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每个朝代的侠客有什么特点

发布时间: 2023-01-09 00:01:0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3

古代的侠客到底是什么样的?看多了武侠小说,很多人都羡慕古代的侠士们。但是在实际上,真实的古代侠士过的生活可能并不如我们想象中的,...

中国古代每个朝代的侠客有什么特点

古代的侠客到底是什么样的?

看多了武侠小说,很多人都羡慕古代的侠士们。但是在实际上,真实的古代侠士过的生活可能并不如我们想象中的,而是充满了艰辛。

首先在武力方面,武侠小说中各种神奇的武功其实是不存在的,所以侠客们的武力与普通人相比,并不具备多大的优势,更不用说和正规军进行对抗了。

其次,侠客们也是要吃饭的,无论是大侠,还是凡夫俗子,最基本的就是要吃饱肚子。如果是饿着肚子,大侠还怎么潇洒呢?在武侠小说中,郭靖、杨过、李寻欢、陆小凤等,都是不缺银子,不为生活发愁。可是现实却是,这些大侠要么投靠权贵来解决生存问题,要么就是穷困潦倒,哪有精力去走天涯除暴安良。

但是,既然选择了侠客这条路,还去耕田经商就太没有面子了,所以,要想成本侠客,要么有充足的家底,要么就得忍受餐风露雨的生活。

大多数游侠,在成为黑帮老大或洗白成为公职人员(比如武松当了阳谷县都头)之前,都是不法分子、混社会的打手、保镖、卖艺者之流。好一点就是战国四公子或者柴进家的门客:受尊重的雇佣兵。

在《史记·刺客列传》中,司马迁记述了五个刺客的故事,其中关于荆轲的故事所占篇幅最多。

但是与其他四个刺客相比,荆轲却是最不成器,最失败的一个。

曹沫挟持齐桓公,全身而退,尽归三战所失之地;专诸刺杀吴王僚,身死功成,但荫及子孙;聂政刺杀侠累,毁容自屠,死守秘密;最不济的豫让,还对着赵襄子的衣服刺了几下,然后悲壮地自杀;

而荆轲刺秦王,除了像妇人掐架那样扯断了秦王的袖子外,不但毫发未伤及秦王,还把自己的性命搭了进去。

当然,在古代,也有一些行为近于侠客的人,比如墨子和李白。

墨子:一位生活清苦的践行者。当时为了止楚攻宋,他徒步十天十夜来到楚国阻止。想像一下,在白山恶水中,墨子是怎样走到楚国的?没有侠客的快马奔驰,没有大块吃肉、大块喝酒的豪气,只有粗布衣下被磨得露着脚趾头的鞋子,诉说着侠客的辛酸。

李白:少年的李白就剑术了得,可以在江湖上行走。关键他还有文学天赋,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把剑术和诗歌结合的如此完美的人物。不知他是从剑术中悟到了诗意,还是在诗歌中悟到了剑法。




有钱的人才叫侠客,出来闯江湖就是游山玩水,家里有丰厚的家底,不愁吃穿,和一群朋友一起到处走走
古代的侠客真实的模样和电视剧一样,到处行侠仗义,偶尔接官府的通缉令赚钱。
每个侠客都是潇洒的,正因为这样所以穷,才劫富济贫。
古代的侠客都是武艺高强 ,锄强扶弱 ,替天行道 ,讲义气 ,帮助穷苦人 ,仗义疏财 。

明朝时期的锦衣卫和江湖上的侠客,谁武功更厉害一些?

当然是江湖中的侠客在武功上厉害点,这和他们两者面临的周边环境有关。


一、锦衣卫练武是工作,侠客练武是为了生存。

锦衣卫是朱元璋培养的一批非常精锐的亲信部队,主要的任务就是给朱家君王收集情报,有点像如今美国的CIA,锦衣卫的目标是朝堂的文官武将。有些影视作品中,锦衣卫会经常潜入达官贵人府邸中,将官员们的私生活全部报告给朱家君王,从而达到君王从心理上控制群臣的作用。由此可知,锦衣卫日常需要打交道的对象大都只是朝堂上的大儒,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锦衣卫们根本不需要很高的武艺,只需要关键时刻用来逃生即可。

江湖中的侠客的“工作”大都是劫富济贫、为民鸣不平等等好事。江湖的环境可比锦衣卫皇宫的职场复杂很多,也大很多。很多侠客想要在江湖上挣得好名声,不仅需要行好事,还得时不时去参加一些比武大会,各大英雄相互切磋,那些大会就类似于如今的各类组织。在切磋中,大家不顾生死,如果身手不好几近会丧命,而且以往结识的仇家保不齐会暗箭伤人。由此,侠客的武艺是救命用的,武艺不高者还真没有那个胆量独闯江湖。


二、武功不是评定锦衣卫最重要的标准,侠客却是以武当道。

锦衣卫上升的评定标准很严格,因为其中包含的考核要素太多,武艺也仅仅是其中一种。锦衣卫在朝堂上给予的意见,以及帮助君王对局势的分析上有很重要的作用,由此可以猜测高情商和高智商或许是检测一个优秀的锦衣卫的最根本条件。既然武功对锦衣卫来说,更像是一个加分项,好不好和其升官发财没有决定性作用。侠客在江湖中担任了很重要的角色,他们能被尊重,一方面是因为做出侠义的事情,另一方面是他们的实力。侠客的实力最鲜明的表现就是他们武艺的高低,武艺不高不能服人。当然武侠小说中,那些能当武林盟主的侠客,哪一个不是武功盖世?


三、正统的武功终究会被限制,民间武功招式多创新。

换个角度,深究下锦衣卫和侠客的武功类型便能高下立判。锦衣卫一般接受的是皇家正统武艺训练,他们的招式都趋向于一致,而且应该是属于主流武功门派。民间的侠客因为财富和人脉的限制,一般没有条件成为主流门派的亲传弟子,他们的武功大都是自学,招式也是溶百家之长,所以侠客的武功更为灵活通透,毕竟有自己思想融入,所以锦衣卫刻板的武功招式怎么会打得过千变万化的侠客自创武功呢?

明朝是中华史上最强大的王朝之一,除了科技发达之外,明朝的人口以及传承文化,也位列前茅。所以到了大明朝,江湖侠客的数量也要比唐宋两个王朝多一些。看过明朝影视剧的,都会熟悉里面的锦衣卫,身穿飞鱼服手握镔铁剑,帅的一塌糊涂。

于是就有人好奇,这些帅气的大叔,要是碰到江湖侠客,到底谁会更加的厉害一些呢?答案就是:锦衣卫!因为明朝时期的人口统计方式,要比前面的所有朝代都成熟,所以但凡江湖侠客,都有身份备案的,而往往身手厉害的,基本上与官府都有点关系,算是半个吃皇粮的。

难道江湖侠客都效忠皇室了吗?凡是没有绝对,那些不听话的江湖高手,几乎都被大内锦衣卫给灭了。剩下那些要是属于小虾米,要么打不过锦衣卫。

从华夏历史看,所谓的武林要追溯到秦朝时期,譬如那些传统意义上的刺客们,不过由于时代久远,单从史料上看,秦朝时期的所谓武林人士,并没有想象中的厉害,就拿勇于刺杀秦始皇的荆轲来讲,在大将军盖聂手底下,都够呛能走上几招。

盖聂与蒙恬,都是实打实的高手,有后人表示:如果蒙恬没有被奸人所害,项羽都未必能打得过人家,因此俩人应该能算“大内高手了吧”。

然后便是五代十国,少林寺有个叫做福居的大师,靠着“少林七十二绝技”,堪称当时武林第一人。由于武功高,名气大,所以不久之后就被皇家任命为“教官”,负责培养皇室护卫。虽说福居大师是少林高僧,可既然吃上了皇粮,自然也隶属于“大内高手”的行列。

北宋年间的高手金台法师,也是少林弟子。可他不但支持了王安石变法,还是蔡京的师傅,既然掺和了宫廷纷争,自然也离不开“大内高手”的范畴。在之后武林第一高手周侗,也曾教过蔡京武功,还是蔡京手下的将军,帮着朝廷南征北讨做了不少事,所以也被成功的“收编”。

武当山张真人,被称为活神仙般的存在,就连皇上都亲对他进行了册封,那么张三丰应该也隶属“大内高手”的范畴。通过上述案例不难看出,凡是有名气的高手,都被皇家盯上了。既然能力强,就必须的给国家效力,皇室不允许任何不安因素存在,要么被拉拢,要么成为阶下囚,再无第三条路。

因此明朝的锦衣卫也一样,锦衣卫的选拔自然面对整个天下,能者居之。而一旦当上了锦衣卫,可就彻彻底底的抱上了皇家的大腿,从此摇身一变也不在是闲云野鹤,试问那么好的机会,有哪位高手不眼馋呢?再者锦衣卫名额有限,一般会历经层层海选,凡是能胜出者,功夫不用多说,所以锦衣卫要比江湖侠士厉害的多。

我觉得还是江湖上的侠客武功高一些,因为锦衣卫更多的是靠团队的作战和部署来进行战斗的,而江湖上的侠客一般很多单独行动,那么对自身的武功就有很高的的要求
明朝时期的锦衣卫和江湖上的侠客,我觉得肯定是锦衣卫更加厉害,作为皇帝的侍卫,每一个武功都非常高强!
锦衣卫和江湖上的侠客中,都存在武功厉害的和武功差点的,从训练程度上来说,锦衣卫都是集体训练,武功类别差异不大,但江湖上的侠客,都是拜师学艺,天资和努力程度决定他们是否武功厉害。

中国古代侠客形象?

古代各类侠客形象
  旧称急人之难、出言必信、锄强扶弱的豪侠之士。《史记·游侠列传》:“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 唐 元稹 《侠客行》:“侠客不怕死,怕死事不成。” 清 许秋垞 《闻见异词·侠客》:“有一侠客,神剑术。” 郑振铎 《论武侠小说》:“于是在他们的幼稚的心理上,乃悬盼着有一类‘超人’的侠客出来。”李白有诗云:“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可见侠客并不是受雇者,不隶属于统治阶级的任何一部门,他们身手不凡,来去无踪,却从来没有企图用武力控制或者协助控制当时的社会。侠客遵循的不是儒学思想中的“忠”,而是“仁”,这种差别单是从三者所用的武器上便可略窥一二。骑士用长矛,攻击半径大,将自己包围在一个大圆中,以自我为中心;武士用太刀,刃锋利无比,刀身刚硬不可摧,一刀杀一人,刀一出鞘不是你死便是我亡;侠客用剑,刚中带柔,舞时游刃有余,往往点到即止,处处留三分余地。正是这种特性使得侠客不可能在中华的正史上大放异彩,只在人们目光不可及的地方轻轻拔剑,悄悄改变着历史的走向。

  著名侠客

  专诸

  专诸 亦称:鱄(zhuān)设诸 生卒:(?~前515年) 春秋时期吴国堂邑人(今无锡鸿声乡鸿山西走马港人,一说为今南京市六合区人,现六合区雄州镇内有专诸巷) 专诸是中国古代“四大刺客”(一说为“五大刺客”)之一。
  相关事件
  春秋末期吴国的公子光(即后来的吴王阖闾)欲杀吴王僚而自立,伍子胥把专诸推荐给公子光。公元前515年,公子光乘吴内部空虚,与专诸密谋,以宴请吴王僚为名,藏匕首于鱼腹之中进献(此即中国历史上著名“鱼肠剑”的来历),专诸当场刺杀了吴王僚,但也被其侍卫所杀,史称为“刺王僚”、“专诸刺王僚”或“鱄设诸刺吴王僚”,后更成为中国京剧传统剧目。此后公子光自立为王,是为吴王阖闾,乃以专诸之子为卿。葬于鸿山东岭,相传无锡市大娄巷的“专诸塔”,是阖闾替他葬的优礼墓。因专诸曾在太湖边学烧鱼之术,后人把他奉为“厨师之祖”。旧时城内居民时常前往焚香祭奠。 专诸塔是一座喇叭形的小塔,塔在一间房子里,1966年被拆除。邑人秦颂硕曾写“专诸塔”一诗:“一剑酬恩拓霸图,可怜花草故宫芜;瓣香侠骨留残塔,片土居然尚属吴。”

  聂政
  ——弟忠姐烈   聂政(?—前397年),轵邑深进里(今济源轵城南)人。春秋末期,韩国大夫严仲子受丞相侠累的迫害流亡他国。他游历各地,欲寻侠士为自己报离乡之恨,刺杀侠累。后闻听魏国轵地人聂政因杀人避仇,携母及姐隐迹于齐国,在市场做市贩屠狗生意。其人仁孝侠义,武功高超。严仲子遂赴齐,寻至聂政所居,数次登门拜访,并备酒馔亲向聂母致礼,赠黄金百镒与聂母为礼。聂政坚辞不受,但已心许严仲子为知己。   不久,聂母辞世。严仲子亲执子礼助聂政葬母,聂政感激在心。此后,聂政服母丧三年,并嫁其姐。无一切后顾之忧后,聂政到严仲子府问得其仇家具体情况,并谢绝严仲子为他提供的敢死队相助的要求,只身去韩国为严仲子报仇。   侠累府宅护卫森严。方时侠累正高坐府堂,执戟甲士侍立两旁。聂政仗剑直入韩府,诸多甲士反应不及,聂政以白虹贯日之势长剑已刺入侠累胸膛,侠累顷刻命丧。顿时府中大乱,甲士们齐上围攻聂政。聂政仗长剑击杀数十人后,难逃重围,遂倒转剑柄,以剑尖划破面颊,剜出双眼,破腹而死。   聂政死后,韩王暴其尸于市,悬赏购求能辨认其人者。聂政姐聂嫈闻听消息,即刻与人言:“此必聂政,昔蒙韩相仇人严仲子国士相交,政必报其知遇之恩,我当往认之。”遂动身赴韩,至市,果认出尸乃聂政。聂嫈抱尸恸哭,大声道:“此轵地深井里人吾弟聂政啊!”   当时有好心劝止道:“此乃刺韩相之凶手,韩王悬赏千金欲求其姓名,他的亲人恐怕也难逃重罚。你不躲避,怎么还敢来辨认呀?”聂嫈回答:“聂政之所以蒙受屈辱隐迹于市贩之中,是因老母在堂,我尚未嫁。严仲子认识吾弟聂政于屠贩之中,屈身结交,此深厚知遇之恩怎可不报!士为知己者死,聂政不过是因为我才毁坏自己的躯体,以免被人辨认出来牵连与我。但我又怎能害怕被牵连而任聂政的英名埋没!”   话说完,聂荣长呼三声 “天!”然后自杀于聂政的尸体旁。有市人感其姐弟侠义,收其尸厚殓之。   后人纪念:   聂政的家乡(今济源市轵城镇泗涧村)父老为其修建了衣冠冢,以示纪念。至宋代,又在冢前建起聂政祠。历经几代修葺,保留至今。聂政的另一纪念地在河南禹州市,名曰聂政台。四十年代郭沫若以聂政的事迹写了一篇著名的历史剧《棠棣之花》,他以诗人的激情,赋予了聂政、聂嫈姐弟新的内涵,再现了两千多年前残酷的那一幕。另外,东汉时蔡邕所作的名曲《广陵散》也是歌颂聂政的壮举的。

  豫让
  豫让,春秋战国间晋国人。为晋卿知(通“智”)瑶家臣。晋出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53年)赵﹑韩﹑魏共灭知氏。豫让用漆涂身,吞炭使哑,暗伏桥下,谋刺赵襄子未遂,后为赵襄子所捕。临死时,求得赵襄子衣服,拔剑击斩其衣,以示为主复仇,然后伏剑自杀。见《史记·刺客列传》。   豫让最初是给范氏,然后又给中行氏做家臣,都是默默无闻。直到他做了智伯的家臣以后,才受到重用,而且主臣之间关系很密切,知伯对他很尊重。正在他境遇好转的时候,知伯向赵襄子进攻时,赵襄子和韩、魏合谋将知伯灭掉了,消灭知伯以后,三家分割了他的国土(就是智伯在晋国里的领地)。赵襄子最恨知伯,就把他的头盖骨漆成饮具。赵襄子就是赵无恤,公元前475年,执晋国国政二十年的赵简子按照自然规律死掉了,其子赵无恤嗣立。   豫让逃到山里,思念知伯的好处,怨恨赵襄子把知伯的头颅做成漆器,盛了酒浆,发誓要为知伯报仇,行刺赵襄子。   于是,他更名改姓,伪装成受过刑的人,进入赵襄子宫中修整厕所。他怀揣匕首,伺机行刺赵襄子。赵襄子到厕所去,心一悸动,拘问修整厕所的人,才知道是豫让,衣服里面还藏着利刀,被赵襄子逮捕。被审问时,他直言不讳地说:“欲为知伯报仇!”侍卫要杀掉他。襄子说:“他是义士,我谨慎小心地回避就是了。况且知伯死后没有继承人,而他的家臣想替他报仇,这是天下的贤士啊。”最后还是把他放走了。   过了不久,豫让为便于行事,顺利实现报仇的意图,不惜把漆涂在身上,使皮肤烂得像癞疮,吞下炭火使自己的声音变成嘶哑,他乔装打扮使自己的相貌不可辨认,沿街讨饭。就连他的妻子也不认识他了。路上遇见他的朋友,辨认出来,说:“你不是豫让吗?”回答说:“是我。”朋友流着眼泪说:“凭着您的才能,委身侍奉赵襄子,襄子一定会亲近宠爱您。亲近宠爱您,您再干您所想干的事,难道不是很容易吗!”豫让说:“托身侍奉人家以后,又要杀掉他,这是怀着异心侍奉他的君主啊。我知道选择这样的做法是非常困难的,可是我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做法,就是要使天下后世的那些怀着异心侍奉国君的臣子感到惭愧。”他认为那样做有悖君臣大义。   豫让摸准了赵襄子要出来的时间和路线。在赵襄子要外出的一天,提前埋伏于一座桥(即豫让桥,据传有两处,其一在河北邢台市区内;其二在晋祠北一里处.因邻赤桥村,村以桥得名,豫让桥又被称为赤桥)下。赵襄子过桥的时候,马突然受惊,猜到是有人行刺,很可能又是豫让。手下人去打探,果然不差。赵襄子责问豫让:“您不是曾经侍奉过范氏、中行氏吗?知伯把他们都消灭了,而您不替他们报仇,反而托身为知伯的家臣。知伯已经死了,您为什么单单如此急切地为他报仇呢?”豫让说:“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知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意思是:我侍奉范氏、中行氏,他们都把我当作一般人看待,所以我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至于知伯,他把我当作国士看待,所以我就像国士那样报答他。)”赵襄子很受感动,但又觉得不能再把豫让放掉,就下令让兵士把他围住。豫让知道生还无望,无法完成刺杀赵襄子的誓愿了,就请求赵襄子把衣服脱下一件,让他象征性地刺杀。赵襄子满足了他这个要求,派人拿着自己的衣裳给豫让,豫让拔出宝剑多次跳起来击刺它,仰天大呼曰:“吾可以下报知伯矣!”遂伏剑自杀。   豫让的事迹传开,赵国的志士仁人无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为他而悲泣。   豫让行刺赵襄子,舍死忘生,备尝艰辛,虽未成功,却用生命报答了智伯的知遇之恩。他为知己献身的精神令人感佩。他为智伯报仇,是因为智伯重视他,尊重他,给了他尊严,所以,他要舍命为智伯复仇,用生命捍卫智伯的尊严。他是一个未能成功的刺客,但这个失败的过程却成就了他的人格。   江淹《别赋》有言:“乃有剑客惭恩,少年报士,韩国赵厕,吴宫燕市,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沥泣共诀,抆血相视。”赵厕即指豫让之事。

  荆轲
  荆轲——图穷匕见(公元 前227)   战国末期人,人称庆卿,据说本是齐国庆氏的后裔,后迁居卫国,始改姓荆。他喜好读书击剑,曾向卫元君游说,不为所用。秦王政六年(前241),秦取卫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作为秦东郡的治所,将卫元君迁至野王(今河南泌阳),成为秦的附庸。荆轲于是到四方游历,结识了许多豪杰志士。在榆次,他与盖聂讨论剑法,话不投机,盖聂怒目而视,他就扬长而去。在邯郸,他与鲁句践弈棋赌博,争棋路,鲁句践对他加以呵斥,他仍是不予计较,悄然离去。随后,荆轲来到燕国,与当地的狗屠夫和擅长击筑的高渐离交上了朋友。荆轲喜好喝酒,整天与狗屠夫、高渐离一起在街市喝酒,然后,高渐离击筑,他和着乐声唱歌,唱着唱着就哭起来了。   话说在秦国做人质的燕太子丹逃回了燕国。他看到秦国将要吞并六国,如今秦军已逼近易水,惟恐灾祸来临,心里十分忧虑,于是对他的太傅鞫(jū )武说:“燕秦势不两立,希望太傅帮忙想想办法才好。”鞫武回答说:“秦国的势力遍布天下,地盘广大,如果它们再用武力胁迫韩赵魏,那么易水以北的燕国局势还不一定啊。何必因在秦遭受凌辱的怨恨,就去触犯秦国呢?”太子说:“那可怎么办好呢?”太傅说:“请让我好好考虑考虑。”   过了一些时候,樊于(於)期将军从秦国逃到燕国,太子收留了他。太傅进谏劝告太子说:“不能这样做啊。秦王残暴,又对燕国一直怀恨在心,如此足以让人胆战心惊了,更何况他知道樊将军在这里!这就好比把肉丢在饿虎经过的路上,灾祸难以避免了。我想,即使管仲和晏婴再世,也无力回天。太子您还是赶紧打发樊将军到匈奴去,以防泄露风声。请让我到西边去联合三晋,到南边去联合齐楚,到北边去和匈奴讲和,然后就可以对付秦国了。”太子丹说:“太傅的计划旷日持久,我心里昏乱忧虑得要死,恐怕一刻也不能等了。况且问题还不仅仅在这里,樊将军穷途末路,才来投奔我,我怎么能因为秦国的威胁,就抛弃可怜的朋友,把他打发到匈奴去呢,这该是我拼命的时候了,太傅您得另想办法才好。”鞫武说:“燕国有一位田光先生,此人深谋远虑勇敢沉着,您不妨跟他商量商量。”太子丹说:“希望太傅您代为介绍,好吗?”鞫武说:“好吧。”于是鞫武去见田光,说:“太子希望和先生一起商议国家大事。”田光说:“遵命。”于是就去拜见太子。   太子跪着迎接田光,倒退着走为他引路,又跪下来替田光拂拭坐席。等田光坐稳,左右人都退下后,太子就离席,向田光请教道:“燕秦势不两立,希望先生能尽量想个办法来解决这件事。”田光说:“我听说好马在年轻力壮的时候,一天可以飞奔千里。可到它衰老力竭的时候,连劣马也能跑在它的前面。太子现在听说的是我壮年的情况,却不知道如今我的精力已经衰竭了。虽然这么说,我不敢因此耽误国事。我的好朋友荆轲可以担当这个使命。”太子说:“希望能通过先生与荆轲结识,可以吗?”田光说:“好的。”说完起身就走了出去。太子把他送到门口,告诫他说:“我告诉您的和先生刚才说的,都是国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出去。”田光低头一笑,说:“好。”   田光弯腰曲背地去见荆轲,对他说:“我和您交情很深,燕国没有人不知道。现在太子只听说我壮年时的情况,却不知道我的身体已大不如当年了。有幸得到他的教导说:‘燕秦势不两立,希望先生尽力想想办法。’我从来就没把您当外人,于是把你举荐给太子,希望您能到太子的住处走一趟。”荆轲说:“遵命。”田光又说:“我听说,忠厚老实之人的所作所为,不使人产生怀疑,如今太子却告诫我说:‘我们所讲的,都是国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出去。’这是太子他怀疑我啊。为人做事让人怀疑,就不是有气节的侠客。”田光这番话的意思是想用自杀来激励荆轲,接着又说道:“希望您马上去拜见太子,说我已经死了,以此表明我没有把国家大事泄漏出去。”说完就自刎而死。   荆轲见到太子,告诉他田光已经死了,转达了田光的临终之言。太子拜了两拜,双腿跪行,泪流满面,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我之所以告诫田光先生不要泄密,是想实现重大的计划罢了。现在田先生用死来表明他没有泄密,这哪里是我的本意呢?”荆轲坐定后,太子离席,给荆轲叩头,说:“田先生不知我是个无能的人,让您来到我面前,愿您有所指教。这真是上天可怜燕国,不抛弃他的后代。如今秦国贪得无厌,野心十足,如果不把天下的土地全部占为己有,不使各诸侯全部成为自己的臣下,它是不会满足的。现在秦国已经俘虏韩王,占领了韩地,又发兵向南攻打楚国,向北进逼赵国。王翦(jiǎn)的大军已逼近漳水、邺城,而李信又出兵太原、云中。赵国哪里能抵抗秦国的攻势,一定会投降。赵国向秦称臣,大祸就落到燕国头上了,燕国国小力弱,多次遭受兵祸,现在就算征发全国力量也不可能抵挡住秦军。诸侯都屈服于秦国,没有谁敢和燕国联合。我私下考虑能得到天下最勇敢的人出使秦国,用重利引诱秦王,秦王贪图这些厚礼,我们就一定能如愿以偿了。如果能劫持秦王,让他归还侵占的全部诸侯土地,就像当年曹沫劫持齐桓公那样,那就更好了;如果秦王不答应,那就杀死他。秦国的大将在国外征战,而国内又大乱起来,那么君臣必定会相互猜疑。趁这个机会诸侯就可以联合起来,势必击破秦国。这是我最高的愿望。但不知道把这个使命托付给谁,希望先生您给想个办法。”   过了一会儿,荆轲才说:“这是国家大事,我才能低下,恐怕不能胜任。”太子上前叩头,坚决请求荆轲不要推辞。荆轲这才答应下来。于是,太子尊荆轲为上卿,让他住在上等的馆舍,太子每天前去问候。供给他丰盛的宴席,备办奇珍异宝,不断地进献车马和美女,尽量满足荆轲的欲望,以便让他称心如意。   过了很久,荆轲还没有动身的意思。这时,秦将王翦攻破赵国,俘虏赵王,占领了赵地。又挥军北进,掠夺土地,一直打到燕国南部边境。太子丹非常恐惧,就向荆轲请求说:“秦国军队早晚要渡过易水,我虽然愿意长久地侍奉您,又哪里可能呢?”荆轲说:“即使太子不说,我也想向您请求行动了。现在去了如果没有信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现在秦王正用千两黄金和万户封邑来悬赏缉拿樊将军。如果能得到樊将军的首级和燕国督亢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乐于接见我,这样我才能有报效太子的机会。”   太子丹说:“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又怎么忍心为了自己的私事而伤害忠厚老实的人的心,还望您另想个办法。”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就私下里去见樊于期说:“秦王对您可以说太狠毒了,父母和同家族的人都被杀害了。现在又听说秦王悬赏千两黄金和万户封邑来求您的头颅,您打算怎么办呢?”   樊将军仰天长叹,泪流满面地说:“我每次想到这些,就恨入骨髓,考虑再三,只是不知道如何才能报仇罢了。”荆轲说:“我现在有一个建议,不但可以解除燕国的祸患,而且可以为您报仇,您看怎么样?”樊于期走上前说:“您究竟想怎么办?但说无妨。”荆轲说:“希望能得到将军的首级,进献秦王,秦王必定很高兴,就会接见我。到那时,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进他的胸膛。这样,您的大仇可报,燕国遭受的耻辱也可以洗刷了。将军可有这番心意呢?”   樊于期袒露出一条臂膀,握住手腕,走近一步说:“这是我日夜咬牙切齿、痛彻心胸的事情,居然在今天能听到您的指引。”说完就自杀了。太子听说后,赶紧驾车奔去,趴在樊于期的尸体上痛哭起来,极其悲伤。事情既然无可挽回,于是就只好收敛樊于期的头颅,用匣子封存起来。这时候,太子已经预先寻到天下最锋利的匕首,那是从徐夫人手里用一百金才买到的匕首。太子让工匠用毒药水淬染匕首,拿它在人身上试验,只要流出一点儿血,那人就会立刻死去。于是准备行装,送荆轲动身。   燕国有个勇士叫秦武阳,十二岁时就杀过人,别人都不敢正眼看他。于是太子就派秦武阳做荆轲的助手。荆轲正等着另一个人,想跟他一起去,那人住得远,还没有赶到,荆轲为此滞留等他。过了好几天还没有出发。太子嫌他行动缓慢,怀疑他要反悔,于是又去请求他说:“时间已经不多了,你难道不打算去了吗?请让我先派秦武阳去吧。”荆轲生气了,喝叱太子说:“我今天去了如果不能回来,就可能因为秦武阳这小子!如今我拿着一把匕首到吉凶难测的秦国去,之所以还不动身,是要等我的朋友一起走。现在您既然嫌我行动迟缓,那就诀别吧!”于是就出发了。   太子以及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身穿白衣,头戴白帽来为荆轲送行。到了易水岸边,祭祀完路神,就要上路。这时,高渐离击起了筑乐,荆轲和着曲调唱起歌来,歌声凄厉悲怆,人们听了都流下眼泪,暗暗地抽泣。荆轲又踱上前唱道:“风萧萧啊易水寒,壮士一去啊不复还!”接着乐音又变作慷慨激昂的羽声,人们听得虎目圆瞪,怒发冲冠。于是荆轲登上马车飞驰而去,始终没有回头看一眼。一行人到秦国以后,荆轲带上价值千金的玉帛等礼物,去见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蒙嘉替他事先在秦王面前美言道:“燕王确实畏惧大王的威势,不敢发兵和大王对抗,情愿让国人做秦国的臣民,和各方诸侯同列,像秦国郡县一样进奉贡品,只求能够奉守先王的宗庙。燕王非常害怕,不敢亲自来向大王陈述,特地斩了樊于期,并献上燕国督亢的地图,都封装在匣子里,燕王又亲自在朝廷送行,派来使者向大王禀告。请大王指示。”   秦王听了这番话后十分高兴。于是穿上朝服,设置九宾之礼,在咸阳宫接见燕国使者。荆轲捧着封藏樊于期头颅的匣子,秦武阳捧着装地图的匣子,按顺序走上前去。走到宫殿前的台阶下,秦武阳脸色陡变,浑身发抖,秦国大臣们感到奇怪,荆轲回过头朝秦武阳笑了笑,走上前去向秦王谢罪说:“他是北方荒野之地的粗人,没有见过世面,今日得见天子,所以害怕,希望大王稍加宽容,让他能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   秦王对荆轲说:“起来,把秦武阳拿的地图取过来。”荆轲就取过地图奉献上去,打开卷轴地图,地图完全展开时露出了匕首,说时迟那时快,荆轲左手拉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抓过匕首就刺向秦王,秦王大吃一惊,抽身而起,挣断衣袖。秦王赶忙伸手拔剑,剑身太长,卡在剑鞘里了。当时情况紧急,剑又竖着卡得太紧,所以不能立刻拔出来。荆轲追赶秦王,秦王只好绕着柱子逃跑。群臣都惊慌失措,由于突然发生了出人意料的事,一个个都失去了常态。而且按照秦国的法律,大臣在殿上侍奉君王时不得携带任何兵器,守卫宫禁的侍卫虽然带着武器,但都站在殿外,没有秦王的命令不能上殿。这时御医夏无且用他身上带着的药袋向荆轲投去,荆轲一振臂将药囊击碎。此时大臣们如梦初醒,一起上前与荆轲肉搏。秦王正绕着柱子跑,不知怎么办好,趁这个机会大臣们才对他大喊:“王负剑!”秦王这才拔出剑来砍荆轲,一下子砍断了他的左腿。荆轲重伤跌倒在地,于是举起匕首向秦王投去,没有击中,扎在柱子上。秦王又砍荆轲,荆轲八处受伤。荆轲自知事情失败,就靠着柱子大笑起来,叉开两腿大骂道:“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无非是想活捉你,得到归还侵占土地的凭证去回报太子。”两旁的人赶过来把荆轲杀了,秦王头昏目眩了好久,才回过神来。   后来秦王对群臣论功行赏,处罚也根据情况,分别对待。秦王赏赐夏无且黄金二百镒,说:“无且爱我,以药投荆轲。”   于是秦对燕十分愤恨,增派军队赶往赵国旧地,命令王翦的部队去攻打燕国,十月攻陷燕都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率领精锐部队退守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燕王急了,只好采用代王赵嘉的主意,杀了太子丹,打算献给秦王。但秦军只是暂时撤军,五年之后终于灭掉了燕国,俘虏了燕王喜,秦国统一天下。   后来,荆轲的好友高渐离利用击筑的机会见到秦始皇,他用筑投击秦始皇,想为燕国报仇,结果也没有击中,反被杀死。   【渡易水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草帽低压过眼睛,从草帽逢中看对方,后被一把长剑,双手藏在长袖中,衣带飘飘,不怒自威,
荆轲
本文标题: 中国古代每个朝代的侠客有什么特点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7428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为什么科举三年才选拔三个人那么是天生的重庆,铁打的泸州,还是天生的重庆,铁打的庐州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