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经济学解释我们的生活》读后感精选

发布时间: 2020-07-06 08:33:1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8

《用经济学解释我们的生活》是一本由农卓恩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2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用经济学解释我们的生活》精选点评:●全书重点就在“成本”。信息费用+协商费用。●奇怪有这怎么高分●科普书,

《用经济学解释我们的生活》读后感精选

  《用经济学解释我们的生活》是一本由农卓恩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2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用经济学解释我们的生活》精选点评:

  ●全书重点就在“成本”。信息费用+协商费用。

  ●奇怪有这怎么高分

  ●科普书,值得没有学过经济学的同学阅读。

  ●以前读的,应该是我读的第一本关于经济学的科普读物吧,不过现在还能记得的内容寥寥无几,唉。

  ●仅为普及经济学知识

  ●信息费用,协商费用。

  ●长宁区图书馆借

  ●哈哈,挺实用的~!

  ●这就是一本关于经济方面的十万个为什么,里面对很多常见经济现象进行了解释。 很有意思

  ●上这个老师的课的时候,总会把你的思路扭转到他的定理上

  《用经济学解释我们的生活》读后感(一):“解释的乐趣”

  大凡拥有某一门专业知识,而且造诣不凡者,多半能够轻松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诠释大千世界、万物万象。数学家告诉你万物运行中间饱含数学,物理学家告诉你物理原理无处不在……看在外行眼里,这类解释即古怪有趣而又理直气壮,也许任何事务都是各种原理的聚焦,所以搁啥原理都说得通,但是不见得全面吧。现在我们来见识一下经济学家怎么解释咱们的生活。

  一个振奋人心的说法是,穷光蛋与富翁之间的区别在——信息费用大小不同,穷光蛋信息费用高而富翁信息费用低。那么是不是说如果我们能够降低信息费用的话,也能够成为富翁?理论如此,只不过说说容易做起来难?比如贷款,富翁只要把自己名下财产抵押给银行,就能获得想要的贷款,他的信息费用就是去办理抵押手续所花费的那些时间和金钱。穷光蛋凭什么获取银行的小人儿得到贷款呢?嘻嘻,高兴太早了吧,由信息费用延伸出来的大量困难,不是那么好克服的。

  这本书看上去很像经济学的“十万个为什么”,有些“为什么”咋一看几乎就是个八卦性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有政府……”,这也算个问题吗,有人类社会就有政府。好了,这的确是个问题,历史学家会告诉政府是怎样演变成形的,哲学家会告诉你国家是阶级统治工具,经济学家说政府的出现是为了降低协商费用,之所以产生协商费用是有些大家都需要的共买品,诸如:社会安定、财产受到保护等等,政府的职能就是为大家提供“共买品”。就这个角度而言,政府与公民之间也构成了买卖关系。

  这本书来源于作者的博客“解释的乐趣”,我觉得这一标题比“用经济学解释我们的生活”更恰当,贯穿全书的真是一种 “解释的乐趣”,而且这一乐趣远远没有结束,相信在作者的博客中仍在继续着。这样一本书无疑会带给读者阅读的乐趣和不少的经济学知识。所以,当作经济学的普及读本相当不错。

  在厌倦了那类教授你发财秘诀的经济读物后,我对自己在这本经济著述中总算触摸到了经济学的脉动很满意。当然是否借本书就能够看透,或者在看透后能否“活透”我还是持保留意见的。

  《用经济学解释我们的生活》读后感(二):经济学解释直接、有效,但非万能

  经济学解释直接、有效,但非万能

  评《用经济学解释我们的生活》

  第一次读关于经济学的东西,应该是中学里的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价格确定的理论:当供应增加,价格下降;当需求增加,价格上涨。不记得当时是不是理解这个理论,但是觉得通过这种解释,让我对生活中的很多东西有更深刻的理解,当时对于经济方面的很多东西既陌生又新奇,却无法能更深入学习到。

  上大学的时候慢慢接触了经济学,第一本经济学教材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从那本书里明白了资源的稀缺、经济学对资源分配的解释,逐步认识了经济运行的规律,并且了解了很多经济学方面的大家,远至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近到凯恩斯、哈耶克。同时也尝试着用经济学对自己解释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就像作者在《用经济学解释我们的生活》一样,我也尝试着运用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分析在学校中占座、排队买菜的同学们的心理,解释超市、商场打折促销的销售行为,有时候和同学们谈论国家时政,也会偶尔引用经济学方面的知识。这本《用经济学解释我们的生活》的阅读,似乎让我回到了大学学习经济学、运用经济学的时光。

  经济学是现代的一个独立学科,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我们日常生活和经济学息息相关,但是经济学又不能包容全部,经济学发展到今天,出现了和正统经济学不同的声音,他们不再认为经济学包容一切,而是他们内部的假设在社会学、伦理学、行为学上都解释不通。比如说,经济学分析消费者行为的前提是“资源的有限”,但是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网络上的资源却呈现无限发展的态势,以至于出现了“长尾理论”;在经济学分析中的假设“人是自私的”,这个假设也无法解释很多道德伦理方面的行为。中国经济发展30多年来,我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很多人确认为我们的幸福感却没有得到相应提高。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经济之外,还有很多有关道德伦理、社会文化方面的角度,而单从经济学来解释,容易落入物质主义和单纯片面的圈套。

  用经济学来解释我们的生活,可以让我们对生活有更多、更直接的理解。然而经济学反映的理性却不能直接、全面解释生活,所以我们说经济学并非万能。

  《用经济学解释我们的生活》读后感(三):因为贴身所以有趣

  文/落潇

  看到书名,让我想起小时候看过的十万个为什么,一个疑问,一个解答,让我们儿时的生活充满乐趣;曾记得随着知识的增长,一本解释我们身边物理现象的书籍,让我们学以致用,对物理从此不觉无理;今天,一本《用经济学解释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用一种新的眼光,用一种新的讲故事的方法,带着我们挖掘真理,诠释世界。用一句时髦的话语,你想,或者不想,经济学就在我们身边,不离不弃,真实、生动、贴身、有趣。

  有时候,老人会用一种古老的思想去解释世界,我觉得有些露骨;有时候,专家团用所谓的调查和真理去解释现象,我觉得非常荒唐;有时候,自己用思想去诠释眼前的事物,这才发现自己的脑海显得那么的苍白和无奈。我们儿时的好奇心被现实世界所泯灭,我们童年的梦想因为没有回应而销声匿迹,当我们对周围事物显得不再敏感,当我们觉得一切都想当然的时候,当我们成为孩子的父母之时,我们作何感想。充电,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而这本书可以成为教导孩子对事物感兴趣的处方,因为有趣所以贴身,因为生动所以接受,当父母和孩子因为问与答成为朋友,2019追求的幸福自然就进入我们的家庭。

  为什么我们小时候最喜欢的老面馒头被用敌敌畏喷洒过的雪白馒头替代?也许你会说,是雪白馒头物美价廉。为什么我们使用信用卡消费时会比现金消费更显得大方和尊贵?也许你会说,数字变更的同感比不上钞票的流逝。为什们我们炒股时喜欢跟风?也许你会说,因为大家要错都错,心理上的伤害会变得轻一些。为什们我们高考的阴影会一次又一次的重复上演?也许你会说,这样才显得公平。

  也许我们认为原因很简单,只需要用事实说话,然而用经济学解释并非如此,而是从现象的深层出发,上升到理论,用理论来解释。其实我们周围存在很多的事物,原因都是相同的,只是我们没有发觉而已。因为信息的廉价,使得我们都有随众的心理;因为信息的昂贵,使得我们最喜爱的捞面馒头面临灭绝的现实。都说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然而因为各省各族不同的情况带来信息费用的昂贵,高考被迫成为改革中的失败者,从而高考的变革变得举步维艰,形同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用经济学解释我们的生活,我们又像活过一次,将生活看透,才能活出自己。因为贴身,所以有趣,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我们将顺风顺水,轻舟已过万重山;选择一本开拓视野的书籍,我们才真正开始认识世界;选择一本有故事的经济学,知识才会从高台走下,进入平常百姓家。

  《用经济学解释我们的生活》读后感(四):竞争之下成本低者胜

  建立在理性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西方经济学,不但能够为决策层提供一把分析、预测宏观经济现象,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钥匙。而且,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经济学不但能够帮助我们解释生活中无数看似理所当然,但却说不清,道不明的现象,更重要的是,一个有效的经济学解释,还可以以此为据进行做出推测,从而彰显经济学科的科学威力。农卓恩教授的新作《用经济学解释我们的生活》通过分析经济学的理论假设出发,从而得出经济学的内在逻辑,并以此来解释大到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分工以及改革开放成因,小到我们天天面对的柴米油盐的质量和价格。在解释现象的基础上,农教授又通过解释的可推测性进一步验证了解释本身的正确性和威力。

  理性经济人假设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基石,自然也是经济解释的前提。在现实世界中,在人类需求的多样性和无止境面前,一切可交换的物都是稀缺的。需求的无限和供给的稀缺之间的矛盾,必然导致竞争的产生,在竞争中只有胜者能够生存下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优胜劣汰。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决定了只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者,才有可能生存下来,因此,只能假设人们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也就是“理性经济人”的假设。

  一个人的利益是指他的某种目标与达到这种目标所付出代价之家的差距。但目标往往是不确定的,是将来的一种状态,因此它是难以观测,难以量化的。所以,经济学重点考察代价,经济学专业术语叫成本。成本是因为选择某一种目标而无可避免的代价,或者因选择而放弃的最大利益。成本越大,做这件事情的人越少,这是推测人们行为的基本思路,即需求定理。成本分为信息费用和协商费用。信息费用包括签约费用、度量费用和监督费用,后两者又合称为合约的执行费用。

  遇到一个现象,我们总是通过仔细考察以上各种费用的变化,来推测成本的变化,然后依据需求定力,从逻辑上推测人们行为的变化。如果变化与观察到的现象吻合,就算解释了,但进一步的还要从这种解释出发,去推测,或预测一些现象的出现,然后再用试验去验证,这就算一个比较完整的经济解释了。总之,理论解释的关键在于推测,而不是去讲道理。解释只能用理论,而不能用事实解释事实,这也是我们常犯的错误。

  作者通过理论推演和事实解释,依据“竞争之下成本低者胜”的基本原理,推导出信息费用高而协商费用低的物品,适宜由市场供给;信息费用低而协商费用高的物品,适宜由政府供给;介于两者之间的物品,需要具体考察该物品的信息费用于协商费用的差异。这既是解释的归宿,也是推测的起点。比如,作者通过分析得出,因为改革开放的战略和配套制度,大大降低了经济活动中的信息费用和协商费用,提高了效率,从而取得成功。此外,关于“货币如水”的形象比喻及解释;关于“经济萧条是市场对作出错误决策的商家的一种惩罚,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可以避免。则意味着错误可以不受惩罚,这在逻辑上是行不通的”的论证;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关于垄断租值,关于竞争形成的垄断和非竞争领域的垄断的比较等。这些解释不但具有科学价值,而且因其形象化而更容易理解。

  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作者对“经济学怪才”张五常的推崇备至,虽然,我对张五常所鼓吹的万能的“市场经济”理论的真实用心和实际效果保留意见,但是,和“怪才”不同的是,作者的字里行间没有那种颐指气使,舍我其谁的“学阀”之气。难能可贵的是,农卓恩能够从科学的角度出发,从微观现象入手,将自己的研究范围锁定在存在竞争的有限领域内,遵循理论分析——理论解释——推测验证的逻辑顺序,用经济学解释了不同层面的现象,这样,最大限度的保证了理论解释在有效范围内的科学性。

  《用经济学解释我们的生活》读后感(五):略显消极的经济学入门书

  略显消极的经济学入门书——评《用经济学解释我们的生活》

  我个人没有学过经济学,但是因为受到了朋友以及大环境的一些影响,比较喜欢读经济学类的书籍。然而因为不是科班出身,所以对于经济学的一些概念其实是一知半解的,比如说“成本”,我以前理解的“成本”是指那种“投资”,比如我卖冰棍,八毛钱进的一块钱卖,这八毛就是成本。其实这是会计学的成本,而非经济学的成本,可是我却一直以为成本只有一种,直到我读了《用经济学解释我们的生活》。

  诚如这本书的作者农卓恩教授在后记当中所说,“这本书的另一个目的是普及经济学的常识”,本书确实普及了一些经济学的常识,通过阅读此书,我了解了很多经济学的概念,更重要的是我了解了经济学的思考方式——正统经济学的思考方式,而不是“魔鬼经济学”那种。这种思考方式就是以“成本”为核心,去看待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现象,并且去进行推测——提高经济学的推测能力,是农卓恩教授写作此书的第一个目的。

  作者的第二个目的是实现了——至少在我这个经济学的门外汉这里是实现了的,那么他的第一个目的有没有实现呢?我觉得也是有的。作者有一个贯穿全书的观点,就是对一个现象的解释一定要有推测性并可验证。作者在书的第一章就提纲挈领地阐述了经济学的逻辑——正是在这一部分,我充分学习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思考方式,知道了经济学所说的成本以及成本所涵盖的租值、信息成本和协商成本,作者在解释了这些概念之后,就开始用这些概念去解释我们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包括商家行为、政府行为、生活当中的常见现象等等,小到漂亮姑娘更爱打扮,大到大学生就业难。所以这些,作者都用成本视角去进行了解释,并且解释得还都可以,有一些地方让人豁然开朗。

  用一种概念或观点去解释一切问题,这是一种本事,而且也可以显现作者的专业。但是这也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当他用一种概念去解释所有的现象的时候,自然也会走入了单一的视角——当然,作者是经济学家,我们不能要求他去用法律或自然科学的角度去思维,然而仅就经济学思维来说,作者也过于拘泥于成本这一概念,而忽略了产出的概念。在本书的开头,作者就教会了像我这样的读者一些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比如“理性人”(这一点有人提出过质疑,在这里不展开讨论,只认为这个概念是正确的),那么什么是“理性人”呢?理性人说的就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那么什么是自身利益?作者也给出了答案:“自身利益就是自己获得的好处与付出的代价之间的差额”。也就是说,这个自身利益算的是一个差,是x-y的得数。我们知道,假如x是一定的,则y值越小得数越大,农教授的一切推论都是从此而来,他总是在计算什么时候y值最小。但是,有的时候并不一定是y值最小得数就一定最大,因为也要看x的大小。比如农教授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集资房,他给我们详细讲述了建集资房的成本(包括信息成为和协商成本),却没有说到这种房的收益——我们知道,通常集资房的价格是低于商品房的,因此,那些成本最后得到的好处也应该是很大的。

  以上是一个可以用会计学去衡量的“好处”,还有一些无法用会计学去计算的好处则更是成本无法计算的。比如作者自身的职业——教育,这个就很难用成本去衡量它的产出,亦即这个事业给作者带来的自身利益。假如所有的教育从业者都只考虑降低自身的投入而不去考虑如何带来好处,而且很多还是无法用钱衡量的好处,那么其结果就很可怕了。

  总之,这本书是一本经济学入门级的好书,虽然它略显消极了一些。

本文标题: 《用经济学解释我们的生活》读后感精选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955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80后婚姻兵法读后感锦集你今年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