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道德观和荀子的道德观之间的冲突体现了什么

发布时间: 2022-12-13 07:00:0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2

康德的道德观根据康德动机论的道德观,如果我因为道德正确所产生的快感而做好事,这是否道德的?如果我因为道德本身正确所以产生快感而做...

康德的道德观和荀子的道德观之间的冲突体现了什么

康德的道德观

根据康德动机论的道德观,如果我因为道德正确所产生的快感而做好事,这是否道德的?如果我因为道德本身正确所以产生快感而做好事,这又是否道德的?二者有没有什么不同?如何区分。从心理学的动机理论看来,道德应该是种有动机的行为,那么因为道德正确所产生的快感能不能直接看成由道德正确所产生的动机?
康德否定意志受外因支配的说法,而是认为意志为自己立法,人类辨别是非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从后天获得。这套自然法则是无上命令,适用于所有情况,是普遍性的道德准则。康德认为真正的道德行为是纯粹基于义务而做的行为,而为实现某一个个人功利目的而做事情就不能被认为是道德的行为。因此康德认为,一个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并不取决于行为的后果,而是采取该行为的动机。康德还认为,只有当我们遵守道德法则时,我们才是自由的,因为我们遵守的是我们自己制定的道德准则,而如果只是因为自己想做而做,则没有自由可言,因为你就成为各种事物的奴隶。
楼上答的太棒了!该答的都基本全面了。我补充点,你考虑到心理层面的问题,首先产生这种矛盾我认为是心理学在康德那个年代就根本没形成一门学科,所以康德不可能考虑到这个层面上来。反而没有康德的先验哲学,人们也没法在之后把主观认识问题放到哲学的重要位置。心理动机也不能与康德所说的动机划等号。如果硬要拿康德哲学的东西衡量这件事,我认为所谓为了心理快感而实现的“道德”也实际并非道德。因为康德的的道德标准是建立在他的定言命令基础上的。是一种绝对的义务。

思想家们对道德的理解(古今中外)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
《道德经》
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
  中国传统道德 
  中国道德从上古发展而来,传说中尧、舜、禹、周公等都是道德的楷模。孔子整理《六经》,到汉朝传为《五经》,其中便包含了大量的道德思想。孔子发展的学说,被称为儒家学说,以后儒家又将《五经》发展为《十三经》,这些儒家经典学说,成为中国道德的主要思想来源。尽管各个时代中国社会的道德观并不完全符合孔子儒家思想,但儒家学说是历代中国社会道德观的依据。
  道德是判断一个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道德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规范。按照孔子的思想,治理国家,要“以德以法”,道德和法律互为补充。同时,法律反映立法者的意志,顺应民意的立法者制定的法律条文,反映了社会道德观念在法律上的诉求。
  道德具有普适性,对整个社会的所有人,不论身份,全皆适用,道德面前人人平等。《大学》:“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人之有阶级、等差,各国均不能免。他族之言平等,多本于天赋人权之说。吾国之言平等,则基于人性皆善之说。以礼之阶级为表,而修身之平等为里,不论阶级、等差,人之平等,惟在道德”[1]。”
  道德是人们评价一个人的一个尺度。一个人若违背社会道德,比如不仁不义、不忠不孝,那么人们就会给他负面的评价,造成他没有好的名声,从而对他形成一种来自周边人群的社会压力,约束他的行为。另一方面,对很多人来说,道德是个人良心的自觉遵守,无需周边人群的社会压力制约。人们对一个人的道德评判,主要来自于这个人所表现出来的言行。所谓“有言者不必有德”,口头上标榜仁义道德的不必定真的有仁义道德,因此人们往往“听其言而观其行”然后作出评判。个人对道德的意见,对己对人,有宽容者,有苛求者。中国文化中多有提倡对自己严格、对他人宽恕的思想。子曰:“厚以责己,薄以责人。”韩愈:“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孔子:仁是处理人与人关系和做人的最高准则,礼是人的行为的最高准则。仁属于道德情操,礼属于道德规范。
荀子:提出了性恶论,并由此出发论述了他关于道德起源和本质的思想。
董仲舒:人伦关系最重要的是君臣、夫子、夫妇三纲,这是得之于天而体之于人的。他以“天道配王”的神学感应论,构建了一个以君臣、夫子、夫妇三者为经,以仁义礼智信五者为纬的完整的伦理道德体系。
康有为:在道德观上,他提出了“以人为主”的人道主义原则,认为人是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自由、平等、博爱是“人道”的具体要求。
孙中山:“人类以互助为原则”的道德观。
赫拉克利特:善和恶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正义和非正义是相比较而存在的。
德谟克利特:伦理思想的根本原则是快乐主义。强调动机的道德评价论,认为对行为的评价必须以动机、意愿为根据,而不能光看效果和外在行为。
苏格拉底:“美德就是知识”
康德:人是一个有理性的存在,理性表现为“善良意志”。提出把“至善”作为最完善的道德理想。
马克思(道德的定义):以善恶评价为形式,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用以调节人际关系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行为活动的总和。

荀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1、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2、简介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
3、儒学地位
(1)荀学具有学术批判精神,具备兼容并包的意识,体现了战国百家争鸣走向学术交融的历史趋势。无论从哪个角度考察,《荀子非十二子》的学术史、思想史价值应该给予发掘。
(2)荀子对儒学经典的传授居功甚伟。汉代儒学,不仅“礼学”出自荀学,“诗经学”乃至于“春秋学”都与荀学有关。清儒汪中著《荀卿子通论》认为“荀卿之学,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诸经”,并对荀子的“传经”作了详细考证,为经学史研究的学者所基本同意。当代大儒徐复观也曾高度评价荀子在经学史上的地位。
(3)荀子密切关注现实世界的变化,充满事功精神。荀子讲学于齐、仕宦于楚、议兵于赵、议政于燕、论风俗于秦,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不在孔孟之下。孔子不入秦,荀子却对秦政、秦俗多予褒奖,而同时批评其“无儒”。这说明他在坚持儒学的基本信念的前提之下,还在努力争取扩大儒家的政治空间。俯仰于政治与学术之间,荀子所体现的务实精神,应该是汉代儒宗董仲舒的取法对象。他们都为儒学适应时代环境、进而寻求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本文标题: 康德的道德观和荀子的道德观之间的冲突体现了什么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6413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凉州”、“梁州”、“凉山州”、“梁山州”如何做区分如何评价电影《雅多维尔围城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