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港宣慰司所辖地区是否能被视为明朝疆域

发布时间: 2022-11-17 17:01:5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5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设立远达南半球的旧港宣慰司?明朝建立旧港宣慰司是为了控制周边属国,进而掌控马六甲海峡,将与西洋贸易的利益尽收于...

旧港宣慰司所辖地区是否能被视为明朝疆域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设立远达南半球的旧港宣慰司?

明朝建立旧港宣慰司是为了控制周边属国,进而掌控马六甲海峡,将与西洋贸易的利益尽收于手中,同时还可以利用属国建立海上屏障,保卫国家安全。

旧港宣慰司位于今天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巨港,东北方向就是被称作威尼斯贸易咽喉的马六甲海峡,西侧则是印度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从远洋贸易兴起开始,马六甲海峡就是欧洲与亚洲贸易的主要通道,一战和二战期间,更是比价必争之地,即便到了今天依旧是世界贸易的重要节点。

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庞大的船队给东南亚各国带来震撼,各国纷纷派遣使臣朝贡,成为明朝的属国,所以明朝需要设计行政机构进行管理,就像唐朝为了管理西域设立的安西都护府一样,朝廷也可以通过这个机构征收赋税,遇到战争则以这个机构统合周边国家力量,形成攻守同盟,保卫国家利益安全。

除了政治经济作用之外,旧港还是郑和拓展海外的前进基地,可以用于舰队修整和补充物资,进而向更远的海洋进发,不过明朝的官方船队实力毕竟有限,能够对贸易的带动作用还不足以支持明朝的远洋扩张,随着明朝海禁,中国失去了与当时世界各国交流的机会。

无论是从经济还是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掌握马六甲海峡就等于为大明张开了一个触手,源源不断为国家输送财富,还能够掌握与世界各国交流的主动权,不过很可惜,随着明朝海禁重新开始,对于外海的经营越来越不重视,坐视属国之间争权夺利,最终失去了对马六甲海峡的实际控制。如果没有这一切的发生,也许东南亚各国也会像西域诸国一样,彻底融入中国的版图。

这样的话也是对自己的一个保护,其实也能够让自己的安全更有保障,所以才会设立远达南半球的旧港宣慰司
设立这个机构也是为了方便管理这半个地方,而且也是为了集中自己的权利,方便管理国家。
为了让自己有着更多的保护其次,也是有着更多的消息来源,能够调查更多的事情。

旧港宣慰司的旧港宣慰司简介

《明史·卷8·本纪第八·仁宗》 记录 : “永乐二十二年 (1424) 春正月癸巳,郑和复使西洋。 ”1424年,旧港宣慰使施进卿去世后,其子施济孙请求承袭父职,朱棣派郑和去旧港宣旨任命施济孙为新一任旧港宣慰使。 《明史·卷314·列传第一百九十二·宦官一·郑和》也记载 : “二十二年正月,旧港酋长施进卿济孙请袭宣慰使职,和赉敕印往赐之。 ” 《明成祖实录·卷128》永乐二十二年甲辰条 : “正月,旧港故宣慰使施进卿之子济孙遣使丘彦成请袭父职,并言旧印为火所毁。上命济孙袭宣慰使,赐纱帽给花命带金织文绮袭衣银印,令中官郑和赉往给之。 ”
郑和船队从占城出发,驶往目的地旧港。航行中,郑和船队“遇夜泊,船听中军船招宗喇叭响,各船依序随宗安插,不许私求稳便远泊,因而疏虞” (明《纪效新书》 ) 。所经地区, “番人皆张目结舌,悉皆称赞天兵之力、之神,蛟龙走兔虎奔” ( 《星槎胜览》前集《九洲山》 ) ,国外民众看到中国气势磅礴的大型战船群和船上精良的武器装备,都不禁慨叹 : 其“威武之振,前代罕见” (明末陈子壮 《昭代经济言·卷3》 ) 。跟随郑和多次下西洋的这支水上亲兵部队,也是跟随他在明初多次战争和 “靖难之役” 硝烟中锻造出来的精锐之师。
船队来到目的地旧港,今世界第六大岛苏门答腊岛的巨港,东北隔马六甲海峡与马来半岛相望,西近印度洋,东临南海和爪哇岛,军事和经济地位重要。 1407年明太宗朱棣在旧港设立大明旧港宣慰司,为大明在南洋的最高行政机构,明朝的这一宣慰司辖区,包括今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全部、印尼大部、泰国和菲律宾一部分。
施进卿死后,旧港宣慰使继承权发生争执。施二姐根据施进卿“本人死,位不传子” 的遗嘱,实际控制着旧港宣慰使的行政权限。施济孙为了抢夺权利,派丘彦成到明廷请封。郑和船队到达旧港后,了解了事情真相,没有封施济孙为旧港宣慰使,而是改封施二姐为旧港宣慰使, “是其女施二姐为王,一切赏罪黜陟皆从其制” ( 《瀛涯胜览·旧港国》 ) 。
船队到达旧港,进行了物资补养、船质检查和修补的工作。 《三宝垄华人编年史》 记载 : “中国明朝皇帝的舰队在三宝垄停泊了一个月,以休整船舶。 ”
船队的副使监丞、少监以及施二姐手下的华人技术官员等,一起查验了船队船况 :多数宝船“体势巍然,巨无与敌,篷帆锚舵,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趋事人众,纷匝往来,岂暇停憩” (巩珍 《西洋番国志·自序》 ) 。明朝晋江人李光缙在他的著作《景壁集》中记载相关海船 : “舟长二十余丈,高数丈,双底,木厚二尺有咫,外鎏金筋之。 ”由于船体庞大,相关官员检查船只内部的横纵强度,包括横向的船隔壁与船肋骨、横向的船龙骨质量等,以保证船体在远洋航行中的安全。
相关官员还检查船体上层建筑的坚固情况 :船面有火柜、官仓、土墙等 ; 船体后梢部高耸,最上为望亭,梢部之门机板、关梢均全,最下置舵。这些船体上层建筑的构置情况按照 《龙江船厂志》 作者李昭祥搜集的海船遗制图而记录。李昭祥曾为主持建造宝船的龙江船厂的工部主事,整理 《龙江船厂志》 时距海船之革仅二十余年,对宝船的船型情况应能详知,虽然他在书中称 “ (宝) 海船已革,尺度无考” ,但他深知“海船之不可废” ,因此“ 访 其 遗 制图,以俟考焉。 ”据《塔兰华人编年史》记载,为配合郑和船队的船质检查和修补 : “沙林迪尔村的任务是为修理海舶提供柚木,塔兰村的任务是管理海港,而森坌村的任务则是管理灯塔。除此之外,这几个哈纳菲华人穆斯林村庄的共同任务,是为中国明朝舰队的船只提供给养。 ”
明朝宣慰使施二姐在旧港的统治一直到1440年。其辖制地区被满者伯夷接管。由于明朝在边疆实行土司藩王制度,只要各地区承认隶属于中央政府,那么不管下面各地区是互相吞并还是互相次级服属朝贡只要不发生大规模区域混战伤害到中央政府的威信,明王朝都不会管。施二姐后移居爪哇的港口新村。她把那里建成了一个商业中心和贸易港口,施二姐因此被满者伯夷封为蕃舶长,管理此地海上贸易。
明朝时满剌加是作为与旧港宣慰司相配的御封军镇。明朝海军在马六甲海峡的满刺加建立城栅、仓库,以之作为经营西洋的中转站,是郑和下西洋的又一重大活动。
满剌加,位于今译作马来半岛的西南端,濒临马六甲海峡。现为马来西亚马六甲州首府所在地。中国史书称之为麻喇加、麻六甲、马拉加等,明代则称为满刺加。
满刺加本是隶属于暹罗的一个小国,每年要向暹罗缴纳金四十两,否则便遭侵袭。明永乐元年(1403年)冬,明成祖派遣中官尹庆出使其国,赠送其酋长拜里迷苏刺礼物,并“宣示威德及招徕之意”,拜里迷苏剌遣使随尹庆入朝.并贡方物。①永乐三年(1405年)九月,使者至京师,史载:“其国使者言,其王慕义,愿同中国属郡,岁效职贡,请封山为一国之镇。”②明王朝遂诏封其酋长为满刺加国王,其国之西山为镇国之山。
永乐七年(1409年),郑和第三次下西洋。浩浩荡荡的船队特地到达满刺加,郑和奉明成祖之命再次对满刺加进行正式册封,宣读中国皇帝诏敕,赐其国王双台银印、冠带袍服。永乐九年(1411年)正月,郑和一行启程回国,满刺加国王拜里迷苏剌率妻子及陪臣540余人,随郑和一行前来中国访问,明成祖给予隆重的接待和特殊的礼遇,并赐予满剌加使团丰厚的礼物:赐王金镶玉带一,仪仗一副,鞍马二匹,黄金百两,白银五百两,钞四十万贯,铜钱二千六百贯,锦绮纱罗三百匹,绢千匹,浑金文绮二,金织通袖膝裥二;又赐王妃冠服一副,白金二百两,钞五千贯,锦绮纱罗绢六十匹,金织文绮纱罗衣四袭;赐王子侄冠带;其陪臣等各赐白金钞钱、彩币有差。①
郑和船队每次出使西洋,人数多在二万七八千人左右,历时一年半以上,这么一支庞大的队伍,仅日常的生活消费就是一个巨大的数目字。有人计算过,以粮食为例,每人一天一升口粮,整个航行就需消费十五万石以上的粮食,需要几十艘大船运载。因此,亟须一个固定的物资转运站。一方面存放不急需的物资,减少运输船只,另一方面可以为郑和使团的主力船队和分往各区的分支船队不断补充物资。同时,由于郑和船队出发和返航都是凭借海洋季风,在下西洋的途中很需要一个候风停泊地,在那里住上一段时间,等候季风,以便继续前行或者启程归国。再加上郑和使团出使的地区很多,除了主力船队在主航线上到达一些主要地区外,沿途还要分派出一些分支船队到达其他一些地区。为了回中原地区时间的统一,也需要建立一个返程集中地。由于以上诸种原因,在下西洋的中途建立一个中转站或者停靠站便成为郑和的一项重要工作。
据跟随郑和下西洋的巩珍在《西洋番国志·满刺加国》中记载:
中国下西洋船以此为外府,立摆栅墙垣,设四门更鼓楼。内又立重城,盖造库藏完备。大宝船已往占城、爪哇等国,并先于暹罗等国回还船只,俱于此国海滨驻泊,一应钱粮皆入库内存贮。各舡并聚,又分次前后诸番买卖以后,忽鲁谟斯等各国事毕回时,其小邦去而回者,先后迟早不过五七日俱各到齐。将各国诸色钱粮通行打点,装封仓储,停候五月中风信已顺,结宗回还。①
郑和在这里建立摆栅城垣,立四门更鼓楼,晚上巡逻警戒。城垣里又设立重栅小城,建造仓库。下西洋所需的钱粮货物,都在这些仓库里存贮,以备随时之用。郑和去各地的船只,回航时都在这里聚齐,打整番货,停泊候风,一旦南风正顺,即刻起锚扬帆,开航回中原地区。
满刺加中转站的建立,既是郑和下西洋的必要,也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之一。没有中转站,势必要影响到郑和下西洋的规模、次数和到达地区的数目,也会因此而缩小郑和下西洋对海外的影响。郑和下西洋,在满刺加建立中转站是明成祖朱棣发展大明海军的决心和所采取的具体措施的重要体现。至今满刺加国的故地马六甲仍然留有三保山、三保城、三保井、三保庙等古迹,体现了当地人和中国人对郑和下西洋的怀念。

旧港宣慰司这块海外飞地,明朝究竟是怎么丢失的

中国历史上统治者对黄河长江流域以外的都不够重视!这是农耕文明决定的!旧港宣慰司是海外飞地,宣德年间最后一次下西洋之后,基本就代表明朝放弃这块地了!

地图上孤悬海外的这一小块,就是颇有名气的“旧港宣慰司”。“宣慰司”,是明朝的地方管理机构,一般设在西南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由当地的土官负责管理,比如在云南布政司,有曲靖宣慰司;在四川贵州一带,则有播州宣慰司。

旧港宣慰司则是15世纪初的明朝在今印尼苏门答腊岛上设立的地方管理机构。为何在遥远的南洋海滨会出现明朝的行政机构?旧港宣慰司驻地旧港是印尼苏门答腊岛南部的最大港口和贸易中心,北靠马六甲航道,旧港宣慰司可谓中国历史上南部疆域曾达到的极点。

其实这同中国人向南洋迁徙经商和郑和下西洋有莫大关系。

郑和下西洋之前时,爪哇国灭掉了三佛齐国,将其改名为“旧港”。由于局势混乱,加上旧港土地肥沃,十分富饶,“一季种谷,三季收稻”,不少华人就趁机在旧港安家了,其中,南海商人梁道明势力最大,被推举为当地“酋长”。明朝永乐三年,明成祖朱棣派使节前往旧港,招抚梁道明,梁道明思乡心切,当即同意归顺明朝。他虽然回到了祖国,却担心手下的数千人群龙无首,于是,便让自己的副手施进卿继续管理旧港。从这时开始,旧港与明朝建立了联系。

旧港的高光时刻在郑和西洋时期。中国虽然是小农经济,不重视航海,但是中国古代的海盗却也很强大。不久,郑和下西洋要路过东南亚海域,结果驻扎在旧港附近的海盗头目陈祖义决定秘密袭击郑和船队,结果施进卿得到消息,立刻通知郑和,于是郑和一举击溃陈祖义。朱棣非常高兴,于是在旧港建立宣慰司,任命施进卿为第一任旧港宣慰使,正式将旧港纳入明朝属地。同时在旧港进贡时,专门将旧港从东南亚小国名单里拉出来,单独排列。

施进卿死后,他的女儿施二姐继承其位置,被郑和册封为第二代旧港宣慰使。

但到了正统年间,爪哇岛上的“满者伯夷国”又发兵攻打旧港。自从宣德年间,太监王景弘最后的下西洋活动之后,明朝朝廷已不再派大规模船队在东南亚游弋,自然管不到旧港的事,施二姐势单力孤,无力抵御,于是,旧港就成了满者伯夷国的属地。

旧港真正归属明朝的时间并不长,只有短短几十年,而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这个旧港,从始至终就不能算明朝领土,因为《明史》曾明确记载,施进卿在被明朝封为宣慰使之后,“犹服属爪哇”,他既向明朝称臣,又向爪哇国称臣,一臣事二主,这样的旧港,如何能算作明朝领土呢?不过,明政府与旧港相距太远,无暇去追究这些事情,就好像后来的清朝时期,琉球国也同时向日本与清政府朝贡一样。两头讨好,在夹缝中求得生存,本来就是小国的常情。于是,旧港就这样维持着它尴尬的地位,直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旧港宣慰司这块海外飞地,明朝究竟是怎么丢失的?

明朝丢失旧港宣慰司其实很简单:明朝不再下西洋,旧港宣慰司得不到明朝的支持,被周边政权吞并了。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旧港宣慰司的具体情况和得失缘由。

旧港宣慰司的由来。

公元1407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返回途中,派人去招降海盗陈祖义,当时在旧港地区的陈祖义认为郑和的船队上有价值连城的宝贝,想通过诈降的手段抢夺郑和的船队。

陈祖义为了让手下参加劫船行动,说郑和船队的船员是陆地河流的船夫,第一次出洋,对海洋不熟悉,行动缓慢反应不及,而明朝的水师以前也都是步兵、骑兵,对海战不熟悉。

陈祖义想用诈降手段趁郑和不备发起进攻,但是有过多年战场经验的郑和早就对陈祖义有所防备,而在陈祖义发动袭击前在旧港的施进卿又偷偷把这一消息告诉了郑和,郑和让船队加强了反袭击准备。

当陈祖义向郑和船队发动攻击时,早有准备的战船凭借着坚船利炮对来犯之敌猛烈打击,陈祖义的海盗怎么打得过郑和的大明精锐水师?海盗船怎么扛得住郑和船队先进的火枪火炮?

很快,陈祖义的海盗被打败,大量海盗船被击毁,之后不久陈祖义也被生擒,在南洋横行猖獗的陈祖义海盗集团就这样被消灭,南洋地区重归和谐。

而在此战中有揭露之功的施进卿被明朝封为旧港宣慰使,旧港宣慰司就此建立。

旧港宣慰司的孤悬。

旧港宣慰司成立后,在施进卿的带领下,旧港成了之后郑和下西洋的中转站和重要补给站,也是明朝在海外少有的“飞地”之一。

但是,好景不长,当朱棣去世后,继位的朱高炽马上采取防御收缩政策,把他老爹打下的大片江山稀里哗啦的放弃了一大片,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停止下西洋,旧港宣慰司也成为孤悬政权。

之后继位的明宣宗朱瞻基,同样没有恢复他爷爷的进取精神,采取守成的策略,天天的玩蟋蟀。

直到明英宗正统八年,长大后的朱祁镇打算重振雄风,让郭琰督造下西洋需要的船只,打算让下西洋和番都指挥马云率领船队再次下西洋,但造好船后沿海地区发生骚乱放缓了下西洋的节奏,结果这一放,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变时被俘虏,从此失去了皇位,更别提下西洋了。

当明英宗复位后打算再次下西洋时,遭到大臣张昭的强烈反对,这时候的明英宗经过数年的软禁生活已经较少了积分锐气,对大臣的意见也不能像第一次当皇帝时那样。

于是,下西洋计划被迫停止,旧港宣慰司再也没有恢复过。

旧港宣慰司的丢失。

旧港宣慰司长期孤悬海外,没有了明朝海军的支持,旧港宣慰司也难以久支。

因为旧港宣慰司的地方只相当于一个城市,管理的地方比较狭小,实力也很有限。

当明朝不再支持的时候,旧港地区也在1440年时被当时的“满者伯夷”吞并,大明王朝正式丧失了这一孤悬海外的“飞地”。

对于旧港宣慰司的得与失,大家有何感想?欢迎大家积极评论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

中国历史上统治者对黄河长江流域以外的都不够重视!这是农耕文明决定的!旧港宣慰司是海外飞地,宣德年间最后一次下西洋之后,基本就代表明朝放弃这块地了!

地图上孤悬海外的这一小块,就是颇有名气的“旧港宣慰司”。“宣慰司”,是明朝的地方管理机构,一般设在西南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由当地的土官负责管理,比如在云南布政司,有曲靖宣慰司;在四川贵州一带,则有播州宣慰司。

旧港宣慰司则是15世纪初的明朝在今印尼苏门答腊岛上设立的地方管理机构。为何在遥远的南洋海滨会出现明朝的行政机构?旧港宣慰司驻地旧港是印尼苏门答腊岛南部的最大港口和贸易中心,北靠马六甲航道,旧港宣慰司可谓中国历史上南部疆域曾达到的极点。

其实这同中国人向南洋迁徙经商和郑和下西洋有莫大关系。

郑和下西洋之前时,爪哇国灭掉了三佛齐国,将其改名为“旧港”。由于局势混乱,加上旧港土地肥沃,十分富饶,“一季种谷,三季收稻”,不少华人就趁机在旧港安家了,其中,南海商人梁道明势力最大,被推举为当地“酋长”。明朝永乐三年,明成祖朱棣派使节前往旧港,招抚梁道明,梁道明思乡心切,当即同意归顺明朝。他虽然回到了祖国,却担心手下的数千人群龙无首,于是,便让自己的副手施进卿继续管理旧港。从这时开始,旧港与明朝建立了联系。

旧港的高光时刻在郑和西洋时期。中国虽然是小农经济,不重视航海,但是中国古代的海盗却也很强大。不久,郑和下西洋要路过东南亚海域,结果驻扎在旧港附近的海盗头目陈祖义决定秘密袭击郑和船队,结果施进卿得到消息,立刻通知郑和,于是郑和一举击溃陈祖义。朱棣非常高兴,于是在旧港建立宣慰司,任命施进卿为第一任旧港宣慰使,正式将旧港纳入明朝属地。同时在旧港进贡时,专门将旧港从东南亚小国名单里拉出来,单独排列。

施进卿死后,他的女儿施二姐继承其位置,被郑和册封为第二代旧港宣慰使。

但到了正统年间,爪哇岛上的“满者伯夷国”又发兵攻打旧港。自从宣德年间,太监王景弘最后的下西洋活动之后,明朝朝廷已不再派大规模船队在东南亚游弋,自然管不到旧港的事,施二姐势单力孤,无力抵御,于是,旧港就成了满者伯夷国的属地。

旧港真正归属明朝的时间并不长,只有短短几十年,而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这个旧港,从始至终就不能算明朝领土,因为《明史》曾明确记载,施进卿在被明朝封为宣慰使之后,“犹服属爪哇”,他既向明朝称臣,又向爪哇国称臣,一臣事二主,这样的旧港,如何能算作明朝领土呢?不过,明政府与旧港相距太远,无暇去追究这些事情,就好像后来的清朝时期,琉球国也同时向日本与清政府朝贡一样。两头讨好,在夹缝中求得生存,本来就是小国的常情。于是,旧港就这样维持着它尴尬的地位,直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如果问明朝最北边的疆土是哪里?这个问题可能很难回答,毕竟北边的蒙古草原和东北地区明朝的统治存在很强的羁縻性质,最远到过哪里还真说不上来;那么如果问明朝最南边的疆土在哪里?估计大家可能都不会有疑问:如果不算南海的话,那大概就是海南岛吧,或者是当年永乐大帝打下来的越南……



那如果有人说,明朝的领土曾经到了马来群岛……估计大部分人都会以为是天方夜谭吧,毕竟古代的中国人就不是一个海洋民族,那马来群岛离中国远的很,宋朝以来中国人就有一句俗语“把事情忘到爪哇国去了”,来形容自己把一件事件忘得九霄云外,而爪哇国就在马来群岛当中,尤其可见此地于古代中国基本上八竿子打不着。

但是,这还真不是胡说八道,明朝在马来群岛上曾经还真的有过一块名义上的领土,这就是现在极少有人知道的:旧港宣慰司。



那有人可能就要问了,这个宣慰司是个什么东西?这就要从明朝的行政制度上说起,明朝统治的核心地区是哪里?那自然就是著名的“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俗称“十五省”,这也就是汉族传统的居住地区;但是对于一些边疆地区,明朝也没有完全放弃掌握,而对于这些地方的管理,明朝直接统治有困难,所以采取的是羁縻手段。



比如在东北,明朝就曾经设置了奴儿干都司;在西藏,明朝设置了乌斯藏都司(这些都司和内地的都司不一样);此外在一些边疆明朝还设置了卫所(比如哈密、曲先等卫,还有著名的朵颜三卫,还有西南的三宣六慰),这些地方名义上仍然属于明朝,但实际仍然是由当地土人统治(不过也要交税,朝贡),有一定半独立性质。



不过不管怎么说,把这些都司看做是大明疆域是没有问题的,而明朝最南的宣慰司还真的设在了马来半岛,这就是刚刚说的旧港宣慰司!



旧港宣慰司在哪里呢?它在现在的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当时东南亚地区已经有了不少华人,1407年,明朝设置了旧港宣慰司,首任旧港宣慰使为施进卿(当地华人),不过施氏虽被明帝国封为旧港宣慰使,但对其他国家仍然自称“三佛齐国王”,而且仍然臣服爪哇。

明朝为什么会在这个地方有势力范围?想都不要想,自然和郑和带领的海军船队有关,当时军威极盛的郑和的船队抵达该地区,并且派军队守卫,将此地作为中转站,当地民众根本不敢抵抗,而这个地方也成为5000年以来中国版图所能达到的最南端。



只不过,毕竟此地和明王朝地缘关系实在疏离,加之之后明朝的国策转向保守,所以这个地区后来向明朝进贡也越来越少,最后旧港宣慰司也渐渐废弃了。

因为这块土地明朝根本没有统一,也没有设立管辖机构,所以丢失了。
所谓的“宣慰司”,其实就是个驻外办事处。还真有冥粉把这当领土了,真是不知羞耻。就那么几苗苗办事员,能收了当地的税,还是能征了当地的兵?还是能断了当地的官司?屁用没有。
实际上能干的点事,就是给当地那些打算去明朝送些土特产赚明朝傻皇帝钱的人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除此以外,就再没别的用处了。
明粉搞不明白,总以为在篱笆后面撒泡尿,这方圆几十里就成他的了,纯粹的野狗思维。可笑至极!

明朝时期的疆域图

这个是朱元璋时期的大明版图。

这个是朱棣时期的大明版图。

这是南明势力范围最大时期的形势图。

这个是朱棣设置的吕宋总督。

这个是朱棣设置的旧港宣慰司。

这是明成祖设置的三宣六慰。

这个是明成祖设置的努尔干都司。

这个是明成祖设置的交趾布政使司。

这个是明成祖极盛时期的版图。

这是明朝末年的版图。
本文标题: 旧港宣慰司所辖地区是否能被视为明朝疆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5094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流星雨之王」狮子座流星雨 11 月 18 日点亮夜空,对此你有哪些期待如何看待轻舞等人养狗养猫传播疾病并且破坏社会环境,危害公共安全,彻底禁养狗和猫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