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波特的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 2020-07-20 10:56:5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1

《永远的波特》是一本由(英)朱迪·泰勒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2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永远的波特》读后感(一):永远的波特知道BeatrixPotter,是因为一部电影MissPotter,当时只

永远的波特的读后感大全

  《永远的波特》是一本由(英)朱迪·泰勒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2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永远的波特》读后感(一):永远的波特

  知道Beatrix Potter,是因为一部电影Miss Potter,当时只是被英国湖区的风光所吸引。看了这部电影,才把她和彼得兔联系了起来,原来波特小姐就是画彼得兔的人啊,对湖区的向往也多了一分。

  而当我读到这本永远的波特时,已经去过了湖区,去过了她的彼得兔的世界,以为对她的了解够多,才发现原来只是冰山一角。用现在的话说,她可真是个宝藏女孩。

  她不仅仅是个作家、插画家,她还算是个自然科学家,搜集过化石,研究过菌种的培植。她也是个农场主,绵羊培育专家。商业嗅觉敏锐,如今你眼见的湖区的美景,免受工业污染,有她一份功劳。

  少时她写日记竟是用自己设计的密码文,神秘的数字和字母,藏着她从豆蔻年华步入三十的漫长岁月。到老了自己都不识得这密码文了,后人甚至要费时十年才能将它们译出。

  她在日记里还曾写过:拥有自己的一部分积蓄,用来买些书,并逐步实现自我独立,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尽管这种独立显得有些悲凉。这种思想在当时那个时代实属前卫,她的故事比她笔下的小动物还迷人。在三十多岁的时候永失挚爱,在四十七岁时成为希里斯太太,共同打理农场,守着湖区过着幸福简单的日子,她的故事有了童话般美好的结局。

  而我之所以喜欢波特小姐,大概也是因为她按照自己的意愿度过了一生吧,创造了美好并经历了美好。每个人的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Good rabbits never give up !

  《永远的波特》读后感(二):《永远的波特》:彼得兔的妈妈,大自然的仙女

彼得兔是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动画形象,电影里,电视上,孩子的衣服及玩具上,随处可见那几只小兔子的形象:弗洛普茜、默普茜、棉尾巴和彼得。然而我们对它们的创造者——彼得兔的妈妈比阿特丽克丝·波特——却是不甚了解。本书的作者·泰勒是英国著名的传记作家,研究比阿特丽克丝·波特三十余年。本书资料详实,又加入了大量的图片资料,让读者们大饱眼福。

一起来读一读这本《永远的波特》吧。你会发现,波特的一生可不仅仅只有创造彼得兔这样一件值得一提的事。

——爱自然,爱动物,爱画画的波特

波特出生于英国棉布印染商之家,她的家庭条件优越,这使得她和弟弟每年都有小半年的时间逗留在美丽的乡下庄园度假。在那里,他们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妙。他们饲养着各种各样的小动物:猫狗、刺猬、蜥蜴、豚鼠、鸟……而且他们继承了父母绘画的天赋,经常给小动物及植物画像。波特画中的每个生灵都有着蓬勃的朝气,仿佛活着一般。但是她却不擅于画人物,因此《兔子彼得的故事》里许多人物形象都是由她的弟弟完成。她在晚年与丈夫在乡下打理着大面积的农场,每天与动物相伴。比阿特丽克丝·波特就像大自然的仙女一样,一生都与大自然融合在一起。

——执着坚强的波特

二十几岁以前,虽然波特的画在家族里已经声名远播,但是她走上作家及插画家的道路却非常偶然。当时波特想要买一台印刷机,但是却囊中羞涩,这时她的姑父给她出主意,让她出售自己的画作,以此挣钱。她以自己饲养的小兔子本杰明为角色画了六张画片投给了出版社,令她喜出望外地得到了六英镑的报酬。但是后来当她满怀希望地创作出图文版彼得兔的故事时,却无人问津。于是倔强的波特当即决定,自费印刷,自行出版。想一想,如果当初没有波特的决心和信心,我们今天恐怕就看不到彼得兔了。这本书的出版当然一路顺遂。后来沃恩出版社与波特建立了长久的合作关系。而该出版社的主管诺曼·沃恩也成为永远停留在波特生命里的一个人。

——情路坎坷的波特

波特在三十九岁时才与三十七岁的诺曼订婚。但是迫于其父母有关门当户对的考虑,他们两个始终未缔结婚姻。而就在他们订婚没多久,诺曼就因病去世。而波特也将他们两个的订婚戒指一直佩戴着,甚至在她后来结婚之后仍然如此。她再次结婚时已经四十七岁,对方是帮她打理房产事物的律师威廉。他们共同生活到最后。

——温暖的波特

波特一生未生育子女,但是她对身边的孩子们却是疼爱有加。不管是她的家庭教师的孩子还是沃恩家以及威廉家的孩子们,波特都时时刻刻关注着他们,支持着他们的学业。诺曼的哥哥因为伪造波特出版费用汇票而被抄家之后,波特不计前嫌,仍然保持与沃恩出版社的合作。在她的遗嘱中,她连自己的老牧羊人也没有忘记。

波特女士是一位有性格的作家和插画家,她曾自嘲自己不过是借《兔子彼得的故事》谋得了一些虚名而已,算不上对文学的贡献。但是当来自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儿童作品负责人千里迢迢找到她向她表达对作品的喜爱时,却又重新燃起了她的创作激情。她是敢于流露真性情的人,而她创造的“彼得兔”也因此被赋予了永远的生命。

  《永远的波特》读后感(三):童话作家,博物学者和不屈的女性——永远的波特女士

“亲爱的诺埃尔,我不知道该给你写些什么,只好给你讲一个关于四只小兔子的故事。这四只小兔子分别叫弗洛普茜、莫普茜、棉尾巴和彼得……”

1893年,在北方度假的比阿特丽克丝•波特准备提笔给家庭教师卧病在床的儿子写一封信。这是一份图文并茂的信件,配以几幅惟妙惟肖的兔子速写。此时的波特女士已经27岁,在当时算不上年轻,未婚,有一位深陷酒精问题的兄弟和一位古板严厉的母亲。除此以外,她还有一只购买于伦敦阿克斯布里奇大街宠物店的比利时兔。她给这只兔子取名为彼得•派珀,并且教会它一些把戏,时刻带在身边。

彼得兔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永恒的童心

比阿特丽克丝•波特对于绘画的热情诞生自童年时期。她喜欢油彩和素描,父母也非常鼓励她发扬艺术天分,为她聘请了专门的艺术老师。尽管出生在伦敦市中心,对于比阿特丽克丝来说,最佳的绘画素材,不在车水马龙的楼宇间,而在广阔的乡村里。祖父位于乡下的坎姆菲尔德庄园培养了比阿特丽克丝对于自然的热爱,也激发了她观察的兴趣。在她的回忆中,坎姆菲尔德庄园的生活是由各种光影、气味和色彩构成的:

下霜的时候,雪就会变成青色。我从来没见过如此奇异的颜色。想来这种乳白中透着柠檬青的颜色倒与野生香脂树树籽儿的颜色有些相似。霜雪天里,庭院里的两棵香柏煞是好看,向外延展的树枝如同挂上了霜雪做的花环,雪化的时候,水珠缓缓地滴落在满是灰土的老树皮上,打出一片红色印记。

除了坎姆菲尔德庄园,位于苏格兰的度假地达尔盖斯宅邸更是给了童年的比阿特丽克丝广阔的探索空间。尽管与母亲相处不甚和睦,比阿特丽克丝与父亲的关系十分亲密,还和父亲一起培养起了摄影的爱好。除了父亲,无论是宅邸内的帮厨、管家,还是父亲的朋友们,都和比阿特丽克丝有着深刻的友谊。其中一位名为威廉的牧师,每当度假结束,不得不离开达尔盖斯时,都会与比阿特丽克丝保持书信往来。他在写给比阿特丽克丝的一封信中还请对方向家里的宠物问好。对于比阿特丽克丝而言,动物是善良诚挚的玩伴,无论何时,她都会用一种童话一样的语气谈论着她的动物朋友们:

它几乎已经什么都看不到了,可它还是那么可爱,看起来那么高兴。我想象不出还会有哪只田鼠能像它那样认识那么多人。

这只田鼠,在1929年出版的《精灵的大篷车》一书中,以扎理法的名字出现,和比阿特丽克丝众多动物伙伴一起,成为了她创作的灵感之源。

从身边探索世界

作为一名传统的英国中产女性,比阿特丽克丝终其一生都居住在英国乡下的宅邸中,然而每到一处新的住所,她都会迅速成为当地的博物学家。从在达尔盖斯的童年开始,比阿特丽克丝将自己对于绘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致观察结合起来。她尤其热爱临摹各种小动物,还会把这些小动物带回家来饲养,其中甚至还有一些诸如蝙蝠、青蛙、蛇之类绝不适合“淑女”的动物。在观察自然时,比阿特丽克丝会从富有童心的女士一键切换成具有专业态度的生物学家,在和弟弟的信件中,两人详细地谈论了如何将一只蝙蝠做成标本:

填充之前,一定要仔细地量好各部位的尺寸,包括头、躯干、尾巴、前腕骨、桡骨、大腿骨、胫骨、第一个指头、钩爪以及其他各个爪头的长度。换句话说,就是要测量翅膀及腿上的全部骨骼的尺寸。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让蝙蝠的翅膀伸展开,不过,或许可以用大头针把翅膀展开来钉住,就像你以前处置在爱丁堡捉到的那只蝙蝠一样。千万要记住,事先必须在它背后垫一块脱脂棉,这样能防止翅膀过于平展。头部无须做太多处理,否则会发出难闻的臭味。

就像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为了弄清人体的结构去解剖尸体一样,正是这些科学的观察经验,使得比阿特丽克丝笔下的动物活灵活现,仿佛故事里所展现的就是它们真实的生活。

除了画画以外,比阿特丽克丝还把大量时间花在了搜集化石和采集菌类植物上,在邓凯尔德地区的邮差兼植物菌类专家查尔斯•麦金托什的鼓励下,她开始深入地研究苔藓和菌类,甚至曾试着培育新的孢子品种,并把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详细地呈现出来。这篇论文名为《论伞菌孢子的萌发》,署名为海伦•比阿特丽克丝•波特小姐,并且于1897年4月1日,在伦敦的林奈学会会议上宣读,但负责宣读的人并不是比阿特丽克丝本人,因为当时的女性是不能参加学会会议的。

自由与独立,前行的女性

作为一名畅销书作者,比阿特丽克丝•波特对于源源不断寄来的版权费用的第一反应不是自豪而是感到安慰。在成年后,父亲的身体状况日益下降,母亲则一如既往的难以相处,甚至还在干涉自己孩子的交友等日常生活。她曾在日记中写道:“拥有自己的一部分积蓄,用来买些书,并逐步实现自我独立,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尽管这种独立显得有些悲凉。”这一年,比阿特丽克丝迎来了三十岁的生日,尽管她健康状况一直欠佳,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性情似乎变得越发坚韧。“我觉得三十岁的时候比二十岁还要年轻,不管是在心态上还是身体上。”

这种坚韧,一边支撑着比阿特丽克丝度过未婚夫的死亡带来的伤痛,开始在乡间置办土地从事畜牧业,在另一条道路上则让业比阿特丽克丝以个人名义参与到政治运动中去。从童年开始,比阿特丽克丝便会坐在桌边听着父亲和朋友们谈论时事,并且培养起了自由贸易的观念。她开始投身到关税改革的运动当中,为运动创作宣传画。在晚年,住在湖区的她针对建造机场进行抗议。在她的努力下,湖区至今保持着未经污染和破坏的自然风貌。一战爆发后,她同样鼓励妇女进入职场,在写给《泰晤士报》的信件中,她提到“这项工作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她们可以取代男人”。

在多重的身份之间,比阿特丽克丝•波特不仅仅是一位经典儿童作品的作者,同时也是一位再现自然风景和历史的艺术家、日记作者、农业专家和环保人士。当人们回看时,难免会对这样一位英国女性在童话以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惊叹,或许波特女士已经回答了其中的奥秘。在谈到彼得兔的流行时,她是这样总结的:

在我看来,或许是因为彼得和他的那些小伙伴始终一心一意地走他们自己的路,勤勤恳恳、忙忙碌碌地埋头做着他们自己喜爱的事。他们一向独立自主。他们像《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托普西一样自食其力地茁壮成长起来。

一心一意走自己的路,独立自主,这便是波特女士和她留下的事业给后人留下的最大的馈赠。

-END-

  《永远的波特》读后感(四):《永远的波特——彼得兔的妈妈》:揭晓彼得兔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

  我花了一下午,和一个上午的时间读完比阿特克丽丝·波特的传记《永远的波特——彼得兔的妈妈》,感慨:即使出身如比阿特克丽丝般金贵,又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她的人生也不全是顺境,同样充满挫折,痛并快乐着。

  一、含着金汤匙出生,是福还是束缚?

  1866年7月30日星期一,《泰晤士报》刊登了海伦·比阿特克丽丝·波特出生的消息。

  出生的消息能登报公告,这足以说明比阿特克丽丝出身之金贵。比阿特克丽丝的曾祖父是棉纺织商人,她的祖父子承父业,并将祖业不断扩充,成为了一名事业有成的企业家。

  比阿特克丽丝的父亲鲁伯特是她祖父的次子,没有了一定要继承祖业的负担,在他拿到了文学学士学位(波特家族中获此殊荣第一人)之后,选择了从事自己喜欢的出庭律师工作,在律师这个岗位任职33年。

  比阿特克丽丝的母亲海伦24岁时与其31岁的父亲完婚,她的母亲也出身于大户人家,嫁妆不菲。婚后他们就住在伦敦市内的繁华地带,直到海伦怀孕又搬到新建的独栋博尔顿花园。

  150年前就住四层独栋,家里请四五个帮佣打理,足以说明比阿特克丽丝的原生家庭家底很殷实。那么,她的童年是不是很幸福呢?很遗憾!并非如此。

  正如张爱玲所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比阿特克丽丝看似优越的童年,实则乐少苦多。

  当时的中产家庭的家教都比较严格,比阿特克丽丝和小她6岁的弟弟是在自家公寓四楼的育婴室由专门的保姆和家庭教师看管和教育长大的。育婴室看管严格,没有机会与父母交流。

  此处,可以对标《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他从小也是奶妈带大,身边一帮使唤丫头,跟父母见面如同见亲戚一般,导致贾宝玉对他爸的感情——既爱又怕。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比阿特克丽丝也变得不会跟父母相处。不过,她倒不是怕爸爸,而是畏惧妈妈。她跟妈妈的矛盾、不和,一生都没有解决。

  除了保姆的管教颇为严厉和规范,让儿时的比阿特克丽丝更加无法忍受的是来自所谓贵族服装的束缚。我们现在崇尚的英伦风,喜欢仿效英国贵族范儿给孩子穿着打扮,但身为真正的贵族小姐比阿特克丽丝的穿搭感受是怎样的呢?

  比阿特克丽丝回忆说:“当时穿的衣服很不舒服,和丹尼尔画的梦游奇境中的爱丽丝一模一样:连衣裙用浆糊浆洗过,白亮亮、硬邦邦的;长筒袜一圈黑一圈白,看起来像斑马腿;发带的两端各有一颗扣子,分别连接着一段橡皮筋,两颗大扣子总是紧紧地勒在耳根上,疼得要命。”

  除此之外,得不到母爱的比阿特克丽丝自小就体弱多病,没有什么玩伴。除了可以带着她养的狗狗在自家花园散步外,不可以外出去玩,除了弟弟,她的父母也不允许她跟其他一些身份不明的小朋友交往,怕他们染病或染上恶习。

  没玩伴、也不给玩具,得不到父母的陪伴,还不能出去耍。在家除了保姆照顾衣食,家庭教师负责教授知识,比阿特克丽丝和弟弟唯一的乐趣就是画画和研究小动物。那种被父母疏离的孤独,只有她和弟弟懂。

  二、挣脱束缚,使你痛苦者,必使你强大!

  比阿特克丽丝最喜爱的地方莫过于爷爷奶奶家——占地三百英亩的坎姆菲尔德庄园。此外,比阿特克丽丝的父亲也在苏格兰乡间租了一座拥有大片土地的庄园,用于每年夏天避暑居住,比阿特克丽丝每年可以和弟弟一起在那里“探险”“寻宝”,疯玩三个月。

  也是在那个期间,姐弟俩开始临摹花鸟,比阿特克丽丝把大量时间都花在了临摹和彩绘上。她九岁时的作品便隐隐透露出“日久必成气候”的气象。

  但比阿特克丽丝真正开始绘画变现是在十多年后,她二十多岁时。当时,她非常想买一台印刷机但是没钱,她姑父建议她可以尝试联系一下出版社,出售自己的画作。

  第一次她以自己饲养的小兔子本杰明为模特共设计了六张画片,联系了五家出版社,但都遭到拒绝。后来,还是比阿特丽克丝的弟弟伯特伦直接拿着姐姐的这些卡片亲自登门一家出版社,见了社长才售出了那些卡片。

  比阿特丽克丝在绘画上获得的第一桶金就是出售这六张卡片所得的六英镑。好在那位社长还想再看到比阿特丽克丝的其他作品,这多少让她得到些宽慰,对自己增加一些信心。

  之后,比阿特丽克丝又接了给别人的诗集画插图的活,那本诗集叫《幸福的一对儿》,售价四个半便士。至此,比阿特丽克丝跨出了她的职业画家生涯的第一步。

  这之后才有了她与弗雷德里克·沃恩出版社几尽一生的合作。沃恩出版社陆续出版了比阿特克丽丝的《兔子彼得的故事》、《松鼠愣头金的故事》、《格洛斯特的裁缝》、《小兔本杰明的故事》等十几部作品。

  从与沃恩出版社合作后,每年圣诞节孩子们都能看到比阿特克丽丝的新书。在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条路上,名利双收的比阿特克丽丝,又意外地收获了爱情。她跟沃恩出版社掌门人诺曼恋爱了。

  诺曼也是对接比阿特克丽丝的书的编辑,这么多年他们俨然成为了志同道合的战友,同时也沉淀了感情。比阿特克丽丝不顾父母不允许她嫁给合作伙伴的反对意见,毅然接受了这位体贴绅士的求婚,戴上了诺曼送给她的订婚戒指。

  然而,有情人并非都能终成眷属,还没等到比阿特克丽丝做通她父母的思想工作,诺曼就得了恶性贫血,染病不到一个月,便匆匆离世了。

  爱人离世带给比阿特克丽丝的痛苦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诺曼送她的那只订婚婚戒,她一直戴到最后就说明了一切。

  《永远的波特——彼得兔的妈妈》这本书的作者朱迪·泰勒是英国著名传记作家,研究比阿特丽克丝·波特30多年,出版多部关于波特的专著,还成为波特作品的全球重要收藏家之一!

  书中内容多引用波特本人的信件和日记,可信度高。看人物传记,从别人的人生里不但能扩大自己的认知,丰富生活体验,更重的是领悟其中人生的哲理。

  波特虽说出生豪门,看似幸福,实则也很痛苦。但是她是怎样走出内心痛苦的呢?这是每个人都需要学习的一门人生必修课!修学成了,使你痛苦者,终将会使你强大!

  原生家庭是我们把握不了的,但我们可以把握自己;过去的童年生活也是我们没法掌控的,但我们可以把握现在,进而大面积掌控未来!

  三、彼得兔热销全球百年: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华

  39岁的比阿特丽克丝在诺曼离世的那个夏天,用她自己所有的积蓄以及从祖母那里继承来的一点遗产,买下了索里村附近一个名为希尔托普的农场。自此,她开始了农民的生活。

  比阿特丽克丝在她的农场里养了16只湖区本地品种赫德威客绵阳,为了饲养绵阳,她对柯利牧羊犬又产生了深深的依恋。尽管这些刚刚培养起来的热情占据了比阿特丽克丝很多精力,但她依然没有放弃创作。

  1907年9月出版的《小猫汤姆的故事》就是以她农场里的动物和建筑为原型,以那里的农舍和花园为背景绘制而成。接着1908年10月出版的《大胡子塞缪尔的故事》也是以希尔托普农场为背景创作的。

  截至此时,这些作品已经为比阿特丽克丝带来了丰厚的收益,同时,书中角色相关的一些衍生商品的每比交易,比阿特丽克丝也能从中获取版权使用费。她用这些钱为农场添置牲畜,给农场引水,以及购买更多田产。

  1909年,比阿特丽克丝又收购了当地的卡斯特农场,此时的比阿特丽克丝已经成为索里村附近有名的农场主。因地产交易,比阿特丽克丝经常与当地的一家地产律师事务所联系密切。

  为比阿特丽克丝打理地产业务的律师威廉·希尔斯,在田产收购等业务上,希尔斯给予比阿特丽克丝很大的帮助与理解。同时,希尔斯也非常爱慕这位伦敦来的性格坚强的女士。

  希尔斯是当地人,他在那片土地上长大成人,而比阿特丽克丝对那里的乡野风情也非常热爱,这使他们俩人有说不完的话。他们讨论如何扩建农舍,如何让土地增值,一谈就是几小时。

  1912年年底,威廉向比阿特丽克丝求婚。此时的比阿特丽克丝也深深地爱上了威廉,自然答应了。但是,由于积劳成疾,本就身体不太好的比阿特丽克丝病倒了,而且病势凶险,连写信都要请人代考。

  上一次被求婚是求婚者病倒,而且再也没有恢复好。这一回被求婚,比阿特丽克丝本人又病倒,会好吗?

  比阿特丽克丝从前一年年底这一病,直到转过年开春3月份才慢慢转好。

  不过此时此刻,比阿特丽克丝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力量——她需要反抗父母的勇气;尽管已年近四十七岁,她仍然没有违背父母的意愿。

  令比阿特丽克丝没想到的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她的弟弟伯特伦为提供了帮助——伯特伦选在此时先一步向父母坦白了自己11年前与玛丽在农村完婚的事情。比阿特丽克丝的父母终于不再反对她的婚事了。

  比阿特丽克丝的前半生跟父母一起生活了43年,而后半生的40年当中,有威廉一直跟她相伴。他们共同在那片他们热爱的土地上劳作、生活,颐养天年。直到1943年圣诞节的前三天,比阿特丽克丝因病去世。

  比阿特丽克丝去世后,她在湖区拥有的4000多英亩土地,以及其中的15座农场、20座农舍全部捐赠给了国家信托社。

  比阿特丽克丝从为家人、亲友亲手设计圣诞小卡片开始,到她的那些“小书”承包了40多年孩子们圣诞节惊喜礼物,她把一只古老兔子的故事讲成百年传世名著;又把一个私人农场经营成英国现在的环保圣地——湖区,这其中饱含着比阿特丽克丝·波特满满地对生命、对自然的爱!

  《号角杂志》编辑米勒女士曾请求比阿特丽克丝帮忙看一看她曾经撰写的一篇关于《兔子彼得的故事》起源的文章,这番请求促使比阿特丽克丝对《兔子彼得的故事》的热销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她说:

  “兔子彼得的魅力可谓经久不衰,但其中奥秘究竟是什么,就连我自己也不知道。在我看来,或许是因为彼得和他的那些小伙伴始终一心一意地走他们自己的路,勤勤恳恳、忙忙碌碌地埋头做着他们自己喜爱的事。他们一向独立自主。”

  一心一意地走自己的路,勤勤恳恳、忙忙碌碌地埋头做着自己喜爱的事。保持独立自主。这是多么朴实且又富有哲理的话啊!耐得住寂寞,方守得住繁华。

  《永远的波特》读后感(五):她创作了世界上最有名气的兔子彼得,有着怎样的一生呢?

  

相信很多人这个对身穿蓝色外套的彼得兔都不陌生,因为彼得兔的形象和故事太过经典,《彼得兔的故事》被编成了话剧、纪录片、舞台剧、电影,更是衍生了很多很多的周边,深受人们喜爱。

创作彼得兔的比阿特丽克丝•波特,也因此被人们亲切的称为彼得兔的妈妈。

但是,我们或许不知道,彼得兔这个现在已风靡全球的卡通形象,灵感仅仅来自一封信,而《彼得兔的故事》出版的过程更是一波三折,差点出版不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另外,创作了20多部广受大众喜爱作品的比阿特丽克丝•波特,又有着怎样传奇的人生呢?

这正是《永远的波特:彼得兔的妈妈》这本书要告诉我们的。英国著名传记作家朱迪•泰勒,研究波特已超过30年,出版了多部关于波特的专著,也是波特作品全球重要收藏家之一。她在这本书里,以大量详实的信件、史料和图片为基础,介绍了波特是如何创作出兔子彼得的,以及波特是在如何创作出一系列生动形象的小动物形象和故事的。

下面我们来简单看一下。

01出生家庭

波特1866年出生于伦敦,爷爷是事业有成的企业家,还担任商会会长,美术学校校长,皇家学会会员。父亲从小就是学霸,先是考了文学学士,后来又攻读法律专业,25岁成为了一名律师。妈妈一家则是棉花商和造船大户,结婚的时候,嫁妆是一大笔遗产。

她父亲对艺术绘画非常热爱,而且非常喜欢摄影。当初读法律时,压力大,解压的方式就是画素描。母亲则喜欢水彩画。

波特继承了父母的艺术天赋。从小表现出了对素描和油彩绘画的热爱,波特六七岁的时候,第一次看见《爱丽丝梦游奇境》,立即被丹尼尔的插画给迷住了。

对于女儿的绘画学习和艺术创作,她父母很是支持。

10岁生日的时候,她父亲送了一套鸟类写真画册给她,这可把波特开心坏了,每次看书前她甚至都要先洗手,以示尊重。12岁的时候,父母请了专业的老师教她画画。

此外,她父亲每次去参加画展或参观美术馆时,都会把女儿带上。有时父亲还会带着女儿一起去参观大画家密莱司先生的画室,大画家还曾亲自指点波特如何调色。

简单来说,波特家不但有钱,还是一个非常有艺术氛围的家庭。

02成长环境

当时这样的家庭都有相似的特点,父母对孩子的管教相对比较严苛,父母不准孩子跟外人往来过密,怕染上疾病或染上不良的习惯,孩子会有专门的家庭教师,家里有图书室,每年都出去避暑,父母的朋友都不是一般人。

波特一家也是如此,他们家每年从七月末到十月份都要出去避暑,选择的地方,是具有田园风光的苏格兰乡下,那里有山有水。

苏格兰的田园风光对生活在伦敦的波特来说,很有吸引力,这种生活对她日后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因为不太擅长画人物画,所以在度假的日子里,波特会在那里临摹她所看到的任何东西,动物、花朵、野兔,不过画的最好、最细致的作品,还是那些小动物。

她和弟弟还养了很多小动物,比如青蛙、田鼠、小蛇、刺猬、兔子。这些小动物后来大都成了她故事中的主角。

每次出去避暑,她父母都会把亲朋好友叫来一起相聚。亲朋好友无所不谈,宗教、文学、艺术,波特长大后做的很多事情,都受此影响。

比如,她之所以很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和历史古迹,是受到父亲的朋友德威克·罗恩斯利的影响。这个人是一个学识很渊博的人,他不但影响了波特的价值观,后来波特之所以能出书,也多亏了他的帮助,后来他还成立了英国国家信托社。波特去世后,把她几千亩的地都交给了这个机构打理。

03插画师出道

波特大概20岁左右,买了一只兔子。她给兔子起名为本杰明,不论到哪里都会把兔子带在身边。更是临摹了兔子各个角度的画。

那时她很想买一台印刷机,但是钱不够。因为波特每年的圣诞节,都是给亲戚送自己画的贺卡,贺卡非常精美,亲戚们都很喜欢。于是,她姑父就建议可以画一些卡片寄给出版社,或许能挣到一些钱。

波特便以本杰明兔子为模特设计并绘制到六张卡片,没想到的是,出师不利,第一次被拒绝了。后来还是弟弟在伦敦帮着投稿,才卖出去,而且这家出版社很赏识她的画,就这样,她的部分画作被印成圣诞卡和新年卡出版发行。另一部分则成了书里的插图。

此后,波特便以插画师出道了,这时她大概24岁。

04出书被拒多次

自己亲手画的图作为插图出版了,她非常开心。于是25岁的时候,就想把自己的部分画稿和一本画册一起出版。然而,这些材料被出版社退了回来。

没出版虽然受打击,但此时也无所谓吧,反正自己在做插画师,从小到大也从来没有停止过画画。

波特经常给朋友亲人写信,给他们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后来她出版的多本书,都是以这些故事为蓝本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彼得的故事》。

1893年9月4日,27岁波特在度假期间给朋友的儿子写了一封信,信中写到:“亲爱的诺尔,我不知道该给你写些什么,只能给你讲一个关于四只小兔子的故事。这四只小兔子分别是,弗洛普茜、莫普茜、棉尾巴、彼得...”

这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兔子彼得的蓝本。

大概30岁的时候,波特又给出版社投了一次稿,没想到又遭到了拒绝。

34岁的时候,波特根据7年前给朋友儿子写的信,创作了一本叫《兔子彼得与麦克戈尔先生的菜园》的书。她满怀希望地寄出了手稿,但是先后遭到六家出版社的退稿,这让她逐渐失去了信心。最后,她的解决办法是自费印刷,自行出版。

35岁,她把书名改成《兔子彼得的故事》,然后自费印了250册。除了赠给亲友以外,她给剩余的书定了一个很便宜的价格,没想到的是,她的这本书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仅仅一两周的时间,所有的作品被卖光了,又额外增印了两百册。报纸上还报道了这本书热销的信息,说是“柯南道尔也为孩子买了一本,并对这本书的故事和文笔大加赞赏。”

再后来,有出版社愿意出版,出版社认为插图应该改为彩色。但是波特却认为彩色的印刷造价太高,而且图中的人物形象颜色本来就很单调。并不想这样做。好在出版社并没有放弃,最后在出版社的一再坚持下,波特才答应为书中的图画着色。

36岁,波特跟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合同。

37岁,《兔子彼得的故事》卖出5万多本。此后也一直在增加。

04情感故事

出版社跟波特对接的人叫诺曼·沃恩,是出版公司创始人的小儿子。她俩经常保持书信往来,后来到了几乎每天都要互通书信的地步。诺曼非常认可和欣赏波特,是给她支持和鼓励最多的人。波特也把诺曼当作可以倾诉的亲密朋友。时间长了,两人的感情逐渐升温。

1905年6月25日,诺曼跟波特求婚。

但是,波特的父母却不希望女儿嫁给一个合作伙伴,所以两人极力反对这门婚事。不过39岁的波特,立场很坚定,接受了诺曼的求婚。

可惜的是,在1905年8月25日,诺曼因为恶性贫血去世,从生病到去世仅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年仅37岁。

波特的第一段恋情就这么结束了。

好在上天是眷顾她的。

在波特大概37岁的时候,因为热爱田园风光,她用自己所有的积蓄以及从祖母那里继承来的一点遗产,买下了一个小农场。诺曼去世之后,波特就离开伦敦,大部分时间都在乡下度过。

因为作品热销,随着收入的增加,她的农场规模随着对农场收购,迅速扩大。每逢进行地产交易的时候,波特都会向当地的地产律师威廉征询建议,这个律师40出头,相貌英俊,身材高瘦,他给了波特很大的帮助。

他们还有相同的爱好,一来二去的两人就相爱了。波特46岁那年,威廉向她求婚。这一次,同样遭到了波特父母的反对,其实,我也很迷,为什么女儿的每一次感情,她父母都要反对。她父母认为威廉配不上女儿,最后在波特47岁的时候,她父母才同意了这门婚事。

就这样,波特夫妻两人过了30年非常幸福的生活。

05多重身份

波特除了是个非常成功的插画师、作家、农场主。

波特的兴趣爱好还非常广泛,喜欢摄影、喜欢搜集化石,喜欢戏剧,对昆虫题材的水彩画有深入的研究,还对苔藓植物和菌类植物很有兴趣。

在一位植物学家的指点和鼓励下,波特把兴趣变成了科学研究,最后发表了一篇名为《论伞菌孢子的萌发》的专业论文,1897年这篇论文在伦敦的林奈学会会议上宣读。因为当时在科学方面,女性是不被认可的,所以我在想,如果当时女性在科学方面的地位如今天一般,波特可能又要多一个身份:科学家。

前面我们也说了,波特在保护自然方面从小就深受父亲朋友的影响。成为农场主后,她依然热心地在做这件事情。在她的努力下,农场所在的湖区,没有工业污染,保有了英国自然的风光。

1943年,77岁的波特离开了人世,她把湖区拥有的4000多英亩土地,以及20座农舍、15座农场全部捐给了英国国家信托社。

就像《永远的波特》这本书里说的,“她不仅仅是一位经典儿童作品的作者,同时也是一位再现自然风景与历史的艺术家,日记作者,农业专家和环保人士。”

本文标题: 永远的波特的读后感大全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028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白鲸》读后感摘抄《母爱的羁绊》读后感精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