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长安什么时候改名为西安

发布时间: 2023-10-09 00:00:5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6

长安是什么时候改叫西安的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废奉元路设西安府,西安即由此而得名,西安,古称长安,又曾称西都、西京、大兴城...

古代的长安什么时候改名为西安

长安是什么时候改叫西安的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废奉元路设西安府,西安即由此而得名
西安,古称长安,又曾称西都、西京、大兴城、京兆城、奉元城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久的城市。从奴隶制臻于鼎盛的西周,到封建社会达到巅峰状态的唐王朝,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2个王朝在这里建都达1100余年之久。又曾为赤眉、绿林、大齐(黄巢)、大顺(李自成)等农民起义政权的都城。自公元前约11世纪至公元9世纪末,西安曾长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并历来为地方行政机关----州、郡、府、路、省和长安、咸宁两县的治所。在多数朝代,西安属于郡、府级建制-京兆府(郡)辖区,元代改京兆为安西路(后改奉元路),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废奉元路设西安府,西安即由此而得名。1928年,在西安首次设市,1948年由省辖市改为国民政府行政院辖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安市曾经是陕甘宁边区辖市、西北行政区辖市、中央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从1954年以来,一直为陕西省省会所在地,现属副省级城市,辖新城、碑林、莲湖、灞桥、未央、雁塔、阎良、临潼八区及长安、蓝田、周至、户县、高陵五县。
明王朝建立后,洪武二年(1369)改奉元路为西安府,"西安"由此得名;朱元璋又封次子朱木爽为秦王,驻西安,在城东北部(今省政府一带)建秦王府。由于原来的城垣比较狭小,而且已经残破不全,为了保卫城内的秦王府,占据有利的地势以利防守,明朝廷于洪武三年(1370)开始增修西安城,将东城墙向东扩展了近千米,将北城墙向北扩展了五六百米。城墙高三丈,厚四丈七尺,全部用黄土分层夯筑,每层厚8~12厘米。城垣周长约14公里,面积11�5平方公里。城设四门: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每处城门都有三重城楼,即正楼、箭楼和谯楼。四隅有角楼,环城墙上有堞楼98座。城内配有登城设施。明中期以后,西安城墙又经历了几次修葺。隆庆二年(1568),陕西巡抚张祉在城墙外壁和顶部砌了一层青砖。崇祯九年(1363),陕西巡抚孙传庭又在城门外四关增修了四郭城。
更正一下,西安现辖九区四县,长安县于2001年撤县建区

长安是何时改称西安的?

洪武三年〈1370年〉,朝建立后,朱元璋封其次子朱樉为秦王,镇守长安,并改名为“西安
洪武三年,

长安是何时改成西安的?又是谁给改的?

长安改名为西安发生于明朝洪武年间,为它如此改名的人就是这个时期的统治者朱元璋。“长安”这个名字最早诞生于汉朝,为其取名的人是刘邦。身处秦末乱世的刘邦在起义频发之际也顺应局势加入到起义军中,在经过一番打拼之后刘邦顺利得到天下。在夺得天下之后刘邦原想在原秦朝都城咸阳建都,但是咸阳已在战火中被毁坏殆尽,于是刘邦就近在它周围重新修建了一座城池。

这座城池就是长安,刘邦因期望以它为都城的汉朝政权能够长治久安而如此为它取名。后来汉朝政权因为王莽夺权而结束统治,长安也随之被更名为“常安”。待刘秀建立重建汉朝之后,该政权未在定都长安,而是建都洛阳。进入隋朝之后长安又被隋文帝下令改名为大兴城,但是唐朝取代隋朝之后它便又被改回长安城。

继唐朝之后长安又经历多次改名,它的曾用名包括大安府、陕西路以及京兆府等等。在这个时期里除了长安的名字不断发生变化之外,它的地位也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在唐朝结束统治之后长安便逐步失去国都地位,这之后不再有政权在此建都。这一变化也是导致长安被改名为西安的影响因素之一。朱元璋在趁乱夺得天下大权之后,他也同样没将都城设在长安,而是设在了他更为熟悉的南京。

在建都南京之后朱元璋开始就觉得长安的名字有点喧宾夺主,因为它早已不是政治中心,所以难以担当起“长治久安”这一重大寓意。基于这一点考虑,朱元璋决定将它改名为“西安”,因为它地处都城南京的西边。而“西安”这个新名字所代表的含义则是“安定西北”。

本文标题: 古代的长安什么时候改名为西安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3668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可以自测自己的膝盖是否健康地壳运动造就了哪些沧海桑田般的巨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