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近期关于洗白蒋介石的话题越来越多

发布时间: 2022-11-03 12:02:1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3

49年蒋介石退守台湾后,一日突发感慨:5个胡宗南,抵不过1个陈赓,期间,苏兹贝格好奇地询问说:“十几年前我在台湾与蒋先生会面时,...

如何看待近期关于洗白蒋介石的话题越来越多

49年蒋介石退守台湾后,一日突发感慨:5个胡宗南,抵不过1个陈赓

期间,苏兹贝格好奇地询问说:“十几年前我在台湾与蒋先生会面时,曾听他谈起过‘黄埔三杰’的事迹。听说其中有两位都是共产党员?我看蒋先生对他们非常上心,尤其是对其中一位陈将军。”

周总理闻言不禁皱起了眉头,过了一会儿又舒展开来,他回答道:“你说的‘黄埔三杰’确有其事。其中一个是蒋先云同志,他是黄埔学生中绝无仅有的奇才,可惜后来英年早逝了;另一个是陈赓同志,他曾救过蒋介石的命。而蒋介石也对他格外器重,不过他选择跟着我们共产党走,后来还让蒋介石吃了不少苦头。”

谈到陈赓与蒋介石,周总理的嘴角不禁勾起一抹苦笑。

就连他也没想到,这两个人之间的恩怨纠葛竟会持续近半个世纪……

一、陈赓勇救蒋介石

陈赓出身于将门之家,受祖父影响,喜欢舞刀弄棒的他年纪轻轻就加入了湘军。

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陈赓及时醒悟,脱离了军阀部队,并在后来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的熏陶,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1924年,陈赓步入著名的黄埔军校,进入黄埔一期学习。

由于在军阀部队和 社会 上历练多年,陈赓的阅历和经验十分丰富。

此外,他为人风趣幽默,与学校师生都很谈得来,深受大家喜爱。

凭借这些优势,陈赓很快就成为了同期学生中的骨干分子,各项成绩名列前茅,被尊为“黄埔三杰”之一,是当时一期同学公认的学生领袖之一。

1925年10月,由粤军改编而来的第三师在华阳遭遇了军阀陈炯明的主力,由于该师缺乏训练又没有坚定的作战意志,很快就被打了个大败。

蒋介石闻讯亲率总指挥部跑到第三师的阵地去督战,可惜为时已晚,不但于事无补,自己还反而落入了敌人的包围中。

当时,蒋介石顿感大势已去,他拔出了自己的佩枪绝望地说道:“今日之败,我已无颜再见黄埔师生……”

时任警卫连连长的陈赓急忙冲上去夺下了蒋介石的枪,然后规劝道:“校长!您是总指挥,您的安危可关系到整个东征的大局!赶快走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东征誓师大会上我曾鼓励你们杀身成仁,如今该是我这个校长履行这句话的时候了,我当以死谢罪以不辱没黄埔威名!”蒋介石缓缓说道。

陈赓继续劝道:“校长,今日之败,非您之过!第三师非我黄埔军队,不是您亲手训练出来的。待我们撤退到安全处,再收拢部队,还可以再打回来。”

当时情势危急,陈赓眼看蒋介石还迟疑不决,心一横说:“校长,恕学生得罪了!”

接着,他直接一把将蒋介石抓过来扛在背上,然后急忙向后方撤退。

就这样,陈赓背起蒋介石且战且走,横渡河流,这才突出重围。随后,侍卫长王世和等人也先后聚拢过来。

这时,蒋介石已经恢复理智,他看了一圈周围然后问道:“此地不可久留,我打算向第一师的何师长和周党代表求援,你们谁愿意去报信?”

在场的人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吭气。

要知道第一师远在海丰,这一路上要翻山越岭,还有可能遇上虎豹豺狼和盗匪,实在是太过凶险。

“校长,学生腿脚还算利落,还是我去吧。” 陈赓再度挺身而出。

就这样,陈赓又乔装成农民,然后连夜步行了一百多里,最终求来了第一师的援兵,解救蒋介石于水火。

为此,蒋介石在后来的表彰大会上当众称赞陈赓就是黄埔精神的表率,还提拔他为自己的侍卫参谋。

面对蒋介石的不断拉拢,陈赓却不为所动,因为他心中对革命事业的信念是谁也无法动摇的。

二、师生分道扬镳

1926年的中山舰事件,成为了陈赓与蒋介石决裂的标志性事件。

事后,愤怒的蒋介石当即要求黄埔学生要么公开自己的共产党员身份并退出黄埔和军队,要么脱离共产党既往不咎。

彼时,只有少数意志不坚定的人选择了退党,可陈赓等大多数人依然坚定自己的信仰,而后选择公开自己的党员身份并辞职离开。

蒋介石知道陈赓也在其中后深感痛惜,他很看重陈赓,希望对方能为自己效力。

为了挽留陈赓,蒋介石派人给他送去了五百大洋和中央军校中校队长的委任状。

如果陈赓接受了中校队长一职,那么他就是黄埔一期的同学中职位最高的一个。

面对蒋介石这般厚遇,陈赓却依然坚定地选择离去,只留下了委任状和给蒋介石的一封信。他在信上说道:五百大洋就当作给他的党费了。

从此,陈赓先后投入上海的地下斗争和鄂豫皖苏区的游击战争。

1932年11月,陈赓因在作战中负伤,不得不离开苏区,秘密转移至上海住院治疗。

次年春天,出院的他正要离沪归队之际,却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

正在南昌亲自坐镇指挥“围剿”的蒋介石闻讯大喜,当即命人将陈赓押赴南昌行营,然后自己火急火燎地赶去见面。

一见面,蒋介石便动情地说:“陈赓,你是我的好学生,还救过我的命!只要你认个错,我是可以原谅你的。”

“校长,学生何错之有?也不需要您原谅。”陈赓虽然口头上依然尊敬对方,语气却颇为冷淡。

见状,蒋介石再度引诱道:“我可以向你保证,你可以选任意一个师当师长。如果不愿意上一线,你也可以到第三军当参谋长,或者回南京当个卫戍司令。”

陈赓冷笑一声道:“我是共产党人,绝不会在您手下卖命。今天落在您手里,要杀就杀吧!”

“我这个校长是绝对不会杀自己的学生的!这样吧,我放你回去,你回去后,把我的意思转达给在红军里的黄埔同学们,就说只要他们能回头,我一定善待他们。”蒋介石见状只好退一步说话。

“校长,我不会出卖我的党,更不会劝别人来投降,您就别再幻想了。”陈赓依然不为所动。

“唉!你怎么会这样想不开呢?现在国家这样糟,中国人应当团结起来,不能再这样内耗下去了……”蒋介石见说不通又换了个话题。

陈赓闻言立即打断了他的话:“现在中国变成这副样子还不是该由您负责?还不是您先背叛革命,又发动内战!”

“你……你怎么能这样和我说话?你这个态度应当悔过!悔过!”蒋介石说罢,便恼羞成怒地离去了。

“你把陈赓带回南京去,让他见见自己的老同学,一定要好好照顾他,要感化他!” 蒋介石临走时向侍从秘书邓文仪如此交代。

结果令老蒋没想到的是,被送至南京的陈赓非但没有被感化,反而无意间掀起了一番风波。

先是宋希濂等三十二名黄埔一期的学生联名向蒋介石上书,恳请蒋介石网开一面,饶陈赓一命。

后来,宋庆龄女士也被此事惊动。

她亲自去见蒋介石,说:“当年你东征时打了败仗,是你的好学生陈赓救了你!你现在杀他,岂不是忘恩负义?”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要想杀陈赓已经不太可能了。加上蒋介石也的确感念当年他的救命之恩,最后,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故意放陈赓逃走了。

三、蒋介石对陈赓的复杂心情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

一日,他与儿子蒋经国追忆往事时,自然而然地谈到了陈赓这个人。

“陈赓,他是个人物。要我看,我那些好学生没有一个人是他的对手,五个胡宗南也抵不过他一个陈赓!他简直是个害群之马!早知如此,我当年在南昌就应该把他毙了!”蒋介石言语中颇有些后悔。

“父亲,可当年在华阳,陈赓毕竟救过您。”蒋经国提醒道。

蒋介石轻哼一声,然后说:“如果不是陈赓当初救了我,我后来是绝对不会放过他的。”

紧接着,蒋介石又感叹道:“不过想必陈赓也如同我后悔放过他一样,后悔当年救了我一命吧。唉,这都是天意啊!”

蒋经国是第一次听父亲谈论这么多关于陈赓的事情,他不禁问道:“父亲,我一直好奇,话说陈赓这样出色的学生,而且和您又有如此之深的渊源,为何当初没有跟您,反而跟了共产党呢?”

蒋介石闻言,一时间脸色铁青,而后将头缓缓转向窗外,不愿再说半个字。

蒋经国见状,也只好知趣地退下了。

在谈话中,蒋介石回忆起了过去在黄埔的日子,其中自然少不了谈及“黄埔三杰”。可是,蒋介石却只肯谈起贺衷寒与英年早逝的蒋先云,而陈赓却只言未提。

在对方的一再追问下,他才不情愿地回答说:“最后一个叫陈赓,我特别赏识他,他还救过我的命。可惜他后来被共产党迷惑得太深,处处与我作对。这个人你们美国人应该知道,他在北越和朝鲜都打过仗,让法国人和你们美国人吃了不少苦头。”

说到最后,蒋介石反而笑了起来,不知道是不是在为自己学生的表现而高兴。

1961年,陈赓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享年58岁。

消息传到台北,蒋介石心情十分复杂地对周围人说:“没有陈赓就没有今天的我啊!他还那么年轻,可惜了……”

没过几天,蒋介石就特地为陈赓设了灵堂,为其举行了一场隆重的悼别仪式。

在蒋介石心中,陈赓永远是他骄傲的好学生。

不知道在追悼会的那一天,蒋介石有没有为当年在中山舰事件后发动清党而感到一丝丝悔恨。

不过,信仰的不同注定了两人的结局。

即便当年之事再来一遍,笔者相信陈赓大将依然会选择与蒋介石分道扬镳,这是 历史 的必然……

林彪手握27万重兵,却避战东北,一听国共和谈,急得差点掀桌子

依托我党在东北地区原有的武装力量, 加上从关内各军前后调集主力部队11万人,以及2万多军政干部,到1945年年底,该军已经发展到了27.49万人的规模, 真可谓成绩不菲!(数据来源为1994年02期《军事 历史 》中,钟占兴、沈兆璜合著《东北军区暨东北野战军组织沿革》)

然而,当时关内和关外的局势动荡不堪,延安方面与重庆方面的和谈事宜波澜不断。而苏联和美国也为了各自的利益,对我党施压。

在这样的情况下, 我党迫于各种压力,对东北地区武装力量发展的态度,难免一变再变。

这对草创初期的东北人民联军极其不利,当时林彪作为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在接到延安方面的命令后,从东北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一而再、再而三犯颜直谏。

身处前线的将帅,因与上级领导看待战役的角度不同,产生不同意见也属正常。 而林彪基于此,多次及时地为我党挽回了东北局势,确实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关于这一点,需要重点说明一下。

按照 历史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观点,世间万物都是矛盾而统一的。 林彪作为一个 历史 人物,其功过不能相抵, 功就是功,过就是过,不能因为有功就表示没有过,也不能因为有过而忽略功。

人都有两面性,可以允许功过同时存在,既不能相抵也没相抵的必要。

只有这样的认识,才是正确的、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史观, 所谓本文洗白翻案的,纯粹是无稽之谈,也是极度不负责的 历史 虚无主义者的别有用心 ——林彪在解放战争中做的贡献,并不因他日后犯的错而被抹杀;反过来,林彪本人的 历史 评价,也不会因为在建国过程中的功绩而被改变。

当然, 总体而言,他仍是一位负面人物,犯下了巨大的错误,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可以具体谈谈林彪在解放战争时期的表现和经历。

1945年11月,国民党集中重兵直逼锦州。 锦州隶属辽宁省,在日本无条件投降时,为我党所接收,是我党在东北地区重要的政治、军事基地。

且锦州地处辽宁西南部,是连接华北地区与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其战略位置就显得更加重要。

可是,当时手握27万东北人民自治军的林彪,却眼睁睁地放弃锦州。

逐步撤退到外围不说,还向延安方面进言, 要把整个军队以旅级建制为单位分散开,分散打匪, 不要在大中城市和国民党争一时得失。

1945年11月21日上午8时,林彪当时发给中央的电令中作了这样的解释,复述如下:

作为一手创建东北人民联军的林彪,指导27万的东北人民自治军,听起来给人感觉似乎特别霸气。

但军队的战力,从来都不只是人数的多寡,与士兵素质、后勤保障、武器配备、军心战心都有着非常之大的关联, 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

当时国民党虽然只有第十三军、第五十二军开到了东北地区, 可他们配备的都是清一色的美式装备,士兵都是关内抗日战场的百战老兵,甚至还有曾经出国作战的经历, 这会开赴战场正气势如虹。

这时候国共两党的和平会谈已经结束,明面上是签订了《双十协定》,明确表示“ 坚决避免内战,用对话的方式解决一切争端 ”。

可真正的内幕不过是我党的一退再退,苏联和美国都站在了国民党一方,给了国民党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双重支援。

这时候苏联军队在把东北地区的日军肃清后,现在还有大部盘踞在东北。且因为苏联对于国民党的态度,从各方面看来,这时候的我军,都不适合和国民党在明面上一较高低。

说到具体的军械。 当时我军为了赶时间,从关内来的部队大部分都没有携带武器。 尽管经过不断的制造、征集,配备了一定数量,但大多都是步枪以及手榴弹。

而国民党军队,多以机械化部队开进东北,大炮、重机枪无数,兼以不少坦克,在正面战场上我军真的无法匹敌,更何况还有美国援助的空军给其空中支持。

一旦我军深陷泥潭,少则被其重创,短时间内难以恢复;重则全军覆没,前期付出尽成流水。

我军在东北虽然人数多,可是发展时间太短了,很多紧迫问题都还没有解决。和敌军相比,说句真话就是比敌军更弱,虽然这有点“长敌军志气灭己军威风”,可却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以弱胜强,历来为兵家所津津乐道。 可真正的两军对垒,有几个能做到赵子龙在长坂坡上七战七出、陈庆之以几千人马连战数十万人皆无敌。

那都是特定情况下的战事,而且还被人故意截取了片段,只为了写到话本里博取热闹,绝对不是为将者的应有做派。

林彪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 东北人民自治军暂时应尽量避免和敌人大部队,在大中城市的正面战场上交锋,而是应该继续以发展自身力量为主。

在东北地区,我党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因此应该继续扩大群众工作,把整个东北人民自治军军队以旅为单位分散开来,旅再以营为单位分散,去到各个国民党军无力顾及的地方缴匪、做群众工作、扩军。

至于对敌作战也不能全部持退避态度,应在非重要战场上最多用两到三个旅的兵力,在运动中给予敌人以打击,在保全我军的基础上,不致令敌军过于嚣张。

林彪的主张,如果站在东北地区的立场,确实是那么回事;可如果放在全国范围内,放在我党和国民党的交锋中,这就不禁不让人觉得林彪所思所为太过消极了。

那字字句句中都让人清晰地触摸到了两个字,避战。

我党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已经拥有了百万大军,在陕甘宁、华北、东北、晋冀鲁豫等广大地区,都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

这让当时党内的一些人,认为我军已经有了一定的力量,可以在某些我军占有优势的地方,对国民党军形成压制,以维护我党在政治上的权益。

东北地区正是这样的一个重点。 “九·一八事变”之时,张学良将军带领东北军,欲和日寇在东北誓死一战,却被蒋介石严令不许抵抗,狼狈撤离东北。

此后十多年里,东北广大地区长期为日寇所盘踞。

在日寇的大举攻势下,国民党军节节败退,大部撤离到了我国西南一线。后来日寇退却,国民党迁都回南京, 为了压制我党,国民党迅速在我党力量的主要集中区布置重兵。

对于东北,国民党因为长期以来的不得人心,加之东北广大地区都是苏军打下来的,只有从苏联的手里逐步接收。

而我军在抗日战争最后阶段,和苏军一起打击日寇,也接收了不少地方。 是以,国民党军在东北地区的驻兵事宜,就慢了我军一步。

日本方面在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可当时驻扎东北的日军将领却拒绝相信现实,欲与苏军和我军顽抗到底。

经过双方军队的连续攻势,终于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全部肃清了东北地区的日寇。

当时,我党也得以接收了锦州、沈阳等重要城市,在短短几个月内有了长足的发展。

这就让有些人觉得,在东北我党完全可以处于优势地位,甚至上和敌人明面交锋也不会处于劣势。

在杜聿明两个军向东北推进的过程中,手握东北27万重军的林帅,非但没有迅速主动歼灭敌人,为我党与国民党在谈判桌上增加砝码,甚至一退再退,要退到敌人的视野之外。

这就是某些人看到的真相, 也难怪他们会说这时候的林“消极胆小”“过于谨慎”,甚至于说他“心向蒋介石”。

在当时的东北人民自治军里,同样有不少人觉得此时正是积极进取的时候,不应该对国民党军退避三尺。 这其中,就有同样和林彪一起组建东北人民自治军的彭真和罗荣桓。

他们两人联名致电延安,建议中央下令东北军队全力武装夺取沈阳和长春等东北重要大城市,为我党在政治上争取到更大的利益。

彭真和罗荣桓两位是当时东北人民自治军的第一、第二政委, 他们更多的是站在政治角度去考虑的,却忽略了东北人民自治军的现实问题,有这样的想法毋庸置疑。

幸好,当时我党许多著名将领深知东北人民联军此时的战力,还不足以正面抗衡国民党军。因此延安方面保持了清醒,回绝了彭、罗二人的提议,转而支持林彪的“避战”。

当时杜聿明两个军,进攻山海关一路以来,几乎没有遭遇到严重的抵抗,军力仍然强盛。

而我东北人民联军,枪支弹药严重不足,新组建部队也不熟悉战场,群众工作还太浅显。

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拉上正面战场必然会造成大规模减员,根本不可能完成歼敌或阻敌的任务。

这是当时延安方面,通过各方面汇总的真实情况,最后一致通过林彪的冬电部署—— 以旅为单位,打土匪流寇,做群众工作,建立根据地,扩充人民军队。

在当时全军激情激情满怀的时刻,林彪能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这是殊为不易的。

林彪对于东北的谏言,给当时的延安方面敲了一记警钟。

政治战要打,可军事上的战争仍旧要以具体战场为背景,而不是为了政治上的胜利,就不考虑军事上的现实,这是不可取的。

就这样,延安方面看清了东北真正的形势,听从林彪的建议,对东北地区作出了最好的决策,将之前的“独霸东北”改成了著名的“让开大路,占领两厢”。

林彪收到中央的命令后,悬着的那颗心终于放下了,正准备扩充队伍在广大农村地区,大干一场的时候, 意外又一度到来,马歇尔调停开始了。

马歇尔,美国五星陆军上将,在二战中任美国陆军参谋长,是美国陆军部队的中坚人物之一。

1945年12月,马歇尔听从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的指令,从美国来到中国上海,调处国共之间的军事冲突。

马歇尔的出发点是这样的——以美国居高临下的优势地位,通过对双方进行调停,蒋介石在政府中让出一些权力,我党需要停止目前的一切战斗行动,来换取这些权力。

简单用四个字来说, 就是“交枪入阁”,让共产党从属在国民党的统治之下。

在马歇尔调处的初期,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的。当时我党相比国民党,在各个方面都是处于劣势,我党也希望通过和平手段来解决两党的尖锐冲突。

而蒋介石哪怕面对日寇来袭,不顾广大国土的沦陷,都要发动重兵对我党穷追猛打,这时候又岂会把既得利益分给我党?

只是当时有一些内部局面,还没有彻底理顺。加之,美军要给国民党军配备武器装备、把部队调集到东北前线,都还需要时间。

就这样, 美国通过马歇尔调处,给了我党一个假希望——国共是能和平相处的。

马歇尔来中国的目的,并不是真的要为中国考虑,而是出于美国的利益。再加上,当时国内人民刚刚从中日战争的创伤中走出来,对于内战是极其反对的。

而共产党已经有了不可忽略的武装力量和政治力量, 而美国这时候却需要一个以国民党为主导的中国, 又想要国民党尽量听从自己的话,好让美国可以在远东地区有更大的话语权。

但实际上,蒋介石完全没有和我党和平共处的心思,始终想着要把我党扫灭到大势潮流的缝隙里。

之所以, 蒋介石那么听从美国人的话,只是为了争取美国在国际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美国实打实的武器援助。

正是美国政府对于中国的利益谋求,让 他们一方面对中国下大力以促成两党和平共处,一方面却又不断支援给国民党军大批军火和战争物资, 让蒋介石对于发动内战更加有恃无恐。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党刚刚对东北局势有了清楚的认识,准备继续调遣更多力量支援东北军队的发展。

可因为马歇尔的到来,不少人看到了一线“和平”的希望,盲目乐观地认为在美国人的干预下,我党可以不用打仗就可以和国民党共治天下。

1946年1月, 这种盲目乐观一度发展到了高潮。

延安方面甚至向有关军政各部发出了这样的电令:“ 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目前已由武装斗争转变到非武装的群众的与议会的斗争 ”。

好像和平下一刻就要到来,我们人民军队的战士们都可以缴枪入库、马放南山,各自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了:好一个你好我好大家好!

听到这个消息, 林彪急得差点掀了桌子,这明显就是蒋介石的阴谋! 在旁人看来,林彪又在拗了,和平大势下掀什么桌子?

但在林彪看来,蒋介石是在用这种和平协议,来限制共产党的武装部队, 而国民党的军队在美国的大力支援下,要不了多久就会以更大数量、更高质量、更强战力,重新出现在前线战场。

那时候,我党人士只有沦为狱中囚徒、枪下怨鬼的份!

林彪当即拟好电文,着人致电延安方面,以最犀利的言辞阐明自己的观点:

“阴谋”“口头上的民主诺言”和“清醒考虑”,这三个无比醒目的词语,足以看出林帅此时内心的无比焦虑, 他害怕党内一些人被蒋介石这样的糖衣炮弹给糊弄晕了,断送了我党的大好基业。

直到1946年10月下旬,毛主席也在电报中公开认同了林彪的观点:“ 你们的估计是正确的,中美反动派消灭解放区的政策不会改变,我党同志绝不要幻想恩赐和平。 ”

马歇尔调处的逐步推进,在延安党内以及东北人民军内部,让许多人都有了盲目乐观的和平幻想。

要是光有这种幻想存在,问题还不大。可是在与国民党达成的协议中, 我军需要停止所有军队调度,不得随意扩充军队,在各自防区内不得随意与国民党军起冲突。

就这样,东北民主联军逐步扩大的愿望被彻底打碎。

原定再从关内调20万大军,以及陈赓、杨得志、叶飞等著名悍将赶赴东北的计划彻底搁浅, 让东北民主联军的发展陷入了一个大大的瓶颈。

更为严重的是, 在停战令的要求下,林彪在东北地区的部署也彻底成为了空谈, 开展根据地的工作无法进行,扩兵更是遥遥无期。

在两党友好的前提下,群众工作也不像以往那么需要了。

好像只要等着,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

当时的杜聿明两个军,刚刚开赴东北,分散驻扎在各地。 而当时,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东北人民军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战力。

林彪本来计划,趁国民党更多部队还没有到达东北的时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歼灭了杜聿明这两个军。

可在他上报作战计划后,却得到了这样的回复: 我军只能防御和自卫,不能有任何的行为给敌人以破坏和平的借口。 只有在完全防御有力的情况下,才来对来犯的国民党军发动反击,而且只限于反击。

就这样,大好战机就此错过。

在林彪的无奈悲叹中,只能眼睁睁看着杜聿明的新一军、新六军,在抗日名将孙立人、廖耀湘的调度下,持有全式美国军械,在东北不断继续聚合。

在不能主动进攻的前提下,只剩下被动挨打的份。为了应付敌人的频频攻势,林彪不得不把原先分散到各个地区的部队再次整合起来,让这一段时间内所有人的努力都成了空。

为了防御敌人的进攻,林彪把所有部队聚集到了一起,不能随意分散去占据主动。 可国民党军却没有太多限制,不时对我军发起挑衅骚扰。

在国军持续往东北增兵到一定数量后,我军终于坚守不住了。于是就有了解放战争初期的四平保卫战。

明面上,所有人都说我军打得多英勇多顽强,多少将领指挥得多么优秀,国民党军是怎样无能。 可实际上,这就是一次彻彻底底的“败走麦城”,打破了林彪的“不败神话”。

1946年6月,蒋介石彻底撕破了和平伪装,正式发动全国范围内的内战, 对我党多个集结区发动突然袭击,派遣大量特务对国民党统治地区的我党重要人士武装拘押或杀害,彻底打破了我党内某些人的幻想。

从此,党内就只有一个声音——战!

从东北地区开始,我党持续派遣力量,逐步发展军队,从最开始的弱势一步步奋勇而起,把在东北的国民党军队,在一步步慢慢瓦解后。

最终在战略反攻阶段, 我军于辽沈战役中一战而定,东北地区大部自此全部解放,为全国的逐步解放开了一个好头。

可以这样说,是林彪一手创立了东北人民军队的框架,在多个关键节点为东北人民军队矫正航向,在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带领东北人民军队走出困境。

最终还是在林彪的带领下,我东北人民军队奋勇而起一战而定。

林彪30岁时,手上便有了全国范围内对日寇的第一次大胜——平型关大捷。

38岁时,他到达沈阳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39岁时,他带领东北军队在三下江南(即第二松花江以南)四保临江(吉林南部)之战中走出困境;41岁时,他指挥了那场惊心动魄的辽沈战役。

其后一两年里,在衡宝、广西、海南岛多次重大战役里,林彪大显神威每战必克,成为了四野的最高“神话”,更是成为了我解放军部队里的赫赫“军神”。

不得不说,林彪曾经是一位战功赫赫的英雄。

然而,这样的身份对林彪而言并非荣誉,这样巨大的反差反而更值得我们反思和警醒,为什么这样一位人物,最后竟然会蜕化变质,成为一个犯下大错的人?

关于这一点,史学家们有很多答案,但毋庸置疑的是,林彪最终成为了过大于功的人。

批判与肯定,是一体两面,详细回顾林彪在东北解放过程中的经历,有助于我们更客观地认识这一 历史 人物, 更有助于我们了解在这个过程中,以毛主席为代表的老一辈领导人及将领的卓越贡献。


-完-

杜月笙为何将最能干的儿子送到监狱?

1945年上海副市长吴绍澍在报纸上刊登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揭露杜月笙的种种罪行,并且对其进行大肆谩骂。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吴绍澍是杜月笙的门徒,后来直接与他撇清关系。这是上海近三十年来,第一次有人骂杜月笙,而且还是自己的徒弟。杜月笙气不过,开始指挥《立报》反击,并派出杀手暗杀吴绍澍,但没成功。

看到这不禁有人会问,引得师徒反目,拔刀相向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事情还得从杜月笙追随黄金荣开始说起。当时的杜老大在别人眼中就是黄金荣的一个小喽啰。而且黄金荣从来没把他放在眼里过,最后还是得益于黄金荣老婆林桂生的赏识逐渐在上海滩声名鹊起。一开始杜月笙确实是依靠着黄金荣,但是逐渐自己开始暗自结交张潇林等人出来单干。为了彻底摆脱黄金荣的控制,这时候的杜月笙无所不用其极,拜在了青帮的前辈陈世昌门下。可以说吴绍澍走的就是杜月笙曾经的路。

杜月笙知道背叛黄金荣肯定会招来杀身之祸。于是他开始结交各路朋友,尤其是军阀。从这方面来看,上海滩盛传的“杜月笙会做人”的说法,实际上是被逼无奈之举。为了活命,他只能这样做。除此之外,杜月笙也开始加快洗白自己的身份,只要成为了上得了台面的人,自己在上海滩才算真的是翻过身来。虽然在钱财和势力方面,杜月笙毫无疑问是上海最顶尖人士。但他也知道,自己从事的就是一些见不得人的行当,如果没有一个正经身份,自己永远是别人眼中的小混混。

他喜欢人家叫他“杜先生”而不是直呼“杜老大”。直到后来巴结到了孔祥熙,才算是真正洗白了自己,成为了真正上得了台面的人物。但是洗白归洗白,自己黑社会行径是洗不掉的。后来的杜月笙向世人证明,自己是多么的有心机。适逢军阀卢永祥与别人交战,很多灾民跑到了上海。可当时的上海龙蛇混杂,底层的小混混经常受到正经帮派成员的欺负,这下看到灾民,仿佛自己的身份一下子提高了一个等级,于是纷纷开始诈骗这些灾民最后的一点救命钱。这时候杜月笙出来了。


他眼看机会到了,于是开始勒索上海的豪绅,使其捐款赈灾。自己没出一分钱,却落得了好名声,杜月笙一时间成为了上海滩口碑甚好的“杜大善人”。这就完了吗?不是的!当灾难来临的时候,杜月笙就成为了大善人,但是筹集而来的那些钱,名义是为了救灾,但实际上有很多都是糊涂账。意思就是杜月笙将很大一部分钱已经中饱私囊。这绝非空穴来风,文献记载:淞沪抗战时期,杜月笙组织抗战救济委员会,强迫工商界捐献近千万元,最后由他保管,结果无疾而终,这笔钱下落不明。

张潇林爱财,但是他赚的基本上都是黑道的财,而杜月笙却喜欢赚国难财。靠着自己在国民党中的人脉,逐渐发展成为上海滩闻人。而他的国民党中间的朋友除了戴笠,都是利益朋友。

杜月笙在当时就是国民党很多官员的洗钱工具,而他也算是一个比较合格的白手套。抗战开始的时候,杜月笙跑到了香港,但是初来乍到没有经济来源。于是他就联合孔祥熙和戴笠等人开办了贩卖鸦片的公司,里边的大小事务肯定是杜月笙出马,戴笠和孔祥熙为他提供政治庇护。靠着这样的手段,几个人赚了个盆满钵满。

实力越强,杜月笙的野心也越大。抗战胜利后,杜月笙回到上海。当时就想成为上海的市长。此时的上海滩真正属于国民党的统治之下,蒋介石实际上是非常反感杜月笙。两人虽然都曾是黄金荣的门徒,但是蒋介石从心里看不起杜月笙。其中一点就是因为杜月笙背叛黄金荣。虽然自己得势之后,黄金荣主动与他解除了师徒关系。但是蒋介石心底里还是非常尊重黄金荣,从后来他对黄金荣的态度都可以看出来。杜月笙的背叛,让自己不由得产生反感。

还有一点就是杜月笙看不起他那种附庸风雅的作风。蒋介石的结拜大哥冯玉祥曾写了一本书《我所认识的蒋介石》,书中就写到蒋介石对于杜月笙的态度,认为他本是一介粗人,却要附庸风雅。字里行间都是对杜月笙的嫌弃。两人的关系与其说是同门,倒不如说是互相利用的工具。

除了以上两个原因之外,蒋介石知道杜月笙在上海的影响越来越大,对他心中多少都有点不放心,于是就拒绝了杜月笙的想法。后来戴笠死后,杜月笙在国民党中间最大的靠山没了,自己在上海顿时发现没有依靠之人。上海取消租界之后,蒋介石、孔祥熙、宋子文、军统等势力错综复杂,但是那个是属于这些大咖的游戏,没人带着“流氓头子”杜月笙玩耍,随后就发生了开头那一幕,杜月笙被人在报纸上骂。此时此刻,杜月笙有一种虎落平阳被犬欺的落魄感。

既然和蒋介石那帮人玩不到一起去,那就自己玩。杜月笙准备安心做自己的地下皇帝。可是他身上的一个缺点让他连地下皇帝都做不安稳。

咱们前边说了,杜月笙爱发国难财。抗战结束之后,开始了内战。杜月笙的手下万墨林,此人跟随杜月笙已经很长时间,他有一个有点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有眼力劲,会来事。戴笠死后,眼看自己没了靠山,于是就将万墨林安插到军统里边,成为了地下工作者。后来因为粮食贷款贪污的案件被抓。杜月笙当时就很委屈,本以为趁着内战能够在上海滩好好赚一笔,但是却没想到这么“不公道”。这件事实际上已经惹怒了蒋介石。接下来的事更是将杜月笙打入万丈深渊。

1948年,国统区物价飞涨。一方面上海老百姓买不到粮食,一方面以杜月笙为首的货商开始囤积粮食蓄意抬高物价。蒋介石赶紧向上海调拨大量的粮食,并且派蒋经国前去赈灾。这时候那些货商很多已经收敛,但是杜月笙的儿子杜维屏开始主动往枪口上撞,仍不收手。于是蒋经国将其关押起来。这件事让杜月笙很生气,他觉得自己捧了蒋介石几十年,如今最能干儿子却被他逮捕,等于是自己亲手将儿子送进大牢。

此事发生后,杜月笙联想到当初蒋介石拒绝自己做上海市长,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开始展开报复。开始从别的地方调集大量的货物到上海,让上海的经济秩序彻底混乱,而蒋经国作为怎么斗得过老谋深算的杜月笙呢?于是杜月笙获得了暂时的胜利。

其实当杜维屏被关押之后,杜月笙已经输的一塌糊涂。在上海滩名誉扫地,已不复往日风采。说到底杜月笙只是个黑社会,玩政治不是他这种人的强项。当自己与蒋介石怄气,一心想要洗白自己的时候,全然不顾平民百姓的死活,这不是一个正面人物应该做的事。诚然,此人为了抗战做出过贡献,但是在他眼中唯有利益才是一切。

因为在内战时期,杜月笙的干儿子杜维屏不知收敛哄抬物价,蒋介石将其收押,杜月笙认为是自己捧高的蒋介石,就相当于自己亲手把干儿子送进监狱。
正是因为他有才干,杜月笙为了让他的儿子得到更加的历练,也是对他好,多见见在恶劣的环境下如何生存
1948年,国统区物价飞涨。一方面上海老百姓买不到粮食,一方面以杜月笙为首的货商开始囤积粮食蓄意抬高物价。蒋介石赶紧向上海调拨大量的粮食,并且派蒋经国前去赈灾。这时候那些货商很多已经收敛,但是杜月笙的儿子杜维屏开始主动往枪口上撞,仍不收手。于是蒋经国将其关押起来。这件事让杜月笙很生气,他觉得自己捧了蒋介石几十年,如今最能干儿子却被他逮捕,等于是自己亲手将儿子送进大牢。
因为那些货商很多已经收敛,不再跟着抬高物价,但是杜月笙的儿子开始主动往枪口上撞,仍不收手。于是蒋经国将其关押起来。

张学良临终之前,为何看着地图流泪,伤感地说了什么?

张学良在临终之前,让他的儿子拿出了地图,看着地图,流着泪说了6个字,“对不起,回不去”。那是因为他对自己当初不战而逃非常的后悔,可惜不管怎样也于事无补了。


张学良是东北大军阀张作霖的儿子,活了一百零一岁高龄,他的一生说到底其实也非常的简单,早年的时候,他是自由之身,整日流连于花丛,女人不断,后来他手里有着精良的军队,但是却没有正面和敌人对战,而是选择的退缩。一开始的时候,很多人都以为张学良不战而退其实是受了蒋介石的指示,屎盆子都扣在了蒋介石的头上。但真正的事主其实就是张学良,是张学良没有看清楚当时的形势,做出了错误的决定让仅仅三百的关东军成功了。

想当初他们有八千军队,军队的装备也都是一等一的,占有绝对的优势,最后却把东北白白的丢了。后来晚年时期的张学良每次想到这件事情的时候,也都是满满的后悔感,悔不当初。其实这主要也是因为当时张学良是子承父业,各方面的能力还不足,他没有看出日本鬼子包藏的祸心。后来他非常的后悔,想要打回东北,弥补自己所犯的错误,为此,他还和蒋介石大吵了一架,更是导致了后来的西安事变,逼迫蒋介石后来和共党合作,一起抗日。

张学良破坏了蒋介石的形象,后来被囚禁,直到九十多岁的时候才有了自由。在张学良的内心是非常矛盾的,他在临死之前让儿子拿出祖国地图,看着地图,泪眼婆娑的说了一句,“对不起,回不去了”,这件事情也成为了张学良一生无法弥补的遗憾。

看着地图流泪,是因为他从西安事变后被蒋介石囚禁,再也没有回到故乡。还有就是当年一枪不发,导致一夜间就丢了东北三省,对国家有愧。在死的时候,很是伤感的说对不起,回不去了。
为了国民党存亡,张临死之前还撒谎为蒋介石洗白…悲哀
张学良临终之前,让小儿子拿出了中国地图,看着地图说了六个字就是:“对不起回不去”,从这句话看出,他还想回到祖国和家乡看看。
临终前的张学良指着祖国的地图中东三省的位置说了一句:“对不起,回不去!”
本文标题: 如何看待近期关于洗白蒋介石的话题越来越多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4380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关于传统文化民俗你知道哪些冷知识你最喜欢的一位唐朝历史人物是谁 为什么喜欢
    Top