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英法拒绝慕尼黑协定并直接对德佬宣战的话,那么最终的结局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1-08 02:00:5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5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事件1929年资本主义爆发大规模经济危机,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德、日、意经济遭到惨重打击,发生社会动荡,在此情况...

假如英法拒绝慕尼黑协定并直接对德佬宣战的话,那么最终的结局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事件

1929年资本主义爆发大规模经济危机,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德、日、意经济遭到惨重打击,发生社会动荡,在此情况下纷纷走上军国主义道路,谋求对外扩张。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1933年,德国希特勒上台,推行法西斯统治,1933年策划国会纵火案,取缔政党,实施纳粹独裁。1922年,意大利莫索里尼上台,随后实行法西斯专制,并积极入侵东非,1935年侵占埃塞俄比亚。1936年,德日签定「反共产国际协定」,第二年意大利加入协定,轴心国集团形成。1936年德意支持西班牙佛朗哥叛乱,并公然出兵参战,1939年颠覆西班牙共和国政府。1938年3月德国出兵吞并奥地利,1938年9月,德国和英法意通过「慕尼黑协定」占领捷克苏台德,第二年3月占领捷克。随后又对波兰提出领土要求。

1939年9月1日,德军对波兰发动闪电战,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军总结一战经验教训,发展出集中使用空中力量和装甲集群进行大纵深突击的闪电战战法,在波兰发挥了威力,波军来不及集结兵力就被分割包围,飞机来不及起飞,火炮来不及展开就被击毁,德军顺利突入波兰境内,英法宣战后按兵不动,坐视波兰灭亡,被称为“静坐战”,9月28日,华沙陷落,波兰沦亡。

1940年4月9日,德军突突袭丹麦,丹麦不战而降;同日德国海军袭击挪威主要港口,挪威海军和海岸炮兵英勇抵抗,重创德舰队,但德军空降部队占领了挪威首都,4月14日英军在挪威登陆,6月10日挪威被占领。

5月10日,德军对荷、比、卢和法国北部发动闪电进攻,同日英法联军进入比利时,德军装甲部队从阿登山区突入联军纵深,联军溃退,14日荷兰投降,28日比利时投降,卢森堡不战而降。英法联军败退到敦克尔克,侥幸逃脱。6月6日,德国对法国发动总攻,法军迅速被打垮,德军进至巴黎,6月11日意大利对法宣战,22日法国投降。8月9日,德国实施入侵英国“海狮计划”开始对英国进行大规模空袭。英国也对德国城市进行了反击,并组织海军炮击德国港口,德国始终未能获得英国制空权,10月12日,希特勒取消入侵英国的计划。

同年6月意大利对东非英属肯尼亚、索马里发动进攻,9月对埃及发动进攻,很快都被英军击溃,德国不得不派出非洲军团支援意大利。

1940年10月德国出兵巴尔干占领罗马尼亚油田,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南斯拉夫相继加入轴心国军事同盟。1941年3月,南斯拉夫发动反对德国的政变,德军大举入侵,政府很快投降,但共产党领导南人民军坚持了长期游击抗战。

1941年6月22日,德军不宣而战对苏联发动大规模突袭,德军首先轰炸苏联机场击毁苏军飞机上千架,继而夺取制空权,在空军的支援下,德军迅速突入苏联境内500~600公里,苏军损失30多万人。7月德军发动夏季攻势,7月16日占领斯摩棱斯克,9月19日占领基辅,接连续围歼上百万苏军,苏军在只列宁格勒顶住了德军进攻。9月30日德军发动莫斯科战役,10月三面包围莫斯科,此时德军战线过长,苏联军民的顽强抗击和雨季的到来使德军减慢了进攻速度,11月德军进至莫斯科城下,此时新组建的苏军源源不断的开到,顶住了德军进攻,11月底严寒提前来临,毫无准备的德军遭受重大损失,被迫转入防御。12月苏军转入反攻,将德军击溃了200公里,德军迅速灭亡苏联的企图被粉碎。
月,日、美海军主力在中途岛进行决战,美军以少胜多,击沉日本主力4艘航母,日本海军遭受重创。8月美军在瓜达尔卡纳尔岛登陆,占领日军新建的机场,此后双方不断向岛上增兵,并在外海进行了争夺制海权的海战,1943年1月,美军逐渐控制了制海权,并调集重兵夺取了瓜岛。

1942年7月,德军为夺取伏尔加河和高加索油田发动斯大林格勒会战,17日起德军对苏军发动进攻,8月19日,德军突破顿河,9月合围斯大林格勒,10月苏军退守市区,进行了坚决的防御。在内线抗击的同时,苏军外线转入反攻,10月苏军南北两翼实施反包围,11月底苏军合围斯大林格林德军,1943年1月苏军里应外合发起总攻,2月2日德军投降。

1942年轴心国逐渐丧失了在地中海的制海权,德军虽然攻到埃及的阿拉曼,但战线过长后援中断,已成强弩之末,1942年10月23日,英军发动阿拉曼战役,德军顽强防御,并发动反击,但英军依赖兵力优势和空中优势于11月初将德军打垮并进行追击,1943年1月23日,盟军占领的黎波里。1942年11月8日,盟军英美联军在法属摩洛哥登陆,11月11日占领卡萨布兰卡,1943年4月19日盟军向北非德意联军发动总攻,5月7日占领突尼斯,5月13日北非德意军投降,戴高勒领导的自由法国获得根据地加入对轴心国战争。1943年苏军攻入乌克兰和白俄罗斯,7月德军为占领库尔茨克突出部发动库尔茨克会战,7月5日德军发动进攻,双方激烈交战,12日双方投入坦克和自行火炮上万辆爆发最大规模的一次坦克战,德军被击败损失坦克自行火炮4000多辆。

同年7月南线盟军在意大利西西里登陆,8月占领墨西拿,9月3日,盟军在意大利登陆,4日莫索里尼垮台,意大利向盟军投降,随后德军进入意大利,10月13日,意大利新政府对德宣战。至此轴心国已全面丧失了战争主动权,同盟国转入全面反攻。

1943年美、苏、中、英先后举行卡萨布兰卡、开罗、德黑兰会议,通过了彻底打垮轴心国集团的一系列决议和宣言。1944年,苏军全面反攻,解放了全部国土,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芬兰、匈牙里先后退出战争,同年6月6日,英美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月底盟军先后夺占瑟堡等港口,巩固了滩头阵地,7月开始向法国纵深发展,8月占领了法国南部的大片领土,8月19日,巴黎爆发起义,随后解放。12月,德军集结兵力发动阿登战役,12月16日,德军发起进攻,盟军起初毫无准备,但很快实施反击,1945年1月苏军在东线发动全面进攻,德军被迫撤退。

1944年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10月美军发动菲律宾战役,日本投入海军的全部家当企图在莱特湾诱歼美国登陆舰队,23日海战爆发,一度诱敌成功,使美舰队主力离开莱特湾,美军登陆舰队遭到猛烈打击,但美军很快会师,全歼了日本舰队,日本海军主力已损失殆尽。1945年1月,美军在吕宋岛登陆,5月占领菲律宾。6月美军占领硫磺岛,7月占领冲绳。

1945年2月英美苏签定了旨在了结束战争和重新划定战后世界范围的「雅尔塔协定」。4月,苏军发动柏林战役,16日进攻开始,20日包围柏林,29日苏军攻入市中心,4月30日,希特勒在地堡里自杀,5月2日,柏林守军投降,5月9日德国投降。冲绳战役后日本沿海已完全被美舰封锁,日本准备作垂死顽抗,1945年8月6日、9日,美军先后在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两市被夷为平地。8月8日,苏军对日宣战,9日对发动进攻,迅速粉碎了侵占我东北十四年的关东军。同时以中国为主的各占领区军民发动反攻,推翻日本军事统治,解放国土。面对这样的打击,丧魂落魄的日本军国主义者丧失了顽抗的意志,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

二战给人类造成了空前灾难,以德意日法西斯灭亡而告终,美、苏作为超级大国崛起主宰世界,同时英法帝国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事件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9月5日,美国发表《中立宣言》,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1940年,德国发动“闪电”攻势。(称“白色闪电”。4月9日攻占丹麦和挪威,5月10日攻占荷兰、比利时、卢森堡、随后进攻法国。)
  1940年5月10日,德军决定采用"曼斯坦因计划"完成了对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波兰、法国等西欧国家的侵略。
  为了接着征服苏联,希特勒策划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在1940年9月7日柏林签定完毕。
  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向英法宣战,战火烧到了地中海和非洲。
  1940年6月22日,6月,德发起总攻,法国投降。
  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发出了关于入侵英国的训令(海狮计划)。1940年8月,德国航空兵开始对英国城市进行密集突击。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条约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还有其他20多个国家同时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2年1月1日,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的有美利坚合众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中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哥斯达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多米尼加共和国、萨尔瓦多、希腊、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印度、卢森堡、荷兰、新西兰、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马、波兰、南非联邦和南斯拉夫,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德国全面溃败。
  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在苏联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要对德国进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战争。
  1943年9月8日,意大利无条件投降。
  1945年5月7日,德国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6日,美国投掷原子弹轰炸日本广岛,24.5万人口中死亡和失踪人数达71379人,受伤人数近10万。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
  1945年8月9日,美国投掷原子弹轰炸日本长崎,23万人口中的约14万8千人伤亡和失踪。
  1945年8月14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3日,日本政府代表在美国战舰“密苏里”号的甲板上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939年9月1日德军入侵波兰
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二战爆发
10月波兰战役结束
1940年5月10日德军入侵西欧
5月19日英国远征军开始撤退,6月2日撤退完毕
6月14日法国投降
7月不列颠战役爆发
1941年6月22日德军闪击苏联
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2年4月18日美国16架B-15轰炸机轰炸东京
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美国击败日本,
7月阿拉曼战役英军击败德军,
11月至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会战苏军全歼德第6集团军扭转战局
1943年2月美军占领瓜岛
1943年4月18日美国P-38机群击落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座机,击毙山本
1943年6月盟军西西里岛登陆
1943年7-8月苏军与德军进行库尔斯克会战,击败德军
1944年6月盟军诺曼底登陆,同时,美军太平洋舰队进行马里亚那岛登陆
1944年10月美军登陆菲律宾,莱特湾海战爆发
1944年12月德军阿登反击,被盟军击退
1945年1月菲律宾战役结束
3月美军登陆硫磺岛
5月希特勒自杀,德国投降,美军登陆冲绳岛
8月,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15日本政府宣布投降
9月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结束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793115.html

欧洲战场
1.闪击波兰
2.敦刻尔克大撤退
3.大不列颠空战
4.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5.莫斯科保卫战
6.基辅战役
7.诺曼底登陆
8.西西里登陆
9.市场花园行动
10.攻克柏林
亚洲战场
1.入侵中国
2.缅甸战役
3.入侵菲律宾
太平洋战场
1.偷袭珍珠港
2.空袭东京
3.中途岛战役
4.瓜岛战役
5.攻克塞班岛
6.攻克冲绳岛
7.核打击广岛、长崎
  1939年9月1日德军入侵波兰
1939年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二战爆发
1939年10月波兰战役结束
1940年5月10日德军入侵西欧
1940年5月19日英国远征军开始撤退,6月2日撤退完毕
1940年6月14日法国投降
1940年7月不列颠战役爆发
1941年6月22日德军闪击苏联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2年4月18日美国16架B-15轰炸机轰炸东京
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美国击败日本,
1942年7月阿拉曼战役英军击败德军,
1942年11月至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会战苏军全歼德第6集团军扭转战局
1943年2月美军占领瓜岛
1943年4月18日美国P-38机群击落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座机,击毙山本
1943年6月盟军西西里岛登陆
1943年7-8月苏军与德军进行库尔斯克会战,击败德军
1944年6月盟军诺曼底登陆,同时,美军太平洋舰队进行马里亚那岛登陆
1944年10月美军登陆菲律宾,莱特湾海战爆发
1944年12月德军阿登反击,被盟军击退
1945年1月菲律宾战役结束
1945年3月美军登陆硫磺岛
1945年5月希特勒自杀,德国投降,美军登陆冲绳岛
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15日本政府宣布投降
1945年9月,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英语:World War II或Second World War,简称WWII或WW2)简称二战,战火牵扯到了五大洲的居民。战争分为五大战场,即欧洲战场、苏德战场、北非战场和中国战场、太平洋战场,是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1939年9月1日(还有说1937年7月7日和1931年9月18日)至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等轴心国及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卫星国为一方,以中国、美国、英国、苏联等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同盟国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战争中军民共伤亡7000余万人,损失达5万多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中国、美国、苏联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而告终。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日、意等法西斯国家实行侵略扩张、争霸世界权所挑起的,经过多次局部战争逐渐演变而导致全球战争。
  
慕尼黑会议
雅尔塔会议
德黑兰会议
西西里登陆
诺曼底登陆

如果希特勒没有入侵苏联,而是继续打英国,结局会是怎么样呢?

结局只能是英国垮台,美国自然也就没有了和英国联手的机会。如果美国失去这位日不落的大英帝国,那么独木不成舟,孤掌难鸣,也就成为了美国的软肋。二战中戴在美国头上的所有光环及荣耀,就会荡然无存。日后称王称霸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可能就会大打折扣。

德国战败,美国获得德国原子弹研发关键技术,加速了美国原子弹研制进程,如果德国先于美国制造出原子弹,无疑对整个世界都是灾难。

只要日本坚持发动太平洋战争,那么德国打不打苏联都是输。而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几乎是历史的必然。因此德国只要与日本结盟就是必输。如果德国与日本不结盟,并坚持只打英国,那么就会进入一段漫长的战略对峙。此时德国的战略应该是尽快切断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同时在大西洋发动潜艇战。可最大限度的压缩英国的战略空间,并加大海军投入,这样最终可以获得入侵英国本土的机会。不过英国有很多海外属地,完全可以将政府撤出英伦三岛迁往那里,所以要从根本上战胜英国,毫无可能。

退一万步说,就算占领英国彻底覆灭英皇统治,只要不能有效控制其海外属地,那么英国对德国而言就是鸡肋。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德国将要建造更多的水面舰队,如此就需投入巨大的资源,同时需要更多的时间。而德国所占领的欧洲并不能给予希特勒在水路两个方向上同时齐头并进的资源供应。也不符合希特勒所宣扬的为德国人争取更大生存空间的根本性战略。所以德国入侵苏联才是他的终极目标,也是必须进行的战争。历史的演进永远是必然的,没有假设的可能。

结局肯定不会有太大改变,但当时也不是希特勒的失策,当时英国想打下来基本不可能,德国资源小国耗不下去,更何况当时苏联还没有集结好军队正是打得好时机而且德国军队一向强势为什么要放弃陆军的实力而去跟英国海军并不占优去硬耗的,英国有美国的援助还。

不论德国打不打苏联,苏联肯定是会打德国的。第一,苏联在成立的时候,为了稳定局面,割让大量的土地给德国,并让一些地方独立了,如波兰,立陶宛等等一些小国家,历史的原因让他们必有战争。第二,一个强大的苏联不符合德国利益,同理,一个强大的德国也不符合苏联的利益。就是中国的那句老话,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没有历史上的原因,也会发生战争。第三,当时的德国需要粮食和矿石,这些东西离德国很近的乌克兰都有,如果德国占有乌克兰,基本上德国无后顾之忧。所以,德国进攻苏联了。那些说希特勒是蠢货的,自己想想,一个普通的一战老兵,通过自己的奋斗,成为一个国家的元首的人,会不明白这些吗?有时候,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希特勒的错误是被闪电战迷惑了,错误的估计战争的时长和苏联的寒冷。不损失打苏联的几百万军队,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有得打,当时美国的战斗力只这样,德国不一定会输。

不打苏联,只防苏联。不全力打英国,主要防守英国。倾举国之力发展原子弹,如果能第一个研制出来原子弹,那么美国不敢参战,英国直接投降,苏联的土地要多少他们就会给多少,法国彻底被抹去。即使几年以后两边都有原子弹了,你有我也有,谁敢轻举妄动?

完全没有制海权,弩炮以后法国海军也废了,海狮成功的可能性等于0,其实当时可以倾向非洲战场,从地中海掐住英国喉咙,不要那么急着一巴掌拍死,挪威铁矿,罗马尼亚油田,毛子又贸易铝,农产品,我不知道小胡子急什么。唯一的解释是当时沙赫特主导的以纳粹中央银行担保的债券到期了,债券推动小胡子必须以战养战。

其实也是逼不得已吧!在欧洲已经没什么好打了,战略纵深拉的太长了,而且他不进攻苏联,等苏联集结好了也会反扑的,所以直接进攻苏联是最好的选择,如果能拿下莫斯科,直接去拿下高加索地区,那边的资源也很肥沃啊。

历史没有假如,如果真要假设,元首选择是正确的,大家不要忘记沙俄侵略成性,据档案解密,苏军有计划进攻德国,只是晚了二个月而已,德军近600万钢铁洪流东调,而斯大林始终相信德不会进攻苏联,单凭这一点,谁又能做到,大家不要忘了那是近600万大军,元首的确不简单。

希特勒最好的办法是英国苏联都不要去打,巩固苏德边境,和斯大林谈判签协议。推行统一欧洲的计划,书同文,车同轨,坚持二十年,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问题了。拖几年,德国也有原子弹了,加上德国的V2。德国空军在不列颠空战中已把英国空军和飞机场打的差不多了,要不是德国空军误炸平民区,英国轰炸机就不会报复轰炸柏林,希特勒就不会命令大规模轰炸伦敦,从而让英国空军躲过灭项之灾。

我觉得英国会被消灭或与德国议和,苏联会在德国即将结束西方作战前发动大雷雨计划,陈列在边境上的百万大军将全面向西进攻。与德国的警戒部队发生交火。可能一时之间苏军优势兵力会占决对优势,随后进攻英国部队急行军试回国阻挡苏联攻势。随后苏军先头部队将损失惨重。德国死战不退保卫捷克等军事工业城市,维系法国坐山观虎斗,英国或议和或被攻占后残余势力重新夺回英国岛。随后德国与美国增加军事合作,美国为德国提高战争资源,一场资本主义世界与社会主义世界之间的战争打响了。

这个假设有太多因素要考虑,如果美国不掺和,英国对德国造不成什么威胁,北欧的隆梅尔一支偏师,把英国人打得满地爬,南亚的日本也帮很多殖民地赶走了英国佬,还有德国需要的石油和钢铁,在苏联地面上应该抢过来吗?希特勒是民族主义者,英国的盎格鲁和德国的日耳曼民族比斯拉夫更近,更优越。打了没蠃,就白扯了。

继续打英国并不是明智的,相反瞒天过海去打苏联这个计划非常成功,今天,我们来脑洞一下,如果德国没有入侵苏联,希特勒会怎样对待英国!

希特勒可能压根就不想和英国全面开战

1940年6月22日,希特勒接受了法军的投降,整个西欧大陆都成为德国的囊中之物,而英国也是经历了不小的挫折后被完全驱逐出欧洲大陆,事实证明当时的德国完全达到了巅峰状态,从希特勒对外用兵以来,德国未尝一败,气势的嚣张,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匹敌。

大概是希特勒本人也未能想到,击败波兰和法国竟然这么顺利,然而在这一系列的胜利背后,却是德国最高决策间的随意性,希特勒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完全没有一个既定的国家级战略。

在击败法国后,德国陷入迷茫,到底是继续攻打英国,还是攻打苏联。

其实,希特勒在自传《我的奋斗》中就描述过,德国要以剑犁地,用德国的剑为德国谋取发展的空间, “德国要想实现健全的领土政策, 唯一希望, 就是在欧洲的本土能够获得新的领土。“在希特勒看来,东欧拥有广阔的土地和资源,“不管怎样, 要继续向东突进。必须把俄国从欧洲国家的名单中划掉”,这就是希特勒的态度。

在希特勒的演讲中,这样的话随处可见,只要将东欧和俄国控制,德国必然能够完成大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德国闪击波兰后,英法对德宣战,德国想要继续向东扩张,必须干掉身后的法国,如果不能干掉法国,德国将腹背受敌。

德国的“海狮计划”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计划

干掉法国后,在很多人看来,就应该是希特勒对英国作战的时候了,为此,德国还制定了入侵英国的海狮作战计划,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签署制定海狮计划,到7月31日决定以空中攻势为主,一旦空中打击完成,然后再实施登陆计划。

实际上希特勒之所以这么做,并不是真正的想要和英国全面开战,希特勒曾表示:“如果我们用武力击溃英国, 英国就会分崩离析, 但这对德国并没有什么好处, 我们德国人流血得到一些胜利, 但获得实惠的是其它国家。”

因此,德国极力的想要拉拢英国,然后双方达成同盟关系,在这方面希特勒是抱有很大希望的,希特勒认为,德国要建立一个强大的欧洲霸权国家,是一个欧洲大陆霸权,而没有在海军上和英国去竞争,实际上就是要给英德合作留有余地,希特勒的想法是,战后的世界还是英国的,欧洲大陆则是德国的。

如果英德战争全面爆发,那必然是双方都没有好处,事实上我们应该看到希特勒对德国的预判还是很准的,丘吉尔坚持要打,英国虽然勉强赢得了战争,却沦为了二流国家。

正是因为希特勒看中的这一点,德国在发展的时候,注重的是陆军和空军,而并非海军,整个二战期间,德国海军没有一艘航母参加到战斗中,主要是以潜艇搞一搞货船。

继续攻打英国,对于传统陆战德国是一次巨大的冒险

德国海军根本就没有登陆英国作战的实力,海狮计划,说白了就是一个恐吓英国计划,只要妥协,继续绥靖德国,那么,至少短时间内,德国将把全部的精力对准苏联。

如果以上的假设成立的话,那么就能够看出希特勒的思维方式出来了,他明知登陆英国作战计划不现实却依然进行不列颠空战目的就是有两个,除了上面分析到的恐吓英国外,还有另一个图谋就是“声西击东”,麻痹斯大林,给苏联放烟雾弹,让苏联误以为,德国在和英国对战期间不可能发动对苏联的进攻。

当时,英国已经得到了德国即将进攻苏联的消息,并且发消息给斯大林,斯大林呵呵一笑,英国佬好狡诈,想要苏德开战然后让英国摆脱战争,门都没有,人总是要为自己的自以为付出惨重的代价。

对付英国,登陆作战是low的做法,英国本身就是一个岛国,靠的是吸殖民地的血才能够强大,即使德国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付出巨大的代价攻占了英伦三岛,于德国又有什么益处。

两栖作战对于德国这样的传统陆战国家来说并不擅长,希特勒贸然发动作战必然是极大的冒险行为,因此对付英国纵横认为还是以封锁战略比较靠谱,硬拼对德国没有好处。

结局依然是失败。法西斯主义违反了人类的理性,即使希特勒没有进攻苏联,轴心国也是必败无疑的。
如果希特勒没有入侵苏联,继续攻打英国,结局一样会失败,虽然德国曾经制订了进攻英国的海狮计划,但海军没有很强的作战能力
我料定英国必亡,最终就是德意志一统欧洲!但是苏联始终拿不下,一方面是地理优势,另一方面即使英国阵亡还有大西洋对岸的美国牵制,美苏联合,德意志最终还是有惊无险的退出历史舞台。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为什么英法被迫对德宣战?

慕尼黑阴谋还是英法德意一起签订了把捷克斯洛伐克强行割让给英国的,可是后面为什么德国进攻波兰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候英法要对德宣战?
  1939年9月1日,德军以大兵力,采用闪电战术,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9月3日英法为了履行保护波兰独立的诺言,被迫对德宣战,实际上宣而不战,既未派一兵一卒援助波兰,也未在西线发动攻势.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突然出动58个师,2800辆坦克,2000架飞机和6000门大炮,向波兰发起“闪电式进攻”。9月3日,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法西斯德国对波兰的侵略战争,是希特勒称霸世界的战争总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波兰位于欧洲东部,东接苏联,西临德国,南界捷克斯洛伐克,北濒波罗的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波兰是当时英法在欧洲诸盟国中军事上最强大的一个国家。德国如果占领波兰,不仅能获得大量的军事经济资源,而且还能大大改善自己的战略地位;既可以消除进攻英法的后顾之忧,还可以建立袭击苏联的基地。因此,德国在吞并奥地利和捷克后,下一步侵略的目标就定在波兰。
  从1938年10月起,德国向波兰接二连三地提出领土要求,要波兰交出“波兰走廊”和但泽,并将在“波兰走廊”建筑公路、铁路的权利也转让给德国。这些要求遭到波兰政府的严辞拒绝,于是德国决定用武力迫使波兰就范。德军侵波战争的计划代号为“白色方案”,其战略企图是:利用快速兵团和优势航空兵,实施突然袭击,一举灭亡波兰。波兰战役,是法西斯德国“闪电战”在战争中的首次应用。
  1939年8月31日晚,一支身穿波兰军装的德国党卫军,冒充波军,袭击了德国边境的格莱维茨电台,在广播里用波兰语辱骂德国,并丢下几具身穿波兰军服、实际上是德国囚犯的尸体。接着,全德各电台都广播了“德国遭到了波兰突然袭击”的消息。9月1日拂晓,德国便大举入侵波兰。
  波兰与英法两国曾订有盟约,德波战争爆发后,9月3日,英法政府对德宣战,并表示要履行保护波兰独立的诺言。但实际上英法政府宣而不战,没有认真援助波兰。波兰当局对德军的突然袭击缺乏准备,仓促应战,结果在德军的进攻下防线迅速瓦解。波兰政府于9月16日逃往国外。
  尽管波兰政府临阵脱逃,但波兰人民还是与波兰军队一起,跟德军展开殊死战斗。在华沙保卫战中,华沙军民坚持了二十多天的激战,最后弹尽粮绝,华沙陷落。波兰政府把本国的安全寄托在英法身上,没有认真做好反侵略的准备,结果在危急时刻被英法出卖,成为帝国主义大国争霸的牺牲品。
  第二次世界大战于1945年9月2日结束,历时6年,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
因为再不宣战自己就要被打垮了!那个时候的绥靖政策纵容了德国1年,可是对方贪得无厌,大规模征兵,加之莱茵非军事区又被德国吃下,法国东部岌岌可危,英国唇亡齿寒。
英法最初是采取“绥靖”政策,企图祸水东引所以宁愿割到捷克斯洛伐克,也要稳住西欧稳定的局势。就像签订完“慕尼黑协定”时,英国首相张伯伦回到英国在飞机场讲话时说的那样:“我们赢了永久的和平。”
可是当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时,英法看到了自己的危险,但是英国首相张伯伦和法国总统威尔第却仍然想着如何稳定自己国内的局势,还是采取“绥靖”。可是碍于国际的抗议还是给予还击的,但这种还击称为“静战”。
直到1940年开始,德国闪击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拿下法国后,英国才恍然大悟,但为时已晚。如何不是希特勒在“敦刻尔克”发出那奇怪的命令的话,那历史将会从此改写。
英法的绥靖政策,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为什么一战后英法纵容德国的发展?

不要回答什么英法实行绥靖政策,实行绥靖政策是因为德国有了足够与英法抗衡的实力,我想问的是为什么在凡尔赛条约的限制下德国还能发展的可以和英法抗衡,当德国开始发展军力的时候,英法为什么没有去干预?
楼主说的不对,实行绥靖政策开始的那段时间,德国是没有实力和英法对抗的,我觉得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鼓动德国进攻俄国,这是英法的险恶用心,历史书上主要这么写的,但我觉得不是主要原因,二是英法两国极力避战,经过一战后,国内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的主流声音,说白了就是害怕打仗,英法两国在一战中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取得战争胜利的,所以两国为了避免战争再次爆发在采取了险恶的绥靖政策,养虎为患!
1、英法想利用德国来遏制压打新生的苏联。
2、凡尔赛条约中规定的裁军委员会名存实亡,而且没有对德国进行军管,没有实际的办法对其进行真正的军事削弱,而且英法意见相左,一个希望德国彻底完蛋,一个希望德国来牵制法国。难道法国敢多来几次鲁尔区么?一次就完蛋了。
所以关键是英法意见相左,各怀鬼胎。从给德国的贷款比赔款还多就可以看出来了。
3、凡尔赛条约是国联背景下签订的,国联都解散了,还管你哪里去死。当然 这条只是撕破脸皮。
4、凡尔赛条约美国没有签。俄国没有签。英法自己划分利益,只能激起德国的仇恨。
西方国家的绥靖政策

[编辑] 原因
对西方国家采取绥靖政策原因,现在有多种解读:

针对苏联及共产主义,企图“祸水东引”;
对于世界大战的恐惧;
第一次世界大战带给各国的经济创伤还没有愈合;
害怕德国进行战略性轰炸;
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过份压制,使得各国认为德国只是为了要回自己应得利益;
没有真正认识到纳粹及希特勒的危险性和危害性;
来自西方盟国的背叛等。

[编辑] 经过
1931年日本挑起九·一八事变之初,美英对日本侵华不加反对,一般认为,美英是在指望日本北上进攻苏联。1932年美国虽然宣布“不承认主义”,反对日本破坏门户开放政策和《九国公约》,但同时,美国又把战略物资源源不断地运销日本。美国这种既指责又纵容的两面政策一直延续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英国则一再偏袒日本,如,英法操纵国际联盟,拒绝对日经济制裁。1937年7月,英日更是直接签订了有田-克莱琪协定,这一协定可说是慕尼黑阴谋在远东的前奏曲。

绥靖政策在欧洲的推行,以英法对德绥靖为主要内容,英国为主导。

1935年3月,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公然扩军备战。英法对此不仅不加制裁,反而英国同德国缔结《英德海军协定》,变相支持德国的毁约行为。

1935年1月,法国同意大利签定“罗马协定”,怂恿意大利于10月挑起侵略埃塞俄比亚战争。英法操纵国联虽然不得不宣布对意经济制裁,但拒绝实施两项重要措施,即禁运石油和封锁苏伊士运河。1936年5月,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

1935年8月通过的美国中立法,在1939年11月作了修改之后是绥靖政策的变种。有人认为,它的目的在于隔岸观火,从中渔利。

1936年3月,由于英法按兵不动,德国不发一枪一弹,占领莱茵非武装区。8月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英法则推行不干涉政策,客观上是纵容德意等干涉者,结果,西班牙共和国被颠覆,德国借西班牙战场完成了军事实验。

1938年3月,英法听任德国吞并奥地利。

此时,考虑到苏、法、捷三国彼此签订了互助条约,加上英法之间也有互助义务,斯大林曾建议,建立一个英、法、苏、捷反对纳粹德国的联合阵线,并制定一项对付德国的联合军事计划。可是,英法不仅对此不热心,反而于1938年10月,伙同德意把慕尼黑协定强加给捷克斯洛伐克,让德国占领了苏台德地区,史称慕尼黑阴谋。慕尼黑阴谋是绥靖政策最极端的表现。

此后,英法相继同德国发表了带有互不侵犯性质的《英德宣言》和《法德宣言》。而希特勒则得寸进尺,1939年3月,德国又占领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但即使在这个时候,英法依然采用绥靖政策,没有及时宣战。最后,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英法绥靖政策也走向破产,但英法依然宣而不战,不仅使得波兰快速沦陷,而且使得德国在占领波兰后得以重整军队。

[编辑] 苏联的绥靖政策
对于英法的政策,苏联认为这是西方国家为了“祸水东引”,因此决定相应地采取“祸水西推”策略。

1939年8月23日,苏联和纳粹德国秘密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双方达成协议并划分了在东欧的势力范围。

1941年6月22日,德国没有继续袭击英国而对苏联发动了突然进攻,苏联的绥靖政策也最终破灭。
英法没有干预,我想大概有这几个方面吧
首先,说苏联的话只是一个方面,祸水东引我觉得不是主要因素,但也可以算是其中的一个考虑吧,第二,这个时候,虽然《凡尔赛和约》对德国颇为苛刻,但其实很多条款根本就没有执行下去,赔款德国赖掉不少,还有,不要忘了,一战中虽然协约国胜利,但是自身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它们可能没有能力去管已经接近疯狂的德国,最后一点我想说,一战那是为时不久,许多老兵还活着,痛苦的记忆在整个民族都很深刻,这时候,国内对于干涉德国反对声音是很大的,绥靖政策我认为一定程度上可能是这些国家民心所向
1楼答的好 我顶他~!

小战争的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到今天的期间内,总共又发生了哪些战争?rn请详细列举
国与国之间的有:
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
美国与利比亚两次海空冲突
美国入侵格林纳达
美国干涉海地政变
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五次中东战争,还有无数的零星冲突。
两伊战争
海湾战争
也门内战
苏丹内战
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只有试探挑衅性的微型冲突。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
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
美国和伊拉克,
美国和阿富汗,以上国家至今仍偶有发生冲突或正在打击反抗武装。
国际反恐战争:
索马里海域反海盗。
内战国:
安哥拉政府军与安盟30多年的内战2003年击败安盟统一全国,
哥伦比亚,从1960年代以来有很多武装派别(包括政府军和美国秘密军队)在为各自的利益混战。
缅甸,政府军与贩毒组织之间从1970年代以来暧昧的战争。
尼泊尔,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多年来时有冲突。
斯里兰卡,政府军与泰米尔猛虎武装的战斗打了30多年,最近取得很大进展。
洪都拉斯内乱。
阿富汗、伊拉克、以黎(真主党武装)、俄格、以叙空中冲突,这是稍大点的,小冲突就更多了 。。。。。。。。
太多了 说点大的吧
以色列 4次中东战争
美国 韩战 越站 两次海湾战争 科索沃 阿富汗战争。。。
苏联 布拉格之春 入侵阿富汗 车臣 和最近的格鲁吉亚
中国 抗美援朝战争 中苏珍宝岛战争 中印边境战争 中越自卫反击战
印度和巴基斯坦 3次印巴战争
伊朗和伊拉克 两伊战争
越南还曾经和周边的国家进行过战争
太多了 打字太累~~~~~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起因

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不宣而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仿佛转眼间,距离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过了60年。回顾历史,分析这场人类社会经历的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破坏程度最深的全球性战争是如何爆发的,对今天的世界有着非常重大的借鉴意义。认真吸取历史的教训,人类才能真正避免再次走入战争的深渊。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埋下祸根

1918年11月11日,德国与协约国在法国巴黎东北的贡比涅森林签订投降协议。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宣告结束。战争结束后,协约国集团于1919年和1922年在巴黎和华盛顿先后召开了国际会议,讨论重建战后国际秩序的问题。经过几番讨价还价,最终建立了战后初期的国际体系,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德国问题。许多人认为:协约国不承认德国的大国地位是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因此,当时许多欧洲政治家天真地相信:只要能够处理好这一问题,就可以使欧洲避免另一场战争。但是,英、法、美三国操纵签订的《凡尔赛和约》在处置德国时采取了“以暴治暴”的方法,使德国丧失了1/8的领土和1/10的人口,在德国人心目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从而背离了制定这一条约的初衷。

一纸和约真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德国问题吗?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二十余年,无论协约国集团在处置德国问题时怎样大发仁慈,都难以改变德国老百姓心中约定俗成的基本认识:战争赔款是德国贫困的根源。不管是濒于破产的商人、收入菲薄的教师,还是失业的工人,都把他们贫困的原因归咎于战争赔款。在德国人看来,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普鲁士占领了100多年的但泽(今波兰格但斯克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国际联盟和波兰共同管辖)成为了自由市,波兰走廊把东普鲁士同德国本土分割开,德国丧失了所有的殖民地,所有这一切带给德国的只有贫弱和苦难。德国人认为,摆脱困境的根本方法,是推翻压在他们头上的《凡尔赛和约》。此时,大多数德国人心中想的只是:复仇!复仇!复仇!希特勒和纳粹党的出现恰恰迎合了德国人这种急于报复的极端民族主义心理,因而轻易上台执政。

在巴黎和会上,意大利首相奥兰多没有获得他想要的特权,一怒之下拂袖而去。奥兰多回国后政府倒台。1922年10月,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政权。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另一主要国家日本,其膨胀野心也与华盛顿会议上处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岛屿殖民地、重新划分远东政治格局有关。因此,后来的历史学家们不客气地说:德、意、日法西斯国家本身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分赃不均的产物,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孕育的畸形儿!

姑息养奸 法西斯泛滥世界

20世纪30年代,以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以1939年纳粹德国侵略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结束,中间穿插着意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德、意法西斯干涉西班牙内战,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在这十年中,世界从烽火点点到硝烟成片,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世界大战的深渊。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普遍幻想今后永远不会再有另一场世界大战了,饱受战争之苦的欧洲各国“和平主义”思想过度泛滥。“和风”劲吹之下,欧洲各国大规模裁军,对纳粹党在德国上台可能造成的危害疏于防范,形成了它得以壮大的外部条件。同时,英、法、美等国家对于德、意、日在全世界的侵略行径不闻不问、姑息养奸,使得法西斯毒瘤泛滥世界,成为危害人类和平的重大隐患。

1933年,和平的热望鼓动着大多数英国人,法国人则在德法边境修筑了蜿蜒几百公里的马其诺防线,并在德国东部联合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组成制约德国的“小协约国”集团,自以为从此可以高枕无忧、永享太平了。与此同时,纳粹党执政后的德国却在悄然重整军备,恢复普遍义务兵役制,并秘密发展被《凡尔赛和约》禁止的空军和坦克部队。意大利和日本这两个法西斯国家也争相扩军备战,磨刀霍霍,准备大干一场。

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中国东北。“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政府一面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一面将希望寄托在英法主导的国际联盟身上,希望由“国联”出面制裁日本。英法把持的“国联”虽然高举“道义”的大旗,但对日本的侵略行径却裁而不制。这一方面是由于西方列强要维持与日本的经贸关系,另一方面,若翻翻历史书就会发现,它们中哪一个没有过类似侵略行径呢?此时,被世界舆论寄以厚望的美国罗斯福政府又埋头于“新政”,不愿涉足国际事务,这无异于鼓励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

国际联盟对“九一八事变”的态度开了一个既可悲又可怕的先例。在这之后,法西斯国家摸到了“绥靖政策”的脉搏,在世界各地频繁侵略,最终将世界推入了大战的深渊!

“绥靖政策”将世界推入大战

希特勒上台伊始,恰逢德国陷入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之中。凭借手下能臣沙赫特(时任德国经济部长)的经济才能,德国的经济实力几乎发挥出了全部的潜能。但是,饱受《凡尔赛和约》制裁的德国军队早已不再是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力量了。甚至到了大战爆发的1939年,德国人还根本没有为一场长时间的战争做好充足的准备。

那么,是什么力量导致法西斯国家一而再、再而三地冒险孤注一掷,但又不断得手,从而将整个世界拖入一场几乎灭绝人类的世界大战中去呢?答案是:“绥靖政策”。

什么是“绥靖政策”?一般的解释是:西方列强为防止战火烧到自己头上,以牺牲弱小国家为代价换取自身的苟安。

如果没有此时英法等世界主要国家所奉行的“绥靖主义”,希特勒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政客、一个跳梁小丑而已。那么,英法等国是如何“绥靖”希特勒的?

1936年3月7日,希特勒悍然撕毁《凡尔赛和约》,3.5万德军奉命进入了莱茵非军事区。当时的德军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均与驻扎在莱茵河对岸的法军有很大差距,因此希特勒在入侵之前还下了这样的命令:一旦遇到法军的抵抗就立刻撤退!但法国政府在希特勒的挑战面前畏缩不前,英国政府又采取“超然”态度,使得希特勒顺利度过了“一生中神经最紧张的时刻”。希特勒挑战《凡尔赛和约》的第一个动作得逞了。

同年年底,德、日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次年11月,意大利宣布加入,“柏林—罗马—东京轴心”正式形成。

1938年3月,奥地利总理舒士尼格与国内民族主义者矛盾激化。11日晚8时,纳粹党人赛斯·因夸特在德国的支持下就任奥地利总理。当晚9时10分,赛斯·因夸特发出电报,请求德国援助。但希特勒早在当晚8时45分就已命令德军进军奥地利。3月13日,奥地利正式并入德国。其实,当时德军在入侵之前根本没有做好作战准备,其车辆有70%在路上抛了锚。

德奥合并,更准确地说是德奥合并的方法和结果,使希特勒摸透了“绥靖主义”者的底牌,使他在通往大战的路上走出了关键的一步。德军入侵奥地利的整个过程进行得出奇的顺利,以至于希特勒本人也被这种胜利的情绪所感染。

在这之后,他以在民族问题上处理不当为由,抓住捷克斯洛伐克不放,迫使捷给予其境内苏台德地区的德意志人以“自治”。拥有几十个师、数十万人的捷克斯洛伐克军队装备还是比较精良的,其战斗力足以抵抗德国军队的入侵。但这支雄师在英法“绥靖政策”的压力下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1938年9月15日,英国首相张伯伦生平第一次乘飞机出行,赶赴希特勒在慕尼黑郊外的别墅伯希特斯加登。根据会议记录,张伯伦没有问过能否保持一个领土完整的捷克斯洛伐克的独立,也没有问过这对西方列强会产生什么样的战略影响,甚至根本没有考虑过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完整,就拍板把捷克斯洛伐克出卖给了希特勒。当然,人们也不会忘记慕尼黑会议上的另一个“绥靖主义”者。在9月18日的会议上,法国总理达拉第力图使英国人相信:希特勒是个诚实办事的人,他在获得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德意志人居住地之后,绝不会再寻求其他非德意志人居住的领土。张伯伦则说:“如果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接受现在向他们提出的建议并确定不会同时发生军事政变的话,英王陛下政府准备参加拟议中的保证。”达拉第的一句话把英国推进了世界大战,而张伯伦的一句话又把捷克斯洛伐克投入了民族苦难的深渊。

9月29日,张伯伦与达拉第、墨索里尼、希特勒在慕尼黑举行了四国首脑会议,正式签署了《慕尼黑协定》。协定签字之后,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才被叫进会议厅,张伯伦和达拉第向他们宣布协定的内容,还告诉他们:“这是无权上诉和不能修改的判决词”。

返回伦敦,面对机场上欢呼雀跃的人群,张伯伦不禁高喊:这是在我国历史上,第二次将伟大的和平从欧洲大陆带回!

但是,没过多久,法西斯的炸弹就落到了他们的头上。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入侵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同日对英美宣战,大战真正具有了世界规模。“绥靖政策”的苦果终于砸到了绥靖者自己的头上
本文标题: 假如英法拒绝慕尼黑协定并直接对德佬宣战的话,那么最终的结局是什么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7398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为什么《纸牌屋》原版小说里,内阁常任秘书没有存在感为什么古代王孙公子不愿拜师祖冲之、刘徽学数学 而古希腊贵族子弟却愿拜师欧几里得、毕达哥拉斯学数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