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桃子读后感(吴昌硕与齐白石画桃 你觉得这幅画怎么样)

发布时间: 2022-10-14 23:57:3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0

齐白石的绘画理论,齐白石在北京定居后,内心却是“故里山花此时开也”,的思想轨迹。齐白石不可能将家乡草木赶过黄河带到北京,但家乡草木却作为一种自然...

齐白石桃子读后感(吴昌硕与齐白石画桃 你觉得这幅画怎么样)

齐白石的绘画理论

齐白石在北京定居后,内心却是“故里山花此时开也”,的思想轨迹。齐白石不可能将家乡草木赶过黄河带到北京,但家乡草木却作为一种自然信息随齐白石来到北京,并化作艺术信息传达出来,以实现齐白石心理的平衡。齐白石刻了许多寄托着怀乡之情的闲文印,如“吾家衡岳山下”、“客中月光亦照家山”,是齐白石自抒胸臆的第一主题。齐白石写了许多的怀乡诗, 如:“登高时近倍思乡,饮酒簪花更断肠,寄语南飞天上雁,心随君侣到星塘。”又如“饱谱尘世味,夜夜梦星塘”、“此时正是梅开际,老屋檐前花有无”,这些诗句是齐白石“夜不安眠”、“枕上愁余”时所些的肺腑之语。变法和着变意,变意和着变法,乡心伴着童心,童心也总念乡心。
齐白石的作品《我最知鱼》,画着小鱼围逐钓饵,是齐白石少时作惯之事,故能知鱼;齐白石77岁时画《墨猪出栏》,是因为齐白石有一颗“牧汝追思七十年”的心;齐白石画那些黑蜻蜓、红甲虫,是因为齐白石还记得乡里人叫黑蜻蜒作“黑婆子”,叫小甲虫作“红娘子”,这正是农民眼中的草虫,是农民的审美情趣;齐白石画鲇鱼题“年年有余”,画石榴象征多子,画桃子象征多寿,这也是民间艺术喻意象征的特色。
齐白石笔下的钟馗、寿星、仙佛一类作品,也是农民们聊天时嘴边上的对象。这类作品,是齐白石的恋乡情结和童真情趣的自然流露,是“以农器谱传吾子孙”的愿望,是一种有异于“诗书传家远”的农民意识的自觉的表白。当齐白石画《白菜辣椒》时,不仅有感于红与黑的对比,同时也为“牡丹为花之王, 荔枝为果之先,独不论白菜为菜之王”,而愤愤不平;齐白石在有关画白菜的题句中,所表示的“不是独夸根有味,须知此老是农夫”,“不独老萍知此味,先人三代咬其根”,正是《农耕图》中的那位老农的自白。也是齐白石对本色、本质毫不掩饰的自我肯定。
齐白石从来没有入仕愿望、懒于应酬、不管闲事、与世无争、始终以一颗纯真的心,沉浸在艺术的体验之中,沉浸艺术故乡里。齐白石的乡心、童心和农人之心的流露和艺术中的乡土气息,根源于齐白石的劳动生活。齐白石也曾在艺术上走投无路,那是虚假地因袭“八大山人”的情感所必然遭到的碰壁命运,实质上那是齐白石的心态与过去的文人之间不相谐和的结局。当齐白石认定自己是农夫时候,往年储备的自然信息便源源不绝地奔赴腕底、舌端、刀锋,化作了新的艺术信息,抛弃了古人表达情感的艺术手段,创造出表达齐白石特有情怀的艺术语言和艺术形式。齐白石艺术中的乡心、童心和农民之心的真诚流露,是齐白石的真心和本质的艺术表现。齐白石以本质、自我、变法、变意以及本质的艺术表现,才是齐白石“衰年变法”的深刻底蕴。 每个造型艺术家都有自己造型上的美学尺度。当齐白石画牵牛花,时叶皆作正面观,花皆作侧面观,花苞皆直如红烛,这是局部的一致和整体气势的统一,是造型的特色。而牡丹花的丰艳,棕树冲天的意趣,不倒翁的泥玩具样式,背向的牛那浑圆的形,侧向的虾那狭长的形,猫头鹰的类如轴承结构般的眼,这些纯造型上的表现,既与物形有关,也与画家的感受方式有关。齐白石描绘工细草虫的本领带有民间手艺人炫耀技能的因素,那些粗笔枝叶与工细草虫在同一画幅中的出现,体现出了对比的美,这种美是齐白石农民兼文人的双重人格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齐白石有关造型的著名画语——“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既齐白石的造型观,也是齐白石在整个艺术格调上,欲求沟通世俗和文人的审美意趣。既不流于媚俗,也不狂怪欺世的中间选择。似与不似之间的造型妙趣,和齐白石的平正见齐的观点一样,是这位既能极工,又能极简,分别地在两个极端上有所创造,而最终又不肯拘泥于任何一个极端的艺术家所选择的造型尺度和审美的中界点。晚年的齐白石日趋简化的画风,是日益强化了“不似之似”的造型,也日益强化了“神”的主导地位,臻于笔愈简而神愈全的境界。齐白石生命最后一年的“糊涂”笔致,也是一种艺术中难得的糊涂,是突破了楷书般的笔法,进入无法而法的高妙表现,是艺术家主宰艺术形象的最高境界。 强化色彩表现力,把黑作为一种色彩和其他色彩的对照,海派艺术家已经有所突破。齐白石海派的基础上大胆地引进了民间艺术的审美特色,使色调更加纯化。齐白石保留了以墨为主的中国画特色,并以此树立形象的骨干,而对花朵、果实、鸟虫往往施以明亮的饱和的色彩,是将文人的写意花鸟画和民间泥玩具的彩绘构成了一个新的艺术综合体。齐白石作品《荷塘翠鸟》中的墨叶、红花、翠羽,《荷花鸳鸯》中的焦墨叶、深红花,黑色、黄色、绿色合成的彩羽,《好样》中的墨叶子、黄葫芦、红瓢虫,这些都是典型的齐白石色彩构成。它属于形式,也属于内容,因为那是对乡间风物本身色彩的提炼,是一种热烈的乡思情感的流露。齐白石画虾时,既能巧妙地利用墨色和笔痕表现虾的结构和质感,又以富有金石味的笔法描绘虾须和长臂钳,使纯墨色的结构里也有着丰富的意味,有着高妙的技巧。
齐白石对点、线、面的构成极其重视,因此多有奇妙的章法和生命的律动。当齐白石临摹八大山人的鸭子时,将册页变为四尺条幅,上部三尺皆为纵向题跋,已显露了齐白石在构成上的奇思;《雏鸡》一画,仅在下方五分之一处画三只小鸡,左上方五分之一处落穷款,三个点与一条线遥相呼应,把那大片空白化为有生命的空间;《莲蓬蜻蜓》中,四尺长的一条纵向线与一尺长的一条斜线的交叉,就完成了秋思的意韵,已简到不能再简,这是齐白石的奇思妙构。在鱼、虾的画面中运用同向线的排比造成运动的节奏同样体现出齐白石的构成思想。作品《小鱼都来》中“向心”的节律,《荷律群鱼》中两个圆(荷叶)与一组斜 线(游鱼)的组合,是齐白石内心生命律动的迹化。在松鹰、紫藤、牵牛花这类作品中,齐白石善于运用复杂的线型变化以造成复杂的旋律。题《松》诗句虬枝倒影蛇行地,曲干横空龙上天;画藤题句“乱到十分休要解”,“老藤年年结如蝇”,表白的都是对特有形象的审美感受。将嫩荷、夏 荷、残荷作比较对照,清晰地发现,齐白石善于运用笔墨,也擅用线的节奏、组合方式的变化,表现不同的气氛。这种奇妙的构成,有齐白石的技巧,而这独特的技巧又与齐白石对内在美的独特追求有关。构成《柴耙》作品中的一根篆书般的大线与七根短线,是柴耙的形象所提供的,是以柴耙入画的齐白石这个“乡巴佬”本质的体现,是“以农器谱传吾子孙”的愿望刺激下的产物。 欣赏齐白石的画虾、山川、草木、鸡鸭鱼虫,会当作是有生命、有情感的人来画的。作品《齐白石日相呼》中的两只小鸡就是两个今日吵架明日和好的孩子。作品《自称》中的鼠儿就是生活中喜欢称体重的小孩!把青蛙的一只腿用草拴住,看它怎样地呼叫挣扎,本身就是齐白石早年的恶作剧。齐白石作画思维方式和做诗的思维是一致的,和齐白石在诗歌中把春雨梨花视作垂泪送别人,和梨花若是多情种,应忆相随种树?”的诗句,是一样的构思方法。它不仅是拟人的,而且是倾注着情感的拟人化方式,也是齐白石的精神寄托。特别是在那些小鸡、青蛙、蝌蚪、麻雀、老鼠之类的小动物身上,最见齐白石的一片童心,最见齐白石对儿童生活的怀恋,最见齐白石的天真、可爱。在这类作品里,可看齐白石从根子里所保持的民间艺术风味不仅是拟人化,而且充满了艺术幽默。齐白石悟出了此中奥妙。
齐白石画《发财图》,选定以算盘为形象契机时,那种在“仁具”中包含的“欲人钱财而不施危险”的祸心,较之财神爷、衣帽、刀枪之类,是含蓄的、意味更加深长的。齐白石有感于官场的腐败,以不倒翁作为象征性的形象,通过谐音、谐趣生发出来的讽刺意味,比直接描绘一个赃官的形象来得有趣、深刻。齐白石以横行的螃蟹比喻横行无忌的侵略者;画寒鸟,则寓有“精神尚未寒”的信念,和《不倒翁》一样,是一种绝妙的漫画式的思维。这是齐白石的艺术幽默,也是齐白石在那个不能直接反抗的时代环境下,像维吾尔族智星阿凡提那样表现出来的一种机敏。

齐白石坛酒双寿为什么是三个桃子

齐白石一生渴求长寿、幸福、吉祥,所以“寿桃”是为了祝寿。
寿桃是一个有趣的象征,它出现在寿星佬的手中。它是王母娘娘待客的法宝,只有关系好的人才能吃上一颗。
齐白石的祝寿画,以寿桃为最多。他爱画桃,求画者也喜欢他画桃。齐派桃是齐老最典型的红花墨叶派立宗的代表,大俗幻为大雅,受到世人喜爱。他在画上题写:华实三千年。寄萍堂上老人齐璜心安气和时一挥而成。

吴昌硕与齐白石画桃,你觉得这幅画怎么样?

这幅画画的非常好,首先桃子的颜色比较鲜艳,而且有明暗对比,看上去好像一颗真的桃子,而且整幅画的构图结构非常合理。

齐白石 对<画虾>看了这副画的感受

齐白石 怎样画的这副画 急需!!!!!!!!!!
一代艺术大师齐白石所画的虾是非常有名的。他笔下的虾,活泼生动,就像正在水中游动着一样,一节节的虾身透明而富有弹性,长长的虾须和两只虾螯也好像在不停地摆动着。而且,有的人可能还不知道,这一只只活灵活现的水墨虾,在齐白石的笔下不到一分钟便能画一只。后来有不少人学齐白石画虾,但这份功力都是望尘莫及。与齐白石有过交往的吕宜园所撰写的《看齐白石作画》一文就详细地写到了齐白石画虾的情景。
吕宜园自幼喜爱书画。上大学时,他对齐白石就非常仰慕。上世纪40年代中期,吕宜园住在北京石驸马大街,距离齐白石所住的跨车胡同很近。有一天,吕宜园随齐白石的同乡应邀到齐宅小酌,受到了主人的热情接待。他们到达之后不久,院子北面的屋子里就准备好了酒席。屋中的地上还摆满了画,墨色淋漓,并没有干透,正在那里晾着。这是吕宜园第一次欣赏齐白石的作品,而且一下子就能看见这么多,真是大饱眼福。
吃完饭,吕宜园开口向齐白石讨要一张画,老人很爽快地答应了。随后,齐白石凝神定气,濡染大笔,饱蘸西洋红,先画了两个大桃子,再换笔蘸墨,很快画好了桃枝。吕宜园仔细观瞧,只见桃大如斗,鲜艳圆润,非常饱满地悬挂于枝头,顿时大喜过望,连连感谢齐白石慷慨赠画,还略带遗憾地说道:“久闻齐先生画虾精妙,可惜我没见过,殊为遗憾,只是今天先生太累了,我不敢再麻烦了。”听吕宜园说完,齐白石也不答话,又拿出一张纸,抄起大笔,先在调色盘中把墨调匀,再从小水盂中舀出一勺清水滴入笔头和根部――他要演示虾的画法。齐白石让笔尖向左,笔头与桌面大概呈40度角,用力一按,因根部被那一滴水给冲淡,所以纸上便现出了一个极淡的圆点,他又随手在圆点的右下角补了一笔,一半压住前一笔,一半露在外面,斜入虾的头部,并在两侧各点了一下;画完这些,他握着笔,一节套一节,以向上隆起的形状画了六节作为虾的身子,再趁势向前一拉,又侧着笔上下两抹,就画好了虾尾,接着添上足和螯,然后用更浓的墨画上虾眼,又在背部点了一下。至此,虾的主体就画完了。齐白石换成小笔,开始画虾须。眼见他只是简简单单地从虾头的前部向后撇了几条长须,一个大虾就画好了,前后所耗费的时间真的还不到一分钟。
后来有一次,吕宜园又去跨车胡同拜访齐白石,把自己从那个弟子那里听到的话告诉了老人,正在画虾的齐白石当即把纸一翻,在纸的另一面画了一只头朝左的虾,再翻过来,虾头就朝右了。两人相视而笑,而齐白石的敏捷思维和幽默也给吕宜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齐白石的《虾》
齐白石经过数十年的艺术探索,能够把握对象活的形貌、质量感、运动方式、环境关系及个性特征,否则画得再似,也形同死物。他画虾就是通过毕生的观察,力求深入表现它们的形神特征。
齐白石从小生活在水塘边,常钓虾玩;青年时开始画虾;约40岁后临摹过徐渭、李复堂等明清画家画的虾;63岁时他画虾已很相似,但还不够“活”,便在碗里养了几只长臂虾,置于画案,每日观察,画虾之法亦因之而变,他的虾也成为他代表性的艺术符号之一。
白石画虾已入化境,在简括的笔墨中表现了游弋水中的群虾。粗壮、浓厚的茨菇,与群虾的透明、轻灵纤细形成对比,体现出晚年的齐白石画艺的成熟。
齐老师表现虾的形态,活泼、灵敏、机警,有生命力。是因为掌握了虾的特征,所以画起来得心应手。寥寥几笔,用墨色的深浅浓淡,表现出一种动感。一对浓墨眼睛,脑袋中间用一点焦墨,左右二笔淡墨,于是使虾的头部变化多端。硬壳透明,由深到浅。而虾的腰部,一笔一节,连续数笔,形成了虾腰节奏的由粗渐细。
齐老用笔的变化,使虾的腰部呈现各种异态,有躬腰向前的,有直腰游荡的。也有弯腰爬行的。虾的尾部也是寥寥几笔,既有弹力,又有透明感。虾的一对前爪,由细而粗,数节之间直到两螯,形似钳子,有开有合。虾的触须用数条淡墨线画出。
取舍:对水中的虾,为表现出那种透视感,齐老的线条有虚有实,简略得宜,似柔实刚,似断实连,直中有曲,乱小有序,纸上之虾似在水中嬉戏游动,触须也像似动非动。

齐白石画画的故事

光绪14年(公元1888年),24岁的齐白石还是个雕花木匠,叫齐纯芝,人称芝木匠。附近有个会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又喜结交朋友的秀才胡沁园先生,从芝木匠的一举一动中看到了他天赋才气过人,且有刚直不阿的品格,认为他是个非凡之人,若有名师栽培,定会前途无量。于是,胡沁园决定将他收为门生。胡问:“你愿不愿意读读书、学学画?”芝木匠答:“愿意倒是愿意,只是家里穷,年岁又大了,怕学无所成。”胡沁园说:“怕什么!《三字经》里面的‘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你正当此年龄,只要有志气,什么都学得好,我有意收你为徒,你可以在我家一面读书,一面卖画养家。”芝木匠听了,激动万分,立即向胡沁园深深地三鞠躬,九叩首,行了大礼。
从此,纯芝在胡家住下,“烧松烟以夜读,步落月而晨吟”,潜心钻研诗词书画。胡沁园是书香门第,教育子侄外甥和家人不得对纯芝有任何怠慢、冷落的表现,并准备了15担谷、300两银子,着几个力夫送到他家,解除其后顾之忧。
胡沁园为便于纯芝将来作画题诗,给他取了几个名字。胡沁园对为纯芝授课的陈少蕃先生说:“按照老习惯,在授课前需要给纯芝取个名、取个号,是不是取个璜字,斜玉旁的璜。”陈说:“好,有意思,半璧形的玉。取个什么号呢?”“你看,濒生如何?”“不错,湘江之滨生,湘江之滨长。”胡沁园说:“画画恐怕还要取个别号。纯芝的家离白石铺近,就叫白石山人吧!”从此,“齐白石”这个名字,伴随着他辉煌的艺术生涯,传遍了祖国大江南北,传遍了五洲四海。
齐白石自称在诗书画印中其“诗第一”。齐白石很爱诗,作画从学诗开始,从学诗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力。齐白石开始攻读唐诗,不到半年就把《唐诗三百首》基本读完。一次,胡沁园询问他学唐诗的情况,他对答如流,把唐诗背得滚瓜烂熟。又过了2个月,他读了《孟子》、《春秋》,然后攻读唐宋八大家的作品,硬是把一部164卷的《唐宋八大家文钞》攻下来了。齐白石在胡家日夜吟诗作画,进步神速。
一年一度的诗会到了,诗友们欢聚一堂,吟诗作赋,大家在吟诵自己的得意之作。胡沁园来到齐白石身边悄悄地说:“你也吟诵一首吧!”齐白石走上前去,深深地向大家行了鞠躬礼,然后吟诵自己的第一首诗:“盛名之下岂无惭,国色天香细品香。莫羡牡丹称富贵,却输梨橘有余甘。”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诗友们报以热烈掌声。胡沁园说:“盛况难再,是不是还要濒生画幅画,助助兴。”齐白石答:“试试吧。”十来分钟后,一枝傲霜斗雪的腊梅出现在宣纸上。这是齐白石拜师后的第一幅画,表现得是那么有诗情、有画意,又获得一阵阵掌声。有人提议胡沁园题上款以作留念。胡先生挥笔写下七言诗:“藉池相聚难逢时,丹青挥洒抒胸臆。寄意腊梅传春讯,定叫画苑古今奇。”落款是“濒生作画,沁园题诗并书”。
齐白石全家7口,4代同堂,全靠他维持家庭生活。每当想到贫寒的家境,总是彻夜难眠。胡沁园看透了他的心事,说:“把画学好了,还怕没饭吃!常言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你有了这支笔,什么都可以改变。”齐白石决心按照恩师的指点,走卖画养家之路。首先,在胡沁园的引荐下,齐白石为胡的姐夫、一位70多岁的长者云山居士画像。傍晚时分,一张高3尺多、宽2尺多的巨幅画像完工了,大家称赞他画得传神。此后,请齐白石画像的越来越多了。每画一张像,人家就送他一二两银子。齐白石走上了卖画养家之路,家庭生活有了转机。
一次,齐白石精心画了两幅画:一幅是《耕牛图》,意思是像牛一样老老实实耕读在砚池里;一幅是《兰竹园》,兰气飘溢,意思是虚心学习永不骄傲。他将这两幅画挂在室内,又写了一个条幅,上面写着“甑屋”两个大字。意思是说可以吃得饱了,不像以前那样锅里总是空空的了,心里也踏实了。齐白石61岁定居北京后,为了永远不忘这段艰辛学画生涯,他又在自己的住处布置了一间屋,取名“甑屋”,在匾额上写着:“余未成年时喜写字,祖母尝太息曰:‘汝好学,惜来时走错了人家。俗语云:三日风,四日雨,哪见文章锅里煮!明朝无米,吾儿奈何!’后二十年,余尝得写真润金买柴米,祖母又曰:‘哪知今日锅里煮吾儿之画也。’匆匆余六十一矣,犹卖画于京华,画屋悬画于四壁,因名其屋为甑,其画作为熟饭以活余年,痛祖母不能同餐也。”这是齐白石卖画养家的真实写照。
1895年,31岁的齐白石被诗友们推选为龙山诗社社长,向他求画的也越来越多。一天,齐白石正在裱画以便送人,开始上浆时,胡沁园来了,他看到那幅画很满意,觉得题词落款也好,但总感到这幅画中还缺点什么,就问:“濒生,你怎么不落印呢?不要以为只要把画画好就是好作品,印在每幅画中能起关键作用,中国画是以诗书画印为一体的姐妹艺术,印在艺术中也是一个门类,学问深着呢!”后来,胡沁园送给齐白石几方寿山石,要他去陈家垅找长沙来的那位刻印的名家丁可钧刻方印自备。齐白石把寿山石送去时,丁可钧爱理不理,齐白石把石头放在刻桌上就走了。第二天他去接章,连叫三声“丁师傅”也不见答话,齐白石气了,大声叫了一下,丁才回过头,把那方寿山石往齐白石身上一扔,说:“拿回去磨平再来。”齐白石为这方石磨磨送送已是5次了,他再也忍不住,一气之下把石章拿了回去。晚上,他用修脚刀自刻一方印,叫“死不休”闲印章。
1914年5月22日,被齐白石称为“半为知己半为师”的胡沁园不幸逝世。噩耗传来,齐白石失声恸哭。他参照旧稿,画了20多幅为恩师生前赏识过的画,并亲手裱好,拿到胡沁园灵前焚化,还作了14首七绝、1篇祭文和1副挽联,表达对恩师的深切哀悼。挽联写道:“诱我费尽殷勤,衣钵信真传,三绝不愁知己少;负公尤为期望,功名应无分,一生长笑折腰卑。”这既是对恩师的悼念,也是自我勉励。
白石老人曾明码标价,画一只小鸡一块钱,有人讨价还价,要用四块半钱求画五只小鸡。白石不大情愿,画了四只小鸡,再画一只躲在树后只露出一半的小鸡,这样一来,鸡价虽不吃亏,却白画了一棵树没有算钱。他为人画虾也是按只计价,一次,有人要求多画一只,白石老人给他添上一只,却毫无生气,说:“这只不算钱的,是只死虾。”
临近冬天,齐白石上街买菜,见一乡下小伙子拉的白菜又大又新鲜,就问:“多少钱1斤?”小伙子正要答话,仔细一瞧,这不是大画家齐白石吗?他笑了笑说:“您要白菜,不卖!”白石老人说:“那你干嘛要来?”小伙子紧接着说了三个字:“用画换。”齐白石明白了,看来这小伙子认出我来了,便说:“用画换?可以呵,不知如何换法?”小伙子说;“你画一棵白菜,我给您一车白菜。”齐白石来了兴致“快拿纸墨来!”小伙子买来毛笔纸墨,齐白石提笔很快就画出来了。小伙子接过画,把白菜全放下,拉车就走。齐白石忙拦住他,笑笑说:“这么多菜我怎么吃得完?”说着,拿几棵白菜走了。
白石65岁时,农历五月家中来了一位求画的客人。他不求白石老人的游鱼雏鸡,也不求他的葡萄紫藤,单求白石从未画过的《发财图》。齐白石有些纳闷,便说道:“这发财的门路太多,到底您要画哪一种财路呢?”客人说:“就画一只算盘,如何?”白石老人听了这话,连连说道;“太好了!欲人钱财而不施危险,乃仁具也!”于是一挥而就,画了一幅算盘图,取名为《发财图》。在空白处题字,便把刚才跟客人有趣的对话写在画面上,客人携画而去。客人走后,齐白石越琢磨越觉得回味无穷,展开手边的宣纸,按原样再画一幅《发财图》作为家藏,这便是北京画院所藏的齐白石作品第116号《发财图》。
上世纪30年代后期,跟齐白石学画的一群孩子,大部分生活比较困难,有时连纸笔都买不起。齐白石来了灵感,他把学生分成两班,一班到市场上卖画,一班留在家里磨墨,磨好的墨倒在一个大脸盆里,然后叫两个调皮的胖学生脱去裤子,在他们屁股上抹上墨,让他们在裁好的宣纸上坐,坐一下,纸上就印下两个黑墨团,也就是两片墨荷叶。两个学生一气就坐出来一二十张。这时候,齐白石笑眯眯地提上笔,在墨荷叶上刷刷几笔,迅速画上几枝斜茎,勾出两朵含苞欲放的荷花,再在荷叶上勾上几条筋络,题上两句诗,一幅荷花图就画成了。等晾干后,钤上印章,马上让学生送到街上去卖。学生们把这些画戏称“坐画”,拿到市场上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齐老识画论假真
我国国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有一次去北京城南办事。这一去不要紧,却引出一段故事来。
也巧,在街旁地摊上,有人卖齐白石的画,一看,全是假画。如此损伤齐老声誉,使他十分气愤,便厉声喝问:“你为什么冒充我的名字在这儿卖假画骗人?”
伶牙俐齿的卖画人
卖画人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笑了一下,郑重地答辩出一套话来,齐老听了如何呢?出人意料,他怒气尽消,竟闭口无言。那么,一副伶牙俐齿的嘴巴到底吐出的是什么呢?请思考5分钟,发表你的猜测。
张海波——他说:“我家很穷,上有老母,下有妻儿,偶遇灾年,生活无着。为了糊口,才想出这个营生。看在妻儿老小的面上,您就高抬贵手,切勿声张,救救我们的命吧。”齐老听了,十分同情,遂消怒气。
苏康——这种说词,可消怒气,但不足以使齐老“闭口无言”。既闭口无言,说明卖画人运用创造思维,在“完全失礼”的窘境中,却想出一番道理来。我想,他可以这么说:“您老先生的画那么高贵,即使您1天用25小时创作,我们穷乡僻壤的黎民百姓也还是看不到,买不起。干脆说,连您的名字也没听说过。我描摹您的画卖,价钱便宜。这里的有钱人,可以买回家去,没钱的到我这摊上看看,也可一饱眼福。这样,您的画就能使众多劳动群众得到美的享受,您的名字永存于他们的心中。那么,我的做法是损害了您,还是帮助了您呢?”
陈倩倩——张海波说的是低姿态,苏康说的是中姿态,我想还有一种高姿态。卖画人说道:“您说是假画,不错,是假画,假就假在不是您亲手画的,可却签上了您的名字,仅此而已。但您应该知道最重要的不是这些,关键在于,我的假画比你的真画是否逊色?逊色多少?好,请你仔细看看我的每一画和画中的每一笔。如果您能找出与您亲手画的有一点点不一样的地方,您愿打愿罚,我悉听尊便。”这时,齐老赶忙弯下身去,一张一张地仔细审阅起来。结果,根据他半个世纪的经验使他确信:不是“真伪难辨”,也不是“以假乱真”,甚至不是“维妙维肖”,简直就是自己亲手所画。齐老内心感叹道:“就是我自家传 人也无法达到如此境界。真可谓赝品不赝啊!”
许扬——我想,还有超高姿态。只听卖画人说道:“请老先生先看看我的画,然后再理论不迟”。齐老接过画来一看,顿生惊异,齐老正在思索,卖画人说道:“您的画已经达到您的艺术顶峰,这是令人钦佩的。但您知道,艺术没有止境。您已看到,在我的画上弥补了您原作中的每一点缺憾,并且,始终忠于您的原作,不漏破绽。这一点,瞒不过您。您现在已经一目了然了,也只有您才能估量出这有多么艰难。”
闵锐——卖画人还会补充说:“我的画优于您的画,与您的画相比价格几乎等于白送。那么,我还应该受到指责吗?”
刘畅——卖画人还会补充说:“今天的事实,应了一句古语:‘青出于蓝胜于蓝’,对此,您不会生气吧!”
朱奇——卖画人的超级绘画水平是在未识其师而师其师的基础上磨炼而成。可见,他对齐老是极为崇敬的。因而,面对久仰大师是不会说出失于敬重的话的。闵锐、刘畅的补充,应转换到齐老的角度,由齐老说出。卖画人要补充的是他成长的经历:“我5岁时,偶见大师双虾之画,虾活水清,令我感到神奇莫测,并从此爱好画也。不惑之年,到此而已。50已过,方得先生真言:“诚望弟子超越自己。虔诚就是力量,故此,有今日之作。”
张月——超高姿态说的是超级绘画大师,这样的大师怎么会摆地摊呢?
卖画人说
如果继续讨论,大家还会有许多新奇设想。那么,到底当时卖画人是怎么说的呢?他说:“齐先生,你好不懂道理!不错,这都是些假画。你要明白,凡是大画家没有不被别人造假的。造假的人越多,说明他的名气越大;无名之辈,谁也不造他的假画,再说,我这些画卖的便宜。有钱的人,还是买您的真画,您又何必生气呢?这番话竟使齐老先生怒气全消,闭口无言。 ”
意想不到的结局
听其言不如观其画。齐老从地上捡起一幅画,说:“我看看你画得怎么样?”是啊,他画得究竟怎么样呢?这场争执又怎样了结呢?思考5分钟,继续发表你的推测。
王研——齐老一看,一张张画,涂涂抹抹,十分低劣。于是说:“你欺世盗名,骗人钱财,还伶牙俐齿,胡乱辩解。快把摊收了,以后不许再卖,否则,我就告你。”
刘含——这不会。画太低劣了,没人问津,卖画人无利可图,也就不会卖了。实际上是这样的:“齐老一看,心里已经明白,这个卖画人绘画水平太差了,破绽百出。但画得精细,又有原作的创作框架及每一细节的精心处理作为依托,因而,美感仍然跃然纸上。于是,告戒他:“若真有志于画,就要从基本功开始刻苦磨炼。今后,不得再做这种见不得人的勾当了。”
熊婷婷——这些说法,都以卖画人尚有一定绘画水平为基础,有点水平的画工,谁还会冒风险摆地难呢?所以,未见其画,不知其人。只听其言,言如奸商。一时,齐老被他唬住了。只一看画,不堪入目,实在是对齐老艺术的亵渎。齐老气上心来,抓住他的手,愤怒地说:走,和我去面官。结果,卖假画的人坐进大狱。
翟星羽——大的画家,永葆美的胸怀,见他的画也有些成色,转念想来,善心大发,欲收他作自己画室的工作人员。一来可断其丑恶 营生,慢慢陶 冶其美好的道德和性情;二来使他得到固定收入,养家糊口。想到此,齐老便问:“我请你作我的帮手愿不愿意?”卖画人一愣,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齐老见状,把原话又重复了一遍。这人听清,连忙双膝跪倒,五体投地,连连说道:“谢谢您的大恩大德。过去只知您的画美,今日方知您的心灵更美。”齐老把他扶起,仿佛自己龙钟老身,生出一支新的臂膀,顿时感到增添不少力量。
冯洁——大家都往好处想。其实作贼心虚,卖画人见齐老捡起画看,便知大事不好,纠起法律责任,可就小命难逃。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趁齐老不备,撒丫子便跑。他知道齐老年迈,追他不上,免上大牢,也算幸运。齐老本想成全于他,满心美意已成,见他一跑,赶快招呼他回来。这时,卖画人早已跑远了。结果,卖画人感到侥幸,齐老感到不安。这正是,真假白石,城南偶遇,不欢而散,美意难成。
事情的真实结果是这样的:齐老看罢画说:“还有点意思。这样吧,我收你做个徒弟吧。”那人一听,趴下就给齐老先生磕头。
本文标题: 齐白石桃子读后感(吴昌硕与齐白石画桃 你觉得这幅画怎么样)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23340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乌鸦喝水读后感200字(乌鸦喝水读后感了50字)加班管控失效读后感(那个从不加班的年轻人后来过得怎么样 读后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