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带回了杜伦迪娜读后感锦集

发布时间: 2020-05-24 09:43:2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5

《谁带回了杜伦迪娜》是一本由(阿尔巴尼亚)伊斯梅尔·卡达莱著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12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谁带回了杜伦迪娜》精选点评:●完美结合了通俗文学的悬疑手法和纯文学的思想深度,卡达莱bravo!

谁带回了杜伦迪娜读后感锦集

  《谁带回了杜伦迪娜》是一本由(阿尔巴尼亚)伊斯梅尔·卡达莱著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12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谁带回了杜伦迪娜》精选点评:

  ●完美结合了通俗文学的悬疑手法和纯文学的思想深度,卡达莱bravo!

  ●和四月一样非常出色

  ●一个起死回生关于承诺和感情的故事

  ●这本比错宴好看

  ●书既充满了讽刺 又有点让人难过

  ●第一次读卡达莱

  ●借古讽今,政治意味还是比较浓的,最后主人公顶住了上面的压力和民间舆论,公布了真相,应该是代表了作者本人的想法,然后因此而被驱逐了,现实成了文学作品的注脚。

  ●这书写得有些虎头蛇尾。围绕死人复活,不同的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宗教解读出不同的意义,演绎了一出十分精彩的“罗生门”,甚至以这个事件来影射东西意识形态的激烈冲突。到此都还好,但最终作者通过将其与卡努法典关于“承诺”的不成文规则联系起来,进而提出民族独立解放之类的政治观点,且让主人公堂

  ●emmm,斯特斯是金鱼魔鬼吗?

  ●归来之人是我最近很感兴趣的

  《谁带回了杜伦迪娜》读后感(一):承诺

  谁带回了杜伦迪娜?是康斯坦丁。可是康斯坦丁已经死了三年了。又怎么加发生这种事?事情就是发生了。究竟怎么回事?   这是一本充满了迷的小说。也许这只是一件小事,可是处在天主教和东正教争夺下的阿尔巴尼亚,就不是了。于是调查开始了。   是一桩私奔。上尉调查出了这个结果。可是他自己否定了。他坚决认为是康斯坦丁带回了杜伦迪娜。为什么?   也许这就是阿尔巴尼亚民族性的体验,那号称“山鹰之国”的人民们,极其保守传统,承诺高于一切,哪怕是生命已失去,但承诺依旧是承诺。所以康斯坦丁回来了。所以阿尔巴尼亚民族也永存于世。

  《谁带回了杜伦迪娜》读后感(二):迷雾中的远行

  一个国家经济的昌盛和文学水平的高低,从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在全球,却和关注有关,和影响力有关。

  大国经济强盛,人们总会错觉为文化崛起,文化繁荣,大家又会以为是大国崛起的标志。

  一些好作家和好作品,就因为小国或者时代变迁,被人忽略,评论界不关注,普通读者甚至连基本资讯都得不到。

  伊斯梅尔•卡达莱就是这样一位作家。

  他生于1936年,是阿尔巴尼亚当代最著名的作家和诗人。早在上世纪中页,中阿关系亲密,他的名字就传入了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他的名字就如同阿尔巴尼亚跟中国的关系一样,淡出了视野。直至上世纪90年代,他移居法国,获得布克奖,中国读者才有幸能读到他的部分作品。

  他近几年,屡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据说都因他年轻时政治上的原因,不能折桂。所谓政治上的原因,是指他30岁左右,曾为统治者霍查写过歌颂长诗。虽然之后他的小说拥有优秀的文学品质,但评委对他的要求更为严厉。

  我最近读到他的小说《谁带回了杜伦迪娜》,是一部风格化极为明显的作品。

  小说不长,从长度来看,介于中篇与长篇之间,但容量却不小。这部成稿于1979年东欧的作品,技巧却毫不输于西方的现代手法,但同时又运用了阿尔巴尼亚的民间故事。

  故事在一片迷离中展开。一个母亲,因为战争和瘟疫,痛失了九个儿子,唯一幸存的女儿杜伦迪娜却突然回来,并且告诉母亲,是她的哥哥康士坦丁把她从大陆的另一端带回。难道墓中死人复活?所有的人都迷惑不解,流言四起,教廷不安,要严查异端。

  主人公斯特斯是一位地方治安官,这时得担负起使命,开始在这迷宫中找出线索。

  小说就此展开,有如一个侦探推理故事。斯特斯去追问母女,母女却相继死去,就像受了极大的惊吓。他去查看墓地,发现康士坦丁的墓地的确有异,但他绝对不相信死人复活的说法。

  他怀疑这只是一串谎言和阴谋,他四处追缉单身旅人,他认为这只是一个偷情私奔的故事。

  在一片混乱中,宗教的争斗蓄势待发,哭灵的女人把死人复活的故事传遍了整个国土。

  这时,他终于抓住了一个疑犯,这个疑犯供认,他出于情欲之心,带杜伦迪娜旅行,杜伦迪娜得知九个兄长全部死去,急于回到故土,但回来之后,无法跟人交待行程,便编造了是已故的兄长护送。

  故事至此,真相似已大白,但作家笔锋一转,主人公在向全国公布案情时,忽然推翻了这个说法,他指出,虽然死人没有复活,但的确是康士坦丁把杜伦迪娜带回来的,是他身前的一句承诺,由他身后坚守承诺的人们去完成的。康士坦丁身前就是一位反对派,执不同政见者,他有一群忠实的伙伴,他们反对外在制度,信奉内心承诺。而这次践行这个承诺的人,把杜伦迪娜带回来的人,正是主人公斯特斯本人。

  这个故事曲折扑朔,民间传说、歌谣、隐喻,层叠展开,有点像土尔其作家帕慕克的感觉。作者的意图,似隐似现,既跟作家身处恶劣环境有关,也增添了一种特别的风味。

  《谁带回了杜伦迪娜》读后感(三):你已经死了,对吗?但思念和爱恋让你复活!

  卡达莱,曾经是国内书迷视野内最受关注的一个作家,缘于他的小说《亡军的将领》。那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一套很有影响的“作家参考丛书”里非常稀缺的一本书,印数只有2500册。得不到的东西,往往会让人越发孜孜以求和想念不已。于是,有那么多的读书人和藏书者都记住了这个来自遥远巴尔干小国的作家的名字。

  有关于这本书的一些只言片语的介绍文字在坊间流传,而真正得以一窥庐山真面目的读者毕竟是少数;人们只知道那是一个寻找战争中阵亡者遗骨,但由于种种看似正常却莫名其妙的原因而难以遂愿,让人迷失怅惘的故事。像谜一样的故事,以谜一样的方式显现,激发起人们谜一样的想望,这就导致卡达莱的“名气”在中国笼罩在一种臆测和幻象之中。那么,好吧,我告诉你,这个现象其实还真在某种程度上复合了卡达莱不少作品的一个主题,就是:世界的虚无和无定解。

  说到谜语,我想起从前在街巷间流传的颇有戏谑意味的一则:最后一名,猜一国家首都——说的正是阿尔巴尼亚的地拉那。那里曾经和我们一度传统友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着:阿尔巴尼亚劳动党、霍查、阿尔巴尼亚电影,邮票上的“一手拿镐,一手拿枪”。翻云覆雨间,两国又交恶断交。

  有人说卡达莱在这部《谁带回了杜伦迪娜》中,杜伦蒂娜远嫁,暗示着阿尔巴尼亚与中国的蜜月期;而她的意外归来,影射的就是中阿断交。不管怎样,牵强的解释总是一种解释,这个世界没有解释就没有意义,或者说根本就不存在。解释给了现实以存在的理由或者生发的动力。

  或许,卡达莱写这部小说的出发点缘于此一事件。但那也只是或许而已。小说世界的构筑接下来就不仅限于对政治事件的暗指,而是被来自多个方向的不同动力驱策朝着朝更为复杂的层面发展;这些动力彼此相悖、相抵、相穿插、相映衬。小说里一会说带回杜伦蒂娜的是她的情人,一会说是她死去的哥哥康斯坦丁。康斯坦丁与杜伦蒂娜的关系,一会是乱伦的关系,一会又是兄妹之情;一时被解释为高尚的承诺信用,一时又解释为至死不渝的“纯洁”感情。它们被宗教、政治、民族性、传统文化等多种元素不断洗涮漂染,经历了形而下的悬疑、色情和形而上的超拔、救赎,最终形成了目前这一锦光缎饰、不辨纹形的文本。世界又在解释中丧失了意义,归于虚无。

  小说的篇幅不长,最早附于长篇《破碎的四月》旁,收于一本叙事集子里。作者将其置于不引人瞩目的位置,有其避免给人以批判口实的用意。不过,他的另一部长篇《梦幻宫殿》还是让他遭到了放逐。而法国,作为他的政治避难地,却给予了这本《谁带回了杜伦迪娜》以相当高的评价——颇有影响的《理想藏书》将其列为中欧文学最为重要的作品。这部小说及其作者的命运和遭遇,正是世界无定解的一个表现。

  小说里,死去三年的康斯坦丁,在杜伦迪娜的深切思念和炽烈的爱中复活了——或许,唯有如此,这个世界才会有其意义?尽管“这样的事从来不会发生,在以后无数个世纪永远也不会发生……”

  《谁带回了杜伦迪娜》读后感(四):任凭死人带领活人去死

  《谁带回了杜伦迪娜》是阿尔巴尼亚著名作家伊斯梅尔•卡达莱的一部小长篇,是花城出版社“蓝色东欧”文丛之一。

  说到东欧,应该和我们很有思想上的交情了:曾经的东欧和我们是手拉手的社会主义同志。阿尔巴尼亚在与中国断交前更是比其他兄弟国家与我们更亲昵。有首歌有这样几句:万岁毛泽东,万岁恩维尔•霍查,万岁伟大正确的党,万岁北京地拉那。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引进的外国影片中,阿尔巴尼亚的电影是最多的,可见我们是多么的蜜月。

  如今,东欧诸国社会主义旗帜纷纷落下,我们和他们也走出了蜜月,而同阿尔巴尼亚,非但不再蜜月,曾经有个阶段还形同水火。

  由于东欧曾经的社会主义,并且还曾弯路过,西方人在分析东欧当代作家的作品时,动辄会先入为主的就是曾经的意识形态,这不免有点悲摧。最著名的就是昆德拉,他的作品我们并不陌生。还有,也许是更重量级的,哈维尔,我没读过他的作品(大概,我们也没引进过)。

  这种先入为主的分析,其实也有一定的道理,毕竟,文学作品,即使天马行空荒诞荒谬,却也要立足于现实,而东欧曾经的现实,就是曾经的现实,是无法改变的。

  伊斯梅尔•卡达莱在阿尔巴尼亚是个比较有争议的作家,他曾经讴歌过霍查,后来,《梦幻宫殿》成了禁书,再后来,就到国外申请政治避难并一直寄居国外。

  目前中国已出版了他的六部代表作:《亡军的将领》、《破碎的四月》、《梦幻宫殿》及蓝色东欧第一辑之《谁带回了杜伦迪娜》、《错宴》、《石头城纪事》。

  他的小说大多带有一种荒诞、魔幻的色彩,很多情节如同黑色幽默,令人啼笑皆非,悲剧色彩很浓厚,极具思想深度。他的很多小说是写战争的,却挣脱了传统那种正面的描写,而是独辟蹊径,比如《亡军的将领》、《错宴》、《石头城纪事》,构思立意之巧妙令人叫绝。

  《谁带回了杜伦迪娜》描写了这样一个故事:杜伦迪娜是个美丽的少女,上面有九个哥哥,她要嫁给了远方一个男子,除了她一个叫康斯坦丁的哥哥同意外,其他人都极力反对。康斯坦丁之所以同意,是因为他和杜伦迪娜关系暧昧,杜伦迪娜远嫁他乡,是想根除他对杜伦迪娜的思念之情。康斯坦丁对家人保证,一旦家人思念杜伦迪娜,他就到杜伦迪娜家里将她带回来。战争爆发了,九个哥哥都死了。令人震惊的是,死去的康斯坦丁竟然真的将远嫁的杜伦迪娜带回来了,母女见面,因震惊于此而双双毙命。

  死人带领活人!

  这是一个很深邃很有张力的意象。

  卡达莱的这个构思源于阿尔巴尼亚一个传说,在此基础上,他敷衍成了一部小长篇。

  本书写于中阿断交后不久,西方文学界对本书的评论是该书实际写的是阿尔巴尼亚同中国断交,断交后,阿尔巴尼亚从遥远的中国走回自己的国家,也就是康斯坦丁将妹妹带回家。这很有道理。卡达莱是个很有责任感和忧患意识的作家,他的小说并不仅限于讲一个精彩的故事,在故事之上,有他对国家命运的思索,有一个思想沉重视野开阔的高度。在本书这个貌似荒诞魔幻的故事里,他还很自然地仿佛很边缘地论述了阿尔巴尼亚在宗教信仰上的分歧以及地域政治的影响等,尽管这些只是不算厚重的细节,甚至有的只是一些评论,却使该书有一种高屋建瓴的意蕴。

  死人带领一个活人回家,然后使互相见面的两个活人双双毙命。这一主题,仔细想来,真令人毛骨悚然,很适合拍成一部小制作的低俗恐怖电影,卡达莱却化腐朽为神奇,使之文字成发人深省的严肃文学作品,足见他的高明之处。难怪在阿尔巴尼亚,很多人会随口说出两个人的名字,一个是前国家主席霍查,一个就是卡达莱。

  其实,如果抛开本书所谓的政治色彩,本书真的很卡夫卡一般的荒谬:小至单个的个体——具体的个人,大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往往不都是跟着死亡这个迷人的向导而走向死亡吗?比如,我们现在无耻的腐败贪婪自私堕落,不正是被化妆成美女的死神带回烧着硫磺的火湖之地狱么?我们却自以为是很幸福呢!

  就此打住,不然,又要滔滔不绝唾沫星子横飞地很愤青地说,如今,愤青,如同傻逼。

  任凭死人带领活人,我们走向那里?

  忽然想起了波兰作家显克微支的《你往何处去》,结尾说在一座小教堂的门上,有一行模糊不清但仍然依稀可辨的题辞:主啊,你往何去?

  上帝啊,唯有你才能带领我们啊!

  上帝啊,就祈求你带领我们走向美好的天国吧!

  《谁带回了杜伦迪娜》读后感(五):谁带回了杜伦迪娜 | 在虚妄与真相之间

  从世界版图上定位阿尔巴尼亚,在属于欧洲中南部的区域,几个用数字标示但未在隶属的色块上写清国名的一串国家隐藏其间。将这一区域放大后观察,沿着意大利国土向东南方向的希腊延伸,构成一块U型的吸铁状的弯曲狭长地带,将相邻的一些七零八落的国家紧紧吸附在这周围。阿尔巴尼亚,这个在地图上不易辨认的国家,北接南斯拉夫,南邻希腊,与意大利隔奥特朗托海峡相望。

  不用说跟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相比,就是和欧洲的主要国家相比,国土面积只有2万平方公里的阿尔巴尼亚,也实在是一个太不起眼的存在。然而,在这样局促而尴尬的环境里,却孕育出一位世界级的作家——伊斯梅尔﹒卡达莱。

  卡达莱与马尔克斯、纳博科夫、海明威等等早已在国人心中深深扎根的文学家的声名相比,多多少少还是令人感到陌生的。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国内的文学杂志便曾介绍过这位深受阿尔巴尼亚当时的掌权者霍查喜欢的诗人。2005年,伊斯梅尔﹒卡达莱从众多诺贝尔文学奖和布克奖得主的包围中脱颖而出,获得了首届布克国际文学奖;2009年获得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奖;2019年赢得了“以伟大犹太精神为依归的以色列最重要的奖项”耶路撒冷文学奖;去年,又获得了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该奖项最初只颁发给意大利国内作家,从1984年开始设立国际奖,每年颁发给一位享誉国际的作家)。这些具有一定分量的殊荣的获得,让伊斯梅尔﹒卡达莱的名字在更广大的范围内被人所熟知。读者从他的作品中,得以踏入一个在他们自己的经验世界中从未了解过的陌生国度。阿尔巴尼亚,这个国家,曾经是那么的贫困与落后,而如今,通过伊斯梅尔﹒卡达莱的描绘,居然也具有了一种魔幻般的传奇色彩。

  《谁带回了杜伦迪娜》是阿尔巴尼亚作家伊斯梅尔﹒卡达莱于1979年创作的小说。乍看题目,设问句的形式便引发了读者的无限思考:杜伦迪娜是谁?这个名字听上去像是一位貌美的女子,要把她带向哪里?这个隐藏其间的 “谁”又具有怎样的身份?一连串的问题在读者脑海中已经预先构成了一个在合理与不合理的想象之间游移的叙事闭环。换言之,读者需要在这个故事中找到最终的答案。作者的任务,就是回答读者心中提出的一系列疑问。

  从一开始,“谁带回了杜伦迪娜?”这一疑问,注定是一个巨大的悖谬。在小说的第一章,卡达莱通过渲染一种悬疑的氛围,已经将这个故事的荒谬之处暴露在读者面前:一个死人,从坟墓里出来,去实现对母亲许下的诺言——在母亲想念的时候,带他那嫁到远方的妹妹回家。疑问又一次产生:死人怎么能带活人回家?

  杜伦迪娜出生在当地一个极为显赫的贵族家庭。因为一场战争,杜伦迪娜的九个哥哥全部阵亡。三年前,杜伦迪娜嫁到了遥远的公国,期间,她不曾得知家中发生的巨大变故。突然有一天,一个神秘之人经过她的门前,觊觎她的美貌,同情她的遭遇,于是,两人踏上了漫漫的归家之路。归家后,杜伦迪娜坚称自己是被死去的哥哥康斯坦丁带回来的。殊不知,她的哥哥们,连同康斯坦丁,早已在和诺曼底军队的作战中身亡。究竟这一事件是一场幽灵的复活?还是杜伦迪娜自我的幻影?

  上尉斯特斯,负责调查这起诡异的事件。他与副手一道,查阅杜伦迪娜所属的弗拉纳也家族的档案、在公国内外发出各种追查令、设置各种关卡、盘查各处旅店、询问守墓之人……然而关于这一事件的各种谣传,还是以各种版本,迅速在公国各处扩散演变开来,甚至引起了大主教的高度重视。主教认为,这一幽灵的复活,是不符合真理的,无疑将损坏教会的统治地位。在最后无计可施之时,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找到了带杜伦迪娜回家的神秘人——一位在各处倒卖圣像的流浪商人。这个商人在严刑面前,招供出这一事件的所有细节。正当此事件尘埃落定之时,斯特斯在大会上的演讲,推翻了此前所有的结论,他以极为镇定的声调说道:“我们每个人在这个旅行当中都有份,因为康斯坦丁的承诺,带杜伦迪娜回来的承诺,已经在我们中间发芽。所以,要更准确些,我会说,是我们所有人,透过康斯坦丁,把她带了回来……”

  从整部作品的设定来看,小说中没有任何时间背景的交代。“听到敲门声的时候,斯特斯还躺着。”这样的开篇,为整个故事披上了梦幻的外衣。以至于到最后,斯特斯在大会上的那一番具有足够说教意味的演讲,成为了这一场“梦幻之旅”的辩护词。虽然带杜伦迪娜回家的神秘人被抓到了,真相似乎可以大白于天下,但作者卡达莱在最后关头,以一种“翻转”剧情,将这个混杂着魔幻、悬疑、情爱、乱伦、心理以及历史的传奇式的小说升华到普世性的高度,这无疑使这部小说打破了读者先入为主的叙事局限性,将一个敞开的、广泛的、共通的某种超越性的理念灌注其中,达到了作者在可认同范围内的自圆其说。

  文学史上对于“幽灵”这一形象的叙述,最经典的莫过于莎翁的《哈姆雷特》。在哈姆雷特第一幕的第一个场景中,漆黑的夜晚,哈姆雷特的父王老哈姆雷特的鬼魂在城墙上方浮现。莎翁让这个鬼魂发出自己的声音,向哈姆雷特传达自己惨遭哈姆雷特的叔父毒害并要求哈姆雷特为自己复仇的讯息。这是莎翁借故事中一个已经死去的幽灵之口,想要达到的一种艺术效果。似乎有了父王的指令,哈姆雷特就有了名正言顺的替父报仇的缘由。人死之后,意味着一切都盖棺论定,而莎翁在第一幕第一场就让哈姆雷特父王的冤魂复活,这不仅使得哈姆雷特的整个复仇过程具有了内在的正当性,而且加深了这部作品的悲剧感和宿命感,让《哈姆雷特》生发出一种深邃而悲悯的人道主义光辉。反观卡达莱的《谁带回了杜伦迪娜》,同样是通过一个“具有良知的幽灵的复活”(死去的康斯坦丁为了达成对母亲的承诺),而为整个故事渲染出一种“神话”的氛围。卡达莱的整个故事,就是在一步步的推定中,确认这个幽灵存在的合理性。

  仅仅从外部考察卡达莱的这个故事,似乎始终处于一片混沌的迷雾之中。从文本的细部入手,卡达莱在这个传奇性的故事里,试图包蕴贵族家庭内部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平民百姓之中四处风起的谣言归因以及夹在两个宗教之间意识形态的纷争态势,还有作为充当亲王和主教的连接之人的上尉,也在充满内心刻画和环境白描之中,愈发凸显出其悲壮而无奈的个体命运。

  最终,这场被教会人士认为挑战其意识形态统治地位、发誓要“不惜一切代价禁止传播”的所谓的灵异事件早已在民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谣言传播系统,而事件的本来面貌也就在无数的口耳相传中失焦、变形,演变成一场无可挽回的闹剧。这正是历史与现实的吊诡之处:真相被人遗弃,假象蒙蔽心灵。无可奈何的上尉斯特斯,由最初的抵制幽灵故事的人变成了幽灵故事的捍卫者!真实仿若一场梦境,而梦境演变为真实。作为读者的我们,也陷入了一场真真假假的虚幻之中。

  其实,作为小说家的卡达莱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为读者厘清真相,他只是借用了一个“幽灵复活”的外壳,将阿尔巴尼亚的战争灾难、宗教冲突、封闭愚昧的政治现实纳入其巨型画作之中,同时,又将大主教、上尉、副手、哭丧妇等人物的众生相一一勾勒在旁,他只是冷眼旁观。

  作为欧洲南部边缘的欠发达国家,阿尔巴尼亚在几百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始终被苦难的现实所环绕。通过卡达莱的书写,一个可以称得上是“传奇”的国度的形貌隐现其间。好的文学,无关国界、无关语言、无关种族,它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这个世界的参差繁复。

本文标题: 谁带回了杜伦迪娜读后感锦集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735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领袖们经典读后感有感谁家有这张存折,要好好保存,千金不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