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能不能查阅到很久以前的重要历史文献以及数据 如果可以 应该通过什么方式

发布时间: 2023-06-28 09:00:2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7

如何高效地阅读文献?做研究,少不了要读文献。可是对许多初学者来说,读文献是件痛苦的事儿。一些学术小白们,刚接触文献阅读,就匆匆忙...

我们现在能不能查阅到很久以前的重要历史文献以及数据 如果可以 应该通过什么方式

如何高效地阅读文献?

做研究,少不了要读文献。可是对许多初学者来说,读文献是件痛苦的事儿。

一些学术小白们,刚接触文献阅读,就匆匆忙忙地在 CNKI 中用关键词搜索出一堆论文,一通下载之后,就打开第一篇,从头到尾一字一句地读起来。

读完一篇,放到一边,再读另外一篇。读到后面,发现前面的文献已经遗忘了,于是翻回头去再读一遍,这还只是中文文献,那英文的文献读起来更是没效率,不知所措。

那么,对于如何高效阅读文献呢?

一、整体来看

1. 先看文献综述类文献

先读综述,可以更好地认识课题和研究领域,知道已经做出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对于国内文献一般批评的声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本研究领域的入口,在此之后,你再看外文文献会比一开始直接看外文文献理解的快得多。而国外的综述多为本学科的资深人士撰写,涉及范围广,可以让人事半功倍。

阅读该领域或该课题的文献综述类文章,可以让你更迅速、全面、客观的了解该研究的来龙去脉,研究现状,研究不足以及未来研究趋向。

2. 精研数据库

对于文献数据库和专业数据库应该深入研究。

作为科研 dog,最离不开的就是数据库,常常与 PubMed 为伴。

了解与自己研究方向有关的机构,密切关注在该研究领域和方向的顶尖 group 所发表的论文并认真研读。

对于本研究领域的国际领袖人物和实验室,应该多花一点时间去研究他们的主页,查阅大量外文文献,然后从文献的文献再去查找,如此往复循环,你的 idea 不知不觉中,就被启发开来。

3. 带着目的读文献

一开始我们读文献的时候可能没有任何目的,但其实之后你会发现,看文献大多带有目的性。

比如说为了扩大知识面,那么你可能要泛读不同学科的文献。比如说为了找到你的科研方法,那么你需要去了解目前都有哪些方法,最后来确定你能采用哪种方法。

4. 掌握必要的研究工具

研究生阶段,一定要掌握合适的研究工具。

比如文献管理软件 Endnote,计量研究需要掌握 stata、eviews 等。不管是统计或是其它的任何工具,你也一定要多掌握,因为你将来没有时间再去系统学习这类工具。

二、具体来看

(一)判断文献的可读性

并不是所有的文献都具有可读性的,也并不是所有的文献对你的知识积累和思维开发都有帮助,有些文献可能会误导你,因此需要判断文献的价值,如何初步判断一篇文献值不值得读?

1. 文献引用是否够多?

要是一次引用都没有,那么有可能观点太偏,有可能材料太难重复,有可能不适合你。

2. 期刊和作者水平如何/是否是牛刊?是否是牛人?(大牛还是可以抱抱大腿的)

3. 观点和行业观点是否大致相同?

有些是别人挖的坑,科研本身就是个纠错的过程,刚接触领域的你,还是跟着大部队的步伐吧。

(二)具体阅读策略

1. 先读文献的摘要

这部分一般短小精悍,废话全无,但是限于篇幅作者往往是欲说还休,如果感觉言不尽意可以跳到结论部分,如果发现其应用了你感兴趣的文献、方法、或者数据才跳到前面去细看。

除非全文文笔流畅、思路清奇、数据新颖、方法独特——堪称经典之作,可以作为论文写作的范例,否则真的没有必要一字一句地细读。

2. 注重文献的结论

如果说摘要部分需要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比较突出文章创新性和贡献,那么结论部分的表述则是更全面和客观。

这也可能是论文中作者讨论未解决问题的地方。结论总结了研究方法得出的结果,并将各个结果(论据)串联起来以阐述最终研究结果,可以使读者对文章全局的把握更清晰。

3. 注重引言的最后部分

引言的最后部分通常会说明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文献的创新点往往就会体现在这里。

4. 了解作者的实验思路。

这部分相当于实现想法的具体方法,有些文献的这部分设计非常巧妙、严谨和有创意。

5. 注意文献的参考文献

读文献一定要注意文章后面列出的参考文献,按图索骥就很易找到更多文献,而且被引次数越多的越重要。通过搜索参考文献的作者,期刊目次找到更多该领域的文章。参考文献的质量也反映了该篇文章的质量。

6. 学会泛读文献

并不是所有文献都需要精读,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你需要学会泛读文献。

泛读的文献一般根据文献对自己的重要与否及价值大小判断,泛读文献一般就是根据文章的标题去读文献的摘要和结论。

7. 学会精读文献

精读的部分和我们小时候阅读书籍没什么两样,重点是理解,阅读文章一定要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是做 Meta 分析,就一定要重点在数字上。如果要寻找一个机制,就精读机制,不要在总结内容上或者文章的开始浪费时间。

精读文献时,需要记住以下几个关键:

一是论文的类别:这是什么类型的论文?论文采用的是定量分析还是定性分析的方法?

二是论文的背景:这篇论文与哪些其他论文有关?论文使用哪些理论基础来分析其中的问题?

三是论文的正确性:论文的假设看起来是有效的吗?

四是论文的创新点:论文的主要创新点是什么?五是论文的表述:论文的表述清晰吗?论证充分吗?

8. 学会边读文献边记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文献切记眼高手低,要边读文献边记笔记。

对文献中的一些创新型的观点、方法、实验过程及结论重点记录,记录可以用纯文字记录,但是我比较提倡画路线图记录,根据文献的研究次序画因果关系图表,可以更加直观的连接文献的研究脉络。

知识层次的提高没有捷径,只有多看文献,多与前辈交流。

把各种相关领域的文献看懂了,或者达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达到一定的层次,才有能力去接受和研究新的问题。

看得多了,久而久之,就能融会贯通,就能养成抓住重点,提高效率的能力和习惯。

当然,人的能力千差万别,但即便是天才,也要努力。希望我的分享对你们未来阅读文献有所帮助,也希望你们能够掌握更多的文献阅读技巧。

虽然有效和批判性地阅读科学论文的能力是研究生的基本技能,但它很少被系统性地教授给学生。因此,一些学生从头到尾逐字逐句地阅读论文,既辛苦又没有收获。在此,Tung-Tien Sun讨论了主动阅读,即带着问题阅读的重要性。

首先,学生阅读摘要和介绍,带着几个具体问题去寻找答案,并做一个简短的文献搜索。当对文献有了一定了解后,学生会对文献内容有一定“预测”/设计,在接下来的阅读中会将其与原本的内容进行比较。这种方法让学生与作者进行高度的互动,使学生对实验的设计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学习批判性的论文评价。作者还开设了一门课程教授这种方法。尽管最初很耗时,但随着实践和知识库的不断增长,它可以被简化,变得更快,最终成为第二天性。“你怎么读科学论文?”乍一看,这似乎是一个多余的问题。考虑到大多数生物医学研究论文的结构,对于初学者来说,很自然地会假设他们首先阅读标题,然后是摘要、引言。大多数人可能会选择跳过方法部分(通常在引言之后,尽管许多期刊现在把它放在论文的结尾),因为它包含太多的技术细节,有点无聊。包含了论文核心的结果部分,即以图片和表格形式呈现的实验数据可能最受关注,其次是接下来的讨论部分。这种从头到尾逐字逐句的阅读方式被称为“被动阅读”,这是相当费力和低效的。该文中讨论的“主动阅读”的概念,可简单定义为“带着问题寻找答案的阅读”。此外,读者要问自己,如果你是作者,接下来会做什么实验,然后把你的想法和论文中实际做的实验进行比较。这种阅读方式会从根本上改变你的思维方式,因为挑战会让你保持思维活跃。你只需要关注回答你问题的部分,然后浏览其余的部分,因此,你的阅读变得非常挑剔,从而读得更快,学得更多。虽然该文将以生物医学研究论文为例,但同样的原则稍加修改也适用于其他学科。被动阅读:“顺从性的无目的性”如果从头到尾逐字逐句地阅读一篇文章,就是在顺从地遵循作者的思路,作者实际上被你视为“权威”。这样读一篇论文,没有特定的期望或目的,是“被动阅读”,类似于哈佛教育心理学家William Perry (1913-1998)称为“顺从性的无目的性”的做法。如果你一开始就打算简单地吸收作者给你提供的信息,那么你不可能同时具有批判性,便失去了评估论文优缺点的能力。其次,由于读论文时没有期待,通读不会产生任何惊喜或“顿悟”的时刻,反而成为一件苦差事。第三,虽然你可能会了解一些知识并对论文有一个大致的印象,但被动的阅读不会让你深刻理解作品背后的基本原理和实验策略。主动阅读:带着问题阅读怎样才能提高阅读效率呢?正如一句老话所说,“你只看到你所知道的”,即你只有在一开始就提出问题,才能看到答案。中国学者黄宗羲曾经写道:“如果你读/做研究的时候心里想着小问题,就会学到小知识;带着大问题,会学到大知识;如果心里没有疑问,就什么也学不到”。带着特定的问题阅读会让你处于一种寻找埋在沙子里的小金块的心态。如果你知道你在寻找什么,你的视力会变得敏锐。在搜索时,可以以低能量状态滑行,当找到你想要的东西时,立即切换到高能量状态,这样才会读得更彻底。这样的阅读是有选择性的,它可以延长注意力广度,比被动阅读更有效——被动阅读很容易让人筋疲力尽,因为你必须一直保持高度警惕。当找到正在寻找的答案时,尤其是当它们帮助你解决了一个问题或给你提供了新的想法时(“尤里卡”时刻),那种兴奋的冲动也会让人很满足。因此,主动阅读比被动阅读更有成效,更令人愉快。对于上述在一堆沙子中寻找金块的类比,值得注意的是,你必须首先确定哪些沙子可能是多产的。因此,至少在你还在学习阅读方法的时候,你应该首先练习主动阅读那些发表在高质量、高选择性期刊上的论文。该如何做什么样的问题?一个“我-我-我”的问题主动阅读要求读者“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能够“问自己的问题”——这对于许多初学者来说是很困难的。但是对于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大多数论文,一个主动的新手读者可以问以下四个问题:1、作者试图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它很重要?2、如果这是我的论文项目,我可以采取什么样的实验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3、我需要生成什么样的数据来支持这篇论文的结论?4、这个结论是否符合我之前对这个问题的理解?需要注意的是,需要我(读者)从自己的角度提出一些问题,比如我将如何处理这个问题,我需要什么数据等等。主动阅读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过程。记住,我阅读是因为我想要我提出的问题的答案!仔细而彻底地阅读摘要和引言对于不熟悉的领域的论文,最好从引言开始阅读,因为它比摘要更容易理解,使你更容易浏览论文。

一个优秀的摘要和引言几乎总是对上述四个问题提供简短的回答。如果你遇到不懂的单词,马上去查字典。即使只是简单地读一下维基百科,也会极大地增强你对工作的理解和欣赏。如果你在阅读时迷失了方向,可以回溯一些句子。回答问题:简短文献检索的有用性读完摘要和引言后,暂停并消化所学内容,用自己的话写下以上四个问题的(初步)答案。在这里,建议你做一个关于这个主题的简短的文献搜索,并试着简短地阅读一些相关的,早期的论文。这是十分有益的,因为你成功预测如下所述内容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背景知识的深度和你对相关研究的熟悉程度。做完功课之后,你就可以扩展/改进你的最终答案了。阅读结果:预测和比较有了对这四个问题的深入回答后,问自己:“如果这是我的论文问题,那么我的第一个或一组实验将是什么?结果部分的图1将是什么样子?”只有这样,才能拿假设结果和他们的进行比较。如果你的设计和他们的相似,你会自我感觉良好。然而,如果你发现他们的设计更好,你将学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一开始你可能很难做出任何预测,但是通过练习和扩大知识基础,就能够提高。在这个过程中,你会逐渐对自己学习新课题的能力,以及在类似情况下设计合适的实验的能力有信心。当你发现自己完全迷失了方向,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时,这实际上提供了个人成长的最好机会。每当出现这种情况时,请抵制诱惑,不要立即阅读这篇论文,看看作者做了什么。相反,你应该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尽最大努力自己想出一个解决方案。只有当你挣扎着走过这个过程,并且没有取得显著的进展时,你才应该阅读这篇论文。他们可能使用了一种你不知道的技术或试剂,巧妙地揭示了一个反应机制或途径。这个策略现在将成为你的工具箱的一部分,你将永远不会忘记它。你越是努力地自己解决这个问题,你对新获得知识的印象就越深刻。毕竟,不劳则无获。结果部分的内容主要解释了作者这样做的基本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因此,如果你能自己理解其中的一部分,你只需要浏览一下这些部分。只有当你不能预测时,你才应该阅读结果部分的相关部分,以了解为什么作者以这种方式进行。这种“预测和比较”方法的一个重要结果是,它使你对研究的策略和基本原理有一个深刻的理解,批判性地评估作者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并判断他们的结果是否支持他们的结论。阅读讨论:比较自己和作者的结论在讨论部分,作者讨论了他们的数据是如何支持他们得出的结论。如果你同意他们的解释,你可以简单地浏览一下这部分的讨论。作者还可能会讨论他们的数据如何与已有的知识相关联,以及这其中的含义。例如,他们可能会解释他们的数据如何导致对问题的新的理解,一个新的模型如何带来某些预测,或新的实际应用。因为你已经在实验中挣扎,就像第一作者积极阅读论文一样,你会特别喜欢阅读这些讨论,这表明你可以从这种项目中收获回报。因为阅读和写作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主动阅读能让你更清楚自己能做些什么,帮助读者更快地找到他们需要的东西。例如,你的摘要应该能够回答我们提出的所有四个问题。如果可能的话,每个段落都应该以一个主题句开头,概述该段的内容。你也可以用一个完整的句子介绍图例,用最少的技术细节写图例的主体,最后以结束语强调这一研究最突出的发现。关于教授主动阅读的课程一个互动的过程尽管一些学生将能够轻松实现被动向主动阅读的转变,但考虑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一些学生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为研究生开设一门关于文献分析的课程可能会很有帮助。由于这门课涉及大量的课堂参与和师生互动,所以它由不超过16-20名学生的十节(双周)1.5小时的课组成。与研究生课程相关的10篇论文可以放在一起,从一到两篇改变范式的“经典著作”开始,讲师可以讨论这些出版物的影响,并讲述一些作者的故事。在第一次组织会议中,教师可以做一个介绍积极阅读的演讲,描述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期望。然后,学生们阅读论文,并在上课前一天晚上提交一份报告,报告内容如下:1、四个问题的初步和最终答案;2、根据研究问题的质量、实验设计、写作以及实验数据是否支撑论文结论找出论文的优势和弱点;3、浏览论文时是否获得什么新想法在课堂上,导师可以要求指定论文的小组以工作总结(5-10分钟)开始,然后讨论论文的优缺点(5-10分钟)。其他团队轮流发表评论(5-10分钟)。教师应该在一开始就明确指出,仅仅重复论文中的主要观点,或者只做一些肤浅的评论,如“我认为这篇论文很棒”,而不做进一步的阐述是不够的。在会话结束时,教师可以提供反馈意见的讨论,并允许团队介绍论文(5分钟)。两个独特的特性事实上,阅读科学论文能让我们设计出让学生能够遵循的、非常详细和实用的指导方针。这些指南有两个独特的特点。首先,他们允许学生使用相同的四个问题。其次,他们要求学生“预测”下一步应该做什么实验,并将他们的想法与作者的进行比较。这两个元素的结合使得这个方法(“Q-P/C方法”)特别有用。下面讨论这两个特性。提问(Q):主动阅读作为促进学习的有效策略已被广泛接受,许多大学网站提供了关于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建议。他们都强调了在阅读之前,为了产生问题而进行调查(快速预读以获得对文章的整体了解)的重要性。然而,这种方法的致命弱点在于提问环节,因为初学的学生很难提出有用的问题。他们推荐的解决方案包括“问问自己主题是什么,你已经知道了什么?为什么老师在本学期的这个时候指定这篇阅读材料?”学生应该问问自己,他们想从阅读作业中得到什么。这些建议的多样性和模糊性表明,处理这个问题是多么困难。然而,在阅读生物医学研究论文时,学生可以通过提出前面提到的一系列(高度相关的)问题绕过这个障碍。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回答为学生进入方法的下一部分打下基础,即预测和比较。预测/比较 (P/C):这里描述的阅读方法广泛使用了“预测和比较”策略。尽管有人建议学生根据标题、副标题、图表等来预测文章,但这种做法并不是特别有效。然而,作为这里提出的战略的一部分,“预测”指的是对内容进行非常具体的猜测,然后将自己的想法与作者的进行比较。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批判性地评价实验设计的优缺点。此外,学生质问作者的图表,是对作者权威地位的挑战。最后,让学生参与设计每个实验,就像他们完成了整个项目一样(在他们读完论文所花的时间里,而不是在现实生活中花几个月或几年的时间)。结束语虽然重新学习如何阅读论文可能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主动阅读能让学生对已发表的研究的实验设计和进展有更清晰的理解,远远好于被动阅读。此外,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和知识基础的扩展,你可以简化这个过程,它将花费你越来越少的时间来阅读和分析一篇论文。最终,你可以通过阅读摘要和浏览图表了解一篇新论文的精髓,这个过程可能只需要20-30分钟。

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如果涉及到科研项目或者科创项目,都需要阅读大量文献以提高自己在某些方面的见识,了解该领域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研究价值。那么,我们如何高效地阅读文献呢?

1、通过摘要甄别文献

一般情况下下载文献都是通过题目进行的,但是文章内容与自己研究的内容有关系还得看过文章以后才知道。这时候,就可以先看文献的摘要,因为文献的摘要就是文献中心思想的总结,也是文献部分结论的概括,看过它们就能让你对文献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进行甄别,到底要不要研读这篇文献,这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2、明确阅读目的

如果是课程相关阅读,需要时刻牢记:阅读是为课程主题服务的。一篇文献可能会讨论不止一个问题,但我们的目的是理解和主题相关的那部分内容。因此在阅读前,记得了解课程的主题,或看看老师有没有留下什么思考问题。此外,联系其他文献进行思考,在阅读过程中最好能有意识地将这些文章联系起来。阅读过程中,明确主题,结合主题提取篇章关键内容。

如果是论文写作相关阅读,阅读前需要明确:你处于论文写作的哪个阶段,阅读是为了了解什么。比如,阅读这篇文献是为了扩充对某一领域或话题的认知,还是了解某一个概念和方法。阅读文献一定要带着问题,这是开始阅读的第一步。同时,这一步也决定了接下来选择何种方式进行实际的阅读。

3、根据目的选择阅读策略

通过选择性的阅读,节省时间和精力。在明确想要了解什么之后,有选择的进行一轮扫读和二轮深度阅读。完成一轮扫读后,需要对文章内容进行思考和评估,再决定是否需要深度阅读,或对哪几部分进行深度阅读。

注意:阅读文献一定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才能保证思维的绝对集中和脑筋的高度运转,也才能提高看文献的效率!

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如果涉及到科研项目或者科创项目,都需要阅读大量文献以提高自己在某些方面的见识,了解该领域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研究价值。那么,我们如何高效地阅读文献呢?

一、先看综述

先读综述,可以更好地认识课题,知道已经做出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对于国内文献一般批评的声音很多.但它是你迅速了解你的研究领域的入口,在此之后,你再看外文文献会比一开始直接看外文文献理解的快得多。而国外的综述多为本学科的资深人士撰写,涉及范围广,可以让人事半功倍。

二、有针对地选择文献

针对你自己的方向,找相近的论文来读,从中理解文章中回答什么问题,通过哪些技术手段来证明,有哪些结论?从这些文章中,了解研究思路,逻辑推论,学习技术方法。

1.关键词、主题词检索:

关键词、主题词一定要选好,这样,才能保证你所要的内容的全面。因为,换个主题词,可以有新的内容出现。

2. 检索某个学者:

查SCI,知道了某个在这个领域有建树的学者,找他近期发表的文章。

3. 参考综述检索:

如果有与自己课题相关或有切入点的综述,可以根据相应的参考文献找到那些原始的研究论文。

4. 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

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

三、如何阅读文献

1.注重摘要:摘要可以说是一个论文的窗口。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多数文章题目、摘要简单浏览后,直接把几个Figure 及Title 与legend 一看,一般能掌握大部分。

2.通读全文:读第一遍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争取明白每句的大意,能不查字典最好先不查字典。因为读论文的目的并不是学英语,而是获取信息,查了字典以后思维会非常混乱,往往读完全文不知所谓。可以在读的过程中将生字标记,待通读全文后再查找其意思。

3.归纳总结:较长的文章,容易遗忘。好在虽然论文的句子都长,但每段的句数并不多,可以每一段用一个词组标一个标题。

4.确立句子的架构,抓住主题:读英文原版文献有窍门的。我们每个单词都认识读完了却不知他在说什么,这是最大的问题。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看到大量的关系连词,他们承上启下引领了全文。中国人喜欢罗列事实,给出一个观点然后就是大量的事实,这也是中文文献的特点,我们从小都在读这样的文章,很适应。西方人的文献注重逻辑和推理,从头到尾是非常严格的,就像GRE 里面的阅读是一样的,进行的是大量重复、新旧观点的支持和反驳,有严格的提纲,尤其是好的杂志体现得越突出。读每一段落都要找到他的主题,往往是很容易的,大量的无用信息可以一带而过,节约你大量的宝贵时间和精力。

5.增加阅读量:由于刚刚接触这一领域,对许多问题还没有什么概念,读起来十分吃力,许多内容也读不懂。后来随着阅读量的增加,最后可以融汇贯通。所以,对新手而言,应当重视阅读文献的数量,积累多了,自然就由量变发展为质变了。

四、提高阅读的效率

1.集中时间看文献:

看文献的时间越分散,浪费时间越多。集中时间看更容易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印象。

2.做好记录和标记:

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直接用笔标记或批注。pdf 或html 格式的文献,可以用编辑器标亮或改变文字颜色。这是避免时间浪费的又一重要手段。否则等于没看。

3.阅读顺序:

根据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顺序。一般先看abstract、introduction,然后看discussion,最后看result 和method(结合图表)。

当然,人的能力千差万别,但即便是天才,也要努力。希望我的分享对你们未来阅读文献有所帮助,也希望你们能够掌握更多的文献阅读技巧。

关于如何高效地阅读文献,我分为以下几点,快来看看吧!

一、了解获取需要的学术资源来源。

对学术资源有何种类型、藏于何处了然后,更为重要的是了解如何获取需要的学术资源。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体量大、文献全的数据库,以备在查找文献时有针对性地使用。例如中国知网,是我们
在实践中应用最多的数据库,主要用来查中文文献以及
硕博士论文。

其次,正确的检索方法也为我们顺利找到自己所
需文献提供了极大便利。这里总结几种常用的检索方式
及注意事项:第一,通过关键词、主题词检索时,关键词、主题词一定要选好,这样才能保证所要检索的内
容的全面性。第二,以学者为线索进行检索时,可查
SCI,了解某个在本专业领域有建树的学者,进而找到
他近期发表的文章。第三,还可通过参考综述检索。如果有与自己正在研究的课题相关或有切入点的综述,可根据相应的参考文献找到那些原始的研究论文。

二、学会高效阅读和管理文献

学术研究的基础是大量阅读文献,了解一个领域的历史发展和最新情况,但根据笔者及周围同学的经验,文献阅读很容易陷入低效率的情况。为提高文献检索和阅读的效率,必须总结一套科学的文献阅读和管理方法。

阅读文献时一定要养成处处留心,做好整理记录的习惯,以免忘记而重复工作,进行批注、评述、做读书笔记都是很好的记录方法。此外,将文献资料按一定标准整理分类也很有益处。比如,将文献以纵向的时间轴为视点归类,可以看出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该领域的研究成果,适用于研究历史长的课题;以研究内容为视点归类,可以看出哪些问题研究得比较多,比较充分;以文献的外在形式如论文、专著等分类,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在分类整理的基础上细度或泛读文献,必然是事半功倍的。信息素养能力是具有研究精神的硕士研究生所应必备的能力,我们只有会查文献、会读文献,才算跨进了科研的大门。硕士研究生应该了解本专业的基本文献、前沿文献,掌握必要的数据库信息和正确的检索方法,总结科学的文献阅读和管理方法,在此基础上广看论文、深入学习,以提升文献检索与阅读的能力。

如何阅读文献,阅读文献时应该注意什么。?

要读的文献一大堆,中文的,英文的,当时看的时候觉得挺明白的,可是过几天就忘记了。怎么能让自己看过的文献记得牢记得住呢? 恳请各位虫友不吝赐教!必将不胜感激~~~~~
如何看文献【转】
根据课题研究方向,检索到了大量的文献后,如何阅读是一个问题,在大量看文献前,需要不断总结一些好的文献阅读方法.结合一些论坛总结的经验和自己阅读文献实践,对文献阅读方法进行整理总结.
1。文献阅读的顺序:找到相关文献后,一般先看文献的摘要,看看摘要是否跟自己的研究课题方向相关;接着看参考文献,如果参考文献中80%以上不是最近3-5年的文章,该文献的参考价值就不大了(阅读经典文献除外);然后再看引言,注意引言中是怎么阐述其研究思路的,是怎么得出要做所做研究的想法的.如果这三个方面都跟自己的研究方向相关,就可以仔细的阅读全文了.
2。泛读与精读相结合:如果一篇文献看完摘要后感觉对自己的研究思路帮助不大,仅仅能够帮助了解别人研究进展,读完摘要即存档不再继续读下去,这种文献阅读叫“略读”;除了读完摘要,还仔细看完参考文献和引言的文献阅读叫“概读”;将全文看完,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思路进行分析,这种文献阅读叫做“详读”;详读了一篇论文后发现有很多的启发和思路,并且根据自己在读这篇文献时的问题和想法,展开来查看其他的相关文献和书籍,以便弄懂相关概念和问题,这样对一篇文献进行阅读叫“精读”.在展开文献阅读时,需要将这些阅读方法结合使用,我的经验是“略读”、“概读”的文献占总阅读量的70%,“详读”的文献占总阅读量的20%,“精读”的文献占总阅读量的10%.
3。坚持记笔记和反复阅读:总结一套适合自己记笔记的方法,重要的结论,经典的句子,精巧的试验方案一定要记下来,供以后参考、引用和学习;看完的文献千万不要丢在一边不管,几个月后一定要重新温习一遍,可以根据需要,对比自己的试验结果来看,在以后看文献过程中遇到相似的文献,可以把以前阅读过的论文和笔记拿出来对照阅读. .
4。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结合看:对于“略读”、“概读”的文献可以直接看电子版,但“详读”,特别是“精读”的文献一定要找纸质文档来看,可以找期刊或论文集原本,也可以打印出来读,我大部分打印出经典的或重要的文献进行“精读”.
5。抓住主要文献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和评述:阅读完一篇文献后,特别是“精读”过的文献,不能一句一字的读完了就万事大吉了,需要对文献进行总结和评述,这样才能使阅读过的文献对自己写论文真正有帮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述:(1)该论文的主题、目的;(2)该论文的前期工作的分析;(3)该文献本身的研究方法、结果;(4)该文献本身的创新之处;(5)该文献可能进行改进的地方,对本人研究课题的启发;(6)通过该论文,提出自己可能的新思路.
推荐略读和概读的进行模式是这样的:
首先是看中文文献,利用课题组已经有的“向EndNote批量导入中国期刊网题录信息”的方法将所有的相关的要看的文献的摘要等信息导到EndNote中,如此就可以在EndNote中进行略读工作了,在略读的过程中看到要概读的文献就复制了文献的名字然后直接到中国期刊网将其下下来,存到对应的文件夹呢,并且利用EndNote的文献链接功能将下载下来的文献进行链接,这样就能实现EndNote软件的文献阅读与管理功能了。
看过大量文献后,经常性的会出现思路和想法流失的情况,比如说,突然在看A文献时,想到曾经在已经看过的B文献中有某个想法可以和在看A文献中的某个想法联合起来生成一个很有创意的想法,但是一时有具体的忘了B文献的存放路径以及在看B文献是那个想法的具体内容以及想法的提出原因。出现这种情况,是文献管理上的失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个人推荐这样一种模式。
使用到的软件是拷屏软件FSCapture和Adobe Acrobat Professional(7或8)首先在看文献的时候,对看到的内容有什么疑问或者是想法,或者是反问时有矛盾等等,可以用Adobe Acrobat Professional的注释功能,首先用高亮笔将产生疑问和想法的地方画出来,然后用旁注符号 ,将旁注符号的箭头对向高亮笔画出来的地方,在随后出现的注释笺中写下自己的想法和疑问。弄好后就用拷屏软件FSCapture进行拷屏(ctrl+PrtScrSysRq是进行自选框的拷屏,Alt+PrtScrSysRq是对屏幕中某个活动窗口的拷屏,要好这两个就足以),拷屏选定后点击鼠标键就会出现图片存储窗口,建议最好是以所精读文献的名字建立一个文件夹,将这篇文献的题目、摘要、关键词、总结用ctrl+PrtScrSysRq拷屏下来,存到文献名字对应的文件夹下,并且给图片进行比较容易识记和唤起想法的名字;而在看全文时产生的要进行注释的想法则可以用Alt+PrtScrSysRq进行拷屏,并且每个拷屏都写上对应的可以很好识别的名字(关键是体现出思路),一篇文献看好后,可以用PPT将所有的图片按顺序整合起来,以后要再次读时可以先将PPT调出来看看,我的建议是,不要怕麻烦,可以在某个磁盘的根目录下建立“精读文献”的文件夹,将用以上方法弄出来的PPT都存到这个文件夹内,每天时不时的打开看看,特别是心情不好的时候,毕竟看图片比看文字要舒服多了,而且PPT全屏后,仅仅动动鼠标就可以向下翻阅,而且可以用很舒服的姿势看,一边看一边想,很是惬意的。
之二
1.由点到面。选工作实践中的疑点,热点,由一个小枝节,检索较全的文献,一般近期的20 篇左右已经相当多了。之所以不必在意3年以前的,是因为知识更新非常快,且网上能查到的多为近几年的全文。学习别人是怎么发现解决问题的。知道目前对这个问题的共同看法,和分歧。然后,扩展开,根据兴趣和研究的目的,知道,在研究的领域:谁的文章被引用的次数多,谁的文章最多最新最有启发性。去图书馆找他的文章看全文。逐步扩展自己的视野,构建个人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看法。
2.由杂到精。有了一定...
......等等......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阅读文献是必须的。因为我们的任何idea都与此相关。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曾经说过: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上。所以要想有所建树,必须阅读大量的相关领域的文献,而不是闭门造车。只有学习他人,然后经过自己的总结和思考,假以时日我们才会构思出伟大的设想,从而获得科研的成功。虽然不同领域的文献内容不同,但框架是相似的,所以掌握阅读文献的技能,本人觉得非常有必要:
1.浏览文章的Title
题目是最醒目的,也是作者费尽心思构思出来的,目的就是要吸引大家的目光。所以我们可以从文章的题目来猜测作者的研究领域及内容。
2. 阅读文章Introduction
摘要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摘要包含了作者的主要结果以及创新内容。所以通过摘要我们便知道了作者的研究内容、思路及获得的结果。通过阅读摘要来指导下面是否精读该文章。如果该文章很有吸引力。则
3. 浏览文章的Results
在阅读了摘要后,浏览文章的结果。有些同学总是把目光集中在Introduction部分。Introduction部分是作者写该文章的引子,通过介绍背景,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出作者该文章要解决的问题,或验证的设想。所以熟悉该领域的同学不要将时间浪费在此部分。通过浏览结果,尽快获得信息。思考该文章结果是否对我们的研究有借鉴。
4. 阅读Discussion部分
5.精读文章
在进行上面4步后,便知道该文章是否需要精读了。如需要,则将该文章吃透。
6. 总结该文章的结果,及思路。
通过总结,获得启示,设计自己的实验
7.摘录文章好的句子
当你读的文章的作者是以英语为母语时,除了了解吸收上面提到的研究内容、方法及研究思路外。要学习美妙的句子。将来当你写文章时,便会派上用场。
对于大部分书籍,重要的内容只占全书的20%左右,所以学会高效阅读很重要。阅读中,最好能练成一边阅读一边在脑海中简单构架思维导图的习惯和能力,这样可以大大的提升阅读效率。现在,我已经养成了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阅读的习惯,这样可以使我在阅读中善于发现重点、新问题、新观点和新材料,这样既有助于提升阅读速度,同时也能提升阅读理解和记忆效率。当然了,这需要自己在平时的阅读中有意识的培养。

如果阅读效率低的话,可以学习一下快速阅读法。快速阅读是一种眼脑直映式的高效阅读学习方法,掌握之后,在阅读文章、材料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提取重点,促进整理、归纳和分析,提高理解和记忆效率;同时很快的阅读速度,还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游刃有余的做其它事情。掌握不是一句两句话就可以做到的,想学习的可以自己去了解,或者参考《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软件》,主要就是训练快速阅读的,里面也有“思维导图”的训练,如果你的阅读效率低,可以好好的去练习提高一下。

读书的过程中以及读完一本书后,要学会做读书笔记。读书过程中:①遇到重要的、有趣的、有疑问的等的内容就记录下来,以备份查阅。②做好读书批注。也就是记录阅读过程中的阅读感受或感悟,比如你对某一句话、某一观点的理解、联想、灵感等方面,都要及时的记录下来。读完之后:①以知识框架或思维导图的形式来来整理书籍,主要是书本的重要内容提炼,也包括自己在读的过程中的一些理解和感悟。知识框架,特备是思维导图形式的笔记,有一个好处就是方便添加新内容,当我在后期的学习或阅读中有相关的新知识点、新体会,都可以加进去,促进知识的衔接,方便掌握和运用。②针对一部分书,比如看了之后很有感触的那种,我也会写一写读书感悟。

阅读文献主要分为3个阶段:

一、判断论文是否值得读

1、读标题和关键词推测这篇论文的大致主题和内容,以此判断自己是否感兴趣或者是否需要 

2、读摘要。

摘要会说明论文的基本内容、方法特色、主要贡献,是整篇论文内容的浓缩,非常重要。  

3、看结论。

跳过前言、实验的方法等部分,直接看作者得出的结论,如果结论和你不是很相关,同样地舍弃这篇论文。 

二、读论文  

1、读图表和数据。

在查看实验细节之前,先花点时间看下图表和数据。  

2、读引言。

引言的功能是介绍研究的背景,以及在这个背景下这篇论文想解决的问题和它的重要性。  

3、读结果和讨论。

结果和讨论是论文的核心,值得花费大部分时间来阅读。  

4、读实验。

这是论文中最晦涩难读的部分,所以要放在最后。当这部分需要仔细阅读,了解作者究竟做了哪些工作,怎么做的,阅读速度肯定要慢下来,花更多时间。  

三、做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读完论文后还需要认真做笔记。一份好的笔记,可以帮你把一篇论文的重要内容全部“偷走”。这样下次只需要看自己的阅读总结即可,不需要再对论文进行重新阅读。

先看摘要,如果觉得和自己的课题相关再读全文,对于文中关键有用的部分可以打上亮色做上标记,然后再给这篇文献重命名一下方便日后查找,最后可以给有用的这部分文献再分类整理一下

西安市骡马市的历史资料在哪能查到

每个省市都有一个地方志馆,楼主如果想看非常非常详细地,只有到之种地方志馆看了。陕西不是近年开设了一个嘛,你完全可以到那里去看。位置好像是在西安。而且我看了,好像市面上也有《陕西地方志》这本书,你可以买本看看。

1,骡马市源于唐而得名于明 此街原为唐长安城少府监所在地,唐末以后渐为居民坊巷。唐代的时候,这个地区叫“耳窝坊”。 盛唐的长安城,置 110 个民坊,其中官府专门设“东市”和“西市”两坊,进行商业交易。唐末国运衰落,都城东迁洛阳,长安城内的皇城筑为新城,皇城少府监处渐成为居民坊巷,元朝时称为太平坊。 [ 注 4] 明朝时因东门大街贯通和钟楼东移,使原来聚集在西大街的商业中心逐渐东移到以钟楼为中心的商业圈。所以靠近钟楼又接口于东门大街的骡马市街市也逐渐形成。 1369 年,明朝大将徐达攻克元奉元城,随即改名为“西安府”。这也是古都西安发展史上首次出现“西安”这一名称。明朝为加强戍边,将西安府作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军事重镇, 因此对城池进行扩建,东城墙和北城墙各向外延伸出三分之一,即形成今日西安城墙的规模。城内将原五代、北宋、金、元相沿袭的唐景风门街,随东城墙外移而向东延伸至新东门长乐门,改称为东门大街。特别明万历十年 (1582 年 ) 又将钟楼由西大街广济街口向东迁移到今址,从而形成了以钟楼为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辐射四座城门的城市格局。 骡马市街市的形成应是在明万历末期。明《西安府城图》有记载,明代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的时候,到处是牲畜交易市场,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文献,据此推算,骡马市这条古老街道的名称,到现在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了。 明朝人张瀚在《松窗梦语》卷四《商贾记》中曾有十分生动的描述:“河以西为古雍地,今为陕西,山河四塞,昔称天府。西安为会城,地多驴马牛羊,旃裘筋骨,自昔多贾,西入陇蜀,东走齐鲁,往来交易,莫不得其所欲……至今西北贾多秦人”。在明朝,由于实行“以茶易马”的戍边制夷政策,陕西边防地区犹如今天广东的深圳经济特区之初,能享受一些特殊优惠政策。如明洪武五年(1372年)以陕西茶易西番马,“用汉中茶三百万斤,可得马三万匹”。所以陕西商人以陕西为中心,奔走于西北、西南,输茶于陇青,贩盐于淮川,运布于苏湖,销烟于江浙,号称“陕西商帮。”[注6]尤其骡马交易,据《明臣奏议》卷十《马步升:巡抚事宜疏》记载,明弘治年间,有陕西、河南客商,贩卖骡马,每年约有数万匹,俱从潼关经过,然后到河南、山东一带销售。 2,清代至今 据清康熙元年 (1662 年 ) 西安府《咸宁县志》记载:“城内有粮食市,今在四门牌楼;……骡马市,跌水河东; [ 注 5] 羊市,县治东;……木头市、方板市,开元寺东;瓷器市、鞭子市、竹笆市,具在鼓楼前;……”之后清乾隆三十九年 (1774 年 ) 的《咸宁县志 县治东路图》,更是标出了“骡马市”街名。 到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中浣舆图馆测绘的《清西安府图》中,骡马市已赫然为“骡马市大街”。其时之骡马市大街,南北走向,北接口东门大街,南抵东木头市街,长360多米,宽达30多米,街道两旁栽有拴牲口的木桩,还有骡马店,为远路客商栓养牲13 1900年(即所谓庚子年,就是光绪26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尸体纵横首都街衢,圆明园的火光直冲霄汉。这时慈禧这个暴君仓猝挟持光绪皇帝经热河绕道山西,于1900年10月19日西逃到西安。住入北院门巡抚衙门内(今西安市政府)。当时正是旱、蝗大灾的年代,陕西饥民超过300万。赤地千里,饿殍遍野。这位“慈悲为怀’’的“老佛爷”装出假惺惺“爱民如子”的样子,下令在“尉迟宫’’设粥局,放舍饭,每人每日仅一瓢小米稀饭。偌大的西安城,仅此一处,因而人山人海,人声鼎沸,将狭窄的小巷子,挤得水泄不通,饥民常为一瓢稀粥,在争先恐后,吵闹声中,花去整整一天时间。就这样,黑心的主管官吏,除直接克扣粮食外,且为了节省燃料以中饱私囊,竟将石灭掺入锅中,表面看见锅中冒泡,实际锅并未开;如此害得许多饥肠辘辘的饥民,喝粥后上吐下泻,胃肠溃疡,导致穿孔,好多人在疼痛难忍及脱水状态中,眼看着一个个一命呜呼! 现在商业步行街的东北侧原南柳巷小学(已拆除重建纳入整体建筑中)清朝末年人们称其为尉迟宫,是唐朝开国元勋尉迟敬德的府第。当时陕西大年荒,慈禧太后曾在这里放过舍饭。 1966年改名工农街,1972年恢复原名。五十年代后,在新的形势下,一些商铺为了生存和发展,他们一下子瞄准了旅店这个行业,仅在1952年和1953年之间,如雨后春笋般的先后办起了二十四家旅店,其中除了光明,中和公、惠民,新时代等四家较好的旅社外,其余如益民、同鑫、德盛、兴记、五一等二十家都是小店。但是这些设备简陋的小客店收费却非常低廉,通铺一人每晚仅收两角钱,二人房间八毛和一元不等,非常适合劳动人民住宿。特别是每年“五一节”和“国庆节”前后,四面八方的市民们云集西安观礼。因此各个旅店家家爆满,晚上“走廊”和“过道”都住满了人,每天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呈现出节日一片欢乐气象,热闹非凡。 一九五六年公私合营以后,西安市福利公司(即今市服务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对骡马市旅店业做了全面统筹安排,首先在“新时代旅社”和“仁义客店”的基础上翻建了“东亚饭店大楼”,将 “兴记”和“宝德福客店”,合并为“农民旅社”。(即今华澳酒家)“五一”和“于家客店”,合并为“劳动旅社”。(2001年拆迁)后市文化局也在“同兴”和“德益店”的地址上,修建了一座小剧场(即今西安文化艺术服务中心大楼),由于规模不大,只适合一些一般小型剧团在这里演出,剩余十余家客店全部撤消。 进入八十年代,改革的号角吹响了,各方的个体户,都涌向骡马市前来淘金,整齐有序的活动营业房,排满了街道两侧,同时,这里居民也把自己住的临街房改造后租给个体户经营。这个市场经营的服装高、中、低档都有,花色品种样样齐全,生意红火,市场活跃。 到了九十年代,又在骡马市的北口,竖立起了一座“骡马市服装一条街”的高大牌楼 07年夏季,骡马市正式被改建开放为西安地区第一条商业步行街,营业面积达7万余平米。内有真雪滑冰场,5星级电影院等娱乐场所,成为是西安地区重要的商业购物中心之一。 三,骡马市的三意社和茶馆 骡马市牲畜交易市场在三意社(即今西安市青年秦腔艺术团)南侧,成立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至今已有七十一年的历史了。占地约五百平方米,城乡各地的市民们,每天在这里进行骡马交易,后来这个交易市场不断交易骡马,场地显得狭小,于是在三十年代后期迁到西关稍门去了。 在交易市场的东旁边,有一个名气不小的 “毛家茶馆”,门口放着几张茶桌,供顾客喝茶,到这买卖骡马的市民们,不少的人都是这个茶馆的坐上客,他们一边喝着茶,一边袖口内捏着码子,(用手指头表达骡马的价钱)讨价还价直到生意成交。此外毛家茶馆门前还有一个象棋场,天天有人到这里下棋,刘道平先生(解放前后都是棋坛名流)曾在《说古道今》选文中说:毛家茶馆是老店主毛友邻在1870年前后,(清同治年间)开设的,而且还制了一盘枣木棋子,摆在门前招览茶客,因此全市象棋名手,常常云集毛家茶馆砌搓棋艺。到了第二代店主毛振海更是爱棋如命,因之,三十年代的象棋四大金刚赵栓柱、王新民、秘洞和尚、尹和亭及刘道平、王羽平、谢惠成等名手,经常光顾毛家茶馆,在这里进行象棋比赛,交流棋艺,以棋会友。 四,骡马市一带的小巷 骡马市全街由五条巷子组成,能知道这五条巷子的人,恐怕也不会太多,这五条巷子从北向南依次是“水车巷,肋子巷,(解放后改为西柳巷)马王庙巷,戴家巷,惠家巷”,除了肋子巷的交通能四通八达以外,其它都是死巷子。先说一下“惠家巷”,巷长不过五十米,巷内仅住了王姓一大户人家,五弟兄分居前后院。三十年代中叶的时候,集义社(尚友社前身)从三意社分化出来以后,戏园子的大门就设在这个巷子内,这样骡马市就有了两个秦腔戏园子,但是不到一年的时间,集义社又将大门迁到东木头市去了。(即今尚友社的大门) 再说戴家巷,此巷长约七十米,共有十个院落,九号住着复兴泰银号副经理吕秀山,此君平易近人,常在巷口对面赵家茶馆品茗,也能和下层市民说上三言两语。三号住着于福田老先生,他在巷口摆了一个纸烟摊,生活也能过得去。老先生有一个“绝技”,能治外科许多疑难病症,如:连疮腿、疱疹、乳腺痈肿以及无名肿毒等症,真是“手到病除”,看病从不计较价钱 ,医德甚好。特别是骡马市的人看病,更是分文不取。他不是专科大夫,可是经他的手不知治好了多少人的病。可惜老先生去世太早“秘方”没有流传下来。 解放后尚友社的学员班住在巷子的五号,“尚子辈”以下不少的演员都在这里经过培训。“三意社”社长苏育民(1956年陕西省会演一等奖)也在此巷子内住过一段时间。后来名演员李爱云(1956年陕西省会演一等奖,国家一级演员)和他的丈夫奏腔二团名作曲家魏钧也在这个巷子内住过。 在戴家巷口,有一赵家轿车铺,(街北口还有于家和王家轿车铺,五十年代初这三家都转行旅店业)这种轿车的样子,和电视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和坤坐的那种车一样,只是骡马市的轿车比和坤坐的那辆车要阔气的多。比如,结婚用车就很讲究,车外必须用一套鲜艳料子的车围(车套),车内铺放质地好的坐垫,内眷坐车还要挂个窗帘,此外,车轮也要洗的干干净净。三、四十年代,西安的交通工具,除了洋车,惟有轿车就是上等的交通工具了。 在轿车铺的北面有一个“正德元”洋车租赁行,有八、九辆“洋车”(人力车),专供下苦的穷人们租赁,他们每天早上从行里把车拉走,(拉车前必须找妥保人)到晚上回来交车,并且要交清当日的租车费,不能赊欠。 紧邻“正德元”的北侧是“马王庙巷”,因供奉“马王神”故此得名。巷长约七十米,仅容一辆架子车出入,巷内住了不足十户人家,“马王庙”就在巷子的中间,每年农历六月十七至十九日,西五台菩萨圣会的时候,“马王庙”也向市民开放三天,以供善男信女朝拜。此外,骡马市还有一个群众组织起来的“铜器社”。(由锣鼓铙镲云锣等组成的一种打击乐器)在庙会期间,全市近百座寺庙都要朝拜,进入庙后开始奏乐,(铜器音乐共三个节章),然后由一人开赞诗,(有一定的板眼腔调)什么神开什么赞,如关圣帝君赞是“汉封候宋封王清封大帝,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观音菩萨赞是“南海紫竹普陀山,玉瓶杨柳救苦难,大慈大悲莲台坐,佛光普照万民安”。唱的词有“佛爷高调”,“关老爷桃杏花”,药王词“长安城”,还有“乱八仙”,“终南山”,“天发芽”,“五云登空”,“彩花浪子”,等数十首曲词。就这样要跑遍全市所有的庙。 ------------------------------------------------------- 成都骡马市一带: 包括正府街、西玉龙街、玉带桥街、青龙街、羊市街等街道,一直都是老成都的繁华之地。那些古色古香的书店、中西合璧的建筑、极富特色的美食,颇有老成都特色。 妙趣横生骡马市 幼年的我,曾对一件事颇感奇怪,为什么正府街被拦腰分为两段,而让人民中路二段从中间穿过?后来,我遇到了一位居住在正府街的老人,询问他关于骡马市的旧闻。说起往事,这位老人很兴奋,他仔细地回忆很久很久以前的骡马市旧貌:骡马市原是街名,而非片区名。它呈拐棍形,到现在青龙街口就拐弯了,不像现在是拉伸的直通北门万福桥。街的北面有一大川饭店,为旧时成都最大最高档饭店之一。1936年8月12日,这里发生过打死两个日本人的“大川饭店事件”,轰动一时。此外,口子上还有一个小制烟厂,是成都最早的香烟工厂(成都卷烟厂的前身),生产出的“太和牌”香烟在当时十分畅销。 但为什么“正府街”被分为两段呢?他接着说道,1954年,因火车北站成渝铁路通车,为连接火车北站和市中区,遂将尧光寺一部分拆了,并把原“府刑厅”也拆除一部分,将它打通至万福桥。 老人还提到,骡马市一带,曾有个著名的尧光寺,里面有明代铜铁铸的佛像,寺宇宏伟。其实,这一片著名的庙宇还不少。上世纪80年代时,我常到八宝街红光商场购买日常生活用品,见商场后面有一个类似庙宇大殿的古式建筑,上设有烟酒门市和茶铺。我也常到这里的茶铺喝茶。一位老茶客告诉我,这红光商场以前是清代“真武宫”,因藏有部珍贵佛经,为慎重起见,指定僧徒守护,庙门前的“守经街”因此而得名。除尧光寺和真武宫外,骡马市片区寺庙众多。如青龙街的炎帝宫、铁箍井街的龙王庙等。 小时候,我还曾在正府街上看见过一堵巨大的照壁,父亲告诉我,这是蜀汉诸葛亮丞相府遗留下来的。因是石壁,历经战乱及火灾均得以保存。父亲还指着照壁旁一石碑说,上面刻的字是“此蜀汉丞相诸葛照壁也”。正府街有一条死巷,叫“照壁巷”,这能证明照壁确实存在。 有照壁的地方,应是皇宫或府衙。骡马市片区也曾一度风光,是成都官府衙门最集中的地区之一。署前街因处在清代“成都县署”(现红光小学是它的后半部分)前面而得名。西府街因位于正府街“成都府”的西边而命名,此街后又分为南街、北街。民国时的“成都市教育局”也设在青龙街成都县中(现十三中)旁边,后来改为小学,再后来又成了银行。 而更有趣的一条街道,是江汉路。这附近的街道多是外省地名,什么昆明路、洛阳路、白下路等,让我一直想不通。据说,江汉路在清代叫“苦竹林街”,附近多是蔬菜地,许多普通百姓靠种菜为生,这和外省扯得上什么关系?后来,我才从一个老抗战军人处得知:抗战时,当时的中央军校有许多分校设在附近。昆明分校所在地就取名昆明路,洛阳分校所在地即为洛阳路,南京分校设置地就命名为白下路(因南京古称“白下”),江汉路是武汉分校所在,因武汉地处江汉平原,故把“苦竹林街”改为“江汉路”。抗战时,这些学校还培养了不少抗日将士。 书香弥漫玉带桥 那时的西玉龙街、玉带桥街一带,也是我常去的地方,那里书店书摊多得不计其数,大大小小近200家。我还记得一些书店的名称,如存古山房、清古书屋、大大书店、清雅斋、三益堂等。大多卖些古旧书籍,还有旧连环画。我呆在那些书店里饱览了《一枝梅》、《蜀山剑侠》、《西游记》、《薛仁贵》等,常常站着翻看整整一上午,直到脚酸腿麻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西玉龙街的古旧书市场是全市三大古旧书市场之一,另两处是学道街、祠堂街古旧书市场。到了上世纪60年代初,西玉龙古旧书市场更趋繁荣,连相邻的锣锅巷、白丝街、鸡市巷、同福巷、大红土地庙街、大福建营巷都出现了许多设在住家户院门前的书摊。品类之繁多,令人目不暇接。我在那儿淘到不少线装书,如《东坡乐府》、《欧阳文忠公文集》、《小山词》、《诗韵合璧》等,如获至宝,赶忙买下来,一直珍藏至今。西玉龙街的“成都市西城区古旧书店”一直维持到1966年夏才关门。 1967年,我在十三中任语文教师。十三中位于青龙街27号,历史颇为悠久,而我最怀念的便是校内中西合璧的建筑。那些房子组成五个大小不同的院子,既独立存在又相互依托。最妙的是学校图书馆,设在一传统歇山式院门内,古色古香,院内栽满各种花草,中间有一个大四合院,采光充足,很适宜学子们读书学习。各建筑之间皆有回廊连接,即便是刮风下雨的日子,我也能安然从居住的二层小洋楼赶到教室上课,衣服一点不被雨打湿。大太阳时,回廊上两边的树木绿阴如盖,感觉不到暑热。 1984年,原校办翻砂厂被拆除,工人们挖到一个巨大的石碑,上书“墨池图书馆”,乃是国民革命军将领孙震(字德操,也是树德中学的创始人)题写的。何谓墨池?传说这十三中曾是西汉文学家扬雄著书立说的地方,为成都一著名古迹,也是成都继石室书院建立的第二家书院――墨池书院,算起来已有二千年历史了。据一些老教师介绍,先前的洗墨池旧迹亭台楼阁依然,池塘上还有小桥,塘可泛舟、也可垂钓,岸边银杏参天,桃李芬芳。 看来,这一片之所以书香弥漫,原来是有渊源的。 骡马市名人 骡马市一带,除了有洗墨池这一园林式建筑外,还有位于小福建营巷的私家花园“蘧园”,(俗称“龚家花园”)、八宝街的“孙家花园”、骡马市街的孙元良公馆等,这个孙元良,就是名演员秦汉的父亲。而老成都著名的装裱店“诗婢家”曾经迁到过羊市街,店主郑伯英装裱技术精湛。徐悲鸿、张大千、黄君璧、董寿平等大师的作品均在此装裱,于是该店铺声誉日隆,店主也收藏有大量珍贵的名人字画。 我在十三中教书时,要经常走访学生家长。所以这一带的大街小巷深庭广院几乎被我走遍。一次我到千祥街一院子走访。一个住户告诉我,这个院子以前是一个女电影演员的家,她叫黄侯。这使我大吃一惊,该小院居然隐藏着中国电影业、成都电影制片业的一段历史。 1932年9月,成都最早的一家电影制片公司――大同影片公司,在这里摄制完成了成都电影史上第一部影片:《峨眉山下》。主演是黄氏三姐妹:黄侯、黄今、黄美。无独有偶,成都第二家电影制片公司也诞生在千祥街附近的灯笼街,1938年秋,从外省迁往成都灯笼街的“西北影业公司”成立,后来摄制出了《千秋万岁》、《无限生涯》等影片。 成都1949年以前总共只有这两家电影制片公司,居然都诞生在骡马市片区内。后来位于互助友爱巷的十三中“华协电影院”能迅速蹿红,或许是沾了紧临的千祥街、灯笼街的光。 青龙巷也是一个卧虎藏龙之地。我校地理教师朱××的儿子朱成,是著名雕塑家,住在十三中宿舍青龙巷8号院子内。我认识他时,他还是西昌知青,因同龄的缘故,颇有交往,他从小就有美术细胞,读十三中时,是班上壁报的美术编辑,而且喜欢耍泥巴,雕塑一些人物等。后来,他的作品《千钧一发》得了个金奖。《千钧一发》这个雕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朱成也因此而一举成名。 美食佳肴云集 我常光顾骡马市的“茶乐园餐厅”,这是一家中外驰名的川菜馆。1966年以前,它叫“晋乐园”,后改为“红旗餐厅”,最后更名“茶乐园餐厅”。餐厅是园林式的,饭厅如回廊,环绕一个大天井。 我们十三中语文组经常在那儿聚餐搞活动。中午,生意兴隆得很,每个座位后面都候着下一批食客。那时,我最爱点的菜是“焦皮肘子”。皮子焦黄酥脆,里面白嫩细糯,肥瘦兼有,下面垫着白菜。吃了一回想二回。 “陈麻婆豆腐餐厅”离我们也不远,紧邻骡马市的西玉龙街上。每次去就餐,必点一份“麻婆豆腐”。只见红油中豆腐细嫩酥浑,少许翠绿的蒜苗,炸得酥脆的牛肉臊子,香味扑鼻,令人食欲大开。 铁箍井街的得名是由于街上有一水井,井口用铁箍箍着,以免水桶碰坏。街西有一米花糖店,制作的米花糖酥脆化渣,新中国成立前,老成都的不少达官贵人也来此大批订购。羊市街更有一家成都名小吃培训中心及名小吃店,汇集了成都数十种小吃,到该店可品尝到成都任何一款小吃。我曾多次带客人到该店一品佳肴,客人皆赞叹:成都美食甲天下,骡马美食甲成都。 青龙街东口“古包子”的大包子使人垂涎;“香积厨”的什锦煨面、圆盅仔鸡远近闻名;“张凉粉店”生意兴隆;“痣胡子龙眼小包”最早是在青龙街打响的,而且那痣胡子的“千层饼”更是一绝。我有时早上就买千层饼充饥,那要排很长的班才能买到。此外,骡马市片区八宝街的“刘鸡肉”西大街的“谭豆花”、铁箍井街的“米花糖”也享有盛名。 我记忆中的骡马市一带,就是这样多姿多彩,早在我年幼之时,这一片就是老成都的中心地带。时至今日,它繁华依旧,但它的昔日之貌早已不复存在了。
图书馆

历史文献有哪些实用的阅读方法

①提倡熟读精思。熟读,要求读书要准确无误,并能成诵。要逐字训释,逐句消化,逐段反复,做到前后相互照应,脉络相互贯穿。精思,要求有思考,有比较。其分为两个阶段:先熟读以弄清字意,后精思以领会内容。熟读为精思创造条件,是精思的基础,精思则是熟读的归宿。历史文献浩如烟海,不可能全部做到熟读精思,但是,一些重要的篇章、段落要读熟,一些专业的基本理论、规律,常用的知识要记牢。当然,熟读牢记不是最终的目的,否则只能是死记硬背。阅读历史文献要“进得去”,还要“出得来”,要求读者能够敢疑善疑,明了古人所处的环境与所怀的抱负,既不一味盲从古人,又不一味抹杀古人。在熟读的基础上精思,才能辨别是非,有继承,更有创新。比如就一篇论文、一种学说来说,先要分析作者的论点以及论证的方法和论据,然后,再与其他观点资料相互比较:第三步,再就可疑部分进行分析。经过这样的思考,才能理解得透彻,从中发现尚未解决的问题,并根据问题继续查找资料,做更进一步的深人研究。
②循序渐进,多读多得。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由易到难、由浅人深的发展过程。书本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需要日积月累,细水长流,否则欲速不达,事倍功半。读书讲究循序渐进,需要克服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思想,而应提倡“宁详毋略,宁下毋高,宁拙毋巧,宁近毋远”的求实精神。因此,读书不必强求速度,开头慢点,以后就快了:“始初一书费十分工夫,后一书费八九分,后则费六七分,又后则费四五分矣。”阅读一本古书常常不是一次完成的,书中的知识也往往不可能一次掌握,这就需要反复长期地阅读以求融会贯通。好文章每多读一回,必将多一分了解,多一层领会。
③正确处理博与专的关系,选择精读法与略读法。读书贵专攻,但也要适当注意博览。专攻注重读书的效果,博览则强调阅读视野的开阔。读书以博为贵还是以专为贵,历来有不同意见。总的来说,古人更强调博览,今人更注重专攻。正确处理博与专的关系,需要灵活恰当地选择精读法与略读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是无限的,在有限的生命时空内无法摄取无限的知识,因此,应该慎重挑选一些公认的名著或经典著作作为精读书目。精读要求通读全文,纤屑不遗,咬文嚼字,仔细琢磨,既理解内涵,又揣摸写法,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充分吸收古书的营养。精读的步骤:一是初读,逐字逐句,逐节逐章通读全书,求其读懂;二是复读,明了全书的大意;三是细读,达到记忆全文、体会内容、研究问题的目的。长时间只读某一专业领域的书,就会使思想受到限制,为了提高能力,需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博览群书,则需掌握正确的略读方法。略读的特点是提纲絮领。略读的步骤:一是泛读,浏览版本、序目,略知全书梗概和编纂意图,确定重点;二是选读,按照阅读目标区提取要点,参考书籍,研究问题,随时做笔记;三是串读,连贯起来思索,把相关的内容摘录整理成读书报告。
④注意问读法与参读法的联合运用。问读法和参读法是与精读法和略读法联合运用的读书方法。善于读书的人一边读书,一 边 自然会提出一些问题作为阅读的目标,辨识的头绪。问读贯穿精读和略读的全过程,可以达到激励思考,促进研究的功用。参读法是精读法和略读法彼此结合的中间环节。把几种书比较对照者读,方能进一步领会优劣得失。古人读史,常常这样做。如清朱鹤龄读《史记》中“纪三代事”部分,以《尚书》、《左传》、《国语》、《竹书纪年》等书相互对照。参读法的好处在于能够积累较多的资料,而且便于比较。
⑤强调读以致用的阅读态度。读文章不能粗率地读下去,以读完为目标,读过了也就完事了,对学术研究和实践不产生任何影响。在读书求知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吸取精华,并与自己的见解比较融合,加以创造,以推陈出新。比如北魏时期贾思勰读到荀子《劝学篇》“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一句时想到,既然纤细茎弱的蓬生长在粗壮的麻田中,就可以长得很直。那么,如果将比较细弱的槐树种在麻田里,是否会产生同样的结果呢?于是,他就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将槐树苗种植在麻田之中,槐树苗由于周围的阳光被麻遮住,因此拼命向上生长。三年过后,果然长得又高又直。由此可见,强调读以致用的阅读态度才能激发积极性、主动性,勤于思索,使读有所得。
⑥勤于动手。古人读书。强调“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为重要,心思用到,效果就好。后人在“三到”的基础上又加上“手到”,即勤于动手。从历史上看,很多学者都勤于撰写读书笔记,随读随记是他们读书治学的良好方法。著名的读书笔记如宋洪迈的《容斋随笔)、清李慈铭的《越缦堂读书记》等。二般来说,阅读古籍时需要进行的工作主要包括标点分段、查阅字典和资料、做读书笔记等。古书多无标点,因此标点分段是读懂古书的第一步;遇到困难,查阅字典和相关资料,借助工具书加以解决;撰写读书笔记是阅读的第三步,这也是记述阅读成果,积累阅读经验的过程。读书笔记的内容大致包括:抄录备忘、提纲节要、记录心得、探讨研究等。总之,勤于动手有助于开阔眼界、增强记忆,充分调动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有效地提高阅读效果。
总之,科学的阅读方法, 是在历史文献的阅读实践中产生的。 上述方法仅归纳和总结了前人的读书经验和读书方法。随着人类社会进人信息时代,历史文献的载体发生了质的飞跃,电子文献的出现以及网络阅读方式的普及必将对阅读的方式和方法产生重要的影响。对历史文献阅读方法的研究,也将随之不断更新和发展。
快速阅读法,快速阅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学习方法。掌握快速阅读之后,在阅读文章、材料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提取段落、文章的脉络和重点,促进整理归纳分析,提高阅读理解效率;同时很快的阅读速度,还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游刃有余的做其它事情。具体练习见《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安装软件即可进行试用训练。用软件练习,每天一个多小时,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提高阅读速度5倍左右,记忆力、理解力等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最终提高阅读、学习效率,取得好成绩。

在阅读过程中,要学会并养成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阅读的习惯,使我们在阅读时善于发现重点、新问题、新观点和新材料。在读书的过程中或读完一本书的时候,要学着做点读书笔记,记录一下书本的脉络主旨、主要人物、事迹、以及阅读感悟等,一些优美词句也可以摘抄一下。比如,段落:掌握段意最方便的办法是抓“主句”,也就是抓住说明全段主要意思的句子。其次,抓住文章的脉络主旨:有的文章,标题就说明了中心思想,有的在文章开头和结尾点明中心思想,有的则通过主要事件来表达中心思想,只要根据主要事件,就能很快确定中心思想。其三,对于文章、书籍中的主要人物、事迹、观点、中心思想等一些重点,要有意识的进行记忆,形成自己的思维导图,促成更好的理解。

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家乡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了解家乡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1、查看往年的报纸新闻和档案。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查看之前新闻报纸对家乡当地发展过程的报道,从中找出问题

2、访谈家乡当地的居民。

对当地各个年龄段的居民进行访谈,询问家乡发展的变化,以及当地居民在发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给他们生活带来的不便之处。

3、访谈当地的干部。

对家乡当地的基层干部进行访谈,让他们从管理者的角度谈谈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4、问卷调查。

结合对家乡当地居民以及当地干部的访谈结果,设计一些问卷量表,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对家乡当地的更多人群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可以收集数据的数量更多,结果更加具有总体性。

扩展资料:

在通过以上方式对家乡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调查之后,还可以调查一下这些问题是否已经被解决,如果没有被解决,可以试图查阅文献给出一些解决建议。

对于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对其进行总体性分析,和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以此来进一步分析问题。调查过程中拍摄家乡现在的图片以及往年图片,作为对比。

发现家乡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后,可以试图与国家的宏观政策相对应,还可以横向对比其他地区,这样可以对问题有更全面的了解。

我们可以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向家乡的亲人了解情况等方式来了解家乡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答:我们可以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向家乡亲人了解情况等方式来了解家乡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要想了解到产生问题的行为,我们首先要从发生这种行为的原因开始进行思考,通过一些从根源追究问题的方式,我们就能了解到为何会产生这种问题,这也是最简单的方法,从根源去寻找!
本文标题: 我们现在能不能查阅到很久以前的重要历史文献以及数据 如果可以 应该通过什么方式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1819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仙人球好养活吗基层官吏流氓化的原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