城,而其他三个城市利用自己的古都优势,旅游业也发展得非常好。

这几个城市规模大,也交通便利,有良好的风水,文化影响力也大,而且这四座城市在统治者的眼中非常具有性价比。而且古代统治者很看重底蕴,这么多次建都久而久之底蕴就积累起来了,所以都喜欢选择它们四个。

古代统治者迷信风水,陵墓都拼命的选址,就是为了选一块风水宝地。死了都那么重视风水,活着的房子更得建在风水好的地方,所以他们不仅要选一个风水宝地做首都,也要选王气环绕的地方建立宫殿。长安城是富庶之地,也是天下之都,西安有一种不一样的气质,王气的熏陶给了西安一种文化底蕴和雍容的气度。

洛阳附近水系发达,无论是从陆路来说,还是水路来说,这里都是十分的发达,这还不算,黄河流域作为文明发源地,一直以来帝王就觉得这里王气重,问鼎中原,适合将这里做都城。洛阳曾经诞生过华夏文明,孔子和老子都选择这座城市来传播自己的学说。

而南京,古代说这里是有龙脉在此,而且有紫气罩着,紫气也就是王者之气,但是这里适合偏安一隅,如果是要建立全国性的政权,这里很不适合做都城,全国性政权就没有选择它的,他不足以御天下 。明代到了朱棣时期,才把都城迁往北京,明代由于匈奴是大明的主要威胁,所以把都城定在这里,适合发展北方经济,然后抵御匈奴。

因为这四个地方之前建立过国都,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而且有之前的道路,交通比较便利,有利于建立国都。
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国都一般被定位在南京,开封,西安,北京,那是因为他们的地理位置非常适合部署军事防御,和物资南北交流。
要知道都城不是一般的城市,要想成为王朝的国都,除了这个城市需要广阔外,还需要看经济、政治以及文化、交通等各个方面,考虑的是一个综合因素。
本文标题: 为什么中国古代一直朝代更替而地球上这种类型的国家少有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5905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王者荣耀中的历史人物总结如何看待“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