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下罪己诏是真心的吗

发布时间: 2023-11-03 09:00:1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1

汉武帝写罪己诏是真是假?是否在作秀?很多人都知道,汉武帝晚年时期做了不少错事,尤其是听信小人的话,将太子逼到走投无路,皇后也因此...

皇帝下罪己诏是真心的吗

汉武帝写罪己诏是真是假?是否在作秀?

很多人都知道,汉武帝晚年时期做了不少错事,尤其是听信小人的话,将太子逼到走投无路,皇后也因此而死,而知道真相的他下了轮台罪己诏,反思自己的错误,这一点一直都让很多人称赞,因为身为皇帝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可以说是非常难得的。但是却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所谓汉武帝的这个轮台罪己诏的真假了,不仅如此,还认为就算真的有罪己诏,那也是汉武帝在作秀,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汉武帝晚年过失甚多,却并没有改变初衷

首先来看一些罪己诏之前发生的事情。汉武帝从掌权开始,便把对外征战当成重点事务,一心想通过辉煌政绩来名留青史。但是,长年战争所引发的后遗症是相当严重的,国库空虚没有存粮,百姓们的生活更是困苦无比,这不应该是明君治理下的情景。

汉武帝暮年时,巫蛊之祸再次爆发,他并没有吸取之前陈皇后的教训,反而大肆诛杀数百人,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一降再降。当汉武帝回过头再看,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孤家寡人,他自责后悔更害怕,总担心那些冤死之人的报复。就在这时,有人建议在轮台屯田,这样才能供应西域战争所需。汉武帝思考过后,居然驳回了这些人的建议,与此同时,他还下了一道罪己诏,陈述过失弥补错误。所谓的汉武帝罪己诏,过程看似有理有据,却并不符合历史。那么,那份诏书中究竟写了什么内容呢?

在诏书中,汉武帝否决了轮台屯田的建议,他觉得这件事弊端太多不可行;其次,检讨征讨匈奴的失利原因;最后,汉武帝还提到了来年的武备政策。换句话说,这本诏书中的内容多是寻常国事,并不涉及罪己内容。重点来看一下李广征讨匈奴这件事,汉武帝认为,这场战争之所以失败,原因肯定在皇帝的身上。

其一,派兵出征的原因是匈奴事先挑衅,而且他们扣留大汉使者,不出兵不能维护国家尊严;其二,在正式出兵前,曾经征求过众位大臣的意见,他们都表示了同意;其三,方士占卜后,认定出征必能大胜。细想一下便能看出,汉武帝根本就没有自责,反而将所有的责任都推给其他人,这难道就是罪己诏吗?

据说,太子刘据惨死后,汉武帝幡然醒悟,不但诛杀陷害之人为太子报仇,还看清了方士们的骗局,再也没有长生不老的心思。翻阅史书后可以发现,这些说法都是没有依据的,那一年的正月,汉武帝到东莱想要东渡,后来又泰山封禅,如何会在几个月后便突然改变心意呢?

2、罪己诏内容不实,受错误史料的误导

在汉武帝所出的诏书中,马政是为了战争储备,如果他真的有意休养生息,应该以农业为主。而且,通篇内容看下来,汉武帝没有表现出丝毫悔意,只是在推脱自身责任而已。去世之前,汉武帝为新君准备了几位顾命大臣,其中便有桑弘羊这个人。

桑弘羊的职位是御史大夫,如果上一任宰相离开,他便是名正言顺的接班人。而且,当时的宰相田千秋基本不管事,桑弘羊才是外朝臣子的领头羊,比如说之前提过的轮台屯田一事,便是由桑弘羊主导。桑弘羊注重财政改革更支持对外战争,所以他才能得到汉武帝的重用,换句话说,汉武帝把这样的人留给新帝,就是希望他延续之前的对外政策。总而言之,罪己诏完全不符合历史。

罪己诏一事,受到了《资治通鉴》的错误影响。在《资治通鉴》当中,汉武帝的史料多是根据故事小说改编而来,而正史当中却不见记载。司马光编撰这本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告诫后世帝王要以文兴邦,这样一来,很多事情便都能说得通。中国人素来讲究以史为鉴,当过多的政治原因参与其中时,史料的真实性便不再重要。

3、总结

若是站在老百姓的视角评价汉武帝,会觉得他是扰乱世道的暴君。在汉武帝登基之前,百姓们的生活水平相当不错,就算是那些普通人家都有存粮。但是战争过后,百姓家徒四壁朝廷财政亏空,这样的代价真的值得吗?换个角度再想,汉武帝之所以对外征战,终究是为了统一天下的大事业,这才是明君风范。人无完人,君王亦是如此,每个人都有私心与考量。

汉武帝晚年时期为什么要发一个罪己诏?

我们知道,在古代存在一种罪己诏,一般都是皇帝用于自我检讨的,只不过根据检讨的事情的严重程度不同,会有不同的情节轻重。而历史上第一个下发罪己诏的人就是西汉时期非常有名的汉武帝。那么,汉武帝为什么要写罪己诏?他究竟犯了什么样的过错呢?
汉武帝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文治武功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今天我们来说说汉武帝的另外一面,汉武帝最出名的可能就是对外战争,攘夷拓土之功。然而,汉武帝发动大规模战争、穷兵黩武的背后,是把文、景两代帝王造就的文景盛世过度消耗,使得原本小康的大汉社会,逐步变得民不聊生,甚至部分地区发生了兵变。
汉武帝晚年亲眼看到自己造成的社会现状,痛心疾首之余,下的一道自我反省罪过的诏书,重启汉初黄老思想,无为而治,与民休息,即轮台罪己诏。那么,汉朝社会到出现了什么问题,使得他不得不发布罪己诏,重启与民休息呢?接下来萝卜为大家揭开汉武帝晚年的汉朝社会。
从汉武帝二年,他开始征发大量民夫,修建自己的坟墓茂陵。修墓没有提早修完的,说茂陵修完了就等汉武帝入住了,不像话,所以汉武帝的茂陵一直修建到汉武帝死,修了53年。
汉武帝长年动用全国赋税总额的三分之一,作为建陵和征集随葬物品的费用,剩下的费用支撑汉武帝的穷兵黩武,宫廷建造,自己出游以及应付国内的突发事件。几番征战下来,汉朝府库已然不足以支撑战争以及他自己的宫廷生活花费。他在对匈战争的后期,国库已然没钱了,他不得不通过算缗和告缗从商人手中征收税赋。甚至汉武帝对盐铁官营,使得害得国富民穷。他自己却大兴土木,四处巡游,屡次封禅,比秦始皇还过之。汉武帝常年地对外征战,社会资源的缺乏已严重威胁到百姓的生存了。
由于大量的劳动力用于打仗,农作人员减少,而官府为了战争征收高税收。百姓们在本地活不下去了,就纷纷流亡。史载关东曾出现两百万流民,这并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是有些被重赋压得喘不过气的,一些胆大的百姓武装起来反抗官府。史载寇盗并起,道路不通,直指之使始出。许多地方有盗贼,把交通要道切断,官军也无法来往。
有起义产生,是社会秩序极度紊乱的体现,亡故之始啊。为了摆平这些,汉武帝发明了一个新的官位,直指使者。直指使者,也叫绣衣直指,他们身穿绿衣,手拿斧子。这些最早的斧头帮,持节及虎符,用军兴之法(依照战时制度),主要就是发兵解决各地的武装叛乱及农民起义,陷害太子谋反巫蛊之祸的江充就是绣衣直指。
天汉三年,匈奴侵入雁门关。汉武帝无兵可派,不得不征发天下犯有各种罪过愿意自赎的及勇敢之士出兵匈奴。而且此战汉军伤亡很大,死亡率高达十之六七。
汉武帝晚年迷信休仙,想到海外寻仙,但行到东莱被大风困了十多天,只好返回,而万里无云的天空,干打三声雷,掉下来了两块黑如墨玉的陨石。
可能是汉武帝认识到了自己的所作所为触发了天怒,也可能是晚年的巫蛊之祸,太子诬陷而死,汉武帝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在回京途中祭祀泰山,公开表示了忏悔之意。而后桑弘羊轮台屯兵,移民垦田的建议,被汉武帝驳回了,并使得汉武帝彻底下定决心,对以往自己的所作所为,对以往的国策,进行反思,否定自己的错误,颁布了轮台罪己诏。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用罪己诏进行自我批评的皇帝。前有司奏……,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
此后,皇帝犯了大错,都会下罪己诏,公开认错,展示明君姿态。汉武帝的功绩不可磨灭,穷兵黩武亦危害不少,但是晚年勇于承认错误,努力恢复经济,与民休息,给他增色不少。汉武帝穷奢极欲,刑罚繁重,横征暴敛,对内大肆兴建宫室,对外征讨四方蛮夷,又迷惑于神怪之说,巡游无度,致使百姓疲劳凋敝,被迫起兵。
但是汉朝并没有灭亡,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汉武帝能遵守汉朝治国之道,始终喜好贤才,赏罚分明,晚年又勇于承认错误,将继承人汉昭帝托付给了合适的大臣。

汉武帝真的下“罪己诏”了吗?

有人引用《资治通鉴》,有人引用近现代某些专家的言论,把《轮台诏》描述成“中国历史上第一道罪己诏”,歌颂汉武大帝。单纯从诏书内容着手讨论,太容易打成“笔墨官司”,陷入无休止的争论。

所幸,网络是开放的,也有人说:汉代第一道罪己诏是汉文帝发布的。记载于《史记.文帝本纪》,可惜网上搜不到原文,罪己诏的搜索结果下面,一水的汉武帝《轮台诏》。所幸,《史记》中确有汉文帝罪己诏原文,两相比较,结论水落石出。

所谓罪己诏,按汉文帝诏书来看,有个大概的格式。第一部分:讲下诏原因;第二部分:讲皇帝责任;第三部分:讲如何改正。一道诏书是否可以称之为“罪己诏”,主要看责任认定,如果不明确责任,似乎不宜强行臆测。也就是现代人讲的:问题要讲透,要红红脸,发发汗。

分三部分,分别就文帝,武帝诏书进行比较:

第一部分:下诏原因

文帝:

上曰:朕闻之,天生蒸民,为之置君以养治之。

人主不德,布政不均,则天示之以灾,以诫不治

乃十一月晦,日有食之,适见于天,灾孰大焉!

_原因,连续日食,天示以灾

武帝:

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而今又请遣卒田轮台。轮台西于车师千余里,前开陵侯击车师时,危须、尉犁、楼兰六国子弟在京师者皆先归,发畜食迎汉军,又自发兵,凡数万人,王各自将,共围车师,降其王。诸国兵便罢,力不能复至道上食汉军。汉军破城,食至多,然士自载不足以竟师,强者尽食畜产,羸者道死数千人。朕发酒泉驴、橐驼负食,出玉门迎军。吏卒起张掖,不甚远,然尚厮留其众。

_原因:有司请遣卒田轮台,但有实际困难

第二部分:皇帝责任

文帝:朕获保宗庙,以微渺之身托于兆民君王之上,天下治乱,在朕一人,唯二三执政犹吾股肱也。朕不能理育群生,上以累三光之明,其不德大矣

_天下治乱,在朕一人。有担当的皇帝,不德大矣,承认错误很明确,中肯。

武帝:

曩者,朕之不明,以军候弘上书言“匈奴缚马前后足,置城下,驰言:“秦人,我匄若马。”又汉使者久留不还,故兴遣贰师将军,欲以为使者威重也。古者卿大夫与谋,参以蓍龟,不吉不行。乃者以缚马书遍视丞相、御史、二千石、诸大夫、郎为文学者,乃至郡属国都尉成忠、赵破奴等,皆以“虏自缚其马,不祥甚哉”,或以为“欲以见强,夫不足者视人有余”。《易》之卦得《大过》,爻在九五,匈奴困败。公军方士、太史治星望气,及太卜龟蓍,皆以为吉,匈奴必破,时不可再得也。又曰:“北伐行将,于鬴山必克。”卦诸将,贰师最吉。故朕亲发贰师下鬴山,诏之必毋深入。今计谋卦兆皆反缪。重合侯得虏候者,言:“闻汉军当来,匈奴使巫埋羊牛所出诸道及水上以诅军。单于遗天子马裘,常使巫祝之。缚马者,诅军事也。”又卜“汉军一将不吉”。匈奴常言:“汉极大,然不能饥渴,失一狼,走千羊。”

乃者贰师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劳天下,非所以忧民也,今朕不忍闻。大鸿胪等又议,欲募囚徒送匈奴使者,明封侯之赏以报忿,五伯所弗能为也。且匈奴得汉降者,常提掖搜索,问以所闻。今边塞未正,阑出不禁,障候长吏使卒猎兽,以皮肉为利,卒苦而烽火乏,失亦上集不得,后降者来,若捕生口虏,乃知之。

_朕以不明,通篇也就这四个字近乎自责而己,只是如此详尽的过程描述,是在承认过失?还是解释?军侯上报,“匈奴通”解读,治星望气,太卜龟蓍为吉,派出贰师将军,战败,悲痛常在朕心。这是有充分理由的决策,何罪之有?有司的请奏是扰劳天下,朕不忍闻。联系起来会不会感觉“领导很善良,都是下面的人在胡整”?

第三部分:如何改正

文帝:

令至,其悉思朕之过失,及知见思之所不及,匄以告朕。及举贤良方正能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因各饬其任职,务省傜费以便民,朕即不能远德,故悯然念外人之有非,是以设备未息

今纵不能罢迀老戍,而又饬兵厚卫,其罢卫将军军,太仆见马卫财足,余皆以给传置

_匡正我的过失,省傜费,罢卫将军军,财给传置。再次明确,过失在朕,要匡正之

武帝:

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郡国二千石各上进畜马方略补边状,与计对。

_没有过失,就无所匡正,二千石们上畜马方略补边状,与计对。这是个标准的工作安排。

与文帝罪己诏相比,抛开一厢情愿的牵强附会,武帝的《轮台诏》,完全是就事论事,最多发几声感慨。贰师将军战败让他心结难解。关于贰师将军李广利的那一堆烂事儿,谁不心里跟明镜似的。诏书里百般解释,甚至诿过于下,真不知道那些“大人”是从哪里嗅到“罪己”的味道。如果这都算罪己,那文帝诏书算什么?
本文标题: 皇帝下罪己诏是真心的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4187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如何将会展经济和传统文化相融合大家能帮忙推荐几本有关魏晋南北朝的书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