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青《自己的房间》读后感(比喻小说《封锁》读后感作文)

发布时间: 2023-09-25 16:06:2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80

比喻小说《封锁》读后感作文,张爱玲《封锁》读后感1:,常规、长态、日常生活,往往会使人不知不觉的迷失本性,丢失自我。...

苏青《自己的房间》读后感(比喻小说《封锁》读后感作文)

比喻小说《封锁》读后感作文

  张爱玲《封锁》读后感1:

  常规、长态、日常生活,往往会使人不知不觉的迷失本性,丢失自我。

  当“突发”降临,人们措手不及的时候,反而会在忙乱中真情流露。这种流露出来的“真我”,显现了人类自身固有的“最美”。

  所以大喜大悲、怦然心动、劫后余生的瞬间,才那么让人感动、心动。真实,真实的自我,竟成为了我们永远追求的梦。

  哀也罢、叹也罢,想来想去,真我就在不知不觉流逝的日子中被一层层的包裹起来,愈包愈厚,到最后,连自己都不知道哪一层下面是真实的自己了。层层的包裹日积月累下来已经连皮带肉,真要揭掉,会是彻骨之痛。

  也有例外,这就是面对突发,当生活的层层包裹在突发面前一下子失去了意义的时候,真我一下显现出来。反正那些包裹也没有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生命都朝不保夕,就让“真我”站出来畅快一回吧。

  只可惜,当生活又恢复了常态,日子又开始了它的周而复始,人们又自觉自愿的钻进那层层的包裹,将真我更深的藏在里面,又一切如旧。人生,多么的滑稽啊!

  张爱玲的《封锁》将这种滑稽演绎得入木三分,她说:“封锁期间的一切,等于没有发生,整个的上海打了个盹儿,做了个不近情理的梦”。好一个“不近情理”,人性就是在近情近理中一点点的磨失掉了。

  70年前一个23岁女子写的故事,让如今成年的我读起来由衷地感叹:好一个精灵透彻的女子!同时又深深地为之叹息:喜欢她文字的人多,懂得她的人却那么少。因此,她的一生无比寂寞,纵有万种风情,又能与谁说?过多的才华,给她带来的是自信,不是快乐。

  “她在自己的卧室里独自凭窗,孤独且不被了解,像一颗孤星,幽微的发着冷光,温暖不了她自己。”

  张爱玲《封锁》读后感2:

  “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封锁,给了人性一个出逃的机会,足以引发世俗男女心底的躁动,让人有了可以暂时抛开自己身份和位置的理由,于是两个在平淡贫乏都市生活中的男女,在这个短暂而特定的环境下,表现出了对各自常规生活的不至于引起后果的瞬间反叛。

  封锁中的情与爱,终究是一场要谢幕的演出,这种短暂又意味着安全,让封锁中的男女有了现实中的退路。假如也来庸俗地把人生看做一条线段,那么最好的'距离,就是近距离的平行。两个人,能不离不弃的始终保持着亲密距离是多么不容易的事。那些相交的线,纵然曾经亲密无间过,但过了交点,就只能越走越远。两个人从彼此看不见到突然间的情投意合是一件幸福美妙的事情。担如果相遇后是戛然而止,那么这便比不见还要叫人心痛。

  很喜欢这句话,所谓封锁中的情爱,只是无聊时耍的花枪,不仅如此,就连耍花抢的那个手势,都带着讽刺的意味。而我们,也不过只是看客而已。”

  ——张苏春《封锁中的情与爱》

  这句段话与我要表达的不谋而合,现在,想对文中一些有感觉的句子进行分析表达自己的一些见解。

  (1)“吴家是一个新式的,带着宗教背景的模范家庭。家里竭力鼓励女儿用功读书,一步一步往上爬,爬到了顶儿尖儿上——一个二十来岁的女孩子在大学里教书!打破了女子职业的新纪录。然而家长渐渐对她失掉了兴趣,宁愿她当初在书本上马虎一点,匀出点时间来找一个有钱的女婿。”

  心语:多么庸俗的认识!新式家庭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旧式家庭呢?正是如此,才让女人在旧社会可悲地成为男人的附庸品,摆脱不了悲惨的命运。把爱情当做金钱的交易,就是在婚姻中贬低自己,让对方高高在上,肆意的去践踏自己的尊严。我想,最幸福的,应该是与一个有相同意趣,可以共同为未来奋斗的人携手相伴,地位悬殊的两个人在一起,往往会以悲剧收场。

  (2)“他看着她,她红了脸。她一脸红,让他看见了,他显然是很愉快。她的脸就越发红了。宗桢没有想到他能够使一个女人脸红,使她微笑,使她背过脸去,使她掉过头来。在这里,他是一个男子。平时,他是会计师,他是孩子的父亲,他是家长,他是车上的搭客,他是店里的主顾,他是市民。可是对于这个不知道他的底细的女人,他只是一个单纯的男子。”

  心语:可见,宗桢对翠远的感觉并不是爱,或许,那只是觉察自己能吸引一名女子,心里腾升起作为男人的自豪感罢了!他只是厌倦了那单调反复的日子和自己所扮演的一成不变的角色,而试图找寻某种激情来消遣一下而已。宗桢和翠远,从对方的言行举止中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发现了自己的魅力,而激发了各自的激情。这样的暧昧,是没有结果的,他们注定只能成为彼此生命中的匆匆过客。

  现实中的我们,有何尝不是这样呢?单调的日子里,敏感的我们会从别人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而浮想联翩,只以为捕捉到了爱情的讯息,于是心中波澜起伏,喜怒无常,如果我们能认识到这一切是多么无知和可笑,而把精力放在自己所喜欢的事业上,内心会真正充实很多吧!

  (3)“恋爱着的男子向来是喜欢说,恋爱着的女人破例地不大爱说话,因为下意识地她知道;男人彻底地懂得了一个女人之后,是不会爱她的。”

  心语:这是张爱玲用其女性的视角为我们解读的爱情。突然想起这么一篇文章:“爱情中,男生玩的是减分制,热恋时,她是完美的,任何缺点都没关系。而热恋期过后,男生就开始注意女生的缺点,心中的她就大打折扣了。”女生永远不要渴望一劳永逸,要不断地区提升自我,理性地对待爱情。

  (4)“电车里点上了灯,她一睁眼望见他遥遥坐在他原来的位子上。她震了一震——原来他并没有下车去!她明白他的意思了:封锁期间的一切,等于没有发生。整个的上海打了个盹,做了个不近情理的梦。”

  心语:突然想起某个老师说过的话:“爱不仅仅是感觉,更重要的是承诺以及承诺后肩负起应尽的责任。”暧昧无声无息地在此画上句号,生活重新恢复了常态,冗长和单调有重新封锁了激情。一旦谈及婚姻,俩人都不得不考虑世俗的干扰。只能让一切戛然而止,结束在最美丽的状态了。

  最后,想引用张爱玲在《我看苏青》里的一段告白:

  “我平常看人,很容易把人看扁了,扁的小纸人,放在书里比较便利。“看扁了”不一定是发现人家的短处,不过是将立体化为平面的意思……因为是写小说的人,我想这是我的本份,把人生的来龙去脉看得很清楚。如果原先有憎恶的心,看明白之后,也只有哀矜。眼中所见,有些天资很高的人,分明在哪里走错了一步,后来样也不行了,因为整个的人生态度的关系,就坏也坏得鬼鬼祟祟。有的也不是坏,只是没出息,不干净,不愉快。我书里多的是这等人,因为他们最能够代表社会的空气,同时也比较容易写……我写到的那些人,他们有什么不好我都能够原谅,有时候还有喜爱,就因为他们存在,他们是真的。”

  张爱玲在她的小说里,仿佛是一个超脱的看客》她平静地诉说着平凡的故事,对所看到的人与事进行辛辣的讽刺,让人叹服于她那超凡的洞察力。她对笔下的人物没有特别的好恶,理性地展示给我们一个真实的世界》。我想,这就是她的作品能经久不衰,代代相传的缘故吧!

  张爱玲《封锁》读后感3:

  《封锁》是张爱玲的一部短篇小说,它描述的是“封锁”这段时间里一个电车上的人物各种各样的心态,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微型的社会。

  吕宗桢是一个华茂银行的会计师,吴翠远是一个申光大学的英文教师,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在各自的家庭中甚至在社会上都扮演着一个很好的角色。但在他们的内心却很寂寞、孤独和疲惫,在他们的内心渴望有一个人能了解他们,因此他们在“封锁”这段时间里一个电车上相遇了并聊了起来。开始吕宗桢只是为了躲避他的表侄才坐在吴翠远的身边,也是为了气气自己的太太才和吴翠远聊了起来,但后来他们却聊得越来越投机了,一直隐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欲望”开始蠢蠢欲动了。可是“封锁”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原样,他们依然会扮演着各自的角色,他们也会把今天发生在电车上的事忘了。

  每个人都是这样,在人的内心深处都会有着一些不为人知的“欲望”,在特定的环境和时间里会展现出来。可是“欲望”过后一切又会恢复平静,一切又会是原来的模样,没有丝毫的改变,也许他们害怕会有任何的改变而不想去改变吧!这也许就是人类的矛盾吧,既渴望有害怕!

关于苏青《 蛾》的理解

我想知道这篇文章到底想表达什么?尤其是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
作者:苏青
幽幽的月光,稀疏的星,庭院静悄悄地。明珠站在窗口,心想今夜要防空,恐怕没有朋友会到这里来了吧。没有朋友来的时候是寂寞,朋友来得多了的时候会烦恼,来得少了的时候可无聊,而当他们回去之后却又使她感到无限的空虚。她对他们说:她爱静。于是他们都走了,走得干干净净。
她一面想,一面对着庭院痴痴望。只见门外有辆车子停下来,她的心里就一惊。接着她瞧见隐隐绰绰地飘进来二个影子,是男与女,手挽手儿,看上去像在交头接耳地谈话。他们走到明珠站着的窗前,男的忽然把嘴更加凑紧女的耳际去说了句话,于是女的就把头一偏,低声哗他道:“当心给人家听见!”可是明珠已听见了,而且听得很清楚,二个影子很快的又飘逝而去。
明珠瞧了眼幽幽的月光,稀疏的星,马上就把黑线窗帘放下来。厚的,重的,黑沉沉的帝幕,替她隔开了这静悄悄的庭院,隐隐绰绰的影子,以及外边的整个使她不安的世界。
她茫然站在房中央,房间黑黝黝地。是春天了啊,空气还是这么的阴凉。她看不清这房里的一切,但是嗅着,嗅着,她能够嗅出一切东西的所在:当中是一张床,床边有台灯,灯罩是绿玉色的,只要用手一板开关机,它马上就会吐出幽幽的光辉来。“要不要开灯呢?”她暗暗问着自己。自己说:“不开灯真是太阴凉了。”但是她虽然找出了要开的理由,却仍!日没有勇气去实行,脚是僵冷的,手指也僵冷,动弹不得。
刹那间,黑暗与僵冷,寂静与恐惧,一齐袭击到她身上来了。她觉得自己的膝盖已经冷得发抖,但是她得用力支持着,深恐一不留心会乘势跪下去,向全世界的人类屈膝。她想:她是只肯向上帝求救,而决不肯向这个庸俗的世界屈膝的。
但是今夜里上帝似乎也冷酷得很。他像是冰块塑成的东西,晶莹洁白得连尘埃也染不上。他不能接触热情,她的热情才一流向他,他便溶化了,很快的变成水。她怕水。她常把自己的心境比做蔚蓝的天空,可以挂一轮红日,可以铺密密浓云,就是怕下雨。雨水冲洗过,一切都干干净净,便又空虚了。
她不能不怕空虚,犹如她不能逃避空虚一样。她走到那儿,空虚便追到那儿,向她挑衅,把她包围,终于使她无以自在为止。她也知道,唯一解脱的办法,便是睡觉。地睡着了,空虚便给挡驾在外,不能追随她入梦,侵扰她的梦中的热闹。有时候,实在睡不着,她也很多做些事情来消遣时光,但是事情做完了,或者好梦醒转来之后,空虚又会找上她,冷冷地向她一笑道:“你总不能撤弃我吧?我的乖乖!”
她茫然站在房中央,瞧到的是空虚,嗅到的是空虚,感到的也还是空虚。没有快乐,没有痛苦,什么也没有,黑暗的房间冷冰冰地,只有她一人在承受无边的,永久的寂寞与空虚。
我要……!
我要…!
我要…呀!
她想喊,猛烈地喊,但却寒噤住不能发声,房间是死寂的,庭院也死寂了,整个的宇宙都死寂得不闻人声。她想:怎么好呢?开了灯,一线光明也许会带来一线温暖吧?……但是她的眼睛直瞪着,脚是僵冷的,手指也但冷。
渐渐地房间门开启了,一个颀长的影子悄悄溜了进来。是鬼还是人,她也不暇细问,只向他做个手势,似乎在命令他速速开灯。拍的一声,绿幽幽灯光喷射到床上了,被单是洁白的,湖色织锦缎棉被折成小方块放在上面,显得单薄,也显得有些孤寒。
“你一个人住在这里很寂寞吧?”客人笑嘻嘻地说,样子有些轻薄。明珠更不答话,心里很恨他,同时也有些喜欢他。
“怎么?你的脸色这样讲!病了吧?”客人逼近问,伸开双臂,似乎想抱她,但马上就放下了。明珠仍不答话,身躯本能地颤动了一下,似乎有温暖从心内发散出来,弥漫到全身。
灯光幽幽地流着,流到洁白的被单上,流到湖色织锦缎的被面上,流到站在床前的客人身上。客人穿着黑漆光亮的皮鞋,笔挺的条子西装裤子,深蓝色,象征着庄严的美。渐渐地,灯光似乎集中了力气,一齐照向他身上来,他也知道自己已成为焦点,.于是便挺起前胸,肩膀显得更阔了。白衬衫领子硬绷绷地,高托着他的俊秀的面庞。他的皮肤是象牙色的,眼珠乌黑,眉毛很浓,头发有些几卷曲。
“明珠!”他颤抖着叫唤一声,声音低而嘶哑。灯光强烈地刺着他的眼,他的眼睛带着迷惑,但却富有吸引力,终于把明珠牵过来了。“明珠!”他再喊一声,热情地,迫切地。明珠没有作声,她的颊上发热,眼睛再不敢瞧他,只默默对着床旁的灯。
于是房间里空气都换了样,阴冷是没有了,却有些陌生与新鲜刺激。各人的心里似乎都像火药般要爆炸起来,但却又恐惧爆炸,紧紧地按着使不许动。光与热,情欲与理智,在紧张地战斗着,灯望着客人,客人望着明珠,明珠又望着床旁的灯。
“今夜是防空呵!”客人说了声,明珠没有回答。深蓝色的条子西装裤移向床旁去了,拍的一声,电灯随着熄灭。明珠觉得很紧张,但是紧张更加逼近人来,欣长的身躯似乎就站在她面前,她的心里像马上要爆炸,但是手指却阴凉的。
阴凉的手指颤抖着,不知安放处,摸摸自己头发,却又滑到胸口下去了,另外一只手很快地就把它捉住,接着它感到那只手又热,又软,又有力。便是一阵无声的诉说,他的嘴已经凑紧在她的耳际了,她颤抖着,欲答无话,欲哭无泪。
房间是黑黝黝的,空气紧张得很。她嗅着,嗅着,便知道一切东西的所在。她知道他拥她到了床旁,洁白的被单,湖色织锦缎棉被,……一切的阴凉都消失了,火般的热情,手挽手儿,两人同人于疯狂的世界。
他说:“我不会使你养孩子的。”她点点头,眼泪直流下来。她知道,她此刻在他的心中,只不过是一件叫做“女”的东西,而没有其他什么“人”的成份存在。欲望像火,人便像扑火的蛾,飞呀,飞呀,飞在火焰旁,赞美光明,崇拜热烈,都不过是自己骗自己,使得增加力气,勇于一扑罢了。
“请你…··请你不要让我有孩子呀!”明珠垂泪恳求他,屈辱.地,似乎已经向这个庸俗的世界求饶了。但是他更不理会,只是猛烈地吮着她,她咬他耳朵,他也不退避,两个人身子贴得更近,心思却离得更远了。
黑暗的房间,更加黑暗了起来。明珠的心里充满着气恼,厌恶,恐怖,以及莫名其妙的新的空虚,他吻着她,轻轻说:“恕饶了我吧,明珠!”但是听出这声音里没有温存,没有喜悦,只有无限的疲乏与冷漠。
“别同我敷衍!”她恨恨地说,猛力推开他。但是他更不靠近来,只是懒洋洋地摸一摸她的下巴,说道:“不会有孩子吧,只这么一次。”
扑灯的绒,为了追求热烈,假如葬身在火焰中,还算是死得悲壮痛快的。只怕是灼着而未死,损伤了翅膀,给人家笑话,飞又飞不动,跌落在阴冷的角落里,独个子委委屈屈地受苦。“不会有孩子吧……只这么一次……”明珠痛苦地反复辨味这句话。这是句不负责任的话,他说过后就要扬长而去了,她还能向他要求些什么?
她对他说:她爱静。
他想了一想回答道:他知道,以后再不敢多来吵扰。
于是他们便分了手,陌生的,平淡的,再也没有新鲜的刺激,他知道她不爱他,她也知道男女间根本难得所谓爱,欲望像火,人便是扑火的蛾!
于是她更加沉默了,即使在白天,也要放下黑绒窗帘,把房间这得黑黝黝的。她不再咒诅空虚,只想解除痛苦,唯一的留在她身上的最大的痛苦。
她找到了一位产科女医生,女医生说,要解决这件事起码要两万元,手术是靠得住的,她犹疑着自己钱不够,但是那位女医生却不耐烦地嗤之以鼻说:“何不向那位荒唐的先生去要呢?他做错了事,不该负责任吗?”
明珠退了出来,默默地更不说话。她想起教堂里碰见过的一位外科老医生,从来不结婚,性情相当怪僻,然而待她却好,她找到了他,羞惭地把一切经过说了出来,老医生更不多话,只把她引进手术室里,关上门,只让她一个人坐着。
当你等的时候,
全世界向着你笑,
但在哭的时候,
却只有一个人了。
明珠默默地念着这两句话,空虚地,却又带些感伤。她想到了自己的房间:有床,床旁有台灯,灯罩是绿玉色的,拍的一声把它开了,它便吐出幽幽的光辉来,照耀着洁白的被单,湖色的织锦缎棉被,以及床周围的一切。但是眼前这些东西都不见了,就想嗅,也嗅不到,生命是值得留恋的,就是给火灼伤了翅膀,也还想活着。
手术室的门开了,老医生穿着白外套幽幽地进来。他严肃地握住明珠的手,说道:“好孩子,不用怕,快睡到床上去。”
一阵阵剧痛,痛得明珠快晕了过去。她想不到不要养一个孩子也要受这番痛苦,痛苦得没有代价,穿竟是为了什么?老医生严肃地在旁边站着,瞧着她痛苦,似乎并没有不安。她的心里骤然起了阵反感,心想可恶的老东西,原来他不肯结婚,就是不愿女人有小孩,不想人类有后代……
但是老东西的脸也模糊起来了,瞧不清楚。她只痛得忘记了愤恨,忘记了恐惧,忘记了自己,也忘记了这个庸俗的世界。突然间,一阵热血直冲了出来,她知道这是一个小生命完结了,没有见过太阳,没有呼吸过空气,没有在人世上生存过一刻。
她觉得后悔起来,人世毕竟是可恋的,生命也应该宝贵。她杀了自己的孩子,为了顾全面子,为了怕麻烦,可耻的妇人呀。她现在才知道扑火般欲望为什么有这般强烈,有了孩子,便什么痛苦也可以忍受,什么损失也可以补偿,什么空虚也可以填满的了。
多愚笨呀,她自己!多残忍呀,那个老医生!
于是她恨恨地瞧了他一眼,低声向他说:请你走开吧,我要静。
老医生默默地走开了,心里只感到后悔。假如有一个孩子能带回家去,放在当中的床上,捻开了绿玉色罩上的台灯,用幽幽的光辉瞧着他小脸,那么该多么好。那时候,阴凉的房间便变成温暖,沉寂的空气便被沙哑的声音打破了,永远是春天,春天般兴奋。扑火般热‘请不是无目的的,它创造了美丽的生命,快乐的气氛。
但是现在呵!
老医生幽幽地进来了,两眼噙着泪。他颤着声音对明珠说:“孩子,我害了你了,我早知你如此,便不该替你动手术。现在你是后悔了,我也后海得很,这都是我的错误。但是你要知道,我是一个私生子,从小受人奚落,因此起了变态心理,一方面怨恨自己的母亲,一方面看轻一切的女人。自从我在教堂里遇见了你,孩子,我便觉得你的可爱。我是不想害你的。不料今天你犯了罪,我深恐那个孩子养下来要遭受同我一般的命运,因此我便把你引进手术室里来了。可是,孩子,如今我亲眼看见了你的痛苦,我便觉得后悔起来,我觉得以前我母亲……”
“你的母亲是不错的!”明珠流下泪,认真地说。
“是吗?”老医生替她拭去眼泪,一面额上直冒汗:“我想不到你会如此痛苦,现在我是连后悔也来不及了。现在我只好先送你回家,替你安顿好,希望你早日康复,好好嫁个人吧,不要再胡闹了。”
明珠默默地听从老医生把她送到了家里,房间仍是黑黝黝地,因为老医生恐防她吹风,早已替她把黑绒窗帘全放下了。她侧卧在洁白的被单上,盖着湖色织锦缎薄被,眼睛只望着绿玉色的台灯,老医生歉疚地问:“孩子,你在想些什么,可要告诉我吧?”于是明珠亩动着嘴唇低低地回答道:“老医生,请你不要笑我,我是还想做扑火的飞蛾,只要有目的,便不算胡闹。”

作文读后感600字

作文读后感600字

  作文读后感600字,阅读可以滋润人的心灵,阅读过的书籍是一个人的成长史,读书能够升华一个人的思想,文字的呼唤是原始的,参考作文读后感600字,你也能写出自己的感悟。

  作文读后感600字1

  读过富含军事策略的《三国演义》,仰慕过行侠仗义绿林好汉的《水浒传》,欣赏过初读时“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后时尝到一个家族的兴亡衰盛的《红楼梦》……可最使我百读不厌,爱不释手的非属那曲折惊险的《西游记》不可。

  说起《西游记》大家肯定不会陌生,那神通广大的孙悟空,那好吃懒做的猪悟能等形象便浮现在我们眼前。

  大英雄孙悟空手持金箍棒,号称“齐天大圣”,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靠他那出神入化的七十二变和明辨是非的火眼金睛让师徒四人多次死里逃生,还有他那个倔脾气,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也宁死不屈,他那精神是我们男子汉的楷模,更是我的偶像。别看三徒弟沙僧长得凶神恶煞,其实内心可善良着呢!整天“扁担不离肩,行李不离手”假如没有他这个为师兄化解矛盾的老好人和事佬,这取经路上不知要经过多少破折啊!猪八戒是我心中的猪悟能、猪呆子,抛开他长得猪头猪脑,笨的可怜不说。

  还经常在师傅面前诽谤别人,师傅赶走孙悟空都与他脱不了干系,更可恨的他还是一个好色之徒,他的前世天蓬元帅就是因调戏嫦娥而被贬下界的,他的一生只爱三件东西:吃、睡、女人。怎么样?可耻吧!这三位的师傅唐僧那才叫一个榆木疙瘩,看他长得一表人才,又那么慈悲善良,但他太执迷不悟、愚昧无知。话说《三打白骨精》那回,孙悟空忍着金箍咒的疼痛保护他,而他不领情,竟毫不含糊地将悟空赶回花果山。气得我直咬牙,破口大骂:“你的脑子被驴踢了还是进水生锈了,竟这么不近情理,笨蛋!”这使我情不自禁地想起郭沫若和毛泽东看《三打白骨精》时,郭沫若这样评价唐僧: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千刀万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而毛泽东则认为:僧是愚民有可训,妖为鬼域必成灾。

  笔落至此,仔细想想:猪八戒很现实;沙僧忠厚老实;孙悟空智勇双全;唐僧慈悲怜悯、执迷不悟。读了《西游记》,我感想颇多:不论是生活中,学习中,我们一定像孙悟空那样足智多谋不畏艰险,要像沙僧那样忠厚、踏实能干,忠心耿耿。而不要像唐僧那样优柔寡断、愚昧无知。更不要像猪八戒那样好逸恶劳,讽刺、诽谤别人。

  或许,这个最值得我们学习,最值得我们敬佩,又值得我们了解的应该是这个神游天下、充满智慧的吴承恩先生吧!

  作文读后感600字2

  世间万物皆平凡,而在这平凡世界里又有着许多平凡亦或不平凡的人或事构成。他们犹如这宇宙中最渺小的尘埃,脆弱而又微不足道。在寒假中我读了《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它向我们阐释了这平凡世界中平凡而又顽强的人的存在。

  此书以孙少平、孙少安两人的生活经历为主线,描写了六十年代的生活景象。孙少平是一个不屈不挠的农村人,是一个刻苦用功的莘莘学子,是一个内心有些自卑却又用知识打破常规奋发向上的,有着新思想的新一代青年。

  仔细想想,孙少安身上似乎也有一些少平的.影子,他十三岁撑起遥遥欲坠的家,用他并不强壮的臂膀撑起家里的一片天。他没有旧社会的顽固思想,虽然没有多大的知识,却用的他勤劳智慧,踏实能干,不屈于所谓的革命而开拓出一片新天地。

  再想想看,全文是否又穿插了一种苦难中的磨砾?上天像一个精明的商人,给你一分勤劳与智慧,就搭配给你几倍的苦难。

  孙少平从在县立高中的自卑与不安的少年,到后来的煤矿工人,他的那份钢铁般的意志力。来源于他对世界的认知和他的苦难经历。他若不是儿时苦难,又怎会刻苦努力奋发读书。他若不是家中几经变故,又怎会波折不断,奋力拼搏。苦难呐,你就是人生的一本进取书!

  一首歌中这样唱道:“我曾经跨过山和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我曾经拥有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道出了平凡世界里亦或不平凡的真谛。

  作文读后感600字3

  张爱玲安于生活里点点滴滴的寻常人事的品味,这与她的性别不无关系。但另一方面,这也是张爱玲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所决定的。“凡事牵涉到快乐的授受上,就犯不着斤斤计较了。较量些什么呢?——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公寓生活记趣》)“时代的车轰轰地往前开。……我们只看见自己的脸,苍白,渺小:我们的自私与空虚,我们恬不知耻的愚蠢——谁都像我们一样,然而我们每人都是孤独的。”(《烬余录》)在张爱玲的眼里,人是孤独、可怜、痛苦的;人生苦短,不如及时行乐。

  所以,“呵,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传奇>再版序》)所以,“能够不理会的,我们一概不理会,出生入死,沉浮于最富色彩的经验中,我们还是我们,一尘不染,维持着素日的生活典型。” (《烬余录》)但是,在她那些沉迷于小欢悦的文字里,又不时飘过烟云一般的伤感。“但是可以更分明地觉得自己的手,在阳光中也是一件暂时的东西……”(《华丽缘》) “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管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传奇>再版序》三 “我不喜欢壮烈。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

  (《自己的文章》)正是因为这样一种审美偏好,在张爱玲的散文特别是那些较长的散文里,总会有意无意地转入顾影自怜,感时伤世,营造出一种孤独、凄怆而又美丽的氛围。这样的句子段落在她的散文里俯拾即是: “我想道:‘这是乱世。’晚烟里,上海的边疆微微起伏,虽没有山也像是层峦叠嶂。我想到许多人的命运,连我在内的;有一种郁郁苍苍的身世之感”。(《我看苏青》) “古代的夜里有更鼓,现在有卖馄饨的梆子,千年来无数人的梦的拍板:‘托,托,托,托’——可爱又可哀的年月呵!” (《私语》) “人生恐怕就是这样的罢?生命即是麻烦,怕麻烦,不如死了好。麻烦刚刚完了,人也完了”。(《论写作》) “从人头上看出去,是明净的浅蓝的天。一辆空电车停在街心,电车外面,淡淡的太阳,电车里面,也是太阳——单只这电车便有一种原始的荒凉”。(《烬余录》) 张爱玲写的是不彻底的人对乱世的无可奈何,对岁月的屈服。他们不配享有悲壮,然而到底是苍凉的。

去哪里阅读上海宝贝

女性文学是不是性文学
女性文学从古至今地一步步走来,一直不曾停下脚步。随着“女性世纪”的到来,女性文学以其独特魅力,铺天盖地的走到大众面前,以一种势不可当气势,傲然屹立在文学论坛之中。翻读大大小小的报刊和杂志,你不难发现当今的女作家群是那么的壮观。先锋作家、美女作家的美名不断的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一时之间,文坛晃动的净是女性面孔,女性文学更是风光无限。
女性文学在走向女性本体和主体方面,在女性自我生命体验和女性本体欲望表达等方面,表现得比过去更为内在、明显和豁达;在艺术表现上,注重了把“我”推向前台,文章日益变得个体化,时常从儿女情、家务事等庸常生活支点切入社会。这本是女性文学的一大进步,但随着社会变革速度的加快,一些女作家开始偏离传统轨道,转型为“小女人”或“私人化”、“隐私化”写作,她们关注的世界只有身体和性,只有爱情和自我。在这些女作家眼里,女性主义是女性写作的惟一选择,女性意识覆盖了人生的全部。《上海宝贝》、《糖》等美女作家的作品给人一种脂粉的甜腻味和生活腐烂的气息。而到了九丹的《乌鸦》,更是把床笫之欢写得恣意汪洋。难怪有人谑称她们是“身体派作家”。年轻作家这样写倒也罢了,可如今,一些传统作家如张抗抗、池莉、铁凝也步其后尘。铁凝的《大浴女》、池莉的《水与火的缠绵》、张抗抗的《作女》,光书名就令人想入非非了。翻开张抗抗的新作《作女》,其目录就不由人脸红耳热:“作”战的人生有声有色;男人和女人一块“作”才好;现在不“作”更待何时;“作”的欲望从哪里来……这究竟是阅读提示,还是故意诱导读者?让人不明白的是:难道非得靠性描写和带有煽情的书名,才能取悦读者的眼球吗?这种自我作践“女性文学”的行为,怎能赢得读者的尊重呢?
“女性擅写性灵文字。一情一景一细一节,都能化出万千情思满腹感慨。”这是女作家素素评价台湾散文家张晓风时说的一句话。在人心浮躁、文坛充满功利主义的时下,不知道到哪里去阅读这么美妙的文字了。性文学的泛滥不仅辱没了女性作家的名声,更败坏了读者的胃口———这是出版商的错,还是女性作家自身行为所致?
文学评论家白烨指出:当今女性作家在相当多的作品中以一种从心灵到肉体都采取叛逆的姿态出现,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叛逆精神,也是女性解放自己的一个必然过程。张抗抗也在《作女》的后记中称“是为‘她世纪’留存的一部‘作女’档案”。问题是,如果用过激的言语、身体和性来表述这种叛逆精神,恐怕并非上策。道理明摆着,女性文学不是性文学。如果女性文学类同于地摊作品的话,那真的离退幕不远了。
女性文学不是性文学!在为女性作家喝彩的同时,更应该断喝一声,以免女性文学沦落到性文学的尴尬境地。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女性文学将会以其独特魅力,展现在世人面前。
女性文学和我国20世纪历史息息相关,不可能摆脱种种历史合力的牵制而只能在历史给定的不尽相同的条件下做出不尽相同的选择,从而呈现出现代性进程的丰富性。诚如特里·伊格尔顿所言,“语言并非是一个规定明确、界限清楚,包含着表现者和被表现者对称单位的结构。它现在看来更像是一个无限展开的蛛网,网上的成分不断交换和循环,没有一个成分受到绝对的限定,每一种东西都受到其他各种东西的牵制和影响。”〔10〕在这个“无限展开的蛛网”上有的成分发展了,有的成分消失了又复现了,也有新的成分出现、发展或消失,也有的成分发生了变异成为不是它原来的东西。“女性”、“妇女”、“女性主义”便是女性文学发展进程这张蛛网上三个重要的“网结”。在我国女性文学之现代性进程中,恰恰可以梳理出女性文学、妇女文学、女性主义文学这三种形态。
“女性”(female)是女性文学及女性文学批评的核心概念,它和“妇女”这个概念是同义的可以互换的吗?事实上这两个概念在我们这里基本上是作为同义词来使用的。女性与妇女这两个概念的混淆从一个小小的侧面反映了女性文学批评对女性文学现代性的漠视与无视。
据美国后结构主义学者白露考证,我国直至清末还没有“女性”这一概念。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话语不存在一个超越社会人伦关系的女性概念,凡指称女人的词语都是指在具体的家庭人伦关系中的女人,如次于儿子的女儿、次于丈夫的妻子、次于父的母等,各人只有根据自己在亲属关系中规定的角色规范立身行事,才能取得被社会认可的角色规范立身行事,才能取得被社会认可的角色位置。“女性”这个词与“他、她、tā@③”这些人称代词出现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是现代白话文学的主题之一,是一个超越了亲属人伦范畴超越于传统父权制意识形态对女人社会角色定位的一个革命性反叛性符号,〔11〕也是一个有待发展和完成的概念。从20、30年代的一些论文和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女性”这一有别于恪守三纲五常的传统女人依附性身份的概念,有的文本为了与旧式的传统女人相区别,常常在“女性”前面加上一个“新”字,“新女性”便成为“现代女性”的同义词。白露也指出了“女性”一词的负面含义如被动、柔弱、智力与生理上的低能等,这恰恰是女性概念的暧昧性不稳定性而在运用过程中被男性偏见所填加进去的意思。
白露还考察了“妇女”(Woman)这个概念内涵的变化。 在传统话语中,泛指女人时有女子、妇人、妇,也有妇女这个词,都是指的传统女人。白露所分析的妇女这个概念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被填加进去的意思。 她指出早期共产党人将欧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中的Woman译作妇女,强调社会生产与妇女的关系,倍倍尔的《妇女与社会主义》一书的翻译奠定了“妇女”一词的政治意义,30年代农村根据地,苏维埃政权以至毛泽东时代国家、妇联等政治机构继续沿用的“妇女”一词也主要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的。〔12〕“妇女能顶半边天”便是从生产劳动和政治功能的意义上使用的。
可见“女性”“妇女”这两个词尽管都指称了“女人”这一性别,但二者的内涵并不一样也不在一个话语体系之中,前者以区别于旧式女人的主体性为本质内涵,而后者则是一个被国家权力话语政治化了的意识形态话语。在日本,妇女的概念一般是指没有解放的老式女人;而女性一般是指现代社会中已经获得了某种程度解放的新式女人。〔13〕就一般意义而言,我们今天在使用这两个词的时候也应有这样的大体上的区别。
“女性”、“妇女”这两个概念的内涵恰恰与“五四”到十年“文革”女性文学的历史嬗变形成同构的关系,也就是说,上述两个概念的不同内涵恰恰对应了相应的两种不同的女性文学类型的基本内涵。我国女性文学与女性这个词同时出现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中,20年代后期与妇女概念内涵的政治化功能化的同时,出现了女性文学的分化,逐渐形成了恰与妇女概念的新内涵相对应的妇女文学,并在40年代出现了女性文学与妇女文学在不同的话语空间的并存现象。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区工农兵文学被规定为新中国文艺的共同方向,女性文学与“五四”人的文学同时被阻遏,妇女文学以顺应时代潮流和主导意识形态的方式与工农兵文学一起得到了长足发展,直到在“文革”十年中被推向极端而走向反面。80年代初,随着“五四”新文学传统的复苏,女性与女性文学再次出现,成为当代文学中一支既有别于男性文学又有别于妇女文学的现代性的女性文学。而妇女文学则走向了衰微。在女性文学的发展中,大约在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出现了女性主义文学这一新类型,而更多的女性文学也在继续发展。
就这三种女性文学类型的关系而言,妇女文学与女性主义文学都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话语环境下由女性文学衍生出来的两个分支。应该承认即使是妇女文学,在其发生之初,也还是基于女人争取自己作为人的权利和价值的实现的现代性进程的产物,但二者的思想资源不同。妇女文学的思想资源来自社会主义的妇女观,主张妇女应投身于社会革命、阶级斗争、民族斗争的洪流之中,在社会/阶级/集团的解放中解放自己,故更多着眼于社会底层妇女,主张知识女性要向工农兵学习,改造自己的世界观,故其主人公多为各种社会/阶级/集团斗争中的女英雄。至于这种“社会解放我解放”的模式,究竟能否解放妇女和在何种程度上解放妇女,那是另一个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妇女学理论问题,本文暂不展开论述。女性主义文学的思想资源显然是80年代中期才陆续译介过来的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但就这些作品的思想内容来看,我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更多地吸取了弗尼吉亚·伍尔芙的《一间自己的房间》、西蒙·德·波伏娃的《第二性》和贝蒂·傅瑞丹的《女性迷思》、《第二阶段》这些女性主义理论中的女性人文主义思想,而对西方激进的和学院派的“性政治”“累斯嫔主义”以及建立在男/女二元对立思维方式上的性别对抗路线则采取了谨慎的既有所认同也有所保留的态度,王安忆、铁凝的一些小说则对这些理论进行了严肃的艺术探索,从而使自己与西方激进的女权主义者拉开了距离。〔14〕短短十年左右的时间,我国女性主义文学从自在到自觉,对中国妇女尤其是中国知识女性、职业女性的精神成长和主体性建构进行了默默的和艰苦的探索,如80年代的张洁、张辛欣、残雪、陆忆敏、萨玛(崔卫平)、王小妮、伊蕾、翟永明、张烨、张真、叶梦、斯好,90年代铁凝、蒋子丹、方方、徐坤、徐小斌、陈染、林白。这里有一些作家在女性文学与女性主义文学这两个类别中同时进行了探索,正如丁玲是现代文学中在女性文学与妇女文学这两种文学中都留下了重要的作品一样。不同的是前者基本上出于她们的自觉选择而后者则是无奈的在时代纷纭复杂的历史潮流里跌着跟斗,而一些众所周知的女性文学文本还受到过多次批判。但是,时代毕竟不同了,比丁玲年轻得多的蒋子丹、徐坤们不再是别无选择而是在一定限度内赢得了自主选择的权利。
有论者批评20世纪女性文学研究对女性文学和妇女文学这两种文本存在着严重的偏斜和理论上的误植,并认为这样的批评拉大了这两种文本的距离。〔15〕此言恐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偏离了这两种文本的实际。由女性文学而出现了与主导意识形态同构的妇女文学,这本身就说明了二者的差异,加之政治作为一种强大的权力话语的控制和干预,使原本具有合理性的妇女文学走向了政治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女性这一概念的现代性内涵,导致了女性、妇女在生活中和文学中的双重失落,在被男性化的同时也失落了自己作为精神上独立自主的人的价值。新时期女性文学的新生,其内在的思想底蕴不能不是对政治化的妇女文学的反思。这不是哪一个女作家个人的问题,这两种文本的差异自然也不是依照哪一位批判者主观意志所能够消泯的。论者将丁玲的《太阳照在桑乾河上》、《水》、《田家冲》,50年代菡子、茹志鹃、刘真等对战争题材的书写归之为“政治文本”,意思是“对政治意识形态的直接讲述”。萧红的《呼兰河传》,张洁的《沉重的翅膀》不幸也被划入“政治文本”。至于是什么样的政治则语焉不详,更不提即使是这些对当时主导的“政治意识形态话语的直接讲述”的作品(且不论这样的概括对于这些作品而言是不准确的),也有不少为当时的政治所不容,刘真的《英雄的乐章》、《春大姐》,茹志鹃的《百合花》、《静静的产院》,宗璞的《红豆》等都受到过左倾政治的批判,至于杨沫的《青春之歌》在政治压力下由初版本到再版本的重大变化,更是政治对妇女文学的强力扭曲和规范。在这里,女作家和女性文学批评者的价值立场并不是无关紧要的:是从妇女作为人的价值立场出发还是从泛泛而论的暧昧不明的政治立场出发?论者将庐隐、冰心、凌叔华、苏青、张爱玲及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张洁的《方舟》、张辛欣的《在同一地平线上》、刘西鸿的《你不可改变我》等归之为“性别文本”即“渲染性别意识、批判父权话语的文学书写”。这“性别文本”是指女人的“自然性别”(sex)还是“社会性别”(gender)?而“性别意识”包不包括女人作为人的意识?而“渲染性别意识、批判父权意识”这样的界定,即使仅指上述的女性主义文学,也基本上不符合这些作品的思想和价值取向。徐坤的《女娲》、《出走》、《厨房》,蒋子丹的《桑烟为谁升起》、《绝响》、《等待黄昏》、《贞操游戏》、《从此以后》,铁凝的《玫瑰门》、《对面》、《麦秸垛》、《棉花垛》、《孕妇和牛》,陈染的《破开》、《无处告别》、《私人生活》,林白的《瓶中之水》、《一个人的战争》及近作《说吧,房间》、方方的《暗示》,萨玛的《父亲》、王小妮的《应该做一个制作者》、张烨的《鬼男》等女性主义文学名篇都是从人性和人的价值的高度探寻女人的生存处境和精神解放的道路的。她们鲜明的作为人的性别意识无论是体现在对父权制男性中心意识的批判还是体现在对女人自身身体的认识对母性和爱的新的认同以及人性的审视,都立足于人性的提升完善和女性的成长与解放这一女性人文理想的价值立场,这也正是女性文学能够超越时代,超越性别,超越时效性和功利性而具有长久的历史和美学价值的原因。
·······························
说行天下
都说不错的小说网站大全
快来一起分享吧~~
本文标题: 苏青《自己的房间》读后感(比喻小说《封锁》读后感作文)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33362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魔法数学的读后感简介(《魔法数学》读后感)人体历险记读后感(想象作文我的探险故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