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哈耶克的名言:“撒切尔夫人是英国人民骄傲的女儿”

发布时间: 2023-11-25 04:59:3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人生格言 点击: 103

哈耶克自由观的理论及实际意义以及国内外有关动态和自己的见解前两年中国社科院搞了一个新自由主义的研究的报告,很详细,各大期刊都有转...

如何评价哈耶克的名言:“撒切尔夫人是英国人民骄傲的女儿”

哈耶克自由观的理论及实际意义以及国内外有关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前两年中国社科院搞了一个新自由主义的研究的报告,很详细,各大期刊都有转载。

哈耶克的理论实际上在凯恩斯之前就存在了。只不过时值大萧条,自由主义理论被作为罪魁祸首批驳的体无完肤。哈耶克主张市场的绝对自由化和彻底私有化,在政治上反社会主义,反对政府对经济运行施加任何影响。

在哈耶克逝世后,弗里德曼等人继承并发展了他的新自由主义思想。1970年代,西方世界爆发了二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凯恩斯主义一筹莫展。这时,沉寂了几十年的新自由主义终于重返人们的视野,并逐步被西方发达国家接受,成为主流经济学思想。

新自由主义的代理人,一是美国的里根,二是英国的撒切尔夫人。他们在全球推动新自由主义的扩张,力图使第三世界国家接受。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第三世界国家接受自由市场的观念,将他们原有的国有经济和企业在市场中出售,使发达国家具有绝对优势的大型企业可以轻易获得这些国有企业的控制权,从而影响第三世界国家经济,获取高额利润。

拉美国家是新自由主义最大的受害者。由于国有经济大量流失,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力被严重削弱,社会贫富分化日益严重。2000至2004年,拉美国家爆发了两百年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整个拉美一片动荡。原来一片大好的发展形势转瞬间就烟消云散了。

现在,新自由主义正随着这一场金融危机走向灭亡,但是人们的伤痛还远远没有结束。更多的思考和反省还在继续。。。。。。
建议你看下哈耶克自己写的一篇文章:why I am not a conservative为什么我不是一个保守的人

下面的参考资料里有文章链接

什么美国人民说“他是我们最年长的总统,但他却让美国变的年轻”?

请尽快回复,最好在今天就有结果`拜托各位拉~
里根的改革探索使美国逃离滞涨状态走出经济复苏发展的新路子
1981年1月20日,华盛顿,里根当选美国总统,为世界格局的变化埋下伏笔。
舆论普遍认为,是里根政府的强硬政策,给苏联带来了军事开支方面的压力,最终压垮了苏联经济,实现了美国所期待的苏联不攻自溃和共产主义阵营的瓦解,美国因此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

布什总统说,“他留给了我们一个他恢复起来的国家和他帮助拯救的世界。在里根担任总统期间,美国摆脱了一个分裂的和自我怀疑的时代,由于他的领导,世界摆脱了一个恐惧和暴政的时代。”

“里根革命”带来美国持续时间最长的繁荣

里根是保守主义的政治代表人物,他的当选借助了美国保守主义的“沉默的多数”的力量,在他领导美国期间,保守主义思潮在自罗斯福“新政”起长期处于美国政治边缘之后,一跃成为美国政治的主流。

保守主义者在社会方面强调秩序、舆论、道德、宗教,在经济方面主张个人自由、企业自由、贸易自由和私人所有权。他们主张政府减少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干预,降低公共开支和福利支出,给予企业和个人更大的经济自由。

里根政府时期所实行的供给学派的经济政策,同在此之前在西方国家经济政策中占据主流地位的凯恩斯主义背道而驰,并与同一时期英国撒切尔首相所采取的货币主义经济政策遥相呼应。

作为演员,里根的演技不过属于二、三流,作为政治家,甚至连其盟国的首脑也认为他智商不高,知识有限。撒切尔夫人1986年在英国会见他之后曾评论道,“在他的两耳之间空无一物”(指他没有头脑)。

但里根的政治技巧却是一流的。他是美国战后历史上少有的既能同媒体、又能同美国国会保持良好关系的总统。这为他在国民中的声望创造了有利条件。

由于能够游刃有余地应付国会,里根得以在国会通过一系列立法来刺激经济的发展、抑制通货膨胀和加强国防。里根政府在保守主义经济政策的指导下着手削减税收和政府开支,大幅度增加国防开支。这些政策的实施被看作是一场经济政策方面的“里根革命”。1986年,里根彻底修改了收入税法,取消了一些税收,并对许多低收入者实行了免税。在他执政快结束时,美国享受了和平时期持续时间最长的繁荣。

“里根主义”促进了冷战的结束

在外交方面,直到里根政府时期,美国仍然没有摆脱掉越南战争的阴影。

“美国神话”破灭了,对美国民主制度的乐观看法受到了怀疑。特别是同苏联相比,美国在战略武器方面已经没有优势可言。

在美国人看来,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集团正在全世界进行扩张,尤其是在第三世界扩大其影响,继越南入侵柬埔寨之后,苏联于1979年12月占领了阿富汗。由于1979年霍梅尼领导的伊朗革命,美国在具有重大石油战略利益的中东地区的失去了最忠实盟友,而同时其后院中美洲也面临着苏联和古巴所支持的尼加拉瓜左翼政权和其他国家中的反右翼政府武装斗争的威胁。

为了恢复美国的军事力量和重新树立美国公众的自信,“里根主义”取代遏制政策,被用来对付勃烈日涅夫主义和防止第三世界的苏联化。

1981年,里根的第一任国务卿亚力山大·黑格声明,苏联必须明白它在第三世界国家中不受抵制的冒险时代已经结束。

1982年,里根在英国国会的演讲中倡议“巩固民主的基础”,号召发动一场反对苏联极权主义的“争取自由的圣战”。里根的演讲受到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赞扬,称赞它是反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斗争的一部分。

在1985年2月的国情咨文中,里根对“里根主义”作了明确的表述:“我们绝不能破坏那些正在冒着生命危险……反抗苏联侵略和确保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的人的信心。对自由斗士的支持是自卫。”这一政策的实质是,美国要为中美洲、亚洲和非洲的反共产主义起义提供经济、军事援助和政治支持。

于是,在第一届里根政府时期,美国对韩国、菲律宾、南非种族主义政权和中美洲右翼军事独裁政权的支持达到了顶点,它还通过中央情报局向尼加拉瓜桑右翼反政府组织提供财政和后勤援助,并对其进行训练。但是里根政府的支持最终并未能阻止这些国家最终走向民主化,它也未能用军事颠覆来推翻尼加拉瓜的桑第诺民族阵线的政权。

里根对苏联寻求“通过实力来追求和平”的政策。里根政府从一开始就致力于重建美国的军事力量。在里根的两届任期,他把国防开支提高了35%。在其第一任期1981~1985年中,美国军事开支总额达到150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NP的8%,创造了美国和平时期最大的军事开支。而且越来越大的军事开支比例被花费在研究和发展新的武器系统上。

里根采取了更强硬的对苏联政策,他不相信遏制政策,不愿同苏联领导人在相互不信任的基础上谈判条约,这导致里根1983年提出著名的“太空防御计划”。由于军费开支庞大,美国的财政赤字不断增长。但是,以1985年美苏日内瓦会议为开端,美苏之间开始了新的缓和进程。1986年美苏之间达成了包括“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在内的一系列协议。

1989年当里根离开白宫时,世界已经接近冷战的终结。无论事实如何,美国舆论普遍认为,是里根政府的强硬政策,给苏联带来了军事开支方面的压力,最终压垮了苏联经济,实现了美国所期待的苏联不攻自溃和共产主义阵营的瓦解,美国因此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核大战的危险大大降低了。此外,在里根的领导下,美国人重新获得民族自信心。美国的评论认为,从外交的方面讲,里根可能比美国历史上任何一位总统都更大地改变了世界的均势,因为他促进了冷战的结束。由于里根所留下的这一政治遗产,甚至连其国内政敌都会对他肃然起敬。
里根革命
里根正是在戈德华特开始调动这些作为“沉默的大多数”的白人选民之时,登上了政治舞台。他在代表戈德华特的一次竞选演讲中,首次在全国电视中亮相,谴责政府侵犯个人自由,要政府从老百姓的生活中走开,成为戈德华特竞选的高峰,也使里根成为保守主义最有感召力的领袖。
里根虽然生活豪华奢侈,并最终成为世界之君,但骨子里还是一个白人穷孩子。这也是他能够打动选民的关键之处。他晚年遭受老年痴呆症的折磨,记忆力消退,但他最后时刻剩下的记忆,根本不是在权力顶峰时的荣光,而是他中学时当救生员的经历。当时为了凑足上大学的学费,他一周工作7天,作为救生员挣15美元的周薪,救了几十个溺水者。他快30岁时,曾仅穿着一条内裤,站在一群上雕塑课的学生中,给人家当人体模特。他就是这么从下层混上来的。到了好莱坞,作为一个二流演员,一年拍9部电影,含辛茹苦,也算成功了,但大部分收入全被联邦政府收了税。这样活生生的经历,塑造了他的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 在美国,一个穷孩子只要肯干,就会有出头之日。无所不在的大政府,只会夺走个人奋斗的果实,压制个人的创造性。而最可贵的是,这样的信念不是从哈耶克、弗里德曼的书上学的,而是他自己生活的结晶。所以,他向普通平民百姓传达这样的保守主义哲学,要比那些拿了诺贝尔奖的名宿有力量得多。
这种平民式的保守主义,对现有的秩序并不一定认同,而强调人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和自己所生长的社会。所以,这种保守主义与欧洲的保守主义最大的不同是无视等级。反抗新英格兰共和党的家长统治一直就是南部阳光带保守主义的基本动力之一。同时,这种保守主义有一种独特的面向未来的乐观主义精神。读读丘吉尔的《英语民族史》就知道,这位欧洲保守主义的政治家,总觉得今不如昔,甚至中世纪也比现代社会还文明,未来可能比现在更糟。难怪保守主义的正宗定义是“对急速的社会变革的抵抗”。里根则完全拥抱佩因(Tom Paine)的醒世名言:“我们自己拥有力量让世界重新开始一遍。”一些评论家指出,在美国历史上的总统中,里根是最为乐观、对自己的人格最满意的人。他全无尼克松那种阴郁,从来不试图改变自己。尼克松因为当年穷而没有去哈佛念书,一生耿耿于怀。布什读遍名校,却一定要把自己塑造成一个里根。里根则从来不试图改变自己。他从社会底层走到世界的顶峰,一生就是一个经典的美国梦。他为什么要改变?他有什么不满?所以,这种乐天的气质、对自己性格的自信,使他能够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升华为一种政治哲学,并满怀信心地传达给美国的公众。
也正是如此,他对生活上的奢华和铺张毫不掩饰。因为他自信他拥有的一切都是他应该得到的,都是对他的美德的奖赏。他认为美国人和他一样有同样的美德,应该得到同样的报偿。在他看来,美国的无家可归者是自己选择了那样的生活方式,国家不应该为此负责。他挖苦领救济的单身母亲是“福利女皇”,总是不知足。但他认为,只要人们信奉他所认同的价值,加入他所属于的勤奋的美国人这个集体,就会成功。所以,他鼓励美国人大胆地伸张自己的价值,享受自己的美德带来的果实,不要在乎别人说三道四,更犯不上总觉得自己欠了别人什么。也正是这种和选民的生命沟通,使他给美国人(特别是保守派)在阴郁、悲观的时代带来了自信和希望。
这样的素质,使里根成为戈德华特后保守主义众望所归的领袖。时势也在造就里根。戈德华特不仅开拓了共和党的“南部战略”,而且开始容纳西部的新阶级。戈德华特的故乡亚利桑那州的菲尼克斯,在他的一生中从一个3万人的小镇变成1980年代200万人的都市。加州更是蓬勃崛起。军工业的发展,刺激了大量移民西进,这些人常常是最为不满新英格兰地区既得利益的人。在新英格兰,企业界被那些盘根错节的董事会控制,蓝领则被工会控制,毫无喘息的余地。而西部给人们带来自由,人们看的不是你的出身,而是你干了什么。所以,这些西部新阶层往往是个人自由主义者(libertarians),特别仇恨无所不在的政府,和主张政府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自由派(liberals)势同水火。
里根也正是靠着这些人的力量,在戈德华特败后两次当选加州州长。这时他已经感到自己的时代正在来临。1945年,纽约的银行占据全国银行业一半的资源。新英格兰的家长统治天经地义。但到了1964年,加州的美国银行已经和洛克菲勒的大通曼哈顿(Chase Manhattan)分庭抗礼,纽约的银行只能占据全国12.5%的银行资源。新英格兰正在丧失它的权力!而尼克松因为水门事件下台,终结了共和党温和派的最后机会。到1980年,里根作为共和党内草根的反对运动的代言人,终于入主白宫,推动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减税,把最高的所得税率从70%砍到28%,甚至把巨大的财政赤字作为一种战略,就是要让联邦政府穷得揭不开锅,再也别想兴事。激进的右翼,开始统治了美国。
里根的改革探索使美国逃离滞涨状态走出经济复苏发展的新路子

撒切尔夫人的思想对我党有何启示

4月8日,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辞世,举世追思。铁娘子在上世纪80年代推行的自由主义改革被认为是最大的政治遗产。不过,不少国人以为撒切尔夫人是在用她的自由主义信念埋葬福利国家制度,却并非事情真相。事实是,撒切尔夫人不过是让福利制度回归正轨而已,在她执政期间,主要的福利项目依然运转,只是支付的额度或者方式进行了调整,被誉为“王冠宝石”的全民健保制度完好无损,政府对无生活能力的人群的关照与保障几乎没有受到紧缩的影响。可见,撒切尔夫人的改革不过是在福利国家制度框架之下的调整,何谈埋葬福利国家呢?
  
  撒切尔夫人离开政坛已经二十余年,但是“撒切尔夫人主义”的治国方略却风靡多国,实际上,所谓撒切尔夫人主义,真正的敌人并不是福利制度,而是官僚主义、低效、懒惰。通过砍削福利国家的赘肉,恢复社会活力。撒切尔夫人很早就意识到,“英国人民的政治观已产生巨大的改变,在30年来的实验失败后,他们已准备试试别的东西,这巨大的改变正是我们的责任。”需要指出的是,在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之际,英国超过半数的公众认为福利已经过分慷慨,这也是撒切尔夫人能够在十年之间大刀阔斧进行福利制度改革的民意基础。别忘了,在一个选举国家,如果没有民意的支持,纵然“铁娘子”雄心勃勃,也只能壮志难酬。同样别忘了,在一个选举国家,如果不是深得民心,她也无法成为近200年内任期最长的首相。如果不是1990年保守党内的“宫廷政变”,撒切尔夫人拿下第四次大选几乎没有悬念,时至今日,她成为二战后英国最受欢迎的政治家,足见民望之高。
  
  福利国家制度在二战结束之后风行于欧美国家,究其根本,福利是富人向穷人赎买和平的必要成本。福利国家制度有效地缓解了纠缠于资本主义的阶级斗争,福利的红包也成为政客赢得选票的“胡萝卜”。几十年下来,各国建立了事无巨细的福利制度,从摇篮到坟墓。但“无微不至”的照顾反而让人们失掉了勤俭、诚信的品格。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也是工人运动最为成熟的国度,庞大集权的工会使福利开支不断增长,而生产效率却连续下滑,昔日的大英帝国在1977年不得不接受IMF的援助。撒切尔夫人受哈耶克、波普尔等自由主义哲学家的影响,认定高福利、大政府是通往奴役的死胡同;而哈耶克这样的自由市场拥趸,也并非反对一切福利,其认为,公民教育平等与保障必不可少。
  
  值得一提的还有撒切尔夫人的改革技巧。利益集团形成不了福利国家,但是福利国家大大促进了利益集团社会的发展。撒切尔夫人要改造福利国家,她面对的是各种各样从福利制度中获益的个人与集团。激进的改革必然会遭到利益集团的反弹,因此改革需有术,政策模糊化、分而治之以及适度补偿都能够缓解利益集团的阻力,实现福利瘦身。
  
  撒切尔夫人推行的紧缩政策并不是埋葬福利国家,只不过是推动市场化导向的改革,推动福利国家从“制度性”向“剩余性”转型。制度性福利国家依靠公共服务法规试图减少不同阶层或者地位不同的群体之间的差异,从而限制市场对生活机会的影响。而剩余性福利国家的目标是提供一个“安全网”,这个安全网通常建立在一个需经家庭资格审查的项目基础之上,同时巩固了社会分层的市场生成机制。而在全民健保项目上,经过几年的私有化尝试之后,撒切尔夫人不但没有继续推进改革,反而成为全民健保的捍卫者。

什么是新左派,新自由主义?

我想了解新左派与新自由主义的定义与概况
  .............. “新左派”概观

  “新左派”的理论陈述,不是一个具有理论一致性的、自觉结社的理论阐释行动。它是一个以某些立论的相对接近而形成的松散的、无明确理论纲领的姿态与主张的代称。但是,“新左派”之间具有明确的理论呼应关系。因此,把它视为一个可以统合起来解读的社会思潮,是具有合理性的。(2)

  循此思路看“新左派”的姿态与主张,可以从“拒斥”与“回归”两个维度概观。“拒斥”,大致围绕几个方面展开:其一,拒斥自由主义的言述。其二,拒斥市场经济的理路。其三,拒斥经典社会科学的言路。

  这在王彬彬那里列出的理由主要是,自由主义与极权主义有着紧密的关联性,“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却往往正是自由主义者会拥护专制,称颂独裁,甚至自身便变成专制和独裁者的工具与帮凶”,不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都有“自由主义者”做出这种行动来。

  比如,二战中意大利有号称自由主义者向墨索里尼表忠心。而在中国胡适就是一个典型,周作人就是一个明证。同时,自由主义之成为自由主义,是因为它以法治、秩序和渐进来抵抗革命。并且,以对民主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偏好“急切地呼唤一个有强有力的人物,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能重新赋予社会以秩序,使各阶层的人能各安其位,使社会生活有法可依,从而也使自由主义的‘游戏’能重新开场。”�

  而在韩毓海那里,拒斥自由主义的原因则是因为自由主义“以经济活动不得干涉的名义,捍卫并造成的是那些介入、掌握和控制着经济活动的最大利益集团和政治力量的不得干涉的事实——更多地站在当时社会最强大的势力一边,而不是站在社会公意和人民民主一边”。因此,自由主义要对它导致的市场垄断、民主失落、限制人民、少数专制、权力腐败、资本支配负责。进一步,必须对建立在自由主义基础上的一切现代政治制度加以清算。�

  对自由主义的拒斥,在汪晖处说的明显要婉转一些。当然,汪晖的姿态是明确的。他自称是批判“庸俗自由主义”,但在实际上,他努力证明自由主义对现代政经制度的批判性论证,不如后现代主义来得恰当。因此,试图以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后学”为理论资源,对自由主义进行解构。另一方面,他以对中国近二十年的社会变迁的分析,认定自由主义的启蒙话语是一种在对西方式的现代化道路的信仰基础上,预设的抽象的个人或主体性观念以及普遍主义的立场。因此,再一方面,自由主义对现代性(表现为对资本的批判与拒斥)和全球性(表现为对中国问题的正视)的反思都是缺乏力度的。故尔,超越经典社会科学的言路,以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后学”为理论依托,实现理论创新与制度创新,应当是当代中国的首要任务。�

  将“新左派”坚决拒斥自由主义及其相关言路的基本理由再做归纳,可以简单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自由主义在理论上的论证缺陷;二是在实践上与其理论预期的疏离。

  “回归”,所围绕的基本主张有:其一,回归高调民主。其二,回归政治主导。其三,回归人文激情。在这三个方面,国内的“新左派”只是含糊其辞地声称,要以普遍的民主和人民更广泛的公共政治参与,来解决自由主义无能对付的问题:

  诸如基于自由的民主无法解决的人民民主问题,市场主导的社会经济形式无法解决的正义的政治制度问题,交易的体制化时代无法解决的人的情感适意与诗性想象问题。他们或者期望以民主代替自由,以政治主导代替经济优先,以诗化的创新代替务实的制度建设。或者干脆对自己的方案缄默不语,却搬出西式的“组合思想”(如贝尔)、海外华人学者中的“新左派”言论(如崔之元),来对付我们对“新左派”提出建设性意见的期待。但是,透过他们这种“理性的狡计”可以看出,他们对传统社会主义的亲合立场,对毛泽东式社会主义的眷念,对直接民主、政治中心、激情跃动的肯定,对单纯理想主义诗意浪漫的顾盼,与对走向务实的当代中国社会变局的不满。�

  归纳起来,“新左派”吁请“回归”的基本依据,是民主、参与的轴心意义与时代中所谓的“全面的社会民主”(3)的决定性作用。

  从对“新左派”的文献的理解上可见,“新左派”之所以谓“新”“左派”,自然是有满足这一称号“新”与“左”的双重理由:

  一重理由从其“新”上得到满足——首先,“新”在它与老左派的差异。“新左派”既告别了与国家权力直接结合的激进左派的暴力崇拜、斯大林主义、僵硬的计划经济与集权政治体制,又告别了传统左派(如西方马克思主义)单纯从意识形态视角论述问题的理路。其次,“新”在左倾立场的更新。它以伸张人民主权与普遍民主的姿态,反对资本主义的政经权力垄断及文化霸权的姿态出现。其在前一方面,以同情弱者的姿态出现。在后一方面,以批判主流的方式立论。再次,“新”在左倾方法的调整。它以反意识形态的非本质主义姿态出现,借助于西方“后学”的解构武器,将近现代西方的主流意识形态——自由主义、理性主义与资本主义直接钩联起来,加以抨击。而且以单纯的理论辨析的姿态出现,以对民族、国家,乃至世界全面负责的面目立论。�

  另一重理由从其“左”上得到满足。“新左派”之“左”,“左”就“左”在——其一,激烈地痛斥资本主义。他们将资本主义和传统社会主义简单地定义为“少数经济政治精英操纵社会资源的制度,而‘社会主义’则指劳动人民的经济民主和政治民主”。 (4)

  或则就将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市场社会,再与自由主义合一而论,将全面民主与社会主义式的“制度创新”(诸如“鞍钢宪法”、乡镇企业、村民自治等等)挂起钩来。于是,现代社会的一切不完美都是资本主义与自由主义导致的。而完美的(即所谓“全面的民主”)社会就只有期望他们心目中的“社会主义”来造就了。

  其二,为“社会主义”呼唤。遮遮掩掩地为“社会主义”辩护,从而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主张再伸张,是“新左派”令人瞩目的一点。但是“新左派”的社会主义版本既未指出是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也未明确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形式、经济——政治运行形式,而只是简单地以人民主权和全面民主来定义自己的社会主义,至于这种民主的经济基础是什么?政治制度安排怎样?在他们抵制的保护个人权利与实行法治之外,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来保证人民主权和全面民主的落实,则缄口不言。他们在高明地承认传统的社会主义形态的“合法性危机”的前提下,为一种自己不予明言的、必定优越于自由主义的经济政治主张的“隐形”社会主义辩护。其三,对既有成就(无论是理论的,抑或是实践的)加以否定,这种否定的理由就是这些成就的“不完美”(如汪晖对八十年代中国思想界的否定、对九十年代各种思想主张“一网打尽”式的全面指责)。总之,“对进步的信念,对现代化的承诺,民族主义的历史使命,以及自由平等的大同远景,将自身的奋斗与存在的意义与向未来远景过渡这一当代时刻相联系的现代性的态度”统统出了问题,只有彻底的解构才足以为他们自己倾心赞赏的一个完美的世界鸣锣开道。(5)

  难以掩饰的激进性,与无法抹去的空想性,从“新左派”言述上,可以看出历史上任何“左派”共有的特征。

  .....新自由主义以道德学说为理论基础,认为人是道德的存在物。每个人在维护个人权益时应促进社会和谐,人们只有彼此互助才能加快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幸福。新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但不再是消极地反抗旧制度、否定国家干预的自由,而是具有主动精神、富于创造力、倡导新秩序的“积极的”自由;减少贫困、饥饿、伤残、疾病、愚昧种种社会弊害是实现积极自由的重要条件。个人能力的发挥促进个人自由的增长,加快社会自由的发展。发展了的社会自由又有助于个人自由的完善。新自由主义主张扩大国家的干预作用。国家要为个人自由的发展扫除障碍,创造更多 、更好的有利条件。国家权力的加强和运用,可以使政府积极作为,为公民提供更多的社会福利和保护,增强抵御社会弊害的能力。新自由主义强调公民的社会义务,要求个人维护国家。个人只有为国家强盛、社会和谐和公共福利作出贡献,承担更多的义务,才能丰富和发展自己。新自由主义反对帝国主义,认为帝国主义是战争、征服、专制的同义语,是资本主义非正常发展的结果,具有掠夺性和寄生性。它扼杀自由,破坏民主,践踏权利。然而,帝国主义只是一种政策 ,通过实施种种社会改良措施,削减社会矛盾,通过加强伦理道德教育,增强友爱互助和合作团结,可以避免帝国主义的出现,消除其危害。
什么是新自由主义?其特点是什么?
新自由主义是现代资产阶级右翼的意识形态。在西方经济学中,经

济自由主义反对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的政府调控,鼓吹市场万能,断言

只要靠市场机制这一只“看不见的手”,就能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

基本特征是:
1、私有化的所有制改革观,主张应迅速把公有资产低价卖(或送)给私人


2、多要素创造价值的分配观,否定活劳动创造新价值和大私有制具有经

济剥削性质,贫富两极分化是高效率的前提和正常现象。
3、完全否定国家计划的市场改革观,把国家的作用仅限于“守夜巡警”,

反对马克思主义和新老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
4、主张一切产业都无须保护,高新技术和建设资金也完全或主要从外国

引进,比较赞赏拉美国家的新自由主义发展路子。

新自由主义
neo-liberalism
英国现代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主要派别。主张在新的历史时期维护

资产阶级个人自由,调解社会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基本内容

新自由主义以道德学说为理论基础,认为人是道德的存在物。每个人在

维护个人权益时应促进社会和谐,人们只有彼此互助才能加快社会发展

,实现共同幸福。新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但不再是消极地反抗旧制

度、否定国家干预的自由,而是具有主动精神、富于创造力、倡导新秩

序的“积极的”自由;减少贫困、饥饿、伤残、疾病、愚昧种种社会弊害

是实现积极自由的重要条件。个人能力的发挥促进个人自由的增长,加

快社会自由的发展。发展了的社会自由又有助于个人自由的完善。新自

由主义主张扩大国家的干预作用。国家要为个人自由的发展扫除障碍,

创造更多 、更好的有利条件。国家权力的加强和运用,可以使政府积极

作为,为公民提供更多的社会福利和保护,增强抵御社会弊害的能力。

新自由主义强调公民的社会义务,要求个人维护国家。个人只有为国家

强盛、社会和谐和公共福利作出贡献,承担更多的义务,才能丰富和发

展自己。新自由主义反对帝国主义,认为帝国主义是战争、征服、专制

的同义语,是资本主义非正常发展的结果,具有掠夺性和寄生性。它扼

杀自由,破坏民主,践踏权利。然而,帝国主义只是一种政策 ,通过实

施种种社会改良措施,削减社会矛盾,通过加强伦理道德教育,增强友

爱互助和合作团结,可以避免帝国主义的出现,消除其危害。

影响
新自由主义影响了社会民主主义、费边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

实用主义等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福利国家”政策的重要

理论基础,是西方现代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政治思潮中重要的派别。

发展历史和背景
新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矛盾发展的产物。它的产

生和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早期新自由主义创立时期、新自由主义

受冷落与自我雕琢时期、新自由主义勃兴时期、新自由主义政治化和向

全球蔓延时期。
新自由主义创立时期
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学理论、思潮,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

,是由这个时期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环境造成的。一方面,随着第一次世

界大战结束、德皇威廉二世退位和同年哈布斯堡家族结束对奥匈帝国的

百年统治,自由资本主义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变;另一方面,随着俄

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苏维埃政权和计划经济的建立,出现了实践中的社

会主义。前一方面既是对资产阶级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一种肯定,

也是对资产阶级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挑战;后一方面则是对资产阶

级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一种压抑与刺激。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才出

现了早期的新自由主义思潮。20世纪20~30年代发生了一场以奥地利经

济学家米塞斯、哈耶克为首的新自由主义者为一方,以波兰经济学家兰

格为另一方的关于“经济计算”问题的大论战。整个论战虽无果而终,但

却成为新自由主义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的一个里程碑。
新自由主义受冷落与自我雕琢时期
20世纪30年代爆发了一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

30年代大危机彻底暴露了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的弊端,它不仅是对古典自

由主义经济理论基础———萨伊定律(“供给会自动地创造自己的需求”)

的一次全面否定,而且实际上宣告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代的结束。在

所谓人们愿意在手头持有更多货币的灵活偏好、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和投

资边际收益递减等三大心理规律的作用下,曾长期驱动经济增长的私人

与企业的消费和投资热情全面衰退,有效需求不足迅速普遍化,并成为

经济运行的一种常态,因而迫切需要国家出面来干预经济生活。于是,

一种反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要求的着重主张以扩大政府支出创造需求和

通过政府干预推动经济增长的凯恩斯主义便应运而生。“罗斯福新政”则

以政策实践的形式表明了[[凯恩斯主义的有效性,并使凯恩斯主义上升

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主流经济学,主导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经济运行

长达40年之久。这40年既是国家干预主义盛行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取得

成功的“凯恩斯时代”,同时又是新自由主义受到冷落、新自由主义者着

手对其理论进行精雕细琢,并使之系统化的经院修炼时期。有关新自由

主义的很多重要著述就是在这个时期成文的。
新自由主义勃兴时期
以20世纪70年代初期爆发的两次石油危机为导火线,导致整个资本

主义世界陷入了“滞胀”(高通胀、高失业、低经济增长)的困境。面对“滞

胀”,凯恩斯主义政策束手无策。“滞胀”是国家垄断资本充分发展导致资

本主义固有矛盾日趋激化的必然结果。具体说,是由技术进步使生产率

提高、且在资本追求剩余价值(利润)最大化过程中导致失业增加,经

济过度开发导致能源极度短缺和成本的迅速上升,政府过度干预导致政

府膨胀、政府开支增加、企业税赋加重等多种原因所致。但是新自由主

义者却仅仅将其归结为国家干预过度、政府开支过大、人们的理性预期

导致政府政策失灵所致。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多年受冷落的新自由主

义适应这一需要,伴随美国总统里根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上台,在

否定凯恩斯主义的声浪中,占据了美英等国主流经济学地位。新自由主

义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把反对国家干预上升到了一个新的系统化和理论化

高度,是“对凯恩斯革命的反革命”。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西方学者又

称新自由主义为新保守主义。
新自由主义政治化和向全球蔓延时期
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高新科技革命兴起,生产力巨

大发展,资本主义由国家垄断向国际垄断发展。适应这种需要,新自由

主义开始由理论、学术而政治化、国家意识形态化、范式化,成为美英

国际垄断资本推行全球一体化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标志性事件

是1990年由美国政府炮制的包括十项政策工具的“华盛顿共识”。正如美

国著名学者诺姆·乔姆斯基在他的《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一书中明确

指出的:“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指的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一系列理

论,它们由美国政府及其控制的国际经济组织所制定,并由它们通过各

种方式进行实施”。“其基本原则简单地说就是:贸易经济自由化、市场

定价(‘使价格合理’)、消除通货膨胀(‘宏观经济稳定’)和私有化。”在

该书的导言中,罗伯特·W·迈克杰尼斯则对“华盛顿共识”的本质内涵给出

了如下简明概括:“华盛顿共识”具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三

重特性。

主要流派及观点
新自由主义是一个包括众多学派的思想和理论体系。狭义新自由主

义主要是指以哈耶克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广义新自由主义,除了以哈

耶克为代表的伦敦学派外,还包括以德曼代表的货币学派、以卢卡斯为

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和以拉弗、费尔

德斯坦为代表的供给学派等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伦敦学派、现代货币

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
伦敦学派
伦敦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哈耶克,他是一位著名的出生于奥地利的

经济学家、思想家。他的新自由主义理论观点是其他所有新自由主义者

的主要思想来源。他长期活跃于反凯恩斯主义、反国家干预的新自由主

义中心:奥地利的维也纳大学、美国的芝加哥大学、英国的大学经济学

院。他既是主张经济自由的伦敦学派的主要代表,又是芝加哥学派的核

心成员,同时也是奥地利学派的骨干。哈耶克不仅明确主张自由化,强

调自由市场、自由经营,而且坚持认为私有制是自由的根本前提。他认

为,“只是由于生产资料掌握在许多个独立行动的人的手里,才没有人有

控制我们的全权,我们才能够以个人的身份来决定我们要做的事情。如

果所有的生产资料都落到一个人手里,不管它在名义上是属于整个‘社会’

的,还是属于独裁者的,谁行使这个管理权,谁就有全权控制我们。”哈

耶克反对任何形式的经济计划和社会主义,认为垄断、计划化、国家干

预始终与无效率相联系。他认为,即便是货币发行权也应还给私人银行

,而不能让政府垄断。
现代货币学派
现代货币学派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美国出现的新自由主义学派(也

称新保守主义学派)。这一学派以现代货币数量论为理论基础,以制止通

货膨胀和反对国家干预为主要政策主张,强调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

策。货币学派认为,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对产出量具有更大效应,货币

供应的增加是通货膨胀的根源。货币主义者强调,货币和其他商品、其

他金融资产是一样的资产。人们保留商品、债券、股票没有区别,彼此

之间可以互相替代。因而,货币政策影响货币总需求。货币需求函数是

比较稳定的,而且可以通过数字统计测量出来。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和

领袖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M·弗里德曼,他是当代最有

影响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现代货币主义创始人。他曾在美国财政部

等机构任职,担任过尼克松总统的经济顾问委员会的委员。弗里德曼的

新自由主义从传统自由主义出发,强调与“人们之间关系有关的意义的自

由”。他认为资本主义体系之所以不稳,是货币受到扰乱,所以货币最重

要,货币是支配资本主义产量、就业和物价变量的唯一重要因素。只要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资本主义体系本身是可以稳定的。他极力主

张货币政策只要求货币数量稳定的、有节制的增加,即支持长期的货币

规则或目标。除此之外,不需要政府干预私人经济,应让市场机制完全

地充分地发挥作用。弗里德曼在市场经济理论、现代货币数量论、消费

函数理论和经济方法论等方面,也均有建树,并因消费理论、货币历史

和理论以及稳定经济政策方面的成就,于1976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理性预期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人是理性的,总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由

于经济变量的未来情况事关自己的选择和利益,个人会调用自己的智力

和资源,对它进行尽可能准确的推测。人们会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可

得的信息,按照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经济变量的未来情况做出预期。

由于理性预期的作用,市场机制能确保充分就业均衡,政府干预经济的

政策要么归于无效,要么加剧经济波动,因此是不必要的。这一学派的

代表人物是芝加哥大学教授、美国经济学会现会长卢卡斯。他以经济人

理性和人的行为理性预期假设为前提和立论基础,用货币周期模型论证

和说明了经济波动的原因,并得出了凯恩斯主义政策无效因而无需政府

干预经济的结论,他强调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从而在宏观经济

学领域引发了一场“理性预期革命”。他首创新增长理论,把经济运行的

源泉和动力归结为人力资本的内生积累与增长,这种积累和增长不仅能

使人力资本本身的收益递增,而且可以使其他投入要素的收益递增,从

而可以使经济增长动态化、长期化。他认为,通过国际贸易可能会强化

国家间人力资本禀赋差异,从而加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他于1995年获

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新自由主义的本质
新自由主义是国际垄断资本的理论体系,要深刻理解这一点,必须把

握好以下三个方面的联系:
第一,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需要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

20世纪初进入垄断阶段后,已经渡过了一般垄断阶段和国家垄断阶段,

从20世纪70年代起,资本主义开始由国家垄断阶段向国际垄断阶段过渡


任何历史进程的新阶段除了有其本身特定的指标之外,还必然有某

些重大事件作为其标志。没有标志性事件就不会有历史分期。资本主义

由国家垄断阶段向国际垄断阶段转变,也不例外。标志着资本主义向国

际垄断阶段转变的重大事件,先后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的20

多年间,这些标志性重大事件有:
(1)以“滞胀”为特点的1973~1975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标志

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了极至,“滞胀”成为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阶

段大转弯的第一个历史拐点。“滞胀”既是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

史总结,又是资本主义进入国际垄断阶段的历史序幕。
(2)新自由主义的勃兴适应了当代国际垄断资本发展的需要,1990

年“华盛顿共识”出笼后,新自由主义更成为国际垄断资本向全球扩张及

其制度安排的理论依据。
(3)跨国公司的崛起使全球市场同时又成为全球工厂,从而为资本

主义进入国际垄断阶段奠定了最深厚的物质基础。
(4)长期以来缺乏可贸易性的“服务”实现了贸易国际化,使国际垄

断资本对全球经济实现了全产业控制,从而把资本主义在产业层面上推

向了国际垄断阶段。
(5)因特网作为垄断资本控制全球的技术和经济密网,成为资本主

义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性技术。
(6)“9·11事件”为全面建立国际垄断资本全球体系提供了历史借口

,使美国掀起了一场实现“政治全球化”或“全球一体化”的乌托邦浪潮。
资本主义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理论。如果说国家垄断阶段

需要的是凯恩斯主义;那末,国际垄断阶段需要的则是新自由主义。
第二,新自由主义推动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阶段过渡。作为完成形

态的国际垄断资本的理论体系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在方方面面都有表现

,归纳起来主要是四个方面,这就是经济的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

全球一体化。这四个方面互相联系,彼此促进,不可分割。自1990年“

华盛顿共识”出笼之后,新自由主义开始向全球蔓延,为国际垄断资本开

辟了全球空间。
(1)私有化浪潮席卷全球,即加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

阶段的过渡,同时又摧毁了原苏东国家的公有制经济。在世界范围内,

国际垄断资本难以进入或无法控制的领域已经所剩无几。
(2)经济市场化波及全球,国际垄断资本在全球的运作有了越来越

可靠的制度保障。由于新自由主义的蔓延,西方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致

力于追求市场机制的完善,而非市场经济国家则纷纷谋求建立市场经济

制度。90年代以来,原苏联东欧国家几乎是齐步走式地向市场经济制度

转轨。从拉美、亚洲到非洲,各类经济模式国家几乎都无一例外地使市

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越来越发挥基础作用。各国的“经济市场化”进程,

等于是在规范“行车规则”,为国际垄断资本进行全球扩张、控制全球经

济扫清制度上的障碍,使垄断资本在国外的“自由空间”急剧扩大。
(3)在经济自由化进程中,金融自由化尤为引人注目,影响也最大

,它为国际垄断资本控制全球经济提供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杠杆。由于体

制和国情的差异,各国金融自由化涉及的方面和内容有所不同,但总的

来看,主要包括:实现完全的利率自由化;金融机构业务的多元化;改

变境内外金融市场的分离状态,对外开放金融市场,实行外汇交易自由

化,等等。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国际化紧密相联,相互推进。在金融越来

越成为现代经济命脉的情况下,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国际化使国际垄断资

本有了一个控制全球经济的最重要的杠杆,从而通过金融“扼制”,把整

个世界经济体系更加牢固地置于自己的掌握之中。
(4)新自由主义的全球一体化,是国际垄断资本企图统一全球的制

度安排。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华盛顿共识”的炮制及其出笼,正

是国际垄断资本企图一统全球意志的体现。“华盛顿共识”已经远远超出

了经济全球化,而是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的“一体化”,也即

美国化。所以,自上世纪90年代始,新自由主义思潮在全球的蔓延是国

际垄断资本在全球扩张的理论表现。其结果,绝不可能使世界经济变成

一个自由竞争的体系。恰恰相反,它将仍然处在垄断资本的控制之下。
第三,新自由主义、垄断资本国际扩张、经济全球化三者紧密交织

。新自由主义是垄断资本国际扩张的理论。新自由主义、垄断资本国际

扩张同经济全球化又紧密交织在一起。与垄断资本的国际扩张相比,经

济全球化具有更广的涵盖范围。但是在当代,由于世界经济体系处在国

际垄断资本的支配之下,所以垄断资本与经济全球化又几乎完全重叠。

可以说,垄断资本借助经济全球化全速进行国际扩张,而如果没有垄断

资本的国际扩张,也就谈不上今天的经济全球化。因此,在经济全球化

背后,不能不看到新自由主义和国际垄断资本的巨大影响力,甚至是支

配力。
从本质上说,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体系发展的一个阶段,是人类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但迄今为止,它又一直处在国际垄断资本

的支配之下。因此,我们不拒绝参与经济全球化,但对其背后的新自由

主义和垄断资本的国际扩张则须保持高度警惕。
新自由主义是现代资产阶级右翼的意识形态。在西方经济学中,经

济自由主义反对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的政府调控,鼓吹市场万能,断言

只要靠市场机制这一只“看不见的手”,就能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

基本特征是:
1、私有化的所有制改革观,主张应迅速把公有资产低价卖(或送)给

私人。
2、多要素创造价值的分配观,否定活劳动创造新价值和大私有制具

有经济剥削性质,贫富两极分化是高效率的前提和正常现象。
3、完全否定国家计划的市场改革观,把国家的作用仅限于“守夜巡

警”,反对马克思主义和新老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
4、主张一切产业都无须保护,高新技术和建设资金也完全或主要从

外国引进,比较赞赏拉美国家的新自由主义发展路子。
本文标题: 如何评价哈耶克的名言:“撒切尔夫人是英国人民骄傲的女儿”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renshenggeyan/34629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这些虎狼之词到底是不是真的有哪些高考的名言警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