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有涯愿无尽的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 2020-05-13 12:09:5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5

《我生有涯愿无尽》是一本由梁漱溟撰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8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我生有涯愿无尽》精选点评:●吾生有涯愿无尽,心期填海力移山。不过梁簌溟的信念“一切祸福,荣辱,得失之来完全接受,不疑讶

我生有涯愿无尽的读后感大全

  《我生有涯愿无尽》是一本由梁漱溟 撰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8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生有涯愿无尽》精选点评:

  ●吾生有涯愿无尽,心期填海力移山。不过梁簌溟的信念“一切祸福,荣辱,得失之来完全接受,不疑讶,不骇异,不怨不尤。信得及一切有定数,却不陷入宿命论中”,这是内心无比坚定的人一生的写照。

  ●牛人吧,那个八个阶段的总结会给爱读书的人爱思考的人很多鼓励

  ●可能是自己对历史懂的太少,老先生的书读起来很涩!但老先生为夫人写的悼念文,值得我们后辈学习!

  ●梁老看中国问题,非今人能所及。

  ●『讲故事 』 1918年11月7日这一天 梁漱溟的父亲梁济60大寿刚好还有一周的时候 为此梁记准备去好友彭冀仲家中小住几日 等生日那天才回来 出门前 想起报纸上关于欧战的一则新闻 于是和次子梁漱溟闲谈了几句 时值梁漱溟任北大哲学系教员 梁济问“这个世界会好吗?” 梁漱溟回答:“我相信这个世界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 “ 能好就好呀 ”说完两句离开家 没想到这一次对话成了父子之间最后一次交谈 3日之后 梁济于积水潭投湖自尽

  ●我觉得我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但是中间有很多都是在讲关于zz的,我实在是不感兴趣。

  ●自己断然否定自己不是思想、教育家,不失为个人做自述类文章好的参考物,除了有些啰嗦。他一生所做之事就是为了改变中国寻找未来,是个纯粹的、有骨气的人。一生三换思想,最终追随儒家,认为中国未来在乡村建设(本质是教育事业与习惯养成),推崇英儒罗素和孟德斯鸠-同样认为中印文化是世界未来之大化,没仔细看中间为了解放事业的奔波,主要看了思想与实践的反思,1938年多次与毛在延安争论到天亮(由此可见毛的水平),毛在53年针对他的批判应该是批判背后的群体(他在52年的时候写过自我健谈但不被毛认可),儒教群体,但终归没有给他太难受。时代有他的局限性,老先生让人不失尊重与钦佩。

  ●人生问题老生常谈,政治问题懒得看,是我老了还是我飘了,反正不喜欢。

  ●第五六篇跳着看的,大段文言实在没耐心。整本书只有前半部分称得上回忆录,后半部像是无处归类的杂文汇编。关于中国传统社会的叙述和费孝通的剖析神似,回忆部分诚挚平缓,但即便是这样的人也在52年之后对很多历史人物改了称呼,有的公丢了后缀,有的公成了主席。有些有意思的历史细节,书中毛居然亲口说:“台湾那边天天说土改搞死一千万地主,据我们的估计全国上下也就六十万嘛”。尺度惊人

  ●看到了一个有思想的独特的人的心路历程,和传奇经历。但因为不是完整自传,所以有些段落有重复。

  《我生有涯愿无尽》读后感(一):我生有涯愿无尽

  在图书馆偶然拿起了这本书,本书是梁漱溟先生的自传。

  先生诉求真理,学问人生,历经中国近代最风云变幻的一百年。

  摘抄:

  “人之所以有学问,恰为他善于发现问题,任何微细不同的意见观点,他都能觉察出来,认真追求,不忽略过去。问题是根苗,大学问像是一棵大树,从根苗上发展长大起来,而环境见闻(读书在其内)、生活实践,则是他的滋养资料,久而久之自然蔚成一大系统。”

  “我始终不是学问众人,也不是事功中人,我想了许久,我是什么人,我大概是问题中人!”

  《我生有涯愿无尽》读后感(二):《我生有涯愿无尽》短评

  因正在学习中西哲,故对于哲学家的传记感兴趣,这本书是梁漱溟的传记。本书不是一整本都是写先生的一生,而是集结了许多先生对于自己一生的叙述文章。于是开篇便晓知了其一生的大概。在其孩童之时,身体极弱,较其他孩童皆有之不及,因社会环境变化的缘故,其求学也多以自学为主,即于十九岁中学毕业后,也未受其他的教育。在其中学时,因家父影响,先生对于西洋功利主义思想颇有研究,但其心中挂记的问题一二,对于苦乐之思,使得其转向了印度佛学,遵守佛家的戒律,吃斋,不婚,一心只想做个出家僧人,后因文章,于北大教《印度哲学》。于29岁放弃了出家之念,归转儒家思想。 先生是一个非常谦虚的人,先生的谦虚在其读书之时,便可以看出了,对于同级的同学先生也愿意把他当做老师。在中大的演讲中,他否认其哲学家的身份,先生在其文章说道,他开始并不喜欢哲学,也不知道哲学为何物,只是在他人告诉他,他才知道。先生认为他和他的父亲都算不上是聪明之人,只是有颗上进的心,勤勉而已。他对于哲学生该如何学习哲学也提出了建议,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心中要常提有问题,并且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哪怕是肤浅的。这点于我大有裨益。

  《我生有涯愿无尽》读后感(三):一位老者的碎碎念

  我看书,向来是不看没有联系的书,比如从《月亮与六便士》到《作家笔记》,但却实在想不起来,是什么理由让我找到了《我生有涯愿无尽》。很少有一本书看得这么不畅快,几次哈欠连天,几次欲中途放弃。但最终也算是死磕完毕。

  或许,是因为内心相信,这么好的书名,内容决心不会差的。梁漱溟这个人,总觉得不至于肤浅。

  20岁到29岁的出世之心,最为感慨。20岁之前慷慨激昂,目标确定,但却渐渐对现世失望。转而研究佛学,最终也因此又开入世之路。想必我也是经历过的,25岁之前非记者不当,真正入行一年,却有深深的无力感。进而对媒体都失望。26岁时曾离开,图书编辑、运营乃至新媒体,然而,兜兜转转,还是愿意回到传统媒体里来,沉淀,并心向上。

  自学成北大老师,这大概是他一生的转折点。回到他研究佛学,便开始提笔写点什么,这点什么被蔡元培看到,所以成就了他在最高学府教印度哲学。其实,人不自救自然是也不会被他人救。从问题出发,去看书去请教。这是梁自救的方式。一个初中毕业生能有如此自学精神,这是我们现在的研究生也要去学习的。问题导向,潜心学习,学完输出。这是千年不变的学习要义。

  天下和为贵,一生为其奔走。所以,他愿意到前线,做各方的说客,想成为国共关系的润滑剂,以至于躲在山洞才逃的一命。当然,从香港的漫漫归国路,也是如此。我从来不喜过多的争端,或者是加剧矛盾,以至于挑起对抗。这是我不愿意做调查报道的缘由。这要在梁先生的时代,我怕也会成为那种“革命不彻底”的人。总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好事的多,这算不算我自身的谬论?

  看书,是为了平心静气。看传记,是为了汲取别人人生中养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打六分,太过低了。毕竟,一个八九十岁老头的碎碎念,你应该理解。

  《我生有涯愿无尽》读后感(四):躬身入局保持开心的强者

  听书听完的,最喜欢的听书之一,听完比较心有戚戚,对梁漱溟选择儒家思想的过程感到惊讶,上一次出现这种惊讶还是读到王阳明的心学。作为一个知识份子,能够躬身入局帮助底层人民改变劳动方式和思想觉悟,是我最敬重的那一类在战争后一砖一瓦重建家园的建设者了。另外也特别喜欢对儒家思想的解读,以前就听过我们太小看儒家文化了,其实孔老夫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能开开心心吃腊肉,弹琴,游春……放到今天也真是可爱可亲又很优雅呢! 摘录一点喜欢的解读词——“特别喜欢第三种“郑重”的人生态度。儿童的天真烂漫,就是一种天然的“郑重”态度,儿童对当下的生活是全心全意的。而成熟的“郑重”人生观,是自觉地接受生命的自然现象,力所能及地追求合理的生活。这种观念对于外界的态度是:采用全副精神投入当下,追求有所作为;对于内在精神世界,则不断地进行向内的反思。 儒家反对人依靠外力强迫,或者在欲望的驱使去行动,而是主张“正心诚意”,用自觉的精神力量作为人生动力,这都是“郑重”人生观的呈现。它的精义可以概括成一句朴素的话,就是:“自觉的、尽力量的去生活”。 为什么儒家能采取进取精神,把人生视做一种“乐”呢?他从这里面体验到:人的身体虽然无法摆脱欲望纠缠,但人的“心”、也就是精神,是可以主宰自身存在的。 自己是因为对人生感到烦闷不解,才不知不觉地走向了哲学。然而,一旦对人生形成了自己的观点,也就不需要追求更多的道理。同样的,他因为找不到社会的出路,才不得不行动,去研究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这些学问,假如有朝一日发现了中国的前途在哪里,他也不会再为学问而学问。所以,他才说自己是个“问题中人”。 其实渊博并不算学问。什么才是学问呢?是能把眼前的道理和材料加以系统化、深刻化。人通过独立思考获得的主见也许是浅薄的,但纵然浅薄,也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梁漱溟说,凡是有系统的思想,经过整合和抽象,表现出来的形式都很简单,仿佛只有一两句话。”

  《我生有涯愿无尽》读后感(五):社会博物智能,人际智能,存在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语言文字智能顶尖的问题中人,1975年《人心与人生》完稿,前后费时约50年,称“使命完毕,可以去矣

  梁漱溟最完整的自传! 历时27年编纂,5次增删的最后定本 论衡东西文化,投身乡村建设,发起民主同盟,直谏最高领袖 生于都市,要为农夫代言;心归佛法,甘为孔子正名 ———————————————————————————————————————————————— •幼年不学四书五经,而入洋学堂,念《英文初阶》《地球韵言》,身后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儒家”“国学大师” •两度欲自杀,一度想出家;

  哀民生疾苦,叹“吾曹不出如苍生何”,积极入世求解中国与人生两大问题 •24岁以中学学历登北大讲坛,教授印度哲学;

  7年后,主动辞去教职,投身新教育和乡村建设 •巡历抗战游击区8个月,敌兵围堵,飞机轰炸,数次险死还生,始终泰然自若 •发起民主同盟,调查李闻惨案,力促国共和谈,奔走8年,被称之为“中国的甘地” •与毛泽东几次通宵长谈,激辩中国道路;1953年向最高领袖“要雅量”,成“反面教员” •只批林不批孔,再遭全国性大批斗而不改初衷,宣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 •“文革”抄家,资料全无,仍笔耕不辍;1975年《人心与人生》完稿,前后费时约50年,称“使命完毕,可以去矣” —————————————————————————————————————————— 《我生有涯愿无尽——漱溟自述文录》是最完整的梁漱溟自传。梁漱溟自称不是哲学家、国学家,只是“问题中人”,以“认识老中国,建设新中国”相号召,毕生所求惟在人生与社会(中国)两大问题的解答。从清末,历民国,到新中国,北大教书,乡建运动,发起民盟,廷争面折,时代变迁,世相百态,作者皆以细腻坦诚的笔触客观叙述,九十多年人生轨迹中自学之历程、情感之所依、思想之嬗变以及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之社会实践等诸多方面纤毫毕现。本书由梁漱溟长子梁培宽先生历时27年,前后增删5次,编纂而成,是了解梁漱溟先生的人生经历、学术思想以及生活感悟的最可靠资料。

本文标题: 我生有涯愿无尽的读后感大全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680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考古学的过去与未来-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100字巨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