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守书人》读后感精选

发布时间: 2020-04-28 09:46:0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23

《烽火守书人》是一本由[伊拉克]萨德·伊斯康德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4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烽火守书人》精选点评:●我不懂战争为什么要攻击医院攻击商店攻击发电机,难道那些人没有生活在这个城市里吗?也

《烽火守书人》读后感精选

  《烽火守书人》是一本由[伊拉克] 萨德·伊斯康德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4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烽火守书人》精选点评:

  ●我不懂战争为什么要攻击医院攻击商店攻击发电机,难道那些人没有生活在这个城市里吗? 也不知道是什么让这些图书馆馆员坚持在炮击中工作

  ●2019.1101。

  ●你很难想象自己的行为会对文明的消亡与传承产生怎样的影响。愿世界和平。

  ●3.5☆ 虽然述说的文字内容比较单一,会让人觉得无趣,但是不失为了解伊拉克其时惨烈状况的一个窗口。即使战火纷飞时候,还有那么一群人为保护伊拉克文化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是多么让人佩服。一个国家的文化意味着一个国家的根,好好保护它也等于保护国家精神不受损害。「宗教与政治势力不仅让伊拉克陷入四分五裂,也是阻碍伊拉克国家图书档案馆进步的元凶:暴力、官僚作风、宗教派系纷争、政治对立与严重不足的基础设施。」「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战争对人类最大的伤害是什么?

  ●写的内容,全部看来有些单一。但是可以看到那个时间段的伊拉克。

  ●为同行的坚持而骄傲,太不易了。

  ●光看书名和简介脑补出的故事是战火硝烟中,遗世独立心无旁骛修补古籍善本的图书馆工作人员。然而那样的环境下哪里来那么多纯粹的文艺。日记真实得令人心惊肉跳,致敬这些在艰苦条件中、死亡威胁下还兢兢业业不放弃的工作人员。

  ●很平静的文字记录了一位馆长的日常工作,但是从这些淡如水的文字中,却投射出战争、腐败、政治、意志自由、振兴国家这些沉重而宏大的话题。读书的过程,仿佛就是置身伊图,被爆炸、恐怖主义笼罩,被一群爱国的、有理想的人环绕,情绪在震惊、恐慌、热血沸腾间循环。

  ●2007年6月18日的日记:“我已经连续两天没有听到一声枪响,真令人难以相信自己的耳朵” 伊拉克国家图书档案馆馆长2006年11月-2007年7月的日记,每一天都是枪声四起、伤亡不断……身处和谐社会的我们有啥子理由无病呻吟

  《烽火守书人》读后感(一):叹息

  疫情之下,开读这本书,更觉压抑。日记记录的是伊拉克战争期间,伊拉克国家图书馆馆员们的坚守和重建。每天都有炮火炸弹,馆员或他们亲属冒着被绑架、受伤、炸死等各种风险,而宝贵的国家档案和文化遗产在这次浩劫中遭到重大损失,约60%的文件、25%的书籍和90%的地图摄影藏品被洗劫。没有好消息。让人心痛。

  《烽火守书人》读后感(二):政治无解

  伊拉克,古代的辉煌,以及曾经的文明在近现代的炮火下灰飞烟灭。一个人的执着,能守护住什么? 前言的内心矛盾显而易见,建立在别人苦难之上的新闻与卖点,不能心安理得。至少说明了人性的弱点与对自我的真诚 阿拉伯世界的谚语:在开罗写作,在贝鲁特出版,在巴格达阅读。这三个历史上文明盛极一时的国家如今面临的宗教冲突、战争和人道灾难让人唏嘘感叹。 连基本的生存都有问题,还谈得上保护上层建筑之上的文明吗?是怎样一群执着的人去到这样的环境里始终坚守信仰? 很琐碎的日记,图书馆的工作,爆炸恐袭如家常便饭,员工及员工家人所遭遇的绑架、威胁、人身伤害。这背后是美国占领伊拉克之后的现实局面,一定就比萨达姆极权统治下的国家民主和文明吗?文明是正向还是逆向而行?什叶派和逊尼派的斗争结束了吗?官僚腐败改善了吗?库尔德人得到希望已久的了吗?

  作者有自己的立场,从英国回到伊拉克无非是抱着一个对新伊拉克的向往以及重建国家的理想吧!但所见所闻一定不是他所希望看到的。谁该为此负责呢?生活在这片土地和底格里斯河畔的人们有什么过错吗?

  这一切都无解。

  《烽火守书人》读后感(三):纷飞的战火中,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

  曾经看过西南联大的纪录片,学生们纷纷投笔从戎,立志保家卫国,却被老师劝住。老师们的理由是:国家还不需要我们的学生去戎马天涯,不如安生学堂,待太平之日,再出自己的力。课桌还是战马,读书人的烽火生命中,总是有着一对无法抹去的矛盾。正如项羽抛出来的那个千古疑问:大丈夫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世间能引得讨论的,大多都是这些充满矛盾的问题。

  前几日看新闻,说起伊拉克。政府军收复摩尔,古亚述五千年的文物却一件都没留下。战争,本就是人类自取灭亡的举动。那些阴谋与屠杀,摧毁的不光是人的性命,还有历史的痕迹。伊拉克战争前,这个千年古国与中国相似,有着灿烂的文明与文化,虽然经济不那么耀眼,但总是足够百姓安生一辈子了。那些模仿着西方世界建立起来的制度、军队还有学校、图书馆,都在太平时期,好好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但是突如其来的战争,却打破了这一切。回头来看这场战争,无意评价正义与邪恶的对立。只是出于一个以编辑为职业的人,最原始的习惯,对那个地方的文化设施,表达一声叹息。《烽火守书人》中的场景,似亲身经历,那些自杀式爆炸、文物损毁、图书馆损坏,像极了当年被焚毁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历史兜兜转转,无论技术、文明发展的程度为何,总是能变成了这样一种令人尴尬的局面。

  伊拉克国家图书馆,终于面临着课桌还是战马的考验了。但作为馆长,萨德没有选择。按照中国人的标准,他是个书生,上不得马、拉不开弓,他的强项在于图书馆管理和文化保护。他在尽力做好自己的事业。而他的事业,在太平城市里的我们看来,却容易得心酸。每天开车20分钟去伊图不会堵车几个小时,图书馆办公室有网络供他发送邮件,职员和他们的家属都能活着。他也期待能够做得更多。丹麦政府与伊图签署意向,帮助伊图就文物保护方面开展合作,却因为国内教派分裂、互相对立结果也没有成功。

  国难、战争面前,任谁也无法凭一人之力,完成一个国家的救赎。

  《烽火守书人》读后感(四):今天是血雨腥风的一天

  2003年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倒台后,伊斯康德放弃了英国的工作和生活,返回祖国,在废墟上战火中重建文化家园。本书即写于他担任伊拉克国家图书馆馆长的日子。

  美军入侵,萨达姆政权倒台,伊拉克并没有恢复新的秩序,且战火不断。恐怖袭击、派系冲突、绑架、谋杀等时有发生。主要由驻地美军、伊拉克国民卫队和内政部的特种部队,以及伊斯兰教的两个敌对派系什叶派和逊尼派中的极端分子发起。

  馆长在2007年2月17日星期六的日记中写道:“从2006年中到现在,今天还是第一次没有听到炸弹爆炸声,这是多么美好的一天。”

  书籍、资料、建筑都饱受残害,当他到图书馆上班的第一天连椅子都没有,也没有电、没有水、网络不通,猫狗都住在废弃的图书馆里。

  伊拉克国家图书馆处在巴格达最危险的地区,夹在逊尼派叛乱分子的避难所——海法大道与阿尔-法德赫尔区之间。战火及暴力不断,逼得馆员离职了数位。

  馆长伊斯康德在接受《华盛顿邮报国际版》的专访时说:“不管你是库尔德族人或逊尼派或什叶派,我们彼此之间唯一共有的,就是国家图书馆。这是我们国家意识之所在。”

  专访的开篇这样写道:“萨德·伊斯康德坐在他那张暗褐色书桌后面,在一个充满希望却残破不堪的地方,今天又是他辛勤工作的一天。”

  虽然暴力、官僚作风、宗教派系纷争、政治对立与严重不足的基础设施都让图书馆饱受残害,但伊斯康德依旧用自己的力量推动了图书馆的重建。

  2005年底图书馆主建筑完成了翻修,修复了大量水损文件及记录,添置了现代化新设备及新系统。2008年,读者从每月240人增加到每月750人。

  2007年3月5日,伊拉克一条古老的文化之街——穆台纳比街——遭到汽车炸弹袭击。这条书街已有数百年历史,满街是书店、书籍装订店、文具店和咖啡馆,一直是巴格达文化和只是社群凝聚的象征。在萨达姆统治的时代,这里是反政权组织的集中地,很多倡导自由的知识分子以假名在此印发一些违法刊物,成为政府的“眼中钉”。

  伊斯康德悲痛万分,当天便写下日记:

3月5日(星期一)今天将是我终生难忘的一天,因为在黑暗、仇恨及狂热等情绪的蛮横肆虐下,书遭到恶意的破坏虐杀……数以万计的纸张飘扬在空中,犹如天空降下书本、泪水及血滴,场景是如此的超现实。有些纸张在空中烧了起来,有些落到本馆大楼上。《烽火守书人》

  他的日记中最常见的句式是“今天是血雨腥风的一天”、“今天路上很堵”、“一大早就听到两记爆炸声”。如果哪天没有突发状况,反而会让人诧异,还要特别记录。

5月6日(星期日)今天是平静的一天,没有爆炸事件,甚至连一声枪声都没有。……现在连水都出现在"没有"的清单上。图书馆现在没有电、没有水、没有电话、也没有网络,希望老天爷不要连氧气都拿走。更惨的是,现在还有日益严重的燃料危机。《烽火守书人》

  馆长日记只记到2007年7月底,这部日记最早登载于英国档案管理员协会和大英图书馆的网站上,无数读者被打动。他觉得自己无形中在利用员工身上的悲剧及牺牲。因背负着巨大的罪恶感,伊斯康德停止了记录。

  2005年11月,伊斯康德在“国际档案馆内部会议”上的发言中讲道:

  quot;从伊拉克国家图书档案馆2003年4月10日至12日,猝不及防地遭到战火侵袭一事,我们可以学到一个教训:在一极权体制下,要拟好一完善的灾后复建计划,实在是一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独裁者把自己的生存及政权的延续摆在一切之上,伊图的灾难是人为造成的,世人必须把它视为萨达姆政权伤害伊拉克文化遗产一最严重的暴行。"

  《烽火守书人》读后感(五):战场和图书馆,仿佛世界的两极

  这是本形式很普通的日记,出现最多的词句便是:“网络又坏了”,“网络还没有修好”,“又停电了”。人们努力想要维持日常生活,但频繁的空袭、爆炸、停电、死亡,让这朴素的愿望显得如此遥不可及。

  伊拉克和叙利亚,是阿拉伯最辉煌的伍麦叶王朝和阿拔斯王朝的古都,也是两河文明最重要的地区。但近年来,接连不断的战争把这两个国家摧残得体无完肤,无数遗迹、文物被毁坏和盗窃。这不仅是这两个国家的损失,也是全人类文明的损失。

  2003年美军入侵后,伊拉克国家图书档案馆成为境内受伤最严重的文化机构,盗匪趁机在伊图大肆抢劫,四处焚烧,大量重要史料和文本被盗。这时,一大群伊拉克海外流亡分子蜂拥回到巴格达,加入重建祖国的行列,本已在英国取得博士学位并获得英国国籍的伊斯康德也是其中一位。

  2004年初,宗教对立,安全状况急速恶化。

  2006年终,巴格达爆发全面内战。

  战争的影响体现在各种方面,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不仅要面对政治、治安、缺电、缺水及经济问题,还要面对许多其他问题:

  毫无作为的石油部部长让整个国家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人们只能从黑市买燃油用来取暖或供电,而黑市的油价比过去涨了二十多倍;

  许多医生因害怕被绑架或被杀死而离开了伊拉克。伊拉克缺乏足够的医疗设施,也没有经验丰富的医生。只有有钱人才有办法去国外接受好的医疗服务,穷人只能在国内付出更高的费用看病。在严重的医疗危及中,“更多人是在受伤后由于缺乏医疗照顾、好医生和被忽视而死亡的”。

  伊斯康德在日记中记录了战争的残酷,频繁的爆炸和死亡,让每一个日子都胆战心惊:

  2007.2.17,“从2006年终到现在,今天还是第一次没有听到炸弹爆炸声……这是多么美好的一天。”

  2007.4.3,“每天,巴格达都有无数无名尸体这么草率下葬,这位死者曾经是某人的兄弟、儿子、父亲或丈夫,但他死时已无名无姓,在自己居住的城市,在自己同胞身旁,就这么不明不白地像个无名氏般死去,实在是非常悲惨。这种死法把人变得有如物件一般,轻如鸿毛。”

  2007.4.24,“当哥哥尽到巴格达这个他珍爱的城市,看到市区一篇混乱的景象时,顿时默然无语。他实在无法想象我们怎么有办法在这种伪劣的状况下生活。眼前所看到的一切,改变了他对巴格达生活的想法,他求我及我太太马上离开这里。”

  2007.6.13,恐怖分子炸毁清真寺宣理他,伊拉克政府决定从当晚六点施行无限期戒严。馆长写道,“出门时街道上空无一人,巴格达似乎已变成一座被人遗弃与以往的城市。”

  看到这些,我仿佛可以想象到那个曾辉煌一时的阿拉伯文明古都如今萧条的模样。

  馆长在2007年2月10日写道,“我渐渐发现,生活在今天的巴格达,最完美的人类应该是那些能随时关闭所有感官的人。失明或者失聪不再是一种诅咒,而是一种变相的祝福。”因为目之所及、耳之所闻,充斥了各种和死亡、商南、爆炸、袭击相关的东西,灵魂每一天都要接受各种血肉模糊的考验。每天都要面临各种生离死别,这甚至让活着的人应接不暇,甚至或许没太多时间去默哀?

  能在那枪林弹雨和频繁的爆炸袭击中活下来的,大约都幸运至极。

  本可以留在英国躲避战争的伊斯康德,在枪林弹雨中做着保护书籍、修复资料、建设数字图书馆这些对文化保护至关重要的事。3.5,距离伊图不到500米的阿尔-穆台纳比大街发生爆炸,这条街上有许多出版社、印刷厂及书店的办公室和储藏室。“今天将是我一生难忘的一天,因为在黑暗、仇恨及狂热等情绪的蛮横肆虐下,书遭到恶意的破坏虐杀。”

  但频繁的空袭、爆炸和停电,让工作环境极为恶劣,2007.3.11他写道,“直到现在我,我们都还闻得到2003年4月中旬战火侵袭所遗留下来的烟烧及煤灰味。”

  虽说图书馆的工作虽然繁复而琐碎,却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着重要意义。他说过,“如果之前伊拉克国家图书档案馆的管理阶层能做好应战的万全准备,那么馆内的记录与档案或可免掉一场大浩劫,起码可将损失降到最低。”

  在铺天盖地的街头枪战、死亡威胁、汽车爆炸中,人们尽可能维持日常生活:上班、走访亲朋好友、甚至聚会。人们不可能因战争而常年躲在家中,毕竟,家里也不见得安全。在伊斯康德记叙中,他和他的同事们谈起爆炸和死亡,就如同我们聊上2分钟八卦一样,聊完,便各回各岗,继续工作。毕竟,大部分人不可能一开战就移民海外,无论他们平静还是胆怯,都只能在故土上静静等待命运的安排。

  这位库尔德人,努力维持图书馆的日常运营,并努力维护他的各种与旧时伊拉克背道而驰的理念。在如此艰难的时刻,依然坚持尽力挽救文化事业。

  战乱期间,政府内贪污盛行。他3.4写道,“贪污是现金伊拉克社会及民众所面临的最主要威胁,其后果远比恐怖主义还要危险。”官僚化、流程长、贪污、推卸责任,这些政府的通病同样发生在战时的伊拉克。

  一位演员来找馆长希望借用剧场拍几部戏时,馆长统一让他免费试用剧场,并提供必要的设备。他们都认为,“在这种困难的时刻,设法使文化活动继续下去是十分重要的。”

  伊图有大量女性工作人员。在一个男性主导的社会中,伊图大力倡导女权。“伊拉克国家图书档案馆是伊拉克境内所有政府机构中,唯一一个个有女性员工组成社团的组织。”

  萨达姆时期,用人是以政治及种族为优先考量。而伊斯康德想改革。他不准在馆内挂政客或神职人员肖像,禁止员工说任何有关映射宗教拍戏冲突的笑话。员工升迁依据工作表现,而不依据其政治影响力或宗教背景,见坚决不向文化部部长妥协。“许多员工都把自己的工作当作逃离现实压迫的避难所。”

  “我们两人(伊斯康德和文化部部长)之间的冲突正反映了两种思想体系的冲突:第一种是强调传统,代表旧的伊拉克,第二种是主张现代化,代表新的伊拉克。”“如果我放弃自己这套人事升迁制度,伊拉克国家图书档案馆就不可能现代化。”

  他甚至公开批评文化部部长及其他政客没有尽到保护伊拉克遗产的责任,也未经上级批准就接受外国记者访问。“有时候我们的做法并不合法,但对我们有利,如果你一切按传统来,遵守法律,依照指示,你什么也做不了。”

  伊拉克、甚至整个中东,都需要伊斯康德这样的不沉迷于宗教冲突、种族冲突和权力角逐,而一心做实事的人。

  我一直好奇,在战乱时期,究竟有没有读者会去图书馆。毕竟,炮火、榴弹这些东西,听上去与图书馆是如此格格不入。他们就像世界的两极,一个惨烈而悲壮,一个平静而安详。

  馆长写道:3月读者人数是306人,4月安全状况更糟,但读者却增加到381人。虽说那几乎已经是一个容不下一张书桌的年代,甚至图书馆的玻璃也时常被击碎,但它依然开放,接待那300多个读者。看到这里不禁心生感动。虽然图书馆也躲避不了战争和袭击,但好歹,这里提供了一点点精神的力量。

  我在和平、安静的图书馆里,看着那个战火纷飞的图书馆的故事,想象着那些我从未曾见过的血肉横飞、爆炸不断的场面,感慨万千。我们所不曾经历过的,不代表从不存在。人类的共同命运,冥冥之中都连接在一起。保持一份关注,大概也算是尽到作为命运共同体的一份应尽的义务吧。

  7.29,伊拉克赢得了与沙特的足球比赛后,这压抑的国家出现了少有的生动的时刻。“所有人聚集在街上欢庆这场胜利,大家才不管戒不戒严,只想快乐地唱呀跳呀,摆脱一切枷锁,摆脱炸弹的阴影。整个伊拉克都在庆祝,不管是库尔德组人还是阿拉伯人,逊尼派还是什叶派,穆斯林还是基督徒,大家都团结起来。足球把大家团结起来,这是无能的政客所做不到的。”

  如今的伊拉克已经渐渐摆脱了战火,底格里斯河、幼发拉比河、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不再那么遥不可及。愿这一次,和平可以持久一点。

本文标题: 《烽火守书人》读后感精选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449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反内耗》经典读后感有感《企鹅手绣经典系列:爱玛》读后感10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