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風格的意識》读后感锦集

发布时间: 2020-07-20 10:55:0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0

《寫作風格的意識》是一本由史迪芬.平克(StevenPinker)著作,商周出版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00,页数:4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寫作風格的意識》精选点评:●如何让写的文字更有画面感,去掉多余的词语。我发现我读了这本书,很多时候

《寫作風格的意識》读后感锦集

  《寫作風格的意識》是一本由史迪芬.平克(Steven Pinker)著作,商周出版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00,页数:4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寫作風格的意識》精选点评:

  ●如何让写的文字更有画面感,去掉多余的词语。我发现我读了这本书,很多时候写东西,也有很多冗余的词汇。写完之后不愿修改,或者没有时间修改。算了,发出去吧。

  ●中文写作的话,第4、6章简单看看就行。

  ●7.26 科学家视角

  ●平克所著,必属神作

  ●虽然是英文写作,但也有其他语种写作适合的参考点。对于想要提升英语写作水平的人来说,是本特别好的书

  ●非常實在且合乎邏輯的寫作建議,其中三條學術寫作者應該嚴肅接納:1)避免過故抽象,能用簡單的話講就不要故作神秘、賣弄術語;2)使用牛津逗號,在三者以上的 and 前面加上「,」;3)把句號和逗號放在雙引號「"」之外。

  ●成为合格的写作者

  ●这本书更倾向于英语写作,前半部分对中文写作有帮助,比方说一句话的重点在最右面,放在左边容易头重脚轻,少用僵尸名词,少用元话语(第一部分讲XX,接下来我们再说XXX,这种设置引导路标的词语或句子,读者理解更困难),让句子连贯的方法之一是主语统一,后三分之一,全是英语的if、then、when之类的了。

  ●整本书的语言风格很有趣。前半部分在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跟你聊写作,后半部分吐槽英式英语的表达方式。作者跟《写作风格之要素》的作者应该是对好基友。有认可的地方但不能完全苟同。

  ●这是一本我的语法老师爱读的书,一下子穿越回那时候他讲语法的瞬间,想起了被语法支配的恐惧。其实从研究和写作的角度来看也是很不错的一本书。第一遍速读。

  《寫作風格的意識》读后感(一):主题突出 环环相扣

  

一致性的圆弧

确保读者抓住主题、掌握重点、紧跟相关事物,并让概念环环相扣。

一致性的文章一定是经过设计的:每个单元里的小单元呈树状结构组织,一道道一致性圆弧跨越其中,贯穿话题、论点、角色和主题,在一项接一项的陈述中用连接词联系起来。就像其他经过设计的物品一样,它不是出于偶然,维系着和谐、均衡的感觉。是依据蓝图,着眼于细节的成果。

这一章在前面对于单个句子的修改提炼基础之上,提示出另一个更加棘手的问题: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铺陈开来?

编排文章素材,根据论证重要性决定论点篇幅

主题的一致性 同一事物 不同的呈现方式

陈述之间的逻辑:相似性、一致性、因果关系

精心挑选的连接词,是清晰架构的无名英雄,是理性思考的粘合剂,是一组概念跳转到另一组的指示灯。掌握这些词语能让作者对于文章掌控力加强,作品表现力成倍增长。虽然出现次数并不频繁,但不得不承认,恰当的连接词并不是信手拈来。那么有没有一些基础连接词,就像百搭款一样,掌握熟练后,可以随心所欲不逾矩呢?休谟在1748年出版书籍《人类理解力探究 An Enquir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里面就提出:

在意念之间起着联系作用的原则只有三项:相似性、连续性和因果关系。

谨慎使用否定陈述

肯定陈述与否定陈述对于读者认知上的消耗是不同的,如果没有必要,减少使用否定陈述。英语中否定词不一定要以n开头,很多次都包含否定概念。如few(很少/几乎没有)、little(微不足道/没多少)、least(最少/最小/最不)、seldom(很少/不常)、though(尽管)、rarely(罕见)、instead(反而)、doubt(怀疑)、deny(否认)、refute(拒绝)、avoid(避免)和ignore(忽视)

  《寫作風格的意識》读后感(二):写作风格思考 15 条

  好的写作风格手册,思考语言运行机理,探索语言科学应用,整理文字的有效表达,目的是让学习写作之人按照这套手册来操作,也能掌握一套文字的法则。

  综合最近碎片思考,整理三篇 15 条,希望对大家有用。

诚实篇

写作是写作者自己的诚实,强迫通过写作内化成文字,思考概念是否清晰,读者是否明白。如果读者明白,证明你也明白了。我打磨的不是句子,而是思想。写作者最不应该做的事情——展现自己并不具备的智慧。好文自然流传,无须借助权势宣传。写作者尤其注意自己的感情与内在动机,这是文章流传的第一要素。好文字大概可以分为四类:1)言简意赅、文字精妙、修辞优美,例如古诗词;2)言而有道、坚持文以载道,为世所用,例如鲁迅的杂文;3)言之有物、言之成理、有句有理,例如一般的议论文;4)言之凿凿、思路清晰,证据确凿,例如时事评论。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在写文章,做到第一很难、第二也颇为不易,能做的第三、第四已经非常了不起。

清晰篇

写得好,思考必然清晰,但思考清晰,写作未必好,这就是写作为什么这么难。如果重要的词语无法清晰说明,尽量不要发明词汇,尝试重新定义。人类流传的模因已足够使用,好好利用就行,否则自己创造还要负责流传,多累呀。言语复杂并不代表思想复杂,只代表他还没想好就已经写下来,思想乱如麻而已。掌握更多清晰的词条与精确的概念,不仅是有效沟通的前提,更可避开谬误,少走弯路,更重要的是,这会让你认识更高层次的人(相信我,费大力气搞清楚概念的人真不多,只有极少数),这批人会让你发现更大的世界。遇到不懂的概念,尝试用以下三个的问题,即 1)这个概念最科学权威的解释是什么?2)这个概念的对立面是什么?3)其他领域是如何解释个概念的?自己搞清楚之后,自己用自己的话解释一遍,再把这个概念教给别人,别人如果不懂,那一定是你不够懂。解释与传授这个过程会很慢,但这是你累积精确概念的不二法门,以后当你再接触同类知识,就会触类旁通。慢,是为了更快。

简洁篇

喜欢使用复杂词汇的人,往往是那些自己也搞不懂的人,自己搞不懂,便无法用简单的词语说明白,只能继续使用复杂的词汇一概而过。在现在,这些人往往是三流创业者,满嘴的模式、口号、概念、新词……如果你尝试以上三个关于概念问题去问他,如果说不明白,你就可以姑且伸伸脚了。写作尽量少用复杂词汇,即使用了,也必须以真诚为出发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欺骗自己,也不要欺骗读者。所谓「修辞立其诚」,字如人,诚为先。夫笔著者,欲其易晓而难为,不贵难知而易造。文章就精雕细琢,简洁清晰,不说废话,不故作高深,直接明了,让读者轻松明白,而不是敷衍了事,自顾自地说话,没有逻辑,没有故事,让读者难以捉摸。何以为辩?喻深以浅。何以为智?喻难以易。怎么才算是口才好?用显浅的道理能将深奥的道理说明白就算口才好;怎么才算是聪明?能用简单的语言将难懂的问题解释清楚就算聪明。文章以文气为主,文气有清浊之分,不分强弱,就好像音乐一样,不分曲调高低,只问乐声是否纯净。

ChangeLog

2019-03-28 整理组合成文2019-03-24 起稿

六经注我

  参考我的写作清单是没有用的,你得形成你自己的写作清单!

  哎呀,不小心写了个清单文……

  《寫作風格的意識》读后感(三):简洁是天才的姐妹

  时隔一年之后,当我再次翻开《写作风格的意识》时,脑海中总会浮现出史壮克在课堂上身子前倾靠着桌子、抓着大衣翻领,以嘶哑、似带阴谋的腔调念了三遍写作第十七条规则:「略去不必要的字!略去不必要的字!略去不必要的字!」的情形。

  略去不必要的字!正与我崇尚简洁的写作规则不谋而合。现就以此为切入口延伸开去,从简洁和写作的关系来进一步探讨两者背后隐含的意义。

  简洁在写作语境中首先与易读联系在一起,越简洁易读的文章消耗读者的能量就越少,就越受欢迎,这一点美国报人深谙其精髓。我曾刻意翻阅了美国几大报纸电子版,发现每块版面都是一个个方块的组合,几乎每篇文章都是整整齐齐的长方块,块上顶着等宽的标题,块的右下角即是文章的结尾。这种简单的块排版,正是美国报人的匠心所在。因为报纸排版的首要原则是易读性,唯易读才能使生活节奏紧张的读者把作者精心采写的文章读下来,而读者就是上帝,简洁易读就是一切。

  相反,我们不少人经常犯中学生写作文滥用连词凑字数的毛病,比如:

我的爸爸以前是一名工人,因为厂里不景气,所以现在下岗回家了。

  其实意思是:

爸爸是下岗工人。

  这句话删去了四分之三,反而容易理解了,句中的「以前」、「现在」、「因为」和「所以」可统统不要了,正如鲁迅说的: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 、段删去,毫不可惜。

  早在唐代的刘知几对文字的要求也是苛刻的。《汉书·张苍传》写到张苍晚年:「免相后,年老口中无齿。食乳。」刘认为其中「年」、「口中」三字为烦字可去掉,只留「老无齿」,意思便明了。他称赞《春秋》、《左传》的手法,认为其词简而要,其事详而博。他还举了《春秋左传·僖公十六年》中一句话为例:

「陨石于宋,五」

  「陨」,写出人们先听到有东西落于宋,再去看,原来是碎裂的「石」,再数一数,共有五块。仅五个字,就按照闻、见、数的先后顺序记述了这件事。

  而被誉为有「电报式」写作风格的海明威也视简洁为正途,他喜欢一只脚站着保持紧张的状态写作,迫使自己尽可能简短地表达思想。难怪短篇小说研究者欧·贝茨说海明威是一个拿着板斧的人,斩伐了整座森林的冗言赘词,砍掉了一切花花绿绿的比喻,清除了古老神圣和毫无生气的文章俗套,直到最后经受了锤炼的文字,眼前才豁然开朗。

  其次,简洁的文学作品还予以读者想象空间适当「留白」,让读者陷入无边遐想之中。举这首几乎人人会背的《静夜思》为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的诗歌简洁优美,全诗仅二十个字,都是极简单的词语,但一千多年来不知引起多少人的共鸣。它巧妙之处在于作者只描写触发乡思的月光和思乡者的情态,至于想谁,想什么都留了白,任读者自由想象、补充。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里说这首诗「旅中情思,虽说明却不说尽。」大抵如此。乡思具体内容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一首短诗不可能也不必写尽。只有笨拙的作者,惟恐别人不明白,才会把每个意思说尽,自然地就多用语言,文章便索然无味了。

  我们再看鲁迅的《故乡》开头,也用了极简洁的手法:「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这句话出现了时间和空间的留白,加以「冒了严寒」,都予以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尤其是「二千余里」和「二十余年」两个数字,背后必定有许多故事可说,却没有马上说出来,容读者先细细品味。

  这种简洁地写作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含义,用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来打比方更贴切。冰山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的部分就是作者简洁的引语,水面下八分之七部分则是读者巨大的遐想空间,作者略去的任何东西,都会使水面下的冰山深厚起来。按照西方文艺理论的说法则是作品中没有说出来的部分(水下冰山),就是无,是空白,是作品中的「不在场」,这种空白恰恰构成了一种潜在文本,让作品生命更有张力。

  类似简洁明了的写法除了制造遐想之外,还传递着一种力量与美。当我们阅读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时,那个被朋友遗弃在北极圈谷地的主人公比尔,在与寒冷、饥饿、伤病和野兽的较量中表现出来的勇敢和智慧让人感受到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单就写作文体而言,文中动作性的生动、简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有一段比尔数火柴的精彩描写 :

他打开包袱,第一件事情就是数数他的火柴。一共六十七根。为了弄清楚,他数了三遍。他把它们分成几份,用油纸包起来。一份放在他的空烟草袋里,一份放在他的破帽子的帽圈里,最后一份放在贴胸的衬衫里面。做完以后,他忽然感到一阵恐慌,于是把它们完全拿出来打开,重新数过。仍然是六十七根。

  杰克·伦敦作品鲜有议论,而是用不同的镜头,有层次、有深度地扫描人物的行为,尤其像密集地刻画比尔数火柴等系列动作,简洁却反复出现,使人物性格在与恶劣环境的搏斗中凝练地展现出来,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身体虚弱又意志顽强的人物形象,再一次展现了作品简洁又充满力量。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了契诃夫在给苏沃林的信中说:「学着写得有才气,就是写得很简洁。」而在此三天前他写给哥哥亚历山大的一封信里有一句名言:简洁是天才的姐妹。我想要说的是,如果不是天才,写得简洁也可以和天才同行。

  (首发于我的公众号:读写力量,博客:https://www.weihaisheng.com/221.html)

  《寫作風格的意識》读后感(四):一名作者读《写作风格意识》的笔记

  《写作风格的意识》的读书笔记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史提芬。平克的《写作风格的意识》。

  这本书从一个心理学家和作家的角度去探讨,怎么样写好一篇文章。写好文章的第一条,是建立一个正确的风格、我的理解就是文章的“品味”。

  读完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写作这东西是有规律可询的。写作本身是一种逆向工程,那什么叫写作的逆向工程呢?

  我们在认知的时候,把一些线性的文字、概念储存成树状的知识晶体,然后储存进大脑的,我们是通过一行一行来阅读的。把这个事情倒过来,就变成了写作——把脑子里的知识晶体取出来,然后在纸上线性展开。最难的部分在于,你很难回到你完全不懂的状态,重新教别人一次。

  第一章 耳感

  作者的第一章就谈到了“耳感”。

  人类最直观的2种学习方式,就是看到,说出来,写作是近百年发展出来的技能。所以红楼梦的电视剧看的人远远多于小说的人。

  好的作者是能把抽象的概念、术语重新变成具象化的场景,好听的音律。而对于这种好的文字的鉴赏能力,就是“耳感”。

  有耳感的作者的文字充满了意向、以及悦耳,符合音律的内容。

  作者举了很多好的例子:

  如何解释平行宇宙和弦论

  比如说广东话的评球

  比如Lolita

  这也让我理解了为什么我不喜欢梁文道讲故事的方式——他让懂的人有畅快感,但是让大部分人很烦。

  最后,第一章总结到:

  要用清晰的词语表达具体的意向,而不是用耳熟能详的词表达抽象的概念。要专注读者的视线亮点,他们的目标;用简单的名词和东西,用有些有意思的形容词;创造惊喜生动的细节;

  第二章、什么是古典风格的写作?

  古典风格就是丢掉一切掩饰,清晰直接的指出值得看的东西。好的内容很少用术语,他是假设与读者平行的,让读者觉得自己是个天才,而很多人的写作方法让人觉得自己是笨蛋。

  所以要把术语降低到最基本你的程度,有条不紊的讲出来,引用大家熟悉的类比,其实需要大量的认知方面的辛勤工作和熟练技巧。你写不明白,也是你想不明白。

  后面提到了大量的写作的坑:滥用引号、语言模糊、陈词滥调、僵尸词语——总之学术腔、法律腔。也针对每一个给了很多解决方法。

  比如说,他就不建议使用“非常好”这个表达,因为非常让好有了等级,变成了好和非常好的比较;更聪明的表达是用“好”。更有趣的是马克吐温的建议——直接在你想表达的词语前面加Motherfucking 然后编辑删掉以后,正好就是你要表达的。

  记得重点——古典风格的核心是假设作者在和读者平等对话,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世界万物。避免那些吞吞吐吐、标记语言、回避笔法、专业词汇、陈词滥调、没必要的被动式和僵尸词汇,那些都是指向真相的障碍。

  第三章讲的是更底层的——写作是学习的逆向工程。

  为什么人们很难写出平易近人的文章?因为我们有两个深层的认知偏差——术语使用、功能指向。

  在我们认知的时候,我们需要收集散落的信息形成知识晶体(里面仔细谈了为什么要形成知识晶体,因为人的工作记忆是一坨坨的,只能容纳3-4陀。作者举了一个MDPHDIWDPKFCWWRD的例子)。所以我们储存了大量的术语,用来作为符号,把东西模块化,可以调用更多的知识。这在认知层面,其实是一种捷径。

  但是在表达的时候,我们则需要逆向工程。这些我们熟悉调用,而且理解内涵你的词汇,反而成为了他人的认知障碍。需要我们重新把这些抽象词汇还原到具体场景才有人懂。

  另一个就是功能指向——举了一个如何用一盒图钉吧蜡烛钉墙上的例子,解释专业人士往往对于物件有很强的功能使用性,也就会把“显微镜”当成“仪器”,让文章失去细节。

  总之,我们为了学习而尽可能抽象细节,而为了让他人理解,我们必须还原细节。而你对一种知识越是熟悉,越是了解,你就越难以去把它交给别人,因为你实在是太熟悉了。

  这个时候,体贴就变得非常重要——好的设计师能理解使用者的感受、好的教师理解人面临的认知难题,而好的作者理解阅读者的认知难度。这的确是个难题——认知水平的分布是钟型的,在你表达水平之上的人,永远嫌你啰嗦;在这个水平之下的人永远嫌你讲不清楚。需要选择一个好的切面。

  但有一点值得反复提醒,就是他们永远比你想象的水平要低一点。

  具体该怎么办?

  2个方法,第一就是个隔断时间自己去看,第二就是让一个目标客户读一读,然后转述给你听。

  第三章、最后一章都是讲语法的。说实话,中国人语法很好,看他的反而不过瘾。

  有个强有力的观点:

  语法思维是电脑程序的一种原始版本。

  写作是一种树状组合,把网状思想转为树状结构用线性方式表达。

  第五章 一致性圆弧

  为什么有些人单个句子都很好,就是连在一起读不顺?就是缺乏“内在一致性”。

  也就是是文心雕龙里面谈到的“文气贯通”?

  也许会有这些障碍:

  1. 缺乏主题明确;有的是没有直接说主题,有的是没有紧贴主题。

  2. 几个主题间缺乏清晰有力的关系和结构(那个大脑结构拉近的例子)。当然结构不止一种,牛逼的甚至能够把2-3个结构线搞在一起形成多线索。

  3. 为论据重要性配备均衡的文字分量。

  什么是一致性?

  要有从头到尾,贯穿一直的主题。

  不仅要有这个隐线,明线也需要。主题词的位置、主题们的关联、术语的内在一致性——主题需要一套完整的UI。

  “没有一个句子是孤岛。链接从一颗树到另一颗树。形成一个一致性的外边缘圆弧。”

  就好像一棵槐树,叶子生长在一起,形成了整体的形态,但是每一片叶子都展现树的调性。

  这一章的几个例子都非常无比精妙:风筝、鹭的回答、战争史的开头。

  《寫作風格的意識》读后感(五):为什么懂得越多越孤独?这有科学解释 为什么懂得越多越孤独?这有科学解释

  在知识付费时代,相信你也买过不少课程。有些课听得很顺畅,但总有些课,让你听着摸不着头脑:“这老师讲偏了吧?怎么听不懂?”

  这让我想到之前在大学写论文,或者搞学术研究时,每每读到晦涩难懂的论文时,我们几个同学都开始抓狂:“这些教授们就不能用人话来写吗?这样写谁能读得懂啊?”然后这个话题就在几个人间炸开了花,大家争先吐槽。

  举一个例子,在一篇学术论文的开头,一位作者写道: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将注意力转向儿童语言习得的问题。本文将评述这一过程近年来的研究。

  但其实它用「人话」来讲,就是:小孩子不用专门上课,就能获得说一门语言的能力。他们怎么做到的?

  当时我们怪专家,怪老师,怪他们不说人话。但最近看了两本书,才发现这还真怨不得他们。

  这两本书,一本是《写作风格的意识》,就是教专家们如何写出一篇通俗易懂的好文章。另一本是《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告诉老师如何让学生爱上学习?看似是不同领域,但用到的知识都是认知科学,也就是一门关于大脑如何思考的学科。

  认知科学认为,专家们不说「人话」,原因有三个:

  1.知识诅咒:他们中了「知识的诅咒」;

  2.团块:他们大脑里有各种各样的团块,注意是团块,不是肿块;

  3.功能固着:他们更多记住物体的功能,而不是具体形象之类。

  听完,是不是感觉他们很可怜?别同情得太早,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只是我们积累得少一点,专家积累得更多,情况更「严重」一些。我们一个个来说。

  第一个说他们都中了「知识的诅咒」。什么意思呢?就是一个人熟练掌握了某个知识后,他就很难想象别人不知道的状态。说白了,就是鸡同鸭讲。这不仅存在于老师和学生之间,还存在于各个领域之间。比如,对于一个理科生来说,他就不能理解为什么一个文科生不知道「NAHCO3」;同样,如果你在互联网公司,你也能经常看到工程师和产品是怎么沟通的,简直是水与火之歌。

  当然,如果只有知识的诅咒,专家的文章和谈话还不至于这么糟糕。所以我们来说第二个原因:团块。

  那什么是团块呢?又是如何阻碍我们分享的?

  认识团块之前,你还需要先了解一下,我们大脑是怎么记忆到,这非常重要,能帮助你理解大脑是怎么思考的。

大脑最简化的思考模型

  从这个模型来看,大脑是这么记忆的:大脑将你从环境里感知到的信息,转到工作记忆区来思考,然后大脑对一些工作记忆进行处理,转化为你的长期记忆储存起来。当某个情景触发了你,你可以从「长期记忆」里调取这些记忆,我们常把这个回忆。

  环境是指你现在看到的、听到的事情、待考虑的问题等等;工作记忆是保存着你在思考的事情,你暂时可以把他等同于意识。从环境→工作记忆,是表示让你意识到你处在什么样的场所里,比如你看见桌子上的苹果,孩子的笑声等等。长期记忆是储存着大量你对这个世界的事实性知识,它是静静地待在那里,进入某个情景触发调取时它才浮现到意识中。比如我问你“北极熊是什么颜色?”你几乎脱口而出“白色”。这个信息三十秒前还在长期记忆中,但是在问你后,你才意识到它的存在,这时它才进人工作记忆。

  那么团块跟这个大脑思考模型有什么关系呢?

  团块是指能塞进很多概念、信息的单位。它存在于工作记忆、长期记忆里。工作记忆能力偏弱,只能记住 4 个团块,如果处理的团块过多,大脑就会死机,无法正常运转。所以如果想要提高大脑运转效率,团块和团块之间就要合并,升华为更大的团块,变成长期记忆储存起来。

  这么说,你肯定还没怎么理解。举个例子:

  当你还是小孩时,看到你妈给另一个小朋友递上一块饼干,你记住这是「给予」的动作。

  如果一个人给另一人一块饼干,换来一根香蕉,我们把互相「给予」的动作结合成团块,并把这种行动视为「交易」;

  路人甲用一根香蕉跟路人乙交易,换来一片闪亮的金属,因为他知道可以用这东西跟路人丙交易,可以换来一块饼干,我们把这称为「买卖」;

  很多人买买卖卖就形成一个「市场」。

  很多个市场的活动结集成为团块,就是「经济」。

  如此类推。

  每一个团块里都塞了很多的信息,但是到最后合并成的「经济」,只在我们工作记忆里占了一个位置。如果不合并,你的工作记忆就会记着很多小A给予小B、小C给予小D等等,大脑思考效率就会非常低。

  再举个例子:

  我看龙应台写《孩子慢慢来》时,她说自己孩子安安两岁时,有段时间很苦恼,因为安安想认识这个世界上所有东西的名字,但没有哪个妈妈能记住。就拿动物来说,四只脚、一身毛、会走动的东西叫“ 狗狗”, 但是,同样四只脚、一身毛、会走动的东西, 如果耳朵特别尖、 鼻子特别尖,就叫「狐狸」。 比较小, 叫出来的声音是喵呜喵呜的,就叫做「猫咪」.....实在太多了,记不住。

  生物学家也有这个烦恼,如果仅按照某个动物名字来沟通,那大脑思考效率低,沟通效率也会很低,所以他们发明出了一系列分类法,最常见的生物分类法,从大到小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是基本单元,近缘的种归合为属,近缘的属归合为科,不同科归为目,以此类推。

  如果龙应台是生物学家,可能就不会有这样的苦恼。因为当她看到一个四只脚、一身毛的动物,虽然没有名字,他可以从大到小来排除:有尖锐的牙齿,是不是属于食肉目。如果是,到底是属于猫科、犬科、熊科…这样一级一级推论下去,也能大概推断出来,大脑运转效率又高又准确。

  所以你看,一个装着很多团块的成年人的心智,能带来很多好处,能驱动人理性思考,也能从更全面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但同时它也要付出代价:与没有掌握同样团块的人无法沟通。在有关「经济」的对话里,中学生可能无法跟得上;在谈到「市场」时,小学生不一定能跟得上。在谈到「界」、「门」、「纲」的时候,没学过这个知识的人也就听不懂了。

  前面我们提到了,知识的诅咒会让「专家们」们无法想象不懂这个知识的人的状态,所以很难换位思考;而团块更会增加这个沟通难度,无法与掌握同样团块的人沟通。最后还有一个会阻碍沟通,就是把事物功能化。

  什么叫事物功能化呢?下面这个问题是最好的解释,请花 30 秒钟思考一下:

  一间空屋子里有一支蜡烛,一些火柴和一盒图钉。目标是让点燃的蜡烛离地 1 米高。你已经尝试过把蜡烛底部蘸上蜡液,但还是粘不到墙上。怎样才能不用手扶,让点燃的蜡烛离地 1 米高呢?”

  答案是:把盒子里的图钉全部倒出来,然后用图钉把盒子钉在墙上,最后把蜡烛固定在盒子上。你想出来了没?

  心理学家做实验时,发现很多人都想不出来这个方法来,因为他们已经记住了物体的功能,而不是物体的本来形态。

  当我们对某些事物熟悉后,就会更往它的用途方面去想,而不是想到它是什么样子,用什么材料造成的,这个就叫功能固着。比如电吹风,一般人只认为它是吹头用的,其实它还有多种功能,可以做衣服、袜子等的烘干器;砖,它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建筑,然而它也可以用来当凳子,还有武器,就是得悠着点。

  之所以我们会功能固着,也是因为这种记忆方式对我们最有利,能节省大脑空间,提高运转效率。专家们需要记住的知识更多,更需要记住功能。比如专家们常常会说:参加者是在良好以至极佳的隔音情况下接受测试。你看,这些描述都是功能化的:学生是这个实验的参与者;房间的功能是用来保证没有干扰声音。

  但对于用户来说,如果沟通时只谈物体功能,这是极其抽象的,不便于理解。

  那怎么做呢?

  心理学家研究,大脑的 1/3 功能都是视觉功能,如果你能把事物描述得更具象,能让人在脑海中形成画面,读者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就会大大增强。比如上面的句子,我们这么说就容易多了:我们在一个安静房间里测试学生。

  所以总而言之,专家们之所以说话或者写文章这么难懂,主要是三个原因:

  知识诅咒让专家们无法想象不知道这些知识的人是什么状态,也就是搞不懂听课的人/看文章的人到底在想什么,没法换位思考;

  团块让专家们描述的都是一个个大而空的概念,如果没掌握同样团块的人就理解不了了。

  功能化让专家们只用自我视角描述事物,很功能化,而不是具化的事物,让别人很难懂。

  写到这,你可能也发现了,这不只是专家的问题,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这个问题。知识让我们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但它也在我们四周竖起了一个个高墙,无法近距离接触到更多的人。就像韩寒说的那句话:你懂得越多,你就越像這個世界的孤兒。走得越远,越明白这世界本是孤儿院。

  那有没有方法让专家们写文章或者说话更好懂一点呢?当然有的,解决方案就是这些问题的反面:

  1.针对知识诅咒,专家们心里要时时刻刻装着用户,写作时需要经常想一下,用户读到这会是什么感受。当然这样肯定没办法做到,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别人看,这也是为什么作家需要编辑、知识付费课程需要内容运营一样。

  2.针对团块,专家们可以尽量避免并且警惕出现一些专业术语、生僻词汇之类,能不用就不用,最好全是大白话。一旦出现概念,就要多举例子、讲故事来让用户理解。

  3.针对功能化问题,就是要切换一下功能化的视角,还原事物本来的样子,具象化的描述。

  如果你觉得同时做到这三点好难,但你还是有颗向大众传递美好知识的心,那可以找我啊,我是上面三种功能的综合,我只有一个功能,就是提醒。哈哈哈哈哈哈哈

  邢彩燕

  内容制作人

  “得到”签约作者

  学习 | 教育 | 成长

  公众号:邢彩燕,欢迎关注交流。

本文标题: 《寫作風格的意識》读后感锦集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027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蔷薇纪年静谧时读后感100字《美的曙光》读后感锦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