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拿破仑战争俄国攻入巴黎以后,不趁机把法国德国波兰等国灭掉,一统欧洲

发布时间: 2023-04-15 14:02:5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8

拿破仑战争动摇欧洲封建制度的拿破仑战争,在世界近代史上,从1799年到1815年,拿破仑?波拿巴,(即拿破仑一世),在法国执...

为什么拿破仑战争俄国攻入巴黎以后,不趁机把法国德国波兰等国灭掉,一统欧洲

拿破仑战争

动摇欧洲封建制度的拿破仑战争
在世界近代史上,从1799年到1815年,拿破仑?波拿巴 (即拿破仑一世) 在法国执政,使欧洲处在一个新的时代,史学家称之为拿破仑时代。这一期间,拿破仑领导的法国同英、奥、普、俄为主的国家组成的反法联盟,进行了一系列战争,历史上称之为拿破仑战争。
拿破仑战争是新兴的资产阶级的法国,为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和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凭借大革命所造成的先进的政治、军事制度和它所组建的富有革命性及战斗力的军队,同腐朽、落后的反法联盟军队进行了反复激烈的武装斗争。战争规模之大,使用兵力兵器之多,其结局所造成的影响,都在近代战争史上首开先河。拿破仑后来虽然当了皇帝(拿破仑于1804年称帝后为法兰西第一帝国),但他作为新兴的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代表,在前后20年断断续续的战争中,始终处在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地位。他统率法军打败了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反法联盟,促使大革命以后的法国达到了它的全盛时期。后来,由于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导致国内矛盾激化;同时,也由于主动出国作战,使后期的战争带有扩张侵略性质,招致了欧洲各国人民的反对,以致在入侵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战争中,在进攻俄国的战争中,特别是在对抗欧洲第六次和第七次反法联盟的战争中,拿破仑相继失败,最后使得他的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封建王朝复辟。
作为一个历史过程,拿破仑战争是从一连串的胜利而走向最后失败的。1793年 1月,奥、普、英、荷兰、撒丁、西班牙和那不勒斯等国结成第一次反法联盟,出兵进攻革命后建立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执政的雅各宾革命政府,领导法国军民进行了顽强抵抗。1796年~1797年,拿破仑?波拿巴将军率军进攻意大利,取得了蒙特诺特、洛迪、里沃利等作战的一系列胜利,迫使奥地利于1707年10月签订《坎波福米奥和约》,从而促使第一次反法联盟彻底瓦解。
1798年12月,英国联合俄、奥、葡萄牙、土耳其和那不勒斯等国,结成第二次反法联盟。在联军进攻下,法军在北意大利、荷兰与多瑙河上游等地区相继失败。次年10月,远征埃及的波拿巴将军返回法国,于11月 9日发动政变,成立以他为第一执政的执政府。从此,拿破仑?波拿巴掌握了主宰法国的军政大权,并凭借这份权力导演了一系列有声有色的战争活剧。1800年 5月,拿破仑率军攻入意大利,于 6月取得马伦戈会战的胜利。12 月,法军又在霍恩林登击败奥军。于是,法奥两国于 1801年 2月签订《吕内维尔和约》,第二次反法联盟随之解体。
1805年 4~ 8月,英、俄、奥、瑞典、丹麦和西西里王国等结成第三次反法联盟,商定由奥俄出兵50万,在大陆进攻法国。已经称帝的拿破仑一世,亲率法军迎击奥俄联军,于10月20日和12月 2日先后取得乌尔姆会战和奥斯特利茨会战的特大胜利,迫使奥地利与他签订《普雷斯堡和约》,俄军撤出奥境,从而使第三次反法联盟崩溃。可是,在当年10月21日的特拉法尔加角海战中,法国和西班牙联合舰队,却被英国舰队彻底摧垮,拿破仑从此丧失了海上竞争能力。
1806年 9月,英、俄、普、瑞典和萨克森等国结成第四次反法联盟。普萨联军首先发动进攻。拿破仑率军反击,于10月14日进行耶拿和奥尔施泰特会战联军惨败,法军乘胜席卷普鲁士。俄国于11月对法宣战。1807年2 月和 6月,法俄两军进行埃劳会战,和弗里德兰会战,俄军失败。随后,法国同俄、普分别签订《蒂尔西特和约》,第四次反法联盟宣告破灭。
1807年11月,拿破仑派兵入侵葡萄牙,次年3~4月,法军进而抢占西.班牙战略要地,从此开始了延续 6年多的伊比利亚半岛战争。几十万法军被困在半岛人民和英国远征军的游击战火之中,直到法兰西帝国覆灭为止。
1809年 1月,英国和奥地利结成第五次反法联盟。经过军事改革的奥地利,想趁法国已陷入半岛战争之机打败法军。拿破仑虽然开始两线作战,并在 5月21~22日的阿斯璃恩一埃斯灵会战中,遭到了自他统兵作战以来的第一次失败,但到 7月 5日~ 6日进行瓦格拉姆会战时,他又再次将奥军击败,并通过《申布伦和约》的签订,使第五次反法联盟自行解体。
1812年 6月,拿破仑率大军六十余万人入侵俄国。他虽在战争初期迫使俄军后撤,并取得斯摩棱斯克会战的胜利,但在 9月 7日进行的博罗季诺会战中,遭受惨重伤亡的俄军竟自动撤离了战场,而付出了很大代价的法军,却没有取得决定性胜利。随后进占莫斯科的法军,很快被迫撤出,在退军路上节节失利,到当年12月几乎全军覆灭。拿破仑的侵俄战争,以丧失五十多万官兵和全部辎重的惨败告终。
1813年 2月,俄普结盟。3 月,普鲁士对法宣战。随后,俄、普、英、西、葡和瑞典等国结成第六次反法联盟(奥地利也于 8月加入)。拿破仑在抗击这次联盟的战争中,虽曾取得吕岑和包岑会战的胜利,但却在10月的莱比锡会战中又惨遭失败,以致联军在1814年 1月先后进入法国本土。拿破仑转战法国内地,连获小胜,但联军多路进逼,终于在 3月底攻陷巴黎。4 月 1日,法国成立临时政府,法兰西帝国被推翻。拿破仑被迫于 6日宣布退位,被放逐到厄尔巴岛。5 月 3日,路易十八世回到巴黎,波旁王朝在联军刺刀的保护下得以复辟。
1815年 3月 1日,拿破仑从厄尔巴岛秘密逃回法国本土,于20日进入巴黎,重新掌握政权(史称“百日”王朝)。此时,出席维也纳会议的俄、英、普、奥、瑞典等国代表,当即奉命结成第七次反法联盟,并决定出兵70万分 5路进攻法国。 6月,拿破仑率法军主动出击,虽在16日的利尼会战中小胜普军,但在18日的滑铁卢会战中,却被英军 (随后即有普军赶来配合) 彻底击败。拿破仑逃回巴黎,于22日再次退位,并被放逐到圣赫勒拿岛。
拿破仑战争贯穿着拿破仑在法国执政的全部历史,曾是他用来维护法国大革命成果和专制政权的重要手段。这些战争对于向欧洲各国扩展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促进旧的封建制度的解体,产生了重大作用。正是这些战争唤起了欧洲的民族觉醒,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拿破仑虽然在战争中最后失败了,但他仍然被人们誉为“战争之神”,尊为“欧洲第一名将”和“伟大的军事家”。拿破仑指导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他的建军思想和灵巧战法,他多次以积极进攻取得的以少胜多的战法,一直是欧洲各国君主和将领们学习的榜样,是他们被迫进行军事改革的动力。资产阶级军事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同总结拿破仑战争的经验和探讨拿破仑的统帅艺术分不开的。

拿破仑对于欧州各国的影响

  一、拿破仑战争的性质
  拿破仑战争是法国革命的延续,二者一脉相承、不可分割。拿破仑政权是资产阶级政权,代表并服务于法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因此,拿破仑战争同时具有革命性和侵略性两种性质。
  1、拿破仑战争具有革命性。19世纪的欧洲大陆封建权贵和下层人民之间的阶级矛盾尤其尖锐。参加反法同盟的欧洲各国君主们担心法国革命引起本国革命,因此设法扑灭法国革命以期恢复旧有的欧洲大陆封建统治秩序。拿破仑政权则通过战争革命的方式来维护法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并巩固法国大革命的胜利。因此,拿破仑初期的战争不仅是对欧洲封建秩序的战争,而且是两种制度之间的战争。这些战争具有资产阶级反封建的革命性质,“保卫伟大的革命,反对反革命君主国联盟”。
  2、拿破仑战争具有侵略性。拿破仑曾把比利时、荷兰和意大利的一部分地区合并为法国的领土,他不仅入侵埃及攻打莫斯科,而且占领西班牙并远征海地等国。同时,在征服和占领这些国家的过程中,拿破仑不仅强迫被占领国降低或者取消关税以利于法国商品的倾销,而且从这些国家中掠去原料和财富来发展法国的工商业。此外,拿破仑在被占领国的学校中强制推行法语,大幅度增加被占领国人民的赋税和征兵数量,进而扩大其对欧洲各国的侵略战争。拿破仑与英国之间的战争就是两国之间为本国资产阶级争夺世界市场和霸权而进行的战争,而随后与俄国的战争也是基于对欧洲霸权的需要。因此,拿破仑战争过程中,法兰西帝国的形成过程都体现出了拿破仑战争的侵略性质。当拿破仑建立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早已形成的、大的、有生命力的民族国家的时候,法国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
  二、拿破仑战争对欧洲历史进程的消极影响
  拿破仑战争不仅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的国家主权,同时掠夺和奴役了各国人民并给欧洲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拿破仑在战争征服过程中采取“以战养战”的战争策略,不仅对占领国的人民征收军事税,而且大量征用军事物质扩充军队。1804年,他从战争中征集的款项总额竟高达一亿两千三百万法郎,占领法国全年收入的七分之一。在1807年到1809年期间,拿破仑从普鲁士等国强征了十亿法郎。此外,他从罗马教皇和意大利诸国抢劫了许多古典文物和艺术物品,都源源不断的运回巴黎。他用不断的战争来代替不断的革命……他充分地满足了法兰西民族的利己主义。在意大利战争中,拿破仑为了镇压帕维亚的暴动,不仅火烧比纳斯科城,而且还放纵法国军队肆意抢劫达数天之久。拿破仑在从埃及进军叙利亚时,曾经俘获四千多名土耳其军队中的阿尔巴尼亚人,并命令法军将这些战俘统统杀掉。在开罗,拿破仑因法军几千名士兵被杀害,竟命令法军洗劫并烧毁许多村庄。而在西班牙的马德里,“法军在攻下该城市后竟屠杀了西班牙两万多名守备部队和三万多名市民”。
  三、拿破仑战争对欧洲历史进程的积极影响
  1、拿破仑战争对欧洲政治格局的影响。政治格局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政治环境,拿破仑战争,使欧洲封建各国面临着维护自身安全、避免受到战争威胁的共同利益;于是,欧洲大国如英、俄、普、奥在战争的威胁下形成了四国联盟。随着拿破仑战争的结束,这种暂时性的同盟变得十分脆弱,欧洲大国间之间出现了新的政治格局,主要变现在俄国成为了”欧洲宪兵”,英国的海上霸权和殖民地得到强化和拓展,普鲁士和奥地利之间的矛盾和竞争又重新突出,波兰等小国受到了分割,欧洲各国的目标也变为防止法国东山再起;维也纳会议上,经过欧洲五大国之间的讨价还价,在“正统主义”与“补偿”原则的下,重新安排了欧洲的政治格局。随着欧洲大国的发展,各国之间力量的变化,这种格局也在不断的分化组合,相互对峙、联合、鼎立。拿破仑战争改变了过去欧洲力量和政治格局,同时,随着战争的失败,形成了新的政治格局。欧洲在表面上实现了均势,其反动性质是非常明显的,它是大国君主们为重建封建秩序和宰割弱小民族而用刺刀绘制出的一幅违反历史潮流的欧洲政治地图。
  2、拿破仑战争对欧洲军事格局的影响。拿破仑战争经历20多年时间,持续时间长,对欧洲的军事格局影响深远。拿破仑与反法同盟之前发生大大小小六十余场战役,第一次反法同盟的意大利战役,第二次反法同盟的马伦哥战役,第三次反法同盟的奥斯特里次战役,第四次反法同盟的耶拿战役,第五次反法同盟的博罗迪诺战役,第六次反法同盟进行的来比锡战役,以及1815年生命中的最后一次战役、与第七次反法同盟间的滑铁卢战役。在这些战役中,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各国的军事力量,加速了欧洲封建力量的衰落,战争中,反法同盟中各国更加注重军事力量的发展,导致军事力量新格局产生。同时,拿破仑在与反法同盟的战役中,不但大大发展了有史以来的指挥艺术和战略战术,而且还创建了近代的军事理论和军事体系。
  3、拿破仑战争对欧洲政治制度的影响。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大陆各国的封建主义正逐步走向瓦解溃,新兴的资本主义法国同封建欧洲国家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拿破仑掌握法国执政权后,“用不断的战争来代替不断的革命”。拿破仑战争破坏和动摇了欧洲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并在占领区实施了若干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1805年,拿破仑击溃了第三次反法同盟,签订了《普莱斯堡和约》,进而占领了莱茵河左岸的及一些附属小国。同时,拿破仑在征服意大利的时候,不仅消除了一切封建权利的遗迹,而且还剥夺了教堂和寺院募集某些苛捐杂税的权力。在拿破仑统治期间,意大利不仅修建了良好的公路、桥梁和学校,而且有效的进行了国家财政制度改革并建立了富有活力的资本主义管理制度。拿破仑战争不仅通过战争手段将法国的资产阶级思想传播到了波兰、荷兰和西班牙等附属国,而且为这些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此外,《拿破仑法典》不仅明确肯定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度,规定动产和不动产的私人所有权是绝对的和受到法律保护的,而且法典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契约关系”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充分保障了契约自由和契约的法律效力。拿破仑将此法典带到了所有的被占领国和地区,这不仅对欧洲封建秩序起到了瓦解作用,更推动了法国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巩固和发展,进而对欧洲各国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4、拿破仑战争对各国民族觉醒的影响。拿破仑战争促进了被占领国和地区的民族觉醒。拿破仑的政治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各民族的发展,尽管他始终没有完成意大利和德意志的统一,但是他将以部分南部斯拉夫各族人集结在一起,是他们有望恢复政治独立。同时,他还进行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废除各省自主,特权和封建制度、带之以行政集权,公民平等和国内市场的统一,创造了发展政治民族主义必不可少的条件,在这个意义上他甚至可以算几个现代民族的缔造者之一”。
  总之,在拿破仑战争中,法国军队尽管掠夺和秦占国其他国家的领土,但是这些消极影响丝毫没有改变拿破仑战争的根本历史性意义,这是因为这些战争破坏和动摇了个旧农奴制欧洲的封建制度和专制制度。因此,拿破仑战争的发生,不仅动摇和瓦解了欧洲的封建秩序,而且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最终推动了欧洲历史进程的发展。

如何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双重性质:既有反干涉、反侵略的正义的一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得到欧洲许多国家的欢迎,同时有具有侵略、掠夺的非正义的一面,损坏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与英国的争夺还具有争霸的性质。
拿破仑战争一开始是为了抵御各个欧洲强国对法国的侵略,是保卫法兰西国土的正义战争。但是,之后就演变成了拿破仑横扫欧洲的非正义侵略战争。

拿破仑在所到之处颁布资产阶级的法律基准——《法国民法典》,又称《拿破仑法典》,为欧洲破除封建束缚,建立资产阶级国家做出了贡献。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革命和侵略扩张的双重性质。这一政权以革命战争的手段,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又因战争的失败,葬送了帝国,使封建王朝得以复辟。
一方面,他前期所进行的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并把大革命的思想和精神带到了法军所到之处,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秩序,客观上有利于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和农民的解放。而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洪流,是势不可挡的。
另一方面,他后期进行的战争,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掠夺和奴役了这些国家的人民,具有侵略性,招致了人民的反抗并导致了他的最终失败。此外,拿破仑是法国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这就决定了他的战争必然要反映法国大资产阶级的要求,必然具有侵略性和掠夺性。
再给你点参考:
拿破仑到处征战,征服了欧洲许多国家,到1809年底,拿破仑占领的别国领土已经相当于法国本国面积的3倍,统治的外国人口达到7 500万。然后,他根据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办法处理不同的国家。他把法国邻近的一些国家或地区并入法国领土,成为法国的一部分,如萨伏依、荷兰、莱茵河左岸、皮蒙特、热那亚和帕尔马等。有些国家成为法国的附属国,如意大利、瑞士、华沙大公国、西班牙和拿破仑1806年在推翻神圣罗马帝国基础上建立的莱茵同盟(这一同盟最初包括前神圣罗马帝国的莱茵河两岸的16个邦国,后来,又有5个德意志邦国加入)。另一些国家被法国打败,不得不成为法国的盟国,如普鲁士和奥地利等。当时,拿破仑本人身兼意大利国王和莱茵同盟的保护人,他还把他的亲属和部下派到各地担任国王、副王等职,如让他的哥哥约瑟夫担任那不勒斯国王,后又转任西班牙国王,而让他的妹夫缪拉当那不勒斯国王,让弟弟路易当荷兰国王(1810年又把荷兰并入法国),还把另一个弟弟耶罗姆扶为在德意志境内新建立的威斯特伐利亚王国的国王。

关于拿破仑战争的历史

详细介绍一下拿破仑战争从开始(拿破仑推翻督政府)到终结(滑铁卢战役)的过程,特别是战争中一些著名的战役,以及七次反法同盟的事情。谢谢!
  拿破仑战争
  拿破仑战争 1799—1815,拿破仑执政(1799—1804)和拿破仑一世帝国(1804—1814,1815)时期,法国资产阶级为了在欧洲建立法国的政治和经济霸权,同英国争夺贸易和殖民地的领先地位,以及兼并新的领土而进行的战争。 1799年11月,拿破仑建立军事独裁以后,法国同第二次反法同盟(俄国、英国、奥地利、土耳其和那不勒斯王国)处于战争状态,处境十分困难:当时,拿破仑·波拿巴将军的法国远征军正在对埃及进行远征(参见拿破仑对埃及的远征),苏沃洛夫对意大利和瑞士的远征(1799)结束了法国在意大利的统治(参见苏沃洛夫对意大利的远征、苏沃洛夫对瑞士的远征),在上莱茵河的奥军大有入侵法国之势;英国对法各港口实施封锁。为了扭转局势,拿破仑决定击败在北意大利的15万奥军,迫使奥地利退出战争,从而使英国丧失在大陆上的立足点,并迫使同盟国和谈。秘密集结在瑞士边境上的仓促编成的法国后备军越过阿尔卑斯山进入波河河谷,出现在奥军后方。1800年6月14日,在马伦哥交战中,拿破仑击败奥军(参见马伦哥战役)。同年12月,莫罗将军统率的法军在德意志的霍恩林登战胜奥军。翌年2月,法奥签订吕内维尔和约(1801)。同年10月,法国又分别同土耳其和俄国签订了和约。英国因丧失同盟国,被迫同法国签订亚眠和约(1802)。然而,这一和约并未消除英法之间的矛盾。拿破仑企图击败英国,便在布伦地区开始集结法国海军和远征军的兵力。但是,法西联合舰队在特拉法加海战(1805)中的失败,使拿破仑不能在不列颠岛登陆。为了建立新的反法同盟,英国展开积极的外交活动。 俄国对法国在欧洲的扩张深感不安,尽管同英国存在严重的意见分歧,仍然接受了英国的结盟建议。1805年4月11日,俄英缔结了彼得堡盟约,从而为第三次反法同盟奠定了基础。参加同盟的有瑞典、丹麦,两西西里王国和奥地利。同盟各国计划派出一支50万人的联军。 1805年9月底,拿破仑将法军22万人在莱茵河一线展开。法军乘同盟军分散之机,前出到奥多瑙河集团军的后方,并在乌尔姆战役(1805)中将其击溃。抵达战区的俄军陷入困境。俄军司令官库图佐夫巧妙地实施机动,才使其军队免遭合围,并在奥尔米茨地域同从俄国开来的一个军和奥军的残部会合。但是在奥斯特里茨战役(1805)中,俄奥联军遭到失败。奥地利遂退出战争,并同法国缔结了普雷斯堡和约(1805)。拿破仑军队的坚决行动导致第三次反法同盟的解体,并使法国在欧洲的地位得到巩固。拿破仑同俄国媾和的企图完全失败。俄国全权代表于1806年7月20日签署的巴黎和约被俄国国务会议否决。 1806年9月,英国、俄国、普鲁士和瑞典结成第四次反法同盟。普鲁士不待同盟各国作好军事准备,就于同年10月1日向法国提出最后通牒,要求法军撤过莱茵河。拿破仑拒绝普鲁土的要求,并出兵侵入图林根,继而侵入普鲁士。10月14日,在耶拿—奥厄斯泰特战役(1806)中,法军击溃了普军。1806年11月28日,俄对法宣战。拿破仑企图在波兰和东普鲁士的领土上,经过一次或数次交战击败俄军,迫其签订对法有利的和约。但是,拿破仑未能实现这一计划。在最初的大规模的普乌图斯克会战(1806)中,拿破仑未能围歼俄军。随后,在普鲁士—埃劳附近的血战(1807年1月)中,双方不分胜负(参见普鲁士—埃劳战役)。但是,拿破仑在1807年6月14日的弗里德兰一战中获胜,继而前出到俄国边境。拿破仑未敢渡过涅曼河,因为他深知俄国的军事资源并未枯竭。战争可能演变为对法不利的持久战。俄国政府在大陆上没有同盟国,并且正在同波斯和土耳其进行战争,只得接受法国的和谈建议。1807年7月,在季利济特缔结了法俄和法普和约。俄国参加了大陆封锁,并于1807年10月对英宣战。缔结季利济特和约后,拿破仑实际上控制了整个西欧和中欧。 1807年,法军经西班牙开进葡萄牙。但是,法国人在西班牙的恣肆妄为引起西班牙人民强烈愤懑。1808年,马德里爆发起义。从此西班牙人民开始了反抗法国占领军的武装斗争(参见法西战争)。1809年1月,拿破仑把内伊元帅和苏尔特两元帅统率的相当庞大的兵力留在西班牙,自己返回法国,因为在中欧正孕育着一场新的战争。英国政府已将奥地利拉入第五次反法同盟。同年7月11日,奥地利被迫与法签订了申布伦和约(1809)。1809年奥法战争中,拿破仑军队付出了很大努力才取得胜利,因为奥军战斗素质有了提高。在这一时期,拿破仑还遇到欧洲各国人民反抗法国统治的民族解放斗争。1809年4月,蒂罗尔农民在戈费尔的领导下举行起义。普鲁士、威斯特伐利亚、不伦瑞克和萨克森也发生了反法起义。所有这些起义尽管都被法军镇压,但证明在欧洲已产生了反抗拿破仑压迫的新生力量。 一个幅员辽阔的拿破仑帝国在连续不断的侵略战争中形成。1811年,帝国居民计有7100万。战败国承担的战争赔款,为供应部队征收的捐税。对欧洲各国的直接掠夺,以及对法有利的关税税率——这一切保障了拿破仑政府、法国资产阶级和军阀阶层的固定收入。但同时,拿破仑帝国的内外矛盾也削弱了自己的实力。由于频繁地募兵和增加课税,法国各阶层居民的不满情绪在增长。英海军对法各港口的封锁使法国难以把殖民地的货物运进国内,因而引起了某些工业部门的危机。俄国警惕地对待法国的扩张,是大陆阻止拿破仑实现争夺世界霸权计划的中坚力量。拿破仑的侵略政策越来越针对俄国。他开始积极进行对俄战争的外交和军事准备。1812年春,法国分别同普鲁士和奥地利结成军事同盟。根据盟约,为了对俄作战,普军2万人,奥军3万人归拿破仑指挥。法国的其它附庸国政府也开始训练远征俄国的军队。俄国政府获悉法国进行战争准备的消息后,采取了加强军队和预防战时孤立无援的措施。1812年4月,俄国同瑞典缔结了彼得堡盟约,规定双方共同行动,反对法国。双方都认为必须把与俄国处于战争状态的英国拉入同盟。战争爆发后,俄英缔结了和约。结束同土耳其的战争,并缔结布加勒斯特和约(1812),对俄国来说,是政治上的巨大胜利。 拿破仑为远征俄国征募了60万军队,调集了1372门火炮。1812年6月24日,拿破仑的先遣军渡过涅曼河侵入俄国领土。俄国人民奋起参加卫国战争(1812),抗击外国侵略军(参见俄国1812年卫国战争)。拿破仑军队在俄国的彻底惨败,成为欧洲摆脱法国压迫的开端。欧洲政局发生了急剧变化。普鲁士政府在国内民族解放运动的压力下同俄国缔结卡利什盟约(1813)。这个盟约为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奠定了基础。特普利采盟约(1813)明确规定同盟国的义务。法军在德累斯顿战役(1813)中的胜利并未改变其不利的战略地位。莱比锡战役(1813),法军败北,尔后开始向莱茵河对岸撤退。1814年初,同盟军攻入法国,3月30日,进入巴黎(参见巴黎战役)。拿破仑在退位诏书上签字,被放逐到厄尔巴岛。同年5月30日,在巴黎签订和约,法国丧失了1792年以来征服的所有领土。于是,波旁王朝在法国复辟。1814年10月,欧洲各国在维也纳召开代表会议,解决欧洲政体问题。 但是,拿破仑战争的时代并未结束。拿破仑获悉法国居民对路易十八世的政策深感不满后,于1815年3月1日率领一支小部队在法国登陆,轻而易举地恢复了自己的统治。 维也纳会议参加国组成了第七次反法同盟(俄国、大不列颠,奥地利和普鲁土等),决定出动70万军队同拿破仑作战。1815年6月18日,在滑铁卢战役(拿破仑战争的最后一役)中,法军遭到彻底失败。7月6日,同盟军进占巴黎。拿破仑再次退位。1815年11月20日,法国和第七次反法同盟各国在巴黎签订新条约。对法国来说,新条约的条款比1814年条约的条款更为苛刻。 点评:列宁把以掠夺为目的的侵略别国领土的战争称之为帝国主义战争,他写道:“拿破仑的帝国主义战争继续了许多年,占去了整整一个时代,表现了帝国主义关系和民族解放运动交错在一起的异常复杂的情景。结果,历史经过是无能为力的。交战双方在战争中追求的决定性的目的和在战斗行动中使用大量军队,改变了战略的特点。集中步兵和骑兵在炮兵的支援下给敌人以猛烈打击的进攻,成了战斗行动的基本方法。拿破仑的战略特点是力图以一次或数次总决战决定战局或整个战争的成败。拿破仑广泛实施重兵机动,以求创造对总决战有利的形势和保证在主要方向上的对敌优势。拿破仑战争进一步发展了战术。各国军队都采用纵深战斗队形,即射手的散开队形与步兵的纵队相结合的队形。预备队成为战斗队形的组成部分。纵队作纵深配置,增强了步兵在战斗中的突击力量,军队能够在战场上更广泛地实施机动。十九世纪初,许多新的作战方法的改进在很大程度上是同拿破仑的统帅才能分不开的。拿破仑战争决定了十九世纪前半期军事学术发展的基本趋势。
大家鼓掌。。。
本文标题: 为什么拿破仑战争俄国攻入巴黎以后,不趁机把法国德国波兰等国灭掉,一统欧洲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0229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高三历史|年号庙号还有世号分别是哪些,怎么区分的呀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究竟是那十五个皇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