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斯本之夜经典读后感有感

发布时间: 2020-05-06 10:58:1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0

《里斯本之夜》是一本由(德)雷马克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里斯本之夜》精选点评:●绝笔之作。男主杀掉党卫军小舅子,与女主连夜开车越境逃亡那一段,简直是电影级别的。●70%

里斯本之夜经典读后感有感

  《里斯本之夜》是一本由(德) 雷马克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里斯本之夜》精选点评:

  ●绝笔之作。男主杀掉党卫军小舅子,与女主连夜开车越境逃亡那一段,简直是电影级别的。

  ●70% 些许疲乏 不打算看了

  ●讲述德国纳粹时期一对流亡者夫妻的故事。无论生在何处,认同这里,这里就是热爱的国家,反之这里已经一片黑暗,那就成为流亡者吧。苦难的意义就是无法泯灭的自由意志~

  ●连同身份和记忆全都交付于你,在你那,它是安全的。

  ●本质上还是在讨论关于人生追求,关于世事无常,关于人生不是一帆风顺。并没有那么刻骨铭心。

  ●“我不愿意跟你讲一个非常悲伤的故事。刚才讲的是不是有点儿悲伤了?” “不。” “那么它听起来像什么?” “像一个爱情故事。”

  ●当占有这个虚幻的字眼仅仅意味着抓住空气的时候,干嘛还要谈这种占有的程度之类的话呢?

  ●最喜悦最震动的地方是,他说他不会自杀,在盖世太保盛行的时候,自杀是一种犯罪行为,因为那就糟蹋了一条本来可以用来跟他们战斗的生命~

  ●施瓦茨真是个最勇敢的人。。不过用情太深就很卑微的感觉。。然后这个爱情故事真让人唏嘘,而且也不清楚里面爱情的成分到底有多少。。以及为啥最后要一再强调海伦的不忠。。本来就是捕风捉影的事情,而且跟这个剧情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是雷马克生前最后一部作品,太多自传的影子,包括流亡美国的过程和“我”跟妻子重结婚再离婚的插曲。当施瓦茨出现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后,每一个字都感同身受。流亡中的身份困惑,艰难生存,你还想保持自我,甚至保护爱情吗。拿着离开船票的你跟绝望地躺在大使馆门外祈求签证的人,可能就隔着一个无意遇上的好心人。民族主义的战争,国际主义者的末路,又能往哪里逃呢?如果不是像茨威格那样彻底绝望而自杀,就只能忘掉自己的人生,变成一个无国籍的陌生人,拿起枪做一个杀人机器去反抗那夺走你人生和理想的阴影

  《里斯本之夜》读后感(一):不错的消闲读物

  比大多数书和电影更加好读,书的封面很像《狼人杀》的狼人牌。颇具浪漫色彩的书名,作者雷马克也是名颇具浪漫色彩的美籍德裔作家,大名鼎鼎的《西线无战事》的作者。对感情和世界较为敏感,作品却并不絮絮叨叨,富有逻辑性,清晰的线索、翔实的内容。

  看到许多书评说雷马克的文风较为固定,不过这样就更有熟悉感了,不错的消闲读物。

  《里斯本之夜》读后感(二):无意义的人生

  爱情是把最美好的东西投射到另外一个人身上,婚姻是构建两个人共同的人生。

  读完《西线无战事》,再来读《里斯本之夜》。

  疑惑:让生命继续下去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

  《西》中那个靠着本能和经验活下去的战士,对于战争本身的怀疑和战后突如其来虚无的反应,让我不知道该如何定义生与死,我们为什么惧怕死亡,我们为什么要经历战争,我们为什么要不停地给这种并不十分美好的生命以各式各样的正反馈,欺骗大脑,活下去是正确的选择。

  《里》中,不断深入敌后的丈夫在妻子死后变得一下子失去了对未来的渴望。很可能是因为不论生活充满多大的风险,施瓦茨始终是在努力构建和海伦的共同人生。而海伦则处于分裂状态,一边是对于新生活的渴望,一边是觉得自己对丈夫的背叛让自己变得不值得被这样的丈夫珍视?又或者因为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她害怕失去对于自己人生的掌控感。

  《西》《里》的故事里面,个体都在恐惧失去对于生命的掌控感。然而战争是剥夺个体对自己生命掌控感的最直接的手段。毫不掩饰的让个人的生命变成一个蚍蜉一般的存在。战争中,个体是无价值的。死亡才是每个人最后拥有平静的时刻呀。我的大脑她在缓慢的转动,冬天的北风里,我整个人都像是处于冬眠的状态,我们不知道该去爱谁,也不知道自己被谁爱着。

  在冬日的工作日的午后,抽空睡一觉,然后在随便写些什么。这种感觉也不会是无意义的。

  选择太多的时候,人们并不比原来更快乐。

  战争,让人们不再愿意等待,守护。转瞬即逝的生命都凝聚在一刻。人们追寻的东西不再是长久的,而是体验到的瞬间满足。价值在战争中被扭曲,就想生命的价值在其中被定义为无一样。

  在《西》中,主角是在为了自己方的正义而战斗,而在《里》中,海伦自杀后,施瓦茨放弃了新生活的可能,又投入到即便是没有明天依然愿意全身心的付出的状态。施瓦茨把两个人的爱情想是讲故事一般讲给了一个绝望的陌生人,记忆哪怕是活在他人脑中,也能够让人生得以幸存下去。

  文学作品中存在的那种戏剧性,总是让人觉得既怀疑又确信。

  《里斯本之夜》读后感(三):疯狂时期的旷世之恋

  疯狂时期的旷世之恋

  ——读雷马克《里斯本之夜》

  文:王瑢

  曾看过一部上世纪40年代的老电影《卡萨布兰卡》,讲二战时期的欧洲被战火与硝烟吞噬,人们千方百计逃亡美国。本书故事虽发生在里斯本,同样是讲逃离欧洲的种种经历磨难。世人眼中,美国无疑是二战时期的“诺亚方舟”,而美国之所以在二战后迅速壮大发展,不能不说得益于“接纳避难者圣地”。疯狂时代的人们靠什么抗争并燃起希望之火——爱情。想到《丧钟为谁而鸣》里经典的句子——“太阳出来,忧愁像雾一样散开……”生命需要激情,爱情令人悸动,疼痛的美丽——雷马克被誉为德国的海明威。

  二战时期,葡萄牙里斯本聚集无数等待前往美国的流亡者。某夜,两个陌生人在码头萍水相逢——一个(我)踌躇彷徨,纠结于没有船票,而另一个(德国人施瓦茨)竟自愿无偿赠送两张船票,条件是要对方听自己倾诉至天明。故事采用倒叙,由此展开。

  施瓦茨因反对纳粹,遭到做盖世太保的妻弟告密被关进集中营。这恰如雷马克自己的人生轨迹——因《西线无战事》蜚声世界,作品迅速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但为世人熟知的同时,也招来攻击——因立场坚定支持“反战”,纳粹将其作品公开彻底焚毁。被剥夺德国国籍后流亡。西方国家一直推崇雷马克为“当代文学代表”,但在他的祖国却乏人问津。小说中,施瓦茨侥幸逃出,流亡几年后因始终难舍对妻子海伦的深爱,决定冒险回国,而盼得重逢的海伦坚决要跟随丈夫,浪迹海角,誓死相随。夫妻二人辗转德瑞法西班牙多国,历经数次苦难,逃过种种追捕与分离,最终得以团聚。但,故事发展到最后,剧情骤然翻转——施瓦茨历尽万苦千辛逃脱追捕,甚至不得不杀死纳粹党妻弟,在到达里斯本的最后关头,却不得不放弃登船去往“应许之地”——海伦身患绝症却一直瞒着丈夫,她既无法改变去美国的计划,又明知自己不可能被美国所接纳而选择自杀。读到此处,我并不觉得突兀,甚至长舒了一口气——海伦“对未来的一切信念早已放弃”,只是在施瓦茨看来,“自杀即犯罪,白白糟蹋了一条本可以用来与命运抗争的生命。”也正因此,他决然地取消了去美国的打算,选择参军,继续同法西斯决战到底。

  一场动荡艰难且浩大感人的爱情史诗,最终化作悲剧,读罢难免令人唏嘘。但试问,若男主人失去挚爱为大不幸,那得到无偿船票的“我”就幸福吗——去美国没多久便离婚了。记得张爱玲曾说,“文学总是在体验品味虚无感,正因为世道之艰难,我们永远无法把握命运……”。一切的无法确定,方为生命之真正兴味,是残缺的圆满。

  《里》是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精练抒情的讲述,不时透出作者本人的客观与冷峻个性。故事虽有时代感,但爱情永无局限性,反倒具备某种来自战争时期的“压抑性爆发力”——爱情恒远,苦涩中咀嚼甜蜜。成长于和平年代的我,永不可能体味旷日持久的战争岁月,或许最安全的距离,就是“彼此相爱的心”。

  本书叙述以第一人称“我”布局,夹叙夹议。这种书写模式,可使个人情感得到最大程度的抒放,更具流畅生动性。阅读中时刻能感受到施瓦茨夫妻二人,因民族认同感带来的纠结与茫然,也由此使得这部作品更具进步意义。书写施瓦茨深刻揭露纳粹德国的法西斯暴行同时,作者从亲身经历中体会到——“清白无辜是最严重的罪行,清白无辜的人往往会受到最严酷的处罚……”但,尽管战争能把太多美好的事物摧毁,但爱情之光永不会熄。主人公之间的关系,不仅仅只是“亲密”,引发读者某种“罗曼蒂克式狂想与剖析”,给阅读带来崭新高度——“危险混乱时期的爱情,是否靠得住?”面对质疑,需要读者冷静思考,仔细分析。我们颇感幸运,雷马克是一位了不起的情节大师——拒绝枯燥的说教与解释。掩卷之后不由四下环顾——我们究竟是身临其境于战火连天,还是现世安稳,岁月静好?感谢上帝。

  《里》最感人之处,也贯穿了整部小说——对爱情忠贞不渝,无悔初心。不论是数年的杳无音信,还是旁人唾弃的出轨行为,都不可磨灭施瓦茨与海伦之间相互倾心且完全信任,是单纯而美好的爱情模式。当然,不难看出女主人在作者笔下被赋予了超乎寻常的完美秉性——阿谀逢迎或卑躬屈膝,只要活下去,只为能跟心爱的人在一起。这种理想状态中的爱情,也只能存活在小说里。

  本书仍然是雷马克在不少作品中一再表现过的爱与恨,但此爱并不局限于小说,更包括了作者对祖国对人民对民族的种种深情。书中之恨,也远超越于施瓦茨对格奥尔格的个人恩怨,是对人生万物的某种心痛哀悯。纵观明暗情感,跌宕几转,深情骤转虚无。情感饱满瞬间成空的时刻,才是真实的人生。爱情在意外发生时戛然而止,故事这样编排,让我感受到深深的虚空感。但人生似乎又本该如此?没有人知道自己的抉择或努力,究竟是对是错。只有上帝知道。也应了中国人的古话——“人生知己无二三,不如意事常八九,”是套话,也非常重要,是我们认识这世界的训诫,同时告诉自己,要尽早做好心理准备。

  相较不需劝诱夸张的《西线无战事》,以及未完成之作《应许之地》,雷马克生前最后一部作品《里斯本之夜》(译者朱雯,由文景集团最新再版),三部作品创作于不同时期,题材各异,充分体现了雷马克“严峻、深沉、柔情”之三种侧面,处处充斥着雷氏风格的黑色幽默,法国式浪漫笔调,夹杂深深的德国式抑郁,正如书中一句——“在破旧的别墅里穿戏服跳舞,躺在煤堆里喝酒。晨光璀璨,风在疾卷,站在广袤天穹下,如同一只牧羊犬,正追赶一群毛茸茸的云彩……”

  ��1Q���

  《里斯本之夜》读后感(四):在死亡的幽灵面前,爱情竟变得如此不同

  很久很久没有读过跟爱情有关的小说了。选中这本《里斯本之夜》,也并非是因为雷马克的大名,而只是单纯地对里斯本感到很着迷。坐落在欧洲西南端伊比利亚半岛边陲的这座沿海城市,在大航海和淘金潮的狂热后落寞沉寂的都城,鲜少有人讨论却也诞生过伟大作家的国度(萨拉马戈的《失明症漫记》至今都是我最爱的小说之一),这是我之前为她贴上的标签。

  实际读这本小说的时候,展现在我面前的里斯本,确实也有一半符合我的预想。处在已沦陷于法西斯旋涡的西班牙旁边的这座边缘城市,成为了欧洲难民的最后避风港。无数人带着缥缈的希望(绝望)逃到这里,等待奇迹给自己带来拯救,或只是作为自己永无止境的逃亡生活的延续。

  对于施瓦茨来说,里斯本的意义和对于这里的其他人别无二致。这里是“苦路”的终点,是逃无可逃的最后一站。这里的下一站就是美国,是终于可以逃脱盖世太保、纳粹冲锋大队长的乐土,是可以和相爱的人终于可以无须担惊受怕地在一起的领域。但是对于他的妻子海伦来说,里斯本的意义又截然不同。在小说的结局,当施瓦茨终于拿到通往美国的船票,却发现海伦在这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海伦和施瓦茨在里斯本度过了逃亡过程中可能是最快乐的一段时光,但是当得救已经近在眼前的时候,她却拒绝了未来。在小说的描写中,海伦走得并不安详,甚至带着挣扎的暴力:

等我回来的时候,她却已经死了。房间里的镜子,统统被砸了个稀烂。她的夜礼服,也被撕碎了仍在地板上。她就躺在夜礼服旁边,她并没有躺在床上。

  海伦为什么拒绝了未来,为什么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小说并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而只是在“我”和施瓦茨的交谈中,无意义地探讨了几个可能性。这也正是这本小说的高明之处。它既清晰又模糊。清晰的地方在于对于施瓦茨的一切描述——他的心理,他的性格,他的行为逻辑。因为讲述者是他,一切都是从他的视角出发。而针对他的心理描写,也是雷马克在这本小说中文笔展现最出彩的地方。小说中有很多让人拍案叫绝的比喻:

是的,施瓦茨先生。我们的记忆不是什么放在博物院里的一只尘封的象牙首饰盒。它是一直活着的、要吃喝还能消化的动物。它像传说中的不死鸟那样,会自行焚死。这样我们就可以继续生活下去,不至于被它毁灭。这就是你正在试图防止的事情。

  但是有关海伦的一切,都只是从施瓦茨的观察得到的描述,没有任何心理描写。海伦的所思所想,一直就是神秘的,需要读者自己去揣测,但是线索又非常多,足以让读者形成自己的判断。海伦之死就是读者需要思考的最后谜团。之所以说是最后谜团而不是终极谜团,是因为我认为有跟她的死同等重要的疑问:她与施瓦茨走上逃亡之路,追求的究竟是什么?爱情在这里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海伦与施瓦茨之间,感情的实质又是什么呢?或者用一种比喻的说法:里斯本到底代表了什么?

  对于这几点,施瓦茨也发出了一连串疑问:

蓦然间,仿佛她从来也不曾存在过似的。我瞅着她,没有一点反应。我到底干了什么?是我杀死了她,还是我给了她幸福?她爱我吗?还是我仅仅是一根拐杖,在她认为合适的时候依仗一下?我找不到一个答案。

  对于这一点,作为倾听者的“我”给出的回答是:“没有什么答案。从来也没有——除了你自己做出的那一个。”

  对于这句话,我是这么理解的:并不是说事情真的没有答案,而是每件事情都有两个答案。没有一个答案是全面地,涵盖了所有事实的。但是当事实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你可以选择自己愿意相信的那一个,因为那也是真相,尽管不是全部。

  为什么说每件事情都有两个答案?举几个例子:

  1. 施瓦茨在意妻子的“不忠”吗?他自己说自己是不在意的。因为当生命都时时刻刻受到威胁,海伦能一直陪伴在自己身边已经足够了。我是相信他的讲述的。但是如果他真的完全不在意,他又为何频频提起这一点,以至于最后总结自己这些年的经历时,贴上了一个“妻子不忠的男人”的tag呢?

  2. 驱动着施瓦茨冒死来到故乡找寻妻子的原因是什么?是他真爱自己的妻子吗?还是内心的寂寞已经要杀死他,所以他别无选择?我觉得后面一点是更主要的理由,不然的话,既然他逃亡五年之后能够鼓起勇气重返故地,那么他早在时隔一年的时候就应该这么做。但是在无依无靠到快要自杀的境地,他能够想到和依靠的,还是自己的妻子。而当海伦问他,你来这里到底是为了什么?是来带我跟你走吗?施瓦茨最终给了肯定的答复。此前施瓦茨在“为了什么回到故乡”这个问题上一直在打哈哈,说自己也不明白。也许他确实没有想过,妻子居然愿意跟随自己去逃亡。但是当他明白妻子的决意之后,他愿意把“将妻子带走”作为自己来到这里的理由。(存在先于本质,本质是人们事后赋予的,但事后赋予的本质,也依旧可以是本质)。

  3. 海伦爱着施瓦茨吗?还是说像施瓦茨曾经揣测怀疑过的那样,仅仅是当他做“一根拐杖,在她认为合适的时候依仗一下”?她跟随施瓦茨逃亡,爱情到底扮演了多大的角色?

  第三点自然是最重要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很明确。与其说海伦爱的是施瓦茨这个人,倒不如说她更看重的是丈夫彼时彼刻是能带给自己自由的那个人。自由对于海伦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从与丈夫重逢的第一天起,海伦就表现得像一个“亚马孙女战士”,不停地重复着那同一个问题:“你回来难道就是为的这个吗?”她等待着施瓦茨给她她想要的那个答案——“不,我来这里就是为了带你离开”。她说,离开家“比资产阶级的停滞状态要好一些”,什么事情都比停滞状态好。她憎恨想要掌控自己的弟弟,憎恨限制自己的家人。如果施瓦茨要让她停下旅途治病,她也会恨他。甚至在她死的时候,她没有躺在床上,而是躺在夜礼服的旁边。这就好像连床对她来说都是一种禁锢。也许,大洋彼岸的美国,作为他们逃亡计划最终的落脚点,对她来说也相当于囚禁,所以她拒绝了那片“乐土”。

  但是,这能否定他们之间的爱情吗?我想,也许答案恰恰相反。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与彼此最需要的人重逢,然后共同度过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两个人失去了彼此,都难以再继续生活下去。在这个过程中,互相占有不再重要,忠贞不再重要,家庭的捆绑与责任被抛之脑后(因为居无定所而且无需抚养孩子),只关心彼此的存在。只要活着,还在自己身边,就已足够。这,可能正是爱情最美好的形式之一。(当然,这是因为生活中的其它所有方面都糟糕到了极点,所以爱情成为了唯一的救赎。我想如果不是被迫如此,并没有人会为了体验这种感情而甘愿把自己放入施瓦茨的境地。)

  我并不是说这是爱情最本质的模样,或者说这是爱情应有的样子。我的标题也只是说爱情变得“如此不同”。因为我们都知道,“占有”就是爱情的本质之一。而忠贞和责任也是与爱情捆绑的婚姻中不可剥离的内容。不再关注它们,只是因为时间太短,只够用来感受对方的美好,而不能浪费一分一秒陷入无谓的纠缠。

  未完待续。

  《里斯本之夜》读后感(五):将爱情在惊悚中进行到底

  杨向荣 / 文

  时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激烈的1942年,德国人“我”辗转逃亡,来到当时欧洲的天堂里斯本,期盼在那里带上妻子露特乘船离开欧洲去美国,葡萄牙的海岸成为流亡者最后的希望。可他不仅没有美国签证,连船费都欠缺。他想到向命运讹诈,去赌博,命运没有向他释放善意,连仅剩的62美元都输掉了56美元。深夜,当他对着停泊在塔霍河上的客轮望穿秋水之际,一个陌生人出现了。这个陌生人居然要免费送他两张去美国的船票,条件却是晚上陪他听个故事。这是《里斯本之夜》的开场。此后小说的整个内容变成了这个用假名施瓦茨的人滔滔不绝的回忆,倾听者“我”偶尔插几句话。期间,他们换了好几个打烊的酒吧,还在一家妓院里待了个把钟头,施瓦茨执意要把自己的故事讲完,如果不讲出来,这个故事就会在这个世界上消亡,就意味着他的经历不曾存在过,因为没有别人知道这个故事,而施瓦茨最后参加了反法西斯的志愿军,可能战死。一个陌生人把一个故事讲述给另外一个陌生人,目的是让这个故事能活在世上。这个故事则充满了恐怖、喜剧、逃跑、官僚政治、绝望和爱情。虽然小说涉及的元素如此众多,有两个元素却贯穿始终,那就是爱情和惊悚。

  雷马克仿佛用读秒倒计时的紧张和悬念讲述了这个奇特的爱情故事。盗用死去画商名字的施瓦茨是讲述者,可我觉得他晚些时候出场的妻子海伦才是主人公。海伦面临双重倒计时,一方面她跟随丈夫流亡到德国,在二战爆发不久的欧洲大地上逃生,遭遇各种可怕的事件,生命随时被交战国的军警或者祖国来的盖世太保拿走,另一方面,只有她心里清楚,自己身患绝症时日无多,即便如此,年仅29岁的她也要像个正常女人那样走完生命的最后里程。两条凶恶的绳索不断勒紧海伦的脖子,两位主人公的绝望爱情就是在这样惊心动魄的双重惊悚中向读者的心扎来。我们发现,虽然倒计时的秒针嚓嚓嚓地响个不停,对爱的追寻片刻也没有向步步紧逼的死神妥协。

  施瓦茨遭到妻子海伦的弟弟格奥尔格的告密,被捕后又逃出德国,在瑞士、法国等地流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的1939年春天冒生命危险回到德国想看看妻子是否还活着,不料海伦却取道瑞士跟丈夫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流亡之旅。他们原本平淡无奇的爱情在这场生死历险中得到重塑、加固和升华。分别5年重聚的丈夫心里却始终有片阴影,难以确认妻子是否对自己忠诚。可是在夫妻后来的逃亡过程中,即便阴影难消,他依然不顾死活地爱着妻子,反过来妻子亦然。夫妻共同生活只有四年,分别的时间却超过了五年。这部小说绝不仅仅是爱情故事,但我觉得它首先是爱情故事,而且是成人的爱情,婚姻中的爱情故事,可又是柏拉图式的爱情。这份爱情又如此平常和贴近芸芸众生,我们希望主人公将爱情进行到底,不要有任何闪失。所以,读到中途,凭阅读的直觉,虽然知道海伦必然会死,每当看到剩下的页数不多了,而海伦还活着的时候,我会松口气,试图欺骗自己误以为她最终没有死。这种逼真又短促、绝望又寻常的爱情发生的紧张氛围促使我希望她最终能活着,只有活着才能回馈他们求相聚和求自由所付出的昂贵代价。这就是伟大作家的伟大作品的力量,不知不觉中让我们参与到对美好结局的渴望里去。

  可是主要作为精神心理活动现象的爱情并不绝对单纯和美好。没有煎熬、猜忌、误会、遗憾的爱情是不完整的。我们看到大师笔下的爱情发展脉络并不想走舒舒服服的平直路线,他甚至只选取了爱情中很短的片段。五年没有见过妻子的施瓦茨梦见她病了,瘦得像根芦苇,这个梦境让他寝食难安,他开始念念不忘带着死去的真施瓦茨的护照回德国见一面生死未卜、不知是否已经再婚的妻子。对妻子的思念几乎折磨得他出现了各种幻觉。战争迫在眉睫,如果不抓紧回去就几乎没有相见的机会。终于回到小城,经过周密安排,做完弥撒后散去的人群中出现了妻子,施瓦茨觉得那就是他的生命,全部的生命。雷马克不愧是写爱情的大师,不过绝无缥缈的卿卿我我,他把爱情举动和心理放在可见甚至可量化的坚实情景中。相见情更怯,甚至带点生疏的排斥和僵硬,再度亲密,再度叙旧,再度难舍难分,这些细微的真实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冒着生命危险来见久别的妻子,可是思念却难掩丈夫的尴尬,大概流亡生活的惊惧让他房事无能,丈夫不解释,海伦反而感到心烦,不能理解为什么不向她求欢。这些细节的描述绝不轻易走套路。当最终肉体的结合顺理成章的时候,当皮肤的贴合没有缝隙的时候,却又遗憾没有血液相溶。夫妻短暂的相处在各种复杂的情绪中度过,当我们以为爱情就此别过的时候,海伦却毅然决然要跟随丈夫冒险流亡。夫妻在苏黎世的旅馆再度重逢时感情焕然一新,爱的本色真正显露,可是维持爱情需要的物质条件和环境却肆意地夺取了他们短暂的欢乐。这些描写着墨不多,却浸骨透心。德法宣战后海伦和施瓦茨又在法国被监禁,隔离关押不仅仅加剧了重逢又分别的痛苦,更纠结着关系重新密切后的猜忌。施瓦茨从自己关押的地方逃出来,假装成电工混进海伦的拘留营,没有见到海伦,却从别的女人欲言又止的神态中怀疑海伦给自己戴了绿帽。这时的施瓦茨已经把猜忌淡化,心心念念只求海伦还活着,这恐怕才是真爱,只希望爱着的那个人还存在。正是海伦在拘留营里的世故才让铁丝网外面的丈夫有食物可吃。她把吃的东西都给了丈夫,自己却在挨饿。施瓦茨不知道海伦的绝症开始发作和倒计时了。这时候,我们看到爱情在严酷现实面前既扭曲又获得了升华。最别致的情景发生在他们在逃亡路上不期而遇的那幢被遗弃的乡间小别墅里,出现了爱情最适合绽放的童话般的氛围。房间空空荡荡,有着美轮美奂的十八世纪的内部装饰,海伦戴着主人留下的面具,穿上华贵的晚礼服,在黑乎乎的楼梯上下行走喊叫,恍若仙女。戴上面具后,他们尽情抒发正常状态下难以启齿的情话爱语。不过,即便在这样的时刻,作者也让他们的语言带上隐隐约约的黑色恐怖,过滤掉单纯美好的脆弱性。当然,最终还是欢畅压倒了忧愁。海伦在无数烛影的衬托下,显得既纯洁又完美。这是倒计时最后的浪漫,殊不知死神正悄悄赶来。施瓦茨很晚才从医生那里知道海伦得了绝症。当他们驾着被施瓦茨打死的海伦的弟弟的轿车,历尽千辛万苦来到里斯本,拿着两张护照准备去美国,海伦却在旅馆自杀了,用的是丈夫曾经分给她的半份毒药。最后那几天,海伦依然顽强地跟死神周旋,没有投降,可已经停止战斗。这时,他们的爱情又到了超凡脱俗,没有肉体限制的境界。爱的激情左右了理性,同时成为支撑这场死亡历险的动因。作家描写爱情心理在一波三折中峰回路转的效果令人叹服。

  我们可以把这个故事看作卑微的个体在战乱和暴政年代充满惊悚的逃亡史,爱情不过是在那段历史的惊涛骇浪中展开的众多个人事件之一。巨大的国家暴力机器和沉重的无常随时会碾碎逃亡者的肉体和计划。所以小说无处不在地弥漫着惊悚或恐怖的氛围。然而我看到的不是单纯的恐怖,是复调的惊悚。我们看到,施暴为了正义,欺骗为了自由,荒谬的欲念互相排斥又坦然共存。雷马克把各种大小不等、眼花缭乱的要素浑然天成地编织进这篇逃亡史。惊悚在这本小说显得格外触目。流亡五年的施瓦茨几近没有理性的归国行动分分秒秒都可能夭折在半途,见到妻子的过程只要一个环节出错,就可能丢掉性命。海伦跟随丈夫流亡又加剧了这次历险的紧张和恐怖感。那时纳粹德国的盖世太保几乎遍布欧洲,而纳粹冲锋队中队长格奥尔格又严密追捕施瓦茨,誓要找回姐姐海伦。施瓦茨想带着海伦去美国,他们经由瑞士到巴黎,然后又到法国南部,最后又穿越西班牙到葡萄牙的里斯本,这条基本上从欧洲中部向西南方向前进的路线,可谓惊悚万状,杀机四伏,没有智慧、勇气、运气甚至上帝派发的巧合,殊难抵达目标之地。最奇妙的是,这段历险穿插着神秘的浪漫,穿插着海伦几近病态的神经质,穿插着怀疑和血腥,穿插着无动于衷的大自然的繁复变化,它好像并不因为主人公们遭遇灾难而悲伤,更不会因为他们愉悦而欢乐,风景描写既深度介入又超然物外。绝望随时出没,希望和柳暗花明也跌宕起伏。这是部多种难以条分缕析的怪诞氛围要素互相缠绕、碰撞的惊悚小说。

  最后爱情和惊悚在死神那里会合,然后经过瓦釜齐鸣的喧闹后归于寂静。他们疲于奔命的爱情以出乎意料的方式进行到底了。施瓦茨逃离充满战乱和暴政的欧洲的计划即将实现,海伦却自杀了。旅馆房间的镜子统统被砸了个稀烂,那件夜礼服也被撕碎扔在地板上,她就躺在夜礼服旁边。故事从遥远的1939年会合到1942年的里斯本之夜,倾听者居然也参与了这个故事最后的结局,他帮助施瓦茨埋葬了海伦。这让故事的讲述和倾听变得有机互动起来。

  海伦自杀的物理原因很简单,可是精神死因却颇费施瓦茨和倾听者解释,他们猜测了多种可能,最终没有定论。倾听这个悲剧故事的“我”和妻子露特拿着施瓦茨的赠票以及再度造假的护照终于去了美国,让人感觉他们延续了故事讲述者未竟的事业,仿佛是先行者的镜像。可是这个镜像最后的裂变又出人意外。他们离婚了,为了离婚合法,需要按护照的名字重新结婚,后来“我”的妻子跟那个有钱的美国人结了婚,那个人就是他们重新结婚时的男傧相,重新结婚后一个星期就又合法离婚。这个故事的尾声虽然没有那么惊心动魄,在荒谬好笑的强度方面却与惊悚恐怖旗鼓相当。

本文标题: 里斯本之夜经典读后感有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632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治大国读后感摘抄癔症研究读后感10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