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课读后感摘抄

发布时间: 2021-02-17 08:35:1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2

《中国文学课》是一本由陈思和等著作,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页数:7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中国文学课》读后感(一):把一本学术普及读本生生看成了治愈系鸡汤书如豆瓣及当当京东个网站的详情介绍,《中国文学课》这

中国文学课读后感摘抄

  《中国文学课》是一本由陈思和 / 等著作,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页数:7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文学课》读后感(一):把一本学术普及读本生生看成了治愈系鸡汤书

  

如豆瓣及当当京东个网站的详情介绍,《中国文学课》这本书的作者团队蛮权威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一直处于文学鄙视链的末端,国内现当代文学研究做得好的,貌似就北大中文系和复旦中文系,甚至可能复旦中文略胜一筹。陈思和教授功不可没。陈老师在现当代文学研究这块儿成名已久,同事读本科的图书教材,就是陈老师编的。陈老师的厉害之处,不在于自己牛,而且教了很多牛学生,带出了一支很牛的队伍。据说文人相轻,这很难得。

这本书的编排体例非常有特色,是陈思和老师提出的。十个单元,分别是诞生、童年、青春、女性、爱情与婚姻、在路上、困顿、生活的艺术、人性深处、超越生死。就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生命过程。在这十大生命主题里,讲解了100部作品。

比如童年这个章节,有郜元宝讲鲁迅《社戏》《风筝》,文贵良讲萧红《呼兰河传》,张新颖讲沈从文《从文自传》等等。郜元宝讲社戏,从戏在台下这个角度去分析,孩子们念念不忘的,其实是台下自己给自己张罗的戏;更提出了,成全这出戏的,是“我”的母亲。大概是因为当了妈妈,再来看郜元宝老师的讲解,一下子就看进心里去了。这篇文章,就看得特别暖心,不知道是因为鲁迅,还是因为郜老师的讲解。

困顿这个单元,印象最深的也是郜元宝老师讲鲁迅——《孤独者》和《在酒楼上》。《在酒楼上》这篇,正标题就是《心情微近中年》。中年人的仿徨、失落、苦闷、消沉,有点丧的我读来,字字入心。后来想到鲁迅的《故乡》,少年朋友中年重逢,中间已有无可跨越的鸿沟。而 《在酒楼上》上昔日同事多年后重逢,在酒楼上添酒加菜,从对方的吐槽中审视自己,虽然都是两个失意人,但他们久别重逢能在一起喝酒谈天,起码说明是一路人,一个阶层的人。这么一想,突然悲从中来。生活中,我有见过,学渣和学霸小时候有段时间玩得好,但天各一方,境遇天壤之别,多年后再见(或微信联系上后),尬聊都难继续。

这一套书的亮点之一,就是因为有了专家们带着阅历的解读,更能读懂,当年没有读明白的书。

  《中国文学课》读后感(二):文学是人生的感悟与启迪

  

出于对文学的热爱,情不自禁地阅读了这本中国文学课。本以为书的内容会按照年代的先后,来选取中国文学中的精华讲解,而翻开书以后,才知道这样的猜测是错误的;本书以人的一生中所历经的旅程,如出生、婴儿、青春、爱情、婚姻、死亡等十大生命主题为结构,选取的文字年代跨度却只限于近代到现代,并不包含古典文学,从立意上来看,非常新颖;从分析上来听,非常独特;从内容上来读,也非常精彩。

记得木心先生说过文学就是人学。所以文学自然就是写人的,人在一生中所经历的不平常部分便是读者最感兴趣的,展示出来的是人在不同环境下表现出来人生的千姿百态,人生的喜怒哀乐五味杂陈。

书中选取了许多众所周知的小说、戏剧、诗歌为例,却分析出了大家原本阅读时没有留意或者存在疑惑的地方,洽洽是这些具有暗示又不很直白之处,反而是作者最想表达的深意,通过这些解读,令人耳目一新,有醍醐灌顶的醒悟,也有对人生更深的理解和感叹。这其中包含了鲁迅、周作人、张爱玲、钱钟书、徐志摩、郁达夫、梁实秋、曹禺、巴金、沈从文、莫言、余华、郭路生、白先勇等作家与诗人的经典作品。诚如作者陈思和先生说的那样:“对于社会听众,更需要的是通过文学来发生感情的作用,丰富人性内涵,鼓励人们对真善美元素的自觉追求,提升人们对人生百态的澄明的洞察能力。”

文学探讨的是人出生以后到死亡这个过程中的一切,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书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上天创造了人类,且是不完善的,上天并没有定义什么是应该的、什么又是不应该的,以后的日子中,人类只能靠自我,在不断的挫折与醒悟中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并超越自我,所谓凤凰涅槃。

真正能打动人的,自然是文学中那些反映人精神层面的东西,尤其是悲剧,这不只是命运的不公,更是人类在相似的现实生活中可能采取的行动与感情的交集;我们会为边城中翠翠的命运而惋惜,会为寒夜中汪文宣惨淡的一生而深深同情,会为围城中方鸿渐的前途而迷茫……也许,读者在陷入小说场景而不可自拔的瞬间,可以从中汲取些有益的人生经验,避免重蹈覆辙,做一个健康而正常的人,生动而活泼的人,有尊严又自在的人。希望如此吧!

  《中国文学课》读后感(三):细讲文学经典,领略文学魅力

  

全书厚厚两巨册,近50万字,我认认真真读完了,感到内容丰富,特色鲜明。 1.角度很新。 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很多已经经典化,一般读者熟知情节和理路,要想讲出新意来很难。但这个“文学课”不时有创见泛出。 如陈思和讲《雷雨》、郜元宝讲鲁迅、张新颖讲沈从文、金理讲路遥、陈晓兰讲萧红、李丹梦讲闻一多、严锋 讲刘慈欣、王小平讲白先勇,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题域很宽。 书中分为诞生、童年、青春、女性、爱情与婚姻、在路上、困顿、生活的艺术、人性深处、超越生死等十个单元。 每个单元之下有若干堂课,如“青春”单元下,有张业松讲周作人的《初恋》、汪曾祺的《受戒》,都和青春爱情有关。 3.探幽烛隐。 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对作品作出精深的解读,发掘普通读者看不到的地方。 同时,也注意挖掘一些我们平时不太注意的作品。如陈思和讲徐志摩的《婴儿》,段怀清讲王韬的《漫游随录》和梁启超的《欧游心影录》、郜元宝讲王独清的《我在欧洲的生活》等,都可能是普通读者不太关注的。 4.表现人性。 文学是人学。所有的讲稿几乎都在讲人。我对第九单元“人性深处”印象最深,如老师讲张爱玲《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性饥渴、萧红《马伯乐》中的巨婴式男主人公等,让人看到人的多样性、丰富性。 5.通俗易懂。 由于是讲稿,受众比较广,老师们没有用过多的难解的术语来讲,即使是专业话语,也注意用通俗的语言来表达,增强了接受度。 担纲“文学课”文学的老师,来自复旦、华东师大、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全部在上海,堪称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海上学派”或者“海派”。 上海自近代开始,常常得风气之先。这些老师讲文学课,自然也受“海派”文化的影响,在阅读讲稿时可体会出他们含蕴深广、兼收并蓄、善于创新的特点。 这套书,对于读中文系的人,或是文学爱好者,实在是很好的辅助读物。

  《中国文学课》读后感(四):普及与深入

  

《中国文学课》是中国现代文学课,是大学教师面对大众的普及课。既然是普及,便有了“度”的把握,这就有些难办,过浅有小看“看官”/听众的嫌疑,过深,落了听不懂的尴尬,那尝试调节普及与深入的临界线也就有了必要。我很感兴趣这种度的把握,看这些课程时格外留意,试以例释之。

汪曾祺的《受戒》名声极彰,讲它,好讲也不好讲,好讲,因人性的真善美,听者易接受,不好讲,是因出新意有点难。而讲课者抓住了一个点,乃汪曾祺为小说写的最后一句话:“一九八〇年八月十二日,写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这句话很有名,注意者极多,作者也亲自解释过,那我们还能再怎么阐释呢?讲课者引入了一个书画术语:落款。说这行字等于这篇小说的落款,汪曾祺是书画行家,把书画的落款带入了自己的小说里。“《受戒》的落款中隐藏着解读作品的关键信息,提示这作品的创作情境及意图等,如果充分解读了它,其实也就无须乎作者在作品之外自我阐发了。”我看这就是普及课程的深入环节,这样的深入是渐进的,听众能听得懂,能接受,也能变读小说的囫囵吞枣为稍稍细想一下。

再如,鲁迅写过一篇文章《喝茶》,许多人读过,周作人也写过一篇《喝茶》,许多人也读过,读过也便读过,但两篇文章存在什么关系,就未必有太多人知道。鲁迅此文写于一九三三年,周作人此文写于一九二四年(且于一九三三年又收入《知堂文集》),鲁迅是熟读二弟作品的,要说他写与二弟同题文章时没想起那篇来,可能性不大,更何况鲁迅的《喝茶》中有着对周作人《喝茶》的隐隐回应,这就更坐实鲁迅是有意的了。这样的联系,显然即是“深入”了,对普通读者而言,不意外地,是新鲜事,听了开拓一下眼界与思路有何不可。

不过“深入”也是有限度的,有些就未必能够“深入”到太深的程度。鲁迅的《颓败线的颤动》,周作人的《老年》,被讲课者拿到一起来讲新文学启蒙者由对青年者的赞颂,到对老年的反思,这是很妙的,很有眼光,历史的维度拓展了。讲稿里,也稍稍提及周作人写此文可能有讽刺鲁迅的意思,这是没错的,因文中“思想界的权威”等语,明确在指向鲁迅;但讲稿毫无提示鲁迅写《颓败线的颤动》的背景,事实上,这篇文章写于一九二五年,那时的鲁迅尚未从兄弟失和的伤痛中摆脱出来,《颓败线的颤动》的写作,曲折隐约地写出了鲁迅的伤心和愤怒,一个垂老的女人为家人服务一生,榨干抛弃的凄苦。写作是一种宣泄,一种抚慰,鲁迅也莫能例外。这样的剖析,对普通听众可能是太深了,也便放弃了。

磨合普及与深入的适合度,很费工夫,很有意思,也很值得去做。

  《中国文学课》读后感(五):好在可以在书中求学

  

翻开《中国文学课》看到陈思和在序言里提到自己出书教学的目的“每年能够考进高校接受正规教育的人本来不多,能够考上复旦这样名校的幸运者就更少,如果我们的人文教育资源能够与他们共享,不管怎么说都是好事。”

这也是吸引我读这本书的原因。虽然无法在复旦课堂上听课,但好在可以从书中求学。

这本书因为面向普罗大众,切入点上选择的也是“从文学看人生”。 书中把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分入了十个主题单元:诞生、童年、青春、女性、爱情与婚姻、在路上、困顿、生活的艺术、人性深处、超越生死。 每一个都是我们一生中会遇到会思考的课题。 如果你对这本书有很高的学术期待,那可能不太适合你。但如果你只是想对中国近现代文学有一个总体概括的入门式的了解,不妨一看。

我自己挺喜欢书中郜元宝讲余华《在细雨中呼喊》的那篇。 他写:“余华既大胆揭露了那个年代中国家庭亲情的普遍丧失和扭曲,同时也看到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人类与生俱来的亲情关系仍然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存在着。《在细雨中呼喊》中,到处可见家庭内部爱的纽带隐蔽甚至变态的存在,犹如灰烬中的余火,给人意想不到的温暖。 比如弟弟舍己救人而溺死之后,父亲和哥哥幻想以此换来褒奖与补偿,这固然令人唾弃,但另一方面,他们起初把弟弟从水里捞起来,轮流倒背着,拔足狂奔,希望救活弟弟,这个场面又充分显示了他们的兄弟之爱和父子之情…

如果用心阅读《在细雨中呼喊》,我们就会发现余华犹如一个冷静的医生,用寒光闪闪的解剖刀,先剥去中国家庭外表上温情脉脉的面纱,露出底下彼此仇恨的关系,然后又继续剥去这层彼此仇恨的关系,露出尚未完全折断只是隐藏更深的亲情的纽带。”

我也喜欢严锋讲王小波《革命时期的爱情》、阿城《棋王》、刘慈欣《三体》的那几篇。

严峰分析《棋王》说:“在小说开始的时候,下棋是对生活的逃避。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又在棋中重新发现了生活,棋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生命意义,我们也随着作品中的人物一起达到了一种复归。这是一种新的层次的复归。 我们知道:世事如烟,风云变幻,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可能遇到各种问题,遭遇生命的低谷,但是我们需要寻找一些更为恒久,更为根本,也更加精神化的东西,比如棋,比如文学,比如思想。”

谈到《三体》中的黑暗森林理论,他写:“黑暗森林理论只是一个纯粹的思想实验、一种纯粹的逻辑推演。它推想的是在大尺度空间,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相互隔绝而又技术飞速增长的文明之间可能形成的关系… 同样的逻辑,我们也能够推导出打破这种囚徒困境的解决方案:寻找可能的沟通手段,拓展可能的生存空间。在所有的选项中,最差的博弈就是封闭隔绝。”

我推荐你在读这本书时,可以先看目录页,你对哪个作品熟悉、喜欢,你就直接跳到那页去看解说。你可能会在这些学者的解读里,看到那个作品里你之前未曾发现的妙处。这种感觉是很让人快乐的。

  《中国文学课》读后感(六):中国文学的气象万千

  

我们是需要文学的。即使在旷野中一次次流浪,一次次找寻,文学仍然是我们的痛楚、我们的忧伤、我们永难割舍的遥远的异域之光。

我们是需要中国文学的。它来自于我们的骨血、来自于我们的胸膛,它是划破黑夜的精神之炬,是从未远离的父母之邦。

陈思和、郜元宝、张新颖三位教育部长江学者教授领衔开设的《中国文学课》结集出版,沉甸甸的上下两本在手,让人对文学、对中国文学有了一个崭新的触碰,文学是需要正名的。作为人而言,我们仍然是需要精神的。

在这个年代,文青似乎已经不止是贬义词,更是在人们熟悉的语汇中渐渐消隐的字眼了。敢于在众人面前理直气壮地说出我爱文学等等类似的话语,好像是近乎不可能的事,还不如说我是社畜、我是主播、我是网红这样的定语来的好让人接受。

看起来文学如此虚幻,它不能带来直接的收益,人们宁可说我是码字的,也不愿说我是作家了。在金钱、房子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面前,文学似乎溃不成军。

但捧读《中国文学课》的这一刻,我仍是有些激动。是的。郜元宝教授对鲁迅的《补天》的讲解中言道:“创造人的神已经死了”,希冀神灵解脱人类的时代已经远去,然而在另一个层面上来看,在人类共同面对疫情肆虐的危机中来看,更高位置的“神”是需要存在的,这个神的名字叫精神,精神不死,现实的困顿与劫难就有安放的去处。文学中,有人的精神。中国文学中,有中国人的精神。

《中国文学课》是用了心思的。无论是篇目的选择,还是章节的编排。赏析的篇目涵盖了鲁迅、沈从文、萧红、周作人、金庸、路遥、老舍、巴金、张爱玲、白先勇、王小波、食指、舒婷、莫言、王安忆、严歌苓等等各个时期大家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百部代表作,划分为诞生、童年、青春、女性、爱情与婚姻、在路上、困顿、生活的艺术、人性深处、超越生死等十个单元,无论从作家的选择上还是版块的切分上,都当得起“中国文学”四字了。尤其是单元的名目,宛如一个人的生命周期,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眉目俊朗的少年,从青春走到生死边缘,从现实的困顿到人性深处的探访,足够精心。

作为一本音频课程的实录,《中国文学课》体现了鲜明的课的特点,即一课一讲,聚焦落地。难能可贵的是。每个讲解都是活生生的,具有鲜明的解说者的个人风格,敢于提出观点、敢于亮出自己,就像陈思和教授讲《雷雨》,选取的切口是“那个女人连名字也没有”,讲的是在《雷雨》当中从始至终没有出现过的周朴园娶的那个有钱小姐,“这个没有名字的女人,就好像是英国小说《简爱》中那个阁楼里的疯女人一样,是一个空白,而这个空白正表达了旧时代的中国妇女最悲惨的命运”。其他的篇名也让我们对内中乾坤有诸多的想象,如《我们为什么要一次次流浪》《为什么小和尚的恋爱是美的》《人性的幽光到底能照多远》《最悲的悲剧,充满了无耻的笑声》等等,在文学批评要么晦涩艰深,要么不痛不痒的尴尬态势中,我们是多么需要勇于亮剑并且剑气如虹的局面。所谓文人风骨。

再一次触碰“理想”、“精神”诸如此类的字眼,欣喜之余格外珍视。期待书斋深耕的学者更多地站在台前,引领风气,惠及大众。期待中国文学理想不堕,精神不灭。

  《中国文学课》读后感(七):中国人学课

  

第一次听到“文学就是人学”的说法,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有类似新的认知和感触,不断有新的尝试和学习,就像人生的路途中不断有惊喜一样,充满了探索未知和认识自己的幸福。《中国文学课》书中点评的文章,有的自己以前看过,但在老师的指点下,又有新的认识和感触,如同再读一遍书中的内容一样;还有的以前没有读过,但是听过其中的内容,或者只是认识作者,在老师的带领下读了一遍,读到了书中一些部分,算是以偏概全了,也很有收获。

文学都包括那些内涵呢?既然是人学,只要是涉及人的生离死别、喜怒哀乐甚至是人性内部的解剖,都可以列入文学的范畴。诞生、童年、青春、困顿(中青年期)、超越生死这些就是从生到死的探索,女性、爱情与婚姻、在路上、生活的艺术、人性深处则是文学课题中最引人思考的几个话题,这些话题之下集结了很多近代中国文学名篇名著,以我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出来,或者小说或者散文甚至还有话剧等等,述说生活的故事,剖析人性的好坏,更是把社会的现象、人性的真相用文字等方式表现出来,唤醒人们对时代的审视、对社会的剖析、对人性的品评。

还记得有一次,一位前辈问我:“你读了很多书,读懂人性了吗?”我当时就傻了,没有回答出来。后来我想了想自己这些年的阅读经历,只能说通过阅读对人性有更多的了解的,但是要说能“懂”,真的没有做到。通过阅读,我看到了更多的精彩,也对很多知识的领域有了探索,阅读是一种文字的旅行,是自我的克服,更是人性的深入了解,过程中的精彩便是我阅读的动力,即便没有读懂,我也会继续阅读下去。上述问题放到今天这本《中国文学课》的阅读中,或许可以问:“这本《中国文学课》写透了人性了吗?”自然答案也是否定的,但是通过这本书,我们看到了近代以来中国文学的经典名篇,这些名篇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人性表达,在中国近代文学的宫殿中描绘了精彩的篇章。书中的老师还解构了众多作者创作的背景,以及对作者本人的性格剖析,这样就把文学作品和作者本人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并且一起展现给读者,让读者的阅读有了一个更全面的角度:作品中的主人公为什么那么做?作者通过主人公想表达的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有的一一揭开,让我们恍然大悟;有的问题依然半遮半掩,让我们更有继续追问的动力。

既然是中国文学课,就是中国人写的作品,是关于中国人的故事,作为剖析中国人的人性的工具,我们阅读的时候不会有读外国名著的陌生感,不会有跨文化的距离,感觉书中的故事就是发生在我们周边,即便是五四期间的故事,到现在发生的很多事情都有当时的影子;感觉人性的剖析有很多可以“见贤思齐、见不贤思己过”的借鉴。与西方文学探索追求的自由、民主不一样,中国文学的重点则更多在于描绘人们生活的艰难,以及在矛盾和困境中的一种务实的选择。人性的善恶美丑一直都没有一个恒定的评判准则,这诚然是理性主义者的挫败,但文学家们正是因为这个不确定性,写就了一篇又一篇出色的作品。

我是一位文学爱好者,从学生时代的积极投稿,到工作以后坚持阅读写评,这次看《中国文学课》里面老师们的点评,也着实看出了自己功底的浅薄、表达的不充分,但不要紧,我会继续好好阅读、提升文学修养,因为文学也成为我生活的必需品。有时候也为自己写成的一点点文字感到欣喜,也会为自己的想法变成铅字感到骄傲。偶尔的联系中,大学同学老庄也会问我:“最近有没有写点文章、掉几滴眼泪啊?”已经褪去了学生时代的莫名感伤,如今文学带给我的是对人性的深入阅读,对人生的通篇解读,我的内心对未来更加笃定,对生活充满了热爱。

2020/9/2

  《中国文学课》读后感(八):走进生活的中国文学课

  

《中国文学课》共分上下两册,是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四所大学,十三位名师讲授的有关中国现代文学课程。这门课程最初开展于喜马拉雅音频平台,收听超过1554万人次。为了进一步将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开放向社会,让更多的学习者受益,四川人民出版社将这门线上课程的讲稿出版,于是便有了今天的这两本沉甸甸的《中国文学课》。

阅读《中国文学课》首先要清楚的一点是,这门课程并不是讲述整个中国文学的历史,而是截取了其中一段——以鲁迅为旗帜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更为大众所熟知的当代文学史,用以点带面的方式,讲述以“五四”精神为向导的新文学、新传统、新人生。文学来源于生活,从文学看人生,洞见经典,寻找那早已写在文学里的答案,其实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中国文学课》既没有按照历史顺序,也没有按作家作品的老套路,而是另辟蹊径,从百部经典名作中归纳出“十大生命主题”,按主题分类讲述文学与人生,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也更容易引发读者共鸣。

作为一个从文学院毕业很久的学生,再次聆听从前如雷贯耳的教授名师们的课程,有种既新奇又兴奋的期待感,好像又回到了大学的课堂,回到了孜孜不倦汲取中国文学营养的“孩提时代”。课程也正好顺应着人生的发展顺序,以鲁迅的《补天》为序幕,按诞生、童年、青春、女性、爱情与婚姻、在路上、困顿、生活的艺术、人性深处、超越生死的十大主题徐徐展开。

还记得老师们曾经不止一次说“文学就是人学”。我们阅读文学作品,其实是在尝试理解百态人生,换言之,也就是对自己生命的理解。所以,文学与人生的故事必然要从生命讲起。陈思和教授选取徐志摩的诗作《婴儿》,对照原文,分析和讲述诗人对生命的诞生描写,不但提升读者的文学感受力,而且点明这一组散文诗的主题中有象征大时代新旧交替的深刻含义,用深入浅出的讲解,讲述了文学中的生命之初,也为之后的讲解奠定了主基调。

冰心的《分》,讲人来到世上就要面临考验;郭沫若的《凤凰涅槃》讲如何面对有缺陷的人生;鲁迅的《社戏》写的是童年;沈从文的《边城》讲的是青春……曹禺的戏剧《雷雨》讲的是女性,陈思和教授用了整整三次课程来分别讲和周朴园有关的三个女人,从女性的主题中分析人物与作品;而严歌苓的《陆犯焉识》被归为爱情与婚姻主题,讲如何用一生去等待……

我们的人生有不同的阶段,也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有的人正值青春,苦恼于成长与爱情;有的人步入中年,体味着《孤独者》与《一地鸡毛》;还有人悠闲自在《喝茶》;有人在《生命的路》上反抗绝望。千百种人生,绝大多数都已经被文学家们用各种各样的体裁与形式表达过千千万万遍,而我们曾经看到过的,只不过是冰山一角。《中国文学课》中涉及的作家作品,涵盖了现代与当代;文学体裁涉及小说、诗歌、戏剧、散文、杂文、美文等众多种类;讲述的内容也不仅限于著名作家、优秀作品本身,还会延伸至如今的某些文学现象与学术问题,引发读者深层次的理解与思考。

作为拥有孩子、母亲、丈夫、朋友、家人、生者等不同身份的我们,如何去认识自己的生命阶段、如何去扮演好生命中的不同角色,是永远的人生命题。通过文学来发生感情的作用,丰富人性的内涵,鼓励人们对真善美元素的自觉追求,提升人们对人生百态的澄明的洞察能力,这便是《中国文学课》的初心。一本书、一堂课,或许并不能给出你需要的答案,但它可以像良师益友般启发你、帮助你,让你慢慢寻找到一条通向自我发现与理解的道路。热爱文学的人通常会拥有更加丰富的人生体验,而一本能够走进生活的中国文学课,可以让我们换个角度聆听来自文学与人生的声音。

  《中国文学课》读后感(九):以“五四”精神为向导的时代之音

  

本书分上下两册,分为十单元,包括序曲与尾声在内共100讲,以“五四”精神为向导,讲中国现代文学。鲁迅一人占了十五讲,周作人、张爱玲各六讲,老舍四讲,其他作家或二三讲,或一讲。曹禺所占三讲全是讲《雷雨》,金庸、刘慈欣、韩寒各一讲。

本书所讲作品,大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作,如萧红的《呼兰河传》、《生死场》,老舍的《骆驼祥子》、《茶馆》,张爱玲的《沉香屑:第一炉香》、《色·戒》、《金锁记》,钱锺书的《围城》等。对于读过这些文学作品的人来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部作品,各人思考角度不同,引起共情的点也不同。将本书中大学教授对文学作品的讲解与个人阅读感受相结合,进而探究不同的挖掘角度和更深的思想层次,曾经熟悉的文学世界便换了一种新的打开方式。对阅读量较小、几乎没有读过书中所介绍的原作的读者,这本书正好能起到“补课”的作用:本书凝聚了多部现代文学作品的精华,辅以深入浅出的分析,是很好的一部指导阅读的手册。读过本书,再按照介绍的书目,将原作一本本读过来,可以提高文化修养,品评文学作品的眼界和水准也会相应提高。

本书第一讲介绍:“文学就是人学……人生的道路就是生命百态,人的诞生就是生命的开始,人的死亡也就是生命的结束。从生命的开始到生命的结束这一段距离,就是所谓人生。文学写的就是人生故事。”讲座专题按人生不同阶段排列,每一单元内容都题材相近,或赞美新生,或鞭挞人性,近似题材不同作品的比较给人一种“浸入式”阅读体验。

从古到今,科技在进步,社会在变革,然而人生都是相似的,人生的烦恼也都是相似的。“五四”之后的这些文学作品描摹的人生百态,放到当下情境,也完全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关于鲁迅的十五讲内容,“困顿”专题就占了四篇。其中《孤独者》讲一个大龄单身男子,因生活所迫,放弃原则,向社会屈服,成了别人眼中的成功者,同时也是背叛了自己做人准则的失败者。在初中时,老师经常对我们说:“不要想着改变社会,社会早晚改变你。”高中时,很要好的同学也提出了要不要坚持原则的疑问,他选择的是宁折不弯,但是又有几个人能和他一样勇敢?面对重压,两腿一软就要跪下去的大有人在,人生处处是妥协。鲁迅的《伤逝》,讲一对自由恋爱并同居的新青年,恋爱的激情被同居的生活琐事磨蚀,男子从推卸责任、横加指责直至抛弃女子,温柔爱意渐渐熄作余灰。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讲一个二十岁的独居女青年,追求爱情,希望有一个完全懂自己的心的男人,结果身边的男人都太差,一直没遇上对的人,导致理想破灭。张洁的《方舟》也似乎传递了一个观点:社会上不是好男人被别的女人抢走了,而是压根就没有好男人。丁玲与张洁都是女作家,作品体现了女人对婚恋的看法,这些观点也是现在网上常常热议的话题,对人生的思考永远不会停止。

铁凝的小说《孕妇和牛》传达了新生命孕育之时所特有的那股强盛而美好的馨香之气,此书借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传达了人性的丰富内涵,鼓励人们即使面对挫折困顿,也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地追求希望——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鲁迅在杂文《忆韦素园君》中说:“认真会是人的致命伤的么?至少,在那时以至现在,可以是的。一认真,便容易趋于激烈,发扬则送掉自己的命,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至少,在发扬与沉静之间,还有文字可以倾诉。

------补评的分割线(严格说来以下的并不是评,只是一个梦)------

  由于看了《雷雨》分析,晚上做梦就梦见周朴园的第2个老婆,剧中没有名字的女人,鲁妈口中的“有钱人家的小姐”,怨灵不散,在雷雨之夜为矛盾冲突推波助澜:周家本来有她的照片,可是她灵魂附在照片上,有时人们看见她的照片表情在变化,于是周朴园就换上了梅侍萍的照片,为“太太的照片”。她又附到周朴园第3个老婆蘩漪的身上,把蘩漪弄得精神分裂。周家的悲剧出自她的导演,她这么做是为了报复所有人……我这梦够拍一部恐怖片。

  《中国文学课》读后感(十):文学:小小的神器

  很多现实中的朋友听闻我写小说,就会问:“你在哪儿写啊?起点还是晋江?写什么类型啊?穿越?悬疑?言情?”得知我写的所谓“小说”还不是连载“网文”,他们便故作有兴趣,敷衍着说你真厉害,来掩饰他们的怀疑与不屑——还有人看这样的小说吗?

  一叶知秋。“文学”这个事,或许在现如今愈来愈快餐化的社会里,位置也愈来愈尴尬了。人们想要更实用的学科,更能指导他们的现世生活,最好是通过抖音三分钟速成、容易掌握跟消化的成功学,让他们——“过得好”。他们会问,文学有什么用呢?文学是不是特别高屋建瓴,跟普通人有很大距离?或者,这个时代,他们还需要文学吗?

  我可以肯定地回答:需要,当然需要。在《中国文学课》序言中,陈思和先生就开宗明义:“文学是人学,好的文学作品一定是表现人、人性、人的生命现象及其折射的人生社会现象。”他接着在《生命是在血泊中形成的》中进一步阐释:“文学就是人学。一般来说,人的生命诞生以前的事情,比如人类生命起源的问题,那是属于人类学的研究范围;人的生命结束以后的事情,比如人死了以后灵魂上天堂还是下地狱,是宗教关心的范围。而文学主要关心的是人的生命诞生以后到死亡以前这个阶段的故事,那就是人生。文学写的就是人生的故事。”

  文学即人学。文学跟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是贴近的、息息相关的。这也是《中国文学课》提纲挈领的要义,整套书的编排真正遵循了这个主题。序曲是郜元宝讲鲁迅《补天》:创造人的神已经死了,人需要认识自己,并依靠自己来重新自我塑造了。这个开篇就堪称出手不凡,定下了整套书的基调——关注“人”,关注我们自己的人性与人生。

  创造人的神死了之后,接下来便是书里的十个单元:诞生、童年、青春、女性、爱情与婚姻、在路上、困顿、生活的艺术、人性深处、超越生死。人的一生都浓缩在这套书里了。选取的篇目有小说、诗歌、戏剧、散文,文学的主要体裁都有兼顾;这些作品大多出自名家手笔:鲁迅、张爱玲、老舍、严歌苓、白先勇、王安忆……讲师也都是来自高校的教授,但讲得并不艰深与卖弄,更多是从“人情之常”的角度切入,让读者能产生思考与共鸣,朴实,平易近人。最让我感慨的是里面有讲到韩寒跟张悦然,那是陪伴我们九零后青春成长起来的一代作家,很亲切。其中我最喜欢郜元宝与陈思和先生的篇章,两位真是慧眼如炬,常有洞见。像陈思和讲《雷雨》的第一篇,提到周朴园的第一任妻子,那个连名字都没有的钱小姐,是一个悲剧中容易被忽略的隐形的悲剧,以前我确实没怎么想过这个人物,这次读得心有戚戚。还有郜元宝讲鲁迅《祝福》,对“我”的深刻剖析,也是我不曾深思过的。很有于无声处听惊雷之感,看得好想上他们的课啊。另外发现了一位没有听说过的天才作家:路翎。默默把他《财主底的儿女们》添加到书单。

  有朋友说,那你说的文学还不是很现实的那种东西吗,就像亦舒说的:“……在现实不可能,故寄望于小说。真实生活苦难重重,荆棘遍地,苦闷无聊之至,你爱看《骆驼祥子》?我不要看,我爱看俊男美女故事,赏心悦目。”

  当然,文学也是有这一方面功用的,负责造梦,让你逃到另一个世界,体验另一种人生,如卡尔维诺在《美国讲稿》里所说:“文学是一种生存功能,是寻求轻松,是对生活重负的一种反作用力。”但我们终究是生活在现世的人,文学当然可以做一种麻醉剂、致幻剂,只要你开心,没人有资格来指摘你。但如果这样久了,一味沉浸在那美丽的幻象里,人的心会渐渐麻木——多少人(我自己身边所见)醉心于虚构的华丽的悲剧,而对现实中的苦难只是感到一种淡漠的悲哀,也许连悲哀也是没有的,只当一条微博似的划过去了。所以我觉得,文学更要有一种镜子与黑匣子的功用,要照见我们的人性,让我们自省,也要记录我们这个时代,记录我们普通人的生活。(鲁迅先生更是把文学当手术刀,要割除患害中国人民心智已久的毒瘤。我们虽不及他,至少也得把文学当一根针,时不时刺痛一下吧。)用陈思和先生的话来说,就是“通过文学来发生感情的作用,丰富人性内涵,鼓励人们对真善美元素的自觉追求,提升人们对人生百态的澄明的洞察能力”。

  当于文学中徜徉时,我们还可以在惠风和畅的时候与王羲之共饮,可以身临其境体验曹禺笔下那个雷雨夜的悲剧,可以悲叹《金锁记》中旧时代对女性的扭曲如此之恐怖,可以在舒婷《致橡树》中感到爱情的真挚热烈与女性的坚强果敢,可以在沈从文《边城》里游览小镇茶峒抒情诗一样的田园风光……

  这就是文学小小的神器作用吧,无论相隔多久,多远,只要人同此心,我们就能触摸到“文学”里面贮存的人性、人情与人的温度,从而达到深层次的共振。更加省悟到作为“人”的尊严、乐欲、挣扎、卑微、伟大与美丽。在迷茫时使人清醒,在悲伤时给予抚慰,在苦闷时让人解下生活的重负……我们可以从这小小的神器里得到许多许多。而《中国文学课》,就是你运用这神器的一把钥匙。

本文标题: 中国文学课读后感摘抄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3048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勇气》影评摘抄认知红利经典读后感有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