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读后感论文题目(毛概课程论文范文1500字大全)

发布时间: 2024-01-29 00:49:4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8

帮忙想一下毛概课论文题目大家帮忙想一下,毛概课要写结课论文,题目自拟,要求围绕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大家帮忙想个题目好吗?可以写的多一点的1、...

毛概读后感论文题目(毛概课程论文范文1500字大全)

帮忙想一下毛概课论文题目

大家帮忙想一下,毛概课要写结课论文,题目自拟,要求围绕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大家帮忙想个题目好吗?可以写的多一点的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农村的主要体现?(政治、经济、文化等)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农村的贯彻实践状况?(学习、应用、实效)
3、农村自治状况?
4、农村党支部建设状况(思想、组织、作风、制度)
5、农民生活状况(衣、食、住、行、用等)
6、如何人减轻农民负担?(负担状况、承受能力、减轻措施等)
7、农村税费改革的状况?(进行否?结果否?经验教训等)
8、乡镇企业的现状(亏?盈?前景?)
9、小城镇建设的状况?(规划、目标、实施、现状等)
10、农民的思想状况? (信仰、信念、信心、信任等)
11、农民的文化生活(有?无?形式?内容?反映怎样?)
12、农村干群关系(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影响,号召力,凝聚力,群众对干部的信任,满意度,支持度,希望等)
13、农民的法治意识?(学法、懂法、用法、守法等)
14、农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时间感受)
15、农民受封建思想和资本主义思想的影响?(表现形式、主要内容、后果、对策等)
16、农民对先富者的看法?(正否?服否?仁否?义否?原因?)
17、在农村如何实现农民共同富裕?(政策、办法、措施等)
18、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何在?(形式、内容、前景等)
19、农民素质如何提高?
20、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逐步实现,农业还是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1、农民各阶层的状况?(经济、政治、组织、文化、思想等)
22、农村基层政权的状况?(组织、政治、思想、工作、作风等)
23、农村教育状况?(小学、中学、毛入学率,青壮年文盲率,男女辍学情况等)
24、农村科技状况?(意识、投入、问题、措施等)
25、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及解决措施如何?
26、农村医疗状况如何?(机构、服务、问题、措施等)
27、如何使农民增收?(种养殖结构、办企业工业、劳务输出、大力发展服务业等)
28、农村党员如何保持先进性?(三大文明中的模范作用)
29、如何保持农村稳定?(政策、严打、整治、发展等)
30、如何看待农民上访?
31、农村发展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分析。
32、农村教师状况如何?(教学、生活、待遇、健康等)
第二部分:
1、国有企业现状的正反比较调查与分析
2、农村集体经济单位巩固、发展、壮大、典型的调查
3、农村市场经济发展与公正的实证分析
4、农村土地制度的缺陷与对策
5、粮食主产区农业结构的调整的现状与对策
6、非农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7、目前对农民负担应有怎样的新认识
8、农民增收难的现状调查分析
9、对农村贫、富户的调查的分析
10、农民目前消费状况与小康目标实现的调查
11、农民负担与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研究
12、农民致富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调查与思考
13、农民在教育消费方面的现状调查与教育政策
14、对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文明发展的现状调查分析
第三部分:
1、 农村干群关系现状与对策调查研究
2、 农民收入现状调查研究
3、 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因素调查研究
4、 农村外出打工者合法权益保护调查研究
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农村基层组织中贯彻的方式及效果调查研究
6、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方式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7、 乡村文化活动现状调查研究
8、 乡村失学儿童现状调查研究
9、 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现状调查研究
10、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调查研究
11、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调查研究
第四部分:
1、 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研究
2、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研究
3、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研究
4、 农村党组织执行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5、 现阶段干群矛盾的表现特征及其解决途径
6、 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对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状况及成效调查
第五部分:
1、 城市政府如何实施城市化战略
2、 城市社区管理存在哪些问题
3、 城市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4、 市民公共道德意识现状调查
5、 城市弱势群体类别调查
6、 国有企业改革现状及面临的突出问题
7、 城市违法犯罪类型调查研究
8、 非典对市民健身行为影响的调查研究
9、 城市网吧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10|、城市下岗女性就业现状调查研究

<毛概>读后感

字数在2000-3000 很急的
今天巧遇
[风神] 一,毛概读书笔记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作者: maggie 发表日期: 2007-02-12 且听风吟 发表于 2005-11-20 21:22:00
毛泽东同志于1927年3月写下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当时党内外对农民革命斗争有很多争议。毛泽东同志为此专门到湖南考察了32天,并写了这篇报告。
湖南农民运动当时组织起来分为几个时期,第一个为组织时期,最开始秘密活动,后来就公开活动了;第二个为革命时期,此时农会会员的人数猛增,群众基础扩大。
农民运动的主要攻击目标是土豪劣绅,不法地主,旁及各种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成立的贪官污吏,乡村的恶劣习惯。地主权利一倒,农会便成了唯一的机关,一切权利归农会。在全国搞的轰轰烈烈的农民与动,却被社会中层以上至国民党右派形容为“糟得很”。但是这是革命,是推翻几千年的封建势力,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
有人说,农民运动中,农会的权利无上,不允许地主说话,把地主的威风都扫光了,农民运动过分了。对于这一问题,毛泽东同志指出,农民革命是农民阶级推翻封建地主歼击的权利的革命,农民若不用极大的力量,决不能推翻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地主权力。
毛泽东同志对湖南几个月的农民运动作了一个总结,共做了14件大事1.将农民组织在农会里;2.政治上打击地主;3.经济上打击地主;4.推翻土豪劣绅的封建统治——打倒督团;5.推翻地主武装,建立农民武装;6.推翻县官老爷衙门差役的政权;7.推翻祠堂族长的族权和城隍土地菩萨的神权以至丈夫的男权;8.普及政治宣传;9.农民诸禁;10.清匪;11.废苛捐;12.文化运动;13.合作社运动;14.修道路,修塘坝。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懂得了,当时湖南农民运动在全国的影响以及对中国革命的影响,纠正了某些人对农民运动错误的看法,还称赞湖南农民运动“好的很”。
二,探索$发现 发现一篇不错的毛概读后感
分类:读书笔记
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有感
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文献,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发展史上的经典文献,它对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地影响。正确认识《讲话》的历史合理性及其局限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文艺思想、发展社会主义文学理论,澄清人们在文艺观念上存在的一些糊涂认识,具有极为迫切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从文学理论学科发展的角度,阐述《讲话》作为一个意义蕴含丰富的文本,在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发展史上的地位、合理性与局限性。
一、科学文艺学体系的确立
在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发展史上,《讲话》第一次对中国文学理论的性质特征进行了系统深入地说明。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它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走向科学形态的标志,也是科学文艺学体系的雏形。说它具有体系性,是因为它涉及了文学艺术中许多最基本的问题,并对其间的内在关联进行了描述和说明。说它具有科学性,是因为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总结和概括了中国新文学发展的规律,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学观念,对文学和社会生活及社会生活中文学以外的其它上层建筑因素之间的关系做出了合理的说明,在文学基本理论方面也提出了重要的见解。以理论所具有的深度和广度而言,是那个时代任何一个理论家都无法企及的。
首先,《讲话》对“五四”以来新文学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给予了总结和解决。“五四”文学革命以来,在新文学阵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文学中的“人性论”问题、文学艺术的大众化问题、革命文学阵营内部一直存在着的左倾机械论和文学教条主义问题,抗战时期在国统区和解放区都没有得到解决的“歌颂”与“暴露”问题等,《讲话》对之一一做出了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在“五四”文学革命中,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曾经是启蒙思想家在向封建文学思想展开攻击时祭起的一面有力的旗帜。但是,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人道主义思想越来越显示出了它的局限性,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异常激烈的40年代,它在一定程度上起着麻痹人们思想认识和斗争意志的作用。《讲话》指出,“只有具体的人性,没有抽象的人性”,在阶级社会里,人性难免打上阶级的烙印,即“只有带着阶级性的人性,而没有什么超阶级的人性”,“一些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所鼓吹的人性”,“实质上不过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1]。《讲话》的这一认识,从根本上指出了抽象“人性论”的实质所在,对于清除文艺家认识上的雾障,起到了釜底抽薪的作用。
文艺大众化的问题,说白了也就是一个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这一问题不仅是一个文学价值论的问题,也是一个文学接受论的问题。从“五四”时期文学革命先驱提倡“平民文学”,中经1930年革命文学阵营内发起的文学大众化运动、1932年的文学语言的“中国普通话”和“拉丁化”之争、1934年的大众语论战、抗战后再次掀起的文艺大众化及继之而起的“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都是围绕着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这一中心而进行的。由于此前的文艺家包括左翼文艺家在内,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动力等根本问题认识不清,理解不到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首先是一个阶级立场和阶级感情的问题,因而对问题的讨论也就止于文学形式问题的层面上,难以从实质上加以解决。《讲话》在指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动力、对象和任务的基础上,明确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大众”的范围,就是革命的工农兵群众。指出“大众化”不仅仅是一个文学语言或文学形式的问题,而是“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的问题[2]。文艺大众化问题之所以一直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是因为文艺工作者“的心灵深处还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王国”,文艺要真正做到为广大工农兵群众服务,那就首先要求文艺工作者在立场和感情上站在人民大众一边,即“把立足点移过来”,“移到工农兵这方面来,移到无产阶级这方面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真正为工农兵的文艺,真正无产阶级的文艺”[3]。“歌颂和暴露”的问题,最初是由茅盾的一篇文章而起。茅盾在1937年7月《抗战文艺》第2卷第1期上发表了《论加强批评工作》一文,针对当时文学作品主要集中在表现抗日军民的斗争热情、对现实生活缺乏深入和全面的认识,因而造成文学题材单一化的倾向,指出文学作品不能只是歌颂光明,同时也要暴露黑暗,即对那些借抗战之名而行搜刮、鱼肉百姓之实的腐败分子,给予大胆的暴露和讽刺。国统区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一直持续到1940年下半年,并波及到延安解放区。也正是在这种情形下,产生了诸如“从来的文艺作品都是写光明和黑暗并重,一半对一半”以及“从来文艺的任务就在于暴露”这样一些糊涂的观念。按理说,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包括社会生活中的阴暗面,不仅是现实主义文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由“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一文学命题下文学的特征所在。但是,文学创作的目标不是为暴露而暴露,更不是不分对象的乱加暴露一气。《讲话》对此指出,“从来的文艺并不单在于暴露”,对于进步的文学家来说,“暴露的对象,只能是侵略者、剥削者、压迫者及其在人民中所遗留的恶劣影响,而不能是人民大众。人民大众也是有缺点的,这些缺点应当用人民内部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来克服”,简言之,“一切危害人民群众的黑暗势力必须暴露之,一切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必须歌颂之”[4]。
《讲话》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文学论断,也进行了相应的解释和发挥。从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想对当时文学界的影响来看,当以恩格斯的现实主义文学论断和列宁的有关文学思想为大。在对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方法的理解上,《讲话》提出了“典型化”的概念,并把它的精神实质解释为对“日常的现象集中起来”,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的虚构和想象,“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5]。《讲话》在列宁两种民族文化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学遗产的继承问题,“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这里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快慢之分。所以我们决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那怕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东西。但是继承和借鉴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这是决不能替代的。”[6]《讲话》批评那种在文艺创作中“对于古人和外国人的毫无批判的硬搬和模仿,乃是最没有出息的最害人的文学教条主义和艺术教条主义”[7]。不仅要继承本民族的文学遗产,还要继承外来民族的文学遗产,在此方面,《讲话》体现了一种较为宽广的兼容意识,这是一种文化上的强者特有的自信心态的表现,也显示了日益走向强大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博大胸襟。对于列宁提出的文学的党性原则,《讲话》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指出“在现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为艺术的艺术,超阶级的艺术,和政治并行或互相独立的艺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8]。《讲话》还引用列宁在文学的党性原则中所说的党的文学事业是整个革命机器中的“齿轮和螺丝钉”的比喻,强调“无产阶级的文学艺术是无产阶级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党的文艺工作,在党的整个革命工作中的位置,是确定了的,摆好了的;是服从党在一定革命时期内所规定的革命任务的”[9]。《讲话》在此基础上进行发挥,提出了“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这一命题[10]。
《讲话》对于文学与政治关系的定位与认识,是最容易引起世人误会之处。尤其是“文学是从属于政治的”这一文学命题,在建国后的文学发展中为少数人所利用,确实给文学事业带来了灾难性后果。在此我们有必要给予相应的清理和分析。
《讲话》对于文学与政治关系的定位与认识,是在文学的党性原则这一前提下,在这样一个范围内进行的,即“一个党内关系问题,党的文艺工作和党的整个工作的关系问题,和另一个党外关系问题,党的文艺工作和非党的文艺工作的关系问题——文艺界统一战线问题”[11]。因此,《讲话》所谓的“文艺服从于政治”,主要是对党内作家提出的要求,并非让所有的作家无条件地把它奉为创作中所必须遵从的金科玉律。对于政治的含义,《讲话》的界定是,“我们所说的文艺服从于政治,这政治是指阶级的政治,群众的政治,不是所谓少数政治家的政治”[12]。显然,《讲话》所说的“文艺服从于政治”,是指作家和艺术家要从全局的角度出发,服从革命路线、方针总体上和方向上的要求,对社会发展的大势和革命的总体任务加以艺术地描绘,而不是要作家和艺术家服从于一时一地的具体的政治任务,更非要作家和艺术家听命于某些人的长官意志。此外,《讲话》还从文艺创造的审美特征出发,揭示了文艺为政治服务的特殊性,“政治并不等于艺术,一般的宇宙观也并不等于艺术创作”,“缺乏艺术性的作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13]。这也表明,《讲话》所说的“文艺服从于政治”的含义,是指文艺要及时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动向和特点,作家要根据社会和人民生活发展的需要,随时调整自己的审美视点和创作目标,而不是要作家做图解政治方针和政策的应声虫。
建国后文艺界出现的概念化的创作倾向,与当时文艺界给作家规定创作题材乃至强加某些政策观念的极左倾向有关,此种情形无疑是对《讲话》精神的背离。后来出笼的“领导出思想、群众出生活、作家出技巧”这一对创作极其有害的提法,更远远偏离了《讲话》的精神实质,是唯心主义观念论在创作领域的极端表现。
《讲话》对最为基本的文学理论问题也做出了概括。它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哲学基础,对文学反映论的特质做出了通俗化的说明。《讲话》认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以人民大众为基础的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这是唯一的源泉,因为只能有这样的源泉,此外不能有第二个源泉”[14]。《讲话》还从文艺创作典型化的要求出发,论述了文艺创作的假定性,即文学作品中的生活应当是一种比作为创作的原始材料的现实社会生活更高,更具有理想性的生活。这一规定就把马克思主义的能动的文学反映观同机械唯物论的文学反映论区别了开来。《讲话》所论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至少具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社会生活是文艺的源泉这一认识,从根本上斩断了“为艺术而艺术”这一唯美主义文学观的退路,扫除了唯心主义文学观念的最后一个避难所,对文学艺术领域里的奥吉亚斯牛圈进行了彻底的清理。二、社会生活是文艺的最终源泉的文学观,给作家指出了创作的最初的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也给“五四”文学革命以来始终未能得到解决的文艺大众化问题找到了理论上的出路。因为,人民大众的
人民大众的现实生活既然是作家创作原料的产地,那么,作家要想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人民,就不能不深入工农兵大众,不能不熟悉他们的生活,不能不转变自己的世界观和立场,否则就难以对他们的生活世界和情感世界做出正确的反映和描绘。三、这一能动的文学反映观揭示了继承和发扬古代和外来遗产应有的正确态度,为文学走向正确的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讲话》指出,过去的文学作品,无论其多么伟大,无论其艺术上有多少值得肯定的成就,它们都只能是后来文学发展的参照,是文学发展的“流”而“不是源”[15],因为这些作品本身也不过是它所处的时代的社会生活状况的反映。这就向人们表明,无论是对文学动力的寻找还是对文学规律的解释,最终只能以社会生活作为最终的依据,而不能主次颠倒。
二、政治批评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讲话》是毛泽东在集中了当时共产党人和一般文艺家文学思想的基础上,对当时中国文学发展规律的一种全面的总结,它在中国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发展史上的地位和意义之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个科学的文学理论体系的产生,并非共产党人单纯为研究文学艺术的发展规律而做的一种学术探索。实际上,《讲话》是中国共产党为解决当时的政治和军事革命问题、完成民族和民主革命的任务,为了使文艺能够更好地配合当时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的需要,而在文艺路线和方针方面所做出的重大决策。换言之,它是科学与政治研究对接的产物,它既要尊重和照顾到文艺的审美特征,又要强调政治对文艺的统帅和领导作用。
《讲话》在引言部分开宗明义地指出,召开这个“座谈会,目的是要和大家交换意见,研究文艺工作和一般革命工作的关系,求得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求得革命文艺对其他革命工作的更好的协助,借以打倒我们民族的敌人,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务”[16]。再具体一点,“就是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17]。它要解决的问题是“文艺工作者的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工作对象问题,工作问题和学习问题”[18],而非专门解决研究文艺自身的内部问题。这就决定了《讲话》在研究的视点和切入问题的途径上是由“外”入“内”,即由文艺以外的因素来对文艺做出解释和说明,而不是由“内”向“外”,即由文艺自身的规律和特征出发,以文艺来对文艺以外的事物乃至整个社会做出解释和说明。换言之,《讲话》虽然针对文艺问题而发,但其出发点却是社会本体论而非文艺本体论。由此我们可以明白《讲话》在总结文学批评工作时,何以提出政治性和艺术性的二重标准,并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19
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并非共产党人不懂艺术,《讲话》对文学艺术基本理论的概括,表明共产党比任何一个党派都熟稔文艺的规律和特征。而在当时三方鼎立的政治格局中,国统区的执政者国民党和沦陷区的日伪统治者虽然也都出台了相应的文艺政策,却没有一方能够像共产党那样,对文学艺术的本质和特征加以恰如其分的解释和说明。强调政治对文学艺术的引导和规范作用,正是因为共产党看到了文学艺术在当时政治和军事斗争中具有强有力的宣传、鼓动和感召作用,是其他种类的意识形态所无法代替的。这说明共产党比任何一个党派都更明白文艺和政治在上层建筑之间各自所处的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相互的关系。
从现实的层面看,强调政治对文学艺术发展的领导作用,甚至视文艺为政治斗争的工具,主要是战争年代那个特殊的生存环境所不得不然。在你死我活的生存关头,任何一个阶级都会把功利性的目标放在第一位,在文艺和政治之间发生龃龉之时,自然要求文艺为政治做出牺牲,当时一般文艺家也能理解和赞同这一点。[20]共产党把文学的发展和政治的发展结合起来考察,并把文艺工作看成是广义的政治工作的一部分,正是从具体情况出发解决实际问题,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在斗争实践中的表现,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的灵活运用。敢于承认文学与政治之间的密切关系,并且不回避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文艺工作应当服从政治工作的需要,正是共产党的光明磊落之处,也是共产党在政治品格上高于其他政治党派的地方。
就是一般的文艺家,在当时也承认政治对于文学所具有的优先地位。欧阳凡海在《论文艺动员的成果缺点及其任务》中说,“中国今天的文艺价值主要的不是用文艺本身的尺量去去估量(但我们决不取消这一尺量,只是放在次要的地位),而是须要‘夹杂’着民族解放的思潮。这种思潮……是中国今天客观的需要和反映”[21]。在沦陷区,唯美主义文艺观也为文艺家们所诟病。以上官筝的笔名闻名于东北沦陷区的文论家张无恙以吴公汗之名,在《新文坛的危机》中批判当时的文坛颓风时说,“逃避现实,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也可说是新文坛的‘危机’”,作品“一上来就是‘小摆设’,今日谈茶壶,明天说茶碗,这个的味内味,那个的味外味,或忆某人如何喝酒,或忆某人怎样品茶,噜哩噜苏,一味向空虚处落笔,于是‘性灵’也就变成‘空灵’,归为扯淡”[22]。以倡导“民族主义文学运动”为名、借以鼓吹国民党文艺政策的右翼文人陈铨也宣称,“文学和政治常常是分不开的”,民族主义文学运动“不单是”“一个文学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政治问题”[23]。左、中、右三派文人虽然各自所持的政见和意识形态取向大不相同,但在坚持功利主义的政治文学观方面却是如出一辙,可见政治需要成为战争年代压倒一切的需要,是当时人们的共识,并非共产党一派所重视。
从学理的原因考察,这种情形是以价值论为中心的中国文学传统自然延续的结果,是“儒性表里,道一贯之”[24]的“载道”观在现代社会的特殊体现,只是文学所载之“道”,由于战争环境的特殊需要,由道德理性置换为政治理性。在此情形下,文学的意识形态本性凸显,审美属性降居第二位的因素,正在情理之中;就像朱自清所说的,“要文学来载这种道,倒也是‘势有必至,理有固然’”[25]。所以,“政治标准第一”的提法,是战争年代那种特殊的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后来者在评价这一观点时,不能苛求前人,以变化和发展了的社会现实去衡量过去的事实,更不能以此否定“讲话”当年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一切历史的东西,我们都应当从历史的观点看,这是历史唯物观的基本要求。
无庸讳言,文学与政治对接的结果,自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局限性。
首先,文学艺术是审美意识形态,毕竟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它可以起到宣传作用,但很少优秀作品能直接作为政治动员的宣传品,否则,文学艺术作品和政治标语口号就没有什么分别了。恰如鲁迅所言,文艺可以用作宣传,但宣传永远不会是文艺。强调“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服从于政治”,并把政治标准作为评价文学艺术的“第一位”标准,在一定条件下会夸大政治在文艺中的作用和影响,导致轻视乃至忽视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的不良倾向,从而以政治形态的单一性取代审美实践形态的丰富多样性、以价值规范取代审美特性,这必然会造成庸俗社会学的泛滥。这种情形,在40年代后期就已经表现得相当明显。[26]
其次,过分强调政治的指导作用而忽视文艺的审美特征,会在创作中形成图解政治概念和政策、再等而下之的图解某些领导者意图的公式主义倾向,削弱乃至消解文艺作品的艺术性;更难免在特定的时候,为某些钻进革命领导阶层的少数阴谋家所利用,他们会以“文艺从属于政治”为借口,把文艺作为他们行使自己政治意图的一个便利工具。所谓“文艺为政治服务”或“文艺从属于政治”一变而为“文艺为少数政治家服务”或“文艺从属于少数政治家的长官意志”。凡此种种,都会阻碍文学艺术的发展,最终导致文艺的蜕化乃至取消文艺自身,“文革”时期所造成的文艺界百花凋零、万马齐喑的惨痛局面,就是对文艺政治化乃至以政治取代文艺所带来的恶果之最好的注脚。在政治统帅和驾驭文艺的情况下,《讲话》所谓“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27]的美好愿望,到头来也只能落空;在这种情况下,作品中所剩下的很可能只是“革命的政治内容”,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完美的艺术形式”。即使后来所谓的“百花齐放”,结果同样是一句空话。实际出现的倒可能是“一花独放”,即政治这脱缰之马在文艺的园地中纵横驰骋、肆意践踏艺术之花的悖乱局面。
再次,《讲话》是从政策性层面对新文艺发展史和文艺基本规律所做的总结和概括,并在此基础上对文艺家提出了一些方向性的要求,因此,它没有也不可能对文艺的具体特征和规律进行探索和研究。《讲话》本身也没有回避这一点。毛泽东在《讲话》的最后部分说,“今天我所讲的,只是我们文艺运动中的一些根本方向问题,还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今后继续研究。”[28]的确,《讲话》对文艺基本规律中许多具体的方面的东西,没有给予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它虽然提出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是,这种反映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其特点是什么,这种反映和其他种类的精神活动反映社会生活的方式有什么不同,《讲话》对此没有解释。对于涉及文艺创作重要特征的“形象思维”的规律及特点、各类艺术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讲话》根本就没有提。《讲话》也提到文艺创作需要“典型化”,但典型化的手段是什么,它包括哪些方面的具体内容,则又是《讲话》所忽略的。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法则就是,越是具体的,越是真实的,越是具有说服力的,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就告诉了人们的。《讲话》由于在一些具体问题上缺乏相应的分析,难免给人一种“大而化之”的印象,也难免给人造成这样一种错觉:看起来“无所不包”,实际上却“一无所有”。
创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精神创造过程,作家的精神世界是一个包含了情感、心理、思想等在内的深邃幽渺的“小宇宙”,因此,对文艺基本问题的探讨就不能忽略作家和艺术家的主体性一极。《讲话》虽然也谈到了主体世界观的改造,注意到了文艺家情感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但它只是从政治立场的角度出发来对文艺家提出了创作上的要求,而没有提及作家创作时的深层心理动机即隐性的无意识力量,更没有予之以相应的分析。不触及文艺家内心的深层因素,仅仅从政治立场和观点来要求文艺家进行思想改造,这种改造的有限性是可以想见的。在实际情况下,迫于强大的政治压力,作家或艺术家也许会对他本人并不赞同的文艺乃至政治观念表示口头上的赞同,但是心理怎么想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建国后实行的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虽然收到了一些表面上的效果,但是,他们内心深处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王国”并没有从根本上清除,即这种改造无法从根本上让知识分子放弃他们在文艺上的观念和信仰,个中原因就在这里。再则,作家的世界观问题与创作的关系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政治思想倾向进步的作家,也未必能在实践中创造出真正符合工农兵大众审美需求的作品。思想上落后的作家创作出来的作品也未必就是“毒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解读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的作品时,早就指出了这一点。
三、四十年代,外来文艺思想的传播非常活跃,欧美的一些审美心理学流派,如立普斯的“移情说”、布洛的“心理距离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和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在文艺界都已广为人知,可《讲话》对这些思想却没有任何反映。《讲话》主要把中国传统文艺思想和苏联文艺思想作为自身的思想资源,忽略了欧美文艺理论中的合理因素,从思想继承的角度来说,这是不够全面的。从实践的角度讲,《讲话》并没有很好地履行自己提出的“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

大学毛概2000字论文

  一提到毛概,好多大学生都有同感,都认为太过于枯燥,至于写毛概论文更是令人头疼,然而我们该如何写毛概论文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大学毛概2000字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毛概2000字论文篇一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摘 要: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具有矛盾?如果有矛盾,这些矛盾是什么矛盾?这些矛盾的性质是什么以及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解决这些矛盾?试图通过这样一条线索去探讨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关键词: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即在对立面斗争的推动下,事物取得了发展。毛泽东说:“所谓发展就是诸对立物斗争的结果。”同样,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使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也找不到任何不蕴含矛盾的事物。既然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那么,深入探讨毛泽东关于社会矛盾的思想,对我国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具有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具有矛盾?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明确指出来。列宁同志是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运用于实践的第一人,他说:“对抗和矛盾断然不同。在社会主义下,对抗消灭了,矛盾存在着。”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理论上还存在矛盾。但是,因其英年早逝,对社会主义的现实观察有限,就社会主义存在的矛盾究竟是什么矛盾,性质如何等问题,列宁没有作出进一步的论述。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具有矛盾,斯大林本来最有发言权,但毛泽东同志认为其只是羞羞答答地承认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是有矛盾的,且认为:“只要领导机关执行正确的政策,这些矛盾就不会变成对立,而且也不会弄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冲突”。不难看出,斯大林对肯定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态度不充分。对于社会主义是否具有其他矛盾,他则没有提到。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毛泽东同志是第一个公开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现实中还存在着矛盾的人。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正处》)一文中,他说:“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事业必定胜利的基本保证。但是,这并不是说在我们的社会里已经没有任何的矛盾了。没有矛盾的想法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天真的想法。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在《矛盾论》中,他说:“经济上城市和乡村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国家里面,在我们的革命根据地里面,这种对抗的矛盾就变为非对抗的矛盾,而当达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时候,这种矛盾就会消灭。”以上两段话,非常明确地指出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矛盾。《矛盾论》成文于1937年,《正处》成文于1957年,前一篇写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后一篇写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同志花了20年的时间,运用矛盾的观点去思考、分析新中国的各种社会问题并得出结论:“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存在矛盾”。现实的例子好很好地证明了这个结论的科学性: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主要原因,就是当时执政党没有及时、很好地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同样,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今天,我国仍然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这段话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关于社会矛盾的思想,并且强调只有承认矛盾,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才能更好地解决社会矛盾,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什么矛盾

  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矛盾,而这些矛盾又是什么呢?他认为,“在我们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把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分为两大类,符合对立统一的规律。因为在一定条件下,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前者采取革命的方法,后者采取团结―批评―团结的办法;但是,随着条件的改变,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又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比如,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其方法是团结抗日;在解放战争期间,国共两党的矛盾也就变成了敌我之间的矛盾,所采取的办法就是进行革命斗争。

  对于毛泽东同志的中国社会矛盾两分法,我们要以之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起来,在坚持中发展。就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各种社会矛盾,不能轻易将之定性为敌我矛盾。因为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矛盾,其解决办法就是进行革命斗争,而革命斗争必然会影响经济建设。因此,当出现敌我矛盾的时候,要创造条件,尽可能将其转化为人民内部矛盾。因此,毛泽东在《正处》中说:“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同旧社会的矛盾,例如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是根本不相同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那种矛盾不可能由资本主义本身来解决,而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加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另外一回事。恰恰相反,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得到解决。”毛泽东同志在此强调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并且这些矛盾是完全可以通过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就能解决。就我国当前社会看,绝大部分矛盾是人民内部的矛盾,完全可以用民主的办法来解决。但是,同样要防止把人民内部矛盾激化为敌我矛盾。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毛泽东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更替,是这个基本矛盾作用的结果。但对社会主义是否还存在这样的矛盾,马恩没有提及。列宁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承认社会主义存在理论上的矛盾,但对此问题也没有作出回答。斯大林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在承认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矛盾的同时,他认为苏联的生产关系是完全适应生产力增长的,并且认为通过领导机关用正确的政策来克服这种矛盾。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毛泽东是第一位明确肯定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的人。

  然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否相同?毛泽东在《正处》中说:“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完全不同于旧社会的基本矛盾。旧社会往往通过剧烈的阶级斗争解决这对基本矛盾,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这对基本矛盾已经不再是对抗性矛盾,完全可以通过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来化解。既然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不同于旧社会的基本矛盾,那它又会以什么方式呈现出来?不再像旧社会,从开始时的相适应到最后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两者之间已完全不能调和。毛泽东在《正处》中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所以,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方式就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当出现矛盾的时候,只要采取改革和完善制度的办法,就能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非采取革命的手段。

  四、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思想的现实意义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和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和谐的对立面是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正是基于现实社会中大量矛盾的存在而提出。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正视现实社会存在种种矛盾,只有承认矛盾的存在,我们才会去分析矛盾,解决矛盾。但并不是说,和谐社会建成之后,就不存在矛盾了。矛盾依然存在,只是又以新的方式表现出来罢了。同样,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改革,就是因为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中的某些环节与生产力、经济基础不相适应。改革就是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思想的最佳体现。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和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必须坚持毛泽东关于社会矛盾的理论。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为解决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种种矛盾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对矛盾的两类不同性质的分析法,要求我们在处理矛盾时要根据不同性质的矛盾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对我国目前存在的城乡差别、东西差别,就是采取城市带动农村、东部帮扶西部的办法,而非把二者完全对立起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的内容和形式更加复杂化和多元化。但不管矛盾如何变化,其始终是矛盾,永远不会消失,关键是我们如何去区分、解决矛盾。因此,我们必须在根本上坚持毛泽东关于社会矛盾的思想,承认矛盾、正视矛盾,合理化解社会矛盾,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1986.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

  [3]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人民出版社,1979.

  (作者单位 贵州都匀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毛概论文范文3000字

  《毛概》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 的必备课程之一,不仅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还为《毛概》课堂教学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毛概论文 范文 3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毛概论文范文3000字篇一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学解读》

  摘 要: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要求,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首先,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其次,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最后,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落实到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行动中去。

  关键词: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科学发展 群众路线 落实

  2009年9月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进一步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早在2003年,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就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提了出来;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将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总结 为55年来我党执政的主要 经验 ,并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一就是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6年后,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再一次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总结为我们党在执政60年实践中,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号召全党进一步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公”即“公众”,“民”即“人民”,故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对于我们党来说就是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共产党的本质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从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中,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始终领导全国人民为民族的独立和复兴、人民的解放和幸福、国家的繁荣和富强进行百折不挠的奋斗。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而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执政62年、领导改革开放32年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989年来,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人民支持不支持、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高兴不高兴,是检验党的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重要标准。在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面前,一个党组织就是一座战斗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鲜艳旗帜。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共产党员都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无限忠诚。危难来临,从未压弯共产党人的民族脊梁;风险考验,不能摧毁共产党人的钢铁意志。在关键时刻、危难关头,广大党员干部要豁得出去、冲得上去。哪里有危险,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一句“共产党员,跟我上!”一次次向人们昭示着:共产党是人民群众的公仆,不追求特殊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根本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唯一宗旨,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这个有着90年历史、7600多万党员,在13亿人口的大国执政62年,目前正领导着空前伟大而深刻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执政党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的根本原因之所在。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此相反,从上世纪后期开始,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相继失去了执政地位,究其原因,关键就在于党的内部出了问题,背民情、违民意、失民心,最终成了凌驾于群众之上的特权阶层。前苏联及东欧国家共产党的垮台就是明证。

  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

  这里的“新形势”指的是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日新月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 文化 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仍占优势,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总的来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同时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出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在我们这个近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党要适应这样的新形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党“十七大”描绘的宏伟蓝图,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既是历史性的课题,又是历史性的考验,更是当今时代对执政党提出的挑战。

  这一挑战首先表现为我党如何提高执政能力,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守为民之责、谋富民之策、办利民之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一致的。同时,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了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的实现,必须引起全党警醒,抓紧加以解决,以防止滥用职权对党的侵蚀,防止社会意识多样化对党在思想和行动上的高度统一带来的冲击,真正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地位观和义利观,构筑起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思想防线,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其次表现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党如何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全局性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代表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人民群众的利益是由各方面的利益构成的,市场经济越发展,利益协调的难度就越大。对于执政党来说,所有的政策 措施 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该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矛盾。其中,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这就要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处理好现阶段影响党群关系的主要问题。

  最后表现为如何解决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问题,发扬人民民主,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民主政治的主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宪法赋予人民参与选举、决策、社会管理、监督的权利。在____的条件下,政治参与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密切党与群众的关系,及时反映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和要求,便于党和政府及时整合、协调各方利益,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保证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总而言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时代的要求,是社会的呼唤,是我们党加强和改善自身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三、在新的形势下,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在上述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呢?

  首先,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提高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水平。“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党群关系最终要以群众的利益为纽带,群众的利益既包括经济的,又包括政治的、文化的。因而,新一代领导集体强调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树立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提高生产力水平,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使群众得到切切实实的并不断增长的物质利益,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群众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从而自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并取得最终成功的根本保证。

  其次,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工作 方法 。贯彻群众路线,要求全党坚定不移依靠群众,适应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工作,虚心向群众学习,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受群众监督。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头,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做决策、定政策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和承受能力,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切实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只要我们党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诚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人民群众就会发自内心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就会坚如磐石。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行动中去。千难万难,落实可谓天下第一难。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表明,党要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是坚强的领导核心,必须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今天的中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日益成为党的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的自觉行动,在解决关乎群众利益问题的过程中,无论大事小事,我们都能听到、看到共产党人情系人民的声音和身影――我们不会忘记,“非典”肆虐,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轻车简从,下基层、进医院,和人民“零距离”接触;淮河洪灾,温风尘仆仆走上大堤,向灾民嘘寒问暖,同吃一锅饭。人民不会忘记,岁末年关,为民妇追讨工钱;新世纪以来,连续8个关注“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专为农民增收而发。我们不会忘记, 春节 临近,中国领导人身先士卒抗雪灾,国家主席寒冬下矿井,国务院冒险“闯”灾区;汶川地震、世界性金融危机、舟曲泥石流&hellip;&hellip;一次次灾难、一次次危机,我们党经受了一次次新的严峻考验。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坚定沉着、统揽全局,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党中央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让民族精神得到充分展现,更让党心、民心空前凝聚。实践一次次告诉中国,也告诉世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患难与共、心 手相 连,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不愧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一桩桩亲民、为民、富民、爱民的感人往事,无不彰显出我们党“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无不印证着中央领导集体“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庄严承诺。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艰难困苦,砥砺精神品格。90年的风雨砥砺,我们的党更加坚强伟大,党的机体更加生机勃发;90年的风险考验,我们党更加成熟自信,党的事业更加灿烂辉煌。90年艰辛探索,90载风雨辉煌,不管是“地球上最大的政治奇迹之一”,还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经济革命的主角”,中国共产党这90年历史,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90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90年;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告别屈辱落后的历史,迎着民族复兴的曙光顽强奋进的90年;是中国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意气风发地走向现代化的90年;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经受各种风浪考验、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90年。

  马克思说:“人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对象性关系。”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公众就会支持我们党;我们党“执政为民”,人民就会拥护我们党执政。党――人民,人民――党,这种鱼水相依、血肉相随、声气相通的关系,将产生一种伟力,把中华民族推向到伟大复兴的辉煌峰顶。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毛概论文范文3000字  

本文标题: 毛概读后感论文题目(毛概课程论文范文1500字大全)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5839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中国纪检监察报评论员文章读后感(既不负责是什么意思)飞云惊澜的读后感(水浒传每回的读后感50字左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