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七证”

发布时间: 2019-09-13 08:31:2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3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七证”看起来貌似很高大上!事实上的确很强大为七个修证的层次,是“孔门”心法的修养功夫。当时道家已经成型,佛教在曾子时代五百多年后方传入我国。后来这七个字,实质上成为儒释道同源的精进修练法门。三教都有“止、定、静、虑”等修行法

《大学》“七证”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 “七证”看起来貌似很高大上!事实上的确很强大为七个修证的层次,是“孔门”心法的修养功夫。当时道家已经成型,佛教在曾子时代五百多年后方传入我国。后来这七个字,实质上成为儒释道同源的精进修练法门。三教都有“止、定、静、虑”等修行法门,通过这些修行获得知、智、慧、悟,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前提。

  先分享我的一段小经历。几年前,我结识了北大研究生毕业的“雷图英语”创始人高雷先生,小兄弟有佛缘,曾受高僧海云继梦点化,成为其俗家弟子。后来高雷先生还赠送我几本海云继梦法师的书籍《非常坛经》、《撒娇人生》、《让心活起来》等,受益匪浅。闲谈的时候,高雷给我讲解《心经》,并教我入定的方法,在他指引下很快就打坐入定,那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空灵”。遗憾的是,我并没有坚持下来。但这种“定、静”,真的是一种做学问的前提,身心浮躁,何处生智慧?

  知就是知道——知觉、知识、知己、知心;

  知有良知、良能的含义,《孟子.尽心上》中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尤其是王阳明的致良知,提出了“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知就是“觉”——“觉”是佛家的一种常用语,我认为“觉”是物在心的投影。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知在古汉语种有“智”的意思,如“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以上种种,“知”绝不是“道”的本体,也不是“能”,只能是个接近道的路径和方法。

  “止”,最基本的意思是停止。“知止”知道了才能停止。比如说知道饱了,才能停止吃。因此,“知止”一是内明,一是外用。知是主,止是宾。人只有先明白自己的内在思想和情绪,才能厘清外在的纷扰。“内圣,才能外王”。

  “定”是“止”的成效;“止”是定的前提。此二者,“止”是因,“定”是果。佛家有“戒、定、慧”,“定”是通往智慧的关键一步。佛家有“禅定”一说,悟也要在“定”中。“知止而后有定”,“定”有定力的意思,有处变不惊、处事无悔、宠辱不惊的意思,因为“知止”,即知道何时、何种程度该停止。

  “静”的学问大了去了。知止而定,定中自然能生“智”、生“静”、生“虑”、生“得”。诸葛亮《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何为淡泊?“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不义富且贵,与我如浮云”、“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这些都是淡泊到了“宁静致远”,这是孔子得。再看这段:“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佛在舍卫国,弟子千二百五十人,到了吃饭的时候,也还是拿着钵化缘,把“乞讨”来的饭吃了,收拾好衣钵(饭碗),洗了脚,结跏趺坐,开始讲法。看这一段佛的衣食住行,也是非常的“淡泊”。贪欲过多,肯定就无法“静”。

  “静”与“动”是相对的。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这是道。南怀瑾大师举了个很形象的例子。把流动的浊水倒入玻璃杯子,先让他不再流动,这就是“止”;然后浊的下降,清的上浮,这就是“定”;最后泥沙完全沉底,水净沙明,玻璃与水内外通明一色,便为“静“。

  “安“是古人修心的一种大境界。身心“静“则心“安”、“安”心。人只有把身心“安“下来,才能做点学问、做点事情,才能专心思考点问题。而这个思考就是——虑。只有专注的“虑”,才会有“得”,有收获。

  这里的“虑”、“得”,今天看来,完全可以更扩大化其意义,不仅仅是思考哲学、思考人生、自然科学、现象学、与天人对话等都可以。时代在变化,方法论不能拘泥

本文标题: 《大学》“七证”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8131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厌离轮回苦 发愿生净土只有真功夫,运气才会有好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