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喜欢纳兰词的吗,最近在读纳兰词,写了首诗,大家品品

发布时间: 2023-03-06 21:01:3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散文 点击: 94

关于纳兰词的赏析最近迷上了纳兰性德,关于纳兰词麻烦大家介绍一下,最好有几句典例赏析一下~~~~木兰词,作者:,纳兰性德,拟古...

有喜欢纳兰词的吗,最近在读纳兰词,写了首诗,大家品品

关于纳兰词的赏析

最近迷上了纳兰性德,关于纳兰词麻烦大家介绍一下,最好有几句典例赏析一下~~~~
木兰词
作者: 纳兰性德

拟古决绝词谏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赏析】
无疑,该阙词章与白氏《长恨歌》皆涉及唐玄宗和杨玉环那段毁誉参半的爱情故事。
站在政治的角度,李隆基荒淫废国。
从感情的意义上来看,虽然唐玄宗迫于三军众怒,无奈将杨贵妃赐死马嵬坡,从此生死诀别、阴阳永隔,唐玄宗却始终信守当初七夕夜半“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誓言,纵“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种用情深远的爱情故事,试问谁人不动容?
当然,我们已无法考证这段真挚爱情故事是否属实,权且和纳兰一样,首先肯定这段风流佳话。

纳兰此词以一失恋女子的口吻谴责负心的锦衣郎。
起句非常新奇,本来两情相悦,恨不能朝朝暮暮,然而如若知道迟早分离,倒不如保持“初见”时那种若即若离的美好。
然后描绘变心的人往往指责满怀痴情却无端被弃的一方首先变心,失恋女子的爱恨情殇可见一斑。
最后引用七夕长生殿的典故,谴责薄情郎虽然当日也曾订下海誓山盟,如今却背情弃义!

人生若如只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人生若如只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的这句词,极尽婉转伤感之韵味,短短一句胜过千言万语,人生种种不可言说的复杂滋味都仿佛因这一句而涌上心头,叫人感慨万千。
初见,爱恨情愁的开始。刚登场的意气风发,初相遇的情不自禁,都只开了个头。大好河山似锦前程,要怎样去指点激扬?偶然遇见或刻意安排,将有怎样一段波澜不惊或铭心刻骨的故事?未知的前方是若隐若现的风景,充满期待和不期而遇的惊喜。
人生若只如初见,所有的惊鸿一瞥定格念念不忘的美丽画面,一切都将保持最初的好奇和新鲜状态,那些踌蹉满志的初生牛犊总是那么朝气蓬勃,那些羞涩的欲言又止有许多种神秘的可能,一切都像清晨的露珠般晶莹剔透,像朝阳般明亮灿烂。
果真如此,又怎么会悲画扇呢?但流光容易把人抛,又岂止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谁能抵挡光阴的利箭?华年易逝,姹紫嫣红只付与了断井残垣,刻骨铭心只能只归了风轻云淡,相看两不厌产生了审美疲劳,卿卿我我变成了相顾无言。春风十里后来却是冷月无声,雄姿英发后来只能遥想当年,仙葩美玉后来成了水月镜花。
初见时人面桃花的惊艳,来年却是物是人非的落寞。长生殿里的信誓旦旦,却变成了马鬼坡前的“江山情重美人轻”。初见时回眸一笑的百媚,已变成此恨绵绵的哀怨,李隆基和杨玉环之间隔了江山。朱丽叶与罗密欧一见倾心,却得知他是仇家之子,惊问:“要是不该相识,何必相逢!”他们之间,隔了生死。《罗马假日》里的公主和记者浪漫邂逅而相恋,最终却不得不回到各自的世界,再见时只能恪守身份默默无言,他们之间,隔了世俗。《半生缘》里,曼桢和世钧18年后重逢,都知道再也回不到从前,他们之间,隔了流年。
小时候听故事,总是急着问:“后来呢?”后来,原来并非全然美好。人生是一场盛筵,初见总是琳琅满目热气腾腾,之后酒冷茶凉。悲伤的,不是这残羹冷炙,是这似水流年。

超爱的~~
饮水词笺校》辽宁教育出版社 冯统一 赵秀亭笺校
此书乃是当今纳兰研究界最为杰出的一个笺注本。笺注者是圈儿里公认的顶级专家,二人携手使是书成为纳兰词笺注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选用“通本”,繁体竖版。内容严谨翔实,颇值得好好研究学习!
很权威,只是市场上较缺货。《纳兰词笺注》北京出版社 张秉戍笺注
此书是九十年代末北京市场上最为常见的一本笺注本纳兰词,迄今一共再版三次,简体横排,选用普及较为广泛的“通本”(通志堂版本)。但此书词作的笺注水平实在不高,曾有圈内人士评其为“讹谬满纸,不堪入目”。
买之可以,看词别看注《纳兰词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张草纫笺注
该书至今也在流行,一共再版五次,另有一次精选集,为繁体竖排(符合“沪古”的一贯风格),选用光绪六年许增刊印的“娱园本”。笺注者学风严谨塌实,笺注水平得到广泛认可。最近的一次再版为《纳兰词笺注(修订本)》,校正了以往的一些纰漏,更显品质优良。
买之,最好和“通本”放在一起对比着看。(另:每次再版封面有所不同,第一版封面平实,第三版封面雅致
《纳兰性德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 叶嘉莹主编 张秉戍笺注
此书目前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等书店均有售,简体横排,是北京出版社张秉戍《纳兰词笺注》的一个变形,有了词学大家叶嘉莹先生领衔,其水平不能说没有提高,但是挂羊头卖狗肉的事多有见闻,也就不觉得此书有什么值得钻研的价值了。
这本或者北京出版社《纳兰词笺注》买其一就OK了
《纳兰性德词选》上海古籍出版社 张草纫笺注
该书即为上面我所提到的沪古《纳兰词笺注》的精选集,简体横排,所依版本依旧“娱园本”,收录一百余首纳兰词。该书不厚不重,便于携带。
如果只想泛泛了解纳兰词,此书最佳,特提醒版本问题,不应忽略
《纳兰性德词》上海古籍出版社
此书为“口袋书”,简体横排,无笺注,适合背诵及查阅使用。携带极便利。
觉得好玩儿就买,放在兜儿里随时翻翻吧
《纳兰词》上海古籍出版社(书韵楼丛刊)
该书只四个字——馈赠佳品。线装巾箱,繁体竖版,印刷精美,包装精良,版本同样是“娱园本”(沪古似乎对此情有独钟)。
送礼就送《纳兰词
《纳兰的词》华侨出版社 何雅苓笺注
该书现在哪儿都有卖的,感觉卖不出去。凭其质量,那是自然。纳兰词是好的,笺注毫无水平可言,而且为了追求“雅”反而制作得颇为俗气,让人无论如何无法喜爱。
别买,买了后悔

《纳兰词》燕山出版社
该书如果是蔬菜,绝对属于自由市场上撮堆儿那种。所以在书市上五元一本就不足为怪了。
别买,打死也别买
《纳兰词》上海古籍出版社(书韵楼丛刊单行本)
书韵楼丛刊单行本《纳兰词》,我春天的时候在王府井书店见过,还剩两套,不知道现在有没有了。这个单行本同上面介绍的那种,内容完全一样,只是单行而已,而且封面是深沉的藏青色——比较传统。
两种书韵楼丛刊本的《纳兰词》,择一买之即可
《纳兰词》浙江古籍出版社
这本《纳兰词》是刚刚出版的一个本子,我也是刚拿到手。拆封一看,竟然是本折子,相当精美。但是粗粗观之,几乎没有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观赏和馈赠可能更合适。
谁要送你这么一本,你就拿着吧,甭客气啊~
《纳兰词笺注(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以沪古的水平,出修订本只能说明一点:治学严谨!这是我对这家出版社一直抱有敬意的最重要原因。迄今,沪古已经再版了六次《纳兰词》,全是张草纫笺注的本子,全是娱园本的底本。这次的修订本把过去的一些漏洞补上,错误改正,可谓精益求精了。
如果对通本和娱园本没有太大挑剔的朋友,最好两者都买一本备着,通本就买《饮水词笺校》,娱园本就买这个,绝对没问题

纳兰词的评价

《纳兰词》收录的纳兰性德的词,是对他一生情感的真实写照。《纳兰词》中所附原文、注释、赏析等栏目,从多角度将词作的主题思想、创作背景、词人境况以及词作的意境、情感全面地展示出来。同时,同词情词境相契合的人物画像、山水景物,以及情景图等,通过多种视觉要素的有机结合,达到“词中有画,画中有词”的艺术境界。 在纳兰性德的诗词中,写景状物关于水、荷尤其多。首先其别业就名为“渌水亭”。无论关于渌水亭所在地点的争议怎样,无论它是在京城内什刹海畔,还是在西郊玉泉山下,亦或在其封地皂甲屯玉河之浜,都没能离开一个水字。是一处傍水的建筑,或是有水的园囿。对于水,纳兰性德是情有独钟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把水认作有生命的物质,认为是有德的。并用水之德比君子之德。滋润万物,以柔克刚,川流不息,从物质性理的角度赋与其哲学的内涵。这一点被纳兰性德这位词人尤为看重。
明代定都北京后,许多达官贵人纷纷在城内外营造私人花园。如城内的英国公花园、西郊皇亲李伟的清华园和漕郎米万钟的勺园,都是极负盛名的。到了清朝,特别是王室在西郊大兴园林土木,自畅春园始,到圆明园之鼎盛,三山五园,几成中国古代造园史上的顶峰。为了仿效,为了方便朝班,更是为了享受,王公大臣也在西郊购地,建起自已的园墅别业。明珠就在畅春园咫尺之处,兴建“自怡园”。取海淀、西山一带的山水之胜,构架了景似江南的私家花园。而纳兰性德把属于自已的别业命名为“渌水亭”,一是因为有水,更是因为慕水之德以自比。并把自已的著作也题为《渌水亭杂识》。词人取流水清澈、澹泊、涵远之意,以水为友、以水为伴,在此疗养,休闲,作诗填词,研读经史,著书立说,并邀客燕集,雅会诗书——一个的道的文化沙龙。就在他辞世之时,也没离开他的渌水亭。与之相比,同在水泉丰沛的海淀,武夫僧格林沁却造旱园,在园中起山神庙。权宦李莲英于海淀镇闹市中置产业三处,方便起居却无水趣。宗室商人萨利建宅通衢,招摇有余,风雅稍逊。试想,如果这位伟大的以水为性,借水寄情的词人没有了水,他的情感激发和创作灵感的迸出就要大打折扣,甚至几近干涸。如果以山为题、以山为怀,那他的艺术也定是另种风度了。纳兰性德的诗词中,对荷花的吟咏,描述很多。以荷花来比兴纳兰公子的高洁品格,是再恰当不过的。出污泥而不染是文人雅士们崇尚的境界。它起始于佛教的有关教义,把荷花作为超凡脱俗的象征。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把梅、竹、兰、菊“四君子”和松柏、荷花等人格化,赋予人的性格、情感、志趣,使其具有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意蕴。郑板桥的竹、金农的梅、曹雪芹的石,都成了寄托文人心态、情感的文化图腾。而纳兰性德却认定了荷花。他的号为楞伽山人,有禅缘者,看重荷花,更在情理之中。纳兰性德所居,所乐之处均有水存在,水中的荷花更陶冶诗人的性情。瓮山泊畔有芙蓉十里,玉泉山下有芙蓉殿,渌水亭边碧水菱荷,皂甲屯明珠花园西花园遗址仍残留水沼,出土莲花纹汉白玉栏板……这无不说明它与纳兰性德的生活、创作有着密切的关联,它与词人的精神始终同在。
中国历代文人追求对物质性理的认识,并把它与人生观、世界观等哲学概念联系起来,指导生活、事业、并把它艺术化。在哲学的理性与艺术的热情的交汇点上有所生发。纳兰性德也不例外,他以诗词的形式,以杰出的艺术互为观照着他的哲学理念。 (一)
雾窗寒对遥天暮,暮天遥对寒窗雾。花落正啼鸦,鸦啼正落花。
袖罗垂影瘦,瘦影垂罗袖。风翦一丝红,红丝一翦风。
(二)
砑笺银粉残煤画,画煤残粉银笺砑。清夜一灯明,明灯一夜清。
片花惊窗燕,燕窗惊花片。亲自梦归人,人归梦自亲。
(三)
客中愁损催寒夕,夕寒催损愁中客。门掩月黄昏,昏黄月掩门。
翠衾孤拥醉,醉拥孤衾翠。醒莫更多情,情多更莫醒。 新来好,唱得虎头词。一片冷香惟有梦,十分清瘦更无诗。标格早梅知。又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不忍覆余觞,临风泪数行。
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春云吹散湘帘雨,絮黏蝴蝶飞还住。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柳烟丝一把,暝色笼鸳瓦。休近小阑干,夕阳无限山。 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欲眠还展旧时书。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
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

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玉漏三更。一钩新月几疏星。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
原是瞿唐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小阑干外寂无声。几回肠断处,风动护花铃。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暮雨丝丝吹湿,倦柳愁荷风急。瘦骨不禁秋,总成愁。
别有心情怎说。未是诉愁时节。谯鼓已三更,梦须成。 丝雨如尘云著水,嫣香碎拾吴宫。百花冷暖避东风,酷怜娇易散,燕子学偎红。
人说病宜随月减,恹恹却与春同。可能留蝶抱花丛,不成双梦影,翻笑杏梁空。

至情至真《纳兰词》

                                           至情至真《纳兰词》

           诗词直指人的内心和灵魂,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常常会有一种朦胧的韵律,如清波之渺渺,荷香之淡淡,杨柳之依依。《纳兰词》就是这样,在我的心中,由淡到浓,让我欲罢不能。

       提到《纳兰词》,首先要介绍一下纳兰性德,字容若。身世显赫,英年早逝。纳兰性德现存词作349首,包括了咏物诗、边塞诗、咏史诗、抒情诗等。刊印为《饮水词》和《侧帽集》,后多称为《纳兰词》。纳兰词词风淡雅又不乏真情实意,哀感顽艳却不媚俗,感情简单质朴,让无数人为之倾倒。他的词“纯任性灵,纤尘不染”,字里行间,真情天然流动,饱含着美好的感情和纯真的激情。

        初识纳兰词应该是那首《长相思》。那是一段逐渐远去的青春岁月,那时我是姑苏城外一所高校中文系的一名学生,爱好文学,喜欢一切优美的文字,偏好小说、散文,也喜欢李白、杜甫的诗;李煜、辛弃疾的词,尤其喜欢李清照的婉约清丽。对于纳兰性德的了解似乎很少。但那首《长相思》却百读不厌。“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在江南无数想家的夜晚,一遍一遍地默诵这首词,舒缓我对千里之外家乡、亲人的思念。除了《长相思》,那时的我对纳兰性德及《纳兰词》好像没什么深刻的印象。

         对于这一点,我觉得奇怪,于是,昨日,将我上大学时的教材认真翻阅了一下,终于明白了原因。在《中国文学史》中,对于纳兰性德的介绍只有四行。寥寥几笔,别无其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里也只选了《长相思》和《如梦令》。在文学史上如此地被人忽略。作为一名中文系的学生,我只记得《长相思》,似乎也不足为怪。文学作品及各类文学大家浩如烟海,教材中介绍可谓是语焉不详,教授文学史的老师没有具体详解,于是,那时的我忽略了这样一位明珠。但因了《长相思》,也算是初识《纳兰词》及词人纳兰性德。

                                           走近《纳兰词》

        纳兰性德,三百余年来没有成为史学界、文学界的热点。史书中颇有些寂寞的纳兰,却在今日拥有史无前例的众多粉丝与解读者。近几年,纳兰性德及《纳兰词》重新走进了公众的视野。纳兰性德短暂而传奇的一生被拍成了电视剧,有关纳兰性德及《纳兰词》的文章也越来越多。更多的民众开始关注并尽可能地了解纳兰性德及他的作品。喜欢他的人也越来越多,我也是在此期间开始被他短暂的充满故事的人生和至情至真的词所吸引。于是购买了《纳兰词》,细细品读,走近纳兰及他的作品,随着对作者及其作品的逐渐了解,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读了《纳兰词》,透过他的文字,我似乎可以穿越时空去感受他心情的圆缺与他生活的喜忧。

       纳兰性德在他短短的30年当中,尝尽了人生的各种酸甜苦辣,不论是丧妻之痛还是追爱之苦、相守之难他都有切身的感受,而他所有的感受都体现在他的诗词里。他的词以“真”来感动世人,在清朝以至整个中国词坛都享有很高的荣誉。他出身于贵族家庭,常侍在君王左右。可是,他向往的却是平淡的生活,与自己所爱的女子一起终老。但,他的“早恋”终止于他的表妹入宫;他的爱恋结束于妻子卢氏难产而亡;他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断送在父亲阻挠之中,最终遗憾辞世。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每每读到这首词我都会有些心酸,纳兰虽然有着令人羡慕的身份、地位、才华,但他却有很多别人不了解的哀伤。纳兰是一个富有深情的人,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在他的妻子逝世以后他无法从过往的美好画面中走出来,因此郁郁寡欢,最后英年早逝。可是他留给我们的却是最美的诗篇!虽然有时我也会感慨为何纳兰他要活在从前的记忆里而无法自拔。但当我看到这首词“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时,我深深感慨,“十年踪迹十年心。”当我们再次去回首那些逝去的爱情时,已是物是人非,总有太多的感慨在心中,但却只能暗自轻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埋藏在心里的那份情感历久弥新,难以忘怀。

                                               最爱《纳兰词》

          没有读过《纳兰词》之前,我一直以为,纳兰性德也许只是风流倜傥而已,才华横溢也可以说得上。可是自从我读过《纳兰词》后,我才明白为什么王国维给纳兰性德如此盛赞“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这绝非是虚度夸张,因为纳兰性德是用自己的生命在写词,他的词,在当时社会上享有很高的赞誉,成为那个时代词坛的杰出代表。时人云“家家争唱《饮水集》,纳兰心事几人知”可见其影响之大。

          他在词坛上的地位无人能撼动,可是,这并不是他要的,他要的是那么简单,在当时却是那样的奢华,他的词中透漏着淡淡的忧伤,这种忧伤不是杜甫的“国破山河在”的感伤;也不是李白“两岸青山相对出,一片孤帆日边来”的浪漫忧伤,他的忧伤来自人的七情六欲,无谓国家,无谓前途,而为心境、感觉。他的词更加能打动人们的心。

         随着对《纳兰词》的了解,内心的这种律动便会涌出,与词中的节奏,旋律产生共鸣。《纳兰词》成为我最喜欢的案头读本之一。在无数个夜深人静的夜晚,我一遍一遍品读这些词句,譬如“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譬如“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譬如“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在品读中,感受词人的风花雪月的故事,至情至真的词风,爱恨情仇的无奈。

          相遇总是太美,至情如纳兰者,倾其一生,苦苦诉说,却不脱离殇二字。人的生命存在,从未永恒,总也无法超越这两个平常的字眼。然而,我们还有相知,一如三百年后,我们与纳兰结缘,听他,懂他。

             诗词的阅读和小说、散文的阅读不同,读诗词要静下心来,希望我今天的分享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的人来了解《纳兰词》、喜欢《纳兰词》。

 

纳兰词优美诗句

  纳兰性德可以说是清代文学星系中一方璀璨夺目的存在,他的创作涉及诗、词、文、赋诸多领域,这其中又以词最具特色。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纳兰词优美诗句,希望大家喜欢。

   纳兰词优美诗句:赤枣子

  惊晓漏,护春眠。格外娇慵只自怜。

  寄语酿花风日好,绿窗来与上琴弦。

  【评析】

  此篇以少女的形象、口吻写春愁春感,写其春晓护眠,娇慵倦怠,又暗生自怜的情态与心理。

  春晨,窗外屋檐滴水的声音将她唤醒。一“惊”分明写出了女主人公些微娇嗔恼之意,分明睡得香甜,岂料漏声扰人清梦,合是十分该死。本就恋梦,这一醒来方知春暖花开,正是春眠天气,遂倦意袭来,无法抗拒。且看这句“格外娇慵只自怜”,“娇慵”谓柔弱倦怠的样子,李贺《美人梳头歌》中就有“春风烂熳恼娇慵,十八鬟多无气力”的句子,想必本词的女主人公也同这位女子一样,满脸睡意,辗转反侧,别有一番风韵。而“格外”一词,更是把这位慵懒的女子渲染得楚楚动人,似有千般柔情。是也,春天是生命生长,万物复苏的季节,却也是春愁暗滋,风情难抑的时候,少女们面对着春日美景而暗自生怜,也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现在,这位女子醒了。那么醒后干什么去呢?“寄语酿花风日好,绿窗来与上琴弦。”醒来,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趁着明媚的阳光,和园中的花朵打招呼,催促它们早点绽放。的确,“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春天是美好的,亦是短暂的。遂要这个晨起的小女子,去催促百花你争我赶竞相开放,免得错过了这春意盎然的季节而后悔不迭。然后推开碧纱窗,好让自己优雅的琴声飘得更远一些。词写此处,这位少女的春感,已转悠远、朦胧,同时又挟有一分相思而莫名的愁思,可谓言尽意不尽,含蓄蕴藉而后留白深广了。

   纳兰词优美诗句:如梦令

  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

  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

  【评析】

  纳兰这首初恋情词极为精巧雅致,细细读来如观仕女图般,字虽简练,情却绵密,可与晏几道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一比。

  小令首句点明了相遇的地点。纳兰生于深庭豪门,辘轳金井本是极常见的事物,但从词句一开始,这一再寻常不过的井台在他心里就不一般了。“正是”二字,托出了分量。“满砌落花红冷”既渲染了辘轳金井之地的环境浪漫,又点明了相遇的时节。金井周围的石阶上层层落红铺砌,使人不忍践踏,而满地的落英又不可遏止地勾起了词人伤感的心绪。常人以落红喻无情物,红色本是暖色调,“落红”便反其意而用,既是他自己寂寞阑珊的心情写照,也是词中所描写的恋爱的最终必然的结局的象征吧。最美最动人的事物旋即就如落花飘坠,不可挽留地消逝,余韵袅袅。

  在这阑珊的暮春时节,两人突然相逢,“蓦地”是何等的惊奇,是何等的'出人意表,故而这种情是突发的,不可预料的,也不可阻拦的。在古代男女授受不亲的前提下,一见钟情所带来的冲击无法想象。

  然而,恋人的心是最不可捉摸的。“心事眼波难定”,惊鸿一瞥的美好情感转而制造了更多的内心纷扰,所以,“??省,??省,从此簟纹灯影”这一直转而下的心理变化,正是刹那间的欣喜浸入了绵绵不尽的忧愁和疑惑中——对方的心思无法琢磨,未来的不可测又添上了一分恐慌,于是,深宵的青灯旁、孤枕畔,又多了一个辗转反侧的不眠人儿。

   纳兰词优美诗句:如梦令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消息半浮沈,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评析】

  这是一首朦胧含婉的别致小令。

  开篇呈现的是一幅“无边落木萧萧下”的秋景。值得考究的是这个“木叶”。 屈??《九歌》里就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可以说自屈原始,中国古代诗人就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展现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于此词,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纷纷飘落在词人的归路之中,我们可于此秋景之中,可听到离人的叹息,想起游子的漂泊,也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自古逢秋悲寂寥”的悲秋情怀。

  然而“残月晓风何处”这句一出,就说明这分明是一首思念之词,思念的对象当是自己的妻子或恋人。想那晓风吹动,西天残月,如此美景,谁人与共?而某一个地方,同样是弯弯的残月和初秋的寒风,牵挂的人,她还好吗?可是,谁知道呢,因为离别之后,音信早已断绝。此处虽有“半”,其实是“无”。如斯夜晚,遂只有几许相思加倍滋长。然而,相思苦,苦相思,思到深处人成痴。况且秋雨又落,一倍增其哀愁。哎,那那刻骨铭心的恋情,在无奈的现实中,何时能诉呢?

  “一半西风吹去”,明说是秋雨被西风吹散,实际上是说自己的一半心思,被西风吹走了,去跟随远方的人儿。结尾看似平淡,实则意蕴深藏,亦虚亦实,可谓清空超妙。

纳兰词:采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解释赏析

如题。要详细的。谢谢啊。急用。

一、《采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词。译文如下:

现在才知道那时我错了,心中凄凉迷乱,眼泪默默落下,满眼看到的都是春风,事物却非于从前。

明知从此再也无法见面了,勉强说后会有期,像这样别离,梨花落完了,月亮已经在天的西方。

二、赏析如下: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

“心绪凄迷”是这首词抒情的重心。这里的“心绪凄迷”,正是由上面的“错”而引发出来,但而今才明白的“当时错”,究竟是当初不应相识,还是当初不该从相识而走得更近,或是当时应该牢牢把握住机会、不放你离去,作者所谓的“错”是什么词中并未交待清楚,也不需要交待清楚,这个空间是留给读者自己想像的。

“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设想那个女子正在偷偷垂泪,这里似乎是一个错位的修辞,要说“百事非”,应该搭配“满眼秋风”才是,但春风满眼,春愁宛转,由生之美丽而感受死之凄凉,在繁花似锦的春景里独会百事皆非的悲怀,尤为痛楚。此刻的春风和多年前的春风并没什么两样,而此刻的心情却早已步入秋天。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强说”一词让这份期待中的欢期变得难以预见,明明知道再也不会有见面的机会了,但还是强自编织着谎言,约定将来的会面。那一别真成永诀,此时此刻,欲哭无泪,欲诉无言。

“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风动梨花、淡烟软月中,翩翩归来的,是佳人的一点幽香,化作梨花落入手心。情语写到尽处,以景语来作结:以景语的“客观风月”来昭示情语的“主观风月”,这既是词人的修辞,也是情人的无奈。正是那无限愁怀说不得,却道天凉好个秋。

容若几笔淡淡的勾勒,令整首词跃然纸上。这些千古名句如同一轮圆月,在漆黑的夜里闪着清冷的光芒。

三、原文如下: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扩展资料:

该词具体创作年份未知。自从纳兰的表妹进宫之后,词人便对她怀念不已。几年之后,在某一个春光明媚、心情本该最好的日子,痛定思痛,突然发现这场思念或许就不该开始,即便开始也本该早早结束。

在悔悟之后,当初的情景再次浮现眼前,容若心中还是有着挥之不去的无限惆怅,于是词人写下了这首词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惆怅与思念。

该词上片描写自己与表妹之间只是一种错,抒发了自己凄迷的心情。下片开始写无可奈何的心境,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无奈之情。全词以懊恼之意写分离之苦,语少而意足,辞新而情悲,有跌宕摇曳之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采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

个人比较喜欢纳兰词。。这个可以说是一段解释。。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这首《采桑子》便是一例。“而今才道当时错”,劈头道来,恍如禅师的当头一棒。但细想想看,这一句又有什么特别的呢?如果翻译成白话,无非就是“现在才知道当时错了”;或如“人生若只如初见”,也不过是“人和人之间要是都能保持最初见面时的感觉就好了”;“当时只道是寻常”,就是“当初拥有的时候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直到失去了以后才知道珍贵”;这样的句子如果拿到现在,恐怕就连《读者》和《青年文摘》这样的杂志都不会刊登,要登大雅之堂就更别想了。

不过,从词的正根来说,本来就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东西,当初的知识分子去填词,就好比现在的部长、局长和大学教授们去写流行歌曲的歌词,作为闲情逸趣倒也无妨,但毕竟不是个正经东西。但是,词的魅力其实也正在这里,正因为“不是个正经东西”,才更能够直抒胸臆、不必遮遮掩掩,才可以放下“文以载道”的黄金帽子,才可以扯开“诗以言志”的西服硬领,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于是,最普遍不过的情感,最平常不过的言语,经过容若那浸淫着绝世之天资与学养的喉咙,不经意地流露出来,遂成千古的名句。这,就像莫迪里阿尼在酒醉之中、在狂欢之后,匆匆几笔散淡的勾勒,便可以在拍卖会上赢得一个天价。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另一种美,就在于语言的歧义。“当时错”,现在才明白了、才后悔了,可是,当时“错”的究竟是什么呢?是我当初不应该与你相识,还是当初我与你不该从相识而走得更近,还是当时我应该牢牢地抱住你、不放你离去?——“错”,可以是此,可以是彼,词中并没有交代清楚,也不需要交代清楚,那个宽敞的空间是留给读者的想像力的,作者不应该去侵占、去剥夺,也不能够去侵占、去剥夺。

“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这句是设想那个女子,她在偷偷垂泪,她是在为我伤心,还是在为自己伤心?是在为失去的伤心,还是在为得到的伤心?

红泪,形容女子的眼泪。当初,魏文帝曹丕迎娶美女薛灵芸,薛姑娘不忍远离父母,伤心欲绝,等到登车启程以后,薛灵芸仍然止不住哭泣,眼泪流在玉唾壶里,染得那晶莹剔透的玉唾壶渐渐变成了红色。待车队到了京城,壶中已经泪凝如血。

红泪,形容女子的伤心,一般用来作为泛指,但容若用这个典故,不知道有没有更切合一些的涵义呢?——有情人无奈离别,女子踏入禁宫,从此红墙即银汉,天上人间远相隔。这,是否又是表妹的故事?说不清。

“满眼春风百事非”,这似乎是一个错位的修辞,要说“百事非”,顺理成章的搭配应该是“满眼秋风”而不是“满眼春风”,但春风满眼、春愁宛转,由生之美丽感受死之凄凉,在繁花似锦的喜景里独会百事皆非的悲怀,尤为痛楚。此刻的春风和多年前的春风没什么两样,但此刻的心绪却早已经步入了秋天。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回想当时的分别,明明知道再也不会有见面的机会了,但还是强自编织着谎言,约定将来的会面。那一别真成永诀,此时此刻,欲哭无泪,欲诉无言,唯有“落尽梨花月又西”——情语写到尽处,以景语来作结;以景语的“客观风月”来昭示情语的“主观风月”;这既是词人的修辞,也是情人的无奈。正是:无限愁怀说不得,却道天凉好个秋。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历代诗词被传唱出无数名句,各有各的性格。李商隐“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这是一类,你说不清它到底要表达什么,说不清诗人到底在想些什么,句子里的每个字、每个词、每个典故,你都能说上明确的意思来,而当它们凑成了完整的一句话,你却迷惑了、茫然了;李白“明月下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不度玉门关”,这也是一类,意思明确,用语朴实无华,却自有一番磅礴大气,沛莫能御;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也是一类,家国兴亡之悲,匹夫有责之志,无不溢于言表;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也是一类,只是几个名词的铺陈,看上去客观冷静,如同一幅风景画小品,却以精选出来的一些意象的堆砌表达了画中人的悲凉与忧伤……

容若的名句却是另外一种风格,直抒胸臆、脱口而出、不加雕琢、平淡如话,譬如“人生若只如初见”,譬如“情到多时情转薄”,譬如“当时只道是寻常”,都只是男女世界里最平常不过的感情,容若有过,你我也或多或少地都曾有过,这般感情以最平淡的语言表达出来,却在第一眼就把人打动。

是的,有些句子的好需要用岁月来体会,譬如“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有些句子的好需要反复吟哦才能体会,譬如“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有些句子的好是在读不明白的困惑中体会到的,譬如“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而容若的好,却在于明明白白、直指人心,弹指间便道破了世间每一个情中男女的心事,只一个照面便会使人落泪。

若以佛事喻诗词,李杜当属大乘般若一脉,胸怀兼济之情,词多绚烂之笔;李商隐如同三论宗,词章一出,美到极至,也摸棱到极至,待要说,却说不出,正是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姜夔一身兼天台与律宗二门,先是一个圆字,圆融三谛,有大包容之相,兼之法度森严,绵密细致,钻之弥深;辛弃疾如同唯识宗,义理深邃、论说谨严,理常在情之侧,情不在理之上;至于容若,却如禅宗,他的词句每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力量,让人在第一眼相识处,便骤生顿悟之心。

这首《采桑子》便是一例。“而今才道当时错”,劈头道来,恍如禅师的当头一棒。但细想想看,这一句又有什么特别的呢?如果翻译成白话,无非就是“现在才知道当时错了”;或如“人生若只如初见”,也不过是“人和人之间要是都能保持最初见面时的感觉就好了”;“当时只道是寻常”,就是“当初拥有的时候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直到失去了以后才知道珍贵”;这样的句子如果拿到现在,恐怕就连《读者》和《青年文摘》这样的杂志都不会刊登,要登大雅之堂就更别想了。

不过,从词的正根来说,本来就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东西,当初的知识分子去填词,就好比现在的部长、局长和大学教授们去写流行歌曲的歌词,作为闲情逸趣倒也无妨,但毕竟不是个正经东西。但是,词的魅力其实也正在这里,正因为“不是个正经东西”,才更能够直抒胸臆、不必遮遮掩掩,才可以放下“文以载道”的黄金帽子,才可以扯开“诗以言志”的西服硬领,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于是,最普遍不过的情感,最平常不过的言语,经过容若那浸淫着绝世之天资与学养的喉咙,不经意地流露出来,遂成千古的名句。这,就像莫迪里阿尼在酒醉之中、在狂欢之后,匆匆几笔散淡的勾勒,便可以在拍卖会上赢得一个天价。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另一种美,就在于语言的歧义。“当时错”,现在才明白了、才后悔了,可是,当时“错”的究竟是什么呢?是我当初不应该与你相识,还是当初我与你不该从相识而走得更近,还是当时我应该牢牢地抱住你、不放你离去?——“错”,可以是此,可以是彼,词中并没有交代清楚,也不需要交代清楚,那个宽敞的空间是留给读者的想像力的,作者不应该去侵占、去剥夺,也不能够去侵占、去剥夺。

“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这句是设想那个女子,她在偷偷垂泪,她是在为我伤心,还是在为自己伤心?是在为失去的伤心,还是在为得到的伤心?

红泪,形容女子的眼泪。当初,魏文帝曹丕迎娶美女薛灵芸,薛姑娘不忍远离父母,伤心欲绝,等到登车启程以后,薛灵芸仍然止不住哭泣,眼泪流在玉唾壶里,染得那晶莹剔透的玉唾壶渐渐变成了红色。待车队到了京城,壶中已经泪凝如血。

红泪,形容女子的伤心,一般用来作为泛指,但容若用这个典故,不知道有没有更切合一些的涵义呢?——有情人无奈离别,女子踏入禁宫,从此红墙即银汉,天上人间远相隔。这,是否又是表妹的故事?说不清。

“满眼春风百事非”,这似乎是一个错位的修辞,要说“百事非”,顺理成章的搭配应该是“满眼秋风”而不是“满眼春风”,但春风满眼、春愁宛转,由生之美丽感受死之凄凉,在繁花似锦的喜景里独会百事皆非的悲怀,尤为痛楚。此刻的春风和多年前的春风没什么两样,但此刻的心绪却早已经步入了秋天。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回想当时的分别,明明知道再也不会有见面的机会了,但还是强自编织着谎言,约定将来的会面。那一别真成永诀,此时此刻,欲哭无泪,欲诉无言,唯有“落尽梨花月又西”——情语写到尽处,以景语来作结;以景语的“客观风月”来昭示情语的“主观风月”;这既是词人的修辞,也是情人的无奈。正是:无限愁怀说不得,却道天凉好个秋。
采桑子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本文标题: 有喜欢纳兰词的吗,最近在读纳兰词,写了首诗,大家品品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sanwen/29050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长恨歌中擘怎么读可以写一些有抽离感的句子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