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是这17个方程式改变了世界呢

发布时间: 2023-06-29 07:59:4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3

《改变世界的方程》:牛顿、爱因斯坦和相对论,帮你刷新世界观文章来自:360个人图书馆,要说世界上最著名的物理学家,毫无疑问,...

是否是这17个方程式改变了世界呢

《改变世界的方程》:牛顿、爱因斯坦和相对论,帮你刷新世界观

文章来自:360个人图书馆

要说世界上最著名的物理学家,毫无疑问,那就是爱因斯坦。爱因斯坦的最大贡献在于提出了相对论,并由相对论推导出质能方程:E=mc2。《改变世界的方程》这本书讲述了关于质能方程的故事。

本书作者弗里奇是德国理论物理学家,师从海森堡教授。同时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科普作家,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影响了整整两代人。

这本书的基本架构是让牛顿和爱因斯坦穿越到现代,加上作者本人的化身——哈勒尔教授,三个人一同探讨科学问题。这三个人的身份,恰好代表了物理学的三个发展阶段:经典、现代,再到当代。其中牛顿的角色是学生,爱因斯坦的角色是老师,而哈勒尔则相当于助教。

关于这本书,我们探讨了两个问题,质能方程是什么?以及,它是怎么改变世界的?

在中学物理课,我们学过相对性原理,这是牛顿力学的核心思想之一。1864年,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理论。这与相对性原理产生了矛盾。 这时爱因斯坦登上了历史舞台,他打破了绝对空间的思考框架,提出了相对时间与相对空间的概念,也就是爱因斯坦在1905年创建的狭义相对论,并用狭义相对论的思维推导出质能方程。

不同于牛顿,爱因斯坦认为:存在不同的参考系,就存在相对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两者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时空”的概念。

狭义相对论背后有什么基本原理呢?

第一个是相对性原理,在所有参考系中,物理学规律都是一样的;

第二个是光速不变原理,在所有参考系中,真空中的光速恒定不变。

根据这两条原理,爱因斯坦推导出了质能方程式:E=mc2。时间和空间、质量和能量,原本是这些概念是彼此独立的,质能方程式把它们紧密联系起来,从而颠覆了牛顿力学的传统观念。

在这个简单的方程式中,我们可以读出三条重要的信息:

第一,质量和能量在本质上是等价的,质量是静止的能量,能量是运动的质量;

第二,光速在这种等价性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它是宇宙空间中最特殊、最奇妙的速度;

第三,爱因斯坦的美学理念,他追求的是物理本质上的关联等价性,以及数学形式上的简洁直观性。

一、GPS定位系统的运转,依赖于相对论。

对于高速运行的卫星,时间要比地球缓慢,要保持GPS卫星和多个地面观测站的时钟精确同步的话,就必须考虑相对论的修正效应。当你试图校准天上和地面上的时钟时,你就会发现,必须满足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才行。如果没有相对论,每天都会积累巨大的定位误差,定位系统很快就不能用了。

二、重原子核的裂变,开启核能时代。

所谓重原子核裂变,一个典型的反应是,铀235吸收一个中子之后,转化成铀236;而铀236的裂变,除了释放出较轻的原子核,还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其实就是电磁辐射。不过,裂变反应不是轻易发生的,需要裂变物质达到一定的质量,铀235发生裂变反应的临界质量是50公斤,差不多一个足球那么大。一公斤铀核的裂变,释放出来的总能量高达80万亿焦耳,相当于完全燃烧掉两万七千吨优质煤所释放出来的光和热!所以核电是一种超级高效的能源,同时也是清洁能源。与原子弹爆炸不同的是,核电站发电让裂变过程变得稳定可控,而且一旦发生故障就可以关闭核反应堆。

核能的发现和使用,不仅是科技史上的一大步,同时也是政治军事史上的一大步。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1945年,美军投放到广岛和长崎的两枚原子弹,它们杀死了超过10万人,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三、利用轻原子核的聚变,人类可能拥有第二个太阳。

所谓核聚变,就是质量小的原子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原子核发生碰撞聚合到一起。在这个过程中,中子逃跑出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正是太阳发光发热的能量来源。

原子核聚变释放的能量也是氢弹爆炸的可怕威力所在,核聚变释放的能量比核裂变大得多。地球上一枚氢弹爆炸的话,发出的光在月球上都能看见。如果将核聚变反应变得可控,生产出我们可利用的电能,岂不是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也就是我们设想的“人造太阳”。这大概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即便核聚变反应可以控制,也很难创造出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科学发展的进程是难以规划的,当人类社会进入高度文明阶段,核聚变或许会是成熟能源。

E=mc2,这个神奇的方程式告诉我们,质量和能量本质上是等价的,因此可以相互转化,世界就是按照质能方程在运行。在质能方程的基础上,人类创造了GPS定位系统、核电站、原子弹、氢弹,质能方程改变了这个世界,并且,这个改变,还将继续发生。

改变世界的方程式

改变世界的方程式如下:

1.毕达哥拉斯定理(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30年)

勾股定理是此处列出的十个定理中最古老的定理,已有近2500年的历史! 该定理说明了直角三角形的三个边之间的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基本关系。 它指出边为斜边的正方形的面积(与直角相对的边)等于其他两个边上的正方形的面积之和。 该定理可以写成与边a,b和c的长度相关的方程,通常称为"毕达哥拉斯方程"(如上所述),其中c代表斜边的长度,而a和b是三角形的边的长度。

2.对数(John Napier,1610)

上面的对数方程立即显示出其最重要的应用之一:它能够将乘法转化为加法。 几年前,当必须手动完成所有计算时,此属性的确导致了更快的计算。

当然,这不是它的唯一用途。 众所周知,对数是一个逆运算,因为它可以消除指数效应。 此外,对数是表示大数的一种非常方便的方式(数字的基数10以对数表示该数字的位数:log(98765)≈4.99)。

初中化学方程式总结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9965516.htmlrnrnrnrnrn希望把元素的数字该成小写的,可以在网上复制,不要元素符号下面的数字要比它本身小rnrnrn满意再加分!!
初中化学方程式汇总
一、化合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 燃 2MgO 耀眼白光,白色固体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 燃 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黑色固体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 热 2CuO 红色固体变成黑色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 燃 2Al2O3 致密氧化膜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 燃 2H2O 淡蓝色火焰 清洁能源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 燃 2P2O5 大量白烟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 燃 SO2 蓝紫色火焰 刺激性气味 形成酸雨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 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 燃 2CO 煤气中毒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 燃 2CO2
11、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 (实验探究)
12.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实验探究)
放热 做干燥剂 生成消石灰、熟石灰或石灰乳
13.二氧化硫溶于水:SO2 + H2O ==== H2SO3(实验探究)
14.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
15、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2SO2 + O2===2 SO3
16、二氧化碳与焦炭: C + CO2 高 温 2CO
17、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C6H10O5)n+n H2O====n C6H12O6(实验探究)
二、分解反应:
18.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 电 2H2↑+ O2 ↑
19.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 热 2CuO + H2O + CO2↑
绿色 黑色
20.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4 加 热 K2MnO4 + MnO2 + O2↑
紫黑色 黑色 黑色,不溶于水
21.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22. 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 温 CaO + CO2↑(实验探究)石灰窑
大理石,石灰石 生石灰
23.加热碳酸氢铵:NH4HCO3加 热NH3↑+H2O+CO2↑
密封,避光保存,避免与碱性物质共施
MnO2
24. 氧水制氧气:2 H2O2===2 H2O+O2↑
双氧水
三、置换反应:
25.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26.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制氢气
27.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FeSO4溶液浅绿色
28.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29.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31.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FeCl2溶液浅绿色
3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金属+酸(浓硫酸、硝酸除外)=盐+氢气
33.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生成红色物质 湿法炼铜
34.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CuSO4+Zn==ZnSO4+Cu
35.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2AgNO3+Cu==Cu(NO3)2+2Ag
红色 银白色
36.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Al +3CuSO4= Al2(SO4)3+3Cu
金属+盐(溶液)=新盐+金属
四、复分解反应:
37.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除铁锈
红棕色 黄色
38.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除铁锈
39.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40.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黑色 蓝色
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41.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42. 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43.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44.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45. 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46. 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47. 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
48.硫酸与氨水反应:H2SO4+ 2NH3•H2O==== (NH4)2SO4+ 2H2O
49.硫酸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H2SO4 + Ca(OH)2 ==== CaSO4 + 2H2O
酸+碱=盐+水 放热
50.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稀)=== CaCl2 + H2O + CO2↑ 制CO2
51.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52.小苏打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53.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检验氯离子
54.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泡沫灭火器
55.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检验硫酸根离子
酸+盐=新酸+新盐
56.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白色↓
57.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蓝色↓
58.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Fe(OH)3↓ + 3NaCl 红褐色↓
59.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白色↓
60.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反应:Ca(OH)2 + CuSO4==== Cu(OH)2↓+CaSO4
配制波尔多液
61.纯碱与石灰水反应:Ca(OH)2+Na2CO3==CaCO3↓+2NaOH 工业制烧碱
盐(溶液)+碱(溶液)=新盐+新碱
62.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白色↓
63.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白色↓
64.纯碱与氯化钙溶液:Na2CO3 +CaCl2==CaCO3↓+ 2NaCl 白色↓
盐(溶液)+盐(溶液)=两新盐
五、其它反应:
6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吸收CO2 在
(实验探究)烧碱、火碱、苛性钠 纯碱 空气中变质
6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处理尾气SO2
6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6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检验CO2
6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处理尾气SO2
68.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炼铁原理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 3Fe + 4CO2 炼铁原理
69.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作燃料
甲烷、天然气、沼气
70.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作燃料
72.光合作用反应: 光
6 CO2 +6H2O==== C6H12 O6 +6O2
叶绿素
73.呼吸作用反应:C6H12 O6 +6O2====6 CO2 +6H2O
太不容易了,这么多分的有这么细,又不像汉字那样好发,给的分有那么低,哎,不容易啊 !

一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13. 葡萄糖缓慢氧化:C6H12O6+6O2点燃6CO2 + 6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4.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15.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 2CuO + H2O + CO2↑

16. 利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MnO2

2 H2O2 = 2H2O+ O2 ↑

17.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8.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9.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 + CO2↑

20. 加热碳酸氢铵:NH4HNO3加热H2O + CO2↑+NH3↑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21.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2.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3.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4.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

2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2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27.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 3Fe + 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28. 锌和稀硫酸反应:Zn + H2SO4 === ZnSO4 + H2↑

29. 铁和稀硫酸反应:Fe + H2SO4 === FeSO4 + H2↑

30. 镁和稀硫酸反应:Mg + H2SO4 === MgSO4 + H2↑

31. 铝和稀硫酸反应: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

32. 锌和稀盐酸反应:Zn + 2HCl === ZnCl2 + H2↑

33. 铁和稀盐酸反应:Fe + 2HCl === FeCl2 + H2↑

34. 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 H2↑

35. 铝和稀盐酸反应:2Al + 6HCl === 2AlCl3 + 3H2↑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6.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37.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

38.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3)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 水

39.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40.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41.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42.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43.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

44.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

(4)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

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5)酸 + 碱 -------- 盐 + 水

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49.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5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52.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5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56.硫酸和氢氧化铜: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57. 硫酸和氢氧化铁: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58. 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

59.氨水和硫酸反应:2NH3·H2O+H2SO4==(NH4)2SO4+2H2O

(6)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59.大理石与稀盐酸: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0.(灭火器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1.碳酸镁与稀盐酸: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63.硫酸和碳酸钠: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7)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68.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69.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8)盐 + 盐 ----- 两种新盐

70.氯化钠和硝酸银: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五.其它反应:

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

7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74.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2NaOH

75.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

76. 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 加热 CuSO4 + 5H2O

7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

78.光合作用:6CO2 + 6H2O光照C6H12O6+6O2

非金属单质(F2 ,Cl2 , O2 , S, N2 , P , C , Si)
1, 氧化性:
F2 + H2 === 2HF
F2 +Xe(过量)===XeF2
2F2(过量)+Xe===XeF4
nF2 +2M===2MFn (表示大部分金属)
2F2 +2H2O===4HF+O2
2F2 +2NaOH===2NaF+OF2 +H2O
F2 +2NaCl===2NaF+Cl2
F2 +2NaBr===2NaF+Br2
F2+2NaI ===2NaF+I2
F2 +Cl2 (等体积)===2ClF
3F2 (过量)+Cl2===2ClF3
7F2(过量)+I2 ===2IF7
Cl2 +H2 ===2HCl
3Cl2 +2P===2PCl3
Cl2 +PCl3 ===PCl5
Cl2 +2Na===2NaCl
3Cl2 +2Fe===2FeCl3
Cl2 +2FeCl2 ===2FeCl3
Cl2+Cu===CuCl2
2Cl2+2NaBr===2NaCl+Br2
Cl2 +2NaI ===2NaCl+I2
5Cl2+I2+6H2O===2HIO3+10HCl
Cl2 +Na2S===2NaCl+S
Cl2 +H2S===2HCl+S
Cl2+SO2 +2H2O===H2SO4 +2HCl
Cl2 +H2O2 ===2HCl+O2
2O2 +3Fe===Fe3O4
O2+K===KO2
S+H2===H2S
2S+C===CS2
S+Fe===FeS
S+2Cu===Cu2S
3S+2Al===Al2S3
S+Zn===ZnS
N2+3H2===2NH3
N2+3Mg===Mg3N2
N2+3Ca===Ca3N2
N2+3Ba===Ba3N2
N2+6Na===2Na3N
N2+6K===2K3N
N2+6Rb===2Rb3N
P4+6H2===4PH3
P+3Na===Na3P
2P+3Zn===Zn3P2
2.还原性
S+O2===SO2
2S+3O2===2SO3
S+6HNO3(浓)===H2SO4+6NO2+2H2O
3S+4 HNO3(稀)===3SO2+4NO+2H2O
N2+O2===2NO
4P+5O2===P4O10(常写成P2O5)
2P+3X2===2PX3 (X表示F2,Cl2,Br2)
PX3+X2===PX5
P4+20HNO3(浓)===4H3PO4+20NO2+4H2O
C+2F2===CF4
C+2Cl2===CCl4
2C+O2(少量)===2CO
C+O2(足量)===CO2
C+CO2===2CO
C+H2O===CO+H2(生成水煤气)
2C+SiO2===Si+2CO(制得粗硅)
Si(粗)+2Cl2===SiCl4
(SiCl4+2H2===Si(纯)+4HCl)
Si(粉)+O2===SiO2
Si+C===SiC(金刚砂)
Si+2NaOH+H2O===Na2SiO3+2H2
3,(碱中)歧化
Cl2+H2O===HCl+HClO
(加酸抑制歧化,加碱或光照促进歧化)
Cl2+2NaOH===NaCl+NaClO+H2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3Cl2+6KOH(热,浓)===5KCl+KClO3+3H2O
3S+6NaOH===2Na2S+Na2SO3+3H2O
4P+3KOH(浓)+3H2O===PH3+3KH2PO2
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
3C+CaO===CaC2+CO
3C+SiO2===SiC+2CO
二,金属单质(Na,Mg,Al,Fe)的还原性
2Na+H2===2NaH
4Na+O2===2Na2O
2Na2O+O2===2Na2O2
2Na+O2===Na2O2
2Na+S===Na2S(爆炸)
2Na+2H2O===2NaOH+H2
2Na+2NH3===2NaNH2+H2
4Na+TiCl4(熔融)===4NaCl+Ti
Mg+Cl2===MgCl2
Mg+Br2===MgBr2
2Mg+O2===2MgO
Mg+S===MgS
Mg+2H2O===Mg(OH)2+H2
2Mg+TiCl4(熔融)===Ti+2MgCl2
Mg+2RbCl===MgCl2+2Rb
2Mg+CO2===2MgO+C
2Mg+SiO2===2MgO+Si
Mg+H2S===MgS+H2
Mg+H2SO4===MgSO4+H2
2Al+3Cl2===2AlCl3
4Al+3O2===2Al2O3(钝化)
4Al(Hg)+3O2+2xH2O===2(Al2O3.xH2O)+4Hg
4Al+3MnO2===2Al2O3+3Mn
2Al+Cr2O3===Al2O3+2Cr
2Al+Fe2O3===Al2O3+2Fe
2Al+3FeO===Al2O3+3Fe
2Al+6HCl===2AlCl3+3H2
2Al+3H2SO4===Al2(SO4)3+3H2
2Al+6H2SO4(浓)===Al2(SO4)3+3SO2+6H2O
(Al,Fe在冷,浓的H2SO4,HNO3中钝化)
Al+4HNO(稀)===Al(NO3)3+NO+2H2O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Fe+3Br2===2FeBr3
Fe+I2===FeI2
Fe+S===FeS
3Fe+4H2O(g)===Fe3O4+4H2
Fe+2HCl===FeCl2+H2
Fe+CuCl2===FeCl2+Cu
Fe+SnCl4===FeCl2+SnCl2
(铁在酸性环境下,不能把四氯化锡完全
还原为单质锡 Fe+SnCl2==FeCl2+Sn)
三, 非金属氢化物(HF,HCl,H2O,H2S,NH3)
1,还原性:
4HCl(浓)+MnO2===MnCl2+Cl2+2H2O
4HCl(g)+O2===2Cl2+2H2O
16HCl+2KMnO4===2KCl+2MnCl2+5Cl2+8H2O
14HCl+K2Cr2O7===2KCl+2CrCl3+3Cl2+7H2O
2H2O+2F2===4HF+O2
2H2S+3O2(足量)===2SO2+2H2O
2H2S+O2(少量)===2S+2H2O
2H2S+SO2===3S+2H2O
H2S+H2SO4(浓)===S+SO2+2H2O
3H2S+2HNO(稀)===3S+2NO+4H2O
5H2S+2KMnO4+3H2SO4===2MnSO4+K2SO4+5S+8H2O
3H2S+K2Cr2O7+4H2SO4===Cr2(SO4)3+K2SO4+3S+7H2O
H2S+4Na2O2+2H2O===Na2SO4+6NaOH
2NH3+3CuO===3Cu+N2+3H2O
2NH3+3Cl2===N2+6HCl
8NH3+3Cl2===N2+6NH4Cl
4NH3+3O2(纯氧)===2N2+6H2O
4NH3+5O2===4NO+6H2O
4NH3+6NO===5N2+6H2O(用氨清除NO)
NaH+H2O===NaOH+H2
4NaH+TiCl4===Ti+4NaCl+2H2
CaH2+2H2O===Ca(OH)2+2H2
2,酸性:
4HF+SiO2===SiF4+2H2O
(此反应广泛应用于测定矿样或钢样中SiO2的含量)
2HF+CaCl2===CaF2+2HCl
H2S+Fe===FeS+H2
H2S+CuCl2===CuS+2HCl
H2S+2AgNO3===Ag2S+2HNO3
H2S+HgCl2===HgS+2HCl
H2S+Pb(NO3)2===PbS+2HNO3
H2S+FeCl2===
2NH3+2Na==2NaNH2+H2
(NaNH2+H2O===NaOH+NH3)
3,碱性:
NH3+HCl===NH4Cl
NH3+HNO3===NH4NO3
2NH3+H2SO4===(NH4)2SO4
NH3+NaCl+H2O+CO2===NaHCO3+NH4Cl
(此反应用于工业制备小苏打,苏打)
4,不稳定性:
2HF===H2+F2
2HCl===H2+Cl2
2H2O===2H2+O2
2H2O2===2H2O+O2
H2S===H2+S
2NH3===N2+3H2
四,非金属氧化物
低价态的还原性:
2SO2+O2===2SO3
2SO2+O2+2H2O===2H2SO4
(这是SO2在大气中缓慢发生的环境化学反应)
SO2+Cl2+2H2O===H2SO4+2HCl
SO2+Br2+2H2O===H2SO4+2HBr
SO2+I2+2H2O===H2SO4+2HI
SO2+NO2===SO3+NO
2NO+O2===2NO2
NO+NO2+2NaOH===2NaNO2
(用于制硝酸工业中吸收尾气中的NO和NO2)
2CO+O2===2CO2
CO+CuO===Cu+CO2
3CO+Fe2O3===2Fe+3CO2
CO+H2O===CO2+H2
氧化性:
SO2+2H2S===3S+2H2O
SO3+2KI===K2SO3+I2
NO2+2KI+H2O===NO+I2+2KOH
(不能用淀粉KI溶液鉴别溴蒸气和NO2)
4NO2+H2S===4NO+SO3+H2O
2NO2+Cu===4CuO+N2
CO2+2Mg===2MgO+C
(CO2不能用于扑灭由Mg,Ca,Ba,Na,K等燃烧的火灾)
SiO2+2H2===Si+2H2O
SiO2+2Mg===2MgO+Si
3,与水的作用:
SO2+H2O===H2SO3
SO3+H2O===H2SO4
3NO2+H2O===2HNO3+NO
N2O5+H2O===2HNO3
P2O5+H2O===2HPO3
P2O5+3H2O===2H3PO4
(P2O5极易吸水,可作气体干燥剂
P2O5+3H2SO4(浓)===2H3PO4+3SO3)
CO2+H2O===H2CO3
4,与碱性物质的作用:
SO2+2NH3+H2O===(NH4)2SO3
SO2+(NH4)2SO3+H2O===2NH4HSO3
(这是硫酸厂回收SO2的反应.先用氨水吸收SO2,
再用H2SO4处理: 2NH4HSO3+H2SO4===(NH4)2SO4+2H2O+2SO2
生成的硫酸铵作化肥,SO2循环作原料气)
SO2+Ca(OH)2===CaSO3+H2O
(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SO2和CO2.可用品红鉴别)
SO3+MgO===MgSO4
SO3+Ca(OH)2===CaSO4+H2O
CO2+2NaOH(过量)===Na2CO3+H2O
CO2(过量)+NaOH===NaHCO3
CO2+Ca(OH)2(过量)===CaCO3+H2O
2CO2(过量)+Ca(OH)2===Ca(HCO3)2
CO2+2NaAlO2+3H2O===2Al(OH)3+Na2CO3
CO2+C6H5ONa+H2O===C6H5OH+NaHCO3
SiO2+CaO===CaSiO3
SiO2+2NaOH===Na2SiO3+H2O
(常温下强碱缓慢腐蚀玻璃)
SiO2+Na2CO3===Na2SiO3+CO2
SiO2+CaCO3===CaSiO3+CO2
五,金属氧化物
1,低价态的还原性:
6FeO+O2===2Fe3O4
FeO+4HNO3===Fe(NO3)3+NO2+2H2O
2,氧化性:
Na2O2+2Na===2Na2O
(此反应用于制备Na2O)
MgO,Al2O3几乎没有氧化性,很难被还原为Mg,Al.
一般通过电解制Mg和Al.
Fe2O3+3H2===2Fe+3H2O (制还原铁粉)
Fe3O4+4H2===3Fe+4H2O
3,与水的作用: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
(此反应分两步:Na2O2+2H2O===2NaOH+H2O2 ;
2H2O2===2H2O+O2 O2的制备可利用类似的反应:
BaO2+H2SO4(稀)===BaSO4+H2O2)
MgO+H2O===Mg(OH)2 (缓慢反应)
4,与酸性物质的作用:
Na2O+SO3===Na2SO4
Na2O+CO2===Na2CO3
Na2O+2HCl===2NaCl+H2O
2Na2O2+2CO2===2Na2CO3+O2
Na2O2+H2SO4(冷,稀)===Na2SO4+H2O2
MgO+SO3===MgSO4
MgO+H2SO4===MgSO4+H2O
Al2O3+3H2SO4===Al2(SO4)3+3H2O
(Al2O3是两性氧化物:
Al2O3+2NaOH===2NaAlO2+H2O)
FeO+2HCl===FeCl2+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g)===Fe2S3+3H2O
Fe3O4+8HCl===FeCl2+2FeCl3+4H2O
六,含氧酸
1,氧化性:
4HClO3+3H2S===3H2SO4+4HCl
HClO3+HI===HIO3+HCl
3HClO+HI===HIO3+3HCl
HClO+H2SO3===H2SO4+HCl
HClO+H2O2===HCl+H2O+O2
(氧化性:HClO>HClO2>HClO3>HClO4,
但浓,热的HClO4氧化性很强)
2H2SO4(浓)+C===CO2+2SO2+2H2O
2H2SO4(浓)+S===3SO2+2H2O
H2SO4+Fe(Al) 室温下钝化
6H2SO4(浓)+2Fe===Fe2(SO4)3+3SO2+6H2O
2H2SO4(浓)+Cu===CuSO4+SO2+2H2O
H2SO4(浓)+2HBr===SO2+Br2+2H2O
H2SO4(浓)+2HI===SO2+I2+2H2O
H2SO4(稀)+Fe===FeSO4+H2
2H2SO3+2H2S===3S+2H2O
4HNO3(浓)+C===CO2+4NO2+2H2O
6HNO3(浓)+S===H2SO4+6NO2+2H2O
5HNO3(浓)+P===H3PO4+5NO2+H2O
6HNO3+Fe===Fe(NO3)3+3NO2+3H2O
4HNO3+Fe===Fe(NO3)3+NO+2H2O
30HNO3+8Fe===8Fe(NO3)3+3N2O+15H2O
36HNO3+10Fe===10Fe(NO3)3+3N2+18H2O
30HNO3+8Fe===8Fe(NO3)3+3NH4NO3+9H2O
2,还原性:
H2SO3+X2+H2O===H2SO4+2HX
(X表示Cl2,Br2,I2)
2H2SO3+O2===2H2SO4
H2SO3+H2O2===H2SO4+H2O
5H2SO3+2KMnO4===2MnSO4+K2SO4+2H2SO4+3H2O
H2SO3+2FeCl3+H2O===H2SO4+2FeCl2+2HCl
3,酸性:
H2SO4(浓) +CaF2===CaSO4+2HF
H2SO4(浓)+NaCl===NaHSO4+HCl
H2SO4(浓) +2NaCl===Na2SO4+2HCl
H2SO4(浓)+NaNO3===NaHSO4+HNO3
3H2SO4(浓)+Ca3(PO4)2===3CaSO4+2H3PO4
2H2SO4(浓)+Ca3(PO4)2===2CaSO4+Ca(H2PO4)2
3HNO3+Ag3PO4===H3PO4+3AgNO3
2HNO3+CaCO3===Ca(NO3)2+H2O+CO2
(用HNO3和浓H2SO4不能制备H2S,HI,HBr,(SO2)
等还原性气体)
4H3PO4+Ca3(PO4)2===3Ca(H2PO4)2(重钙)
H3PO4(浓)+NaBr===NaH2PO4+HBr
H3PO4(浓)+NaI===NaH2PO4+HI
4,不稳定性:
2HClO===2HCl+O2
4HNO3===4NO2+O2+2H2O
H2SO3===H2O+SO2
H2CO3===H2O+CO2
H4SiO4===H2SiO3+H2O
七,碱
低价态的还原性:
4Fe(OH)2+O2+2H2O===4Fe(OH)3
与酸性物质的作用:
2NaOH+SO2(少量)===Na2SO3+H2O
NaOH+SO2(足量)===NaHSO3
2NaOH+SiO2===NaSiO3+H2O
2NaOH+Al2O3===2NaAlO2+H2O
2NaOH+Cl2===NaCl+NaClO+H2O
NaOH+HCl===NaCl+H2O
NaOH+H2S(足量)===NaHS+H2O
2NaOH+H2S(少量)===Na2S+2H2O
3NaOH+AlCl3===Al(OH)3+3NaCl
NaOH+Al(OH)3===NaAlO2+2H2O
(AlCl3和Al(OH)3哪个酸性强?)
NaOH+NH4Cl===NaCl+NH3+H2O
Mg(OH)2+2NH4Cl===MgCl2+2NH3.H2O
Al(OH)3+NH4Cl 不溶解
3,不稳定性:
Mg(OH)2===MgO+H2O
2Al(OH)3===Al2O3+3H2O
2Fe(OH)3===Fe2O3+3H2O
Cu(OH)2===CuO+H2O
八,盐
1,氧化性:
2FeCl3+Fe===3FeCl2
2FeCl3+Cu===2FeCl2+CuCl2
(用于雕刻铜线路版)
2FeCl3+Zn===2FeCl2+ZnCl2
FeCl3+Ag===FeCl2+AgCl
Fe2(SO4)3+2Ag===FeSO4+Ag2SO4(较难反应)
Fe(NO3)3+Ag 不反应
2FeCl3+H2S===2FeCl2+2HCl+S
2FeCl3+2KI===2FeCl2+2KCl+I2
FeCl2+Mg===Fe+MgCl2
2,还原性:
2FeCl2+Cl2===2FeCl3
3Na2S+8HNO3(稀)===6NaNO3+2NO+3S+4H2O
3Na2SO3+2HNO3(稀)===3Na2SO4+2NO+H2O
2Na2SO3+O2===2Na2SO4
3,与碱性物质的作用:
MgCl2+2NH3.H2O===Mg(OH)2+NH4Cl
AlCl3+3NH3.H2O===Al(OH)3+3NH4Cl
FeCl3+3NH3.H2O===Fe(OH)3+3NH4Cl
4,与酸性物质的作用:
Na3PO4+HCl===Na2HPO4+NaCl
Na2HPO4+HCl===NaH2PO4+NaCl
NaH2PO4+HCl===H3PO4+NaCl
Na2CO3+HCl===NaHCO3+NaCl
NaHCO3+HCl===NaCl+H2O+CO2
3Na2CO3+2AlCl3+3H2O===2Al(OH)3+3CO2+6NaCl
3Na2CO3+2FeCl3+3H2O===2Fe(OH)3+3CO2+6NaCl
3NaHCO3+AlCl3===Al(OH)3+3CO2
3NaHCO3+FeCl3===Fe(OH)3+3CO2
3Na2S+Al2(SO4)3+6H2O===2Al(OH)3+3H2S
3NaAlO2+AlCl3+6H2O===4Al(OH)3
5,不稳定性:
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
NH4Cl===NH3+HCl
NH4HCO3===NH3+H2O+CO2
2KNO3===2KNO2+O2
2Cu(NO3)3===2CuO+4NO2+O2
2KMnO4===K2MnO4+MnO2+O2
2KClO3===2KCl+3O2
2NaHCO3===Na2CO3+H2O+CO2
Ca(HCO3)2===CaCO3+H2O+CO2
CaCO3===CaO+CO2
MgCO3===MgO+CO2

一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13. 葡萄糖缓慢氧化:C6H12O6+6O2点燃6CO2 + 6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4.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15.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 2CuO + H2O + CO2↑
16. 利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2 H2O2 = 2H2O+ O2 ↑
17.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8.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9.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 + CO2↑
20. 加热碳酸氢铵:NH4HNO3加热H2O + CO2↑+NH3↑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21.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2.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3.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4.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
2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2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27.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 3Fe + 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28. 锌和稀硫酸反应:Zn + H2SO4 === ZnSO4 + H2↑
29. 铁和稀硫酸反应:Fe + H2SO4 === FeSO4 + H2↑
30. 镁和稀硫酸反应:Mg + H2SO4 === MgSO4 + H2↑
31. 铝和稀硫酸反应: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
32. 锌和稀盐酸反应:Zn + 2HCl === ZnCl2 + H2↑
33. 铁和稀盐酸反应:Fe + 2HCl === FeCl2 + H2↑
34. 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 H2↑
35. 铝和稀盐酸反应:2Al + 6HCl === 2AlCl3 + 3H2↑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6.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37.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
38.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3)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 水
39.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40.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41.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42.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43.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
44.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
(4)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
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5)酸 + 碱 -------- 盐 + 水
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49.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5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52.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5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56.硫酸和氢氧化铜: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57. 硫酸和氢氧化铁: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58. 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
59.氨水和硫酸反应:2NH3?H2O+H2SO4==(NH4)2SO4+2H2O
(6)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59.大理石与稀盐酸: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0.(灭火器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1.碳酸镁与稀盐酸: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63.硫酸和碳酸钠: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7)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68.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69.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8)盐 + 盐 ----- 两种新盐
70.氯化钠和硝酸银: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五.其它反应:
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
7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74.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2NaOH
75.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
76. 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 加热 CuSO4 + 5H2O
7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
初中化学方程式及其相关知识点总结
1.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复分解反应)
Ca(OH)2 + CO2 =CaCO3↓ + H2O 现象:石灰水由澄清变浑浊。
相关知识点:这个反应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最好不用它检验,CaCO3+CO2+H2O=Ca(HCO3)2沉淀消失,可用Ba(OH)2溶液
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2Mg+O2 =2MgO 现象: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热,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相关知识点:(1)这个反应中,镁元素从游离态转变成化合态;(2)物质的颜色由银白色转变成白色。(3)镁可做照明弹;(4)镁条的着火点高,火柴放热少,不能达到镁的着火点,不能用火柴点燃;(5)镁很活泼,为了保护镁,在镁表面涂上一层黑色保护膜,点燃前要用砂纸打磨干净。  
3.水通电分解(分解反应)
2H2O =2H2↑ + O2↑ 现象: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气体体积比约为1:2
相关知识点:(1)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2)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3)电解水时,在水中预先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增强水的导电性;(4)电源为直流电   
4.生石灰和水反应(化合反应)
CaO + H2O = Ca(OH)2 现象:白色粉末溶解
相关知识点:(1)最终所获得的溶液名称为氢氧化钙溶液,俗称澄清石灰水;(2)在其中滴入无色酚酞,酚酞会变成红色;(3)生石灰是氧化钙,熟石灰是氢氧化钙。(4)发出大量的热  
5.实验室制取氧气
①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分解反应)
2KClO3 =MnO2(作催化剂)=2KCl+ 3O2↑
相关知识点:(1)二氧化锰在其中作为催化剂,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或氧气的生成速度;(2)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3)反应完全后,试管中的残余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是:洗净、干燥、称量。
②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分解反应)
 2KMnO4= K2MnO4 + MnO2+O2↑
相关知识点:在试管口要堵上棉花,避免高锰酸钾粉末滑落堵塞导管。
③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分解反应)
 2H2O2=MnO2(作催化剂)=2H2O+O2↑
共同知识点:(1)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导管要伸到集气瓶下方,收集好后要正放在桌面上;(2)实验结束要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避免水槽中水倒流炸裂试管;(3)加热时试管要略向下倾斜,避免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4)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再收集;(5)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满,伸入瓶中检验是否是氧气。
6.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充分燃烧:C + O2= CO2 不充分燃烧:2C + O2=2CO
现象:在空气中发出红光;在氧气中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相关知识点:反应后的产物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进行检验。   
7.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S + O2= SO2 现象:在空气中是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是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体。
相关知识点:(1)应后的产物可用紫色的石蕊来检验(紫色变成红色);(2)在集气瓶底部事先放少量水或碱溶液(NaOH)以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8.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3Fe + 2O2 =Fe3O4 现象: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相关知识点:(1)铁丝盘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2)在铁丝下方挂一根点燃的火柴是为了引燃铁丝;(3)等火柴快燃尽在伸入集气瓶中,太早,火柴消耗氧气,铁丝不能完全燃烧;太晚,不能引燃;(4)事先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细沙,避免灼热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9.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4P + 5O2=2P2O5 现象:产生大量白烟并放热
相关知识点:可用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0.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2H2 + O2 =2H2O 现象: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放热,有水珠生成
相关知识点:(1)氢气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11.木炭还原氧化铜(置换反应)
C + 2CuO =2Cu + CO2↑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放热
相关知识点:(1)把木炭粉和氧化铜铺放进试管,使受热面积大,反应快;(2)导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为了检验是否产生CO2;(3)在酒精灯上加网罩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4)先撤出导气管防止石灰水倒流炸裂试管;(5)试管冷却后在把粉末倒出,防止灼热的铜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CuO;(6)C是还原剂,CuO是氧化剂  
12.氢气还原氧化铜(置换反应)
H2+CuO=Cu+H2O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同时试管口有水滴生成
相关知识点:(1)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一段时间氢气,目的是赶走试管内的空气;(2)实验结束后,应先拿走酒精灯,后撤走氢气导管,目的是防止新生成的铜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又生成氧化铜。
1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复分解反应)
大理石(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 + 2HCl= CaCl2 + H2O +CO2↑
现象:白色固体溶解,同时有大量气泡产生。
相关知识点:(1)碳酸钙是一种白色难溶的固体,利用它能溶解在盐酸中的特性,可以用盐酸来除去某物质中混有的碳酸钙;(2)不能用浓盐酸是因为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HCl气体混入CO2中。使CO2不纯;(3)不能用稀硫酸是因为碳酸钙和硫酸反映,产生CaSO4微溶于水,覆盖在固体表面,使反应停止;(4)不能用碳酸钙粉末是因为反应物接触面积大,反应速度太快。  
14.工业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分解反应)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CaO + CO2↑
相关知识点:CaO俗名为生石灰  
15.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2CO + O2 =2CO2 现象:产生蓝色火焰
相关知识点:(1)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16.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CO+CuO=Cu+CO2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粉末,生成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
相关知识点:一氧化碳是还原剂,氧化铜是氧化剂
1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CH4 + 2O2 =CO2 + 2H2O 现象:火焰明亮呈浅蓝色
相关知识点:甲烷是天然气(或沼气)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很好的燃料。
18.工业制造盐酸(化合反应)
H2+Cl2= 2HCl
相关知识点:该反应说明了在特殊条件下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19.实验室制取氢气(置换反应)
Zn + H2SO4 =ZnSO4 +H2↑
相关知识点:(1)氢气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20.木炭和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化合反应)
C + CO2 =2CO
相关知识点:(1)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21.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化合反应)
CO2 + H2O= H2CO3 现象:生成了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碳酸。
22.碳酸不稳定分解(分解反应)
H2CO3 =H2O + CO2↑
相关知识点:(1)碳酸是一种不稳定的酸,受热易分解;(2)分解时,二氧化碳从溶液中逸出,使红色石蕊溶液变成紫色。
23.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Al2(SO4)3+6NaHCO3==3Na2SO4+2Al(OH)3↓+6CO2↑
灭火原理:灭火时,能喷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沫,它们能粘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
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9、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 + CO2 高温 2CO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 H2O =H2CO3
12、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3、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
14、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 Cl2点燃 2NaCl

分解反应
15、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MnO2 2H2O+ O2↑
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1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H2O + CO2↑
19、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 高温 CaO + CO2↑

置换反应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1、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 + H2SO4 = ZnSO4 + H2↑
22、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 H2↑
23、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5、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26、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 + C 高温 H2 + CO
27、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其他
28、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29、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30、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3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33、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 + CO2 =CaCO3 ↓+ H2O
34、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2NaOH + CO2 ==== Na2CO3 + H2O
35、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6、碳酸钠与浓盐酸反应(泡沫灭火器的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一.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 2CuO + H2O + CO2↑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 + 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0.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1.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
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小不了。。。
先给你来10个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9、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 + CO2 高温 2CO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爱因斯坦死亡方程式是什么?电影吗?还是他的学术成果?有什么用?

爱因斯坦死亡方程式,是质能方程 E=mc^2,是学术成果。这个方程式被称为死亡方程式的原因是它是制造原子弹的理论基础。

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公式,正确地解释了各种原子核反应:就拿氦4(He4)来说,它的原子核是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组成的。照理,氦4原子核的质量就等于2个质子和2个中子质量之和。实际上,这样的算术并不成立,氦核的质量比2个质子、2个中子质量之和少了0.0302u(原子质量单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当2个氘[dāo]核(每个氘核都含有1个质子、1个中子)聚合成1个氦4原子核时,释放出大量的原子能。生成1克氦4原子时,大约放出2.7×10^12焦耳的原子能。正因为这样,氦4原子核的质量减少了。

拓展资料

《爱因斯坦死亡方程式》是一部关于爱因斯坦传奇一生的纪录片。该片再现了这个打开原子时代大门的生死方程式,是如何永久的改变了历史以及爱因斯坦的一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爱因斯坦

  E=MC².
  (或许有"爱因斯坦死亡方程式"的电影)

  1939年,二战前夕,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给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写了封信:
  “先生,就在不远的未来,铀元素可能会转化为一种崭新而重要的能量来源。已出现情况的某些方面看来要引起警觉,必要的话,在管理上要采取迅速行动,一种具有极大威力的炸弹可能就此造出。”
  这封信是关于爱因斯坦最著名方程式的应用,E=MC²。他所担心的就是纳粹会利用它来制造原子弹,他的信引发了一连串导致广岛和长崎被摧毁的事件。爱因斯坦后来说,他写这封信是他一生中的一个错误。这是关于他那著名等式的故事,以及这个等式如何永久改变了历史和爱因斯坦。
  在二战前夕,爱因斯坦,这位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家正在纽约外的海岸上度假。他是位逃离了纳粹德国的天生的和平主义者,他希望能不用理会在欧洲发生的暴行,在和平中继续他的研究。但他的夏日被一位同样逃离了纳粹的来访者打断。利奥·西拉德是另一位卓越的科学家,也是爱因斯坦在欧洲的一位老朋友。西拉徳前来告诉他的老朋友,全世界正受到一种新武器的威胁,他的目的是要说服爱因斯坦必须要采取行动。

  人物对话基于目击者的叙述及历史记载

  西拉徳:“教授先生,我需要你的帮助。”
  爱因斯坦:“为什么?你在躲避警察吗?”
  西拉徳:“我倒希望是那么简单,我想得到你的帮助来写一封信。”
  爱因斯坦:“走了这么远就为了得到信件的帮助?”
  西拉徳:“不是普通的信,我以前还没写过这样的信,我甚至还不确定该说什么。”
  爱因斯坦:“信写给谁?”
  西拉徳:“罗斯福。”
  爱因斯坦:“罗斯福总统?你是要提供建议还是警告?”
  西拉徳:“一个警告,我想要警告罗斯福德国炸弹的事。”
  爱因斯坦:“德国人有很多炸弹。”
  西拉徳:“不是我所说的,至少目前还不是。这是原子弹,德国人将有能力造出一颗原子弹,如果他们在造,那我们也得……”
  这次会面开始困扰着爱因斯坦,因为西拉徳来此说明他非常担心的纳粹项目正是爱因斯坦研究成果的一种应用,即E=MC²。E=MC²是爱因斯坦天才的象征,这个等式概括了宇宙中最具影响力的事实之一,它结合了两个概念,即质量和能量。在爱因斯坦之前,还没有人曾梦想过能以这样简洁有力的方式将它们结合起来。
  曼彻斯特大学布莱恩·考克斯博士:“如果你考虑能量和质量,它们根本不像是同一个事物。我的意思是能量是移动物体中包含的,而质量是每个物体中都有的。因此试着将两者关联起来确实是个大胆的举措,更别说是以爱因斯坦那样漂亮的方式(爱因斯坦的伟大见识在于使物体移动的东西——能量和物体的本来重量——质量并非有异,事实上它们是一样的)。爱因斯坦确实已发现能量和质量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几乎是一样的,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质量是等着被释放的能量(就爱因斯坦看来,质量可能被转换成能量,能量变成质量。但爱因斯坦的等式有进一步发展,他给出了任何特定质量包含的准确的能量值,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是个相当大的数字)。这就是爱因斯坦最著名的等式,以米/秒计,89875的百万倍再百万倍,大数字!那意味着你可以从一个极小的质量中得到极多的能量(这个简练等式的涵意深远,隐藏在我们周围每个物体中的是个巨大的能量库)。在一杯水中有足够的能量为像伦敦这样的城市供能一周。”
  爱因斯坦于1905年发表了E=MC²,它改变了世界。不久之后,它就解决了地球上的一个生命之谜——是什么为太阳供能的?长久以来这困扰着科学家们,因为如果太阳只是像个巨大篝火般燃烧,计算显示出它在数百万年前就应该熄灭了,但爱因斯坦的等式说明了是什么为太阳供能的。在太阳的核心,质量不断地转换为能量,这是个可延续数十亿年的过程。微小粒子冲撞在一起,在这个反应中损失的质量转换为能量。不久人们开始考虑,如果能为太阳供能,我们可否利用它来在地球上产生能量?我们可否将原子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以供我们自己所需?
  数年之后,从原子中取得能量的说法开始引起了公众注意。在1935年匹兹堡的一个科学会议上,爱因斯坦被问到他是否认为原子可产生能量。他的回答会在科学史上流传下去:
  “将物质转换为能量的可能性就如同在一片漆黑中射鸟,还是在一个没有几只鸟的国家中(换言之,爱因斯坦相信从原子中取出能量是不现实的)。那会需要耗费几近不可估量的能量来从哪怕是一个单分子中释放出能量。很难的,没错!”
  爱因斯坦对此这般小视是因为越发显而易见地,要释放出所有那种能量,科学家们就得找到有效的方法来将原子拆开。而不论他们怎么尝试,要拆开一个原子,总是需要比所释放的更多的能量,但其他人没有因此泄气。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掌权。德国是物理界的重要中心之一,其中一些科学家非常愿意与纳粹合作,而纳粹的战争机器则渴望做成爱因斯坦说过的不可能的事,即从原子中释放出能量,制成炸弹。和爱因斯坦不同的是,西拉徳担心可以根据E=MC²将能量从原子中释放出来,制成一种炸弹,那种顾虑使得他来到长岛见爱因斯坦。
  西拉徳:“在欧洲,战争即将打响,希特勒一直在筹划,他已建起军队,而一旦他展开行动,他就会毫不犹豫地去造出原子弹。”
  爱因斯坦:“但那得花上许多年。”
  西拉徳:“为什么要许多年?”
  爱因斯坦:“要造出这样的炸弹,就需要数百万个原子同时发生反应。”
  西拉徳:“也许不是同时,我想可能会有其它的方式来完成。”
  西拉徳说得如此有信心是因为他知道一些爱因斯坦不知道的事,西拉徳已计算出如何根据E=MC²方程式造出炸弹。1920年,年轻的西拉徳前往柏林学习,在那里他目睹了纳粹的发迹,西拉徳开始担心这对于科学界和世界将会意味着什么。
  放射学家威廉·兰诺迪博士:“西拉徳确实忧虑,因为他已直面了纳粹暴行。他对同事们发出了警告,而他自己在希特勒掌权后不久就离开了。他试图让尽可能多的朋友一起离开纳粹德国,他看到这种恐怖是如何蔓延。”
  但许多才华横溢的物理学家留在了德国,西拉徳害怕找到利用E=MC²的方法并造出炸弹只是时间问题。事实上,第一步已悄然进行了,科学家们已确定出他们所需要的将质量转化为能量的物质种类。辐射能已应用于医学领域,即放射性碘,放射能就是E=MC²的应用。像镭和铀这样不稳定的元素为了变得更加稳定,不断地分裂为更小的元素。实际正在发生的事就是一个不稳定原子中心的微小质量通过辐射能,同时以能量的方式释放出来,但找到可根据E=MC²能够释放出能量的正确物质种类只是答案的一部分。这种发光的特性非常不稳定,结果就是放射能量,即辐射能。
  曼彻斯特大学罗宾·马绍尔教授:“自然状态的辐射能原本被认为极具潜在利用价值,但对它了解得越多,也就意识到会同时产生热量的辐射能这种特别的形式不是非常有效的,所放出的热量相当少。”
  对于产生效力来说,天然放射性太过温和了,因此科学家们开始发展改进这种性质的方式。在德国、英国和美国都建起了大型机器以产生出核子分裂,即将原子核破开,许多人希望这也许能释放出潜藏在原子中的巨大能量。起初期望值很高,但他们一次次地遭遇了爱因斯坦说过的矛盾之处,他们常常得用上比可得到的多得多的能量。看起来好象爱因斯坦是对的,E=MC²只是理论上的远见卓识,而不是产生巨大能量的实用方案,但爱因斯坦的朋友西拉徳得以初见端倪。

  1933年,伦敦

  1933年的一天,西拉徳突然意识到,从物质中释放出能量的尝试中包含有α粒子,这是错误的。α粒子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构成,带有一个正电荷。理论上是通过在核子处粉碎这些粒子,就可能炸裂开,将一些质量转化为能量。经证实还不足以成功,尽管时有进展,加速器已建成,得以使α粒子加速,直至获得越来越大的能量,但它仍需要获得比这个过程中实际取得的更多的能量。西拉徳认识到问题就在于一个不可见力,即α粒子的正电荷。因为目标原子的核子也是带正电荷的,这就像磁铁同性相斥。核子和α粒子所带的相同正电荷也会相互排斥,正是这电荷间的排斥阻碍了顺利将α粒子的核子粉碎。每次将α粒子向核子冲撞时,都有使其转向别处的趋势。西拉徳意识到所需要的是能够直接撞向带电核子正中心的一种粒子,他认为应该是最新发现的中子。中子是个亚原子粒子,质量只有α粒子的1/4。而且它也不带电荷。西拉徳论述道,如果能将一个中子冲撞向原子核,就不会有排斥现象,反而可能会与核子本身结合在一起。这样核子会变得非常不稳定,可能就会分裂,根据E=MC²释放出它巨大能量库的一部分。这的确是个惊人的发现,中子不带电荷,因而可以不偏不倚地接近核子,甚至可能粘在一起并发生反应。实际上,那时中子对核子施加的冲撞类似于月球撞上地球的效果。这一种方式也许得以使有着些许不稳定的核子不自觉地吸收某种东西,使其更不稳定并产生分裂。使用中子只是西拉徳的首个灵感,他接着有了另一个,而这个对于原子弹的制造至关重要。西拉徳计算出如果用中子撞击一个原子,当原子分裂时,不仅会释放出能量,还会多出2-3个中子,这些中子可能会进一步分裂其它原子。每一次的撞击发生就导致一点微小的质量转化为巨大的能量,这是一个连锁反应,这连锁中的每一步产生的能量会不断翻倍再翻倍。
  伦敦大学学院马克·兰卡斯特博士:“因此来说,你会得到两个额外的中子。这两个额外的中子会接着发生另一个裂变过程,又产生了两个中子,这样你就有四个中子,然后还会达到8个、16个、32个,产生这种翻番的连锁反应过程,其中的潜能显而易见,因为每一个这样的步骤都会产生巨大的能量。”
  西拉徳的想法如此卓越,就在于头一次。这是一种从原子中获取能量的方式,而不用注入大量的功。你要做的就是释放出一个微小中子,引发一个不可遏制的连锁反应。西拉徳其实已发现了释放地球上E-MC²力量的方式,但这个发现使他惊恐。西拉徳对于中子想法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是可以成为武器的东西。他接着意识到如果他能想到,那么他的那些留在德国的同事们当然也会想到,这确实令他惊恐。1938年,二战爆发前不到一年时,来自于他在德国前同事的消息向西拉徳敲响了警钟。聚在一处参加例行会议的数个国家的科学家们听到了一份极具重要性的报告。来自德国的消息称,德国物理学家哈恩和斯特拉斯曼刚刚证实在中子轰击下,铀原子确实分裂成两部分。在柏林的一所实验室内,德国研究组撞上了好运。他们核子分裂成功,即西拉徳理论的连锁反应的第一步。在物理学上,这是个巨大的突破。因为在此之前,这只是个理论。尽管理论很伟大,也需要通过实验来证实,而那个实验才是真正的突破性事件,意味着理论千真万确。在数月之前,纳粹开始储备铀,稍后他们将成立一个军事炸弹项目。纳粹的财力大量投入裂变的研究,核子物理将要应用于战争。对西拉徳来说,科学不可能再是中立的。
  爱因斯坦:“你是位科学家,和我一样。最好记住一点,让军队玩他们自己的游戏。 ”
  西拉徳:“我认为我们做不到!我们在德国的一些前同事就很高兴与军方合作。”
  爱因斯坦:“如果他们情愿如此愚蠢,那是他们的选择。”
  西拉徳:“他们可是优秀的科学家,有些是顶尖的!而军方会给予他们所需要的一切协助。但我们也有优秀的科学家,有些也是顶尖的。”
  爱因斯坦:“因此你想让我们在实验室里参与战争?”
  这的确就是西拉徳想要做的。德国科学家们已完成了西拉徳理论的第一部分,即利用中子获得核分裂,现在得要确定这个过程中的其它步骤可否实现。1939年7月,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实验室里,西拉徳和同事恩里科·费米进行了一项实验,显示出连锁反应是可行的,现在有100%的机会利用E=MC²造出炸弹。西拉徳意识到人类的命运如今掌握在科学家的手中,于是他决定利用这个时代最富盛名的科学家的声望及影响力来警告自由世界纳粹原子弹出现的可能性。这就是1939年7月他拜访老朋友的初衷,西拉徳的使命是向爱因斯坦说明E=MC²在铀元素的作用下有着全新而可怕的应用。
  历史学家理查德·罗德斯:“西拉徳一直是那种坚信自己肩负拯救世界使命的人。而突然间通过一个科学发现,产生了一个世界可能需要被拯救的非常现实的情况。当他敲门时,脑海里有很多思绪。西拉徳来告诉爱因斯坦关于他最近连锁反应的研究工作以及这个突破意味着一种炸弹现在已是一个切实的可能。”
  爱因斯坦:“我从未想到过那个。”
  西拉徳:“有时我认为很少想其它的东西,过去六年没想过。”
  爱因斯坦:“第二次中子反应,成倍的中子裂解成倍的原子,如此这般。你确定这种连锁反应会一直下去?”
  西拉徳:“那正是费米和我一直在研究的。”
  爱因斯坦:“那么,能量的释放能翻倍,想想看,这反应会极为巨大。”
  西拉徳:“我知道。但只要想想这个,假设这样一颗炸弹被一艘船带到纽约港,再假设它被引爆了,会造成怎样的破坏?而不久后,这样的炸弹就会在希特勒的掌握中。”
  爱因斯坦:“这封信里我们该说什么(爱因斯坦一听到这个,他稍加考虑,仅有几分钟的时间就意识到,没错,这正是E=MC²的含义。就在那时,他的抽象和平主义(如果可以这么说)就会变成一个极为实际的问题:我个人可以做些什么来限制这些人用来制造武器的可能性?这位著名的和平主义者开始给总统写信,号召美国造出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武器)?在过去四个月中,建立起核子连锁反应已成为可能。只要用上更大量的铀,可以想见,一种极为强大的新型炸弹将能造出。有多强大?”
  西拉徳:“你知道。”
  爱因斯坦:“罗斯福知道吗?我们是否应该直白地说,这不是普通的炸弹?”
  西拉徳:“是的,我们必须这么做。”
  爱因斯坦:“几乎已确定,这会在未来成为现实。”
  西拉徳:“太泛泛了,我们需要说明德国人可以随时实现。”
  爱因斯坦:“因此我相信我有责任来提醒您注意以上的事实和建议。您真诚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白宫,1939年10月11日
  8周后,爱因斯坦的信送达白宫。爱因斯坦写的任何邮件都会受到总统的注意,罗斯福的回应是:
  “因此,你担心纳粹会把我们都炸上天?是的。”
  他召来军事助理并指示需要采取行动。如今的问题在于谁会首先造出原子弹?是美国人还是纳粹?在新墨西哥州的荒野,美国政府设立了代号为“曼哈顿”的绝密计划,爱因斯坦的信促成了世界上首次出现的科学和军队之间规模空前的合作。政府花费了约22亿美元,相当于今天的400-500亿美元,和以后将人送上月球的费用相当。这被认为对于盟军的安危是绝对至关重要的。曼哈顿计划将一些物理界中最为杰出的头脑聚集起来,其中有许多是逃离纳粹的欧洲科学家,包括西拉徳,但没有爱因斯坦,他们受到纳粹可能抢先得逞这种担心的驱策。但在炸弹完成前的1945年5月,所有的谋划都变了,纳粹投降了,欧洲的战争现已结束。对于曼哈顿计划的一些科学家以及爱因斯坦来说,当时美国已没有理由使用原子武器来对付谁。
  圣安德鲁斯大学杰拉德·迪朱特教授:“大部分科学家是理想主义者,其中一些是非常天真的理想主义者,爱因斯坦也许就是其中之一。他确实是站在抵抗的角度来考虑,力图阻止德国人用上这种炸弹。”
  但尽管不再有来自德国的威胁,在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仍在继续。在1945年7月,纳粹战败后两个月,炸弹已成型。对抗日本的血腥战役仍如火如荼,将军们以及政治家们相信这种原子弹可以使战争迅即结束,挽救数千盟军生命。西拉徳害怕的是这种炸弹没有事先给予特别警告就使用,他在同僚中组织了一个请愿活动,呼吁总统给予这个警告。但是现在已无法阻挡这种炸弹的使用,美国已斥巨资获得了可以迅速赢得战争的一种武器,在那种情形下他们会用上它。目标已选定,即日本广岛。1945年8月6日,一个晴朗的早晨,首枚原子弹投下。它在空中坠落了43秒,然后由一粒中子引发了西拉徳的连锁反应。当首个铀原子分裂,其释放出的能量仅能够使一颗沙粒动一动,接着的连锁反应一发不可收拾。到连锁反应的最后阶段,有近两亿的百万级的铀原子产生裂变,仅仅在0.6微秒内,近0.6克的质量转化为惊人的1.25万吨TNT的能量。那就是连锁反应以及E=MC²的力量,仅0.6克的质量转化出的能量就夷平了城市。这颗依照现代标准来说相当小的广岛原子弹差不多是瞬间置七万人于死地,导致的辐射病以及火灾造成另外七万人死亡。它摧毁了城市中80-90%的建筑,这绝对是毁灭性的,而世界也将从此改观,这场全然的破坏都因为E=MC²的应用而产生。广岛的大小大致相当于田纳西州的孟菲斯市或德州的圣安东尼奥市,那枚原子弹扫平了广岛10.62平方公里的面积。该地区的日本人告诉我们,实际上广岛的每个生物均已被烧死,而伤者不计其数。爱因斯坦对于广岛事件的反应是惊骇,以一种非常恐怖的方式,他的方程式首次以某种形式向全世界进行了论证。爱因斯坦认为他对于原子弹的发展负有一定责任,因为如果没有他于1939年写给罗斯福总统的信,1945年就不会有炸弹投在广岛。这封信至关重要,否则美国不会开始研制这种炸弹,并在二战结束前就造出了一枚。在其晚年,爱因斯坦开始坚信那封信是个错误。
  爱因斯坦:“在我一生中犯了个错误,就是我将那封信笺寄给罗斯福总统,建议研发这种炸弹。但也许对此我能得到宽恕,因为我们都感到有很大的可能性,德国人在研究这个课题时成功。用上原子弹而成为‘优等民族’。”
  当核子武器军备竞赛开始时,他愈发感到不安。
  哈佛大学皮特·加里森教授:“爱因斯坦意识到核子武器对整个世界是一种威胁,他曾说,子弹杀人,核子武器灭城。在他看来,那种威胁对文明与未来造成的危险比其它的都更为迫切。”
  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当中,爱因斯坦再度用他的声望警告全世界正面临着灭绝的危险。他积极活动以反对核子武器的扩散和发展,他最后的行为之一就是签署了一份公共声明,号召全世界的领导人结束战争。
  爱因斯坦:“这是我们要向您们呈现的问题,严重、可怕而且无法避免。我们应该使人类灭亡,还是人类应该弃绝战争?”
  但E=MC²还有另一方面的应用,只在爱因斯坦死后才变得明了,这是个更加奇妙的方面。科学家们继而发现E=MC²不仅仅是具有破坏性的方程式,还是个具有创造性的终极等式。我们知道,一小份质量就可以转换成巨大的能量,但这等式的另一面告诉了我们其它的事,也就是能量可能重新浓缩为质量。这是个发生在宇宙出现初始时的过程,称为宇宙大爆炸的能量爆发。150亿年前,宇宙大爆炸中发生的一个纯能量奇点经过数十亿年的时间发展并浓缩为材料和物质,那种能量慢慢地转化为构成宇宙中万物的物质。你可以将早期宇宙的经历想象为一个漫长的E=MC²的实现过程,宇宙始于一个能量团并慢慢地转化为物质。银河系中的一切以及地球上的一切,甚至于人类,在某种意义上所有一切都起因于正潜在运行着的爱因斯坦等式.

  马克·兰卡斯特:“因此已发生的一切以及我们在此的原因正是以E=MC²为基础。遗憾的是,爱因斯坦生前未能见到他的等式既是创造性的,也是毁灭性的。”
  爱因斯坦:“政治着眼于当下,而一个等式着眼于不朽。”
  103年前,当他演绎出那等式时,爱因斯坦丝毫不知他那等式会引向何方。E=MC²将改变科学的面貌以及我们对于世界的理解,为善亦为恶。

E=MC².被称为死亡方程式

这是爱因斯坦的学术研究,是真实的。

这个方程式被称为死亡方程式的原因是它是制造原子弹的理论基础

拓展资料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德语:Albert Einstein , 1879年3月14日 --- 1955年4月18日 ),著名的德国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思想家及哲学家。

因为“对理论物理的贡献,特别是发现了光电效应”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奠基人,相对论——“质能关系”的创立者,“决定论量子力学诠释”的捍卫者(振动的粒子)——不掷骰子的上帝。

他创立了代表现代科学的相对论,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他的深刻影响下与广泛应用等方面开创了现代科学新纪元,被公认为是自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物理学家。1999年(己卯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参考资料:阿尔伯特·爱因斯坦_百度百科

早在1905年,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就已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推倒了牛顿力学的质量守恒、能量守恒、质量能量互不相关、时空永恒不变的基本命题。这是一场真正的科学革命。

其后,爱因斯坦又经过10年探索,建立了广义相对论。自此,爱因斯坦相对论宣告完成。它奠定了20世纪物理学的基石。爱因斯坦仍不满足。他开始探索宇宙起源问题,并揭示出宇宙是“静态”的、有限无界的。他根据广义相对论,提出了三大命题:光线在太阳引力场中会发生弯曲;水星近日点运动规律;引力场中光谱线向红端移动。然而直到1919年5月之前,这些预言并未得到验证。许多科学家对此持怀疑态度。

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惨败,德国人一直苦于自己的国家严重缺乏英雄人物,现在他们重新将艾伯特·爱因斯坦视为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尽管这位犹太裔物理学家曾因自己的血统遭到纳粹党人的仇视而流亡国外。

爱因斯坦生于德国,一个世纪前,他在瑞士发表了著名的相对论。1955年4月18日,他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50年后的今天,他曾摒弃的国家为他重扬美名。

2005年被称为“爱因斯坦年”,世界各地纷纷展开各种庆祝活动。但是没有一个地方像德国一样,在对这位有着低垂眼睛和浓密灰发的老人予以盛赞的同时,还要肩负沉重的“历史包袱”。

德国政府开始竭尽全力了解爱因斯坦。20世纪早期,他关于宇宙、时间和相对论的理论给当时的物理学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他也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大众偶像级科学家。

“这有点奇怪。”德国版爱因斯坦传记的作者于尔根·内费说。该书自从一月份出版以来,在畅销书榜上一直位居前列。

“爱因斯坦憎恨纳粹,并将这种反感之情延伸到所有德国人身上,在他看来德国人造成了这一切。他确实非常讨厌德国,但是无论如何,他肯定会为德国最近30年来取得的发展感到欣慰的。”

德国对爱因斯坦的“重新发现”始于2003年。在当时的一次调查中,他被数百万电视观众推选为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1879年,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乌尔姆的巴伐利亚市,17岁时,为逃避服兵役,他移居瑞士。从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毕业后,他供职于瑞士联邦专利局,并在业余时间撰写科学论文。

1905年是爱因斯坦的“奇迹年”,他创立了阐释时空关系的相对论,挑战了物理学巨人艾萨克·牛顿始创的宇宙观,那些理论200年来一直固若磐石。

1919年,爱因斯坦的理论为科学家们所证实,一时他声名鹊起。1921年,他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随后德国和瑞士都争着说爱因斯坦是属于自己国家的。

但是爱因斯坦没有停滞不前。他的独特理论也给他最为著名的发现奠定了基础,那个发现就是E=mc2——一个打开原子时代大门的方程式。全世界都知道这个公式,虽然没多少人能真正理解它。

1914年,爱因斯坦回到德国,随后在柏林居住了19年,直到1933年为躲避希特勒的纳粹军团的迫害而逃亡国外。他曾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执教,并在那里度过了晚年。

他在柏林的住宅曾遭纳粹党人洗劫。1932年,爱因斯坦放弃了德国国籍,并于1940年加入美国国籍,成为一名美国公民
本文标题: 是否是这17个方程式改变了世界呢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1838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中国的封建专制就是封建君主专制吗免疫力强弱可以检查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