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所有和平的和平》读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 2021-02-04 15:45:0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3

《终结所有和平的和平》是一本由[美]戴维·弗罗姆金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38,页数:8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终结所有和平的和平》读后感(一):一部帝国兴亡与个人政治史帝国主义的扩张使得整个世界作为囊中物等待欧洲的分割瓜分,

《终结所有和平的和平》读后感1000字

  《终结所有和平的和平》是一本由[美]戴维·弗罗姆金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38,页数:8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终结所有和平的和平》读后感(一):一部帝国兴亡与个人政治史

  帝国主义的扩张使得整个世界作为囊中物等待欧洲的分割瓜分,伊斯坦布尔处在欧亚东西通路与地中海与黑海间的南北通路的枢纽点,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更是欧洲各国的争夺对象。勉力支撑的奥斯曼帝国的解体与欧洲各国,尤其是英国,法国和俄国密不可分,而当时在英国海军部就职的温斯顿·丘吉尔个人的政治生涯与这一过程同样交织难分。

  1914年费迪南大公遇刺身亡,继而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奥斯曼帝国一方面受到意大利攻击,另一方面其内部非土耳其族裔相继反抗,同时,奥斯曼帝国的航运交通被欧洲人控制,这个年迈的帝国也存在极大的财政问题。在这种举步维艰的情况下,奥斯曼帝国政坛开始寻求欧洲盟友的庇护。这一阶段,丘吉尔积极响应土耳其人的邀约,但英国外交部却并不同意,最终导致土耳其人投入德国阵营。

  事实上此时奥斯曼帝国并没有明确参战,丘吉尔在英国拒绝与之结盟之后,迅速转变立场,坚持与奥斯曼帝国为敌,然而奥斯曼土耳其面对他强征两艘战舰的做法,依然迟迟不宣战,德国政府也十分焦灼。青年土耳其党中的主战派恩维尔面对奥斯曼帝国的迟迟不决,决定主动刺激协约国向己方开战,成功将奥斯曼帝国卷入战争,直接导致战后中东的重塑。当时普遍的说法是这一切都由丘吉尔所致,但本书在分析各方势力后提出其实是恩维尔的所为。

  1915年,在英国具有举足轻重地位,深受国民信任的陆军大臣基钦纳决定袭击达达尼尔海峡,这一行动以双方均受极大损失告终。在此次战役过程中,丘吉尔曾强烈要求海军和陆军一起投入战斗,继续进攻从而迅速取得胜利,但是英国政府最终没有接受这一建议,最终损失惨重。而因为丘吉尔的积极主战,公众又一次认为他应为此负责,他不得不离开战时内阁。

  1916年12月,劳合·乔治就任英国首相,他迅速将战争事务交由战时内阁,开启战时独裁,带领英国取得一战的胜利,得以获得中东的大片领土以及其他地方的新领土,使得大英帝国空前庞大。这一时期的丘吉尔则被排除在战时内阁之外,直到1919年初才被任命陆军大臣和空军大臣的职位。丘吉尔对大英帝国有一种使命感,对帝国的理解也偏老派,他致力于武力征服阿拉伯领地,使之成为大英帝国的自治领,但是中东地区相继出现的反殖民主义运动,注定他这一抱负无法实现,最终他又一次丢掉内阁职务。

  这是一个帝国的衰落解体与各方政权互相倾轧的历史,同时也是丘吉尔在中东地区的个人政治史。在此寥廖概括了几次重要转折点,更多细节还是需要翻开书来找。以丘吉尔为中心来讲述奥斯曼帝国这一角度对我来说十分具有吸引力,推荐。

  《终结所有和平的和平》读后感(二):误解、权谋与愚行——现代中东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

  

如今的中东地区,笼罩着硝烟,大国政治、宗教仇恨等滋生的问题,不仅是地区性的,更是全球性的。细数这些灾难的起源,也许要追向人类历史的最深处,但显而易见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英国、法国、俄国等大国对此地区所做的一系列安排和决定,直接导致了中东地区的彻底分裂。在肢解昔日巨人奥斯曼帝国之后,各方划定势力范围,提出的所谓能带来和平的“解决方案”,很不幸的(但又是必然的),成了“终结所有和平的和平”。

本书的作者戴维·弗罗姆金生前为美国波士顿大学国际关系、历史与法律教授,1972年美国大选时曾担任民主党的外交政策顾问。《终结所有和平的和平》这本书被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推荐给手下处理中东事务的官员阅读。这并不令人意外,本书与其他聚焦于“现代中东的形成”这一主题的专著相比,更多地关注一系列政策是如何在官僚政治的反复拉扯下成形的,其间充满了各种令人沮丧、愤怒乃至啼笑皆非的误解、权谋和愚行。

在作者的讲述下,这场重塑中东游戏的玩家们各怀鬼胎、反复无常,他们颐指气使地玩着拼图,而这块土地上真正的主人却只能站在桌旁,无能为力。在中东的解决方案形成中,英国扮演了重要角色,但中东各民族的诉求并不在它的考虑范围内,对于英国人来说,中东问题的本质跟一个多世纪前是一样的:法国人的势力范围应该划到哪儿?更重要的是,俄国人在中东范围的势力范围又应该划在哪儿?英国人摧毁了中东地区的旧秩序,又以一种新秩序取而代之,不幸的是,帝国扩张已经是强弩之末,混乱的形势导致英国缺乏坚定的信念和足够的实力去推进建立新秩序的方案。我们将看到,当帝国们退出后,真正的主人掌局之时,交到他们手上的,已然是一只打开了的潘多拉的盒子。

作者论述道:

中东的国家和边界是由欧洲人一手炮制的。例如,伊拉克和我们今天所说的约旦,都是英国人创造出来的,一战后的英国政治家在空白地图上勾勒出了它们的疆界;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伊拉克的国界是由一位英国公务员于1922年划定;在叙利亚和黎巴嫩,法国人划定了穆斯林与基督徒之间的边界,俄国人则在亚美尼亚和苏维埃治下的阿塞拜疆之间做了同样的事情。

欧洲强国们想当然地在中东地区引入起源于欧洲的民族国家观念,新的基于民族的国家体系在中东无法落地,人为划定的疆界,激化了该地本来就有的族群之间的仇恨。大国的博弈进一步撕扯着脆弱的平衡。中东地区走上了一条战乱不已的道路,尤其是以色列和它的邻邦之间的战争,以及黎巴嫩敌对教派的民兵组织之间的战争,恐怖主义活动日渐升级。中东地区成了全世界的火药桶。

  《终结所有和平的和平》读后感(三):和平?谁的和平?

  

中东地区,在我儿时就经常上新闻,印象中就是连续不断的冲突还有频繁的战争,那时候的我很好奇,我生活的这边是歌舞升平,然而地球另一端却还有战争,人们到底为了什么而战争呢?而且那时候电视中连续滚动播放的《情深深雨蒙蒙》中大上海的陆依萍和在战争前线的何书桓也是这样,就像我们的和平和中东的战乱,也像电影《八佰》黄浦江两边不同的情景。

那么手中这本《终结所有和平的和平》来解答我这么多年的困惑。如果你也有这种困惑,你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你也可以对欧洲史有了跟深刻的认识。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历史总是那么让人理不清,摘不清。有关中东的历史更是让人一头雾水,也许你的历史知识只是停留在了中国近代史的课本,那么你也肯定学习并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巴黎和会。本书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给你讲述中东地区的故事,或者说列强到底做了什么,列强到底做了什么和平的事情?

曾经我天真的认为,和平的世界难道不好吗?小时候的手抄报都是和平鸽和橄榄枝,还有奥运五环。我们穿着校服一起唱和平之歌,一起在教室里学习周总理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八国联军入侵中华时候民众的愤怒,我相信列强瓜分奥斯曼帝国土地资源时候,阿拉伯人也是这么想的。年少时的我对于战争和冲突不解,对于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不解,如今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尤其看了本书之后,也慢慢明白了:掠夺资源是各国的目的。

本书分12个部分来讲述,从亚洲“大博弈”开始,曾经辉煌六百年的奥斯曼帝国一点点瓦解,然后中东地区格局逐渐显露。奥斯曼帝国在各国博弈下,苟延残喘,但是也架不住列强们的小心思。其中传奇人物丘吉尔的指点江山和基钦纳专业分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温斯顿·丘吉尔(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1940年至1945年和1951年至1955年两度出任英国首相。

霍雷肖·赫伯特·基钦纳(1850.06.24—1916.06.05)

除了上面两位英国绅士对中东地区的影响,还有俄国人当局对中东的战略抢夺。(比如抢夺战略要塞:伊斯坦布尔;有关伊斯坦布尔城市的事情可以翻阅我之前写的书评三次战争改变了地中海乃至世界的格局)那时候的英法俄美等大国,还有意大利、澳大利亚、印度、埃及等小国在中东政治格局的形成过程也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最后的结局我们都知道,当时看似和平的解决,实际上并没有和平的解决。巴以冲突,还有叙利亚、利比亚、黎巴嫩、阿富汗等国的战争在21世纪并没有停,20世纪的对中东地区的划分并没有完美解决,因为他们列强的心中只有自己本国的利益,没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所以,这究竟是谁的和平呢?

  《终结所有和平的和平》读后感(四):中东小白入门书

  

我这一代人,生在改革开放之后,在和平年代中成长,没有经历过战争,虽然世界并不太平,不过战争的阴影并没有笼罩在我们这些普通百姓头顶。唯一能看到的,就是电视上的报道,其中出现最多的就是中东地区的战火纷飞。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从我刚开始看电视,到现在已经两个娃的爸爸了,还能时常出现在电视上,什么仇什么怨打了这么多年都没有消停?

近期,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冲突又引发了广泛关注,2020年注定是一个会在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年份,这一年发生了太多事情,世界的局势也是越来越紧张。连一向不怎么看国际时事的我都忍不住了。除了美国,我最关注的地方是世界的火药桶-中东地区。

《终结所有和平的和平:奥斯曼帝国的衰亡和现代中东的形成》,是友人推荐给我的中东入门书,据说非常适合像我这样的中东小白。

这本书的特点,在我看来,一是格局大,着眼点不仅仅是英国、法国,还有俄罗斯帝国、奥斯曼帝国等,有了一种“大中东”的视角;二是落点细,把关键事件、关键人物串联起历史的线条;三是故事性强,读起来不晦涩难懂,虽然厚得跟块砖头似的, 读起来总能让人沉浸其中。

提到中东,就不得不说令精罗震怒的奥斯曼帝国。横跨亚、欧、非的奥斯曼帝国,是东西文明的交汇处,又是东西方交通枢纽。十八世纪末,拿破仑入侵,欧洲列强也随之进入,帝国开始没落。一战中败给了协约国,随后分裂,至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奥斯曼帝国灭亡。胜利者对战败者奥斯曼帝国的处置,确定了现代中东的版图。

风雨飘摇的奥斯曼帝国,国之将亡,各路人马轮番上阵,尝试各种道路,救国图存。同样摇摇欲坠的清朝,康有为、梁启超推动戊戌变法失败,清朝没能走向君主立宪制的道路。奥斯曼帝国历经两次立宪,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然而这却是帝国解体的关键因素之一。

奥斯曼帝国在内忧外患之下,熬到了二十世纪,这已经有点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了。当我看到书中恩维尔指挥进攻俄罗斯帝国和那搞笑一般的征兵,我就只想说,再见,不送,等死吧。然而命运总是喜欢之字形走位,达达尼尔战役,奥斯曼帝国方面已经几乎是没有弹药了,自认为伊斯坦布尔即将落入英国手中,准备无奈接受战败,却被最后几颗水雷拯救,唾手可得的胜利被英国人就这么放手了。掌控帝国的土耳其青年党三巨头之一心存叛乱之意,但是却不被协约国重视。到最后,暮年的帝国没垮,英国、俄国、法国政府却先垮台了,现实就是比小说还要魔幻。

书中刻画了蛮多精细的人物形象,背锅侠丘吉尔,全民偶像基钦纳,天真小哥赛克斯,貌似英雄劳伦斯,无所不骗恩维尔等等。印象最深刻还是赛克斯,真不知道他的蜜汁自信咋来的。正如书中描述的:

“赛克斯以一段注释结尾:

致信件审查员

这是一位天才写给另一位天才的充满智慧的信件,资质平庸的人无法理解信中的内容。请安心放行这封信吧。

马克·赛克斯”

正如我所看到另一本关于中东的书标题所言“战争、谎言、帝国愚行与现代中东的形成”,各方都充满了谎言,不管是哪一方,你也说谎,我也说谎,大家一起来骗骗骗。尤其是本书第23章“向阿拉伯人承诺”看的我一愣一愣的,原来话还可以这么说……

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当作为最基础的情报都有误的时候,就不难理解上层决策为什么那么多错误了,也就不难理解英国在战场上为什么失利了。想象中的棋子,没能发挥作用,因为它真的就是想象的!

在这个战场上,没有永远的同盟,只有永远的利益。今天是战友,明天变成了对手。国与国之间谋求的利益在不断改变,复杂的关系就不断混乱。我觉得单纯的我真的无法理解这种斗争,算计太多了。这大概是我看这书唯一头痛的地方。

历史的车轮走得太快,让计划赶不上变化。如果有足够的时间,英国能够坚持住,或许今天的中东又是另一番局面。当然就如同我之前的感觉一样,命运喜欢之字形走位,历史没有那么多如果。引用书中的一句话“除非和平条款对各方而言都是公平的,否则这种和平不可能持久。”很不幸的,这句话成真了。所谓终结所有战争的一战,结束了,他们缔造了和平。然而这和平,却也深埋祸根,直至今日,中东地区依然没有平静。真不愧是终结所有和平的和平!

  《终结所有和平的和平》读后感(五):终结所有和平的和平

  

《终结所有和平的和平》着眼点是一战时期各国间诡谲的政治风云,宏观而客观,视角多维。之前看过一些相关书籍,有些认知会有更新。

1、奥斯曼帝国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衰败(更何况还出了个凯末尔);大英帝国也非想象中的无懈可击。

奥斯曼帝国的政权架构依旧稳固,并非像欧洲的观察家们所说的那样朽烂。在1914年,基钦纳(狂妄自大)所代表的英国和阿拉伯国家认知上南辕北辙。例如加利波利战役、库特围困,都突出了英国人打奥斯曼的各种准备不足,向来被英国官员视为乌合之众的奥斯曼军队一次次羞辱了英国。

奥斯曼帝国内部族群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不同,各族群生活在本民族区域内部,“奥斯曼帝国当时的领土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大部分地区,以及今天的土耳其、以色列、黎巴嫩、约旦、叙利亚和伊拉克。”所以整个政治格局松散零碎,公民只认同自己的部落,而非国家这个概念。所以奥斯曼帝国没有民族精神,倒有种族精神,一战前就涌动着几股势力,叙利亚,阿拉伯,土耳其......

不得不称赞本书既有严谨翔实的史料又有丰富优秀的文学架构,翻译得也令人阅读舒适,譬如达达尼尔海峡战役一段写得跌宕起伏,电影大片似的……

就在这一段优秀指挥官凯末尔隆重登场,而英方卡登海军上将、接替他的德·罗贝克海军上将、陆军指挥官汉密尔顿爵士的任命都是英军方面草率行事却还自信满满。

军事行动处的主管给汉密尔顿做了任务简报,向他展示了从希腊总参谋部借来的一张地图和一份作战计划。陆军部连自己做一份进攻计划的时间和精力都没花。汉密尔顿带着一张粗糙且过时的地图出发了,除此之外再无任何任务指引。当他第一次看到加利波利半岛时,他不禁评价道:“与基钦纳伯爵那张又小又平淡无奇的地图上画的那个地方相比,这个半岛看起来要难对付得多。”

在汉密尔顿的这种部署下,失败是必然结果,而丘吉尔和基纳纳的害怕失败和盲目自大更使得士兵伤亡惨重。丘吉尔甚至说:“我不明白为什么扫雷工作会受阻于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的火力袭击。只要能把通往海峡最窄处的水路上的水雷都排除掉,就算承受两三百人的伤亡也算不上什么大的代价”。

史学家分析此次作战,计划疏漏,指挥不当,配合不力,导致伤亡惨重。其中,失败很大原因归咎于指挥者的优柔寡断。这是一个正确、大胆而有远见的计划,但却被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英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错误给断送了。

而整场战役中协约国最大的亮点就是加利波利撤军行动。这也是“历史上最值得铭记的事件之一”。(只要涉及到英军的撤退计划,总是特别完美。)而英国在黑海上通过达达尼尔海峡给俄国输送给养的美梦也就此破灭。

当然,最后,战争很快就让奥斯曼帝国的经济濒临崩溃,工农业尽毁,剧烈增加的财政赤字使得政府拼命印钞来应付债务。随着汉志独立,奥斯曼帝国在阿拉伯半岛以及中东上百年的统治逐步土崩瓦解,这个曾经横跨亚非欧的大帝国终于变成了一个历史名词。

2、犹太复国主义起始和孵化过程(对当今中东问题造成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日不落帝国”越来越多的民主使得他们越来越有优越感,所以对持不同意识形态的俄国、中东政权,乃至亚洲政权都有超过政治经济分歧以外的特殊仇恨和不容忍。

有奥斯曼帝国的平衡才有中东地区的表面和平,而这个平衡一旦瓦解,中东乱象逐渐显现。

《赛克斯-皮科协定》允许英法瓜分中东的阿拉伯语地区,俄意可以吞并土耳其的部分领土,而豪斯上校颇具预见性地评价瓜分中东的计划说:“这个计划糟透了,我也把我的看法告诉了贝尔福。这会让这个地区在未来成为战争的温床,血流成河。”

1917年,劳合·乔治登场,他是第一位想要在中东谋取土地的首相,且是犹太复国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支持者。“由英国带头,让犹太人重返锡安”,这个计划逐渐浮出水面。对奥斯曼帝国的糊里糊涂的认知再一次反射到犹太复国运动的路线上。

丘吉尔曾演讲:“这里有足够的土地提供给所有人,没人伤害你们…...犹太人的境遇要比你们艰苦得多。你们已经有了赖以为生的财产,而他们只能试着在贫瘠的不毛之地上创造财富,为来到这里的犹太人找到生计。”以丘吉尔为代表的政治家们以为自己是奥特曼,沉浸在自我感动中,他们的宏伟蓝图却往往变成空想计划。

早在1897年,以 T.赫茨尔为首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就制定了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之家”的复国纲领。英国对巴勒斯坦垂涎已久,却打着公义之名于1917年11月发表了“贝尔福宣言”。1921年,英国以约旦河为界,将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在英国的支持下,犹太人开始大规模迁入巴勒斯坦,从此埋下了犹太复国主义者和阿拉伯人之间的纠纷和冲突的祸根。

从英国方面看,《贝尔福宣言》有多个目的:促使世界犹太人从经济上支援协约国一方;打消德国争取锡安主义帮助的计划;抑制犹太人占很大比例的俄国布尔什维克派,使之不与德国议和;离间同盟国政府和其治下的犹太群体。 “拓展:1988年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宣布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国的首都。1980年,以色列立法认定耶路撒冷是该国“永远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多数国家都将大使馆设在特拉维夫,耶路撒冷由以色列实际控制。”

3、一战之后的中东乱象

俄罗斯外交大臣戈尔恰科夫公爵说过:“无论是美国在美洲,法国在阿尔及尔,还是荷兰在其殖民地,它们的所作所为背后的动机与其说是勃勃野心,还不如说是一种迫切的内在需要。而最大的难点在于搞清楚应当在何时收手。”

(1)流放扎格卢勒引发的埃及大暴动;英国人对中东一直抱有一种幻想一一中东人民愿意被英国统治或是得到英国的支持,但这种幻想却迎头撞上了坚硬的现实之墙。埃及的苏丹和其他领袖不肯接受自治方案,甚至连名义上独立的方案都不愿意采纳。他们要求埃及必须获得彻底的独立,但严重依赖苏伊运河的英国人拒不接受这一要求。

(2)通往印度平原多个山口的阿富汗也是令英国左支右绌的难题,英国多年来对阿富汗的“指导”并没有得阿富汗人的友谊,而是让阿富汗人对英国充满了厌恶情绪。1921年阿富汗私底下打算与俄国人一起对大英帝国采取军事行动。

(3)阿拉伯半岛西部的侯赛因和中东部的伊本·沙特相互敌视,1924年伊本·沙特占领汉志,侯赛因流亡海外。

(4)身在欧洲的协约国领袖们正在进行着决定土耳其命运的会谈时,安纳托利亚南部的马拉冒出来一股三万人的土耳其大军,指挥者是后来的土耳其国父凯末尔。“英国人先是错误地以为凯末尔是在秘密执行苏丹安排的任务,继而错误地以为他效忠于恩维尔,现在又错误地以为他在替布尔什维克效力。实际上,凯末尔是苏俄布尔什维克的固敌人。”凯末尔,1922年8到9月在伊兹密尔战役中一举将希军全部赶出了国境,取得了独立战争的完全胜利。10月29日,土耳其共和国宣告成立,凯末尔被选为共和国第一任总统,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

(5)1920年7月,法军占领大马士革,流放费萨尔。法国拆分叙利亚,扩大版图,导致这里成了一个以穆斯林为主体的国家,而统治这个国家的却是身为少数派的马龙派基督徒。随着各色团体对马龙派基督徒统治地位的挑战,这里将会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发生大量的流血事件。

(6)美索不达米亚(伊拉克)的族群一直在爆发起义和杀害英国官兵。英国人并不清楚叛乱源头是什么,“在伊拉克起义发生之前,中东各地早已麻烦不断。为什么那些遭人蔑视的土耳其人在凯末尔的领导下能够成功地坚持反抗协约国?为什么得到英国支持的侯赛因国王在阿拉伯半岛的霸权争夺中日渐失势?为什么埃及人无论如何也不愿意接受英军继续驻扎?为什么阿富汗人要与俄国人相勾结?为什么费萨尔会败给法国人,却又默许他的追随者们袭击英国人?为什么巴勒斯坦和伊拉克的阿拉伯人会发动叛乱?而这一切,为什么都发生在英国经济滑坡,英国政府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资源去力挽狂澜的时刻?”

C.U.P.、战败的德国的残存影响力、泛伊斯兰主义、布尔什维主义和苏联都是令英国极为焦虑的因素。而英国政府在中东的“冒险”使得英国越来越疲于奔命自顾不暇,也让更多英国人相信,英国应当彻底撤出中东,不要再趟浑水。

“1922年解决方案并非全然或大部分是已经结束的历史,它依然是今日中东的战争、冲突和政治博弈的核心。基钦纳、劳合·乔治和丘吉尔遗留下来的问题直至今日依旧是人们厮杀流血的原因,年复一年地在化为废墟的贝鲁特街头、缓慢流淌的底格里斯河一幼发拉底河两岸和《圣经》记述中的约旦河畔引发冲突。”

而一战中备受谴责的丘吉尔于1940年至1945年和1951年至1955年将两度出任英国首相。

花絮:早在1914年,温盖特是第一个提出应该煽动阿拉伯部落给土耳其制造麻烦的人。可以说,劳伦斯提出的计划就是温盖特本人的计划。大概20多年之后,温盖特在写给另一位将领的信中说,是他本人而非“可怜的小劳伦斯”发起并支持了阿拉伯运动,让这场运动成为可能。后来我们所看到的劳伦斯演义拜谁所赐呢?这主要得归功于一位名叫劳威尔・托马斯的25岁的美国脱口秀演员。1917年底,他为了演出效果不惜扭曲事实把劳伦斯包装成摧垮了土耳其帝国的阿拉伯起义的启迪者和领导者。“阿拉伯的劳伦斯“从此声名大噪。在托马斯的笔下,劳伦斯在1916年2月就来到了阿拉伯半岛的沙漠里煽动汉志起义,“但实际上,当时的劳伦斯还在开罗的办公室里,一直到当年10月オ第一次来到阿拉伯半岛。

  《终结所有和平的和平》读后感(六):战争、宗教冲突、恐怖主义,中东混乱源于《终结所有和平的和平》

  

1、奥斯曼帝国与现代中东

网飞纪实剧《帝国的崛起:奥斯曼》的播出,让奥斯曼这个传奇的帝国再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当中。

穆罕默德二世与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君士坦丁堡数次陷落和王权的更迭,让观众们看得津津有味,不由得对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充满了好奇。

奥斯曼帝国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帝国之一。它传承了东罗马帝国文化与伊斯兰文化,成为东西方文明交融之地。

作为一个游牧民族建国的帝国,奥斯曼帝国从1299年建国到1918年解体,前后存在了620余年,可以说是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也创造了极为辉煌的文明。

但是在奥斯曼帝国的晚期,衰落已经不可避免,尤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解体,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了中东地区的政治格局,改写了中东地区的历史。

中东最早是以欧洲为中心视角而提出的一个概念,今天的中东地区,包括埃及、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约旦、科威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等18个国家和地区,面积740万平方公里。

中东地区衔接亚非欧三个大洲,资源丰富,尤其是石油资源,更是为各个大国所觊觎,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那么,一个庞大的帝国,如何实在晚期沦落到被人瓜分的境地?

近代中东的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英国、法国、俄国、美国等国家在中东政治格局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想必是众多历史爱好者们所希望了解的。

《终结所有和平的和平》,从“大博弈”的角度出发,将奥斯曼帝国的覆灭与近代中东的形成放在一个宏大的框架中去解构,从宏观上审视那段历史,带领读者进行一次深入探究奥斯曼与中东的历史之旅。

2、一本宽视野的中东历史纪实书

奥斯曼帝国的结局让人唏嘘,中东的政治格局扑簌迷离,阿拉伯这个民族的悲情遭遇,这一切都在《终结所有和平的和平》这本书中还原了历史的真实面目。

《终结所有和平的和平》是一本很有特色的书,虽然是一本大部头著作,但是读起来并不枯燥。如果读者想了解当今中东政治乱局的由来,那么这本书会是不错的选择,既不像专业历史书那么枯燥,又不会国语浅显。实际上,相较于专业史书,《终结所有和平的和平》在个别细节上更加考究,写得更细致,学术性与资料性一点也不逊色。而这,显然要得益于作者戴维•弗罗姆金深厚的专业知识。

戴维•弗罗姆金是美国波士顿大学国际关系、历史与法律教授,曾经著有《欧洲的最后一个夏天:1914年是谁发动了世界大战》,以及《穿越科索沃:美国干预巴尔干的现实》等书,对中东非常有研究。作为戴维•弗罗姆金的代表作,《终结所有和平的和平》曾获普利策奖提名和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提名,也只有具备深厚的专业储备,才能写出来这么通俗易懂的纪实作品。

在以往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战后研究的作品中,大部分是倾向于针对某一个地区或者是某一个国家,尤其是英法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

但在戴维•弗罗姆金的眼中,中东地区不仅包括埃及、以色列、伊朗、土耳其和亚洲的阿拉伯国家,还包括苏联版图内的中亚和阿富汗。这些国家的竞技、博弈,属于一个“大博弈”的时代,而中东的塑造过程显然是19世纪“大博弈”的一个巅峰时刻,要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视角当中去进行研究。

正因此,《终结所有和平的和平》中对于具体的中东地区特质、环境、和政治文化都是只介绍背景,一笔带过,重点是采用广阔的历史框架,在西欧帝国主义扩张的背景下,中东是如何被塑造的政治决策过程以及相应的历史事件。

为了更加真实地还原历史,作者阅读了大量的参考资料,主要是史学家的著作。在全书最后列出了部分引用的参考文献,光目录就有22页之多,从这一点也能看出作者的严谨与细致。

3、奥斯曼帝国的覆灭

原本在一战中,奥斯曼帝国可以不被卷入战争中的,这也不牵扯到奥斯曼的利益。

但衰弱是最大的原罪,沙俄一直在觊觎奥斯曼帝国的领土,他们非常期盼有这样一次世界大战的机会,顺理成章地夺走奥斯曼的领土,顺便也防止其他的巴尔干地区国家抢走伊斯坦布尔。

为抵抗沙俄的入侵,奥斯曼帝国只有与德国结盟,签署了同盟协议,派遣军队参战。

尤其是德国战列舰“戈本号”和“布雷斯劳号”逃入君士坦丁堡,并在大维齐尔等人半逼半诱之下,将这两艘战列舰卖给了奥斯曼帝国。可以说,就是德国的这两艘战舰将奥斯曼拖入了一战的泥潭,并让英国、法国等国家在这个泥潭中越陷越深。

其实原本在丘吉尔的战略中,曾经精心策划在达达尼尔海峡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两栖登陆作战,打破战争的僵局。

“情报表明,土耳其人的要塞正面临弹药短缺问题,德国军官已经发出了灰心丧气的报告。”(《终结所有和平的和平》第三部分18)

这正是发动总攻,夺取达达尼尔海峡最窄处战略要地的最佳时期。

但是,历史的走势让几颗水雷改变了。罗贝克海军上将的舰队有三艘战舰触雷,战列舰“无阻号”与另一艘船一起沉没。

虽然丘吉尔认为这无关痛痒,奥斯曼帝国已经没有了弹药,通过达达尼尔海峡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不过罗贝克不这么认为,他与陆军将领汉密尔顿会面,达成了共识,海军与陆军应当一起投入战斗,他要海军返航退却。

这让丘吉尔气愤不已,但毫无办法,在伤亡了几百人之后,英国海军部主导的达达尼尔战役结束了。

无论是罗贝克还是汉密尔顿都不知道,土耳其已经没有了任何弹药,他们接到的命令是打完手中弹药后立马放弃海岸阵地,海峡深处也没有任何水雷了。丘吉尔距离改变一战的局势只有几个小时,他本可以在赢得战争的同时,保住那个熟悉的、既有王朝和帝国继续存在的传统欧洲。

历史没有如果,奥斯曼帝国出人意料地得到了苟活的机会,虽然他们没能让帝国的命运延续太久,但把英国拖入深深的战争泥潭,这也为日后土耳其的形成与中东局势的改变埋下了伏笔。

4、英国的两位传奇人物——丘吉尔与基钦纳

纵观《终结所有和平的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过程,有两个人的名字让人印象深刻。那就是丘吉尔与基钦纳。

1914年的时候,温斯顿·丘吉尔已经担任海军大臣四个年头了。

“他讲起话来,还有点像个学生似的口齿不清。在他的脸上,青春期的最后痕迹刚刚开始褪去。一直到最近,他才开始变得好斗,阴沉的神色开始爬上脸庞,并且开始叼起雪茄吞云吐雾。”

《终结所有和平的和平》书中是这样描写当年的丘吉尔。当时的丘吉尔还不像后来那样为世人所熟知。他精力旺盛、天资过人,也非常善于宣扬自己的功劳。普遍的看法是,他还不够沉稳、成熟,不适合担任高官。

但是在战争刚刚爆发的时候,丘吉尔自作主张地动员了舰队,并将他们派往北方的斯卡帕湾,避免了遭受德国突然袭击。这让他成为了英国的民族英雄。

丘吉尔为什么如此出色呢?首相夫人玛戈·阿斯奎斯总结说:“显然不是他的头脑……也不是他的判断力,实际上他总是犯错……真正的原因当然是他的勇气和个性——勤奋与进取心的奇妙结合……他总是甘冒巨大的风险。”

尤其是丘吉尔扣留了土耳其的两艘战舰“雷沙迪耶号”和更大的“苏丹奥斯曼一世号”编入英军的历史,更将他的冒险展现的淋漓尽致。

但就是这样的人物,在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中也走了麦城,尤其是达达尼尔战疫,历时200余天,伤亡25.2万名士兵,没有取得任何战果,这让丘吉尔的政治生涯受到极大打击,并在保守党的攻击下于1915年黯然下野。

英国的另一位传奇人物是基钦纳,在王国的各个角落,他的照片都被挂在墙上,宛如这个国家的神话人物。在他进入内阁之后,每天都有大批民众围观他出入陆军部。

首相的女儿写道:“他几乎是一位具有象征性的人物。我想,他象征着力量、果决,更重要的是,成功……只要是他接手的事情,都能取得成功。”(《终结所有和平的和平》第二部分8)

基钦纳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回国任陆军大臣,晋封伯爵,升为元帅。在当时交战国的主要主导者中,只有基钦纳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一个长期的战争过程,至少要三年。他不顾英国的传统,征集了百万的志愿者进行职业军人训练,也正因为他的远见卓识,保证了在战争中英国始终拥有充足的战斗兵员。

基钦纳被认为是中东问题的专家,在涉及中东事务的问题上,几乎没有人反对他的意见,包括首相也对他言听计从。

就这样一位风华绝代的人物,同样被战争的泥潭所拖垮。

“如果他死在1914年,人们会把他当作威灵顿公爵之后英国最伟大的将领而永远传颂;如果他死在1915年,人们会因为他准确预言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征和时长而把他当作一位先知式的人物来纪念,并且还会记得他是如何为英国组织起了庞大的陆军。然而,到了1916年,他已经成了一位来自往昔年代、日渐衰老、无法与时俱进地应对新的挑战的老兵。” 《终结所有和平的和平》这样写道。

基钦纳迷失在了现代化的欧洲战争中。随着陆军大权旁落,他的地位也逐步变得极为尴尬。出于政治考量,基钦纳被任命为特使,去往俄国,在途中他乘坐的军舰触雷沉没。

生命的最后时刻,基钦纳放弃了救生的希望,身穿军大衣站在甲板上,无动于衷地等待军舰沉没。

士兵就应该死在战场上,保留最后的尊严。

5、《赛克斯-皮科协定》的签订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份著名的协议,被认为是中东矛盾的重要起源,这就是《赛克斯-皮科协定》。

在签订协议的时候,英国因为战争所迫,调整了中东政策,最终英俄法三国签订了这份瓜分奥斯曼帝国的秘密协议。

《终结所有和平的和平》一书中,戴维•弗罗姆金将《赛克斯-皮科协定》的主导者赛克斯个人因素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上,他认为是缺乏经验的赛克斯误解了开罗当局的意见,结果导致了这样一份协议的签订。

其实《赛克斯-皮科协定》的签订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早在1915年,侯赛因于麦克马洪的信中就正式提出了阿拉伯人的条件,10月24日麦克马洪就侯赛因独立发出了相对含糊的许诺信,表示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侯赛因的边界要求。

随后英法就阿拉伯问题进行会谈,第一阶段的时候,由于外交部常务次长阿瑟·尼顾逊爵士的不妥协态度,谈判陷入僵局。第二阶段的时候,基钦纳的手下赛克斯接替尼顾逊的代表团参加谈判,并形成了英法《赛克斯-皮科协定》。

英法两国达成《赛克斯-皮科协定》草案之后,尼顾逊认为协议生效需要俄国的赞同和阿拉伯人的积极合作。于是英法将俄国拉进来,最终形成了《赛克斯-皮科协定》正式稿。

北部的地区归入法国的势力范围内,南部的地区归入英国的势力范围。叙利亚沿海及黎巴嫩与土耳其的部分地区为“蓝区”,这些是法国直接占有的领地,伊拉克与海法-阿卡地区为“红区”,是英国直接占有的领地。巴勒斯坦为棕区,是不属于英法任意一方的中立区。在未标注颜色的地区可以建立阿拉伯人国家,但前提是这些国家得成为英法对中东实施间接统治的工具。

在《终结所有和平的和平》中指出,协定里有一处奇怪的遗漏。在巴勒斯坦问题上,这份协定考虑了法国、英国、其他协约国和阿拉伯穆斯林领袖麦加的侯赛因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圣经》时代就生活在圣地的民族—犹太人—的利益。

《赛克斯-皮科协定》一直深刻地影响了中东的政治格局。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中东各国各种极端意识形态的抵抗运动,无不是基于对《赛克斯-皮科协定》的一种反抗。

6、A PEACE TO END ALL THE PEACE

“A PEACE TO END ALL THE PEACE.”

这本书名字取得非常有深意。

当初英国在法国划定边界时主要的考量是,如何去平衡他们两国之间的利益,而没有考虑中东国家人民的意见。

当年和平的缔造者只考虑了一个和平,而忽略了大多数当事国的和平,使得他们埋下的祸根一直贻害至今,也使得中东地区成为当今世界上最为动荡的地区。

本文标题: 《终结所有和平的和平》读后感10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989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浪游》的读后感大全《文科恋曲》的影评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