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诃夫的一生读后感锦集

发布时间: 2020-06-14 08:30:2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25

《契诃夫的一生》是一本由[法]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1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契诃夫的一生》精选点评:●贯穿始终的,巨大的孤独●可以出精装本了●读书痛并快乐的事就是,永远有你不

契诃夫的一生读后感锦集

  《契诃夫的一生》是一本由[法]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1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契诃夫的一生》精选点评:

  ●贯穿始终的,巨大的孤独

  ●可以出精装本了

  ●读书痛并快乐的事就是,永远有你不知道的无穷多的好作家等着你! 这本就是,第一次读内米洛夫斯基的书,写的很优美,语言顺滑的像诗一样。有时候我会产生一种,到底是在写契诃夫还是在写作者自己的错觉。一点没有传记有时候会有的距离和虚假感。我仿佛看着那个优雅、幽默又温柔的契诃夫站在我面前,一本一本给我种草他的书。 “他的人生和他的写作是一样的进程:开头总是满满当当的许诺,……中段便变得皱巴巴怯生生,到结尾……烟花一场”。你看,描写的又生动又苍凉,这又何尝不是我们的人生。

  ●【藏书阁打卡】我们看作品,常常不但只注意作品,还总会好奇写出这部作品背后的是怎样一个人呢,有时,可能作者本身反而大过作品。而契诃夫是怎样一个人呢,腼腆,温和,文雅,待人友善体贴,他人对他的评价说他总是克制自己的情绪,绝少发怒,在他的小说中,也常看看到他对各种各样的人的同情。但契诃夫却是在一个非常糟糕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从小就的干各种各样的活计,看店,被严苛易怒的父亲责骂惩罚,几个兄弟之间吵吵闹闹,生活并没有摧毁掉契诃夫,契诃夫总爱逗乐他人,脸上带着他不变的聪慧和一丝忧郁。就这样,契诃夫短暂而丰富的一生过去了

  ●“从文学成功的角度来看,哭比笑更有价值。但是,在契诃夫的内心有着一种不同寻常的自由,某种细微精妙、含糊不清、自相矛盾且又生机勃勃的东西,没有任何人能够抑制。他自己也意识到了:‘我总是感到,我欺骗了人们,’他说,‘以我太过愉快或太过严肃的面容。’”

  ●本来就无聊想闲翻两页的,居然一口气看完了,第一次读内米洛夫斯基的书,先选了一本类似传记的来看,篇幅不算很长,简要的叙述了契诃夫的一生,他忍耐,公正,爱在人群中,也爱花园,悲惨的童年让他总是对世间充满怀疑,可是又忍耐温柔的对待一切,尽管总是温和笑着的,但又透着“水晶一般的冷漠”,一生中他最爱的是纤细的母亲和热爱艺术和舞台的妻子,生命终结的他仍然克制着隐忍着对妻子的爱,忍受着病痛和孤独,是的,他总是孤独的。诶,最后的濒死的描写虽然平静,但是看得我心里总是有点压抑。

  ●真真真真真真太好了。

  ●@mu5122

  ●哭。他的温和是被孤独缠绕的。

  ●感觉那个写《复活》的老头,无论作品还是本人,都是贵族的,就是临终把妻子拒之门外,让满大街的人笑话自己的老婆,老头做得有点过分

  《契诃夫的一生》读后感(一):摘抄

  春节看过法兰西组曲之后,这是内米的第二本。女作家的笔触细腻冷静,la vie de tchekhov,娓娓道来。夹鼻眼睛之后的作家面貌模糊化,光阴倒转,亚述海滨杂货店老板家的孩子之一,从容地长大,穿过165页,和世界道别。中后部讲戏剧,难免想到《演员的自我修养》。不同于托尔斯泰的伟光正,陀氏的暗戳戳,契诃夫是个正常人,虽也需为稿酬默默向上游打拼。爱与拒绝,喧嚣或人群中的孤独,不诉衷肠,偏安一隅……咳血不是扮文弱,肺真不行。

  此外,契诃夫还是医生。他清楚的知道百姓特别是下层的生活,他不会画饼,也不会梦呓或者抽风,他深知穷困和无知才是彼时大众的标签。他说老百姓总是虔诚的握着圣经,毕竟没有别的书,毕竟不识字...

  你忘了吧所有的格瓦斯爱国主义,也忘了吧一言不合就长篇大论的虚无主义。

  俄罗斯,作家莫问出处。

  《契诃夫的一生》读后感(二):谁不曾与契诃夫心灵相契?

  当我们捡拾惯用的“传奇”、“天才”等抽象字眼来描述安东·契诃夫时,作家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却为我们勾勒出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普通人”契诃夫。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

  《契诃夫的一生》异于传统的传记体。伊莱娜不局限于叠加事例,拆解和评析主人公,而是用优美的文笔和真切的情感,带我们深入契诃夫魂灵的园地——从童年迈入青年,接着游荡于壮年,直至望见生命的消陨。

  不得不说,伊莱娜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性,是远胜于理性的。或许,一方面源于她的精神世界与契诃夫遥相契合,另一方面,契诃夫的温柔、和善与谦恭,他的孤单、悲伤与忧愁,总能触及多数人内心最柔软的地带,包括作者伊莱娜本身。

安东·契诃夫

  契诃夫出生在一座俄罗斯外省小城——塔甘罗格,他在这里度过了黯淡的童年。除了忍受父亲的暴力,接受家庭的困窘,他还要抵抗周身环境围绕的粗俗与冷酷。从一开始,他就学会以独有的方式保持一种“奇异的贞洁感”,发乎自然地坚守着自己尊崇优美、善良与礼貌的本性,像“植物会从最贫瘠的土壤中吸收点滴的养分让自己生存下去”。

  怨恨与苦恼?对契诃夫来说,从未有过。他不会被虚荣心侵蚀,也不会因穿着裂口的鞋子而遮遮掩掩。关于自尊,他在从童年过渡到少年时,便有了极其高明的见解。当弟弟米哈伊尔在写给他的信中落款“你微不足道的弟弟”时,他回复道,“为什么要这样称呼自己?又不是面对上帝,你无需承认自己的微不足道”。

  十八岁起,契诃夫开始通过赚取稿费维持全家的生计。他选用安托沙·契洪特的笔名“半机械化地写作”,不停地写,就像“呼吸和说话一样”。那些逗乐的小文迎合了各类刊物读者的需求,让他体会到尽其所能维持生活的平凡快乐。而有时,他心底积淀的忧伤和现实的丑陋与悲苦,也会成为刺醒他的针尖。

  他逐渐意识到,自己必须严肃认真起来。在1886年“转型”,成名,契诃夫的文字和人生,在大众面前竖立起这样的形象,“一个生来公正、高尚、善良的人,而且从不停歇地尽力使自己变得更好,更温和,更可爱,更耐心,更乐于助人,更无微不至”。但这却导向一个古怪结果:“他越是向别人表现同情,他的内心越感受不到它。”

  他身上渗透着“水晶一样经久不变的冷漠”,如他终其一生对墓园的偏爱一般,孤独地活也孤独地死。或许,他曾经向外部交付过自己,但内部却永远疏离、飘远。即便拥有此起彼涨的荣誉和赞美以及“月亮般的妻子”温柔的爱,他最真实的自我也随时都可能迷失和深陷绝望。

  契诃夫患病多年,伊莱娜笔下,他临终前的场景,仿佛一场简洁而充满暗语的戏剧,“一只巨大的黑色蝴蝶飞进了屋内……一头扑向点燃的油灯,缓缓地坠落,带着燃烧的翅膀,再度飞起,盲目而宿命。而后,它找到了敞开的窗户,飞向温柔的夜,消失在黑暗中……”而契诃夫,停止了生命,孑然回到了属于自己的荒原和孤岛上。

  月亮的清辉,时时闪现人间。

  撰文丨 陈文君

  本文来自世纪朵云微信公众号,欢迎关注。

  《契诃夫的一生》读后感(三):间隙的发散

  (与本书内容并无太大关联)

  2019-2019年(一次旅行),我进行了一共看了二十三本书(包含四本漫画),其中不乏有些是为了快点看完,纸质书放在那里,你随时翻翻,就像张嘴喊着:“这又本书落单的书!”的感觉,所以想赶进度,草草了事……

  除了几本,我非常耐心的看到最后一页

  一本极为沉重的反思(赎罪)

  一本缅怀逝去的情怀(对书的爱与恨)

  一本轻薄却字字惊悚

  三本漫画对不属于自己的旧时光的感叹

  一本漫画的奇妙无比的幻想夜晚

  一本短篇集 深水处的我们都是恶人

  一本感叹一个人的重要 不低于一群人(这本书如同梦魇一样折磨我)

  一本我身在“荒原迷茫期”的指导

  一本那个人的烟花人生

  ......

契诃夫的一生9.3[法]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 / 2019 / 人民文学出版社被淹没与被拯救的9.6[意] 普里莫·莱维 / 2019 / 三辉图书/中信出版社

  自由 犯错 赎罪 迷茫 “荒原期” reBron 似乎像魔咒一样重蹈覆辙,直到找到庇护港,这种情况才安稳下来......

  劳累的工作,生活,似乎绑带自己最后会返璞归真,曾经能力至上,却时机不佳,当下时机成熟,能力下退,思维无法集中,现在看来,契诃夫,是艺术家,是天才,我曾经自拟包囊宇宙帝王学(笑),现在却是狼狈不堪;他和我都会面对共同的“愚者的观看”但,他是文学的天才,我只是力争成为“有文化的流氓”

  《契诃夫的一生》读后感(四):内米洛夫斯基虚构世界里的真实人物(序)by 让·雅克·贝尔纳

  一九四二年七月,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在涅夫勒省的小镇伊西—勒维克被捕。

  她被投进皮斯比尔营,不到几天,即遭流放。

  从此音讯全无。

  四个月后,她的丈夫及两位小叔被逮捕。他们亦被流放,就此消失。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遗下两个女儿。她们的悲剧,正是成千上万悲剧的写照。欧洲遍地是孤儿……然而,应该说:伊莱娜是幸运的,至少她的孩子们活了下来,与那些失去儿女的幸存者相比,她已算是颇得上天眷顾。

  如今,须付出一番努力才得以重现真实。恐怖已是如此寻常,以致很多人觉得它索然无味:一些人出于本能地逃避它,不愿面对;另一些人则由于同情心过度操劳,趋于麻木。

  迷人的智慧,优雅的艺术家气质,这样一个卓尔不群的女子在波兰或西里西亚遇害,不过是一条不甚了了的社会新闻。成批成批的生命被赶尽杀绝。受害者是六千万名抑或六千万零一名,并没有多大差别,从罪行的深度看来,那都是无底的深渊。为其中哪一名受害者哭泣,都将顾此失彼,有欠妥当:最默默无闻的死者,也应得到最显贵的待遇。

  但是,请允许我们向这位女子致以一份特别的注目,一份追加的哀思。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没有让她的仰慕者们空手而归。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她依然在写作。她的作品并未随着她的离去而中止。一些珍贵的手稿,加上已经出版的著作,巩固了她在文学中的生命。在她的避难所尼韦内,她在酝酿一部反映俄罗斯生活的组曲式长篇小说,可惜如今留下的,只有断卷残篇;但我们会看到,一部完整的小说《世间的财富》以及两三卷中短篇小说即将出版。不管怎样,在她猝不及防地消失之际,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的虚构世界里,却出人意料地出现了这么一个真实的人物:安东·契诃夫。

  他的出现再突兀不过;如果说,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的文字世界纯属虚构,他则是着实罕见的一个活生生的人。她一直都避免描述现实中的人物,避免书写真人传奇。但是,倘若我们承认她笔下的人物都并非真实,可他们却又何其真切!这正是重点所在。无论是财大气粗的生意人,歇斯底里的年轻姑娘,还是命途多舛的小伙子;无论是狂躁的大卫·格德尔,《孤独之酒》中不安的伊莲娜,《盘中棋》里年轻的克里斯朵夫,还是《狗与狼》中脆弱的亚达,抑或是在激动人心的短篇小说集《有声电影》当中的那些女主人公们,所有这些人物,经由这样一个绝顶聪明、热情洋溢的头脑创造出来,深深扎根在人类的厚实土壤里,沉浸在生命、活力和激情当中,他们就是你我身边苦乐参半的兄弟姐妹……这便是名副其实的艺术转移。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在不到十五年的实际创作时间里,给我们留下了一座众生万象的华丽长廊,而它们的根基,正源自这百态人生。

  我们可以从她的作品中抽出某些主题:在西方国家的流亡以及与生活的抗争。生于基辅,伊莱娜背井离乡,来到法国。她笔下的许多主人公都经历同样的转折。与她一样,他们中的许多人来到我们的国家,在这里生活、抗争、吃苦。他们的遭遇出自于她本人的经历。在多少部小说中,我们都能够发现,她童年时代乌克兰的城乡气息,以及她年轻时代在我们首都的生活氛围!……

  源自生活的剧幕,在她的创作中得到了普化。然而,戏剧般开始的人生,却以悲剧告终。伊莱娜生于东方,却在西方赴死。未能生活在出生的土地,亦无法死在亲切的国度。在这两个国家之间,却铭刻下了这样一个短暂而绚烂的生命:一位年轻的俄裔女子,在法语的灿烂书卷上,贡献了增光添彩的篇章。她在我们的国家生活了二十年,让我们将她作为一位法国作家,为之哭泣。

  * * *

  契诃夫的戏剧作品在如今的法国已是众所周知。但长久以来,他对我们而言还只是一个遥远的名字。极少有作品会给导演带来如此微妙的困难。当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剧团到巴黎演出《樱桃园》时,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创举。此后,乔治·比托叶夫为我们展示了《凡尼亚舅舅》《海鸥》《三姐妹》这些契诃夫作品是怎样一种节奏。后无来者。比托叶夫领悟了契诃夫式点画法的奥秘,从一种缓慢而有条不紊、难以言喻的层层包裹中,凸显出深刻的人性。由此,向我们生动地演绎了这样一种极为精致,极为个性化的剧作艺术,既具俄罗斯特色,又属于全人类,这位伟大的艺术家有着俄裔血统的优势,因而得以用法语来思考俄罗斯人。比托叶夫成功地诠释了契诃夫的戏剧,而伊莱娜所做到的,乃是诠释他的人生。

  出于同样的理由:生在俄国,但长在法国,她已如此深刻地融入了这个成为家园的国度,因此在她所写的作品中,丝毫看不出她的异族血统。然而,在内心深处,她依然不由自主地将同情给予出生的国家,给予那里的人民和事业。面对契诃夫的胸怀,她犹如高山仰止。她无需再转换题材,只要打开心扉即可。正如安东·契诃夫向我们讲述《三姐妹》或《凡尼亚舅舅》的故事,正如乔治·比托叶夫与柳德米拉·比托叶夫将它们鲜活地搬上舞台,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向我们讲述了安东·契诃夫。

  不过是一串串相同的公式罢了,如果我们敢将人生称为公式。同样的笔触前后相接,但每一笔都在成就一个总体的印象。

  同样的细节看似无关紧要,但每一个都并非徒然。这就是生活的节奏。这就是人生缓慢而痛苦的缠裹。读者,和观众一样,都是在不知不觉地被一只轻柔的手所囚禁、劫持进日常生活的美梦当中。通常他不会意识到这一点。只是有时候会稍作抵抗。但迷药是不可抵挡的。它的诱惑以难以察觉之势产生效力。最微不足道的细节宛如微风拂面般轻柔,却是无所不至的触角。这就是契诃夫笔下中产阶级的悲剧。他自己的人生,而今由一位能将他的母语和我们的语言说得同样出色的女人讲述,为我们重现一个真实的他,他的欢乐,他的痛苦,他的希望,他的遗憾,他一生中非凡的人道主义情怀。

  比托叶夫认为,契诃夫的戏剧中没有一处是多余的。最细小的事件也致力于体现生活,而契诃夫的每一笔都绝非无缘无故。

  改动一个动作,就是背叛了他所运用的缓慢包裹之法,而他正是通过这种包裹,向我们呈现出活生生的生活。也许我们会觉得,这样的忠实原著太过火了。事实上,一个导演在处理文本时若没有出现变形的倾向,那简直是惊人的。但比托叶夫有时候就是这样惊人。

  这一构成契诃夫戏剧特色的细节完美主义,也在他的小说中尽显无遗。相对来说,他的小说在法国还远不如戏剧那样为我们所知。他的每一篇小说都是一出小小的戏。有一些只在短短几页纸上,浓缩出一部精雕细琢的微型戏剧。我们多么希望,能有具备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这般水准的作家,为我们呈现出不负所托的翻译作品。

  至少从此,我们得以弥补对契诃夫一生的了解。我衷心提议读者们和我一样,走进契诃夫的人生:深入一个如此非凡的生命,一个我们爱戴却不曾了解的心灵。读者不会在这场发现之旅中看到所谓内幕揭秘。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被了解,并不见得就是被贬损。在相当多的传记和回忆录中,曝光甚或中伤都占有一席之地!传记作者似乎是通过拆解偶像,揭露其或许隐藏在天才外衣下的小人本质来体验一种隐秘的快感。这是相当肤浅的游戏。

  天才当然隐藏着成百上千的弱点。它们是他的代价,他的苦难。但天才也正是从自身的弱点中汲取养分。他时不时地靠着这些肥料结出丰硕的果实。传记作者往往本身正是小人,所以频频出于本能地展示天才的肥料而非果实。他却没有动用脑袋想一想,读者其实既喜欢轶事也喜欢绯闻。穿着拖鞋的伟大人物一样要承受人人必经的琐碎,同时还要负担自己独有的那份痛苦。贬下凡俗的恶意取乐,夺人眼球的广告效应,这就是大部分野史惯用的伎俩。

  这本书则绝非如此。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这个人,并没有因其不幸的身世而遭到贬低。穷困潦倒,拖家带口,体弱多病,安东·契诃夫的一生历尽坎坷。其中艰辛,被朴实的语言一一道来,没有华丽的词藻。他生于苦难,长于苦难。过去,我们只因他的作品而爱戴他,崇拜他。如今,我们对他的爱戴和崇拜将更进一步。这应归功于这本传记。它在世界文学的历史上铭刻下了动人的篇章。经由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契诃夫将令我们感到更加亲切,也更容易接近。

  如果说他是我们的榜样,那并不仅仅在于他的作品,而同样也在于他的人生:勇敢、顽强与勤奋的榜样。诚然,除了物质上的困难,他的起步都相对顺利。他二十六岁业已成名,并很快就家喻户晓。他最初开始写小说时只是玩玩。但他对自己何其严格,也何其不自信!甚至踌躇着不肯署上自己的名字。他需要有人给予他鼓励,帮助他相信自己。我们欣喜地看到,格利果罗维奇在一八八六年给他写了一封漂亮的信,而他则动情地回了信。

  这一举动着实影响了这个年轻的作家,促使他更深刻地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也许,也帮助他开始了自我修炼。年过六十五岁的格利果罗维奇被偶然读到的一篇契诃夫小说所打动,他看出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身上可贵的素质和长远的前途,但也意识到他作为一名新手,很可能会不惜代价、不加选择地大量生产。他写信给这位年轻的同行,怀着双重的关切,鼓励他,支持他。在他的褒奖中,在溢美之词的包裹下,还揉入了两句我们通常没有勇气对初出茅庐、用力过猛的后辈说的话。但在我看来,这是一个老作家所能给予一个年轻同行最宝贵的信任、欣赏和友爱:“别再赶工……宁可挨饿。”

  * * *

  是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契诃夫。但她为我们介绍这个人物时,已然超越了对其人生的呈现。

  她的这番呈现,令我们的阅读之旅愈加荡气回肠。

  契诃夫的一生是短暂的:疾病令他英年早逝。伊莱娜同样也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但把她带走的,并非肆虐在她一人身上的疾病,而是践踏了整个世界的恶魔。扪心自问,二者之中,哪一种命运是更为深重的悲剧。结核病尚且让人得以喘息、休憩,甚至还能有些许快乐、零星幻想,较之戕害伊莱娜的刽子手,是不是至少还多几分人性?

  《契诃夫的一生》读后感(五):《契诃夫的一生》:同行相嫉,文人相轻不如遇到一个懂你的人

  1914年,生病的高尔基想起了已经逝世10年的好友契诃夫的葬礼。

  那天的人们以为火车运回来的棺材是从满洲里来的凯勒尔将军,为他奏起了军乐送葬。当发现弄错了的时候,契诃夫这个曾经受到莫斯科“温柔爱戴”的作家,最后也不过让无动于衷的人群引起一阵傻笑。

  只有他的母亲与妻子,在这个人群中相互搀扶,那是契诃夫在这个世界上最爱的两个人。

  作者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以这样的方式,给《契诃夫的一生》这本书做了一个别样的结尾。当合上书面的时候,读者才明白,原来那个散发着月亮般清辉的孤独背影,是契诃夫,也是内米洛夫斯基。

  内米洛夫斯基出生的次年,契诃夫逝世,她穿透三十年的时光迷雾,走进前辈契诃夫的内心世界,还原了一个孤独而亲切的契诃夫。这个一生都避免描述现实生活中人物的内米洛夫斯基,只给契诃夫一人书写了真人传奇。因为她笔下那个孤独的契诃夫,也是她自己。如果时间重叠,他俩可以成为心意相通的朋友。

  作者花了一半章节写了契诃夫的家庭与成长,一半章节写了他的作品。之所以成为俄罗斯影响力巨大的作家,是因为契诃夫的家庭与成长背景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写作思想与创作特点。

  契诃夫的作品曾不断地被拿来和莫泊桑比较,被同行轻蔑地认为只不过是一个“走了运的年轻文人”, 就连阿赫玛托娃也说他的小说是一个“泥浆色世界”, 缺乏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缺乏深度、厚重和崇高……剑光从未闪烁。

  而在内米洛夫斯基眼里,这些不公正的评判以及在文学道路上的不被理解,反而使契诃夫更加成熟,在精神上更加独立。

  只有作者才能真正看透这个叙述始终平静,不大发议论、不文艺、不激情背后的契诃夫,拥有着怎样一个灵魂。

孤独,是契诃夫和内米洛夫斯基一生都未停止过的经历

  出生于穷人家的契诃夫和富人家的内米洛夫斯基尽管家庭背景不同,但他们都一生经历着孤独,没有人能读懂他们的内心,只有通过文字来疏解这种孤寂。

  01 契诃夫:月亮般的邻家大哥

  安东·契诃夫的父亲是一个翻身农奴的儿子,他笃信上帝,开着一家生意不太好的杂货铺,以此养活一家八口人。父亲在这个家庭里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在现实中越是屈从于苦难的生活,他就在自已家的王国里独断专行。

  他时不时会打骂软弱的母亲,对家人也是拳打脚踢,寒冷的冬夜整夜让孩子们给他看店,一家人每天都生活在鸡飞狗跳中。

  作为五男一女中的第三子,契诃夫从小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他在这样的环境下,安静地长大,他永远尊重父亲,时刻关心兄长,爱护幼弟幼妹。他几乎一辈子都笼罩在这样的情感中。

  他了解幼年生活的塔甘罗格小镇人们的贫穷,也深受家庭暴力之苦。这也是他未来小说的一个写作源泉。

  后来,老家的房子卖掉了,全家人租住在莫斯科的地下室。哥哥们去上大学的时候衣服鞋子都没有,在深寒的冬日里冻得瑟瑟发抖。

  懂事的契诃夫为了养活家人,从18岁开始就拼命地写稿,为了能快速赚到现钱,他几乎只写短篇小说,一篇又一篇。

  拿到稿费不是去给闯祸的大哥买太平,就是去支持想当画家而颓废的二哥继续追梦,或者给读书的弟弟置办衣服以免冬日里冻坏。家里的房租日用开销,赡养父母,样样都是他承担。他就是契诃夫家的顶梁柱。

  一度他的写作环境是:上一刻父亲大声的祈祷声,下一刻就被孩子不停哭闹、邻居们叫骂的声音所围绕。等周围安静下来的时候,已是午夜时分,孤灯下的契诃夫还在奋笔写作,因为家里要花的钱还等着明天的稿费。

  但他没有抱怨也没有抛弃家人。穷怕了的他,在他终于买下自己的地产和房子时,也没忘了接一大家子的兄弟姐妹们去他的房子里居住。他对于拥有属于自己的房产,是那样的开心,以至于迅速地变身为园艺爱好者,种树,养花、铺路、去林子里采蘑菇,装点自己的家。

  作为医生的他,知道自己有病在身,负担着整个家庭,经济也拮据,活不过四十,不想害了人家姑娘。

  但当一个生机勃勃、刚毅果决的漂亮女人,来到性情温和的契诃夫身边时,他从她身上感受到一种好斗的力量,青春的热情以及对生活的爱。

  这位姑娘是契诃夫话剧《海鸥》的主演奥利加·克尼碧尔。1901年5月,两人结了婚,3年后,作家去世。

  就是这样一个温柔如水的男子,安静而坚韧地爱护着身边每一个人,看着都让人无比心疼。契诃夫是一个务实的人,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实实在在。这种心态,反射到了他的作品中。他从不在作品中构建虚幻,也不进行自我鞭挞,而是把一切落实到实处。

  在他一生中,没有几个人能真正了解他内心的孤独。他生活中温柔善良,作品也是平静而克制,但所有看完作品的读者,都会因之而被深深震撼。

  内米洛夫斯基借用批评家布宁的话说:

“即使在最亲近他的人当中,也没有一个人曾经真正了解他灵魂深处的全部想法。”

  也许契诃夫并不想让别人了解自己,为了保护好自己随时都有可能迷失和绝望的灵魂。

  作者笔下的契诃夫,不再是搜索词条里一个冷冰冰的存在,而是一个能击中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人。

  02 内米洛夫斯基:冷血与热爱

  内米洛夫斯基出生于俄国基辅的一个犹太银行家家庭。她无需发愁生计,每天家里面仆妇围绕,她一个眼神就马上有佣人来服侍。吃个早饭有三个佣人来服务:一个倒牛奶,一个挑牛奶皮,一个用金剪刀剪开鸡蛋壳。

  但这个家对于她来讲,是一个金丝笼。她身边看似从没缺人,但她内心是孤独的。学习是妈妈请的家庭教师,她不用上学,没有同学,没有朋友,只有各种各样的家庭老师轮流着给她上课。

  父亲忙于赚钱,毫无空闲给她一点父爱;母亲一个接一个地找情人,带女儿出去度假,母女俩都住不同的度假村,以免被撞上。

  她从小就在这样一种父爱、母爱同时缺失、没有同龄人交际的环境中长大,可想而知是多么的孤独。

  她怕自己受基因的影响,走上母亲的那种无节的浪荡生活,拼命地保持洁身自好的生活。

  1917年“十月革命”前夕,她在窗口冷静而冰冷地看着看门人被暴徒所屠杀,这样的心理配置,注定她成为一个冷静的写实者。

  1918年,作为犹太人在芬兰避难时,她开始写小说,拼命地用这种方式来治愈自己。后又逃到了法国,在法国定居。

  1942年,她预感到对犹太人的绳索越来越紧,一些无法控制的事情即将会发生。她冷静地提前写好了遗嘱,详细而周到,包括孩子的生活费安排和饮食禁忌。

  同年7月,39岁的内米洛夫斯基由于是“没有国籍的犹太人”,被法国警方根据德国占领军的规定逮捕。被带走前,她对两个女儿说:“我现在要出门旅行一趟。”

  一个月后死在集中营里。

  期间,她的丈夫也在集中营死去。无法想象她在集中营的那一个月,是怎样熬过人生最后那段悲怆日子的。

  在她短暂的一生中,热爱写作的她写了《大卫·格德尔》、《秋之蝇》、《孤独之酒》、《依莎贝尔》、《狗与狼》等极具心灵震憾的作品。这些作品中的人物,总是能感受到那种一望无际的孤独与冷漠,而且是无可救赎的,内米洛夫斯基尝试在荒凉的内心世界中寻找出路,却始终无法走出这种从小到大根植于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可见,决定一个人的孤独,与贫富无关。穷人和富人各有各的孤独,环境虽然不同,但孤独的本质却是相同的,并且这种孤独无时无刻地伴随着日常生活。也只有相互孤独的人,才能深深地参透彼此内心深处那不可被人问津的荒凉。

  内米洛夫斯基评价契诃夫的那种孤独,是这样讲的:

“是否因为他太过聪明、太过清醒,所以缺乏爱的能力?在他的心中,他的生活中,是否有这样一种矛盾情结,迫使他向冷漠的人们交付出过多的自己,而后,又匆促地收回去?他是否是痛苦地克制着,隐藏起自己的想法?”

  这何尝又不是内米洛夫斯基本人呢?

懂一个人,不一定是同一生活环境,也不一定是同一时代

  01 悲伤的契诃夫和悲观的莫泊桑

  曾有那么一段时间 ,俄罗斯评论家们想讨好契诃夫,常常将莫泊桑相提并论。但内米洛夫斯基眼中的契诃夫与莫泊桑是截然不同的。

  虽然两人都是以短篇小说闻名于世,虽然都是穷小子出身,虽然都是才华横溢,前半段人生的遭遇基本相似,一直都在贫穷中摸爬滚打,但他们的小说差异性还是相当大的。

  莫泊桑的故事太过完美,是精心设计过的故事,过于机械化。

  比如《项链》,这篇小说情节跌宕起伏,相当具有故事性。小公务员的妻子玛蒂尔德为炫耀自己的美丽,向朋友借了一串钻石项链,去参加一个晚会。不料,项链在回家途中不慎丢失。她只得借钱买了新项链还给朋友。为了偿还债务,她节衣缩食,为别人打短工,整整劳苦了10年,最后碰到那个朋友,朋友说:“唉,可怜的玛蒂尔德,我那一串项链是假的,顶多值500法郎。。。”假的!而玛蒂尔德为了这一串破项链,花了十年时间来偿还那串项链的钱。

  读者看完这个故事,打心眼里佩服作家讲故事的水平。莫泊桑特别喜欢在故事最后用一句话,让故事反转,这些话就像一支箭一样直插入读者的脑海中。

  然而,过于刻意的制造情节冲突,凸显主人公时,反而会弱化故事的真实性,看似很符合逻辑,却使小说变得贫乏,因为缺少人物之间的内在情感交流。

  契诃夫的小说追求故事的流动感,因为他深知现实是复杂、美丽、深刻的,故事要建立在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从此在到彼在,从欢乐到痛苦所形成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中。

  他力图通过短短的几页纸,把许多人类体验包含在内。

  比如《哀伤》,一个失去儿子的马车夫,他无法向任何人倾诉丧子这痛,最后只能讲给自己的马听。没有什么大事,甚至没有最小的事件。这只是一场可怕的命运。

  平民百姓不都是这样嘛,太阳底下无新鲜事,读者从这些平凡庸碌的生活中,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小说中人物的内在。所以他的小说是鲜活的,具有人性化的不完美。

  内米洛夫斯基最后给予两人的评价是:

“莫泊桑的人物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他们贫穷、衰老或生病,他们绝望的理由都是外部的。而在契诃夫笔下,一个人痛苦的原因是,在他眼里,生活没有任何意义。”

  契诃夫的小说是悲伤,莫泊桑是悲观。

  02 托尔斯泰的“应该这么做,而不是那么做”和契诃夫的“从不教导别人怎么做”

  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伟大的托尔斯泰将契诃夫视为才华横溢大有前途的后起才俊,而他在契诃夫心目中,就是文坛泰斗,让人仰慕与敬佩。两人彼此欣赏,惺惺相惜。

  托尔斯泰的小说,是一种“意识浸润液”,就是说,他的作品像刚钓上来的鱼,带着水气和鲜活感,从意识深处钓出来的观念,场景,人物。

  它是一种“有机现实的还原”,取决于心的激情和智慧的激情。当他沉溺于前者就是好故事好情节,当溺于后者时,就是说理狂人。大道理如洪水般涌来,滔滔不绝。他告诉你应该是这么做,而不是那么做的。

  契诃夫一度很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像托尔斯泰一样,波澜壮阔、大气雄浑,他也尝试着用偶像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最后总是那样的空洞和苍白。

  想想这两个人,一个是出身高贵的伯爵,反智、热爱农民,厌恶受过教育的中产阶级及城市文明,而另一个,深受暴力家庭的影响,看着被现实毁掉的两个富有才华的哥哥,常年住在地下室,混迹于市侩,被庸俗气息包裹着。

  那是拥有万贯家财的托尔斯泰无法理解的世界,而契诃夫也无法精准地描述出他所不熟悉的上流社会,谁都无法模仿和复制。

  当契诃夫参透自己在描绘所不熟悉的中产以上阶级的人物时,自己的那种胆怯是无法避免的,而他,永远也不会有托尔斯泰的宽裕自如,倒不如写自己熟悉的世界。

  后来,契诃夫的写作会以一种平静的幻灭感渗透在作品中,有时候,它们带着独特、清醒、温柔、安宁,以一种淡漠的冷静,在读者的心里掀起惊涛骇浪。

  有这些就够了,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有时不教导,比教导更有意义。

  在内米洛夫斯基看来托尔斯泰有宗教信仰的自暖动力,而契诃夫的灵魂从来没有被暖起来过,他是普通人,和任何一个普通人一样,总被生活的脚步赶得气喘吁吁。

  契诃夫曾写过这样一段话,描绘自己的人生和写作进程,

“开头总是满满当当的许诺,中段便变得皱巴巴怯生生,到结尾烟花一场。”

  他不再赞同托尔斯泰的道德自我完善理论,他也不再认同这是治愈一切痛苦的惟一解药。从此后,他们渐行渐远。

  在契诃夫病逝的那天晚上,当妻子将冰块放在涉死病人的胸口上时,他轻轻地推开了:

“没有人把冰块放在空洞的心口。。。”

  而内米洛夫斯基曾试着躲避那所谓的大写的历史追迫,但在最大灾难来临时,她没有再选择逃亡,从容被法国宪兵带走,最后死在集中营。

  那时,她一定也和契诃夫同感,即:坦然接受是对于命运最好的反抗。

  当灵魂彼此重叠到没有缝隙的程度,任何形式意义上的相遇都不再重要了。

  月亮的清辉下,只剩下那些“混合着玩笑、伤感和平静的失望”式的契诃夫人物,以及内米洛夫斯基的人物,借着微光,慢慢照亮这世上喁喁独行的人们。

本文标题: 契诃夫的一生读后感锦集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844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一个利他主义者之死: 乔治·普莱斯传经典读后感有感我和王小菊的读后感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