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之前是否真的没有任何做官的经历

发布时间: 2023-08-29 19:01:3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5

诸葛亮出山前的身份是比较卑微的吧,算草民吗~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

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之前是否真的没有任何做官的经历

诸葛亮出山前的身份

是比较卑微的吧,算草民吗~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等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先帝:指刘备。因刘备此时已死,故称先帝。未半:此指没完成帝业。
(2)中道:犹言半路。崩殂(cú):死。古时指皇帝死亡。殂,死亡。
(3)益州疲弊:指蜀汉力量衰微,处境艰难。益州,今四川省一带,这里指蜀汉政权。疲弊,困乏无力。
(4)诚:的确。秋:这里是“时”的意思。
(5)侍卫之臣:宫廷里守卫的臣子.
(6)忘身:不顾自身危难。
(7)盖:连词,表推断原因。殊遇:优异的待遇。殊,不一般,特异。
(8)开张圣听:扩大主上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开张,扩大,与下文“塞”相对。
(9)光:发扬发大。遗德:留下的美德。
(10)恢弘:发扬扩大。恢,大。弘,大。
(11)妄自菲薄:随意看轻自己。妄,随意。菲薄,微薄,轻视。
(12)引喻失义:讲话不当。引喻,称引、比喻。失义,失当,违背大义。
(13)宫:指皇宫。府:指丞相府。
(14)陟(zhì):提升。罚:惩罚。臧:表扬。否:批评。
(15)异同:不同。
(16)作奸犯科:干不正当的事违犯法令。作奸,干坏事。科,科条,法令。
(17)宣付有司论其刑赏:应交给主管官吏,判定他们受罚或受奖。有司,官吏,此指主管刑赏的官吏。论,判定。
(18)昭:显示。平明:公平。理:治。
(19)偏私:偏袒私情。
(20)内外:指宫廷内外。异法:行不同的法度。这几句话,据《三国志·蜀志·董允传》可能是指刘禅偏袒宦官黄皓讲的。
(21)侍中、侍郎:官名,皇帝的亲臣。郭攸之:南阳人,当时任刘禅的侍中。费祎(yī):字文伟,江夏人,刘备时任太子舍人,刘禅继位后,任费门侍郎,后升为侍中。董允:字休昭,南郡枝江人,刘备时为太子舍人,刘禅继位,升任黄门侍郎,诸葛亮出师时又提升为侍中。
(22)志虑:志趣、思想。忠纯:忠诚纯洁。
(23)简:挑选。拔:提升。遗:给予。
(24)悉:全部。咨(zī)之:征求郭攸之等人的意见。咨,询问,征求意见。之,指郭攸之等人。
(25)裨(bì):补。阙漏:同“缺漏”,缺点和疏漏。
(26)广益:增益。
(27)向宠:三国襄阳宜城人,刘备时任牙门将,刘禅继位,被封为都亭侯,后任中部督。
(28)性行淑均:性格品德善良平正。淑,善良。均,公正。
(29)晓畅:明达,通晓。
(30)试用于昔日:据《三国志·蜀志·向朗传》记载,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刘备在秭归一带被东吴军队击败,而向宠的部队损失却甚少,“试用于昔日”指当此。
(31)督:指中部督。
(32)营:军营、军队。
(33)行(háng)陈:指部队。陈,“阵”的古字。
(34)优劣得所:能力好坏各得其所,即用人得当。
(35)先汉:前汉,即西汉。
(36)后汉:东汉。倾颓:倾覆,灭亡。
(37)桓、灵:指桓帝刘志、灵帝刘宏。这两个东汉末年的皇帝政治腐败,使刘汉王朝倾覆。
(38)侍中: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尚书:这里指陈震,南阳人,公元二二五年(建兴3年)任尚书,后升为尚书令。长史:这里指张裔,成都人,刘备时曾任巴湘乡人,当时任参军。诸葛亮出驻汉中,留下蒋琬、张裔统管丞相府事,后又暗中上奏给刘禅:“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39)死节:为国而死的气节。
(40)隆:兴盛。计日:计算着天数,指时日不远。
(41)布衣:平民。
(42)躬耕:亲自耕种。南阳:指隆中,在湖北省襄阳城西。当时隆中属南阳郡管辖。
(43)闻:有名望,闻名。达:通达,此指官运通达。诸侯:这里指当时割据一方的军阀。
(44)卑鄙:地位、身份卑下,见识鄙野。卑,身份低下。鄙,鄙野,粗野。
(45)猥(wěi):屈辱。枉屈:枉驾屈就。诸葛亮认为刘备三顾茅庐去请他,对刘备来说是屈辱,自己不该受到刘备亲自登门拜请的待遇。这是一种客气的说法。
(46)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三顾”即指此事。顾,看,看望。
(47)许:答应,许允。驱驰:指奔走效力。
(48)后值倾覆:以后遇到危难。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刘备在当阳长坂坡被曹操打败,退至夏口,派诸葛亮去联结孙权,共同抵抗曹操。本句,连同下句即指此事。
(49)尔来:从那时以来。即从刘备三顾茅庐到诸葛亮出师北伐以来。
(50)大事:指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刘备临终前嘱托诸葛亮辅佐刘禅,复兴汉室,统一中国的大事。
(51)夙夜:日日夜夜。夙,清晨。
(52)五月渡泸:建兴元年(公元223年)云南少数民族的上层统治者发动叛乱,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师南征,五月渡泸水,秋天平定了这次叛乱,下句“南方已定”即指此。泸,泸水,即金沙江。
(53)不毛:不长草木,此指不长草木的荒凉地区。
(54)奖率:激励率领。三军:古代诸侯国的军队分上、中、下三军,三军即全军。
(55)庶:希望。竭:尽。驽钝:比喻自己的低劣的才能。驽,劣马,指才能低劣。钝,刀刃不锋利,指头脑不灵活,做事迟钝。
(56)攘(ràng)除:排除,铲除。奸凶:此指曹魏政权。
(57)旧都:指东汉都城洛阳或西汉都城长安。
(58)斟酌:权衡。
(59)托臣以讨贼复之效:把讨伐曹魏复兴汉室的任务交给我。托,委托,交给。效,效命的任务。
(60)慢:怠慢,懈惰。
(61)彰:表明。咎:罪过。
(62)谘诹(zōu)善道:征求好的建议。诹,征询。
(63)察纳:考察采纳。雅言:正确意见。
(64)深追;深切地追念。遗诏:皇帝在临终时所发的诏令。刘备临死时曾对刘禅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65)临表涕零:面对着《表》落泪。涕零,落泪。

出师表(译文)
先帝开创的事业没有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裂成三个国家。蜀汉民力困乏,这实在是危急存亡的时候啊。然而朝中官员在首都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外面舍生忘死,是因为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殊厚待,想要在陛下身上报恩啊。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意见,发扬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抱负的人们的志气,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忠言劝谏的道路啊!
皇宫中和丞相府中的人,都是国家的官员;升降官吏,评论人物,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如果有作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或做了好事对国家有贡献的,都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朝廷内外刑赏的法令不同。
侍中侍郎敦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思虑都忠诚纯正,所以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我以为宫廷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都拿来跟他们商量,然后实行,就一定能够补救缺点,防止疏漏,得到更多的成效。
将军向宠,性格品行善良平正,通晓军事,过去任用他的时候,先帝称赞他能干,所以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营中的事情,都拿来和他商量,就一定能够使军中团结和睦,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都得到合理安排。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每次和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不对桓、灵二帝的昏庸感到痛心遗憾的。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优秀、以死报国的大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朝的兴隆便为时不远了。
我本来是个平民,在南阳亲自种地,只希望在乱世里姑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先帝不嫌我身份低微,见识浅陋,不惜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来探望我,向我询问当代的大事,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挫折,在军事上失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紧迫的关头奉命出使,从那时到现在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办事谨慎,所以临终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我接受命令以来,早晚忧虑叹息,唯恐托付给我的大事做得没有成效,而有损于先帝的明察,所以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长庄稼的荒凉地方。现在南方的叛乱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充足,应该勉励三军,率领他们北上平定中原。我希望能够奉献平庸的才能,去铲除那些奸邪凶恶的敌人,振兴汉朝,迁回旧都洛阳。这是我报答先帝、忠于陛下的职责。至于考虑朝中政事是否可行,毫无保留地向陛下提出忠诚的劝谏,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交付给我,如果不能实现,就治我的罪,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如果没有发扬圣德的忠言,就应当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失职,指明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该自行谋划,征询治国的良策,认识、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的遗命。我接受您的恩泽,心中非常激动。
现在我就要远离陛下了,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流下泪水,也不知说了些什么。

(后)出师表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怫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弩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合、邓铜等,及驱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丛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后)出师表译文:
先帝考虑到蜀汉和曹贼是不能同时存在的,复兴王业不能偏安一方,所以他才把征讨曹贼的大事托付给我。凭着先帝的英明来衡量我的才干,本来他是知道我去征讨曹贼,我的才能是很差的,而敌人是强大的。但是不征伐曹贼,他所创建的王业也会丢掉,坐着等待灭亡,哪里比得上去讨伐敌人呢?因此先帝毫不迟疑地把讨伐曹贼的事业托付给我。

我接受遗命以后,每天睡不安稳,吃饭不香。想到为了征伐北方的敌人,应该先去南方平定各郡,所以我五月领兵渡过泸水,深入到连草木五谷都不生长的地区作战,两天才吃得下一天的饭。不是我自己不爱惜自己,只不过是想到蜀汉的王业决不能够偏安在蜀都,所以我冒着艰难危险来奉行先帝的遗意。可是有些发议论的人却说这样作不是上策。如今曹贼刚刚在西方显得疲困,又竭力在东方和孙吴作战,兵法上说要趁敌军疲劳的时候向他进攻,现在正是进兵的时候。我恭敬地把一些情况向陛下陈述如下:

高帝象日月一样英明,谋臣们智谋渊博深远,却是经历过艰险,受过创伤,遭遇危难以后才得到安全,现在陛下未韶赶得上高帝,谋臣不如张良、陈平,却想采用长期相持的策略来取得胜利,安然平定天下,这是我不理解的第一点。

刘繇、王朗,各自占据州郡,在谈论如何才能安全、提出种种计谋时,动不动就引用圣贤的话,满腹都是疑问,胸中塞满了难题,今年不战,明年又不出征,使得孙策安然强大起来,于是吞并了江东。这是我不理解的第二点。

曹操的智慧计谋,远远地超过一般人,他用起兵来就好像孙膑、吴起一样,可是他却曾在南阳受困,在乌巢处于险境,在祁连山上遭到危险,在黎阳被逼,几乎在北山失败,差一点死在潼关,后来才在表面上稳定了一段时间。何况我的才力很弱,却打算不经历危险来安定天下。这是我不理解的第三点。

曹操五次攻打昌霸没有获胜,四次渡过巢湖没有获得成功,任用李服,可是李服却图谋杀死他,委任夏侯渊,可是夏侯渊却战败身亡。先帝常常称赞曹操是个有才能的人,他还有这些失误的地方,何况我才能平庸低下,哪里就一定能获胜呢?这是我不理解的第四点。

自从我到汉中,其间不过一年罢了,可是却失去了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邰、邓铜等人,以及部曲中的首领、屯兵中的将官共七十多人,冲锋无前的将领,賨、羌民族将士以及散骑、武骑各路骑兵一千多人,这都是几十年来从四处聚合起来的精锐力量,不是一州所能具有的。如果再过几年,那就要损失全军的三分之二,那时拿什么兵力去消灭敌人呢?这是我不理解的第五点。

现在百姓穷困、兵士疲惫,可是战争不能停止。战争不能停止,那军队驻扎下来和去攻打敌人,所付出的辛劳和费用正好是相等的。既是这样,不趁现在考虑攻取北方,却想用一州之地,去和曹贼长期相持。这是我不理解的第六点。

天下的事情是很难评论断定的。从前先帝在楚地打了败仗,在这时,曹操拍手称快,认为天下已被他平定了。以后先帝东边联合吴越,西边攻取巴蜀,发兵向北征讨,夏侯渊就被杀掉了,这是曹操未曾想到的,而复兴汉朝的大业将要成功了。后来东吴改变态度,违背了盟约,关羽兵败被杀,先帝又在秭归失误,曹丕称帝,所有的事情都象这样,很难预料。我小心谨慎地为国献出我的一切力量,直到死为止。至于事业是成功是失败,进行得顺利还是不顺利,那就不是我的智慧所能够预见的了。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人,曾居隆中。诸葛亮是三国时蜀汉丞相,历史上有名政治家、军事家。陈寿说他“少有逸群之才,英霜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汉末避乱荆州,躬耕隐居。常以管仲、乐毅自比。后辅佐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地方打败曹操,占领荆州,西取益州,建蜀汉。刘备称帝,他任丞相。刘备死,受托辅助后主刘禅。他志在恢复汉室,统一中国,曾先后六次北伐中原,建安十二年(234)死于军中,终年五十四岁。著有《诸葛亮集》。诸葛亮是历史上一个很值得尊敬的人。古往今来的政治家,诸葛亮几乎可以说称得上是完人。他起初跟着刘备,后来刘备死后,他又辅佐刘禅,刘禅是一个庸人,诸葛亮辅佐了他,大权都在诸葛亮手里。但这个人没有野心,没有把刘禅弄下去,自己来作皇帝,从没有这种心。刘禅什么事都交给诸葛亮,从没有怀疑过诸葛亮会不会夺他的权,夺他的皇位,从没有过。也从来没有一个人在他中间来挑拨,没有一个人对刘禅说:"诸葛亮权限大了,对你不利。"或对诸葛亮说:"刘禅那么不中用,应该夺他的天下,自己作皇帝"。除了刘备托孤时说过这句话外,没有人说过这句话。君臣相信,群臣彼此之间相信,这点在历史上是很突出的,不容易,群臣之间古往今来的很少人做到这一点,皇帝如果不行的时候,权臣权力大的时候,总是发展到篡位夺权。皇帝如果要是有点力量的时候,相权力大时,总是一定要把他拿掉,好的把他弄掉,坏的就杀。

这篇表写于蜀汉建兴五年(227)诸葛亮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其时蜀汉已从亭(今湖北宜都)战役的惨败中初步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稳定了自己的战略后方,伐魏时机臻于成熟。在这篇表文中,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也陈述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阅读本文应着眼于“出师”这两个字。具体地说,一是要看诸葛亮对出师后国内政事的安排。诸葛亮跟后主刘禅之间既是君臣关系,又是辅政者与被辅政者的关系(刘备临终托孤)。诸葛亮这次出师时,刘禅只有20岁,昏庸无能,不懂得治理政事;如果出师后国内政局不稳,前方必然会受到重大影响。因此,出师后的国内政局就成了辅政者诸葛亮最放心不下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有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为此,诸葛亮在这篇表文里一面劝勉刘禅开张圣听,严明赏罚,一面又向他举荐人才来管理“宫中”“营中”之事,并殷切地阐明亲贤远佞的道理。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国内政局稳定,有了“平明之理”,诸葛亮才能无后顾之忧,可以专力伐魏,可见讲治国大计和政事安排正是为了出师。二是要看诸葛亮怎样说明出师的理由。北伐的决策,实际上是诸葛亮的决策。当时在蜀国内部也有不同意见,有些人持静观态度,“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反对立即出兵。在这篇表文里,没有重提这种争论,只是对出师原因做了适当的说明。这种说明没有反复陈说得失利弊,而是抒情言志,作者把“北定中原”看做自己“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为此,他历叙自己的身世,从“躬耕”说到“许先帝以驱驰”,又从刘备的“寄大事”说到这次北伐的决心,其间五次提到“先帝”,极力表达自己的“感激”和“忧叹”之情。这种方式既能打动君主,又有利于说服持不同意见的人。

据以上说明,可将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5段)作者以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分析了当前形势,提出了三条建议。
第二部分(6~7段)追叙往事。
第三部分(8~9段)总结全文,提出要求。
全文以议论为主而辅之以叙事,议论叙事中都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具体地说,
第一部分是寓情于议,在谈论形势、任务、治国方针和历史经验之中,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抒情线索,就是希望后主刘禅能够继承先帝遗志,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因此一开始就提到“先帝创业”,接着依次说先帝对贤臣的“殊遇”、“简拔”贤臣的标准和论史时的“叹息痛恨”,既表达了对先帝的崇拜、爱戴之情,又有激发刘禅效法先人的作用。
第二部分是寓情于事,在叙述作者本人身世、追随先帝创业经过和“受命已来”的工作的同时,抒发了对先帝的感激之情,表达了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第三部分中,“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这句话辞情恳切,更足以催人泪下,是诸葛亮感恩图报心情的集中表现。

诸葛亮这篇表文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被视为表中的代表作。刘勰曾把它跟孔融的《荐祢衡表》相提并论,说“至于文举(孔融,字文举)之荐祢衡,气扬采飞;孔明之辞后主,志尽文畅。虽华实异旨,并一时之英也。”陆游在《书愤》中写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的《正气歌》亦云:“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感人之深,于此可见。

关于岳飞书写《出师表》事由
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八月,攻打金兵的岳飞路过南阳,谒武侯祠,岳飞在“跋”中写道:“绍兴戊午秋八月望前,过南阳,谒武侯祠,遇雨,遂宿于祠内。更深秉烛,细观壁间昔贤所赞先生文祠、诗赋及祠前石刻二表,不觉泪下如雨。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道士献茶毕,出纸索字,挥涕走笔,不计工拙,稍舒胸中抑郁耳。岳飞并识。”
除了南阳武侯祠,全国各地武侯祠和岳飞纪念馆都有《出师表》石刻。 成都武侯祠进二门,长廊壁上,嵌有岳代写的前后 《出师表》石刻。石碑共37块,每块高63厘米,宽58厘米,刻工精良。

世传诸葛亮后出师表辨证
陶元珍
当时诸葛氏流落到荆州后,诸葛瑾到东吴去谋求发展,诸葛亮成为一家之长,为了使自己能进入荆州的上流阶层社会,他做了相当大的公关工作,首先,自己迎娶了荆州名士黄承彦的女儿黄月英,给弟弟诸葛均娶了黄月英的妹妹,然后,通过这层关系,又结识当时的荆州大儒司马徽和庞德公,并通过自己的努力适当的表现自己胸中的才干能力,使黄、司马和庞三人认可,并得到了“卧龙凤雏得一而安天下”的美誉,同时,由于蔡瑁是黄月英的舅舅,刘表是黄月英的姨父,于是诸葛亮又这样同荆州军政的顶层人物取得了联系
诸葛亮在刘备到新野一年后,就毛遂自荐到刘备手下,真正崭露头角是在长坂之战役后联络孙权
社会名流,荆楚名士!
勤奋好学,通读四书五经,和各种天文历法!以及孙子兵法等兵家著作!
不出去做官,正是其高明之处!他在隆中一方面可以学到学多知识,令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了解天下大事,为其后则明主而士,奠定了基础!
少年诸葛亮家境贫寒,父母早亡,诸葛亮随其叔父流落荆州,叔父在刘表帐下任职,勉强度日!后叔父亡故,其兄诸葛瑾发现刘表非能开疆拓土之英雄俊杰,亦非保家守土之能士,遂孤身前往江东投靠了孙权!这是诸葛亮迁居南阳卧龙冈隐居!
为了提高自己在社会的地位,诸葛亮在二十岁那年去了黄承彦的女儿,其丑无比,但其才华横溢!这桩政治婚姻,不但提高了诸葛亮的政治地位和其在社会的知名度!因为黄承彦是当时荆楚名士,背景显赫,这一点不用我说!他和蔡瑁还有刘表都有亲戚,并且和庞统等社会名流关系密切!
这就是诸葛亮的隐居生活!
一句话概括:非常有名的平民
诸葛亮自己说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就是说他本来是平民,亲自在南阳耕田种地。不过应该很有名吧,不然刘备怎么知道他呢!

诸葛亮出山前没有打过战,为何纸上谈兵的他还会被三顾茅庐?

诸葛亮之所以被刘备三顾茅庐,刘备最初看上诸葛亮的,也许并非是他的才略,而是他的家世和人际干系网。

《出师表》中,诸葛亮自谦为躬耕乡野,但其实综合各种细节可知,他出身的阶层恰恰是刘备集团所缺少的士族阶层。

三国时期,士族阶层可以说是朝廷的中流砥柱,而在魏蜀吴三家中,只有孙权孙家是名士之家,其余刘备虽是汉高祖子孙,但早已沦落为普通人,而曹操的出身,是太监的义子,在名士阶层中,是不入流的。

刘备集团的组成成员,关羽是地方小吏,张飞是卖肉的出身,尽管他这个卖肉的有点积蓄,但从身份出身上看,根本不够看的。

在四处碰壁后,刘备急需要的是中流砥柱士族大家子弟的参与,来提高集团的正规性和品质,而这,诸葛亮无疑是最佳人选。

诸葛亮所说是落魄士族,但他本身风流倜傥,身边聚集了一批世家子弟。

并且从诸葛家家庭成员的姻亲关系来说,他家在吴、刘表、袁术处都有供职和姻亲,这种天然的优势,是刘备最欠缺的,收了一个诸葛亮,会带动一大批士族的加入。

但诸葛亮来到刘备军中后,刘备看到了一个肱股之臣,这也实在是很大的收获。

刘备三顾茅庐请求卧龙诸葛出山的原因有三。第一,刘备此时急需一名军事谋士。第二,徐庶对刘备再三推荐诸葛亮。第三,刘备心中相信诸葛亮就是他要找的人。徐庶是水镜先生推给刘备的,刘备在徐庶的军事指导下打赢了曹军主将曹仁,这让刘备感激不尽,也让刘备深知军师的重要性。

而若要实现中兴汉室的抱负,那就必须要龙添双翼,文武相当。这就是刘备寻找诸葛亮的第一个前提。在徐庶来到刘备身边之前,刘备武强文弱,屡战屡败,终不得志。而后曹操的谋士程昱使计告知徐庶其母亲被捕的消息令徐庶来到了曹营,刘备自此就缺少了谋士的相助。

徐庶走前告诉了刘备诸葛亮的所在之处,并且告知刘备自己比起诸葛亮那就是微星比皓月,麻雀比凤凰。这也让刘备更加坚定去寻求诸葛亮。可是徐庶告诉刘备要想请诸葛亮出山十分地困难。所以刘备知道这个过程必定十分艰辛。所以才会不顾严寒酷暑,至诚至善、一遍一遍去拜访诸葛亮。

关羽张飞对大哥刘备这样的执着表示十分地不解,因为他们不知道刘备心中有多求贤若渴,也不知道军师对于刘备现在的局面有多重要。诸葛亮的同僚都出山寻求明主夺取功名,有的投靠曹操,有的投靠袁绍,有的选择刘表、公孙瓒等人,唯独诸葛亮深隐山林,徐庶说诸葛亮不是要找明主,而是要为自己创造一个明主。直到刘备第三次拜访草庐时跪下来请求诸葛亮时诸葛亮才发觉这就是他要找的明君。

诸葛亮的广告宣传非常到位,因为他明白,要想人家找上门,就必须要做好广告。诸葛亮还没有出山的时候,压根就没有打过仗,对所有的战略规划,全部都是纸上谈兵罢了,却能够吸引刘备三顾茅庐,可见广告效应的重要性。


他先是在朋友当中故作高深,让大家觉得诸葛亮的志向非常高远。再加上诸葛亮的才学非常出众,所以大家就对他有很大的期望了。

这个时候朋友们到哪儿,都会说两句诸葛亮的神秘之处。此外诸葛亮的老师庞德公先生,也为诸葛亮打造了一个金字招牌,那就是卧龙凤雏的称号。卧龙是给诸葛亮的,凤雏则是给庞德公的侄儿庞统的。

有了这么一个响亮的称号,那么诸葛亮的名声可就更大了。这个时候恰逢刘备到了荆州。刘备就是在诸葛亮的朋友徐庶那儿听说了诸葛亮的神秘事迹。所以才会亲自跑去寻找诸葛亮的下落,其实这是诸葛亮早就安排好的一个局。

此后诸葛亮又故意吊刘备的胃口,两次都不肯见刘备。这一招简直绝了,如果刘备没有足够的耐心,还真的不会再来找诸葛亮。这说明什么?这说明高人自有自己的宣传方法,一个优秀的人,首先得是一个优秀的推销员,能够把自己包装好推销出去,这才是完美。

显然诸葛亮做到了这一点,这之后诸葛亮说什么刘备都会当成圣经一样来看待。所以说诸葛亮和刘备在草堂之中说什么并不重要,这个造势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诸葛亮出山前没打过仗,但是刘备还是三顾茅庐去把他请了出来,原因有三个:1、诸葛亮有突出的社会公关效果;2、刘备对士族人脉的重大需求;3、刘备对战略规划的重大需求。分别说一下:

(影视剧中的刘备)

一、诸葛亮有突出的社会公关效果

我们知道,诸葛亮在刘备未请出山之前,一场战争也没有指挥过,但他的名声却很大,用公共关系学的名词来说,就是知名度很高,美誉度也很高。否则水镜先生也不会提前跟刘备说起诸葛亮,徐庶走的时候也不会特意转头来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能有好的公关效果,当然很大程度上是诸葛亮自己的运作。千万别相信诸葛亮甘心做一个种田的百姓,如果真是那样,他就不需要自比管仲、乐毅来拔高自己了。后来的《隆中对》他也不会有那么细致的战略推演了。

(影视剧中的诸葛亮)

就好比电视剧《琅琊榜》里,梅长苏之所以被誉王和太子争着引入门下,原因在于梅长苏提前做了较完美的职业规划,是他引着二位皇子去找自己的。

诸葛亮的名声在外,很大程度上也是他自己有意经营(公关)出来的,如果不是这样,他悄无声息地种地、睡觉就是了,搞什么《梁父吟》!他分明恨不得早点出来做事(当然,他实在是大才)。甚至我们可以说,就算刘备不去请他,他也会出山的,不过不一定服务于刘备。

二、刘备迫切需要士族阶层的人脉

刘备在之前的摸爬滚打之中,一直没有获得好的社会地位,或者没有据有实际的地盘,获得大众的支持,最主要原因是他没有士族的支持。

他有关、张这样的兄弟,很能打,很忠诚,但毕竟这两位也是贫贱出身,对于社会影响助益并不大,而其他人呢?曹操,曹家大家族、夏侯家大家族,仅这些大士族的社会关系都足以使他获得较为广泛的周盟力量;孙权呢,动不动就是已历三世,又有程普、黄盖这些故旧,周瑜、鲁肃这样的同学,要知道,这些人本来就是士族的中坚,通过他们形成的力量,太强大了,否则孙策借了三千人马回江东,哪能那么快就风声水起;就算前期的袁绍,伐董卓时,他因为四世三公的原因很快就成了盟主,败归之后,很快就又凝聚了几十万人马,占了河北,当然是因为他树大根深的士族人脉。

(左冲右突的刘关张三兄弟)

刘备看在眼里,急在心底,多年征战下来之后,他发现,他太需要士族人脉了。而诸葛亮恰恰可以满足这一条。尽管诸葛亮是躬耕出身,但架不住同学多啊!能有那样的学问,同学岂是凡人?MBA研究生班里,总裁总是多一些的。

三、刘备迫切需要战略规划

对于具体战术,刘备的能力并不差,对于具体战役的实施,刘、关、赵的对抗能力也天下有名,否则刘备集团就不可能在各方势力中生存多年,刘备当然也是军事家(《三国志》实际上也确实如此记载),但他困于战略规划的欠缺,始终东奔西逃,总是撞得头破血流,夜里静下心来,他一定不断思考,这是为什么呢?当然是战略规划的欠缺,但每天疲于奔命的状况让他无法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认真规划。但他知道他缺什么,这一点,他很清楚。

(隆中对策)

也正是这个原因,当刘备在诸葛亮的草庐里听到《隆中对》的战略分析时,他心中狂喜,估计他恨不得蹦起来,因为那正是他迫切需要的战略规划,眼前一亮,他并不在意眼前的这个小书生是不是打过仗了。因为打仗,刘备并不怕,他怕的是不知道为什么打,他怕的是稀里糊涂地打。

综言之:鉴于以上三个原因,就算诸葛亮出山前没有打过仗,对于尚且只能纸上谈兵的他,刘备还是会三顾茅庐去请他。

(图片引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诸葛亮出山前,确实没有实战经验,他的声名在外,其实都是因为在和朋友的讨论中所发表的高见而获得,这一点无需讳言。

在东汉末年,一个人会不会得到重用,大概有两条便捷的途径:一是本来就出身名门氏族,二是获得名门氏族的推崇。当然,乱世出英雄,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

诸葛亮在卧龙岗隐居的时候,其实本身并不寂寞,所谓“往来无白丁”,结交的都是天下名士。

而且,因为不计女方的容貌丑陋,娶了南阳氏族黄月英为妻,你以为,在诸葛亮心里真的“不知妻丑”?其实,虽然也有黄月英的才华之故,很大程度上,也还是想借助氏族的力量,以获得更多的机遇。

几个因素凑合起来,诸葛亮的名气就出去了。更何况,诸葛亮本身也并不是不着边际地夸夸其谈,而是审时度势做出的判断。这些观点,如果获得“明主”的认同,便有一朝飞上枝头变凤凰的可能。

刘备三顾茅庐之时,正是非常落魄之际。身边最有才华的谋士便是徐庶。即使徐庶,也因为曹操软禁其母亲而不得不北归。这样,刘备身边除了关羽张飞两个武将兄弟之外,出谋划策的人几乎没有了。

徐庶临行之前,便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和庞统。因为诸葛亮和徐庶是好朋友,这个推崇力度也就极为诚恳了。

于是,一边是刘备因为身边没人而“求贤若渴”,一边是徐庶对诸葛亮的极力推崇,想要谋取天下的刘备,力求诸葛亮出山相助的意愿也就非常强烈了。

再后来发生的三顾茅庐,大家也就都比较熟悉,这里不再赘述。但无可否认,刘备屈尊求贤之际,确实表示出对徐庶极大的信任。这也是那个年代的人才引荐制度做造成的。

如果放到现在,即使诸葛亮再有才华,没有实战经验,相信BAT任何一家公司也不会这么礼遇。纸上谈兵的例子多了去了,像诸葛亮这样的成功却寥若晨星。

所以说,古代的用人制度,很大程度上却是属于“先立言,后立行”。和所谓的“埋头苦干”关系不大。

诸葛亮早已名声在外,难道就没有像曹操孙权这样的人去请他出山吗?

三顾茅庐之前,天下已经大乱了。纵使诸葛亮名声在外,也传播不远,可能只限荆州地区。诸葛亮是司马徽向刘备介绍的,后来徐庶走马荐诸葛,才🈶了三顾茅庐的故事。诸葛亮出山前,没做任何惊世骇俗的事,怎么能名声在外呢?且他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当时的普通民众是不相信他🈶经天纬地之才的。谁能相信一介书生能使三国鼎立呢?请他干嘛呢?

1.当时诸葛亮无任何文治武功展示,曹操孙权都要成就帝王伟业,看不起沽名钓誉的人。

曹操🈶雄才大略,他🈶自封魏王加九锡的事实,他图谋汉室。孙权是务实的人,在鲁肃的开导下,🈶三分天下的意图,于群雄逐鹿中原之际,他也指挥父亲与哥哥的属下,挥师北上。显然也要做皇帝!如此脚踏实地的两个汉子,怎会相信从没建立尺寸之功的诸葛亮的能耐呢?

2.其时,曹操、孙权都🈶了谋士。

刘备孙权都是延揽人才的高手,在诸葛亮一鸣惊人前,二者都🈶了强大的班底。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谋士何止一人二人?所谓谁缺什么才需要什么,刘备当时没🈶谋士,才会三顾茅庐的来请诸葛亮的。曹操手下🈶荀彧、贾诩等等,比诸葛亮不差!孙权手下的四大都督,周瑜、鲁肃能同诸葛亮比肩!这要看真实的历史。

3.曹操、孙权的军事眼光比刘备高,不一定欣赏诸葛亮。

看看三国志,诸葛亮的军事水平是🈶限的,没否认其政治能力!诸葛亮在与关羽交接荆州时可见一斑,明知关羽对东吴不感冒,还一再强调关羽要“东和孙权,北拒曹操”!作为军事家,在关键的时候,不能把恰当的人用在恰当的位置上,而是附和刘备的主张留关羽镇荆州,使得刘备集团的好多军功废于一旦。这令人痛心疾首,扼腕叹息。

诸葛亮一生忠于汉室,自己是不会主动投靠给曹操的,已历三代的江东人才济济,贤能为吴主所用,诸葛亮心知肚明,他服务于吴主,当不了CEO。审时度势,只🈶跟随刘备了!司🐴徽当时也🈶此意!想来,诸葛亮在茅庐时也早作了跟定刘备的打算!才反复玩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字眼!

诸葛亮年仅二十七岁又没有任何经验,刘备为何要三顾茅庐去请?

刘备作为汉景帝九子刘胜的后人,胸怀大志,看到东汉末年汉室衰微,十分着急.刘胜当年作为中山靖王显赫一时,富贵无比,但时隔300年后,到了刘备这里,他已经沦落为一个布衣。然而,真正的人才是不会被时代埋没的,他招兵买马,招贤纳士,逐渐壮大了自己的实力。他曾赢得了关羽、张飞这样的大将勇士,也收获了徐庶这样的大谋士。

徐庶论军事才能,论谋略,在刘备军中都是高人一筹,但他依然推荐自己的好友诸葛亮,说自己的才能在他之下,如果刘备能获得诸葛亮,便可得天下。关于诸葛亮的名字,刘备曾经听说过,他在拜见“水镜先生”司马徽的时候也曾听他说起过。既然两个高人都这么说,相比之下,诸葛亮一定是个不可多得的天下奇才。对于一心喜欢招揽名士的刘备来说,这正是他所期望的,于是他马上就行动了起来,他原本想委托徐庶代表自己去礼聘诸葛亮出山,毕竟他们是朋友,好说话,好办事。但聪明的徐庶委婉拒绝了,他提出让刘备亲自前往,才能对得起这位奇才的名声。如果真想安邦治国,那么就要刘备委屈自己一下了。刘备一心向往霸业,求才若渴,既然徐庶已经这样说了,他自然愿意前往。

刘备按照徐庶告诉自己的地点,带着关羽和张飞来到了隆中,也就是今天的南阳卧龙岗,诸葛亮住的地方是一个简单的小木屋。刘备看到一侍者,便问他诸葛亮是否在家,侍者说诸葛亮出去了,今天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请明日再来吧!刘备于是返回。第二天刘备再来,这次来的时间很早,就是为了能够碰见诸葛亮,但不巧的是,诸葛亮今天出门更早,又是刘备又扑了一个空。当刘备决定第三次再去拜访时,这次诸葛亮在家,无奈的是他一直在睡大觉。当时外面正在下大雪,刘备不敢惊动诸葛亮,就在外面等候,关羽张飞作为一代大将,根本看不上这种傲气的知识分子,第二次他们都不想来,如果不是刘备的劝说,这次肯定就不会来了。

他们等了很久,外面的大雪越积越厚,张飞性急,说干脆进屋给他绑了来,他不过是一个草民,怎么能让我们这等做大事的人久等。但刘备告诉张飞不许放肆。关羽也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别再等了,但刘备坚持要等诸葛亮自己醒来。当时诸葛亮只有27岁,而刘备、关羽、张飞都比他大很多岁,关羽和张飞作为武夫不服气这个小子也是很正常的。

日过三杆后,诸葛亮终于醒了,听说外面有客人,于是让侍者有请。其实按照诸葛亮的才华,怎么能不知道外面有贵客来,他是故意想看看刘备的诚意,如果诚意得到了证实,诸葛亮心甘情愿为刘备效劳。

当天,诸葛亮和刘备在草庐中畅谈,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当前天下的形势,提出先取荆州,再取益州,稳住自己的势力,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刘备听后非常高兴,诸葛亮还分析说不久中国将成为三足鼎立之势,曹操会称霸北方,而孙权会割据江东,剩下的一分天下就看刘备的了,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刘备听了诸葛亮的分析觉得他真的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从那以后,诸葛亮便出山,成为了刘备的军师,刘备集团的种种攻略大多都出于诸葛亮之口。诸葛亮要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建议刘备联合孙权,攻击曹操,因为孙刘两家势力弱小,而曹操在北方的势力最为强大,第二年,诸葛亮就和周瑜合作,策划了促进三分天下的赤壁大战。

因为他通过水镜先生的指点,知道了诸葛亮的才能,才会三顾茅庐。
因为名士司马徽和徐庶徐元直都极力向刘备推荐诸葛亮。所以才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
因为诸葛亮是徐庶推荐的,刘备见识过徐庶的本领,而徐庶告诉刘备诸葛亮的才能在自己之上。所以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诸葛亮是谋士,才华横溢,是军事家,发明家和书法家,爱才之心人皆有之,刘备想要成大事,身边不能缺少一个出谋划策的人。

诸葛亮真的是因为刘备“三顾茅庐”才出山吗?

熟悉三国的人都知道,刘备遇到诸葛亮之前可谓是颠沛流离,只能寄人篱下,在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之后,才开始他的事业,得以建立蜀国。可以说刘备的功业有一半都是靠诸葛亮的谋略才得以实现的,当时这都是后话了,那么当时诸葛亮为什么了选择了落魄的刘备呢?难道真的是因为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吗?

刘备与诸葛亮的人生是如何交汇的呢?这必须从诸葛的两老师说起。他们向刘皇叔推介了自己的学生,并赞称他是早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当时的诸葛满腔抱负却怀才不遇,日日在隆中“抱膝亭”思考人生。山风呼啸,白云悠悠,但对天下大事,洞若观火,只是无处施展才华。

刘备三次轻车简从前往茅庐,虽说是一个有着皇族尊贵身份的领袖人物,但为了自己的命运及前途还是非常有远见的。诸葛卧龙也被感动了,但更重要的是,他在刘备的身上看到了贤德二字,然而事实上的刘备也确实配得上贤德二字。

对百姓,对将士,对关羽张飞的掏心挖肺,这些都是曹操和孙权没有的,因此诸葛亮看到了曙光,也看到了能够影响自己一生的东西:重情重义。

刘备的求贤若渴,只表现在(三顾的)行动上;而诸葛亮也并非报国无门,他要求的是"个人作用的最大化".也就是诸葛亮不愿做谋臣,谋士,他要做言听计从的老师,国师。东汉末年,能言听计从,让他做国师的人,权衡之下也只有空有皇叔之名的刘备能够让他实现自己的梦想,放手施展自己的才能。当三顾之后,这两个千古难逢的档终于一拍即合,从那以后,在诸葛帮助刘备迅速崛起、壮大,与曹操、孙权形成了三足鼎足之势。
本文标题: 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之前是否真的没有任何做官的经历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2936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不抖腿感觉全身血液都要停滞了,公众场合真有对一丁点震动都受不了的人吗 还是纯粹的矫情有没有人记得一部大概十年前的动画片叫《知识老人》/《智慧老人》是科普知识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