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章句集注》读后感100字

发布时间: 2020-04-28 12:06:3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8

《四书章句集注》是一本由[南宋]朱熹集注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40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四书章句集注》精选点评:●圖書館翻了幾頁後經不住裝幀的誘惑立刻買了一本。果然要少讀理論概述,多讀原典。●大学之

《四书章句集注》读后感100字

  《四书章句集注》是一本由[南宋] 朱熹 集注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40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四书章句集注》精选点评:

  ●圖書館翻了幾頁後經不住裝幀的誘惑立刻買了一本。果然要少讀理論概述,多讀原典。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庸之道,至诚也;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孟子之道,先行仁义而后可王也。

  ●值得死磕的一本硬书

  ●这书能在古代这么流行,除了被悬为功令,朱注的平易近人也是很重要的。

  ●朱子的代表作,不以门户、仕禄、政治等凡俗眼光观之,朱子的学问确实是与其地位是相匹配的,广大而入微。

  ●最喜欢的就是论语了,对孟子么… = =

  ●一年多下来,断续艰难地啃完,虽远未达到通透的地步,但过去的很多犹疑和怅惘都因之烟消云散。正如丁老师在课上所讲,这是本需要用自己的一生去读的书。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朱子不在了,但我会想念他。

  ●新版。装帧等非常舒适。大学、中庸之外,这次读完了《孟子集注》。以前读《论语集释》时常不信朱熹。如今觉得朱熹处处句句得我心。比起《庄子集释》,这一遍读《孟子集注》更让我常常手舞足蹈。一边读,一边遗憾现在的孩子不能认真地读、或以之作为中小学阶段的精读教材。

  ●朱熹注的。。精装收藏版

  ●怒打五星!簡直太美貌啊。難得的紅色用的大氣不俗,一版一印墨跡清晰,映著白花厚實的紙張,簡直不忍塗畫。

  《四书章句集注》读后感(一):《孟子》:上天安排的劫难

  谚语:“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有其一定的道理。这辈子上天(命运)总要安排给人一些的劫难,或大或小、或多或少,从未来的视角来看,这些必然要发生在现在我们的身上,那么如果灾难早点到来了,你又能逃过这些劫难,等于提前完成了人生最难的部分,那么未来的顺风顺水,也应当是理所当然、可以期待。

  我本人小时十岁以前经历过三次重大的生命劫难,一次差点被巨木压死、一次差点河里淹死、一次差点被电死,要说我小时候是一个很“斯文”的小孩,尽管如此,依然还是遇到这些事。这些事后,我感觉自己命运基本上还是不错的,至少从自己的选择而言,不会埋怨任何人。

  《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从孟子的角度来看,一个人要实现从当前状态上本质的提升,肯定是需要经过一番苦难,经过苦难之后的成功或者目的达成,是一种更为稳固的成功。一个人顺风顺水几乎是不可能的,劫难的发生,不是会不会发生,而是何时发生的问题。

  无论何时发生,如果不能把“危机”中的“危险”去掉并将其转为“机会”,至少要采取一切措施度过这些“至暗时刻”,经过这些劫难之后,柳暗花明、雨过天晴的可能是很高的。

  《四书章句集注》读后感(二):不可企及的高峰

  《四书章句集注》这本书非常有名气。它是中国近千年唯一的考试教材,无数的学子从背诵、问对到作文,对这本书烂熟于心。我们整个民族的性格的形成也可以说很大程度干系于这本书。所以,仅仅把它当做一本学术著作,太不够了。这本书非常深远地影响了后世的政治,从而也影响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比如文化、经济、艺术、科技等等。就好比奥古斯丁或者阿奎那对于基督教和《圣经》的巨大贡献,《四书章句集注》也是朱熹对儒家以及儒家经典的巨大贡献,——这些智者和他们的著作使得东西方都对自己的信仰更加系统化、学术化了。

  朱熹一生用功于这本书,据说他临终前三天,还在对其中的一条批注进行修改,书中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有讲究,不少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语句也都出于此,比如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等等。朱熹对于古书所做的注我读过的,只有《诗集传》和《四书章句集注》这两本,但是能够很明显地体会出朱熹作注的风格,非常简洁、洗炼,注重义理阐发,在训诂上,没有非常刻意冗长的解说(这个清儒的经学不同),最重要的一点是,充分利用儒家的经典,阐发理学的理论,以史说今,以旧证新,充分发挥中国文化中文以载道的传统。

  儒家有一个非常顽固的理论底色,就是今不如古,认为后世的各种制度、文教都应该回归古人的经典。在儒家学者心目中,周代是儒家的治世,孔子认为自己衰老的标志就是久不梦周公了。但是如果用我们现在出土的文物和可以考证的文献来判断,周代远远不是一个理想的社会。野蛮,人均寿命不高,经济单一,生产力微薄,生活质量很低,除了祭祀之外几乎没有什么文化活动……用现在的观点来看,当时还处于人类文明的薄曦,距离治世太遥远了。

  即使不用现在的高标准去苛责古人,只用宋朝甚至之前几百年的历史来看,也有很多时代从文明程度上远远超过了周代。理论上认为周代是理想国,而现实中人们充满疑惑。这个巨大矛盾要求后世的儒者不断修正儒家的经典,使儒家的经典更加适应后代社会,从而客观上证明周代的典章礼乐确实有社会顶层设计方面的优越性。汉朝以后理论的主流从“我注六经”慢慢蜕变为“六经注我”。朱熹对四书的重新整理就是这个理论发展大背景下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朱熹通过《四书章句集注》这本书对儒家发展的巨大贡献有几个方面。

  首先,重建了儒家的道统。构建了一个从尧舜禹,文武周公,孔孟的古代道统,用二程续上这个道统,当然朱熹言外之意不外自己就是这个道统的衣钵传人。整个体系比起韩愈当年的说法,更加丰满,更有说服力。

  其次,重新梳理了古代的经典。尤其是把《大学》和《中庸》和《论语》、《孟子》并提,构建了一个由简而繁,不断发散的理论体系。鉴于《大学》中有些文字已经不传,朱熹亲自写了一些文字,并且把篇次重新调整了,使散乱的古代经典能够更好地为后人所理解,也能够更好地为他认为正确的儒家理论来服务。当然这些超出学术整理的行为也使他在后世招来了不少诟病。

  第三,吸收了不少其他理论的提法。朱熹所处的那个年代,早已经没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尊荣了。道教的养生之学,佛教的遁世之说,都有很多拥戴者,其中不乏帝王重臣。虽说朱熹认为这些理论都是些“似是之非”,但是平心而论,这些理论也有很多可取之处。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没有明说,但是暗中却使用了不少这些异端外道的理论和用语,使儒学更加有普适性,也更有弹性。理论只能在兼收并蓄中才能历久弥新,这点恰恰是朱熹为代表的宋儒的重要贡献。

  第四,提出了一条理论主线贯穿始终。通过对经典的注释,通过对注释的有选择性地收录,也通过对这些注释的进一步阐发,朱熹一遍又一遍的用“存天理、灭人欲”这个理论来重构经典,甚至把古代经典的原文反过来变成了当时理论的注解。正是因为明确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观点,朱熹奠定了自己的学术地位,程朱理学成为了后世的显学。乔治奥威尔的《1984》这部名著中有一句名言:“谁掌握现在,谁就掌握过去;谁掌握过去,谁就掌握将来。”看来不论在什么时代,道理总是相通的。想想朱熹当年,并没有什么行政权力,甚至也没有显赫的学术地位,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的思想重新构建古代理论,进而深刻影响后世,确实是难能可贵。

  理学思想如何钳制后世发展,如何使我们这个民族只知心性,不重实务,使我们这个民族越来越落后于世界文明,这些都不待说了,历史早有定论。即使是现在,我们也还是需要不断破除这些真正的“心中贼”。但是,假如没有朱熹对这些经典的整理,理论的提出,我们这个文明古邦可能会陷入更大的混乱,社会会更加无序,道德会更加失范。

  当然,谁都知道,历史不容假设。

  正如,不论如何解读,朱熹和《四书章句集注》都是中国文化史上一座不可企及的高峰。

  Y ZJMR

  2019.1.9

  《四书章句集注》读后感(三):读《四书章句集注》看《大学》《中庸》为人处世之道

  

在我们了解清楚事物之前,先不要随意批评它;在我们能够总结出一句之前,先对他们言语的精辟充满敬意。

儒家文化已经浸透在我们骨子里面了。无论是大陆港台、还是欧美海外,只要是文化意义上定位自己为华人的,举手投足之间,都无可避免地散发着不可避免的儒家文化特色,你可能没有仔细观察,但是,哪怕是最不足道的言谈举止,都是显示我们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

  见面问“您吃了吗?”,这本质是“礼”;见到人“随地吐痰”心生厌恶,这本质是“义”;有点事“尽量不麻烦别人”,这本质是“仁”;做事“不过于极端”,这本质是“智”;“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这本质是“信”。我们以为儒家文化遥不可及,对于儒家文化刻画在我们内在的东西,“只缘身在此山中”,很难直接的感觉到,就像空气和健康,平常我们想当然地没感觉,但是没感觉到的,不代表不存在,并且到了需要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它们是如此重要。

  自“五四”以来,传统儒家文化逐渐被人看得“一文不值”,至今,仍然有“乌合之众”跟风,人云亦云地说儒家和孔子是“臭老九”,认为只有科学才能拯救一切,但事实证明:科学只能改造环境,并不能拯救灵魂。如果要拯救灵魂,需要宗教或哲学思想这些形而上的东西,这些东西只能产生于人的脑袋,应用于人的思想,虽然不能像科学规律那样先天的存在、被发现、加以利用,但是对于人在这个世界上更好地生存,依然有着莫大的作用。

  如果我们要责备儒家文化,那么肯定是要其为近代以来的耻辱背锅,但是我们看看欧洲,经过千年的中世纪,人家也没有责怪基督教所带来的思想禁锢,反而在文艺复兴的同时依然过着圣诞节、复活节,文化传统不能彻底丢弃,因为在我们骨子里面,我们就是儒家文化的一部分,要丢弃文化就是丢弃我们自己。如果我们能够带着对儒家文化的认同和尊重,“文化复兴”到百家争鸣的思想,平等看待各种思想,那也许将是我们中国人可以与欧洲文艺复兴到希腊罗马思想媲美、等量齐观的思想变革运动了。

  依靠文化传统,跟进社会发展节拍,是有可能将传统发扬光大的。再说了,要从社会学科里面要求自然科学的成果,未免过于苛刻。儒家文化与科学并不矛盾,日本自居为儒家乃至中华文化的“所谓”继承者,要求公司入职的员工诵读《论语》,在继续发扬儒家文化的同时,依然有着先进发达的科学和技术,在我们为曾总认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汗颜不已的同时,终于发现我们自己原来一直怀瑾握瑜而不己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了解到自己,这已经是很重要的进步了。

《大学》

  《大学》开篇立意极高,似乎是从当一个“为民做主”为官之人的角度来看的,现今的“为人民服务”是白话文,其本质与《大学》开篇这句话并没有什么不同。即便自古至今为官队伍中有着不少“蛀虫”,但是并不改变这其中引人为善的重要涵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的整个篇章其实就是逻辑并系统化地说明儒家的“方法论”,主旨在于指导人如何去为人处世乃至建功立业,是一套“学而优则仕”的理论方法。您可能不需要治国平天下,但修身、齐家估计是每个人绕不过去的。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套系列化的逻辑链条中,最为重点强调的是“修身”,修身是衔接内在与外在、自己与国家最为重要的一环,修身如此的重要不言而喻。但具体如何实现,个人在于每个人的参悟,也就是“格物->致知”,没法具体言明,这种方法在于个人的悟性和修为。

  虽然无法明确修身如何具体实现,但是有一点是必须的,那就是“正心”。全神贯注于一件事,这是非常必要的,“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肯定是要不得的,绝不可以“吊儿郎当”,除非有天赋,否则,一个人最好老实认真的思考,“专注”才有可能“顿悟”。

  修身为学有所成之后,最好把自己发挥出来,也就是现今所说的“实现自己”,在“建功立业治国平天下”之前,首先一点就是要“齐家”。齐家的目的显然是要“过上幸福生活”,幸福生活的最基本状态是:父慈子孝、兄弟和睦、夫唱妇随,放在古今应该都是没错的。“和气生财”,“成家”之后,随着而来就是要维持家庭生活的财富,也就是“立业”,“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获得财富有着门道、也要有着基本的道德法律前提。在成家立业之后,如何看待财富,也是摆在现代人面的种种选择: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理智的人愿意消费钱财去完善自己,但有的人则是损害自己去获得钱财。这完美诠释了一直以来的一个现象,那就是“男人有钱变坏,女人变坏有钱”,这种现象显然这句话很好的反面教材。

  钱财,对于死后的自己,乃至自己的后代,其实作用并没多么大。所以,不如在拥有财富的时候,使用它们使得钱财真的“变成是自己的”,花费钱财去完善自己,购买必需的东西提高生活质量,捐出多余的部分获得精神上满足,这就是“以财发身”,一种高于普通人或者吝啬鬼的选择。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

  对于国家而言,最重要的利益不是钱财本身,而是使用钱财引导人们去改造生存环境,使得生存环境对于人们的生存更为“适宜”。古代的“义”就是“适宜”的意思,无论在自然物理、人伦道德、法律方面,只有事宜的才是“有义的”,如果藏富于国就要反哺民众,如果藏富于民那么经济自然就能繁荣。

在上位不凌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处在上位的时候,不要盛气凌人,处在下位的时候,不要攀龙附凤,身正影不斜,就不用求人了,不求人也就不会被拒绝,这样也就不会怨恨别人。不埋怨命运不好,不抱怨其他人不好,这才是一个正确的处世方式。当今社会人们戾气很重,随便路怒症就能出个大事故,如果多一些自我思考,“求诸己”,换个角度,也许人际关系能够更融洽一些。

《中庸》

不偏不倚叫做中√,一成不变叫做庸×。

  依然不认同“一成不变叫做庸”这个提议,这个“庸”绝对是迂腐的东西,也是儒家最顽固的糟粕。世间哪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六经之首《周易》已经说了:这个世界在不停地变化。“易”就是变化,居然还有人提出“一成不变”的“庸”是个好东西?这个“庸”显然是违反基本规律的,即使解释为“坚持”也显得有些“顽固”,所以不讨论“庸”,说说“中”吧。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七情六欲藏在内心之中,这种状态“含而未发”,给足自己时间来消化或者转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后果。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当时机合适的时候,要把“含而未发”的“中”以合适的方式表达出来,达到“和”(合适、和谐、恰如其分)的境界。中国的君子之风,与外国的绅士风度,本质都是这样的。这显然是对个人涵养和素质的要求,我们可以通过回想以前的事,品味出其中待人接物的道理。

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其人亡,则其政息。”

  孔子的这句话绝对是点到了“人治”的痛处。孔子非常崇拜古代先贤的治国方略,但是他也充分意识到“人治”的最大问题:一个人上任,推行他的施政纲领,只要一下台,政策就得不到延续。“萧规曹随”的美谈历史上很少重现,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前任的政策因后任的私心而变更”,这不利于社会发展,也是人治最可悲的地方。所以,一个现代民主政体的特点是“法治”,应当以法律的方式定义发展方略,然后方向不因人而异,政策得以延续,不随意改变法律,这样一来才能坚持得了“初心”。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智慧、爱心和勇敢,是人最重要的三种品德。(如果先天智力不足,那么)好学也算的上是智慧,(如果不知道仁爱是什么,那么)行动起来就算得上一种仁爱,(如果想要体会到勇敢,那么)主动认错也算是一种勇敢。说得很好,是不是?!

  如同《大学》的“修齐治平”,《中庸》也提出了一套方法论,这套方法论更为通用,有点类似现代管理学中的PDCA循环,这个方法就是: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厚积薄发,先博学各种知识,通过询问和思考,(怀疑其中可疑部分,)分辨其中的错误,然后践行其中正确的部分。我敢说这句绝对包括对儒家经典《四书》《六经》的批判看待,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说,写下这句话的人,也在提醒读者要带着批判心理去看待任何人和事物,“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儒家自己也提出来这点,这很惊人。只不过后代迂腐之人不重视这个,以至儒学被人看做了顽固不化的一种思想,的确很可惜。

后记

  如果我们没有了解清楚一个事物之前,就跟风般的去认为好或者认为不好,与小孩牙牙学语并无二致,我们只有在了解清楚古人所说的涵义之后,才能从自己的角度说他们是好是坏。这就是笔者一直推荐我们阅读原文的原因。不要随意听从“不务正业”的网红砖家所言观点就笃信不疑了,没有亲自见闻并且加以思考,任何东西都不可能真正是我们自己的。

  笔者曾对《大学》《中庸》评价不高,今天终于意识到这个错误。孔子说“温故而知新”、“过而不改谓之过”,今天我再次打开《四书章句集注》,“复习”了下《大学》《中庸》里面的章句,发现孔子所言不虚,在“温故知新”的同时,主动认下错吧!古今中外、从下到上的任何人,都会有错,比起那些理屈词穷、还要摆出歪理邪说为自己虚名辩护的“砖家”,“知耻近乎勇”,今天我也算是“勇敢”地进步了一些。

  《四书章句集注》读后感(四):《孟子》(句摘)中国最初的“民本思想”

  如果孔子是智者,那么孟子就是辩士。口若悬河,头头是道,不仅“五十步笑一百步”、“拔苗助长”、“巨擘”、“附庸”、“茅塞”、“述职”、“当务之急”等出自他的原创,而且好多次把君王说得都不好意思,可谓是一位“诤臣”:

  一次通过隐喻“国家治理得不好的君王应该下台”讽刺得齐宣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謂齊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於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則凍餒其妻子,則如之何?」王曰:「棄之。」曰:「士師不能治士,則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王顧左右而言他。

  另一次直接说“如果君王不听进谏,那么可以把他换掉”让齐宣王火冒三丈:

王曰:「卿不同乎?」曰:「不同,有貴戚之卿,有異姓之卿。」王曰:「請問貴戚之卿。」曰:「君有大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易位。」王勃然變乎色。曰:「王勿異也。王問臣,臣不敢不以正對。」王色定,然後請問「異姓之卿」。曰:「君有過則諫,反覆之而不聽,則去。」

  尽管孟子这种脾气使得其如同孔子一样不得国家重用,依然不改其志向,“其上立德,其下立言”,孟子依然活在他提出的那些朴素的“民本思想”、“浩然正气”之中,今读《孟子》有感,特句摘如下: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民本)⊙人皆可以為堯舜。(人本)⊙盡信書,則不如無書。(理性主义)⊙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关系来往)⊙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政治根本)⊙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国以义为利)⊙庖有肥肉,廐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苛政猛如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大同之道)⊙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與少樂樂,與衆樂樂,孰樂?與民同樂也。⊙國人皆曰賢,然後察之;見賢焉,然後用之。國人皆曰可殺,然後察之;見可殺焉,然後殺之。(兼听则明)⊙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孔子也。⊙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古之君子,過則改之;今之君子,過則順之。(不能得过且过)⊙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担当)⊙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上行下效)⊙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茍無恒心,放僻邪侈,無不為已。(财产为民本)⊙陽虎曰:『為富不仁矣;為仁不富矣。』(利益和道义的选择)⊙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說、距詖行、放淫辭,以承三聖者。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孟子解释为啥“好辩”)⊙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圆。⊙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修身)⊙順天者存,逆天者亡。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民心就是天)⊙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仁义的比喻)⊙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間不責善,責善則離,離則不祥莫大焉。(请人教子)⊙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無為其所不為,無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孟子的无为)⊙仁者爱人。⊙天子不能以天下與人。天與之。(民心是天)⊙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士)不能五十里,不達於天子,附於諸侯,曰附庸。(爵位:公、侯、伯、子、男,职位: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朋友无欺)⊙在國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謂庶人。⊙告子曰:「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告子人性可善可恶)⊙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內也,非外也。義,外也,非內也。」⊙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人天生而有仁义之心)⊙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公都子問曰:「鈞是人也,或為大人,或為小人,何也?」孟子曰:「從其大體為大人,從其小體為小人。」⊙君子之所為,衆人固不識也。⊙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中道而立,能者從之。(君子之风)⊙天子適諸侯曰巡狩;諸侯朝於天子曰述職。⊙不教民而用之,謂之殃民。(强调教育)⊙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不屑之教誨也者,是亦教誨之而已矣。(不教而教)⊙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知命者,不立乎巖墻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人要得意发展,人不得以发展就是死于非命)⊙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衆也。(大多数人的“随波逐流”)⊙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有多大本事做多大事)⊙以佚道使民,雖勞不怨。以生道殺民,雖死不怨殺者。(爱民)⊙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人生三乐)⊙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减税富民)⊙知者無不知也,當務之為急。⊙仁者,以其所愛及其所不愛;不仁者,以其所不愛及其所愛。(仁者爱人)⊙春秋無義戰。⊙仁人無敵於天下。⊙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往者不追,來者不拒。⊙人皆有所不忍,達之於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為,達之於其所為,義也。(仁义的来历)⊙養心莫善於寡欲。(清心寡欲)⊙君子之守,脩其身而天下平。(修齐治平)

  《四书章句集注》读后感(五):再读《论语》看看那些值得我们参考的“戒律”

  昨天重新看了一遍以前在《论语》中划的重点,赏心悦目。一个人如果能总结出其中任何一句,已经算了不起的了,何况一整本《论语》全是耳熟能详的“金玉良言”,不是一些人云亦云的人可以轻易诋毁得了的。如果从反面来看,孔丘在这本书中提出了不少告诫,刨除那些明显不合理,总结出来这些分享。

  (一)其人亡,则其政息

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礼记》)

  能说出这句话,看得出孔子对于自己倡导“人治”所存在“难以延续”的问题,有着清醒的认识。下一位领导,对于上一位领导的施政方略,很可能是不会延续的。“萧规曹随”、“姚崇宋璟”真的只能是古代的美谈,现今社会,小到公司大到国家,我们很少看到一项政策能长期延续以实现最终的目标,都是中途换了人,政策也随之无人提起、不了了之,既有的努力就在这一次次人员变动中,被官僚体制所磨灭,这一告诫,对于当局应当非常值得警醒。

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君子与小人(模型对比)

  《说文解字》:“儒,术士之称。”儒就是指读书人、知识分子,比如中学毕业了去务工的,或是大学毕业“学而优则仕”去工作的,只要不是文盲,曾经都是“儒士”。孔子对于君子有着很多的描述,而小人则是君子的对立面,所谓“小人儒”指的是有文化的人,却干着不仁、不义、不礼、不智或不信的事。我们看到历代以来,如王莽、司马懿、来俊臣、李林甫、蔡京、秦桧、严嵩、和珅,都是文化水平极高,但是却干着小人的勾当,非常可惜,这就是所谓的“小人儒”。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就是一个人本来的面目和天性,这是先天的;“文”者,纹也,装饰,“文”是一个人的表现出来的样子,这是后天的。如果一个人完全就是先天的样子(质),就会非常的“粗狂”,如一些没文化的农民叔叔,虽然很质朴,但是难免显得粗野;如果一个人变得只有表现出来的样子(文),就会非常的“浮华”,如一些假精致的小青年,虽然很光鲜,但难免显得虚伪。

  此外,也可以理解成,所谓“质”是人的本能、天性,也就是“本我”;所谓“文”是人的外在、社会性,也称作“超我”。一个人偏于本性就显得过于粗犷而不够文雅,偏于外在就显得过于造作而不够质朴,只有保持了内在天性并且发展了外在社会性,内外兼修,才能算得上是一个健全的人。在本质和装饰之间,必须保持一种平衡(彬彬)。如同一位女士不化妆或者化浓妆,都不够好,最好的方式是“淡妆”的,既能显示本来的质地,还能有相应修饰,这才是一个恰如其分的选择。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这一句是孔丘自鸣得意的事,他认为自己没有变更远古传统,述而不作,只“叙述不更改”。其实,孔丘自己绝对不只是“抄写员”,他重整理《诗》《书》《礼》《乐》《易》《春秋》,并不是简单做整理,《诗经》是他选出来的305篇,《周易》是他在其中做了注解的(如其中每卦《彖》《系》《象》《说卦》《文言》),《春秋》是他“为贤者讳”过的,增加或者减少也是一种“作”,所以说“述而不作”的不是孔子,孔子“且述且作”,做了非常有思想地“再创作”。我们在工作或生活中,“述而不作”是要不得的。给领导汇报工作,描述困难应当要附带一个自己的建议方案;给夫人上交工资,不如顺带上一束鲜花或者礼物,这样肯定比单单的说一件事的效果要好。

富而可求也...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安贫乐道是孔子对颜回的赞扬之一,但是孔子并不是要人“苦修”,像苦行僧那样不是孔子的本意。孔子说:如果你能够以正当途径求得富贵,那当然是最好,如果不能,就请你“安贫乐道”,不能动歪心思去获取。富贵是两个涵义,富是指金钱方面,贵是指名誉方面,“名利双收”是一个正常人的正常愿望。但是有些情形下,或因为自身能力,或因为人生际遇,有些东西是“不可求”的,佛家说“求不得”是七苦之一,此时,不如放下“不可求”的执念,“从吾所好”,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上,不妨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①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②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③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①富贵是是一个正常人的正常愿望,如果身无所长,通过勤劳的双手、干着粗鄙的事、创造了财富、过上幸福生活,那也是可以的。②富贵这东西,具有很大的运气成分,比如你家碰巧拆迁了,或者你的才能正是现时所需,那么你可能不用太努力就且富或贵了。③但如果不是通过正常途径获得了财富,或者是浪得了虚名,最好不要接受这些,凡事都会留下痕迹,一不小心被翻出旧账,估计就要晚节不保了。④不义之财,就像天上的云,这时候看起来还很漂亮,说不定随时倾盆瓢泼而下。总而言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七)怪力乱神

子不语怪、力、乱、神。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未知生,焉知死? 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我们常说“谣言止于智者”,所谓谣言呈现的方式有多样,最常见的方式就“耸人听闻”,比如怪异难解的景象、暴戾强力的方式、混乱反常的状态、神乎其神的结果,等等,这些都是不符常理、没法解释的东西。这个世界上的东西,如果真的有,就有可以解释的原理,即便是原理没有发现,总会有可以解释的部分,即便真的有鬼,那么“27克”的鬼混作为一种能量存在方式也可以去讨论。最怕的上就是“迷信”,孔子本身反对迷信的,对于祭祀的态度,孔子的根本目的是“祭如在”,祭祀是一种“怀念”活动。怪力乱神在影视小说作品中不少,成年人具备辨识能力,但是未成年如果长期处于这些“怪力乱神”,不能分辨正误,那是非常有害的。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如果“怪力乱神”要避免的外在负面事物,那么“意必固我”就是要避免的内在负面情绪了。意,自以为是;必,绝对看法;固,固执己念;我,自我中心。这些负面情绪显然不是一个理智的人应该有的。对于任何事物,我们不能自以为、绝对化、固执并且过于自我,兼听则明,持有一种开放(OPEN)的心态,我才不至于堕入不能挽回的地步。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③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④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⑤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①不被人理解是痛苦的,孔子开篇就提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家不理解自己也不要生气,这才是一个应有一种态度。②人家不理解你,可能是你没法让人理解,你总是压抑自己的情绪,或者是总是谦逊,装作一副模样,叫人家怎么理解你?③再有一个可能原因,交往是双方面的,你没有先去主动听别人诉说ta自己,人家怎么可能“来而往”来理解你。④⑤与其让人家理解你,不如从自我的中心走出来,提升自己的能力,让人家能看到你,看得起你。

  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了解自己的秉性和天命不是容易的事,对于自己不容易,别人能完全理解自己就更难了,但是一个明智的人既能了解自己,还能认识、理解和预测别人。当然,如果自己不被人了解甚至被误解,也不要着急,“人不知而不愠”,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①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①人生在世,能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可以说是鱼龙混杂,因为人天生有一种放纵自己的倾向,很擅长模仿一些不好的习惯,所以有“久处鲍鱼之肆,久而不觉其臭”“近墨者黑”的说法。这种情况下,首先要有恶的意识,能认识到恶,在此条件下,孟子说:“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能够避免与这些人接触最好,如果不能,一定要心理防线,不能落入练就恶习。当然,对于比自己强的人,有着优良品质的人,却要接近,如此一来“近朱者赤”“久处芝兰之室,久而不知其香”那是最不过的了。

  ②既然任何他人都有可取之处,追求与人同样的优秀,显然是合乎常理的。但事实上却不是,我们看到优秀的人、可取之处,往往被狭隘的妒忌、刻意的打压乃至被迫害,可见追求进步之前,主体必须有开放的心灵,能够接受别人的优点,能够相信自己可以做到,甚至能做得更好。当然,对于别人的缺点,必须能够以同样的态度和信心做到坚决摒弃。

  任何人都有可取之处。存在这么久远的思想,不可能一无是处,关键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比如这本《论语》,两千多年前的思想,到现在依然还可以参考、借鉴,因为其中所讨论的人性到现在依然还是,而别人的优、劣,依然可以作为自己的对照,李世民:“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也是这个意思。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现在“996”工作制的事情似乎非常的普遍,员工“主动”(=被迫)和“被迫”加班,在该工作的时候工作,在该休息的时候还在工作,一些员工身体上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毛病,甚至突然催死乃至跳楼的事情屡有发生,这实际上是一种“涸泽而渔”的行为,古代人在春天不会去捕鱼,这就是节用而按照时间来进行相应工作的习惯。牺牲员工健康,其实就是牺牲公司的实力。孔子说“节用而爱人”,爱员工,就能得到员工敬重和努力的汇报,在该让他们工作的时候工作,这是才合乎科学和人情的做法。

巧言令色,鲜矣仁。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一个人处在独自而自由状态的时候,是不会装着一幅要讨好人的样子,这是一种正常状态。当我们看到别人对你奴颜卑膝,一心讨好你,装孙子、怕马匹,绝对不是出自其本心,必然是有求于你,如果你还真的觉得很受用,那么就要小心了,对方的这种“巧言令色”“花枝招展”的目的达到了,可能在你不注意的时候露出原来的嘴脸,要知道会讨好的人,也最可能会来打击你,因为你之前所处的优势对其造成的压力这时候会反弹爆发出来。实际上,如果我们遇到一些表面冷漠的人,可能反而是可靠的人,而那些热情异常的,往往不是可靠的人。

①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②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③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④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 ⑤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⑥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⑦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⑧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孔子的思想并不总是积极的“入世”,这里说的就是孔子的消极态度。

  ①②③④孔子在《论语》里面多次说到对待危邦和乱邦的态度,认为要是这个国家无道--当然这种无道是一种主观认识--就不要在这里待了,赶紧离开这里,避免牵连。其实这里面有个问题,孔子的这种“危邦不居”,坦言之,有种“不忠”的成分在那里面。看起来似乎孔子心里“有道”的“仁”比“愚忠”的“忠”要更重要,一心想要从政的孔子,实际上是想当个“职业政治家”,对于不接受自己主张的国家,那是待不住的。即便是自己的祖国鲁国,看到鲁哀公收纳齐国送过来的美女之后,就辞职不干了。

  人身在世,有身不由己的时候。大环境如果允许你放开手脚,就不要等待什么了,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放手去做你想做的事。但是如果身逢乱世,明哲保身,你才可能有东山再起、施展自己才能和报复的机会。所谓“愚”是人自主选择的防护措施,所谓“愚不可及”,愿意是郑板桥的“难得糊涂”。

  ⑤⑥⑦对于无道之邦,孔子认为待在那里可耻,孔子绝对是没法接受“尸位素餐”的,基本认为相当如“爱财而取之无道”,另外加上孔子认为“在其位才谋其政”,不主张越位来治理国家,所以对于无道危邦,的确是不待的。

  ⑧⑨当然,孔子即便不坚持待在危邦乱国,也非常尊敬那些能够做到的人,比如耿直的史鱼,以及不离开的柳下惠,如同是汉朝的汲黯、唐朝的魏征、明朝的海瑞,估计不会被孔子看低,因为有气节的人,比起尸位素餐之徒,显然是更值得尊敬的。

  总体上看来,孔子对待危邦乱国的意见是,首先离开,“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其次是坚持自己的有道,最次是待在那里还尸位素餐不图拯救国家。孔子对待国家的态度,可以引申为我们对待就业和雇主的态度。

  (十四)越位代政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名不正,则言不顺。

  不管闲事,原因在于一方面你没有管理处置这些事情的权力,另外一方面在于你的所作所为会得罪“在其位”的那个人。有人说:“没有权力却热心政治是危险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当被问到建议的时候,明确知道“在其位的人真实意图是获得建议时,我们才可以说出我们的真知灼见。

  孔子认为名很重要,“名不正则言不顺”,别以为这是句没用的话。如果没有正式的婚姻,就没有作为夫妻的权利,这是名分的重要性;如果没有看似正式的理由,美国都不好意思去攻打那个国家,这叫要出师有名。名与实最好相符,如果不能相符,做起事就不能够名正言顺。如果你代理你的领导,没有或者即使有领导的正式授权,你干起事注定要被人指指点点。当你不处在那个位子,有着自己的看法可以,但是不要大放厥词。

  如果说出自己的看法了,一者你只有建议的权利,你不能干涉人家的决策,不能负责的言论没有效力,二来你有着争夺其职位的嫌疑,你变成了一个觊觎别人的小人,这一点让你看起来处在道德低谷。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不要轻易越位代政。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应该跟对方讲,却没有跟对方讲明白,这叫做“失人”,错过了机会;不应该跟对方讲,却跟对方讲了,这叫做“失言”,滥用了机会。显然以上两种方式都是错误的,前者“失人”的情况,失去告诫对方的机会可能造成后果,或者永远失去了机会;后者“失言”的情况,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将问题复杂化了。《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我们说话一定要中了点子,不偏不倚地解决问题,不造成新的问题,“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一定要谨慎并恰当。

  (十六)道异而谋

①和为贵。 ②道不同,不相为谋。 ③小人同而不和。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这样是有道理的,因为这样是很合理的。狮子不能与狼组成“狮狼群”,这很明显,习性不同没法处在一起;追求理想主义的人,与追求实用主义的人没法合在一起,这也很正常,因为在一起很容易在最终目标和过程实现方式方面产生巨大的差异。所以,①②“道不同”的人,也就是“不和”的人,不能够通过互相妥协而继续的话,还是分开为好。③实际上,即便是基于“交集”勉强在一起,在最终的时候,很可能要撕毁取得的成果,没法获得好的效果。

吾谁欺?欺天乎?

  阿Q的“精神胜利法”,本质是一种“自欺”的方法,主观的看待一件事,而不顾事实。自欺的作用,也许至少安慰自己的,有些时候,可以有一些自欺,如果不会别人的话,至少还可以拯救自己的,给予自己信心。但是“欺人”的性质不一样,本质是一种不讲信用,欺骗和谎言最好不要有,如果实在不得已要保留,就将一个事情的事实部分,而不是伪造一种“事实”。

①苟有过,人必知之。 ②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③小人之过也必文。 ④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⑤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⑥过,则勿惮改。

  ①②一个人犯下了过错,可以没有人知道,但是如果长期闷在心里,那估计是不利于心理健康的。承认过错,算得上纠正了一半的错误,当然,“知耻近乎勇”,承认错误需要勇气。③④大部分是难以做到承认错误的,或应自尊心,或应既得利益,很多人总是遮遮掩掩的,文过饰非,这并不能解决问题,可能会积累成新的大问题。⑤⑥承认错误,如果错误还有任何可以换回的部分,最好的方式就是去挽回,有时候,所谓的错误完全可以通过挽回被完全的纠正。而那些坐看错误不采取任何行动的人,那就是坐实了错误,这种对待错误的消极态度,就是孔子批判的。

  《左传》:“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浪子回头金不换”,这些显然都是大家懂的,关键有一点,是不是来得及,当我们意识到错误,什么时候我们还能回去更改吗?笔者认为:一切都不会太迟。只要不是产生完全不可逆转的状况,你永远都来得及去补救。“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十九)惑、忧、惧

知者不惑①,仁者不忧②,勇者不惧③。 好学近乎知①,力行近乎仁②,知耻近乎勇③。(《礼记》)

  智慧、爱心和勇敢,是人最重要的三种品德,是抵抗迷惑、忧虑和恐惧最有效的品质。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所谓“谣言止于智者”;仁心的人不会忧虑,因为爱心可以换来回馈;勇敢的人不会恐惧,因为“勇者无敌”。如果先天智力不足,那么好学也算的上是智慧,如果不知道仁爱是什么,那么行动起来就算得上一种仁爱,如果想要变得勇敢,那么主动认错也算是一种勇敢。说得很好,是不是?!

①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庸》) 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子贡)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①恰如其分是儒家的重要观点,儒家学者子思甚至为此写作了四书之一的《中庸》,来说明“中”的重要性。七情六欲藏在内心之中,这种状态“含而未发”,给足自己时间来消化或者转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后果。当时机合适的时候,要把“含而未发”的“中”以合适的方式表达出来,达到“和”(合适、和谐、恰如其分)的境界。

  ②超过了与没达到,一样没有达到“合适”的状态。超过了,与没达到,本质上都是不合适的。早到与迟到,实际上一样造成麻烦。过分透支体力,与坐着不运动,本质都一样的,前者会损伤身体,后者会弱化身体,都是不利于身体。没基础却要强上马拉松,结果猝死,与不运动的而病死的人,本质没有什么差别。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西方谚语"What's done is done." 时间不可以反转,既往不可以更改。结果既已发生,此时不能再做“假设当初如何如何”了,明智的人默默分析发生的过程、前因后果的必然性,接受既往,记住教训,如同林夕词“从此以后,不要犯同一个错误”,“事后的”从来都不是“诸葛亮”,“事后的”都是浮躁并且令人生厌的说辞。

  孔子是反对“事后诸葛亮”,如果要劝说,一定要在事前进行,事后嚼舌根是要不得的。已经完成的,就不要再劝说了,已经过去了的,就不要耿耿于怀了。关注眼前的重点,不要去抱怨过去的,过去不会因为抱怨而改变,“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关注现在,才能避免现在不在不经意之间变成难以改变的过去。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孔子认为“既爱又恨”是一种迷惑(confused),其实“既爱又恨”是一种很常见的状态,尤其在感情里面,不会天生的就恨,必然是爱过,受伤,就会由爱转恨,没有无缘故的爱与恨,爱恨两者实际上自产生就胶着在一起。我们看到一些爱情悲剧,主角杀死另一个主角,然后抱尸痛苦,就是这种迷惑的状态。如果想要爱,就要想到恨,否则你必须根本不爱,也就会根本不恨。

①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是孔子“恕”的概念,出发点应当是孟子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那么,“自己喜欢的事”是不是就可以强加别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论题,看看当今多少孩子被父母逼着实现父母当初没有实现的梦想,你就明白其中的重要性了。

  ①推测对方的需求,促成其事,这叫成人之美。给对方造成麻烦,把人家的事搅黄了,或者给人添堵,这非常令人可恨。②孔子认为“仁”最重要的就是“恕”,“恕”的涵义就是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给人家,这是最基本的,也是认为可以行之一生的准则。③但是,这不能推论出“己之所欲施于人”,自己喜欢的,不代表人家喜欢和想要的,比如要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不公平,因此从总体上来看,子贡说的意思更为全面:自己喜欢的事,我们只能“建议”给别人。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无知者无畏) 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孔子所谓的意思是“敬畏”,认为君子应当畏天命,天命可以理解为“天理循环”“命运”的涵义。小人不知天高地厚而无所畏惧,所谓“无知者无畏”,无知的自大,这是一个人应该避免的。此外,孔子认为在临事应当“战术上重视敌人”一般的“惧”,这样才可能成就大事。

  不绝对的情绪,才能有“开放的思想”(Open Mind),开放的思想,就是可以设想各种情形,接受一切可能。保守思想本身没问题,主要问题是保守的思想是“法先王”,认为后来的不如先前的,另外一种错误的认知是“一代总比一代强”,正确的思想应当是实用主义,适合的就是正确的。

政者,正也。

  政治的根本作用是“矫正”,拨乱反正于治,同时,实行治理的方式必须“正大光明”,这就是为什么太和殿上的巨匾书写这这四个字的原因。孔子对政治的期望是非常理想的。但实际上,我们反观历史和现在,政治并非如此的纯洁和美好。相反,见不到几个始终如一、坚持原则的政治家,刚签的协约可能马上要变成一纸空文; 也见不到善恶不断反复循环的怪圈得以遏制,如黄宗羲所言“减税的结果反而变成更重的税赋”等等,这是为政者当以反思的。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韩非子》认为:作为一个合格的君王,不要显露自己,不要显示自己喜欢什么,“喜怒不形于色”,才无机可乘,才可能坐得稳位置。那种明显说明自己喜欢什么的,会使得臣下效仿,造成各种不必要的麻烦,耗费国力,事与愿违。说的意思,大概与这个相似。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勿因小失大。所有的事情都有其发展的过程,起、承、转、合是必要的,不可能一撮而就,快速意味着有着没考虑到的地方,返工是很可能,甚至都没时间再去返工,眼睁睁的看着结果无法更改。不如,在做之前,仔细想想顺势而为。急于求成的另外一个可能,就是因小失大,在选错了方向情况,只能是更快地铸成错误。

  凡事都是有一个过程,没有到时候就强行完成,那是揠苗助长,事与愿违。即便不是违反规律,采取激进的措施很快的完成它,实际上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完成质量不佳需要返工等等,此外过于快的速度,很容易出现危险,“过犹不及”,可能丧失完成任务的能力。孔子将见小利和速达放在一起是有意义的,速达本质上是时间上的“小利”,为着时间上的小利,可能失去时间上的大利,如同为了小利失大义,本质意义类似。

  (二十八)言行不果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③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④言必信,行必果。 ⑤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⑥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⑦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①②所谓言行一致,还包括具体的思和学。理论与实践必须互动起来,才能有着最大的好处。

  ③④我们知道认知正确的事,相对于做正确的事是容易的,所谓"Easier said than done",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既然做起来很难了,为什么还要浪费时间在那里说来说去?正确的做法是现在就行动起来,少说多做,在行动中取得更准确的认识和最终的效果,而不是说来说去地,说多了言多必失甚至节外生枝。

  ⑤⑥其实很多的事情,就在于一个坚持,“千里之行,半于九十”,最后的一小部分是最难以坚持,如果坚持到了,也就成功了。所以坚毅的确是一种很重要的品质,所谓“慎终追远”,只有重视终点,才能走得更远。

  ⑦时间是最好的检验方法,一切是非、对错,历尽岁月的洗礼之后,最终会呈现自己的价值与否,在这之前,志士仁人必须历练自己、苦其心志,然后在时机出现的时候一飞冲天、拨云见月,是金子总会发光,这需要时间和你的耐力。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民无信不立,最难建立的也是诚信,最容易毁掉的是诚信,保持诚信需要坚持信用原则。轻诺寡信、始乱终弃的例子举不胜举,信誉一但被毁掉,需要无数次讲信用的例子乃至牺牲来挽回,有人用玻璃珠子来形容信用很形象,一旦有了裂痕,很难完好如初。既然要保持信用,不要轻言承诺,必须度量能力和后果,再决定是否承诺。

君子周急不继富。

  锦上添花 不如 雪中送炭,锦上添花可有可无,出发点是我们主观的想象,雪中送炭难能可贵,出发点是对方客观的需要,需要是重要于想象的。可有可无的“锦上添花”最好不做,一般不会有什么实际意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弄不好还是“画蛇添足”,难能可贵的“雪中送炭”尽量去做,因为对方是真的需要,你的作为能够解救对方于苦难之中。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能包容不同看法但是保留自身的意见,小人苟同与比人的意见但是不能包容不同的看法。[法] 伏尔泰:“Je ne suis pas d'accord avec ceque vous dites, mais je me battrai jusqu'à la mort pour que vous ayez le droitde le dire.”(译:“我不同意你所说的话,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投桃报李、抛砖引玉,用相应的方式报答人家的恩情,“以德报德”,显然是应当的。但是,对于别人对自己的怨恨,孔子主张不要“以德报怨”,认为:如果这样做,是有损于“以德报德”的公正性,往来失去了平衡。对待“怨恨”的正确做法是“直”,以直报怨,直接照章办事,不带感情色彩地对待。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智)也。 不耻于下问。

  别不懂装懂。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直接承认没有什么,不要装作知道,“装作知道”是一种欺骗,终究会被拆穿,害人害己、得不偿失,要明白自己不知道的是什么,然后力求认知清楚,才是正确的方向。老子:“知(而)不知,上;不知(而)知,病。”说的是同样的意思。不知道的情况下,跟地位和水平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也是可以的。

  (三十四)远虑近忧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忧无虑只限于小孩子,并且是衣食无忧、被父母精心照顾的小孩子。除此以外的所有人,多多少少都有些烦恼,如果有个人说自己一点烦恼也没有,财务自由、人身自由,那么这个人肯定是没有考虑到问题,问题最终出现时,Ta就可能措手不及。所以,在我们闲下来的时候,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未尝不是最好的选择。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易经》乾卦文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西方谚语:自助者天助(God helps those help themselves),都是劝诫人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解决问题,因为只有这样最终的结果才是你自己的。但是有些人做事,总是首先先到别人,第一出发点就是“求人”,那是不对。欠下别人的人情,依然需要你去还;别人所做而产生的结果,你不一定喜欢,还只能忍受,何苦?!

小不忍,则乱大谋。

  昆汀·塔伦蒂诺电影《低俗小说》中黑老大说了一句:“F*ck Pride!”放弃骄傲!话糙理不糙。很多时候,不忍自己的尊严骄傲被侵犯,为着“虚荣”拍案而起,产生了不可挽回的结果,值得吗?只要没有触及到我们的底线,有些东西我们还是可以忍一忍的,学会“Look away”(向别处看),过去之后,一切都云淡风轻,我们就可以避免没必要的麻烦。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人的思考方式,第一次思考出发点是“直觉”,第二次思考的出发点是“是非”,第三次思考的出发点是“利弊”。“直觉”是来自我们的长期经验,“是非”来自我们的伦理道德,“利弊”来自我们的私心。“三思而后行”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容易通过反复思考,可能会放大一些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庸人自扰,反而犹豫不决。

当仁不让于师。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坚持信念是不容易的。如布鲁诺的坚持,丢掉了性命,如一般人的放弃,掩盖了真理。也许只有像伽利略那样,外在的屈服不改内在的坚持,才是一种现实的方法,“曲线救国”,重要的是目的而不是片刻的不忍和放弃,因为时间是最好的东西,时间能证明哪些是非和对错。

  (三十九)患得患失

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别患得患失。可以得到的东西就可以失去,这是从同一个事情的两个侧面来看的。佛七苦的两个,“求不得”、“爱别离”就是这两个侧面。人想要去“占有”的心理,来自把全部寄托放在身外之物上面,可惜还是那句话,得到的东西,终究会失去,这是一种让人“抓狂”的宿命。《指环王》咕噜:“My Precious~~!”如财富、地位,终究在我们离开后失去,这不是患得患失能够保得住的,也许只有那些永恒的快乐和回忆,才能伴随到我们到最后的一刻。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勿盲从轻信。勒庞所言的“乌合之众”指的是,人们在一起的时候,开始盲从、人云亦云,无限放大对不同意见的憎恨,很多人都是在这种群体意识作用下,屈从了别人的意见,这显然是不理性的。不要因为一个人说的话而喜欢或者憎恨这个人,而应该“听其言、观其行”,行为表现比言语更重要。

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①;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②;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③。” 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①少年戒色。古人男子二十岁“弱冠”,在二十岁以前,就是“年少”,《孟子·告子上》:“食、色,性也”,年少之时,血气不定,容易沉迷“女色”,特别是古人男子16岁、女子14岁就可以成婚,在此时男子如果陷入情色之中,对于其身心会有比较大的影响,这时候要的重点是“克制”,不能沉沦“色欲”。

  ②壮年戒斗。二十岁以上,“血气已定”,人的发育停止了,心理相对要成熟,“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各方面都已经发展起来,已经成家立业、事业小成,“血气方刚”,这时候要“戒斗”,要避免无边际的比较,这个世界上关于“名利”的争斗普遍发生,有的争斗还带有血腥味。因此,避免不要的争斗,以免破坏自己人生的正常进程,就显得就特别重要了。

  ③老年戒得。这里的“得”,意思是“贪”。人生已过大半,这时候再去做什么已“无济于事”,所谓“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的年纪,要心平气和、不要“贪多求大”。如果这时候做一些孤注一掷的事,可能就要“晚节不保”了,比如老年人卖房“炒股”就是反面教材,一旦失败、万劫不复,要知道,人生至此,最主要的“求稳”,要安静、祥和、稳定地度过余生,才是最重要的。

  孔子所言老而不死是为贼,本来是自我责怪的意思。但可以包括两个涵义,其一,老而不死,偷生世上,无所建树,相当如浪费资源;其二,贪生世上,必然是在乎或依仗所得的,这跟守财奴没有差别。

  (四十一)见义不为

见义不为,无勇也。

  义者,宜也。“义”就是在恰当的时候就应当要去做的事情,见到应当去做的事而不去做,这就做“无勇”。见到一项恶行,跟别人“不想惹麻烦”一样忍气吞声,但又没有想过,换位思考下,这种恶行是有可能那天降临到自己身上,你又是怎么想的?见义勇为,一种可以传播开来的良心。

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孔子是非常喜欢音乐的,在齐国听了《韶》,开心了三个月,连肉味也不觉察不到了,孔子说没想到音乐可以快乐到这种程度。在儒家“礼乐”体系中,礼是约束君臣的严肃规定,而音乐则是和谐这种规定的补充。音乐,其中的“乐”也通“快乐”的“乐”。按中医理论,心主乐、肺主哀,“过犹不及”,一个人快乐到“肆无忌惮”,或者哀伤到“一塌糊涂”,是不利于脏器的,没有约束的快乐和悲伤,已经过度伤身体乃至精气神了。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问一得三。

  学习的本质不是知识本身,学习的本质就是学到一种能力,可以从一件事引申到无数事情上。孔子所说的不教那些不能“举一反三”的人,原因是那些不能举一反三的不具备学习能力。孔子所教授的方式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所以一个具备较强学习能力的人,应该要举一反三、闻一知十。

  (四十三)不日知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反省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反省的本质就是“温故而知新”,检查过去的事情,分析其中的对错,以便于改正自己,也是“过而能改”的一个基础。每天能够反省是不错,回顾一天下来做了什么,有没有让每一天变得更有意义,这本身也是一种进步。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中庸》)

  既然民众只可能在乎自己的眼前利益,则不能要求民众要达到领导的思想高度。应当藏富于民,做有利于民众富裕的事。对于国家而言,最重要的利益不是钱财本身,而是使用钱财教育和引导人们去改造生存环境,使得生存环境对于人们的生存更为“适宜”。古代的“义”就是“适宜”的意思,无论在自然物理、人伦道德、法律方面,只有事宜的才是“有义的”,如果藏富于国就要反哺民众,如果藏富于民那么经济自然就能繁荣。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公平而安定的社会,才是我们要的大同社会。

  既往相关文章头条链接:

  《论语》全文: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〇)从孔子的人生轨迹看天命所归

  《论语》(一)人与自己、朋友和别人相处应持的方法

  《论语》(二)孔子所说“君子”、“小人”的模型对比

  《论语》(三)孔子关于人生之路的概括和劝诫

  《论语》(四)孔子治国安邦的主要政治思想

  《论语》中依然值得参考的为人处世的建议

  从《老子》和《论语》看中国古代普适的价值观

本文标题: 《四书章句集注》读后感1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451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明代鸟铳的问世:“火绳枪”不再叫火绳枪,“鸟铳”成了代名词征集 | 我想去你家进行一场旅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