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到底能不能改变命运?

发布时间: 2019-12-20 16:55:0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20

读书能否改变命运并不是为什么要读书的全部理由,但读书肯定是可以改变命运的,而这种改变并不会全是因为学而优则仕,如果把学而优则仕当作读书的目的,不仅过于功利,而且太过狭隘了。其实当代国内研究历史的著名学者并不多,而葛剑雄算是一个吧,我在研究医易之源的过程中,就不得不向这些老师们学习,因为这是获

读书到底能不能改变命运?

  读书能否改变命运并不是为什么要读书的全部理由,但读书肯定是可以改变命运的,而这种改变并不会全是因为学而优则仕,如果把学而优则仕当作读书的目的,不仅过于功利,而且太过狭隘了。

  其实当代国内研究历史的著名学者并不多,而葛剑雄算是一个吧,我在研究医易之源的过程中,就不得不向这些老师们学习,因为这是获取历史知识的捷径,而对我影响最大史学家,是葛兆光教授,而葛兆光教授不仅姓葛,而且也是复旦的,当然葛兆光老师研究的是思想史。

  这里想起一个段子,说一个博士后找到以前的算命先生说,七年前找你问婚姻,你说两年后就能成婚,而到现在还是孤身一人。算命先生问,七年前你是什么文化程度?……正上大学。那么现在呢?……已读完博士两年了。算命先生说,这就是读书改变命运啊。

  这里不是在说段子,也不是讨论为什么读书,而是从命理学角度来分析一下,读书能否改变命运?读书要学会选择,而读书的目的,正是为了更好地作出选择,而命运恰好是不断出现在人生中的一道又一道选择题。

  前人以书而垂后,后人以书而识古。识古的目的是为了通今,用过往的知识和经验来处理现在的权衡与选择,即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而传承过往的知识和经验的就是书,是薪火相传,传承的是文明,是关怀,是良知,是期望……。

  “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

  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之!

  天垂象,即天之所为,需要观测它所呈现的吉凶祸福,有利的就迎合它,有害的就避开它,这样也就能得到上天的生养与庇护。

  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

  如果说知天之所为是为了获得知识,那么知人之所为就是为了经验,用别人的经验来补充自己的不足。

  知识和经验可以帮助自己趋吉而避凶,可以对自己的作为作出更快的权衡与更好的选择。

  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这就是目的,要活的最长,就只能做的最好,而要做的最好,就需要知识和经验,只有知识和经验才能帮助自己去权衡利弊而作出最优的选择。

  这就是为什么读书,为什么要读书的原因,知吉凶才能明进退。

  读书是一种行为,有所为是因为吉,有所不为是因为凶,吉凶的依据只能是自我的利益的损益。所以读书也会是一件很功利的事,这就是开卷有益。

  当然这种只为利而读书的观点,未免有失偏颇,因为个人之利与社会之义总是纠缠在一起的,这种叠加态总是需要分开才能说明白的,而一旦分开了,才发现更说不明白了,这也是义利之辨,辨了几千年,还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这就是辨证法的后遗症,人无法同时既看到书页的正面又看到书页的背面,总是要分开来读,我读的是正面而你读的是背面,虽然同是一页书,但彼此看到的却不同,这也就有了分歧。辨既是证的方法,也是争辨的原因。

  故曰莫若以明,就是站在书页的立场,正面背面无非是自身的两个面,这不就能同时看到了?只是你不是书,我也不是,所以需要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法。

  这个方法就是合二为一,所以老子说,辨者不善,善者不辨,因为叠加态的一,是混沌的,所以要一分为二,这样才可以被人看到,而人所看到的只是二中之一,是不全面的。辨也者,有不见也,就如那只生死叠加的猫,打开箱子你只能看到它的一个面,要么看到生,却一定看不到死,要么看到死,却一定看不到生的,总有看不到的一个面。而最重要的是这只猫在打开箱子以前,是生与死的叠加态,就好比书页本来就是正反两个面一样,而我却看到正面时,背面却从我的视界中消失了,并且你如果看到的是背面时,情形也会一样的。

  所以说凡事只有一个观点是不完善的,凡事没有一个统一的观点也是不完善的。这就是辨证法!

  头是不是被搅晕了?为利而读书,并没有错,只是不够全面,相反,为义而读书也没错,还是不够全面。

  正确的形式应该既要……又要……,就好比左右脚一样,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一条腿是站不稳的,两条腿同时迈步也是走不了路了。要立得稳,就要双脚踩在地面上,要行走,却又只能一只脚着地而交替。老子这个人之所以很伟大,就是他能看到人们熟视无睹的现象的本质,从最简单的事物中去发现最高深的道理。两条腿站立和走路用法是不同的,而走路是不能同时用的,只能是或左或右,但是无论是站还是立,都是要两腿都要用的。

  所以义与利的问题,还是两条腿的问题,人首先是一个自然人,自然人所作出的选择就是利,这就是所谓的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本能及选择。也就是说人的天性就是利己的,这没有什么不对,只是不够完善而已。因为同时人也是一个社会人,家国天下事,无非小家大家的区别,但都是家事,家要不要呢?这就是另一条腿的问题,是义。要利还是要义?同时都要就归于混沌了,立是立住了,可是走不了,这就引申出平衡和发展的问题,平衡才有稳定,但稳定却意味着失去发展,只要迈出一条腿,单腿支撑也就失去了平衡,但不迈出一条腿就没有发展了,这就有了一阴一阳之谓道,一左一右而交替,在发展中平衡,在平衡中发展。这也就有了阴阳因为相反,所以相成的至理,右可以纠正左倾,左又可以纠正右倾,在这种不断纠正的过程中而完成了行走,马哲将这表述为否定之否定。

  道不远人,就在你的举手投足之间,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真正的大道理,就在这些很容易也很简单的事物之中,正如万有引力藏在苹果落地这种小事里一样,只是日用而不知罢了。

  那些终极的理论,都应该是简单而又整洁的,因为它是每一个都会用到的东西,也会让每一个人都能理解和发现它。天道无亲才能惠及众生,它不是为少数人才存在的,而是所有人。

  读书是为了利还是为了义?孟子曾说,天下之学,不归杨则归墨。杨朱传承本于道家,但把道家倡导的自然天性,推到了不愿拔一毛而利天下的地步,这种极端的利己思想,与墨子所坚持的社会大义,要为了天下而勇于牺牲自己的思想,显然是水火不相容的。

  这不是对错问题,利字当头还是义字当先,无非是一个自然人与一个社会人各自所应该坚持的而已,只是人既是自然的,也是社会的,既要看到自己,也要看到大家,既要生存也要发展,这就是辨证法。

  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怎么办?义和利需要选择,如何选?这无非是两条腿走路,先迈左脚还是右脚的问题,而不应该是舍鱼而选熊掌,舍利而选义的问题,两条腿虽然对立,但不能因为对立而做取舍,而是既要又要的问题,这就是秩序,是如何行走的秩序。

  那么该先迈左脚还是右脚呢?这个不是随便定的,否则又会引起争论,就如义字当先还是利字当头?

  哲学思辨解决的问题都不是小问题,前面解决了义与利要两条腿走路,要交替而行,不能并脚跳(当然这个比喻有点不恰当,人也可以学青蛙跳着走路的,而这种同时并用的情形,在辨证法中是不能作到的),同时并用就只能站立,行走就不能同时并用,要交替而行。

  但交替就有了新的问题,谁先谁后?这本来并不是问题,就如昼夜谁先谁后,两脚谁先谁后,这在生活中是不用思虑也不会在乎的。而这些日用而不知的小事却是哲学研究的大事。

  就如义与利,何者为先?利字当先!这会引起墨家以及后来崛起的儒家的强烈不满了,社会大义怎么能排在个人小利之后呢?

  因为个人小利再小,体现出来的也是自然属性,自然属性理所当然比社会属性更有优先权。

  自然环境当然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充分必要条件,无论是存在形态的空间大小与时间长短,这都不是人类社会可以比拟的。就好比在别人的地盘上向别人讨生活,还不允许别人具有优先权,这不是霸道,而是太过狂妄自大了。

  义字当先体现出来的是社会性优先于自然性,不仅仅是无知无畏,更是无耻的。自然属性理所当然地具有天然的合理性,这也是人所必然要先迈出的第一步,利字理当先行!

  没人会对一个婴儿去讲什么社会大义的道理,这不是听懂听不懂的问题,而是需要不需要的问题,婴儿需要的就是利,没有利的支撑,他就无法生存,又拿什么去实现义呢?

  但这是否就意味着不需要义了呢?或者说利就是绝对的第一性呢?当然也不是这个样子的,绝对化的本身就违背了辨证法这一基本观点与方法,也违背了一切实在性事物的存在都是相对的这一基本的客观事实。

  万物负阴而抱阳,一阴一阳之谓道。人要学会走路,就得掌握两脚交替支撑和迈步的技巧,一条腿不仅立不稳,更走不了的。人与社会的义与利也只能如此,义利交替而行,不仅要立得住脚,还要迈的开步。

  义和利是阴阳的一种表现,义者为阳,利者为阴,二者本就混而为一,只是有了对称性的破缺,而有了或阴或阳的分化,这既是自然生成法则,也是思维生成定式,天下万物莫不本于此,故天下万事亦当本于此。

  道生一,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道,

  道是零,零是虚无的存在,

  这里不能说零指称的对象不存在,而是一种虚无的存在。举个例子,森林和树木,森林就是树木集合,而树木才是实有的存在,而森林就是虚无的存在。这就是名所指称的对象既可以是实指,也可以是虚指,而对于集合的命名皆为虚指,比如人类,宇宙,世界等等。

  也就是说道首先是一个集合性概念,是虚指而不是实指。

  那么这个道所虚指的集合应该是什么呢?当然是宇宙,一个全体性的时间与空间的集合。即天地四方为宇,往古来今为宙,包含了所有的时空,这也包括了未来的存在。这是一个唯一的,可以包容一切的,独立存在的总集。

  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是实在的,而实在性是可以观测的根据,也是观测的内容。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句话有好几层意思,这里先讲一层,即个体与集合的生成关系,实有是虚无的存在根据,就如树木与森林,个人与社会,万物与宇宙的关系,集合都是建立在元素的基础之上的,它包含了内在所有的元素,而它所研究与表达的也不在是个体的性质与行为,而是集合的整体性质与集体行为。而这种集合性质与行为,人们习惯称之为规律,是该集合内的所有个体的共性与运动变化的规则与节律。

  道所指称的集合,正是宇宙,是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万事万物的总集。它是独立存在的,所以不存在着外来的影响,也没有与外界进行交换的可能,因此就不可能有所改变,它的运行也就没有尽头,而是永恒。

  世界是永恒的,也是唯一的!

  没有平行世界的存在,如果有就不再是独立与永恒的。它也不会有涨落,涨落的只能是总集之中的子集。

  为什么要读书?当然是为了利和义。

  又该读什么书?当然一是可以立得住脚的书,二是目前最需要的书。

  又该如何读书?当然是得言而忘书,得象而忘言,得意而忘象。

  为什么要分义和利,为什么会是为义利而读书?立得住脚的书又该是什么样子?目前最需要的书又该如何确定?

  立不立得住脚,首先就要找到立脚点,即立场。立场合不合理就是该读什么样的书的首要选择标准。

  所以才要讨论宇宙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来作出选择才可能完全立得住脚。

  就如为利而读书还是为义而读书,先要解决的就是义与利的关系问题。而要解决利与义的关系问题,就得从生成论与方法论的角度来解析,而所选择的立场就只能是宇宙这一总集,老子称之为道。

  而这里也就不得不交待一下道的内涵。

  世界本该是什么样子的?这自然只能一从集合性质与行为来推定,而这种推定也自然是以观测为基础的,是需要用观测来证实的。

  利是合符自己需求的,义是合符社会需求的,二者所体现的自然性与社会性,应该是可以满足集合内在所有成员的共同需求的,自然性是优先于社会性的,这个自然性却不是指个性,而是集体性,是个性的共性表达。这才是选择所必须坚持的立场。

  并不是所有的书都是值得读的,立场都错了的书是站不住脚的,读这样的书不仅无益,而是有害的。更不用说用这样的立场来选择生活,那更是要交学费的。

  理清义与利,至少可以让人知道该读什么书,该先读什么书,自然性所指称的自然科学的书,理所当然地具有优先性,天然的合理性也意味着生存的合理性,利己才是人人都必需迈出的第一步,读书当然也不能例外。

  当然这里的利己的选择依据,是自然世界的共性,而不是个性。而只有共性才是完全利己的,因为共性才没有排他性,而个性却是排他而存在的。排他性可以保障自己的利益,但同时也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损害到他人的利益,而相对于他人而言,这就是不利己的,他的自然性需求也就不能被满足。所以利己性是共性,没有排他性的。而要明确共性,就要从自然集合去分析,而自然最大的集合就是道。天下再大也大不过一个道字。

  道是虚无的,但也是必然存在的,你可以想像得到它,甚至可以观察到它的模糊了的影像,就如你可以看到整个森林一样,但那只是模糊了每一棵树的集合影像,而实实在在存在着的仍然是每一棵树。

  每一个人都是可以观测到的实在个体,而人类却只能被想像出来,这并没有人会认为人类是不存在的,宇宙仍然是一种想像,能被观测到的仍旧是每一个实实在在的微粒以至于星球。

  道的存在也是一样的,它之所以为世人所接受,就是世人都可以想像到它的存在,而没有排他性。

  无有才能入无间。虚无的存在才能贯穿一切实体的存在,而将这样的一个事实提练为哲理,并广泛地进行推广应用的人,就是老子,所以老子才是真正的圣人。

  道之数为零,首先是一个宇宙集合的虚无概念,其次就是数学中的坐标参照原点概念。

  认识离不开参照系,反映在数学中,就有了坐标参照系。而参照系的原点都习惯标记为零,原点是纵横坐标轴的交点,是叠加态的存在,而数学上一般认为原点所对应的实物是不存在的。而圣人却从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参照原点中找到了道的第二层意义。

  但参照原点和宇宙集合显然不是同一个概念,为什么都可以用零来表示呢?又该如何区分呢?

  参照原点是混沌未分的叠加态,现代习惯标记为(0,0),不过这种标记只有了一层区分意思,从0到(0,0)无非是0的一分为二,它表达了坐标法的一分为二的辨证,但这集合和原点的区别却难以表示出来,更重要的宇宙生成论也少了一种递进的逻辑关系了。

  原点的原始记法应该是这样的,(0,1)!

  当然这会让人联想到计算机的逻辑算符,很自然地想到阴与阳的逻辑符号。0是阳,1是阴,道是用0可以表示的宇宙集合,而参照原点却是0和1的叠加,它是道/无的缩影(0),是万物/有的开始(1)。也就是说这个太极点既不全是虚拟的,也不全是实有的,既是集合的投影,又是个体生成的开始,它是阴阳一体的叠加形态,是无中之有,有中之无。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反应天下万物归于有,有归于无。

  从0态到(0,1)叠加态再到一分为二的0,1辨证态,这不仅是宇宙生成的第一步,也是逻辑思维的第一步。

  就如粒子加速器从真空中可以创造出一对正反粒子一样,而正反粒子又可以湮灭为一束能量,这个过程是可逆的,传统思维是从道之0到万物之1,从集合到个体,从系统到元素,从虚有到实有而渐进的。

  而现代自然科学却是一个相反的过程,从实有到虚有,正一步一步接近着宇宙的真相。比如量子的波粒二重性,又比如量子纠缠与量子退相干,如果把粒子视作1,波视作0,1是实有,因此可以被观测,0是虚有,因此不能被观测,这个命题的逆命题呢?是不是该这样表述,观测到的是1,未观测到的是0。又观测到的是粒子,未观测到的是波。这和双缝干涉试验是完全一致的。

  正向分析,粒子可以从无到有,从虚到实,虚无是难以被直接观测到的,而观测到的都是实有。但逆向归纳却出现了难以令人接受的推论,实有的存在是因为观测这一行为的存在,如果你没有观测,就没有存在。这就是哥本哈根解释。

  正向的逻辑关系与推断是没有问题的,并且人人都可以理解,就如无中生有地生成了一对粒子,但逆向却出现了这么一个悖论,宇宙是观测不到的,所以它并不存在。这就如同说人类是不存在的一样。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一个逻辑悖论呢?因为有了时间的存在。时间概念的定义,至今也没有一个准确的表述,哲学上的时间概念还是自然科学中的时间概念,都还没能触及到时间的本质。

  比如时间是万物存在的形式,这种说法和没说显然没有多少区别。时间是万物变化的过程,这个说法就基本接近了时间的真相了,就比如现代的原子钟,用来定义时间的是原子的衰变过程,但这仍只是停留于形象思维的层面,那么哲学层面的定义又该是怎么样的呢?

  时间是万物空间对称性破缺的渐进过程。

  这又可继续回到前面的话题了,道是0是完全对称的,因为0没有正负或者说0的正负还是0,这就是彼是莫得其偶,正看负看它还是一个,没有分成两个不同样的,那么原点呢?就有点区别了,从时间上看它是0,是万物的生成起点,从空间上看,它又是1,是集合中的一个点,对应是与万物同类的一个个体,而不是集合。也就是说它不同于万物的是它是一个虚点而不是实点,它不同于道的是它是一个点而不是圆,圆是集合而点是万物,虚点是万物的开始,称太极点。

  而参照原点的一分为二,也就有了三层划分意义了。

  1)纵横坐标轴,即两仪,这里称之为直角对称,或者是内在本质阴阳矛盾。

  2)轴对称,即正负对称,包括左右对称,上下对称。这里称之为轴对称,或者是外在形式的阴阳矛盾。

  3)圆方对称,即分形与整形的自相似对称,即集合与个体的结构联系阴阳矛盾。

  这又与时间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有,古人就是用这个圆坐标参照系来定天下万事万物的,时空也不例外。

  时空也是一对直角对称的阴阳矛盾。首先,时空是一体的,二者是直角对称的依存关系,而不是轴对称的互斥关系,也就是说凡是直角对称关系都是内在的本质性关系,即内秉。这种关系比形式与结构会要高级,就如抽象来源于形象的升华一样。其次更基本,没有直角坐标,就没有结构对称,更谈不上轴对称了,这就是本质比形式及其联系更为基本。再次就是更稳定,无论转动还是平移坐标,这种对称性质都会保持完全一致。直角对称的不变性对应的是自然律的守恒性。而结构可以变,形式也可以变,但两仪却不会变,这就是以不变应万变。

  时间与空间也是万物的两仪,并且是一体的,是内秉属性而不是外在形式!

  空间是运动的空间,时间是变化的时间,运动是能量的属性,变化是物质的属性。

  空间与运动仍然是内秉属性与外在形式的阴阳关系,有空间才能有运动,而能运动也可以推定出空间的存在。当然时间与变化也是这样一个关系。

  那么运动和变化呢?当然还是一对阴阳关系,运动是万物外在的存在形式,变化是万物内在的存在形式,而这又是一对内与外的结构关系。空间与时间自然也是内外结构形式的关系了。

  也就是说万物的存在是需要运动与变化的,而运动与变化就有了存在的空间和时间。而空间与时间的存在可再次推断出万物的本质属性即能量与物质。这个推论过程正是从形式到本质的层层推进,形式是实在的可以观测到的,而本质只能依靠推定,这与宇宙集合概念的形成一样,虽然只能推定,但这并不会影响它的真实性。

  而集合概念与内秉概念,同样是可以分为一对阴阳属性,集合为阳而个体为阴,能量为阳而物质为阴。这又是依据什么原则来划分的?这两者可有点风马牛不相及了。

  运动与变化,时间与空间,这两对关系就很密切了吧,运动为阳而变化为阴,那么时间与空间的阴阳属性呢?是不是应该空间为阳时间为阴呢?答案恰恰相反,空间为阴而时间为阳。因为时空与运动变化已构成了一对阳阴矛盾关系,只能是一正一反了。而物质为阴能量为阳,与时空阴阳属性再次又出现了矛盾。

  为什么要这样划分呢?因为共性,而这一共性又是什么呢?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有无就是阴阳的共性。

  有指称的是可观测性,也就是实有的存在,无指称的是可推定性,也就是虚无的存在。无是真实存在的,但人类无法直接观测到,只能依靠观测到的有去推定无的存在。

  阳的共性就是无,阴的共性就是有,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即有是无的根,无是有的用。

  有是无的存在基础或者说是载体,无是有的能动作用,比如能量是无,物质是有,能量只能依附于物质而存在,而不能脱离物质而单独存在,又比如意识(神)与人体(形)的关系,人体是有,意识是无,意识只能依附于人体而存在,而不能脱离人体而单独存在……,所有构成阴阳关系的矛盾都会如此,即便是形式矛盾,如正反粒子对,它们是伴生的,同生同灭而相互纠缠。

  阴阳就是一分为二,是辨,是自然规律也是思维规则。

本文标题: 读书到底能不能改变命运?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0777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被冷落,未必是一种抱憾人到中年,脸皮要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