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 2020-08-14 08:31:0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1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一本由[德]马克斯·韦伯著[美]斯蒂芬·卡尔伯格英译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8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精选点评:●赚钱光荣●韦伯似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读后感大全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一本由[德] 马克斯·韦伯 著 / [美] 斯蒂芬·卡尔伯格 英译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8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精选点评:

  ●赚钱光荣

  ●韦伯似乎本就木有打算把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二者之间的关系说清楚,要不然也不会借用歌德的“亲和力”了。工商业社会渐起的中产阶级的精神气质、新教伦理、资本主义精神就这么暧昧纠合着。#感到超级学霸深深的恶意#

  ●看懂大意,但看不懂某些细节,知识还是太欠缺了。

  ●谢天谢地我在大二读了你……

  ●马克斯•韦伯认为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一种全社会的精神气质,或者是宗教观念,资本主义也概莫能外。《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从宗教、文化的角度探寻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背后隐藏在文化深处的精神动力问题

  ●思维非常严密,必须高度集中才不至于脱离作者思路。书后的导读和词汇表有助益。翻译就是涉及涉及涉及,破折号破折号破折号

  ●对应《宗教社会学论文集》第一卷前半部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新教教派与资本主义精神》。据卡尔伯格2002年新版英译译出,再据德文复校。附卡尔伯格短序与长篇导读、《宗教社会学论文集》总序、关键术语表。无页边码,导致书后索引无用。

  ●译者之一苏国勋写的中文新译本序言,再次曲解了韦伯的观点。韦伯认为,新教的加尔文宗里的异端分子对资本主义精神起了促进作用。而苏国勋(以及其它很多学者以及爱好资本主义的基督徒)对韦伯的论点的介绍,使读者以为:加尔文宗这一新教正统对资本主义精神起了促进作用。

  ●书里不仅有韦伯构建出的迷人的社会学概念框架、对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组织在文化上的阐释,更能从韦伯对各教派核心教义的描述里,初步窥得西方社会的宗教性基础。四百页的书,那一百四十页的正文值得精读……

  ●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曾在某一段低潮期从中理解了宗教信仰带来的力量。信仰是虚无缥缈的,可一旦坚定起来,是很伟大的力量。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后感(一):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从译本角度讲,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罗克斯伯里第三版)、阎克文译本和余时英推荐的版本较好,内容都比较丰富。余英时推荐版本由台湾韦伯研究权威康乐教授等翻译,集德、英、日、中各种译本注释之大成,费时多年终于完成此一权威的版本;阎克文版本搜集了现代西方社会学大师的最新研究观点,然而译本多是对韦伯学术观点的解读发散,从这点来说还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罗克斯伯里第三版)比较占优势,译者为社科院社会学研究员、著名社会理论家苏国勋先生及老中青学者,在比较三联版和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版的基础上,历时三年译出。译者们本身在这一领域有多年研究,他们根据国内和国际上关于韦伯研究的最新发展,澄清了长久以来人们对韦伯一些概念的误读,这点是有别于其他版本的关键——注重对经典原本理论的解读。这项权威的和可靠的学术工作,将成为社会科学中韦伯译著的一个里程碑。——参考编辑卓越当当评论、书籍编评。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后感(二):理解现代必读此书

  读韦伯迟了整整六年,因为一直对社会学不够重视,韦伯大神那厚重的目光和大胡子也让我有点发怵,此前读过一点他的以学术为业以政治为业,完全没进入,这次被三联推荐,意识到了重要性不能再拖了,特意挑了这个没让我后悔的版本,惊喜的是韦伯分析现代资本主义的某些地方与自己的思路暗合,分析新教伦理起源的部分就纯粹是收获了,韦伯的思路还是不难把握的,这书的阅读难度没有预料中大,毕竟不是哲学,读得还是慢,好久没读德国学术了,长句总是有点累,很有点累,中译苏国勋先生很用心,他的选本和译介理由充分,一般读者读这版就足够了,美国人卡尔伯格的导读也很到位,不过还是韦伯一手原文好看,特别饱含德国人不显山露水的思想情感,我不说激情,因为学者作风实在太克制了,至于尾注形式也一点不反人类,因为不是那种需要一边读正文一边看注的注释,不搞学术研究,注释完全不看都可以,只要对基督教的信仰对于个体的“主观意义”并不陌生,理解韦伯的思路就没什么障碍(具体各种新教教派的伦理差异分析不研究当然是记不清的),但我还是看了,再读也还会看,注释可以单独看,正文只有140页,却达到一部巨著的思想分量,从此韦伯一生粉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后感(三):初步理解

  继续思维的攀登和激荡。一个序言花了我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去读……感觉和广西师大的版本对照读会更有帮助。采取分段概括法把握文章内容和思路,果然轮廓清晰了不少。现在才觉得小学中学语文课一直训练的阅读方法真是太有用了~当时自己还一直无法理解这种方式的意义在哪里。““理性主义”是一个历史概念,它自身就包含着一个充斥着各种矛盾的世界”读完新教伦理这一部分,觉得和自己之前想象的论证过程完全不一样。原本觉得韦伯会得出一个很明确的,划界清晰的结论,就像老师上课告诉我们的一样,“选择性亲和”(或是一种截然的因果关系)。然而并不是,读到最后也没有读到自己想象中的结论,留在记忆里的是无数小因果关系的复杂集合,最后导出了一个看似简单的大的有机关系。或许这种论证才恰恰可以表现出对韦伯对“普遍历史”问题的认识的描绘:文化意义上的一个问题是历史中无数情景因素的共同作用,一个方面中的某一点可能是形成另一方面的一个原因或结果,这里交织着许多经济,政治,宗教,伦理等等之间的逻辑联系。韦伯确实只对其中的一点做了细致清晰的探讨,但他提供的这种方法和视角有利于我们继续去寻找并去阐述其他情景因素的因果链条。

  2019.4.21韦伯生日那天读完的哈哈哈值得庆贺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后感(四):《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汉传基督教人群中流行的西方非主流“经典”

  德国社会学家和哲学家马克斯•韦伯(1864-1920)作为学者,在这本经典中倒没有过于武断地下太多结论,不过在他小心谨慎的表述中,自不难明白他的观点。韦伯的主要观点是:欧洲在宗教改革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有一种因果关系,对于发展重心从天主教国家转移到西欧和北美新教国家有着决定性作用,很多成功的商界人士都是新教徒。

  不过,近年来,中国新近皈依的基督教知识分子对此书倍加推崇,甚至拔高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大有“信此书(我教),才永生”的架势,谈论政治和历史,言必称《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他们往往把韦伯的表述无限引申,更加果断地下结论:一个民族如果不皈依新教,自然不可能铺筑起通往政治和经济现代化之路。

  其实韦伯这本经典的论述从来没有得到过西方主流历史学家认同,他们皆认为新教徒身份与高收入之间不存在什么必然联系,韦伯只是把偶尔和局部存在的关联作为了立论依据,并且这种“联系”,不仅在过去,在当代也从来没有存在过。

  现在的读者不需要有多深厚的知识底子,只要稍微查询一些数据和事实即可以证伪韦伯的结论。以韦伯的祖国——今天欧洲的经济、科技发动机德国为例,其天主教徒占人口30.8%,新教徒占30.3%,天主教徒主要分布在富裕的西部和南部,而新教徒主要分布在经济较落后的东部。韦伯的结论若成立,一个非新教徒占人口达70%的国家,怎么能成为欧洲经济驱动器?

  在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中,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极高、高、中、低四档,在极高的50个国家和地区中,前25名堪称高度发达。爱尔兰作为天主教国家(占人口84%),近几十年发展势头极为迅猛,已跻身于世界第11名,超过瑞典、冰岛,仅在丹麦之后。东亚的日本、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除了韩国的基督徒接近30%(其中新教徒18.3%,天主教徒10.9%),其它地区的基督徒都可忽略不计,但它们全跻身于前25名,日本现当代的综合成就,其实超过了绝大部分欧美国家。

  而非洲的“小美利坚”——利比里亚,一个由美国进步白人帮助自由黑人建立的国家,新教徒占85%,可那是一个失败国家,连基本秩序都难以维系,人类发展指数排名第175名,在低档中都属末列,类似的案例还有不少。想要了解各种国家的发展历程,其实有太多当代的政治史、经济史方面的著作可供选择。

  转自“大象公会”微信号2019-03-12。作者:段宇宏。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后感(五):《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的主线和核心观点

  作为一个没有什么神学背景的人啃完《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真的很痛苦。梳理一下书的主线和核心观点。

  1、马克思·韦伯反对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历史朝着必然的轨迹前行。马克思·韦伯认为意识形态对文化、生活组织和经济有决定性影响。他认为人们通常难以想象“我们根植于宗教信仰的那些意识成分实际对于文化、民族特性和生活组织具有多大的意义。”本书论证的正是这一观点。这种影响是按如下路径传递的:新教的信仰——新教的伦理观——新教徒的生活组织行为——资本主义精神——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2、具体来说,本书的核心观点是:“现代资本主义精神乃至一般而言的现代文明的诸构成部分中的一个成分是在天职观念的基础上对生活进行理性组织。这诞生于基督教禁欲主义的精神。”

  3、路德在宗教改革时引入的“天职”概念成为所有新教教派的核心教义。“天职”使“现世的工作”替代了天主教修院制度的“从现世的禁欲式退隐”,禁欲主义下的天职观念最终产生了新教徒们理性的生活组织方式,这种生活组织方式体现了资本主义精神,并形成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4、禁欲主义的新教的四个主要教派加尔文宗、虔信派、循道宗和从浸礼运动中产生的教派(浸礼会、门诺派和贵格会),以及从它们中产生的众多教派在生活的道德式组织方面都具有完全相似的特点,类似的伦理准则只是通过不同的教义来表达而已。这种伦理准则的核心是人们应通过理性的生活组织,通过履行天职的职责,为上帝增添荣光,工作和对利益的不断追求是教徒对上帝的责任,进而这样的人才能获得进入天堂的机会。贪欲和非理性的享乐都与资本主义精神背道而驰。创造和积累财富是一种善,贪欲和享乐是一种恶。

  5、本书的成书年代与(旧)制度经济学产生的年代相仿。两者在研究视角和方法论上有共通之处。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产生了以凡勃伦、米切尔和康芒斯等人为代表人物的(旧)制度经济学。(旧)制度经济学重视对非市场因素的分析,诸如制度因素、法律因素、历史因素、社会和伦理因素等,反对主流经济学所使用的抽象演绎法,一味地使用数量分析方法对市场进行所谓的科学分析,把市场描述为一架精巧的可预测的机器。(旧)制度经济学采取历史归纳方法和历史比较方法,强调每一个民族或每一种经济制度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活动或发展起来的,而主流经济学所阐明的规律性并无普遍意义。因此从方法论上讲,(旧)制度经济学被认为是19世纪40年代产生的德国历史学派在美国的变种,二者一脉相承。

本文标题: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读后感大全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148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战略预算》经典读后感有感价值观的力量读后感精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