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证据支持古代长江流域与印度河谷文明之间的文化联系

发布时间: 2023-05-18 01:01:0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8

古代两河流域为什么那么早就能诞生文明,和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有何联系?美索不达米文明又称两河文明。是指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河流...

有什么证据支持古代长江流域与印度河谷文明之间的文化联系

古代两河流域为什么那么早就能诞生文明,和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有何联系?

美索不达米文明又称两河文明。是指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河流域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现今伊拉克境内)所发展出来的文明,是西亚最早形成的文明。主要由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亚述、等众多文明组成。亚洲其他两大文明指黄河长江中下游流域和印度河流域文明。

历史学家把从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3000之间的苏美尔文明称作“早期高度文明”,这一时期的文化有乌鲁克文化与杰姆代特奈斯尔文化,一方面,这一时期各苏美尔城邦都已经存在,苏美尔人的文字也已经存在,但是这段时期的历史仍然很不清楚,原因可能有多个方面的,比如考古发现的不充分,或者文明刚刚起步之时,本身尚未进行系统的历史记载等。发现的这一时期的楔形文字的文献主要是经济或者行政方面的文书,尚无法勾勒出当时完整的历史来。

古代文明的出现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农耕文明的出现。这一时期人们已经学会了农耕和畜牧养殖。依赖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靠近两河流域,且处于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相对便利,土壤肥沃。二是文字的出现,文明得以传承。这一时期,苏美尔人的文字已经存在了,虽然后续考古学家发掘不充分,但是毕竟存在。三是城邦的构建。农业生产需要稳定的社会秩序,法律法规需要人民遵守,而城市建设需要稳定的区域环境,城邦的出现适应的这一形式。

就像我国最早出现的文明在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这里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条件,便于农业生产,城市的构建。所以,黄河又被称为母亲河。两河同样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母亲河。

印度河谷文明的基础是什么?

印度河谷文明(约公元前3200—1600年)面积近50万平方公里,从阿拉伯海岸起,北经印度河水系直抵阿富汗北部的阿穆达利亚(乌浒河)。尽管该文明的基础是农业,但其本质是城市文明,它是一个功利主义的、讲究享受的都市社会,与外界有大规模贸易。与美索不达米亚的交往在公元前2300—2000年间特别活跃。在已发掘的约70个中心城市中,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是两个主要遗址,前者距海岸约300英里,后者座落于由河上溯至400英里的旁遮普。据估计两个城市各有35,000以上的人口,并且在住房式样上鲜明地反映了各阶级不同的财富拥有量和不同的社会地位。两城市都是城堡式的,有坚固的砖结构,展示了与雄心和智慧相应的设计能力。甚至有些三层的坚固的房屋,配有带下水道的浴室,排污管铺设在主要街道下面。摩亨佐——达罗建有900平方英尺的公共浴池,周围用不透水的砖砌成并配有美丽的装饰。哈拉帕的一个巨大的粮仓由一个升起的平台作基础,以防止所存储的各种谷物被洪水淹没。驯养的动物有有隆肉的牛(瘤牛)和没有隆肉的牛、水牛、山羊、猪、驴和家禽。只有少部分印度河谷文明的文物被重新找回,大部分都不可复得,因为水平面已上升数百年了。但所获证据足够说明,这一文明在其顶峰时期,是高度发达,可与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媲美。

印度河谷文明时期正是印度的青铜时代。赏心悦目的带有金银饰物的铜和青铜器皿已被发现。手工技术是专门化的,其水平极高。虽然印度河谷居民没留下威仪堂堂的纪念碑,但他们在个人饰物,动物和人物优雅自然的造型上展示了手工艺才能。一些象征被采纳,其中包括字符,它成为以后印度艺术的基本装饰图形。在哈拉帕发现了两件石刻的男子躯干造型,它们完美地符合解剖规律,比起一千年后古希腊的雕刻来,更具有生气。

一批在美学上有深远意义但却是为日常生活而设计的物品,包括方形和长方形的石印,已发现2,000多件。每一个印——大概是用于个人签字标志,正如美索不达米亚的圆筒印章——都刻上一个动物和一行简短的文字,它提供了迄今所发现的惟一的书写证据。印度河谷文书有约270个象形文字或字母,与任何别的体系的文字明显无关。遗憾的是,由于这种文书至今仍没破解,所以还不能断言使用它们的人与智慧的生活有关。

关于早期印度河谷居民们的众多宗教信仰和实践问题是需要推测的,但无疑它们为印度宗教遗产提供了持久的因素。已发现的雕刻和造型表明了生殖崇拜的突出地位。男性生殖器象征,一个母亲女神,一个男性神袛,一株圣树,一头公牛,这些都是圣物。一个出现在三个印上、头上有角的雄性形象被认为是印度教广为人知的湿婆神的原型。

神母塑像

简述印度河流域成为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的有利条件

北回归线附近是世界文明发源地的集中点,这里气候适宜,河流密布,是文明起源的重要地点。
印度河流域处于南亚次大陆,独立性强。北部高原山地可阻挡西伯利亚冷空气,也为隔绝北部敌人提供条件。南部海洋,也是如此。
印度河流域河谷地带,土壤肥沃,适宜农业耕作,古代森林植被密布,水土保持能力强。
印度洋季风迎风坡,水汽充足,降水条件好。
地理位置优越,有利于吸收周围资源(如矿产资源),采用美索不达米亚的灌溉农耕方式,可控制水灾。使得人民温饱,人口数量增加。
这些都是地理方面的条件,其他我也不是很清楚。
地形:地形平坦,适合耕种、居住。位于山脉迎风坡,降水多
土壤:冲积平原(冲积扇、洪积扇)土壤肥沃,适宜农耕
水源:河流提供丰富水源
气候:这一点比较难说……其实是印度河与恒河是一起提的,恒河是热带季风气候。印度河下游现在是是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古代降水量应该多一些,而且古文明是在中游发源,应该也是热带季风。(热带沙漠也提一下,供你参考)
热带沙漠的优点是:热量充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有机质积累;
热带季风的优点:热量充足,雨热同期
矿产:德干高原铁资源丰富(德干高原其实不算印度河流域,但也算是印度文明源地)
交通:地形平坦,有河流,水陆交通便利
战乱较少,人民朴实,处在大河流域土地肥沃,没有宗教、思想等限制,文化开放。
平原,温暖,东边的喜马拉雅山为地理屏障,中亚地区的沙漠,和中国在某种程度上讲还是很相似的。
土壤肥沃,适合农耕。而古代文明为农耕文明,所以……

古代亚非地区奴隶制文明的产生与大江大河间的关系?

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2)古埃及文明发展历程:
兴起
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
发展
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之后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和新王国时代三个时代
强盛
在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版图向北延伸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衰落
此后,古埃及又几度分裂,并不断遭到外族入侵
灭亡
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古埃及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3)科学文化成就:
①特点:古埃及的科学和文化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天文学、数学和医学成就最为突出。
②表现: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
(1)含义:从古王国时代,法老为自己修建呈角锥体状的陵墓,它每个侧面都形似汉字“金”,因此,中国人称为“金字塔”。
(2)地位: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君主专制制度的表现:
①权力象征: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②政治统治: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
③宗教统治: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大臣见国王时,要匍匐在地上,吻国王脚下的土地。国王发起怒来,还经常亲自用王杖责打大臣。
(2)王权衰落:
①原因: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多方面的挑战。
②时期: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二)古代两河流域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两河”,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2)奴隶制文明出现: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小国之间混战不止。
(3)初步统一:大约在公元前24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此后,两河流域屡遭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乱。
2.古巴比伦王国
(1)建国: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
(2)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3)强盛: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漠拉比法典》
地位
《汉漠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内容
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送去抵债
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意义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三)古代印度
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
(2)发源地: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印度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今巴基斯坦境内,入阿拉伯海,水量丰沛。
(3)奴隶制文明:
出现
遗址: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
这个文明一度繁荣,后来因不明原因衰亡,长期不为人所知
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外族入侵
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强盛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
政治: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经济: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衰落
后来,印度多次受到外来民族的侵扰
2.森严的种姓制度
(1)产生: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2)内容:
最高等级
婆罗门
掌管祭祀
第二等级
刹帝利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第三等级
吠舍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第四等级
首陀罗
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在上述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3)特点: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3.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创立时间
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发展
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
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佛教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同时,佛教宣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
传播
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
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二、古代欧洲文明
(一)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1.希腊城邦
(1)地理范围:古代希腊地理范围大致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半岛西岸、黑海沿岸、意大利南部以及西西里岛等地区。
(2)地理环境:
①自然环境:希腊半岛是古代希腊的主体,其地理环境呈现环海、多山、多岛屿的特点,平原面积很小,耕地十分有限。
②影响:一方面,多山不便于各地区间的联系,影响了希腊的统一;而另一方面,希腊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3)希腊文明的发展历程: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迈锡尼各国后来被攻占,迈锡尼文明中断,希腊进入相对落后的荷马时代。
(4)希腊城邦:
①兴起: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
②含义: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
③突出特点:“小国寡民”。
④希腊城邦的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公民与非公民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二者界限分明,非公民转化为公民,极为困难。
公民
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
只有公民才能占有土地,占有一定数量的土地也是公民权的必要保障
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
城邦的宗教活动、节庆演出、文体竞赛都以公民为主体
非公民包括外邦人和奴隶
外邦人虽然是自由人,但没有政治权利,不能占有土地
奴隶几乎没有任何权利和自由
2.雅典的民主政治
(1)雅典城邦:位于希腊中部。经历几次改革后,雅典建立了民主政体,经济发达,国势强盛,一度成为200多个城邦的盟主。
(2)民主政治
高峰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内容
伯里克利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这些主席团由各地抽签产生,主席团主席也经抽签产生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
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伯里克利还建立了津贴制度
局限性
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3.亚历山大帝国
(1)兴起: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边陲的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
(2)亚历山大东征:
①伊苏斯之战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领3.5万大军,进攻波斯帝国。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亲率10万大军,在叙利亚的伊苏斯平原迎战。亚历山大出奇制胜,率军直捣大流士所在的中军。大流士惊慌失措,临阵脱逃,他的母亲、妻女都被亚历山大俘获
②继续南下
亚历山大继续南下,攻占地中海东岸地区,随后,兵不血刃进入埃及
③灭亡波斯
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从埃及转而进入两河流域,与波斯大军再度会战。他以五六万精锐之师取胜。一年后,波斯帝国灭亡
(3)结果:历经10年征战,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其版图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地跨欧、亚、非三洲。这个帝国被称为“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被称为“亚历山大大帝”。
(4)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①消极: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②积极: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大量工商业者随军队流动,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亚历山大在帝国境内建造了几十座新城,这些城市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
(二)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1.罗马城邦
(1)地理环境:意大利半岛位于地中海中部,三面临海,海岸线很长,亚平宁山脉贯穿半岛。岛内山地众多,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西部地区河流纵横,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2)罗马城邦:自公元前1000年,众多民族迁移到这里,聚居生活,形成了许多城邦。罗马城邦便是在这个时期逐渐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
(3)罗马共和国:
①建立: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
②统治:
元老院
由300名贵族组成,掌握国家统治的决策权
执政官
共两名,权力相等,主持日常政务
公民大会
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保民官
共两名,平民自己选出,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十二铜表法》
时间
公元前450年左右
名称
由来
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内容
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
影响
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③统一: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整个意大利半岛。
④扩张:
● 随后,罗马灭掉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
● 公元前2世纪,罗马又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 在扩张过程中,大量被征服地区的人被掠为奴隶,奴隶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主要生产者。
⑤衰落:奴隶起义不断发生,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斯巴达克起义。公元前73年,角斗士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声势浩大,多次打败罗马军团,但是最终被血腥镇压下去。在斯巴达克起义的沉重打击下,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
文明古国在距今7000年-4000年前,相继由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进而步入铁器时代。社会制度大多采用奴隶制,国家政权则较晚诞生。古埃及的诺姆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明
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神话传说。他们利用神话来加强自己的专制主义统治。古埃及的法老自称是“太阳神的儿子”,古巴比伦的统治者汉谟拉比自称“月神的后裔”,中国的君主自称天子
四大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历法,一年都分12个月并且有闰月。各个文明都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印度河、黄河、两河流域的文明都使用陶轮制陶,埃及和两河流域都计算了圆周率,巴比伦和中国都发现了勾股定理,印度则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古巴比伦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到公元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美索不达米亚”是古希腊语,意为“两条河中间的地方”,故又称为两河流域。两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两河流域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文明距今已有6000多年。虽然巴比伦现巳消失,但其影响(尤其宗教方面)却很多流存至今。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实在当之无愧。
巴比伦文明大致以今天的巴格达城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以古亚述城为中心,称为西里西亚,或简称亚述;南部以巴比伦城为中心,称为巴比伦尼亚,意思为“巴比伦的国土”。巴比伦尼亚又分为两个地区,南部靠近波斯湾口的地区为苏美尔,苏美尔以北地区为阿卡德,两地居民分别被称为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最初就是由苏美尔人创造出来的。
古埃及是指从公元前4000多年开始直到公元前332年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而结束,位于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文明。作为一个基于灌溉的文明,它是水力帝国的经典范例。
古埃及的居民是由北非的土著居民和来自西亚的塞姆人融合形成的。公元前4000年后半期,逐渐形成了国家,至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为止,共经历了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国、第一中间期、中王国、第二中间期、新王国、后王朝8个时期31个王朝的统治。
印度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原来说印度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但根据最新的水下新发现推断,印度的文明史可能会上推到八千到九千年前,这很可能超过埃及。历史上的印度饱受外来势力的侵扰,而且绝大多数侵略者往往是进去了就不想走,比如16世纪末,西方列强向东方扩张,荷兰、葡萄牙、法国、英国都入侵过这个国家。最后是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打败了法国人,独占印度达190年之久。尽管印度遭受过无数次外族入侵,受到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但印度的文化始终有一条绵绵不断的主线--印度教文化。印度教包括吠陀教、婆罗门教、印度教。印度内部文化的不断丰富和外来民族文化的不断融入,促成了印度文化的多样性。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印度更表现出传统与现代、贫穷与富有、宗教与世俗、落后与先进的巨大反差

长江在中国的文化历史发展当中有什么作用

一、发达的稻作农业是长江流域古代文明产生的基础

环顾世界,所有古代文明都是在谷物农业发达到一定阶段的基础上发生的.例如西亚地区的古代文明,是在以小麦、大麦种植和绵羊、山羊的伺养的经济基础,发达到一定阶段以后产生的.埃及文明和印度河文明也是受到西亚的以小麦为主的旱地农业的影响,分别在尼罗河和印度河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产生的.中美州的古代文明是以玉米为主的谷物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在那个基础上产生的.中国的黄河流域的文明,则是在以小米的种植为主的旱地农业的基础上发生起来的.这个小米包括粟和黍.最早的几个文明都是在谷物农业这个基础上产生的.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在采集、狩猎经济的基础上不能产生文明?为什么以畜牧业为主的经济基础(后面当然也有这样的文明)发生的很晚?我想,可能有这样一些原因.因为农业的产生本身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系统,它需要对赖以种植的谷物做长期观察(在野生阶段就采集食用),对这些谷物有一些认识.一个是可食性的认识,一个是耐储藏的特性的认识.这就区别于薯芋等的栽培.至于薯芋的栽培问题,在考古学上很难证明,完全是一个设想,而且无法储藏,也看不出对文明的起源有什么影响.而种植谷物,对土壤要有认识.对土壤的肥力要有认识,对水温有所认识,对季节有所认识,既然要栽培农作物,还要制造相应的农具.种植的农具,收获的农具,加工谷物的农具,然后,谷类食物做饭吃时,还得有炊具.这套东西整个构成一个文化系统.谷类的生长期,一年一个轮回,它的周期起码是以年为单位的.这与采集经济、狩猎经济完全不是一回事,不可能是一种短期行为,必须有一定的计划.这样就使文化本身复杂化.有积攒,有经验的积累;同时要从事农业生产,还必须要有一定的人群,有比较大的集体,单个人很难去从事农业生产;还必须定居.所以,我们看到农业村落远远比那些以狩猎采集为生的村落大得多,堆积厚得多,也就是稳定得多.这样一个比较长的时间稳定聚居在一个地方,而且是有一个比较大的人群,他们相互之间会不断交流经验,加速了文化的积累,从而也加速了文化的发展.所以,以农业为基础,以谷类作物农业(不是一般的种植的农业)为基础产生了几个古代文明.这种说法是好多人类学家,考古学家所总结出来的.
现在的谷类作物里面,最主要的是两种,一种是小麦,一种是大米.在大米这种谷类作物农业的基础上产生过文明吗?过去是问号,要寻求答案主要有两个地区.一个是印度的恒河流域,一个是中国的长江流域.长江流域现在是全世界稻米产量最多的地方,也是人口最集中的地方.那么在长江流域有没有自身产生文明的土壤?还是说只有等中原文明传播到长江流域,或者说影响到长江流域,之后才产生了文明?这是摆在考古学者,历史学者面前的一个问题.由于前些年在长江流域很多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一系列文化的重要发现,所以大家觉得这个问题值深思.恐怕在看待中国文明发展时,不能仅仅是中原中心论,这个文明的发生,如果从多源的角度来考虑,可能更符合事实.那个多源里,当然包括长江流域.我个人觉得,稻作农业对文明产生的作用,绝对不可低估,它同旱地农业相比,更有优势,而不是更差.因为稻作农业,基本上是水田农业.水田农业要求把田块弄平,如果不平,高的地方没水,低的地方稻苗被淹,旱地农业地不平也可以种植.水田则不行,而且搞平田块后还得在周围筑田埂,用来关水,水不流掉,天旱时,还得想法找水灌溉,雨涝时,还得想法排水,还得有排灌系统.由于水田必须要有灌溉,这种灌溉实际上也带来了一些肥力,自肥的效果比旱地要好.一块旱地,种植作物若干年,又不加人工施肥,肥力减得很快.所以就必须轮种.《诗经》里不是讲到“菑、新、畲”吗?要轮种,否则产量则要降低.而水田,长江流域的水田,种了几千年,现在还非常高产,袁隆平院士得了大奖,也就是在这块土壤上做出来的,而且还能不断的高产.由于是这样,这个农田,投入了那么多人力,农民一般不会轻易舍去.所以,水田农业的农民,更加固定在土地上,就是稳定性更大.当然不排除有一些文化上的交流.这样更有利于文化的积累.由于对土地的加工,需要更加精细.这样就养成一种素养 ,就是使这些农人注意精耕细作,事情搞得很细.这种素养带到一些手工业上,就会使一些手工业制品做得非常精巧.我们只要稍微注意一下,从新石器时代开始,比较一下,如南方的良渚文化、屈家岭文化,他们制做的陶器、玉器与北方同时代的新石器文化比.大不一样,我们在内蒙古地区看到的,陶器很大,陶窑也很大,很有气派,但质地很粗;而南方的器物制做精巧.几千年就形成了一个传统,这个传统与水土有关系.在一定的水土基础上产生一种经济,然后在这个经济的基础上产生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就形成了一种传统.所以稻作农业发展到一定时期,在它的基础上完全有条件产生文明.这个文明,包括物质文明,也包括精神文明.这些年在长江流域发现的如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的许多遗存,大家都很关注,在讨论文明起源时候,都提到这些文化,这些文化中并没有青铜器,只有比较发达的稻作农业,比较发达的手工业,如制造玉器、丝绸等.但谁也不否认,它是在走向文明阶段上的一个重大成就,只不过是对它究竟是否已经进入文明了,还是只走到文明的门槛上,有不同的看法.所以说,稻作农业是可以在它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产生文明的.

二 长江流域发生文明的三个中心
长江流域有三个文明起源的中心.一是长江中游,这里是目前所知稻作农业最早发生的地区.从湖南玉蟾岩到江西的万年仙人洞,吊桶环,一万多年前就有稻作农业的萌芽了,后来到彭头山文化、城背溪文化 ,稻作农业已经相当发达了,经过大溪文化 、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发展水平就更高了.到屈家岭文化阶段,出现了一系列城址,一些手工业也已相当发达,就已经出现文明的曙光了,这些文化构成一个系统,以后的楚文化与这些文化暂时连不上,中间有缺环.但是它的深层的背景,还是在这些文化的基础上.不管楚人的王室是从中原或是从其它地方过去的,但做为一个文化的整体,应该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这应当没有问题,这是一个重要的中心.
二是长江下游.这里从马家滨文化、崧泽文化到良渚文化,发展系统非常清楚.至于马家滨文化以前的文化,目前正在探索,但是从这些文化看来,已构成一个系统.以后发展到马桥文化,马桥文化不管受别的地区的影响多大,也应是在良渚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尽管中间还有缺环.以后发展到吴越文化.所以长江下游地区也很清楚,它是一个自成系统的文化发展中心,以后成为一个文明起源的中心.
三是长江上游地区.主要是四川一带,过去这里的新石器文化不清楚,最近在成都平原以宝墩村为代表的一系列城址被发现,知道在相当于新石器时代的末期,那里的文化水平已经发展的很高了.接着产生了三星堆文化,最后就是巴蜀文化.所以,这个系统也是很清楚的.
这几个系统的文化,是不是从黄河流域或中原地区传过去的呢?完全看不出来,答案应该是否定的.但是有影响有交流.所以我觉得,这几个文化中心和这几个地区走向文明的过程,应该说基本上是独立的,不是从外面传过去的.也就是说,在这里也产过原生文明 .但这几个中心之间也还有些亚中心.如江西,安徽一带,跟长江中游的不完全一样,跟长江下游的也不完全是一回事.跟中游、下游地区比,没有那么高的水平.所以认为它们是亚中心.这样,在长江流域的这些文化的本来面目逐渐被揭示出来了.但这些文明中心,我们怎么看,它与黄河流域的文明是什么关系呢?近些年,有的学者提出长江文明的概念,这个概念能否成立?有人相对来讲叫黄河文明,这个概念能否成立?我觉得,我们最近一些年,对中国文明起源探索的重大成果就是,中国文明的起源是多源的,同时又是一体的.多源的中心相互之间有很密切的关系.过去张光直用一个相互作用圈的概念来概括这种情况,费孝通先生从民族学的角度来讲,认为中国的文化是多元一体的. 既是多元的,又是一体的.我觉得他们都很贴切地概括了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的态势.到现在, 我们还不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有56个民族的,既是多元又是统一的这么个民族、这么个文化吗?
那么,我为什么不同意叫长江文明呢?原因就是,既然叫长江文明,它一定是有一个可以概括出长江文明有哪几个特点,它与黄河文明或别的文明有什么不同.我们比较一下.如长江下游地区几个早期的文化吧,马家滨、崧泽、良渚文化也好,与长江中游的文化,如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相比,当然有不少关系,但这个关系密切的程度远不如它与山东的北辛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关系密切.至于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等,与成都平原地区的以宝墩文化为代表的文化的关系,也远不如这些文化与河南地区的仰韶文化和中原龙山文化的关系密切.所以,这样划一个圈,将关系不密切的划在一个整体,而将关系密切的又划开,显然说不通.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觉得不存在长江文明这个概念.只有长江地区的文明,长江流域的文明,长江流域的多个文明.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无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这些文明又是一个整体,就是多元一体.这个整体可以从很多方面看出来.如我们讲商周时期的很多玉器,玉器上的玉琮、玉璧、玉璜等很多,不是说良渚很发达吗?中国早期的玉器中心有两个,一个是红山文化,一个是良渚文化(良渚文化前也有一些,但没良渚文化发达)商周玉器主要不是继承红山文化的,在黄河流域,山东有一些玉器,但不多,中原地区很少有玉器.尽管是究竟怎么受良渚文化影响的,路线不清,时间也不衔接,但良渚的玉器对商周的玉器,一定是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又比如商周青铜器上的雷纹、饕餮纹,这些纹饰,在良渚文化中就有,但是在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中,基本不见.还有中国文明中的丝绸,在长江流域发生最早,也最发达,在河姆渡文化中,就有蚕的形象的雕刻,在良渚文化里,既发现了绢片,也发现了丝带.良渚文化的大墓,其实有许多丝织品随葬.但是采集不起来了.所以丝绸也是长江流域的下游最发达.中国又是瓷国.瓷器在哪里最先发生呢?还是长江流域,因为与瓷器关系密切的白陶首先在长江流域发生的.然后,最早的所谓的原始青瓷,也是在长江流域发生.到现在,中国瓷器做得最好的瓷窑也在长江流域.比如漆器,在河姆渡就发现漆器,在良渚文化中有许多漂亮漆器(现在没有修复起来),这都是中国古代物质文化里面,最早出现的闪耀着文明光芒的物质文化遗存,最早发生在长江流域.同时,也代表中国文化的特点.
所以,讲中国早期文明,不能只讲黄河流域,只讲中原文明,至少还要讲到长江.割裂开来说长江文明、黄河文明都讲不通,两者是多元而又一体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长江流域在古代中国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前我曾经讲过一个道理,现在不妨再提一下,就是商周文明有的先生叫做“鼎鬲文化”,翦伯赞先生就这样认为.商周文化中,鼎鬲两种器物占重要地位,我们从新石器文化中看,鬲主要发现在黄河流域,鼎主要发生在长江流域.当然商周的扩张主要是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去的,长江流域成为被征服者,但有意思的是,被征服民族文化中的成份--鼎,后来成为商周的礼器.而鬲原本是自己的东西,反而成为一般的生活用器.这样两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复合的文化.原来有鬲的地方有的无鼎或少有,原来有鼎的地方基本上无鬲,到商周时合流了,成为一种鼎鬲文化.这件事形象的表明了中国的文化,由多源逐步走向一体或一统的过程.
一、发达的稻作农业是长江流域古代文明产生的基础
环顾世界,所有古代文明都是在谷物农业发达到一定阶段的基础上发生的.例如西亚地区的古代文明,是在以小麦、大麦种植和绵羊、山羊的伺养的经济基础,发达到一定阶段以后产生的.埃及文明和印度河文明也是受到西亚的以小麦为主的旱地农业的影响,分别在尼罗河和印度河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产生的.中美州的古代文明是以玉米为主的谷物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在那个基础上产生的.中国的黄河流域的文明,则是在以小米的种植为主的旱地农业的基础上发生起来的.这个小米包括粟和黍.最早的几个文明都是在谷物农业这个基础上产生的.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在采集、狩猎经济的基础上不能产生文明?为什么以畜牧业为主的经济基础(后面当然也有这样的文明)发生的很晚?我想,可能有这样一些原因.因为农业的产生本身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系统,它需要对赖以种植的谷物做长期观察(在野生阶段就采集食用),对这些谷物有一些认识.一个是可食性的认识,一个是耐储藏的特性的认识.这就区别于薯芋等的栽培.至于薯芋的栽培问题,在考古学上很难证明,完全是一个设想,而且无法储藏,也看不出对文明的起源有什么影响.而种植谷物,对土壤要有认识.对土壤的肥力要有认识,对水温有所认识,对季节有所认识,既然要栽培农作物,还要制造相应的农具.种植的农具,收获的农具,加工谷物的农具,然后,谷类食物做饭吃时,还得有炊具.这套东西整个构成一个文化系统.谷类的生长期,一年一个轮回,它的周期起码是以年为单位的.这与采集经济、狩猎经济完全不是一回事,不可能是一种短期行为,必须有一定的计划.这样就使文化本身复杂化.有积攒,有经验的积累;同时要从事农业生产,还必须要有一定的人群,有比较大的集体,单个人很难去从事农业生产;还必须定居.所以,我们看到农业村落远远比那些以狩猎采集为生的村落大得多,堆积厚得多,也就是稳定得多.这样一个比较长的时间稳定聚居在一个地方,而且是有一个比较大的人群,他们相互之间会不断交流经验,加速了文化的积累,从而也加速了文化的发展.所以,以农业为基础,以谷类作物农业(不是一般的种植的农业)为基础产生了几个古代文明.这种说法是好多人类学家,考古学家所总结出来的.
现在的谷类作物里面,最主要的是两种,一种是小麦,一种是大米.在大米这种谷类作物农业的基础上产生过文明吗?过去是问号,要寻求答案主要有两个地区.一个是印度的恒河流域,一个是中国的长江流域.长江流域现在是全世界稻米产量最多的地方,也是人口最集中的地方.那么在长江流域有没有自身产生文明的土壤?还是说只有等中原文明传播到长江流域,或者说影响到长江流域,之后才产生了文明?这是摆在考古学者,历史学者面前的一个问题.由于前些年在长江流域很多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一系列文化的重要发现,所以大家觉得这个问题值深思.恐怕在看待中国文明发展时,不能仅仅是中原中心论,这个文明的发生,如果从多源的角度来考虑,可能更符合事实.那个多源里,当然包括长江流域.我个人觉得,稻作农业对文明产生的作用,绝对不可低估,它同旱地农业相比,更有优势,而不是更差.因为稻作农业,基本上是水田农业.水田农业要求把田块弄平,如果不平,高的地方没水,低的地方稻苗被淹,旱地农业地不平也可以种植.水田则不行,而且搞平田块后还得在周围筑田埂,用来关水,水不流掉,天旱时,还得想法找水灌溉,雨涝时,还得想法排水,还得有排灌系统.由于水田必须要有灌溉,这种灌溉实际上也带来了一些肥力,自肥的效果比旱地要好.一块旱地,种植作物若干年,又不加人工施肥,肥力减得很快.所以就必须轮种.《诗经》里不是讲到“菑、新、畲”吗?要轮种,否则产量则要降低.而水田,长江流域的水田,种了几千年,现在还非常高产,袁隆平院士得了大奖,也就是在这块土壤上做出来的,而且还能不断的高产.由于是这样,这个农田,投入了那么多人力,农民一般不会轻易舍去.所以,水田农业的农民,更加固定在土地上,就是稳定性更大.当然不排除有一些文化上的交流.这样更有利于文化的积累.由于对土地的加工,需要更加精细.这样就养成一种素养 ,就是使这些农人注意精耕细作,事情搞得很细.这种素养带到一些手工业上,就会使一些手工业制品做得非常精巧.我们只要稍微注意一下,从新石器时代开始,比较一下,如南方的良渚文化、屈家岭文化,他们制做的陶器、玉器与北方同时代的新石器文化比.大不一样,我们在内蒙古地区看到的,陶器很大,陶窑也很大,很有气派,但质地很粗;而南方的器物制做精巧.几千年就形成了一个传统,这个传统与水土有关系.在一定的水土基础上产生一种经济,然后在这个经济的基础上产生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就形成了一种传统.所以稻作农业发展到一定时期,在它的基础上完全有条件产生文明.这个文明,包括物质文明,也包括精神文明.这些年在长江流域发现的如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的许多遗存,大家都很关注,在讨论文明起源时候,都提到这些文化,这些文化中并没有青铜器,只有比较发达的稻作农业,比较发达的手工业,如制造玉器、丝绸等.但谁也不否认,它是在走向文明阶段上的一个重大成就,只不过是对它究竟是否已经进入文明了,还是只走到文明的门槛上,有不同的看法.所以说,稻作农业是可以在它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产生文明的.
二 长江流域发生文明的三个中心
长江流域有三个文明起源的中心.一是长江中游,这里是目前所知稻作农业最早发生的地区.从湖南玉蟾岩到江西的万年仙人洞,吊桶环,一万多年前就有稻作农业的萌芽了,后来到彭头山文化、城背溪文化 ,稻作农业已经相当发达了,经过大溪文化 、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发展水平就更高了.到屈家岭文化阶段,出现了一系列城址,一些手工业也已相当发达,就已经出现文明的曙光了,这些文化构成一个系统,以后的楚文化与这些文化暂时连不上,中间有缺环.但是它的深层的背景,还是在这些文化的基础上.不管楚人的王室是从中原或是从其它地方过去的,但做为一个文化的整体,应该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这应当没有问题,这是一个重要的中心.
二是长江下游.这里从马家滨文化、崧泽文化到良渚文化,发展系统非常清楚.至于马家滨文化以前的文化,目前正在探索,但是从这些文化看来,已构成一个系统.以后发展到马桥文化,马桥文化不管受别的地区的影响多大,也应是在良渚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尽管中间还有缺环.以后发展到吴越文化.所以长江下游地区也很清楚,它是一个自成系统的文化发展中心,以后成为一个文明起源的中心.
三是长江上游地区.主要是四川一带,过去这里的新石器文化不清楚,最近在成都平原以宝墩村为代表的一系列城址被发现,知道在相当于新石器时代的末期,那里的文化水平已经发展的很高了.接着产生了三星堆文化,最后就是巴蜀文化.所以,这个系统也是很清楚的.
这几个系统的文化,是不是从黄河流域或中原地区传过去的呢?完全看不出来,答案应该是否定的.但是有影响有交流.所以我觉得,这几个文化中心和这几个地区走向文明的过程,应该说基本上是独立的,不是从外面传过去的.也就是说,在这里也产过原生文明 .但这几个中心之间也还有些亚中心.如江西,安徽一带,跟长江中游的不完全一样,跟长江下游的也不完全是一回事.跟中游、下游地区比,没有那么高的水平.所以认为它们是亚中心.这样,在长江流域的这些文化的本来面目逐渐被揭示出来了.但这些文明中心,我们怎么看,它与黄河流域的文明是什么关系呢?近些年,有的学者提出长江文明的概念,这个概念能否成立?有人相对来讲叫黄河文明,这个概念能否成立?我觉得,我们最近一些年,对中国文明起源探索的重大成果就是,中国文明的起源是多源的,同时又是一体的.多源的中心相互之间有很密切的关系.过去张光直用一个相互作用圈的概念来概括这种情况,费孝通先生从民族学的角度来讲,认为中国的文化是多元一体的. 既是多元的,又是一体的.我觉得他们都很贴切地概括了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的态势.到现在, 我们还不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有56个民族的,既是多元又是统一的这么个民族、这么个文化吗?
讲中国早期文明,不能只讲黄河流域,只讲中原文明,至少还要讲到长江。割裂开来说长江文明、黄河文明都讲不通,两者是多元而又一体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长江流域在古代中国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前我曾经讲过一个道理,现在不妨再提一下,就是商周文明有的先生叫做“鼎鬲文化”,翦伯赞先生就这样认为。商周文化中,鼎鬲两种器物占重要地位,我们从新石器文化中看,鬲主要发现在黄河流域,鼎主要发生在长江流域。当然商周的扩张主要是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去的,长江流域成为被征服者,但有意思的是,被征服民族文化中的成份--鼎,后来成为商周的礼器。而鬲原本是自己的东西,反而成为一般的生活用器。这样两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复合的文化。原来有鬲的地方有的无鼎或少有,原来有鼎的地方基本上无鬲,到商周时合流了,成为一种鼎鬲文化。这件事形象的表明了中国的文化,由多源逐步走向一体或一统的过程。
本文标题: 有什么证据支持古代长江流域与印度河谷文明之间的文化联系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0938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欧洲人为什么 1487 年才发现好望角为什么会有人管世袭罔替叫将门虎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