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葡萄树读后感锦集

发布时间: 2021-02-14 21:45:2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4

《流浪的葡萄树》是一本由[英]尼娜·卡普兰著作,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4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流浪的葡萄树》读后感(一):前言她叫人去买了玛德琳蛋糕—短小而丰腴,像是用扇贝型的模具做出来的那种蛋糕。这沉闷的一

流浪的葡萄树读后感锦集

  《流浪的葡萄树》是一本由[英]尼娜·卡普兰著作,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4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流浪的葡萄树》读后感(一):前言

  她叫人去买了玛德琳蛋糕—短小而丰腴,像是用扇贝型的模具做出来的那种蛋糕。这沉闷的一天我都在想,明天会更令人沮丧,于是精疲力竭的我机械地往嘴里送了一勺泡了小块蛋糕的茶。温暖的液体和蛋糕刚触到我的味蕾,一阵战栗就袭遍全身,我决定静下心来好好体验这无与伦比的变化。一种精致细腻的愉悦入侵了我的各个感官,可每种愉悦又是相互独立、分离的,不知源自何处。突然之间,世事的无常变得无关紧要,生活的灾难不再能伤害到我,生命的短促显得虚幻不实—这种全新的感觉与爱一样,使一种珍贵的、最本质的东西填满了我身躯;或许这种本质的东西并不在我的身体里,它就是我。

  ——马塞尔 •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我在一个离家很远的地方出生,所以我在回家的路上。

  ——鲍勃 • 迪伦

  进来吧,请坐在我的橡木桌旁,让我为你开一瓶葡萄酒。旅行开始之前,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准备仪式;我的仪式就是,一起喝杯酒。当各个感官准备完毕,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让我们先听一听软木塞突然被拔出的“噗”,再听听琼浆流下时的韵律,然后是酒杯相遇时的祝愿(我喜欢说犹太人的祝酒词“l’chaim”,致敬生命),最后听一声酒瓶放回桌子时与橡木的碰撞。这张大橡木桌是我父母在70年代早期买的,那时他们还是相爱的。这也是我童年记忆最实实在在的遗存,我相信他们分享过的美酒在这张橡木桌上留下了无形的印记。我的父亲有着明亮的眼睛,敏感的味觉,和对葡萄酒痴迷的热爱。他常常站在橡木桌旁,一边倒酒一边开始解说。“这瓶酒呢……”他一张嘴,青春期的我便马上屏蔽他的声音。那么多知识啊,全都落在了装聋的耳朵里,真是极大的浪费!—或许也不算真的浪费了吧。

  父亲去世之后,我渐渐爱上了他生前带我喝过的许多美妙的葡萄酒,拾回了他教给我的那些鉴酒知识,就像他教会我如何阅读。他曾想把他的所知所学倾囊相授于我,所以现在我要接替他,把这些宝贵的知识传承下去,把人与葡萄酒的交流继续下去。

  喝葡萄酒就像是与逝去的祖先们的一场对话,当然,我们谁会真的想下到地狱去,躲过古老传说中守卫冥府的三头地狱犬刻尔泊洛斯,穿过冥河,只为再见上心爱的人一面呢?——即便保证你能从地狱平安归来。相比之下,通过酒来对话实在没什么恐怖的。

  葡萄酒是鲜活的,不断成熟的,变化不止,也可以说它战胜了死亡—这些葡萄原本是要烂掉的,然而它们开始发酵,并由此脱离了“死亡”的命运。还有什么更好的魔法药能带我们穿越到过去呢?我们的感官可以—普鲁斯特非常清楚这一点——但是只有感官是不够的,普鲁斯特的穿越工具是玛德琳蛋糕(这种蛋糕模仿了扇贝的形状,象征着去往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1] 的朝圣之旅)。而我的最好用的穿越工具,就是葡萄酒。我的旅程可以看做是感官的朝圣之旅,同时也是为了纪念曾经教育过我的故人。可是葡萄酒世界那么大,我究竟应该去哪些地方?慢慢地,我想明白了,如果你还没能好好看一看自己所根植的土地,怎么可以仓促就去寻根呢。我得从英格兰开始。不过,首先我得解答两个问题:我是怎么到英格兰的?葡萄酒又是怎么到英格兰的?

  《流浪的葡萄树》读后感(二):随葡萄酒寻根

  

葡萄酒走上国人餐桌若许年,倘说它只是多出来的一种选择,缘何其他的舶来酒不似葡萄酒那样受众广泛?而其中“红的”,俨然与根基深厚的“白的”、“黄的”三足鼎立。适应新事物需要过程,在味觉接受之前,文化先行,葡萄酒的文化内涵无疑在为其传播推波助澜。

这一点,翻阅《流浪的葡萄树:一部葡萄酒文化史》一书的目录便有感触:无论是不是葡萄酒爱好者,对香槟、勃艮第、罗讷河谷、加泰罗尼亚、安达卢西亚、坎帕尼亚这些地名当不陌生。循名酒产地的朝圣之旅何其有吸引力!

作家尼娜·卡普兰原先也非葡萄酒发烧友。父亲去世后,她在父亲留下的藏酒中回味往昔,渐生情愫。父辈们总想将自觉美好的一切倾囊相授于子女,可子女们年幼、年轻时,却常充耳不闻、不以为意。那些耳旁风的轶事,得等合适的条件、合适的时机——或许正如葡萄酒的发酵——方能品出个中滋味,追忆个锦上添花。卡普兰啜饮的不仅是杯中物,亦是与家人的共同记忆、与家族根系的联结。连带地,当她看到一瓶夹着祖父出生证明的酒,便已准备好了踏上旅程,漂泊的家族和流浪的葡萄树奇妙地找到了交集。

何谓好酒,见仁见智。品酒师的标准或是收藏者的风向标,但从源头了解葡萄酒的是葡萄园的庄园主。有别于现代农业对量产的追逐,种植葡萄有点小浪漫:在精不在多,优质的葡萄才能酿出好酒。对此,每位葡萄园主都有自己的坚持。有人打造出昆虫、树木、豆类杂处的有机葡萄园,令各种生物自然调适;有人因地制宜,寻求对策,将环境的劣势变成优势;有人追求时髦,乐于尝试新方法。还有神秘的“生物动力法”,将葡萄中道不明的滋味归于潮汐、晴雨、音乐等因素,信奉者忠于他们的经验之谈。在卡普兰眼里,种植葡萄如同近观人生,有各式各样的生活态度,成功之路也不唯一,但“听故事”的读者能窥得一点共性:葡萄有个性,安逸的环境(肥沃、水分充盈的土壤)会培育出平庸的葡萄,得到的将是平淡无奇的酒。由是观之,历经洗礼的美酒或也蕴含主人的个性。

好酒的标准会随时代而异便不足为奇了。向时,跟醋一样酸的酒未必是失败之作,拜现代技术所赐,我们对抗不确定性的手段比往昔大大丰富了,不至与设想落差太大。卡普兰调侃道,今人若喝到像醋的酒,不是太穷买不起酒,便是太富买了古董酒。倘是后者,固不只是为了舌尖上的新鲜感。

在葡萄酒圣地品酒思历史,葡萄树的迁徙与人的迁徙何其相像,适应了水土,更要融合文化。卡普兰熟悉的英格兰曾被入侵两次,征服者带来家乡的葡萄酒慰藉士兵征战他乡之苦。当地人跟着饮酒,是被征服者定义为“野蛮人”之后,对“文明人”物质生活的憧憬,却由此真正落入了“鄙视链”。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讽刺道,他们的自诩文明,实则是“被奴役的一部分”。好在,葡萄树顽强扎根,个性鲜明的葡萄酒自此多了一地的风味。与之遥相对照的,在最后一章的罗马,回到大教堂、斗兽场、古罗马市集,权力之巅的旧瓶装上古老酒吧的新酒,怀悼以命相搏的历史,更感生命可贵,与故人神交,在此举杯致敬生活。

飘扬过海来到我们身边的葡萄树和葡萄酒,又映照多少故事!相较于探究葡萄树之根,我们更在意的是当下的感受,饮他乡之酒,品的亦是自己心绪,追随若隐若现的本能:偏好一言难蔽,心安即是故乡。

——庚子年读尼娜·卡普兰《流浪的葡萄树》

  《流浪的葡萄树》读后感(三):葡萄酒的传播历史:风土与文化,还是资本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人争战几人回。

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以葡萄美酒开篇,可见在唐代葡萄酒,已广泛饮用,代表着浓烈的西域风情。试想,酿造的技艺和西域独特的风土,令葡萄酒具有了独特的风味。

《流浪的葡萄树---- 一部葡萄酒文化史》作者尼娜.卡普兰,拥有丰富的葡萄酒知识,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父亲的影响,她在书中以游记的形式,将欧洲各大葡萄酒产区的风土人情、酿造技艺展现在我们面前。

在当今以工业品为主的社会化大生产中,葡萄酒是少数无法大规模流水线生产的产品之一,原因在于风味,听起来很玄妙的一个词。可是这个词在国际品酒界,是具有实际标准的词。

风味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葡萄的品种、质量,以及酿造和储存的技艺。借着拉普兰的足迹我们得以走进欧洲著名酒庄,很多酒庄都是家族经营传承的,有自己的葡萄种植园,酿酒工厂,按照不同要求有手工和半机械的,更为重要的是储酒室,地下、山洞不一而足。储酒以后并非什么都不管,发酵以后会有渣滓凝结在瓶壁,需要手工旋转震动,让其充分发酵。葡萄酒庄园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一个经营综合体,酒店等设施一应俱全,可谓是一个全面的业态。

葡萄酒的历史与风味

葡萄酒的历史要和罗马人发生必然的联系,可以说葡萄酒始终伴随着罗马人的发展而发展。在早期罗马,伊比利斯半岛盛产优质葡萄酒,以大口双耳瓶酿造的葡萄酒,成为了罗马重要的采购物资。接着,罗马人学习和改造了葡萄酒酿造,整个意大利半岛也成为葡萄酒盛行之地。

葡萄酒成为了罗马人宴饮的必备,欢乐的源泉。葡萄酒随着罗马士兵的步伐,进入了不列颠,进入了如今的德法日耳曼之地,法国葡萄酒也成为世界闻名的饮料,“香槟”也成为一种文化象征。作者对香槟产地记述非常详尽,有一款香槟名叫“凯撒”,似乎是为了记述罗马人带来了葡萄酒。在此地,每个庄园主都会有独特的传承,种植和酿造,让葡萄酒有了独特的风味。

回到意大利

作者带领我们,走了一圈环地中海葡萄酒文化带,最终来到了地中海之上。多重的文化冲击,地质变迁的冲击,令西西里显出与众不同的重合性,也令葡萄酒具有不同的风味。多火山的地质,让火山土壤变得多样,葡萄品种有55个之多,12种不同的土壤,堪称酿酒师的乐园。

西西里接近希腊,和希腊的文化渊源自不待言。

在巴勒莫作者笔下的意大利,别有一番情致,可以说这就是这本书与众不同的原因之一,不单单是讲述了葡萄酒文化,也结合葡萄酒产地的历史与文化变革。

这本书兼容了游记与历史传记的双重特色,作者又具有散文式的写作技巧和广博的知识,可以成为葡萄酒历史文化,学习开启来看待。

  《流浪的葡萄树》读后感(四):《流浪的葡萄树》:酝酿美酒如同酝酿人生,我们都在流浪、追寻

  

豆大的雨点敲打着透明的玻璃窗,雨天赶上周末,孩子们在屋里打闹,听见妹妹哈哈的笑声和哥哥扔枕头的噗通声,热闹是孩子们的,我拿起《流浪的葡萄树》这本书,坐下来静静翻看。

紫色葡萄叶子、花蕊和一串葡萄组成的画面,给人美的感受,这一周都在阅读这本书。

对于葡萄,大家都不陌生。葡萄酒,现在也很普及,但真正知道葡萄酒的渊源可能会比较少。选择这本书,正是被这本书名所吸引。

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生活中慢慢离不开酒。并且年龄越大,越感觉酒越来越好喝。对于葡萄酒,更是独有一份喜欢,想靠近、深触,去了解它。阅读之后,才感受到,这本书不仅仅是讲葡萄树、葡萄酒的,而是由人的迁移、变迁带着葡萄树的流浪,与其是说“流浪的葡萄树”,不如是说“流浪的人儿”。

作者讲述的是欧洲葡萄酒文化的游记,遵循葡萄酒的历史渊源,探究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的历史与文化脉络。这一带的人儿,由于战争,或是生存,不得不被迫迁移他乡,聪慧的人儿,总能根据自然环境,创造奇迹,带着家乡的葡萄树,在他乡发芽生根。

但“流浪的葡萄树”酝酿的“葡萄酒”始终有着家乡的温存和酱香,种着葡萄树的人儿和酝酿葡萄酒的酒师,都存有“诗和远方的无限美好”,同时都在寻找着“落地生根的长久安稳。”

“进来吧,请坐在我的橡木桌旁,让我为你开一瓶葡萄酒。让我们先听一听软木塞突然被拔出的噗声,再听听琼浆流下时的韵律,然后酒杯相遇时的祝愿,最后,听一声酒瓶放回桌子时与橡木的碰撞。”

作者描述在他童年的记忆里父亲对葡萄酒的热爱,小时候的他并不理解父亲为什么这么喜欢葡萄酒,直到父亲去世后,才渐渐爱上了父亲生前带他喝过的许多美妙的葡萄酒,并慢慢回忆父亲教他的鉴酒知识,就如同阅读一本书一样。

对作者来说,喝葡萄酒就像是与逝去的祖先们的一场对话,慢慢地,追寻葡萄酒去寻找自己所扎根的土地。

对于欧洲的历史,我了解的很少,看相关的书籍也很少,通过阅读这本书,认识到了很多欧洲的城镇,特意看看家里贴在墙上的世界地图,欧洲古老的文化透着坚强、坚韧、勤奋、不怕吃苦、努力奋斗的精神。任何一种文明都应该被赞颂,没有优秀的文明不可能有繁荣昌盛的后代。就像书中所说的那样:人和葡萄都是顽强的,但葡萄更有优势。

葡萄酒是欧洲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现在很多著名的酒庄都在欧洲。我很喜欢的一位明星赵薇,她特别喜欢喝葡萄酒,于是她老公黄有龙就在法国买下一个酒庄送给她。爱屋及乌吗?喜欢赵薇,就在她开的淘宝店买了几瓶葡萄酒。由于不懂欣赏,也就那么个感觉吧。

读了这本书,让我对欧洲葡萄酒的文化更多的了解,书中作者的语言夹着人生的哲理和对生活的认知,加上酒的香味,让人微醺的同时,思考着人生之意义,不管是人还是葡萄树,我们都在不断流浪、扎根、生长、寻根……

  《流浪的葡萄树》读后感(五):原来中国神话中能听到牛郎织女私语的葡萄树,在欧洲神话里更是生命之树

  年幼的我曾经无比的向往拥有一个有着大大葡萄架的院子。于是再三央求妈妈去讨来葡萄苗,撅着小屁股虔诚的种在花园里。但是没有等到葡萄成荫,我就已经长成了不再相信童话故事的大人。 一切源于大人讲的一个故事:传说织女被抓走后,牛郎用箩筐挑着两个孩子在后面追,王母拿着簪子往身后一划,一条滔天大河把牛郎织女永远的隔开了。 到了晚上,牛郎做了一个梦,梦到沿着葡萄架可以爬到天上见织女,他半夜起床,果见院子里一葡萄树从天而降,牛郎喜出望外,很快沿葡萄架爬到了天上,见到了织女。以后每年的七夕,人们在葡萄树下就能听到牛郎织女在窃窃私语。 我和小伙伴们无数次的排排蹲在别人家的葡萄架下,竖起耳朵探听,但是除了虫鸣声外似乎再没有其他声音,但是葡萄树在我心里的神树形象屹立不倒。 其实关于葡萄树,外国人也有着非常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化。《流浪的葡萄树》的作者尼娜·卡普兰开启了一段关于葡萄酒的寻根之旅,用游记的方式记录了一段段葡萄树的迁徙、扎根、生长。她的父亲是位资深葡萄酒爱好者,对各种葡萄酒文化有着深深的痴迷,经常带着她品尝讲解各种葡萄酒,企图把自己所学鉴酒知识倾囊相授,但是青春期的尼娜用装聋阻挡父亲的灌输。直到父亲去世后,她发现自己却渐渐爱上了葡萄酒和它深厚的历史文化。 当我倚在窗边翻开这本书时,脑中浮现的是赵薇和她身后光秃秃的葡萄树桩,她说,这些葡萄树年龄平均三四十岁,正是最好的年龄,恰如如同人到中年,有了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处变不惊的人生态度。 不止赵薇,国内很多明星都对葡萄酒情有独钟,比如徐峥、刘嘉玲等,其实人喜欢上一样事物,更多的是了解了它背后的故事和情怀,那么葡萄酒为什么能始终风靡欧洲呢? 一、葡萄酒是欧洲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葡萄树的故事就是一段段背井离乡的故事,人们喝起它更多的是寄托了对远方故土的一种思念和热爱。很多犹太人认为,“知识之树”本该是一颗巨大的葡萄树而不是苹果,亚当是第一个被驱逐流放的人,或许还是第一个酒徒。4世纪的犹太学者拉夫·奇斯达认为,上帝责骂挪亚醉酒时说:“你难道不知道亚当做了什么才被逐出伊甸园吗?是酒让他走向了毁灭。” 基督徒们相信,耶稣就是“真正的葡萄树”,认为葡萄树的“生存之根”,葡萄被榨汁时流淌出的“血液”是耶稣受难的重现,而最终酿造完成的葡萄酒就代表着“耶稣的复活”。他们把教堂修建在高处,让葡萄树爬满山坡,认为这样就可以离天堂更近一些。    二、葡萄树和人一样生命力顽强。 在每一个酿酒国家,都能听到这样的话:“葡萄树需要经受苦难。”并不是说葡萄树比人更喜欢经受苦难,只是它们更能克服困难。最好的酒往往酿自生长于险峻地势的葡萄,而如果你把葡萄种在肥沃的、水分充盈的土地上,你会收获更多的葡萄,酿造出许多额外的、口味平淡无奇的酒。就像犹太人被迫漂泊他乡,被赶出自己的家园,甚至是被驱逐几十次甚至上百次后,自然而然就会对下一个居住地的地主失去信任,而历史上对犹太人的辱骂,都是源自于他们的居无定所和对自己生活的国家一直缺乏忠诚。 三、葡萄树象征着婚姻和爱情。 果树女神波摩娜被维尔图努斯求爱时,对面有一颗榆树,树上缠满了一串串泛着微光的葡萄,他说:“如果那颗树孤零零的站在那里,没有伴侣,没有葡萄藤,追求它的就只有它自己的叶子。如果葡萄藤没有和榆树结合,没有攀上并依靠着榆树,那它就只能孤独地躺在地上。”波摩娜竟然被这样笨拙的表白打动了。 葡萄还是诱惑与危险的象征。 在韦兹莱山顶有一座巨大的修道院,精美绝伦的雕刻柱顶,一条蛇缠绕在知识之树上,正诱惑夏娃吃树上的果实:一串饱满的葡萄,亚当在一旁眼馋着。这些雕塑是故意用来警醒世人,提醒那些尽情享用葡萄酒带来的舒适与活力的人们,危险的诱惑永远在你身边伺机而动。 落地生根或许是人类灵魂最重要的需求,我们却几乎意识不到。西蒙娜·薇依 葡萄树和人一样对环境有很强的的适应能力。没有任何事物是一成不变的,我们首先要欣然拥抱一切不确定性。就如同葡萄酒,它本身也是风土的一部分,同样品种的葡萄树,每一年光照和气候不同、地点不同,酿造出来的葡萄酒味道就完全不同。所以有些年份的葡萄酒深受行家的追捧,而同一个品种的其他年份酒却平平淡淡。 四、葡萄树是饱受战乱之苦的人们精神的慰藉。 被移植到别处的歌海娜葡萄树,会留有它发源处的一些特点,也会增添一些新地方的特色,就如同人们对家庭的依恋,无论我们漂泊到哪里,在最深处的感情里始终清楚地知道我们来自哪里。 哈那吉德在诗中这样写到:“即使每一位哀悼者眼中流下泪水,心中滴下鲜血,他的哀伤也能在葡萄酒中烟消云散。” 《旧约》中许诺过:“国家与国家之间不再刀剑相向,他们都坐在自己的葡萄树下,无花果树下,他们不用惧怕任何人。”可见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祈盼是如此强烈,唯有葡萄酒能为他们带来安全感。 结语:我们依赖土地,了解自己的过去,为孩子们的未来做打算,但是其实我们并不善于做长远规划,而留给后代的葡萄树和葡萄酒却可以穿越历史,让我们和祖先隔着世纪对话。就如作者尼娜在完成葡萄酒的寻根之旅后,回到家里那张橡木桌前,拿起酒杯的她仿佛与父亲重逢了,“我脑海中的父亲头发还是黑色的,蓝眼睛里闪烁着光芒,他闻了闻酒杯,晃动了一下杯子,然后他的酒杯轻轻碰上我的酒杯。我多么希望杯子相碰时,我们的手指能再触碰一次,然而再已不可能了。”

  《流浪的葡萄树》读后感(六):葡萄趣闻

  

鲜活的葡萄酒,不断成熟,变化不止。

有人说它战胜了死亡,摆脱了腐烂的命运,摇身一变,成为泛着酒红色泽,伴着馥郁芬芳的美妙琼浆。

也有人说它是时间的凝结者,当软木塞突然被拔出那刻,随着“噗”地一声,氤氲的酒香弥漫开来,那是过往时光独自的芬芳,是当年的阳光雨露和时光。

在没读这本书之前 ,你也许知道欧洲人爱喝葡萄酒,仿佛血液里就流淌着葡萄酒香,但你可能不了解,这宝红色的玉液琼浆的传播得益于基督教徒。它的流行背后也是一部欧洲人民的迁徙史。

读《流浪的葡萄树:一部葡萄酒文化史》(以下简称:《流浪的葡萄树》),就像带着五感,跟着作者游览着欧洲4国16城。

作者妮娜既是一名记者,也是一名犹太人。她对葡萄酒的热爱来自于从小父亲的耳濡目染。在她父亲去世后,妮娜便根据父亲留下的笔记学习葡萄酒鉴赏,一路探访到英格兰,法兰西,西班牙和古罗马的酒庄,写下这本《流浪的葡萄树》。

阅读此书,看到两则和常识不太一样的的知识点,十分有趣,分享给你。

葡萄怕是水果界中最有宗教地位的水果了

我们都听过亚当和夏娃的故事。人们都道夏娃是从“知识之树”上摘下了苹果。

可你知道吗?其实不少人认为,夏娃摘下的,是葡萄。这棵树,是葡萄树。

这大概是因为,拉丁文中,“知识之树”是“pomum”,意思是“果实”,译作法文时被译为了“pomme”,即“苹果”。苹果树一说由此诞生。

而关于谁是“葡萄树”?

基督教和犹太教各有各的看法。

基督教:

基督教徒们相信耶稣就是“真正的葡萄树”;认为葡萄树的“生存之艰”、葡萄被榨汁时流淌出的“血液”是耶稣受难的重现,而最终酿制完成的葡萄酒就代表着耶稣的“复活”。

犹太教:

葡萄酒和葡萄树在《旧约》中被提到超过800次!——多次把以色列比作一棵葡萄树。

耶稣,基督教创始人。以色列,现今世界上唯一一个以犹太人为主体民族的国家。葡萄树竟被比喻为这两者,地位可见一斑。

富饶的土地上只能酿出平平无奇的葡萄酒

每去一个酿酒的国家,我们都能听到这样的话:“葡萄树需要经受苦难。”意思是最好的酒往往酿自生长于险峻地势(比如多石而缺水的斜坡上)的葡萄。

从前听说只有特定产区生产的香槟才能被称之为香槟,我还想那必定得是片肥沃富饶的土地。

读到《流浪的葡萄树》,才知道,酿造香槟用的葡萄需要的是白垩土。这种土渗水性极强,状如粉笔灰。用这种石灰岩种出来的葡萄所酿的酒才会口感丰满,富含层次。而在水分充盈,肥沃的土地上种出的葡萄酿出的酒,味道只会口味平淡,平平无奇。

香槟区的白垩土(网图,侵删)

不仅需要恶劣的土壤环境,葡萄树的生长还需要冷冽的寒风加持。

每年的地中海沿岸的干冷北风(mistral wind),必不可少。这种风能有效防止葡萄霉病。这与我们说的“瑞雪兆丰年”类似,都是大自然的奇妙和馈赠啊。

结语

《流浪的葡萄树》是本杂糅了葡萄酒,宗教,欧洲历史,地理知识的书。内容围绕着作者的葡萄酒探索之旅展开。作者细腻生动的笔触,鲜活的语句,让人忍不住翻了又翻,读了又读。如果你对葡萄酒感兴趣,不要错过这本书,谢谢。

-----

流樱

书评人

流,水流则活,一池冬水涌动,是为凌厉的冰泉

樱,热烈灿烂,全时空投入生命

  《流浪的葡萄树》读后感(七):一部欧洲葡萄酒文化宝典

  

世间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人生第一杯葡萄酒和第一个吻。——作家马蒂·鲁宾

在古代,酒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呢?据传,有一次,杜康偶然把剩饭放在了空心的桑树里,经过了数日的发酵后,散发出阵阵芳香,还流出一种液体。

杜康好奇,尝了尝,感觉味道不错,受到了启发,发明了酒。

杜康擅长酿酒,因而被称为“酒圣”。

酒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酒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象征。

打了胜仗要喝庆功酒,所以有“今日同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

心情烦闷要喝酒,所以有“举杯消愁愁更愁”,有“与尔同销万古愁”;

壮胆前要喝酒,所以有武松打虎前的十八碗酒;

受刑前也有“断头酒”,酒文化始终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在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酒应该说是白酒了,而西方最有代表性的酒应该是葡萄酒。葡萄酒其实在西汉时期就传入我国了,唐代诗人王翰的诗里也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诗句。

而作为西方酒类的重要代表,葡萄酒的起源、发展也是历史悠久、历经沧桑。

如果你想了解葡萄酒文化,想了解葡萄酒背后的历史,就一定要看看这本“欧洲葡萄酒文化宝典”《流浪的葡萄树:一部葡萄酒文化史》。

这本书在2019年获得了“路易·侯德国际葡萄酒图书奖“,2019年获得了“福南&梅森年度酒类图书奖” ,这两个都是饮食文化届的知名大奖。

这本书虽然以葡萄酒为切入口,但是不止于葡萄酒,而是带我们一起探索欧洲大陆的历史文化,将历史、文化、艺术、美食、旅游融合在一起。

我们也好像跟随作者一样,来了一次葡萄酒美食之旅,从英格兰出发,作者带领我们游览了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的美酒庄园,也带领我们参观了各种酒窖、葡萄园以及与葡萄酒有关的历史遗迹,寻找葡萄酒的根。

作者尼娜·卡普兰是一个记者,曾经在《时代周刊》《卫报》工作,同时她也为《品醇客》《泰晤士报》《国家地理旅行者》等媒体撰写葡萄酒专栏,她热爱葡萄酒,喜欢旅行和艺术。

这本书是一本关于葡萄酒的旅行散记,也是她的寻根之旅。她是一个犹太人,从他祖父母那一代开始的流浪也深深影响了她,从澳大利亚到英格兰到土耳其,“家”对她来说是一个复杂的概念。

她对葡萄酒的热爱和痴迷,一部分是因为继承了热爱美酒的父亲,一部分来源于她的犹太传统,因为葡萄酒是犹太人各种仪式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作者在书中讲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那就是很多犹太人认为,“知识之树”并不是一棵苹果树,而是一棵葡萄树,之所以被认为是一棵苹果树,可能是人们对拉丁文的错误翻译导致的。

在拉丁文里,“知识之树”是“pomum”,果实的意思,而在翻译成法文的时候变成了“pomme”,苹果的意思,而亚当或许是第一个酒徒,他被逐出了伊甸园是因为他经常酗酒。

4世纪时的犹太学者拉夫·奇斯达认为,上帝在责骂诺亚醉酒时曾说:“你难道不知道亚当做了什么才被逐出伊甸园吗?是酒让他走向了毁灭!”这可以证明“知识之树”本该是葡萄树,因为苹果酒的度数要比葡萄酒低很多,不足以让人失去理智而犯错。

说到葡萄酒有名的产地,我们可能会想到法国的波多尔和勃艮第、西班牙的里奥哈、意大利的巴罗洛等,而葡萄酒口味的不同,是受了很多要素影响的,包括土壤、气候、水源,甚至酿酒师使用的方法都影响着葡萄酒的口感。

作者在文中说:

每去一个酿酒的国家,我们都能听到这样的话:“葡萄树需要经受苦难”,意思是最好的酒往往酿自生长于险峻地势(比如多石而缺水的斜坡上)的葡萄。

比如说,我们熟悉的香槟酒,是一种富含二氧化碳的起泡白葡萄酒,因原产于法国香槟省,因此而得名。

酿造香槟用的葡萄树需要种在白垩土里,在西班牙南部和英格兰南部的丘陵的白垩土是比较好的,因为渗水性非常强,葡萄树的根要扎得非常深,才能吸收到水分。

如果把葡萄种在肥沃的土地,也会收获很多葡萄,但是这些葡萄酿出来的酒口味会比较平淡无奇。

这一点好像人一样,虽然顺境也能出人才,但是有时候逆境更能激发出人的内在潜力,所以当生活没有那么一帆风顺时,不用抱怨,让自己更深地扎根,一定会收获美好的果实。

结语:

请赐我几卷书、法国葡萄酒、水果、晴朗天气以及不知由谁弹奏的悠扬音乐。——英国诗人约翰·济慈

美酒伴书香,也是快乐的一天!

  《流浪的葡萄树》读后感(八):葡萄酒中有故事,你要听吗?

  

我是一个葡萄酒“小白”,一来自己喝葡萄酒的次数屈指可数,二来所知的葡萄酒知识少的可怜。

但我一直都想给自己补上这一课。毕竟,现在葡萄酒越来越多的在电视荧幕上出现,也在日常餐桌上越来越常见,不论是作为日常谈资,还是品尝需要,如果能对葡萄酒的知识略懂一二,也能添色不少。

在朋友的推荐下,《流浪的葡萄树》走进了我的视野。乍看名字时,我差点错过了这本书,误以为是讲葡萄树的相关知识,又或者是一本情感小说,而其实,这是一部关于欧洲葡萄酒文化的游记作品。

作者从英国出发,前往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在当地的葡萄园、酒庄以及古代遗迹中畅游,作者在寻找自己的根,也在寻找葡萄酒的历史和文化。

一、流浪的是葡萄树,也是人。

葡萄酒跟随着罗马人的征战得以传播。

罗马人征服高卢人(大约分布于法国、意大利北部、西班牙一带),带去了葡萄酒,高卢人用征服者的酒来抚慰自己被征服的伤痛,在他们流浪到不列颠北部时,也一起带去了葡萄酒。

可以说,葡萄酒之所以流浪,之所以在英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扎根,是因为曾经的人们被迫远离故土,它们唯有跟随至此。

流浪的不只是葡萄酒(毕竟古时的贸易没那么发达),还有葡萄树。

罗马人认为,广泛种植葡萄是文明的馈赠,因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畅饮才是真正享受生命中的快乐。

而葡萄树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植物,这些原本野生的葡萄树即便在贫瘠的土地上也能茁壮成长。

葡萄树随着人流浪,到一处新的土地,便努力扎根——新的土壤、新的风俗习惯、新的语言以及新的名字,直至再酿制成新的葡萄酒。

在英语中,“文明”(civilisation)的词根和本义都源自于古罗马词语“城(civitas)”,指的是组成一座城的所有公民的共同体。流亡的人们到达一片蛮荒之地,定居下来,建造城市,种植葡萄,便是带来了“文明”,也是表达他们对所离开的文明的眷恋。

葡萄酒就这样,成了连接遥不可及的故乡和眼前陌生之地的纽带。

二、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风土”酿造一方葡萄酒。

《流浪的葡萄树》既是葡萄树的寻根之旅,也是葡萄酒的“发现”之旅——发现那些藏在葡萄酒中,关于“风土”的故事。

“风土”这个词没有英文直译,它的含义既包括某种特定地区的土地,也包括比土地更神秘的东西,它综合了葡萄种植的多种要素,包括土壤、气候、水源和环境等。

“风土”对葡萄酒口味的影响至关重要。“风土”不同,会使得某一带的葡萄酒的口味,跟相邻地点用同一种葡萄酿出的酒的口味差别巨大。如果你一个酒庄一个酒庄喝下去,会发现同样的葡萄酒口味会随着酒庄的不同而改变。

一直好奇葡萄树种植在哪些土壤上比较好,肥沃的土地、充沛的雨水、明媚的阳光,应该是首选吧。看了《流浪的葡萄树》,才发现这种想法错的离谱。

生长环境太好的葡萄,酿出的酒非常单调无趣,在南下或东向的浅层土壤上,或者陡峭的山坡上,不太好的生长环境,对于酿酒葡萄才是更好的选择。

例如,酿造气泡酒最适合的土是白垩土。白垩土,“要求”葡萄树必须把根深深扎下,才能从远古海洋生物遗骸的孔隙中汲取水分。即使降水足够充沛,但雨水在白垩土中也存不住,很快渗到地下,葡萄树必须艰难的把水从地下找回来,这种艰难的扎根生长,是葡萄最终呈现好品质所必不可少的过程。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葡萄酒如此,细细想来,人也一样。

三、在现代餐桌,葡萄酒该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

关于葡萄酒的历史、知识还有很多,《流浪的葡萄树》中继续为我们娓娓道来。

我以前零零碎碎从不同的媒介了解葡萄酒知识时,看的文章越多,心中的疑问也在滋长:挑选葡萄酒那么多讲究,看起来那么复杂,产地、年份、怎么喝、什么时候喝等等,好怕糟蹋了一瓶好酒,何况很多好酒我既喝不到,也喝不起,总之,文章看完了,感觉葡萄酒离我更遥远了。

但在看《流浪的葡萄树》时,我开始慢慢释怀:固然,好的葡萄酒和不好的葡萄酒,可以分辨,但不管哪瓶葡萄酒,都装着属于它的故事。

你懂得如何识别好的葡萄酒,又负担得起,买得到,好酒遇懂得的知音,是一大幸事,但是根据自己有限的知识挑选到合心意、又符合自己消费能力的葡萄酒,陪伴亲朋好友小酌一杯,也别有风情。

都说,我有故事,你有酒吗?

如果你细品,葡萄酒中自有故事。

  《流浪的葡萄树》读后感(九):一部关于葡萄酒的文化之旅

  

这不是一本关于葡萄酒的科普书,而是以葡萄酒为桥梁串起现在和过去的历史文化之旅。书中有葡萄树、葡萄酒的知识,还有美食、历史遗迹、神话、宗教、历史、文化、文学、酿酒师、历史人物,是一场穿梭在时空隧道中的文化思想之旅。

作者尼娜有丰富的葡萄酒知识,是多家媒体葡萄酒专栏的作者,她的犹太裔身份为这趟旅程增加了一丝不一样的味道。

葡萄酒、文化和人是这本书最重要的构成元素。

通过这本书,了解葡萄酒背后的知识才能知道为什么葡萄酒在西方文化中如此重要,与其了解葡萄酒礼仪和选购葡萄酒,不如踏踏实实了解葡萄酒文化。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了解窗口,内涵丰富。跟着作者的脚步我们探索折关于葡萄酒的历史。

为什么葡萄酒是欧洲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

葡萄酒在宗教仪式中拥有神圣的作用。不论是罗马人、基督徒、还是犹太人,他们祈求神明的时候,都是借助葡萄酒的神奇力量。

罗马是现代西方社会的基础之一,基督教是西方最核心的宗教之一,犹太教又是基督教的基础(两种宗教都源于《旧约》,基督教保留并修改了犹太教中关于面包和葡萄酒的祝祷)。葡萄酒,即是上帝的恩赐也是上帝的祭品,即是一种象征,也是一种希望;更重要的是,它是犹太教和基督教两种信仰的共同核心教义。在犹太人眼中,耶和华的葡萄园,就是以色列人的家,他所喜爱的树是以色列人,葡萄酒是丰收和丰饶的象征。

什么样的土地产好葡萄酒?

起初,我与作者一样以为肥沃的土地长出的又大又甜的葡萄一定是酿造好酒的最佳原料,事实恰恰相反。果树和谷物喜欢平坦肥沃的土地,葡萄藤则更适应陡峭的山坡,最好的酒往往酿自生长与险峻地势,多石而缺水的斜坡上,白垩土,鹅卵石,火山泥,石灰岩等等艰难的环境中。

酿造香槟的葡萄需要种在白垩土,这种像粉笔一样的岩石渗水性极强,葡萄树的根需要扎的非常深才能吸收到水分。如果你把葡萄种在肥沃的、水分充盈的土地上,你会收获更多的葡萄,酿出额外多的、口味平淡无奇的酒。一株生长在陡峭山地的葡萄树,树上的葡萄只够酿一瓶葡萄酒,有时甚至只能酿出半瓶酒,在山下的葡萄树,一株可以酿出5瓶葡萄酒。

我们怎么选择葡萄酒?

葡萄酒知识非常繁杂,从葡萄品种,种植方式、酿造方式,等级分类,不同酒庄的特点,连尼娜这个内行人都说需要不断学习。喝葡萄酒一定要掌握这么庞大的知识吗?

尼娜说,你不需要把每个葡萄园的特点都烂熟于心,除非你愿意一生致力于此。跟一个好酒侍师聊天,和你珍惜的同伴吃饭时畅谈时人生最大的乐趣之一。她和大多数人一样,买不起最好的勃艮第葡萄酒,就算买得起也买不到。所以她买那些自己喜欢又负担起的酒,也买负担得起但不知道自己是否会喜欢的。

的确是这样,有些价格昂贵的酒可能是因为葡萄品种稀少,种植和酿造方式符合行业认证,但是那些没有经过认证,没有采用机种植的葡萄,未必酿不出好酒。

关于葡萄酒的哲学思考

帝国也好,人也好,葡萄酒也罢,这世上没有什么是永恒的。葡萄酒一向是治愈人类烦恼的良药,不管你的烦恼来自胆结石,还是无聊烦恼。葡萄酒和人一样,成长到某一特定时刻才会呈现出最佳状态。

因此我们首先要学会适应环境

最适应某个地方生活的人,究竟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还是最善于从这个地方汲取养分的外来者?

在葡萄酒届,“双国籍”、“多国籍”的情况一直存在。赤霞珠、长相思和希拉,它们是成功的国际葡萄,除了在本土生长,加州的赤霞珠、新西兰的长相思、澳洲的希拉葡萄都成为成功的“移民”,它们可以与只有当地人才知道的“土著”葡萄品种在同一种土壤,甚至同一个酒瓶里和谐共存。

再比如,巴利斯卡葡萄后来被移植到波尔多,成了那里的比图里卡葡萄,后来又从波尔多风靡全球。

然后我们要保持创新的能力

人的最可贵之处是永远像婴儿一样对事物保持好奇心,不断的尝试新的事物,这是人类进步和创造奇迹的基础。每一种新的葡萄酒都是酿酒师在不断的尝试下突破传统的创新。好的酿酒师和大多数普通人的区别在于,好酿酒师非常清楚自己不知道什么,他们会把这种无知看作挑战和机会,而不是失败。永远尝试,永无止境。

如果你了解很多更多关于葡萄树,葡萄酒的知识推荐这本《流浪的葡萄树》,如果你对希腊神话,罗马史有一定了解,阅读起来会更有趣味。

  《流浪的葡萄树》读后感(十):葡萄酒世界里的光

  

葡萄树会流浪?

《流浪的葡萄树》,有意思的书名,葡萄树怎么流浪?难道是植物猎人带着葡萄树去新的大陆?读了书以后,才知道流浪的不是葡萄树,而是为了看葡萄树而四处游走的作者。流浪只为追寻葡萄树的扎根立足处。

作者这个喜欢葡萄树并为之“流浪”的性格和行为方式,更多来自其家族。从她的曾祖父开始,他们家族开始了从沙俄到英国、再从英国到澳大利亚、再从澳大利亚回英国。如此不断迁徙,这让作者的眼界和思维比拘泥于一地的常人宽广和开放得多,这也为她以后在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地不停游走,提供了前提可能。

它有何与众不同之处?

1.有故事、有温度

回到书的内容上,《流浪的葡萄树》这本书与我以往看到的《世界葡萄酒地图》等也是由英国葡萄酒大师编撰的书籍不一样的是,作者在很大程度上跳出了一般葡萄酒书籍“字典式”的介绍,不是模块化地讲产区、酒庄名、风土、葡萄品种、酒评等,而是从自己的故事讲起,讲她是怎么受父亲影响,爱上了葡萄酒。在接下来的各个葡萄酒产区游历时,也是详细讲述了自己和庄主、酿酒师交往的故事,带着温度,带着情感,絮絮叨叨,但让人看着舒适而愉悦。

2.专业但平和,有烟火气

哪怕是介绍葡萄酒专业书籍中必须提到的土壤特性,也是非常平和,一点也没有专业书籍里的刻板和严肃,“土壤里有80%是花岗岩砾,就算下倾盆大雨,地上也不会有任何积水……而菩提树根总能从地下深处找到足够的水。”并且在后面附上酿酒师的情绪描述,“……告诉我说,这就是这个产区的心脏,随后心满意足地轻轻叹了口气。”

真是非常的烟火气。如果你看过十本以上传统的专业葡萄酒的书籍,你一定会爱上本书作者的写作风格,就像我前面说的这样,不刻板,不教条,在她的肩头扛着一台摄像机,带着我们看酒庄主人和参与者的真实情绪表达,看人的喜怒哀乐,看葡萄树在不同产区的生长,这时我们杯中的葡萄酒再也不是一杯酒精饮料,也有了情绪和情感。

3.丰富且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本书的另外一个特色是,作者花了很多心思讲述葡萄酒身后的一些文化。怎么理解?中国人都知道茅台酒是中国最有名最贵的酒,但如果你用它来招待一位刚来中国的外国友人时,他很大概率不会懂,甚至接受不了茅台的口味。这里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方不了解茅台在中国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地位。同样,对于葡萄酒,即便葡萄酒的销售人员,也仅是照本宣科讲述酒庄名称、葡萄品种等常规要素,而对于这瓶酒,或者说罗纳河谷这个法国南部的著名葡萄酒产区的前世今生,葡萄酒的销售人员可能是模糊的,甚至两眼一抹黑。这就导致葡萄酒的销售人员在品鉴或与别人沟通有关这些葡萄酒时,苍白而僵硬。

作者作为一位女性,花了不少精力,梳理了西方罗马、希腊历史,并耐心地给我们讲述了葡萄树、葡萄酒在这里历史里所扮演的角色。在西班牙“大教堂”酒厂参观时,不仅给我们讲了宗教方面一些“有趣”的故事,还讲述了加泰罗尼亚葡萄树的一些历史,并重点讲述了有人为了寻找古老的葡萄树品种而艰苦地开展“寻找老藤计划”。

这种有古有今、有断层有传承的真实事例,将一些酒庄的故事和酿酒的人,有血有肉地呈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体会到了一瓶酒里用心和不易。

结语

我们借此书行走在欧洲那些葡萄园里,听那些葡萄树喃喃自语,我们一抬头,看到阳光透过葡萄枝叶在我们眼前摇曳,而这些阳光,正是作者用心给我们讲述的一个个故事、书写的一个个文字。

本文标题: 流浪的葡萄树读后感锦集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3036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巨蟒大战恐鳄》影评精选《好看的外表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读后感摘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