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到底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发布时间: 2023-05-04 14:03:5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3

白居易的长恨歌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长恨歌主要讲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杨玉环十五六岁的时候,貌美如花,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

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到底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白居易的长恨歌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

长恨歌主要讲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杨玉环十五六岁的时候,貌美如花,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

开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儿咸阳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杨玉环也应邀参加。咸阳公主之胞弟寿王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当年就下诏册立她为寿王妃。婚后,两人甜美异常。后来唐玄宗贪恋美色,宁冒天下而大不违,就算是乱伦也要让她成为自己最宠幸的杨贵妃。

杨玉环与李隆基都有共同的爱好,喜欢音乐,舞蹈。他俩到李隆基创办的梨园里去演习,她带头下拜,众梨园弟子随之下拜,在梨树之下,拜认李隆基为梨园祖师爷。李隆基亲自作了《霓裳羽衣曲》,杨玉环为感李隆基宠幸之恩翩翩起舞,两人如痴如醉,李隆基大为感慨:“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7月15日,李隆基逃至马嵬驿。随行将士处死宰相杨国忠,并强迫杨玉环自尽,史称“马嵬驿兵变”。老年的李隆基没有了皇权,对人生有了更多本真的体悟,他更加思念爱妃,到了不能自已的地步,他甚至抱着玉环的画像老泪纵横。

拓展资料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 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

天宝四载(745年)八月,册杨玉环为贵妃。为了讨贵妃的欢心,李隆基可谓费尽心机。为了迎合她喜欢服装的心理,有专门为贵妃服务的七百多人给她做衣服。为了让她吃上喜欢的荔枝,李隆基还下令开辟了从岭南到京城长安的几千里贡道,以便荔枝能及时地用快马快速运到长安。有了杨贵妃,李隆基的奢侈之风越来越盛,大臣、贵族、宗室为了巴结皇帝,投杨贵妃所好,又刺激更多的官僚贵族巴结逢迎。其族兄杨国忠也平步青云,做上了唐朝宰相。杨贵妃的姐姐们也得到了实惠,大姐封为韩国夫人,三姐封为虢国夫人,八姐封为秦国夫人。其他的兄长也有封赏,做了朝中的高官。杨国忠的权势无人能比,兄妹二人的辉煌时期也为日后的悲惨结局埋下了伏笔。

在杨国忠的专权下,整个唐朝开始混乱起来,可以说,唐朝的转向衰落固然有李隆基的过失,但杨氏兄妹特别是杨国忠这个哥哥没有起到正面的作用,他的为非作歹,也没有给妹妹带来好运,反而把妹妹送上了不归路

《长恨歌》是谁的诗?这首诗里讲述了什么故事?

长恨歌是当时的白居易所写的,他主要写的内容就是杨玉环和唐玄宗之间的这种爱情,当然这是表面上是爱情,他是有作者深度的情感传达在里面的。虽然刚开始的时候写的就是爱情,后来写的是两个人相处的场景,后来写分开,这是一个故事的大概的脉络,但是他有他要写的情感。

开篇汉皇重色思倾国,欲与多年求不得,这句话到底说什么意思呢?你要是通俗话的理解就是唐玄宗喜欢美女,但是喜欢了很多年,都找不到一个自己心动的,然后在第1段他也简单的说了说暗地里指向杨玉环,本来不应该是他的妃子,应该是他给他儿子选的妃子,或者说本来他和杨玉环之间应该是儿媳妇儿和公公的关系而不是夫妻的关系,只不过因为他是皇帝,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他进行了一度的粉饰,比如把他送到寺庙,然后隔一段时间再把他接回来,这样身份就变了。

最后结尾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里面所说的恨,他真的就是一种喜怒哀乐的那种恨吗?实际上不是,这是一种古今异义现象,这里面所说的是一种思念的情绪,表面上好像是说杨贵妃和唐玄宗之间的爱情感天动地,因为中间提到。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因为当时,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显然当时军队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战争也意识到了他为什么不好好当官,不好好治理国家了,因为他沉迷于女色,被杨贵妃所迷惑了,所以当时的将领们就说,你不把她杀了,我们就不发军,我们就不走了,他想活下去他就只能让杨贵妃自杀。

这里面所涉及到的历史背景所涉及到的这个情感的传达是最重要的不是它描写内容,如果说你不了解杨玉环不了解唐玄宗,不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这首诗你是读不明白的,但是通过表面来看,你觉得它是一个描写爱情的诗词,似乎说的还挺深情的,其实作者对于他们之间的这种情感是不持支持态度的,至于到底是不是反对,你要通过研究白居易生平的其他的诗歌来得到了解。

《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生动地讲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对后世影响很大。
《长恨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这首词里,讲述了唐玄宗喝杨贵妃的故事。从唐玄宗爱好美色,到寻得杨家美女,再到被迫赐死杨贵妃,这首词脍炙人口,流传千古。
《长恨歌》是白居易的诗,描写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既描写了当初的宠爱,又描写了后期的悲哀。
长恨歌是白居易的诗,讲述了杨贵妃和唐玄宗的悲剧爱情故事。从杨贵妃初入皇宫,一步步受宠,到最后被唐玄宗赐死

长恨歌讲的是什么故事

《长恨歌》是一篇叙事诗,整篇诗分为三部分,故事以唐杨两人的相识相爱、终日缠绵为上篇,然后以长安战事起,逃亡路上唐玄宗被逼勒杀杨玉环。

战事结束后,唐玄宗从宫外辗转回到宫内相思杨玉环为中篇,最后再以道士为唐玄宗上天入地寻魂魄,海上仙山忆前世为下篇。

整篇诗词60句840字,看似是一篇相爱不能相守的爱情故事,被白居易歌颂的凄惨、悲凉和惋惜,可我却看到了一个贪恋美色、误国误民的自私昏君。

上篇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诗词的开头就以唐玄宗“思倾国”喜美色铺开,本来爱美之心人皆有知,这本无错,可是错就错在他其实已经坐拥皇宫佳丽成千上万了,据《新唐书》记载,开元天宝年间,唐玄宗拥有的妃妾人数高达四万之多!可还觉得身边没有美人。

我就想问唐玄宗:你已经有那么多的美女在身边陪伴了,怎么好意思说“御宇多年求不得”呢?当然这也许是白居易自己的想法,在唐玄宗还没有得到杨玉环前,其他的美女在他面前可能都太庸俗了。

而且杨玉环本是唐玄宗的儿媳,对于公公贪恋儿子的老婆本就是伦理道德所嗤之以鼻。我们都知道古时候一个女人如果嫁给皇家人就一辈子守着自己的身份到死,怎么可能有改嫁的机会?

可是唐玄宗看上了比自己小34岁的儿媳,人在爱欲起是很难压抑的,更何况是一个有权有势的一国之君,从唐玄宗那四万之多的妻妾就可以看出,只要是他想要的美女,就没有得不到的,所以为了等得到杨玉环,唐玄宗可是费尽心机帮杨玉环搞了一出先出家后还俗的把戏。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

这七句都详细描述了唐玄宗在得到杨玉环后给到她的各种恩宠,而杨玉环的温香软玉也让唐玄宗整日不可自拔。七句句子几乎每一句都有一个“春”字,暗示了他们此时的爱情正朝着春意盎然的方向发展,连万物都萌发着蠢蠢欲动的表现。

两人在热恋时,会感觉周边所有的事物都充满着朝气,甚至让唐玄宗沉迷其中不管政事。唐玄宗作为一个一国之君,他的责任不只是维持一个小家这么简单,他的职责是天下百姓,“在其位而谋其职”,可他却手拿权利宠幸着女人不顾国家的动荡,孰重孰轻他难道不自知吗?

“三千宠爱在一身”唐玄宗把所有的宠爱都给到了杨玉环一人,天天在歌舞表演中纸醉金迷。表面上他们你情我浓一派祥和,可是危机却因唐玄宗不理朝政慢慢累积,杨玉环享受着独宠,这是致命的源头,在我看来杨玉环是个不聪明的女人,不但不聪明,而且还目光短浅。

或许这跟杨家给到她的压力有关,以为有了专宠就有了全天下,的确家里的兄弟姐妹也都因为她被封官进爵,扩大了家族的势力,可是那又怎么样?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你在明处,眼红的人、心生怨恨的人在暗处,他们只是在寻找机会蓄势待发,所以现在他们有多缠绵,未来就会有多悲惨。

中篇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甜蜜的日子过眼云烟,长安战事起,唐玄宗带着杨玉环逃亡,却在逃亡路上被六军逼迫一定要杀死杨玉环,不然不再前行。


大家都把杨玉环看成了祸国殃民的罪魁祸首,非致杨玉环死地不可,此时的唐玄宗才感觉到害怕,为了让自己保命,为了尽快逃离战局,为了以后还能继续坐着皇帝的宝座,自私的唐玄宗只能忍痛命人勒死了杨玉环而保全自己。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一地的翠翘、金雀、玉搔头随意的散落在了地上没有人去收,在逃亡的过程中杨玉环被人匆匆地勒死在路上,曾经的风光不在,三千宠爱又如何?唐玄宗在最后关头还不是让她落了一个抛尸荒野的下场?

危机关头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人性,唐玄宗在生死一线时最爱的还不是自己?也许官宦们逼迫他,让他在杨玉环和国家中选一个,他选了放弃杨玉环,像是为国家抛弃儿女情长,可早干嘛去了?说穿了他只是一个自私的享受鬼,却让一个女人为他承担了一切。

在唐玄宗可以掌控一切的时候,他用权利去制造了一场爱杨玉环的假象,试问哪个男人不爱年轻貌美的女人?在那个年代,唐玄宗做杨玉环的爷爷都不为过,而杨玉环靠着她自己的美貌和才情,吸引一个这么大年龄的男人不足为奇。

而杨玉环作为一个王爷的妃子本应有所避嫌却没有,给了唐玄宗机会,所以你说他们两人的爱情是单纯的吗?我看不见得。

一个有权有势,一个才艺相貌俱佳,两人各取所需,天下太平时两人可以相依相守,可战乱来临时不还是轻易就被挖解?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对此如何不泪垂! ”“秋雨梧桐叶落时”这些苍凉的词句无不显示着唐玄宗回宫后的落寞,在宫殿里,曾经一起相处的日子和场景,似乎都有杨玉环生前的影子,只是死物虽在,活物却已经今非昔比,处处透着凄凉。


“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这些相思成灾,孤枕难眠的日子,在白居易的眼中也许会觉得唐玄宗很长情,马嵬坡下的无奈之举,让他最终只能沉浸在相思情绪中,死的人解脱了,活着的人却是煎熬,可这不是唐玄宗他自己活该吗?

唐玄宗他再惨也是他跟杨玉环两人爱情中的背叛者。从开始宠幸杨玉环日日不早朝,是两人一起种的因,而恶果却是杨玉环一人来承担,所以晚年他再惨也没什么可怜,这是他应受的。

下篇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在白居易眼里,他歌颂这段相爱不能相守的爱情,所以得了相思病的除了唐玄宗,还有已在仙山成了仙子的杨玉环。“含情”、“两渺茫”、“唯将旧物表深情”这些描述正是白居易给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披上了一件凄美的外衣。


可在我看来杨玉环的死应该是带着怨恨的,曾经的万千宠爱最终变成一根赐死的白绫,她能死的瞑目吗?

当然我的想法也许很绝对,我觉得处于热恋中的爱情爱的越深就越容易因一方的背叛而恨的越深,爱与恨本就在一念之间,杨玉环的死并非自愿,是被迫的,是她最爱的男人把她推上的绝路,她又怎么可能还相思成灾呢?应该是怨恨成灾吧!

不过白居易的这首诗是歌颂他们的爱情,所以从白居易的角度他也许觉得爱情路上总有一些逼不得已,不是吗?那到底是把女人想的太傻还是把爱情歌颂的太伟大?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这两句是全文的总结,也是他们爱情正浓时的虚幻誓言,曾经的海盟山誓看似多么美好,而下一句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不也讽刺了他们已经阴阳两隔,再美好的誓言都化做了绵绵长恨,正好回应了“长恨歌”。

《长恨歌》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长恨歌》所讲述的是李隆基、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堪称历代帝王爱情故事中的经典。

唐玄宗喜好美色,杨家有女玉环天生丽质,玄宗选中后极尽宠爱,终贪色误国。安禄山兵叛乱权,无奈于逃亡,途中迫于群臣压力将玉环赐死。后玄宗每每思念,辗转难眠。临邛有一道人能乱晓阴阳,有感于玄宗情义,愿为天上地下寻玉环魂魄。后寻得海上仙山太真仙子,仙子得闻玄宗消息,悲喜难名,将一簪带于帝王,以约为誓。惜仙人永隔,此情难续,是为长恨歌。

扩展资料:

《长恨歌》这篇诗是白居易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抒情诗与叙事诗密切结合的典范之一。诗篇一开头,对男女主人公是有所谴责的,但发展下去,诗人却用自己的感情、想象丰富了这个故事,赋予了这个爱情悲剧以更普遍的意义,使得作者自己和广大读者都对之产生了高度的同情。在一定程度上已脱离了历史原貌,成为一篇以咏叹李、杨爱情为主,充满感伤情调的“风情”诗了。

玄宗早年励精图治,因此有开元治世;晚年荒淫无道,因此有天宝乱世。诗人面对这种具体现实,对这位天然尊长形成了矛盾而复杂的感情,有时颂美怀念,有时批评斥责,《长恨歌》则兼而有之。这是由诗人对历史事件和社会生活的认识所决定的。

《长恨歌》中讲了什么内容?

《长恨歌》的主要内容分为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关于唐玄宗和杨贵妃两人的爱情经历撰写的,

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悲剧,唐玄宗沉溺美色,荒废朝政,导致安史之乱,在局势之逼之下,不得不将杨贵妃赐死。

第二部分是民间传说,“马嵬事变”中杨贵妃没有死,而是回归仙班,唐玄宗派道士四处寻找的民间传说,

杨玉环死后十分思念,便四处寻找,现实中找不到就在梦中找,梦中找不到就在仙境中找,最终在临邛道士的帮助之下在蓬莱中找到了一名女子,像是杨玉环的转世啊之类的,然后两个人定在七月七日夜半无人的时候在长生殿相逢。

拓展资料:

《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

该诗对后世诸多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

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描摹、歌咏出来。由于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的再现,所以能够在历代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

拓展资料

《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该诗对后世诸多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全篇分为三部分:开篇至“惊破霓裳羽衣曲”是第一部分,诗人用三十二句的篇幅来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生活,并讲述了由此带来的荒政乱国的情形及安史之乱的爆发;第二部分从“九重城阙烟尘生”到“魂魄不曾来入梦”,共四十二句,写杨贵妃在马嵬驿兵变中被杀,以及此后唐玄宗对她的思念; “临邛道士鸿都客”至结尾,是全诗的最后一部分,讲道士帮唐玄宗到仙山寻找杨贵妃。

《长恨歌》故事梗概:

新科状元张乙在赴任途中得知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京城一王姓官家有一位叫王娇鸾的漂亮小姐。一天,王娇鸾和丫鬟明霞在后花园荡秋千时,忽然发现有一位美少年正在偷看,情急之下躲回闺房时,不慎遗落香罗帕一块。偷看王娇鸾的美少年叫周廷章,是到此求学的学子,与王家隔邻相住。拾得王娇鸾的香罗帕后,周廷章回家作情诗一首,第二天托明霞将情诗交给小姐王娇鸾。看到周廷章的情诗,王娇鸾便附和一首,让明霞回复给周廷章。自此,两人以诗传情,日久生情、彼此爱慕,两人私定终生。

俗话说纸里包不住火。此事被王母发现后,不仅将女儿锁于深闺,而且还开始张罗给王娇鸾选亲。与周廷章失去联系的王娇鸾相思成疾,一病不起。周廷章冒险乔装成医生前去看望,却被站在一旁的王母一眼看穿。临分别前,周廷章发誓进京考试回来后一定迎娶王娇鸾。

周廷章进京考试,有幸被抛绣球选亲的宰相女儿看中。为了今后的功名利禄,周廷章一番权衡利弊后选择了宰相的女儿,而王娇鸾的情义开始在脑际里淡忘。不久,周廷章在京城遇见王娇鸾派来寻找自己的差人。为了不让事情败露,周廷章告假回家,来到王家,假意向王娇鸾诉苦,并相约徇情。得知周廷章在京城拜婿于宰相门第的真相,王娇鸾怒写《长恨歌》一首,却被周廷章逼迫喝下了毒酒。王娇鸾死后,周廷章抓起《长恨歌》,慌忙中却遗失了定情的罗帕。

闻讯姐姐王娇鸾因周廷章而自陨后,妹妹王娇凤进京找到周廷章,却奈何周廷章已将证据销毁,无法指证于公堂。虽然有为姐姐复仇的计划,但王娇凤知道必须要有一个敢于帮他伸冤的好官才能奏效。在新科状元张乙的帮助下,王娇凤假装怨魂让周廷章坦白了为害王娇鸾的罪行。负心人周廷章被张乙判乱棍打死后,张乙与王娇凤成了一对郎才女貌的有情人。

这部“真山真水真历史”实景舞剧《长恨歌》,以骊山山体为背景,以华清池九龙湖做舞台,以亭、榭、廊、殿、垂柳、湖水为舞美元素,既传承了蜚声海内外的西安“仿唐乐舞”表演的成功经验,又大胆借鉴了国内外广场艺术和实景演出作品的特点,一经推出就好评如潮。

拓展资料:

影片根据古典名著《警世通言》之《王娇鸾百年长恨》改编而成。和戏曲故事《杨三姐告状》不同的是,影片《长恨歌》以其奇幻、诡异的色彩取胜于观众。曲折而悬念迭出的古典故事,凄婉而诡异相生的表现手段,将把一个看似落俗于精灵鬼怪、却有着积极宣传思想的、千古传唱的爱情悲剧奉献在你的眼前。 

长恨歌 百度百科

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悲剧。唐玄宗沉溺美色,荒废朝政,导致安史之乱,在局势之逼之下,不得不将杨贵妃赐死。之后十分思念杨贵妃,四处寻找,现实中找不到就在梦中找,梦中找不到就在仙境中找。最终在临邛道士的帮助之下在蓬莱中找到了一名女子,像是杨玉环的转世,和杨贵妃很像。然后两个人定在七月七日夜半无人的时候在长生殿相逢。

拓展内容:

《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该诗对后世诸多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简介
  《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该诗对后世诸多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创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白居易任盩厔(今西安市周至县)县尉。一日,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游览,谈及李隆基与杨贵妃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突出的事情,如无大手笔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没。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何如?”于是,白居易写下了这首长诗。因为长诗的最后两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所以他们就称这首诗叫《长恨歌》。陈鸿同时写了一篇传奇小说《长恨歌传》。
  3、作品简析
  这篇诗是白居易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也是祖国古典诗歌中抒情诗与叙事诗密切结合的典范之一。诗篇一开头,对男女主人公是有所谴责的,但发展下去,诗人却用自己的感情、想象丰富了这个故事,赋予了这个爱情悲剧以更普遍的意义,使得作者自己和广大读者都对之产生了高度的同情。在一定程度上已脱离了历史原貌,成为一篇以咏叹李、杨爱情为主,充满感伤情调的“风情”诗了。玄宗早年励精图治,因此有开元治世;晚年荒淫无道,因此有天宝乱世。诗人面对这种具体现实,对这位天然尊长形成了矛盾而复杂的感情,有时颂美怀念,有时批评斥责,《长恨歌》则兼而有之。这是由诗人对历史事件和社会生活的认识所决定的。在创作中,作者打破了他写讽喻诗所坚持的“其事核而实”、“不为文而作”的规则,在叙事过程中一再使用想象和虚构手法,情、景、理的完美结合结构,浓烈的抒情贯穿于叙事的全过程,语言方面,音节和谐,句式骈散结合,并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及其作用,使得全诗风情摇曳,生动流转,极富艺术感染力。人的悲剧性命运及以庄禅思想为依托对这种命运的超越,对精神的自由和心灵的愉悦的追求 人物形象生动,语言和声调优美,抒情写景和叙事的水乳交融,也是《长恨歌》的艺术特色。
本文标题: 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到底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0651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这种感知力是什么袁绍真的连“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道理都不懂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