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历史地理》读后感锦集

发布时间: 2020-05-07 08:29:1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24

《北平历史地理》是一本由侯仁之著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72.00,页数:21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北平历史地理》精选点评:●侯先生博论中译本。彩色印刷,做得颇为用心,侯先生亲绘的大量地图更是看得我如痴如醉。这篇

《北平历史地理》读后感锦集

  《北平历史地理》是一本由侯仁之著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72.00,页数:21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北平历史地理》精选点评:

  ●侯先生博论中译本。彩色印刷,做得颇为用心,侯先生亲绘的大量地图更是看得我如痴如醉。这篇论文用英文写作,我可以想象侯先生在异国他乡怀想自己深深眷恋的北平时那种既复杂的心绪:无怪在论文的开头,他的笔锋是充满了诗意的。贯穿全文的细致考证、新颖比对,虽然体现出学者应有的节制,却掩藏不住压在纸背的那一颗炽热的跃动的心。写博论要的就是这样的感觉啊……心向往之。

  ●非常赞同侯仁之先生对“北京湾”和“北京是两河流域之间的城市”的论述;除了已知的北海和琼华岛,积水潭竟也是帝都规划中的一个关键地理要素,直接影响了明清北京城的平面布局——北京建城史必读

  ●真有意思啊

  ●案头的书重新拾起,忆起曾在燕园中偶遇的侯老

  ●看到关于北京历史的书籍就想了解下,看完了只有肃然起敬。哲人其萎,文字不朽。

  ●详细的考证,精美的插图,作者对帝都深深地爱

  ●开创之功

  ●生动趣味有意义。这本书值得拥有。

  ●大家不愧为大家,这本书应是侯仁之先生的博士论文,其开创了城市历史地理研究的典范,作者运用现代地理学理论,来书写一城市,而不像以前那样把城市沿革叙述一遍,作者运用到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全面的展示了北京的历史时期的地理变化!应当多读几遍!

  ●好评好评

  《北平历史地理》读后感(一):第一版勘误

  第一次印刷由于时间紧迫,有若干小问题在校稿时没有发现,请读者们多多包涵。

  勘误表在此,精装版第二次印刷及平装版已修正:

  5, 注7,提到的参考见115页注61,应为注62

  80,注4,提到可参见74页注11和76页注25,后者应为84页注13

  129,图36中的6,正阳门后的(南中门)应该去掉

  142,注61,其它地方都写的注,这里写了个脚注

  注63,第140页注60,应为注59

  176,图里的琉璃厂后边应有(海王村)

  204,图53的图例里,卢师山后边的(?)应该放在卢师神祠后

  如有其它翻译、措辞、知识、印刷等各类问题,请多提宝贵意见!

  《北平历史地理》读后感(二):侯先生的北平

  侯先生虽然不是北京人,但和我们一样热爱北京,并且在很年轻的时候就选定北京作为他研究的对象,终生未改。而这本书,就是侯先生在上世纪40年代在英国的博士论文。在那样一个战争刚刚结束的乱世,一个年轻人,在遥远的异国他乡进行着研究工作,用异族语言写下自己的研究成果,用满腔热忱用彩色铅笔画出一幅幅地图,把曾经亲自田野调查过的那些断壁残垣记录下来,并最终在这个领域成为开创性的学者,成为宗师级的人物。这样一本薄薄的小册子,里面的很多内容在学术领域已经过时很久了,但读起来依旧比先生那些徒子徒孙的书要令人愉悦的多。侯先生的学问,绝不是掉书袋,而是充满了热情与温情的记录,记录自己的研究和思考。外研社这本书真心不错,装帧和颜色朴素但优雅,几乎没有出错,配得上先生的作品。

  也怪我读书少,第一次听到北平湾和太行山东麓南北大道以后,对我生活的这个地方地理位置的优越有了更理性的认识。北京能成为中国最后一个古都是有其必然原因的。唯一遗憾的是,论文写完之后不过七十年的时间,北京就已经不再是曾经的北平。

  《北平历史地理》读后感(三):侯仁之先生的《北平历史地理》

  侯仁之先生的《北平历史地理》

  侯仁之是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北京历史地图集》的编者,历史地理这个词不算什么新鲜了,不过还真没有读过关于历史地理的书,侯仁之先生不仅仅是历史地理学家,而且对北京做过深入的研究,这本《北平历史地理》就是他的博士论文,是1949年在英国利物浦大学完成的,原文是英语写成,共有45副插图,全都是侯仁之先生手绘,插图上的文字也都是英文。这本书也是中国学术界第一本关于历史地理的著作,开创之功不容小视。不过这本书在国内却是首次出版,所以意义非凡。

  因为是博士论文,所以文字并不多,即便加上插图也没多少,后面大量的是各种附表。书做得非常漂亮,很精致,本来可以黑白印刷,并没有什么色彩,却制作成彩印精装,书里虽然只有几种颜色,却搭配得很舒服,书也做得很传统,能感觉出历史的痕迹。

  作者第一部分最吸引我,那就是北平作为一个城市的由来,原来来自中原通往北方的一个重要通道,北平最初叫做蓟,就在这条通道的交叉路口上。现在从地图上你完全看不出来北京的位置怎么会是在一个交通要道上,华北平原那么大,到处都有城市啊。不过退回到先秦,山西都是大山肯定不好走,华北平原上河流遍布还经常发水,而且还有一个大湖泊,所以贴着太行山的山脚走出了一条道路,这就是重要的北方通道。侯仁之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县名国名入手,明显看出太行山脚下这一代设立的县比较早,而平原地带则比较晚。

  这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北京最重要的大门在卢沟桥,卢沟桥明明在北平的西南方向,却因为地处山和平原的交界线上,成为北方通道的重要门户。不过北平并不是北方通道的终点,从这里过山海关通往东北,过居庸关通往大同和内蒙古,过古北口通往塞外,所以这才是北京如此重要的原因,控制住了这个城市,就扼住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咽喉。

  作者对中国历史相当了解,从古籍中旁征博引,研究很深入,让人真的感叹这难道就是1949年的博士论文?现在的博士有几个能够达到当年的水平?

  美中不足的也许就是价格比较贵了,不过书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书里面还附赠了一封信件,做得非常精美,还有一幅地图,被做成了封衬,中国每年都要评选最美的书,我想这本书不仅仅做得漂亮,内容也同样精彩,如果让我评选,这才是我心中最美丽的书吧。

  《北平历史地理》读后感(四):后起之秀北京城

  余生年已过六十,自1984年起长居北京,虽称自己是“河北人”,但在北京的时间已经显著超过在河北老家成长、读书、磨练加起来的时间合计。一向忙忙碌碌,对北京地形地貌的了解基本上限于自己居住和工作的区域周边,其历史变迁也仅限于各种只言片语和道听途说。前一阵子看《历史地理学读本》,里面有一篇是侯仁之写北京城,一下子吸引了我,故而见到先生这部《北平历史地理》,毫不犹豫带回家来翻看。

  关于北京城。北京以“蓟”起名直到唐朝,此后有过“幽州”“范阳”“燕京”等别称,从辽代起放弃这个“蓟”字(后来出现的蓟县与此不是一回事),先后称为燕京、燕山、中都、大都(汗八里),明朝起才被称为北平、北京。称谓之变与北京的政治地位有着直接关系。前期大部分作为地方封国的都城或者郡治,辽代起有了不同:是辽的“南京”(对,是南京,相对于它自己原来在更加北边的都城而言)、金和元的“中都”,元统一中国之后,就变成了“大都”。明朝之所以称其为北平、北京,那是因为原本的都城在南京,这种情况在民国到共和国阶段又反转了一次——侯仁之写此书时还是“北平”呢!

  古代北京是典型的边疆城市,历代中原王朝都将北京视为防范北方异族的前沿重镇,后来伴随北方势力强大,被占领的北京转而成为北方政权向南统一全国的起点。当年安禄山同时兼任平卢、范阳、河东节度使,统辖整个北部边疆地带,权力达于顶峰时正是坐镇幽州;也正是在幽州,他举起反叛大旗,反向西南而下,攻陷洛阳和长安,结束了大唐时代。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燕是幽州,云是现在的大同),之所以被视为中国边疆历史上致命的错误,就是因为契丹由此获得了这个进一步入侵中原的最佳立足点。北宋末年金人入侵中原,在华北站稳,随即将都城移至燕山府,命名为中都,北平第一次成为真正的王朝首都。随后蒙古人入场建立了统一全中国的元朝,接手金中都,同时在中都东北建立一座新城“汗八里”即大都,北平自此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此后虽然仍然有明朝建都南京的一段时间,但总体而言,不争的事实是:全国政治中心从原来的长安、洛阳、开封、南京,转移到了北京,和前面的都城相比,北京属于名副其实的“后起之秀”,而这一“秀”就延续到了今天。

  之所以负载了这么多的历史“故事”,肯定与北京所处地理位置有关。地理的东西我不懂,只知道北京背靠燕山,面向华北平原,有几条重要隘口通往北方,对接满洲、蒙古等区域。还有就是作为首都,一定要解决北京与主要经济区的联系问题,为此牵涉到当地的水利建设(曾经想就地解决经济问题,发现不行),有了京杭大运河(联通长江中下游地区)。书中对此有详细分析,关于北平湾有详细解说,还有很多幅手绘地图,各位看书就是,我不再唠叨。

  关于这本书也有故事。作者民国二十年初次负笈北上,火车上就感受到北京的地理魅力,随即被北京历史文化“诉诸力”所征服,种下了北京历史地理研究的种子。1941年作者以抗日“罪名”被捕,狱中以“北京都市地理”为题构思专著,转年“缓刑期间将腹稿移记纸端,以为后日续作之章本”(这些宣纸稿本直到2019年家人清理旧物才发现)。1946-49年作者留学英国,最后完成的博士论文就是这一部《北平历史地理》。直到2019年,此篇博士论文才翻译成汉语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补一句,汉译文字不错,有温度,带着一点那个年代的味道。

  《北平历史地理》读后感(五):脚下这片土地

  我对一切自然都很感兴趣,见到路边一朵花我想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属于哪个科系,回公婆家看见八达领附近的山脉就想知道它的成因地质构造及隶属哪个山脉…等等,前者让我后悔没选择园林系,后者让我遗憾没选择地质系。甚至有时会后悔没选择历史系或导游专业—当游览观光时我对景点的来龙去脉历史典故一无所知。于是我在kindle上看到这本书后,毫不犹豫地下载:希望由此得知这座我目前正在生活的城市的一点底细。使我能脚踩脚下这片土地时,更深入一些,能感受到它内在的血脉流动,由古至今的。哪怕站在土地上的人如何来来往往生老病死,它都会沉默地继续流淌下去,直至荒芜。

  我原以为这本书会将现代北京的历史地理拓展开去,将北京地点的现在与古代一一对应起来。但我显然没有仔细阅读本书简介,豆瓣上这样说:《北平历史地理》是侯仁之1949年于英国利物浦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好吧,书中的现代指的是离我65年前的过去,即作者写书的年代1942年。于是我边看边猜测对应当下的地名。比如书中第一章中提到“河北西部的西淀”,我就在猜想,是不是白洋淀?

  即便遗憾书中地名与现代地名不能一一对应,我仍读得兴致盎然。比如书中导言提到“南口位于北平湾的西北角,…可以直达张家口以北…也就是蒙古高原…地形突然改变…其边缘以下崎岖的山地和陡峭的峡谷骤然变成广阔的平地…”,对这段文字,我深以为然。只因我跟随老公回内蒙时就是从八达岭而出,经张家口再往北,地势渐渐平缓,车窗两边一改高山巨石而成优美缓慢的山弧轮廓,慢慢延展开去。因每次回家都是十一,正值秋天,一路往北,便见树木由绿渐黄,更深入进去,便会见到蔚蓝天际被山弧遮挡,灰黄的草地上点缀几棵蓬树,多至成片,少至一两棵,或灿烂深黄,或炫目深红,间或几点青绿不愿老去,犹如画中,甚是美丽。

  书中文字常使我想起一些熟视无睹旁若无人的景致。当跟随老公一路向北,路过八达岭长城,在各路旅游观光车的簇拥下,峰火台垛口仍威严耸立着,身后的长城蛇形般逶迤开去,不见尽头,几只峰火台在山间隐约可见。书中这样描述:“长城是历史上中原农耕地区与北方游牧民族界限的具体象征…‘这条界线,标志着世界上最重要的社会分水岭之一—它分隔了大草原与农耕区,也就是由无数小农家庭组成的中原地区与广泛分布着掠夺性游牧民族的北部边疆,而后者只在最强盛的中原王朝统制下曾一度臣服。’”仿佛眼前出现了当时的金戈铁马肆意飞扬南下向广袤的平原农耕区进发,沉默的高山依旧沉默,平静的长城依旧平静,虽然山河万物不语,但仍有肃杀之气隐含其中,让人不能小觑了去。

  书里将这座城市的从商周开始讲起,跨秦汉穿五代过唐宋,再至元明清,终于民国,多角度详解这座城市,人口、水域、城市规划、各朝发展……让人目不睱结,直至看到大段文字,才恍然大悟:哦,原来这也是一个角度啊。(或者是我看文太少,不晓得博士研究皆可深入开去?)并且,最让人敬佩的是作者在论文最后将多本描述北京的文字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总结比较,简洁明了直观易懂。不得不慨叹:原来这些文字真的建立在作者读书万卷、实地堪察上的。而且,在读完正文后,读文后注解也很有意思,不同于我们论文时的简单引用,作者在这些注解上也会有推理说明甚至自己观点,非常有趣。

  更有趣的是,我会在书中寻找自己知道的地方,比如颐和园的万寿山来源,通惠河的来源作用、中轴线的演变……等等,兴致盎然。真想沿着通惠河一路走去,也实地堪察一番。

  遗憾的是,本书只写到民国,不至当下。使对一些书中内容不得不做猜测,如地名等。更遗憾的是,古老北京已经完全消失不见,从形到蕴,目前看来只留下紫禁城这个庞然大物漠然独立,这座古老城市正在逐渐变成统一无趣的城市森林,不知作者从心里是否感到悲哀。至少我是如此。或许,只写到民国也只是一种美,困为即使补足至当下,纸张上也只余一些石灰粉末而已……

本文标题: 《北平历史地理》读后感锦集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648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茜茜公主》经典读后感有感张三的另一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