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通史》读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 2020-05-17 10:54:2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9

《法国通史》是一本由吕一民著作,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41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法国通史》精选点评:●这本书的作者还真是情绪激动,想以写一种演义的方式写此书。作为了解法国的通史这本书无疑是值得推荐的。更

《法国通史》读后感1000字

  《法国通史》是一本由吕一民著作,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41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法国通史》精选点评:

  ●这本书的作者还真是情绪激动,想以写一种演义的方式写此书。作为了解法国的通史这本书无疑是值得推荐的。更何况这是中国人写给入门读者看的法国通史,所以语句流畅通顺,不像外国人写的书那样有点诘屈聱牙。从书中可看出作者史观有些受马列影响。

  ●脉络清晰

  ●几周的时间里断断续续的读完了,波澜壮阔。然而作者的个人判断过于武断,历史观有强烈的时代烙印。

  ●记住了繁复的人名,法国不那么神秘了。

  ●从第六章开始甚至连叙事史都算不上了。文章缺乏应有的连贯逻辑,每章之间的衔接仅仅是靠时间的前进,像年代记一样的罗列史实,并且在思想观点上还带有苏共遗留下来的左倾倾向,史论脱离,很难所做一本成书。

  ●简单了解法国史的入门书籍。不过真心觉得17章以后的就不大好了,前面的,都还很好,作者的把握能力很强。

  ●通史的好处是能够将主要历史事件和时间线捋清楚,缺陷同样明显,即无法对历史细节了解透彻。/思想史、文化史也有所涉及,很全面。/敬佩法国人,“自由、平等、博爱”是法国一代代人靠鲜血争取来的。

  ●对于了解法国整个历史概况来说还是挺不错的,也挺全面,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状况都有涉及。

  ●写得比米盖尔好,尤其是对近现代思想文化思潮颇多介绍,跟吕长期的知识分子研究积累分不开。法国要是没有这些现代性和后现代思想,也就不会在世界上有那么大影响力了

  ●简单粗暴。

  《法国通史》读后感(一):评论法国通史

  基本上把法国从罗马时代之前一直到现代的历史都梳理了一下。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我觉得历史理解到这个程度已经足够。如果需要进一步的了解,则可以对于某段感兴趣的历史进行深入了解。如果说有什么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吕先生还是用了我们从小看到的历史教科书的那套阶级准则在评价历史,越到后期越明显。

  《法国通史》读后感(二):如果没有法国,难以想象现代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中世纪法国对塑造中世纪欧洲的形象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建立于法兰西地区的法兰克大帝国,它的后裔是当代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直接前身。“加洛林文艺复兴”是介于罗马帝国和文艺复兴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对西欧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法兰克帝国还起到了扩张基督教和阻止伊斯兰进攻的作用。

  进入近代后,法国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

  当代民主政治的思想和制度实践,几乎直接来源于法国;其扩散也受到拿破仑的影响不小。

  当代大陆《宪法》和《民法》体系,基本源于革命后的法国,特别是《民法》,被拿破仑扩散到欧洲各地,以后又影响德国、苏俄乃至中国。

  拿破仑强大的军力推动了世界军事改革,特别是炮兵的地位大大提升。

  法国为世界贡献了许多科学成果——拉瓦锡是现代化学奠基人,居里夫人是核物理重要奠基人之一,甚至科幻小说的重要推动者也是法国的凡尔纳。

  法国是当代世界艺术和美学的中心,涌现出无数画家、音乐家、文学家、建筑师和美学理论家,外国艺术家也纷纷来到巴黎取经,展示自我。

  法国也是当代哲学的重要堡垒,从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到20世纪的萨特、德里达等,无不体现出法兰西民族深邃的思考和深厚的积淀。

  到了20世纪后半叶,由于人口比例的严重下降,加上两次世界大战的破坏,法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衰弱。戴高乐力图恢复法国的世界大国地位,却被讽刺为(客观上也确实是)以二流国家的国力做一流国家的事。但法国再次作出了重大历史抉择——它选择了和德国和解,共建欧洲共同体(欧盟)。如果能够成功,法国必将借欧洲的“壳”再次“上市”,重新回到世界一流大国的地位。

  《法国通史》读后感(三):《法国通史读后感》

  前段时间因为工作较忙,所以中间延后了一点点的阅读时间,花了九个星期才把这部简明的《法国通史》阅读完毕。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我依然会抽出时间例行地为此书写一点阅读感想。

  这本历史书的结构,常规性地以政治(包括制度、政客、政党、宗教等)作为主要内容,再辅上经济(包括农业、工业、商业、金融等)以及文化(建筑、哲学、文学、教学、绘画、科技、影视等)的简要概述,独立成章地以时间轴分述于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在书面表述形式上,作者近义形容词连贯使用较为频繁,个人感觉既然是严肃陈述史最好就是言简意赅说一不二,这样也能方便读者流畅地阅读了解历史的经过,而不要参杂进抒情文学作品那套,画蛇添足弄得阅者读着难受。形容词连用却词意形容程度拿捏不准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样会导致对事物发展影响的深远程度造成评述矛盾。

  还有不知是否有篇幅限制,对文化板块的描写,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机构不平衡(虽然此问题普遍流弊于众多简史)。作者在思潮、文学、史学发展的描写上,对不同流派代表的介绍总是开头几个就抒情长述,后面几个都没有完整交代清楚就一笔略过,让读者知其人却不知其事,有头无尾还不如不列举出来。对绘画、科技发展的描写,也存在三言两语一笔略过的问题,让读者看到云里雾里。

  在文化板块上也存在着表述不充分的问题,作者大量引用了“主义”这种抽象的评述概念,却又没有在内页底下标写注解,让不懂哲学与艺术的广大读者晦涩难懂。

  按照作者后记的自述,此书是因为此前畅销而多次加印后的重修再版,在豆瓣网上也得到了高达8.0分的好评。从法国历史初学者的角度来看,这也不失为一本入门知识的好教材。以上纯属个人主观评议,惹有失偏颇请各位同阅此书的读者多多包涵。

  《法国通史》读后感(四):统治权下移史即法国史

  本书从法国史前史入手,介绍法国疆域的变动和确立,围绕法兰西精神的族谱图追本溯源,从“我们的祖先高卢人”攻城略地撒播物质文化和语言的种子开始,到山南高卢行省总督凯撒的对“长发高卢”的征服,高卢的“罗马化”由此开始。罗马化使得高卢发展成为西欧最富庶的地方,这里又吸引了西哥特人、勃艮第人等“蛮族”安身立国不同人种的混杂,构成了法兰西族谱人种的复杂性,不同人种势力的挤压和竞争环境,终于托出了来自日耳曼民族的法兰克人克洛维的名字,这个名字逐渐以其残忍和心计,以及连年不断的征服,最终从一个部落酋长成长为高卢无可争议的最高统治者。于是后期的历史逐渐演变为君权、臣权、民权云诡波谲的斗争场景。权力从墨洛温王朝到卡洛林王朝,以及随后的卡佩王朝,预示着王权逐渐被迫“懒惰”,落入宫相之手,其间巅峰时期的世俗权力也曾与神权一再联手和分离。其权力继承的土地分割制度,反映了权力继承制度方面的不完备和欠缺考虑,使权力继承成为不稳定的核心地带。而王朝的盛衰,几乎操纵于一人之手,专制制度得到不断加强,国家的繁荣助长君主的文治武功。但是随后的历史以思想为先声,启蒙运动在思想文化层面使欧洲成为法国之欧洲,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的思想传播,使法国引领了民主、自由的政治改革,《人权宣言》至今依然在人类思想史上熠熠生辉……随后的制服变革和社会风云,如尺水微澜,变化万千,但是最终还是逐步实现权力的下移,从法国大革命到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从“不可腐蚀者”罗伯斯庇尔到拿破仑的神话般的文治武功,从波旁王朝到七月王朝,国旗与三色旗的竞相飘扬,君主专制与君主立宪,国王和内阁的交锋、选举权对应的资产额度的下调,帝国、共和国的轮番上台,最终总是适应权力平民化浪潮的措施一步一步挪移扩大地盘,最终实现共和制度在法国的最终确立。进入20世纪,法国也被世界潮流一并裹挟其中,戴高乐上台,利用专断权,促成了总统的普选。这一条应该是戴高乐光辉政治生涯中的高光时刻,这一条才继承了法国大革命的精神,最终实现权力的完全下移……

  《法国通史》读后感(五):一部法国人的历史

  想要了解法国人的性格,从法国的历史中就可以管窥一二。法国至今已经步入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但法国的国庆日并不是共和国的诞生日,而是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的纪念日——7月14日。这一天,对路易十六的昏庸政权愤懑不平的巴黎人揭竿而起,攻占了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它代表了法国人民骨子里里争取自由、平等、博爱的文化基因。

  从法国大革命到巴黎公社,再到五月风暴,直至近年的黄马甲运动和工人罢工潮,法国历史就是一部斗争、革命、流血的历史,这种不妥协就是法兰西文化的底色。难以想象,作为在二战中救法国人民脱离法西斯魔爪并在执政后迅速摆平国内外危机的戴高乐总统竟然在执政晚年因受到学生运动的浪潮冲击而黯然引退。起先只是大学生反对僵死的教育和管理制度出现的罢课风波,但不久就演化成整个国家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全民声讨。究其根本,这场政治危机并非戴高乐总统犯下什么滔天骇浪的错误,而是一个社会处于转型期必然经历的过渡难关。然而法国人就这样把一个对本民族居功至高的伟人赶下了总统的宝座。是法国人忘恩负义吗?并不是,在戴高乐不幸逝世后,举国哀悼,巴黎市政厅甚至把凯旋门所在的星形广场改名叫戴高乐广场,现在巴黎最大的机场也被命名为戴高乐机场。这事在我们看来甚至有点矛盾:你既然感恩戴高乐总统,何必要断送了他的晚年政治生涯?要说法国人的态度,就是这么辩证和苛刻,不管是谁,只要犯下错误都应该为错误承担责任,这也是一种不妥协。

  对比同时期的中国,建国后出现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运动,不仅没有削弱毛主席的执政根基,反而让他的个人威望达到了鼎盛。对于淳朴的中国人民来说,他们似乎对于这样一位带领中国人民站来了的领袖,已经感恩戴德,别无所求。政治中自然有制度的原因,但也有我们文化底层中对于个人崇拜的赞许和对社会稳定的希冀。

  直至今日,法国人给外国人的印象依旧是自由、懒散、浪漫、爱抱怨。看看法国傲视欧洲的带薪假期和一言不合就上街的罢工浪潮,法国人几乎没有变过,这种骨子里的不妥协既是法国人追求个人幸福的权利又是导致社会经常混乱无序、经济发展迟缓停滞的很大的原因。但法国人就是这样,他们无比热爱自己国家又忍不住随时吐槽,他们抱怨经济不景气又不愿意多上班,这样矛盾又理直气壮的民族真是有趣。

  说回这本书,能感觉作者很用心了,几乎覆盖了所有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不太满意的是不少人名地名的翻译没有采用约定俗成的说法,比如法国城市贝桑松(Besançon)被作者翻译成贝藏松;还有Lycée Louis le Grand,常见的是路易大帝高中或路易勒格朗高中的绎法,作者“另辟蹊径”翻译成了“路易大王高中”。另外文中某些修辞过于本土化,描述宫廷政治斗争的桥段居然很像某些宫斗剧的画风,“门房文书”、“保不住乌纱帽”这些字眼的出现,让人怀疑i自己是置身在中国古代某个朝代。

本文标题: 《法国通史》读后感10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702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新魔王撒旦的奴隶》经典影评1000字聪明教学7原理经典读后感有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