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亨元年(670)大非川之战时阿史那道真在做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2-07 04:00:3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2

唐与吐蕃之战的高祖和太宗时期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8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率军进攻唐松州(治嘉诚,今四川松潘),被唐军击退(参见...

咸亨元年(670)大非川之战时阿史那道真在做什么

唐与吐蕃之战的高祖和太宗时期

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8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率军进攻唐松州(治嘉诚,今四川松潘),被唐军击退(参见“松州之战”)。十五年,唐以文成公主入嫁松赞干布,唐蕃关系在此后30余年内十分融洽。 唐初,吐谷浑乘唐朝初兴无暇西顾,频拢西境,阻塞中西交通,而唐朝则以许互市消极应付。贞观年间,吐谷浑仍不断侵扰,沿边11州均受其害,已处贞观盛世的唐朝再也不愿坐视。同时,唐朝为经营西域也急于扫除中西交通的障碍。贞观八年(634),唐太宗抓住吐谷浑攻凉州事件,集军1万分3路进军,经过一年军事行动,彻底击溃吐谷浑,并于贞观十三年(639)以宗室女弘化公主(即西平公主)和亲诺曷钵。
正当吐谷浑与唐和好关系顺利发展之际,松赞干布治理下的吐蕃崛起,其北境直接与吐谷浑南界为邻。吐谷浑成了吐蕃向外拓疆和唐朝安边的必争之地。公元638年秋,松赞干布率吐蕃大军攻击唐朝的松州,命使者送上金帛,声称来迎接公主,谓左右曰 :“公主不至,我且深入 。” 太宗遣吏部尚书侯君集为当弥道行营大总管,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为白兰道行军总管,左武卫将军牛进达为阔水道行军总管,右领军将军刘兰为洮河道行军总管,率步骑五万以击之。唐军先遣部队在牛进达指挥下,打败了吐蕃军。松赞干布惧,引兵而退,遣使谢罪。因复请婚,太宗许之。松赞干布乃遣其相禄东赞致礼,献金五千两,自余宝玩数百事。唐太宗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由于唐太宗处置得当,松赞干布在文成公主和亲后奉行对唐和好政策,贞观十五年(641)后,唐朝、吐谷浑、吐蕃三方相安无事。吐蕃将公主嫁与吐谷浑王诺曷钵,结成甥舅之国。永徽三年(652),高宗封会稽郡王李道恩第3女为金城公主,许给诺曷钵长子慕容忠。
松赞干布死后,吐蕃大权掌握在大论禄东赞手中,吐蕃开始向四周扩张,与唐和好的国策发生逆转。首当其冲的是吐蕃的北邻吐谷浑。显庆元年(656)后,吐蕃频击吐谷浑,龙朔三年(663),禄东赞率军攻占吐谷浑,吐谷浑王诺曷钵及弘化公主等数千帐逃至凉州,吐谷浑复亡。如史籍所载:“吐谷浑自晋永嘉之来,始西渡洮水,建于群羌之故地,至龙朔三年为吐蕃所灭,凡三五○年。 ”
吐蕃占有吐谷浑后,其北境直接与唐河陇相接,威胁着唐朝的河陇、西域。唐朝的对策一方面是助吐谷浑,使之为其屏障。乾封元年(666)五月,唐朝封诺曷钵为青海王,表现唐朝使诺曷钵重返青海为王的决心;另方面积极备战,伺机一决雌雄。
吐蕃统治者一方面强化对吐谷浑旧地的统治,另方面继续其进攻的势头,于咸亨元年(670)大举进军西域,“残羁糜十八州(掠安西四镇所辖羁糜州),率于阗取龟兹拨换城(今阿克苏),于是安西四镇并废”,是年四月,高宗派薜仁贵、阿史那道真等率军5万出击吐蕃,在大非川(青海是渠南切吉旷原)与吐蕃钦陵(禄东赞之于)40万军激战,唐军大败,全军覆没。大非川一役,最终使吐谷浑诺曷钵依靠唐朝力量恢复其势力的希望破灭。从此,吐谷浑作为一个部族体,分别归吐蕃、唐朝统治,散居青海、甘肃、陕西、宁夏等地 。
同一时期,吐蕃又兼并唐剑南道管辖的诸羌羁糜州。乾封二年(667),禄东赞率军攻唐边境,“生羌十二州为吐蕃所破”。到唐肃宗时,除少数羌州内徒外,余均并入吐蕃。至此,吐蕃与唐争斗的重心转移到西域。 贞观元年(627),唐太宗划全国为10道,陇坻以西为陇右道。睿宗景云二年(711),又从陇右道中分出黄河以西为河西道,领凉、甘、肃、瓜、沙、伊、西7州。河西、陇右分治,习惯上简称河陇,大体上即是元明以后的甘肃和新疆东都地区。河陇地区是丝绸之路的要孔,在战略上据有极重要地位。吐蕃若控制了河陇,即可切断与西域的联系,又可成为进攻唐朝心腹地区的跳板。吐蕃奴隶主的攻唐战略,即是先蚕食边境军事据点,然后重点破陇右,遮断河西,孤立西域,进而兵锋直指唐朝政治中心。
长安唐朝对吐蕃的进攻是有准备的。玄宗开元年间特设河西节度使以防吐蕃和它与回纥可能发生的联系,陇右、剑南两节使专防吐蕃进攻。仅在河西、陇右两节镇即驻精兵14.8万人戎守。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穷于应付,实力渐衰,而吐蕃正是赤松德赞执政时期,他平定内乱,任用尚野息、尚悉东赞、尚赞摩和论悉诺(汉籍作马重英)“三尚一论”辅政,势力大振。因此,吐蕃对河陇地区的蚕食日趋加剧。肃宗至德元年(756),吐蕃陷威戎、神威、定戎、宣威、制胜、金天、天成等军,翌年(757),再取廊、霸、岷等州及河源、莫门等军。宝应元年(762),“陷临洮,取秦、成、渭等州”。代宗广德元年(763),入大震关,取兰、河、鄯、洮等州,于是“陇右地尽亡”,同年10月,吐蕃军乘胜长驱直入,进逼长安。代宗仓皇逃往陕州,吐蕃入据长安,立金城公主侄李承宏为唐帝。吐蕃军据城15日后被唐将郭子仪驱逐,屯军原(宁夏固原)、会(宁夏中卫)、成(甘肃成县)、渭(甘肃陇西)等地。是役是唐蕃交战中唐朝最大一次失败 。
吐蕃虽自长安退兵,在陇右的进攻势头并未减弱。766年,吐蕃军又占甘州,肃州。十一年(776),再占瓜州,德宗建中二年(781),占沙州,至贞元十七年(791),攻陷西州。安史之乱后不到半个世纪,河陇诸州及安西、北庭辖地皆为吐蕃所并 。
赤松德赞执政以来,对外扩地战绩显赫,吐蕃北方占甘、肃、瓜、沙诸州和北庭、安西地区;南占剑南、西川大片地方,东南与南诏相接,南达天竺,西至大食,为吐蕃的鼎盛期。 贞观年间,吐蕃势力开始进入西域。高宗龙朔二年(662)十月,吐蕃军队在疏勒以南地区与唐军相遇。史载:“(苏)海政军回至疏勒之南,弓月又引吐蕃之众,来拒官军,海政以师老不敢战,遂以资略吐蕃,约和而还。”次年底,吐蕃联兵弓月、疏勒进攻于阗。咸亨元年(670)大非川之役后,吐蕃乘势攻陷了唐安西都护府治所龟兹,占安西四镇(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大部分治地。军事上失势,迫使唐废弃四镇,安西都护府治所迁回西州(新疆吐鲁番)。唐朝在西域实际上仅能控制自沙州至伊州、西州、昆陵都护府、蒙池都护府一线,天山以北、以东地区,塔里木盆地均为吐蕃势力所控。在西域的力量对比,唐弱而吐蕃强,处守势 。
武则天临朝执政,决心夺回四镇,改变以守为主的被动局面,使唐蕃争夺西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垂拱元年至二年(685-686)、永昌元年(689),唐军二次主动出击吐蕃,均遭失败。长寿元年(692),武则天再次组集大军出击,武威军总管王孝杰、武卫大将军阿史那忠领兵“大破吐蕃,克复龟兹、于阗等四镇,自此复于龟兹置安西都护府,用汉兵三万人以镇之”。 这次军事行动的胜利,不仅使唐朝重新确立了对西域的统治地位,对于吐蕃的政局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松赞干布死后,吐蕃大权为大论禄东赞所掌。乾封四年(667),禄东赞病死,诸子分掌吐蕃军政大权。垂拱元年(685),都松茫波杰受尊赞普尊号,大权仍为禄东赞家族所掌握。随着都松茫波杰年龄日增,对禄东赞家族专权日益不满。西域兵败,便成为赞普收回权力极好契机。圣历二年(699),已23岁的都松茫波杰首先发难,禄东赞长子论钦陵兵溃,在宗喀(青海湟中县)自杀,其弟论赞德率千余人,其子论弓仁率吐谷浑7000账降唐。结束了持续近半世纪的禄录赞家族贵族专政的局面。自武则天收复四镇至安史之乱的半个世纪,唐朝在西域地区仍保持优势,只在大小勃律(今克什米尔一带)与吐蕃发生过战争。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尽征河陇、朔方之将镇兵入靖国难”,西域、河陇军力空虚,吐蕃乘机卷土重来,兵锋首指河西陇右地区。广德元年(763),陷凉州,陇右、河西诸郡大部分地区为吐蕃所占,安西四镇和伊、西两州、北庭等地与中央政府联系被切断。建中二年(781),沙州失陷,西域更处于不利境地。虽然回纥助唐抗吐蕃,并开通了“回纥”路,但并未完全扭转唐在西域与吐蕃争斗中的劣势。至德宗贞元三年(787),吐蕃复攻回纥,北庭、安西无援,相继陷于吐蕃。自此天山北路同河西地区的吐蕃势力连成一片 。

通俗西藏史(一百零一)-从西突厥到后突厥

各位喜马拉雅的小伙伴大家好,藏史德云社的老布,又来啦!

上一期老布讲西突厥内部不团结的基本原因,这集咱们简单把西突厥再讲讲,然后来讲后突厥。

贞观六年(632年)李世民册封 阿史那·泥孰 为西突厥可汗,结果册封之后一年多,他就去世了。然后唐朝又册封了泥孰的弟弟做了下一任可汗。

这位阿史那·泥孰在唐高宗时期就曾经作为使臣来过长安,和当时身为王子的李世民见过面,还结成了兄弟,也算是老熟人了。

等到他坐上大汗之位的时候,李世民已经击倒了上一任霸主东突厥,成了风光无限的“天可汗”。

所以,泥孰上位之初就请求唐朝的册封,说明他的位置很不稳固,需要用“天可汗”的名号来奠定基础。

泥孰死了以后,他弟弟比他还弱势,低下的小可汗都不咋搭理他。最终的结果是分裂再次爆发,东西两厢又各自推举了一个可汗,开始以伊犁河为界,互相杀着玩。

在这段内讧期间,唐朝的态度很有意思,一边多次表示“你们打你们的,我不参与”;一边不断册封泥孰系统的领袖为西突厥可汗,表明亲近泥孰系的立场。

这其实恰恰说明了唐朝对西突厥的态度,因为泥孰是个相对弱势的王系,唐朝一直扶着它,别让它倒了。

之后唐朝一看还是不行,干脆自己下场了。

之前咱们说过,唐朝第一次将触手伸出玉门关,是贞观四年(630)在新疆哈密设 西伊州。 在贞观六年(632)的时候,改 西伊州 为 伊州 ,同时从羁縻州改成了和内地州县一样的性质。

之后几年唐朝一直在努力稳定伊州附近的统治,直到贞观十四年(640年)才发动了对高昌国的攻击。

唐朝灭高昌的原因,并非因为高昌扣留汉人、阻塞商道,虽然李世民伐高昌的诏书里确实是这么说的。

真正的原因在于,一直在和泥孰系对抗的西突厥 乙毗咄陆可汗 ,有了东进的动作,而高昌国又与这个可汗结成了盟友。

当然了,最重要的因素可能还是,唐朝在哈密经营了好几年,已经算是站稳了脚跟。有足够的力量,对盘踞在吐鲁番的高昌,实施碾碎性的打击。

所以,这次灭高昌之战,不过是唐朝在西域拓展的一个步骤,高昌很倒霉地成了车轮下的石头。

在数万唐军的威逼之下,高昌兵败投降,唐朝在此地设 西州,“置安西都护府于交河城,留兵镇之”。

同时,乙毗咄陆可汗 “惧而西走千里” ,他的部将阿史那·步真在可汗浮图城投降,唐朝在此地置 庭州 (新疆吉木萨尔以北的破城子遗址)。至此,天山北麓的铁三角—— 伊、西、庭 三州,全部上线!

贞观十六年(642年),乙毗咄陆可汗发兵伊州,安西都护 郭孝恪[kè] 连续给予痛击,乙毗咄陆可汗部众离散。西突厥属部遣使长安,请求废旧汗,另立新汗,唐太宗随即册立阿史那·泥孰的孙子,做了 乙毗射匮可汗 。

随后,唐朝的步伐开始加快。

贞观十八年(644年),征 焉耆国 (今新疆焉耆)。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平 龟兹国 (今新疆库车)。

这场战役中,吐蕃应唐朝之邀对龟兹实施了夹击,这是蕃军进入安西的首次记载。

到这时候,安西都护府的管理框架已经初步确立,形成了以 龟兹、于阗、焉耆、疏勒 为核心的四镇结构。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此前降唐的 阿史那·贺鲁 叛乱。

高宗显庆二年(657年), 苏定方 千里奔袭,生擒 阿史那·贺鲁 。

一般来说,苏定方平定 阿史那·贺鲁之乱 ,标志着西突厥汗国的灭亡。

但阿史那·贺鲁之后,西突厥地区依然存有三个可汗:

由唐朝册封的濛池都护, 继往绝可汗( 阿史那·步真 ) ;

由唐朝册封的昆陵都护, 兴昔亡可汗 (阿史那·弥射);

不是唐朝册封,盘踞在双河(新疆博乐市南的博尔塔拉河)的 真珠叶护可汗 (乙毗咄陆可汗之子)。

从册封两可汗的名号可知,唐朝认为西突厥王嗣已断,因之才需要 “继往绝”、“兴昔亡” 。

三个可汗,两个是自己封的,剩下的自然是唯一的目标。

高宗显庆四年(659年)三月, 兴昔亡可汗 在唐军配合下,击杀 真珠叶护可汗 ,西突厥从此完全被唐朝掌控。

唐朝对西域的统治构架,耗时长达29年,期间明显可以看出, 先剪羽翼,再动核心 , 由东向西、先北后南 的大战略。

而唐朝统治构架的建立过程,也是西突厥汗国日渐削弱,王室分崩的过程。

西突厥内容,暂时就梳理到这个程度了。

至于其中的细节内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薛宗正先生的《突厥史》、吴玉贵先生的《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刘锡淦[gàn]先生的《突厥汗国史》,一般的爱好者看过这三本书,也就差不多了。

下面我们来说后突厥。

贞观四年(630年)东突厥汗国灭亡后,北方草原上突厥部落,保持了差不多半个世纪的稳定。

到了679年(高宗调露元年)的时候,隶属于 单于大都护府 (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治下的突厥降部二十四州,突然爆发大规模叛乱。蜂集数十万众,河东、河北诸道震动。

以前对于突厥部落叛乱的解释,一般是归咎于唐朝对他们实施了残暴的统治。

但其实,这种说法未必准确,因为统治也是要有成本的。这些部落游牧于草原深处,还别说实施残暴的统治,就是一般性的管理,实施起来都很困难。

贞观初年,在击垮了东突厥汗国之后,唐朝曾经尝试对降众内迁,但结果发现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你把草原上的人清空了,别的牧民自然会迁过来填补空白。所以之后,唐朝就开始在草原上实行羁縻州府的管理方式。这种方式的控制力度是相当有限的,既不编户齐民,也不派遣官员,管理基本上就是放任自流。

在这种状态下,说统治有多残暴,实在是有点难以想象。

我个人觉得,突厥部落爆发大面积的叛乱,大概有一内一外两个因素:

内因—— 应该是农耕和游牧,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维逻辑。 在很难理解对方的情况下,双方都感觉受到了冒犯。

外因—— 应该是在突厥叛乱的前一年,吐蕃军神论钦陵再一次在青海暴打了唐朝军队,这次是李敬玄统辖的十八万大军。 公元670年还有一次,那次领兵的是威震四夷的薛仁贵。

我们之前曾经说过,论钦陵在青海大败唐军的影响,在这儿我再重复一下。

对唐朝来说,连续在青海遭受重创,彻底断了收复吐谷浑故地的心思;

对于周边族群来说,他们发现唐军也不是不可战胜,既然别人行,自己也不差事儿。

后突厥的突然爆发,很有可能是两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场突如其来的爆发,让沙场宿将萧嗣业措手不及。虽然他也拼力厮杀,但终究杯水车薪。等他回到长安,李治当面臭骂他: “我不杀薛仁贵、郭待封,让你懈怠如此,要不是看着咱两家有旧情,我现在就杀了你!”

你看,又是一件和吐蕃有关的事情。

为了平复北方,李治急诏裴行俭回朝。当时,裴行俭刚刚在西域平息了西突厥的叛乱。这次战争打得极为精彩,堪称是神来之笔,我们以后会专门拿出来讲一下。

奉召回国的裴行俭两次出兵,大败后突厥军队,自立为汗的后突厥首领投降。

结果唐朝内部的政治斗争,又毁了刚刚好转的局面。

682年的时候,李治的病情已非常严重,朝中分裂为太子派与武后派两系势力。裴行俭作为太子系的重臣,一直在受到武后系统的攻击和非难。突厥汗王投降后,裴行俭已经密报朝廷,许诺不死。结果回朝以后,武则天公然违背承诺, “斩阿史那·伏念、阿史德·温傅等五十四人于都市”。

这是唐朝开国以来,首次斩杀投降的首领。裴行俭得知后慨叹 :“恐怕以后,再也没有愿意归顺的人了!”

果不出裴行俭所料,杀降事件之后,阿史那·伏念的部将 骨笃禄 收敛部众,再次起事。他手下有两位重臣,一个名叫 阿史德·元珍 ,另一个名叫 阿史德·墩[tūn]欲谷 。

这两个人都曾入唐学习,在唐朝君臣讨论留学生制度时,曾有大臣上书武则天说: “四夷多遣子入侍,其论钦陵、阿史德元珍、孙万轩等,皆因充侍子,遂得遍观中国兵威礼乐,其后竟为边害。”

这段内容,我们在讲论钦陵的时候,曾经提到过。


公元682年(唐高宗永淳元年), 阿史那·骨笃禄 在漠北 乌德鞯山 (蒙古国杭爱山)设牙帐, 黑沙城 (内蒙古呼和浩特)设 “南牙” (南庭),以其弟 阿史那·默啜 为 “设” (也称“杀”,官名), 咄悉匐 为 “叶护” (官名),重建了突厥政权。

由于其政权重建于东突厥的故地,为了和之前的 东突厥汗国 做区别,一般称之为 后突厥汗国 (也称东突厥第二汗国)。

后突厥汗国兴起之时,恰逢李唐与武周的转轨期,唐朝内部的政治斗争达到了白热化,严重削弱了对外征战的能力。

把当时的大事件按时间排序,就能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682年, 骨咄禄 创建后突厥汗国。

阿史德 · 元珍带兵攻破重镇定襄都督府,唐朝起用了罢官已久的薛仁贵,他在云州“大破之,斩首万余级,驼马牛羊三万余头。”

683年,李治驾崩,太子李显即位。

当年“二月,突厥寇定州、陷妫[guī]州,这俩地方都在河北省。

“三月,围 单于大都护府 (今内蒙呼和浩特附近),大都护府司马张行师孤军苦战,城陷而死”。

五月“突厥寇蔚州(山西灵丘),杀刺史,丰州都督 崔知辩 率军援救,兵败被杀。崔知辩做过西州都督,曾在于阗重创吐蕃,我们前面曾经多次提到过他。

684年,武则天废 李显 ,立 李旦 为帝。

同年九月,徐敬业在扬州举兵反武。十二月,宰相 裴炎 、名将 程务挺 被杀,名将 王方翼 流放。突厥闻之,设宴欢庆,设立祠堂祭奠程务挺。


685年二月,阿史德元珍等寇朔、代等州(这两个地方在山西),唐军大败,死者五千余人。武后用 韦待价 领兵救援,这个人我们之前也提到过,689年他在西域寅识迦河,被论钦陵打得大败。

686年,武则天任用周兴、来俊臣等酷吏,诏杀南安王 李颖 等宗室十二人,鞭杀已故太子李贤的二子。

同年,武后从河西调来了 黑齿常之, 又是一个见于唐蕃战争的名字。他在山西黄花堆大败阿史德 · 元珍,“追奔四十余里”。

688年,琅邪王 李冲 、越王 李贞 起兵反抗,武则天逼杀韩王、鲁王、黄国公、东莞郡公、常乐公主。

689年,名将 黑齿常之 受酷吏周兴诬告,含冤自尽。

690年九月初九,唐睿宗 李旦 禅让,自请赐姓武氏。武则天正式登基,改唐为周,定都洛阳,自加尊号 “圣神皇帝” 。

从682年到692年,算是后突厥汗国的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里,重新崛起的突厥势力,给唐朝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再加上,唐朝内部大量清洗功臣宿将,推动酷吏政治,镇边名将 程务挺、王方翼、黑齿常之 或死或流。一定程度上导致上,也加剧了后突厥的杀伤力。

在这段时间里,河北的定县( 定州 )、涿鹿( 妫州 )、北京( 幽州 )、山西的灵丘( 蔚州 )、朔县( 朔州 )、代县( 代州 )、太原( 并州 )、岚县( 岚州 )、甘肃的灵武( 灵州 )、靖远( 会州 )、宁夏的固原( 原州 )屡遭血洗,兵火所及之地,绵延千余里。

除了南下攻击唐朝以外,后突厥还向北对铁勒诸部用兵,向东对契丹和奚攻击。再有就是发动了西征,矛头直指生活在西域的同宗兄弟——西突厥。

690年到692年期间,唐朝北部边防突然就压力减轻了,武则天甚至两次发兵北伐。其实,这时候突厥的主力已经西征了。

西突厥那个弱势的王系,根本无力抵抗后突厥的进攻,被打得抱头鼠窜。但在碎叶川的北部,后突厥踢上了铁板, 乌质勒 带兵大败后突厥,重臣阿史德·元珍死于阵中。

这位大破后突厥的乌质勒,其实咱们也提到过,他就是之后被郭元振冻死的那位突骑施首领。

然后在公元693年(长寿二年), 阿史那·骨笃禄 病逝,弟弟 阿史那·默啜 成了下一任可汗。

从682年到692年,可以看作是后突厥汗国的第一阶段。

在这段时间里,突厥部落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外征战。史料上记载,阿史那·骨笃禄在位的十年里,出征四十七次,亲自参战二十次。甚至他的死,可能都是因为在战场受伤导致的。

因为692年的西征遭遇惨败,阿史德·元珍直接战死阵中,骨笃禄可能也受了伤,回国后在693年的年初就去世了。

不管怎么说,骨笃禄都是一个成功的领袖,他应该算是后突厥汗国的奠定者。

那么我们就要分析一下,后突厥汗国快速崛起的原因了。

首先得承认,后突厥的第一代领袖挺强的。

骨笃禄在最窘迫的时候,身边只剩下了十七人。但就是凭这点星星之火,能在各种部落实力纷杂的草原上发展起来,确实得说有点王者气韵。

另外,他身边的阿史德·元珍和阿史德·墩[tūn]欲谷,也是一时之选的人才。

这两个人对唐朝的情况很了解,知道唐朝强在哪里,弱在何处,所以在制定方略的时候颇有针对性。

在这里我多说一句,突厥王族都是姓阿史那的,而突厥后族都姓阿史德,这是两个世代联姻的家族,有点辽代耶律和萧氏的意思。

再有一点,就是正好赶上了唐朝的波谷期。

高宗、武后的时期,正好是唐朝从贞观的高峰上下来,开元盛世还没到来的波谷阶段。而且从李治到武则天的转轨,也消耗了唐朝内部大量的国家资源。

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这就是西南方向的吐蕃迅速崛起,无意之间形成了唐朝国力的南北拉扯。

吐蕃从662年(龙朔二年) 开始进军西域,与弓月部联手攻击唐军。

665年(麟德二年) 吐蕃、疏勒、弓月联手攻于阗。

670年(咸亨元年),大非川之战在青海爆发,唐军惨败。

吐蕃在西域则攻取龟兹拨换城,陷十八个羁縻州, 迫使唐朝撤了西四镇。随后的22年里,安西四镇多次易手。唐为夺回了西域的控制权,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在河陇方向,李敬玄再次惨败,唐朝被迫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将大量行军转成镇军与吐蕃长期对峙。

也就是在这段力量真空期,后突厥强势崛起。我们能看到,在679年(调露元年)的时候,唐朝还有能力给裴行俭凑出30余万大军北伐,史料记载为, “连亘数千里,出师之盛,未之有也” 。

这次军事行动的收效很显著,突厥的暴乱很快就得到了平息。但又是唐朝内部的权利博弈,毁了裴行俭的一片苦心。杀降事件爆发后,两边再也没有了回旋余地,陷入了互不信任的死亡螺旋。

而之后的唐朝,再没有了力量组织大规模的北伐,与河陇一样,从战略进攻转入了战略防御。

所以,骨笃禄时期的爆发,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我们看待这段 历史 的时候,视线不能仅仅局限于北方草原,而是要从一个更高的视角上,从东亚的全局上来审视。

到了692年,情况再次发生了变化,吐蕃内部王权与相权之间的博弈趋于白热化,不断有部落叛蕃归唐。唐朝也趁机收复了安西四镇,并留下重兵稳定局面。

这时候的唐朝是不是有能力抽出手来,全力对付后突厥了呢?

我们下期再讲!

大非川之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战争概述:公元七世纪,青藏高原的吐蕃政权崛起,开始与唐帝国在西域和吐谷浑地区的争夺。公元670年,唐王朝派大将率兵十万征伐吐蕃,与吐蕃四十万大军在大非川展开激战,最终因寡不敌众,全军覆灭,成为唐帝国前期最惨烈的一次失利。吐谷浑全境被吐蕃所占。 >将帅星数:★★ 论钦陵 薛仁贵 >精彩星数:★★ >政治影响星数:★ >综合星数:4.5★☆ >战争类型:粮战——深入敌境,如何保证后勤补给,是最为重要的问题。薛仁贵没做好,所以无论他怎么英勇,失败都不可避免。 >战争深度解析: >薛礼的白袍,已经染红。 >柳银环当年一针一线缝制的白袍,二十多年来,从辽东到天山,从不离身。 >白袍成了大唐军的一种象征,有白袍的地方就有薛礼,有薛礼的地方就有胜利。 >如今,白袍已被大唐士卒的鲜血染红,成了碎片。 >大非川,一个让薛礼梦碎的地方。大唐帝国,也向吐蕃人低下了高贵的头颅。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人千百年来一直是这片土地的主人。早在五千多年前,这里就有土著居民生息繁衍。到魏晋时代,这里已经拥有了三个势力相当的 *** 族地方割据势力:吐蕃、苏毗、羊同。    公元七世纪时,吐蕃走向了强大。隋开皇三年(583年),将都城从匹播迁至了逻些(今 *** )。公元629年,在年轻的第三十三任赞普松赞干布的统领下, 一举吞并了苏毗、羊同两部,统一了青藏高原。之后,于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吐蕃平定了东女等部落,又在武德九年征服了尼罗婆(今尼泊尔)。在唐太 宗贞观元年(627年)攻占了党项(今青海河曲一带),疆域横跨 *** 、青海、四川。 >松赞干布除了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军事政治制度外,还创立和统一了文字——藏文。    对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唐帝国,松赞干布保持着崇拜和敬畏之心。贞观八年(634年),他派出使者入长安朝贡。对西南来的陌生朋友的热情,派了使者 冯德瑕回访,松赞干布高规格接待,宴席间听闻了中原女子貌美,而突厥、吐谷浑等部都娶了大唐的公主,松赞干布也起了个娶大唐公主当老婆的念想。于是,再次 派使者带上大量的聘礼去长安求婚。 >松赞干布的求婚却被高傲的唐皇帝拒绝了。当时的唐帝国四夷皆平,觉得不必再用自己李姓王室的女人远嫁西南边陲部落以换取和平,因此李世民拒绝了松赞干布的求婚。 >松赞干布很没有面子,要发飙。吐蕃使者为了掩饰自己说亲的失败,对松赞干布说李世民本来都已经接受了松赞干布这个女婿,可后来吐谷浑人从中挑唆,李世民才拒绝了这门亲事。    松赞干布于是将怒火都发到吐谷浑人身上,亲率二十万大军进攻吐谷浑人。吐谷浑人抵抗不住,逃往青海湖北部。吐蕃人又趁势攻破党项、白兰等部。松赞干布于 贞观十二年(638年)又一次兵临大唐边境松州(今四川松潘),再次派出使者到长安求亲,同时给手下的兄弟们放话了,李家不允许这门亲事,我们就杀到长安 抢亲。 >驰骋沙场几十年的李世民怎会被松赞干布这等毛头小伙子(松赞当时年仅二十一岁)吓倒?该年八月,李世民派大将侯君集、执失思力、牛进达、刘兰率军五万迎击吐蕃大军。 >双方在松州城下稍作交锋,唐军先锋牛进达部取得了小胜。松赞虽年轻,但颇沉稳,交锋之下也见识了鼎盛时期唐军的战斗力,不愿与李唐结下过深梁子,于是率军回返。 >回去之后,松赞仍不甘心,先后三次遣使带上厚礼到长安,给李世民道歉认输并叫屈——俺就是想当李唐家的女婿。 >通过松州一战,李世民见识到了吐蕃人的实力,同时看松赞这小伙子也挺谦虚,这才答应松赞干布的求婚,把唐宗室成员文成公主嫁给松赞。 >松赞大喜,派丞相禄东赞携带黄金五千两、珍宝无数给李唐当聘礼,文成公主则带去了中原。大量的书籍、谷物、种子,为汉、藏之间带来了短暂的和平以及深远的文化交流。 >进入唐高宗时代,唐帝国外事的主要精力放在了辽东朝鲜半岛,而吐蕃政权的实力却在一天天增强。松赞干布死后,年幼的孙子被扶立为赞普,丞相禄东赞主持吐蕃朝政,吐蕃政权开始采取积极的扩张政策。 >公元660年,当唐军第一次平定百济的时候,吐蕃开始进攻吐谷浑;公元663年,驱逐吐谷浑至凉州,全据吐谷浑部所占地盘。当时,西域的小股势力也慑于吐蕃人的强大,纷纷依附。 >吐蕃人动了唐王朝在西域和河西一带的“奶酪”,唐高宗当然很不高兴,但此时连连在辽东征战,唐王朝已无力在西线发动大规模战事,对吐蕃人也暂时无可奈何。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已开始恶化,公元663年,禄东赞再遣使到长安请求和亲时,唐高宗毅然予以拒绝。 >公元665年,吐蕃人入侵西域于阗。于阗是唐王朝的附属国,唐王朝当然不能坐视不顾。唐高宗派唐将西州都督崔知辩、左武卫将军曹继叔率兵援救,双方开始了小规模的摩擦。 >吐蕃与唐帝国,早晚会有大战,但唐王朝却需要喘息的时间,二十多年的辽东战事消耗了唐帝国太多的精力。 >精明的吐蕃人也看到了这一点,他不给唐高宗李治机会。 >咸亨元年(670年),吐蕃大举进攻西域唐属地,连续攻陷了唐在西域的十八州,攻占了龟兹拔换城(今新疆阿克苏)。唐在西域的四镇——龟兹、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于阗(今新疆和田西南)、疏勒(今新疆喀什),被迫再次罢废。 >唐帝国已忍无可忍,只有派出最杰出的大将与最精锐的部队与吐蕃人一决高下。 >谁是当时唐帝国的第一名将?当然是薛仁贵。    薛仁贵,又名薛礼,山西绛州龙门人。年轻时家境贫寒,父辈死了连买棺材的钱都没有,只能随便找个坑埋了。薛仁贵身材魁梧,练就一身武艺,据说一顿能吃八 碗饭(江湖传闻)。在唐初盛世,身高力大的薛仁贵养家糊口也不是问题,但其妻柳氏非常贤淑,认为薛仁贵非常人,在妻子的激励下,三十岁的薛仁贵选择了当 兵。 >薛仁贵入伍后不久,远征高丽(645年),薛仁贵所在的张士贵部也赶赴辽东。薛仁贵作战非常勇敢,每战都是冲在最前面,他 出战必穿妻子为其缝制的白袍。唐军与高句丽大军在安市城东激战,唐太宗李世民登北山观战,只见一名白袍唐将在敌阵中来回冲锋,所向无敌,第一次知道了薛仁 贵的名字,并在战后亲自接见了这位战斗英雄,赐良马两匹、绢四十匹,提升其为游击将军。 >回国后,唐太宗并没有忘记这位白袍将,薛仁贵 再次被破格提拔为左军中郎将,并将他放置在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统领宫廷禁卫军驻守玄武门。玄武门是唐太宗李世民起家的地方,对于李唐皇室有着极重要 的意义和作用,李世民将此重要位置交给毫无背景、士卒出身的薛仁贵,足见李世民对薛仁贵的器重。 >薛仁贵用他的忠诚回报了李唐王室。唐高宗永徽五年(654年)五月初三夜,长安天降暴雨,山洪暴发,长安城几千人在这次水灾中丧生。当时水至玄武门,卫士大多各自逃命,唯有薛仁贵冒死到皇宫救唐高宗李治。他救了高宗一命,李治很感激他,之后更加重视薛仁贵。    显庆三年(658年),四十四岁的薛仁贵成为独领大军的军事主帅,出现在唐王朝袭扰高句丽的阵容中,成为唐军最重要的军事将领。而他的成名之作还是在征 伐天山铁勒部中,连发三箭,射杀铁勒三名大将,率领唐军一举平定铁勒各部。当时民间传唱:“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 >西征铁勒后,薛仁贵又参加了唐王朝平定高句丽的战争,胜利后被提拔为左威卫大将军兼检校安东都护。 >公元670年的大唐王朝,唐初的名将基本已经逝世,而薛仁贵则是唐二代将领中的领军人物,出征吐蕃,非他莫属。 >薛仁贵的对手论钦陵也非等闲之辈。论钦陵是吐蕃丞相禄东赞之子,禄东赞于公元667年逝世,论钦陵继承父位,成为了当时吐蕃政权的实际统治者。征西域、平吐谷浑,均是论钦陵亲率大军。论钦陵堪称吐蕃政权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之一。 >公元670年,唐高宗李治以薛仁贵为主帅,任逻娑道行军大总管,左卫员外阿史那道真、左卫大将军郭侍封为副大总管,率兵十万,征伐吐蕃。    此役至关重要,唐高宗李治给薛仁贵配备的副将都是重量级人物。阿史那道真和郭侍封均出自大唐名将世家:阿史那道真的父亲是突厥处罗可汗之弟阿史那杜尔, 后来投靠大唐成为一代名将,为唐太宗平定了高昌、龟兹;而郭侍封则是出自瓦岗的开国将领郭孝恪的次子,郭孝恪是力擒窦建德的最大功臣,郭孝恪死于平定龟兹 之战,其长子郭侍诏亦战死沙场,郭侍封是郭孝恪的次子。 >让泥腿子出身的薛仁贵来统领二个世家出身而级别又与自己相等的公子哥名将,虽然他威名很盛,却也有点勉为其难。阿史那道真是胡人,肚子里没那么多花花肠子;郭侍封却不同,总想与大元帅抬杠,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 >公元670年八月,薛仁贵的十万大军抵达大非川(今青海兴海大河坝)。 >鉴于行军路径艰险,携带辎重粮草必将影响行军速度,薛仁贵决定将辎重粮草留在大非川上,由郭侍封率二万兵看守辎重,自己率大军寻找吐蕃主力决战。 >郭侍封却并不听从薛仁贵的节制,并没有将辎重放在大非川,而是携辎重粮草缓行。论钦陵怎么会错过唐军的这一破绽,纠集二十万吐蕃军袭击郭侍封部,郭部大败,辎重粮草尽失。 >薛仁贵在河口刚打了一场胜仗,后方却传来郭部战败的消息,没有后勤保障供给,薛仁贵只得退回大非川。在大非川,论钦陵早已为薛仁贵准备下了四十万大军。两军交锋,士气低落人数处劣势的唐军大败,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薛仁贵、郭侍封、阿史那道真等将率数骑突围。    论钦陵是个有远见的政治家,见好就收,取得大胜后,却主动与唐军求和。很快,论钦陵与失去了大部分军队的薛仁贵签订了和约。唐帝国在失败面前不得不默认 吐蕃势力入主西域的事实。之后的两百多年,唐与吐蕃之间连年征战,互有胜负,但唐帝国一直无法征服屹立在高原的吐蕃人。 >吐蕃也成为了大唐王朝边邻中唯一一个可以不用向其臣服的少数民族政权。 >战争人物命运走向 >薛仁贵: >大非川之战,是唐王朝开国来最大的一次失利,唐王朝的颜面尽失。薛仁贵作为主帅,当然会被追究。不过此时的大唐政治还算清明,二君(李治、)依然大气,仅仅免了薛、郭、阿三人之职,均未遭受杀身之祸。 >对大非川之战,薛仁贵显得很无奈,常以流年不利、出师必败来慰藉自己。不过唐高宗依然没有忘记当年的救命恩人,过了几年又启用赋闲在家的薛仁贵。薛仁贵以六十八岁的高龄再次西征,和突厥人作战,白袍将军的身影又出现在大唐军中。 >永淳二年(683年),薛仁贵病逝于雁门关,享年七十岁。其子薛讷、薛楚玉,其孙薛嵩,皆是能征善战的大唐武将。在民间,薛氏父子的英雄传奇更是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论钦陵: >吐蕃政权强势崛起,除了世人皆知的松赞干布外,禄东赞、论钦陵父子功不可没。 >大非川之战后,论钦陵又于公元678年在承风岭击退了十六万唐军的攻击。 >论钦陵执掌吐蕃政权二十多年,在他的带领下,吐蕃帝国走向了鼎盛和强大。 >公元699年,新任赞普器弩悉弄不满论钦陵专权,发动了回收政权的斗争,大举铲除论钦陵势力,与论钦陵兵戎相见。论钦陵兵败自杀。 >战争猜想: >大非川之战的失利,是历史必然还是个别链条的失控?后世评价此战,大多将失利的主要原因归于郭侍封不听帅令,叹息于薛仁贵一战而英名尽失。    郭侍封的失误,看似偶然,但却反映出了到唐高宗时期,唐王朝军事上由盛转衰的一个迹象。初唐的辉煌过后,唐王朝危机暗藏,一个特征是军事人才的缺乏。唐 二代将领也不似开国名将们具有战斗经验与进取精神,之后唐王朝所倚重的名将,胡人占据半壁江山,这已经为后来的安史之乱埋下伏笔。 >大非川之败,反映了大唐虽有名将薛礼但独木难支的无奈。

本文标题: 咸亨元年(670)大非川之战时阿史那道真在做什么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8239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如何成为历史学家现在还有哪些未流失的传统技艺与守护其的工匠与手艺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