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行为—行为经济学的发展》读书笔记#5: 心理账户

发布时间: 2021-06-28 14:27:3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读后感 点击: 94

每个人自成年之后有了收入,就有必要管理自己的钱和财富。根据传统的经济学原理,来源不同的钱,以及计划用于不同目的的钱,应该是没有区...

《不当行为—行为经济学的发展》读书笔记#5: 心理账户

每个人自成年之后有了收入,就有必要管理自己的钱和财富。根据传统的经济学原理,来源不同的钱,以及计划用于不同目的的钱,应该是没有区别的,或者说是完全可以替代的。辛苦赚来的钱和飞来横财,计划用于日常生活的钱和计划用于投资的钱,每一块钱完全等值,理性经济人完全不会区别对待。

然而,现实中的人们对于不同来源、不同预定用途的钱,表现得仿佛它们的价值不一样。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辛苦赚来的钱,和意外得到的钱,人们的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对于前者,一般人不会大手大脚,而是会做一个相对周全的开支预算;对于后者,人们在花掉它的时候就要随心所欲得多,仿佛花的是别人的钱一样。

在经济生活中,人们对于不同来源、不同用途、不同性质的资金或财富,会分门别类地加以管理,似乎在心里将它们归入一个个不同的账户而加以区别对待。塞勒是首先将这一现象概念化的经济学家。他首先将其称为“精神账户”(psychic accounting),后来在康纳曼和特维斯基的影响下将其称作“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这个概念准确的翻译应该是“心理会计”,不仅包括账户,还包括类似会计核算的心理过程。

塞勒将心理账户正式地定义为人们在心理上对结果(尤其是经济结果)的编码、分类和估价的过程,它揭示了人们在进行资金或财富决策时的心理认知过程。人们在各个账户中进行心理运算时,实际上就是对各种选择的损失和获益进行估价。人们追求的未必是效用的最大化,而可能是情感上满意度的最大化。

这种心理账户将不同来源或用途的金钱作出专款专用的预算计划,自然有其明智之处。人的天性中都有豪掷金钱、及时行乐的冲动,将劳动收入和飞来横财区分开来,至少有助于规避将劳动收入也挥霍掉的危险。人们通常会将资金或财富分为三类心理账户,一是现期可以花费的现金收入账户;二是现期资产账户(例如活期存款、股票投资);三是未来收入账户。人们总是倾向于较多地通过现金收入账户进行消费,较少通过现期资产账户进行消费,基本不通过未来收入账户消费。显然,这样的安排有助于人们量入为出、更好地应对整个生命周期的不确定性。

然而,心理账户在许多时候也会阻碍人的理性决策。例如,人们会把股票账户的账面亏损和出售股票的实际亏损区分开来,导致难以对基本面会继续恶化的股票及时止损。又如,人们会把投资的本钱与赚得的钱区别对待,在用赚来的钱进行投资时具有明显更高的风险偏好。塞勒认为,赌场盈利效应,加上用近期回报来推估未来回报的倾向,促成了金融泡沫的产生。

许许多多的异常经济行为都可以用心理账户来解释。非替代效应(不同来源和用途的钱不能等值替代)、禀赋效应(自己的钱和别人的钱)、沉没成本效应(沉没成本并非与决策无关)、交易效用效应等均可视为心理账户的个案。心理账户和展望理论一样,是行为经济学的基石,也是我们认识和理解人的经济行为的一面透镜。

本文标题: 《不当行为—行为经济学的发展》读书笔记#5: 心理账户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duhougan/14581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有哪些越读越美好的墓志铭《价值共生》学会用领导的眼光看变革,帮助普通人发现下一个蓝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