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尔施塔姆诗选读后感精选

发布时间: 2020-05-05 08:32:5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7

《曼德尔施塔姆诗选》是一本由[俄]曼德尔施塔姆著作,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80,页数:3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曼德尔施塔姆诗选》精选点评:●有朝一日我也将使美在残忍的重量中升起(每一样材料,哪怕是明显沉重的,也隐藏

曼德尔施塔姆诗选读后感精选

  《曼德尔施塔姆诗选》是一本由[俄] 曼德尔施塔姆著作,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80,页数:3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曼德尔施塔姆诗选》精选点评:

  ● 有朝一日/我也将使美在残忍的重量中升起(每一样材料,哪怕是明显沉重的,也隐藏着“内在意念”或潜在可能性,使材料可以在艺术中获得新的永恒的生命)

  ●非常好

  ●一直以为自己欣赏有问题。看黄灿然的时候,顺便对了扬子和汪剑钊的许多首,乐趣无穷,妙不可言!曼德尔施塔姆给涂了花花脸,已模糊不清。

  ●译本啊orz

  ●白银时代最喜欢的诗人,喜欢黄灿然译的

  ●完了,只要心存轉譯之念,就沒辦法讀進去了(+﹏+)

  ●越往后越好

  ●诗要少读,因为毕竟你自己才是最伟大的诗人。但是也要精读,因为毕竟你是最渺小的诗人。还要弃读,因为无论你多么谦虚,总有一些名家比你还要垃圾。

  ●2019—2019.对译本保持怀疑。放了我吧,沃罗涅日。有朝一日,我也将使美在残忍的重量中升起。

  ●不懂俄语的痛。

  《曼德尔施塔姆诗选》读后感(一):苦瓜集

  选自曼德尔斯塔姆五部诗集。然令人遗憾的是前三部诗集,《石头》整体甚是稚嫩,《哀歌》平庸,《诗1921-1925》大略有了后来诗风的模样,但时常容易失控。黄灿然后记所赞叹的《诗》中的《马蹄铁的发现者》《石板颂》两首,也莫能例外。《石板颂》题下的引诗“而星与星说话”(莱蒙托夫)一出,下面所有的诗句顿时黯然无光。

  作者的优秀诗篇集中于《莫斯科笔记本》(1930)《沃罗涅日笔记本》(1934)两集。显然,诗人的成熟期来临较迟,及至中年诗歌的写作才臻至从心而为的状态。比较而言,《莫斯科笔记本》锋利、果断,但时有莽撞伤害诗意之处;《沃罗涅日笔记本》则将锋利推进得更为准确,且风格更为忱挚,感染力更为强烈。

  准确是诗人表达力成熟的重要特征,所以此时也就显得更为得心应手。

  2019.8.26

  《曼德尔施塔姆诗选》读后感(二):我要是写成这样我都嫌丢人

  110

  1924年1月1日

  谁曾经吻过时间痛苦的太阳穴,

  谁后来就会怀着儿子的温柔回忆

  时间如何躺在窗外

  小麦的雪堆里睡觉。

  谁曾经抬起时代那病恹恹的眼睛

  ——两个硕大而惺忪的眼球——

  谁就会永恒地听见那些空洞而骗人的时代洪流

  所制造的噪音。

  时代这暴君有两个惺忪的眼球

  和一个美丽的黏土嘴巴,

  但当它死去它就会倒在

  它衰老的儿子麻木的手臂上。

  我知道生命的呼吸一天天虚弱,

  很快人们将停唱

  那支讲述黏土伤口的简朴之歌,

  他们的嘴巴将被锡皮封住。

  啊,黏土的生命!啊,濒死的时代!

  我担心,只有某个其微笑是无望的人,

  《曼德尔施塔姆诗选》读后感(三):诗歌,苦难的艺术

  说起俄罗斯这片土地,也许我们能够罗列一大串的名字,即便那些名字我们很难记得,却还是会惊叹,只有俄罗斯才有的天才式的名字和他们独特的艺术创作。俄罗斯土地上到底有多少才华之人?也许难以举例,就如同他们冗长的名字难以被一次便记住一般难。也许每一寸充满苦难的土地都有着才华横溢的人。只有那些充满怜悯与热爱自由的文字构成的句子才能将土地上流淌的鲜血与凝结的冷漠述说,并且将它们构建的谎言一一击碎。

  诗歌,是私人的,是内在的,是一个人面对自我人生的一次又一次的呐喊。诗人的存在就是要将自己的人生中的林林种种用简短的句式来将其表达。有多少真正的诗人,似乎就有多少不可磨灭的苦难。诗歌,是他们书写苦难的艺术。

  曼德尔施塔姆是俄罗斯土壤之上为数不少的受到政治胁害的人之一,诸如其他受到迫害者一样,他的诗歌中充满对自由的追求,对生命的敬畏,还有对强权政治的控诉。知识分子面对暴政,永远都只有两种选择,其一,选择与暴政同流合污,将土地的人民的灵性一一毁灭;其二,选择站立在暴政的对立面,选择远离政治,同时也是远离自己的人民,最后就只剩下自己和艺术。曼德尔施塔姆没有选择,什么都没有选择,他终究是一个诗人,献身艺术之后,无论自己的身体是否自由,不管当政的是白党还是红党,对他而言,俄罗斯的土壤上都缺少一种叫做自由的飞鸟,它们似乎都失去了翅膀,失去了喉舌,它们沉默地蜷缩在牢笼角落,没有声响地等待喂食。

  曼德尔施塔姆独自飞翔而呐喊,他呼唤着别人“请永远保存我的文字,为了它们不幸和烟的余味”;他面对政权的荒谬的时候没有退缩妥协,而是写下“你将让我伏毙或把我归还”;面对民族的苦难,他质问到“我们该怎样对待这些受重创的平原,它们的奇迹长期忍受的饥饿?”当他被失去自由的时候,他还想念着这片土地,“我还要继续深深呼吸你们。”他面对坎坷的人生并没有忘却自己的生活,他的诗句中还包含着自己的追忆,对美好生活的追溯和怀念,以及对及时出现的快乐的享受。难得的从来不是一个有才华的诗人在苦难之中留下传世之作,更为可贵的是作为一名诗人,他从来没有在自己的文字中痛斥这片让他受苦的土地。他深爱着她,也因为热爱,他与她一同承受如此苦难。那已然无关所谓知识分子不知识分子了,那是一份忠诚,对自己所爱的和信仰的忠诚。

  文字的样式何样对于一个背负生命灾难的人而言已然没有太多重要的价值,一个诗人对文字的炉火纯青的提炼已经不再仅仅是将其展示,而是融入生命的活力,即便活力中流淌着鲜血与灾害。俄罗斯的冰天雪地里埋藏着多少天赋异禀的才子,我们已经没有多少能力去得知,正如同我们已经没有办法知道诗人写下诗句的那一刹那到底是对自己的感情究竟是敬佩还是悔恨。

  读曼德尔施塔姆的诗歌,感慨残酷年代背景下无力挣脱的知识分子的坎坷,也被他们在如此凶残的嗜血政权之下依然坚守自己思想的行为所感动,那非一般人所能坚持。不禁想到与俄罗斯一样幅员辽阔而且充满磨难的中国的知识分子,那些坚守自我原则的个人。面对政治,知识分子总是卑微的,他们也总是无力左右政权裁决,而最后的结局于他们要么是逆流而上,成为阶下囚,大多数的对立面,要么顺势而为,成为暴政的帮凶,成为所谓的平庸的罪恶者。我们已然无法评判谁的选择更为高尚,徒有悔恨黑白颠倒的岁月毁灭太多的英才,无论其身在何处,年岁何如。

  《曼德尔施塔姆诗选》读后感(四):信念、希望与诗歌──论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 (爱)谢默斯·希尼 / 黄灿然译

  “为艺术而艺术”已由于一个有关艺术可以涵括什么的不适当概念而变成受嘲弄的对象,并且常常成为平庸之辈的笑柄。对艺术家来说,艺术具有一种宗教性的,一种约束性的力量。语言是诗人的信念和他的先辈们的信念,为了在一个不可知论的时代走他自己的路和做适合他自己的工作,他必须把这种信念发挥到傲慢和必胜主义的程度。诗歌确实可能已经成为一种失败的事业——就像雅各比主义,诚如一位苏格兰青年诗人最近所说的——但是每一个诗人都必须扬起他的声音,一如觊觎王位者高举他的旗帜。无论世界落入安全部队还是肥头大耳的投机者手中,他都必须进入他的文字方阵并开始抵抗。

  这一切都体现在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身上,他可以说是俄罗斯现代诗中的拉撒路。曼德尔施塔姆最后一本出版的着作在1928年问世,1938年他在转往斯大林一所集中营时,在临时劳改营里死去,年方四十七岁。与此同时,以及在他消失后的二十年中,他的名字完全从苏联文学记录中抹去。他的着作被没收,他变成一个“不存在的人”,他最后十年的诗被埋没在三册学生练习簿里,像祖先的骨灰般由他的遗孀在战乱和迫害中保存下来。然而现时如果他的着作在俄罗斯出版,必将在数分钟内被抢购一空。看来,曼德尔斯塔姆的信念已获得证明:

  人民需要诗歌,它会成为他们自己的秘密,

  使他们永远保持清醒,

  使他们沐浴在它的呼吸那有着明亮发绺的

  浪潮中。

  曼德尔施塔姆是以服务人民的语言的方式来服务人民的。他的早期诗是在与阿克梅派诗人联系在一起的背景下写成的,该团体的思想类似于几乎也是在那个时期聚集在一起的意象派诗人。这些早期诗刁钻而讲究形式,充满整个欧洲文学传统的气息,并以浓烈的俄罗斯味道吐回到那种气息里去;然而我们仍可以在这些写于一九一五年的具有高蹈派式冷峻的诗行中找到有机的联系:

  这日子像一个音顿般伸懒腰:一种静止状态

  开始于早晨,困难,持续不断:

  那吃草的牛,那金色的倦慵无力

  从芦苇中唤出一整个音符的丰饶。

  而二十年后写于流放中的这几行诗,其说服力就明显不过了:

  当我的琴弦像伊戈尔之歌般调紧,

  当我又获得我的呼吸,你可以在

  我的声音里听出土地──我最后的武器,

  这一亩亩黑土地干燥的阴沉。

  在另一首致俄罗斯那片黑土地的诗中,他请求它成为“劳动中无声的黑暗言辞”。诚如克拉伦斯·布朗所言,曼德尔施塔姆是一位听觉诗人:“他听到他的诗行,再把它们抄下来,他把它们从无声中,从那最初无法听见中扭出来。”一切——俄罗斯土地,欧洲文学传统,斯大林的恐怖——都必须凝聚于诗歌声音的活动中;“因此怀着衰退的爱的奥维德/ 在诗中把罗马和雪织在一起”——这种诗歌的声音对他来说是绝对的。

  曼德尔施塔姆抹去了叶芝在生活的完美与作品的完美之间的“选择”。一九七一年,当他的遗孀娜杰日达·曼德尔施塔姆在西方出版了她的回忆录《存一线希望》时,他便进入了俄罗斯文学的忠列榜。故事开头叙述曼德尔斯塔姆因为写了一首反对斯大林的诗而被捕。这首诗当时仍未发表,但是一个告密者的私语就足以导致他在沃罗涅日流放三年(1934-1937 ),而他的第二次被捕和死于心脏衰竭则几乎接踵而至。

  此外,如果说娜杰日达是我们时代尚存的伟大缪斯之一,成为启发这些诗的灵感并实际上把它们从寂静无声中带到这个世界上,那么克拉伦斯·布朗则是任何诗人都难得遇到的一位知音。他的书涵括了曼德尔施塔姆的早期生活和创作,直至二十年代末期,而这是将近二十年浸淫于曼德尔施塔姆诗歌和研究曼德尔施塔姆生活的结果。作为传记作者和批评家,克拉伦斯·布朗以双重的感受力工作:他进入他的研究对象内部去理解,去感受他和影响读者;但他也站到外面,在具体脉络中去省察诗人,以他极其灵敏的耳朵和有教养的判断力去测试这些诗。他的书的节奏是缓慢的,但绝非悠闲;语调是关心的,是密切的介入。如果说曼德尔施塔姆是被死亡紧紧攫住的汉姆雷特,他则就是霍拉旭。如果让我给予这本书一句贴切的赞美,我会说,它够得上它的献辞——献给娜杰日达·曼德尔施塔姆。

  克拉伦斯·布朗还就曼德尔施塔姆的诗写了极有见地的评论,探讨技巧和语言质地,并对它们的存在显露出难以掩饰的感激和快乐。我一边读着他的评论和他与W.S.默温合译的这本诗集,一边咒骂我对俄语的一无所知。《诗选》包括了曼德尔施塔姆从阿克梅时期的《石头》到最后的流亡诗各个阶段的作品,这是一些交织着火与冰的泪水。这些译诗透出当代美国诗歌的痕迹,而我有一种想法,即默温的节奏软化了俄语那种雕塑式的声音——不过,当讲究韵律的诗节变成自由诗时,这是无可避免的——但是他们却保存了曼德尔施塔姆想像力的丰富性和独特性,保存了他对厄运和复活的预感和近乎庆祝的态度:

  一堆堆人头走向远方。

  我在他们中间缩小。没人看到我。但在仍然

  活着的书里,在儿童的游戏里我将从死者中

  升起来说,太阳在照耀。

  我们自己也正生活在严峻的时代,诗歌作为艺术的理念正处于危险中,蒙上了要求诗歌成为政治态度的图解的阴影。一些评论家仿似来自真理部的官员,要求作家原原本本描绘事实。曼德尔施塔姆的生活与创作是有益和可作楷模的:如果一个诗人必须化抵抗为进攻,他就应该奋起杀敌,并准备好承担无论是生命还是作品方面的后果。

  1974

  原载于谢默斯.希尼《专心致志:散文选1968-1978》,费伯出版社,1980。

  *奥斯普.曼德尔施塔姆《诗选》,克拉伦斯.布朗丶W.S.默温译,牛津大学出版社,1973;《曼德尔施塔姆》,克拉伦斯.布朗着,牛津大学出版社,1973。

  《曼德尔施塔姆诗选》读后感(五):“听觉诗人”曼德尔施塔姆

  希尼在《信念、希望与诗歌》中引述克拉伦斯·布朗的观点,认为曼德尔施塔姆是一位“听觉诗人”:“他听到他的诗行,再把它们抄下来,他把它们从无声中,从那最初无法听见中扭出来”[1]。这个说法在曼氏本人的作品中似乎并没有出现过,反倒是在他的妻子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Nadezhda Mandelstam)的回忆录中,有较多关于“听觉”的叙述。本文将从曼氏的诗作出发,结合他的其他文章和其夫人的回忆录来对曼氏“听觉先导”的创作特点进行梳理。

  一 听觉与艺术观念

  曼氏的夫人曾经问丈夫:“如果他们要在所有作品里寻找隐在的含义,那该怎么办呢?”对此,曼德尔施塔姆回答说:“表示惊讶。”[2]曼氏一生命途多舛,经历过黄金时代的余晖和白银时代的全盛,最终陷入极权政体对于知识分子的迫害之中。他所代表的阿克梅派也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既不被象征派接受,也不受列夫派待见。如何寻找到一个自身的立足点,始终是阿克梅派诗人的首要任务。在《阿克梅派的早晨》一文中,曼氏认为“一个人如果从一把凿子凿开石头的声音里听不出形而上的证据的话,他就不是为建造而生的”[3]。这句话较为通俗地来说就是一方面石头(材料)中存在着雕塑(作品),而雕塑家(诗人)将其唤醒,另一方面,诗人在创作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那些“声音”并不全是自己创造出来的,有很多是本来就存在着的、和作品融为一体的,因为在“一个现代世界的具有综合性的诗人”身上,“思想、科学体系、政治理论会一同鸣响,就像夜莺和玫瑰都曾在他的前辈面前歌唱一样。”[4]在1934年的诗作《水上的舒伯特和鸟声中的莫扎特》中,曼氏写道:

  就像低语也许在有嘴唇之前就已形成,

  而叶子早在有树之前就已打转和飞旋,

  同样地,那些我们的经验赋予的东西,也许

  在我们有这类经验之前已获得它们的特征。[5]

  此诗以“水上的舒伯特和鸟声中的莫扎特”开头实则就是在为诗的末句列举“事实依据”,因为在舒伯特的声乐套曲《冬之旅》中有《在河面上》,而在莫扎特的歌剧《魔笛》中有《我是快乐的捕鸟人》。从在曼氏的角度出发,这两部著名作品并不是作曲家看到现实的河水或者鸟儿而作,那些作品都是先于我们的经验而存在的。我们不妨将这种看法进一步扩展——在诗作存在之前就有了诗作的特征。曼氏在其散文和文论作品中曾提出艺术家的世界观只是工具,而“唯一的现实是那艺术作品本身”[6],真正的词语不是内容的机械附属物,“而是犹如寻觅一个栖身之处那样,随意选择这种或那种客观意义、物质性、恋人的身体。”[7]

  如果说阿克梅派与象征派的矛盾的原因在于创作观念的不同,那它与列夫派的矛盾则是更加基础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差异使然。曼氏虽然是出身于犹太教家庭,但是其向西方基督教传统靠拢的倾向在在早期诗作中就显示了出来。克莱尔·卡瓦纳(Clare Cavanagh)在分析《不容更改的词语》的时候就指出了,曼氏在“自觉地融入”(“self-sprung evolution”)西方基督教传统[8],同时此诗也可以看作是这种倾向的滥觞。

  在《路德会教友》中曼氏与路德会教友称“我们”,“我们不是预言家也没有预备好道路”[9]。在《马太福音》第3章中曾对施洗者约翰有这样的描述:“就是先知以赛亚所说的,他说,在旷野有人声喊着说,预备主的道,修直他的路。”这其实是一个出现在《旧约》中的预言。在《以赛亚书》第45章中有云:“我凭公义兴起古列,又要修直他一切道路。他必建造我的城,释放我被掳的民,不是为工价,也不是为赏赐。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从《旧约》到《新约》的转变也再次佐证了克莱尔·卡瓦纳对于《不容改变的词语》的分析。“我们”处于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彷徨中,但一切又是节制的,因为曼氏并不急于得处对于西方基督教文化的某种具体态度,而是追求一种始终存在、即将到来的、节制的悲伤之美,就如同年创作的《巴黎圣母院》中所说:“有朝一日,我也将使美在残忍的重量中升起。”[10]

  这种对于艺术的先验性质的看法也影响了曼氏对于听觉的感受。与帕斯捷尔纳克的思考者形象不同,曼氏的写作并不需要“一张书桌”,他需要的是一种感应。在他看来,听觉不再仅仅存在于感觉中,而是统领了一切感觉。既然诗歌存在于它写就之前,那么诗人就是将已经成型的声音和意义统一体记录在纸上。这种对于听觉的重视这不仅给诗歌创作带来了极高的要求,还对读者理解诗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曼氏所要的读者不是听众、不是上级,而是能够进行平等对话的、能够相互理解的、与自己势均力敌的,所以他拒绝解释、简化自己的作品,他的诗歌中的每一个字词都是声音和意义统一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曼氏并没有描述自己的创作过程,但我们可以通过曼氏夫人的更加客观的描述来窥见一斑。曼氏夫人曾半开玩笑地表示丈夫在结婚后就变得“很懒”,不愿意将诗写下来,而选择口授。当然,这只是曼氏对听觉务必重视的一个小小原因,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诗人是用声音来工作的”[11],下面我们就从具体的作品中来看曼氏的创作。

  二 听觉与记忆书写

  在1910年出版的《石头》中收录有《听觉拉紧感觉的帆》一诗。诗歌开头为:

  听觉拉紧感觉的帆,

  扫视的眼睛渐渐虚无,

  午夜群鸟空洞的合唱

  掠过寂静。[12]

  在其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听觉与视觉之间平衡的微妙的变化。在夜晚,人的视觉逐渐减退,可以看到的只有“无生命的月亮”,但与此相反的是,听觉在寂静的夜晚变得更加敏锐,成为一种给予方向的、统领性的感觉,甚至于天空给人的感受不是漆黑的,而是“死寂的”。“午夜群鸟”被淹没在黑夜中,但是它们的“合唱”和“鸣声”声声入耳,带领着“我”去感受这个世界,并彰显着“我的自由”,爆发出对于虚无的憎恨。

  听觉不仅是感知世界的主要方式,还是记忆得以保存、书写的形式。同时,曼氏认为给仅仅给内容套上形式的诗人是“现成意义的翻译者”,内容和形式应该是一个统一体,“一首诗的诞生仰仗一个冲动,那回响于耳畔的音调便已包含我们称之为内容的东西”[13]。在1923年的作品《石板颂》中,石板作为从古希腊时期以来就充当创作工具的器具,象征着创作本身。曼氏在这首诗中以凌厉的笔调展示了声音是如何兼具形式和内容的:

  在一个惊骇的陡坡上

  我听到石板剧烈的尖叫:

  是你的声音吗,我的记忆啊,

  在教导、在折断黑夜,

  在把石板抛入森林,

  从鸟嘴里扯下它们?

  只有从声音里我们才能知道

  那里有刮擦和冲突;

  于是我们按照那声音表示的方向

  引导坚硬的石板。

  我折断黑夜,那燃烧的粉笔,

  为了立即记录。

  我用噪音交换箭矢之歌,

  用秩序交换鸨翼的怒拍。[14]

  一如这首诗所言,记忆通过声音的形式唤醒诗人,而在书写记忆时,燃烧的粉笔与坚硬的石板间产生的刮擦和冲突成为了他创作的内容。曼氏在《词与文化》中说:“诗是掀翻时间的犁,时间的深层,黑色的土壤都被翻在表层之上”[15]。这样的耕犁不可避免地向古典主义回归,而在曼氏的眼中奥维德、普希金和卡图卢斯都不仅仅是历史概念上的,而是一种记忆、一种真理。当国家否定文化的时候,诗人的职责便是“把这一警告刻在他的石板上发出了号角一般的声音”[16]。这种号角般的声音通过听觉不断地传递下去,促使诗人进一步思考“我是谁?”这一问题,并试图深入剖析自我:

  我是一个两面派,有两个灵魂,

  黑夜的朋友,白天的尖兵。[17]

  从1917年开始的旷日持久的内战在1923年终于以红军的胜利告终,苏维埃政权也业已建立,影响了曼氏后半生的那位领袖也即将登上最高权力宝座。在这个时代的分水岭,曼氏的这种自我概括与其说是极具前瞻性的预言,不如说是对时代、对时代与自身关系的明确判断。

  到了30年代,这位历经了抄家、流放的听觉诗人不得不通过记忆来重构那些被没收、遗落的诗歌,同时也意识到了作为一个听觉诗人所肩负的传承、发声之苦——“对现存秩序的全盘否定会导致沉默,全盘接受则会对他们的工作产生致命影响”[18]。在1935年的《黑土地》中,曼氏以“不黩武的劳作”来象征诗歌创作,他脚下的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文化便是诗歌创作的基础,但当这个基础一步步地被扭曲、被压制的时候,诗人内心的矛盾也不断加深。一方面他敏感的感受力促使他去展示这个时代的真实、去启迪人民,另一方面现实又迫使他接受越来越麻木的生活,最终在“劳作中保持黑声音的沉默”。[19]

  三 听觉与疾病书写

  如果说上文我们所探讨的听觉诗人是一种诗人的艺术观的自然流露和自我追求,那么,在这一部分,这种过于敏锐的听觉将成为诗人的一种负担,成为独特的疾病书写。

  曼氏于1934年5月第一次被捕,随即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根据曼氏夫人的回忆录,在前往切尔登的火车上他出现了幻听,他总是问妻子有没有听见什么,而后又抱怨妻子听觉不行,总是什么都听不见。曼氏夫人曾质问自己所在的这个时代:“心理正常和疾病的界线究竟在何处?”[20],不过她也不得不承认,对于诗人而言,“幻听症是某种职业病”[21],她将丈夫的写诗过程总结为“倾听自我的过程,即那个会导致内在听觉紊乱、会导致疾病的过程”[22]。这从侧面反映出曼氏是无愧于这个时代的真正的诗人,也让我们看到了成为一个诗人所要遭受的肉体痛苦。

  早在曼氏早期的诗歌中,就多有对于疾病、不足和缺陷的强调。在1913年的《自画像》中他写道:

  这就是那人,要飞,要唱,

  要克服天生的笨拙,

  以内在的节奏,以词语

  那迸出火花的可锻造性。[23]

  但到了三十年代,曼氏切切实实地开始受到幻听疾病的困扰。敏锐的感受力是诗人之福也是诗人之祸,大量刺激涌入曼氏的耳朵,他“不间断地捕捉各种细枝末节,将它们全都于自己联系起来”[24]。对于自己敏感与强迫症状,曼氏本人有清楚的认识,他坦言在自己疲倦之时常常会出现幻觉,他曾主动尝试自我缓解、寻求医治,并且保持着乐观的态度。根据曼氏夫人的记载,亚洪托夫与曼氏在旅馆会面,前者听到听到关门的声响后不禁叫出声来,而曼氏则安慰他说:“声音不一样。”作为一个饱经牢狱之灾的诗人来说,监狱中的声音,尤其是关门上锁的声音,已经不仅仅是记忆,而是成为一种“情结”,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他始终在寻找着一个可能的出路,写作、翻译成为他克服疾病的首选。在《致德语:给B.S.库津》中,曼氏写道:

  一门外语将成为我的保护层,

  因为早在我敢出生之前,

  我是一个字母,我是葡萄园里的一行诗,

  我是一本你们梦想的书。[25]

  语言是曼氏与俄国文化永远的连结之一,但由于他是懂德语的,也就有了逃离苏俄的一种方式。在那个“声音已收窄”的时代,曼氏通过德语走出自己的语言,获得自己的声音的自由。到了人生的最后第二年,曼氏在《要是我们的对头来抓我》中写道:

  我将不会沉默或麻木我的痛苦,

  而是写下我想写的,

  并给我的声音套上十头牛的轭,

  在黑暗中犁动我的手,

  然后伏倒在丰收的全部重量下,……[26]

  【差个结尾】

  [1] 曼德尔施塔姆《曼德尔施塔姆诗选》,黄灿然译,广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298页。

  [2] 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刘文飞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192页注释。

  [3] 曼德尔施塔姆《时代的喧嚣》,黄灿然等译,作家出版社,1998年,第35页。

  [4] 曼德尔施塔姆《时代的喧嚣》,黄灿然等译,作家出版社,1998年,第57页。

  [5] 曼德尔施塔姆《曼德尔施塔姆诗选》,黄灿然译,广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183页。

  [6] 曼德尔施塔姆《时代的喧嚣》,黄灿然等译,作家出版社,1998年,第33页。

  [7] 曼德尔施塔姆《时代的喧嚣》,黄灿然等译,作家出版社,1998年,第56页。

  [8] Cavanagh C. Osip Mandelstam and the Modernist Creation of Tradi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 p.120

  [9] 曼德尔施塔姆《曼德尔施塔姆诗选》,黄灿然译,广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33页。

  [10] 曼德尔施塔姆《曼德尔施塔姆诗选》,黄灿然译,广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37页。。8。。。。。

  [11] 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刘文飞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208页。

  [12] 曼德尔施塔姆《曼德尔施塔姆诗选》,黄灿然译,广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13页。

  [13] 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刘文飞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210页。

  [14] 曼德尔施塔姆《曼德尔施塔姆诗选》,黄灿然译,广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107页。

  [15] 曼德尔施塔姆《时代的喧嚣》,黄灿然等译,作家出版社,1998年,第53页。

  [16] 曼德尔施塔姆《时代的喧嚣》,黄灿然等译,作家出版社,1998年,第55页。

  [17] 曼德尔施塔姆《曼德尔施塔姆诗选》,黄灿然译,广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107页。

  [18] 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刘文飞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142页。

  [19] 曼德尔施塔姆《曼德尔施塔姆诗选》,黄灿然译,广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199页。

  [20] 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刘文飞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75页。

  [21] 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刘文飞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78页。

  [22] 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刘文飞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79页。

  [23] 曼德尔施塔姆《曼德尔施塔姆诗选》,黄灿然译,广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44页。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此不对“内在的节奏”进行具体的诗学分析,仅将其笼统地归为与听觉相关的概念。

  [24] 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刘文飞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64页。

  [25] 曼德尔施塔姆《曼德尔施塔姆诗选》,黄灿然译,广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173页。

  [26] 曼德尔施塔姆《曼德尔施塔姆诗选》,黄灿然译,广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265页。

本文标题: 曼德尔施塔姆诗选读后感精选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609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暗淡蓝点》读后感精选The Short and Tragic Life of Robert Peace读后感锦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