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有个区域叫广宁王,俗称大广,请问谁知道广宁王这个地名的来历吗

发布时间: 2022-12-12 05:00:0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3

有哪些地名在古代十分风雅而被重命名后就失去雅致了?驻马店诸侯盟主袁绍袁本初,包头吕布,马中赤兔,保定王叔刘玄德,石家庄赵子龙,枣...

吉林省长春市有个区域叫广宁王,俗称大广,请问谁知道广宁王这个地名的来历吗

有哪些地名在古代十分风雅而被重命名后就失去雅致了?

驻马店诸侯盟主袁绍袁本初,包头吕布,马中赤兔,保定王叔刘玄德,石家庄赵子龙,枣庄王入阵曲,西安王破阵曲,宝鸡西伯侯姬发,东晋顶级门阀青岛王氏(真的不是卖啤酒的吗?),庐州,啊不,合肥才子李中堂持节托克托,何日遣冯唐。这么一想的话···【吾乃驻马店袁绍袁本初是也!】【石家庄赵子龙来也!】【青岛王氏自汉谏议大夫王吉以下,更魏晋南北朝,一家正传六十二人,三公令仆五十余人,侍中八十人,吏部尚书二十五人。】【壬申,封文襄第二子孝珩为广宁王,第三子长恭为枣庄王。】不是也挺带感的吗哈哈哈

现代人判断地名“风雅”与否,很重要一个标准就是看这个地名能否给自己带来怀古、意淫的想象空间,如果还顺带叫着响亮,寓意好,那就更显“风雅”(说白了,就是地名能否给我们一个附庸风雅的机会哈哈)。但这个标准,更多是来自于主观直觉,在对待不同地名时,很多时候并不能一以贯之。鄙人认为,地名主要还是个工具,实用远比审美重要,现实意义远比历史意义重要。对于那些充满诗意的古代地名,我们自己私下意淫无妨,如果非要拿着这个标准来厚古薄今或者夹带私货,赞美古人风雅,指责今人粗俗,未免有些无聊。

题主问的是:“有哪些地名在古代十分风雅,而现在被重命名后就失去雅致了呢?”——题目核心是地名风雅与否,这其中还两个需要探讨的层次,地名在古代的风雅问题,和现代重命名之后的风雅问题。

目前排第一的答案很具代表性,大家普遍觉得“长安”很风雅,“西安”就很老土;“朝歌”很风雅,“淇县”就很老土;“奉天”或“盛京”听起来就很高大上,“沈阳”听起来就太平实了;“庐州”听起来很有意境,“合肥”就觉得口彩就不太好。当然还有被吐槽最多的石家庄和驻马店,相比古代的“常山”和“汝南”,在大家眼里简直low逼至极。而最近几年把“徽州”改成“黄山市”,“崇安县”改名作“武夷山市”,更是唐突佳人,粗俗不堪了。

大概归纳一下,在现代人眼中,大概是那些历史久、典故多、口彩好的古地名,相较于现代地名,就显得很“风雅”。

汝南郡和驻马店是个很好的例子。

大家都觉得“汝南”很风雅。西汉高帝四年始置汝南郡,历史不可谓不久。历史悠久,那么历史名人和历史典故必然多。只不过呢,依照中国古代地名的传统命名原则,“汝南”大概是取“汝水以南”的意思(虽然两汉的汝南郡有将近一大半境域在汝水以北),就如后来的河南、河北、山西、山东一样,都是标志性地物+方位的命名方式,从语文层面上来看,是一个十分简单朴实的地名,没什么特色,也没有多少“风雅”的意味。

唐以后,“郡”不再作为正式的政区名使用,而“州”(州在唐宋时期为统县政区,相当于当今的地级市)又多用单字,“汝南”作为地名就不再使用于正式场合了。而汉魏时汝南郡的地域,差不多就是后来唐宋时期的蔡州和豫州(汉魏时期的汝南郡一直延续到隋开皇初,其境域和治所一直存在变化,东晋以后还有侨置和双头郡县的问题,隋唐又曾频繁的改州为郡,改郡为州,太过复杂,此处不赘述)。元代升蔡州为汝宁府,明清沿袭之(当然辖境有变化)。而驻马店本是明代汝宁府确山县下的一个聚落名,成化十年在此设驿站后,开始改称驻马店。至清代京汉铁路通车后,在此设站,驻马店经济地位进一步提升。解放后1949年曾设驻马店市,1952年撤销,1953年再设市,1958年又撤销,仍并入确山县。1980年复设市。从政区沿革过程来看,被现代地名“驻马店市”所代替的,并不是汉唐时期的“汝南郡”,而是明清的“汝宁府”。单单品味文字的话,“汝宁府”这个名字相较于“汝南郡”,历史也不算短,甚至口彩更好,只不过未能沿用至今而已。设想如果现在驻马店一带仍然叫叫汝宁市,估计吐槽的人会少很多。(顺便提一句,今天的汝南县也并非直接承袭自当年的汝南郡,而是1913年改汝阳县所置。)

秦汉时的古人在创造、使用“汝南”这个地名的时候,恐怕并不觉得它很“风雅”。基本可以说,“汝南”的风雅并不是文字意义上的风雅,而是后人将历史文化内涵(“汝颍多奇士”啊,汝南袁氏四世三公什么的)附着在地名上造成的风雅。而近代以来“驻马店”这个略带喜感和乡土气息的地名,又进一步拉高了仇恨值,反衬出“汝南”的风雅。

像“汝南”一样,很多时候,古地名就其本意来说,都起的很简单直白,称得上古朴,但在当时绝对算不上“风雅”。

比如以汉代的陵县地名。

西汉时,为供奉帝王、大贵族的陵墓,往往会特别设置一些县,新设的县需要名字,那么陵墓的名字就是县的名字。比如唐长安城长安、万年两个附郭县中的万年县,最早其实是汉太上皇奉陵邑,直到北周时方移治长安城,与长安县同为京兆郡治。类似的还有长陵县、安陵县、霸陵县、阳陵县、茂陵县、平陵县、杜陵县、南陵县、奉明县、云陵县、昌陵县等等。这些陵县所用的字眼固然都不错,但一想到这县都是为供奉帝王或其父母陵墓而设,地方是埋死人的地方,县民则是强迁移来的,这背后有多少血泪,难免让人细思恐极。阴森森的陵墓说不上什么风雅,口彩恐怕也一般,举个不太恰当地例子,您会觉得“公主坟”口彩好吗?

不知道有没有人发现这样的一个现象:很多土耳其城市名都以“伊斯”或者“伊兹”(英文“Is-”或者"Iz-")开头。这就要感谢土耳其人民了,“伊斯”或者“伊兹”表“去某某地方(to XXX)”意,土耳其人民给古希腊城市改名时不知道为什么很喜欢加上这个前缀...

比如古希腊城市尼西亚(Nicaea),意指一位同名的美丽水中仙子(Nicaea the Nymph)。之后改叫伊兹尼克(Iznik),意思是“去尼城(to Nicaea)”。

又比如古希腊城市士麦那(Smyrna),意指一位同名的英勇亚马逊女战士(Smyrna the Amazon)。之后改叫伊兹密尔(Izmir),意思是“去士城(to Smyrna)”。

更有甚者如伊斯坦布尔(Istanbul)。城市原来叫拜占庭(Byzantium ),意指城市的开创者拜占斯(Byzas)。后来城市改叫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也是一个路数,是为了纪念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 the Great)。但是再后来.....

尼玛伊斯坦布尔的意思就是“进城(to the city)”啊!!这次城市原名一点都不保留下来是什么意思啊!!还有“进城”算什么名字啊!!这么奇怪又土鳖的新名字到底哪里好了嘛!!!!

不过还是要补充一句:切勿望文生义,伊斯坦布尔和伊斯兰没有关系。伊斯-坦-布尔 = Is-tan-bul = εἰς τὴν Πόλιν = to the city。

这些城市原名感觉上可能没有中国地名雅致,但是新名字的土鳖程度肯定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长春市地名的来历?

长春市的地名由来有三种说法:

1、来自茶啊冲:

茶啊冲这古代肃慎人祭天时的祈福之语。因为祈福之地在喜都,所以后世渐用茶啊冲取代喜都,汉译转音为长春,成为地名。

2、来自长春厅

据《长春县志》记载长春厅设治地点,原在长春堡较东偏数里,命名由此起。而建治之处,土人更名之日,新立城云。这种说法认为,因厅设于长春堡附近,故名长春。

3、来自长春花

长春是以蔷薇的别名而命名的。如《满洲地名考》中提到,长春之意,是蔷薇的异名。此种说法并不能断言这就是长春一名的出处。

持同种说法的《辽史》《吉林通志》也有记载,花名长春,柔枝纷披,取以名地。此外,近人对此说法进行了考证,其结论为长春这个地名,是以长春花使命名的。

扩展资料:

长春的地理位置和气候:

长春地区位于隆起区与沉隆区之间,地质构造的过渡性决定了长春地貌类型的多样性,形成了东高西低的地貌特征。

松辽平原地貌由山地、台地和平原组成,形成了一山四岗五分川的地貌格局。长春山地面积不大,约占长春地区土地总面积的9%。其中,低山占2.56%,丘陵占6.44%。

主要有大黑山和吉林哈达岭。长春台地面只较大,约占土地总面积的41%。其中,平缓台地占35.23%,高台地占5.77%。

主要有榆树台地、长春台地、双阳台地和优龙泉台地。长春台地面积最大,约占土地总面积的50%。

其中,河谷平原占39.4%,低阶地占7.5%,湖积平原占3.1%。主要有双阳盆地、松花江河谷平原、拉林河河谷平原、饮马河河谷平原和农安湖积平原。

长春城区位于松辽平原东部山地向西部平原过渡的伊通河台地上。地势东高西低,地貌由台地和平原组成。

其中,台地占70%、平原占30%。不同的地貌类型对城市建设起着不同的制约作用。长春市地处中国东北平原腹地,市区海拔在250--350米之间,地势平坦开阔。

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在全国干湿气候分区中,地处湿润区向亚干旱区的过渡地带。气温自东向西递增,降水自东向西递减。

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漫长,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干湿适中的气候特征。

长春市年平均气温4.8°C,最高温度39.5°C,最低温度-39.8°C,日照时间2,688小时。夏季,东南风盛行,也有渤海补充的湿气过境。

年平均降水量522至615毫米,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最热月平均气温23℃。秋季,可形成持续数日的晴朗而温暖的天气,温差较大,风速也较春季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春

  你好!
  关于长春地名的由来,一般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就是借用,借辽代长春州这么一个地名,这种命名方式在我国历史上屡见不鲜。甚至还有人认为,长春厅衙门地址就在辽代长春州辖区。但是著名的长春历史学家于泾老先生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长春厅辖区根本不在辽代长春州界内,长春厅衙门设立在新立城镇新立城屯,在伊通河东岸,许多老年人都知道此处过去叫衙门地,而辽代长春州衙门在过去的前郭县八郎乡的塔虎城;第二种说法是以花命名,就是说长春这个名来自一种叫“长春花”的植物,这种说法有很大的猜想的成分,谁见过长春花呢?这种花普遍吗?史料上也没有记载,所以这种说法不足为信;第三种说法就是来自长春堡,长春堡是当时的一个地名,大致位置就是在今天的长春市永春乡,距长春市区20公里左右,伊通河西岸。长春堡在一八零零年时是个比较大的村落,这里所说的大是按照当时的情况而说的,实际上最多也就几十户人家,都是从河北、山东过来垦荒的农民。在这三种说法中,无论是从史料记载还是合理性方面看,长春地名来自长春堡是确实的,是有充分依据的。
  首先,在长春厅没有正式设治之前,朝廷总要讨论一些事情,皇帝总得批阅奏折,这个过程就离不开你要设治的这个地方,就需要用一个名称来指明代表这个地方。比如说吉林将军要在某片地方设治,在奏折中就要有个名字做称呼,不然皇帝怎么知道哪里是哪里。在长春厅正式设治之前,目前所见关于设治的文字记载,都是用长春堡来指代要设治的这片地方。如朝廷任命长春厅首任巡检的文书就这样说“潘玉振,顺天供事,祖籍浙江,刑部律例馆仪叙,从九品,双月选用,今授吉林长春堡巡检。”这是任命长春厅官员的文书,“今授吉林长春堡巡检”,不是说让潘玉振这样应该从九品的官员去一个村子当治安员,可见这里的长春堡明显是长春厅辖区的代表,这份文书目前是以原始档案方式保存在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
  还有嘉庆皇帝在上谕中提到设长春厅时也有“长春堡地方”字样,也是用长春堡指代长春厅辖区。1799年吉林将军秀林上奏称,长春堡一带已经有2300多户闯入蒙地开荒的汉人,请示皇帝该怎么办。秀林同时提出个主意,为了实行蒙汉分治,把原来在长春堡一带的蒙古游牧民族迁走,这样依然是汉人种地,蒙民放牧,各有地方,不违背国法,不违背祖制。嘉庆帝与大臣们商议后,下谕旨一道,说:按照吉林地丁办法,准许蒙古王公收租。至于祖宗之法怎么对待,秀林你身为封疆大吏,竟然提出把在长春堡一带的蒙古游牧人群迁往别处另行安置,简直是胆大妄为,不识大体,此地向来是蒙古游牧之地,早就分封完毕,怎么能随便迁徙呢?你应该守土有责,今后长春堡一带的蒙地,不能再多开一亩,人不能再多增加一人。这里嘉庆与秀林所说的长春堡一带都是指今天的永春乡地界,也都是用长春堡来指称、代替清政府要设立长春厅。我们根据清朝文书往来判断,基本上可以认定,当时朝廷官员所说的长春堡界内,并不是单单指长春堡一地而言,而是用长春堡来指称26万亩被开垦出来的土地所在的位置。因为长春堡仅仅是一个小村落,十几户人家,人没有那么多人,地也没有那么多的地,所以可以看出,当时大臣和皇帝都是用长春堡来代替他们想设立长春厅的。

  但是,长春厅衙门并没有直接设在有人烟的长春堡,而是设在了长春堡以东10里的地方,这里没有村落,是无人区,官员们为这里起了名字叫新立城,意思是新建之城。为了区别长春堡与长春厅,把长春堡改名为永春堡,因为永字和长字都是一个意思,这样长春堡就变成了永春堡,也就是今天南关区永春乡地名的来历,这是长春堡为长春厅让路。

  然后,授完官职后就要铸印,官印,《清实录》记载的是“铸给吉林新设郭尔罗斯理事通判印”,而实际铸成的印文却是“吉林长春厅理事通判之关防”,表明朝廷正式给这片管辖区命名为长春厅,是之前用长春堡代表此地的延伸和正式化,前后逻辑一致,合情合理,长春厅正式官印的印文中出现的“长春厅”三个字,是清政府第一次使用长春之名。可见,长春之名虽然来自长春堡,最后还是由朝廷定下来的。
长春市是中国吉林省的省会,位于东北的中部。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属于世界著名的黑土壤带,盛产大豆,曾有豆城之美称。今天的长春占地两万多平方公里,有近700万人口。是一个以文化、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现代化大都城市。

  和中国那些古老的城市相比,长春应该算是一个年轻的城市。今天的人们可以清楚地记述着它的由来。

  采访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历史专家 李治亭

  “1644年清军入关以后,东北是它的龙兴之地,是满族的故乡,所以在清朝当中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所以它给予在政治上,建立政治特区和文化特区,给予特殊保护,所以它从康熙以后,雍正的时候全面禁止关内老百姓的垦荒,限制蒙古,内蒙和东北汉人之间和满族人的互相的往来,互相越界,就是维持东北生产和生活秩序,所以就在东北修一条柳条边,什么叫柳条边呢,就是插柳为边,以界蒙古。”

  不了解东北开发史的人,大概不会知道柳条边,更不会知道柳树与一座城市曾有着那么重要的关联。

  采访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历史专家 李治亭

  “柳树这个植物是非常容易活的,春天插上以后,到秋天就能够长起来,所以生长非常快,而且它的分杈分的很密集,所以它就很快的形成一道柳条边墙。”

  清朝在东北最早修筑的柳条边墙已有350多年的历史了。人们称它为老边。清朝人杨宾专门为此著书《柳边纪略》。今天残存在伊通县、长春一带的柳条边叫新边。是公元1681年,清康熙年间修筑的。有近400公里长。

  当年长春一带大片的土地,清朝政府把它封给了一位蒙古王爷。因为他帮助满族人推翻明朝有功。

  采访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历史专家 李治亭

  “蒙古族为了生计,所以他把他的土地招垦,就把关内的流民招来开垦土地给定居,然后收租,所以山东的人、河南的、河北的携家带口,闯关东就是这么来的。”

  尽管招募汉人,开垦土地,在当时是违反清朝政府禁令的。但蒙古王爷为了让这大片的游牧地能生金吐银,他和违禁的流民一道,冲破了历史的藩篱,掘开了这道柳条边。不断聚集到这里的人们,开始在柳条边外定居了下来。至今长春还保留着很多这样的地名——靠边吴、靠边王。那就是靠着柳条边定居下来的关里人的居住地。

  由于涌来的流民太多,没有个管理机构不行。1800年7月,清朝政府不得不同意了当时的吉林将军秀林的请求。建立了一个叫“理事通判衙署”的机构。专门管理当时的所谓“外来人口”户籍,和诉讼、盗窃案等事务。

  这时,长春一带的外来人已达2330多户,耕垦农田26万多亩。柳条边的历史使命到此结束了。面对这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清朝政府表现出了一种政治智慧,一种称得上高明的变通。承认了现实,对历史大趋势作出了让步。

  1800年7月8号,理事通判衙署的建立,是长春历史上第一个行政机构。因为它当初建在了一个叫长春堡的小村子上。人们习惯的叫它长春厅。长春这个名字也就由此得来。长春市的历史也就由这里开始了。

  长春堡离现在的长春市有25公里。当年的长春市还只是一个叫宽城子的村镇。

  采访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历史专家 李治亭

  “1825年就从长春堡把长春亭迁到宽城子,宽城当时是一个集镇,当时在长春亭管辖的范围之内最大的集镇,它在伊通河畔, 处于交通中心,所以地势比较平坦,很方便,所以集聚了一个居民区,是个村镇吧。”

  地方政府管理机构迁到宽城子后,长春厅也由厅升为了府。原来的村镇经过不断的建设,到20世纪初,城区的面积约有7平方公里,城内初步形成了功能不同的街市。先后修筑大小城门12座。宽城子这个名字退位成了现在长春一个老城区的区名。而长春成为了这个城市的名字。

  采访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历史专家 李治亭

  “所以长春这个城市应该叫流民城市,因为先有老百姓,先开垦土地了,后建机构,然后才逐步建成城的规模。”

  1907年,长春城内的人口已有4——5万人,长春也进入了城市的初创时期。

  1908年,清政府在长春设立了“吉林西南路道衙门”。这里就是道台衙门旧址。是当时长春的最高官府。占地25000多平方米,造价为9万多两白银。这在当时的长春,算得上是最宏伟、壮观的建筑了。

  200来年,一段并不古老的历史,造就了长春这座年轻的城市。开边垦荒、筑屋建城、军阀压榨、外寇袭扰,更造就了她万难不屈的性格。今天,这座在柳条边上站立起来的城市,到处都充满着勃勃生机。
长春堡
关于长春地名的由来,一般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就是借用,借辽代长春州这么一个地名,这种命名方式在我国历史上屡见不鲜。甚至还有人认为,长春厅衙门地址就在辽代长春州辖区。但是著名的长春历史学家于泾老先生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长春厅辖区根本不在辽代长春州界内,长春厅衙门设立在新立城镇新立城屯,在伊通河东岸,许多老年人都知道此处过去叫衙门地,而辽代长春州衙门在过去的前郭县八郎乡的塔虎城;第二种说法是以花命名,就是说长春这个名来自一种叫“长春花”的植物,这种说法有很大的猜想的成分,谁见过长春花呢?这种花普遍吗?史料上也没有记载,所以这种说法不足为信;第三种说法就是来自长春堡,长春堡是当时的一个地名,大致位置就是在今天的长春市永春乡,距长春市区20公里左右,伊通河西岸。长春堡在一八零零年时是个比较大的村落,这里所说的大是按照当时的情况而说的,实际上最多也就几十户人家,都是从河北、山东过来垦荒的农民。在这三种说法中,无论是从史料记载还是合理性方面看,长春地名来自长春堡是确实的,是有充分依据的。
首先,在长春厅没有正式设治之前,朝廷总要讨论一些事情,皇帝总得批阅奏折,这个过程就离不开你要设治的这个地方,就需要用一个名称来指明代表这个地方。比如说吉林将军要在某片地方设治,在奏折中就要有个名字做称呼,不然皇帝怎么知道哪里是哪里。在长春厅正式设治之前,目前所见关于设治的文字记载,都是用长春堡来指代要设治的这片地方。如朝廷任命长春厅首任巡检的文书就这样说“潘玉振,顺天供事,祖籍浙江,刑部律例馆仪叙,从九品,双月选用,今授吉林长春堡巡检。”这是任命长春厅官员的文书,“今授吉林长春堡巡检”,不是说让潘玉振这样应该从九品的官员去一个村子当治安员,可见这里的长春堡明显是长春厅辖区的代表,这份文书目前是以原始档案方式保存在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
还有嘉庆皇帝在上谕中提到设长春厅时也有“长春堡地方”字样,也是用长春堡指代长春厅辖区。1799年吉林将军秀林上奏称,长春堡一带已经有2300多户闯入蒙地开荒的汉人,请示皇帝该怎么办。秀林同时提出个主意,为了实行蒙汉分治,把原来在长春堡一带的蒙古游牧民族迁走,这样依然是汉人种地,蒙民放牧,各有地方,不违背国法,不违背祖制。嘉庆帝与大臣们商议后,下谕旨一道,说:按照吉林地丁办法,准许蒙古王公收租。至于祖宗之法怎么对待,秀林你身为封疆大吏,竟然提出把在长春堡一带的蒙古游牧人群迁往别处另行安置,简直是胆大妄为,不识大体,此地向来是蒙古游牧之地,早就分封完毕,怎么能随便迁徙呢?你应该守土有责,今后长春堡一带的蒙地,不能再多开一亩,人不能再多增加一人。这里嘉庆与秀林所说的长春堡一带都是指今天的永春乡地界,也都是用长春堡来指称、代替清政府要设立长春厅。我们根据清朝文书往来判断,基本上可以认定,当时朝廷官员所说的长春堡界内,并不是单单指长春堡一地而言,而是用长春堡来指称26万亩被开垦出来的土地所在的位置。因为长春堡仅仅是一个小村落,十几户人家,人没有那么多人,地也没有那么多的地,所以可以看出,当时大臣和皇帝都是用长春堡来代替他们想设立长春厅的。

但是,长春厅衙门并没有直接设在有人烟的长春堡,而是设在了长春堡以东10里的地方,这里没有村落,是无人区,官员们为这里起了名字叫新立城,意思是新建之城。为了区别长春堡与长春厅,把长春堡改名为永春堡,因为永字和长字都是一个意思,这样长春堡就变成了永春堡,也就是今天南关区永春乡地名的来历,这是长春堡为长春厅让路。

然后,授完官职后就要铸印,官印,《清实录》记载的是“铸给吉林新设郭尔罗斯理事通判印”,而实际铸成的印文却是“吉林长春厅理事通判之关防”,表明朝廷正式给这片管辖区命名为长春厅,是之前用长春堡代表此地的延伸和正式化,前后逻辑一致,合情合理,长春厅正式官印的印文中出现的“长春厅”三个字,是清政府第一次使用长春之名。可见,长春之名虽然来自长春堡,最后还是由朝廷定下来的。

王姓历史的起源

王姓怎麽来的
王姓由来和起源如下:
1、源出姬姓。周灵王之子太子晋,称王子晋,因直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
2、源出子姓。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无道,比干多次犯颜强谏,反遭杀害,其子孙因为比干原是王子,就以王为氏。
3、源出妫姓。奉虞舜为祖先的妫姓王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武王灭商后,虞舜的后代妫满被封于陈,至陈完在齐国任官后,改为田氏。
4、源出燕国太子丹之后。燕太子丹玄孙名嘉,上献符命,为王莽所宠,赐姓王氏。
王姓是中国第一大姓氏,是世界三大姓氏之一,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据中国大陆公安部对全国户籍人口的最新(2007年4月)统计分析显示:王姓为现代中国第一大姓,有大约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另外,王姓亦是日本单姓之一,但极为罕见
王姓的来源有多个,但构成现代王姓的主要来源有四个:子姓、姬姓、妫姓和外族改姓
最古老的王姓出自子姓。传说在商朝末年,商纣王的叔父比干与箕子、微子一起被称为商末“三仁”。纣王荒淫无道,比干多次犯颜上谏,反遭到纣王杀害,其子孙因为是王子的后裔,所以就以“王”为姓,被称为“子姓王氏”。子姓王氏的历史至今已经有约3100年了。经历了从秦朝一直到唐朝,再到今天。期间子姓王氏一直居住在河南地区,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后来散播到了甘肃、山东、河北和山西等地。
最多的王姓来源于周朝的王族,周朝的王族本姓姬,但从这个家族(以及周的分封国中姬姓的王族中)中不断有一些人由于失势或亡国而分离出来,因为他们过去是属于王家的因此以王为姓。这一支王姓以王子乔为始祖。
根据史书记载,周武王灭掉商朝以后,定都于镐,历史上称为西周。传二十一世至周灵王(前571年-前545年在位),国都在成周,即今河南洛阳。周灵王的儿子太子晋(也被称为王子晋或王子侨),因为直谏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当时的人们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其为“王家”。从此,这支族人就以“王”为姓。传到第八代孙王错拜了魏国将军,姬姓王氏又重新贵显。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秦朝的武城侯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了躲避战乱,分别迁徙到山东琅琊和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了最为著名的琅琊和太原两大王姓望族,是王姓中最大的群体。姬姓王氏至少已经历了2600年的历史。在中国,90%的有家谱的王姓都源于姬姓王氏。
姬姓王氏还可以被细分为三个分支:
周武王的弟弟毕公高封于毕国,春秋时,他的裔孙毕万做了晋国的司徒,功高位重,被封于魏,战国时,魏国、韩国、赵国三方瓜分了晋国。后裔中最著名的是战国时代的“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秦国灭了魏国以后,魏无忌的孙子魏卑子逃到山东泰山,汉朝初年,魏卑子奉诏进京做官,被封为兰陵君。当时因其是王家之后,便称其为“王家”,从此便以王为姓。这支姬姓王氏大约有2200年的历史了。
第二分支源于春秋初年周平王的后裔。周平王在位51年(前770年-前720年),太子早夭,周平王驾崩之后,由其孙姬赤继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夺了王位,即周桓王。姬赤出奔晋国,子孙以其曾为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这支姬姓王氏一直生活在山西临猗一带,史称河东临猗王姓,这支姬姓王氏大约有2700年的历史了。
第三分支源于周考王(前441年-前426年在位)的胞弟桓公揭之后。桓公揭封于王城(旧址在今天的河南洛阳王城公园一带)。他的封地虽小,但处于东周王城的西部,历史上称其为西周桓公。周朝灭亡以后,子孙迁到河南伊川和临汝,以居于王城而改姓王,后被称为王城王氏,这支姬姓王氏大约有2400年的历史了。
奉虞舜为祖先的妫姓王氏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被秦国所灭之后,项羽封齐王田建的长孙田安为济北王,随后项羽被刘邦所灭,田安也随之失去了王位,子孙遂改姓王。这支王姓以北海和青州为郡望,一直以山东原齐国的封土为活动区域,有2300年的历史了。
“王姓”中融入了大量的游牧民族、非汉族血液,还有许多后来改姓或赐姓王的,比较著名的有:
汉朝时候的匈奴人、西羌钳耳氏族、南北朝时候的高丽拓王氏族、鲜卑族的乌丸人、隋唐时期西域月支国的胡人、唐朝回鹘族阿布思氏族、契丹人、金朝时女真人中的完颜氏、耶律氏、夹谷氏、北宋西夏国党项人、元朝的蒙古人、清朝时满州八旗的完颜氏、伊喇氏等氏族。
这些外族王姓随着时间的推延和经过通婚等,多数同化为中国北方的汉族王姓。
查看全部12个回答
相关问题全部
王姓的历史演变
王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二位大姓。王姓分布在全国呈现北多南少的局面。王姓人群大约占了总人口7.17%,总人口大约9000万。   王姓的起源与演变   构成汉族王姓主要有三大来源:子姓、姬姓和妫姓。   第一支源出子姓。商朝末年,纣王的叔父比干与箕子、微子一起被称为商来“三仁”,纣王荒淫无道,比干多次犯颜强谏,反遭杀害。其子孙因为比干原是王子遂以王为氏,子姓王氏的历史有3100年,历先秦至汉唐,子姓王氏一直居于河南地区,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后来散播到甘肃、山东、河北和山西等地。   第二支系出自姬姓。周武王灭商,定都镐,史称西周。传二十一世于周灵王,国都成周,即是今河南洛阳,已是东洲时代,周灵王之子太子晋,也称王子晋和王子侨,因值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从此,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至第八代孙王错拜魏国将军,这支王姓重新显贵。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秦朝武城侯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避战乱分别涉迁到山东琅琊和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天下最著名琅琊和太原的两大王姓望族,是王姓中最大群体。姬姓王氏至少有2600年的历史。   姬姓王还有三个分支。周武王之弟毕公高封于毕国,春秋时其裔孙毕万晋国司徒,功高位重而封于魏,战国时魏、韩、赵三家瓜分晋国。后裔中最有威名的是战国时代“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秦灭魏后,魏无忌之孙魏卑子逃入山东泰山,汉初,魏卑子奉诏进京做官,封为兰陵郡。当时因其是王家之后,称其族为“王家”,从此以王为姓。这支姬姓王氏大约有2200年的历史。   另一分支源出春秋初周平王之后。周平王在位51年,太子早夭,周平王死后,由其孙姬赤继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夺了王位,史称周桓王。姬赤出奔晋国,子孙以其曾为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这支姬姓王一直生活在山西临猗一带。史称河东猗氏王姓,也有2700年的历史了。   再一分支为东周考王的胞弟桓公揭之后,桓公揭封于王城,古城在今洛阳王城公园。其封地虽小但处于东周王城的西部,史称其为西周桓公。国亡之后,子孙迁到河南伊川和昭汝,以居王城改姓王,后来称为王城王氏。这支王姓也有2400年的历史。   各姬姓王是组成王姓的最大成分,据估计全国有家谱的王姓大约90都出自姬姓王。   第三支源自妫姓。奉虞舜为祖先的妫姓王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战国七雄之一齐国为秦所灭,秦末项羽封齐王田建的长孙田安为济北王,随后项羽为刘邦所灭,田安也随之失去了王位,子孙遂改田姓为王姓。这支王姓以北海和青州为郡望,一直以山东原齐国的土地为活动领地,也有2300年的历史。   外族基因的融入   第四支源自外族。王姓大家族中融入了大量的外族的血液,最著名的外族用王姓的有:汉时匈奴人,西羌钳耳氏族,南北朝高丽拓王氏族,鲜卑族乌丸人,隋唐时西域月支国胡人,唐朝回纥族阿布思氏族,契丹人,金时女真人完颜氏、耶律氏、夹谷氏,北宋西夏国党项人,元时蒙古人,清时满洲八旗姓完颜氏、伊喇氏等氏族。这些外族王姓随着时阔褥荫延多数同化为中国北方的汉族王姓。我国北方地区多王姓与北方民族改用汉姓时优先用王姓有密切关系。   历史上王姓的分布和迁移   王姓在先秦、汉晋时期一直以华北地区为主要的活动地区,发展十分迅猛。隋朝时期王姓各支派向各地迁播之外,最重要的事件是河南固始人王审知南迁福建,建立闽国,成为五代十国之一,是福建王姓的总开山祖,史称开闽王氏。明永乐年间,这支王姓始入台湾地区。   宋朝时期.王姓大约有59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7.7%,为宋朝第一大姓。王姓第一大省是山东.约占全国王姓总人口的14.7%。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北、四川、河南、山西,这五省王姓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55%,其次分布于江西、陕西、浙江,这三省的王姓又集中了25.5%。全国形成了陕晋冀豫鲁、赣浙以及四川三大块王姓人口聚集中心。   明朝时期,王姓大约有62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6.7%,仍为第一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山东,这三省王姓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40%,其次分布于江西和山西,这二省又集中了17%。浙江一跃成为王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王姓总人口的13.7%。南方王姓在宋元明600年中有了大的发展,两广和福建的王姓人口已经大大超过了宋朝。而宋朝的王姓大省河北、河南和四川,这个比率已经降了一半。全国重新形成了赣浙苏皖、鲁豫晋冀陕两大块王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王姓的分布和图谱   当代王姓的人口已达到9000万,为全国第二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7.17%。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大约占王姓总人口的28%;其次分布于四川、安徽、江苏、辽宁、黑龙江、山西、湖北、陕西、浙江、甘肃十省,王姓又集中了42%。山东居住了王姓总人口的10.5%,为王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王姓区和低比率的南方王姓区。而北方区又以太行山为分水岭,东部为高密度的王姓地区。西部为低密度的王姓区。   王姓分布很广,但很不均衡。王姓在人群中分布在王姓在东北、内蒙古大部、山东、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大部、宁夏、陕西北部、甘肃东部和西中部、新疆喀什地区、海南大部,王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8.8%以上,有的达到16%,其覆盖面积仅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9%,大约54%的王姓人口居住于此。长江以北其他地区、青海东部、新疆北部、云贵川、广西西部,也是王姓常见的区域,王姓在人群中的分布比例为4.4--8.8%,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6.3%,大约36%的王姓人口居住于此。   王姓的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王姓因支派众多,人口也多,故望族也多。王姓的郡望多达26个,太原、琅邪、北海、陈留、东海、高平、京兆、河间、天水、东平、新蔡、新野、山阳、中山章武、东莱、河东、汲郡、金城、广汉、长沙、堂邑、河南、冯翊、营州、安东等普遍使用的堂号为三槐、槐荫。“三槐”堂号典出宋朝的兵部尚书王佑,王佑在五代时汉周之际最为显耀,他历事宋太祖、宋太宗。他品德高尚、学识渊博,文武忠孝集一身,天下都盼他当宰相。由于他为人太正直,一时受到奸臣的嫉妒。他在自己的后院中栽了三棵槐树,既气氛又有信心的说:“我的子孙蒋来一定会有做三公的。”后来他的儿子王旦果然做到了宰相,他的孙子王素做到了工部尚书。大文学家苏东坡为王素写了《三槐堂铭》。   家乘谱牒   全国:太原王氏会通世谱十三卷首一卷、王谢世家三十卷、王氏族谱不分卷、王氏宗谱、王氏通谱。   天津:王氏宗谱不分卷。   河北:清苑王氏家谱九卷、新城王氏世谱不分卷、王氏谱图一幅、王氏族谱十卷。   上海:王氏世谱四卷、南汇王氏宗谱不分卷、云间王氏族谱二十二卷、嘉定王氏续修支谱二卷。   江苏:王氏三沙全谱不分卷、王氏三沙统谱不分卷、王氏族谱八卷、王氏修族谱十六卷、三槐王氏宗谱十二卷。   浙江:任和王氏重订家乘不分卷、王氏家乘、萧山王氏族谱十四卷、新发王氏宗谱八卷首一卷。   广东:新丰王氏族谱不分卷、太原堂王氏族谱世系不分卷。   聚集地(迁徙分布)   王姓早期主要在北方发展繁衍。周灵王后裔王元避秦乱,迁于琅邪,后徙至临沂。河内王氏,其先为太原人,世居祁县,后徙平州,又迁至河内温县。魏公子无忌之孙卑子悼,悼生贤,西汉时徙居霸陵,遂为京兆人。   王氏迁往江南,始于西晋末年。唐僖宗时,河南故始人王潮、王审知入闽,王审知被封为闽王,同时王氏又有迁居四川、安徽、江西者。北宋末,中原人多次大规模南流,其中不少王氏族人迁徙至浙江、江苏一带定居。宋末元初,居住在福建的一支王氏迁往广东,其后裔散处广东、广西各地。王姓移居海外,始于明清之际,主要分布在欧美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在台湾排第六,源于福建和广东两支(此两地来自琅琊即山东和太原的五氏世族),福建的是王潮的后裔。来自广东的王氏祖先是清雍正年间入台的。明末开始,王氏陆续有人迁往台湾。较早的王忠孝惠安人,入台时曾受郑芝龙、郑成功父子厚遇。   堂号   王姓堂号有"三槐"、"槐阴",其中"三槐堂"比较有名。
27 浏览18352021-11-22
王姓的历史来源是什么?
王姓的来源有多个,但构成现代王姓的主要来源有四个:子姓、姬姓、妫姓和外族改姓。 最古老的王姓出自子姓。传说在商朝末年,商纣王的叔父比干与箕子、微子一起被称为商末“三仁”。纣王荒淫无道,比干多次犯颜上谏,反遭到纣王杀害,其子孙因为是王子的后裔,所以就以“王”为姓,被称为“子姓王氏”。子姓王氏的历史至今已经有约3100年了。经历了从秦朝一直到唐朝,再到今天。 期间子姓王氏一直居住在河南地区,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后来散播到了甘肃、山东、河北和山西等地。 最多的王姓来源于周朝的王族,周朝的王族本姓姬,但从这个家族中不断有一些人由于失势或亡国而分离出来,因为他们过去是属于王家的因此以王为姓。这一支王姓以王子乔为始祖。 姬姓王氏还可以被细分为三个分支。 周武王的弟弟毕公高封于毕国,春秋时,他的裔孙毕万做了晋国的司徒,功高位重,被封于魏,战国时,魏国、韩国、赵国三方瓜分了晋国。后裔中最著名的是战国时代的“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当时因其是王家之后,便称其为“王家”,从此便以王为姓。这支姬姓王氏大约有2200年的历史了。第二分支源于春秋初年周平王的后裔。周平王在位51年,太子早夭,周平王驾崩之后,由其孙姬赤继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夺了王位,即周桓王。姬赤出奔晋国,子孙以其曾为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这支姬姓王氏一直生活在山西临猗一带,史称河东临猗王姓,这支姬姓王氏大约有2700年的历史了。第三分支源于周考王的胞弟桓公揭之后。桓公揭封于王城。他的封地虽小,但处于东周王城的西部,历史上称其为西周桓公。周朝灭亡以后,子孙迁到河南伊川和临汝,以居于王城而改姓王,后被称为王城王氏,这支姬姓王氏大约有2400年的历史了。
45 浏览10032021-08-21
王姓的历史来源
王(Wáng)姓源出有六: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以王族爵号为氏。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因本来是王族,所以他们以王为姓。又东周灵王太子姬晋,因直谏被废为庶民,迁居于琅琊(今山东省),世人称其为“王”家,其后亦以“王”为姓,称为王氏。周灵王太子晋是天下王姓人最重要的得姓始祖之一。太子晋又称王子晋、王子侨、王乔,是东周灵王的太子,本为姬姓。《通志·氏族略》言:"若太原、琅邪王之王,则曰周灵王太子晋,以直谏废为庶人,其子宗恭为司徒,时人号曰王家。"晋生于洛阳,在周灵王初年被立为太子,当时流经洛阳的谷、洛二水经常泛滥,灵王派人壅塞河道,他力陈不可,主张因势利导以治水,不被灵王采纳,后终因忤逆之罪被夺去太子名位,废为庶人。他被废后名声依然不减,心忧国事,才识过人,能言善辩,名声远布。其后人也因他曾是灵王太子的缘故而改姓王氏。太子晋的后人战国秦汉时有大将王贲、王翦、王离等,开创了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两支后来都发展成为天下王姓的最主要支派。姬姓之王的另一支京兆王、河间王为周文王的第十五子、周武王之弟毕公姬高之后。姬高始封于毕,其裔孙毕万入晋为官,封为魏成侯,战国时与赵、韩三家分晋,立魏国。后魏王假在位时,魏国被秦所灭,子孙分散,因号为王家,以王为氏。也有一种说法是,魏昭王公子信陵君之后,在秦灭魏后逃于泰山,时人因其为王族,称王氏。 2、出自子姓,为殷商王子比干之后,以爵号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商纣时王子比干之后,比干被杀后,其子孙为了纪念他,以王子爵号改“子”姓为“王”姓,形成了别一支王氏。子姓之王比干之后,即汲郡王。《通志·氏族略》说:"王氏……出于汲郡者则曰王子比干之后,此子姓之王也。"王子比干是商朝国王文丁之子,亦是商朝末帝纣王的叔父。王子比干生活在国运每况愈下的商朝末年,加之纣王昏庸无道,他不满于时局,多次犯颜直谏,最终不被纣王所容,被剖心而死。他为了国家,杀身以成仁,被后世誉为忠于祖国的楷模,并与同时的微子、箕子一起合称为"商末三仁"。王子比干被杀后,就葬在当时的国都朝歌附近,亦即今卫辉市城北15里比干庙村旁。他的子孙在他罹难后,世代居住在今卫辉淇县一带,为他守陵;同时,为了纪念他,改以"王"字为姓。子姓之王是最早的一支王姓人。因为他们居住的卫辉一带原由汲郡管辖,因此又被称为汲郡之王氏。 3、出自妫姓,为齐王田和的后代,以王族称谓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相传为古帝虞舜之后妫满被周武王封于陈,传至公子完,避难逃到齐国,改姓田,其裔孙田和成为齐国国君,史称“田氏代齐”,齐被灭后,其后人以王族身份改“妫”姓为“王”姓,称为王氏。出于妫陈一支的为北海王、陈留王,乃舜裔齐田之后。《通志·氏族略》说,王姓"出于北海、陈留者,则曰舜之后也。其先,齐诸田为秦所灭,齐人号为王家,此妫姓之王也"。《姓氏考略》载:"北海、陈留之王,皆舜后。其先,齐诸田为秦所灭,齐人号为王家,考为齐王田建之子田升、田桓改田姓为王姓。"王莽出于此脉。《汉书·元后传》:"孝元皇后,王莽之姑也。莽自本曰:田和有齐国,三世称王。至王建为秦所灭,项羽封建孙安为济北王,齐谓之王家。因以为氏。" 齐国最后一名国王是齐王田建。他在亡国后被迁到共(今辉县古城),田建之孙名田安,项羽反秦时被封为济北王,及项羽为刘邦所败,田安也失去了王位。但他的子孙为了纪念这一事情,从此便改姓王氏。两汉之际的新朝皇帝王莽、以及魏晋隋唐时期的北海王氏、陈留王氏等等,都出自这支王姓中。 4、复姓简化而来。秦灭六国后,各国王族避难散居,至汉朝初年纷纷易姓为“王”氏。   5、出自赐姓或改姓的王姓。如战国燕太子丹的玄孙嘉被王莽赐姓王,隋末王世充本姓支氏。   ①刘氏改姓王氏 西汉末,王莽建立新朝,始建国二年(10年)下诏说:“明德侯刘龚、率礼侯刘嘉等凡三十二人皆知天命,或献天符,或贡昌言,或捕告反虏,厥功茂焉。诸刘与三十二人同宗共祖者勿罢,赐姓曰王”。五代时,幽州人刘去非追随刘守奇在后梁政权中任河阳行军司马。李存勖攻破后梁河、洛地区,刘去非便投奔了后梁荆南兵马留后高季兴,成为高季兴的心腹。后唐建立后,高季兴表示归顺,曾被后唐任为兼中书令。高季兴始终与后唐李存勖貌合神离,刘去非因与李存勖曾作过对,为保护自己也改姓为王,叫王保义了。 ②谢氏改姓王氏 明朝汀州府(今福建长汀县)经历王得仁,其家本姓谢氏,“父避仇外家,因冒姓王氏”。清人王树荣所作《王谢世表序》中说:“吾族本系,出晋从事中郎谢万石后。梁天监中,景涤公讳觉官吴兴太守,因家焉,世为吴兴谢氏。建明初,忠烈公讳贵为北平指挥使,与张丙、张信同受建文密诏,监察燕王。张信密与燕棣通款,燕棣伪称疾嗾,信约张丙与忠烈公往侦之,二人同遇害。及靖难兵起,夷族令严,忠烈公幼子公权袭外家姓获免。 ③孙氏改姓王氏    明朝都御史王一鹗本来姓杨,大理评事王大崇本来姓孙,都改姓王。    6、出自少数民族有王姓或改王姓。    ①据《通志·氏族略》称:王姓“出河南者,为可频氏;出冯诩者,为钳耳族;出营州者,本高丽;出安东者,本柯史布。此皆虏姓之王,大抵子以王者之后,号曰王氏。”    ②隋代有个王世充,本为西域胡支姓,入中原后,也自改姓王;满族完颜氏,有的改为王姓;蒙古族耶律氏,也改为王姓。    ③鲜卑族可频氏    北魏孝文帝时把国都从代北平城迁到这里,很多代北鲜卑人也跟随到了这里,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下令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把籍贯改为河南洛阳,死后也要埋在洛阳北面的邙山,把姓氏改为汉姓。可频氏改威王氏。    ④羌族钳耳氏    羌族钳耳氏 隋唐之际的钳耳宗、钳耳干兄弟。他们两个在隋炀帝大业年间“以王后兄弟并改姓王氏。”钳耳兄弟成为王后的兄弟是从隋炀帝的皇后萧氏论起的。萧氏的从妹曾嫁给羌人钳耳氏,按辈份,可能钳耳兄弟与萧皇后同辈。    ⑤高丽人    营州地区的高丽人改姓王氏在北朝至隋唐时屡见不鲜。《周书》卷二十《王盟传》记载:“王盟字子仵,明德皇后之兄也。其先乐浪人”。引日唐书》卷一百一十《王思礼传》记载:“王思礼,营州城傍高丽人也”。同书卷一百六《王毛仲传》也说,霍国公王毛仲“本高丽人也”。王毛仲是不是营州地区的高丽人不得而知,但他为高丽人改姓王氏则确定无疑。    ⑥回纥人    安东都护府是唐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设置的,在归属安东都护府的回纥人中,有一支姓阿布思的,是回纥大姓之一。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安东都护府被取消,阿布思姓中一个叫五哥之的人投到了成德节度使李宝臣的帐下,被李宝臣的裨将王武俊收为养子,从此改姓王氏。  ⑦匈奴族    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战国时期就在燕、赵、秦以北地区游牧。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之间既有兵戎相见的战争,也有温情脉脉的和亲。东汉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发生了大分裂,北匈奴留居漠北,南匈奴南下降附汉朝,形成了匈奴与中原汉朝交往的第一次高潮。三国西晋十六国时期,大批匈奴人进一步南进中原,并先后建立过几个政权。匈奴人进入中原,在与汉族的交往中也有不少把自己的姓氏改成了王姓。    ⑧契丹族    据《新唐书》、引日唐书》记载,前面所说的回纥人王廷凑的养父王武俊是契丹怒皆部人,他的祖父、父亲、儿子、孙子、曾孙等六代人在唐和五代时期都地位显贵。至两宗时期,契丹人建立辽国,其皇室耶律氏也有很多人改姓王氏。    ⑨女真族    女真族曾在两宋时期建立金朝。金朝皇族完颜氏在金亡国后也有改姓王的。《王思孝墓志》载:王思孝的祖先出于金宗室完颜氏,世居磁州(今河北磁县)。王思孝的父亲完颜远任金统军使。思孝年幼时便逢丧乱,流居大名、濮阳等地,改姓王氏。    ⑩出自元朝王室。    成吉思汗六子为逃避因夺位引起的迫害、追杀,逃往中原。因身为王爷,为显示身份改姓王。
浏览1162021-04-25
关于王姓的历史,来历。大概内容。
源流一   祖先太子晋   出自姬姓,分为三支:   其一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后裔。据《通志·氏族略》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春秋时毕公高裔孙毕万自毕国出奔至晋,为司徒,并被分封于魏,公元前225年魏国为秦所灭,其子孙四散,因是王者之后,遂姓王。   其二源于太子晋。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周灵王的太子姬晋因直谏被废为庶人,其子宗敬(字荣,世以字行,故称王荣)为司徒,其后人由洛阳迁居于太原、琅邪,遂有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   其三为周平王太孙姬赤之后。周平王死后,太孙赤继位,但不久即被推翻,不得已出奔晋国。其子孙也因是王族,改姓王,是为山西王氏。   源流二   出自姚姓和妫姓,舜帝姚姓名后裔齐王田和后代。   出自虞舜(姚重华)之后齐王田和后裔,属于以王侯身份为氏。舜帝以姚为姓,其后子孙即以父姓为姓。   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古帝虞舜之后妫满被周武王封于陈,传至公子完,避难逃到齐国,改姓田,其裔孙田和成为齐国国君,史称“田氏代齐”,齐被灭后,其后人以王族身份改“妫”姓为“王”姓,称为王氏。出于姚妫陈一支的为北海王、陈留王,乃舜裔齐田之后。《通志·氏族略》说,王姓“出于北海、陈留者,则曰舜之后也。其先,齐诸田为秦所灭,齐人号为王家,此妫姓之王也”。《通志·氏族略》言:"舜因姚地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 因而史称妫、陈、田、姚、胡为"妫汭五姓"。 "妫汭",古水名,又作"沩汭",舜帝本为姚姓,因居妫汭而得妫姓。舜帝的子孙有留在妫河边居住的,即以妫为姓。这支王姓的最早的来源是姚姓,部分姚姓族人经过多次的改姓:从姚姓改为妫氏,再改为陈氏,再改为田氏,部分田氏改回到最早的姚姓,部分没有改回,便继续为田氏,田氏有再次改姓的,改为王姓。   齐国最后一名国王是齐王田建。他在亡国后被迁到共(今辉县古城),田建之孙名田安,项羽反秦时被封为济北王,及项羽为刘邦所败,田安也失去了王位。但他的子孙为了纪念这一事情,从此便改姓王氏。   源流三   出自子姓,殷商王子比干之后。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殷商王子比干(商纣王叔父)因屡次劝谏纣王,被剖心而死。比干被杀后,葬在当时的国都朝歌(今河南卫辉北)附近,子孙世代为他守陵,并改王为氏以纪念。[5]   源流四   他族改姓或赐姓。   公元8年12月,王莽建立新朝,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下诏说:“明德侯刘龚、率礼侯刘嘉等凡三十二人皆知天命,或献天符,或贡昌言,或捕告反虏,厥功
王姓是中国第一大姓氏,是世界三大姓氏之一,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据中国大陆公安部对全国户籍人口的最新(2007年4月)统计分析显示:王姓为现代中国第一大姓,有大约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另外,王姓亦是日本单姓之一,但极为罕见

王姓的来源有多个,但构成现代王姓的主要来源有四个:子姓、姬姓、妫姓和外族改姓

最古老的王姓出自子姓。传说在商朝末年,商纣王的叔父比干与箕子、微子一起被称为商末“三仁”。纣王荒淫无道,比干多次犯颜上谏,反遭到纣王杀害,其子孙因为是王子的后裔,所以就以“王”为姓,被称为“子姓王氏”。子姓王氏的历史至今已经有约3100年了。经历了从秦朝一直到唐朝,再到今天。期间子姓王氏一直居住在河南地区,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后来散播到了甘肃、山东、河北和山西等地。

最多的王姓来源于周朝的王族,周朝的王族本姓姬,但从这个家族(以及周的分封国中姬姓的王族中)中不断有一些人由于失势或亡国而分离出来,因为他们过去是属于王家的因此以王为姓。这一支王姓以王子乔为始祖。

根据史书记载,周武王灭掉商朝以后,定都于镐,历史上称为西周。传二十一世至周灵王(前571年-前545年在位),国都在成周,即今河南洛阳。周灵王的儿子太子晋(也被称为王子晋或王子侨),因为直谏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当时的人们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其为“王家”。从此,这支族人就以“王”为姓。传到第八代孙王错拜了魏国将军,姬姓王氏又重新贵显。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秦朝的武城侯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了躲避战乱,分别迁徙到山东琅琊和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了最为著名的琅琊和太原两大王姓望族,是王姓中最大的群体。姬姓王氏至少已经历了2600年的历史。在中国,90%的有家谱的王姓都源于姬姓王氏。

姬姓王氏还可以被细分为三个分支:

周武王的弟弟毕公高封于毕国,春秋时,他的裔孙毕万做了晋国的司徒,功高位重,被封于魏,战国时,魏国、韩国、赵国三方瓜分了晋国。后裔中最著名的是战国时代的“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秦国灭了魏国以后,魏无忌的孙子魏卑子逃到山东泰山,汉朝初年,魏卑子奉诏进京做官,被封为兰陵君。当时因其是王家之后,便称其为“王家”,从此便以王为姓。这支姬姓王氏大约有2200年的历史了。
第二分支源于春秋初年周平王的后裔。周平王在位51年(前770年-前720年),太子早夭,周平王驾崩之后,由其孙姬赤继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夺了王位,即周桓王。姬赤出奔晋国,子孙以其曾为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这支姬姓王氏一直生活在山西临猗一带,史称河东临猗王姓,这支姬姓王氏大约有2700年的历史了。
第三分支源于周考王(前441年-前426年在位)的胞弟桓公揭之后。桓公揭封于王城(旧址在今天的河南洛阳王城公园一带)。他的封地虽小,但处于东周王城的西部,历史上称其为西周桓公。周朝灭亡以后,子孙迁到河南伊川和临汝,以居于王城而改姓王,后被称为王城王氏,这支姬姓王氏大约有2400年的历史了。

奉虞舜为祖先的妫姓王氏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被秦国所灭之后,项羽封齐王田建的长孙田安为济北王,随后项羽被刘邦所灭,田安也随之失去了王位,子孙遂改姓王。这支王姓以北海和青州为郡望,一直以山东原齐国的封土为活动区域,有2300年的历史了。

“王姓”中融入了大量的游牧民族、非汉族血液,还有许多后来改姓或赐姓王的,比较著名的有:

汉朝时候的匈奴人、西羌钳耳氏族、南北朝时候的高丽拓王氏族、鲜卑族的乌丸人、隋唐时期西域月支国的胡人、唐朝回鹘族阿布思氏族、契丹人、金朝时女真人中的完颜氏、耶律氏、夹谷氏、北宋西夏国党项人、元朝的蒙古人、清朝时满州八旗的完颜氏、伊喇氏等氏族。

这些外族王姓随着时间的推延和经过通婚等,多数同化为中国北方的汉族王姓。
王姓的起源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回答了,你看了,你仍然不知今天的“王”是哪一“王”。肯定的是所有的王姓都是王(封国)族的后代。
王姓的来源和演变
构成汉族王姓主要有四大来源:子姓、姬姓、妫姓和外族改姓。
第一支源出子姓。商朝末年,纣王的叔父比干与箕子、微子一起被称为商末"三仁"。纣王荒淫无道,比干多次犯颜强谏,反遭杀害。其子孙因为是王子的后裔遂以王为氏,子姓王氏的历史有3100年。历先秦、至汉唐,子姓王氏一直居于河南地区,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后来散播到甘肃、山东、河北和山西等地。
第二支系自姬姓。周武王灭商,定都镐,史称西周。传21世至周灵王(公元前571一前545年在位),国都成周,即今河南洛阳,已是东周时代。周灵王之子太子晋,也称王子晋或王子侨,因直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其为"王家",从此,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至第八代孙王错拜魏国将军,这支王姓重新贵显。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秦朝武城侯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避战乱分别涉迁到山东琅琊和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天下最著名的琅琊和太原两大王姓望族,是王姓中最大群体。姬姓王氏至少有2600年的历史。
姬姓王还有三个分支。周武王之弟毕公高封于毕国,春秋时其裔孙毕万为晋国司徒,功高位重而封于魏,战国时魏、韩、赵三家瓜分晋国。后裔中最有威名的是战国时代"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秦灭魏后,魏无忌之孙魏卑子逃入山东泰山,汉初,魏卑子奉诏进京做官,封为兰陵君。当时因其是王家之后,称其族为"王家",从此以王为姓。这支姬姓王氏大约有2200年的历史。
另一分支源出春秋初周平王之后。周平王在位51年(公元前770一前720年),太子早夭,周平王死后,由其孙姬赤继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夺了王位,史称周桓王。姬赤出奔晋国,子孙以其曾为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这支姬姓王一直生活在山西临猗一带。史称河东猗氏王姓,也有2700年的历史了。
再一分支为东周考王(公元前440一前426年在位)的胞弟桓公揭之后,桓公揭封于王城,古城在今洛阳王城公园。其封地虽小但处于东周王城的西部,史称其为西周桓公。国亡之后,子孙迁到河南伊川和临汝,以居王城改姓王,后来称为王城王氏。这支王姓也有2400年的历史了。
各姬姓王是王姓的最大的组成,据估计全国有家谱的王姓90%出自姬姓王。
第三支源自妫姓。奉虞舜为祖先的妫姓王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战国七雄之一齐国为秦所灭,秦末项羽封齐王田建的长孙田安为济北王,随后项羽为刘邦所灭,田安也随之失去了王位,子孙遂改田姓为王姓。这支王姓以北海和青州为郡望,一直以山东原齐国的土地为活动领地,也有2300年的历史。
第四支源自外族。王姓大家族中融入了大量的外族的血液,最著名的外族用王姓的有:汉时匈奴人,西羌钳耳氏族,南北朝高丽拓王氏族,鲜卑族乌九人,隋唐时西域月支国胡人,唐朝回纥族阿布思氏族,契丹人,金时女真人完颜氏、耶律氏、夹谷氏,北宋西夏国党项人,元时蒙古人,清时满洲八旗完颜氏、伊喇氏等氏族。这些外族王姓随着时间的推延多数同化为中国北方的汉族王姓。
源出姬姓。周灵王之子太子晋,称王子晋,因值谏而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时人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为“王家”,这支族人遂以王为氏。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避战乱分别迁徙至山东琅琊、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两大王姓望族。始祖姬晋姬姓王有三个分支①源出东周毕公之后。周武王之弟毕公高封于毕国,春秋时其裔孙毕万任晋国司徒,受封于魏,战国时魏、韩、赵三家瓜分晋国。秦灭魏后,后裔魏无忌之孙魏卑子逃入山东泰山,汉初,魏卑子奉诏做官,被封于兰陵郡。因其是王家之后,故称其族为“王家”,从此以王为姓。②源出春秋初周平王之后。周平王在位51年,太子早夭,周平王死后,由其孙姬赤继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夺了王位,史称周桓王。姬赤出奔晋国,子孙以其曾为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这支姬姓王一直生活在山西临猗一带,史称河东猗氏王姓。③源出周考王胞弟桓公揭之后。桓公揭封于王城,古城在今洛阳王城公园。其封地虽小但处于东周王城的西部,史称其为西周桓公。国亡之后,子孙迁到河南伊川和昭汝,以居王城改姓王,后来称为王城王氏。部分源流1、源出子姓。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无道,比干多次犯颜强谏,反遭杀害,其子孙因为比干原是王子,就以王为氏。从先秦至汉唐,子姓王氏一直居于河南地区,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后来散播到甘肃、山东、河北和山西等地。王字演变2、源出妫姓。奉虞舜为祖先的妫姓王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武王灭商后,虞舜的后代妫满被封于陈,至陈完在齐国任官后,改为田氏。秦灭齐后,齐王田建之子田升、田桓由田姓改为王姓。这支王姓以北海和青州为郡望,汉朝王莽就源自此支王姓。3、源出燕国太子丹之后。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自立,建立新朝称帝。燕太子丹玄孙名嘉,上献符命,为王莽所宠,赐姓王氏。4、出自少数民族改姓。王姓大家族中融入了大量的少数民族的血液,少数民族用王姓的主要有:汉时匈奴人,西羌钳耳氏族,南北朝时高丽人, 鲜卑族人,隋唐时月氏人,唐朝时回纥族阿布思氏族,契丹人, 金朝时女真人, 北宋时西夏党项人,元朝时蒙古人,清朝时满洲人等。这些少数民族王姓随着时间同化为汉族王姓。我国北方地区多王姓与北方民族改用汉姓时优先使用王姓有密切关系。
本文标题: 吉林省长春市有个区域叫广宁王,俗称大广,请问谁知道广宁王这个地名的来历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6355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如何看待只因岳飞和秦桧,岳姓和秦姓900年不能通婚为什么德国作为二战战败国能在科索沃战争中堂而皇之的入侵战胜国南斯拉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