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世界-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摘抄

发布时间: 2020-05-13 12:07:1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3

《亚里士多德的世界-牛津通识读本》是一本由[英国]乔纳森•巴恩斯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亚里士多德的世界-牛津通识读本》精选点评:●写得比较引人入胜的是第十二章——因,其他的觉得一般

《亚里士多德的世界-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摘抄

  《亚里士多德的世界-牛津通识读本》是一本由[英国]乔纳森•巴恩斯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亚里士多德的世界-牛津通识读本》精选点评:

  ●写得比较引人入胜的是第十二章——因,其他的觉得一般,可能是翻译原因,也可能是对亚父的理论的确不太感兴趣,就像读笛卡尔时的确对它的科学理论不感兴趣。#亚里士多德#

  ●作为通识读本,它完全能胜任。亚里士多德最大的成就,生物学和逻辑学。 目的论贯穿他的思想。

  ●#t# "要叙述亚里士多德死后的思想影响几乎就等于要描述欧洲的思想史。" #kindle #听书

  ●亚里士多德影响了整个欧洲思想史。但是每章的内容都好少,不过概括这个大师的一生也是一件太难的事情。

  ●天才的模版 一个真正自由的人可以成为的样子

  ●柏拉图认为,世界乃唯一真理之倒影,时间乃永恒的动态相似物。与其老师不同,亚里士多德,他认为现实的世界才是最真实的,因而有了那句名言“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

  ●对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表示很无语!

  ●看完立即去找柏拉图结果发现这个系列里没有

  ●有声书。三星半,内容略散,无助于厘清思路。不过要在百页之间把浩繁的亚里士多德讲清楚也确实不容易。。。作者总体认为,亚氏最大的成就是其资料详实的动物学研究,其次是逻辑学,一人开创了两门学科,但是其研究现在已经过时。反倒是资料有缺失、未完成系统化的形而上学、伦理学至今还有生命力~~

  ●两周左右读完,VSI的第二本。初读一头雾水(生物学?解剖?章鱼?),后来摸出点门道了,怪不得中文翻译是「亚里士多德的世界」,作者从整体上介绍了一个作为哲学-科学家的亚里士多德。在介绍哲学思想时,也多次与其科学思想结合起来,起承转合得不错。就理解来说,本体论明白观点但没懂论证过程,看上去像是基于逻辑学与语言的;相比之下知识论、四因说倒是简单。至于生物学等等,我也仅仅把这看做是讨论的背景,实质影响也不过是让我觉得「这人真厉害,膜拜大神」罢了。亚氏的很多观点似乎有矛盾,或许是由于著作缺失以及哲学体系尚未完成之故。

  《亚里士多德的世界-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一):评《亚里士多德的世界-牛津通识读本》

  这本书让我理解亚里士多德也不是神,他也是个普通人,也要思考,也要观察,通过自己的大脑得到结论。但同时,我也看到了一位开拓者,开创了一个时代,将自然分门别类,并逐一加以研究,从实在到灵魂,从观察到方法,从具体到抽象,无不涉及,每个领域都大有成功。可以说,亚里士多德是西方科学方法论认识论的鼻祖。书中介绍的有些哲学知识对于我似乎是过于深奥了,还需要多学习。

  《亚里士多德的世界-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二):评《亚里士多德的世界-牛津通识读本》

  这本书让我理解亚里士多德也不是神,他也是个普通人,也要思考,也要观察,通过自己的大脑得到结论。但同时,我也看到了一位开拓者,开创了一个时代,将自然分门别类,并逐一加以研究,从实在到灵魂,从观察到方法,从具体到抽象,无不涉及,每个领域都大有成功。可以说,亚里士多德是西方科学方法论认识论的鼻祖。

  最值得称道的是亚里士多德对逻辑的描述,他从普遍的逻辑的形式上,抽象了具体的对象,用符号表示每个对象,将逻辑学葱普通的话语描述中提炼出来,成为了公式性质的存在,这是一项划时代的开拓,令人敬仰。

  书中介绍的有些哲学知识对于我似乎是过于深奥了,还需要多学习。

  《亚里士多德的世界-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三):亞里士多德的世界

  這本書是配合著另一本書《The Beginnings of Western Science》一起看的,主要是對亞里士多德的思想做一個補充。從内容的安排上來看,確實對於The Beginning一書中的内容是一個很好的補充,在對亞里士多德的宇宙學,實在論,變化,四因說,以及經驗論方面都有很不錯的補充,並且在我看來,二者的觀點基本一致,所以我想這很可能代表了目前對亞里士多德思想的一種正統解釋。

  另一方面,從閲讀感受上來說,前本部分比較吸引,可能是因爲剛剛看完了波拉圖的一本簡介,與亞里士多德兩相對比之下,更有趣味。后半部分,感覺沒那麽有趣。還是篇幅有限,很多地方都只是點到爲止的感覺。做個基本了解還是不錯的。

  另外一個問題,我真的不是很能明白内容編排上的邏輯。看不出每一章之間的關係。

  《亚里士多德的世界-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四):阅读小札

  小札:牛津通识《亚里士多德的世界》 “一个人,不是天生的柏拉图主义者,就是亚里士多德主义者。”(施莱格尔语)此话流传甚广,显见二元划分的思维窠臼,但它的流行也正说明很多问题,比如两人的至高地位,以及两人思想的尖锐对立,正像光谱两极,后世人的思维、价值、面貌气质,多能在这张图谱中找到位置——柏拉图是理想主义者,亚里士多德是现实主义者。柏拉图蔑视经验,亚里士多德重视经验。前者主张极端,且谓之刚性哲学;后者力求中道,偏向柔性哲学。前者批判修辞却文笔繁复,后者研究修辞却文笔简约。前者更讲颠覆,后者更主继承。对待学科问题,前者一以贯之,后者分门别类。前者重抽象,偏好数学;后者尚观察,崇生物学、物理学。前者是唯理论的先驱,后者开经验论的先河。知识修养上,前者专而精,后者博而深。后者思维更科学,前者思想更神秘。后者关注变化,前者醉心于永恒。 全部的西方哲学都是在为柏拉图作注脚(怀特海语),但是亚里士多德用毕生思考和实践证明了,注脚的影响有可能盖过正文。同时他证明了人们可以在爱一个人的同时反对他的观点,柏拉图是他终其一生的批判对象。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挽歌中赞道:“邪恶的人无权去赞美的人。”也许他想说告诉世人的是:对老师的最大尊敬就是努力超过他。“我爱柏拉图,我更爱真理。”其精神尤其体现在本书末的《动物结构》引文中,读来喟叹,热泪盈眶。 其书名的可能引发的误解: p15。《动物史》中“历史”一词(希historia)原意指调查、研究,故更确切应作《动物研究》。 p38,130页。《诗学》希poiêtikê,在一定语境中指“生产性”,很多人把他的《诗学》看作文学批评著作(对作品的确切看法),然而亚氏的初衷更可能是要阐述关于“如何生产出一件艺术作品”的问题。 p39。《物理学》希phusikê,原意更近“自然科学”,所以在该论著中涉及领域比今天的物理学要广(包括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心理学、气象学、化学等)。 p40,《形而上学》,英metaphysics。在亚氏语境下很可能仅仅是指“自然科学的后续”,也可能仅仅是对写完《物理学》之后的下一部书命名困难之下的权宜称谓。 p4“随便选择一个研究领域,他都曾辛勤耕耘过;随便说出一个人类努力探索的方面,他都曾经论述过。”“保留下来的作品不足五分之一,却足够勘探其面貌。”p96“一个笔蘸思想之墨的自然誊写员”p1“据说是个花花公子,手戴多枚戒指,留着时髦的短发。”“他之前的人,无人堪比其学识;他的后来者,无人敢比其成就。”——如此成就很大程度来源于此人对知识灼热的渴望,当真是“好奇心害死猫”的典范,万世师表。尽管在自然科学领域早已过时,许多论述退居为史料,但是哲学思辨味更为浓厚的作品却至今保持活力。高山仰止,但其实也不必一味望洋兴叹从而妄自菲薄,毕竟,如此渊博之士,却也根本写不出个中国字来。 2019.2.22

  《亚里士多德的世界-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五):《亚里士多德的世界》:也爱求知,也爱探索真理

  文/吴情

  西方哲学界有句流传甚久的俗语:全部西方哲学,只不过是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注解。这句话在从业人员看来虽有些夸大,但至少表明了一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哲学光谱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我们至今仍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与他们对话。然而,亚里士多德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在哲学、心理学、逻辑学、诗学、天文学、伦理学、物理学领域内都有建树,普通人如你我,真的可以与之进行平等对话而不感受到来自权威的压迫吗?

  在日内瓦大学古代哲学教授乔纳森·巴恩斯(Jonathan Barnes)看来,这样的对话是可能的。在《亚里士多德的世界》(Aristotle: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一书中,巴恩斯大致梳理了亚里士多德的生平,勾勒出后者的思想体系,并对其中的重要观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解读。巴恩斯坦言,“随便选择一个研究领域,亚里士多德都曾辛勤耕耘过;随便说出一个人类努力探索的方面,亚里士多德都曾经论述过。”思想体系博大如斯,“尽管他生平的大部分作品遗失了,我们仍能获得他思想活动的全貌。”

  不少哲学家的生活鲜为人知,亚里士多德的也不例外,关于他的传说、故事不少,但确切的资料并不很多,可这丝毫不会妨碍我们走进亚里士多德的世界。亚里士多德是一个科学家,但在西方更多以哲学家广为人知。古希腊时期,科学、哲学并没有严格的界限,都是广义上的“智慧”的一部分;也许,这是亚里士多德能够在如此多的领域内有所成就的原因之一。

  作为科学家的亚里士多德,他的著作有《动物史》和《解剖学》,只可惜后者未能保存下来。《动物史》一书,“详细地讨论了各种动物的内部和外部的组成部分;构成动物身体的不同的物质成分——血液、骨头、皮毛和其他成分;动物中不同的产崽方式;它们的饮食习惯、生活环境和习性。”全书涉及的动物共有数十种,大到海洋中的白鲸,小到不起眼的昆虫。在生物学、昆虫学研究突飞猛进的今天,不少学者对亚里士多德的《动物史》提出了批评,巴恩斯则认为,“《动物研究》(即《动物史》,笔者注)不无瑕疵,但它是部杰作。没有其他什么地方更能生动地显示亚里士多德的‘求知欲’了。”

  作为哲学家的亚里士多德,其对后世的贡献是对知识的研究成果。柏拉图认为,真正的知识只存在于理念世界,现实世界的一切不过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亚里士多德则与柏拉图不同,他强调,现实世界的事物才是第一实体,理念附着于实体之上,无法独立于第一实体而存在。柏拉图贬斥经验,关注永恒不变的理念,亚里士多德则是经验主义者,关注所谓真实的存在,处在变化中的存在。在他看来,“我们借以理解和解释实在的概念或观念都最终来自于感知”,“所有科学或知识都最终建立在感知性观察之上”,彻底排除官能感知,人类将一无所获。他将知识分为实践性知识(“关于我们在不同环境下,不管是私人事务还是公共事务中应该如何行动的知识”)、生产性知识(关于制造物品的知识)、理论性知识(“仅仅是为了讨论真理”的知识)三类,终其一生都在为三类知识体系的建构添砖加瓦。

  面对亚里士多德,纯粹的赞扬或粗略的批判都显得不够谨慎。对他感兴趣的读者,需要理解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对其行文中晦涩、模糊的一面表示出同情或友好,试着站在他的立场上,为其辩护。亚里士多德很可能因政治原因流落在外,但他保持了对知识的无限虔诚与热爱。在他看来,“智慧的获得是令人愉悦的;所有的人在哲学中都会感到安适”。亚里士多德或许太过乐观,却不失为一个学习的榜样。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面前,我们或许永远是个婴孩。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本文标题: 《亚里士多德的世界-牛津通识读本》读后感摘抄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679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上、下)读后感1000字值得期待的只有前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