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战争经典读后感有感

发布时间: 2020-06-28 08:30:4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4

《普法战争》是一本由(美)杰弗里·瓦夫罗(GeoffreyWawro)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2.00元,页数:2020-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普法战争》读后感(一):战争是政治的延伸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无疑是位

普法战争经典读后感有感

  《普法战争》是一本由(美) 杰弗里·瓦夫罗 (Geoffrey Wawro)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2.00元,页数:2020-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普法战争》读后感(一):战争是政治的延伸

  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无疑是位有作为的君主。在他的治下法国恢复了秩序,经济得到了恢复,在一定程度上回复了法国的国力。回顾其个人发展历程,总能在身上发现其伯父拿破仑的影子。普法战争的导火索看似来自一份被篡改的电报,实则德意志与法兰西之间的较量由来已久,一切准备就绪等待进攻的“零时”。普鲁士在对丹麦与奥地利的对抗中展现了强大的作战能力和灵活有效的政治手段。这都让拿破仑三世忌惮,迫在眉睫的紧张态势让三世必须尽快采取手段以保证法兰西的利益。国力的恢复给予他一定自信,但显然他本人对战略准备上的认识不足,并没有最好战争准备。无论是全面的军事动员还是在作战计划的指挥与谋划,双方的差距是如此明显,对于法兰西,这场战争是为了保持一种战争的优势。对于德意志,这场战争是一场“立国之战”。当扳机扣动的一刻,战争的结局就已确定。战争发展如此迅速,如此惨烈,逐渐呈现一边倒的态势。出兵干涉逐渐演变成仓皇逃窜,形势急转直下不可逆。或许在被俘的一刻,拿破仑三世才能意识到,他并非他的伯父,即便自己不遗余力的效仿他。他治下的法兰西也并非曾经那个让整个欧洲肝胆俱裂的法兰西。甚至即便到了失败的一刻,他与在滑铁卢惨败的拿破仑皇帝的处境都大相径庭。

战败的法兰西已失去皇权的土壤,共和民主深入人心影响着社会。胜利的德意志在几次豪赌中取得大胜,胜利如同强心剂让德意志在扩张的道路上狂飙。胜利与失败在漫长的历史中看起来也并不是那么清晰了。这场改变世界局势的战争值得我们深入了解,通过阅读了解战争的进程和结果。清楚发生了什么

  《普法战争》读后感(二):普法战争:德国对法国的征服

  阅读杰弗里·瓦夫罗的这部关于普法战争的历史作品,对于这场战争的起因及进展、结束会有一个详细的了解。通过读这本书,可以看出,无论是战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铁路网的完善、征兵制度的改进,还是战争进行过程中双方将领的战略战术、战争时机的把握、士兵的纪律和武器装备等方面,法军无疑处于失败的一方。相比于普军总参谋长毛奇的指挥大兵团分散作战完成合围的能力,法军元帅巴赞则多次贻误战机。普军的取胜很大原因在于它的火炮对法军的残酷轰炸,克虏伯火炮的攻击使法军伤亡惨重。

  最后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究竟谁赢得了普法战争?法国因为战败付出了割地赔款的代价,但不久即恢复了元气,而普鲁士通过丹麦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达到了统一德意志的目的,但普鲁士的崛起对于欧洲的均势则造成了破坏,从而又树立了新的敌人。

  拓展书单:对于梅特涅的均势外交可以有一定的了解

  《普法战争》读后感(三):追寻150年前普法战争的进程

  由钟叔河老先生主编的走向世界丛书收入同治十二年刊行的张德彝《三述奇》,有一章追述普法战争,篇幅较小,于1982年出版。张德彝的其他几本述奇尚已出版,不知《三述奇》为何故不重刊。幸由蔡登山重新编注出版。现社科文献出版社甲骨文引进《普法战争》一书展现出更多令人激动的细节,让我们追寻150年前这场战争的进程与扩宽我们的视野看世界。

  话说回来,第二次工业革命,枪炮设备发展较为良好、铁路运输较为便利。 德意志仍然是四分五裂的,完全不能看做一个政治实体。 但法国却没有注意到普鲁士已经人口、工业产能差不多赶上法国。尚且普鲁士习得法军滚雪球式战术,当时普鲁士将领也迅速调整战术,作为总司令的拿破仑三世心理尚未准备好,自己带着一批军队逃了,巴赞独自留守梅斯,军心崩溃,被普军围困,尝试两次突围不成。麦克马洪企图前往解围,行动过于缓慢,被迫与拿破仑三世回合通往色当,被普军侦破。不久被普军围攻,拿破仑及将领,10万大军全都做了普军的俘虏。两个势均力敌的巨人的角力,没想到变成了一方对另一方的羞辱。法国听闻战败,人民起义,国内趁乱发生政变,推翻了法兰西第二帝国。

  对德国而言,不仅通过这场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还获得大量的赔款和阿尔萨斯-洛林的大部分地区。拿破仑三世以悲剧收场,拿破仑三世的“伟大法兰西”缓缓地退出历史舞台。作者认为德国凭借克虏伯火炮和逐渐的兵力优势打败法国,踏着他人的鲜血,“军国主义”的盛行逐渐让德国与世界走向灾难的深渊。

  《普法战争》读后感(四):普法战争中,仅仅是普鲁士赢了、法国输了这么简单吗

  “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新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

  即使是对普法战争不甚了了的读者,大概也应该对这段话有着比较深的记忆。这段话出自法国小说家阿尔丰斯·都德创作于1873年的一篇短篇小说《最后一课》。上面这一段话是小说中的老师韩麦尔先生说给他的学生——小说中的“我”——听的。在这篇小说创作的两年前,普法战争以法国惨败而结束,就连当时的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都成为了德国人的俘虏。而当时的德国,就是踩着战败的法国而由普鲁士刚刚“华丽转身”而来的德意志第二帝国。虽然法兰西第二帝国并非亡于普鲁士之手,但如果没有普法战争,拿破仑三世估计还可以稳稳当当地坐在他的法国皇帝宝座上。

  100多年前,都德尽可以在自己的小说中通过一个孩子的眼光来展现之前普法战争中沦陷区的种种屈辱以及对自己故土的深切思念;普法战争后,历史学家、军事家也都可以像研究历史上的任何一次大战一样来“近距离”观察普法战争,并从中得到经验教训;胜利者可以很骄傲地把战败者押解着返回……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加冕为皇帝以及德意志帝国的成立,地点就是在法国的凡尔赛宫,时间是1871年1月18日!

  历史当然不能假设,确实也就是这样来演绎的。但无论是战争结束以后,还是直到今天,关于普法战争,事实上仍然值得问几个问题。比如,普法战争缘何打响?比如,普鲁士的胜利与法国的失败真的就没有任何悬念吗?比如,是在一开始就注定了胜利者和失败者的角色,还是其中必有原由呢?这些问题,或许在当时,被俘的路易·波拿巴,一心向往自己伯父的荣光,而且也确实如愿以偿的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确实想要弄个清楚明白——虽然即使他弄清楚了,也无法改变历史的走向!

  但是当美国军事史专家杰弗里·瓦夫罗在他的《普法战争:1870~1871年德国对法国的征服》一书中,把这一切“真实”呈现的时候,即使是一个对军事、政治或是战略战术不知所以然的人,也不难得出结论:普法战争中,法国确实必败无疑;普鲁士虽然赢得侥幸,却具有一种偶然中的必然——尤其是普鲁士碰到的是法国这样一个对手。

  普鲁士王国迈向德意志帝国整个过程中一共经历了对丹麦、对奥地利、对法国三次战争。“三部曲”中,作为“当事人”的拿破仑三世以及法兰西的元帅们,对前两次战争绝对是有印象。如果说俾斯麦出任普鲁士宰相后,利用经济优势击败丹麦,获得了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两个被丹麦占领的两个德意志邦,还不足以引起拿破仑三世的警觉的话;那么,在普奥战争之后,他确实有了危机意识,也有军事上、政治上进行了某种准备,但也仅仅如此而已——他不会去想象普鲁士会反客为主,虽然早就在准备着对法国的战争,表面上却是不动声色,巴不得让法国来挑起战争。法国搭起了普法战争的舞台之后,接下来事实上就没有多少“戏份”了!

  杰弗里·瓦夫罗的《普法战争》对普法战争中双方的工作进行了整体上相当全面的回顾与再现。值得注意的是,普法战争中法国虽然失败了,法国不仅需要奉上巨额赔款,而且失去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但也因为法兰西共和派特别是法国人民的抗争,比如“巴黎公社”的成立等,让普鲁士企图吞并法国的野心受到了遏制。而且法国的速败与惨败,事实上也提醒了欧洲其他大国,对德意志第二帝国有了警惕,埋下了日后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伏笔。

  普法战争的“余音”当然还不止于此。正如杰弗里·瓦夫罗在书中最后所提到的那样:“新的德意志帝国从一开始就处于内部撕裂的状态,法兰西虽然战败但很快恢复了元气,英国则一直都虎视眈眈、徘徊在侧,还有一个信心日渐膨胀且愈发坚决的俄国。德意志帝国同他们的竞争当然会日趋剧烈……”俾斯麦赢得了普法战争冒险般的胜利,德意志帝国也如期成立了,但显然懒得去好好想一想:这种军国主义的胜利又到底能够持续多久呢?!

  《普法战争》读后感(五):一场南辕北辙的战争

  大多数中国人对于普法战争的第一认识是来自于都德的《最后一课》,战争结束后法国成为了战败者、受害者,不得不割让阿尔萨斯洛林给德国以换取和平。然而,如果认为这就是事情的真实面貌似乎就有点把事情想象的过于简单了。

  杰弗里的这本《普法战争》副标题为1870-1871年德国对法国的征服。然而纵观全书,作者对这一事件的叙述方式更多是站在了法国的视角上。导言部分介绍战争前分别介绍了普鲁士和法兰西的情况,并对于曾经在欧洲叱咤风云的拿破仑的侄子路易·拿破仑(拿破仑三世)的上台做了简要介绍。这位拿破仑虽然有着和自己伯父一样的梦想,但是却没有同样敏锐的政治头脑,他凭借着农民对于曾经那位“好皇帝”的幻想而上台,虽然在他的统治时期法兰西第二帝国一度十分强盛,而巴黎城市也焕然一新。但是普鲁士在法兰西帝国东方的崛起,逐步威胁着他的皇位。

  本书正文部分从普法战争的起因一直讲到了最后普鲁士进军巴黎,建立德意志第二帝国双方停战议和。可以说对于这期间的军事行动都做了很详细的描述,而字里行间之中也能感受到战役过程中的紧张感。

  那么,我为什么要说这是一场南辕北辙的战争呢?在以往的叙事认知中,似乎给大家一种感觉是普法战争是德意志统一中的最后一步,因此很多人也认为这场战争法国是受害者,而德国则是一个侵略者。但事实上这场战争的爆发是一个双方互动的结果。诚然,俾斯麦在普奥战争后建立了北德意志同盟后也意识到了如果想以和平方式统一德意志那么需要经过很多年的努力,因此开始有意激怒拿破仑三世,希望法国发动一场侵略战争促使德意志各邦真正统一。然而,拿破仑三世面对着法军在墨西哥的失败,以及普鲁士的节节胜利对他的舆论压力。他也十分渴望一场光辉的胜利来挽回自己的政治生命。因此,拿破仑三世对于这场战争的渴望不亚于普鲁士人本身。拿破仑三世似乎也认为自己可以像当年伯父在1806年的耶拿那样,带领法军横扫普鲁士。然而事与愿违,他并不具备那样的才能。战争开始的拖沓,使他不仅延误了战机,也是他失去了潜在的盟友。似乎从那时候起,这场战争胜负的天平就已经倾斜了。书中还对此时两军的情况进行了描述,从军纪上、装备上、战术素养上对法军和德军进行了对比。显示出半个多世纪之前那支横扫欧陆的法军早已是昨日黄花。不仅如此,书中还提到了拿破仑三世与手下巴赞将军的将帅失和的问题,这都是法军在这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拿破仑三世本想通过胜利保住自己的帝国,但是最终却失掉了战争,葬送了自己的政治生涯,这对他来讲当然是一场南辕北辙的战争。

  而相关者在军事之外活动也十分值得关注。比如战争尾声阶段,俾斯麦就对与拿破仑三世的被俘感到了担忧,他认为这样不仅不能结束同法国的战争,然而会将法兰西重新推到共和国的道路之上,反而会阻碍普鲁士目的的达成。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到这位19世纪后期最重要的政治家敏锐的嗅觉。

  最后,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究竟是谁赢得了普法战争?” 作者的态度隐约表现出了一种指责,认为普法战争的胜利、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建立是世界走向世界大战的开始。但是在我看来,这种观点是值得反思的。如今一提到两次世界大战,就有人认为其罪魁祸首都是德国,然后追根溯源,便寻到了普鲁士以及它的军国主义和俾斯麦的铁血政策。也许这是一种不公平的看法,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毫无疑问是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的法西斯。也正是由于这种思维方式,有人也会自然而然的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是德国的问题。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一战的爆发与其说是一个国家犯下的罪行,不如说是一场欧洲各国几十年来为了争夺利益所产生的恩怨摩擦的闹剧。但不可否认的是,统一后的德国的确极大的打破了欧洲的政治格局,而俾斯麦在欧洲这个大舞台上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相关阅读:

本文标题: 普法战争经典读后感有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914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自驱型成长》的读后感大全《三毛不在的城市》读后感锦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