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平阳侯曹参1.,《“平阳侯曹参”阅读答案及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作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平阳侯曹参者...

曹参列传上看是全程参与定三秦战役,而功侯表里却没有记录定三秦功劳 ,如以功侯表为准,冒用了谁的功劳

文言文平阳侯曹参

1. 《“平阳侯曹参”阅读答案及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

孝惠帝元年,更以参为齐丞相。参之相齐,齐七十城。

天下初定,悼惠王富于春秋,参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 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厚币请之。

既见盖公,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参于是避正堂,舍盖公焉。

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惠帝二年,萧何卒。

参闻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将入相”。居无何,使者果召参。

参去,属其后相曰:“以齐狱市为寄,慎勿扰也。”后相曰:“治无大于此者乎?”参曰:“不然。

夫狱市者,所以并容也,今君扰之,奸人安所容也?吾是以先之。”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却。

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

日夜饮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

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

从吏恶之,无如之何,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按之。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

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参子窋为中大夫。

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乃谓窋曰:“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于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 ”窋既洗沐归,间侍,自从其所谏参。

参怒,而笞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窋胡治乎?乃者我使谏君也。”

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 ”参曰:“陛下言之是也。

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参为汉相国,出入三年。

卒,谥懿侯。(节选自《史记·曹相国世家》)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使人厚币请之 币:礼物B、告舍人趣治行 治:整理C、参去,属其后相曰 属:嘱咐D、从吏幸相国召按之 幸:幸运3、下列能直接说明曹参采用“清静无为”的管理办法的一组是(3分)①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

②以齐狱市为寄,慎勿扰也。③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

④惠帝怪相国不治事。⑤择郡国吏木拙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垂相史。

⑥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国⑤ D、②承孚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关于如何治理齐国,曹参采用黄老之术而不采用儒家的办法。 B、曹参和萧何在沛县时,关系不错,分别为将相时却关系不好,但都很敬重对方的才能。

C、曹参常常把那些要来提建议的官员灌醉,也不惩罚那些醉酒高歌、狂呼乱叫的官吏。D、惠帝责怪曹参办事情不认真,于是免了曹参的职位,曹参只当了三年的相国。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l)参于是避正堂,舍盖公焉。

(3分)译:(2)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3分)译:参考答案:2、(3分)D“幸”的意思应为“希望”。 3、(3分)C(①中所说的是曹参不知道对儒家的办法如何选择取舍,这是最后使用黄老之术的原因,不是直接的管理办法。

④中所说的是惠帝责怪曹参,不是直接的管理办法。⑥说明曹参为什么要采用清静无为的管理办法。)

4、(3分)D(惠帝虽然曾经责怪过曹参,后经解释就很赞赏曹参的做法了,因此并没有免曹参的职务。 )5、(6分)(1)曹参于是让出自己办公的正厅,让盖公住在那里。

(“避”“舍”“焉”各1分)(2)曹参脱帽谢罪说:“请陛下自己仔细考虑一下,在圣明英武上,您和高帝相比谁更强?”(“谢”“察”“孰与”各1分)【译文】平阳侯曹参,沛县人。 秦朝时曹参做沛县的狱掾,萧何做主吏。

孝惠帝元年,改命曹参为齐国丞相。曹参做齐国丞相时,齐国有七十座城邑。

当时天下刚刚平定,悼惠王年纪很轻,曹参把老年人、读书人都召来,询问安抚百姓的办法。但齐国原有的那些读书人数以百计,众说纷纭,曹参不知如何决定。

他听说胶西有位盖(gě)公,精研黄老学说,就派人带着厚礼把他请来。见到盖公后,盖公对曹参说,治理国家的办法贵在清净无为,让百姓们自行安定。

以此类推,把这方面的道理都讲了。曹参于是让出自己办公的正厅,让盖公住在那里。

曹参治理国家的要领就是采用黄老的学说,所以他当齐国丞相九年,齐国安定,人们大大地称赞他是贤明的丞相。 惠帝二年,萧何去世。

曹参听到这个消息,就告诉他的门客赶快整理行装,说:“我将要入朝当相国去了。”过了不久,朝廷派来的人果然来召曹参。

曹参离开时,嘱咐后任齐国丞相说:“把齐国的狱市拜托给你,要慎重对待它,不要轻易干涉。”后任丞相说:“治理国家没有比这件事更重要的。

2. 文言文《曹参为相》全文翻译

曹参,字敬伯,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生前封为平阳侯,死后谥为懿侯。曹参虽在西汉相国位上只有三年,两个典故却名扬天下:“萧规曹随”、“曹参空爱酒盈樽”,是赞美还是丑化,众说纷云。

我个人把曹参做相国(丞相)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战争年代做相国,起点是从高祖二年开始,他先后担任过代理左丞相和右丞相,终点是刘邦做了皇帝,曹参自觉地把右丞相印交回了刘邦手中,乱世丞相算是当到头了。第二阶段是和平年代做相国,即刘邦做了皇帝,天下基本太平了,曹参被委派到诸侯国齐国做相国,任职九年,待到萧何去世召回朝廷做相国,任期到病亡。

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曹参都算得上优秀的相国,能以文治武功著称于世。战争年代的曹参,以武功著称于世:先后攻下过两个诸侯国,俘虏了两位国王、三位丞相、六位将军等,功勋声名赫起。以至于刘邦胜利了排队分果果, 大家都公推曹参排名第一,萧何第二。要不是鄂千秋从中帮腔,刘邦即使有私心于萧何,也找不到台阶下去。“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其实作用也只能雪亮在心里,上不得台面;在和平年代,曹参则以文治著称于世:治齐齐国安定繁荣、富可敌国,相汉,西汉事业蒸蒸日上步入正轨。曹参与萧何张良陈平、王陵周勃等相国不同,他们有的是能文不能武,能武不能文,既能文又能武的相国,西汉唯曹参一人而已。

我活在和平年代,只想讨论曹参在和平年代为相的事。也就是在齐国为相和接任萧何为相的事。

话说刘邦天下一统,坐上了皇帝宝座,把自己最宠信的萧何推上了相国的位子,公推排名第一的曹参肯定是不能跟萧何同在一起共事。因为一江不纳二龙,刘邦只好把曹参派到齐国去做丞相。其实曹参到齐国当丞相也好,毕竟主子悼惠王刘肥是刘邦的长子。因为是私生子,不能立为太子,刘邦就让刘肥做了最大的诸侯王,城池七十二座。我不知道刘邦出于何种考虑让刘肥做最大的诸侯王,论功行赏肯定排不到刘肥。也许是出于对刘肥或者说刘肥母亲的一种补偿考虑吧。

刘肥太年轻,治理国家没有经验,一切朝政大事就落在曹参肩上。丞相曹参为把齐国治理好殚精竭虑,召集了齐国各地有名望的几百儒生来共商国是。这有点像我们现在的人民代表大会或政协会议,让人民代表参政议政,看来曹参思想还是比较前卫。这几百名齐地精英组成的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他们参政议政的意识得到了激发,各抒己见滔滔不绝,一人有一套治国方法。他们拿出了几百套的治国方法,方法多得让曹参无所适从。看来有时候想发动群众群策群力,出发点是好的,但未必能取得成效。曹参原指望这些代表们提出合理化建议的想法看来是破灭了。

指望不上这些儒生的曹参并没有失望,他听说胶西有个叫盖公的,精通黄、老之术,就厚礼把他请来。盖公给曹参讲解"清静无为民自治"的道理,并具体地引申、发挥。盖公的见解很合曹参的味口。其实曹参心中早就有一个治国方略:按照齐国的风俗让齐民安居乐业,只是没有具体的操作方案。现在盖公不但治国思路与曹参施政方针暗合,还有具体的实施方案、操作指南,这才是曹参最想要的东西。盖公受到重视,那是理所当然的事。可惜那几百位人大代表们没有领悟曹大人的精神,想脱离曹大人的治国纲领去另搞一套,岂能行不通?看来察言观色领悟领导的意旨对个人事业的成败至关重要,个人的建功立业得建立在一个大环境之中,靠个人的匹夫之勇匹夫之智是很难有所作为的,当世之人不能不察。

曹参治齐,似大禹治水,在于疏而不在于堵。曹参治齐九年,齐民安居乐业、经济蓬勃发展,被世人誉为"贤相"。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

【答案】【小题1】D【小题1】C【小题1】D【小题1】(1)曹参于是让出自己办公的正厅,让盖公住在那里。

(2)曹参脱帽谢罪说:“请陛下自己仔细考虑一下,在圣明英武上,您和高帝相比谁更强?【答案解析】【小题1】希望。 【小题1】①是原因,不是直接的管理办法。

④所说的是惠帝责怪曹参,不是直接的管理办法。⑥说明曹参办什么要采用清静无为的管理办法。

【小题1】惠帝曾经虽然怪过曹参,后经解释就很赞赏曹参的做法了,因此没有免曹参的职务。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能力。

采分点为:(1)于是、避、舍、句意各一分。(2)免冠、谢、察各一分、固定句式2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平阳侯曹参,沛县人。秦朝时曹参做沛县的狱掾,萧何做主吏。

孝惠帝元年,改命曹参为齐国丞相。曹参做齐国丞相时,齐国有七十座城邑。

当时天下刚刚平定,悼惠王年纪很轻,曹参把老年人、读书人都召来,询问安抚百姓的办法。但齐国原有的那些读书人数以百计,众说纷纭,曹参不知如何决定。

他听说胶西有位盖(gě)公,精研黄老学说,就派人带着厚礼把他请来。 见到盖公后,盖公对曹参说,治理国家的办法贵在清净无为,让百姓们自行安定。

以此类推,把这方面的道理都讲了。曹参于是让出自己办公的正厅,让盖公住在那里。

曹参治理国家的要领就是采用黄老的学说,所以他当齐国丞相九年,齐国安定,人们大大地称赞他是贤明的丞相。 惠帝二年,萧何去世。

曹参听到这个消息,就告诉他的门客赶快整理行装,说:“我将要入朝当相国去了。”过了不久,朝廷派来的人果然来召曹参。

曹参离开时,嘱咐后任齐国丞相说:“把齐国的狱市拜托给你,要慎重对待它,不要轻易干涉。”后任丞相说:“治理国家没有比这件事更重要的吗?”曹参说:“不是这样。

狱市,是善恶并容的,如果您严加干涉,坏人在哪里容身呢?我因此把这件事摆在前面。”曹参起初卑贱的时候,跟萧何关系很好;等到各自做了将军、相国,便有了隔阂。

到萧何临终时,(萧何向孝惠皇帝)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曹参接替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做事情没有任何变更,一概遵循萧何制定的法度。

(曹参)从各郡和诸侯国中挑选一些质朴而不善文辞的厚道人,立即召来任命为丞相的属官。对官吏中那些言语文字苛求细微末节,想一味追求声誉的人,就斥退撵走他们。

曹参自己整天痛饮美酒。卿大夫以下的官吏和宾客们见曹参不理政事,上门来的人都想以言相劝。

可是这些人一到,曹参就立即拿美酒给他们喝,过了一会儿,有的人想说些什么,曹参又让他们喝酒,直到喝醉后离去,始终没能够开口劝谏,如此习以为常。相国住宅的后园靠近官吏的房舍,官吏的房舍里整天饮酒歌唱,大呼小叫。

曹参的随从官员们很厌恶这件事,但对此也无可奈何,于是就请曹参到后园中游玩,一起听到了那些官吏们醉酒高歌、狂呼乱叫的声音,随从官员们希望相国把他们召来加以制止。 曹参反而叫人取酒陈设座席痛饮起来,并且也高歌呼叫,与那些官吏们相应和。

曹参见别人有细小的过失,总是隐瞒遮盖,因此相府中平安无事。曹参的儿子曹窋(zhuó)做中大夫。

汉惠帝埋怨曹相国不理政事,觉得相国是否认为自己年纪轻,于是对曹窋说:“你回家后,试着私下随便问问你父亲说:‘高帝刚刚永别了群臣,皇上又很年轻,您身为相国,整天喝酒,遇事也不向皇上请示报告,根据什么考虑国家大事呢?’但这些话不要说是我告诉你的。 ”曹窋假日休息时回家,闲暇时陪着父亲,把惠帝的意思变成自己的话规劝曹参。

曹参听了大怒,打了曹窋二百板子,说:“快点儿进宫侍奉皇上去,国家大事不是你应该说的。”到上朝的时候,惠帝责备曹参说:“为什么要惩治曹窋?上次是我让他规劝您的。”

曹参脱帽谢罪说:“请陛下自己仔细考虑一下,在圣明英武上,您和高帝相比谁更强?”惠帝说:“我怎么敢跟先帝相比呢!”曹参说:“陛下看我和萧何相比谁更贤能?”惠帝说:“您好像不如萧何。 ”曹参说:“陛下说的这番话很对。

高帝与萧何平定了天下,法令已经明确,如今陛下垂衣拱手而治,我等谨守各自的职责,遵循原有的法度而不随意更改,不就行了吗?”惠帝说:“好。您休息休息吧!”曹参做汉朝相国,前后有三年时间。

他死了以后,被谥为懿侯。

4. 曹相国世家中“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

曹参起初卑贱的时候,跟萧何关系很好;等到各自做了将军、相国,便有了隔阂。

到萧何临终时,萧何向孝惠皇帝刘盈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曹参接替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做事情没有任何变更,一概遵循萧何制定的法度。

曹参从各郡和诸侯国中挑选一些质朴而不善文辞的厚道人,立即召来任命为丞相的属官。对官吏中那些言语文字苛求细微末节,想一味追求声誉的人,就斥退撵走他们。

曹参自己整天痛饮美酒。卿大夫以下的官吏和宾客们见曹参不理政事,上门来的人都想有言相劝。

可是这些人一到,曹参就立即拿美酒给他们喝,过了一会儿,有的人想说些什么,曹参又让他们喝酒,直到喝醉后离去,始终没能够开口劝说,如此就习以为常了。 相国住宅的后园靠近官吏的房舍,官吏的房舍里整天饮酒歌唱,大呼小叫。

曹参的随从官员们很厌恶这件事,但对此也无可奈何,于是就请曹参到后园中游玩,一起听到了那些官吏们醉酒高歌、狂呼乱叫的声音,随从官员们希望相国把他们召来加以制止。曹参反而叫人取酒陈设座席痛饮起来,并且也高歌呼叫,与那些官吏们相应和。

曹参见别人有细小的过失,总是隐瞒遮盖,因此相府中平安无事。 曹参的儿子曹窋(zhuó,琢)做中大夫。

汉惠帝埋怨曹相国不理政事,觉得相国是否看不起自己,于是对曹窋说:“你回家后,试着私下随便问问你父亲说:‘高帝刚刚永别了群臣,皇上又很年轻,您身为相国,整天喝酒,遇事也不向皇上请示报告,根据什么考虑国家大事呢?’但这些话不要说是我告诉你的。”曹窋假日休息时回家,闲暇时陪着父亲,把惠帝的意思变成自己的话规劝曹参。

曹参听了大怒,打了曹窋二百板子,说:“快点儿进宫侍奉皇上去,国家大事不是你应该说的。”到上朝的时候,惠帝责备曹参说:“为什么要惩治曹窋?上次是我让他规劝您的。”

曹参脱帽谢罪说:“请陛下自己仔细考虑一下,在圣明英武上您和高帝谁强?”惠帝说:“我怎么敢跟先帝相比呢!”曹参说:“陛下看我和萧何谁更贤能?”惠帝说:“您好像不如萧何。”曹参说:“陛下说的这番话很对。

高帝与萧何平定了天下,法令已经明确,如今陛下垂衣拱手,我等谨守各自的职责,遵循原有的法度而不随意更改,不就行了吗?”惠帝说:“好。您休息休息吧!” 曹参做汉朝相国,前后有三年时间。

他死了以后,被谥为懿侯。曹参之子曹窋接替了他父亲的侯位。

百姓们歌颂曹参的事迹说:“萧何制定法令,明确划一;曹参接替萧何为相,遵守萧何制定的法度而不改变。曹参施行他那清净无为的做法,百姓因而安宁不乱。”

5. 汉书·萧何曹参传原文及答案

《汉书·萧何曹参传》萧何,沛人也。

以文毋害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布衣时,数以吏事护高祖。

高 祖为亭长,常佑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

秦御史监郡者,与从事辩之。何乃给泗水卒史事,第一。

秦御史欲入言征何,何固请,得毋行。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尝为丞督事。

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 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 少、强弱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

初,诸侯相与约,先入关破秦者王其地。沛公既先定秦,项羽后至,欲攻沛 公,沛公谢之得解。

羽遂屠烧咸阳,与范增谋曰:“巴、蜀道险,秦之迁民皆居 蜀。”乃曰:“蜀汉亦关中地也。”

故立沛公为汉王,而三分关中地,王秦降将 以距汉王。汉王怒,欲谋攻项羽。

周勃、灌婴、樊哙皆劝之,何谏之曰:“虽王 汉中之恶,不犹愈于死乎?”汉王曰:“何为乃死也?”何曰:“今众弗如,百 战百败,不死何为?《周书》曰‘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语曰‘天汉’,其称 甚美。

夫能诎于一人之下,而信于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

汉王曰:“善。”乃 遂就国,以何为丞相。

何进韩信,汉王以为大将军,说汉王令引兵东定三秦。语 在《信传》。

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 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

为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 许以从事;即不及奏,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计户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 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

上以此剸属任何关中事。汉三年,与项羽相距京、索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

鲍生谓何曰:“今王暴 衣露盖,数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益信君。”

于是何从其计,汉王大说。汉五年,已杀项羽,即皇帝位,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不决。

上以何功 最盛,先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

今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 战,顾居臣等上,何也?”上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 曰:“知之。”

上曰:“夫猎,追杀兽者狗也,而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 徒能走得曾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纵指示,功人也。

且诸君独以身从我,多 者三两人;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后皆莫敢言。列侯毕已受封,奏位次,皆曰:“平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 多,宜第一。”

上已桡功臣多封何,至位次未有以复难之,然心欲何第一。关内 侯鄂秋时为谒者,进曰:“郡臣议皆误。

夫曹参虽有野战略地之功,此特一时之 事。夫上与楚相距五岁,失军亡众,跳身遁者数矣,然萧何常从关中遣军补其处。

非上所诏令召,而数万众会上乏绝者数矣。夫汉与楚相守荥阳数年,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

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待陛下,此万世功也。今虽无曹参等百数,何缺于汉?汉得之不必待以全。

奈何欲以一旦之功加万世之 功哉!萧何当第一,曹参次之。”上曰:“善。”

于是乃令何第一,赐带剑履上 殿,入朝不趋。上曰:“吾闻进贤受上赏,萧何功虽高,待鄂君乃得明。”

于是 因鄂秋故所食关内侯邑二千户,封为安平侯。是日,悉封何父母兄弟十余人,皆 食邑。

乃益封何二千户,“以尝繇咸阳时何送我独赢钱二也”。陈豨反,上自将,至邯郸。

而韩信谋反关中,吕后用何计诛信。语在《信传》。

上已闻诛信,使使拜丞相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祖国卫。诸 君皆贺,召平独吊。

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长安城东,瓜美,故世谓“东陵瓜”,从召平始也。

平谓何曰:“祸自此始矣。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内,非被矢石之难,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新反于中,有疑君心。

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

何从其计,上说。其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

曰:“为上在军,拊循勉 百姓,悉所有佐军,如陈豨时。”客又说何曰:“君灭族不久矣。

夫君位为相国,功第一,不可复加。然君初入关,本得百姓心,十余年矣。

皆附君,尚复孳孳得 民和。上所谓数问君,畏君倾动关中。

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貣以自污?上心 必安。”于是何从其计,上乃大说。

上罢布军归,民道遮行,上书言相国强贱买民田宅数千人。上至,何谒。

上 笑曰:“今相国乃利民!”民所上书皆以与何,曰:“君自谢民。”后何为民请 曰:“长安地陿,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兽食。”

上大怒 曰:“相国多受贾人财物,为请吾苑!”乃下何廷尉,械系之。数日,王卫尉侍,前问曰:“相国胡大罪,陛下系之暴也?”上曰:“吾闻李斯相秦皇帝,有善归 主,有恶自予。

今相国多受贾竖金,为请吾苑,以自媚于民。故系治之。”

王卫 尉曰:“夫职事苟有便于民而请之,真宰相事也。陛下奈何乃疑相国受贾人钱乎!且陛下距楚数岁,陈豨、黥布反时,陛下自将往,。

汉书·萧何曹参传

《汉书·萧何曹参传》

萧何,沛人也。以文毋害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布衣时,数以吏事护高祖。高
祖为亭长,常佑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秦御史监郡者,
与从事辩之。何乃给泗水卒史事,第一。秦御史欲入言征何,何固请,得毋行。
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尝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
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
少、强弱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
初,诸侯相与约,先入关破秦者王其地。沛公既先定秦,项羽后至,欲攻沛
公,沛公谢之得解。羽遂屠烧咸阳,与范增谋曰:“巴、蜀道险,秦之迁民皆居
蜀。”乃曰:“蜀汉亦关中地也。”故立沛公为汉王,而三分关中地,王秦降将
以距汉王。汉王怒,欲谋攻项羽。周勃、灌婴、樊哙皆劝之,何谏之曰:“虽王
汉中之恶,不犹愈于死乎?”汉王曰:“何为乃死也?”何曰:“今众弗如,百
战百败,不死何为?《周书》曰‘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语曰‘天汉’,其称
甚美。夫能诎于一人之下,而信于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臣愿大王王汉中,
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汉王曰:“善。”乃
遂就国,以何为丞相。何进韩信,汉王以为大将军,说汉王令引兵东定三秦。语
在《信传》。
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
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为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
许以从事;即不及奏,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计户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
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上以此剸属任何关中事。
汉三年,与项羽相距京、索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鲍生谓何曰:“今王暴
衣露盖,数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
上益信君。”于是何从其计,汉王大说。
汉五年,已杀项羽,即皇帝位,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不决。上以何功
最盛,先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
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
战,顾居臣等上,何也?”上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
曰:“知之。”上曰:“夫猎,追杀兽者狗也,而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
徒能走得曾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纵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从我,多
者三两人;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后皆莫敢言。
列侯毕已受封,奏位次,皆曰:“平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
多,宜第一。”上已桡功臣多封何,至位次未有以复难之,然心欲何第一。关内
侯鄂秋时为谒者,进曰:“郡臣议皆误。夫曹参虽有野战略地之功,此特一时之
事。夫上与楚相距五岁,失军亡众,跳身遁者数矣,然萧何常从关中遣军补其处。
非上所诏令召,而数万众会上乏绝者数矣。夫汉与楚相守荥阳数年,军无见粮,
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待陛下,此万世功也。
今虽无曹参等百数,何缺于汉?汉得之不必待以全。奈何欲以一旦之功加万世之
功哉!萧何当第一,曹参次之。”上曰:“善。”于是乃令何第一,赐带剑履上
殿,入朝不趋。上曰:“吾闻进贤受上赏,萧何功虽高,待鄂君乃得明。”于是
因鄂秋故所食关内侯邑二千户,封为安平侯。是日,悉封何父母兄弟十余人,皆
食邑。乃益封何二千户,“以尝繇咸阳时何送我独赢钱二也”。
陈豨反,上自将,至邯郸。而韩信谋反关中,吕后用何计诛信。语在《信传》。
上已闻诛信,使使拜丞相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祖国卫。诸
君皆贺,召平独吊。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长安城东,
瓜美,故世谓“东陵瓜”,从召平始也。平谓何曰:“祸自此始矣。上暴露于外,
而君守于内,非被矢石之难,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新反于中,有疑君心。
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何从其计,上说。
其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曰:“为上在军,拊循勉
百姓,悉所有佐军,如陈豨时。”客又说何曰:“君灭族不久矣。夫君位为相国,
功第一,不可复加。然君初入关,本得百姓心,十余年矣。皆附君,尚复孳孳得
民和。上所谓数问君,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貣以自污?上心
必安。”于是何从其计,上乃大说。
上罢布军归,民道遮行,上书言相国强贱买民田宅数千人。上至,何谒。上
笑曰:“今相国乃利民!”民所上书皆以与何,曰:“君自谢民。”后何为民请
曰:“长安地陿,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兽食。”上大怒
曰:“相国多受贾人财物,为请吾苑!”乃下何廷尉,械系之。数日,王卫尉侍,
前问曰:“相国胡大罪,陛下系之暴也?”上曰:“吾闻李斯相秦皇帝,有善归
主,有恶自予。今相国多受贾竖金,为请吾苑,以自媚于民。故系治之。”王卫
尉曰:“夫职事苟有便于民而请之,真宰相事也。陛下奈何乃疑相国受贾人钱乎!
且陛下距楚数岁,陈豨、黥布反时,陛下自将往,当是时相国守关中,关中摇足
则关西非陛下有也。相国不以此时为利,乃利贾人之金乎!且秦以不闻其过亡天
下,夫李斯之分过,又何足法哉!陛下何疑宰相之浅也!”上不怿。是日,使使
持节赦出何。何年老,素恭谨,徒跣入谢。上曰:“相国休矣!相国为民请吾苑
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
高祖崩,何事惠帝。何病,上亲自临视何疾,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
代君?”对曰:“知臣莫如主。”帝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
何死不恨矣!”
何买田宅必居穷辟处,为家不治垣屋。曰:“今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
为势家所夺。”
孝惠二年,何薨,谥曰文终侯。子禄嗣,薨,无子。高后乃封何夫人同为酂
侯,小子延为筑阳侯。孝文元年,罢同,更封延为酂侯。薨,子遗嗣。薨,无子。
文帝复以遣弟则嗣,有罪免。景帝二年,制诏御史:“故相国萧何,高皇帝大功
臣,所与为天下也。今其祀绝,朕甚怜之。其以武阳县户二千封何孙嘉为列侯。”
嘉,则弟也。薨,子胜嗣,后有罪免。武帝元狩中,复下诏御史:“以酂户二千
四百封何曾孙庆为酂侯,布告天下,令明知朕报萧相国德也。”庆,则子也。薨,
子寿成嗣,坐为太常牺牲瘦免。宣帝时,诏丞相、御史求问萧相国后在者,得玄
孙建世等十二人,复下诏以酂户二千封建世为酂侯。传子至孙获,坐使奴杀人减
死论。成帝时,复封何玄孙之子南�长喜为酂侯。传子至曾孙,王莽败乃绝。
●卷三十九
萧何曹参传第九
萧何,沛人也。以文毋害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布衣时,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佑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秦御史监郡者,与从事辩之。何乃给泗水卒史事,第一。秦御史欲入言征何,何固请,得毋行。
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尝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
初,诸侯相与约,先入关破秦者王其地。沛公既先定秦,项羽后至,欲攻沛公,沛公谢之得解。羽遂屠烧咸阳,与范增谋曰:“巴、蜀道险,秦之迁民皆居蜀。”乃曰:“蜀汉亦关中地也。”故立沛公为汉王,而三分关中地,王秦降将
以距汉王。汉王怒,欲谋攻项羽。周勃、灌婴、樊哙皆劝之,何谏之曰:“虽王汉中之恶,不犹愈于死乎?”汉王曰:“何为乃死也?”何曰:“今众弗如,百战百败,不死何为?《周书》曰‘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语曰‘天汉’,其称
甚美。夫能诎于一人之下,而信于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汉王曰:“善。”乃遂就国,以何为丞相。何进韩信,汉王以为大将军,说汉王令引兵东定三秦。语在《信传》。
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为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计户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
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上以此剸属任何关中事。
汉三年,与项羽相距京、索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鲍生谓何曰:“今王暴衣露盖,数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益信君。”于是何从其计,汉王大说。
汉五年,已杀项羽,即皇帝位,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不决。上以何功最盛,先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
战,顾居臣等上,何也?”上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上曰:“夫猎,追杀兽者狗也,而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走得曾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纵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从我,多者三两人;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后皆莫敢言。
列侯毕已受封,奏位次,皆曰:“平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上已桡功臣多封何,至位次未有以复难之,然心欲何第一。关内侯鄂秋时为谒者,进曰:“郡臣议皆误。夫曹参虽有野战略地之功,此特一时之
事。夫上与楚相距五岁,失军亡众,跳身遁者数矣,然萧何常从关中遣军补其处。
非上所诏令召,而数万众会上乏绝者数矣。夫汉与楚相守荥阳数年,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待陛下,此万世功也。
今虽无曹参等百数,何缺于汉?汉得之不必待以全。奈何欲以一旦之功加万世之功哉!萧何当第一,曹参次之。”上曰:“善。”于是乃令何第一,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上曰:“吾闻进贤受上赏,萧何功虽高,待鄂君乃得明。”于是
因鄂秋故所食关内侯邑二千户,封为安平侯。是日,悉封何父母兄弟十余人,皆食邑。乃益封何二千户,“以尝繇咸阳时何送我独赢钱二也”。
陈豨反,上自将,至邯郸。而韩信谋反关中,吕后用何计诛信。语在《信传》。
上已闻诛信,使使拜丞相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祖国卫。诸君皆贺,召平独吊。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长安城东,瓜美,故世谓“东陵瓜”,从召平始也。平谓何曰:“祸自此始矣。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内,非被矢石之难,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新反于中,有疑君心。
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何从其计,上说。
其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曰:“为上在军,拊循勉百姓,悉所有佐军,如陈豨时。”客又说何曰:“君灭族不久矣。夫君位为相国,功第一,不可复加。然君初入关,本得百姓心,十余年矣。皆附君,尚复孳孳得民和。上所谓数问君,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貣以自污?上心必安。”于是何从其计,上乃大说。
上罢布军归,民道遮行,上书言相国强贱买民田宅数千人。上至,何谒。上笑曰:“今相国乃利民!”民所上书皆以与何,曰:“君自谢民。”后何为民请曰:“长安地陿,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兽食。”上大怒
曰:“相国多受贾人财物,为请吾苑!”乃下何廷尉,械系之。数日,王卫尉侍,前问曰:“相国胡大罪,陛下系之暴也?”上曰:“吾闻李斯相秦皇帝,有善归主,有恶自予。今相国多受贾竖金,为请吾苑,以自媚于民。故系治之。”王卫尉曰:“夫职事苟有便于民而请之,真宰相事也。陛下奈何乃疑相国受贾人钱乎!且陛下距楚数岁,陈豨、黥布反时,陛下自将往,当是时相国守关中,关中摇足则关西非陛下有也。相国不以此时为利,乃利贾人之金乎!且秦以不闻其过亡天下,夫李斯之分过,又何足法哉!陛下何疑宰相之浅也!”上不怿。是日,使使持节赦出何。何年老,素恭谨,徒跣入谢。上曰:“相国休矣!相国为民请吾苑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
高祖崩,何事惠帝。何病,上亲自临视何疾,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对曰:“知臣莫如主。”帝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何死不恨矣!”
何买田宅必居穷辟处,为家不治垣屋。曰:“今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
孝惠二年,何薨,谥曰文终侯。子禄嗣,薨,无子。高后乃封何夫人同为酂侯,小子延为筑阳侯。孝文元年,罢同,更封延为酂侯。薨,子遗嗣。薨,无子。
文帝复以遣弟则嗣,有罪免。景帝二年,制诏御史:“故相国萧何,高皇帝大功臣,所与为天下也。今其祀绝,朕甚怜之。其以武阳县户二千封何孙嘉为列侯。”
嘉,则弟也。薨,子胜嗣,后有罪免。武帝元狩中,复下诏御史:“以酂户二千四百封何曾孙庆为酂侯,布告天下,令明知朕报萧相国德也。”庆,则子也。薨,子寿成嗣,坐为太常牺牲瘦免。宣帝时,诏丞相、御史求问萧相国后在者,得玄孙建世等十二人,复下诏以酂户二千封建世为酂侯。传子至孙获,坐使奴杀人减死论。成帝时,复封何玄孙之子南�长喜为酂侯。传子至曾孙,王莽败乃绝。
曹参,沛人也。秦时为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高祖为沛公也,参以中涓从击胡陵、方与,攻秦监公军,大破之。东下薛,击泗水守军薛郭西。
复攻胡陵,取之。徙守方与。方与反为魏,击之。丰反为魏,攻之。赐爵七大夫。
北击司马欣军砀东,取狐父、祁善置。又攻下邑以西,至虞,击秦将章邯车骑。
攻辕戚及亢父,先登。迁为五大夫。北救东阿,击章邯军,陷陈,追至濮阳。攻定陶,取临济。南救雍丘,击李由军,破之,杀李由,虏秦候一人。
章邯破杀项梁也,沛公与项羽引兵而东。楚怀王以沛公为砀郡长,将砀郡兵。
于是乃封参执帛,号曰建成君。迁为戚公,属砀郡。其后,从攻东郡尉军,破之成武南。击王离军成阳南,又攻杠里,大破之。追北,西至开封,击赵贲军,破之,围赵贲开封城中。西击秦将杨熊军于曲遇,破之,虏秦司马及御史各一人。
迁为执珪。从西攻阳武,下轘辕、缑氏,绝河津。击赵贲军尸北,破之。从南攻犨,与南阳守齮战阳城郭东,陷陈,取宛,虏齮,定南阳郡。从西攻武关、峣关,取之。前攻秦军蓝田南,又夜击其北军,大破之,遂至咸阳,破秦。
项羽至,以沛公为汉王。汉王封参为建成侯。从至汉中,迁为将军。从还定三秦,攻下辨、故道、雍、斄。击章平军于好畤南,破之,围好畸,取壤乡。击三秦军壤东及高栎,破之。复围章平,平出好畤走。因击赵贲、内史保军,破之。
东取咸阳,更名曰新城。参将兵守景陵二十三日,三秦使章平等攻参,参出击,大破之。赐食邑于宁秦。以将军引兵围章邯废丘;以中尉从汉王出临晋关。至河内,下修武,度围津,东击龙且、项佗定陶,破之。东取砀、萧、彭城。击项籍军,汉军大败走。参以中尉围取雍丘。王武反于外黄,程处反于燕,往击,尽破之。柱天侯反于衍氏,进破取衍氏。击羽婴于昆阳,追至叶。还攻武强,因至荥阳。参自汉中为将军中尉,从击诸侯及项王,败,还至荥阳。
汉二年,拜为假左丞相,入屯兵关中。月余,魏王豹反,以假左丞相别与韩信东攻魏将孙遬东张,大破之。因攻安邑,得魏将王襄。击魏王于曲阳,追至东垣,生获魏王豹。取平阳,得豹母妻子,尽定魏地,凡五十二县。赐食邑平阳。
因从韩信击赵相国夏说军于邬东,大破之,斩夏说。韩信与故常山王张耳引兵下井陉,击成安君陈馀,而令参还围赵别将戚公于邬城中。戚公出走,追斩之。乃引兵诣汉王在所。韩信已破赵,为相国,东击齐,参以左丞相属焉。攻破齐历下
军,遂取临淄。还定济北郡,收著、漯阴、平原、鬲、卢。已而从韩信击龙且军
于上假密,大破之,斩龙且,虏亚将周兰。定齐郡,凡得七十县。得故齐王田广相田光,其守相许章,及故将军田既。韩信立为齐王,引兵东诣陈,与汉王共破项羽,而参留平齐未服者。
汉王即皇帝位,韩信徙为楚王。参归相印焉。高祖以长子肥为齐王,而以参为相国。高祖六年,与诸侯剖符,赐参爵列侯,食邑平阳万六百三十户,世世勿绝。
参以齐相国击陈豨将张春,破之,黥布反,参从悼惠王将车骑十二万,与高祖会击黥布军,大破之。南至蕲,还定竹邑、相、萧、留。参功:凡下二国,县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大莫嚣、郡守、司马、侯、御史各一人。
孝惠元年,除诸侯相国法,更以参为齐丞相。参之相齐,齐七十城。天下初定,悼惠王富于春秋,参尽召长老诸先生,向所以安集百姓。而齐故诸儒以百数,
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厚币请之。既见盖公,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参于是避正堂,舍盖公焉。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
萧何薨,参闻之,告舍人趣治行,“吾且入相。”居无何,使者果召参。参去,属其后相曰:“以齐狱市为寄,慎勿扰也。”后相曰:“治无大于此者乎?”
参曰:“不然。夫狱市者,所以并容也,今君扰之,奸人安所容乎?吾是以先之。”
始参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宰相,有隙。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相国,举事无所变更,壹遵何之约束。择郡国吏长大,讷于文辞,谨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辄斥去之。日夜饮酒。卿大夫以下吏及
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度之欲有言,复饮酒,
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
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患之,无如何,乃请参游后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按之。乃反取酒张坐饮,大歌呼与相和。
参见人之有细过,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
参子窋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乃谓窋曰:“女归,试私从容问乃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于春秋,君为相国,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然无言吾告女也。”窋既洗沐归,时间,自从其所谏参。
参怒而笞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乃所当言也!”至朝时,帝让参曰:“与窋胡治乎?乃者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皇帝?”
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参曰:“陛下观参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皇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具,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
参为祖国三年,薨,谥曰懿侯。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讲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靖,民以宁壹。”
窋嗣侯,高后时至御史大夫。传国至曾孙襄,武帝时为将军,击匈奴,薨。
子宗嗣,有罪,完为城旦。至哀帝时,乃封参玄孙之孙本始为平阳侯,二千户,王莽时薨。子宏嗣,建成中先降河北,封平阳侯。至今八侯。
赞曰:萧何、曹参皆起秦刀笔吏,当时录录未有奇节。汉兴,依日月之末光,何以信谨守管龠,参与韩信俱征伐。天下既定,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更始,二人同心,遂安海内。淮阴、黥布等已灭,唯何、参擅功名,位冠群臣,声施后
世,为一代之宗臣,庆流苗裔,盛矣哉!
  汉书·萧何曹参传》原文:

  萧何,沛人也。以文毋害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布衣时,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佑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秦御史监郡者,与从事辩之。何乃给泗水卒史事,第一。秦御史欲入言征何,何固请,得毋行。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尝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初,诸侯相与约,先入关破秦者其地。沛公既先定秦,项羽后至,欲攻沛公,沛公谢之得解。羽遂屠烧咸阳,与范增谋曰:“巴、蜀道险,秦之迁民皆居蜀。”乃曰:“蜀汉亦关中地也。”故立沛公为汉王,而三分关中地,王秦降将以距汉王。汉王怒,欲谋攻项羽。周勃、灌婴、樊哙皆劝之,何谏之曰:“虽王汉中之恶,不犹愈于死乎?”汉王曰:“何为乃死也?”何曰:“今众弗如,百战百败,不死何为?《周书》曰‘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语曰‘天汉’,其称甚美。夫能诎于一人之下,而信于之上者,汤、武是也。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汉王曰:“善。”乃遂就国,以何为丞相。何进韩信,汉王以为大将军,说汉王令引兵东定三秦。语在《信传》。
  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为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计户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上以此剸属任何关中事。汉三年,与项羽相距索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鲍生谓何曰:“今王暴衣露盖,数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益信君。”于是何从其计,汉王大说。
  汉五年,已杀项羽,即皇帝位,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不决。上以何功
  最盛,先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居臣等上,何也?”上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上曰:“夫猎,追杀兽者狗也,而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走得曾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纵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从我,多者三两人;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后皆莫敢言。列侯毕已受封,奏位次,皆曰:“平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上已桡功臣多封何,至位次未有以复难之,然心欲何第一。关内侯鄂秋时为谒者,进曰:“郡臣议皆误。夫曹参虽有野战略地之功,此特一时之事。夫上与楚相距五岁,失军亡众,跳身遁者数矣,然萧何常从关中遣军补其处。非上所诏令召,而数万众会上乏绝者数矣。夫汉与楚相守荥阳数年,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待陛下,此万世功也。今虽无曹参等百数,何缺于汉?汉得之不必待以全。奈何欲以一旦之功加万世之功哉!萧何当第一,曹参次之。”上曰:“善。”于是乃令何第一,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上曰:“吾闻进贤受上赏,萧何功虽高,待鄂君乃得明。”于是因鄂秋故所食关内侯邑二千户,封为安平侯。是日,悉封何父母兄弟十余人,皆食邑。乃益封何二千户,“以尝繇咸阳时何送我独赢钱二也”。
  陈豨反,上自将,至邯郸。而韩信谋反关中,吕后用何计诛信。语在《信传》。上已闻诛信,使使拜丞相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祖国卫。诸君皆贺,召平独吊。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长安城东,瓜美,故世谓“东陵瓜”,从召平始也。平谓何曰:“祸自此始矣。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内,非被矢石之难,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新反于中,有疑君心。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何从其计,上说。其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曰:“为上在军,拊循勉百姓,悉所有佐军,如陈豨时。”客又说何曰:“君灭族不久矣。夫君位为相国,功第一,不可复加。然君初入关,本得百姓心,十余年矣。皆附君,尚复孳孳得民和。上所谓数问君,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貣以自污?上心必安。”于是何从其计,上乃大说。上罢布军归,民道遮行,上书言相国强贱买民田宅数千人。上至,何谒。上
  笑曰:“今相国乃利民!”民所上书皆以与何,曰:“君自谢民。”后何为民请曰:“长安地陿,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兽食。”上大怒曰:“相国多受贾人财物,为请吾苑!”乃下何廷尉,械系之。数日,王卫尉侍,前问曰:“相国胡大罪,陛下系之暴也?”上曰:“吾闻李斯相秦皇帝,有善归主,有恶自予。今相国多受贾竖金,为请吾苑,以自媚于民。故系治之。”王卫尉曰:“夫职事苟有便于民而请之,真宰相事也。陛下奈何乃疑相国受贾人钱乎!且陛下距楚数岁,陈豨、黥布反时,陛下自将往,当是时相国守关中,关中摇足则关西非陛下有也。相国不以此时为利,乃利贾人之金乎!且秦以不闻其过亡天下,夫李斯之分过,又何足法哉!陛下何疑宰相之浅也!”上不怿。是日,使使持节赦出何。何年老,素恭谨,徒跣入谢。上曰:“相国休矣!相国为民请吾苑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
  高祖崩,何事惠帝。何病,上亲自临视何疾,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
  代君?”对曰:“知臣莫如主。”帝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何死不恨矣!”何买田宅必居穷辟处,为家不治垣屋。曰:“今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
  孝惠二年,何薨,谥曰文终侯。子禄嗣,薨,无子。高后乃封何夫人同为酂
  侯,小子延为筑阳侯。孝文元年,罢同,更封延为酂侯。薨,子遗嗣。薨,无子。文帝复以遣弟则嗣,有罪免。景帝二年,制诏御史:“故相国萧何,高皇帝大功臣,所与为天下也。今其祀绝,朕甚怜之。其以武阳县户二千封何孙嘉为列侯。”嘉,则弟也。薨,子胜嗣,后有罪免。武帝元狩中,复下诏御史:“以酂户二千四百封何曾孙庆为酂侯,布告天下,令明知朕报萧相国德也。”庆,则子也。薨,子寿成嗣,坐为太常牺牲瘦免。宣帝时,诏丞相、御史求问萧相国后在者,得玄孙建世等十二人,复下诏以酂户二千封建世为酂侯。传子至孙获,坐使奴杀人减死论。成帝时,复封何玄孙之子南 长喜为酂侯。传子至曾孙,王莽败乃绝。

  《汉书·萧何曹参传》译文;

  萧何,汉初名臣,官居相国,乃是汉朝开国时期中央的第二把手。萧何是沛丰人,和刘邦同学住得比较近。萧何的能力很强,属于那种无论什么考试都可以得高分的天才儿童,所以很容易的就混了个小官当当。在秦末的乱世之中,萧何这个家伙的眼光很贼,当刘邦还是个小屁屁的时候就看出这个流氓不简单,常常在一些小事情上帮助刘邦,作为感情投资。后来刘邦成了所谓亭长,萧何就常常跟在刘邦身边出谋划策。刘邦出去做事,别人送红包给3两银子,萧何独自给5两。——历史书上就是这么写的,我也很纳闷:受贿和行贿也有体现出高瞻远瞩的?
  萧何工作不错,为人处事非常圆滑,上下各个方面的关系都打点的妥妥帖帖,很快便有了升官的机会:按照绩效排名,位居第一的萧何可以请调中央。但是萧何清楚地看到当时秦王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的状况之中,就以各种理由推托,在天下大局十分不明朗的情况下,这样处理无疑是一种很明智的做法。
  后来刘邦开始造反。凭借以前的关系,萧何很自然的成为了刘邦的最主要副手,在战场上,萧何没有什么特殊的表现,但是当刘邦的部队先于项羽攻入秦都咸阳的时候,萧何体现出了作为一个一流政治家的素质——他在别人狂抢金银财宝的时候直扑丞相府和御史府,将所有的地图文件都收集起来。虽然是后到,项羽本来也还可以捞点残羹冷炙,但是这个笨蛋一把大火将什么都烧了,自然就什么也没有捞到。其实,项羽当时的拳头很大,让刘邦送过一份拷贝来就可以了么。这个粗线条居然以为只要武力强盛就可以统治天下了,真是可笑!这样,刘邦就很清楚的知道天下各处关塞,百姓户口,何处强弱,人民所疾苦,即使一次次被项羽扁的溃不成军,以刘邦低劣的军事素质,还能找条路逃走。
  于是萧何成为刘邦的丞相。
  秦朝灭亡之后,刘邦的实力当时还是无法和项羽相抗衡,所以刘邦退到了巴蜀并采纳了张良的意见——烧掉栈道——以表示自己安心在四川盆地玩乐。当时的巴蜀内政很烂,开发度很低,再加上刚到这个鬼地方水土不服,许多人耐不住寂寞,开始纷纷开溜走人。对于刘邦集团而言,这是一个很大的危机,因为如果留不住人才,就根本没可能和项羽争夺天下。这个时候,萧何演出了一幕千古传颂的“萧何月下追韩信”,为刘邦集团找到了一个军事天才,一个可以帮助刘邦战胜项羽的人。
  刘邦出陈仓和项羽争天下,让萧何看管自己的后半盘。在这个阶段中,萧何体现出了超凡的内政能力。每当刘邦被项羽痛打一顿,丧师失地,人死的死散的散,粮草不是被抢就是被烧的时候,萧何总能够在后方为刘邦补充实力。
  楚汉相争,在相持阶段,刘邦有多次从前线派人回来慰问萧何。萧何正在傻乐的时候,旁边有人提醒他:“刘邦自己在外头灰头土脸,却还来犒劳你这个在家里闲呆着的人,分明是对你有了疑心。不如你把自己宗族里面可以打仗的人都送到前线去(作人质?),刘邦就会高兴了。”萧何恍然大悟,立即就照做了,于是刘邦很高兴。这种小心谨慎的处事态度,才使萧何在汉初的名臣当中得到善终,自古以来,功高震主的大功臣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好的结果。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萧何得到善终的另一个原因是擅长人际关系,不论在何种情况下都有人提醒,都有人帮着说话。——特别是文臣。这一点从后面的事情中也能得到证明。
  搞定项羽同学之后,首先是论功行赏,各位打天下的功臣们当然争功,议论了有一年多(靠!瞧这效率。)。刘邦认为萧何功劳最大,所以封赏最多。——当然,这里要去掉那些被封了王,后来又被一一剪除的韩信、英布等人。于是各位武将们不干了,说:“我们在前线和敌人作战,浴血疆场,而萧何仅仅是在后方舞文弄墨,结果封赏还比我们多,这太说不过去了吧?”
  刘邦说:“你们都打过猎,知道猎狗。打猎靠猎狗来抓到猎物,但是指示猎物踪迹的却是人。你们能够抓到猎物,功劳相当于狗,而萧何发踪指示,功劳相当于人。另外,你们不过是一个或者几个人跟随我,而萧何全宗族有几十个人跟随我,当然功劳最大了。”
  这种比喻简直狗屁不通,后面的论证方式也完全是诡辩,但是老大既然如此说了,各位武将自然也就不敢再说些什么。
  封完各位功臣,接着是排定座次。各位大臣都说:“平阳侯曹参功劳最大,他攻城略地,身上伤痕累累(有七十多处),应该是第一。”刘邦已经给了萧何最多的封赏,在座次上再想把萧何列为第一就有点说不过去了——也不能老是诡辩。不过这个时候有些马屁精看出门道来了,关内侯鄂君开始为老大制造借口,他说:“这些人都在胡说,曹参虽然野战攻城,但只不过是一时的功劳。老大和项羽相持了五年,经常吃了败仗,全军覆没,单身逃匿。但是萧何能从关中补充老大的实力,多次在老大还没有来得及召集的时候就将数万的兵力送到;当年老大和项羽相持,没有粮食的时候,萧何又从关中源源不断地将粮食运过来。老大虽然在崤山以东常常吃败仗,但是萧何在关中总能给老大以最强烈的支持,这是万世之功!如果没有曹参,对汉朝会有多大损失?我们不能把一时的功劳和万世的功劳相提并论,所以,萧何第一,曹参顶多第二。”刘邦高兴了,于是下令让萧何位次第一,可以带剑上朝,上朝不必像别的大臣一样三跪九叩。当天,刘邦封赏了了萧何父子兄弟十多人,每人都有食邑,而光萧何的食邑就有两千户之多。这样,当年萧何多送给刘邦的银子就成万倍的收了回来,这种投资的回报率真是无与伦比,估计就连股神巴菲特同学都得甘拜下风。
  鄂君同学为刘邦找到了把萧何列在第一位的理由,很自然的也得到了回报:刘邦认为鄂君有知人之智,扩大了他的食邑,改封鄂君为安平侯。由此可见,做官的唯一诀窍就是揣摩上意。
  汉朝建国11年,陈豨造反,刘邦带兵出击。这个时候,被刘邦从楚王弄到所谓淮阴侯的韩信想乘机造反——陈豨和韩信早有预谋,一个拥兵在外,胁权自重,一个心存怨恨,力图报复。萧何毫不犹豫的给刘邦的老婆吕女士出主意,干掉了韩信。虽然吕女士本来就不是善茬,但如果没有萧何帮助,恐怕也不能那么容易得搞定韩信。由于当年萧何有月下追韩信的事迹,韩信怎么也不会想到萧何会这样帮着别人暗算自己,所以后来关于萧何与韩信还有一句名言:“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刘邦听说萧何帮助自己老婆搞定了韩信,立即下令封萧何为相国,增加五千户食邑,拨五百人作为萧何的私人护卫。这个时候的萧何,可以说是位极人臣,所以各位同事都来祝贺,拍他的马屁,唯有一个叫召平的人来给萧何吊丧。召平就是那个种出一代名瓜“东陵瓜”的原秦朝东陵侯,他对萧何说:“你的祸事来了,老大在外头打仗而你守在关中,没有什么需要冒危险的事情却给你卫队。从最近韩信造反的事情来看,老大是在怀疑你了。给你卫队绝对不是宠信你的表现。如果你推辞不接受,并把自己的银子拿出来劳军,老大一定会高兴的。”萧何立即采纳了召平的方法,刘邦果然很高兴。
  又过了一年多九江王英布造反,刘邦又亲自出马,在军中多次派人来问萧何在作些什么。萧何的做法和陈豨造反时一样,全力安抚百姓,拿出自己的银子犒劳军队。此时,有人就对萧何说了:“你离灭族已经不远了。你是相国,功劳最大,还可以怎么封赏你?你在观众经营老大的老巢已经十几年了,深得民心,老百姓只知道有相国而不知道有皇帝。老大之所以多次来问你,是因为怕你动摇他的根本。现在你何不多贱买田地,损害自己的名誉?这样老大就放心了。”萧何立即采纳,强买老百姓土地房屋无数,刘邦闻讯大喜。
  萧何很会拍马,他主持建设未央宫,把这座刘邦要住的宫殿搞得富丽堂皇。后来刘邦看到了,前面就摆着一个秦朝阿房宫的前车之鉴,刘邦顿时大怒,说:天下刚刚定下来,你为什么花这么多钱造这种东西?萧何振振有词地说:天下刚刚定下来,所以就可以造宫殿了,而且天子以四海为家,如果宫殿不造的壮丽一些,怎么能够显示天子的威严呢?听到这话,刘邦当时“龙颜大悦”。
  不过即使是像这样小心翼翼,萧何还免不了牢狱之灾。一次萧何要求开发长安附近的空地,结果被刘邦认为收受了商人的贿赂,于是令人将萧何收监审问。正在危急的时候,王卫尉帮忙说话:“有利于百姓而提出方案,这是宰相的职责,老大你怎么能认为萧何收受贿赂呢?而且老大和项羽打、后来又和陈豨打、和英布打,那个时候萧何只要在关中稍稍动作, 则关西不会为老大所有。萧何不以这个为利益,而今天却被商人贿赂,这可能吗?”刘邦听后,十分不高兴,但还是过了几天就把萧何给放了。由此可见,即使像萧何这样有做官素质的牛人也免不了搞错状况,所以做官一定要有一些比较“铁”,而且能够说得上话的哥们,这就是所谓“关系网”。一旦自己有个马高镫短、漏手失蹄,才会有人全力以赴的帮忙。这就是为什么韩信、英布、彭越、陈豨等等大功臣一一挂掉而萧何同学得以善终的根本原因。
  由于有过争夺兵器谱排名第一的梁子,萧何和曹参一向不合。不过在萧何临终前还是向当时的汉惠帝推举曹参做自己的接班人。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萧何生病,汉惠帝去探望他,问:“你百年之后,谁可以接替你啊?”萧何回答:“知臣莫如君。”——这种“只有老大知我心”的马屁之词明显是废话,说明萧何在临死前还要演戏。汉惠帝说:“曹参怎么样?”萧何点头:“您选对了人,我死而无憾了!”
  汉惠帝二年,萧何去世,追封为文终侯。
  萧何这个人一生小心谨慎,在秦朝是不过是一个小官吏(不过我认为萧何这种素质什么时代都会爬上去的),但在秦汉交替之际的乱世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作了精彩的演出,毫不逊色于同时代的军事天才们,终归有他的独到之处。萧何深愔为官之道,看人很准,并且处处留下后路伏笔,自然能够左右逢源。以那么高的地位,还在刘邦这种人身旁混得好好的,在汉初,只有萧何一人。

  参考:http://hi.baidu.com/zzb8917716/blog/item/497d5d60b44d6edc8cb10d51.html

丞相萧何病文言文翻译

1. 文言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翻译

题名: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所属朝代: 宋代

拼音: chéng yě xiāo hé,bài yě xiāo hé

出处

宋·洪迈《容斋续笔·萧何给韩信》:“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

解释

解释

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

相关例句

~,某心上至今不平。(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三十一卷)

相关人物: 刘邦 吕后 萧何 韩信

相关作品: 史记·卷九十二

韩信是刘邦的大将,为汉朝大业的开创立下了汗马功劳。据《史记·卷九十二》记载,韩信起初在项羽手下当一个郎中小官,屡次向项羽献策,都未被采用。于是就从楚军逃亡至汉军,做了一名小小的治粟都尉。萧何几次与韩信谈话,发现他是一个奇才。汉军到达南郑时,很多将士都逃跑了。韩信见自己仍不受重用,便同大家一起逃跑了。萧何听说,未及禀明刘邦,连夜把韩信追了回来。刘邦还以为萧何也逃跑了呢,原来是去追一个微不足道的韩信,不免有些生气。萧何述说了追韩信的理由,说韩信不是一个普通的人才。在萧何的大力推荐下,韩信从一名小军官,一下子被刘邦拜为统率全军的大将。在韩信的指挥下,汉军果然节节胜利。攻下齐后,韩信被立为齐王;最后终于打败了项羽,又被迁封楚王。

韩信任齐王时,谋士蒯通就鼓动韩信造反,背汉自立,韩信不忍。刘邦平定天下后,便更加对韩信不放心了。有人告韩信谋反,刘邦就用计逮捕了韩信。后虽赦免,却由楚王降为淮阴侯。韩信由此也便开始怨恨刘邦,常称病不朝。后巨鹿守将陈郗造反,韩信已事先与之达成默契,愿为内应。刘邦亲自率兵前去平叛,韩信借病不从,却秘密聚集一些亡命之徒欲袭击吕后和太子。不幸事泄,吕后用萧何之计,假称皇上已平定陈郗,让群臣皆来拜贺,骗韩信入朝。韩信一来便被武士捆绑,吕后命在长乐宫前将他斩首。

韩信的成功是由于萧何的大力推荐,韩信的败亡,也是萧何出的计谋。所以民间就由这个故事概括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句俚语。宋人洪迈的《容斋续笔》记录下这句话,并简单探讨了它的成因。

2. 萧何追韩信 文言文翻译

原文: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

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

至于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

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

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

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

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译文:韩信又多次和萧何谈天,萧何认为韩信是个奇才。

(汉王的部下多半是东方人,都想回到故乡去),因此队伍到达南郑时,半路上跑掉的军官就多到了几十个。韩信料想萧何他们已经在汉王面前多次保荐过他了,可是汉王一直不重用自己,就也逃跑了。

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把此事报告汉王,就径自去追赶。有个不明底细的人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

汉王极为生气,就像失掉了左右手似的。隔了一两天,萧何回来拜见汉王,汉王又是生气又是高兴,责备他说:“你逃跑,是为什么?”萧何回答道:“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

“你去追回来的是谁?”萧何说:“是韩信。”汉王又责备道:“军官跑掉的人可以用十来计算,你都没有追;倒去追韩信,这是撒谎。”

萧何说:“那些军官是容易得到的,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的。大王假如只想在汉中称王,当然用不上他;假如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也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

只看大王如何打算罢了。”汉王说:“我也打算回东方去呀,哪里能够老闷在这地方呢?”萧何说:“大王如果决计打回东方去,能够重用韩信,他就会留下来;假如不能重用他,那么,韩信终究还是要跑掉的。”

汉王说:“我看在你的面子上,派他做个将军吧。”萧何说:“即使让他做将军,韩信也一定不肯留下来的。”

汉王说:“那么,让他做大将。”萧何说:“太好了。”

当下汉王就想叫韩信来拜将。萧何说:“大王一向傲慢无礼,现在任命大将,就像是呼唤一个小孩子一样,这就难怪韩信要走了。

大王如果诚心拜他做大将,就该拣个好日子,自己事先斋戒,搭起一座高坛,按照任命大将的仪式办理,那才行啊!”汉王答应了。那些军官们听说了,个个暗自高兴,人人都以为自己会被任命为大将,等到大将的时候,才知道是韩信,全军上下都大吃一惊。

扩展资料:史籍所记 一、史籍并不载张良访信、荐信之事。实际上,鸿门宴后,刘邦入蜀,张良送到褒中,因张良世为韩人,刘邦即“遣良归韩”(《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

当时韩王仍在项羽那里,项羽为张良曾从刘邦故,不许韩王归国,后又将其杀害。张良借项羽派他同新的韩王郑昌去韩地的机会,在给项羽写了一封信后,才“间行归汉王”(同前)。

其后,他一直未离开刘邦左右,也没有刘邦让他去寻访元帅之事。在楚汉战争的许多关键时刻,张良给刘邦出了不少好主意,刘邦也曾称赞他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本领,他同萧何、韩信一起,被后人称为“汉初三杰”,在 刘邦统一中国的事业中卓著功勋。

历史家曾记载了 张良青年时期在 博浪沙刺秦皇,亡命下邳在圯桥纳履之事,这本来就富有传奇意味了。可能也正由于此,到了小说家的笔下,张良就更被蒙上了一层神仙般的色彩,成了与《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大明英烈传》中的刘伯温一类的人物了。

《追韩信》一剧中,张良虽没有出场,但他的一封角书,却是韩信能否拜将的关键之物。二、夏侯婴结识韩信不是在“招贤馆”中,而是在韩信犯法当斩之时。

史传上 也没有刘邦在蜀“招贤”之事。夏侯婴这个人物,《史记》、《汉书》中均有传。

他同萧何、曹参一样,是刘邦在沛时的故交,跟从刘邦起义,因屡立战功,“赐爵转为滕公”(《史记》卷九十五《樊郦滕灌列传》)。楚汉彭城之战,刘邦大败,欲丢弃自己的子女,即后来的孝惠帝和鲁元公主,赖夏侯婴多方保护,二人才免于难。

汉统一后的第二年(公元二零一年。)刘邦被匈奴困于平城,夏侯婴护驾亦有功。

至汉文帝初年,夏侯婴方卒。从夏侯婴的经历来看,他是一员能征惯战的将官,在京剧中,应当扮作武生、武净之类的角色,而实际上,他却由丑角应工。

这是因为,在多次战役中,他总是遇危而安,属于一个“福将”。这样的人物,在戏曲中,往往被 扮成一些诙谐、滑稽的角色,象隋唐戏中的程咬金一样。

至于小说和戏剧中让他主持招贤馆,恐怕是要多方面突出韩信是个人才,这是小说、戏曲中常用的“衬托”的方法。事实上,首先发现韩信有才。

3. “韩信与萧何”文言文翻译

史记卷九十二 列传第三十二 淮阴候[韩信] 01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 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

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02信钓於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信喜,谓漂母曰∶我必有以重报母。

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我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03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裤[裤,原作左衣右夸]下, 於是信孰视之,俯出裤[裤,原作左衣右夸]下,蒲伏。

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04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无所知名。

项梁败, 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 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 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 壮其貌,释而不斩。

与语,大悦之。 言於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05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 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 自追之。 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

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 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 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

上曰∶若所追者谁? 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 追信,诈也, 06何曰∶诸将易得耳。

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 无所事情;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顾王策安所决耳。 王曰∶我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 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

王曰∶我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

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

於是欲召信拜之。 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 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

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07信拜礼毕,上坐。

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 信谢,因问王曰∶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 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 曰∶不如也。

08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 请言项王之为人也。

项王喑恶叱吒[吒原作∶左口右宅],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 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 涕泣分食饮。

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我,此所谓 妇人之仁也。 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有背义帝之约, 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

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置江南, 亦皆归逐其主而自王善地。 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於威强耳。

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

09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 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 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 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 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余万, 唯独邯,欣,翳得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 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

大王之入武关,秋豪无所害, 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 於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 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

今大王举而东, 三秦可传檄而定也,於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 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

10八月,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 汉二年,出关,收魏。河南,韩,殷王皆降。

合齐。 赵共击楚。

四月,至彭城,汉兵败散而还。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 复击破楚京。

索之间,以故楚兵卒不能西。 11汉之败却彭城,塞王欣,翟王翳亡汉降楚,齐。

赵亦反汉与楚和。 六月,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至国,即绝河关反汉,与楚约和。

汉王使郦生悦豹,不下。 12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

魏王盛兵蒲[左土右反], 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 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左缶石瓦]渡军,袭安邑。

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定魏为河东郡。

汉王遣张耳与信俱,引兵东,北击赵,代, 后九月,破代兵,禽夏悦阏与,信之下魏破代, 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诣荥阳以距楚。 13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

赵王,成安君陈余闻汉且袭之也,聚兵井陉口,号称二十万。 广武君李左车悦成安君曰∶闻汉将韩信涉西河,虏魏王,禽夏悦, 新喋血阏与,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下赵,此乘胜而去国远斗, 其锋不可当。

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薪柴不足],师不宿饱。 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 其势粮食必在其后。

14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 坚营勿与战。

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我奇兵绝其后, 使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於戏下。 愿君留意臣之计。

否,必为二子所禽矣。成安君,儒者也, 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曰∶我闻兵法十则围。

4. 翻译萧何助汉

【译文】

萧何,沛地人。因能写文书没有疵病而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平民时,萧何多次在吏事上袒护高祖。高祖作了亭长,又常帮助他。高祖以吏的身份到咸阳服役,小吏们都出钱三百为高祖送行,只有萧何出了五百钱。秦御史监郡的人,和从事考察其职事,萧何于是被授予泗水郡卒吏一职,考课最优等.秦御史打算言于朝廷,征用萧何,萧何坚决请求,才得以未去。

等到高祖起事做了沛公,萧何曾经任丞督事。沛公到了咸阳,诸位将领都争相跑到储存金帛财物的府库去瓜分。只有萧何先进去收藏起秦丞相御史的律令图书。沛公之所以详细地知道天下要塞,户口多少;强弱分布,人民痛恨忧苦的事情,就是因为萧何收得了秦的图书。

起初,诸侯们互相约定,先进入函谷关击破秦的就在其地称王。沛公已经先平定了秦,项羽后到,要攻打沛公,沛公向他谢罪,才得以解脱。项羽于是在咸阳城进行屠杀焚烧,和范增谋划说:“巴蜀道路险阻,秦的移民都居住在蜀。”于是说:“蜀、汉也是关中的地盘。”于是立沛公为汉王,把关中地分为三份,把秦的降将封王来抗拒汉王。汉王很生气,要策划攻打项羽。周勃、灌婴、樊啥都鼓励汉王,萧何劝谏说: “虽然在汉中为王不好,但不是比死好些吗?”汉王说:“怎么就会死呢?”萧何说:“现在兵士不如人家多,百战百败,除了死还能怎样? 《周书》说‘天给予却不去接受,反会遭受其害,。俗语说‘天汉’,以汉配天,名称非常美好。能够在一入之下受委屈,却在万乘诸侯之上伸张其志的,是商汤、武王。为臣希望大王在漠中称王,休养百姓,招致贤才,收用巴蜀的财力,回军平定三秦,就可以谋取天下了。”汉王说:“好。”于是去封国即位,任命萧何为丞相。

5. 萧何传翻译

《汉书·萧何曹参传》 萧何,沛人也。

以文毋害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布衣时,数以吏事护高祖。

高 祖为亭长,常佑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

秦御史监郡者,与从事辩之。何乃给泗水卒史事,第一。

秦御史欲入言征何,何固请,得毋行。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尝为丞督事。

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

初,诸侯相与约,先入关破秦者其地。沛公既先定秦,项羽后至,欲攻沛公,沛公谢之得解。

羽遂屠烧咸阳,与范增谋曰:“巴、蜀道险,秦之迁民皆居蜀。”乃曰:“蜀汉亦关中地也。”

故立沛公为汉王,而三分关中地,王秦降将以距汉王。汉王怒,欲谋攻项羽。

周勃、灌婴、樊哙皆劝之,何谏之曰:“虽王汉中之恶,不犹愈于死乎?”汉王曰:“何为乃死也?”何曰:“今众弗如,百战百败,不死何为?《周书》曰‘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语曰‘天汉’,其称甚美。

夫能诎于一人之下,而信于之上者,汤、武是也。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

汉王曰:“善。”乃遂就国,以何为丞相。

何进韩信,汉王以为大将军,说汉王令引兵东定三秦。语在《信传》。

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 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

为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计户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

上以此剸属任何关中事。汉三年,与项羽相距索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

鲍生谓何曰:“今王暴衣露盖,数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益信君。”

于是何从其计,汉王大说。 汉五年,已杀项羽,即皇帝位,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不决。

上以何功 最盛,先封为酂侯,食邑八千户。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

今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居臣等上,何也?”上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

上曰:“夫猎,追杀兽者狗也,而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走得曾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纵指示,功人也。

且诸君独以身从我,多者三两人;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后皆莫敢言。列侯毕已受封,奏位次,皆曰:“平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

上已桡功臣多封何,至位次未有以复难之,然心欲何第一。关内侯鄂秋时为谒者,进曰:“郡臣议皆误。

夫曹参虽有野战略地之功,此特一时之事。夫上与楚相距五岁,失军亡众,跳身遁者数矣,然萧何常从关中遣军补其处。

非上所诏令召,而数万众会上乏绝者数矣。夫汉与楚相守荥阳数年,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

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待陛下,此万世功也。今虽无曹参等百数,何缺于汉?汉得之不必待以全。

奈何欲以一旦之功加万世之功哉!萧何当第一,曹参次之。”上曰:“善。”

于是乃令何第一,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上曰:“吾闻进贤受上赏,萧何功虽高,待鄂君乃得明。”

于是因鄂秋故所食关内侯邑二千户,封为安平侯。是日,悉封何父母兄弟十余人,皆食邑。

乃益封何二千户,“以尝繇咸阳时何送我独赢钱二也”。 陈豨反,上自将,至邯郸。

而韩信谋反关中,吕后用何计诛信。语在《信传》。

上已闻诛信,使使拜丞相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祖国卫。诸君皆贺,召平独吊。

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长安城东,瓜美,故世谓“东陵瓜”,从召平始也。

平谓何曰:“祸自此始矣。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内,非被矢石之难,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新反于中,有疑君心。

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

何从其计,上说。其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

曰:“为上在军,拊循勉百姓,悉所有佐军,如陈豨时。”客又说何曰:“君灭族不久矣。

夫君位为相国,功第一,不可复加。然君初入关,本得百姓心,十余年矣。

皆附君,尚复孳孳得民和。上所谓数问君,畏君倾动关中。

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貣以自污?上心必安。”于是何从其计,上乃大说。

上罢布军归,民道遮行,上书言相国强贱买民田宅数千人。上至,何谒。

上 笑曰:“今相国乃利民!”民所上书皆以与何,曰:“君自谢民。”后何为民请曰:“长安地陿,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兽食。”

上大怒曰:“相国多受贾人财物,为请吾苑!”乃下何廷尉,械系之。数日,王卫尉侍,前问曰:“相国胡大罪,陛下系之暴也?”上曰:“吾闻李斯相秦皇帝,有善归主,有恶自予。

今相国多受贾竖金,为请吾苑,以自媚于民。故系治之。”

王卫尉曰:“夫职事苟有便于民而请之,真宰相事也。陛下奈何乃疑相国受贾人钱乎!且陛下距楚数岁,陈豨、黥布反时,陛下自将往,当是时相国守关中,关中摇。

6. 萧规曹随的文言文翻译

惠帝二年,萧何死了,曹参听说了这个消息,告诉舍人:“赶快治办行装,我将要进入国都当相国。”待了没有几天,使臣果然召曹参回去。曹参当初地位卑微时,跟萧何友好,等到做了将军、相国,两人有了隔阂。到萧何将死的时候,所推荐的贤相只有曹参。

曹参接替萧何做汉朝的相国,所有的事务都没有改变的,完全遵守萧何制定的规约。选拔郡和封国的官吏:呆板而言语钝拙、忠厚的长者,就召来任命为丞相史;说话雕琢、严酷苛刻、想竭力追求名声的官吏,就斥退赶走他。

日夜喝醇厚的酒。卿大夫以下的官吏和宾客见到曹参不做事,来的人都想说话。来到的人,曹参就把醇厚的酒给他们喝,一有空,官员们想要有话说,曹参又让他们喝酒,喝醉以后才离开,始终不能进说,认为这是常规。相国官邸的后园靠近官员的住处,官员每天饮酒唱歌呼喊,曹参的随从侍吏厌恶他们,但不能对他们怎么样,就请曹参到园中游玩,听见官员酒醉唱歌呼喊,随从侍吏希望相国召来他们制止他们,曹参竟反而取来酒设座唱起来,也唱歌呼喊跟他们彼此呼应唱和。曹参见到别人有小过错,一心给隐藏遮盖,相府中没发生过事。

曹参的儿子曹窋任中大夫,惠帝责怪相国不治理国事。曹窋休假(洗沐:古时指官员休假)以后回去了,乘机进言,按照惠帝的话劝谏曹参。曹参愤怒,用竹板打了曹窋二百下,说:“赶快入朝侍奉皇帝,天下的事不是你应当谈论的。”到了朝拜时,惠帝责备曹参说:“为什么给曹窋处罚呢?先前是我让他劝谏你的。”曹参摘下帽子谢罪说:“陛下自己考察和高皇帝比哪一个圣明英武?”皇上说:“我怎么敢与先帝比呢!”曹参又说:“陛下看我的能力和萧何比哪一个更强?”皇上说:“你好像赶不上萧何。”曹参说:“陛下说的正确。况且高皇帝和萧何平定天下,法令已经明确,现在陛下垂衣拱手(指无为而治),我这样一类人恪守职责,遵循前代之法不要丢失,不也可以吗?”惠帝说:“好,你歇着去吧。”

曹参在朝廷任丞相三年,极力主张清静无为不扰民,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使西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日渐提高。他死后,百姓们编了一首歌谣称颂他说:“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史称“萧规曹随”。

7. 萧何,沛人也

萧何,是沛县人。

等到高祖起义成为沛公之时,萧何曾担任丞督事。沛公抵达咸阳,诸位将领都赶到储藏着黄金、丝绸和财物的官府,并瓜分了这些东西。

唯独萧何预先进入并收取秦朝丞相和御史的记载法律令条的图书,并把它们收藏。沛公完全了解天下山川要塞、户口多少、地方强弱以及百姓疾苦,是因为萧何得到了秦朝的图书。

最初,诸侯互相约定,先入函谷关攻破秦朝的人可在秦朝故地称王。沛公已经抢先平定了秦朝,项羽之后到来,想要进攻沛公,沛公向他道歉才得以脱身,项羽于是就屠杀并烧毁了咸阳。

项羽故意立沛公为汉王,但将关中之地分为三块,封秦朝降将为王,用来抵挡汉王。汉王很生气,想要谋划进攻项羽。

萧何说:“臣希望大王在汉中称王,使汉中的百姓休养生息,并以此吸收贤明之人,收取并使用巴地、蜀地,然后回到并平定三秦之地,这样就可以得到天下。”汉王说:“好。”

于是汉王就到汉中去了,任命萧何做丞相。

8. 文言文翻译:

萧何,是沛国人。当汉高祖刘邦当沛公的时候,萧何担任丞督事。刘邦攻占咸阳的时候,其缺诸将都正在金帛财政,抢夺府库,然后瓜分。只要萧何率先辈去收管了秦国丞相和御史律令的图书文档,并很好地保留。刘邦之所以可以或许领会了其时全国的军事关隘、生齿数量、处所的强弱和平易近生的疾苦,都是由于萧何所获得的秦国的图书文档啊。

当初,诸侯们彼此商定,率先打破咸阳击败秦国的人能够正在咸阳称王。刘邦先击败了秦国,项羽后来才到。项羽想要攻打刘邦,刘邦向项羽赔礼乞降,此事才得以处理。于是项羽焚烧了咸阳,又封刘邦为汉王,把关外的处所分为三份,并收降了秦国的降将,以此来距敌刘邦。刘邦很生气,想要筹算攻打项羽。萧何对刘邦说:“我感觉大王您该当去汉外称王,正在那里休摄生息,爱护苍生,以此来招纳贤士强人,随州涉黑第一案 徐氏家族式团伙。先同一巴、蜀之地,再来攻打三秦,就能够一统全国了。”刘邦说:“很好啊。”于是刘邦去了汉外,封萧何为丞相。

(*^__^*) 祝你学习进步……

帮我介绍一下西汉的曹参

曹参(音cān),字敬伯,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名将。
秦时为沛狱掾。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后,沛县吏民响应,曹参等拥立刘邦为沛公,曹参被推为中涓。曹参经历的战事甚多,难以详举。
刘邦初起,曹参将兵击胡陵、方与、薛等地,破秦监平、司马巨及章邯之军,杀三川守李由。曹参晋爵为执帛,号建成君,迁为戚县公。此为曹参战争生涯的第一阶段。
楚怀王封刘邦为砀郡长,曹参随刘邦进兵关中,击成武、杠里、开封等地,破秦东郡尉王离、赵贲、杨熊之军,虏南阳守齮及司马、御史各一人,至咸阳,灭秦。曹参晋爵为执珪,此为曹参战争生涯第二阶段。
刘邦为汉王,封曹参为建成侯,至汉中,晋升为将军。曹参随汉王还定三秦,击下辩、故道、雍等地。汉王彭成败后,王武、程处、柱天侯等反汉,曹参一一击破之,然后归荥阳。此为曹参战争生涯第三阶段。
汉三年(公元前204年),汉王拜曹参为假左丞相,屯兵关中。月余,魏王豹反汉。曹参随韩信渡河击魏,大破魏军,虏魏王豹,尽得魏地。乘胜击代,杀其相国夏说。韩信东击赵,曹参留代地清扫残敌,杀代戚将军于邬城。韩信已破赵,汉王拜韩信为相国,曹参为右丞相,东击齐。齐地已定,韩信将兵诣垓下会战,曹参留齐,击未服者,此为曹参战争生涯第四阶段。
曹参戎马一生,“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凡下二国,县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大莫敖、郡守、司马、候、御史各一人。”《史记》、《汉书》对曹参的战功记述颇多,但未记任何作战方略,与两书对韩信战事的写法截然不同。这说明曹参虽然战功卓著,但缺乏谋略。刘邦把他的战绩比作“狗功”,话虽粗野,却有一定道理。曹参独自作战很少,随刘邦、韩信一同战斗居多,即战争之谋略多出他人。
楚汉战争结束后,曹参以功食邑平阳万六百三十户,号平阳侯。刘邦拜他为齐相国,辅佐刘肥。齐是大国,刘肥“王七十余城,民能齐言者,皆属齐”。齐国民情“伪诈多变”,加之多年战争的破坏,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治理齐,是大难题。刘邦拜武将曹参为齐相国,是想让他镇服齐。但是曹参未用武力,使齐得到安定。
曹参至齐,召集长老和儒生,征求“安集百姓”的计策。诸儒至者上百人,所言“人人殊”,均属不着边际的空论。曹参听说胶西盖公善长黄老之术,便使人厚礼请盖公。盖公说:“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盖公一语道破了时代的需要,提供了济世之术。曹参纳其言,用黄老之术,“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
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萧何死。曹参为汉相国,仍以治齐之术治汉,施政办事,一遵萧何约束,无所变更。郡国吏,选用重厚长者,对华而不实、欲务声名者,概不录用。人有小过,曹参加以掩饰,相府相安无事。曹参日夜饮酒,不治事。吏及宾客见此情景,皆想劝他。曹参知其意,凡来者乃以酒堵其嘴。复欲言者,曹参复予之酒,直至大醉而去,终不得言。不久,吏多仿效曹参,日夜饮酒高歌。从官对此很反感,但无可奈何。他们借相舍后园与吏舍挨着的条件,请曹参游后园,让他听到醉吏的狂叫,想乘机请求他惩治那些人。曹参非但不惩治醉吏,反而“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
曹参整日无所事事,惠帝以为是欺负他年轻。曹参的儿子窋为中大夫,惠帝令窋规劝其父。曹窋谏曹参。曹参大怒,笞曹窋二百大板。上朝时,惠帝责问曹参为什么打曹窋?曹参不直接回答,他脱帽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曹参与惠帝的对话,实际是关于汉初统治政策的争论。由于汉一改秦代的“政苛刑惨”、“赋敛重数”,在“无为”思想指导下,推行约法省禁、轻徭薄赋政策,所以收到了“天下俱称其美”的社会效果。
惠帝五年(公元前190年),曹参死。百姓歌颂他的功劳:“萧何为法,顜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静,民以宁一。”百姓歌颂,是因为经济得到恢复,百姓“衣食滋殖”。曹参作为汉初推行“无为而治”的代表人物,对于恢复经济,“安集百姓”的贡献,至少不下于他的军功。
曹参

西汉王朝开国功臣。沛(今江苏沛县)人,早年为秦沛县狱掾。秦二世元年(前209)随刘邦起兵反秦,为中涓。后在推翻秦王朝、楚汉战争以及汉初平定异姓王侯(见异姓诸侯王的战役中屡建战功,攻下二国和一百二十二个县;历任假左丞相、左丞相等职。汉高祖刘邦即皇帝位后,迁齐相国;次年赐爵平阳侯,食邑平阳一万六百三十户。

惠帝即位后,曹参为齐丞相。他召集当地长老询问安定民生的办法。结果采纳胶西盖公的黄老术,清静无为,与民休息。因此,相齐九年,齐国政治安定,大受百姓称赞。惠帝二年(前193),曹参继萧何为相国后,举事无所变更,按照萧何制订的成法行事。他委任属官,总是选择郡国官吏中不善辞令的忠厚长者,还经常宴请卿大夫和部下、宾客,饮酒作乐。惠帝责怪他不理政事,曹参却对惠帝说:高皇帝和萧何定天下,已经制定了各项制度和法令;现在陛下垂拱无为,我做相国的恭谨守职,遵循成法行事而不出偏差,不就可以了吗?惠帝听了十分称赞。他任相国仅三年,就收到了很大的成效。汉初的安定局面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当时百姓歌颂说:“萧何为法,讲若画一;曹参代之,宁而勿失。载其清靖,民以宁壹。”经曹参的提倡,道家的无为之说遂成为汉初封建统治者的指导思想。其后出现的文景之治,与此不无关系。曹参卒于惠帝五年。
曹参
曹参(音cān),字敬伯,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名将。

秦时为沛狱掾。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后,沛县吏民响应,曹参等拥立刘邦为沛公,曹参被推为中涓。曹参经历的战事甚多,难以详举。

刘邦初起,曹参将兵击胡陵、方与、薛等地,破秦监平、司马巨及章邯之军,杀三川守李由。曹参晋爵为执帛,号建成君,迁为戚县公。此为曹参战争生涯的第一阶段。

楚怀王封刘邦为砀郡长,曹参随刘邦进兵关中,击成武、杠里、开封等地,破秦东郡尉王离、赵贲、杨熊之军,虏南阳守齮及司马、御史各一人,至咸阳,灭秦。曹参晋爵为执珪,此为曹参战争生涯第二阶段。

刘邦为汉王,封曹参为建成侯,至汉中,晋升为将军。曹参随汉王还定三秦,击下辩、故道、雍等地。汉王彭成败后,王武、程处、柱天侯等反汉,曹参一一击破之,然后归荥阳。此为曹参战争生涯第三阶段。

汉三年(公元前204年),汉王拜曹参为假左丞相,屯兵关中。月余,魏王豹反汉。曹参随韩信渡河击魏,大破魏军,虏魏王豹,尽得魏地。乘胜击代,杀其相国夏说。韩信东击赵,曹参留代地清扫残敌,杀代戚将军于邬城。韩信已破赵,汉王拜韩信为相国,曹参为右丞相,东击齐。齐地已定,韩信将兵诣垓下会战,曹参留齐,击未服者,此为曹参战争生涯第四阶段。

曹参戎马一生,“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凡下二国,县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大莫敖、郡守、司马、候、御史各一人。”《史记》、《汉书》对曹参的战功记述颇多,但未记任何作战方略,与两书对韩信战事的写法截然不同。这说明曹参虽然战功卓著,但缺乏谋略。刘邦把他的战绩比作“狗功”,话虽粗野,却有一定道理。曹参独自作战很少,随刘邦、韩信一同战斗居多,即战争之谋略多出他人。

楚汉战争结束后,曹参以功食邑平阳万六百三十户,号平阳侯。刘邦拜他为齐相国,辅佐刘肥。齐是大国,刘肥“王七十余城,民能齐言者,皆属齐”。齐国民情“伪诈多变”,加之多年战争的破坏,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治理齐,是大难题。刘邦拜武将曹参为齐相国,是想让他镇服齐。但是曹参未用武力,使齐得到安定。

曹参至齐,召集长老和儒生,征求“安集百姓”的计策。诸儒至者上百人,所言“人人殊”,均属不着边际的空论。曹参听说胶西盖公善长黄老之术,便使人厚礼请盖公。盖公说:“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盖公一语道破了时代的需要,提供了济世之术。曹参纳其言,用黄老之术,“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

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萧何死。曹参为汉相国,仍以治齐之术治汉,施政办事,一遵萧何约束,无所变更。郡国吏,选用重厚长者,对华而不实、欲务声名者,概不录用。人有小过,曹参加以掩饰,相府相安无事。曹参日夜饮酒,不治事。吏及宾客见此情景,皆想劝他。曹参知其意,凡来者乃以酒堵其嘴。复欲言者,曹参复予之酒,直至大醉而去,终不得言。不久,吏多仿效曹参,日夜饮酒高歌。从官对此很反感,但无可奈何。他们借相舍后园与吏舍挨着的条件,请曹参游后园,让他听到醉吏的狂叫,想乘机请求他惩治那些人。曹参非但不惩治醉吏,反而“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

曹参整日无所事事,惠帝以为是欺负他年轻。曹参的儿子窋为中大夫,惠帝令窋规劝其父。曹窋谏曹参。曹参大怒,笞曹窋二百大板。上朝时,惠帝责问曹参为什么打曹窋?曹参不直接回答,他脱帽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曹参与惠帝的对话,实际是关于汉初统治政策的争论。由于汉一改秦代的“政苛刑惨”、“赋敛重数”,在“无为”思想指导下,推行约法省禁、轻徭薄赋政策,所以收到了“天下俱称其美”的社会效果
http://baike.baidu.com/view/69452.htm
曹寿的祖先.

《汉书.萧何曹参传》翻译

萧何,沛地人。因能写文书没有疵病而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平民时,萧何多次在吏事上袒护高祖。高祖作了亭长,又常帮助他。高祖以吏的身份到咸阳服役,小吏们都出钱三百为高祖送行,只有萧何出了五百钱。

秦御史监郡的人,和从事考察其职事,萧何于是被授予泗水郡卒吏一职,考课最优等.秦御史打算言于朝廷,征用萧何,萧何坚决请求,才得以未去。等到高祖起事做了沛公,萧何曾经任丞督事。沛公到了咸阳,诸位将领都争相跑到储存金帛财物的府库去瓜分。

只有萧何先进去收藏起秦丞相御史的律令图书。沛公之所以详细地知道天下要塞,户VI多少;强弱分布,人民痛恨忧苦的事情,就是因为萧何收得了秦的图书。起初,诸侯们互相约定,先进入函谷关击破秦的就在其地称王。

沛公已经先平定了秦,项羽后到,要攻打沛公,沛公向他谢罪,才得以解脱。项羽于是在咸阳城进行屠杀焚烧,和范增谋划说:“巴蜀道路险阻,秦的移民都居住在蜀。”于是说:“蜀、汉也是关中的地盘。”于是立沛公为汉王,把关中地分为三份,把秦的降将封王来抗拒汉王。

汉王很生气,要策划攻打项羽。周勃、灌婴、樊啥都鼓励汉王,萧何劝谏说: “虽然在汉中为王不好,但不是比死好些吗?”汉王说:“怎么就会死呢?”萧何说:“现在兵士不如人家多,百战百败,除了死还能怎样?

《周书》说‘天给予却不去接受,反会遭受其害,。俗语说‘天汉’,以汉配天,名称非常美好。能够在一入之下受委屈,却在万乘诸侯之上伸张其志的,是商汤、武王。为臣希望大王在漠中称王,休养百姓,招致贤才,收用巴蜀的财力,回军平定三秦,就可以谋取天下了。”

汉王说:“好。”于是去封国即位,任命萧何为丞相。萧何举荐韩信,汉王任命他为大将军,说服汉王使他领兵束进平定三秦,其事迹在《信传》。萧何以丞相身份接管留守巴、蜀,镇抚、谕告境内百姓,使其供给军食。

漠二年,汉王和诸侯攻打楚,萧何守在关中,侍卫太子,治理梁阳.制定法令规约,建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经常上奏,皇上许可的就去执行。如果来不及上奏,就按适宜的方式施行,皇上回来后再告诉皇上。

计算户V1转运粮饷供给军需,汉王多次丧师逃跑,萧何经常征发关中兵士,立前线以补充,皇上因此把关中事务专门交给萧何。

汉三年,和项羽在京、索之间对峙,皇上多次派使者慰劳丞相。鲍生对萧何说:“现在大王曰晒衣裳,露湿车盖,却多次慰劳您,这是对您有疑心。为您着想,不如把您的子孙兄弟中能打仗的都派到军队中去,皇上就更信任您了。”于是萧何听从了他的计策,汉王非常高兴。

汉五年,已杀掉项羽,即了帝位,按功劳封赐,群臣争功,一年多难以决定,皇上因萧何功劳最大,先封为酆侯,食邑八千户。功臣们都说:“我们亲自披着锁甲,拿着兵器,多的经历百余战,少的也有几十回合,攻城略地,多少不等。

现在萧何没有汗马功劳,只是舞文弄墨发表议论,不去打仗,地位却在我们之上,为什么?”皇上说: “各位知道打猎的事吧?”都说: “知道。”又问: “知道猎狗吗?”回答说: “知道”。

皇上说:“打猎,追杀野兽的是狗,而发纵指示野兽所处的是人。现在各位只能追逐获得野兽,功劳和猎狗类似;至于萧何,发纵指示,功劳与猎人一样。而且各位只是以己身跟随我,多的三两个人,萧何全族几十人都跟随我,功劳不可忘记!”以后群臣都不敢说了。

列侯受封完毕,上奏位次,都说:“平阳侯曹参受伤七十处,攻城略地,功最多,应列为第一。”皇上已经使功臣屈从而多封了萧何,至于位次没有办法再为难他们,然而心裹想让萧何位居第一。

当时关内侯鄂秋为谒者,进言说: “群臣的议论都不对。曹参虽然有野战略地的功劳,这只是一时的事。皇上与楚相持五年,损兵折将,多次轻身逃跑,然而萧何常从关中派军队来补充。不是皇上诏令召来士卒,却有数万人在皇上乏绝时赶到。

汉与楚在荣阳相守多年,军中没有现存的粮食,萧何从关中转运粮饷,供给不缺。陛下虽多次丢失山东,萧何常保全关中以待陛下,这是万世的功劳。现在即使没有曹参这样的人一百个,汉又能损失什么呢?汉的获得不一定非等待他们才能保全。

为什么要以一旦之功加于万世之功之上呢!萧何应当第一,曹参次之。”皇上说:“好。”于是令萧何为第一,恩赐佩剑穿履上殿,进朝廷不必小步急行.皇上说: “我听说进贤要受上赏,萧何功劳虽高,有了鄂君才得以彰明。”

于是在鄂秋原来所食关内侯邑二千户之上,又加封为安平侯。这天,全部封赏萧何的父母兄弟十几人,都有食邑。又加封萧何二千户,“用来报答在咸阳服役时惟独萧何多送我二百钱。”

陈稀反叛,皇上亲自率军,到了邯郸。韩信在关中谋反,吕后采用萧何的计策杀了韩信。在《信传》有记载。皇上听说已杀了韩信,派使者拜丞相为相国,加封五千户,命令士卒五百人和一个都尉为相国护卫。诸君都庆贺,只有召平表示哀悼。

召平,是原来秦的束陵侯。秦灭亡后,成为平民,很穷,在长安城东种瓜,瓜非常甜美,所以世间所谓“束陵瓜”,就是从召平开始的。

召平对萧何说:“灾祸从此开始了。皇上露营在外,而您在朝中留守,没有遭受箭石之苦,而给您加封置卫,是因为现在淮阴侯刚在内部反叛,对您有疑心。给您配置守卫护卫您,不是用来恩宠您的。希望您辞谢封赏不受,以全部家产资助军队。”萧何听从了召平的计策,皇上很高兴。

这年秋天,黥布造**,皇上亲自率军攻打,多次派使者问相国在做什么。回答说: “因为皇上在军中,所以相国安抚勉励百姓,倾家所有资助军事,像陈稀造**时那样。”

门客又劝说萧何道:“您不久就会被灭族了。您位为相国,功劳第一,无以复加。然而您刚入关时,本来很得民心,已有十几年了。都已亲附您了,您仍孜孜不倦以得民和。皇上之所以多次问您,是怕您倾动关中。现在您为什么不多买田地,低息借贷以自损声名,皇上一定会安心。”

于是萧何听其计策,皇上于是很高兴。皇上平定黥布后归来,百姓在路上拦住皇上,上书说相国强行贱买百姓田宅数千人。皇上回朝后,萧何去谒见。皇上笑道:“现在相国竟向百姓取利!”把百姓上的书都给了萧何,说:“您自己向百姓谢罪吧!”

之后萧何为百姓请求说:“长安地窄,上林中有很多空地,丢弃不用,希望能让百姓进去耕种,不要收了藁秸做兽食。”皇上大怒道:“相国接受了人的很多贿赂,替他们请求我的林苑!”于是把萧何下交给廷尉,带上刑具拘禁起来。

数日后,王卫尉侍奉皇上,上前问道: “相国犯了什么大罪,陛下那么粗暴地拘禁他?”皇卜说:“我听说李斯为秦皇帝作丞相,有善行就归于主上,有错就归于自己.现在相国受了商人贿赂,为他们请求我的林苑,来自己讨好于百姓,所以拘捕治罪。”

王卫尉说:“供职办事有利于民的就向上请求,是真正的宰相的责任。陛下怎么能怀疑相国接受了商人的钱呢!况且陛下抗拒楚军数年,陈、黥布反叛时,陛下亲自率军前往,那时相国守在关中,关中稍有举动关西就不归陛下所有了。

相国不在此时图利,难道会贪图商人的钱吗?而且秦因为听不进说自己的过错而丢掉了天下,李斯的与君分过,又何足效法!陛下何至于把宰相看得此浅薄!”皇上不高兴。这一天,派使者拿着符节赦免放出了萧何。

萧何年纪已老,一向恭谨,光着脚入朝谢罪。皇上说:“相国不要这样!相国为百姓请求我的林苑未得允许,我不过是桀纣之主,而相国是贤相。我之所以拘捕相国,是想让百姓知道我的过错。”

高祖崩,萧何事奉惠帝。萧何病重,皇上亲自去探望他,于是问道: “您百岁之后,谁可以代替您呢?”回答说:“没有比主上更了解臣下的了。”皇帝说:“曹参怎么样?”萧何顿首说:“皇上得到贤才了,我死而无憾了!”

萧何买田宅一定在贫穷偏僻之地,治家不修有院墙的房屋,说:“假使后代贤能,将学习我的俭朴;不贤,也不会被权势之家所侵夺。”

孝惠二年,萧何薨,谧号文终侯。其子萧禄继承他,薨,没有儿子。高后于是封萧何夫人同为酆侯,小于萧延为筑阳侯。孝文元年,罢免同,改封萧延为酆侯。薨,其子萧遣继承他。萧遣薨,没有儿子。

文帝又让萧遣的弟弟萧则继承,因为有罪而罢免。景帝二年,韶令御史:“已故相国萧何,是高皇帝的大功臣,参与遇争取天下的大事。现在他的后代绝灭,朕很怜惜他。可把武阳县二千户封给萧何孙萧嘉为列侯。”

萧嘉,是萧则的弟弟。薨,其子萧胜继承,后来有罪罢免。武帝元狩中,又下诏御史:“把邓地两千四百户封萧何曾孙萧庆为邓侯,布告天下,使天下明知朕报答萧相国的恩德。”萧庆,是萧则的儿子。

薨,其子寿成继承,因为献给太常的牺牲瘦瘠获罪罢免。宣帝时,诏令丞相御史查询萧相国后代尚存的人,找到玄孙建世等十二人,又下诏把郑二千户封建世为酆侯。传子至孙萧获,因指使奴仆杀人而以减死论罪。

帝时,又封萧何玄孙之子南繦长萧喜为酆侯。传子至于曾孙。王莽失败后就绝灭了。曹参,沛地人。秦时做狱掾,而萧何做主吏,在县裹都是吏之豪长。高祖做沛公,曹参以中涓身份随从。进攻胡陵、方,攻打秦监公军,大胜。

向东到薛,击破泗水守军于薛郭西。又攻打胡陵,占领了它。转守方与。方与反叛降魏,击破了它。丰反叛降魏,攻打它。赐爵为七大夫。向北击破司马欣军于赐束,占领狐父、祁的善置。又攻打下邑以西,到虞,击秦将章邯车骑。

攻辕戚及亢父,率先登城。升为五大夫。向北救援束阿,击破章邯军,冲锋陷阵,追至濮阳。攻占定陶,占领临济。向南救援雍丘,攻打李由军,大胜,杀死李由,俘虏秦候一人。章邯破杀项梁时,沛公与项羽率兵向东,楚怀王封沛公为彊邓长,率蛋郡兵。

于是封萱参为执帛,号为建成君。升为戚公,隶属阳郡。之后随从攻打束郡尉军,在成武南打败它。在成阳南攻打王离军,又攻打杠里,大胜。追击败军,西至开封,攻打赵贲军,得胜。把趟贲围在开封城中。

向西攻打秦将杨熊军于曲遇,得胜,俘虏秦司马和御史各一人。升为执珪。随从向西攻打阳武,到辗辕、缑氏,阻绝黄河渡口。攻打赵贲军于尸北,得胜。随从向南攻打肇,和南阳守畸战于阳城郭东,冲锋陷阵,占领宛,俘获崎,平定南阳郡。

随从向西攻打武关、蛲关,占领了二地。前行攻打秦军于蓝田南,又在夜裹袭击其北军,大胜,于是到咸阳,击破秦。项羽到,封沛公为汉王。汉王封曹参为建成侯。跟随到了汉中,升为将军。又跟随回去平定三秦,攻打下辨、故道、雍、牦。

在好峙南攻打章平军,得胜,包围好峙,占领壤乡。在壤束和高梁攻打三秦军,得胜。又包围章平,章平从好峙逃走。于是攻打赵贲、内史保军,得胜。向东攻取咸阳,改名为新城。曹参率兵守景陵二十三天,三秦派章平等攻打曹参,曹参出击,大胜。

把宁秦赐给他作为食邑。以将军身份率军围困章邯于废丘;以中尉身份跟随汉王出临晋关。到河内,至脩武,渡过围津,向东攻打龙且、项佗于定陶,得胜。向东占领碣、萧、彭城。攻打项籍军,汉军大败而逃。曹参以中尉身份围取雍丘。

王武在外黄反叛,程处在燕反叛,曹参进击,全部获胜。柱天侯在衍氏反叛,曹参进军破取了衍氏。在昆阳攻打羽婴,追到叶。回去攻打武彊,于是到了荣阳。曹参从漠中做将军中尉,跟随攻打诸侯,等到项王失败,又回到阳。

汉二年,拜为假左丞相,进入关中屯兵。一个多月后,魏王豹反叛,以假丞相身份另外与韩信在束边攻打魏将孙邀驻守的束张,大胜。接着攻打安邑,俘虏魏将王襄。在曲阳攻打魏王,追到束垣,生俘魏王豹。

占领平阳,俘获豹母亲妻儿,全部平定魏地,共五十二县。赐食邑平阳。于是跟随韩信在邬东攻打趟相国夏说军,大胜,杀死夏说。韩信和以前的常山王张耳率兵下井陉,攻打成安君陈余,命令曹参回去把赵别将戚公围困于邬城中。

戚公逃跑,追杀了他。于是率兵到汉王所在地。韩信已打败了趟,做了相国,向东攻打齐,曹参以左丞相身份跟随。攻破齐历下军,于是占领临淄。回去平定济北郡,收复着、漯阴、平原、鬲、卢。

然后随韩信在上假密攻打龙且军,大胜,杀龙且,俘亚将周兰。平定齐郡,共得七十县。俘获原齐王田广相田光,守相许章,以及原将军田既。韩信被立为齐王,率兵向东到陈,和汉王共破项羽,曹参留下平定齐还没有降服的地方。

汉王即皇帝位,整信改封为楚王。茎参交回相印。直狙封长子窒巡为变王,任命萱参为相国。直担六年,与诸侯剖符,赐萱皇爵为列侯,食邑芒堕一万零六百三十户,世代不绝。

曹参以齐相国身份攻打陈稀将张春,得胜。黥布造**,曹参跟随悼惠王率车骑十二万,和高祖合击黥布军,大胜。向南到蕲,回师平定竹邑、相、萧、留。曹参的功绩:共攻取二国,一百二十二县;俘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大莫踯、郡守、司马、候、御史各一人。

孝惠元年,废除诸侯相国之法,改以曹参为齐丞相。曹参相齐时,齐有七十座城。天下刚平定,悼惠王年轻,曹参召集所有的长老诸先生,问安集百姓的办法。而齐老儒数以百计,每个人说得都不一样,曹参不知怎样确定。

听说胶西有个盖公,善于研究黄老之言,派人以厚礼请他。见了盖公,盖公对他说平安之道贵在清静而百姓自会安定,以此类推详细论述。曹参于是避离正堂,让盖公住在那裹。他的施政要领采用黄老之术,所以为齐相九年,齐国安集,人们大相称赞他为贤相。

萧何薨,曹参听说后,告诉舍人赶快置办行装,“我将入朝为相。”过了不久,使者果然来召曹参。曹参要离开了,嘱咐接其相位的人说:“把齐的狱讼和市集贸易托付给你,千万不要侵扰它。”

后相说: “治国难道没有比这更大的事吗?”曹参说:“不是的。狱讼和市集贸易,是用来兼容并包的地方,如果您侵扰了它,奸人在哪裹容身呢?所以我把这件事放在最先。”

最初曹参微贱时,和萧何友善,等做了宰相,二人有矛盾。到萧何将死,推举的贤人只有曹参。曹参代替萧何做相国,所有的事都无所变更,全部遵照萧何的约定。选择郡国小吏出身,不善文辞的忠厚长者,就召拜为丞相史。

小吏中解释法律条文深刻,想求得声名的,都排斥在外。日夜饮酒,卿大夫以下官员及宾客见曹参无所事事,来的人都想进言劝说。人一到,曹参就用醇酒给他喝,揣测他要说话了,就再让他喝酒,喝醉了之后才回去,终于没人能开口说,便习以为常了。

相府后园靠近小吏的住所,小吏在住所裹天天喝酒唱歌,从吏深以为患,拿他们没办法,便请曹参游后园。听见小吏醉后唱歌,从吏希望相国召来审问。曹参却反而叫人取酒铺陈坐喝,大声唱着与其相和。

曹参见人有小过错,便为他遮掩,府中平安无事。曹参的儿子曹笛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理政事,以为“难道是看我年轻吗?”

于是对曹宙说:“你回去,试着私下平常随意地问你父亲:‘高帝刚弃群臣而去,帝年富力强,您为相国,天天喝酒,无所事事,怎么能为天下分忧呢?’但不要说是我告诉你的。”

曹亩休假回家,有空的时候,自随其意劝谏曹参,曹参生气地责打他二百下,说: “快去入朝侍奉,天下事不是你应当说的。”到上朝时,帝责备曹参说:“与曹宙有什么关系呢?那是我让他讽谏你的。”曹参脱帽谢罪说: “陛下自己觉得圣明英武比高皇帝如何?”

皇上说: “我怎么敢与先帝比!”曹参说:“陛下看我和萧何谁贤能?”皇上说: “您好像不如他。”曹参说:“陛下说得很对。高皇帝与萧何平定天下,法令已明白具备,陛下垂衣拱手,曹参等谨守职责,遵守而不丧失,不也可以吗?”惠帝说:“好!您去休息吧。”

曹参做相国三年,薨,谧号懿侯。百姓歌颂他说: “萧何制法,和如画一;曹参代之,守而不失。乘此清平,民得安宁。”曹茁继承侯位,高后时位至御史大夫。传国到曾孙曹襄,武帝时为将军,攻打匈奴,薨。

其子曹宗继承,犯罪,被罚作筑城劳役。到哀帝时,才封曹参玄孙之孙曹本始为平阳侯,食邑二千户,王莽时薨。其子曹宏继承,建武中首先降服河北,封平阳侯。至今已有八侯。

赞日:萧何、曹参都出身于秦的刀笔小吏,当时平庸没有超群的作为。汉兴起,仰仗日月的余光,萧何因诚信谨慎守持管籥,曹参与韩信一起征伐。天下平定后,顺应百姓痛恨秦法的心理,依民所向重新开始,二人同心,于是海内得以安定。

淮阴、黥布等已绝灭,只有萧何、曹参拥有功名,位于群臣之上,声名流传后世,为一代受众人敬仰之臣,使后代得到恩荫,真盛大啊!

原文:

萧何,沛人也。以文毋害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布衣时,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佑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秦御史监郡者,与从事辩之。何乃给泗水卒史事,第一。秦御史欲入言征何,何固请,得毋行。

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尝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初,诸侯相与约,先入关破秦者王其地。

沛公既先定秦,项羽后至,欲攻沛公,沛公谢之得解。羽遂屠烧咸阳,与范增谋曰:“巴、蜀道险,秦之迁民皆居蜀。”乃曰:“蜀汉亦关中地也。”故立沛公为汉王,而三分关中地,王秦降将以距汉王。

汉王怒,欲谋攻项羽。周勃、灌婴、樊哙皆劝之,何谏之曰:“虽王汉中之恶,不犹愈于死乎?”汉王曰:“何为乃死也?”何曰:“今众弗如,百战百败,不死何为?《周书》曰‘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语曰‘天汉’,其称甚美。

夫能诎于一人之下,而信于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汉王曰:“善。”乃遂就国,以何为丞相。何进韩信,汉王以为大将军,说汉王令引兵东定三秦。语在《信传》。

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为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计户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

上以此剸属任何关中事。汉三年,与项羽相距京、索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鲍生谓何曰:“今王暴衣露盖,数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益信君。”于是何从其计,汉王大说。

汉五年,已杀项羽,即皇帝位,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不决。上以何功最盛,先封为酂侯邑八千户。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居臣等上,何也?”

上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上曰:“夫猎,追杀者狗也,而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走得曾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纵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从我,多者三两人;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

群臣后皆莫敢言。列侯毕已受封,奏位次,皆曰:“平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上已桡功臣多封何,至位次未有以复难之,然心欲何第一。关内侯鄂秋时为谒者,进曰:“郡臣议皆误。夫曹参虽有野战略地之功,此特一时之事。

夫上与楚相距五岁,失军亡众,跳身遁者数矣,然萧何常从关中遣军补其处。非上所诏令召,而数万众会上乏绝者数矣。夫汉与楚相守荥阳数年,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待陛下,此万世功也。

今虽无曹参等百数,何缺于汉?汉得之不必待以全。奈何欲以一旦之功加万世之功哉!萧何当第一,曹参次之。”上曰:“善。”于是乃令何第一,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上曰:“吾闻进贤受上赏,萧何功虽高,待鄂君乃得明。”

于是因鄂秋故所食关内侯邑二千户,封为安平侯。是日,悉封何父母兄弟十余人,皆食邑。乃益封何二千户,“以尝繇咸阳时何送我独赢钱二也”。陈豨反,上自将,至邯郸。而韩信谋反关中,吕后用何计诛信。语在《信传》。

上已闻诛信,使使拜丞相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祖国卫。诸君皆贺,召平独吊。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长安城东,瓜美,故世谓“东陵瓜”,从召平始也。平谓何曰:“祸自此始矣。

上暴露于外,而君守于内,非被矢石之难,而益君封置卫者,以今者淮阴新反于中,有疑君心。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何从其计,上说。其秋,黥布反,上自将击之,数使使问相国何为。

曰:“为上在军,拊循勉百姓,悉所有佐军,如陈豨时。”客又说何曰:“君灭族不久矣。夫君位为相国,功第一,不可复加。然君初入关,本得百姓心,十余年矣。皆附君,尚复孳孳得
民和。上所谓数问君,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貣以自污?上心必安。”

于是何从其计,上乃大说。上罢布军归,民道遮行,上书言相国强贱买民田宅数千人。上至,何谒。上笑曰:“今相国乃利民!”民所上书皆以与何,曰:“君自谢民。”后何为民请曰:“长安地陿,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为兽食。”

上大怒曰:“相国多受贾人财物,为请吾苑!”乃下何廷尉,械系之。数日,王卫尉侍,前问曰:“相国胡大罪,陛下系之暴也?”上曰:“吾闻李斯相秦皇帝,有善归主,有恶自予。今相国多受贾竖金,为请吾苑,以自媚于民。故系治之。”

王卫尉曰:“夫职事苟有便于民而请之,真宰相事也。陛下奈何乃疑相国受贾人钱乎!且陛下距楚数岁,陈豨、黥布反时,陛下自将往,当是时相国守关中,关中摇足则关西非陛下有也。相不以此时为利,乃利贾人之金乎!且秦以不闻其过亡天下,夫李斯之分过,又何足法哉!

陛下何疑宰相之浅也!”上不怿。是日,使使持节赦出何。何年老,素恭谨,徒跣入谢。上曰:“相国休矣!相国为民请吾苑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高祖崩,何事惠帝。

何病,上亲自临视何疾,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对曰:“知臣莫如主。”帝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何死不恨矣!”何买田宅必居穷辟处,为家不治垣屋。曰:“今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

孝惠二年,何薨,谥曰文终侯。子禄嗣,薨,无子。高后乃封何夫人同为酂侯,小子延为筑阳侯。孝文元年,罢同,更封延为酂侯。薨,子遗嗣。薨,无子。文帝复以遣弟则嗣,有罪免。景帝二年,制诏御史:“故相国萧何,高皇帝大功臣,所与为天下也。

今其祀绝,朕甚怜之。其以武阳县户二千封何孙嘉为列侯。”嘉,则弟也。薨,子胜嗣,后有罪免。武帝元狩中,复下诏御史:“以酂户二千四百封何曾孙庆为酂侯,布告天下,令明知朕报萧相国德也。”庆,则子也。薨,子寿成嗣,坐为太常牺牲瘦免。

宣帝时,诏丞相、御史求问萧相国后在者,得玄孙建世等十二人,复下诏以酂户二千封建世为酂侯。传子至孙获,坐使奴杀人减死论。成帝时,复封何玄孙之子南?长喜为酂侯。传子至曾孙,王莽败乃绝。

此文出自东汉·班固《汉书·萧何曹参传》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共八十万字。

由于《史记》只写到汉武帝的太初年间,因此,当时有不少人为其编写续篇。据《史通·正义》记载,写过《史记》续篇的人就有刘向、刘歆、冯商、扬雄等十多人,书名仍称《史记》。

班固的父亲班彪(公元3年~公元54年)对这些续篇感到很不满意,遂“采其旧事,旁贯异闻”为《史记》“作《后传》六十五篇”。班彪死后,年仅22岁的班固,动手整理父亲的遗稿,决心继承父业,完成这部接续巨作。

作者简介: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东汉历史学家班彪之子,班超之兄,字孟坚,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卒于东汉和帝永元四年,年六十一岁。

班固自幼聪敏,“九岁能属文,诵诗赋”,成年后博览群书,“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著有《白虎通德论》六卷,《汉书》一百二十卷,《集》十七卷。

  《汉书·萧何曹参传》译文:
  萧何,沛地人。因能写文书没有疵病而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平民时,萧何多次在吏事上袒护高祖。高祖作了亭长,又常帮助他。高祖以吏的身份到咸阳服役,小吏们都出钱三百为高祖送行,只有萧何出了五百钱。秦御史监郡的人,和从事考察其职事,萧何于是被授予泗水郡卒吏一职,考课最优等。秦御史打算言于朝廷,征用萧何,萧何坚决请求,才得以未去。
  等到高祖起事做了沛公,萧何曾经任丞督事。沛公到了咸阳,诸位将领都争相跑到储存金帛财物的府库去瓜分。只有萧何先进去收藏起秦丞相御史的律令图书。沛公之所以详细地知道天下要塞,户VI多少;强弱分布,人民痛恨忧苦的事情,就是因为萧何收得了秦的图书。
  起初,诸侯们互相约定,先进入函谷关击破秦的就在其地称王。沛公已经先平定了秦,项羽后到,要攻打沛公,沛公向他谢罪,才得以解脱。项羽于是在咸阳城进行屠杀焚烧,和范增谋划说:“巴蜀道路险阻,秦的移民都居住在蜀。”于是说:“蜀、汉也是关中的地盘。”于是立沛公为汉王,把关中地分为三份,把秦的降将封王来抗拒汉王。汉王很生气,要策划攻打项羽。周勃、灌婴、樊啥都鼓励汉王,萧何劝谏说: “虽然在汉中为王不好,但不是比死好些吗?”汉王说:“怎么就会死呢?”萧何说:“现在兵士不如人家多,百战百败,除了死还能怎样? 《周书》说‘天给予却不去接受,反会遭受其害,。俗语说‘天汉’,以汉配天,名称非常美好。能够在一入之下受委屈,却在万乘诸侯之上伸张其志的,是商汤、武王。为臣希望大王在漠中称王,休养百姓,招致贤才,收用巴蜀的财力,回军平定三秦,就可以谋取天下了。”汉王说:“好。”于是去封国即位,任命萧何为丞相。萧何举荐韩信,汉王任命他为大将军,说服汉王使他领兵束进平定三秦,其事迹在《信传》。
  萧何以丞相身份接管留守巴、蜀,镇抚、谕告境内百姓,使其供给军食。漠二年,汉王和诸侯攻打楚,萧何守在关中,侍卫太子,治理梁阳。制定法令规约,建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经常上奏,皇上许可的就去执行。如果来不及上奏,就按适宜的方式施行,皇上回来后再告诉皇上。计算户V1转运粮饷供给军需,汉王多次丧师逃跑,萧何经常征发关中兵士,立前线以补充,皇上因此把关中事务专门交给萧何。
  汉三年,和项羽在京、索之间对峙,皇上多次派使者慰劳丞相。鲍生对萧何说:“现在大王曰晒衣裳,露湿车盖,却多次慰劳您,这是对您有疑心。为您着想,不如把您的子孙兄弟中能打仗的都派到军队中去,皇上就更信任您了。”于是萧何听从了他的计策,汉王非常高兴。
  汉五年,已杀掉项羽,即了帝位,按功劳封赐,群臣争功,一年多难以决定,皇上因萧何功劳最大,先封为酆侯,食邑八千户。功臣们都说:“我们亲自披着锁甲,拿着兵器,多的经历百余战,少的也有几十回合,攻城略地,多少不等。现在萧何没有汗马功劳,只是舞文弄墨发表议论,不去打仗,地位却在我们之上,为什么?”皇上说: “各位知道打猎的事吧?”都说: “知道。”又问: “知道猎狗吗?”回答说: “知道”。皇上说:“打猎,追杀野兽的是狗,而发纵指示野兽所处的是人。现在各位只能追逐获得野兽,功劳和猎狗类似;至于萧何,发纵指示,功劳与猎人一样。而且各位只是以己身跟随我,多的三两个人,萧何全族几十人都跟随我,功劳不可忘记!”以后群臣都不敢说了。
  列侯受封完毕,上奏位次,都说:“平阳侯曹参受伤七十处,攻城略地,功最多,应列为第一。”皇上已经使功臣屈从而多封了萧何,至于位次没有办法再为难他们,然而心裹想让萧何位居第一。当时关内侯鄂秋为谒者,进言说: “群臣的议论都不对。曹参虽然有野战略地的功劳,这只是一时的事。皇上与楚相持五年,损兵折将,多次轻身逃跑,然而萧何常从关中派军队来补充。不是皇上诏令召来士卒,却有数万人在皇上乏绝时赶到。汉与楚在荣阳相守多年,军中没有现存的粮食,萧何从关中转运粮饷,供给不缺。陛下虽多次丢失山东,萧何常保全关中以待陛下,这是万世的功劳。现在即使没有曹参这样的人一百个,汉又能损失什么呢?汉的获得不一定非等待他们才能保全。为什么要以一旦之功加于万世之功之上呢!萧何应当第一,曹参次之。”皇上说:“好。”于是令萧何为第一,恩赐佩剑穿履上殿,进朝廷不必小步急行。皇上说: “我听说进贤要受上赏,萧何功劳虽高,有了鄂君才得以彰明。”于是在鄂秋原来所食关内侯邑二千户之上,又加封为安平侯。这天,全部封赏萧何的父母兄弟十几人,都有食邑。又加封萧何二千户,“用来报答在咸阳服役时惟独萧何多送我二百钱。”
  陈稀反叛,皇上亲自率军,到了邯郸。韩信在关中谋反,吕后采用萧何的计策杀了韩信。在《信传》有记载。皇上听说已杀了韩信,派使者拜丞相为相国,加封五千户,命令士卒五百人和一个都尉为相国护卫。诸君都庆贺,只有召平表示哀悼。召平,是原来秦的束陵侯。秦灭亡后,成为平民,很穷,在长安城东种瓜,瓜非常甜美,所以世间所谓“束陵瓜”,就是从召平开始的。召平对萧何说:“灾祸从此开始了。皇上露营在外,而您在朝中留守,没有遭受箭石之苦,而给您加封置卫,是因为现在淮阴侯刚在内部反叛,对您有疑心。给您配置守卫护卫您,不是用来恩宠您的。希望您辞谢封赏不受,以全部家产资助军队。”萧何听从了召平的计策,皇上很高兴。
  这年秋天,黥布造**,皇上亲自率军攻打,多次派使者问相国在做什么。回答说: “因为皇上在军中,所以相国安抚勉励百姓,倾家所有资助军事,像陈稀造**时那样。”门客又劝说萧何道:“您不久就会被灭族了。您位为相国,功劳第一,无以复加。然而您刚入关时,本来很得民心,已有十几年了。都已亲附您了,您仍孜孜不倦以得民和。皇上之所以多次问您,是怕您倾动关中。现在您为什么不多买田地,低息借贷以自损声名,皇上一定会安心。”于是萧何听其计策,皇上于是很高兴。
  皇上平定黥布后归来,百姓在路上拦住皇上,上书说相国强行贱买百姓田宅数千人。皇上回朝后,萧何去谒见。皇上笑道:“现在相国竟向百姓取利!”把百姓上的书都给了萧何,说:“您自己向百姓谢罪吧!”之后萧何为百姓请求说:“长安地窄,上林中有很多空地,丢弃不用,希望能让百姓进去耕种,不要收了藁秸做兽食。”皇上大怒道:“相国接受了人的很多贿赂,替他们请求我的林苑!”于是把萧何下交给廷尉,带上刑具拘禁起来。数El后,王卫尉侍奉皇上,上前问道: “相国犯了什么大罪,陛下那么粗暴地拘禁他?”皇卜说:“我听说李斯为秦皇帝作丞相,有善行就归于主上,有错就归于自己。现在相国受了商人贿赂,为他们请求我的林苑,来自己讨好于百姓,所以拘捕治罪。”王卫尉说:“供职办事有利于民的就向上请求,是真正的宰相的责任。陛下怎么能怀疑相国接受了商人的钱呢!况且陛下抗拒楚军数年,陈、黥布反叛时,陛下亲自率军前往,那时相国守在关中,关中稍有举动关西就不归陛下所有了。相国不在此时图利,难道会贪图商人的钱吗?而且秦因为听不进说自己的过错而丢掉了天下,李斯的与君分过,又何足效法!陛下何至于把宰相看得此浅薄!”皇上不高兴。这一天,派使者拿着符节赦免放出了萧何。萧何年纪已老,一向恭谨,光着脚入朝谢罪。皇上说:“相国不要这样!相国为百姓请求我的林苑未得允许,我不过是桀纣之主,而相国是贤相。我之所以拘捕相国,是想让百姓知道我的过错。”
  高祖崩,萧何事奉惠帝。萧何病重,皇上亲自去探望他,于是问道: “您百岁之后,谁可以代替您呢?”回答说:“没有比主上更了解臣下的了。”皇帝说:“曹参怎么样?”萧何顿首说:“皇上得到贤才了,我死而无憾了!”
  萧何买田宅一定在贫穷偏僻之地,治家不修有院墙的房屋,说:“假使后代贤能,将学习我的俭朴;不贤,也不会被权势之家所侵夺。”
  孝惠二年,萧何薨,谧号文终侯。其子萧禄继承他,薨,没有儿子。高后于是封萧何夫人同为酆侯,小于萧延为筑阳侯。孝文元年,罢免同,改封萧延为酆侯。薨,其子萧遣继承他。萧遣薨,没有儿子。文帝又让萧遣的弟弟萧则继承,因为有罪而罢免。景帝二年,韶令御史:“已故相国萧何,是高皇帝的大功臣,参与遇争取天下的大事。现在他的后代绝灭,朕很怜惜他。可把武阳县二千户封给萧何孙萧嘉为列侯。”萧嘉,是萧则的弟弟。薨,其子萧胜继承,后来有罪罢免。
  武帝元狩中,又下诏御史:“把邓地两千四百户封萧何曾孙萧庆为邓侯,布告天下,使天下明知朕报答萧相国的恩德。”萧庆,是萧则的儿子。薨,其子寿成继承,因为献给太常的牺牲瘦瘠获罪罢免。宣帝时,诏令丞相御史查询萧相国后代尚存的人,找到玄孙建世等十二人,又下诏把郑二千户封建世为酆侯。传子至孙萧获,因指使奴仆杀人而以减死论罪。帝时,又封萧何玄孙之子南繦长萧喜为酆侯。传子至于曾孙。王莽失败后就绝灭了。
  曹参,沛地人。秦时做狱掾,而萧何做主吏,在县裹都是吏之豪长。高祖做沛公,曹参以中涓身份随从。进攻胡陵、方,攻打秦监公军,大胜。向东到薛,击破泗水守军于薛郭西。又攻打胡陵,占领了它。转守方与。方与反叛降魏,击破了它。丰反叛降魏,攻打它。赐爵为七大夫。向北击破司马欣军于赐束,占领狐父、祁的善置。又攻打下邑以西,到虞,击秦将章邯车骑。攻辕戚及亢父,率先登城。升为五大夫。向北救援束阿,击破章邯军,冲锋陷阵,追至濮阳。攻占定陶,占领临济。向南救援雍丘,攻打李由军,大胜,杀死李由,俘虏秦候一人。章邯破杀项梁时,沛公与项羽率兵向东,楚怀王封沛公为彊邓长,率蛋郡兵。于是封萱参为执帛,号为建成君。升为戚公,隶属阳郡。
  之后随从攻打束郡尉军,在成武南打败它。在成阳南攻打王离军,又攻打杠里,大胜。追击败军,西至开封,攻打赵贲军,得胜。把趟贲围在开封城中。向西攻打秦将杨熊军于曲遇,得胜,俘虏秦司马和御史各一人。升为执珪。随从向西攻打阳武,到辗辕、缑氏,阻绝黄河渡口。攻打赵贲军于尸北,得胜。随从向南攻打肇,和南阳守畸战于阳城郭东,冲锋陷阵,占领宛,俘获崎,平定南阳郡。随从向西攻打武关、蛲关,占领了二地。前行攻打秦军于蓝田南,又在夜裹袭击其北军,大胜,于是到咸阳,击破秦。
  项羽到,封沛公为汉王。汉王封曹参为建成侯。跟随到了汉中,升为将军。又跟随回去平定三秦,攻打下辨、故道、雍、牦。在好峙南攻打章平军,得胜,包围好峙,占领壤乡。在壤束和高梁攻打三秦军,得胜。又包围章平,章平从好峙逃走。于是攻打赵贲、内史保军,得胜。向东攻取咸阳,改名为新城。曹参率兵守景陵二十三天,三秦派章平等攻打曹参,曹参出击,大胜。把宁秦赐给他作为食邑。以将军身份率军围困章邯于废丘;以中尉身份跟随汉王出临晋关。到河内,至脩武,渡过围津,向东攻打龙且、项佗于定陶,得胜。向东占领碣、萧、彭城。攻打项籍军,汉军大败而逃。曹参以中尉身份围取雍丘。王武在外黄反叛,程处在燕反叛,曹参进击,全部获胜。柱天侯在衍氏反叛,曹参进军破取了衍氏。在昆阳攻打羽婴,追到叶。回去攻打武彊,于是到了荣阳。曹参从漠中做将军中尉,跟随攻打诸侯,等到项王失败,又回到阳。
  汉二年,拜为假左丞相,进入关中屯兵。一个多月后,魏王豹反叛,以假丞相身份另外与韩信在束边攻打魏将孙邀驻守的束张,大胜。接着攻打安邑,俘虏魏将王襄。在曲阳攻打魏王,追到束垣,生俘魏王豹。占领平阳,俘获豹母亲妻儿,全部平定魏地,共五十二县。赐食邑平阳。于是跟随韩信在邬东攻打趟相国夏说军,大胜,杀死夏说。韩信和以前的常山王张耳率兵下井陉,攻打成安君陈余,命令曹参回去把赵别将戚公围困于邬城中。戚公逃跑,追杀了他。于是率兵到汉王所在地。韩信已打败了趟,做了相国,向东攻打齐,曹参以左丞相身份跟随。攻破齐历下军,于是占领临淄。回去平定济北郡,收复着、漯阴、平原、鬲、卢。然后随韩信在上假密攻打龙且军,大胜,杀龙且,俘亚将周兰。平定齐郡,共得七十县。俘获原齐王田广相田光,守相许章,以及原将军田既。韩信被立为齐王,率兵向东到陈,和汉王共破项羽,曹参留下平定齐还没有降服的地方。
  汉王即皇帝位,整信改封为楚王。茎参交回相印。直狙封长子窒巡为变王,任命萱参为相国。直担六年,与诸侯剖符,赐萱皇爵为列侯,食邑芒堕一万零六百三十户,世代不绝。
  曹参以齐相国身份攻打陈稀将张春,得胜。黥布造**,曹参跟随悼惠王率车骑十二万,和高祖合击黥布军,大胜。向南到蕲,回师平定竹邑、相、萧、留。
  曹参的功绩:共攻取二国,一百二十二县;俘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大莫踯、郡守、司马、候、御史各一人。
  孝惠元年,废除诸侯相国之法,改以曹参为齐丞相。曹参相齐时,齐有七十座城。天下刚平定,悼惠王年轻,曹参召集所有的长老诸先生,问安集百姓的办法。而齐老儒数以百计,每个人说得都不一样,曹参不知怎样确定。听说胶西有个盖公,善于研究黄老之言,派人以厚礼请他。见了盖公,盖公对他说平安之道贵在清静而百姓自会安定,以此类推详细论述。曹参于是避离正堂,让盖公住在那裹。他的施政要领采用黄老之术,所以为齐相九年,齐国安集,人们大相称赞他为贤相。
  萧何薨,曹参听说后,告诉舍人赶快置办行装,“我将入朝为相。”过了不久,使者果然来召曹参。曹参要离开了,嘱咐接其相位的人说:“把齐的狱讼和市集贸易托付给你,千万不要侵扰它。”后相说: “治国难道没有比这更大的事吗?”曹参说:“不是的。狱讼和市集贸易,是用来兼容并包的地方,如果您侵扰了它,奸人在哪裹容身呢?所以我把这件事放在最先。”
  最初曹参微贱时,和萧何友善,等做了宰相,二人有矛盾。到萧何将死,推举的贤人只有曹参。曹参代替萧何做相国,所有的事都无所变更,全部遵照萧何的约定。选择郡国小吏出身,不善文辞的忠厚长者,就召拜为丞相史。小吏中解释法律条文深刻,想求得声名的,都排斥在外。日夜饮酒,卿大夫以下官员及宾客见曹参无所事事,来的人都想进言劝说。人一到,曹参就用醇酒给他喝,揣测他要说话了,就再让他喝酒,喝醉了之后才回去,终于没人能开口说,便习以为常了。
  相府后园靠近小吏的住所,小吏在住所裹天天喝酒唱歌,从吏深以为患,拿他们没办法,便请曹参游后园。听见小吏醉后唱歌,从吏希望相国召来审问。曹参却反而叫人取酒铺陈坐喝,大声唱着与其相和。
  曹参见人有小过错,便为他遮掩,府中平安无事。
  曹参的儿子曹笛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理政事,以为“难道是看我年轻吗?”于是对曹宙说:“你回去,试着私下平常随意地问你父亲:‘高帝刚弃群臣而去,帝年富力强,您为相国,天天喝酒,无所事事,怎么能为天下分忧呢?’但不要说是我告诉你的。”曹亩休假回家,有空的时候,自随其意劝谏曹参,曹参生气地责打他二百下,说: “快去入朝侍奉,天下事不是你应当说的。”到上朝时,帝责备曹参说:“与曹宙有什么关系呢?那是我让他讽谏你的。”曹参脱帽谢罪说: “陛下自己觉得圣明英武比高皇帝如何?”皇上说: “我怎么敢与先帝比!”曹参说:“陛下看我和萧何谁贤能?”皇上说: “您好像不如他。”曹参说:“陛下说得很对。高皇帝与萧何平定天下,法令已明白具备,陛下垂衣拱手,曹参等谨守职责,遵守而不丧失,不也可以吗?”惠帝说:“好!您去休息吧。”
  曹参做相国三年,薨,谧号懿侯。百姓歌颂他说: “萧何制法,和如画一;曹参代之,守而不失。乘此清平,民得安宁。”
  曹茁继承侯位,高后时位至御史大夫。传国到曾孙曹襄,武帝时为将军,攻打匈奴,薨。其子曹宗继承,犯罪,被罚作筑城劳役。到哀帝时,才封曹参玄孙之孙曹本始为平阳侯,食邑二千户,王莽时薨。其子曹宏继承,建武中首先降服河北,封平阳侯。至今已有八侯。
  赞日:萧何、曹参都出身于秦的刀笔小吏,当时平庸没有超群的作为。汉兴起,仰仗日月的余光,萧何因诚信谨慎守持管籥,曹参与韩信一起征伐。天下平定后,顺应百姓痛恨秦法的心理,依民所向重新开始,二人同心,于是海内得以安定。淮阴、黥布等已绝灭,只有萧何、曹参拥有功名,位于群臣之上,声名流传后世,为一代受众人敬仰之臣,使后代得到恩荫,真盛大啊!
萧何,沛地人。因能写文书没有疵病而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平民时,萧何多次在吏事上袒护高祖。高祖作了亭长,又常帮助他。高祖以吏的身份到咸阳服役,小吏们都出钱三百为高祖送行,只有萧何出了五百钱。秦御史监郡的人,和从事考察其职事,萧何于是被授予泗水郡卒吏一职,考课最优等.秦御史打算言于朝廷,征用萧何,萧何坚决请求,才得以未去。
等到高祖起事做了沛公,萧何曾经任丞督事。沛公到了咸阳,诸位将领都争相跑到储存金帛财物的府库去瓜分。只有萧何先进去收藏起秦丞相御史的律令图书。沛公之所以详细地知道天下要塞,户VI多少;强弱分布,人民痛恨忧苦的事情,就是因为萧何收得了秦的图书。
起初,诸侯们互相约定,先进入函谷关击破秦的就在其地称王。沛公已经先平定了秦,项羽后到,要攻打沛公,沛公向他谢罪,才得以解脱。项羽于是在咸阳城进行屠杀焚烧,和范增谋划说:“巴蜀道路险阻,秦的移民都居住在蜀。”于是说:“蜀、汉也是关中的地盘。”于是立沛公为汉王,把关中地分为三份,把秦的降将封王来抗拒汉王。汉王很生气,要策划攻打项羽。周勃、灌婴、樊啥都鼓励汉王,萧何劝谏说: “虽然在汉中为王不好,但不是比死好些吗?”汉王说:“怎么就会死呢?”萧何说:“现在兵士不如人家多,百战百败,除了死还能怎样? 《周书》说‘天给予却不去接受,反会遭受其害,。俗语说‘天汉’,以汉配天,名称非常美好。能够在一入之下受委屈,却在万乘诸侯之上伸张其志的,是商汤、武王。为臣希望大王在漠中称王,休养百姓,招致贤才,收用巴蜀的财力,回军平定三秦,就可以谋取天下了。”汉王说:“好。”于是去封国即位,任命萧何为丞相。萧何举荐韩信,汉王任命他为大将军,说服汉王使他领兵束进平定三秦,其事迹在《信传》。
萧何以丞相身份接管留守巴、蜀,镇抚、谕告境内百姓,使其供给军食。漠二年,汉王和诸侯攻打楚,萧何守在关中,侍卫太子,治理梁阳.制定法令规约,建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经常上奏,皇上许可的就去执行。如果来不及上奏,就按适宜的方式施行,皇上回来后再告诉皇上。计算户V1转运粮饷供给军需,汉王多次丧师逃跑,萧何经常征发关中兵士,立前线以补充,皇上因此把关中事务专门交给萧何。
汉三年,和项羽在京、索之间对峙,皇上多次派使者慰劳丞相。鲍生对萧何说:“现在大王曰晒衣裳,露湿车盖,却多次慰劳您,这是对您有疑心。为您着想,不如把您的子孙兄弟中能打仗的都派到军队中去,皇上就更信任您了。”于是萧何听从了他的计策,汉王非常高兴。
汉五年,已杀掉项羽,即了帝位,按功劳封赐,群臣争功,一年多难以决定,皇上因萧何功劳最大,先封为酆侯,食邑八千户。功臣们都说:“我们亲自披着锁甲,拿着兵器,多的经历百余战,少的也有几十回合,攻城略地,多少不等。现在萧何没有汗马功劳,只是舞文弄墨发表议论,不去打仗,地位却在我们之上,为什么?”皇上说: “各位知道打猎的事吧?”都说: “知道。”又问: “知道猎狗吗?”回答说: “知道”。皇上说:“打猎,追杀野兽的是狗,而发纵指示野兽所处的是人。现在各位只能追逐获得野兽,功劳和猎狗类似;至于萧何,发纵指示,功劳与猎人一样。而且各位只是以己身跟随我,多的三两个人,萧何全族几十人都跟随我,功劳不可忘记!”以后群臣都不敢说了。
列侯受封完毕,上奏位次,都说:“平阳侯曹参受伤七十处,攻城略地,功最多,应列为第一。”皇上已经使功臣屈从而多封了萧何,至于位次没有办法再为难他们,然而心裹想让萧何位居第一。当时关内侯鄂秋为谒者,进言说: “群臣的议论都不对。曹参虽然有野战略地的功劳,这只是一时的事。皇上与楚相持五年,损兵折将,多次轻身逃跑,然而萧何常从关中派军队来补充。不是皇上诏令召来士卒,却有数万人在皇上乏绝时赶到。汉与楚在荣阳相守多年,军中没有现存的粮食,萧何从关中转运粮饷,供给不缺。陛下虽多次丢失山东,萧何常保全关中以待陛下,这是万世的功劳。现在即使没有曹参这样的人一百个,汉又能损失什么呢?汉的获得不一定非等待他们才能保全。为什么要以一旦之功加于万世之功之上呢!萧何应当第一,曹参次之。”皇上说:“好。”于是令萧何为第一,恩赐佩剑穿履上殿,进朝廷不必小步急行.皇上说: “我听说进贤要受上赏,萧何功劳虽高,有了鄂君才得以彰明。”于是在鄂秋原来所食关内侯邑二千户之上,又加封为安平侯。这天,全部封赏萧何的父母兄弟十几人,都有食邑。又加封萧何二千户,“用来报答在咸阳服役时惟独萧何多送我二百钱。”
陈稀反叛,皇上亲自率军,到了邯郸。韩信在关中谋反,吕后采用萧何的计策杀了韩信。在《信传》有记载。皇上听说已杀了韩信,派使者拜丞相为相国,加封五千户,命令士卒五百人和一个都尉为相国护卫。诸君都庆贺,只有召平表示哀悼。召平,是原来秦的束陵侯。秦灭亡后,成为平民,很穷,在长安城东种瓜,瓜非常甜美,所以世间所谓“束陵瓜”,就是从召平开始的。召平对萧何说:“灾祸从此开始了。皇上露营在外,而您在朝中留守,没有遭受箭石之苦,而给您加封置卫,是因为现在淮阴侯刚在内部反叛,对您有疑心。给您配置守卫护卫您,不是用来恩宠您的。希望您辞谢封赏不受,以全部家产资助军队。”萧何听从了召平的计策,皇上很高兴。
这年秋天,黥布造**,皇上亲自率军攻打,多次派使者问相国在做什么。回答说: “因为皇上在军中,所以相国安抚勉励百姓,倾家所有资助军事,像陈稀造**时那样。”门客又劝说萧何道:“您不久就会被灭族了。您位为相国,功劳第一,无以复加。然而您刚入关时,本来很得民心,已有十几年了。都已亲附您了,您仍孜孜不倦以得民和。皇上之所以多次问您,是怕您倾动关中。现在您为什么不多买田地,低息借贷以自损声名,皇上一定会安心。”于是萧何听其计策,皇上于是很高兴。
皇上平定黥布后归来,百姓在路上拦住皇上,上书说相国强行贱买百姓田宅数千人。皇上回朝后,萧何去谒见。皇上笑道:“现在相国竟向百姓取利!”把百姓上的书都给了萧何,说:“您自己向百姓谢罪吧!”之后萧何为百姓请求说:“长安地窄,上林中有很多空地,丢弃不用,希望能让百姓进去耕种,不要收了藁秸做兽食。”皇上大怒道:“相国接受了人的很多贿赂,替他们请求我的林苑!”于是把萧何下交给廷尉,带上刑具拘禁起来。数El后,王卫尉侍奉皇上,上前问道: “相国犯了什么大罪,陛下那么粗暴地拘禁他?”皇卜说:“我听说李斯为秦皇帝作丞相,有善行就归于主上,有错就归于自己.现在相国受了商人贿赂,为他们请求我的林苑,来自己讨好于百姓,所以拘捕治罪。”王卫尉说:“供职办事有利于民的就向上请求,是真正的宰相的责任。陛下怎么能怀疑相国接受了商人的钱呢!况且陛下抗拒楚军数年,陈、黥布反叛时,陛下亲自率军前往,那时相国守在关中,关中稍有举动关西就不归陛下所有了。相国不在此时图利,难道会贪图商人的钱吗?而且秦因为听不进说自己的过错而丢掉了天下,李斯的与君分过,又何足效法!陛下何至于把宰相看得此浅薄!”皇上不高兴。这一天,派使者拿着符节赦免放出了萧何。萧何年纪已老,一向恭谨,光着脚入朝谢罪。皇上说:“相国不要这样!相国为百姓请求我的林苑未得允许,我不过是桀纣之主,而相国是贤相。我之所以拘捕相国,是想让百姓知道我的过错。”
高祖崩,萧何事奉惠帝。萧何病重,皇上亲自去探望他,于是问道: “您百岁之后,谁可以代替您呢?”回答说:“没有比主上更了解臣下的了。”皇帝说:“曹参怎么样?”萧何顿首说:“皇上得到贤才了,我死而无憾了!”
萧何买田宅一定在贫穷偏僻之地,治家不修有院墙的房屋,说:“假使后代贤能,将学习我的俭朴;不贤,也不会被权势之家所侵夺。”
孝惠二年,萧何薨,谧号文终侯。其子萧禄继承他,薨,没有儿子。高后于是封萧何夫人同为酆侯,小于萧延为筑阳侯。孝文元年,罢免同,改封萧延为酆侯。薨,其子萧遣继承他。萧遣薨,没有儿子。文帝又让萧遣的弟弟萧则继承,因为有罪而罢免。景帝二年,韶令御史:“已故相国萧何,是高皇帝的大功臣,参与遇争取天下的大事。现在他的后代绝灭,朕很怜惜他。可把武阳县二千户封给萧何孙萧嘉为列侯。”萧嘉,是萧则的弟弟。薨,其子萧胜继承,后来有罪罢免。
武帝元狩中,又下诏御史:“把邓地两千四百户封萧何曾孙萧庆为邓侯,布告天下,使天下明知朕报答萧相国的恩德。”萧庆,是萧则的儿子。薨,其子寿成继承,因为献给太常的牺牲瘦瘠获罪罢免。宣帝时,诏令丞相御史查询萧相国后代尚存的人,找到玄孙建世等十二人,又下诏把郑二千户封建世为酆侯。传子至孙萧获,因指使奴仆杀人而以减死论罪。帝时,又封萧何玄孙之子南繦长萧喜为酆侯。传子至于曾孙。王莽失败后就绝灭了。
曹参,沛地人。秦时做狱掾,而萧何做主吏,在县裹都是吏之豪长。高祖做沛公,曹参以中涓身份随从。进攻胡陵、方,攻打秦监公军,大胜。向东到薛,击破泗水守军于薛郭西。又攻打胡陵,占领了它。转守方与。方与反叛降魏,击破了它。丰反叛降魏,攻打它。赐爵为七大夫。向北击破司马欣军于赐束,占领狐父、祁的善置。又攻打下邑以西,到虞,击秦将章邯车骑。攻辕戚及亢父,率先登城。升为五大夫。向北救援束阿,击破章邯军,冲锋陷阵,追至濮阳。攻占定陶,占领临济。向南救援雍丘,攻打李由军,大胜,杀死李由,俘虏秦候一人。章邯破杀项梁时,沛公与项羽率兵向东,楚怀王封沛公为彊邓长,率蛋郡兵。于是封萱参为执帛,号为建成君。升为戚公,隶属阳郡。
之后随从攻打束郡尉军,在成武南打败它。在成阳南攻打王离军,又攻打杠里,大胜。追击败军,西至开封,攻打赵贲军,得胜。把趟贲围在开封城中。向西攻打秦将杨熊军于曲遇,得胜,俘虏秦司马和御史各一人。升为执珪。随从向西攻打阳武,到辗辕、缑氏,阻绝黄河渡口。攻打赵贲军于尸北,得胜。随从向南攻打肇,和南阳守畸战于阳城郭东,冲锋陷阵,占领宛,俘获崎,平定南阳郡。随从向西攻打武关、蛲关,占领了二地。前行攻打秦军于蓝田南,又在夜裹袭击其北军,大胜,于是到咸阳,击破秦。
项羽到,封沛公为汉王。汉王封曹参为建成侯。跟随到了汉中,升为将军。又跟随回去平定三秦,攻打下辨、故道、雍、牦。在好峙南攻打章平军,得胜,包围好峙,占领壤乡。在壤束和高梁攻打三秦军,得胜。又包围章平,章平从好峙逃走。于是攻打赵贲、内史保军,得胜。向东攻取咸阳,改名为新城。曹参率兵守景陵二十三天,三秦派章平等攻打曹参,曹参出击,大胜。把宁秦赐给他作为食邑。以将军身份率军围困章邯于废丘;以中尉身份跟随汉王出临晋关。到河内,至脩武,渡过围津,向东攻打龙且、项佗于定陶,得胜。向东占领碣、萧、彭城。攻打项籍军,汉军大败而逃。曹参以中尉身份围取雍丘。王武在外黄反叛,程处在燕反叛,曹参进击,全部获胜。柱天侯在衍氏反叛,曹参进军破取了衍氏。在昆阳攻打羽婴,追到叶。回去攻打武彊,于是到了荣阳。曹参从漠中做将军中尉,跟随攻打诸侯,等到项王失败,又回到阳。
汉二年,拜为假左丞相,进入关中屯兵。一个多月后,魏王豹反叛,以假丞相身份另外与韩信在束边攻打魏将孙邀驻守的束张,大胜。接着攻打安邑,俘虏魏将王襄。在曲阳攻打魏王,追到束垣,生俘魏王豹。占领平阳,俘获豹母亲妻儿,全部平定魏地,共五十二县。赐食邑平阳。于是跟随韩信在邬东攻打趟相国夏说军,大胜,杀死夏说。韩信和以前的常山王张耳率兵下井陉,攻打成安君陈余,命令曹参回去把赵别将戚公围困于邬城中。戚公逃跑,追杀了他。于是率兵到汉王所在地。韩信已打败了趟,做了相国,向东攻打齐,曹参以左丞相身份跟随。攻破齐历下军,于是占领临淄。回去平定济北郡,收复着、漯阴、平原、鬲、卢。然后随韩信在上假密攻打龙且军,大胜,杀龙且,俘亚将周兰。平定齐郡,共得七十县。俘获原齐王田广相田光,守相许章,以及原将军田既。韩信被立为齐王,率兵向东到陈,和汉王共破项羽,曹参留下平定齐还没有降服的地方。
汉王即皇帝位,整信改封为楚王。茎参交回相印。直狙封长子窒巡为变王,任命萱参为相国。直担六年,与诸侯剖符,赐萱皇爵为列侯,食邑芒堕一万零六百三十户,世代不绝。
曹参以齐相国身份攻打陈稀将张春,得胜。黥布造**,曹参跟随悼惠王率车骑十二万,和高祖合击黥布军,大胜。向南到蕲,回师平定竹邑、相、萧、留。
曹参的功绩:共攻取二国,一百二十二县;俘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大莫踯、郡守、司马、候、御史各一人。
孝惠元年,废除诸侯相国之法,改以曹参为齐丞相。曹参相齐时,齐有七十座城。天下刚平定,悼惠王年轻,曹参召集所有的长老诸先生,问安集百姓的办法。而齐老儒数以百计,每个人说得都不一样,曹参不知怎样确定。听说胶西有个盖公,善于研究黄老之言,派人以厚礼请他。见了盖公,盖公对他说平安之道贵在清静而百姓自会安定,以此类推详细论述。曹参于是避离正堂,让盖公住在那裹。他的施政要领采用黄老之术,所以为齐相九年,齐国安集,人们大相称赞他为贤相。
萧何薨,曹参听说后,告诉舍人赶快置办行装,“我将入朝为相。”过了不久,使者果然来召曹参。曹参要离开了,嘱咐接其相位的人说:“把齐的狱讼和市集贸易托付给你,千万不要侵扰它。”后相说: “治国难道没有比这更大的事吗?”曹参说:“不是的。狱讼和市集贸易,是用来兼容并包的地方,如果您侵扰了它,奸人在哪裹容身呢?所以我把这件事放在最先。”
最初曹参微贱时,和萧何友善,等做了宰相,二人有矛盾。到萧何将死,推举的贤人只有曹参。曹参代替萧何做相国,所有的事都无所变更,全部遵照萧何的约定。选择郡国小吏出身,不善文辞的忠厚长者,就召拜为丞相史。小吏中解释法律条文深刻,想求得声名的,都排斥在外。日夜饮酒,卿大夫以下官员及宾客见曹参无所事事,来的人都想进言劝说。人一到,曹参就用醇酒给他喝,揣测他要说话了,就再让他喝酒,喝醉了之后才回去,终于没人能开口说,便习以为常了。
相府后园靠近小吏的住所,小吏在住所裹天天喝酒唱歌,从吏深以为患,拿他们没办法,便请曹参游后园。听见小吏醉后唱歌,从吏希望相国召来审问。曹参却反而叫人取酒铺陈坐喝,大声唱着与其相和。
曹参见人有小过错,便为他遮掩,府中平安无事。
曹参的儿子曹笛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理政事,以为“难道是看我年轻吗?”于是对曹宙说:“你回去,试着私下平常随意地问你父亲:‘高帝刚弃群臣而去,帝年富力强,您为相国,天天喝酒,无所事事,怎么能为天下分忧呢?’但不要说是我告诉你的。”曹亩休假回家,有空的时候,自随其意劝谏曹参,曹参生气地责打他二百下,说: “快去入朝侍奉,天下事不是你应当说的。”到上朝时,帝责备曹参说:“与曹宙有什么关系呢?那是我让他讽谏你的。”曹参脱帽谢罪说: “陛下自己觉得圣明英武比高皇帝如何?”皇上说: “我怎么敢与先帝比!”曹参说:“陛下看我和萧何谁贤能?”皇上说: “您好像不如他。”曹参说:“陛下说得很对。高皇帝与萧何平定天下,法令已明白具备,陛下垂衣拱手,曹参等谨守职责,遵守而不丧失,不也可以吗?”惠帝说:“好!您去休息吧。”
曹参做相国三年,薨,谧号懿侯。百姓歌颂他说: “萧何制法,和如画一;曹参代之,守而不失。乘此清平,民得安宁。”
曹茁继承侯位,高后时位至御史大夫。传国到曾孙曹襄,武帝时为将军,攻打匈奴,薨。其子曹宗继承,犯罪,被罚作筑城劳役。到哀帝时,才封曹参玄孙之孙曹本始为平阳侯,食邑二千户,王莽时薨。其子曹宏继承,建武中首先降服河北,封平阳侯。至今已有八侯。
赞日:萧何、曹参都出身于秦的刀笔小吏,当时平庸没有超群的作为。汉兴起,仰仗日月的余光,萧何因诚信谨慎守持管籥,曹参与韩信一起征伐。天下平定后,顺应百姓痛恨秦法的心理,依民所向重新开始,二人同心,于是海内得以安定。淮阴、黥布等已绝灭,只有萧何、曹参拥有功名,位于群臣之上,声名流传后世,为一代受众人敬仰之臣,使后代得到恩荫,真盛大啊!
到其它地方找啦,好难找到的
  萧何,沛人也。以文毋害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布衣时,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
  为亭长,常佑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秦御史监郡者,与
  从事辩之。何乃给泗水卒史事,第一。秦御史欲入言征何,何固请,得毋行。
  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尝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
  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
  弱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图书也。
  初,诸侯相与约,先入关破秦者王其地。沛公既先定秦,项羽后至,欲攻沛公,
  沛公谢之得解。羽遂屠烧咸阳,与范增谋曰:“巴、蜀道险,秦之迁民皆居蜀。”
  乃曰:“蜀汉亦关中地也。”故立沛公为汉王,而三分关中地,王秦降将以距汉王。
  汉王怒,欲谋攻项羽。周勃、灌婴、樊哙皆劝之,何谏之曰:“虽王汉中之恶,不
  犹愈于死乎?”汉王曰:“何为乃死也?”何曰:敖裰诟ト纾�僬桨侔埽�凰篮?
  为?《周书》曰‘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语曰‘天汉’,其称甚美。夫能诎于一
  人之下,而信于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
  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汉王曰:“善。”乃遂就国,以何为丞相。

  萧相国名萧何,沛县丰邑人。他通晓刑法律令的才能无人可比,所以就做了主吏掾。
  高祖刘邦还是平民的时候,萧何曾多次靠着自己身为官吏的职权,保护高祖。高祖做了亭长,萧何常常帮助他。高祖以官吏的身份去咸阳服劳役,其他官吏都奉送给他三百钱,萧何却单独奉送给他五百钱。
  秦朝派往郡里巡视的御史征调萧何帮助办事,萧何常常把事情办得井井有条。萧何于是担任了泗水郡的卒吏,在官吏政绩的考评中,名列第一。秦朝御史想入朝进言征调萧何,萧何坚决辞谢,才没有征走
本文标题: 曹参列传上看是全程参与定三秦战役,而功侯表里却没有记录定三秦功劳 ,如以功侯表为准,冒用了谁的功劳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7900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杜策为什么要偷袭珍珠港为什么有的动物头掉了身体还能继续活动,人为什么不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