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走过6年读后感(《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

发布时间: 2024-03-22 05:54:0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8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我帮...

陪孩子走过6年读后感(《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范文(通用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1

  刚一开学,我就动员办公室的几个老师一起买了好几本关于教育的书籍。给自己规定的是每月至少读一本书,现在细细想来,自己还算超额完成计划。其中刘称莲老师写的《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书很合我的口味,刘老师对孩子的精心照顾、睿智用心深深打动了我。读的过程,细细地与我的教育观作了比较,哪些我也是这样做的,哪些是我可以借鉴的。读完之后,随即又买了几本,让它真实有效的在家长的人群中传读开来,毕竟孩子的成长需要我们大家的陪伴。这本书的封面特别雅致,一个可爱的孩子在一位母亲的陪伴下,悠然的漫步在郁郁葱葱的路上。虽然是两位远去的背影,但是温馨的画面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和无比的幸福。《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书一共分为六个部分,刘老师分别从生活、阅读、学习、品格、心理、沟通六个方面,通过具体事例讲述了自己陪女儿的成长历程。我就以下两个方面来对照自己是如何陪学生一起成长的。

  阅读篇——泡在书海里

  刘老师讲到“父母为孩子创造的是阅读的氛围,孩子就可能喜欢上阅读。对于阅读,家长要做的就是:一是让孩子有书读,二要让孩子读到书。‘有书读’就是要有适合孩子阅读的书;‘读到书’,就是要让孩子能够接触到书。”

  想想我们班的学生阅读从一年级入学就开始渗透了,后来学过拼音之后,许多孩子从撕不烂的小图画,小漫画到精美的小故事,从优秀的童话故事到《寓言故事》《成语故事》,从《儿童百科全书》到《中华五千年》,读书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由刚开始的我读他们听到现在很多孩子都可以向大家说出自己最近读书的收获。很多次看到班级的书在旁边凌乱的放着,心里虽然叹息这群孩子怎么还没有整理的习惯,但是心底却是欣喜的,假如每天书柜都是整整齐齐,无人理睬,那不就傻眼了么?想到这些,安排两个学生再次整理一下,顺势在引导下次我们擦亮眼睛看谁能把书放得整齐,随着借书秩序越来越规范,书柜也越来越来整齐了,丢书的现象也消失了。相信越来越多的知识和好的习惯也在他们的脑海里积累着。

  学习篇——学习是一颗糖

  刘老师讲到“小学生喜欢学习的前提就是热爱学校、热爱老师、热爱同学并对学习充满兴趣,只有这样,他才会对学习充满热情并不断的成长进步。所以没有必要刻意在孩子学习上花太多心思,而想办法让孩子爱上学校爱上学习。”

  对待这一届的孩子,说真的宽容了许多许多:

  1、原来书不会背的不许回家,现在变成了不会背的鼓励他多读几遍再加上还要复习就行了。

  2、原来作业交不齐影响第一节上课情绪,现在第一节上课之前不问交作业情况。下课后没完成的补一补就可以了。

  3、原来孩子写字不认真的有撕掉重写现象,现在写不好的,放学后我会找出与他写字水平相当的进行书写比赛,结果一个比一个写得认真,看着自己书写的作品,脸上不禁露出了既羞涩又甜蜜的笑容,当然也得到了大家对他们的肯定,随后让他们把自己的作品贴在自己的家的书桌上,警示自己以后要照着这样的字体去完成功课。每次比赛活动都有效果,还能坚持一段时间。唉,慢慢来吧。

  是啊!只有让孩子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他才会和你合作,才会快乐专注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尤其是低年级,我们不能给孩子太多的负担和压力,只希望能在我们的帮助下给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惯即可。

  这本书,让我对自己的某些教育思路有了坚定的认识,感受到了陪伴也是一种爱,我们做父母的做老师的要学会将深沉的爱化为耐心、温暖、智慧的守候,静下心来陪伴孩子,全身心的爱护孩子,耐心陪伴,静待花开!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2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育儿方面的书也看过不少,但我最喜欢的是刘称莲老师的《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书我前天又看了一次,真是屡看不厌。书中以刘老师的亲身经历,从生活、学习、阅读、品格、心理、沟通6个方面详细列举了很多育儿的方法和故事,真实又实用,读后让人收获颇丰。这次我就从学习、阅读、沟通三个方面聊一些我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在学习篇里,刘老师提出“兴趣班的选择要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这点我特别赞同并深有体会。我是在女儿四年级的时候看到这本书的,四年级之前我给她报过四个兴趣班,先后是舞蹈、美术、游泳和电子琴,与其说“兴趣班”不如说“课外班”恰当些,因为这些班除了“美术”是她喜欢的,其它三个兴趣班都是我为了不让她输在起跑线上强加给她的,特别是电子琴,钱花了不少也没学到什么实质性的东西,最后她痛苦的对我说“妈妈,我压根就不喜欢电子琴,我也没这天赋,就别再折磨我了,放过我吧”!最后我果断放弃了。

  而她喜欢的“美术”到现在还坚持着,每次去上课都很高兴,因为喜欢,所以进步也快,尤其儿童画方面,已经画得特别好了!

  所以对于兴趣班的选择,我很赞同刘老师说的两个原则:

  第一,要尊重孩子的兴趣;

  第二,要尊重孩子的天分。二者缺一都很难学好。

  在阅读篇里,刘老师说:“父母为孩子创造的是阅读的氛围,孩子就可能喜欢上阅读;父母为孩子创造的是看电视的氛围,孩子就可能喜欢看电视。”对这句话我感同身受。从二宝4个月,我就开始给他读各种绘本,一直坚持到现在。所以他的语言发育的比较早,一岁半的时候,所有的话都会说了,现在两岁八个月,经常会恰如其分的用些成语。

  从二宝会走路开始,我就在家里的各个角落放上书,好让他能随时拿到书,看到书,所以现在他每天都会静静地看上几本书,每次都能坚持一个小时左右。有一次我有急事,就把他暂时放在了邻居艳艳家,忙完去接他的时候,艳艳开门就说:“你儿子懂的可真多呀,会讲那么多故事,说话还会用成语,你怎么教的?我儿子每天净吵着看电视,不让他看就闹。”我说我家8年都没电视了,客厅里放的最多的就是书,每晚都坚持给他读绘本。她说“天哪,不看电视,那怎么受得了,我给他也读过绘本,可就是坚持不下去!”我知道我解决不了她的.问题,然后谢过,接上孩子回家了。是啊,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在孩子眼里父母就是自己的标杆,大人都不能自我管制和约束,谈何要求孩子呢!在沟通篇里,有一节是讲关于学生给老师送礼物的。有孩子读书的父母都知道,每逢过年过节,尤其是“教师节”,孩子们都会送些小礼物给老师,以此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恩,很多家长也支持孩子们这么做。

  我的女儿一直也是这么做的,她送给老师的有时是一个苹果,有时是一束鲜花,去年教师节的时候,女儿自己做了一只呆萌的小兔子送给了老师,结果晚上老师在朋友圈里还晒了她的礼物,评论里加了一句“我喜欢这个小呆萌,谢谢宝贝儿”,女儿看到后兴奋了好久。

  可是第二天女儿放学回到家却对我说:“妈妈,妈妈,告诉你个秘密,今天我去老师办公室的时候,她正在打电话,我听她说“回头我把票给你的儿子,让他给你带回去,以后不要再送这种礼物了,你的心意我领了,即使你不送礼物我也会好好教育他的!”然后把电话就挂了,看着挺生气的。妈妈,你说是不是有人送了太贵的礼物给老师呀?”我说:“也许吧,不过你不能在班里说这件事哦!”女儿答应着回房了。

  这件事我一直记在心里,至于该怎样给老师送礼物,我比较赞同刘称莲老师的观点:“作为学生和家长,尊敬老师是应该的。不过家长应该本着尊敬老师、感谢老师、爱戴老师的宗旨去准备礼物,应该传达出父母和孩子真正的心声,而不应该有任何功利目的,也不应该以贵贱来衡量礼物的价值。

  如果我们这样做了,孩子就会懂得,对老师真正的感恩并不体现在教师节礼物的贵重上,而应体现在每一个对老师充满感情的日子里,而教师节,则只是一个表达感恩之心的好机会罢了!”

  我个人认为:不管是教师节,还是其它节日,给老师送礼物时,都应该遵循这个宗旨。礼物是轻的,但孩子们对老师的情义是重的,这才是最重要的!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3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书很合我的口味,刘称莲老师的很多做法值得我学习。

  其中让我感受深刻的是学习篇——学习是一颗糖,这一部分的第二篇:寻找孩子喜欢上学的“吸铁石”。文中说道,小学生喜欢学习的前提就是热爱学校,热爱老师,热爱同学,并对学习充满兴趣,只有这样,他才会对学习充满热情并不断地成长进步。所以没有必要刻意在孩子的学习上花太多的心思,而是想办法让孩子爱上学校,爱上学习,让孩子渴望和小伙伴交往,孩子有几个好朋友,就如同有了几块孩子上学的“吸铁石”,让孩子期盼和老师见面,想方设法让孩子喜欢上每一位老师,从内心崇敬老师,孩子才会爱上老师的课程,并努力学习。让孩子的好奇心得到呵护,“副科”同样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动力,让孩子觉得学习是生动有趣的,从而爱上学习。让孩子的成就感得到满足,不断的夸奖和鼓励孩子,满足孩子的成就感,让孩子越来越自信,而自信又是孩子做事情成功的基础。作者的实践处处绽放着独特而有效、用心而无痕的教育智慧。

  作为老师,我从中可借鉴的非常多,如何能将自己的课上的生动有趣;如何能做一位有魅力的老师去吸引我的学生;如何让学生爱上学校、喜欢上学;这是我需要思考和学习的。

  小学是孩子成长的重要起点,这六年可能会影响他人生后面的六十年。孩子的成长是自然且独特的,作为孩子的小学教师,我们需要给孩子更多的引领,这就需要我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不断的创新,用自己的爱和智慧同家长朋友一起为孩子引航,静静等待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4

  前两天读了《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书。感觉特别好,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强,非常贴近孩子的实际,是一本很好的家教指导丛书。现在社会上好多书只有理论缺乏可操作的方法,这本书不同,我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读了一半就把它推荐给了家长,我想家长朋友们读后或许与我有同感。现把自己感触较深的片段推荐给大家,与大家共勉。

  说说实用性。比如阅读篇中说到,书要放在家里最容易拿到的位置,沙发、茶几、甚至地上等等。读完这部分,她读到这一方法我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原来书还可以这样读,特别是放到地上的阅读方法,恐怕大家都不会这样去做。看来要使孩子爱上读书,我们做家长的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再比如:学习篇中讲到的“专时专用”就是“专注力”的培养,这是很好的教育方法,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息息相通,有的习惯的培养的确是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培养的,而非一定等到学习的时候培养。培养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对家长的一种考验。

  说说可操作性。这里的很多方法可以拿来即用,比如:与孩子一起写“下水文”,增进家庭沟通的“家庭邮筒”,“契约条款”,特别是爸爸的“特别欢迎仪式”,都让我深受感触。以及后面,为了给孩子改掉粗心大意坏习惯而建立的“错题本”,还有收集孩子成长的笔记等等。这些我们都可以用在自己孩子身上,用在自己家庭里。

  我感触很深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读完这写后,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一个成功孩子的背会一定有一个成功的父母,一个有心的父母,一个能理解孩子的父母,一个愿为孩子付出的父母。不懂得孩子,就培养不好孩子!爱孩子是一种本能,但是如何去爱,却是一门伟大的学问!她说的这一切的一切都看似简单,却难在坚持和有心!

  推荐大家看看《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书吧,它可以使你认识一位了不起的朋友!它可以帮你分担育儿路上的忧愁!它可以指导在育儿路上怎样去解决一些现实的困难,它也可以鼓励你在育儿路上勇往直前!它更可以用人格魅力影响你!影响你的家庭!改变你的孩子,改变你的家庭!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5

  首先非常感谢相约群,感谢乐爸,感谢群里的管理员,给我一个试读《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的机会!

  周六下午,南方的天气也开始微微转凉了,彼时我正喝着龙井茶,随便翻看着《知道点。中国文学》。突然接到快递电话,要下楼取件。当我牵着女儿的小手一起下去时,还以为又是孩子的样刊。谁知一打开包裹,竟是我的试读书《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

  我马上放下正在看的《知道点。中国文学》,捧着新书读起来。书的封面非常清晰。一条郁郁葱葱的道路上,一个母亲和自己的孩子正在前行中,透过背影,似乎看到了那浓浓的母爱和听到了一路亲切的呢喃。

  我已经很多年看书就纯粹看书,都不爱拿支笔画重点了,但是当我看到这本书的名字 和这无比温馨的封面图画,我竟不由自主的拿起铅笔,准备好好来做阅读记号。这种感觉久违了,从大学毕业后似乎都忘记这么做了。

  翻开封面,看到目录,这个不一样的目录。出书共分为六个篇章。

  首先是生活篇:刘老师(此书作者刘称莲,我简称刘老师)说玩物不一定丧志,尤其是说到家庭日,说到孩子要去亲近大自然,我一一对照自己的所作所为。刘老师说在周日不给孩子学习任何东西,就是要出去亲近大自然,和同伴一起玩,我自己也一直是这么做的。但是我看到老师说的“一个月才完成的拼图”。我不禁脸红了,我一直批评孩子没有耐心,做一件事都是坚持一下就放弃了,可是孩子从小到现在,我基本没有陪着孩子认真拼过图,更不用说拼一个月了。孩子他爸更是小孩经常弄彩泥,弄得地板脏,于是他几乎禁止孩子玩彩泥,更不用说大人陪着孩子一起做手工,做拼图,玩彩泥。我深感惭愧!感谢此书让我意识到自己在这方面做得不好,需要改进。

  阅读篇

  刘老师说父母为孩子创造的阅读氛围,孩子就可能喜欢阅读。要让孩子有书读,读到书。刘老师提倡经常带着孩子去书店,这一点我觉得我做得还可以,但是在反复阅读工具书上,我需要继续鼓励孩子。我旁边有朋友在笑自己的孩子为何反复看同一本书,并觉得奇怪时,我都有跟朋友解释这是正常现象。

  学习篇

  刘老师说学习是一颗糖,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比喻,觉得非常新鲜,也非常准确。的确要想孩子热爱学习,首先孩子必须热爱学校,热爱自己的老师。家长要去寻找孩子喜欢上学的“吸铁石”,还有刘老师独特的方法,去应对错题,我觉得这非常有启发性。平时我也喜欢把孩子的错题集中记录在一个本子里,这样需要复习时,先把平时出错的题先巩固。

  品格篇

  刘老师提醒家长想要孩子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首先必须是尊重和孝顺长辈,维护和爱惜班集体荣誉的小学生,我觉得这点很重要。有些家长往往忽视了,只在乎成绩,而忽略了对孩子品德素质的培养,那么得不偿失。从小就要教给孩子一定的技能,以防孩子将来变成“啃老族”和“白眼狼”。

  心理篇

  让天使自己飞翔。刘老师提倡家长要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成长。要相信孩子自己的能量,他们完全有能力照顾好自己。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亲子沟通需要心的交流。和孩子做有效的交流,有效的交流必须注意方法。这一点非常重要。

  沟通篇

  刘老师家用邮筒和“BBS”和孩子交流,让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重视和爱,这样孩子也会重视和爱自己,唯有这样孩子才能找到自信,而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首先的必要的前提。

  读到这本书,我好像找到了一本做个合格的小学生妈妈的教材,于是一口气就把整本书读完了,并且计划反复看。非常感谢刘老师把自己如此宝贵的经验和大家分享,让我们在育儿的路上有准备,有计划,一路走下去,会轻松不少!

  刘老师整本书都是用质朴而细腻的文笔,通过一个个小小的故事,让人感受到陪伴也是爱,让人感受到教育需要智慧,需要耐力,并且需要阳光和开放的心态。孩子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所以不要因为自己的虚荣心而一味地要求孩子和别人攀比。做家长的必须要有耐心,让孩子在各个方面把基础打扎实了,慢慢等待孩子成长,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6

  说实话,我很少读国内的各种育儿圣经,觉得绝大部分都是空洞的理论或者过分强调学习的技巧性,然而最近学校老师推荐的这本《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却是一本拿起就放不下的好书,作者刘称莲老师用一位母亲温柔细致的笔触,从生活、阅读、学习、品格、心理、沟通这六方面,通过女儿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个小事例讲述了自己陪伴女儿的成长历程,字里行间充满的是浓浓的父母之爱和睿智用心。在刘老师女儿成长的道路上,我看到的不止是孩子的进步,更多的是父母的陪伴和引导,一家三口并肩行走的温馨足迹。

  我们家也是对孩子的教育比较用心的,在读书的过程中也不时把自己的育儿观跟书中对比,很庆幸大部分的观念都跟作者不谋而合,针对小学阶段的学习引导,则书中有些观念是可以借鉴的。

  无论是《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还是我们家的育儿观,都可以总结为“尊重、陪伴、引导,见证孩子一路成长”。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家长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权利,耐心倾听孩子的声音,跟孩子平等地沟通,尊重孩子的身心发育阶段和特点,而不是用所谓的家长权威居高临下地教育。我相信,只有得到了充分的尊重,才能发展为自尊、自信、平和、友善的孩子。而孩子的所有发展,都建立于此。

  刘老师的这本书里,我们也不难发现,他们并没有“教”孩子多少,而是在父母的言传身教和默默的陪伴中,孩子自然而然就养成了良好的品德和习惯。家长不是教育者,而是陪伴者和引导者,要允许孩子用自己的方式长大,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引导,而不是把家长的意志强加于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和时间,“孩子的进步似乎是自然而然且无法阻挡的一个过程,家长只要用全心的爱去陪伴,并静静地等待和欣赏就已足够。”

  家庭教育观念基本一致的前提下,看刘称莲老师的《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很多时候都不禁会心微笑,同样的“游戏时间”和“家庭日”,女儿上小学前赠她的寄语和“要求”—认真地学、开心地玩,二者同样重要,探索大自然的美丽神奇;润物细无声式的阅读习惯培养,给孩子打开一扇广泛阅读的门,通过各类书籍了解整个世界而不仅局限在童话、公主之类孩童主题;从归纳整理自己的玩具书籍开始培养孩子必要的生活和学习技能,教会孩子钱从哪里来,怎么支配自己的零花钱;获得知识比分数更重要,错题不可怕,每修改一道错题就是一次进步,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跟孩子随时保持平等顺畅的沟通……

  教育没有点金术,成功亦没有标准,“健康、善良、快乐”,这是我们对采葳生命之初的期望,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就是教育的成功;内心的安宁平和,就是幸福的本源。我们只愿陪着我们的孩子,见证她一路成长,绽放生命的美好。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7

  在申请这本书之前,我就已经从很多优秀的家长那里得到了许多关于这本书推荐,所以自己对刘称莲老师的这本书很是向往,感谢感谢喆妈公益阅读使我有幸阅读这本《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

  这本书共分生活篇,阅读篇、学习篇、品格篇、心理篇、沟通篇六大部分。刘老师用质朴而细腻的笔触,重温了女儿小学成长的点点足迹,让我这也陪女儿马上就要度过六年小学生活的妈妈感触颇多。

  生活篇。刘老师说玩物不一定丧志,在玩的过程中,孩子轻轻松松地学到了课堂上不可能学到的知识。尤其是说到家庭日,说到孩子要去亲近大自然。对此我想我们努力也给了洋洋精彩的户外活动,只要洋爸在家,他总会在周末带上洋洋去郊外、植物园游玩。每个假期我们都会选择到外地旅游,我们也跟刘老师一家一样,在青岛欣赏到海上日出,那喷薄的日出不只让孩子感到心灵的震撼,就是我们这些大人也为些感叹大自然的伟大力量。

  刘老师说在周日不给孩子学习任何东西,这一点我们可能没有做到,有点小遗憾,因为很多时候我们还是怕孩子伤不起。不过好在孩子并没有因此埋怨过我们,毕竟她在这种学习中找到过好的朋友,结识了好的老师,也提高了学习的成绩,自己认为还是利大于弊的!

  刘老师说要带着孩子养殖与种植,体验生命的神奇。我们也曾带着洋洋来观察动植物。因为过敏,我们喜欢动物,但只养过小鱼;我们喜欢植物,家里却只有吊兰。小鱼我们家养了一缸又一缸,送朋友,送亲戚。每一次小小鱼儿的诞生都是被洋洋发现,但真正伺候“月子”却要靠我们两位“高级月嫂”了。

  阅读篇。刘老师说父母为孩子创造的阅读氛围,孩子就可能喜欢阅读。要让孩子有书读,读到书。刘老师提倡经常带着孩子去书店,这些我们肯定能够做到。洋洋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喜欢阅读,还没有真正认字时,每晚睡前都能自己翻书近半小时,但是在读报这方面我起得模范作用不好,因为我不太关注时事新闻。洋爸带着孩子看新闻时,还总被我以各种借口调台了。今年还是洋洋当上了晚报小记者,我们才开始订晚报。不过我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现在每天中午我们都听新闻广播,让孩子尽量接触时事,追踪新闻热点。

  学习篇。刘老师说孩子喜欢学习的前提是必须热爱学校,热爱自己的老师,热爱同学并对学习充满兴趣。这一点洋洋并没有让我费多少心思来引导她,她的学习兴趣一直很深厚。

  刘老师说学习习惯的培养要趁早,可能我们没有像老师这么用心。洋洋的很多习惯并不好,现在我们努力调整,真得很困难。比如早睡早起,比如专时专用,还有每天的预习和复习,阶段性的小结、这些学习习惯都是在老师的强制下洋洋才会做,很少形成自己的自主学习习惯。看来我们还要努力引导洋洋在这方面努力形成自己的主动学习习惯。

  品格篇刘老师提醒家长想要孩子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首先必须是尊重和孝顺长辈,维护和爱惜班集体荣誉的小学生,我觉得这点很重要。刘老师还提醒我们要做一个不随便丢弃东西的小女孩,这一点洋洋要格外关注呀。因为她是一个典型的丢三落四的小马虎。对于钱,首先可能我们也不是很宽松的家庭,再次我们让洋洋自己管理她的稿费,所以这样洋洋也知道不能乱花钱!

  心理篇。让天使自己飞翔。刘老师提倡家长要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成长。要相信孩子自己的能量,他们完全有能力照顾好自己。这一点可能我们做得不可以,因为没有过多的时间来陪伴洋洋上下学,很多时候都是她自己去努力。这一点她的能力可能比很多同学要好得多。刘老师说要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和机会,这一点我们也努力做到了,六年级虽然很关键,但我们还是尊重孩子的选择没有让她再上作文与阅读班。

  沟通篇 刘老师家用邮筒和“BBS”和孩子交流,让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重视和爱,这样孩子也会重视和爱自己。我们家里是通过小纸条来进行爱的沟通。这个篇章里我很欣赏那个“契约约束”,这种方式不仅能让孩子学会规则,还让孩子真正体会了家庭平等。很值得我们借鉴。

  整个读书的过程,我不停地在对照自己的行为,与刘老师比我觉得自己真不能算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妈妈,应当努力改进的地方还很多,非常感谢刘老师把自己如此宝贵的经验与我们大家分享,让我们在小学的最后一个学期还有机会努力,为初中,乃至高中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何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

你好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育儿方面的书也看过不少,但我最喜欢的是刘称莲老师的《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书我前天又看了一次,真是屡看不厌。书中以刘老师的亲身经历,从生活、学习、阅读、品格、心理、沟通6个方面详细列举了很多育儿的方法和故事,真实又实用,读后让人收获颇丰。这次我就从学习、阅读、沟通三个方面聊一些我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在学习篇里,刘老师提出“兴趣班的选择要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这点我特别赞同并深有体会。我是在女儿四年级的时候看到这本书的,四年级之前我给她报过四个兴趣班,先后是舞蹈、美术、游泳和电子琴,与其说“兴趣班”不如说“课外班”恰当些,因为这些班除了“美术”是她喜欢的,其它三个兴趣班都是我为了不让她输在起跑线上强加给她的,特别是电子琴,钱花了不少也没学到什么实质性的东西,最后她痛苦的对我说“妈妈,我压根就不喜欢电子琴,我也没这天赋,就别再折磨我了,放过我吧”!最后我果断放弃了。而她喜欢的“美术”到现在还坚持着,每次去上课都很高兴,因为喜欢,所以进步也快,尤其儿童画方面,已经画得特别好了!
所以对于兴趣班的选择,我很赞同刘老师说的两个原则:第一,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第二,要尊重孩子的天分。二者缺一都很难学好。
在阅读篇里,刘老师说:“父母为孩子创造的是阅读的氛围,孩子就可能喜欢上阅读;父母为孩子创造的是看电视的氛围,孩子就可能喜欢看电视。”对这句话我感同身受。从二宝4个月,我就开始给他读各种绘本,一直坚持到现在。所以他的语言发育的比较早,一岁半的时候,所有的话都会说了,现在两岁八个月,经常会恰如其分的用些成语。从二宝会走路开始,我就在家里的各个角落放上书,好让他能随时拿到书,看到书,所以现在他每天都会静静地看上几本书,每次都能坚持一个小时左右。有一次我有急事,就把他暂时放在了邻居艳艳家,忙完去接他的时候,艳艳开门就说:“你儿子懂的可真多呀,会讲那么多故事,说话还会用成语,你怎么教的?我儿子每天净吵着看电视,不让他看就闹。”我说我家8年都没电视了,客厅里放的最多的就是书,每晚都坚持给他读绘本。她说“天哪,不看电视,那怎么受得了,我给他也读过绘本,可就是坚持不下去!”我知道我解决不了她的问题,然后谢过,接上孩子回家了。
是啊,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在孩子眼里父母就是自己的标杆,大人都不能自我管制和约束,谈何要求孩子呢!
在沟通篇里,有一节是讲关于学生给老师送礼物的。有孩子读书的父母都知道,每逢过年过节,尤其是“教师节”,孩子们都会送些小礼物给老师,以此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恩,很多家长也支持孩子们这么做。我的女儿一直也是这么做的,她送给老师的有时是一个苹果,有时是一束鲜花,去年教师节的时候,女儿自己做了一只呆萌的小兔子送给了老师,结果晚上老师在朋友圈里还晒了她的礼物,评论里加了一句“我喜欢这个小呆萌,谢谢宝贝儿”,女儿看到后兴奋了好久。可是第二天女儿放学回到家却对我说:“妈妈,妈妈,告诉你个秘密,今天我去老师办公室的时候,她正在打电话,我听她说“回头我把票给你的儿子,让他给你带回去,以后不要再送这种礼物了,你的心意我领了,即使你不送礼物我也会好好教育他的!”然后把电话就挂了,看着挺生气的。妈妈,你说是不是有人送了太贵的礼物给老师呀?”我说:“也许吧,不过你不能在班里说这件事哦!”女儿答应着回房了。
这件事我一直记在心里,至于该怎样给老师送礼物,我比较赞同刘称莲老师的观点:“作为学生和家长,尊敬老师是应该的。不过家长应该本着尊敬老师、感谢老师、爱戴老师 的宗旨去准备礼物,应该传达出父母和孩子真正的心声,而不应该有任何功利目的,也不应该以贵贱来衡量礼物的价值。如果我们这样做了,孩子就会懂得,对老师真正的感恩并不体现在教师节礼物的贵重上,而应体现在每一个对老师充满感情的日子里,而教师节,则只是一个表达感恩之心的好机会罢了!”
我个人认为:不管是教师节,还是其它节日,给老师送礼物时,都应该遵循这个宗旨。礼物是轻的,但孩子们对老师的情义是重的,这才是最重要的!

《陪孩子走过小学6年》读后感1500字

《陪孩子走过小学6年》读后感1500字

  儿子上小学二年级了,现在越来越有自己的思想,对他的教育,作为妈妈我有些迷茫,不知道该怎样去正确引导孩子。读了《陪孩子走过小学6年》这本书后,发觉儿子有好多情况和书中的一样,书中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我受益匪浅,儿子的几个问题我按书中的方式小试了一下,居然效果不错。

  我上班较远,路上也堵车,等到回家基本都是7点半了,一年级的时候都是我在电话里告诉他做哪些作业,二年级了我想应该他自己操心自己的事情了,就跟他说不再告诉他作业,他要自己抄每天布置的家庭作业,我还是按原来的方式不定期检查,每天回家时问他:在学校过得开心不?作业做了没?孩子每天都跟我说做了,我也不疑有它,过了近一周我跟他说要检查作业,他开始磨磨蹭蹭的跟我说一些其它的事情,我催他拿作业,跟他说如果没有写我要揍他,他把作业本拿过来后还问我当天布置到哪了?看看自己是不是写到了这么多。我拿过一看发现本应该写到18页的只到11页,合着从我开始不告诉他作业起就没有再写了,气得我当即把他揍了。第二天他就开始抄作业了,但是直到我回家他也没有写完,拖拖拉拉的一直不肯写,直到晚上9点都写不完,连续几天我都很生气,后来想到刘老师在书中说的孩子作业磨蹭可能是加了他不愿意的作业,可我没有给他加课外作业呀?我冷静下来跟他谈为什么不愿意写作业,他跟我说因为我要他每天练一页的字,他觉得很没劲,所以一直拖着不愿意写。原来是这样,我跟儿子说不写可以,但你要保证把自己的作业字写好,不乱涂乱画,谈过后儿子的作业立马写得又快又好,每天我回家了后第一件事就是跟我说已经把作业完成了。

  关于孩子的作文,原来我一直都是用放任的态度,不管孩子写得怎么样,想着他的阅读量那么大,差不到哪里去吧,而且他说话头头是道,思路清晰,成语用得也很到位,不想他的日记每每写出来都让我头疼,写一两句话后就结尾“玩了后我们就回家了”。后来我让他在写日记前给我先叙述一遍再下笔,可是他写出的内容与跟我说的依然相差甚远,这点让我很生气。看了刘老师的书后我也参照她的做法,让孩子说我来写,惊喜出来了,老师布置的《我的家乡》这篇文章儿子写得还不错。我跟他说了一下从哪些方面写我的家乡,他就跟我说他想的内容,其中“四面环绕着雄伟的高山”随口就来。我告诉他,我们可以用“开门见山”这个成语,他说:开门见山不是表示很直接的说话么?而且我们家开门没有见到山呀?我跟他说要表示重庆的山城意境,我们可以用成语的本意,而且出了小区不是就有山么?儿子很高兴原来还可以这样写。写到桥都的时候我跟他说朝天门是世界上最大跨度的拱桥,儿子说:妈妈,你说的不准确,朝天门大桥应该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跨度的拱桥,以后说不定有其它的拱桥跨度比它大呀。可惜的是儿子抄作文的时候漏抄了上去。第二天老师收作业时儿子忘记了带日记本,回家后我跟他说老师说要有三颗星的才打印出来交给老师,他说:妈妈,那我打印出来你给我发给老师吧,万一老师说我写得好呢?还好我鼓起勇气发给了老师,老师公布到班级博客上,儿子对自己的作文终于有了自信。

  曾经也看过尹健莉老师写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还有另外一些育儿方面的书籍,这些都说明了家庭的氛围对孩子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孩子从生下来开始最初接触的`是父母,父母的习惯和修养直接从孩子身上得到体现。《陪孩子走过小学6年》中刘老师对孩子的付出确实是值得我们学习,周末一家出去游玩,和女儿看英文话剧英文电影,还有一家人假期旅行,一家人书店看书~~~这些都让我看到了陪伴,这些温馨的场景让我读着都感到温暖。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引导,家长的陪伴就是最好的引导,可是我们没有做到,我们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理由推卸自己为人父母的责任,总是让孩子一个人呆着。网络上盛行的一篇文章:爸爸,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我想从此我要抽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陪着他一起慢慢长大,陪着他经历人生的很多第一次,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我不愿意错过孩子的童年。

;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精选读后感范文三篇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书告诫父母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学生的成长,带领他们寻找爱的教育,你还在发愁相关的 读后感 怎么写吗?以下是我和大家分享《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精选读后感范文三篇相关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1

  在卓然的推荐下,拜读了刘称莲老师的《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受益良多,不像其他教育类书籍,充满了说教,这本书,更像是散文集,作者将自己和孩子的互动通过很浅显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读的过程中,更像是在和一位优秀的家长唠嗑,听她讲述自己的育儿经验,很温暖、很舒适,所以第一时间推荐到了儿子的班级圈里,让和我一样同样面临幼升小的家长们受益,今天重新抽时间把这本书的精华内容做个梳理,希望对大家有启发。

  一、生活篇——越玩越出色

  刘老师讲到“在玩的过程中,孩子轻轻松松学到了课堂上不可能学到的知识。其实在家里我们更应该给孩子一个研究性的环境,还孩子一片更广阔的天地,而不是让孩子回到家后依然只抱着课本和练习册。”

  在这一篇章中,“游戏时间、家庭日”这两点是可以借鉴的地方。

  游戏时间指的是每天孩子写完作业后,陪孩子玩游戏,可以选择室内、也可以户外,时长根据孩子完成作业的情况而定,可以半小时,也可以一小时,最主要的是选择孩子喜欢的,而且家长要全身心投入、高质量陪伴。

  家庭日指的是一家人在这一天不工作、不安排其他事情,大家一起活动。可以是看电影、去博物馆、动物园、植物园等,也可以是爬山、运动、游戏等,总之,走出去,亲近自然,体验“玩中学,学中玩”的乐趣。

  二、阅读篇——泡在书海里

  刘老师讲到“父母为孩子创造的是阅读的氛围,孩子就可能喜欢上阅读。对于阅读,家长要做的就是:一是让孩子有书读,二要让孩子读到书。‘有书读’就是家里要有适合孩子阅读的书;‘读到书’,就是要让孩子能够接触到书。”

  在这一点上,其实自己做的还不够,虽然每晚睡前有亲子阅读时光,但没有培养起孩子自主阅读的习惯,书也固定放在书柜里,并没有放在孩子触手可及的地方,方便他拿取。虽然自己有读书的习惯,但基本是挑他不在家的时间,他在家的时候却很少阅读,因为觉得无法专注,反而是拿手机比较多,所以给他造成的印象也是妈妈经常看手机、不喜欢读书。

  所以,打算从以下几点进行调整:

  第一步就是把书散落在家的各个角落,不要怕乱,要让孩子随时随地有书可读。

  第二步是选取一些不那么烧脑的书,等孩子在家的时候读,要让他看到爸爸妈妈也在读书,从而去影响他、带动他。

  第三步是每周带他去书店泡一下午,让他接触不同门类的书。

  阅读习惯的养成太重要了,必须从小建立。

  三、学习篇——学习是一颗糖

  刘老师讲到“小学生喜欢学习的前提就是热爱学校、热爱老师、热爱同学并对学习充满兴趣,只有这样,他才会对学习充满热情并不断的成长进步。所以没有必要刻意在孩子学习上花太多心思,而是想办法让孩子爱上学校爱上学习。”

  可以借鉴的地方有以下三点:

  1、要多让孩子从体验中认识这个世界,通过体验来学习。

  学习是随时随地的,不是说只有在课堂上听讲抑或是写作业才是学习,孩子从事的每一项事情都是在学习。比如爬山可以让孩子了解大自然,种植和养殖可以让孩子了解生命的神奇,甚至做家务也能让孩子从身体力行中学习人生的技能。

  2、家长需要帮助孩子经营好和老师的关系、和同学的关系。

  孩子爱老师,才会喜欢老师教授的课程,才有可能学好这门课程。所以家长要心怀对老师的欣赏和感谢,并把这份欣赏和感谢传达给孩子,引导孩子喜欢老师、崇敬老师,想办法让孩子从老师那里接受正面的影响。此外,和同学关系好,才会喜欢学校,才会在学校有一个好心情,平时要多创造让孩子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时间。

  3、学习习惯的培养要趁早。

  学习习惯包括每天的预习和复习、阶段性的小结以及课外阅读等,这些习惯一旦在孩子10岁之前养成,对他后面的学习乃至将来的工作、生活都会有非常大的帮助。这一章节作者也介绍了很多她们家培养好习惯的一些方法,比如专时专用,特定的时间做特定的事情、利用好错题本等等。

  在这方面,我还是比较重视的,早早就利用时间管理的一些技巧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做手账,把需要完成的事项按清单列下来,完成一项就打勾,还有自制了好习惯养成表,逐项培养他的各项生活、学习习惯,接下来就是持之以恒的坚持。

  四、品格篇——我们要彼此听话

  刘老师讲到“小学阶段的孩子需要培养品德和学习技能。父母想要孩子长成一个负责任的人,就要趁早给孩子学习的机会,并尽其所能教会孩子,独立生活需要生活技能,而这些生活技能不可能在学校学到,只能在家庭生活中习得。”

  刘老师用大量的笔墨给我们描述了自己在生活中对女儿品格的教育,比如孝敬老人、生活习惯、培养责任心和集体意识等。

  好的性格,是先于成绩显露于人前的,比起才华,一个人的品德才是最关键、最重要的,所以我秉持的价值观也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这些品德包括和他人相处、独立生活、不给人添麻烦、包括要有责任心、要善良、要懂得感恩等等。

  在这方面,我做的不太好,放手让孩子做的机会很少,导致他生活自理能力差,接下来要以身作则,不断的提供给孩子各种动手的机会,给他足够的空间和自由,他会成长为一个独立的、自信的额、负责任的人。

  品德培养是伴随一生的事情,急不得,要耳濡目染去影响孩子,教育是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要足够耐心,也给孩子一些时间。

  五、心理篇——让天使自由飞翔

  刘老师讲到“如今的孩子同样有非常大的能量,他们完全可以照顾自己。家长应该从过去指导者的角色变为陪伴着和引导者,在适当的时候给与引导,而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

  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亲子沟通需要心的交流’。和孩子沟通,是让家长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教会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替孩子解决问题。避免河东狮吼、机械的说教、无聊的吵闹,双方必须平心静气的敞开胸怀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在合适的时间、适合的方式有计划的实施教育,良好的亲子沟通才能体现。融洽的家庭环境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要允许孩子以自己的方式长大,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引导,而不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

  六、沟通篇——换个方式表达爱

  刘老师讲到“在亲子关系里,父母和孩子的沟通无论采用什么方式,重要的是最终的结果。孩子的进步似乎是自然而然且无可阻挡的那么一个过程,家长只要用全心的爱去陪伴,并静静地等待和欣赏就已足够。”

  刘老师讲述了她们家的沟通方式,比如在家里设‘邮筒’BBS、契约约束。批判了‘直升机父母’的错误做法,并提出家长要适度的懒一点,示弱一点,多给孩子留有足够的空间。陪伴孩子一起成长,在陪伴中倾听、理解孩子,成为孩子心中的理想港湾。

  读完这本书,让我对自己的某些教育思路有了重新的认识,感受到了陪伴也是一种爱,我们做父母的要学会将深沉的爱化为耐心、温暖、智慧的守候,静下心来陪伴孩子,全身心的爱护孩子,耐心陪伴,静待花开!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2

  说实话,我很少读国内的各种育儿圣经,觉得绝大部分都是空洞的理论或者过分强调学习的技巧性,然而最近学校老师推荐的这本《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却是一本拿起就放不下的好书,作者刘称莲老师用一位母亲温柔细致的笔触,从生活、阅读、学习、品格、心理、沟通这六方面,通过女儿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个小事例讲述了自己陪伴女儿的成长历程,字里行间充满的是浓浓的父母之爱和睿智用心。在刘老师女儿成长的道路上,我看到的不止是孩子的进步,更多的是父母的陪伴和引导,一家三口并肩行走的温馨足迹。

  我们家也是对孩子的教育比较用心的,在读书的过程中也不时把自己的育儿观跟书中对比,很庆幸大部分的观念都跟作者不谋而合,针对小学阶段的学习引导,则书中有些观念是可以借鉴的。

  无论是《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还是我们家的育儿观,都可以总结为“尊重、陪伴、引导,见证孩子一路成长”。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家长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权利,耐心倾听孩子的声音,跟孩子平等地沟通,尊重孩子的身心发育阶段和特点,而不是用所谓的家长权威居高临下地教育。我相信,只有得到了充分的尊重,才能发展为自尊、自信、平和、友善的孩子。而孩子的所有发展,都建立于此。

  刘老师的这本书里,我们也不难发现,他们并没有“教”孩子多少,而是在父母的言传身教和默默的陪伴中,孩子自然而然就养成了良好的品德和习惯。家长不是教育者,而是陪伴者和引导者,要允许孩子用自己的方式长大,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引导,而不是把家长的意志强加于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和时间,“孩子的进步似乎是自然而然且无法阻挡的一个过程,家长只要用全心的爱去陪伴,并静静地等待和欣赏就已足够。”

  家庭教育观念基本一致的前提下,看刘称莲老师的《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很多时候都不禁会心微笑,同样的“游戏时间”和“家庭日”,女儿上小学前赠她的寄语和“要求”—认真地学、开心地玩,二者同样重要,探索大自然的美丽神奇;润物细无声式的阅读习惯培养,给孩子打开一扇广泛阅读的门,通过各类书籍了解整个世界而不仅局限在童话、公主之类孩童主题;从归纳整理自己的玩具书籍开始培养孩子必要的生活和学习技能,教会孩子钱从哪里来,怎么支配自己的零花钱;获得知识比分数更重要,错题不可怕,每修改一道错题就是一次进步,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跟孩子随时保持平等顺畅的沟通……

  教育没有点金术,成功亦没有标准,“健康、善良、快乐”,这是我们对采葳生命之初的期望,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就是教育的成功;内心的安宁平和,就是幸福的本源。我们只愿陪着我们的孩子,见证她一路成长,绽放生命的美好。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3

  读了《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是:相比辰辰父母,我们对孩子的付出太少了,虽然我们对孩子的衣、食、住、行关注较多,甚至可用无微不至来形容,但对孩子好习惯的培养做得远远不够,自身的行为也没有为孩子提供好的榜样。

  就拿阅读习惯培养来说吧,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孩子有时也能静下来看一段时间的书,大概一二十分钟的样子。但孩子主动看书的时间很少,因为玩对他来说无疑更有吸引力。为什么自己的孩子是这样的呢?看了《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书,知道问题根源在于我们家长做得不好。

  如今信息时代,我们不要说做到天天自己捧书阅读,就是少看电脑、电视和手机,都很难。一方面是工作生活娱乐离不开,另一方面是难以摆脱这些信息媒介的诱惑。从孩子的角度看来,你们家长不是玩手机,就是看电脑电视,凭什么要求我做完作业,还要课外阅读?多不公平哟!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书中提到:无论是辰辰妈,还是郑渊洁,以及知名的众多教育专家,都强调父母阅读行为给子女的示范作用。极端的示范案例据说是一位工人老爸,几乎不识字,但仍在孩子面前多年捧书苦读,最终影响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学有所成。

  看来,改变孩子,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真得从我们家长做起。

  首先,避免或减少在孩子面前看电视玩手机,不用电脑玩游戏或娱乐。

  其次,引导孩子阅读。找孩子有兴趣的书:笑话、故事、科普等书籍都可以试一试,让孩子有书可读。

  最重要的,是和孩子一起读,潜移默化中让孩子渐渐爱上阅读。

  不管家长有没有阅读习惯,这几条首先应该努力做到。当然,家长能有阅读的习惯最好。否则,想寄希望于孩子自动喜欢阅读,不太现实,也是未尽到做家长的责任。

  俗话说得好:身教甚于言传。教育孩子,从家长做起!

读《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有感

读《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有感1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爱在自由里》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普通的妈妈,她心中有爱,尽家庭所能给孩子创造和谐的成长环境,尊重孩子的个性,满足她在每个成长阶段的需求,养育了一个自信阳光独立的女孩。妈妈能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看到她的特点和需求,能够不断地学习和观察,觉察反思教育方式,这是我们作为家长需要学习和反思的。

  在家庭教育家校共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时代,我们作为父母中的一员,需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努力提升自我,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和策略,积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给予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就像一颗小树苗,当它需要阳光和雨露的时候,如果得不到就会枯萎。我们就是给予孩子阳光和雨露的那个人。

  爱在自由里。

  什么是爱?父母总是把对孩子的控制和操纵,甚至体罚和殴打,说成是爱孩子。可是孩子感受到的却是情感的疏离。爱在自由里,爱就是给孩子创造自由宽松的成长空间,而不是把孩子紧紧攥在手里,让他窒息。

  人生就是为了笑起来,其他都是细枝末节。

  人从出生到终老,经历了风风雨雨。反思一下,人活在世上到底是为了什么?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没有了快乐有趣的童年,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培优班。生活中除了学习,成绩,似乎其他的都是无关紧要,可有可无的。看着孩子垂头丧气的脸,老气横秋的面容,家长却视而不见,完全忘记了自己小时候灿烂天真的脸。我们要笑对人生,做喜欢的事情,珍惜每一天。当生命最后一刻来临时,当体验了在生死边缘走过的时刻,人好像一下子顿悟了。生命也会变得与众不同。

  生活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却被人为地压缩成了单调的色彩。

  孩子的成长,家长能做的是陪伴倾听,尊重孩子自己的成长之路。古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现在的家长会为了择校出国舍弃很多牺牲很多,如果孩子按照家长的期待成才成器,家长心里会暗自高兴和欣慰付出终于有了回报,不枉此生的努力。可是并不是每一个家庭的付出都会有同样的回报,到那时就会陷入无法排解的低落。其实不必过于担忧和焦虑,尽自己所能就好,根据孩子的节奏去调整就好,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谁都不是完美的,家长总是期待自己的孩子是完美的化身。期望过大,失望跌重。客观地看待,积极去面对。不期待完美,但求他能认识自我,找到适合的方向,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份美好。

读《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有感2

  陪着孩子逛书店,意外看到一本书,首先吸引我的是书扉面上的`一句话,“人生就是为了笑起来,其他都是细枝末叶,”这一句话让我的心瞬间像找到了航标,于是果断地付款。无意中看到博客大管家中介绍,心中更是庆幸买到这本好书。

  应该说这是所看的第二本家教类书籍。初看就爱不释手,让我真真正正地沉静下来,每天晚上拜读几页,久而久之,沉醉到12点半才在老公的再三催促之下入睡。

  喜滋滋地打开,书的画面上为我呈现了一副极其温馨的母女情深场面,郁郁葱葱的大树下,一位身材矫小的妈妈拥着一位和孩子相仿的女孩一起向树林深处走去。

  书的作者刘称莲老师不愧是大师级,她以极其细腻质朴的手笔,重温了女儿小学成长的点点足迹,以及这些足迹如何为女儿铺就了通往北京大学的坚实台阶,描绘了与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瞬间,记录了孩子点点滴滴的成长。

  看到本书分为六个篇章,每一个篇章都独立成文,字里行间,让我看到的不是一个教育达人的苦口婆心现身说法,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妈妈,在用心记录、真诚地分享着、引导着孩子走过每一个阶段,陪着孩子慢慢长大。呵呵,咱是笨妈妈,就笨鸟先飞,对着老师的文笔逐篇对照自己吧。

  生活篇 · 越来越出色

  玩物并不一定丧志。在玩的过程中,孩子轻轻松松学到了课堂上不可能学到的知识。其实在家里我们更应该给孩子一个研究性的环境,还孩子一片更广阔的天地,而不是让孩子回到家后依然只抱着课本和练习册,严重背离了教育的初衷。

  ——刘称莲老师

  不同的家长有着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相对于刘老师带着孩子去看日出,激发孩子的好奇心相比,老公单位有一年一度的高温假期,每年临放假之时,老公就会和同事们三五成群聚在一块聊一聊带孩子一起去哪里增长见识,远途的我们一起结伴去青岛,近一点的我们一家三口就去开封。

  本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信念,今年的暑假我们一行14人组团浩浩荡荡地开往青岛,面对青岛的鬼斧神工,孩子发出了大大的惊叹,对美景留连忘返。因为经常云雾缭绕,我们没有看到太阳的喷薄而出,但是在傍晚时分,孩子却与我们享受海水习习,夕阳西下日落的美景尽收眼底。

  往年因为老公放高温假,恰巧是单位最为繁忙的时候,走不开,可是这次的长岛之行,让我改变了看法,我会尽量抽时间多陪一陪孩子,也希望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

  阅读篇 ·泡在书海里

  父母为孩子创造的是阅读的氛围,孩子就可能喜欢上阅读;父母为孩子创造的是看电视的氛围,孩子就可能喜欢看电视。对于阅读,家长要做的就是:一要让孩子有书读,二要让孩子读到书。“有书读”,就是家里要有适合孩子阅读的书;“读到书”,就是要让孩子能够接触到书。

  ——刘称莲老师

  刘老师创建的是一个学习型家庭。除了家里林林总总的书籍,书店是他们家的第二书房。相比较而言,我们家前几年,家里边,妈妈的书居高不下,大部分都是妈妈这几年的专业书籍。随着孩子阅读的增加,从最初给孩子读的优秀女孩故事、寓言故事、到现在的绘本诗词,孩子的书目在悄悄地赶超妈妈。通过阅读不仅滋养着孩子幼小的心灵,熏陶着她的情操,也拓展她的知识面。我觉得今后在阅读方面真应该做到不仅让孩子有书读,还要孩子读到书。

  学习篇· 学习是一颗糖

  小学生喜欢学习的前提就是热爱学校、热爱老师、热爱同学并对学习充满兴趣,只有这样,他才会对学习充满热情并不断地成长进步。所以没有必要刻意在孩子的学习上花太多的心思,而是想办法让孩子爱上学校、爱上学习。

  ——刘称莲老师

  不得不说孩子遇到了一位和蔼可亲富有经验的班主任老师,何时候任何阶段她都会及时发短信提醒:孩子在哪个阶段应该注意哪个阶段的学习培养,在哪个时期应多注孩子的生活习惯。孩子也一向都特别喜欢上班主任和数学老师的课,能够跟着老师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预习和复习的任务。

  唯一有缺点的是作为家长,最初我还没有做到对孩子学习习惯的专时专用培养,由于工作的关系,每次都是先接回爷爷奶奶家,尽管已经给她留出了十分钟的吃喝拉撒时间,但当坐在学习桌前有时还是摸摸这儿,抠抠那儿的小毛病,要不写一会儿字就要削削铅笔之类。注意到这种情况,我给她限时限点,在家里召开民主生活动会通过自我检讨的方式,及时给她提出意见,现在握笔的姿势也好多了,低头仍时有发生。

  品格篇 · 我们要彼此听话

  小学阶段的孩子需要培养品德和学习技能。父母想要孩子长成一个负责任的人,就要趁早给孩子学习的机会,并尽其所能教给孩子,以防孩子将来变成啃老族和白眼狼。孩子终究要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独立生活是需要生活技能的,而这些生活技能不可能在学校里学到,只能在生活中习得。

  ——刘称莲老师

  刘老师在书中提到在中国人的道德观念里“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只有懂得感恩生养自己的父母,才能处理好与同学、与同事的关系。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因为我的妈妈就经常教育要孝敬公婆,之前一直跟公婆居住的日子,我和老公也会主动承担家里的家务和财务。公婆也为了我们这个大家任劳任怨,默默无闻着。宝贝从小就是爷爷奶奶的开心果,奶奶有个头疼脑热她会第一时间给奶奶按摩减压;爷爷生病住院,她会学孔融让梨般让爷爷吃大的桔子而自己吃小的,孩子的懂事与孝顺让我十分欣慰,可能平时给她讲的寓言与绘本以及在学校的教育在潜移默化影响着她的行为。

  心理篇 · 让天使自己飞翔

  如今的孩子同样有非常大的能量,他们完全可以照顾好自己。他们并不比我们脆弱,而是我们比我们的父母脆弱。家长应该从过去指导者的角色变为陪伴者和引导者。要允许孩子以自己的方式长大,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引导,而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

  ——刘称莲老师

  就如刘老师所说,每个孩子都会有闹情绪的时候,还没有学会管理自已情绪的孩子们更会把一切都表现在外。学业一年,孩子结交了好几个好朋友,可是有一天,孩子忽然有些情绪低落,详细问明缘由时,她气呼呼地告诉我:说和好朋友一个是领读班长,一个是小助理,却在管理同学们的时候发生了矛盾。一个强调领读就是领读不用管其它的事情,一个却是负责小朋友的读书认真不认真的。

  我抱了抱她:“宝贝,没关系的,你们两个小同学不管分工做什么,都是为了你们的班集体,要互相商量一致,有什么事多沟通,没有什么大矛盾的。再说,你们又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啊”。结果孩子如释重负,等到周六再见面的时候,孩子们一见面就高高兴兴地搂在一起了。

  沟通篇·换个方式表达爱

  在亲子关系里,父母和孩子沟通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重要不是形式,而是最终的结果。孩子的进步似乎是自然而然且无可阻挡的一个过程,家长只要用全心的爱去陪伴,并静静地等待和欣赏就已足够。

  ——刘称莲老师

  看到刘老师家使用的邮筒和BBS,更是让人深深地感到,在亲子关系里,父母和孩子沟通,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最终的结果。

  孩子从幼儿园时期也时常会做个小卡片或是写个小纸条,有时一句简简单单的“我爱你““妈妈慢点”都会让我感到孩子的心思。因为各种各样的关系,我已经好长时间不太写日记了,是孩子的小纸条让我重新把束之高阁的日记本拿出。呵呵,咱打字慢吞吞的,就抽空的时候多写一写,记一记吧。

  书中的阅读导航可谓匠心独用,为了便于更有针对性地阅读这本书,设置了很多问题索引,让作为家长的我能一目了然地迅速地找到答案。

  正因为这些都是妈妈的亲身经历,所以就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让人备感亲切。虽然书只是读了一遍,却已经收获颇丰。每个家庭文化教育理念不同,对孩子的培养各有差异,再加上每个孩子的智力也不一样,所以我认为,作为家长,就是陪伴孩子去发现并放大他的优点。

  正如老师在最后写道:孩子的成长是自然且独特的,教育最坏的示范就是给一个孩子的成长设限,不要随意在孩子生命的白纸上写下我们的规定。

  希望在老师这盏明灯的指引下,让我放低期许,放慢脚步,陪孩子走过快乐的小学六年。

本文标题: 陪孩子走过6年读后感(《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6811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谁的嗓门大肖定丽读后感(我是小豆子谁的嗓门大的读后感200字怎么写)如何写小方舟读后感(小方舟读后感15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