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经典读后感有感

发布时间: 2020-05-13 12:05:4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8

《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是一本由[奥地利]莱内·马利亚·里尔克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页数:19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精选点评:●在晚秋读完一本落叶一样的小书。要保护彼此的孤独,学着在寂寞中走进自己

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经典读后感有感

  《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是一本由[奥地利]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页数:19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精选点评:

  ●在晚秋读完一本落叶一样的小书。要保护彼此的孤独,学着在寂寞中走进自己。不太习惯冯至的语言风格,不懂德语,但感觉有些句法别扭,大概是严谨的直译派。

  ●“愿你自己有充分的忍耐去担当,有充分单纯的心去信仰,你将会越来越信任艰难的事物和你在众人中间感到的寂寞。除此以外就是让生活自然进展。记得,一切都要亲身生活。”

  ●如果我20岁时读到这本小册子,肯定像冯至先生年轻时一样,获得不少安慰和力量,但我现在差不多到了里尔克写这些信的年龄,经历了一些事,没那么焦躁,心境淡然很多。不过,有些部分读来感慨仍然很深,尤其是里尔克关于爱与寂寞的论述:“寂寞地生存是好的,因为寂寞是艰难的;只要是艰难的事,就会使我们更有理由为它工作。爱,很好:因为爱是艰难的。以人去爱人:这也许是给予我们地最艰难、最重大的事,是最后的实验与考试,是最高的工作。……爱的要义并不是什么倾心、献身、与第二者结合,它对于个人是一种崇高的动力,去成熟,在自身内有所完成,去完成一个世界,是为了让另一个人完成一个自己的世界,这对于他是一个巨大的、不让步的要求,把他选择出来,向广远召唤。”

  ●某些困扰在当下仅仅靠思考和追问是得不到答案的,里尔克的建议是默默地承受这些让你感到沉重的东西,在这种背负之下,享受孤独寂寞,同时尽力去观察生活,从外部隔开一段距离来观察自己。这既是生活的过程,也是诗歌创作的过程,贯穿其中的是“经验”,而不是情绪。可能因为前面信的部分是半个多世纪之前译的,语言习惯和当下差别很大,读起来有点痛苦。节选的里尔克诗里,最喜欢的是《豹》。

  ●我们与世界的联系,从内心出发,了解自己的渴望,不畏贫困,不害怕孤独。

  ●“所以你要躲开那些普遍的题材,而归依于你自己日常生活呈现给你的事物;你描写你的悲哀与愿望,流逝的思想与对于某一种美的信念——用深幽、寂静、谦虚的真诚描写这一切,用你周围的事物、梦中的图影、回忆中的对象表现自己。如果你觉得你的日常生活很贫乏,你不要抱怨它;还是怨你自己吧,怨你还不够做一个诗人来呼唤生活的宝藏;因为对于创造者没有贫乏,也没有贫瘠不关痛痒的地方。”

  ●你得明白你是不是必须为此而死

  ●这本书超级好看的

  ●冯至遇到里尔克,温柔遇到孤独。在所有的《秋日》里,还是冯至译的句子总在脑海低徊。里尔克的诗好,艺术评论好,书简也好,有一种辽远又亲切的况味。这本书被很多出版社出过了,目前这版,触手最佳。一个下午,看得落下泪来,是老了,还是秋天到了?

  ●温暖的阳光中,翻开纸卷

  《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读后感(一):值得多读几遍,玩味许久

  国庆假期第一天,读完冯至翻译的德语诗人里尔克写的《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看得出来,里尔克是位热心肠,很用心也非常努力的去帮助后进,并能够适时的指出不足之处并给予建设性的意见。这一点有点类似于常说的“扶上马,送一程”的感觉。 题目提到了青年诗人,内容里面确实也多有所涉及,然而,不局限在诗人的职业,可以说对那些不管是迷茫中,还是奋进中的人,都值得看看,对镜自查,不失是很好的方式。 书中讨论的范围很广,关系、技巧、对生活的态度,林林总总的,应该是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 此外,个人以为,读书最好的状态便是,在聊天的过程中,相互之间完成了思想的碰撞和内心的交流。这本书的文体,看起来不费力,通俗易懂。重要的还有一点,在过程中,作者将所处的环境和状态大体进行了交代,营造了很好的氛围,或者说想象空间。空间感一点不显着逼仄,很舒服,也就愿意读下去了。 当然,读书存疑,不盲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也要当做大的前提条件,切不可直直的一猛子扎进去,再也不愿意浮出水面了。

  《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读后感(二):我们要成熟,这就叫甘居幽暗而努力不懈

  如果只是留意里尔克那些美妙的语句,一时幻觉大起,甚至于作为警句装饰桌面,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就变成了高级一点的鸡汤而已。

  如果不是认真读过诗歌,体味过写诗的艰难苦涩,那么就不算是诗歌世界的公民。从这一点上说,诗人比读者更适合来点评里尔克的信和诗。

  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所好奇的是诗人是如何观察世界的。冯至在谈及里尔克时,其实说到了诗人的观察之道,“看植物不卑不亢,忍受风雪,享受日光,春天开它的花,秋天结它的果,本固枝荣,既无所夸张,也无所愧、、、”。“本固枝荣”说的很对,我们的观察其实被许多观念束缚,常常观念先行于观察,很多事物都已歪曲或者面目全非了。

  里尔克的观察是从哪儿来的呢?他是受罗丹的启发,罗丹是“各处都看到了,无所隐瞒,无所忽略,毫无欺骗;认识一切众多的侧面,一切从上看和从下看的观点,每个互相的交叉,然后才有一个物的存在,然后它才是一座岛,完全与飘忽不定的大陆脱离。”

  由此,我们知道了,应该谦虚而认真地观看事物,去发现物的实质,保持客观的距离。

  要获得这样的心境,需要有拒绝潮流的态度和偏居一隅的勇气。因为变态的繁华不过是“海水的泡沫”,这些不会让我们“接触海内的深藏”。

  由是,里尔克其实对青年人的忠告就一个,就是“甘居幽暗而努力不懈”,在过程中,认清苦难、学成爱,揭开近处远乡事物的面目。

  《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读后感(三):读书札记

  读里尔克的信,我也像那位收信人一样,

  “赶入了正是这位诗人温暖、和蔼而多情的关怀”所为我“防护的境地”了。

  “学你以为值得学的事物,但最重要的是你要爱它们。这种爱将为你得到千千万万的回报,并且,无论你的生活取怎样的途径,——我确信它将穿过你的成长的丝纶,在你一切经验、失望与欢悦的线索中成为最重要的一条。”

  圆满的人生应该是能找到自己的热爱。

  所谓热爱,不是得到肯定才去坚持,也不是因为困难就轻易放弃,对于我而言,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向外看,恰恰是最不应该做的事,人人都要自己料理,没有什么比得了自己内心深处的“答案”,用深幽、寂静、谦虚的真诚对待自己,探索生活发源的深处,在它的发源处将会得到问题的答案。

  “我们只在那些书中享受日深,感激日笃,观察更为明确而单纯,对于生的信仰更为深沉,在生活里也更幸福博大。”

  我把书当作人,我喜欢读书,读各类的书,我不爱说话,我害怕烦扰别人,因为不善于和别人相处,产生怀疑、焦虑,所以开始看心理医生,读书是我找到的自己与自己和谐相处的方式,不是说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只是冲突不再那么摧毁性罢了,读书这么好的事,贯穿于我的生活中,我没有向它索取什么,就已经很幸福了。

  “像树木似的成熟,不勉强挤它的汁液,满怀信心地立在春日的暴风雨中,也不担心后边没有夏天来到。夏天终归是会来的。但它只向着忍耐的人们走来;他们在这里,好像永恒总在他们面前,无忧无虑地寂静而广大。我天天学习,在我所感谢的痛苦中学习:“忍耐”是一切!”

  青年的晴朗犹如春阳的明丽,但这份明丽,是我们的愁苦,我们的生长,在阴云暗淡的风里、雨里、寒里演变的春,漫长又稳重。这其中的意义是从意志里,从任何一种内身的窘困里产生的,所以要好好的负担着,承受着现在想要克服的一切困苦,生活是合理的,生命的时光应该用来不断的学习和吸收,我们要坚强得像一棵树,隐秘地生长,安静地向上。

  最后附上里尔克的诗:

  春天回来了。大地

  像个女孩读过许多诗篇;

  许多,啊许多……她得到奖励

  《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读后感(四):《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引起思考,很不错

  读完冯至老先生翻译的莱内·马利亚·里尔克写的《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看得出来,作者是位热心肠。非常努力的帮助后进,很用心的回复信件(应该是和具有类似的教育经历有些关系吧)。特别是,能够适时指出青年诗人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给予建设性的意见。十分类似于常说的“扶上马,送一程”的感觉。

  当然,很有必要将作者和译者进行简单介绍。

  作者:莱内·马利亚·里尔克

  出生在布拉格的奥匈帝国的诗人。大学期间,学习哲学、文学史及艺术史,代表作主要有《祈祷书》、《新诗集》、《新诗续集》及《杜伊诺哀歌》等。此外,里尔克还写了大量的书简。在文坛崭露头角后,里尔克在欧洲不停的游历,到达过埃及。在法国期间,曾经和雕塑家罗丹有过大量的、深入的接触。

  译者:冯至

  原名冯承植,现代诗人、学者。1930年留学德国,1935年获得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鲁迅极力褒扬的“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书的作者,属于是德语世界非常有名的诗人(出生在当时还未解体的奥匈帝国,使用的语言为德语。故而德语世界的表述,证明里尔克的影响力不仅仅局限在现在意义上的德国境内,按照所游历和生活的地方来定义的话,整个欧洲大陆或更加合适。关于德国的历史,很容易让人想起来之前读过的《不含传说的普鲁士》,一本友人推荐并赠送的书)。

  在书中,作者所回复的内容加起来不足百页,平均下来,和一般的书信差不多。虽然现在社会,基本上已经很少很少有人还在通过写信的方式来进行联系和沟通(不由的想到,木心先生所写的那首诗:从前慢)。

  题目提到了青年诗人,书中,确实也多有所涉及,然而,作者并没有局限在诗人的职业,所论述和讨论的,可以说对那些不管是迷茫中,还是奋进中的人,都值得看看。对镜自查,不失是很好的方式。

  此外,诗人,从样貌上看,和你我一样,是普普通通的存在;然而,又算得上是世间特殊的群体,敏感而多情。差异的地方,便在于喜欢用简洁的文字表述复杂的事物,内中饱含着热烈的感情。

  在书中,讨论的范围很广,关系、技巧、对生活的态度,林林总总的,应该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不仅仅是如何写诗,也延伸到为人处世的态度,如何对待爱与寂寞,在喧嚣的条件下,怎样保持内心的纯粹。

  作者说,请走向你的内心,去寻找写诗的缘由,是否深深的刻在那里,不依不饶的、不离不弃的。所从事的,是否属于寂寞的时候,愿意歌唱的。必须要写吗?还是说有更好的选择?

  思考后觉得,读书最好的状态便是,聊着聊着,相互之间完成了思想的碰撞和内心的交流。

  此书文体,看起来不费力,通俗易懂。重要的还有一点,作者将所处的环境和状态大体进行了交代,营造了很好的氛围,或者说想象空间。毫不逼仄,很舒服,也就愿意读下去了。

  在书中,附录部分《论“山水”》的观点,深以为然。

  当然,读书存疑,不盲从,要当做大的前提条件。切不可直直的一猛子扎进去,再也不愿意浮出水面,那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是以为记。

  《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读后感(五):与命运相遇的时刻:里尔克、冯至与中国

  里尔克的作品最早进入中国文学的视域,有赖于1930年代冯至的译介。1926年,正在北京大学德文系学习的冯至最早读到了里尔克的《旗手》(即《军旗手里尔克的爱与死之歌》),为其文字中“色彩的绚烂,音调的铿锵”着迷,随后梁宗岱、卞之琳都曾翻译过里尔克的作品。1938年,冯至翻译的《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最早在中国出版,从此成为现代诗歌写作者和爱好者心中的经典之作,里尔克的诗歌也成为中国诗歌的现代主义风格之重要来源。到了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阅读和谈论里尔克的风潮再起于中国大陆,特别是凭借北岛的文字,里尔克的诗行和人生故事重新强劲地回到无数“文艺青年”的视野中,而有赖于话题的普遍、广泛和文字的相对亲切平易,里尔克作品中传播最广的仍然是这部书信集。

  尽管《十封信》讨论的范畴十分阔大,涉及写作、命运、爱情、人生的孤独本质等等,但并非散漫而无中心的格言式闲谈,我们能在其中看到一个清晰的、有连续性和带着问题意识的自我主体。如茨威格所言,里尔克身上难能可贵地实现了创作和生活之间的和谐,他在书中反对将二者区分开来,认为作为写作者,首先就应该根据写作的需要“去建造你的生活”,“你的生活直到它最寻常最细琐的时刻,都必须是这个创造冲动的标志和证明”。在书中,我们能看到一种有机整体的生活观念,而这观念隐含着与浪漫派诗人有所不同的前提——写作和创造并非全有赖于天赋、灵感,更多地是依赖对于生活的持续的努力、自觉的安排;诗歌不应该是和日常生活对立的,更应该从日常经验中获得营养。与此同时,里尔克也提供了不同于浪漫主义诗人的处世方案和准则:它反对高蹈、傲慢或颓废,主张忍耐、谦恭和情感的节制。里尔克呼吁诗人一方面虚心观看和理解自然中和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一方面忍受个体命运的寂寞和苦难。

  茨威格如此回忆里尔克:“这位诗人在公众中从不出头露面,在人们中间从不提高嗓门,人们几乎听不到他的呼吸声音。”正如里尔克本人那样,他为诗歌带来了谦恭、谨严的品质。他认为诗不是情感,“诗是经验”,这一判断后来也成为194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主义诗人的写作圭臬和1990年代以来当代诗歌的技艺基点。如何积累、把握、赋形自己的经验,而非根据青春的冲动在语言中滑行,是里尔克对浪漫主义诗歌抛出的重要问题,它反复被中国现代诗歌吸收、转化,无论在1930年代末还是1980年代,这些诗歌观念都在无形中矫正着虚浮、迷乱、狂放的诗歌风格,也扭转和重塑某种已经形成陈规和偏见的“诗人”形象——里尔克的“居于幽暗而自己努力”被许多当代诗人当作内心赞许的生活姿态甚至座右铭。

  诺瓦利斯等浪漫派诗人也有一些和里尔克类似的判断——比如走向内心,理解自我才能理解他人等等,而里尔克所说的万物共有的“根”也近似“宇宙灵魂”这样的概念——但里尔克的特殊之处在于他引入了对于琐细事物的强烈关注,他的“物诗”就是这种观念的最好的实践:“啊,人们要更谦虚地去接受、更严肃地负担这充满大地一直到极小的物体的神秘,并且去承受和感觉,它是怎样极度地沉重,不要把它看得过于容易!”当代诗歌重视及物性和具体性的写作,也部分地从里尔克这里获得了起源。

  里尔克揭示了创作者写作的“动力源”,不在于不断扩张、获得宇宙和天空高度的浪漫主体,而在于不断地走向自我的深处,挖掘埋藏在日常生活中的“宝藏”。我们在许多卓越的作者那里都能看到这样的精神运动轨迹,无论是沈从文、何其芳还是卡佛、帕慕克……他们总是重返同样的记忆和经验材料,而不是无限地扩展和发明自己的经验,他们创作的成长、深化和丰富,在于不断地挖掘和重构这些原料。这种走向自我的历程,在里尔克那里化为一种命运感,而在这样的命运感之下,每一件微小的事物和事件都有其意义,这为诗人书写平凡的、琐碎的事物而非总是萦绕于看似富有崇高感的大词提供了重要的伦理基础。

  在里尔克对于诗人形象和品质的重新塑造中,最为突出的贡献或许是“工作”意识的引入。他赞赏罗丹,常常引用罗丹喜欢使用的“工作”一词。在《十封信》里,里尔克多次提醒收信人卡卜斯应当严肃地、隐忍地工作:“你最内心的事物值得你全心全意地去爱,你必须为它多方工作”;写信人认为,两性之间的关系也应当以“工作”缔结:“男人同女人从一切错误的感觉与嫌忌里解放出来,不作为对立面互相寻找,而彼此是兄妹或邻居一般,共同以‘人’的立场去工作”。里尔克所说的工作不只是一种社会职业,更是为永恒价值和真理而艰辛付出的态度,它指向了个体内心与世界之间的深刻联系,建基于漫长耐久的自我洞察和对事物的谦卑体察。在他看来,工作能够将人和人、人与物联系起来,它转化着生命最根本的、无法消除的“寂寞”,使之富有意义。里尔克信中的“神”也不完全等同于宗教意义上先验存在的神。在他笔下,对于离开了神的现代世界和现代人性而言,神代表完满、整全的秩序,它应该是不断地生成于个人的具体工作之中的:“……正如你在儿时已经有一次很辛苦地为他工作过一样。好好地忍耐,不要沮丧,你想,如果春天要来,大地就使它一点点地完成,我们所能做的最少量的工作,不会使神的生成比起大地之于春天更为艰难。”“艰难”也同样是里尔克倾心的词,他认为艰难的事情工作值得我们为之付出,而艰难意识本身就意味着持久努力而非瞬间倾泻式的写作、言说、工作态度。

  在1930年代末进入中国的《十封信》也迅速地将“工作”伦理引入了战时中国的社会语境,它不仅对应着一种写作和生活方式,更暗中针对诗人群体在整个社会中的文化身份想象。随着战事的展开、蔓延,许多知识分子和诗人愈加急迫地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尽管疏离于社会物质生产和斗争,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不能在社会文化有机体中有所作为。1938年何其芳在成都办刊物《工作》,用来宣传抗战,号召知识人和写作者在后方承担起自己的工作,实践着他后来宣称的理想自我:“我是一个忙碌的/一天开几个会的/热心的事务工作者,/也同时是一个诗人。”战时的冯至自己就频频提到“工作”,他鼓励青年像里尔克那样隐伏,“暗自准备将来的伟大工作”,并回忆二十年前罗素在中国演讲中强调的工作意识。罗素认为,中国人口这样多,其中只要能有一千个真实努力工作的人,中国就会有办法。冯至赞同罗素的观点,相信中国的命运建立在真正工作的人身上。

  奥登曾在他著名的“战时十四行”组诗中,将里尔克和抗战时期的中国联系在一起:“今夜在中国,让我想起一个人,/他经过十年的沉默,工作而等待,/直到在缪佐他显了全部的魄力,/一举而叫什么都有了个交代”,里尔克和中国命运间的联系让冯至惊奇,但也令他相信其间蕴含的某种必然:在艰难而漫长的战争时期,里尔克和奥登这样的诗人促使中国诗人们重新发现和遵循为社会整体服务的工作伦理。这种早在1920年代胡适那里就显露出来的文化立场,在战时获得了新的内涵,它并非消极的避世、沉寂,而是意味着采取更质朴的姿态,在不同的地位和职分上更深地进入社会生活,将个体的思考和写作融化在全体民众的呼吸中。

  1941年,冯至在蛰伏多年后写了二十七首十四行诗,这一段小小的爆发与里尔克关系甚大。里尔克为冯至带来了走向现代主义诗风的转捩点,而来自里尔克的十四行诗体裁不仅是形式、风格,更对应着新的世界观。抗战时期,社会上种种事象更加急剧地对立,在这样动荡纷乱的情景之下,冯至发现了十四行诗形式包含的巨大潜能,它能够让“作者把主观的生活体验升华为客观的理性,而理性里蕴蓄着深厚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如里尔克一样,冯至凭借十四行诗的阅读和书写,发现着个体与宇宙万物之间都存在的相互关联、转化,这种认知的获得也是他从个体抒情走向集体政治过程中的关键一环。

  可以说,尽管里尔克和《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谈论的问题看似抽象、普泛,但它处在里尔克、冯至和中国之间宿命般的相遇点上,联通着具体的历史语境,并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焕发出激荡人心的活力。里尔克不仅改变了中国新诗的面貌,更凭借他的作品、人生态度特别是《十封信》这部书,深刻影响和塑造了一代诗人乃至众多青年的心灵史。著名的文学研究者贺桂梅就曾回忆道,在她的青春时代,就从冯至翻译的《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中“理解了怎样对待‘寂寞’,怎样独自‘担当’自己的生命而成为一个‘新人’”。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阅读体验,还会在当下和未来不断发生、不断到来。

  (本文原载2019年9月20日《北京晚报》)

本文标题: 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经典读后感有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678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M代表魔法》读后感精选《被压迫者教育学(修订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