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读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 2020-08-27 10:57:5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27

《圆觉经》是一本由徐敏译注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119图书,本书定价:9.00元,页数:2019-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圆觉经》精选点评:●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既觉,亦无渐次。●知是空华即无轮转随喜●临睡前记录一下,2019年读

《圆觉经》读后感1000字

  《圆觉经》是一本由徐敏 译注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119图书,本书定价:9.00元,页数:2019-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圆觉经》精选点评:

  ●知幻即离,不作方便; 离幻既觉,亦无渐次。

  ●知是空华 即无轮转 随喜

  ●临睡前记录一下,2019年读的最后一本书。佛学不是知识,理解佛经并不是读佛经,熟悉佛经的那些譬喻和习惯用语。就像圆觉境界不可求一样。

  ●若知我空,无毁我者;有我说法,我未断故。

  ●佛经气象恢弘雄放,在表现方法上多用含蓄蕴藉的方法劝导人弃恶扬善。世上往往对男欢女爱过于执着,这才有了如梦似幻之一生。人又对离情别绪难以忍耐。这才需要读佛经镇静自心,有人说佛抚平了很多受伤的心灵,对人的贡献很大,它与时代性的科技不同,是永久性的哲学。我们需要宗教,但不能去贬低科学。

  ●《圆觉经》是佛教大乘经典,一卷,唐·罽宾沙门佛陀多罗译,具名《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又作《大方广圆觉经》、《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圆觉了义经》。收在《大正藏》第十七册。是唐、宋、明以来教(贤首、天台)、禅各宗盛行讲习的经典。全经一般分作序、正、流通三分。共有十二章,主要内容是释迦牟尼佛回答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和贤善首菩萨就有关修行菩萨道所提出的问题,以长行和偈颂形式宣说如来圆觉的妙理和方法。

  ●所读为董国注注释的版本。华严部是不是都很费解?比般若部要难点?什么是圆觉,读遍全经,都是清净陀罗尼门,断灭烦恼,以及修行渐次的方法。和老子说道是一个道理,没有直接说明是什么,只是知道这个东西的一些特点,同时有一些和它相对立的层面,去除那些层面就是它的本身。准备再花时间重读。

  ●“诸佛世界,犹如空华,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

  ●普贤汝当知: 一切诸众生,无始幻无明, 皆从诸如来,圆觉心建立。 犹如虚空华,依空而有相, 空华若复灭,虚空本不动; 幻从诸觉生,幻灭觉圆满, 觉心不动故。若彼诸菩萨, 及末世众生,常应远离幻, 诸幻悉皆离。如木中生火, 木尽火还灭,觉则无渐次, 方便亦如是。普眼汝当知: 一切诸众生,身心皆如幻。 身相属四大,心性归六尘, 四大体各离,谁为和合者? 如是渐修行,一切悉清净, 不动遍法界,无作止任灭, 亦无能证者。一切佛世界, 犹如虚空华,三世悉平等, 毕竟无来去。初发心菩萨, 及末世众生,欲求入佛道, 应如是修习。

  ●卷末的偈语算是翻译么……

  《圆觉经》读后感(一):佛教的形式主义

  没有焚香 也没有着一身禅衣 没有盘腿 正坐

  《圆觉经》是搭地铁的时候看完的,大概五年前。

  不觉得这是什么带着神圣光环的书,它很平常,很普通,只是因为它的言语并非我们现代人平常所见,所以才会觉得它高大上丰富有内涵。

  没有立场,没有前提,只是想知道它到底写了什么,要表达什么而已

  得到的自然是最直接的感受,三个字——形式感。

  不明白为什么诸菩萨问的问题都这么的简单。

  不明白为什么诸菩萨要行如此繁复的礼仪,接足礼。

  我不明白为什么佛祖要在意这个,在意这些繁文缛节,出家修行之人,不应该是一切极简,断舍离吗?尤其是他这么高的成就了,不应该更加无所谓吗?

  然后想一想,也许这种仪式,是为了让诸菩萨“去自我” ,就像执行家法的时候要先跪下,跪下之后心理上就已经矮了一大截。

  “去自我”才能修行,是修行的第一步。

  可是想想佛教的由来。当初释迦牟尼决定舍弃其王子身份,离家修行寻找真理的时候,印度存在着很多很多的教义,僧团,宗教组织,但是他在了解这些现存的教义之后,选择了独自修行,说明他是一个有着自主判断的人,能自己去判断”好坏“,是否适合自己,或者是一个时期的“取各家所长”,有点像中国那个时代的诸子百家,百家论坛,他可以去芜存菁,知何能为己所取,也知该如何舍,说明他是有主见的,有很强大的自我,才能做得到这一点。

  毕竟那是一个群体性习得性无助泛滥的年代。

  换而言之,若他没有"自我“,也就无法形成他的理念,他的观点,他的教义。

  这些成文的教义又要求追随的修行者要”去自我“”去自重“,这不是一件很矛盾的事情吗?

  除非他自己也不知道,不能清晰的知道自己是怎么样才走得到这一步,是如何取得修行成果,获得”真知“,达到极乐的。

  如果,想有”妙觉“,”妙心“,没有”自我“的话,仅仅是靠重复的听教,重复繁琐的修行形式,是做不到的。如果主体不在了,那么修行的意义又是什么?、

  只能理解为,他仅需要追随者,并不需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不需要另外一个可以跟自己一样,达到同样修行境界的人。

  假设他已经达到。

  想起了一个词,一个心理学方面的词:自恋型人格障碍。

  《圆觉经》读后感(二):要通过得到自觉而有一种内在的改变

  我向所有真理实相的追求者致敬。开首之先,我们要知道,真理是如其所如的。你们无法改变真理,你们要如其所如的接受它。很可惜,以人类的知觉,我们不能知道真理。要有一些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才可以知道真理。因此,在所有的经典,如法句经,圣经、印度的经典或古兰经都说,你们要通过得到自觉而有一种内在的改变。这便是"Buddha"(佛)这个字的意思。Buddha是梵文,"Bu"的意思是在你们的中枢神经知道真理。

  在我们进化的过程中,我们现在成为人。还有一小步,我们便可以得到觉悟的境界,即佛的境界。佛陀,还有耆那教的大雄,他们生在大约相同的世代,他们都很热切希望人们得到他们的自觉。他们都不说神。因为如果他们说神的话,那些人便只会拜神,而不去追求自觉。但如果没有自觉,我们便不能吸收任何宗教原理在我们之中。

  例如,你可以是佛教徒、基督徒、印度教徒或回教徒,却可以犯下任何罪恶。这有甚么分别呢?所有这些只是个招牌。我们要真正成为得到觉悟的人。

  无论我向你们说甚么,你们都不要盲目接受。你们要好像科学家那样,保持开放的头脑,将我的话看成是一个假设。但如果这个假设被证实,那么作为诚实的人,你们便要接受它。

  你们刚才已听过内在能量系统的介绍,那是内在于你们的。当灵量提升起来,穿过六个能量中心,最后穿越头顶,你便变成是个得到觉醒的人。你们不能有意去静坐,而是要在静坐之中。有两个关于你们的真理你们要知道。从基本来说,你不是这个身体、这个思维、这个自我和超我、这个情感、这个头脑,你们都是纯洁的灵。这是我们要去成为的,为此你们内在才有这个能量系统。

  ——著名的霎哈嘉瑜伽创始人锡 玛塔吉

  我见过一个禅宗的师傅,他病得很重,有人找我去医治他。我很惊奇,因为这位师傅不是个得到自觉的灵,对灵量也一无所知。我于是问:「你对灵量一无所知,怎么会成为禅宗的领袖?」我问他:「甚么是灵量?」他不知道。我又问:「甚么是禅?」他说禅便是静坐。我问他怎样静坐,他回答得很混乱。我于是问:「你不是个得到自觉的灵,怎么会成为禅宗的领袖?」他说禅宗已许久没有这样的大师,在公元六世纪时曾经有过,之后就没有了。

  ——著名的霎哈嘉瑜伽创始人锡玛塔吉

  在霎哈嘉瑜伽几年,建立了能量感后,前一段有次测下佛教十三经,能量很不错,才买来读了一番,很享受。如没有练习时间长些,读也效果不彰。笔者以前就是例子

  ]槟榔16:01:一通百通,万法归“宗”

  沧州 喜乐(273805437) 16:03:万有皆吾身 慈海无他人

  [秦皇岛]创造未16:08:都是一体得

  [深圳]槟榔 16:08:一通百通,万法归宗

  一通-灵量被唤醒

  百通-顶轮被打开

  万法-冥想

  归宗-三摩地

  《圆觉经》读后感(三):我的世界观

  《圆觉经》这本书看了3遍,因为看一遍看不懂。

  金刚藏菩萨问:世尊,如果众生本来成佛,为什么又有一切无明?如果众生本来就有诸种无明,佛又为什么说众生本来成佛?假如十方凡夫本来就能成就佛道,后来才升起无明,那么一切佛又是何时升起的烦恼呢?(世尊,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十方众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

  挺好的问题,佛祖你就直截了当告诉我们嘛。佛祖不。他老人家说“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未出轮回,而辩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这是什么逻辑呢?问的是“成佛和无明”,回答的是“轮回和圆觉”——我觉得佛祖压根认为我们这些还没脱离轮回的家伙,来问成不成佛(圆满觉悟)的问题,说了我们也不理解。所以他对这个问题的总结是:“不是正确的问题”(“如是分别,非为正问。”)

  看不懂,起先让我很是懊恼。后来我觉得,看不懂也正常。佛祖的时代,是人类文化的幼儿期,你看西方有希腊智慧,东方有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什么哲学啊、宗教啊、科学啊、艺术啊,都搀和在一起,,要抽丝剥茧,当然难啦!

  以佛教为例。

  佛教本来就是宗教,但它也讲科学。佛祖认为人是“四大合和”的产物,四大就是地水火风,死了这些元素又都回归自然。人从无中来,还回无中去,所以我们不必执着这个虚无的“我”。这就是对物质世界的现实体认,还蛮科学的。

  而上面举的例子,问的是终极的哲学问题,回答却包含了极其文学的方式。除了玄妙抽象的回答,佛祖还开恩用了一个比喻:如同熔炼金矿,金不是经熔炼才有的,但既然已经炼成金,就不会再变为矿石。金经历无穷尽的时间,金的本性不变,不应该说它原本不存在。如来的圆觉心性也是同样的道理。(“善男子,如销金矿,金非销有,既巳成金,不重为矿,经无穷时,金性不坏,不应说言本非成就,如来圆觉,亦复如是。”)

  阿弥陀佛!这下才总算看懂了。无明和佛道,自始至终都是相伴相生,去掉无明,每个人就都可以得到圆觉真金!是比喻,让我看懂了佛祖思想的究竟。

  再看人类早期文明中古老的神话故事。神话说神女和猿猴相爱了,一个代表善良文明美丽,一个代表邪恶野蛮丑陋,他们生下的人类就继承了两种特点,有的像神女多些,有的像猿猴多些。——想到人类的遗传基因就是由两组不同的基因链绞合而成,这个神话是多么正点。

  当然,随着人类的发展,早期糅合在一起的文明逐渐精细化为各类学科,大体可以划分为科学与人文两大类。

  高晓松认为,科学与人文是此起彼伏、交替发展的。比如工业大革命时期,科学飞速发展,人文就蛰伏不前。又比如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突飞猛进,科学则处于停滞。科学发展导致战争动不动死上千万人,科学就傻眼了,并没有给人类带来幸福啊?于是人文就又开始快步前进。这种交替发展的频率正在加速,所以虽然现在是信息科技大爆炸的时代,但高晓松认为在他有生之年还是可以看到人文的再次复兴。

  以上是高晓松的历史观。这启发了我:读了一些书,要学会自己思考,得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再不断修正。

  我所琢磨出来的世界观,是这样的:整个世界都在大融合,而每个个体都会更独立。

  先说大融合。

  延续高晓松的观点,科学和人文交替发展,它们交替的频率越来越快,那么最终呢?杨振宁说:“科学发展的终点是哲学,哲学发展的终点是宗教。”哲学和宗教,正是人文的范畴。而我所理解的“终点”,就是融合为一体的状态。

  这种融合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显而易见。

  比如中医和西医。西医讲究科室,什么眼耳鼻科,内科外科,妇科儿童科,放射科血液科肿瘤科,都是把人体分割开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中医则讲究辨证施治,把人看成一个整体,认为什么病都可以在身体的其他部位看出征兆,舌头啦、脉搏啦、气息啦。有科学家比喻中医和西医是从山的两面开始爬,最终登上的山顶会是一个。听说西方正在研究曾经不屑一顾的中医经络图,结果发现经络是真实存在的。

  比如金融。美国从分业经营最终走向混业经营,而中国也正在朝这个方向发展。

  比如语言。专家们一直在呼吁保护地方语言和文化,然而随着社会的大融和,语言的大融合势不可挡。

  还有我们身边最直观的证据。曾经电话是用来通讯的,MP3是用来听歌的,相机是用来拍照的,电脑是用来上网的,电视是用来收视的,收音机是用来收听的,可是现在,统统可以用一个手机搞定!

  再比如生物物种。每天都有不可计数的动植物物种在灭绝,曾经地球上万类霜天竞自由,但现在人类已经一统天下。

  我不由遐想,根据优胜劣汰的原则,自然界会保留下最具竞争力的物种,以使资源配置朝最优化方向发展。那么最终呢?

  宇宙如此浩渺,会不会优胜劣汰的游戏在整个宇宙上演?每个星球都得到大一统后,必然推动科技进步,然后把竞争导向宇宙的级别?就像火箭的助推器,一级递送一级,不断向前,最终会不会形成宇宙的大融合?

  再说个体的独立。

  人们发现用高倍显微镜看到的微观世界,同用高倍望远镜看到的宏观世界,是如此相似。微观层面,电子绕着原子飞速旋转;宏观层面,行星绕着恒星飞速旋转。当电子消耗完能量就会降落轨道,导致元素衰变,当恒星燃烧殆尽,就将衰变为中子星或白矮星或宇宙的尘土。一样的球体,一样的运动方式,用相同的照片列示,普通人根本分不出谁是谁。

  再看植物,每一片叶子的主干和叶脉的图样,同这棵树的主干与枝干的图样是如此相似。而动物,无论从个体上提取哪一个细胞,都可以克隆出一个一模一样的个体。

  从以上的事实我得出的结论是:万物皆备于我。而世界的大融合,也升级了个体的能力。古人若是来今,必会感叹我们人人都有千里眼、顺风耳和风火轮。

  万物皆备于我,我与万物为一,或者,就是本书“圆满觉悟”的境界,也是世界大融合的终极目标。

  《圆觉经》读后感(四):读圆觉经-脉络

  本经为佛为文殊,普贤等12位菩萨讲述如来圆觉的妙理和观行方法,即依园照清静觉相,永断无明的理论,以及修止,修观,修禅的三大法门。该经中以圆觉为总持法门,圆即圆满,觉即菩提,圆觉就是圆满菩提,即指佛果。圆觉是人人本具的佛性,圆觉妙心本清静虚空,超脱了生灭轮回,但是因为无明的缘故,众生迷执于虚妄幻有,无法认知真如自性,所以不得清静生诸烦恼。本经即是佛陀教导众生通过三大修行方法,修习圆觉法门,最终远离幻有,断除无明,通达佛果。

  1.文殊菩萨

  第一章由文殊菩萨的问题引出圆觉法门,即圆满觉性,人人本具的真心;并对证入圆觉境界好处进行说明,即能断除无明,脱离生死轮转,获得佛果;也对入此境界的前提进行了说明,即需要发清静心,远离虚妄执着,正是由于虚妄执着无法洞悉自身真如自性。

  2.普贤菩萨

  说示圆觉境界的修行方便,即修行如幻三昧,远离一切幻妄境界,知幻即离,离幻即觉。首先是要知道一切身心都是幻化而不是真实存在的道理,进而远离诸种幻化现象。在这里和后面三大法门谈到的三摩钵提修行方法是对应的,即先知幻化,然后生起幻化的智慧去除如幻的无明,或者是变化出种种幻化的法门去开导幻化众生。

  本部分的一个核心是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多。即依幻灭幻,所有幻化的事物都灭除后,才知道觉心本自清静根本没动过的道理。以幻修幻,那么用来灭幻的幻也只是一种方面工具而已,也得幻,到最后也得最终舍弃,才达清静圆觉。

  3.普眼菩萨

  本章核心是谈证入圆觉境界的修行的次第问题,在第二部分只谈到了知幻即离,离幻即觉。但是没有谈到如何离幻,而本章则谈到了心存正念,止息妄念是离幻的根本。要远离诸幻,先依奢摩他行,坚持净戒,宴坐静观身心幻垢、人法二空,乃至幻灭垢尽,一切清净,觉性平等不动。因此本章和三法门中的修止和定的依奢摩他法门对应。远离了幻境和幻心,自然入虚空平等的清静圆觉。

  反向分解:持戒修定->外四大空内六根空->幻身灭->幻心灭->幻尘灭->幻灭灭->不灭的真如自性->清静本性

  正向推导:清静本性->心清静->外境清静->六根清静->六尘清静->四大清静->十方清静

  4.金刚藏菩萨

  说示圆觉本性平等不坏,众生有思惟心不能测度如来境界,故应先断无始轮回根本。众生本来是佛,为何生起无明;无明众生本有,何故复说本来成佛;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能以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吗?本篇通过辨明无明和觉性的关系,揭示圆觉本性平等不坏,表面要修习圆觉,就应当断除虚妄分别心,脱离轮回。

  普贤谈到的是以幻修幻的慧门,而普眼则是修清静心的定门。该部分的一个核心问题很难回答,即如果众生本来就是佛,那么无明从何而来;如果无明是众生本来就有的,那又为何说众生是佛?而这个问题佛的回答是未能跳出轮回辨明圆觉境界,而流转于轮回中又是虚妄分别心造成的。而分别心即我们说的二元对立,而破除二元对立即需要的是定慧双修,外不执着于相,内心清静不乱,即禅那法门。对应到后面讲的三大法门之一。

  5.弥勒菩萨

  本章相当脉络清楚,归纳下就是脱离爱欲和贪欲,断除理障和事障。上章谈到要断除虚妄分别心,脱离轮回,而爱欲又是轮回的根本,有爱欲故令众生生死相续,因贪欲而产生无明,显示出五性的差别。

  众生如果能够明了佛法真理,断除理障,得正知见;能够明了因缘和合的道理,不产生执着贪欲,断除事障,就能证入圆觉境界。断除理障是内心清静,断除事障是外不着相,理事无碍,事事无碍。

  6.清静慧菩萨

  说示圆觉自性本无取证,但于除灭一切幻化修证位中,有凡夫随顺觉性、菩萨未入地者随顺觉性、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如来随顺觉性诸位差别。本部分为引出第7章将三大修行法门的引子,前面道理都讲得和清楚了,后续要开始将修行的法门了。但是为何有三大法门,二十五种修行次第,需要一个引子来引入。即众生的觉性是不同的的,根机是不同的,需要不同的修行方便法门。

  本章谈到的多种觉性,不用执着于幻,也不要执着于灭幻,不执着于过程,也不执着于目标,不执着于始,更不执着于终,不执着于工具,筏尚应舍,何况非法,非法非非法。

  7.威德自在菩萨

  说示修行的方便,依着众生的根性而有三种差别: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此三法门若得圆证,即成圆觉。本章应该是全经的一个核心,前面多章最终引出该章,后续又是对该章详细修行方便法门的细述。

  诸佛菩萨教我们去除蛇,种种方法都是导致我们觉醒的,觉醒来认识到本无蛇存在。有三种除蛇的方法,所谓: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奢摩他属于定门,三摩钵提属于慧门,禅那是真如寂灭门。即,所谓修奢摩他即是修定,修三摩钵提即是修慧,修禅即是直取直用真如的修行。

  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三者于本体是一,分说是三。譬如一城,外在三路,方便出入。于城外见,似有三路,及入城内,三路合一,不见三数,乃至不见路相!八万四千法门亦复如是。禅宗四祖说,一切戒门、慧门、定门皆入心源,诚然是也。一切法是路,同一城是心。若能如是知,如是会,则得佛心髓。

  8.辩音菩萨

  说示单修奢摩他或三摩钵提或禅那一法,乃至或先或后齐修二法乃至三法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的修行方法。即三大法门演化为更细的二十五种修行次第。

  佛陀依据众生觉性和根机不同演变出的不同修行次第和方便法门很值得我们现在思考,包括我们的教育和培训,是对不考虑众生差异,而整齐划一式的教育方法的一大批判。正如当前教育失败的时候不是思考的学生本身的觉性差异应该有的不同教育方法,而是直接归源到学生根机差一样。

  9.净诸业障章

  说示觉性本净,但由众生从无始以来,妄执有我、人、众生、寿命,认四颠倒为实我体,妄生嗔爱,生妄业道,不能入于清净觉海。注意9,10两章都在谈修行中的错误方法和病相,一个是主体上的心之病相,一个是作为修行方法客体上的法之病相。

  心之病相即我、人、众生、寿命,其核心是我相,能够真正去除我相,了解我本身因缘和合无自性,不是真实存在,而不在执着于我,达无我境界,则其余三相自然容易去除。

  10.普觉菩萨

  说示欲求圆觉,应除作、任、止、灭四种病相,以及去除诸病,求证圆觉之道。在这里谈到的是修行方法上的四种病相。该章个人感觉和上章顺序应该替换下,即首先是灭除修行方法上的病相,才谈得上发心去除我相和四相。本篇另外强调了善知识的重要性,即寻求正知见的良师,远离邪师。

  11.圆觉菩萨

  说示修行大圆觉者,长期、中期、下期三种安居的方法,以及修习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三观等方便。

  12.贤善首菩萨

  前半部分为说示此经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亦名《修多罗了义》等五名,并信闻受持此经的功德利益等。后半部分为此经的流通分,或又以此章后段从"尔时会中有火首金刚"起至经末止,叙述诸金刚、天王、鬼王等众护祐持是经人等为流通分。

  《圆觉经》读后感(五):解读《圆觉经》00:梳理十二章的脉络

  “解读《圆觉经》”系列,共15篇博文。第1篇,为“校正版《圆觉经》全文阅读”;第2篇,即本文,梳理全经十二章的脉络;第3~14篇,逐章解读经文;第15篇,最终篇,总结《圆觉经》“修行之旅”。 整个系列,由优婆夷「五十芥」编写,优婆塞「鬼谷空侯」校阅,始于4月3日,初稿完成于5月16日,后陆续修改,定稿于7月6日,发布于7月7日。 希望能对诸位亲们,同修贤友,有帮助。 欢迎谈论,欢迎转载。广结善缘,同种善根,法喜充满。 Sadhu!Sadhu!Sadhu! 【1】 《圆觉经》,全名: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烁群昏而独照”,为“圆觉”。同时,“圆觉”,亦是修行法门的名字。此“圆觉”法门,不为升天享乐,亦不为解脱漏尽,只为修成无上佛果。 “修多罗”,即“经”,是梵语sutra的音译。佛法三藏,即:经、律、论。此《圆觉经》,非律非论,属经藏一类。也就是说,题名中“修多罗”,与“了义经”是同义。如此“重复”,以“所有经”来修饰此经,旨在强调本经的重要性。类似的表达,常见于诸经文,譬如“大菩萨摩诃萨”(摩诃萨,为梵语maha的音译,意为“大”、“伟大”)。 从内容上看,《圆觉经》具足“法理、实修指导”,非常详细、实用,可操作性强。这于浩瀚三藏中,是非常罕见的。 可以说,《妙法莲华经》讲发愿成佛,《华严经》讲诸佛的境界。而《圆觉经》就是连接这两部经的桥梁、道路——讲菩萨发菩提心后,该如何“刷级”,修成佛果。 而且《圆觉经》十二章,逐章递进,从“顿悟”到“渐修”,互为说明。譬如,理解了第一章,则能举一纲而万目张;若未能理解,则可查看后面诸章解说,再回顾第一章。 所以说,整部《圆觉经》,就是: 一套系统的“思维训练”课程——开佛知见; 一个根本的菩萨“实修”法门——入佛知见。 完整地学习整个课程,亦能通晓其他经文;如实地践行此修习法门,则如同经文所言:“佛说是人,现世即菩萨。” 【2】 《圆觉经》十二章的脉络: Part 1 *内容密集的三章,定下了此经的基调 1/文殊师利菩萨章: 全经的总起,强调“无生”,讲解何谓“无明”及其症状,以及“为何众生常流转于生死轮回中” 2/普贤菩萨章: 破除“身心如幻,谁为修行”等“断灭”邪见,讲解如何“以幻修幻”,提供了经典的思维训练课程,菩萨修行入门必备 3/普眼菩萨章: 提供了具体、详细的修习法门——先“止”后“观”,破除众生对“我身”、“我心”的执着 Part 2 *众生常见的盲点、疑点 4/金刚藏菩萨章: 重点解答“为何众生本来成佛”、“成佛后会不会再起无明、烦恼”等疑问,以及何谓“轮回心”,并附有破解的关键 5/弥勒菩萨章: 延续第4章,详解如何突破轮回的根本——贪欲及爱渴,并讲解何谓“轮回三性”(恶种性、善种性、不动性)、修行的“二障”(理障、事障),以及“五性”(凡夫种性、二乘种性、菩萨种性、不定种性、外道种性) Part 3 *前面五章的综合体现,“圆觉”的关键 6/清净慧菩萨章: 讲解初发心菩萨、高阶菩萨及佛境界的区别,以及何谓“随顺” Part 4 *诸佛菩萨因地修行,共用之法门 7/威德自在菩萨章: 概括“圆觉”法门的三种类型,即“三观”(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呼应第1~3章的内容 8/辩音菩萨章: 讲解圆觉“三观”的二十五种组合修习法 Part 5 *众生不达清净,未悟圆觉的原因 9/净诸业障菩萨章: 讲解何谓“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命相),呼应第4章的内容 10/普觉菩萨章: 由第9章延伸,讲解何谓“四病”(作、止、任、灭),此“四病”皆起于“我相”,是其具象化 Part 6 *菩萨修行,非常具体的操作细节 11/圆觉菩萨章: 讲解具体地“安居”法,以及圆觉“三观”的入门法、修习次第 12/贤善首菩萨章: 主讲此经名字,修习功德,“流布”之道 优婆夷 五十芥 写于2019.06.16 *解读《圆觉经》系列: 《校正版〈圆觉经〉全文阅读》 《解读〈圆觉经〉00:梳理十二章的脉络》 《解读〈圆觉经〉01:文殊师利菩萨章》 《解读〈圆觉经〉02:普贤菩萨章》 《解读〈圆觉经〉03:普眼菩萨章》 《解读〈圆觉经〉04:金刚藏菩萨章》 《解读〈圆觉经〉05:弥勒菩萨章》 《解读〈圆觉经〉06:清净慧菩萨章》 《解读〈圆觉经〉07:威德自在菩萨章》 《解读〈圆觉经〉08:辩音菩萨章》 《解读〈圆觉经〉09:净诸业障菩萨章》 《解读〈圆觉经〉10:普觉菩萨章》 《解读〈圆觉经〉11:圆觉菩萨章》 《解读〈圆觉经〉12:贤善首菩萨章》 《最终篇:总结〈圆觉经〉修行之旅》 *相关资料-《圆觉经》经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唐·宗密(圭峰大师)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直解》|明·憨山大师 《大方广圆觉经略释》|晚清·太虚大师

本文标题: 《圆觉经》读后感10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217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象棋少年的读后感大全三岁女童被父母喂到70斤做吃播:不堪之下,是被利益吞噬的人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